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一」臺灣大地震後,房屋倒塌無數,中小學校也毀損近八百所,許多學校面臨大舉修繕、原址重建或覓地遷校的命運,上人早已注意到這項「希望工程」的復建計畫,於十月五日,針對認養學校復建事宜,與慈濟志業中心林碧玉及王端正兩位副總,首次開會討論初步方案。會中,上人指示,所將興建的學校,宜選擇人口密集的市區學府,希望建設現代化的學校,以培養優秀的下一代。經數小時討論結果,草擬出將認養的學校並估計預算。
青青校樹,灼灼庭草
而在此之前,為建設災戶簡易屋而奔走四處尋找建地的上人,早在九月二十八日,與台中市長張溫鷹女士赴軍功地區看地行程中,便曾向市長表示,若有校舍毀壞者,慈濟願意為孩子們興建學校,以使國家未來的幼苗不致因震災而中輟教育。才計畫要著手進行教育之「希望工程」,在初步決定將認養二十餘所學校之後,「劍及履及」是慈濟精神的特色,上人及兩位副總於十月六日驅車赴幾處學校探看,實際瞭解各校校園毀損情形。
當日薄暮時分,上人車抵竹山高中,校長及老師們,提起地震當晚,男女學生宿舍搖晃劇烈,近二百五十多位住宿生,在別棟住宿老師們協助下,全數安全撤離到操場。宿舍已成危樓無法居住,學生們都暫住在校園裏的帳棚中。這些寄宿學生大都來自埔里、中寮及東勢重災區,許多人家園已毀,如今又在校住帳棚,景況堪憐。
走在這所有三十五年校史的校園中,是小雨飄飛的黃昏時候,雨水濛濛,青青校樹、灼灼庭草,看來教人分外疼惜。
「看看孩子們在大樹下、在布棚中讀書,真是很不忍心啊!因為這是多麼像慈濟在國際賑災時所見的景象!賑災人員回來,就是報告說,因為教室毀壞了,孩子們就在樹下讀書,或是在危屋中上課,每次聽到這種情形,就覺得很不可思議,但有相片及錄影帶為證,由不得人不相信。卻沒想到,這幕難以置信的情景,也發生在我們臺灣。」
上人說,慈濟在國外救難,除了照顧到災民外,就連其學校之教育工程,也在援助之列,這是基於教育是一國的希望,所以現在面對自己的土地、自己的子弟,焉有不助之理?
大災難,大使命
親見災區學校嚴重毀損情形,上人不時深深感嘆著,每與人談到,此次地震是世紀末的大災難,現在不好好來從事復建工作,則未來新的世紀將不堪設想!二十一世紀是臺灣的希望,是一個新的開始,所以必定要負起時代使命!
「在大世紀末遇到大災難,期待趕快走過大浩劫的陰影,在新世紀的開頭,但願美麗的遠景與希望,樹立在臺灣的土地上。」「我們必定要爭取時間,要趕速度!看是否能在 2001 年開始,所有學校都能啟用。現在是大千年的世紀末,期盼在新的千年的世紀初,這些學校新的面貌能呈現出來!」
上人在年初之際,即再三提出未來社會他所最擔憂的是青少年問題,而教育正是一國希望之所寄,「爭取時間復校」,遂成為上人自甘承擔的歷史重責。
上人說:「國家、社會未來的希望就在教育。如果教育能夠提早一天完成,孩子們就可以提早一天就學,否則一天不就學,就是一天的空白,一年無法上學就是一年的空白,若能儘快將學校建設好,未來社會的教育才不致於發生斷層。尤其,小學是教育的基礎,就如根偏了那枝幹就無法成長,則要開花結果是不可能的事。若不快點使孩子們及早復學,未來將會演發成為社會問題,使社會埋伏
潛在的危機。
有鑑及此,慈濟之所以認養學校,實是希望能夠帶動社會大眾一起來關心未來的希望工程。
慈濟在陸續認養三十多所學校後,教育部楊朝祥部長商請上人再考慮二十二所已由民間出錢但無力興建的學校,經過負責慈濟希望工程專案的同仁們實地評估後,慈濟決定認養其中十一所,則總共將援建四十五所學校。
面對如此龐大的建築案,上人表示:「只因不忍心孩子教育空白,所以做此自不量力之事。此事需要很多心力、人力及物力,有此三大力量,才能建設完成。慈濟並非很有錢,但很需要更多人來響應這項希望工程的號召。」
建築菁英,濟濟一堂
「希望工程」前階段的重要工作是進行學校建築設計討論,參與慈濟希望工程的建築師,曩括國內建築界菁英他們或是與慈濟有長年合作經驗,或是主動前來發心,或是透過他人介紹。
建築師們以其專業素養,在用心設計造型及配置外,也考慮到學生上下學的交通安全性、避免車輛及學童的噪音污染、回復學校歷史感等。有的校長就時而很感恩地說起,建築師為求好心切,甚至有十次以上到校探勘,所規畫的設計圖也經多次修改,乃至翻案重做。建築師們在設計硬體建設時,也考慮到學生上下學的交通安全性、避免車輛及學童的噪音污染、珍惜自然資源採用雨水回收等,同時也非常重視在建築中注入人文內涵,如注意到造型及配置要有本土文化色彩,所以校址所在的地方人文,或客家莊、或閩式農村、或田園風味、或書院氣質等,都溶入設計理念中,希望工程之學校因之展現許多不同的面貌,可謂各有千秋,各現風華。
在上人心思中的希望工程是「千年大計」,為立百代基石,除在花蓮之時多次與建築師們商議外,行腳來到台中期間,更是百忙中抽出數天時間,全天候地從早至晚與眾多建築師討論模型,用心之深切,教大家感動不已。至於上人所提出的看法,或是基於宗教家所細膩注意到的教育意義或人性化考慮,或是多年建設經驗累積的獨到意見,每為從事教育工作的校長們以及身為建築專業的建築師們所讚賞與敬服。
辛苦一時,慧命永存
台灣大地震引起上人對於建築物防震效果的重視,為求硬體建設之牢固可靠,慈濟所援建的學校皆採用「SRC」建材,也就是除了鋼骨外,並加上鋼筋混凝土。在上人想法中,當災難發生時,有兩種建築物必不能倒,一是做為救難中心的醫院,一是充當避難中心的學校,故而唯有採用鋼骨鋼筋混凝土建造,此舉在維護硬體建築的堅實上可謂一牢永逸,但卻對設計造型之難度則相對增加甚多。「這分歷史重責考驗著大家的智慧,希望彼此要多做溝通,以完成時代使命。」上人寄以深深的期待。
在硬體造型設計上,上人曾比喻,所謂的完美的「整體規畫」,必須做到就如一篇好文章,增一字太多、減一字太少,所有的字不多不少,並且都放在最合適的的地方;最好的規畫亦如是,所有建築體都被安排在最恰當的空間,多一個建築就嫌多,少一個建築則不夠。上人希望建築師們體認到,人壽有限,但慧命無盡,若能窮其智慧設計出最好的建築,此無異於建築師的慧命隨學校不斷栽培學子而流傳於千百年後無盡的時間。
追求卓越與完美,是大家共有的理想,在此前提下,有時校方對於建築師的設計已感到十分滿意時,上人仍再三推敲,反覆思量,務使真正達到盡善盡美。 或有時大家的意見紛歧,乃至於討論得爭執不下,上人也會「做公親」,充當和事佬地勸解說:「大家要相互尊重啊!希望都不要太執著於『我』:我的看法、我的意見,不容他人否決,我們的生命都有限,但學校建好了,是千百年都在造就良才,我們雖然都用不著這些學校,但為了往後千百年著想,學校之造型必定要美化、要有文化氣息,所以大家應放棄個人之私『我』,集思廣益來完成真善美具足的學校。」
上人總是苦口婆心地與校長、建築師及慈濟建築委員們說:「濟濟所援建的『希望工程』,是千秋百世的建築,所以期待發揮各人功能來完成。在 1999 年建築毀壞,希望在 2000 年歸零,用心來重新規畫,最後則在2001年展現出完美的新學校。」
又如上人與一位建築委員談到,慈濟在此次希望工程中付出許多人力與財力,若沒有在二十一世紀新世紀建造出可以傳承千百年的學校,則所有的付出就是浪費了。我們寧可在此時非常辛苦地付出而使慧命永存,也不要隨意馬虎而白來一生。
新世紀,新風貌
會議中經常引起討論的問題,在於根據政府法規,已之建築必須達到一定年限才能拆除,遂使有些校舍並末全毀的學校,面臨新舊建築必須融合的現象。
針對此問題,上人表示,舊建築拆除是否造成資源浪費?雖說要有惜物的美德,但舊的不拆又恐在未來變成危樓,就如受損嚴重的牙齒,搖搖不定,加以補強之後,是否能永久牢固?再者,若要達到「新世紀新風貌」的理想,則舊有的建築是否會破壞整體性的設計?
不論是錢財、人力的付出,或是老樹是遷移還是保留,乃至於舊建築究竟是拆除與否,一切都要經過智慧的縝密思考才能下決定。
「現在是要做『新的創造』,既投注那麼多的心血,就必定要達到『完美』的理想,否則大家的心血都白費了!」基於這種思想,上人以為,若學校中原有之舊建築,嚴重影響到新設計的整體規畫,即使將其拆除必須花下幾千萬元,上人仍認為值得。「錢方面有困難,可以再想辦法,若為幾千萬元,而犧牲足以流傳千百年的設計,豈非因小失大?」
「慈濟不是為工程而工程,也不是為建醫院而建醫院,而是要藉著建設使人有接觸慈濟的機會,使人有發揮愛心、長養愛心的因緣,若一切建設停止,大家無事可做,愛心如何滋長?再者,世間財世間用,錢不過是在世間必須活用的工具,就如舊建築修繕得幾千萬元,若拆掉重建則需上億元,則究竟是要花費上億元而流傳千百年,還是要只用數千萬元,但幾年後以其實在老舊不堪而必須拆除?留著舊建築而影響整體規畫,或不乘此時拆掉,於數年後才拆除,那時新建的建築又與現在的規畫不協調,這樣的做法如何能稱做是為了『千秋百世』!」
「所以期待新學校是在完好之整體規畫下興建,不希望將就障礙到整體規畫的舊建築。就如一件舊衣服,與其不斷地要修改到適合另一人穿,不如重新剪裁新布料,為其人量身之後再做,則這件新衣必然較修改無數次的舊衣,要更適用、更能保存長久。」
有所為,有所不為
上人曾與慈濟建築委員談到,慈濟並非很有錢,也非建校資金已籌妥,雖然建設費用異常龐大,但不希望為錢所限制,畢竟錢財本是世間物世間用,如何用得恰當,真正將人文精神帶入校園中,這是更要著重與思考的角度。
就如慈濟在建設醫院時,醫護人員與病人皆平行照顧,之所以建設坪數寬敞的醫護人員宿舍,目的在使他們無後顧之憂,乃至於因有良好的居家環境,在深受感動之下,能依慈濟的理想致力於照護病人,使病人得到最好的醫護品質。同理,在新學校規畫時,也應重視校長及老師的需求,能關照到「大人」,則「小孩」自然也會受到好的教育。
「有所為、有所不為」是上人的原則,基於大格局的考量,該用的資金就當運用,但不該用的,就算是小錢也不可浪費。如有校方在未考慮周詳下,部分行政空間太大,上人便會說明,「惜福」觀念的養成也是一種教育,希望工程是全球慈濟人愛心的付出,所以希望要惜緣、惜福,想想尚有很多學校未經人認養,待何時能重建難料,而今大家有福可以很快地恢復校園,是否應惜取如此因緣,而將資源用得適當呢?
就上人與建築師的討論過程,又如黃建興建築師曾提出,有所人數眾多的大學校,鑑及該校重建規模龐大,故而所費不貲,面對校方再提出的可否再增建其他建築,因為考慮慈濟已為該校付出太多,是否就由校方自行設法增建?
關於此案,上人表示,既是大型學校,建築設施本就較他校為多,所必須付出的費用自然也就多些。校方認為真有必要建築者,只要是該花用的,慈濟願意付出;若是不必要的,當然就不應浪費。慈濟並非以應酬的態度在援建這些學校,而是本著真誠的大愛,投注無量的心血,希望建築出歷久彌新之千秋百世的學府。
再說,校方認為確有必要增建者,慈濟若不為其建築,則一旦慈濟依設計好的整體規畫完成新學校後,校方隨後自行再加建,如此豈不與當初之整體規畫不搭配?況且,在已完成建設的校園中又繼續增建工程,一來既破壞景觀,二來也造成環境及噪音污染,這會對學生的讀書品質有不好的影響。
「家庭、社會的希望在孩子,孩子的希望在學校。慈濟不是很有錢,但既是要付出,就會給予最好的。很期待乘此次大世紀的大毀滅,為新世紀建造理想的教育新面貌。所以慈濟會儘量付出,也盼建築師多用些心思來設計,因為為了這些新學校,全球慈濟人付出了很多心血以及真誠的愛。」
環境教育,無聲說法
在設計理念中,上人非常重視「造景教育」,認為校園是育才重鎮,景觀本身就要具備教育的目的,如空間配置要有開闊與寧靜之感,使學生們很自然地陶鑄出恢宏的胸襟與器識;即使學校地小、人多,優秀的建築師也應該要突破既有的困難與限制,利用當前的條件,規畫出理想中開闊的校園配置,不致於太拘束而妨礙學生心靈的視野。
「教育不只是在教室中聽老師上課、看黑板上的文字,也不只是教育學生們常識、功能,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心靈輔導』,是要教育學生心靈的智慧,啟發其良知,發揮其良能。所以希望學校建築設計要具有『觸覺』的教育,意即要令眼睛所見都有啟發良知、導向智慧的功能,這種『觸覺的語言』,猶如環境會說話一般,到處充滿使人有所感受的語彙。」
如何將生活教育落實在建築設計中,使建築本身即富含教育性,針對此項觀點,上人亦多次提及其看法。如有所學校其原有的正門是創校即有的古蹟,有頗富歷史感的石階,但學生們因為居住地大都在後山,所以都由後門出入,正門早已備而不用,則學校正門當設置何處為宜?
上人認為,學校教育要強調文化品質,這種人文的精神教育要落實在生活中。「人要走正門」是對自我的心靈教育,就如其在精舍的生活環境,停車場在精舍後方,但從不走後門坐車,總是步行較遠的距離到正門才上車,又如若有繫上繩索教人不能進入的地方,即使是將繩子放低即可跨過通行,但也從不如此行走,還是照規矩循著可以通行的路。「我所看到的不是『有形的繩索』,而是認為『自我心靈的繩索』要界限好,這也是『道德』。」
「一個教育環境,不能使學生有走『後門』、『偏門』或『旁門左道』的觀念,要在無形中培養他們走正門的習慣,則未來人生路上才不會亂了腳步。再說,從正門石階往上走,隨著階梯漸而升高,可以看到校園全景,如此好比人生的遠景展現眼前,心中會自然生起對教育的恭敬心,這對學生在校的人格養成有很正向的助益。」
也有建築師問及,是否各校都建築小餐廳,使學生們都集中於此用飯,既使學生們免於費體力將飯菜提到教室,也不會使教室滿溢飯菜的味道。上人表示,衣食住行四項是做人的基礎,如何穿著整齊、吃得有威儀等等,是非常重要的生活教育。但現代人往往不注重,沒有端莊的形象,一個人的生活從吃飯開始,若能有空間讓學生們集體用餐,教導學生們「吃飯要有吃相」,就能在飯食之間落實生活教育。
另外,針對廁所必須設在比較隱秘而非太公開的地方,上人表示,這不只是牽涉隱私權的問題,而是希望孩子們養成一個觀念,就是自身的服裝要經常保持整潔,個己的形象要端莊。上廁所後總是要整整衣服,然後再很整齊地走出來,當服裝不整,不可見人;所以廁所的位置要適當,目的在教育孩子們,要時常保持端莊的儀容。
又如有些學校提出習俗中的風水、地理觀念,上人表示,順人心理的建築就是最好的建築,也就是說,人看了順眼、歡喜的就是好的地理,所謂的「風水」並不重要,這種迷信的觀念應該要打破,尤其學校是教育機構,更不要帶有這種迷信的色彩。「在慈濟本身的志業體建築,從不看地理也沒有選日子,而是認為『日日好心,就日日吉祥』,只要心理的方向準確,常心存好念,就不必為風水地理費心。心念合理就是好地理,心的方向正確就是好的建築。」
千秋百世,歷史學府
鑑及有些建築師之設計是開放式空間,主張教室不必隔間,學校也不需圍牆,上人則認為孩子們年紀尚小,若眼見其他班級的小孩的活動情形,是否會影響他們聽課的專注力?學佛的成人尚且不易有見境不動心的定力,何況仍在學齡中的孩童?
因西風東漸,也有校方提出「學校社區化」的主張;但上人與副總每每婉言說明,事實上西方思想中的「學校社區化」,是為了推廣教育,故而希望落實每個社區都要有學校的理想,並非如台灣學界所認為,以為學校應開放給社區使用。針對此點,上人且提到,慈濟本身的學校建設,如慈濟技術學院或慈濟醫學院等,雖說是全球慈濟人的愛心捐獻,但也不允許學校因此成為觀光所在。學校應該保有能夠安心學習的寧靜氣氛,造景的美化是基於學生心境的教育,而非為了招來觀光客;學校也不應過於考慮社區使用的方便性,若一切都為社區考慮,如此豈可名之為「希望工程」?學校都不是為誰而建,而是為了教育子孫而建,所以理當要以良好的教育學府為重。
再者,若主張學校要開放予社區,又認為不要有圍牆,則校園的寧靜與安全如何維護?若學校變成開放空間,任何人都可隨意出入,則將來為防止不法之徒進入作犯法之事如吸毒或破壞,所有房間都要加上鐵窗,樓梯也加設鐵門,如此豈非白費力氣在美化校園上所做的努力?
至於學校與周遭環境的關係,「本土化」自是上人所強調,地方風味所造成的親切感,以及留存地方文化令後人飲水思源,都甚有其意義與價值。而若學校地處山城,必須把握此特殊的地域性,校園設計宜與山形成密不可分的關係,也就是與自然景物相融合,不要有所排斥與疏離。
「以世俗話來講,慈濟並非將這些學校當作『媳婦』,而是視如自己的『子女』來看顧。」上人理想中的希望工程,莫不衷心期盼每一所學校都是一件藝術作品,就如國外有些歷史名校,建校幾百年後的今天,建築物景觀不增不減,永遠是如此美好。慈濟所援建的中小學,也是以流傳「千秋百世」的精神在規畫,尤其並不輕視小學學校,很期待這些小學將來能負起人性道德的教育,能培育學生人性本具之美。
「雖然是小學、中學,希望在未來也是培育人才的搖籃,但願以後世界上的人想蓋小學、中學者,就要來台灣參觀,而非現在我們為了蓋大學,就得到很遙遠的地方去觀摩人家的學校。」
螢火光芒,璀燦人間
「父母的希望在孩子,孩子的希望在教育,社會的希望在人才,人才需要教育,因之才說,教育是『希望工程』。」
「我們要爭取時間,號召更多人的力量,趕快完成希望工程,才能使下一代的教育更加昌盛。天下無難事,只要我們有心,就能集合大眾心力來共同打造真正千秋百世的大工程,而這分理想的完成,將是多麼有意義!」
希望工程開工的腳步近了,上人勉勵大家不要輕自己的力量,點點滴滴的愛集合起來,就能發揮很大的力量,培育未來社會優秀的人才。
「螢火蟲晚上飛在黑暗的地方,也會閃閃發亮、散布光明。大家不要輕視自己一點點的光芒,能夠發心付出,就有光明,就有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