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 重回永樂時代 作者:清宵好夢 (連載中)

Nineider 2009-2-3 17:27:53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499 121170
Nineider 發表於 2009-3-6 16:03
第三章 金陵煙雨 第二七節 海商雪糖

    這幾日瀟湘記突然放出話來,邀請京城里各大飯莊酒樓前去議事,請貼上寫的是大掌櫃王動的名字,而這三四個月來,京城有點頭臉的人,若要是不知道王動,那可能就落伍了。于是,基本上來的還都比較齊。兩個事情,一是瀟湘記準備搞個美食比賽,二是瀟湘記從海客那搞了點好東西過來,今日受人之托看大家有沒有興趣。

    美食比賽不用多說,大家還是有興趣去玩的,本來嘛,這種活動可以增加自家酒樓知名度又能帶來生意,結果公推瀟湘記,知味齋,美食閣,三家做主事,另外選了十一人作評議。知味齋在京城算是北方菜的代表,他們的生意主要是靖難南下的那幫文臣武將,而美食閣則代表的是甦浙菜系,近來由于大大小小的飯店都要到三湘商行買白沙液,白沙醇,而這些酒,在三湘商行沒有到京城開店的時候,主要都是在瀟湘記賣,從一定意義上講,已經掐住了很多大酒店的脖子,所以瀟湘記已經隱隱成了京城酒店中的老大。

    至于從海客那弄來的好東西,大家還不知,只是在吃飯的時候,每人上了一小碟,醮米粉小團子吃,看著晶瑩剔透,還以為是鹽,結果一試,居然是糖,個個大駭,七嘴八舌,個個議論。

    張科此時站了出來,“此乃雪糖,由胡商經海客傳來,瀟湘記也是前兩日才得知此物,共有兩種,列位老板吃的是雪糖晶,另還有更細的雪糖粉。”

    “張老板,此等雪糖什麼價錢?”

    “瀟湘記也是受托于人,此物主人今日也想于此競價售賣,價高者得之。計有雪糖晶五百斤,雪糖粉三百斤。”

    此話一出,個個都開始打算盤了。單單在座的任何一個飯店,五百斤糖用來做菜,一年都不到,就能用光了。不過看這陣勢,顯然是不便宜,那就不能用來做菜,象今日瀟湘記這樣置小碟蘸著吃反更好,還能讓客官們看到。如此一來,那五百斤,又多了。

    “海商開底價是兩錢銀子一斤。”

    “啊!比焦糖高出三倍多。”

    “沒錯。”

    大家都是生意人,當發現價格不低時,每個人的腦子都轉開了,一共也就八百斤,如果一家吃下,別家沒有,那別家想要的話,一定得到自己這來買,那可就是另外一筆帳了。問題是這種糖真的上了桌面,那些個客官,會不會欣賞,會不會喜歡。

    接下來的競價出奇的熱鬧,結果還是瀟湘記以五錢銀子一斤雪糖晶,五錢一分一斤雪糖粉全部吃下,眾酒店老板個個唏噓不已。

    其後的幾天時間里,京城食客們都知道了雪糖這個好東西,而最先到瀟湘記來打听的是一干公侯和有家人家里的大廚,而十幾天後,終于有酒店開始和瀟湘記接觸,能不能勻點雪糖,此時的瀟湘記做的也是漂亮,原價轉,沒賺一分。于是,開始有糖販子開始打雪糖的主意了,他們自有那本事得到了消息,找到了三湘客棧。

    王鑄此時已經雇好了掌櫃和伙計,已經在三湘客棧包了一個房間計劃賣糖了。他不出面,而是帳房出面,這個帳房是他托經濟找的,原本在某大官家里做帳房的,結果官被抄職,此人也就失業了,被他請來做個掌櫃。

    “鐵掌櫃,下批雪糖什麼時候能到京城呀?”

    “再多半個月,如果我們東家沒有說錯的話,應該五千斤雪糖晶。”

    “五千斤,京城應能都能吃下!”

    “此話怎講,京城,鐵掌櫃,不能只看著京城,杭州府難道就沒銀兩嗎?”

    “怎的,離京城近也不能佔大吧,這還需銀兩說話吧,我們山西人吃糖的銀子還是有的。”

    “大家都不要吵,今日過來有幾十人,到時價高者得之。”

    隔日,鐵掌櫃在東家的授意之下,把這些批發商糖販子都找了過來,讓他們自己去商量,每個行省多少斤。這下砸了鍋了,這幫糖販子有大有小,再大的都沒能做到壟斷一個行省的糖的生意,這時,最搞笑的事情發生了。同一行省的糖販子先要抱成團與別的行省斗,斗到份額之後,大家再窩里斗,斗價錢。而且鐵掌櫃還說了,量是初定,若是最後每個行省的價錢不一樣,差別太大的話,價低的那個行省,量可能會被劃給價高的行省,這下把他們私下里集體定量壓價的可能性又減少了很多。

    出乎王鑄意外的是,北直隸居然要求最大的份額,堅持不讓,同時放下狠話,大家都如不讓他們,他們會哄抬糖價,哄抬糖價可是會觸犯所有糖販的利益的,結果,最後定下的是,兩個直隸份額最大。鐵掌櫃問了後才知,北直隸可以把糖賣給蒙古人。

    結果竟價後還是有點小插曲,王鑄本以為,賣給瀟湘記的價錢算是零賣的價錢,而這些批發的價錢會低些,但沒想到的是,最低的雲南行省,價錢也到了四錢八分一斤,最高的居然不是兩個直隸,而是遼東五錢二分,于是最低的雲南本來就兩百斤的份額又被遼東劃去了五十斤。氣的那張姓糖販直跳腳,其實他報的是廣西和雲南兩省,就這兩省,他一共得了六百斤,廣西他有一個對手,那個對頭報了廣東廣西兩省。在廣西省他羸了,對方報的價比他低兩厘,他以為雲南自己獨吃了,沒想到最低價出在雲南,白白少了五十斤。

    其實雪糖根本不用等到半個月後,就以三湘客棧放著,半個月後糖販子們都拿到了糖,拿到糖的同時,大家又得到了一個消息,下批貨會在三個月後到,所以五日後,請大家再來定商量下批貨的份額和價錢,。這下這幫糖販子們都呆住了,第一次玩的時候,光入幕爭名額,就是十兩銀子一個人,後來定下價錢後,就要交一半的定金,然後最後一手交錢,一邊提貨。京城這邊定量八百斤,五錢銀子的價格,已經出了四百兩了,五日後來的量是八千斤雪糖晶,一千斤雪糖粉,同比計算,定金就要付三百多兩,畢竟縣令的年薪才45兩銀子呀。

    雪糖的銷售,嚇倒了這個叫鐵福來的掌櫃,糖販子們光行賄他的銀子,就有兩百兩之多,還只是讓他幫著透露點消息。他非常老實的全部上交給了年青的東家,因為他看出來這個東家不簡單,他不敢。

    關于糖,那些糖販們一個月後很吃驚的發現,焦糖的價格也漲了,很多廣東廣西出糖的地方都傳來了消息,有來自硫球的客商在大量收購焦糖,同樣的王動讓王鑄去海南買地,種甘蔗。

    京城里的雪糖最終還是上了大富大貴人家的餐桌,而此時,一兩銀子一斤都成了歷史,二兩一斤也是有價無市。神秘的海商已經離開了京城,鐵掌櫃則拿了二十兩銀子回家去了,東家每月給他一兩銀子,每次交易給他十兩銀子,他很滿足了,按現在這樣的情形,一年四次交易是基本,那就是說,他在京城算是個有錢人了。
Nineider 發表於 2009-3-6 16:06
第三章 金陵煙雨 第二八節 黑衣宰相

    王動一直在等著機會直面永樂帝,皇上手底下的大臣們,除了姚廣孝他還不曾踫到過,別的人基本上有過交往了,王動基本上拿這個姚廣孝沒折,不是王動不努力,姚大人實在是太狡猾,而且對于姚廣孝這種高人,王動其實還是有些戒心的。

    姚大人這位太子少師,皇上命他蓄發不理,還俗更不理,每天還是光著腦袋去上朝,區別是上朝的時候換朝服,退朝後換上僧衣,且還是住在廟里,京城慶壽寺。

    除了忠于皇上忠于大明朝外,姚大人可能算是永樂朝庭里最沒有私心的人,不是他沒有私欲,而是他殘存的一點夢都破滅了。

    永樂二年(1404)八月,姚廣孝回到了家鄉長州,他算是衣錦還鄉,心情特別的好,終于他可證明點什麼東西了,在他的老家,除了一幫鄉鄰外,還有他的姐姐。結果他的姐姐卻對他閉而不見,任由他怎麼叫門,就是不理,親不認。更打擊他的是,青年時的好友王賓也不願意見他,不見就算了,還帶來了兩句話︰和尚誤矣!和尚誤矣!

    姚大人明白了,他在世人的眼里,是個和尚,是個誤國誤民的和尚。

    享有高官大權的姚廣孝失去了親人和朋友,從此下班之後姚大人蟄伏于寺廟,正常情況下也沒什麼人去見他,他更不會輕易去見任何人。

    王動不想故意去找這位姚大人,不想給別人造成,他想結交姚大人的印象,他在等,等姚大人哪天主來找他。

    此時的王動在京城,除了是槍炮局的供奉以外,還有就是個大掌櫃,永樂最終還是沒有封王動個官職,畢竟王動言論太過夸張,有些事,可以暗地里做,卻不能明的去說。

    早在六月,在皇上的授意之下,戶部三位主事,會同御馬倉,軍儲倉及兵部主事、內府一起,分別赴別失八里,韃靼、瓦剌、日本和硫球,開始了官府的貿易,如果說日本和硫球有那麼點貿易的意思,而去西北的商隊則是一次試探。官員們隨行不是主導生意,而是隨行視察,方便一路通關。商隊還是商人為主,只是三十之一的稅率被提到了二十之一。盡管如此,眾商家還是積極參加,永樂帝沒有公布消息,這信息是通過戶部傳出去的,王公大臣有股的商家承接了。

    九月,出洋的商船還沒回,但往西往北的商隊已經有傳書過來,斬獲頗豐。由于三個部門一起參加,戶部理財,兵部懂軍事,內府主要去監督,御馬倉的副使決定盡可能的以貨易貨,除了白銀帶回以外,其他全都換馬,此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從戶部初步的預期來看,這次牛刀小試,可購得馬三千匹,三千戰馬深深的打動了朱棣,還不是商入所得,只是稅得而已。永樂馬上責戶部與內府一起商議如何行事,要把此事經常化。

    也就在這個時候,姚廣孝大人約王動到慶壽寺賞菊。

    菊是普通的黃花,茶倒是不錯,隱隱感覺有花香,應該是放了花瓣的綠茶。姚廣孝微笑著看著王動,身作百納衣的姚大和尚,此時更象個慈祥的老人,一個老和尚。王動想到了張定邊,與張定邊的威猛相比,姚廣孝顯的矮小,若不是這年齡這僧衣,姚廣孝那三角眼吊眉梢倒象個猥瑣之人。不過王動知道,這個矮小的老和尚可是有驚人的能量的。

    “靜之所著《商論》《易貨論》發人深省,後生可畏。”

    “姚大人過獎,小子妄言而已。”

    “近來可以新作付印。”

    “回姚大人,是有寫些文字,但卻不敢成書。”

    “此話怎講。”

    “但有一文,還請姚大人指點。”

    “暫且放下,靜之,師尊今年貴庚?”

    “靜之不知,昔日曾听師傅言及知天命後行走天下,粗算時至今日,百歲有余。”

    “令師真仙翁也。”

    姚廣孝也碼不準王動和他師傅的來歷,以王動的才能來看,若不是大才那可以用妖人來論,但這個妖人卻實實在在的就坐在他面前。

    “靜之,為何不願入仕。”姚廣孝靜靜的問。

    “姚大人,以靜之才能,或可入仕為官,但靜之性情怪譎,入朝為官,怕于國于已都是一難。”

    “此話怎講。”

    “空談高論誤國,且易得罪同僚,怕不是好事。”

    “某觀靜之非空談之輩,以商賈起家八面玲瓏,何有開罪同僚之說。”

    “靜之好走險棋,多有奇想,如今還算順利,若是事敗,徒靡銀兩是小事,若以國是論,那可是經不起如此折騰的。”

    姚廣孝覺得王動說的在理,但還是有些不甘心。

    “姚大人,靜之為商,也可有助于國是,若以靜之商號為引導,三年之內可敗元蒙國力,五年之內大明寶鈔通行四海。”

    “寶鈔,呵呵”姚廣孝听到王動談到寶鈔,笑了。

    “姚大人,大明所發寶鈔,如今還能通用,若不改制,不出數年,必然崩潰!”

    “且听靜之高論。”

    “姚大人恕小子無理。寶鈔,紙爾,為何可等同于金銀,實乃朝庭作保才使得紙變金變銀。若朝庭易,則鈔廢,如元蒙。然,朝庭亦不可濫發寶鈔,需以國庫之金銀作儲備。若民間寶鈔貶值,民間鈔大于需,朝庭放出金銀回收民間寶鈔,則寶鈔誠信于民,若寶鈔溢值,民間缺寶鈔易物,朝庭以寶鈔購回民間金銀。且年年有損耗,應以適量以舊換新。”

    “噢!”這些不是姚廣孝的專長,明朝的寶鈔無限量發行,早就貶值了,雖然朝庭一直強制使用寶鈔,但民間銀兩還是硬通貨。且大明朝從不回收舊的寶鈔,民間使用的寶鈔有的已經破爛不堪。相比之下,元朝初年的紙幣倒是嚴格按著金本位制在走,所以元朝倒沒有通貨膨脹紙幣貶值的問題。

    姚廣孝若有所思,寶鈔是個問題,但相對來說,朝庭里還真不知問題出在哪里。王動這些話為姚廣孝打開了另一扇門。接下來,姚廣孝把話題一轉。

    “靜之莫不是真想做富戶的頭班?”

    “姚大人,做頭班,假以時日,易如反掌。錢財讓他人賺得飽以私囊,還不如讓靜之斂來為國出力。”

    “我朝初年曾數徙天下富戶以實京師,其中較重要者有兩次︰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命戶部籍浙江等九布政司應天十八府、州富戶萬四千三百余戶,以次召見,徙其家以實京師(南京)。後一次則在永樂元年(1403年)復選應天、浙江富戶三千人,附籍北京。皇上的可是不大信得過富戶的。”姚廣孝說的是史實,但王動並不很清楚,王動的想法很簡單,我賺錢不忘國家,皇上總不能為難我吧,但听得姚廣孝這麼一說,王動也是覺得有點問題。

    誰都知道,明朝皇帝好象只能看著宗室富起來,而不能專財于外姓。

    姚廣孝自然會把今天談話的內容傳到皇上那里,但王動卻不得不繼續去思索,如何能取信于皇上,如何能把家業做大。

    就在這個時候,楚王世子請柬到了。原來皇後過世,各地宗親都赴京城服喪,楚王帶著兩個兒子也過來,此後一直沒走。皇上已經正式任命楚王朱楨宗人令,讓王動意外的事,谷王居然也左宗正,也就是說,他在宗人府里排老二,谷王同母的蜀王為右宗正。

    楚王清楚王動此時在制槍炮,皇上以神機營自成一軍,卻不許手下將帥置辦火器,楚王馬上就知道新的火器的重要性,所以他不敢馬上與王動有接觸。在京城兩個月了,看來也算是平靜了下來,楚王世子朱孟烷在瀟湘記設宴約請王動。

    看著楚王世子的請柬,王動笑了。
Nineider 發表於 2009-3-6 16:07
第三章 金陵煙雨 第二九節 商業重要

    在明朝,戶部掌全國疆土、田地、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另外還有一個部門,至少在永樂時代還沒有那麼強大,那就是內府,內府各司太監主會還沒有對明朝的政治和經濟產生決定性的影響,但他的手腳卻也開始慢慢往各個部門伸了,史書也有雲,“蓋明世宦官出使、專征、監軍、分鎮、刺臣民隱事諸大權,皆自永樂間始。”也就是說,太監們這會也只是在花錢,還沒有把手腳伸到賺錢的部門。不過太監們花錢主要是為皇上在花。為皇親國戚們花錢的部門是宗人府,宗人府管理皇室宗族的譜牒、爵祿、賞罰、祭祀等項事務的機構。平時各地藩王有自己的封地,封地的稅賦都歸藩王所有,但哪里會夠,這幫王爺平時什麼事都不干,還就是吃喝嫖賭之類,生下的孩子一定不少。就花錢的部門來說,這兩個大頭,皇上一定是開綠燈的,都做了皇上了,天下都是朱家的了,沒必要讓自己吃苦,也沒必要讓朱姓子弟吃苦。

    “世子,過些時日,瀟湘記挑的頭,搞個美食比賽,幾家大酒樓一起湊個熱鬧,到時還請世子光臨。”王動請楚王世子。

    “呵呵,要不要把父王請來,他也算是個好吃的。”朱孟烷笑道。

    “如此甚好,只是怕楚王帽子太大,到時會嚇著我等一干小民!”王動陪笑。

    “與民同樂嘛。”……

    “靜之,前昔時日,皇上大發雷霆,要削去岷王官屬及護衛,虧得父王一再相勸,不過我看皇上心意已決,唉,假以時日,怕是岷王不能自保。”朱孟烷苦個臉。

    “我听說寧王,遼王,周王有著醫書,尚戲曲,不知楚王近來有何喜好。”王動笑著問世子。

    看著世子發愣,王動又說︰“著醫書,傳世為民,好戲曲,只是娛興,事道佛,休兵事止干戈,此末技也,皆為下策。”

    “靜之之意。”楚王世子伸長了脖子。

    “不可與之爭利,但需為之分憂。諸王只是躲和逃,殊不知,越是如此,越有疑心。若事事皆以國是為重,外忠于國家內忠于皇上,才是穩妥之計。”

    “外事?內事?”

    “皇上用兵交趾,如今已經收為行省,靜之以為,不出明年,交趾必亂,且禍事延年,非一一時可平定。鄭大人外游西洋,以宣國威,去年日本,硫球來朝,想來不多時,東洋西洋皆朝貢于明,雖然光榮,但所費甚巨。元蒙北逃,西分兩汗,東部三衛桀驁不馴,若興戰事,軍餉糧草驚人。且大明歷三朝至此,年年災荒不斷,各地時有亂黨,寶鈔貶值,金銀短缺。這個皇上也是不好當的呀。”

    說實話朱孟烷不關心什麼國家大事,他只關心他家的飯碗。王動說的這些,他都知道,但從來沒去問過為什麼,怎麼辦。王動這些話,他照實傳給了他的父王,世子還不大明白事理,楚王可是塊老姜了。

    楚王的參加,使得廚師大賽這個活動規格一下高出了很多,本來也就是行業聚會之類的事情,其他兩個酒樓想的也就是請下應天府知事之類。王爺參加,這下弄的三個酒樓的老板們坐到了一起,商量禮制儀程。結果宗人府主持,吏部戶部禮部居然都有員參加,這事把就應天府尹也弄的無可奈何,按理說,這是好事,民間能搞這種活動,證明國泰民安嘛,屆時他到場露個臉就行了,結果楚王出場,他成了個維持秩序的了。

    不多幾日,王動前去造訪楚王,為的是大明朝第一屆廚師比賽的事,楚王已經同意出任評判。當然王動去可不是商量這事的,王動另有目的。

    “王爺,皇上缺錢,缺少幫他賺錢的人,雖然這些年戰事不斷,皇上也要人幫他戍邊,但王家最好還是不要掌兵。”

    “王爺,鄭大人使西洋一事,為一時重中之重,王爺應為皇上分憂,船三百,兵馬兩萬余,所費之巨,非一省一府一年稅賦可承擔。”

    “大明朝需要祥瑞,需要四夷來朝,但更需要金銀,番邦來朝,賜多過貢。若能得金銀于番邦則解國之困民之困。”

    “日本小國,產銀,多硫磺,此為我朝所缺,若能開市,則大利于我國財稅。”

    “王爺,交趾土地肥美,所出稻米可解中原之災。其國民仰慕天朝文化,可以宗教文化服人,不可重于稅賦。”……

    楚王有點奇怪,王動說的這些東西,若是某位大學士言于皇上,那都是可圈可點的良策,可為什麼王動不自己說給皇上听。楚王也知道,王動已經表明不想入仕了,不想入仕,為何又如此關心時局,還有諸多良策。這些話,也可以說給大臣們听,與王動走的近的大臣不是沒有,楚王也清楚,除了內閣以外,太子,漢王,趙王也都想結交王動,更別說谷王,為什麼王動要把這些說給楚王听。

    “刀三,王動此人,怕是有鴻鵠之志。為財?為財死之人比比皆是?”楚王不解。

    “臣以為,王爺為皇上器重的宗室,入仕多險途,為商相對逍遙,若能得到王爺及眾大臣的庇佑,做個官商,倒不失為一條好路。”

    “官商?怕是沒有這麼簡單。”楚王不大相信,“不過,靜之之策,倒是可行。孤以為,可以向皇上薦行商之事。”……

    王動在楚王面前講的一席話,還是傳到了皇上的耳朵里,永樂有點生氣。這麼好的一個人才,居然不能為他所用,不願出仕就算了,還到一個王爺那里去品評國事,真沒把他這個皇帝放在眼里,但從另一方面來說,王動說的句句都是為大明朝,都是想皇上所想,急皇上所急,永樂又不得不欣賞王動,能對楚王說這些,也算是王動的一份忠心。

    就在這個時候,姚廣孝匯報了上次與王動的交談,以及王動寫的東西。

    “……

    七出七不出︰出經史子集,不出匠器醫書;出宗教儀制建築,不出經典文書;出禮儀文化,不出技藝;出絲綢織物,不出印染紡機;出瓷器鐵器,不出兵器;出糖鹽油米,不出良種器法;出淫巧玩物,不出國計民生之物。

    六入六不入︰入材料,不入成品;入軍需,不入玩物;入宗教,不入僧道;入良匠良師,不入士子豎人;入學子商人,不入流寇盜賊;入馬匹牲畜,不入鳥獸寵物……

    出入之物必由有司審核,定下稅制,奢靡之物苛以重稅以資國庫。所出不必精良,有司專制為最,視不同屬國而定規作矩,有所區別……

    國不可與民爭利,且絕貪墨,可設司所輔以法規引導,民間商賈便宜行事……”

    王動所寫的這些東西,讓姚廣孝看的心驚肉跳,王動之狠毒,出乎他的意料,王動之忠誠也讓他心動。同樣的,永樂也是看的目瞪口呆,此人若在大明朝,則是大明朝之福,所在敵國,則是大明朝之禍。
Nineider 發表於 2009-3-6 16:07
第三章 金陵煙雨 第三十節 商會議事

    永樂帝這會有點拿不定主意了,王動呈上來的這個東西,雖說只是給姚大人看的,但這和給皇上看有什麼區別。以王動這個近似于白丁的身份,直接遞給皇上是不可能的,假別人之手也是正常,但這個東西,真是有些駭人。

    永樂把能找來的人都叫了過來,都是自己看的上眼的。尚書、御史、大學士之類,集思廣議。結果,面對這著幫臣子,永樂有點無奈。

    說句公道話,永樂這人的眼光還是很準的,他選的這幫大臣,除了被自己干掉的以外,只要活到六七十歲的,個個都是在位相位上二三十年的,服伺過三代皇上的大把。

    秋天的南京,城外面倒是不怎麼熱,畢竟樹多,但城里面就不大一樣了。且這皇城里更是熱,南京的熱是悶熱,皇城里不會有知了叫的煩人,因為根本就沒有樹,但對著黃牆明瓦,看著熱。不過這會,議事的大殿還是不錯,有冰,皇上召集一幫大臣議事的時候,邊上置有冰盆,感覺還是蠻涼爽的。

    議了一天,早朝開始,皇上算是拉著大家伙一起用了膳,然後接著議。永樂帝其實已經發現了,召集過來這幫人,爭論來爭論去,就是一件事,本末的問題,本,那就是農商,農為本,商為末。大家吵來吵去就是一付德性,即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都要強調農業是根本,強調要以德服人,但又不得不承認,商人日子過的比農民好,在易貨上大賺鄰國敵國的錢是個好主意。

    這下把永樂氣的無話可說,雖說這大堂四角都有冰盤放著,但他還是直冒汗。

    古代上至皇室下至富戶,都有儲冰的習慣,冬季修個冰室,儲冰到熱天是備用,一是用來降溫,二是用來食用。大多數的冰室都是挖在地下,早在秦漢時期,就有專門的專門的地下冰室。

    不過今年京城里最出名的還數的上是瀟湘記開的冰室,在京城熱鬧的地方都開了不少門市,雖說冰淇淋這種東西,元朝就有人在吃了,不過蒙古人只是簡單的冰加牛奶,但瀟湘記的冰室出的花樣就多了。從冰水,冰奶昔,冰淇淋,到冰棒,各種各樣的都有,除了堂食的以外,還有外賣的,最便宜的冰棒三文一個。

    很多有錢人家在瀟湘記試了以後,都回去自制冰奶昔,那個畢竟簡單些,把冰刨碎了調制就行,當然精明的商家已經開始計劃明年多儲些冰,可以學著瀟湘記的樣子來做些生意。不過,他們還是很清楚,瀟湘記的冰不大象是去年冬天存下的,有人幫著算過這筆帳,按瀟湘記這種玩法,怕是整個玄武湖的水都制成冰,還差不多,畢竟,瀟湘記不只是在賣冰的飲料,他們還在賣冰塊。

    王動在家里宴客,也不能說是宴客,他本來是準備晚上把大家召過來議事,因為到晚上張科才有空,其他幾人都住在他府上,結果,張科一得到消息,下午就過來了,王動家的宅子在山腳下,又有水塘又有花園,是個避暑的好去處。

    于是下午三湘商行這幫人就開始議事,聚到一起最關心的居然是今天晚上吃什麼,原來張科也認為,王動家里的伙食比他們瀟湘記的要好。現在凡是到過王動蹭過飯的熟人都知道,王大掌櫃家好東西太多了,京城里到他家吃過飯的都有想法,想把自家府里的廚子送這來培訓一下。

    王動今日也沒讓他們失望,把這江南有的瓜果全都弄了好多過來,榨汁,加冰塊或是加冰碴,另一邊放上雪糖粉,願意喝甜點的自己去加。

    三湘商行這幫人不知雪糖是王動搞出來的,但這卻是今日的話題之一,柳姑娘沒過來,柳姑娘一來在長沙府那邊還有事,另外一個女人出門也不大方便。管帳,管賣,賣人手的都來了,不過王動把張科也招了過來。

    “那海客听說年齡不大,就住在三湘客棧,大公子,這是怎麼回事呀?”蔣武問張科。

    “此人年齡不大,不過倒是很精明,說的話倒是官話,不過有點瓊州的口音。”張科回。

    “此人行事頗有點大掌櫃的作風。”高天雄喝了一口西瓜汁,“不夠甜,再加點雪糖粉,我說這雪糖粉真是好東西,你看,要是熱水,糖易化些,但如今喝這冰水,還真要這粉才行。”

    “天雄說的對,這雪糖還沒賣,各地的販子自己先打起來了,倒學了幾分我們賣酒真諦。”張浩顯然是同意高天雄的觀念,“我看他這糖不錯,要不要采辦一點。”

    “好了,好了,不說這雪糖了,天底下的生意多了去了,我們做不完的。”王動小結了一下,“這些時日,三湘商行進項如何?”

    此話一說,韋方谷馬上拿出了他厚厚的帳本,開始向大家報帳,听來听去,也就那麼回事,今年怕是沒有分紅,大的的進項都扔到了采購貨貨上了,個個听了也是有點擔心。

    “大掌櫃,這出海,到日本,硫球,高麗還行,三四個月便可以有個往來了,往西洋,鄭大人去年出發了,今年還沒回呢?”蔣武的擔心是正常的。

    “蔣兄,你不用在意,改天我帶你去龍江船廠去看看船,那一船貨下來,沒個百八十萬銀銀子,那這生意也就別做了。”王動笑著說,他這話可是把大家都嚇了一跳。

    “靜之,你說的那不是用船往回拉銀子嘛。”韋方谷差點嗆著。

    “方谷,如果按你的計算,基本上現在銀錢還是夠的。酒,煤爐,油的進項已經足夠去進貨了。現在我們是按五條船來算的,若是十條船呢,錢夠不夠?”王動問。

    “靜之,不行,以現在的本錢來看,只能到六條船。再多四條船的貨,至少還要四十萬銀子”韋方谷回,“不過湖廣行省,已經有幾個商號表示想要入股。”

    “靜之,其實,你可以考慮一下甦浙這一帶的富戶。”張科提議,“天下富戶,甦浙十有其六七。”

    “我也有听說,這些富戶,京城雖有,但多與朝庭大員有些瓜葛,這種官商,還是少打交道的好。”王動這話,得到了大家的認同。

    “不過,大哥,你說的也對,我們可以試著去問問,看有沒有興趣出洋做生意的,這事,大哥,蔣二哥,你們兩去辦,京城就你們兩路子廣,不過這事得暗地里去問。”

    “哈哈哈,路子廣,靜之,如今,這商行里,路子最廣的怕是你吧。”蔣武笑了。

    “浩子,玻璃一事,隔天你和天雄去趟龍山的泥灰場,看下那作坊還有什麼要完善的”

    “呵呵,不是按你的圖建的嗎,應該沒什麼問題吧。”張浩笑了,“天雄去就行了。”

    “蔣二哥,人手方面準備的如何?”王動轉問蔣武。

    “慢,學堂出來的人還不能大用,要從瀟湘記拉人,湘翁不用說,大掌櫃你也不干呀!”蔣武直搖頭,“匠事我倒是找了不少,過些天,會有一批人過來,鐵匠,磚瓦匠,木匠,石匠都有,不過,除了年輕人以外,有的都是攜家帶口的,龍山的泥灰場,那夠大嗎,夠住嗎?”

    “蔣兄,你還得準備人手,龍山那房子蓋了不少,都在養老鼠呢,你放心,一定夠。”王動停一下,“出洋做買賣的人手也要考慮一下,行船海上,水手船夫,不用你去管,我已經在想辦法了,漕幫那邊會出些人手,不過賣貨算帳,這還得要我們自己的人,我想到時,至少要三個帳房先生,還要十個理貨的人手。另外,此去西洋最好能找些懂西洋話的。”王動對蔣武下了這個任務。

    “治平,平時到你瀟湘記走動的文人多,有懂番話的嗎?”蔣武把球踢給了張科。

    “應該有吧,隔天我找人去問問。”張科正在迅速的想,禮部有哪些個相熟的朋友。

    “還有,如果可行的話,下次出西洋做買賣,我會跟著船一起去,天雄,蔣二哥方便不?”王動問

    “方便,太方便了!”這種事,蔣武是最熱心的。

    “我是沒問題,但我這出,大掌櫃有什麼要交待呢?”高天雄知道王動一定有他的想法。

    “柳姑娘一個女流之輩,出遠門不大方便,方谷走不開,浩子是一定要去的了,別的嘛”王動看著大家,“我是想商會生意要做大,一定要到外面多看看才行。一是看看外面有什麼生意值得做,以靜之看,可以做的生意很多,但要算哪些值得做,怎麼做。另一個就是,大家都是處湖廣一地,在外多的也就是在大明朝,但外面的世界還是很大的,出去看看,我想不只是對商會,對個人也是有些長進的。”

    “很對,太對了!”蔣武當初就是這樣想的,所以才一直賴在京城不回長沙府,不過不同的是,他在京城除了交了一幫狐朋狗友之外,好象沒做成什麼生意。

    這日議事,都得到了任務,韋方谷去查看兩個貨倉的情況,先到甦州然後還要去福建,蔣武本來就在京城混了多年的,這下他和張浩一起去找人手,找新的合伙人,而張浩高天雄則被王動送到了龍江的窯場,那的石灰,水泥,和玻璃都需要他這個來自窯場的專業人士去看一下,他這次過來,帶來了玻璃的制法,這是王動最關心的東西之一。因為楊遠那邊已經催討了好幾次了,皇上也發話了,讓楊遠去采辦,但這個東西,賣多少錢一個呢。一百兩銀子一個?還是五百兩一個?為難呀?王動想這些問題,都能想到笑起來。
Nineider 發表於 2009-3-8 14:10
第三章 金陵煙雨 第三一節 廚師比賽 一

    在皇上的支持下,在戶部、內府支持下,在宗人府的直接參預下,明龍商行成立了,資本構成是這樣的︰內府出了一百萬兩,戶部一百萬兩,各地藩王出了一百萬兩,王動募集了兩百萬兩。而商會的管理,則是由王動與楚王負責,內府方面出的是內宮監少監李泰,戶部本來想派一主事過來,後考慮到此事不易太過張揚,也就算了,但說了,每年,戶部會派人核帳。

    這事,沒有怎麼讓大臣們商議,但經過上次對王動出入易貨的爭議,大家都心知肚明。能說動皇上,居首功的是楚王,其實朱棣很清楚,他的父親當初封藩王定奉祿的時候,就是要保朱姓子弟千秋萬載都能吃喝不愁。後自洪武到永樂開始實行的禁海令,以及對邊市的管理,已經變向的把對外貿易抓在朝庭手上,鄭和出去的船也不全是貢品恩賜,也有交易的商品。楚王向永樂帝拍胸脯,朱姓子弟,也不能坐吃百姓的血汗,能自己作點事,減輕朝庭的負擔,也算是為皇上分憂。

    戶部的參加則是解縉提出來的,當然,這是在王動的建議之下。遠赴西洋做買賣,可能會有一些東西對國計民生有影響,比如銅銀,所以這些東西,朝庭一定要有份。不過,永樂多了個心眼,涉及到朝庭方面,他想到了內府出錢出人,畢竟,皇宮里的開銷也不小,戶部不出人,內府出個人,這樣也能堵上百官的嘴,什麼與民爭利之類。

    而交給王動去打理,則是楚王和解縉的力爭,此事不宜由官府主理,還是交由民間掌控較為妥當。朝庭只要監理就行了,更何況商會里面還有楚王在管事呢。

    永樂的態度是非常微妙的,當然手底下的大臣們也不笨,官府去做買賣,其實明朝一直在作,比如馬,鐵,鹽,茶,不只是行業方面的管理,對外貿易的時候,很多都是官府直接在做,這次只不過面更廣了。而諸多大臣,私底下議論最多的是楚王。

    楚王,從品級上講,宗人府宗人令,正一品,又是封了王的朱姓宗親,這會掛到商會去了,大家都覺得有傷風化,丟了朝庭的臉面,但這是楚王自告奮勇向皇上要求來的,別人還能怎麼說。大家都是明白人,不明白的都已經丟了腦袋了。楚王這招其實很高的,至少他在被別的藩王譏笑的時候,畢竟他把對外貿易抓到了手上,且賺錢這種事情對永樂來說,小事,且是幫永樂在賺錢。錢算什麼,只要皇位還是朱棣的,隨你怎麼折騰。向皇上表明了忠心,又明示沒有野心。

    王動和廚師比賽的三個酒樓的老板被楚王一起喊到宗人府的時候,門正,衙役表現的非常尊敬,弄的這幫人很奇怪也很意外,尤其是王動,本來放在袖口里的打賞的銀兩,居然很難派出去。原來,楚王谷王這兩位宗人府的老大抓著王動賺錢的事跡,早就在宗親里面傳開了,大家都知道,王動這個做買賣是把好手。老大都這麼看重王動這個人,底下跑龍套的只有拍馬的份了。

    “王爺,這廚師大賽已經準備的七七八八了,計有三十六個酒樓參加,今年也就定在京城了,來年可以把直隸的酒樓都算進去,看看會有多少參加者,以後整個大明朝的酒樓都可參加。”王動詳細的匯報,“下面由瀟湘記的張科向您講下整個比賽的儀程。”

    “王爺,比賽開始先祭天祭地,這禮由王爺你主持。然後,三十六個酒樓進行初賽選出十二家進行第二輪比賽,第二輪比賽過兩日舉行,此後,又過兩日從第二輪中定下五家進行第三輪。這第三輪開始時,先祭灶王爺,這也請王爺你來主禮,第三輪的比賽由王爺您來定下第一第二第三名。”

    “噢,呵呵,對噢,這灶王爺,不能忘了。”

    “那是,那是。”當下幾人都咐和。

    “王爺,這初賽,有規定菜和自選菜,規定菜三樣,自選菜一樣,不比材料的價錢,只比色香味,到時打下分值,規定菜十分為滿分,自選菜五分為滿分。到第二輪時,規定菜兩樣,自選菜兩樣;最後決賽時,規定菜一樣,自選菜三樣,到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王動還在細細的解說。

    “呵呵,靜之。這花樣還不少,這些都是怎麼想出來的,有點意思。”楚王听了直笑。

    “這些個都是幾家酒樓議出來的。”

    “哪里噢,回王爺,這些個條條框框大多是王大掌櫃擬的,小的們也只是附議一下。”知味齋的胡老板回。

    “王大掌櫃籌劃的可是圓圓滿滿,我等也只是出人不出力。”美食閣的羅老板也是跟著附和。

    楚王對這兩個老板不大清楚,但對這兩家酒樓還是知道名字的,特別是美食閣,在京城也是多年了,楚王每年到京城也是一定要去吃個一兩次的。

    “靜之,前些日子上朝,听人傳,你府上的廚師手藝強過外面的酒肆?”楚王突然問。

    這話問的在座的另兩個老板一愣,他們也是知道,好象就是自從這個年輕人王動出任瀟湘記掌櫃以後,瀟湘記的菜大不一樣了,而且前些外面又開始傳,瀟湘記里的伙計與往常也大不相同了,他們還都在吃驚,不知到原委。

    “王爺,都是傳言,我家的廚子以前就是瀟湘記的幫廚。”王動回。

    “噢,那藥材雞,糯米雞,叫化雞,白嫩雞,香炸雞,不都是從你府上傳出來的嘛!”楚王居然知道的蠻多。

    “呵呵,王爺,看來請王爺千歲去做廚師比賽的評判還真是找對人了。”王動打哈哈。

    “人生在事,吃喝二事最為緊要,民以食為天,食及人之第一性也。”楚王說的眉飛色舞。

    楚王是說的臉的張開了,邊上坐著的另兩位老板听的雲里霧里,這叫花雞可是听過了,瀟湘記最近推出的新菜,有些花樣,但這藥材雞,糯米雞,白嫩雞,香炸雞,可真還沒听過。

    但凡開酒樓的,鼻子尖嘴巴刁。同一城里,只要哪家出了什麼新的菜樣,不多時,就會個個聞到,不多時,就會明的暗的試吃一下。品行差些的會去仿,水平高點的則跟著學,搞些差不多但更新更特別的菜樣出來。

    就叫花雞這道菜,美食閣還真的就試著做過,問題第一是泥,不懂瀟湘記用的是什麼泥,他們也試了塘泥,但烤起來好臭。還有就是烤好了以後,他們去泥時,並不能象瀟湘記那樣,連毛帶泥去的干干淨淨,最後是雞肚子到底放了些什麼料,為什麼瀟湘記的雞肉有種清香,這種清香,他們怎麼配都配不出來那個味道。瀟湘記的叫化雞,有股淡淡的咸味,這個咸味,不可能是抹了鹽制出的味道。

    “王爺,哪天您真有空,只要王爺你不嫌棄,移駕到小的宅子里去坐坐,試下就知了。”王動看來是推托不過,只能發了邀請。

    “如此甚好,靜之,你有所不知,皇上都問過工部兵部那幾個,上次去長沙吃的東西是怎麼做的,哈哈哈哈!”楚王拊掌大笑……

    永樂對眼下正在熱鬧著的廚師比賽也是覺得好玩,“王動此人真是個鬼才,真是會折騰事。”

    “皇上,也正是國泰民安,熱鬧事才多,若是連年災荒,食不裹腹,哪有人會去搞這種東西。”黃儼陪著永樂說話。

    永樂還是蠻喜歡太監黃儼的,自燕王時,黃儼就跟著永樂,算起來也有二十多年了,也算是個很能干的太監。

    “鄭大人到哪里了?”

    “回皇上,昨日接到飛書,鄭大人已經到了安南了。”

    “如今已經沒有安南了,只有大明朝的交趾布政司。”

    “奴婢該死。”

    “昨日那個冰水是誰調制出來的?”

    “皇上說的是?噢,那是外面瀟湘記今年整出來的新鮮吃法,尚膳監那幫小的在外面走動,試了不錯,後來王動差人送來了方子,先給娘娘們試了下,也是覺得新鮮,才大著膽子呈皇上享用。”

    “又是王動。”
Nineider 發表於 2009-3-8 14:14
第三章 金陵煙雨 第三二節 廚師比賽 二

    廚師比賽算是個新鮮事,廚師們不大清楚,但酒店的老板們都在想,要是把廚師比賽的頭牌拿到手,往店里一掛,那是何等的榮耀。書生學子趕考得個狀元榜眼探花名垂青史,這酒店廚師也有分個狀元榜眼探花,那多有意思。

    想著是好玩,但真正準備,卻不知如何去準備,不知要比些什麼東西,在這個年代,如果說廚師還有所謂的基本功那就是刀功,別的就是比經驗,比配方。所以臨到比賽前個個都是平安無事,但到前一天,還是有酒店坐不住了,到瀟湘記、美食閣和知味齋去打听,畢竟比賽的規則是他們定下的,打听來打听去,還是沒東西,反正比賽的規人手一冊,自已回家好好研究。

    另外,此次比賽的三十六家酒館還組成了第一個美食行會,當然了第一任會長自然就是王動,這個瀟湘記的大掌櫃。

    因為食材和準備工作也要有些花費,所以報名費定在五兩銀子,這可是個大數目,參加比賽的是一位大廚師,帶兩個幫廚。另外,除了評判以外和觀禮嘉賓以外,所以想觀禮的,交一百文可行觀禮牌。結果除了發出去的四十二個評判牌子以外,觀禮嘉賓十人,賣的觀禮的牌子倒是賣出了三十四十個,弄的張科很奇怪,後來才知,這些觀禮的,大多是來開眼或是想偷藝的。

    卻說這日秋高的氣爽,丹桂飄香,瀟湘記今日中午停業,只做晚宴,不為別的,就因為瀟湘記是第一屆廚師比賽承辦酒店。

    王爺是算著時間來的,正巳時到瀟湘記,楚王才落轎,那邊迎賓的小二中氣十足的大喊︰“比賽主裁楚王千歲駕到”這一嗓門把楚王嚇了一跳。出了轎子,他老人家是見多識廣了,但也看的眼花繚亂。

    瀟湘記門口一人高的花籃排了整整一排,把酒店都擋住了,只露了個門。從樓頂垂到地面的布幅上寫著“瀟湘記預祝大明首屆廚師大賽圓滿成功”“美食閣預祝大明首屆廚師大賽圓滿成功”……整個拉過去,只要是參加比賽的酒店都有一條。

    “好場面!”楚王心里道。

    門口迎接居然吏部戶部禮部來的都是員外、鴻臚寺來的是右寺丞、尚膳監提督,個個胸口還有團小花,上面還飄了個綢帶,綢帶上有寫“嘉賓”,有寫“評判”,楚王是知道這個比賽在皇上那里掛了號的,但沒想到級別居然這麼高,以至于,應天府尹居然站到了第二排,而真正忙事的,王動等人則跟在第三排。

    迎到里面分了主次,坐下喝了口水,楚王這才發現,這店里面居然比外面涼快多了,瀟湘記真是不惜本錢的買了很多冰過來,到處放著。不多時,門口的香案已經排上了,然後大家又魚貫而出,在酒樓門口排開,好在瀟湘記本來離著街面就有個一丈左右的距離,加上今日應天府尹特別封街兩個時辰,所以場子還是排的開的。因為王爺過來,今日護衛工作交由尹天府去管了,不過,幾家大的酒樓還是分派了護衛的人手過來,整個場面,熱鬧有序。

    祭祀活動一結束,一幫人回到了酒樓里,繼續听介紹,每個酒樓也就是參賽代表的介紹,比賽規則的宣讀。分要怎麼打,從食材鑒定開始,選料是不是新鮮,食材與菜價能不能等值。然後是處理的技法,刀功怎麼樣,處理的火候也就是溫度和時間怎麼樣,配用的調料如何,菜列盤後,擺放的花樣,色香體驗如何,最後是味道。打分也是,去個最高分,去個最低分,然後再勻一下。如果出現並列的話,還有加試一菜,還有打小分等等。林林總總一大堆,把評判們听了一大跳,居然有這麼多花樣。

    一樓大廳,參加比賽的代表們除了三間酒樓沒有準備好統一的衣服以外,其他酒樓居然都準備了統一的制服,當然了,有十家大廚師和幫廚的衣服有差別,不用多說,最出名的還是瀟湘記,他們參賽的三位制服是白的,特別是他們的白高帽子,特別搶眼,不過後來讓王動不爽的是,很多人覺得那帽子象白無常,他們的大廚和幫廚的差別在衣袖和帽子的花邊上,這讓人覺得很特別。

    評判們第一眼基本上有了高下,那三間沒統一衣服的心里那個後悔呀,雖然這會瀟湘記很涼快,但那三個老板汗都出來了,基本上每個參賽的酒店的老板都是評判之一,五兩銀子的參賽金都交了出去了,居然多花千百文制衣都忘了。

    三十六個酒店和四十二個評判都分了三組,分批進了匠作坊,瀟湘記特別在後院新開了六個灶,這樣加上原來了六個灶,十二個灶同時開火。規定菜︰鹽水蝦,紅燒肉,香菇菜心,自選菜于規定菜評分出來後宣呈。

    評判可以看選手怎麼做的,然後到外面等著試菜,鹽水蝦第一道做的都很快,洗蝦的時候就分出差別來了,有的是放在籃子里在水池子里晃當幾下就出來了,有的是放到小簍子里洗完後還要挑挑有沒有死蝦。煮水的時候,有的放了料開煮,有的蝦差不多了放料,有的是水溫是放蝦,有的是水開後放蝦,至于放什麼調料進去,就各有不同了,最後上菜時也有不同,有的上菜後是直接吃的,有的還有醮料。這道菜算起來是江南菜,考慮到酒店都是開以京城的,所以定為規定菜。

    評判都是老食客,活蝦緊緊的蜷成一團,死蝦則不然,第一道菜,結果有六家酒店的蝦里發現有不新鮮的蝦,評判掃一眼,馬上就定了調子,不超過六分。

    第二道菜紅燒肉各地做法有就差別了,都是紅燒,有的先煮熟,有的先蒸熟,有的只是過滾水,還有的是生肉直接烹制。放的輔料也有不同,放豆腐的,放冬瓜的,放干筍的,放豆角的都有,列盤後也是有花樣別出,有把老油豆腐放中間肉塊排一圈的,也有梅干菜輔底下的,還有在上面灑了層青灰干蔥粉的。

    可能是由于緊張的緣故,居然有幾家的肉煮的過老了,還有兩家選的肉皮上還有毛,也是直接定在了六分以下。

    第三道菜香菇菜心大明朝東南西北都有,不過每家飯店有也稍有不同,有放了點茨粉的,有的選了干香菇有的選了新鮮的香菇,裝盤的時候,更是擺的漂亮。

    雖然大家都是選了菜心,有的走了開水,有的直接炒,開水淋汁的有三間菜心不入味,大大的失了手。

    上午規定菜基本上就分出高下,二十四分以上的十家,最慘的一家才十五分,其中有家得二十四分的,正是沒準備制服的,當下他們的老板腰又挺直了很多。

    楚王本來是準備過來露個臉,等那邊一開火就走人的,結果,他想了一下,還留下動了一筷子才走的。

    下午的自選菜,花樣就多了,因為考慮著還有第二輪第三輪,二十四分左右的店都沒敢把最後的絕活拿出來,但明顯的,落在後面的幾家都開始亮招牌菜了,二十二分左右的店是搶第二輪的資格,而十幾分的,這會只是在表演了。

    自選菜下午進行的時候,也讓所有參加比賽的酒店吃了一驚,瀟湘記的準備工作做的真的好,除了特別的招牌菜用料屬于該酒店的不傳之秘外,其他的食材,瀟湘記居然全都備好了,這就是大酒店的實力呀。

    自選菜定了時辰的,不能超過一個時辰,當然有些招牌菜超過一個時辰加工的,你可以在自家酒店備好帶來。另外在烹制的時候,各位評判觀看時間也有限制,不然被偷學去,不是好事。

    下午申時,三十六個參賽酒店的分數都出來了,十二家進入第二輪的酒店也有了,瀟湘記,美食閣,知味齋不用多說,都過了,那個沒準備制服的是川香園,得了二十八分,也過了,最好玩的是,二十七分以上一共九個,而二十六分半的居然有五個,于是這五家又加一道炒雞蛋,這道普通的菜把五位大廚都弄的愣了一下,二話不說,大家動手。

    結果,有家做的最美,整張一個蛋餅上來顏色金黃誘人,另兩家也還行,輸了的那兩家,一個是油多了,另一個炒的有點碎。其實,那個做的最好的是個幫廚去做的,此人平時還沒什麼做大菜的機會,分到他手上的全是些家常菜。

    廚師比賽,對整個京城的人來說,真正知道的只是一小部分,這部分有的是城里游手好閑的人,有的是做官的,有的是食客,震動最大的是對京城和整個應天府的餐館行業。

    瀟湘記在第一輪比賽中拿了最高的三十四分,他做的規定菜有兩個拿了滿分,紅燒肉得了九分半,自選菜得了四分半,蝦和香菇菜心的鮮美程度超出了該組評判的想象。一盤菜是按十人的量來做的,評判只是試個味道,這幫老吃鬼,只要試一點就行了,但每人發出的贊嘆都引起了別的組的評判的注意,于是別的組的也過去試那麼一小筷,瀟湘記的菜是唯一個被吃到干干淨淨的。今人恐怖的是,鹽水蝦瀟湘記是湯湯水水一個湯盆呈上去的,沒趕的上吃蝦的評判,居然把那點湯都分了,喝完個個都在咂嘴,“真是鮮呀!”,那表情,那神態,把買了觀禮牌的一干人驚的目瞪口呆。

    試過瀟湘記菜的評判都有一個想法,他們一定加了什麼特別的東西,這個東西讓菜更加的鮮美,但這個東西,到底是什麼呢?
Nineider 發表於 2009-3-8 14:15
第三章 金陵煙雨 第三三節 廚師比賽 三

    第一輪的比賽結束之後,很多酒館回去都有總結活動,對于通過第一輪和沒通過的,都把這次比賽的事傳了出去,三十六間酒店加上那些買觀禮牌的酒店影響面還是蠻大的,等到第二輪比賽的時候,酒店的觀禮牌一百個五百文一個也全部賣出,門口看熱鬧的人也多了。

    瀟湘記更是把通過第一輪比賽的酒館的名字制成了大大的條幅掛在了店門口,這下引起了轟動。這種東西,本來京城就沒有,第一次掛出來,大家只是看新鮮,第二次,就開始討論了。上榜的酒店馬上覺得不一樣了,一時間,京城里酒店成了老百姓關注的熱點。而美食行會,又把規定菜目得分最高的三個酒店的制法公布了出來,大大的牌子放在瀟湘記的門口,使得很多老百姓也拿了紙筆去抄。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終于,很多酒店在瀟湘記的配料里,發現了味精,雞精,而這兩種東西,是他們以前從來沒有听到過的東西。

    第二輪比賽還沒開始的時候,這十二家酒店已經開始做準備功課了,特別是川香園,定了制服,黑色白邊,而大廚是金邊,且最搞笑的是,他們居然當日上午從秦淮河畔自家酒店出發,一路敲敲打打,十分張揚的打著旗幟往瀟湘記而去,弄的滿城皆知。這下,另幾家倒是後悔了,也應該張揚一下才對,多好的機會呀,白白浪費了。

    第二輪比賽分了三組,四個一組,規定菜,清蒸鯉魚,涼菜雞,自選菜,豆腐,甜湯。

    其實自選菜材料在比賽前一天就發到了參賽酒館,至于你們做什麼樣的菜,比賽當天再定。

    清蒸鯉魚這菜也是討論了很長時間,本來只是說清蒸魚,但考慮到明朝各地,有吃淡水河鮮,有吃海鮮,很難統一,定下鯉魚,是因為全國各地都有,不過就這道菜來說,豫菜樓的廚子最開心,本來,他們豫菜中就有這道菜,不過甦菜風味的美食閣也不怕,他們有清蒸鯽魚,湘菜有清蒸武昌魚,大家都能找到些共同點。

    王動知道的是,他後世所謂的八大菜系都是民國以後的事,起碼這會,中國還沒辣椒,湖廣人還不吃辣。而在清朝時,中國的菜也只分為京式,甦式和廣式,所以當他問起張晉湘當前菜系的時候,張老頭很明白的跟他說,目前還沒有特定的菜系,各地倒是有些特色招牌菜,真的一個地方有什麼共同的特點,還沒找出來。

    第一道菜魚從料的角度沒啥說的,都是一斤重的鯉魚,每家的刀功看上去都不錯,吃了第一輪比賽的暗虧,第二輪做的都很細,只一家被發現魚身上還有幾片細鱗沒被去掉。這次撥了頭名的有三家,瀟湘記、美食閣和豫菜樓,其中瀟湘記的做法別出一格,魚蒸好了以後,特別淋上了調制的高湯;而美食閣顯然在蒸的時候,放了很多輔料進去,但上菜的時候,又揀去,弄的干干淨淨,結果品菜的時候,這組的評判各各都在猜,放了玉蘭片,放了香菇,好象還有點酸菜;只有豫菜樓最實在,人家就是蒸,但火候控制的非常的好,松軟細嫩,鮮醇清香,爽口不膩。

    第二道菜花樣就多了,白斬雞,燒雞,烤雞,臘雞,燻雞都有,考慮到四川湖廣一帶來臘雞,燻雞很多,很多菜館都選擇了白斬雞,結果瀟湘記也做了道白斬雞,川香園做的是手撕雞,大家撞車,十二家里面倒有七家做了白雞,另一家鳳陽菜館做的是燒雞,只此一家輕松得了八分半,而知味齋做的是燻雞,也是獨此一家,也得了八分,粵海樓的臘雞也是獨號,另兩家做了烤雞,都得了七分多,也還說的過去。剛開始大家把菜呈上來的時候,七家白雞的傻了眼,沒想到撞車撞了這麼多,但最後分數出來的時候,另外五家發了呆,沒想到,貨比貨,還真的比出了高分。結果瀟湘記獨得十分滿分,而瓊崖飯店的白斬雞,川香園的手撕雞,都所了九分多。

    午飯過後,各家都把自選菜報了上來,但瀟湘記里的熱鬧,已經不是參加比賽的那些廚師和評判,而是評判和圍觀的群眾。同樣的,規定菜的做法,在中午休息的時候,馬上就被貼到了大牌子上。瀟湘記的白嫩雞,制法上有冰鎮這一條目,讓所有的圍觀者大吃一驚,吃了雞的評判們這才抓頭皮,怪不得,瀟湘記的雞吃起來那麼嫩滑,居然用了冰鎮這一招,那麼,到底是什麼時候鎮的呢,怎麼鎮的呢。瓊崖和川香,一個在選料上寫著閹制,另一個在選料上寫著腌雞,這讓其他間飯店連連叫苦,特別是那間寧波菜館,本來用閹割了的公雞做菜算是浙菜里的一個特色,寧波菜館老實的在規定菜里選用了瀟湘記提供的活雞,而瓊崖飯店居然用的自己帶來的閹雞,當然最可氣的是川香園,他們居然用的是腌制過的雞,人神共憤呀。

    自選菜又是血拼的時候,十二家菜館十二道不同的豆腐上桌,最後瀟湘記的涼拌豆腐,豫菜館的泥鰍豆腐和美食閣的咸蛋黃豆腐,三家各得四點八分,列第一,不過自選菜個個都過了四分,倒真是說明了,大酒店的實力。

    甜湯算是要了很多家飯店的命了,這本來是南方人喜歡的東西,但作為自選菜放在里面之後,著實讓那些北方口味的菜館大傷腦筋,好在昨天就公布了題目,有一個晚上做準備,結果呈上來的湯基本還都說的過去,最差一個得了三分,就是那個豫菜館,他們老板一直在叫,我們那出酸辣湯,哪有人喝甜湯嘛!瀟湘記的甜湯讓所有的評判眼前一亮。制法太簡單了,選了多種水果切成丁,然後開水溫了以後,倒進去一拌,放了點雪糖,最後裝碗的時候,選了些冰塊在邊上,想要喝溫的就喝溫的,想要喝冰的就喝冰的。這對于那些試了多種菜嘴巴里味道有點雜的評判來說,喝著太爽了,還有新鮮的水果吃。結果一致又給了十分,理由很簡單,色香味俱全,還便宜。弄的那些選燕窩,選蜂皇漿的酒館氣的跺腳,性價比太驚人了。

    第二輪之後,進入前四名的是瀟湘記,美食閣,知味齋,豫菜館,第五名有兩家,川香園和瓊崖飯店。結果又是加菜加試,結果抽到題目是羊肉,當下川香園的老板馬上泄氣,這不是川菜的特長,而瓊崖飯店的老板而笑的看不到眼楮了,當下大叫“東山羊”。

    京城里的菜館酒樓,真正出名的,其實都進入了第二輪。進入第二輪的,其中有一半都是朝中有人的,或是有官員的股東在里面。進入到第三輪的,這五家除了瀟湘記算是純民間以外。知味齋的股東據說有漢王的一位妃子的親戚,美食閣里有工部尚書黃大人家親戚參股,瓊崖飯店是一位候爺的什麼親戚開的,而豫菜館則和內府某個太監有點關系。

    起初這個比賽開始的時候,朝庭里的官員只當是個笑話,特別是笑楚王,在大家眼里,這段上楚王是顏面丟盡,扎到錢眼里去了,但夸楚王與民同樂的也是有。不過當進入到決賽的時候,比賽有點變味道了。觀禮牌價錢王動定到了一兩銀子一個,只限五十個,結果第二輪結束後,這個觀禮牌的價錢漲到了五十兩一個,更有很多人扛著各種各樣的頭餃過來要嘉賓牌,三個飯店的老板還在吃驚,但王動卻不動聲色,這才是他想要的效果。

    不過,真正從這個比賽中得到最大效用的居然是川香園,這個矮胖的夏老板也是與官府沒多少干系,著實讓王動多看了兩眼,第二輪,他們敲鑼打鼓已經轟動京城,雖然在第二輪他們就淘汰出局了,但大家都沒想到的是,他們居然成了個大贏家。

    注1︰泥鰍豆腐有多種傳說,最早的可推到東漢末年。

    注2︰東山羊宋朝已經聞名。
Nineider 發表於 2009-3-8 14:16
第三章 金陵煙雨 第三四節 廚師比賽 四

    第三輪比賽還沒開始的時候,川香園在自家酒店門口學著瀟湘記打出了布幅“川香園預祝廚師比賽圓滿成功”,這也就算了,他們還制了一塊牌子“天下第六”,弄的一幫食客莫名其妙。等到比賽開始的那天,他們居然請了舞龍舞獅的,從自家酒店門口一路舞了過去,打著大大的旗號“川香園”,不明白的還以為他們進入第三輪了,原來只是送他們老板去觀禮,這個夏老板硬硬咬牙花了三十兩買了個高價的黃牛觀禮牌,當然了,當他知道比賽當天,這牌子已經漲到五十兩的時候,大叫“龜兒子,幸虧老子下手快!”。

    決賽的當天,楚王到場,他也听到了風聲,這個比賽現在動靜大了,結果等他出轎子時,居然看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弄的他以為走錯地方了。上次他過來,除了他一個一品大員外,最高品級也就是那幾個員外,也就是個五品呀,怎麼這會站在門的三品四品的都有,禮部右侍、鴻臚寺卿、尚膳監太監,楚王有點意外。

    這幫人個個都有自己的理由,尚膳監想來看看民間的飲食,也要讓宮里有些變化,鴻臚寺想的是,要有特色菜也招待外賓,禮部就不用多說了,他們干的活很多都與吃有關的,楚王哈哈大笑︰“民以食為天,民以食為天”。

    雖說是廚師比賽,但真正露臉的還是酒店,以至于,都到決賽了,大家還只知道酒店不知道廚師,沒辦法,這年月就是這樣的,廚師依附于酒店,而酒店相對來說決定權更大些。

    最後一場決賽了,終于瀟湘記的門口牌子上開始介紹入圍的五間酒樓和參賽的廚師。

    瀟湘記,源自湘郴州,始于至正二十(1361)年,洪武十五(1382)年入南京,大明朝最大聯號酒樓,累計有一百又八間分號。廚師,陳阿大,年四十六,三代為廚。

    知味齋,源自北京,始于洪武二十(1387)年,永樂初(1402)年入南京,在北京另有分號。廚師,陸九川,年六十,入行四十六年。

    美食閣,源自南京,始于洪武六年(1373)年,為京城本地之最。廚師,沈從德,年五十八,三代為廚。

    豫菜館,源自豫西,始于洪武二年(1370)年,永樂初(1402)年入南京。廚師,馬德芳,年六十三,入行五十年。

    瓊崖飯店,源自瓊州,始于洪武十四(1381)年,洪武二十一(1388)年入南京。廚師,張三兒,年四十八,入行四十年。

    老百姓只看數字,一比,瀟湘記歷史最長,廚師年紀又最小,自然得了大家的好評。

    “今日只五家菜館,灶也都架到了大堂,一舉一動也擺到了大家眼前,這下玩不得什麼花樣了。”

    “可不是嘛,要說氣派,還是瀟湘記,你看那廚師的衣服,這叫一個雪白。”

    “你不懂了吧,人家衣袖上可是五道箍,瀟湘記穿五道箍的一只手數噢。”

    “什麼意思?”

    “特一級大廚,四道是特二級,三道是特級,兩道是一級,一道是二級,沒有箍的是三級,看到沒,打下手的,一個是三道箍,還一個沒有箍,這都是學問呀。”

    “噢。”

    “陳師傅早就不大動手了,平日里做的菜一天不出五份,那要掌櫃親點才下廚的。”……

    “規定菜目,菜粥”大嗓門剛剛唱完,底下轟的就亂了。

    “粥呀不是菜呀。”“怎麼粥都跑出來了。”“哈哈,大廚煮粥呀!”……

    “王爺,這規定菜都是選的大明朝四面八方都會烹制的菜肴,自選菜則是從難到易,材料從高貴到平普,慢慢接近百姓生活。到了最後了,一定要讓這些個大廚在平凡中弄出點神奇的品味出來。”

    “有點意思!菜粥怕是大明朝吃的最多的東西。”

    話雖然這樣講,但真正五位大廚煮出的菜粥就不一樣了,粥用的米也有不用,稻米,小米,薏米,雜糧都有摻雜,菜選青菜,菠菜,芹菜的都有,輔料就更嚇人了,肉末,魚圓,魚翅,雞絲,肉松,發菜等。

    這道菜真是讓所有人都開了眼,楚王自己也樂了,“不食肉糜,下次要改為不食菜粥了。”

    王動也是在笑,想起他後世一個朋友的故事,“現在都不流行請吃飯,請要請下午茶,簡單一點,喝小碗湯,弄小碗泡飯,湯呢,鮑魚煲的,泡飯呢,魚翅吧!”

    瀟湘記的青菜粥撥了頭箸,得了十分,原因就是一個,鮮美,看上去真的什麼都沒加,但菜切的看出了刀功,選的菜葉,看不到一點睫脈,長短寬窄都一樣,菜葉放的也是火候剛好,只到上桌時,顏色暗綠,入口知是菜葉,牙齒一踫略有感覺,不脆不爛,恰到好處。但到底為什麼會這麼鮮美,誰也不知,真的沒看到他們放什麼東西呀。隱隱有雞湯味,有香菇葉,但讓你說,又說不出什麼東西,就象撓到了癢處,讓人不爽,不撓不癢,越撓越想,一幫評判個個都在猜加了什麼,但又朦朧中猜不出,好象很接近答案了,又好象看不到邊際。

    自選菜,這次有花樣了,第一道“春江花月夜”此菜名一出,個個暈去,廚師大多不識字呀。不過沒關系,有人解說。“這句話的意思是在春天花開的一個晚上月亮很亮,要求是,做的菜能表現出這句話的意思。”

    三個主辦單位,每個單位出個題目,臨時性的,昨天才定下的,定下後出題的人就被王動請到他自己家的小魚池里釣魚去了,只到這比賽結束才會被放出來。

    這題是張科出的,瀟湘記的廚師們,都經過了培訓了,第一就是教廚師們認字,第二就是開發新菜,詩名菜就兩種,一是以菜構圖表示詩的意思,二是以菜構出詩的意境。經過詩名簡單的解說,瀟湘記的廚師忙去了,另四家的呆在那不動。

    決賽的評判除了五家菜館自己推出的評判以外,還有六人可都是朝庭的官員出身呀。這六人一听到這菜名,個個眼楮都大了,你看我,我看你,還有這等菜!!

    這叫一個急人呀!那四位大廚帶著各自的幫手在那流汗,評判那邊也是竊竊私語,外面更是不知道里面發生了什麼事。瀟湘記倒是在吵雜中安靜下來,安靜之中,陳阿大帶著他兩個幫手忙開了,其實,陳阿大大字就識五個,名字就佔了三,但幫廚中有個懂些詩書的的,所以他一下就知道要怎麼做了,這道菜他算是主理,忙個不停,而陳阿大則是在負責在盤上擺弄,別人還都以為,陳阿大才是老大,畢竟他在列盤弄菜。

    時間在飛逝,那四間飯店廚師有三間大廚都是上了年紀的,誰丟過這個臉呀!

    看老板,看灶台,看評判,但就是不知怎麼作手去弄。

    不過到了後來,看到瀟湘記在忙,他們索性也不急了,干脆大家一起看瀟湘記表演。

    瀟湘記上的是甜點,冬瓜雕了船,里面裝的是芋奶,先蒸煮再冰鎮,圓盤上以冬瓜皮作波紋,蘿卜雕上弦月,胡蘿卜雕的小花,青菜葉置的垂柳在岸,船槳已經收住,篙也收起,入夜靜謐。菜上到桌上時,評判們看的無話可說,只能嘖嘖稱奇,居然不忍下箸。五分!

    自選菜第二道,肉湯,這是知味齋出的題,他們也是略有點私心,知味齋的肉丸湯是有名的,但有名又如何,別間也是有花樣的。但凡混到今天能上台表演的大廚這個級別,都是老角色了,什麼花樣沒見過,很多菜只要掃一眼就能仿的形似味似,所以這個名字了唱出來,個個真的忙開了。

    瀟湘記,主料是肉骨,但放了藥材。

    知味齋,肉丸湯,不過那湯是用大骨熬過的,放了白菜葉,還有些粉絲。

    美食閣,用的是咸肉和鮮肉一起煮湯,外加了點茨菇。

    豫菜館,做的是肉碎湯,放了點咸魚,有些筍干白菇。

    瓊崖飯店,做的就是大骨湯,但放了些凍豆腐。

    能看到的就這些,加的別的姜蒜之類的不提,這倒菜整整做了一個時辰,都看到不停的往里面放東西,但都是粉末湯汁之類,不知加了些什麼好東西進去。不過知味齋看來早就準備上這道肉湯了,因為他們昨夜就準備了肉骨湯。

    結果這道菜比下來,知味齋得了四分半,瀟湘記居然也得了四分半,主要是這藥材肉骨湯大家都沒喝過,喝了以後第一反應是,發汗,第二反應是提神,第三才感覺到鮮美。這菜是王動去新馬泰玩時吃過的,按著新加坡馬來西亞一帶有名的肉骨茶的方子做的,他那會還特別買了配料包回來,好好研究了一下的,大明朝的人自然不知。

    美食閣的得了四分,豫菜館和瓊崖飯店的得了三分半。這一道菜,豫菜館和瓊崖飯店其實也算是個贏家,他們的肉湯看似平淡,但卻極具其味,實實在在就是肉湯,沒什麼花樣,都知道這味道也是不錯,加了不少東西,但大家卻看不出來。

    第三道菜肉丸

    瀟湘記,清炖獅子頭,有加蛋青,荸薺和香菇,與白菜芯一起炖制。

    知味齋,紅燒獅子頭,有加油條,豆腐,更盤時配的是大香菇。

    美食閣,清炖蟹粉獅子頭,不用多說了,淮揚代表菜,與煸好的青菜心一起炖制。

    豫菜館,紅燒獅子頭,有加雞蛋,加煮好的雞蛋走油炸,然後一起紅燒。

    瓊崖飯店,清蒸獅子頭,有加輔料冬筍和黃豆芽,與煮炒過的油菜洗淨、胡蘿卜絲一起列盤。

    能看到的料就這些,余下的就是比刀功,切肉,打肉末,然後比炸肉丸的火候。最後得分情況是這樣的,美食閣當仁不讓拿下了四分半,但除了豫菜館三分半以外,另三家居然都得了四分。

    最後結果︰瀟湘記二十三分半,知味齋十七分,美食閣十六分半,豫菜館十五分,瓊崖飯店十六分。

    這里面贏的最有實力的是瀟湘記,別間菜館輸的沒話講,但第二第三卻有點不服眾,畢竟他們出了題,佔了先機。不過沒關系,友誼第一,比賽第二,明年再來,早就定下調子了,一年搞一次。

    第一屆廚師比賽就這樣結束了,大廚們得了獎牌,酒店得了錦旗,一個大大的鐵鑄的灶王老頭屁股上刻上了“永樂五年,首屆廚師大賽,第一名,瀟湘記陳阿大,第二名知味齋陸九川,第三名美食閣沈從德”,這個灶王被瀟湘記供在了一樓大廳!
Nineider 發表於 2009-3-8 14:17
第三章 金陵煙雨 第三五節 比賽尾聲

    熱熱鬧鬧的京城第一屆也是大明朝第一屆廚師比賽結束了,不過余音繞梁,多日不絕。在瀟湘記的帶動下,幾個走入到最後決賽的酒店都推出了參賽菜目。這成了京城酒店的一大特色,以至于很多外地人到了京城,看到酒樓的牆上掛著參賽菜目的牌子而發呆時,那店小二的表演機會就到了。

    比賽對酒店來講,名聲打出去了,現在想到酒樓吃飯的認牌子,認廚師了;對廚師來講,他們在行內的名聲更響了,食客們也知道廚師的名字了;對王動來說,他的目的達到了,效果非常好,王動很滿意,雖然直接或是間接參加這個活動的絕大多數人並不知道王動這個人是誰。

    大賽結束後,京城餐飲業的格局發生了些變化,這種變化是所有人都沒有預期到的,整個京城的酒樓生意給人的感覺是出奇的好,然而,熱鬧卻是大、小酒店的,他們的生意真的是變的更旺了,大酒店算吃到肉了,小酒店倒是也跟著喝到了湯,而中等的酒店的卻維持不下去了。

    瀟湘記在無聲無息中,在京城開了第二間分店,只是盤下了一家小酒店,裝潢沒改只是換了牌子,里面的伙計廚師倒是換了不少,店名“瀟湘靚湯館”。凡是去了這家吃過飯都知道,湯真的鮮。靚湯館菜目上最多的也就是湯,讓京城所有酒樓不爽的是,他們還售賣湯的制法和調料,且生意火爆。

    “瀟湘記的湯能煮到這個份上,咱真的是沒話說。”陸九川,知味齋的大廚,“東家,比賽時咱就奇怪,瀟湘記也就是個藥膳肉湯,怎麼能和我們的肉湯相比,看來確獨特之處。”

    “他們這個肉骨茶,我也試了,算是個很有新意的藥膳,不過特別的鮮美,既然名字里有個茶字,是不是放了什麼茶葉,不過不象呀?”知味齋胡老板。

    “酸辣方面是差一點點,但這湯鮮。”豫菜館的幾位廚師也坐下來研究,老板也坐那發愣。畢竟,酸辣湯,京城本來獨此一家,結果,現在瀟湘靚湯館居然也推出了酸辣湯,賣的也不錯,已經有老食客在豫菜館開始玩笑,居然說豫菜館的酸辣湯不地道。

    “那日比賽之時,瀟湘記可有人在旁觀?”老板發問。

    “東家,沒有呀,那日比賽根本就沒做酸辣湯呀!”參加比賽的那個幫廚回。

    “沈師傅,你是說瀟湘記的蓴菜羹比我們的味道鮮?”美食閣的羅老板頭很大。

    “是的,我是覺得他們可能加了些海味進去,有點那種鮮的感覺,不過又不大象”沈從德可是得了第三名的大廚,“銀魚羹我也試了,他們做的是的確鮮些。”

    羅老板不會懷疑沈從德會把做羹的配方傳出去,畢竟他們是表親。瀟湘靚湯推出了很多別家飯店獨有的招牌湯,這讓那些飯店非常惱火,但瀟湘記也有做的漂亮的一面,這些湯只在店里賣,不會有湯料包外賣,倒是他們自己的肉骨茶,湯料包大賣特賣,唯恐別人不知道他們是怎麼烹制的。

    川香園的夏老頭是第一個找上門的,他有他的路子,平日里,飯店的老板不怎麼去同行那竄,但這個老頭是個異數,就喜歡竄,而且就是喜歡結交大廚,這天他私底下請了瀟湘記的陳阿大,這個陳阿大,如今在京城餐館業算是個名人了,居然也有很多人請他吃飯了。他本來不是個喜歡應酬的人,但得了大掌櫃和少東家的話,只要有人請,一定要去,要多走動,多露臉。

    “陳師傅,我就不明白,為啥子你們的菜就做的那麼鮮美?”夏老頭一臉問號,“比賽第一日,我就知道,陳師傅你要拿第一了,那蝦的底湯都被喝了,不瞞你說,我也喝了些,那會我們幾個就是不明白,你怎麼會把那底湯做的這麼鮮美的。”

    “陳師傅,不方便說是吧,你露個底,有秘方?”夏老頭不依不饒,“我就奇怪了,以往瀟湘記沒那麼多花樣呀,這幾個月,你們一氣推出了三十多個新菜,各種口味的都有,你們那個夫妻肺片,明明就是川味的,但老子以前從沒听過從沒吃過。”

    明明是夏老頭在發問,陳阿大居然沒機會插嘴,老頭一人自說自話。

    “還有那個肉骨茶,不是嶺南就是雲南的口味,那里濕熱,才會要這種味道,湖廣一帶,以前也沒這種骨湯。”夏老頭真是個行家。

    “夏老板,叫我阿大,這陳師傅听著扎耳朵。說句實在話,很多菜不是阿大創出來的,我們大掌櫃家里的廖師傅有個菜譜,記的都是大掌櫃的私家菜,這肉骨茶我是從那學來的。”陳阿大的話,讓夏老板大吃一驚。

    “大掌櫃?你們掌櫃不是張祿嗎?怎麼又有了個大掌櫃?”

    “張祿是只京城瀟湘記的掌櫃,我們大掌櫃姓王名動,去年東家請的,要說我們這個大掌櫃,那才是天下第一號大廚,他家里的廖師傅就偷著記大掌櫃私家菜,如今落下的新菜樣都過百了,我只是從他那偷了點。”

    “王動?”夏老頭恍然大悟,“看走眼了,那日搞行會,胡老板喊他大掌櫃,我還以為是說笑,不是說,他是你們姑爺?看他那麼年青。”

    “夏老板,年青怎麼了,你可不知我們大掌櫃的手段,解大人都很佩服我們大掌櫃的,還說詩文沒他做的好,大掌櫃肚子里的東西多的嚇死人,天上地下什麼都懂。”陳阿大看來是真的佩服王動。

    “呵呵,阿大,看你的樣,你大掌櫃不在,不用這麼吹吧,王動,還是個娃子吧。”夏老頭笑了。

    “老夏,平日里陳阿大和你交情是一回事,我們大掌櫃的名號你可不能這麼叫。”陳阿大急了。

    “噢!”夏老頭有點意外。

    “老夏,你是真的不知呀,剛開始大公子說起大掌櫃我們也不信不服的,今年春京城的幾個管事去了長沙府上學,我家三娃也去了,回來後說的東西我都不明白。大掌櫃過來京城後,你看到沒有,瀟湘記不一樣了吧,這比賽就是大掌櫃提的,王爺就是大掌櫃請來的,別的大人,我們大掌櫃都沒大理呢,都是自己來的。”

    “噢!”夏老頭想起了,當初張科介紹雪糖的時候,王動只是靜靜的在邊上,沒怎麼作聲,當時大家也沒把他放在心上。

    “老夏,不瞞你說,以前總以為京城瀟湘記第一,現在長沙府的瀟湘記才是第一,那都辦了學堂了,做小二,做管事,做廚子的都要去那上學堂,不只是學認字,小二學做小二,廚子去學做菜。”

    “啊?”夏老頭這才發現,前此日子,外面傳說,瀟湘記的小二現在怪的很,說話做事有些味道,他自己還去看過,還回去教訓過自家伙計。

    “老夏,要說我們大掌櫃,那可真是天上的星宿轉世的,神仙一樣的人物。”陳阿大目光有點迷離。

    “呵呵,那蝦湯里是不是加料了。”夏老頭還是記得今天的主要任務。

    “比賽那日告示板上有寫呀,味精呀!”……

    “皇上。前些日子得了個好東西,臣弟不敢獨享,也讓皇兄試試。”

    “六弟,什麼好東西?”

    “京城里搞了鮑廚比賽,臣弟去湊了個熱鬧,底下獻了個雞精,用來佐菜,特別鮮美。”

    “廚子比賽,呵呵,朕也有耳聞,瀟湘記得了第一是吧,不過這個雞精倒是沒听說。”

    “神奇的很,就是白水放那麼一點,都能變成鮮美的湯汁。”

    “噢?竟有此物?”
Nineider 發表於 2009-3-8 14:18
第三章 金陵煙雨 第三六節 建文影子

    兩位小莊,沒多長時間就把手駑制了出來,按著王動的要求,不能重過兩斤,射程要在百步開外,五十步要能穿甲,單發和三發,這是王動私底下讓他們去試制的,所以制成後,王動留下了樣弩,並讓兩人把圖紙送回,消滅了痕跡,當什麼都沒見過。而王動則把三把樣弩中的一把送去桃江工坊,這是他準備制來裝備自家護衛的。

    王動家的護衛是獅子山下最愜意的一幫人,三班人,兩班人在莊內值班半天,另一班放到南京城里去四處閑逛,名曰出巡。且這幫護衛每月休息一天,王動時不時的帶上一兩個外出走走,要不就折騰他們一下,去山上比賽打野兔,到江邊比賽抓王八,最離譜的是還帶著去喝花酒。王動清楚,這幫人,真有幾個錢了,無非就是嫖賭,吃喝沒必要,自已家里吃的不比外面差。所以,總有要地方讓他們去發泄,讓他們娶老婆呢,不知他們有沒有那個定性。

    除了一兩個嘴死硬的以外,如今這三十多個護衛,基本都已經混的很熟了,自家的那點底也都吐了出來,主要也是因為,這個東家不錯,獅子山下這潭水太深,至今為止沒有一個能試出底在哪,不只是通江,怕是通了海的。不過他們不知道的是,他的底,王動早就差劉秀珠去摸的一清二楚了,除了個別有點問題的,當然問題在哪,他也是知道,別的基本上都可以發展成為自己人。

    私底下這幫護衛也是有過議論的,一是東家有多少錢,二是東家和官府到底有什麼關系,還有就是東家身手如何。

    東家有多少錢,他們不清楚,反正家里錢不多,但進出很嚇人。王動宅子開了兩個貨門,一個出,一個入,每日馬車牛車進進出出不斷,別的不大清楚,有一樣,天天都往外拉冰,外面冰水今年可是賣瘋了。

    官府嘛,反正護衛是見到了,伯爺候爺都有上門的,至于解縉這個最大的官,他們不認識。

    東家一定是有些本事的,但身手怎麼樣不清楚,護衛里有幾個做個飛賊的覺得東家身手很輕快,做過水賊的說東家游水的樣子很怪,但耐力不錯,另外有人看過東家拿劍擺過幾個姿勢,象是個練過劍的,于是他們得出一個結論,東家應該也是個高手。當然了,對于家里的珠夫人,那是沒話講,絕對是個高手,和他們不是一個等次的。

    護衛們最爽的除了錢以外,還有就是兵器,東家總能搞些怪怪的東西給他們玩,比如飛爪,這個東西,某個飛賊出身的護衛自己有一個,但後來東家居然給每人發了一個,做的比他的還要精美,要知道,他這個還是師門傳了好幾代的寶貝。比如弩,那可是殺人的利器呀。比如匕首,一邊開刃,中間有血槽,另一邊是鋸。比如,天眼,別看是細細一支鐵筒,卻可看到千步之外。不過這些個東西,平時都是放在武庫里,只有訓練比賽時,才可拿出來一用,不大過癮。

    進入九月,這會是南京天氣最好的時候,每天就熱那麼一小會,秋高氣爽。出巡的護衛帶回來一個消息,城里面好象進來了很多神秘人士,大多是練家子。劉鷹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有點奇怪。其本上這個世道算是太平了呀,怎麼還會有這種事情。

    王動也搞不清楚,要說大明朝江湖上的幫派,雖然有,但沒武打書里說的那麼強,但主要是這幫人平時你踫不到。要飯的是有,但也不多,主要是洪武皇帝自己要過飯,所以很多地方的民政工作做的好,地方政府會主動去接濟那些要飯的,想辦法讓他們自食其力。另外還有的就是混混,但那些人也就是些皮,會些拳腳的也只是個流氓,不能算是武林人士。

    劉鷹是得了王動吩咐的,平時不要時常外出,畢竟,當初他們夫妻兩也是一路被官兵追殺趕到湘西去的。盡管這樣,還是有人意外的發現他這個總兵的親衛,找上他的是當年他們逃到江西時結識的一個百戶。建文帝的重臣黃子澄在朱棣兵臨城下的時候,被建文帝派出去招兵到京城勤王,此人的隊伍是其中一員,結果他們的隊伍還走在半路上,京城就被攻破了。還有個原因是,他是黃子澄的族佷,黃家被誅了九族,他自然成了鐵桿的反對派。黃百戶趁著劉鷹出巡的時候找到了劉鷹。

    “劉兄,你居然在王大掌櫃家做了護衛。”

    “百戶大人,怎麼也到了京城?”劉鷹說實話這個已經對這個朝庭沒多少恨了。

    “禁聲,如今已經沒有黃百戶了,只有小飯莊的黃掌櫃外了。”黃掌櫃感嘆。

    “噢,彼此,劉某倒還是個護衛,不過換了主子。”劉鷹也不懂這個黃掌櫃能不能听懂他話里有話,不過可惜的是,黃掌櫃沒听懂。在這個黃掌櫃眼中,他們這幫反對燕王的人,都是鐵了心的,那可是九族,十族的血海深仇。

    “呵呵,你現在的東家可是京城第一富戶。”

    “哪里,莊子是大了些,東家也不過是靠了他岳夫。”劉鷹有點奇怪,如果在長沙府,別人這麼說,他只能笑著點頭,但在京城王動是很低調的,家都在這麼偏遠的地方。

    “劉兄弟,別人不知,我可是知道的,湖廣一帶誰不知瀟湘記,如今你們東家是瀟湘記的大掌櫃,還有個三湘商會,那酒賣的一個火呀,日進斗金呀。”

    “百戶大人不是做了個太平掌櫃了嗎,怎麼對我東家這麼清楚。”劉鷹有點意外。

    “貴東家的名字如今在京城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呀。黃某的小號自然是沒有資格去參加廚師比賽,不過瀟湘記大掌櫃的名字還是知道的。”黃掌櫃笑著說,“無他,今日只是看到故人,出來敘敘舊。”

    劉鷹把這事很快就告訴了了王動,從劉鷹嘴里,王動知道,這個黃掌櫃絕對是個建文余逆。

    “劉大哥,此人我看還是不見不打交道為好,省的麻煩。”

    “劉鷹知道。”劉鷹也是人一絲憂慮,“按理說,這個身分,踫到熟人都應避著走,他居然會主動來找我,一定是有些陰謀。”

    “大哥說的有理,既然如此,但你有多個心眼,看看他葫蘆里埋的是什麼藥?”

    果然,再一次相約的時候,就是到黃掌櫃的四而飯莊了,進了包間,黃掌櫃大談特談朱棣的暴虐,瓜蔓抄,滅十族,听的劉鷹也是有些動情,畢竟他們都曾經是局中人。臨到走時,劉鷹還是提醒了黃掌櫃一句“莫談國是”……

    楚王已經把西洋貿易的方案交給了永樂,整整二十條船的貨。永樂看了以後也沒說同意,也沒說不同意,基本沒怎麼表態。楚王不大清楚永樂帝的意思,王動那也在猜。鄭和的船隊已經回航到福建了,經過台灣海峽的時候,被小六子探知,傳了飛書過來。

    “王爺,鄭大人南下,所負使命繁多,即要宣國威,又要結友好與鄰邦,還要兼顧著貿易。”

    “皇上做事要排場,宣國威這事,先皇是想去差人去辦,只是沒忙過來,他這會算是緩過來了,馬上使人到處跑。”

    “王爺,有沒有緩過來,怕是只有皇上自己知道。北蒙那邊前些年可是一個勁的想南下,東面的日本也是時有犯邊,若要平定北面的戰事,東南可是不能出什麼差錯。”

    “靜之所言極是,本王到是沒看到這一層。”

    “我朝銅銀短缺,而西洋大食一帶銅銀乃是富礦,一直以來,都是經由西洋商販做這經濟,販大明絲綢瓷器去西邊易之以銀,鄭大人此行,能直接與西番做些買賣,應該所獲頗豐。”

    “三寶太監此行主旨不是市易,靜之不必為慮。”

    “王爺可要快呀,不多幾天,鄭大人可就要回來了,因著季候,怕是不會久留,皇上可能馬上會差他再次出使西洋。”

    “鄭和回了?有這麼快?那倒要加緊備貨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