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骨質密度與健康者的動脈硬化有關

e48585 發表於 2008-5-11 06:47:19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0 1797
作者:Jacquelyn K. Beals, PhD, PhD  
出處:WebMD醫學新聞

  May 2, 2008 (華盛頓特區) — 根據美國老年醫學年會中發表的一篇新研究,降低的骨質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與降低健康者的動脈彈性有關;該研究也發現低BMD者的周邊血液中的內皮原生細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比較低;上述發現提高了以BMD提供血管功能指標的可能性。
  
  該研究包括了61名健康病患(34名男性、27名女性),平均年紀48歲,全部都接受股骨頸(f-BMD)和大轉子(greater trochanter) (t-BMD)的BMD;抽週邊血液以確認CD34+和CD34+VEGF+的細胞數。
  
  主要作者、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Frank E. Corrigan III向Medscape Internal Medicine談論此一研究,該研究在Emory大學醫學院的心臟科所進行。
  
  Corrigan表示,CD34+細胞是源祖細胞(progenitor cell),在這族群之中則是有EPCs百分比的差異;我們進行CD34+VEGF+細胞數的測試時實際辨識它們,因為這些被視為內皮原生細胞。
  
  EPCs被視為在血液循環中修補內皮細胞,當發生粥狀動脈硬化,內皮細胞受損,而受損的內皮細胞會增加動脈硬化;當血液撞擊到動脈分歧點,會有一波血液反彈,反彈的血液量會影響到彈性或僵硬的指數—動脈增幅係數(augmentation index index (AIx));高 Aix代表動脈硬化。
  
  統計分析發現f-BMD 與CD34+細胞數量正相關(r = 0.321; P = .022);t-BMD與AIx負相關(r = ?0.311; P = .020)。這些結果顯示,高骨密度則有高源祖細胞量與動脈彈性。Corrigan提到,他在發表時所介紹的病例有 Framingham風險分數,較高EPCs者有較低的Framingham風險;這有點像臨床「現在發生什麼」的現象。
  
  資料也指出,低BMD者(t-score < 1)的源祖細胞數量顯著少於正常BMD者:CD34+ 2.1 ± 0.9 vs. 2.7 ± 1.0 cells/μL ( P = .040);相較於正常BMD者,低BMD者在CD34+族群中的CD34+VEGF+細胞百分比低,分別是 41.7% ± 26.1% vs. 55.8% ± 22.4% (P = .042)。
  
  資料顯示低BMD之健康者的低EPCs與高動脈硬化有關聯;低BMD者也顯示AIx隨年紀增加;至於正常BMD者則沒有此一關係。
  
  會議主持人、George E. Taffet醫師向Medscape Internal Medicine表示,我擔心這兩項事情都會因為年紀改變;換句話說,骨密度隨著年紀降低,動脈硬化隨著年紀增加,可能不只一個共同原因,也就是,這兩件事情在年長者是共同存在的;Taffet醫師是醫學院老年與心血管科學會議小組、醫學系副教授。
  
  不過,Taffet醫師指出,可能是因為細胞激素引起骨質疏鬆,細胞激素也可能引起粥狀硬化,因此這兩者之間或許有共通關聯。
  
  Corrigan提到需要更多的研究,他指出,事實上,動物研究也顯示,成骨性和蝕骨細胞分化與調節動脈鈣有關,依此觀念,在骨骼會有同樣的作用;這是某些研究的特徵,但是還未實際瞭解;另外,這個實驗只有61個樣本,現在需要納入更多人,因此,我們希望可以有更多的人,以便找到明確的答案。
  
  Corrigan與Taffet醫師宣稱沒有相關資金往來。
  
  美國老年醫學2008年會:摘要 P12。發表於2008年5月1日。

[ 本帖最後由 goodcat1111 於 2008-5-20 12:13 編輯 ]

暫無任何回文,期待你打破沉寂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e48585

LV:1 旅人

追蹤
  • 773

    主題

  • 1025

    回文

  • 2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