【本報訊】根據國外的統計,磨牙的人口年齡分布涵蓋人類所有年齡層,幾乎每個人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經驗,在台灣,每廿位成人中有一位會在夜間睡眠時磨牙,而廿個小孩中則有三個患有此症。在磨牙的族群中,約有6%至8%會嚴重干擾「枕邊人」的睡眠,患者本身的牙齒結構也會被磨損、破壞及斷裂,使得顏面疼痛、牙齒對冷熱刺激敏感、顳顎關節有雜音、起床時咀嚼肌痠痛疲勞、張口困難或下顎特別肥大發達等苦惱。以往認為磨牙是心理因素造成,但程國慶牙醫診所院長程國慶醫師指出,牙齒咬合不正也是造成夜間磨牙的元兇之一。
程醫師指出,磨牙形成的因素可分成四種:一、局部因素,大部分由於咬合不正所致;二、全身因素,腸胃道障礙、內分泌不平衡、過敏、營養不良都可能和它有關,不過往往難以認定;三、心理因素,當一個人在受驚、憤怒或其他精神上無法表達,而在下意識中隱藏時所引起精神上的緊張,可能會以磨牙呈現;四、習慣性因素,有習慣性咀嚼鉛筆、口香糖、菸草者,常會有這種現象,但這種現象最後可能由於精神的反應變成被動或者下意識性。
程醫師表示,目前對磨牙的治療,可分成三類:一是藥物、二是睡覺時戴咬合板、三是創造更適宜睡眠的環境,其中咬合版是目前最常採用的方式,至少五分之一的患者在使用咬合板後會自動停止磨牙,但針對肇因於牙齒咬合不正的患者,程醫師說,戴咬合板僅是治標不治本的方式,想徹底杜絕磨牙,得從牙齒咬合的調整做起。「這種修整的工作有許多種,可以用矯正方法來完成,也就是將位置不正確的牙齒移動到正確位置;或作「咬合平衡」的治療,就是先作週期性牙齒咬合關係檢查,並詳細偵查出牙齒咬合表面上不理想的地方。然後修正牙齒上過高的牙脊或修正過高的填補物及假牙。」程醫師也說,為了能適當地治療咬合關係,往往會採取混合冶療的方法,也就是牙齒的選擇性修正或以矯正的方法來將牙齒移動到有利的位置,或者拔去位置不正確的牙齒,或者製作假牙來恢復牙齒正確的咬合關係。
去年剛從大學畢業的周小姐從小有磨牙的習慣,哥哥甚至抱怨:「每天睡覺的時候又聽你打呼又聽你磨牙,吵死了要怎麼睡啊」更嚇人的是有天起床,發現自己剛抽完神經的牙齒居然只剩殘根,嚇的她趕緊上門求診。程醫師指出,周小姐的磨牙是由於牙齒咬合不正所致,長時間下會磨所牙齒結構,而剛抽完神經的上牙因為較為脆弱,不堪磨損所以斷裂。
程國慶醫師指出,「磨牙」常是無意識的異常行為,一般可分成「緊咬」及「磨牙」兩種,磨牙通常發生於夜間睡眠,可能發出聲音;而緊咬,是頭部、臉頰和頸肩所有肌肉一起收縮,力道比磨牙更大。只不過一般人盡力咬牙時,會對牙齒或顳顎關節產生每平方公分十至十五公斤的壓力,但若磨牙,產生的壓力數倍於此,甚至有人可以達到一百至一百五十公斤的力量。程醫師說,磨牙其實不算是一種疾病,但若磨牙一小時超過六次,就需要接受治療。
在飲食方面,程醫師建議有磨牙習慣的患者少吃酸性食物,以免腐蝕牙齒表面的琺琅質,使程國慶醫師建議,除了看醫生,「放輕鬆」是最好的改善方法,對於習慣性磨牙的患者,「多做口腔放鬆運動,不要讓你的牙齒時時處於咬緊的狀態,漸漸地,習慣成自然,也能減少不自覺磨牙。」
程醫師強調,想要脫離磨牙病症的痛苦,就要信賴醫師並與其大力配合,讓醫師仔細檢查分析你的病情,給予最適當的治療,才能擺脫磨牙,還給枕邊人一夜好夢。
轉載自馬可孛羅公關電子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