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公式:攻擊指數 =上壘率(OBA) + 長打率(SLG)
所謂攻擊指數的正式名稱是On-base Plus Slugging, 簡寫為OPS, 從其英文名就知道, OPS是上壘率加長打率.
過 去棒球對於打者能力的重視一般可歸納為打擊, 打點, 以及長打能力. 我們說的棒球三冠王, 指的就是在打擊率(AVG), 打點(RBI), 以及全壘打(HR)三項指標接領先的打者. 但在現代棒球中, 打點的重要性已幾乎被徹底揚棄, 一個打者能否有高的打點, 與其本身的能力相關性不高 (但也不是零), 與其棒次及隊友的能力卻有相當高的關係. 打擊率這項數據雖也有相當作用, 但以球隊勝負來說的話, 其實與打擊率的相關性也並不高. 假設投手與守備條件皆同, 一個高打擊率的隊伍一年一百多場比賽下來, 勝場數未必會比低打擊率的隊伍高.
80 年末90年初, 棒球統計學 (現在我們稱的sabermetrics) 逐漸成熟, 人們開始用迴歸分析等各種統計方法來研究棒球數據. 其中一個有趣的發現是, 過去認為打擊率高的球隊比較能贏球這件事竟然無法通過事實的考驗, 與贏球有關的打擊數據並非打擊率, 而是長打率與上壘率. OPS直接將長打率與上壘率相加, 成為一種最簡單的衡量打者對球隊勝負貢獻的指標. 球隊如果希望贏球, 球迷如果希望看到奪冠, 那麼便應去追求OPS高的球員, 而不是打擊率高的球員. (例外中的例外是鈴木一朗, 他的打擊率高到極具餘樂價值, 雖然未必具有勝負價值.)
要 理解何以上壘率對球隊勝負如此重要, 我們可以用這樣的觀點. 很多球類運動如足球與籃球都有時間限制, 棒球卻沒有. 棒球的限制就是27個出局數, 27個出局數一用完, 比賽就結束. 因此, 從最大的角度來看, 要避免輸球, 就要避免每一個打者出局. 而要打者不出局, 除了打出安打 (與打擊率有關), 另一個好方法便是靠保送上壘, 也就是靠選球, 最差是靠對方失誤. 總之, 不見得打安打才能避免出局, 只要能上壘, 就算達到避免出局這目標. 所以, 越能上壘的球隊, 輸球的機率就越低. 而選球能力不似靠對方失誤, 是操之在打者的, 是打者可以靠苦練而達成的能力, 所以我們要求一個打者的能力時, 上壘率會是比打擊率更重要的指標. 一朗在美職的生涯上壘率是3成84, 若不是他去年大爆走, 生涯上壘率還會低些. 不論如何, 他的高上壘率是靠高打擊率撐起來的, 他並不是喜歡被保送的球員. 洋基隊的第一棒Jeter, 生涯上壘率3成85, 他的打擊率不如一朗, 但常能靠優異的選球上壘. 因此, Jeter做為第一棒是與一朗一樣稱職的, 再考慮長打能力的話, Jeter甚至是比一朗更優秀的第一棒.
另一方面, 上壘只是避免出局, 要贏球還需要得分才行. 單靠選球上壘來得分, 需要連選四個保送, 這既難也沒效率, 如果換成打安打, 那麼只要一隻安打就可能得分. 所以, 從得分觀點來看, 打擊率還是比上壘率有用. 但更進一步說, 在壘上有人時, 越是出現長打越能有效得分, 如果這隻長打是全壘打, 那更可在壘上無人時得分. 所以, 要得分的話, 長打率又比打擊率重要. 這是最簡單的看法.
綜合以上兩點, 我們可以歸納出, 棒球比賽要得勝, 最重要的就是避免出局而能先上壘, 然後再靠長打一棒送回壘上跑者. 這道理乍看之下很簡單, 但實際徹底奉行的球隊卻直到近十年才出現, 在台灣甚至還看不到. 我們可以看到業餘時代可與陳金鋒爭鋒的長打者, 進職棒四年後卻捨棄他的長打才能而去追求所謂的"四割"; 我們也可以看到具有選球能力的天生左手長打好手, 為了求打擊率好看以能向球隊交待, 收起他豪邁的打擊去碰好球帶邊角的球以免被三振; 我們可以看到有教練在比賽初期在勝負未定的情況下, 為了區區一分而採用觸擊戰術浪費寶貴的出局數; 我們更可看到有戰術魔術師擺著手上的長打者不用, 爛用盜壘導致出局, 或者爛用打跑戰術, 沒干擾到對方的守備反而干擾到己方打者的選球與打擊節奏, 事後還說戰術失敗是因為球員執行不力. 這些都足以說明, 台灣的棒球並未奉上壘與長打這兩個最簡單的贏球關鍵為規臬, 過於注重打擊率與其實無足輕重的戰術, 我們希望這些都能透過未來引進更多美式棒球觀念來改善.
最後, 如果各位瞭解長打率與上壘率的計算的話, 會發現其實打擊率都已隱含在其中了. 所以, 並非打擊率不重要, 而是只重視打擊率的話, 靠選球上壘以及多壘打的重要性就會被忽略, 而它們卻是決定球隊能否取勝的關鍵. OPS將長打率與上壘率相加, 很簡單地強調了靠選球上壘以及多壘打的重要性, 是我們憑估打者能力時比打擊率更好的指標. OPS也有不同的變體, 有將上壘率與長打率以不同權重相加者, 這是希望這種修正後的OPS能更直接與球隊勝率相關.
[ 本帖最後由 jackytseng 於 2007-7-9 09:35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