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圖》全解並歸序(修定版 多圖)

news 發表於 2007-12-13 20:40:57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364 76689
news 發表於 2007-12-28 16:24
第30象 癸巳(巽下坤上 升)土木之變、奪門之變


 讖曰

半圭半林
合則生變
石亦有靈
生榮死賤

  頌曰

缺一不成也占先
六龍親御到胡邊
天心復見人心順
相克相生馬不前  

New_30_FT_9-24.gif
news 發表於 2007-12-28 18:25
  金圣嘆:「此象主張太后崩權歸王振,致有乜先之患。其后上皇復辟,石亨自詡首功,率以恣橫伏誅,此一亂也。」

一、眾解精華

1. 解讖

  【半圭半林】:「半圭」,土;「半林」:木。

  【合則生變】:上句二字合為「土木」,指專權的王振造成的「土木之變」,在土木堡,致使明英宗被蒙古瓦剌部俘虜。

※ 王振專權

  1442年,太皇太后張氏去世,明英宗當時只有16歲,他寵信的宦官王振開始專權。王振排擠掉了「三楊」,把持朝綱,殘害異己。

※ 土木之變

  「瓦剌」,是明朝對西部蒙古部落的稱呼,明朝數次征討逃到東部蒙古的元朝殘余勢力,西部的瓦剌部趁機發展起來,一度南下攻明,被明成祖擊敗。瓦剌在明英宗初年統一了蒙古。

  瓦剌每年到北京進貢,索要封賞,如果不得逞,就制造邊境事端。

  1449年,瓦剌首領「乜先」(亦譯作「也先」。乜,音:聶)派了2000人的貢使到了北京,為了多領賞物,冒稱3000人。王振引狼入室,批準全部貢使進京,繼而叫禮部按實際人數行賞,并壓低進貢的馬匹檔次和價格,瓦剌被激怒,大規模南侵。

  王振欲立功揚威,鼓動英宗親征。英宗和王振率50萬大軍到了大同,得知前軍與乜先交戰全軍覆沒,王振倉猝撤退。明軍撤退時王振特意繞行蔚州(今河北蔚縣),因為他想到自己的封地炫耀一下,半路他又怕踩壞莊稼,又改路退到了土木堡。這樣耽擱了十多天,被瓦剌軍追上包圍,明軍大敗,英宗被活捉,王振被亂兵所殺。

  消息傳到北平,群臣跪在午門哭諫,要求懲治王振余黨,王振的死黨錦衣衛指揮馬順出來阻擋,被群臣當場打死。在于謙等人的力主下,孫太后立英宗的異母弟朱祁鈺為帝(景帝、代宗,因年號景泰,又稱景泰帝)。而后王振被滅族,其家中抄出的金銀財寶堆滿了60多間倉庫。

  乜先抓到了英宗朱祁鎮,大肆勒索之后,仍不歸還英宗。乜先攻到北平,被于謙率軍三次擊敗。乜先想和明朝修好,次年將英宗放回。

  【石亦有靈】:指石亨。1457年,以石亨為首,發動了「奪門之變」。

※ 奪門之變(又稱「南宮復辟」)

  1450年英宗被放回,景帝奉英宗為太上皇,軟禁在南宮(今北京南池子一帶)。1457年正月,景帝病重。石亨與太監曹吉祥等密謀,派千余人夜里撞開宮墻,救出南宮里的英宗。英宗次日臨朝,復辟為帝。

  【生榮死賤】

  「生榮」:石亨以扶植英宗復辟之功,把持朝政,享盡榮華。

  「死賤」:石亨剪除異己,冤殺于謙等功臣,又數興大獄,攬權干政。1460年被英宗下獄,沒收家產,以謀叛被斬。
news 發表於 2007-12-28 19:57
2. 解頌

  【缺一不成也占先】

  雙關妙語,既含「也先」二字,又隱喻「乜先」。瓦剌首領「乜先」,在明朝時又作「也先」,如今常稱「也先」。他的后人漢化,姓「乜」。

  「缺一不成也」:既是字謎「乜」字,還似指:這場歷史大戲,缺一個也演不成,都不能被「也先」占了先。

  【六龍親御到胡邊】:指「土木之變」。

  「六龍」:第六龍,指明朝第6位皇帝,英宗朱祁鎮。

  「親御」:御駕親征。「胡」:胡人,這里指蒙古的瓦剌部人。

  【天心復見人心順】

  一語雙關,既隱含「天順」,是英宗復辟后的年號;還隱喻英宗復辟是上合天意,下順民心的。

  明景帝初期啟用賢臣挽救了明朝的危機,后來就有些不得人心了。主要體現在對英宗和立太子上。他和宋高宗趙構一樣,不愿索要上皇回國。還是于謙向他保證太上皇歸來不會影響他的帝位,他才派人接英宗回國。景帝一直將英宗軟禁。景帝當年臨危即位,立英宗長子為太子是先決條件。景泰三年,景帝賄賂朝臣,以封口舌,然后廢了太子,立了自己的兒子,但新太子次年就夭折了。

  英宗復辟改元天順,開始并不順。石亨獨霸朝政,直到石亨一黨被英宗鏟除,朝政才見順。經歷了被虜異國、南宮軟禁的英宗,變得勤于朝政,任用賢能,并有善政(如廢除了朱元璋的妃嬪殉葬制度)。

  【相克相生馬不前】:指在馬年(庚午年)即位的景帝帝運到頭了。

  「相生」:英宗使得其弟(景帝)登基,是相生。英宗被俘時,曾傳話回來讓其弟登基以續國統。

  「相克」:英宗復辟,迫景帝退位,是相克。

  景帝被英宗廢為郕王,不出一個月就病逝。

3. 解圖

  圖中的虎額上有「王」字,喻指王振,令朝臣畏如猛虎。

  圖中石頭,喻發動「奪門之變」的石亨,與讖中「石亦有靈」對應。

二、文征解卦

  卦為「升」,下為巽,指風;上為坤,指地。

  「升」卦為「積小成大之象,拼搏得益之意」;「升」卦大象為「進升之勢」。正是「土木之變」后的明朝,四處運糧運兵器戍衛京城,在于謙指揮下奮力拼搏,終于戰勝瓦剌蒙古軍,大家都有「進升」。

  「升」卦爻辭曰:「元亨,用見大人,勿恤,南征吉」。意思是:「大順,見大人有利,不要猶疑,向南方進兵吉利」。

  正是本象主角之一石亨的運勢。「南征吉」:石亨破墻,打入南宮。「見大人有利」:從南宮里迎出英宗復辟。石亨得以升官,盡享榮華,是為「元亨」。
書蟲 發表於 2007-12-29 10:55

這是我見過的解釋最深入、最創新的《推背圖》了,樓主大大加油啊!

這是我見過的解釋最深入、最創新的《推背圖》了,

樓主大大加油啊!
allpass 發表於 2007-12-29 11:23
推背圖
燒餅歌
都是預言書
但還真深奧難懂
有時卻又覺得易懂
如有名的如
八千女鬼
我還真不知是"魏"字
真要多讀點書:emo 051:
news 發表於 2007-12-29 19:11
第31象 甲午(離下巽上 家人)魏忠賢之亂



 讖曰
當涂遺孽
穢亂宮闕
一男一女
斷送人國

  頌曰
忠臣賢士盡沉淪
天啟其衷亂更紛
縱有胸懷能坦白
乾坤不屬舊明君  

New_31_FT_9-24.gif
news 發表於 2007-12-29 19:56
  金圣嘆:「此象主天啟七年間,妖氣漫天,元氣受傷。一男一女指魏閹與客氏而言。魏殺客氏,客氏熹宗乳母,稱奉圣夫人。」

一、眾解精華

1. 解圖

  圖中婦人指熹宗乳母客氏,男鬼喻自稱「九千歲」的太監魏忠賢。圖中一束草——禾本——禾、女、鬼,合為「魏」字,預示奸閹姓。

2. 解讖

  【當涂遺孽】:借成語「豺狼當涂」,喻明朝「遺孽」閹黨把持朝綱。

  「當涂」:把持朝政。《晉書·熊遠傳》有:「豺狼當涂,人神同忿」。

  「遺孽」:遺留下來的禍害。太監閹黨之亂,明朝中期就開始了。上一象預言王振(1442~1449年作亂),明武宗正德年間有劉瑾(1506~1510年作亂),故這一象的魏忠賢(1620~1627年作亂)是「遺孽」。

  【穢亂宮闕 一男一女】

  魏忠賢和客氏是「對食」,即太監和宮人結成的「夫妻」,他倆在后宮禍亂,皇宮成了他們的天下。

   魏忠賢原名李進忠,本是市井無賴,有妻子女兒,為賭債所逼,自閹入宮做太監。在宮中巴結奉迎,又勾引客氏,并從他的前輩太監魏朝手里爭搶到了客氏,與之對食而得勢。又極力諂媚太子朱由校,太子即位(熹宗),魏忠賢升為司禮秉筆太監,在明朝一手遮天。

   客氏是熹宗乳母,被熹宗封為「奉圣夫人」。因熹宗對她十分依戀,使客氏權力甚至高于皇后。

   魏、客狼狽為奸。因張皇后對熹宗指責魏忠賢,魏、客就誣陷張皇后是私生女,后來雖被勸止,仍害得張皇后流產。他們還逼死了懷孕的嬪妃,熹宗想解救妃子,都得跟客氏求情。魏閹在宮中首創「內操」,群太監演練武藝,鑼鼓大作,皇子誕生,目驚懼而亡……

  【斷送人國】:魏忠賢的禍亂使明朝氣數將盡。

  魏忠賢一手遮天、禍國殃民,在朝中大肆捕殺異己和「東林黨人」,用錦衣衛制造全國恐怖,文官治國的體系被徹底敗壞。朝臣紛紛依附,全國為魏忠賢建「生祠」成風,連王爺都得這么巴結這位「九千歲」。遼東經略熊廷弼守遼東三年,邊境固若金湯,魏忠賢恨他不肯趨附,就誣劾治罪,結果丟了遼東,最后竟將熊廷弼斬首棄市。

3. 解頌

  【忠臣賢士盡沉淪】

   一語雙關,既點出了奸閹魏忠賢的名字「忠、賢」,又指出當時「忠臣賢士」被閹黨大肆打壓株連、錦衣衛鎮壓,不得不「沉淪」。

  【天啟其衷亂更紛】:「天啟」,明熹宗在位期間的年號。

  天啟年間(1620~1627年),魏忠賢自始至終在禍亂。

  【縱有胸懷能坦白 乾坤不屬舊明君】

  即便「胸懷坦白」的忠臣最終彈劾了魏忠賢,明朝氣數也要盡了。

  東林黨人和一些忠臣,雖然嘗盡了閹黨的酷刑,慘遭殺害,也沒屈服。1627年崇禎帝即位后,魏忠賢才被成功彈劾,流放途中畏罪自殺。

二、文征解卦

  卦為「家人」,下為離,指火;上為巽,指風。

  「家人」卦運勢:「有喜慶之象,如婚嫁」;「家人」卦大象為「風吹火,助火之威,喻家人同心協力,發展事業」。在本象是絕妙的諷刺,諷喻奸閹魏忠賢與客氏穢亂后宮、狼狽為奸,協力同心,終于權勢傾天。

  魏忠賢毀掉了明朝的根基,他死后不到一年,明朝就迎來了下一象的滅頂之災……
news 發表於 2007-12-29 23:14
第32象 乙未(巽下坎上 井)明朝滅于闖王


 讖曰
馬跳北闕
犬敖西方
八九數盡
日月無光

  頌曰
楊花落盡李花殘
五色旗分自北來
太息金陵王氣盡
一枝春色占長安  

New_32_FT_9-24.gif
news 發表於 2007-12-30 10:42
  金圣嘆:「此象主李闖、張獻忠擾亂中原,崇禎投環梅山,福王偏安不久明祀遂亡。頌末句似指胡后,大有深意。」

一、眾解精華

1. 解圖

  馬在門中,是「闖」字,喻闖王李自成,李自成的生肖屬相也是馬。

  李自成原在陜西王嘉胤部下當兵。1630年被裁員,隧在陜西米脂號召饑民起義,繼投闖王高迎祥,號八隊闖將。1636年高迎祥被俘死,李被推為闖王。1644年正月,在西安自立大順王。三月十九日攻克北京。四月逼反駐守山海關的吳三桂,吳引清兵入關,李自成大敗。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回北京稱帝,次日離京西撤。而后節節潰敗,1645年于九宮山(今湖北)遭伏擊死,一說隱于夾山(今湖南石門)為僧。

2. 解讖
  【馬跳北闕】:「北闕」,北京。「闕」,音:卻,指宮門。

  與畫謎相應,馬跳入闕,是「闖」字。「跳北闕」:進北京,入皇宮。

  【犬敖西方】

  指自稱「天狗星下凡」的張獻忠,攻入成都建大西國,稱王。

  「敖」:「傲」字「無人」(亻:單人旁)為「敖」。似指張獻忠狂傲不羈,幾乎把四川殺成了無人之地。

  張獻忠和李自成一樣,也是王嘉胤的部下。1630年王嘉胤因搶劫被通緝而造反,張獻忠率眾跟從。

  張獻忠是變態的殺人狂,他的軍隊所到之處,瘋狂地奸淫、屠城,甚至連自己的幼子、妻妾、非嫡系部隊都被他屠戮。他屠蜀人約300萬,四川人幾乎被殺絕,以至有清朝「湖廣填四川」的百年大移民。1647年清軍入川,張獻忠屠城焚城而后撤離,割人肉腌為軍糧。他潰敗沿途,仍大肆殺戮,被圍敗死前還忙于屠城。

  【八九數盡 日月無光】:「八九」,17。「日月」,「明」字,喻明朝。

  「八九數盡」:指明朝歷經17個年號,經十七世(16帝)氣數盡了。1644年三月十九日,闖王攻入北京,祟禎帝自縊于煤山(景山)。

  因為明、清一般每個皇帝只有一個年號,故明、清的每個年號,代表一世皇帝,如洪武、崇禎、康熙。唯有第30象提到的明英宗是兩個年號:他被擄到蒙古前,年號「正統」,中間隔了景帝的「景泰」8年,而后英宗復辟,年號「天順」。

二、陳曦解頌

  【楊花落盡李花殘】:字面上指春末夏初,點出本象主體事件的時間。

  同時又暗含兩個事件:

  「楊花落盡」:指楊嗣昌(1641年)自盡,李自成從此沒有對手了。

  「李花殘」:李自成不久也殘敗了,被滿清兵打得節節敗退。

  楊嗣昌,明朝三世老臣,曾被閹黨排擠辭官,崇禎元年(1628年)被啟用。1637年,任兵部尚書,率兵大敗李自成,逼降張獻忠,升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仍掌兵部事,權傾一時。1639年張獻忠再叛,楊嗣昌大敗張獻忠,進而入川圍剿。1641年初張獻忠出川奇襲襄陽,殺襄王;李自成克洛陽,將福王煮食。楊嗣昌「益憂懼,遂不食」而死。

  【五色旗分自北來】:李自成的軍隊,打著五色旗,從北打進北京。

※ 辨析一:「五色旗」

  目前都把本句解釋為清兵入關,認為「五色旗」是指八旗——誤!

  滿州八旗四色:正黃旗、正白旗、正紅旗、正藍旗、鑲黃旗、鑲白旗、鑲紅旗、鑲藍旗,只有黃、紅、藍、白,四色。入關以后,招募漢人組成綠營兵,執綠旗,那是以后的事,和本象無關。

  李自成五色旗:李自成的隊伍是五色旗,他率20萬大軍從北面殺來,包圍了京城。三月十八日,外城守軍投降;十九日內城不攻自破。

  李自成的「入城大典」也是旗分五色:李自成親率執藍旗[1]的御營中軍進德勝門;另四支是前后左右營,分別打著黑、紅、白、黃四色旗,進朝陽、阜成、宣武、正陽四門。

  可見,「五色旗分自北來」,是指李自成的攻入北京。
news 發表於 2007-12-30 17:00
  【太息金陵王氣盡 一枝春色占長安】

  明太祖安息的金陵王氣已盡,李自成春天占據北京,明朝滅亡。

  「金陵」:今南京,金陵的鐘山有安葬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

  「長安」:指北京。雖然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稱大順王,也是春天(1644年陰歷十二月末立春),但從上下文看,「長安」是指北京。

  李自成占據北京僅42天,春天(三月十九)進京,隨春色逝去,(五月初一)席卷錢財撤離。

※ 辨析二:為什么這里的「長安」是指「北京」?

  這是古文常用的「借代」修辭,用相似的來借代、比喻。如白居易的《長恨歌》里,開頭用「漢皇重色思傾國」——漢皇:不是漢朝皇帝,而是指代唐玄宗。

  「長安」是唐朝首都,用以借代、借喻后世的首都。到明朝,都城自然是指「北京」。

  《推背圖》作者在唐代用這樣的借代手筆,使得后世人,不管首都變遷到哪里,都能看的懂——【太息金陵王氣盡,一枝春色占長安】:是指「首都」被人打下來,該改朝換代了。

  如果點明了是北京,那么宋朝人——當時首都在別處,就看不明白這是說:「首都」被攻破了。

  可見《推背圖》作者用此借代用法,意境深遠啊。

※ 辨析三:「春色」

  按金圣嘆的解釋,「春色」似指孝莊皇后,她勸降洪承疇,協助了清軍,雖是史實,但套在本象似牽強,對于整象,句意、主題就散亂了。

  目前各家對《推背圖》的解析:把第1句解為李自成殘敗,第2句解為滿清八旗入關,第3句解為明朝亡于李自成,第4句解李自成占北京或者孝莊協助滿清打天下——全篇事件的順序就混亂不堪了!而且第2句解為八旗也不對。

  從筆者的上述破解,大家能看到:本象緊緊圍繞李自成展開,主體鮮明,歷史事件連貫清晰,毫不凌亂——這正是《推背圖》設謎之道。

  從下面的解卦中,再次體現了《推背圖》圖、讖、頌、卦完美配合,渾然一體的風格。這設謎的手筆遠非歷史上任何文壇大師可比[2]!

三、文征解卦

  卦為「井」,下為巽,指風;上為坎,指水。

  「井」卦的爻辭注解:「村邑變動,井不能移,井無得無失。往來取水,井水(取)干,也不挖井,(還取水)結果毀壞了取水的瓶,兇。」

  很明顯,《推背圖》這里用「井」比喻北京的皇權,用「水」比喻北京的金銀財寶。

  本來李自成進北京就不是去坐江山的,只是去打江山;是去洗劫財寶,不是去治國的。他說:「十個燕京也比不上一個西安」。所以進北京后,他并不用心治政,也不盡心抵御滿清,而是急不可待的「追贓助餉」,榨盡官員金銀,搶光富戶財物,迅速腐敗,而后撤退。

  李自成洗劫財寶而無心立國,即是爻辭說的:取盡井水而不挖井。

  他打下江山,先驕奢淫逸一番,而后即了帝位就跑,即是爻辭中:往來變遷而井不變。

  他燒了昌平的明皇陵,逃跑前還燒了一些宮殿和九門城樓,即是爻辭中:毀取水之瓶,兇——果然如此,李自成從此一敗涂地。

  皇權之「井」自有定主。既然李自成不是「井」的主人,那么,中原之主必在《推背圖》的下一象登場。

--------------------------------------------------------------------------------

  [1] 李自成喜歡藍色,他是「水命」,自稱「水德王」,稱帝以后也不穿黃袍,只在外出時加一柄黃傘,以表明皇帝身份。

  [2] 由此也能看出,《推背圖》的作者既有一流的文筆,又是超一流的易學術數大師,從本書對李淳風的簡介中,似能體悟到,《推背圖》作者,非李淳風莫屬。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news

LV:3 士兵

追蹤
  • 4

    主題

  • 352

    回文

  • 1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