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暖化,天氣亦愈來愈炎熱。最近研究發現,在酷熱的天氣下,市民因中暑、循環系統或呼吸系統疾病而引發的死亡率,隨覑每升溫一度,遞增兩倍,愈熱死亡率愈高,當中又以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的死亡風險最高。天文台正研究引入一套「熱力指數」,不排除會按炎熱的程度進行分級,供市民作參
所謂「熱力指數」(Thermal Index),是指綜合溫度、濕度和風力計算出來的一項綜合指數,反映人在特定溫度下的舒適度。
根據天文台最近就「熱力指數」與本港死亡率關係所作的研究顯示,在溫室效應之下,本港一九八三年至二○○五年期間的五月至九月,「熱力指數」上升約○點二五,平均每十年上升約○點一五。而該段期間的十一月至三月,則上升了一點○五,每十年上升一點一五。
研究指出,因中暑、循環系統和呼吸系統疾病而引發的死亡率,與「熱力指數」有密切關係,當中以中暑最為顯著。例如「熱力指數」上升至超過二十六, 氣溫再上升一度,死亡率以兩倍的倍數遞增,即上升兩度的話,死亡率則達四倍,如此類推。
同樣,在冬天「熱力指數」低於十四,循環系統和呼吸系統疾病的死亡率亦會增加一至三倍。無論指數高於二十六或低於十四,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的死亡風險,也是所有年齡組別當中最高。
天文台正研究引入一套可供市民作參考的「熱力指數」,設立熱力分級制,將炎熱程度作清晰的劃分,讓市民評估自己能承受的暑熱壓力。
波茨坦溫室效應研究所首席經濟學者Ottmar Edenofer表示,減少人為的溫室氣體排放,最有效方法是制定減排交易,但現時全球市場仍然鬆散,歐盟正打算邀請不同地區及國家,包括香港參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