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髖關節置換後的神經問題

taker7083 發表於 2008-12-21 15:30:32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6 4349
小弟在一個多月前車禍右髖骨骨折,打了人工鋼片&鋼釘~現在家復健中...
在開完刀之後~右腳背無法弓起...腳掌下壓卻可以(開刀前無此症)
醫生說是因為開刀時要避開坐骨神經才造成的坐骨神經壓迫
導致腳背無法弓起(有至復健科做護木固定弓起腳背)~
因為醫生說我開刀要三個月後才可"腳踏實地"的行走~
目前都是用兩支拐杖輔助行走~但問及腳背何時可弓起...
醫生卻說只能等受損神經恢復.快則三個月.慢則九個月的也是有此案例.
由於小腿右側跟腳背有痛麻的感覺.醫生建議我熱敷減緩此症...
小弟想請問腳背無法弓起的情形.有無其他方法可盡快復原...
如中醫針灸或其他物理治療~~感激不盡

[ 本帖最後由 binni67682001 於 2008-12-22 17:11 編輯 ]

已有(6)人回文

切換到指定樓層
ptsnake 發表於 2008-12-22 15:31

回復 1樓 taker7083 的帖子

這個在嚴重的髖部受傷常見(髖關節置換後的神經問題)
由於開刀時需要把轉子間線以上(包括股骨頭頸)切掉
再置入人工股骨頭(插鞘式)
因梨狀肌會跟著大轉子被拿掉綁在骨頭上(梨狀肌連接於大轉子上)
會使梨狀肌拉緊
故會壓迫到梨狀肌底下的坐骨神經

另一狀況是在拉刀時
動到坐骨神經而產生的

既然已發生
就要常把腳盤被動向上拉高
以預防產生蹠屈攣縮
不然就很麻煩了

吃 B12有助神經恢復
祝你早日康復

[ 本帖最後由 ptsnake 於 2008-12-22 15:39 編輯 ]
taker7083 發表於 2009-1-23 00:05
帖子到今天又過了一個月~
已經可以用右腳走路~但姿勢還是怪怪的~左搖右晃的不太有力的感覺~
右腳背的翹起沒有太大的進展~~
復健科的醫生替我做了"針刺&肌電圖"的檢查~
說我的神經傳導沒有太大的動作~年後才會看到報告
請問專業的大大~接下來我該要怎麽做才能讓我恢復神經的部份呢??
給點建議讓我參考吧~我還不到三十歲耶!!  不想一輩子都這樣...謝謝!!
mau_saii 發表於 2009-2-5 06:03
髖關節的局部解剖及運動範圍


  (一)局解:髖關節是人體最大、最穩定的關節之一,由股骨頭、髖臼和股骨頸形成關節。


    1. 髖關節的血供


     由臀上、下動脈,旋股內側、外側動脈供應,有時也接受股深動脈及陰部內動脈的關節囊支供應,髖臼橫韌帶,臨近關節囊部分髖臼組織血供來源於旋股內側動脈深支發出的髖臼支,髖臼其它部分由臀上、下動脈及閉孔動脈供應。股骨頭、頸的血供主要由三組構成:①園韌帶動脈:由閉孔動脈後支在髖臼切跡處發出進入髖臼,旋股內側動脈,可由分支同道進入。②關節囊動脈:也稱支持帶動脈,由旋股外側動脈的升支在股骨頸前面與股骨內側動脈在股骨頸後面的分支形成囊外血管環,然後發出3~4根支持帶動脈級。③股骨幹滋養動脈:由股骨幹髓腔行走,一般只達股骨頸。


     2.髖關節的神經支配:前後各有2條神經支配。


    前方:①股神經:主要分佈於髖關節的前面和下面。

  
      ②閉孔神經:閉空前支在閉孔附近發出髖臼支與旋股內側動脈關節支同時由髖臼切跡進入髖關節。


    後方:①坐骨神經:其關節支在坐骨神經的基部發出繞關節囊的後面。
      ②臀上神經:發出關節支分佈在關節囊後方的上部及外部。


    (二)髖關節的運動範圍


  正常髖關節的最大活動度是在矢狀面上,屈曲幅度為0~140°,伸展0~15°;在冠狀面上能外展:0~45°,內收0~30°;在橫截面上,當髖關節屈曲時能外旋0~45°,內旋0~50°;在髖關節伸直狀態下,由於軟組織的約束,功能受到限制。


   
   二.概述


        人工關節在國外始於40年代,我國在60年代以後逐步開展,目前人工髖關節和膝關節置換被認為是人工關節置換中效果非常肯定的治療方法,其它人工關節如人工肘關節、人工肩關節、人工椎體、人工骨盆置換都不同程度的開展。


  人工髖關節置換是指用生物相容性和機械性能良好的金屬材料製成的一種類似人體骨關節的假體,利用手術方法將人工關節置換被疾病或損傷所破壞的關節面,其目的是切除病灶,清除疼痛,恢復關節的活動與原有的功能。


  人工關節置換具有關節活動較好,可早期下地活動,減少老年病人長期臥床的併發症等優點。


   
   三.手術適應症:


    1.陳舊性股骨頸骨折,頭臼均已破壞,伴有疼痛,功能受限者。
    2.股骨頭壞死,頭臼受損,嚴重功能障礙。
    3.退行性骨關節炎,多見於>50~60歲的老人,髖臼受損,股骨頭變形。
    4.類風濕關節炎,疼痛難忍,活動範圍小等。
    5.炎症、結核後髖關節強直 髖關節疼痛是最主要的手術指征。
    6.慢性髖關節脫位 先天性髖脫位,髖臼發育不良,創傷所致髖脫位。
    7.關節成形失敗 手術的主要指征是髖關節疼痛。
    8.骨腫瘤 位於股骨頭頸部或髖臼的低度惡性腫瘤。


    另外,年齡適用範圍,過去認為是60~75歲是最合適的年齡,近年來,已擴大到高齡和年輕患者。對於<55歲的患者在手術前應慎重考慮,以免失去人工全髖或人工股骨頭置換術的機會。


  四.術前準備及護理


    1.心理護理


  首先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解除病人的思想顧慮,緩解病人的緊張情緒,使患者能夠主動配合治療,護士應根據病人的年齡、職業、文化程度等講解有關人工關節置換的知識,說明手術的目的在於解決疼痛,改善髖關節功能,術後效果及可能發生的問題,使病人對疾病有初步的認識,並使病人瞭解全髖關節置換術後的長期療效並不完全恢復所有的跑跳動作,並通過談話增加病人對手術的認識和信心,取得病人的配合。


    2.術前行股骨牽引的護理:牽引可以改善髖關節周圍軟組織攣縮,鬆弛肌肉,利於手術中操作和髖關節的穩定。


     牽引病人的護理,重點注意以下一些問題;


    ①觀察患肢血液循環及肢體活動情況,維持牽引於正常狀態。
    ②保持牽引錘懸空,牽引繩與患肢長軸平行。
    ③牽引重量應根據病情需要調整,不可隨意增減。
    ④注意防止併發症的發生。如:神經血管損傷、墜積性肺炎、褥瘡、便秘、足下垂、肌肉萎縮、牽引針眼感染等。


    3.X線片檢查:包括關節的正側位、斜位和負重位。


    4.實驗室檢查:常規對病人進行心電圖檢查,肝、腎功能檢查,血常規、出凝血時間,大小便常規檢查。


    5.病人的選擇:除有手術適應症的外,還要正確評估病人術前狀況。


    ①心、肺、肝、腎、神經等系統功能處於一個健康狀態。
    ②病人是否存在或潛在某些較棘手的問題:主要指有無糖尿病,骨質疏鬆,慢性感染病灶或酒精中毒等。


    6.無菌要求:除全面檢查外,還應注意有無其它感染病灶,如呼吸系統感染,泌尿系感染,尿瀦留,胃腸炎等,術前應進行預防性應用抗生素,一般在術前1h使用效果最佳,進行常規備皮,備皮範圍:上至乳頭聯線水平,下至踝部,並包括軀幹部臨近處皮膚,並指導病人進行個人衛生處置。


    7.術前適應性訓練:如床上排大、小便,有效咳嗽的方法等。


    8.做好皮膚過敏試驗,進行交叉配血。


    9.床單位準備:一般麻醉方式為持續硬膜外麻醉,床旁備好氧氣筒,心電監護儀,負壓引流等物品。


五.術後一般護理


    1.術後根據病情測BP、P、R1/30ˊ~60ˊ,平穩後改為1/4h,尤其是老年病人常合併有其它心肺疾病,更應注意檢測生命征,並注意觀察病人的意識狀態,同時觀察患肢的血循環,異常時及時報告處理。


    2.保持引流通暢和負壓狀態。嚴格無菌操作,防止污染,防止引流液反流。注意觀察記錄引流液的量、顏色和性質,每日引流量<50ml時,可拔引流管。


    3.飲食指導 因病人年齡較大,體質差,手術創傷大,應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食物,必要時輸血,以提高機體抵抗力。


    4.病人臥床時間較長,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因此,要協助保持正確、舒適的體位,加強基礎護理,幫助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困難,滿足生活需要,同時注意防止褥瘡,墜積性肺炎、尿路感染等併發症。


    5.體位:置患肢於外展30°中立位。


    6.注意抗生素的療效和藥物不良反應。


   六.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後常見併發症及其治療、護理措施


    (一) 全身併發症


    1.下肢靜脈血栓(DVT)


  有文獻報告,下肢靜脈血栓發生率為40~70%,繼發肺栓塞為4.6~19.7%。

    (1)發病機制:①靜脈血流緩慢:術中病人制動和麻醉可使周圍靜脈舒張,術後臥床等使下肢深靜脈血流緩慢。②靜脈壁損傷:損傷後有利於凝血激活酶的形成和血小板集聚,促使血栓形成。③血液高凝狀態:大手術後本身可引起,另外還有糖尿病、炎症性腸炎等因素可以增加血液的凝固程度。


    (2)臨床表現:發生高峰為術後1~4d內,術後17~24d後很少發生。大部分病人症狀較輕,少部分病人可有疼痛,腓腸肌或大腿肌肉的壓痛,單側小腿水腫,低熱,脈搏加快等,Homars征陽性有助於DVT診斷,即將踝關節急劇背屈,使腓腸肌及比目魚肌迅速伸長,可以激發血栓所引起的炎症性疼痛。


    (3)預防性治療:①機械性預防措施:麻醉消失後鼓勵、指導病人踝、膝關節的早期主、被動屈伸活動,深呼吸及咳嗽動作。②藥物預防:低右、肝素、華法林等。


    (4)治療:①一般處理:抬高患肢,臥床休息10d左右,避免患肢活動,忌做按摩、理療等。在急性期,應使用鎮靜劑、止痛藥。②抗凝治療:靜脈用肝素,先100~150μ/kg,然後維持劑量10~15μ/kg·h,使部分凝血酶原時間控制在正常值2~2.5倍以下,5~7d(血栓不再滋長),可改用華法林口服,持續服用3~6個月。③溶栓治療:尿激酶、鏈激酶。④輔助聚療法:可用阿司匹林、丹參等藥物。⑤手術治療。


    2.肺栓塞


    (1)發病機制:其它部位的血栓(主要是下肢深V血栓)栓子脫落後上行到肺部引起肺栓塞。


    (2)臨床表現:肺栓塞發生突然,輕者出現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煩躁不安或表情淡漠,重者可引起呼吸困難,嚴重紫紺,昏迷,甚至因呼吸、循環衰竭而突然死亡。約1/2病人出現頸、胸部皮膚和粘膜瘀斑,眼底瘀斑、出血和水腫。


    (3)預防及治療措施:同前。


    (二)局部併發症


    1.術後感染,是最嚴重的併發症。


    (1)病原菌及感染途徑:①病原菌:致病菌通常是G+球菌(85~95%),也有少量G-球菌,其中金黃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見的病原菌(術後急性感染),而晚期感染多是由非致病菌或低毒菌所致,如白色葡萄球菌。②感染途徑:無手術史的術後感染細菌大部分來自術中傷口污染,另有部分細菌是通過血液、淋巴系統來自身體的其它部位感染灶。


    (2)臨床表現:①淺部感染 多發生於術後近期,術後體溫持續升高,患髖疼痛,髖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皮膚水腫,局部皮溫較健側高,白細胞總數及中性增高,尤其血沉增快明顯。②深部感染多發生於術後晚期,一般局部急性病人不明顯,常無紅、腫、熱現象,體溫和白細胞可以不太高,但血沉較快,一般高至40~50mm/h,有時高達100 mm/h。


    (3)預防措施:①病人的無菌準備很重要,手術區病人皮膚是細菌的重要來源,所以手術區皮膚應無菌準備,同時在手術前一段時間內應無遠處感染性病灶發生。②傷口內放置負壓引流管,其目的在於引流關節內殘留的滲血、滲液,減輕腫脹,防止感染,促進傷口癒合及避免日後血腫機化而影響功能,一般於術後48h內拔管,但引流量24h內<50ml。③術後全身使用抗生素。④進行支持療法增強病人體質,增強抗感染能力。
mau_saii 發表於 2009-2-5 06:04
2.人工股骨頭鬆動 人工股骨頭鬆動是手術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常表現為髖部、腹股溝或大腿部疼痛,休息時緩解,負重時加重。


    預防:①只要獲得假體-骨水泥-骨組織或假體-骨組織界面間的最大結合力,同時減少作用在界面上的應力強度,一般可以避免。②術後早期應囑病人使用雙拐限制過早負重,控制體重,減少大運動量活動,有利於延長假體的使用壽命。


    3.人工股骨頭脫位


    (1)原因:①既往有手術史。②手術技術問題。③髖關節周圍肌肉萎縮,關節束鬆弛。,以及髖關節手術造成周圍大量瘢痕組織,增加髖關節不穩定。④外傷或術後下肢放置在不穩定位。


    (2)臨床表現:髖關節活動性疼痛,關節被動運動受限,下肢異常內旋、外旋或縮短,即應懷疑脫位的可能,術後4~5周內發生的脫位稱早期脫位,晚期脫位較少見。


    (3)防治:①抗外旋石膏或"丁字鞋"置患肢於外展中立位,術中注意假體的放置等。②術後一旦發現人工股骨頭脫位應立即報告醫生整復。脫位超過2h後由於組織腫脹,肌肉緊張等原因復位較困難,若整復失敗,假體位置明顯錯誤,應考慮手術治療。


七.常見的護理問題及措施


    一.恐懼


    相關因素:


    1.不理解手術程度及效果。
    2.不理解特殊檢查、治療,如牽引、石膏固定等。
    3.環境刺激,如對陌生的病室、手術室感到害怕。
    4.對疾病預後擔憂,如可能致殘。
    5.懼怕其他病友,擔心發生交叉感染,如自身是擇期手術病人,而臨床病人有嚴重感染等。


    護理目標:


    1.病人能說出恐懼的原因及自我感受。
    2.病人能運用應付恐懼的有效方法。
    3.病人恐懼有所減輕,恐懼的行為表現和體征減少或消失。


    護理措施:


    1.耐心聽取病人的傾訴,理解、同情病人的感受,並共同分析恐懼產生的原因,盡可能消除其相關因    素。
    2.盡量減少、消除引起恐懼的醫源性因素:


    ⑴耐心詳細地介紹特殊檢查、治療(如牽引、石膏固定)、手術等環境、程序及配合要點。
    ⑵對疾病的預後多給予明確、有效和積極的信息,可讓治癒效果較滿意的病人與其交流配合治療的經驗。
    ⑶危重病人搶救時,護士以嫻熟的搶救技術和恰當的心理支持(如在床旁拉住病人的手),給病人治療信心與安全感。
    ⑷同病室有危重病人搶救時,用屏風遮擋,或盡可能轉移至單間,以避免刺激。
    ⑸在病室進行嚴格的消毒隔離措施和及時的衛生常識宣教,以消除病人被交叉感染的疑慮。
    ⑹向病人介紹有關的醫護人員、衛生員及病友的情況。給小兒病人以慈愛、親切的關懷與照顧,使其消除陌生感。


    3.鼓勵家庭成員參與,共同緩解病人的恐懼心理,如適當的陪伴與按摩,轉移注意力的交談。


    4.根據病人病情和興趣,鼓勵參加一些可增進舒適和鬆弛的活動,如練習深呼吸、氣功等。


    5.鼓勵病人參加文化娛樂活動,如讀書報、聽音樂、看電視及下棋等。


    6.對病人的合作與進步及時給予肯定。


    7.利用護理手段給病人身心方面良好的照顧,從而使恐懼程度減輕,安全感增加。


    重點評價:


    1.與病人恐懼相關的醫源性因素是否及時消除。


    2.病人安全感是否增加,恐懼心理是否減輕或消失。


    二軀體移動障礙


    相關因素:


    1.骨折。
    2.治療受限,如牽引、石膏固定等。
    3.體力和耐力下降。


    護理目標:


    1.病人臥床期間生活需要得到滿足。
    2.病人未出現或較少出現因缺少活動而發生的合併症。
    3.病人在幫助下可以進行局部活動。
    4.病人能獨立或部分獨立進行軀體活動。


    護理措施:


    1.協助臥床病人洗漱、進食、排泄及個人衛生活動等。
    2.移動病人軀體時,動作穩、準、輕,以免加重肢體損傷。
    3.告訴病人疾病康復過程,使病人心中有數,增強自理信心,並逐漸增加自理能力。
    4.指導並鼓勵病人做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動.
    5.指導並協助病人進行功能鍛煉,預防關節僵硬或強直:


    ⑴制動的關節作"等長收縮"運動(關節在靜止不動的狀態下,作肌肉收縮活動),防止肌肉萎縮、軟組織粘連。
    ⑵未制動的關節至少每天作2-3次全關節活動,以防僵硬。活動方式如下:①肩關節:前屈、後伸、內收、外展、外旋、內旋等。②肘關節:前屈、後伸。③尺橈關節:旋前(手掌向下)、旋後(手掌向上)。④腕關節:背屈、掌伸、橈屈、尺屈。⑤踝關節:背屈(足趾向上仰)、跖屈(足趾向下垂)。⑥脊柱:前屈、後伸、左右側屈。


    6.指導病人康復訓練及使用助行器。


    三疼痛。


    原因:


    1. 麻醉作用消失後患者開始感覺切口及手術部位疼痛,一般手術後2~3天疼痛明顯減輕。
    2. 敷料包紮過緊可引起患肢腫脹和疼痛。
    3. 老年人夜間睡眠不足還會導致痛闕降低,引起疼痛加劇。


    措施:


    1. 心理護理。給予同情、安慰和鼓勵,與病人進行輕鬆愉快的談話,轉移病人的注意力。
    2. 觀察疼痛部位、性質、程度,同時注意體溫、傷口出血情況,加以分析,如疼痛長期不能緩解,可能有繼發感染,應引起重視。
    3. 去除引起疼痛的原因,如及時鬆開包紮過緊的敷料以解除壓力,保持正確、舒適的體位。
    4. 藥物治療:鎮靜止痛藥物。


    四發熱


    原因:老年人術後1周內口溫在38℃以下屬於正常範圍的吸收熱,若超過1周T>38℃,應視為異常表現。引起發熱的常見原因有感染和脫水,


    措施:


    1. 口腔T<38℃(1周內),不需處理,鼓勵病人多飲水。
    2. T>38℃應進行檢查,切口分泌物塗片和培養,明確診斷後有針對性的進行治療。
    3. 對脫水引起的發熱應補充所引起的熱量和液體喪失,對感染引起的發熱應合理使用抗生素。
    4. 嚴密觀察病人T和全身症狀,T>38℃,且持續不退時,應採取降溫措施,如冰袋冷敷大動脈處,酒精擦浴等,高熱病人消化功能下降,應給予營養豐富的流食或半流食飲食,同時做好口腔護理,被服潮濕後及時更換,以防著涼,同時注意臥床休息。


    五有尿瀦留的可能


    原因:


    1. 麻醉後排尿反射抑制。
    2. 術後病人處在被動體位,排尿不便。
    3. 術後病人過分緊張、不安、怕羞,惟恐尿床等心理因素造成困難。
    4. 病人不習慣床上排尿。


    護理措施:


    1.前訓練床上排便。
    2.對病人做好耐心的解釋工作,消除其緊張心理,鼓勵病人盡可能緩慢排尿,對恐尿床污染被服的患者應創造條件,使病人安心排尿。
    3.下腹部熱敷,輕輕按摩。
    4.給熱飲料,聽流水聲,用溫熱水沖洗會陰部等刺激排尿,也可用針刺方法促進排尿。
    5. 法無效時,可導尿,但需注意無菌操作。


    六術後潛在併發症--出血


    相關因素:


    1.手術創面大,且需切除部分骨質。
    2.老年人血管脆性增加。
    3.凝血功能低下。


    護理目標:


    1.病人切口出血得到及時處理。
    2.病人未出現因切口出血過多而致休克。


    護理措施:


    1.瞭解術中情況,尤其是出血量。
    2.嚴密觀察術後24小時切口出血量(尤其是術後6小時內)。注意切口敷料有無滲血跡象及引流液的顏色、量;引流管不受壓、不扭曲,確保通暢,以防積血殘留在關節內。
    3.術後24小時內患肢局部制動,以免加重出血。
    4.切口局部加壓包紮。
    5.測神志、脈搏、呼吸、血壓、尿量,每小時1次,警惕休克先兆。
    6.一旦出現出血較多,配合醫師積極處理:加強止血劑的使用,擴容(加快輸液、輸血時,老年人謹防急性肺水腫),以預防休克發生。


    重點評價:


    1.切口出血量,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神志和尿量,以判斷出血程度。
    2.止血措施是否有效。


    七術後潛在併發症--感染


    相關因素:


    1.術前皮膚存在感染灶,如毛囊炎、破損等。
    2.體內有潛在感染灶,如牙齦炎、氣管炎。
    3.切口滲血、滲液多,且引流不暢。
    4.隱性糖尿病的存在。
    5.機體抵抗力低下。


    主要表現:


    1.感染多發生於術後近期,少數深部感染可發生於術後數年。
    2.淺部感染時,局部出現紅、腫、熱、痛,患肢活動時疼痛加劇,體溫持續升高,嚴重者引起全身中毒症狀,如精神不振、頭痛、無力、肌肉酸痛、食慾減退等,以及白細胞計數升高,中性粒細胞增高,血沉增快。
mau_saii 發表於 2009-2-5 06:04
3.晚期深部感染表現較特殊,一般局部急笥炎症表現為明顯,X線檢查、關節穿刺和細菌培養提示感染。


    護理目標:


    1.引起病人切口感染的因素被避免。
    2.病人一旦出現感染徵象,能得到積極處理。


    護理措施:


    1.術前避免導致感染的因素:
    ⑴嚴格備皮,切口局部皮膚有炎症、破損需治癒後再手術。
    ⑵配合醫呈對病人進行全身檢查並積極治療,包括隱性糖尿病、牙齦炎、氣管炎、痔瘡等感染灶。
    ⑶加強營養:進食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適當脂肪、豐富果膠成分的飲食。
    ⑷遵醫囑預防性應用抗生素。


    2.術中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


    3.術中預防感染的措施:


    ⑴充分引流,常用負壓吸引。其目的在於引流關節內殘留的滲血、滲液,以免局部血液淤滯,引起感    染。
    ⑵敷料有滲血、滲液時,及時更換,保持切口乾燥。
    ⑶觀察局部有無紅、腫、熱、痛的急性炎症表現。
    ⑷觀察體溫變化。如術後體溫持續升高,3天後切口疼痛程度加重,提示有感染的可能,應查明原因進行處理。
    ⑸遵醫囑合理使用抗生素。
    ⑹觀察術後有無其他部位的感染,如肺部感染、尿道感染等,並積極治療,防止敗血症。


    4.一旦出現感染,留取分泌物作細菌培養加藥敏試驗。


    重點評價:


    1.身體有無潛在感染灶。
    2.預防感染的措施落實與否。
    3.是否出現感染,處理措施是否妥當。


    八有皮膚受損的危險


    相關因素:


    1 局部持續受壓:牽引、石膏、大手術後不能自行變換體位。
    2 體液刺激:大小便、汗液、傷口滲出液等。
    3摩擦:床單不平整、有碎屑,移動病人拖、拉、推。
    4 剪力:半坐臥位>30度且時間較長時。
    5 皮膚營養不良:骨折合併糖尿病等。
    6 皮膚脆弱:老人,小兒。
    7 皮膚水腫:受傷後肢體腫脹。
    8搔抓:當出現變態反應或皮膚切口在癒合過程中自行搔抓時損傷。


    護理目標:


    1 病人未發生皮膚損傷。
    2 病人及家屬熟知造成皮膚損傷的危險因素。
    3 病人及家屬掌握皮膚自護方法。


    護理措施:


    1 預防壓瘡與褥瘡。原則是預防為主,防止組織長時間受壓,立足整體治療:改善營養、血循環狀況;重視局部護理;加強觀察,對發生褥瘡危險度高的病人不但要查看受壓皮膚的顏色,而且要觸摸皮膚的質地。具體措施為:


    (1)採用Braden評分法來評估發生褥瘡的危險程度(見表),評分值越小,說明器官功能越差,發生褥瘡的危險性越高。


    (2)重視預防:①保持床鋪的平整、鬆軟、清潔、乾燥、無皺褶、無碎屑。②對長期臥床或坐輪椅的病人,對骨隆突使用襯墊、氣墊、氣圈、棉墊、棉圈等,以減輕局部組織長期受壓。③間歇性解除壓迫是預防褥瘡的關鍵。臥床病人每2-3小時翻身1次,有條件的可使用特製的翻身床、氣墊床、明膠床墊、波紋氣墊、褥瘡防治裝置等專用器具。④減少摩擦力和剪切力。半臥位時,可在足底部放一堅實的木墊,並屈髖30度,臀下襯墊軟枕,防止身體下滑移動,以免產生摩擦損害皮膚角質層;為病人及時更換床單、內衣;搬動病人時避免拖、拉、推等;平臥位抬高床頭一般不高於30度,以防剪力。⑤對使用夾板病人需經常調整夾板位置、鬆緊度、襯墊等。若病人在夾板固定後出現與骨折疼痛性質不一樣的持續疼痛,則有可能形成了壓瘡,應立即報告醫師給予鬆解、調整固定以解除局部受壓。⑥對使用石膏病人預防壓瘡的措施,參照"骨科常用外固定病人一般標準護理計劃"中的相關內容。


    九有發生肺部感染的可能


    措施:


    1術前鍛煉深呼吸,術後加強呼吸運動及增進吸氣功能,使肺膨脹。
    2術前積極控制呼吸道感染性疾患,吸煙病人術前1~2周內忌煙,並注意口腔衛生。
    3幫助病人有效咳嗽:變換體位,用手掌拍病人背部幫助病人咳嗽以協助排除支氣管內分泌物。
    4防止術後嘔吐物的吸入。
    5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時,可口服氯化胺、必漱平等祛痰藥,或行超聲霧化吸入。


    (十)有發生泌尿系感染和結石的可能


    原因:


    1導尿,尿瀦留,膀胱沖洗,液體攝入不足導致尿液濃液等可能引起泌尿系感染。


    2尿路感染,長期臥床,食物中晶體過高,飲水過少可誘發尿路結石。


    護理措施:


    1保持局部清潔,男病人尿道口清潔2/日,女病人注意陰道分泌物的清除,會陰部清洗2/日。

    2留置尿管者應妥善管理。


    3進行力所能及的主、被動鍛煉,減少攝入含鈣量高的食物如乳類,並適當減少食鹽量,增加飲水量,保持尿液通暢,控制感染,防尿路結石的發生。


    (十一)有便秘的可能


    原因:


    1術後臥床時間較長,腸蠕動相對減少,排便無力。
    2食物中缺少水份及粗纖維。
    3術後不習慣床上排便,又怕大便時傷口疼痛,使糞便在腸內滯留過久,水份被過多吸收,造成便秘。


    護理措施:


    1飲食:食軟食且易消化的食物,每日給予足夠的水份,選食維生素豐富的蔬菜和水果等食物,促進排便。
    2腹部按摩:以臍為中心,順時針方向環繞按摩,促進腸蠕動。
    3藥物應用:大黃片,石蠟油,開塞露等,必要時給予灌腸。
    4食物療法:蜂蜜10g,溫開水沖服1/日,雞蛋1個加適量香油,開水沖服,晨起空腹服用。


    (十二)術後潛在併發症--脫位


    相關因素:


    1.手術入路途徑。
    2.解剖結構差異。
    3.肢體位置不正確。
    4.肢體移動或搬動方法不妥。
    5.功能鍛煉方法不正確。


    主要表現:


    1.手術肢體縮短,髖關節屈曲畸形。
    2.X線照片證實。


    護理目標:


    1.引起病人脫位的因素被避免或減少。
    2.病人能掌握搬動患肢的方法。
    3.病人能掌握功能鍛煉的方法。


    護理措施:


    1.向病人說明脫位的嚴重後果,從思想上提高認識。


    2.指導病人臥床期間術後肢體位置和搬動方法,以免脫位。


    ⑴保持患肢於外展30度中立位。①患足穿丁字鞋或作皮膚牽引。②兩大腿之間放置軟枕或三角形厚墊,以防患肢外旋、內收。
    ⑵術後不宜過早進行直腿抬高活動,以免引起脫位和疼痛。
    ⑶放置便盆時從健側置入,避免置換的髖關節外旋和內收動作,使用簡易接尿器以免移動髖關節。


    3.指導病人避免脫位的坐姿。


    ⑴雙腿不交叉。
    ⑵不屈身向前及向前彎曲拾起物件。
    ⑶不坐低椅。
    ⑷坐凳時,讓術肢自然下垂。
    ⑸一旦發生脫位,立即制動,以減輕疼痛和防止發生血管、神經損傷;然後作進一步處理:牽引,手法復位乃至再次手術。
    ⑹作好出院指導。


    重點評價:


    1.病人有無引起脫位的潛在危險因素。
    2.病人術肢位置正確與否。
    3.病人術肢功能鍛煉方法是否正確。


    八.術後處理及康復


    (一)一般康復


    1.術後當天晚上,在術側肢體外下方墊入適當厚度的軟墊,使髖、膝關節稍屈曲,穿防外旋鞋,避免下肢外旋,並減輕疼痛,術後第1天,去除軟枕,盡量伸直術側下肢,以防屈髖畸形。


    2.術後早期體療


    (1)前3天的方法是:①踝關節主動屈伸練習,促進下肢血液回流,減少深V血栓發生機會。②股四頭肌等長收縮練習,保持肌肉張力。③深呼吸練習。


    (2)拔引流管後:X片示假體位置無變化,可開始下面的練習:①髖、膝關節屈曲由被動活動向主動輔助活動,到完全主動活動過渡。②髖關節旋轉練習:包括伸直位和屈髖位,屈髖位練習時雙手拉住床上支架,作上身左右搖擺,但臀部不離床。③髖關節伸直練習:屈曲對側髖、膝關節,作術側髖關節的主動伸直動作,充分伸展屈髖肌及關節囊前部。④股四頭肌的等長練習。⑤上肢肌力練習。


    (二)特殊康復練習


    術後1周,體力多有恢復,使用骨水泥固定型假體的患者已經可以下地進行功能康復訓練,該階段鍛煉的主要目的是恢復關節活動度,但應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根據情況制定康復計劃。


    1.床上練習:適用於術後7d以上,如無特殊情況,可讓病人翻身。正確姿勢:伸直術側髖關節,保持旋轉中立位,伸直同側上肢,手掌墊在大粗隆後面,向術側翻身,防患肢外旋。俯臥位,有利於被動伸展髖關節。


    ①吊帶輔助練習(略)


    ②仰臥、俯臥位髖關節內外旋練習:鍛煉時保持雙下肢外展,如術中有髖關節伸直外旋位不穩定,則避免外旋髖關節練習。
mau_saii 發表於 2009-2-5 06:05
2.坐位練習:


    適用於術後6d以後。一般不宜久坐,術後6~8周內,病人以身體站或行走為主,坐的時間盡量縮短,4~6次/日,<30′/次,若病人術中關節穩定性欠佳,應放棄坐位鍛煉,以免引起脫位。


    ①伸髖練習:坐於床邊,雙手後撐,主動伸直髖、膝關節。


    ②屈髖練習:注意髖關節適當伸展,並置於旋轉中立位。


    3.立位練習:適用於6d(術後)以後,開始下地活動的病人。


    (1)伸髖。(2)骨盆左右搖擺練習。(3)屈髖練習。(4)旋轉練習:固定術側下肢,通過對側下肢前、後移動,練習術側髖關節的內、外旋。


    4.步行練習:


    若使用骨水泥固定型假體,又是初次置換髖,術中未植骨或骨折等,病人術後3d即可步行練習;如果是多孔表面骨長入型假體,則至少在術後6周才開始步行練習,有大粗隆截骨、術中股骨F病人,行走練習應為術後2月。先輔助行走,待中心穩定,信心充足後,改用雙側枴杖。步行練習時,術側下肢至少負重20~30kg。


    5.蹬車(踏車)練習。(略)一般術後步行練習後(2~3周)開始。


    (三)出院交待事項:


    1.使用枴杖至無疼痛及跛形時,方可棄拐,最好使用單手杖,可減少術側關節的磨損。


    2.預防並及時控制感染:對拔牙、插尿管等有可能造成感染的任何手術或治療措施都應及時預防,防細菌血運傳播→關節感染。


    3.術後6~8周內避免性生活。性生活時要防止術側下肢極度外展,並避免受壓。


    4.避免重體力活動以及參加諸如奔跑、跳迪斯科等需髖關節大範圍劇烈活動的運動項目,減少術後發生關節脫位、半脫位、F、假體鬆動等問題。


    5.避免將關節放置在易脫位的體位:避免在髖關節內收內旋位時自坐位站起的動作;避免在雙膝併攏雙足分開情況下,身體向術側傾斜去取東西,接電話等。注意勿?quot;二郎腿"或女性的穿鞋動作以防髖關節過渡屈曲、內收、內旋,廁所馬桶不宜過低,防止出現身體前傾,雙足分開,雙膝併攏的不良姿勢。向健側翻身時注意勿使髖關節處於伸直、內收外旋位。


    6.不在不平整、光滑路面行走。


    7.保持下肢常處於外展中立位,6~8周內屈髖不要>90。


    8.出現髖關節的任何異常情況,均應及時到醫院複查或與醫生聯繫。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