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認識了一群新朋友,他們是一群都市中產階級,有不錯的職業和社會地位,如醫師、建築師、大學教授等,也有年輕的學生和上班族,他們從去年年底組織了一個義工團體,名叫「寶島義工團」。
他們利用週末假日,巡迴各偏遠災區,幫忙搬磚頭、砍竹子、鋪地基、蓋房子,在豔陽下他們揮汗勞動,付出體力,卻在落日賦歸時,感受生命的充實。
這群義工朋友走過的足跡包括南投邵族、埔里守城、台中松鶴部落,及我們所在的鹿谷清水溝等,接著他們還計畫為魚池鄉無人照料的獨居老人,搭蓋組合屋。
還有一些在地震後進入災區幫忙至今的組織,像以環保為訴求的「綠色陣線聯盟」,搞民眾劇場的「跨界文教基金會」,以及許許多多有理念、熱情而堅持的個人,從台灣各地,不辭勞頓的長期進駐災區,這些第一線的災區工作者,是用他們的生命和生活持續投入,這些團體或個人,都令我深深的感動和尊敬。
認識最久,也了解最深的,當然是和我一起工作十個月的工作站伙伴們。我們像家人一樣的相處,彼此互相尊重,任何權威很難在這裡立足,因為我們相信,每個人是自己的主人,每個人對自己負責,也因此我們的工作方式是透過互助和彼此支持來進行。
例如,有人是擅長組織工作的,有人關心教育、兒童及老人,有人興趣在婦女及兩性議題,也有藝術方面的專才。每個人就自己關心或擅長的主題,進行相關的組織推動或活動企畫,透過共同討論、互相支援,來進行事務的推展。
然而更有趣的,是事務背後--人的成長。我以為包括在地人、在地組織、外來團隊及外來工作者,在這場地震巨變中,才是真正被重建的主體。
因為熱情會熄滅,留下來繼續燃燒的火苗,將是經過淬煉過的。人性在此將接受嚴酷的考驗,不管你原來帶著什麼樣的目的,都將在這樣一個變動的過程中被放大、被檢驗。
最顯而易見的例子,是當下放的資源慢慢進入,某些組織或團體便開始產生質的變化,甚至陷入泥淖。原因無他,人性而已。
我很慶幸和這群工作伙伴的相處,因為他們讓我看到的所謂理想,不是高貴的口號,也不是虛偽的善意,不過只是自我覺察和自我完成的過程。那是一種平實的生命體驗,不在乎成敗,不計較利益,而是透過實踐的過程,發現和成長。
因為這樣的生命態度,所以在付出的同時,也能獲得,所以在漫漫長路中,能得堅持。
我相信,豔陽下的汗水不會白流,生命的充實是最好的收穫。
同志們,加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