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防盜系統的設計規劃要點

axelshyu 發表於 2008-9-5 09:17:11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0 2618
一般人在評估防盜系統的效能時,通常都會關注在誤報率、漏報率及穩定性等純技術性指標,卻往往忽略了許多設計規劃上的盲點,其實也會引起防盜偵測失真的問題。本文作者特就參與北京奧運場館防盜系統建設的實際經驗,提出防盜系統設計中,幾個不可忽視的重要關鍵。

防盜系統是由入侵探測器、警報控制器、報警總機所構成。對於一個極具規模的建築環境來說,防盜系統的設置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在第一時間偵測到不明人士侵入,且進行適當提醒,可謂安全的第一道防護網。
不過,很多人也許了解防盜系統的功用,殊不知防盜系統規劃的某些關鍵,對於往後設備運作的效能,也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接下來我們將就這些重點,一一說明。

入侵探測設計的重要性
入侵探測器作為系統最前端的偵測設備,其運作的準確度,是評估防盜設備是否「有效」和「可靠」的重要指標。一個有效的入侵探測器,必須能夠考量到下列設計重點:
一、入侵探測器需具備一定的高度
為了達到準確防護,防盜系統的入侵探測器,應該具有一定高度(入侵者不可跳過∕跨過)的「封閉式」屏障,使得入侵者一旦從這個屏障的任意部位穿過,均會觸發警報訊號輸出,才算是正常運作。
二、設備裝設要能順應地勢
任何建築環境四周都會有不同的地形狀況,最簡單的情況是有各種轉折,而比較複雜的情況,則是地面還有高低起伏,或是有坎、壩、溪、河流等地形。
入侵探測器的安裝設置必須要能夠適應上述各種地形變化,並能夠順著地形走勢構成有效的屏障。
三、目標因素與環境
          應建立「非相關性」
在入侵探測器的偵測範圍內,看似充斥著許多可能觸發警報、引起誤報的物體,如人、車、動植物、水電管路等。但由於每一種入侵探測器所包含的偵測區域,以及偵測的技術原理並不相同,所以可能影響偵測效果的誤報情況,也不相同。
然而,如果安裝的入侵探測器,其偵測判別方式與環境中的常態動作,有密切的相關性,那麼就容易造成誤報率極高的不正常情況。
例如微波和感應線纜類型的探測器,其偵測涵蓋區域,是一條具有一定寬度的立體帶狀區域,但是如果被安裝在人行道或車道邊,則過往的行人、動物或車輛,就會成為目標因素,即使正常行動,也會被當成違規侵入而觸發警報;又像是洩漏電纜的探測偵測防區,是一條具有相對寬度的立體帶狀區域,若該區域內佈設有水電管路,一旦水電流量產生變化,就可能成為干擾的環境因素,而引發誤報。
再比如,對主動紅外線入侵探測器來說,正常行動的行人、大型動物或車輛,雖然不會成為其目標因素,但其周圍生長的植物,就會成為干擾的環境因素;還有,任何聲波波長、聲壓強度及複合的聲波波形,都容易成為聲波∕超聲波類入侵探測產品被觸發的因素。
所以,目標和環境因素的「非相關性」,也是選擇入侵探測器必須考慮的因素,並且應在安裝使用上,要使外界環境的影響最小化。
四、架設須隱於無形
為了避免讓有心人士產生戒心,引起一般人的視覺反感,入侵探測器的架設要儘量隱於無形,不容易被人們察覺。因此入侵探測器的挑選,除了必須符合實用功能之外,也該注重與建築景觀協調的造形設計,使其成為不明顯的防範器具,不會影響人們的觀感和環境的諧調。
五、強調施工便利、易於整合
通常在大型公共工程(像是北京奧運場館)建設的過程中,都會有多個施工單位同時進駐,務求在有限時間內,完成各類設施的安裝,因此在這個時候,單一弱電設備連接的便利性,往往會影響整體工程後端控制設備的整合進度。
有鑑於此,入侵探測器的探測原理和硬體結構,不僅要適用於各種地形環境,其佈線設計與訊號輸出方式,也必須設計簡便,易於與各類型的後端控制設備進行連接。對此,不論是施工操作或產品的故障提示,目前皆具備有效的輔助工具和訓練方法,可以方便一般施工人員掌握。
六、對人體不具傷害性
對人體無害,應是選擇入侵探測器的重要考量。就目前常用的防盜入侵探測器來說,「雷射對射式入侵探測器」的感應光束,可能會對人眼造成永久性的傷害;而「主動微波入侵探測器」長時間照射,也會對人體造成一定傷害,不可不慎!
因此,在人員密集活動的區域,不應該使用對人體健康與安全有害的探測介質,才能讓防盜設備兼具「身」、「心」安全。
七、具有多樣元化功能
某些防盜入侵探測器,不僅具有類似「紅外線幕牆」的入侵偵測功能,還具有其他像是照明、攝影機支架或路牌支架等功用。這些多樣性的功能,讓入侵探測器增加了安全防護以外的多元實用性。

「及時性」是系統的核心關鍵
「報案確認的及時性」,是指警方在收到警報訊號之後,可以在數秒鐘內確認現場即時情景,及時確定觸發警報的性質。一般來說,防盜系統的運作流程是:入侵探測器將偵測到的警報訊號,發送給警報控制器,警報控制器再把警報資訊,上傳到報警總機。
通常入侵探測器的感應速度為數十毫秒,而訊號傳送到報警總機,則是「數百毫秒」至「秒」的時間,都算是極快的速度。不過,由於報警總機在收到警報訊息的當下,只能看到觸發警報的防區位置(通常是以試算表或電子地圖形式呈現),無法藉由系統,即時了解該地區觸發警報的真正原因。就算報案中心真正派人到達現場時,往往都已超過10分鐘以上或更久的時間,況且即使到達現場,看到的都已經不是事發第一時間的場景,使得警報雖然啟動,最後還是無法追究肇事原因,或逮到可疑人士。

與影像系統整合防範更即時
為了報警時能準確定位,將防盜系統與監控系統做結合,能使防盜系統發揮更好的效能。「警報控制器」與「影像監控設備」相互整合,即可構成一套「即時連動警示系統」。
當某防區由於入侵或其他原因,觸發警報時,該防區的侵入畫面,就會自動在監控中心的螢幕上彈出,並且會發出警示音,提醒值班人員即時監看現場畫面,進而根據觀察到的實際情況,立即進行應變處理。(為節省錄影儲存空間及傳輸畫面的資料量,影像監控設備可設定只有在入侵探測器被觸發時,再開始即時錄影,其他時間則純粹監看。)
而為了讓入侵探測器所發出的警報訊息,能及時傳送到位,使影像覆核的連動功,能具備有效性和可靠性,建議入侵探測器的偵測防區長度,最好不要超過100公尺,以免產生資料傳輸不及的問題。
防盜系統的預警模式如(附圖)所示:
從系統應用的角度出發,採用上述模式,不僅可以根據防範的需求程度,彈性提高入侵探測器的靈敏度(為達到更高規格的安全,而可以允許入侵探測器產生微小的誤報率),也可以透過即時呈現的畫面,及時而有效地排除因上述緣故,所導致的誤報問題,成為更加實用的解決方案。

結語
防盜系統由於具有「封閉式」的特性,可作為建築環境有效的第一道安全防線。而標榜現代化建築概念的北京奧運場館,防盜系統的需求與設計,更是具有相當重要的指標性意義。
我們應該了解,對於防盜系統的效能評估,不僅要考慮技術指標,更應該納入地形、目標與環境的相關性、設備隱藏性、施工整合、是否傷害人體等影響因素,進行全盤考量。唯有懂得視實際使用環境和防護需求等應用背景,對系統進行綜合考評,才能更準確、客觀的選出真正適合的防盜系統。

[ 本帖最後由 0935097120 於 2008-9-5 18:07 編輯 ]

暫無任何回文,期待你打破沉寂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xelshyu

LV:6 爵士

追蹤
  • 41

    主題

  • 303

    回文

  • 2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