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素大方、莊重內斂的建築外觀,讓人迎面之下心情為之一靜。還在門外,和藹的慈濟志工們,就熱情的招呼著每位來客。他們有的幫忙民眾推著輪椅走、有的扶著傷患、有的只是體貼的在一旁帶路……。還好,我看起來不像是病患,要不然也會一路被伺候到底了。
二十五年來的攝影生涯,讓我的足跡幾乎遍及全省的每個角落,但就是漏掉了大林鎮。這個嘉義縣的偏僻小鎮,以往一直沒有什麼特色吸引外地來客。但,現在有了。我這次造訪,正是為了剛剛落成啟用的慈濟大林醫院。
車子一下高速公路的交流道,從水上機場接我們來的大愛電視台的志剛師兄,指著遠方平地拔起的一大落建築群說:「那片全是大林醫院。」
我好奇的打聽,從七月二十四日試診以來,看病的民眾多不多?
志剛師兄朗朗笑著:「很多很多,不過不少人是來看醫院,而不是來看病的。因為這裡實在太舒適了,連沒病的人也想來。全家大小扶老攜幼的、每天傍晚都來報到的……都有。」
喔,我原來以為今天是要就近體會生老病死的無奈與無常,看來,我也會看到別的。
醫病本是一家
樸素大方、莊重內斂的建築外觀,讓人迎面之下心情為之一靜。還在門外,和藹的慈濟志工們,就熱情的招呼著每位來客。他們有的幫忙民眾推著輪椅走、有的扶著傷患、有的只是體貼的在一旁帶路……。還好,我看起來不像是病患,要不然也會一路被伺候到底了。
挑高寬敞的大門廳,鏤刻著蓮花線條的大理石地面,加上正面的一幅釋迦牟尼佛擦拭病人的大壁畫,令人籠罩在宗教的庇護之下。
今天來看醫院以及來看病的民眾可真多,但來來往往的人潮卻一點不嫌擠、不會亂。這所醫院實在夠大,而志工的人數也實在夠多。每個病患幾乎都有兩三個人一路領來帶去,所以顯得井然有序。
掛號櫃台低低矮矮的,病號到了,先是被奉上茶請上座。櫃台的職工小姐親切的問好:「阿公,你那裡不舒服?」
這位大林在地鄉親姓郭,名文雄。他一臉開心的笑著:「我來看看心臟有沒有問題!」
小姐敲著鍵盤,在電腦上輸入他的資料,過了一會說:「阿公,我幫您掛心臟內科。」
阿公嘻嘻的問:「在那一樓、那一間看啊?」
小姐笑笑的答:「我們有人會帶您去,您別擔心!」
之後我才知道,病患幾乎個個都是被開開心心的送去看病,再快快樂樂的被送出門的。而到最後我請教小姐的大名時,才知道她叫郭文雅,和阿公竟然只差半個字。真是巧合呀!
人說醫病本是一家,今天不但是一家,還是道道地地的本家呢!
像是媽媽在安慰兒子
這麼大的醫院,讓我一時不曉得要從那裡看起。想想,就從生死交關的加護病房開始好了。遠遠的走道盡頭,我看到兩個人站在窗邊。年輕人垂頭喪氣的趴在窗口,身邊的婦人用手輕輕的拍著他的背。雖是背景,就能讓人明白一件傷心的事發生了。在相機的望遠鏡頭拉近下,我發現在安慰人的是位慈濟志工。
接著,我聽到這位慈濟媽媽低聲的在年輕人耳旁說:「別難過,不會有事的!你已經很累了,快去休息吧!」
轉過身來的年輕人一臉悲戚,眼睛盯著地面,靜靜的回到家屬休息室。我向這位慈濟媽媽打探怎麼回事。法號明諺的徐玉嬌來自台中,當慈濟義工兩年了。她說:「這個年輕人的母親頭上有瘤,昨天才開過刀,因為積水,還要再開一次。幾年前他母親已經動過刀了,這一關不知道能不能熬過。他們是從高雄來的,到這裡冀求一絲希望。」
兒子在掛心自己的母親,而這位志工就像媽媽一樣的在安慰兒子。這一幕讓我看到大愛之下人人是親,事事有情。
看透人生無常,依舊熱愛生命
家屬休息室對門就是加護病房。這個設計真好!通過兩道隔離門後,我看到敞亮的大空間。一張張病床環繞在三面牆邊,彼此分得很開,自成一個個獨立的空間。
我向靠窗、視線最好的那張病床走去,心想,這簡直是飯店套房嘛,那像加護病房!
七十五歲的魏富是從雲林來的,因為心臟疾病已經住院三天了。他雖然鼻孔還插著氧氣管,手臂上還吊著點滴,神情卻像是快要恢復了。他開心的對我說:「我真福氣啊,我是院長的病人哩!有好醫生當然恢復的快!」
說著說著,心臟科權威林俊龍院長正好笑呵呵的走進來:「歐吉桑,嘸卡好沒?」
魏富終憨憨得笑:「好多了,好多了!我什麼時候能出院啊?」
林院長立刻拿起聽筒,在老先生的胸前和背部診測起來。
我發現院長的一舉一動和他的臉部神情,帶有一種優雅的節奏和旋律,彷彿感性和理性在他身上已有了美好的平衡。雖然對人生的無常已看透,卻依舊熱愛生命的人,才會如此深情的在醫病啊!
而關於這點體會,我在後來陪同院長回到他的門診室,從他與川流不息的看診病人之間的關係,更加確切的得到了印證。
而這位加護病房的魏老先生,太太在三十多歲時就過世了。他一個人除了下田做農事之外,還身兼母職,把三男二女帶大,直到現在都未娶。難怪子孫們都如此的孝順。今天隨侍一旁的,是專程從台北萬華過來的大媳婦柯香蓮。
在加護病房裡,我沒看到生死交關的事,卻看到了愛的力量有多大,生命有多麼值得禮讚!
我有一百個子孫
曾麗容和林春雪這兩位慈濟志工,都是從台南來的。依照排班,她們一個月輪值一次,一次三天。以往兩人都是在花蓮的慈濟總院、玉里分院和關山分院服務。這所才剛試診的大林醫院,她們可是首次來到。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天,兩人和所有志工一樣,都已經能把病人家裡大大小小的事情如數家珍了。因為病人全喜歡跟慈濟志工聊天,而她們也喜歡講故事給病人聽。
年紀較輕的林春雪說:「上人說過:『病人是我們人生的老師。』所以我們並不是來幫忙,而是來向病人學習的。真的,從他們身上,我學到好多好多!」
兩位師姊提議帶我到普通病房,看一位「好可愛好可愛的病人」。
王顏軟是位九十六歲的阿嬤,才進加護病房一天就被轉到普通病房,因為復原得太快了!曾麗容說:「所有病人在這裡都好得特別快!有時早上看他們是一個樣子,下午卻像是變了一個人,神采多了!」
王阿嬤有六個兒子、三個女兒。七十三歲的大兒子昨天還陪在身邊一整天,現在一旁看護的是六十八歲的三媳婦王張淑微。
兒孫眾多的阿嬤目前和三兒子一起住在雲林縣大埤鄉。她告訴我:「要不是這回心臟不好,我還能煮飯炒菜呢!我喜歡做,也做得動!」
我問她,這回是出了什麼狀況才進醫院的,在旁的兩位志工搶著回答:「有天晚上,阿嬤在睡覺的時候,心臟痛醒卻爬不起來,只有拿著枴杖敲樓梯,把媳婦吵醒,趕緊將她送來醫院,救回一命!」
阿嬤說:「一定是佛祖保庇!」她說她的心臟宿疾已有多年,兒女們都很孝順,有一個在美國飛機工廠當技術課長的兒子,每次回國都會買心臟藥給她吃。
「你看!我會活九十多歲不是沒有原因的啦!」
看到圍在旁邊的媳婦和志工像親人那樣的親密,我不禁好奇的問:「您一共有多少子孫啊?」
這時,阿嬤和三媳婦倒是愣住了:「從來沒好好算過哩!」
接下來的半個小時,我拿著紙筆替她們做統計。鄉下人的習慣是只算男丁,嫁出去的女兒都算別人家的,所以我得再三求證才會準確。最後的答案是,把女兒們也算進去,恰恰好是一百名。
阿嬤不能置信的皺著眉頭說:「啊?我有一百個子孫。」
我知道,這個眉頭雖是皺的,卻代表著最大的喜悅。
真想聽副院長演講
兩位志工不但對病人的事如數家珍,對醫師們的背景也瞭如指掌。林春雪說:「我們的副院長人文素養好好!他的演講旁徵博引,既有趣又深刻。」
然而在開刀房裡,我所看到的這位整形外科簡守信副院長,卻是嚴肅極了。
我全身換好消過毒的手術房專用衣,穿著鞋套、戴著口罩,進入開刀房。心想,一路行來看不到病痛苦難,現在進了開刀房,總要面對無法閃躲的生命現實了吧!
這裡可是出人意料的寬敞,計有十七間麻醉手術房、三間門診手術房;可同時進行二十件大、小手術。我以前也採訪過其他醫院,大林醫院的軟硬體設備真是頂尖的!
病人已經被麻醉了,躺在手術台上。氧氣罩把病人的臉孔遮住一大半,但還是可以看得出來年紀並不大,是個中年人。七、八位助手已經做好一切準備,等著簡副院長進來動刀。
一進門,副院長向我點頭示意後,就立刻進入作戰狀態,全神貫注在手術台上。傷患的左腳傷口潰爛,破成一個高爾夫球大小的窟窿;裡面的肌肉和骨頭都看得一清二楚。簡副院長埋首其中,一小刀一小刀的切下,剔著,刮著……。這時,我深切的感覺到,醫師與病人的關係可以有多親。許多良醫正是把病人當親人般的在治療。人生的苦難鍛鍊出人性的光輝。真想那天有機會聽聽副院長演講。
越考驗越堅韌的生命
大林醫院每個禮拜有不同項目的醫療優惠,目前正輪到口腔癌篩選。病人隨時來都可立刻檢查,不必排掛號。
口腔外科的黃明達醫師正在替一位鄉親看診。從嘉義中埔來的許老先生,一語不發、神情木然。誰都知道,這個病症非同小可,而答案馬上就會現底。口腔癌屬於表皮癌,眼睛就可辨識出來。因此,很快的黃醫師就下了診斷。
他低下頭來,貼在老先生耳旁輕聲的說:「老伯,是癌……,你檳榔吃太多了!莫驚,咱慢慢來治療……。」
許老先生顯然早就心裡有數,並且已有與這殘酷事實應戰的準備。他的木然表情一下子都轉為勇氣。做田人一輩子勞動所積存下來的堅毅,正是他最強的支撐。
原本在旁幫忙許老先生調整頭部角度的助理小姐,一拿下口罩馬上就現出她那張輪廓鮮明的原住民臉龐。
莊靜美和口腔外科其他九位女性助理,都是嘉義阿里山一帶的鄒族人。這也是慈濟大林醫院的一個特色,有計畫的培訓嘉義縣原住民進入醫療崗位就業。
不論是醫方或病方,在這裡我看到的生命都是會越考驗越堅韌,越熱越亮。
你說多久以前?
小兒科的周冠生醫師戴著口罩,從有點凌亂的頭髮和嚴肅的眼神,我一時猜不出他的年齡,也判斷不出他的性情。只有試探性的問他,來大林之前在那家醫院服務。我得到的回答是:「你說多久以前?」
木木的聲音,聽不出他是在開玩笑,還是防衛心比較重。
我再次發問,並且強調就是來這裡之前。他簡單交代:「在花蓮慈濟總院待了兩年。」
「之前呢?」
「你說多久以前?」聲音還是木木的。我猜這句話大概變成他的註冊商標或是口頭禪了,一時之間只好閉嘴。
下一號看診的是由媽媽帶來的一對小兄弟。弟弟調皮好動,看起來反倒像哥哥。而哥哥,眼圈黑黑的,顯然身體正在不適。他十一歲,叫吳宗達;弟弟吳宗保比他小兩歲。他們的媽媽李淑愛看起來才三十出頭。
媽媽告訴醫生,弟弟喉嚨痛、哥哥鼻子流血。周醫師很仔細的替兄弟兩人檢查。這時看媽媽的表情,彷彿生病的是她。弟弟張嘴,她也跟著開口,哥哥皺起眉頭,她的眉心也擠在一起,反應比兩個兒子有過之而無不及。
很快的,周醫師下了診斷:「是過敏性的呼吸道症狀,而且是家族性的。」他一邊說,一邊把資料打進電腦、開藥。這時的媽媽,眉頭、鼻子和嘴巴都幾乎鎖在一起了,而弟弟還在身旁邊開玩笑的乾咳、邊嬉鬧。
周醫師安慰媽媽:「別緊張,我開藥給他們吃一吃。這種病症和環境有密切關係;有時一搬家就再也不犯了,有時長大也會自然好……。」他的聲音還是聽不出年齡和性情。
母子三人離開後,我也打算告辭。臨走前,我忍不住問周醫師貴庚。沒想到回答又是:「你說多久以前?」
這下子,我只有另想新招,用點技巧了:「可不可以請你拿下口罩,讓我認一認?以便今後在路上碰見好打招呼,免得失禮。」
這時,他倒是大方的二話不說,取下面罩。而他露出來的下半張臉,竟讓我一時驚訝得說不出話卻笑出來!這怎麼可能會是同一個人呀!眼前的周冠生醫師,活脫脫就像個小號的彌勒佛!那張天生往外彎曲、笑開來的嘴,就是閉起來,也是笑意盈然的。
我坦白的告訴他,真無法把戴口罩的他和現在的周冠生聯想在一起,因為一個是嚴肅冷淡的,一個則是充滿了和氣與喜樂!
周醫師露出彌勒佛註冊商標的笑容:「我應該去找個透明的口罩……。」
這樣童心的人,才會選擇小兒科吧!而周醫師的嚴肅面,不也正是他一絲不苟的專業顯現!
這裡的親情好濃!
在大林醫院裡,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幾乎每一位病人都有家屬陪伴,很少有落單的。而往往還可以看到一家大小好幾口,全圍在親人的床邊。雖不聊天,也會彼此溫情的對視。
復健科的病人不多。偌大的物理治療室與職能治療室裡,我只遇到三個病例。因搬東西閃到腰而無法站立的王文振,由剛退伍的兒子王智彥推著輪椅送進來,讓治療師莊惠瑄施行電擊治療。五十二歲的爸爸和二十五歲的兒子像是從同一個模子裡印出來的,彼此真可以對視出自己的往日或未來。
六十七歲的林三雄躺在矮榻上,由張耿維治療師在幫他舉腿曲膝做復健。他的太太林陳月春、兒子林文濱以及孫女林芬瑜也陪在身邊靜坐著。
八十歲的郭寶通因輕度中風而住院一個多禮拜了,但是現在神清氣爽的一點也不像病人。五十九歲的大兒子郭一郎在旁服侍,看起來倒像是兩兄弟。
此刻郭老先生正在治療師蕭寧君小姐的協助下,做手部精細動作訓練,把一支支像鑰匙的小節金屬棒,插入一個個洞孔中。那時我才發現,鏡頭中的兩人可有夠像的。無論是臉型、眼神、鼻子、嘴巴和笑容。一切都像是有著血緣關係。也許吧,同是嘉義鄉親!也許吧,同是台灣同胞!也許吧,同是中國人!一定是的,大家都是地球村的居民啊!一定是的,宇宙萬物的源起都出於同宗啊!
這裡的親情好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