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 重回永樂時代 作者:清宵好夢 (連載中)

Nineider 2009-2-3 17:27:53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499 122073
Nineider 發表於 2009-3-13 08:37
第四章 南洋夜雨 第三六節 小國有寶

    熱帶雨林給人的感覺就是悶熱,大家雖然有些準備,但還是受不了密林里悶、濕和熱,特別是周鼎手下的士兵。王動一行也有四百多人,王動的人不多其實也就三十人不到,余下的都是鄭和派來的衛隊,說到要調人保護王動,個個都爭先恐後,最後周鼎手下調了兩百,李大成手下調兩百,有火槍兵,也有水兵。士兵們雖然也有冬裝夏裝,但在這種熱帶雨林里行軍,要穿什麼樣的衣服好,誰也不知,不過反正只要在你能忍受的範圍內把自己包嚴實就對了。時時會有吸血的蟲子,以及不知名的毒物,所以皮膚露的越少越好,但熱呀,不一會衣服里就能擰出水來。

    甦門達剌通往那孤兒國的路是小路,這條小路小到一定要有向導帶路才行,有時走著走著就沒路了,只有當地番人才能在這密林里弄清楚方向,當然了不多久大家就發現,王動也以弄清楚方向,他把飛機上那塊驢友專用表帶上了,上面有指南針。

    在林子里走了整整兩天,王動算是明白為什麼鄭和放著陸路不走,反走水路,水路是方便呀。交通重要呀,以後還是要修路,要不就干脆,把這些地方都封起來,保護原生態。

    當林子里突然竄出很多弓箭相向的番人時,王動知道,這會接近一個部落了。這些番子好象是從地里生出來一般,悄無生息的就一下子出現了,番人們倒是光著身子百毒不侵的樣子,只在檔部圍了些樹葉,不過還有一個明顯的特征就是,臉上有剌青,三葉狀,象阿迪達斯的LOGO。不用多說,這是那孤兒國的人,那孤兒國的人很好認,他們臉上都有這種剌青,正因為這個刺青,那孤兒國還有另一個名字花面國。

    經過向導上去一解釋,對方馬上收起了敵意,畢竟大明朝的威名在這一帶還是深入人心的,特別是通過這些年不停的有使臣下西洋,西洋諸國連老百姓都知道在遙遠的東方有那麼一個強大的存在。

    那孤兒國國王根本沒有想到會有明朝人穿過這密林來到他的國度,他也知道,明朝人的到過意味著財富,這隊明朝人顯然是帶著禮物過來的。王動當然會備些禮物的,絲綢瓷器之類的東西,不過看著國王的樣子,絲綢送他也不知怎麼用,要麼拿回去掛著當裝飾用來炫耀,要麼就整塊裹身上,如此一來,後世看到非洲人的布袍是不是裹整塊布發展起來的。

    不用王動表達做點買賣的意思,國王已經吩咐,不能白拿明朝人的東西,命手下的人去安排交換,看看有什麼大明朝人能看的上的。王動也沒提什麼特別的要求,這個國家除了森林資源以外,還就是有礦產資源,這會他們所知道的森林資源也就是些木料香料為主,也就換點香料吧。

    國王還是非常客氣的宴請了明朝人一次,明朝人身上的一切,在他們眼里都是錢,國王也向王動打听了明朝的情況,打听了鄭和的情況,王動則據實以告,言明鄭和大人在海上,可能數月之後會到那孤兒國造訪,國王心里大喜,他的國家雖小,但在他眼里一點都不比甦門達剌國差,真正輸給他們的是,本國沒有大的港口,所以很少有外國的船過來,因此不大為外面所知。

    在王動的眼里,那孤兒國只是一個大的村寨,不過這個村寨的人表現出的侵略很強,民風與甦門達剌不大一樣,感覺比爪哇人還好戰些,還有一點就是,有點夜郎自大,沒辦法在密林里時間久了,沒出去見過世面。

    與那孤兒國鄰的國家叫黎代國,也是個小國,但比那孤兒國要大些,這個國家就不一樣了,算起來,黎代國還是甦門達剌的屬國,國王也沒想到會有明朝人走陸路過來,對王動的到訪也是十分高興,當王動表示要交換犀牛角里,國王馬上找人弄了一小堆過來,並表示,若要活的,當即可以差人去抓。

    在黎代國只兩天,但便有人來報,海邊看到了明朝的大船,在他們眼里的大船,也只是王景弘差來接他們的櫓船,王動等人與國王作別,登船而去。

    因為過來接王動,鄭和的船隊在與甦門達剌相鄰的另一國南f錒堪叮 喜忱錒浦  艙媸翹偎耍 彩且桓齟蟠逭 眩 醵 熱說攪酥 螅 惚淮︰停 ︰痛習兜囊簿腿俁噯耍 詮跬蹙穎呱喜菰徽  駝飧霾荽吹撓   丫 謎飧齬腋械膠寡樟恕br />
    國王住的是個大木屋,木腳屋,要有樓梯拾階而上,木腳下便是羊圈,那里的牛羊由國王的僕從直接放牧,王動有幸參觀了國王居住的這個木屋。雖然在羊圈之上,但卻十分整潔,沒有一點腥臭的味道,屋里面放了很多的花和香木,加上海風也有吹到這里,感覺也還行。

    方郎中則告訴王動原來蓮花香是這里出的,蓮花香是降真香的一種,算是降真香中的極品,在大明朝的時候,只知道出自西洋,這些年才知出自甦門達剌國,在甦門達剌的時候,方郎中看過那里的香料,並沒有發現蓮花香,問了人,有人告訴他可能是南f鋝模 彼且壞秸飫鎦 螅 嚼芍新砩暇駝業攪肆 ㄏ恪7嚼芍姓餉匆凰擔 醵 畔肫穡 淮恚 蹌俏葑永 媸竅隳咀齙畝 韃簧佟br />
    南渤里國是南海諸島國的最後一站,可惜的是這里米糧少,雞鴨也少,最多的就是海產,魚蝦在這里幾乎不值錢,沒辦法,這里近海魚蝦太多了。魚蝦多,王動馬上就意識到,這一帶近海海底應該有古代人所說的寶貝。果然,此國西北有一島,島上無人,整個島是個平頂的山,因為象個帽子,而被明朝人稱為帽山,劃個小船半天也就到了,這個山對于海上的行船非常重要,山以西被稱為那沒洋,自此西去全是茫茫大海,從西而來望此山收帆,往西而去自此山始,這個山周圍魚蝦最多。

    王動去帽山的時候是帶著劉秀珠一起,劃了個小船,同去的還有吳朝干等護衛,王動去時就發了話,水性好的同去,大家以為要一起去撈魚蝦,不過王動則非常大聲的告訴他們,“發大財!”,大家听了將信將疑。

    小船還只差幾步到岸了,王動讓大家往水底看,這一看不要緊,陣陣驚呼往來,這海底的景物真的是美,底下全是珊瑚。珊瑚這個東西,在後世的王動看來,不算什麼東西,不就是珊瑚蟲的集體公寓嘛,但在古代這可是寶貝。高大的珊瑚樹只可由帝王之家收藏,盈尺大小貨值千金。

    劉秀珠的驚呼除了珊瑚樹外,大半是因為生活在珊瑚間的各種生物,顏色俏麗的小魚,奇型怪狀的軟珊瑚。海底一丈,陽光直射下去,所有景物盡收眼底。王動雖然沒敢弄個泳裝出來,還是有所準備的,所謂的鯊魚皮制成的緊身衣,這是王動在中國所能找到的能讓大家都能接受的最好的游泳和潛水裝備。

    上小船之前,王動夫婦就穿在了衣服里面,這會外面一脫就下到海底觀魚覽蝦去了。同去的當地漁民,非常奇怪這幫明朝人會對海底的海樹有興趣,對于世代生活于此的人來說,這里魚蝦雖多,但捉起來不易,海底太多海樹,魚都藏在樹石洞里。

    王動是帶著劉秀珠去玩潛水的,可同去的人不是,這幫人是去取寶的,***,沒多一會,小船上放滿了珊瑚樹,海底下的水也渾了,弄的王動極為後悔,這算是對海底生態極大的破壞,但講生態之類的東西有什麼用,那時的人哪會管這些。弄上來的珊瑚樹大的有三四尺,這弄回大明朝可值萬錢。
Nineider 發表於 2009-3-13 08:38
第四章 南洋夜雨 第三七節 斯里蘭卡

    “自帽山南放洋,好風向西北行三日,見翠藍山在海中。其山三四座,惟一山最高大,番名按篤蠻山。彼處之人巢居穴處,男女赤體,皆無寸絲,如獸畜之形。土不出米,惟食山芋、波羅蜜、芭蕉子之類,或海中捕魚蝦而食……”摘自馬歡日志。

    翠藍山是後世的泥科巴群島,以後世王動的眼光來看,這些印度洋熱帶島嶼非常的美,但卻不符合大多數人的觀點,這里沒有茶水,沒有米飯,為多數人不喜。到了這一帶的小國家,看多了番民的光屁股,如今大家看到赤身體的男男女女都沒啥感覺了。王動有時看著這些在沙灘上捕小魚蝦的番民,就想到了體沙灘,沒想到後世回歸自然也不過是復古而已。

    本來船隊在這里只是補充淡水,但這里有個好東西紅薯。王動早就是交待過的,不管到什麼地方,只要船隊一停,自己這條船上所有人,都要上岸走走。方中上去一走就發現了這個好東西,弄回來之後,自己只當是個吃食,結果就被王動發現了。王動看了大喜,馬上讓陳四去買了一大堆回來,或蒸或烤,弄的一幫人又是感嘆不已,東家真是個神人呀,最牛的是,王動讓陳四把收來的紅薯切片曬干,或是煮熟悉後曬干,制成兩種紅薯干,東家還命陳四試著用這些紅薯干制酒,于是,陳四真的把他在島上能搜羅到的紅薯全買了過來,一時船上甲板上曬的全是紅薯干,人無入腳之處。

    此地還有一個掌故,這是費信說給馬歡听的,當年佛祖曾到過此地,脫衣去洗澡,洗完澡後,衣服被偷,佛祖于是下子咒語,從此後,當地人身無寸褸,不能作衣。大家听了只是一笑,佛祖能割肉喂鷹,有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大慈大悲心境,你“借”他衣服居然會下咒語,怎麼可能。

    過了泥科巴群島之後,一路西行,海上風和日麗,大家百無聊賴。人就是這樣的,一旦有暴風雨,又擔心緊張,可天天大太陽,海面風平浪靜又覺得沒了趣味。自從王動讓陳四搞出很多紅薯干之後,大家一時追捧,有事沒事弄些紅薯干吃著玩,開始大家也都吃的很爽,後來發現放的紅薯屁實在受不了,王動可是住在甲板上艙房里,窗子一開,海風一吹,什麼味道都散了,甲板以下那可是個悶罐子,臭氣郁積,一時人不敢入艙。有些吃多了的感覺到肚子不舒服,方郎中的本本上記下了長長一段,“此物食用過量,有腹脹、燒心、胃疼之癥,疑具濕阻脾胃之效,氣滯食積者應慎食。”

    這天,王動去王景弘船上觀魚,王景弘得了龍魚之後,天天日子過的蠻有趣味。龍魚是食肉動物,王動早早就在島上撈了很多魚花過來,所謂的魚花也就是小魚苗,後世王動看過別人養龍魚,就是用小鯰魚、小青蛙、或是不值錢的小金魚來作魚食。在陳四收購了大量龍魚後,有段時間那龍魚越吃越瘦,王動就想到讓人去撈小魚花,結果很幸運的是,當地漢人有吃江魚仔這道小菜,就是抓寸長的小魚曬干過油,這用來下稀飯或是送酒都是很爽的吃食,所以陳四很快就收了不少小魚花回來,活的就養著,死的就做成江魚仔。

    “靜之,這龍魚,氣勢不凡,還真是有些龍氣在噢。”

    “王大人,此魚大明朝不產,若是能帶回明朝,搞個斗魚大會,定然能奪魁首。”

    “斗魚大會,呵呵,不可,養著賞玩只是興趣,若斗魚,則會增奢靡之氣,玩物之志,切切不可。”

    “王某還想著讓大人獻幾尾龍魚給皇上,如此一來,那就算了。”

    “噢,呵呵,皇上那邊,自然還是獻上幾尾的,堂堂龍魚,做臣子豈可專美。”

    “大人可有準備,紅龍還是青龍。”

    “紅龍喜氣,我看還是紅龍好些。”

    “皇上得了這魚一般如何喂養。”

    “內府有專司。”

    “喂死了怎麼辦?”

    “這個,這個,怕是也要掉腦袋的。”

    王動不語了,王景弘也知道了王動的意思,不過這種稀罕的東西,獻還是要獻的,只是以後要是養死了,王大人也是要記得站出來幫著說兩句話。

    王景弘不知道這已經著了王動的道了,王大人這船上也就三五條龍魚,王動船上還有幾百條呢,這種魚放玻璃缸里看著很美,如今幾百條放在木制的水箱里,根本無法完全欣賞到魚優美的體態。王動船上那幫人早就吃膩看膩了,只是當初也是花買來的,丟了太可惜了,加上王動也發了話了,這東西弄回明朝,值大價錢!王動話,大家還是相信的。

    相傳佛陀涅?後,有兩顆佛牙舍利留存世間,一顆傳入錫蘭山(斯里蘭卡),一顆傳入當時的烏萇國,後由烏萇國傳到于闐。五世紀中,南朝高僧“法獻”游于闐,把佛牙帶到南齊首都建康(南京)上定林寺佛牙閣里。

    錫蘭山國王宮的邊上,有個建築名為佛牙精舍,佛陀的佛牙舍利便供奉在那里。永樂三年的時候,朱棣已經被人去請過佛牙,但沒有結果。永樂五年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時候,也去那進了香,佛牙為眾寶所拱,暉光赫奕,預示佛脈在錫蘭山累世相承,當地百姓敬禮不衰,可惜的是,國王阿烈苦柰兒,崇祀外道,不敬佛法,對國王不事佛教,當地番民雖有怨言,但卻不敢直泄。國王的暴虐凶悖,在鄭和眼里絕對是褻慢佛牙。第一次鄭和到錫蘭山的時候,只是進一步永樂帝的友好信息,永樂帝也是想鄭和這個能臣過去探探水,結果還是沒能回佛牙。這次去,永樂帝還是有這個不能擺在桌面上的目的,迎取佛牙。傳世佛牙只兩顆,前朝有德高僧已經迎回一顆了,如果永樂這一朝還能迎回另一顆,那可是德昭千秋的盛事。

    這些事是臨到錫蘭山國前一天,鄭和講給王動听的。關于佛牙舍利子這些東西,王動向來不信,後世有過一個笑話,發生在王動新馬泰游的時候,當時的新加坡新建了一個佛牙寺,寺里面供著一顆據說是佛祖的佛牙舍利,王動那次旅行團到新加坡的時候,正好佛牙陳列對外開放,而佛牙寺卻好又在新加坡的唐人街(牛車水)處,所以導游特別安排大家去看,結果王動一看就嚇了一跳,那個佛牙舍利有近兩寸長,這怎麼可能是人的牙齒。果然當天新加坡當地的報紙就有關于這個佛牙舍利的文章,有人偷偷拍了相片給動物學家看,動物學家看了之後認為是某種體形較大的食草動物的牙齒,絕對不可能是人的牙齒,結果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和爭鳴,最牛X的是寺廟里的主持居然回應,佛牙是真是假自在信徒心中。要知道,為了建這個佛牙寺,這幫葫蘆僧讓所謂的信眾捐了上千萬新幣(新幣︰人民幣=5︰1)。經過這個事件,所謂舍利子之類的東西,在王動眼里都是笑話,只是某些別有用心的人,找個理由,達到某種目的罷了。

    鄭和此次除了帶有中國敕制的錫蘭山國王金印和詔書以外,還有大量的永樂帝御賜的經文和黃金,目的也就是一個,想辦法弄回佛牙。鄭和的任務,這會也就是王動的任務。王動也知道鄭和最終是把佛牙給帶回去了,而且還有一次在錫蘭山國用了兵,下西洋唯一一次用兵,那次充分體現了鄭和的軍事指揮能力,以弱勝強,最終把國王等一干人抓回了明朝。但現在看來,仿佛鄭和一點把握都沒有。

    上岸之前,鄭和做了詳細的安排工作,王景弘這位下西洋的二把手,被留在了船上以防萬一,由鄭和和另一位叫王貴通的太監兩人為正副使下船與國王會面。不過在王動眼里,明朝船隊上真正的明星不是鄭和,而是一塊“行香碑”,此碑的正面上方有一對飛龍浮雕,碑的四周雕刻著精致的花邊,中間刻有中文、錫蘭山文(泰米爾文)和波斯文三種文字。碑大約有5尺高,寬1尺,厚半尺。中文的碑文寫著“大明皇帝遣太監鄭和、王貴通……比者遣詔諭諸番,海道口開,深賴慈佑,人舟安利,來往無虞,永惟大德,禮用報施……”王動目前的古文水平大致也就描到這麼多字,一看就知,上面的碑文是昨天現刻上去的。

    船隊到錫蘭山國一個名為別羅里港口,錫蘭山國也有大臣在此恭迎,不過一幫人上岸之後,沒往人多的集市去,而是徑直沿著海邊往一處石頭山而去,那石頭山看上去光禿禿的,什麼也沒有,也沒看到有歡迎的人群,也沒看到有什麼建築,奇了怪了?

    注紅薯又稱山芋,據考證是明萬歷年間華僑自菲律賓引進,但馬歡著書確有山芋一說,可能此山芋非紅薯,本人于此先行引進。

    注迎取佛牙是發生在鄭和第二次還是第三次下西洋尚有爭議。
Nineider 發表於 2009-3-13 08:38
第四章 南洋夜雨 第三八節 佛牙舍利

   “此處海邊山腳光石上有一足跡,長二尺許,說是當年佛祖從翠藍山來,從此處登岸,腳踏此石,故跡存此。”

    “二尺之印,佛祖果然不同凡響(真是仙人放屁)。”王動在想,怪不得佛牙有兩寸長,一個足印都兩尺了,佛祖果然是個偉男子。

    “其中淺水不乾,人皆手蘸其水洗面拭目,曰‘佛水清淨’。靜之,同去,呵呵,此水明目。”

    這就不大可能了吧,沒道理呀,呵呵,這在海邊,也就是淡水加點鹽,大不了就是個生理鹽水接近的比例,這也能明目?一不小心有點什麼細菌感染了,那就說不清了。到時別人說你做多了違心事,這會佛祖責罰你,呵呵,沒事找事。

    “上次我等前來,此地番王亞烈苦奈兒態度傲慢,若不是看在財物的份上,怕是不讓上岸。”

    “呵呵,此人不識眼頭。”

    石頭山另一側有寺廟,一問才知,這個寺廟居然里面供的是佛祖的肉身佛,也就是佛祖坐化後,以金漆包身而成的肉身佛。這個,王動听過很多,但沒見過,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佛祖的肉身一定不會在這個寺廟里,彼妄言,姑且听之,過廟總是要進香。而且這廟在這里來頭這麼大,鄭和大人沒去發表什麼現場演說,先到這拜佛祖的足印,又拜肉身佛,這場面上的事做足了,一定大大得當地番民的歡心。

    佛牙也在這里,這讓王動太吃驚了,原來,迎接鄭和的使臣,在得知鄭和要去拜那佛祖的足印時,便對鄭和說了,如今的佛牙已經被此間寺廟供奉,所以鄭和才過來進香。錫蘭山國的接待大臣名為耶巴乃那,國王的族弟,此人倒是素有善名,但為人羸弱了一點。

    王動又一次見到了佛牙,被放置在一個沉香木制的盒子里,那盒子上瓖滿了寶石,這粒佛牙倒只有半寸左右,還有那麼點象回事,只是漆黑如玉。

    鄭和在廟里的布施出手太大了,首先是佛像披紅,全是一水的綾羅綢緞,然後全套的法器,純金打制,最後還要給佛象塑個金身。特別是一個純金打制的一尺高的佛祖坐像那可真是無價之寶。同時鄭和還宣布,為了供奉這個金像,大明朝出資修建佛光寺,這話一出,在場所有人都被雷倒。鄭和有一點沒有想到,王動看到了,那就是錫蘭山人貪婪的目光。

    王城離碼頭約有五十里左右,鄭和一行人不多也就千余人,隨行的士兵雖然是儀衛打扮,但卻都是周鼎選出來的強兵。

    清塵道長一路上看到了很多好東西,寶石,這里的人,個個身上都佩帶寶石。後來一問,王城邊有座大山,山很高,終年雲霧環繞,山上還有一個更牛的足印,入石兩尺,長八尺有余,這個更有來頭了,當地人說是人類的始祖阿聃聖人,不過清塵道長心里早早就把這個足印認定為中國的老祖宗,盤古,想來想去,也只有這位神人能擔當的起這個腳印。錫蘭山上的寶石大多出自此山,以前隨便可見,探手可得,現在地表的已經看不到了,不過只要雨下的大些,沙土之中也能看到,當地人還有種說法就是,這些寶貝都是佛祖的眼淚結成。這個說法讓清塵道長很郁悶,憑什麼都是佛祖呢,不能是老君的眼屎嗎。

    周鼎以前跟著朱棣駐防九邊的時候,和北蒙的人打過仗,後來也和寧王的朵顏三衛打過交道,但盡管這樣,也還是受不了錫蘭山的牛屎味。蒙古人可是以牛屎作為財富的象征,誰家的蒙古包前牛屎多,誰家就有錢。可錫蘭山不是這樣,他們是尊敬牛,把牛屎燒成灰去涂在牛身上,把牛屎用水調稀了涂遍木腳下的地面,更有甚者,村寨各處都灑著稀牛屎。好在這會時間長了,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但總有些體質不行的士兵被燻倒了,當然也只能說是中暑或是水土不服,哪個敢說是被牛屎燻的。

    國王亞烈苦奈兒也真是個牛人,別的國王看到大明朝的使團來了,跪行相迎的都有,他老人家這會端坐在木榻之上,等著鄭和過去見禮,好在鄭和也不以為意。

    一幫人又開始你好我好說沒營養的官話,國王最後倒是讓人抬了很多寶石出來,鄭和這邊也長長的回賜品的禮單,大家都有收獲。

    接下來的日子便是在官方主倒下的民間貿易,大家開始易貨,王動提出了要四處走走,特別是去看看那個聖人的足印。國王應允,還派專人去護送,所謂的專人是王子納顏,這個王子听人說過明朝的富庶,一路上只是拉著通譯問長問短,反正就是一個意思,明朝都有些什麼,吃有什麼,住有什麼,穿有什麼,用有什麼,問的王動不甚其煩。不過也是好,真是個無欲無求的人,還不好打交道,既然這樣,王動自然也就不客氣,找了個日子在船上請王子吃了頓飯,反正在那船上他看上的東西,都送給他。這可真真的讓這個王子興奮了好幾天,還好他沒點王動船上的婢女,不然王動還真不知怎麼辦才好。

    王動在錫蘭山轉了幾個地方之後,大體的概念也就有了,無非是種水稻,種茶,那個水汽豐沛的山適合種茶,整個感覺與小雨中的岳麓山一個樣,只是這海拔更高。另外這里的寶石礦那就不用多說了,好東西呀,你隨便一個瓷器送出,能換一把回來。

    此地還出產珍珠,***,多到沙灘上隨手一個珠蚌里都有,不過這是王產,國王也是省事,反正多,不愁,直接挖了個池子,把珠蚌丟進去,等死了爛了以後,撈出來洗洗就行了,這種采珍珠的做法听了讓人咂舌頭。

    王動後來也發現,國王其實也是信佛教的,但這些年來,印度教有點傳過來,回回教也是有影響,國王倒象是個集大成者,在他身上這些宗教畸形的結合了起來。佛教的教義不能讓他發財,他喜歡做無本生意,但佛牙似乎帶著佛咒,讓他覺得有點不爽不順,已經遷到遠遠的寺廟里去了,但還是心里隱隱作痛。

    鄭和再次提出要迎回佛牙的時候,國王心動了,小金像的事也有人報于他知,明朝人有錢呀,真的有錢呀。這會在國王眼中,那粒佛牙已經是財富的代表了。經過討價還價,五日之後,鄭和以銀兩萬兩,金百兩,“迎”回佛牙。皆大歡喜,國王一激動,又讓人送了兩車寶石過來,這下倒出了鄭和的意外,本以為從貨值上虧了,沒想到這樣了來,反倒賺了。

    耶巴乃那本是竭力反對把國寶佛牙交于外人的,但他的苦諫國王根本听不起去,他也不笨,上官不行走下層路線,發動百姓。結果不明真象的老百姓從四面八方涌來,守護著佛牙,根本不讓明朝人靠近。這會國王的威力顯現了出來,他直接派出了軍隊去取佛牙,明朝人倒成了看客。

    王動與鄭和提了建議,失了民心,怕是不好,哪天換個國王,錫蘭山這個國家,明朝人可能就進不來了。當天晚上,國王強行命令在寺廟外舉行佛牙的交接儀式,整個過程明朝人看就行了,不用準備什麼。國王還是很POWER的,當日僅花瓣一項,在王動眼里不下幾噸,真不知他從哪弄來的,一時間旦聞花香不知屎臭。

    鄭和得了王動的建議,也知道要怎麼辦,夜晚當錫蘭山人點起篝火,地上和空中花瓣飄舞的時候,明朝的人禮花開始燃放了。初時當地人以為是驚雷,個個伏地禱告,但見天花綻放,以為佛牙顯聖,個個唯唯諾諾,這下佛牙交于明朝人是承天意應佛旨,大家都沒得話說,不過國王知道怎麼回事,耶巴乃那也知怎麼回事,一定是明朝人弄的花樣,但為時已晚。
Nineider 發表於 2009-3-13 08:39
第四章 南洋夜雨 第三九節 印度小國

    船離了錫蘭山之後,分成了兩隊,一隊由王景弘帶著去了溜山國,也就是後世的馬爾代夫,王動本想讓廖管家帶著劉秀珠和綠柳隨王景弘的船隊一起去玩玩,馬爾代夫的風光那是沒的說的,結果兩位夫人不願意,還是要跟著他,于是大家一起往印度半島而去。

    印度半島第一站加異勒(印度的半島南端東岸和阿枝巴丹、甘馬里等地),小國家,國王名為葛卜者麻,第二站是小葛蘭(印度奎隆),然後是柯枝(印度科欽),最後一站是古里(印度科澤科德),古里也將是這次下西洋之行的終點站。王動搞不清整個印度次大陸的形勢,同樣的鄭和也搞不清楚,連候顯也搞不清楚。

    事實上,當時的印度有兩個大的甦丹國存在著,一個是德里甦丹國,建都在德里,另一個是巴赫曼尼甦丹國,定都古爾伯加。但這兩個甦丹國一個控制了印度次大陸的北部,一個佔據著中部,最早其實只一個德里王朝,但後來這個德里王朝衰弱了,而且不是十四十五世紀之交,那個組織軍隊要證討明朝的瘸子貼木兒還狠狠的打擊了一下德里王朝,這才有中部另一個甦丹國的分立。

    印度半島的南端則是一個一個的小國家,這要感謝印度半島的地形,這個半島嶼東南東高止山脈和西南西高止山脈呈V形,這使得北部或是中部的國家要打到南端沿海,一定要翻過大山,要麼就是要走水路,這都大大超過來北邊國家的經濟和軍事實力。鄭和要走訪這些小國家,就處在這個V的下端左右。

    在加異勒國的時候王動就發現了,在這些國家還是佛教的天下,並不是後世共知的印度教,而且伊斯蘭教已經完全滲透了進來。這里不是實行的印度的種姓制度,這里的人分成了五個等級,一等名南昆,基本上是與國王有點血緣關系的人;二等回回人,其實也就是穆斯林的長老;三等人名哲地,系有錢財主;四等人名革令,專服務于哲地的幫手們;五等人名木瓜,木瓜是最為低賤的,這個名字應該是音譯而來,與木瓜水果沒有半點關系。木瓜不能住在城里,只能住在海外,房檐高不過三尺,逾制將被定罪,衣服也有特征,上衣不過臍,下不過膝。在戶外木瓜要是遇到南昆、哲地人,必需伏于地,候等他們經過後才能起來走動。木瓜之流,大多以賣苦力為生,命運較為悲慘,這比老朱的戶籍制度要慘多了。

    加勒異國不是鄭和的重點,但卻是王動的重點,這里盛產胡椒,不過王動他們到的時候,已經是四月,這里進入了雨季。接下來的整個一個月里,不管王動等人是到小葛蘭也好,到柯枝也好,在這個季節里,古印度的這些小國糟糕的城市建設,讓王動等人頭疼不已。

    此地城鎮均無陰溝或陽溝,更別說城市里系統的排水內河,一到雨季,日夜雨下個不停,街面成河成湖,根本沒法出門,不過當地人顯然是習慣了,下大雨則在家里玩樂。所以接下來的時間,也是王動這幫人日子過的最郁悶無聊的時間。

    鄭和走水路,王動走陸路,兩隊人馬平行穿越過南印度諸小國。馬歡跟著王動這麼一走對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有了深刻的體會。馬歡本人是懂梵文的,這使他到了印度半島之後,如魚得水,雖然有些口音問題,但基本上能夠交流。

    王動的隊伍要比在甦門達剌雨林里穿行時人多多了,這次鄭和可是調齊了一千人給王動,只要是調給王動的人,王動都會特別派發些賞銀,還有一點最爽的就不用說了,王大人最重視吃飯,只要到開飯的時候,就是這些士兵最開心的時候,不過這次例外了。南印度的這些小國,信佛教的敬牛如神,從這點上看,絕對是佛教與印度教的融合,所以大家不能吃牛肉,雖然這幾個國家的黃牛體形大過中國,但只能看不能吃,要吃也只能吃牛奶。在大明朝時候,有多少人能喝的起喝的慣牛奶呀。還有讓人不爽的是,這里穆斯林地位高,順帶著大家不吃豬肉,這太郁悶了。吃來吃去,不是雞就是鴨要不就是魚。羊和狗是不少,但他們不大敢吃,羊肉和狗肉都是內熱的吃食,在中國都是天冷的時候才會吃,而在南印度這種熱帶地方,本來這隊伍里又沒幾個女人,再吃這種內熱的東西,那火燒起來可不是個事。當地女人他們是不大敢去踫的,在暹羅還好,可到了錫蘭山之後,這里的人就對牛屎有偏愛,個個身上衣服穿的是不多,但看到點肉的地方都涂著牛屎灰。好在已經這種氣味,但你要那些士兵去找這種女人泄火,個個還是搖頭不已。

    王動他們這一千人可真是吃喝隊呀,開始的時候,是到了開飯的時間停下來,王大人一聲令下,選出個百十人出去打獵。後來這事專門交給斥候了,每十人一小旗的斥候本來是最累人的,但這會大家都搶著干,看到的活物都獵來,只要沒宗教禁忌就行。特別是這里的大果蝠,自從王動在龍城(新加坡)烤過幾只後,如今最受大家歡迎,偏偏這種大果蝠倒吊在樹上象個靶子,一箭一個,特別容易獵取。斥候隊仿佛是打獵隊,隊伍經過之後,方圓五里之內,能動的有點肉的基本都被他們給死的活的抓了去,一到開飯的時候,烤的肉那叫一個香呀。

    這天馬歡踫到了兩個番人,一男一女,這兩人身上幾乎什麼都沒穿,男的只是腰那綁了點麻繩另用白布把檔處裹了下,女的也是用片布蓋在私處,兩人上下身涂滿了灰白的牛屎。不過有點特別的是男的手上拿了個大海螺,兩人邊手邊吹,所以遠遠就被大家看到了。

    馬歡只是好奇,便請他們停下一起吃飯,吃的簡單只是酥油飯而已,肉這兩人倒是不吃,馬歡只能請他並試了試,陳四做的米飯團,結果兩人吃的津津有味。

    男的除了手上的大海螺顯眼外,還有他一頭驚人的泛著油光的長發,看到馬歡盯著他的頭發看,那人講明了身份。原來這人還是個耆那教的祭祀,有特別的名字叫濁,這種都是世襲的身分,自生下來就不能剪頭發,而且不能梳理,那油光是因為涂了酥油。而意外的是,跟著他一起的婦人,居然是他老婆,他們平日出行,倒是與和尚一樣,走到哪布施到哪,一般人家只要看到他們路過都會贈些錢米給他們。而他們此行,正是去柯枝國,說起來還與明朝的隊伍同路。

    濁在印度半島游歷多年,對各地的情況都有所了解,這下一路來,濁給馬歡講了不少柯枝國的風土人情,當他知道馬歡是個回回時,表現出了特有的尊重。而且他還問起中國的宗教,馬歡老實作答,佛教不用多說了,回回教,濁也是知道的,只是道教不大清楚,正常,馬歡開始也不知道印度半島還有耆那教。對中國的宗教情況,馬歡一一做了解釋,濁回了一句話,先前印度有個帝王說過,任何宗教都好比是太陽的一縷光芒,任何的一縷光芒都有它的陰影。這話听的馬歡一愣一愣的,說此話的是印度歷史上一名很有名的帝王,他統一全印度,並且在他治下各種宗教和平相處,那時也是印度歷史上最榮耀的時期之一,能在全世界各國中排進發達國家之列。不過現在不一樣了,真正的印度次大陸,只有南端這些小國家還有佛教和耆那教,那兩個甦丹國是伊斯蘭教和印度教的天下,佛教和耆那教只是殘存在為數不多城市。馬歡沒想到佛教在印度居然混的這麼慘,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前朝還多次派高僧到印度取經,沒想到現在印度的主體部份居然已經沒有佛教了。
Nineider 發表於 2009-3-13 08:39
第四章 南洋夜雨 第四十節 商人同行

    到了柯枝之後,張浩突然發現,王動教會大家用的“1,2,3……”等十進位的數字,在這里人人都知。一問王動才知,這個東西雖然被稱為阿拉伯數字,卻真是印度人發明的。不過王動卻又講不清楚,阿拉伯人是怎麼回事。

    王動一直以為,椰子是馬來人大量食用的,到了柯枝才知,原來真正大吃椰子的是印度人,這里椰子被綜合利用,椰漿,椰肉,椰酒,椰油,而且椰子殼做碗,椰棕制繩,椰子樹建屋造船,椰子葉做頂。陳四早就跟印度阿三去學打椰漿了,也就是把椰子肉打碎成漿,濕的做食材,也可曬干成粉。這種椰漿不管是做椰漿飯還是做椰漿糕點,都特別香。王動命人收了很多椰肉干,這東西不錯,零嘴兒,回去騙小孩子最好。

    當然陳四在柯枝學藝的重頭戲不是漿椰,而是咖喱。他總算是知道為什麼柯枝的咖喱味道那麼重,但吃起來那麼香,原因是丁香放的多,還有就是加了椰漿,以椰漿調節辣度,柯枝的咖喱味道強烈兼濃郁,吃起來非常過癮。咖喱雞、咖喱羊肉、咖喱魚頭花樣百出。大家一天到晚看著陳四興致勃勃的創新菜樣,估計再回國參加廚師比賽,陳四應該不會落了他老爹大明第一廚的名聲。

    柯枝國也是產胡椒,王動很喜歡這種商品,價值高,個小不佔份量不佔體積,不象沉香木,是值錢沒錯,但弄上幾個沉香山,船艙里就滿了。關于沉香山,以前王動看《唐明皇》的時候,曾經看過一個報導,說那會有沉香山,這事還引起了爭議。畢竟一小塊沉香木已經非常貴重了,你要用大塊的沉香木雕刻出一個沉香山,就體積而言,沉香木已經大到驚人了,還要在上動手腳,弄成個工藝品,所以很多人以為只是文人臆想。結果據說在某個墓藏里真挖出了這麼個東西,有近一人高,此事引起了轟動。不過,王動現在看來,沉香山不算什麼東西,他這會想要用沉香木去造個屋子都有可能。

    南印度的雨季使大家的行程放緩,王動正好借這個機會,帶著他的兩位夫人到處走走,印度的風光王動喜歡的還是那些寺廟,佛教寺廟,穆斯林的清真寺,還有就是有猴神象神的婆羅門教(印度教)寺廟。

    “秀珠,你可知那廟門口的猴兒是誰。”

    “那日你不是說是猴神。”

    “那你可知咱大明朝的猴神?”

    “孫猴子。”看到劉秀珠苦思冥想,綠柳輕輕的提醒她。

    “呵呵,倒忘了齊天大聖了。”

    “據說齊天大聖與這婆羅門教的猴神頗有些淵源,就是從這猴神演化而來。”

    “王大哥說笑,那猴兒取經可是唐朝的故事,花果山,火焰山不都是在中國境內,怎麼可能是這番猴轉來。”劉秀珠還是有些大漢族主義,而綠柳早早就把王動的話當作是對聖旨了。

    “你可別忘了,佛教可是由此地傳去中國的噢。”王動笑著回她。

    王動等人出行,最不習慣的就是看到那些卑微的木瓜跪趴在地上,特別是一些小孩子,他們總是睜大個眼楮看著王動一行人,眼神里又有敬畏又有好奇。髒兮兮的臉,破爛的衣服總是讓兩位夫人大發善心,但只要想過去扶一把或是拉一下,馬上就會有成年的木瓜跑過來,一把把孩子拉走,還不停的合掌敬禮,然後又是劈里啪啦的猛打小孩子的屁股,弄的兩位夫人更不好意思。

    “王大哥,佛教講眾生平生,此地崇信佛教,為什麼還人分五等。”

    “這應該還算是較平和的,往北去,人分四等,更是涇渭分明。最低等之首陀羅較之木瓜更慘,形同奴隸,全無身家性命可言,不可有私產,食器另置,主人死可令其殉葬。”

    “殉葬!”這個字眼果然有點嚇人。

    其實王動並不知道,首陀羅並不是印度種姓制度中最低賤的,在他之下還有賤民,那才是最最底層的。

    在柯枝也有些漢人,這些漢人大多信回回教,而且在當地也都是有錢人,以行商為主,還算是有些社會地位,不過此地的漢人較為低調,穿著之類已經印度化,只是鄭和到訪時,大家才把民族服裝穿在身上,平時唯一的區別就是他們比當地人白些。當然還有更白的,王動在這里收購胡椒時,踫到了來自阿拉伯的商人,也踫到了來自歐洲的商人。這會世界的中心不是歐洲,而是亞洲,而是中國,當他們踫到王動時,他們對直接來自大明朝商隊的興趣遠遠超過了王動對他們的興趣。這些人不是講阿拉伯語,就是懂點梵文,與馬歡等還能交流。

    那個名叫默哈默德-阿里來自阿拉伯世界的商人被證實是天方國的,也就是聖城麥加,這可是馬歡一直心弛神往的地方。馬歡自然要和他交流一下教義之類的東西,但這個偽拳王只對生意感興趣,用他的話來說,“真主也是要吃面包!”阿里顯然對馬歡東家所帶來的貨物更有興趣,不過他的錢已經大多用來買胡椒和印度棉布了。

    西格來自威尼斯,這會的威尼斯是一個基本獨立的城市國家,已經不受東羅馬帝國的統治,西格本人吹牛倒是吹的很厲害,家里有城堡呀,又是什麼公候呀,世家呀,不過王動一眼就看出了問題,這人身上沒一件讓他覺得是值錢或是有點品味的東西,也就是說,只是個商人,且還是個不大有錢的小商人。

    西格是來自威尼斯一點沒錯,不過到柯枝做生意,卻不是他所想要的,他的目的地是古里,那里才是南印度沿海小國家中真正的東西貿易中轉站。但很不幸,他搭錯了錯了船,當然也不能怪他,因為這是也第一次出海。

    西格的父親是個老酒鬼,把家里值錢的東西都喝到肚子里去了,西格本人長的還行,搭上了一個貴婦人,一不小心把她肚子搞大了,只能出來避風頭,于是就弄了些錢出來跑路,听說東方生意好做,于是就想著出海踫踫運氣,上了船踫到別的商人才知道做生意並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而此前他對東方一無所知。本錢不夠多,膽子不夠大,在古里做做買賣就行了,其中古里是最大的貿易中心,那里東方的貨基本都有。要是你想走更遠點,可以到暹羅爪哇,或是到中國。馬可波羅的游記,他沒看過,但不代表別人沒看過,當听到別人把中國吹的如天堂一般時,西格這才發現,外國的世界很大,比那貴婦人的肚皮大多了。

    到柯枝之後,他馬上又被當地的胡椒吸引住了,也不想著要改去古里了,如今他已經幾乎花光了身上多余的錢,只留下些路費,只等著搭船回去,他回也只能回到阿拉伯半島,在那里走陸路回歐洲,至于要不要去意大利,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西格踫到了真正從大明朝,遙遠而神秘的東方國度來的使節,還有來自東方的商隊,西格開了眼了。

    公爵夫人穿的睡袍也沒這個年青的東方商人身上綢緞的質地好呀!東方人喝的茶葉嘴里有過濾網嗎?那茶杯弄些回威尼斯那就發大財了!他夫人用的扇子比公爵夫人的要美上一百倍一千倍!他們吃飯用象牙做的棒子(不大好用)!天吶,居然有比人還高的大瓷瓶!
Nineider 發表於 2009-3-13 08:39
第四章 南洋夜雨 第四一節 古里古國

    西格算是攀上馬歡了,確切的說是攀上王動了。知道王動來收購胡椒,他第一念頭想把自己收的那些胡椒全跟王動換絲綢。

    他向馬歡打听,主人王動,香料是不是還沒有收足。王動馬上讓馬歡轉告他,可以用絲綢或是瓷器換他手上的胡椒。西格听了大喜,而且王動還表示,還可以賃批貨給他,這把西格弄的不知所措,天上掉金幣下來了,正好又打中我的頭了!

    鄭和這趟出使西洋回國不會再經過柯枝,所以柯枝國派出了自己的使臣上了候顯的船,當然也帶上了很多貢品,離了柯枝,下站是此行最後一站古里國。

    永樂元年,朱棣上位第一件事,就是詔告世人,他是真命天子,為此,他不惜改《太祖實錄》,認養母為生母。對于番國,朱棣命中官尹慶奉詔撫諭四海。關于這個中官尹慶,很可惜,歷史上真的沒留下大多的痕跡,至于他怎麼下西洋的,沒有人知道,但他絕對也不是只身一人去的。史載“中官尹慶使其地,賜以織金、文綺、銷金帳幔諸物賚以彩幣”“副使聞良輔、行人甯善賜其酋織金文綺、絨錦、紗羅”。可見,尹慶出使西洋,也是有正副使,還帶了大量的財物,由此可見,這支隊伍也不小。如同鄭和出使東洋去日本一樣,傳世的僅有只言片語。王動此前根本就不知道還有尹慶這個人,他隨鄭和下西洋之後,才知道有這麼個人在,還是在踫到滿剌加的巴耶利馬之後,巴耶利馬到過大明朝,尹慶是大明朝到過滿剌加的第一位使臣。就在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時候,尹慶那會正在回明朝的路上,當然後來有了鄭和龐大的船隊之後中,就再也沒有尹慶下西洋的消息了。盡管如此,王動還是想著,回國後,一定要找尹慶這人好好聊聊,問清楚他下西洋的所見所聞。鄭和帶著世界上最龐大的海軍出訪,這個威懾力量太強了,如此強壓之後,可能很多真實的東西看不到了。

    “……永樂五年,朝廷命正使太監鄭和等齎詔敕賜其國王誥命銀印給賜,升賞各頭目品級冠帶,統領大寶船到彼,起建碑庭,立石雲︰‘其國去中國十萬余里,民物咸若熙同風,刻石于茲永示萬世’……”-摘自馬歡日志。

    古里國王沙米的喜是南昆人,這個等級在柯枝排第一,在古里卻是第二,這里排第一的是回回人。這個國家國王排第二,但卻是個佛教徒,排第一的是個回回,而國王手下的兩個掌權管事的大頭目確好又都是回回,所以在這里各種宗教融合的很好。國王不吃豬肉,回回們禮敬黃牛,社會高階的和睦使得古里民風淳樸,行者讓道,道不拾遺。另一個傳統就讓王動奇怪了,國王老去之後,其王位不傳兒子而傳外甥,無外甥則傳弟弟,無弟則傳于國之有德者,懷疑有點母系社會的影子,但也只是懷疑而已。

    沙米的喜等鄭和已經等了好幾年了,永樂三年他遣使臣去中國的時候,回來就知道大明朝的皇帝冊封他為古里國王,還賜有國王金印詔書之類的東西,憑這些,他就可以在南印度名正言順的當頭了。鄭和第一次到古里的時候,對沙米的喜非常的尊敬,那時隨著鄭和寶船過來的,已經有很多國的使臣了,鄭和表現出的謙恭,讓沙米的喜覺得很有面子。國王得了面子,那鄭和自然也就得了實惠,古里國的朝貢不少好東西,寶石、金腰帶、珊瑚珠、胡椒、木香等,其中的金腰帶是國王令匠人用50兩黃金抽細絲編成片,瓖嵌多色寶石、珍珠造成的一條寶帶。永樂帝去年在南京大宴各國使臣的時候,就是扎了這根寶帶,那會永樂覺得很有面子,到訪的古里國使臣也是很有面子,當然古里國也就得了實惠。鄭和這次過來,傳了永樂的旨意,別的國家三年一貢,兩年一貢,而古里國可以一年一貢,所謂的一年一貢其實是每年都可以去大明朝舉行大型商品交易會。對于古里這個東西商品交易集散地,這種大型商品交易會就是意味著財富。

    沙米的喜喜的不只是明朝有所帶來的財富,其實明朝的承認更重要,本來說實話,也沒把明朝皇帝的冊封放在眼里,尹慶到訪帶去的禮品,讓他親眼看到了大明朝的富庶,他更多的還是看重商業價值,鄭和到時,他就是震撼了。這支海軍太強大了,雖然沙米的喜不知道狐假虎威這個成語,但並不影響他運用鄭和到訪的國際影響來做文章,他目前首要的事情就是發展國力,以便對抗可能南下的甦丹國。遠交近攻,與大國為伍,共御強鄰。鄭和這次趁著國王高興,提出了要在古里建個下西洋的補及站。鄭和說的天花亂墜(麻子跳傘),方便西洋之使,補及艦隊之需,見證兩國之誼等等等等。

    “陛下,明朝使臣所提建築城堡的事情,不可以答應。”沙米的喜手下主要的兩個頭目之一,候賽德怕明朝人過來駐軍。

    “陛下,候賽德大人說的不對,明朝軍隊也可以用來抵擋古爾伯加的騎兵。”另一個頭目拜德魯回話,古爾伯加是甦丹國的都城。

    “兩位大人,明朝人幾次過來都只是為了香料,他們只是交換,沒有搶,看來明朝人真的是很懂禮節的。”

    “陛下說的很正確,鄭和的軍隊足夠橫掃大陸,但鄭和大人並沒有讓他的軍隊上岸。”

    “候賽德大人,明朝人修城堡用的也是古里的石頭,軍隊來了,也要喝古里的水,鄭和也說了,他只要個修船和添水的地方。駐守軍隊人數,候賽德大人你去談。”國王沙米的喜算的還是經濟帳多些,一支小隊伍在這里翻不起多大的浪,“就這樣定下了,拜德魯大人,給明朝準備的貨物都送來了嗎?”

    “回陛下,都準備好了,不過這次隨著鄭和大人過來的,還有一位叫王動的商人,這個年青人帶來了大量的絲綢和瓷器,原來準備的貨物不夠交換。”

    “商人,噢,我見過,不是說那個小伙子是鄭和大人的親戚。”

    “陛下,親戚沒有錯,不過也是個商人。”

    一君二臣三人有點弄不懂明朝人的意思,鄭和第一次到古里的時候,可是抓了一批明朝人走的,這些人實際上都是商人,但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離開中國久了,對明朝沒什麼感情。鄭和是以破壞朝貢貿易的名義抓他們的,也就是說,明朝政府不大提倡民間貿易,怎麼這次會有商人跟過來。也許是鄭和親戚的原因嗎,還是明朝人要開始大做生意了。

    鄭和沒有想到古里國王答應的這麼爽快,第二天就同意在古里國建城堡。接下來的事由副使周滿等人去談,也很順利,古里國同意駐軍三千。此議一出,王動馬上著手開始安排人選處理建城一事,這會只有張浩可以用了,陳澤被王動留在了滿剌加圈地。在錫蘭山的時候,有船回國,同時也是帶了消息回,讓龍城(新加坡)的蔣武或是在華州(曼谷)的楊剛到古里。王動清楚的知道,古里是西洋諸國中捧明朝腳捧的最高的一個,後世考證在古里確實有個中國的城堡,就是鄭和的後勤補及點,所以這里建城是王動最有把握的。

    廖管家這會已經被委以重任,不只是王動的管家,而是明朝在古里生意的大管事,他又找回了當年伯候到王動宅子里拜訪的感覺,這會和他做生意的可都是古里的大官呀,另外,這些大官也得了皇上的封賞,還都掛有明朝的官餃,算算都是三四品的大員。

    廖管家今天又著實過了把癮。原來國王把生意上的事交由那兩個大頭目去管,這兩個大頭目找了幾十個哲地(等級中第四,司職中介)過來進行交易。這幾十個哲地來自各行各業,明朝帶來的貨物和古里的貨物一一排開,大家上去定價,定完價錢談交易的數量,地點和時間,談妥之後,一式兩份簽個協議,交于彼此官方收藏,然後廖管家與這些哲地一一擊掌,這事就算談完了。這過程中廖管家也就是手拍紅了而以,沒什麼出眾的表現,但在核價算貨的時候,廖管家拿出了一個算盤,“霹靂叭啦”,三下五除二搞定。把那些哲地和同來的兩位大人看的目瞪口呆。輪到古里這些人算帳的時候,這幫人一個個坐了下來,脫下了鞋子,然後手指加腳趾,口中念念有辭,指天劃地,最後在紙上寫下人數字,廖管家一核,居然沒錯,也是厲害。

    這個算盤太神奇了,當下兩位頭目就眼盯著,看的眼珠一動不動,這下把廖管家弄的很不好意思,結果那頭目“幾里哇啦”說了一大堆,把馬歡听的跳了起來。
Nineider 發表於 2009-3-13 08:40
第四章 南洋夜雨 第四二節 唐城建設

    “候大人說,出黃金四十兩買你的算盤。”

    廖管家看著手中的算盤,那木珠子成了金珠子。

    這還有什麼好說的,成交!!!!

    廖管家馬上找人傳話,把船隊的算盤全找來,隨行的木匠馬上開始造算盤。第一個算盤四十兩,第二個當然發便宜些,第三個更便宜,結果,賣出六個算盤得黃金百兩。當然光有算盤不行,廖管事那益陽嗓門又大了起來“一上一,二上二,三上五去二……”

    王動听到這個插曲,笑了一笑,吩咐下去,打個紫檀木的算盤,送給國王,另外還制幾個象牙的微型算盤,作為裝飾品,送給王後。

    古里國南部有條河名卡萊(Callai)河,這條河實際並不長,但因為東面是西高止山脈,這條河在古里國就是條大河,因為有由條大河,很多海船可以駛入到古里國內,從而更近一步促進了古里國的貿易發展。古里國王沙米的喜便是在卡萊河邊劃了塊地給鄭和,那算起來是荒灘,不過正合鄭和的意思,在那修幾個大作塘,寶船都能駛進來維護,這個城堡定名為唐城。關于建城的事,張浩踏侯德天天泡在一起,他們在一起也就把馬歡綁上了,費信跟著鄭和,而王動身邊沒了通譯,出去只能做個啞巴。王動手下的人,又散了出去,古里國的國民和其他的國家一樣,不清楚王動手下的人去干什麼,按王動的話講只是出去看看有什麼買賣可以做,但就這樣,還是引起了另一個頭目拜德魯的好奇。

    “大明朝去古里國何止十萬里,風土人情迥異,物產各有不同,此間大有可為。”王動的觀點,得到了這位大頭目的認可。

    “大人說過,翻過大山是個回回教的國家,那個國家較之古里國如何。”

    “古爾伯加的甦丹脫自德里甦丹,國家很大,甦丹不是個仁慈的君王,好在有大山阻擋,不然陛下可能早就要征討過去了。”

    “甦丹國國力如何。”

    “國家雖然很大,但是軟弱,不堪一擊。幾年前瘸子貼木兒打到了德里,嚇得北面的大國很多人逃到此地,可見國力不是很強。”

    候賽德和拜德魯是兩個地位相等的頭目,他們具體負責整個古里國的各項事務,同樣的,他們也是大商人,從王動與他們的接觸的感覺來判斷,候賽德仿佛有點敵意,而拜德魯卻是親大明朝的。拜德魯非常熱心的安排王動在古里國四處走動,關心王動手下人的行為,對王動提出的任何的可能的生意上的建議都會重視,而且有時問起來還真有點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這也讓王動感覺到與印度人的交流很麻煩,弄得他沖動的想去學梵文或是阿拉伯語,真要學還要學拉丁語,歐洲這會用的可是拉丁文。一提到學語言王動又頭大,如今哪還有這個時間去學語言呀。

    在古里國建城速度很快,主要是因為這里社會的等級制度,明朝人過來不用多說,級別自然在一二之間這種級別,所以當地的木瓜一抓一大把,而且張浩,在唐城工地上,修了大量的木腳屋,這些木腳屋是那些木瓜們的宿舍。此前在當地,抓木瓜過來干活只要供應吃的就行了,另外就是讓他們帶些吃的回家養活家里的老小,至于工錢,大多是不給的。張浩開始並不清楚,而侯賽德也沒明說,所以張浩傻傻的定下了工錢,結果告示一出去,人山人海,大量的木瓜趕了過來,而且這些人干完活後都不回,就地在工地睡下了,一問才知,原來木瓜大多住海邊,不住城里,往來不便,且住在海邊的木瓜們能住在木屋里的都是少數,大多是簡單的棚子,睡樹下的更多。

    于是張浩善心大發,蓋了些木腳屋,六七月正是雨季,在張浩眼里,淋了雨又要干活還要來回的跑,人很容易倒下的,結果,木瓜們的身體倒也是過的硬,仿佛沒事一樣。張浩蓋的宿舍還是贏得了木瓜們的心,也帶來了另一個問題,有地方住後,來的就不是一個人,慢慢的一家老小都來了,弄的張浩覺得自己是個象個村長。

    張浩的行為終于引起了侯賽德的不滿,“張大人,木瓜是不要工錢的,你這樣做會讓革令們感到修恥。”

    “侯大人,在我這里沒有革令和木瓜,我這里只有工人,只有為我干活的工人。”

    “張大人,我們古里國沒有工人,木瓜已經在《摩奴法典》之外,張大人如果這樣做,那只會讓革令們感到難看。”

    “侯大人,我不懂什麼《法典》,如果有什麼法典,我也只是知道大明朝的法典。”

    話雖這麼說,但張浩還是改了規矩,從此之後,對來做工的人開始登記分類,哪些是木瓜,哪些是革令,還有哪些是哲地。然後根據不同的身份發牌子,木瓜們只提供伙食,但私底下他們想拿多少回隨便拿,古里人也的是善良老實,這些人往往是家里有多少人,需要吃多少,就拿多少,有的還會少拿一些,怕明朝的頭領不高興。而革令們則可以領到工錢,這些工錢都是當地的貨幣拾兒,這種拾兒是銀,此地還有質地為黃金的貨幣,名為吧南。哲地更不用說了,這些都是請來的管理人員,大多是有些技藝在身上的。

    提到貨幣,這也是讓鄭和頭疼的一個事,西洋番國的貨幣各不一樣,離中國近些的國家簡單,他們用的大多是中國銅錢,其他的就是簡單的金和銀,但到了西洋就不一樣了,僅金而言,就有土金,成金,淡金,其實這些叫法都是因為金的成色,在古里的金就是六成金,而淡金有七成,最好的是成金有九成。所以鄭和主要都是玩易貨貿易,現階段問題是不大,易貨貿易通過實物來保值沒有問題,而且也沒有後世象美元這種國際貨幣,易貨貿易還能算最較為恰當的一種交易方式。

    王動不是這樣想的,既然金和銀天然是貨幣,而且能被廣泛接受那最還是要以金銀作為交易的手段,通過金銀去衡量貨物價值,這樣才能避為免自然災害和戰爭能對經濟的影響。踫到大災的年代,不可能用胡椒去換糧食,但用金和銀一定是能買到糧食的。

    王動在各地開始計算貨幣的購買力和成色,通過購買力和貨幣成色來決定,到底是易貨貿易還是收取當地的貨幣。這個方法讓張浩佩服的五體投地,因為這樣一計算,有的地方,根本不用做生意,只需要把貨幣倒換一下就能賺錢了,當然,他並不懂後世專門有外匯買賣的生意。

    古里的唐城被建成了個非常恐怖的巨大碉堡。形狀是菱形的,一個尖角正對著卡萊河,而尖角兩邊的城門直直通向卡萊河上的兩個大碼頭,大碼頭之間是規劃中的船廠。唐城很大很大,大到讓王動自己想想都會興奮。首先是城牆,城牆即是城又是牆,整個城牆仿明南京城牆的樣子,里面是中空,是藏兵洞,以後城里的駐軍問題將全部由牆體解決。高有五十丈,頂寬十丈,有台階上有斜道上,能直接打馬上去。整個城里按“田”字型一圈圈展開,沿著城牆的是街,其後被是居民點,兩條垂直的主干道上設計為店屋,要求至少三層,在城中間是一個大廣場,而半繞廣場的是官府的建築。王動只是動嘴,他想要的是一個能居住五萬人左右的一個大城,他的圖紙嚇到了古里人,不過那個永樂初年作為使者去過南京城的古里人對國王說,大明朝的都城比這圖紙上的城市大百倍,這讓古里的君臣听的瞠目結舌。

    明朝百兩銀子便可以在城里買個屋子,所以永樂帝給鄭和在番國修城堡的費用是定在一萬兩白銀,王動算過,這個城堡,要是築好了,按明朝的算法,至少得投入上千萬兩白銀,但在古里就不需要了,因為這里的人工不值錢,當然王動還有一個很強的籌錢能力,那就是指山賣墨,現在只要打地基就行了,到時,自然會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來買這里的房子。

    永樂不只是冊封了古里國王,他還順帶著把古里能排得上號的官員都加官進爵,然後還讓鄭和和古里國王便宜行事,六品以下的官爵,他們自己玩就行了,到時報大明朝備案。這下,古里國這幾個月里都沉浸在升官發財的喜悅之中,很多國王的親戚連明朝在哪都不知道,都被封了爵位。空頭支票,又不需要明朝封地給年奉,只需發張紙蓋個印就行了,永樂何樂而不為,鄭和何樂而不為。

    一時間,古里國銅匠的生意大好,很多新封的爵爺和大官,都仿著國王金印的式樣,打制屬于自己的印簽。結果在打制印簽的時候,又踫到了一個問題,這上面的字到底是用古里的文字還是中漢文,後來想想,當然是要用漢文,這種東西,本來也就是中國在玩的,古里國當官還沒流行官印,一般按個手指或是簽個名就行了,一時間,鄭和隊伍中那些會篆刻的文人又小發一筆財,好在大明朝只要是個文人,十之七八還都懂粗通旁技,對于篆刻還都有一手。當然了,鄭和王動等在使臣團里叫的上名字的官員或是名人也小發了一筆,很多人讓他們賜字或是提寫府宅的匾額。

    最頭大不是這些,而是推不掉的宴會,與外國人一起吃飯真是個受罪的事情,一是弄不清楚他們的禮節,二是吃不慣他們的東西,而且這種宴會大多是政治交際為目的,根本不是吃,而都是喝酒和認人頭。在候賽德舉行的家宴上,王動見到了很多阿拉伯人,而在拜德魯的家宴上,王動發現有不少歐洲人的面孔,在這些人中,有幾個引起了王動極大的興趣。
Nineider 發表於 2009-3-13 08:40
第四章 南洋夜雨 第四三節 跨國商人

    香料在古代不管是亞洲還是歐洲都在經濟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不只是被使用作為食物的調味品,以及腌肉的必需品,生產力低下呀,一旦收成好的時候,就要腌制收藏。最關鍵的是,它還與宗教有關,古埃及人用肉桂等香料保存法老王的尸體,舊約聖經時代的藥師在廟宇當中擺放用香料搗碎制成“香膏”,羅馬人則是將之作為調味料及肉品防腐劑使用。因為這些商品的不易取得,香料在社會中所象征的意義除了生活必需之外,顯然還是地位及權力的表征。

    歐洲香料貿易一直為羅馬,尤其是威尼斯商人所控制,威尼斯商人在他們貿易的大本營君士坦丁堡向東方來的阿拉伯商購買蔻、丁香、胡椒、肉桂等等,經由海路運到地中海西岸,在轉售的過程中謀取驚人的暴利。阿拉伯人有豐富的航海經驗,也懂得中西亞和東部非洲的海路,由他們先將這些香料販運到東拜佔庭帝國,然後再從那里,傳到整個歐洲。在這個時代,葡萄牙英國等地在香料貿易上受到了層層盤剝,這也促使後來的葡萄牙人立場航海,從而導致了地理大發現。

    王動在候賽德家里踫到的阿拉伯人有來自天方國(麥加),佐法兒(佐法爾)和阿丹(亞丁),他們此行主要就是到此地收購香料,但他們這次過來踫到了一個強有力的對手,那就是大明朝。古里人早早就知道鄭和要過來,所以他們從周邊國家弄來了不少香料囤積在這里,任憑阿拉伯人怎麼開價都不松口,所以王動成了眾多商人中的明星。賽阿德是天方國人,他是每年至少到古里兩次,畢烏丁是佐法兒人,他家的商號用的都是自己的船,阿爾伯特阿丹人,他也是古里人民的老朋友。這在個三個人顯然是候賽德眾多商人朋友中的大戶,古里也有來自大明朝的商品,國王和當地的貴族也會把手上來自中國的東西賣給那些阿拉伯人,以前還有些漢人商人,那時貨品還齊全些,但這幾年來,漢人商人不見了,弄的阿拉伯人要跑到更遠的舊港和甦門達剌才能買到好的絲綢和瓷器。這會一幫人都圍著王動,指望著從王動那里得到更多的商品信息,當然最好是更多的商品。雖然這些年拜佔庭帝國與土耳其帝國還有蒙古貼木兒打個不停,商路雖然坎坷,但錢卻還是一樣的好賺。

    “王大人,我听說王大人的商船比房子還大,里面裝的不全是美女吧。”阿爾伯特看來是個較心急的人。

    “美女是有一些,不過那些都是我的,你們只能看,不能踫的。”

    “王大人真是風趣,候賽德大人說王大人這次過來帶了很多瓷器,正在尋找買家,王大人有這種生意應該先照顧我們天方國的商人嘛。”王動可沒想到這名賽阿德居然是如此直接和霸道的一個人。

    “賽阿德,今天大家過來是喝酒的,你應該多喝幾杯王大人帶過來的美酒,生意上的事情,明天我們一起去找王大人慢慢談。”畢烏丁這個人就婉轉些。

    “畢烏丁老板說的真是沒錯,不過我還是覺得你們那里的椰棗味道不錯,配上椰酒,特別美味。”

    “王大人喜歡明天我叫人送點過去,我們當地諺語︰椰棗樹是阿拉伯人的母親、姑母和姨媽。,椰棗樹給了阿拉伯人最大的恩惠。”

    這一說突然讓王動想起來,椰棗很甜,可以用來制糖,而且這種糖是果糖,是糖尿病人可以食用的糖。

    “呵呵,胡椒是真主給古里國最大的恩賜。”王動補充了一句,這話說的候賽德哈哈大笑。

    在拜德魯的家里王動又踫到了來自威尼斯的商人,這個人讓王動產生了很大的興趣。主要還是因為也的經歷,威尼斯人尼科洛-達-康提,王動覺得有意思的是這個的經歷,他從威尼斯到亞歷山大。在那里埃及達-康提學習了阿拉伯語,還娶了一個穆斯林婦女,並改信了伊斯蘭教,這王動是覺得是要很大的勇氣的,特別是在成年之後。回回可都是要行割禮(割包皮)的,而這個往往是一般人所忌諱的。而現在他除了憂郁的眼神讓你能感覺出來有點意大利男人的味道外,完全是一個伊斯蘭商人的形象。畢竟他是在威尼斯長大受的教育,所以只要有機會還是會喜歡和羅馬人和威尼斯人混到一起,所以在古里,他還是與來自羅馬和威尼斯的等人出現在拜德魯舉行的宴會上。來自阿拉伯世界的商人不喜歡威尼斯人直接出現在古里,所以也們在這里受到了商人中大多數的阿拉伯的孤立,不過這些人很快的又圍到了另一個頭目拜德魯的周圍。

    西格一路跟著馬歡到了古里,他這會成了王動與來自歐洲的人的橋梁,別的人怎麼也沒弄清楚,他是什麼來頭,怎麼會這麼快就和中國人搭上關系的。

    西格沒有想到在這里能踫到威尼斯人,王動今天特意把他也帶去了拜德魯的家宴上,當得知在這里的商人大多來自意大利時,西格馬上就得到了王動的指示,過去和他們接上頭,摸摸底。西格是第一次出來做生意,他可是費了很大力氣才跑出來混到阿拉伯人的船上去的,沒想到在古里居然有這麼多來自東羅馬帝國的商人。據說盤踞在埃及伊斯蘭統治者馬木路克認為印度洋是他們的內湖,所以不允許異教徒穿越開羅的南部,橫渡印度洋去亞洲。不過這個馬木路克沒有想到,所謂的異教早在幾百年前就悄悄的傳播到了亞洲,就是在古里,這時也有天主教的教堂,這個也是讓西格和尼科羅很吃驚的。

    西格是上過王動的船的,而尼科羅也見識過明朝的商品,加上另一個來自羅馬的商人曼尼尼,這三人由于地緣關系也聚在了一起,都在想著怎麼伴著王動做大買賣。

    “王大人掌管整個船隊貿易的,還是中國最大的商號的老板,他的貨如果能運到威尼斯去,那威尼斯將真正成為歐洲的商業中心。”這會還是君士坦丁堡,在西格眼里,王動的貨好象已經是他的貨一樣了,“尼科羅你有辦法把貨運到威尼斯去嗎?”

    “我只能把貨拉到亞歷山大,曼尼尼可以把貨送到君士坦丁堡。”

    “不可以去君士坦丁保,到了那里,路上的稅丁會讓我們血本無歸,貼木兒帝國的騎兵也都是吸血鬼。”

    “呵呵,親愛的西格,還是送到君士坦丁堡方便,那里有很多商人,直接賣給他們就行了。路上的事情就交給曼尼尼。”

    永樂初年的東南歐洲有拜佔庭(東羅馬)帝國,但這會這個帝國已經只剩下君士坦丁堡等為數不多的幾上城市了,其他的地方雖然名義上還屬于東羅馬帝國,其實早就在經濟和軍事上都獨立了。帝國差點被土耳其人給干掉,好在貼木兒的入侵,打敗了土耳其的皇帝,這個讓歐洲人聞風喪膽的家伙,居然被瘸子貼木兒抓了起來囚禁致死,這又使拜佔庭帝國又能過眼殘喘幾十年。這些年西亞和東歐洲的不穩定,對貿易來說沖擊很大,象尼科羅和曼尼尼能把貨運到上面兩個城市已經算是很有本事了。從埃及走可以穿過地中海直接把貨送到歐洲的目標城市,而從君士坦丁堡中間可能要經過很多個城市國家,拜佔庭帝國的分裂給貿易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王動得到了他想要的信息,這些是原來西格沒有辦法提供的,當然提供他信息的人也得到了好處,王動需要代理商,需要世界各地的代理商。
Nineider 發表於 2009-3-13 08:41
第四章 南洋夜雨 第四四節 國貿商會

    畢烏丁第二日果然送了很多椰棗過來,還有椰棗蜜餞,椰棗酒,王動看了就在想,這家伙是不是做椰棗生意的。後世王動知道,伊拉克這個國家每年以十萬噸之數出口椰棗,看來椰棗的貿易古以有之,一問果然,畢烏丁還真的就順帶著做點這生意,他自家的船隊來的時候,販了一船椰棗過來。

    畢烏丁坐下來沒多久,一杯茶還沒喝完,阿爾伯特和賽阿德就到了。

    “畢烏丁先生,你的動作比沙漠里的駱駝還快呀。”阿爾伯特說。

    “不快,哪里快了,兩位老板這不也是趕上了嘛。”王動替他說話。

    “王大人,候賽德大人說您商船里的瓷器比畢烏丁先生的椰棗還多。”賽阿德問,“不知王大人想把這些瓷器帶去哪里賣。”

    “就在古里賣,不過,我現在還不知道有哪位對我的瓷器有興趣。”王動笑眯眯的回。

    “古里人不是已經搬走了不少瓷器了嗎,余下的羅馬人和威尼斯人沒有辦法把瓷器帶到地中海,只有我們阿拉伯人才辦法。”

    “畢烏丁先生有幾條船?我這次帶到古里的瓷器有兩船,絲綢有一船,還有很多茶葉。幾日之內還會有兩條船過來,應該也是瓷器和絲綢為主。這次我這里還有些新鮮的東西,不知幾們有沒有興趣。”

    王動一說完,馬歡馬上命人拿了個托盤上來,托盤上是三個黑漆木碗,三個阿拉伯人都盯著這些木碗看,這個木碗弄去君士坦丁堡一定會賣個大價錢。

    三個碗里面,兩個裝的是晶瑩透明的白色小顆粒,另一個是粉狀的。三人你看我我看你,不知是什麼。

    馬歡笑了笑,拿出了三個象牙做的特長的挖耳勺,一人一個,示意他們試味道。

    糖,很甜的,這個雪白晶瑩的東西是糖。

    糖,這個比面粉還白的粉也是糖。

    鮮,真的鮮美呀,只那麼一點點,已經鮮到說不出話來,鮮到口水涌了出來,這個是什麼呢?

    “阿嚏,阿嚏!”阿爾伯特打了兩個噴嚏,“太鮮美了,鼻子都要掉下來了。”

    商機,這就是商機,明朝人的這些東西是寶貝,一定能買出大價錢。

    “王大人,這個叫什麼?”“王大人,這個你有多少?”“王大人,這個什麼價錢?”三人幾乎是同時發問,說完又相互對看了一下,然後大家一起“哈哈哈”大笑。

    “一個是雪糖,這個雪糖粉,還一個是味精。我還有很多很多,只是不知道幾位帶的錢夠不夠多。”

    “大明朝想在君士坦丁堡開個商號,不過中國到君士坦丁堡又實在是太遠了,所以不知幾位可不可以幫忙?”

    “當然可以。”三人這些是異口同聲。

    同樣的故事,第二天,三個意大利人過來的時候,又發生了一次,當然他們三人也是沒有表示異意,只是心里個個都在贊美主。

    接下來,王動讓馬歡帶著他們去鄭和的寶船上參觀了一下,又去糧船上去看了看貨物,這下他們沒聲音了,終于知道明朝人為什麼不找私下他們做生意了,單單他們中任何一個人也不可能吃下這些貨,他們中任何一個人也不可能吃下其中的一種貨,而這長途的貿易,買家越少越好,貨越快脫手越好。

    當王動把他們全都叫到一起的時候,這些人這會都不在出聲了,最心急的阿爾伯特也是靜靜的听馬歡在傳達王動的意思。

    成立一個商會,國貿商會,大家入股,然後阿拉伯人負責伊斯蘭國家的生意,意大利人負責歐洲,整個明朝人負責亞洲,貨品方便互通有,先無瓜分市場。

    馬歡覺得自己不是個商人,倒象是個將軍,國家在東家王動嘴里只是錢袋子,大大小小,散布在各地的的錢袋子,里面都是錢,只要手伸進去掏錢就行了。馬歡是個穆斯林,對商業不大抵觸,但也從來沒有這麼大開大合的玩過。不過他心里最高興的事,如果這個商會真的成立了,那麼去天方國就簡單多了,而事實的確如此。

    咖喱吃多人上火,配上椰子之後好些,但慢慢大家又發現,咖喱吃多了身上會有咖喱味道,這讓人有點難堪。開始張浩以為自己在工地上整天與古里人混在一起,被他們燻出了味道,後來發現不對,晚上沐浴更衣後,王動還是說他身上有味道,這下就郁悶了,頭發都也洗過了呀,還用的是番國的胰子,還帶著點茉莉花香呢,怎麼身上還有味道。

    “阿四做的咖喱雞好吃噢。”

    “靜之說的不錯,咖喱雞飯好吃,濃濃的湯汁淋上去,拌食最好。”

    “怪不得你身上有股雞屎味。”

    “!-#!-#@_@”

    劉秀珠綠柳听了都在笑,“三哥你別听他亂說,這咖喱吃多了身上是會有些味道,你們男人粗魯,女人細致些,你在古里國可沒關系,要是去了佔城可不能這麼吃。”劉秀珠這麼一說,王動也笑了,弄的張浩又是一陣尷尬。

    “听舅父講,皇上已經許了你的婚事了,還要封個郡主,呵呵,你這會可是攀龍附鳳了。”

    “靜之,你也取笑我,就這太不仗義了吧。當初萍兒嫁于你,我可是出了力的。”

    “你有出力嗎?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王動一臉的迷惑。

    “老婆娶進房,媒人丟出牆,太沒良心了吧。”

    “我可是劉老大人保的媒噢!”

    “你!小人,真是小人。”張浩很夸張的捶心,把王動的兩位夫人笑的花枝亂顫。

    “浩子,听說可威了,手下千百號人在做事。”

    “千百號,呵呵,昨日,你可知殺了多少只雞?”張浩有點不屑的伸出一只手,“兩百只。再過三日,附近就沒有雞了,明天我吩咐下去,改吃魚。”

    “兩百只雞,三哥,你那里開的多少個灶呀。”

    “我這手下現在有五個千戶,六十多個百戶,每天我看著他們都煩。不過話說回來,兩位大人還是很幫忙的,派了不少人手過來。”

    “五個千戶!哪有這麼多人,昨天我去工地,也就看到三千多人在做事,浩子,你也學會了吃空餉了呀。”

    “靜之,三千多人在工地上,你沒看到的都在外地呀,本來木是買的,後來候大人向國王要了個旨,許了我們自己去砍。窯場那邊取土的已經開了六個作塘起來了,水通了河,現在都能在那池子里抓魚了。”

    “浩子,上次我對你說了,城里到時要有樹,要大樹,從城門到江邊碼頭的路邊也要有樹。你讓那些伐木的看看,若有大樹容易移植的,砍了枝葉,連土一起移過來。”

    “我看不必了吧,我問了候大人,此地熱,草木長的極快,種椰子,檳榔都可以,不過要種現在倒是可以先種下了。”

    “靜之,這城這麼大,真的會有這麼多人去住嗎?”張浩心里沒個底。

    “你是擔心銀兩不夠吧,舅父那里應該還有幾萬兩銀子,這些本來是視情形下賜給番國的,我看舅父省下了不少。”

    “呵呵,下賜給番國,大明朝去年吳淞水患,死人以萬計,湖廣還攤了米糧,這下賜番國,動則成千上萬。”

    “浩子膽子怎麼也和我一般大了。”王動笑了。

    張浩也愣了一下,突然發現真的噢,以前這種東西他可是不會說的,一個商人空談國是就算了,還要亂發議論,那可是要問罪的。跟著王動就是這點不好,他時不時的會有些無君無父的話,時間一長,別人適應了不提,自己還被染上了點黑。

    “那些番人可靠嗎?這麼多貨交全他們,他們一去不回了怎麼辦。”張浩這會還是不大信王動找來的阿拉伯人和歐洲人。

    “沒事,帶他們去看了船隊,這次給他們的才三船貨,為了個芝麻丟了西瓜,這個帳他還是算的清楚的。”王動看有把握。

    “這一來一去要多長時間,我們若是回了,下次怎麼接頭,什麼時候做另一單生意。”

    “如今看來要順著風勢,一年一次問題不大。阿拉伯人到過舊港,下次可以讓他們到龍城(新加坡)。以後就在唐城和龍城之間,看時令氣候而定。”

    “舅父還要在這里多長時間?”

    “可能也就三五天了。”

    “靜之,你真的準備讓馬通譯隨番人去天方國。”

    “他能隨著我們下西洋為的去是去天方國,我本來也要差人過去探探路,他想去正好。”

    “他去也是好,番人應該不會虧待了他,若是舅父答應,我還想去看看呢?”

    “你去看什麼,番人女子不是太白就是太黑,哪有佔城的姑娘水靈!”

    張浩又是無語。
Nineider 發表於 2009-3-13 08:41
第四章 南洋夜雨 第四五節 國際戰略

   在舊港的時候,施正卿和丘彥誠被封官,他們還是漢人,而且舊港自三佛齊滅國之後,成了無主之地,明朝去封官,勉強能說的過去。在滿剌加,拜里迷甦本來只是個頭目,從三佛齊跑過來的落難之人,被暹羅逼到要歲貢,結果大明朝封他為國王,他真成國王了,與暹羅國一般大,一起坐小板凳,朱棣顯然比聯合國秘書長的權大多了。在古里國,國王被封也就算了,大家還可以說就當是認了有權有勢還有錢的干爹好了,名義上吃點虧,但實惠呀,就象後世明星認干爹一樣,還要認那種老的不能做事的黑社會老大最好,不用犧牲什麼就能得到很多好處,不過在古里國卻有點怪味道,他這里的大臣們居然也都被冊封了,而且這些臣子們居然以此為榮,這就不得不讓王動好好的反思明朝的對外政策和外國對大明朝的評價及定位了。

    自由民主平等,這些都是屁話,王動都不知這會要怎麼用陳澤張浩能接受的語言來解釋這些詞。互不干涉內政,尊重領土完整,和平共處X項原則也是屁話。不過有一點是公理,哪個朝代都這樣,到後世也是如此,那就是國家的發達靠的不只是經濟有時還是武力,別以為封建國家就一定比奴隸國家強,還有國家發達之後一定會推銷他的價值觀。和平演變這種東西,中國古代人最懂,不過到了後世卻又不懂了,這是個怪事情,當年三皇五帝時期,修禮樂四夷服,後世卻只能打,漢唐都是死打硬打,當然那會還有一個原因是,和親送去的經和典對方實在是野蠻落後不懂去看。所以教育很重要,漢化很重要。舊港不用多說,漢學私塾都有,據說還有學子要入明朝去參加科舉的。龍城(新加坡)已經聚了不少漢人,看來接下來第一件事,要先修個夫子廟。其他的地方呢,其他的國家呢?

    古里是最後一站,過幾天就回,留什麼人下來,留他們下來干什麼,怎麼干,這關系到明朝外交,更關系到王動的經濟帝國發展。一個月之前,在他們剛踏上古里的土地的時候,王動就已經有了個方案,現在有了點小變化,因為他沒有估計到古里上至國王下至百姓對中國人民的友好和天朝皇帝的敬仰,更沒有想到古里國王宮大臣對永樂帝的封賞會有如此熱烈的反應,所以這些天,他不停的在思考,要怎麼利用這些。

    番人在文化不通的情況下,只會頂禮膜拜你的武力,還有就是以宗教名義。鄭和所到之地,除了錫蘭山不識抬舉以外,別的國家都看在船隊所彰顯出的軍事實力上,對鄭和及中國敬畏不已。教宗,王動沒那個本事去做什麼教宗、聖人、先知或是高僧,以宗教的名義去發動什麼聖戰之類的倒有可能,佛教伏魔不行,道家衛道也是不行,這兩個宗教都不崇尚武斗,讓王動入伊斯蘭教,他也不干,雖然教義規定能多娶幾個老婆,但要割小JJ,再說了,明朝的歷律也是可以娶妻納妾的,沒必要為這個而遭罪。伊斯蘭的聖戰也不可,中西亞東歐北非這會都是甦丹國,什葉派打遜尼派?這會哪個是哪個王動都搞不清楚。基督教的十字軍東征已經打完了,被土耳其的“雷霆”給干敗了,看來宗教這條路子不行。

    經濟、文化和軍事,以王動後世的眼光來看,只有通過三個方面才能征服一個國家。如果這樣說來,經濟入侵,文化入侵和軍事入侵三管齊下是最好,經濟方面不用多說,太容易了,掠奪資源,輸入成品,輸入奢侈消費品。文化入侵,要是從普及教育,漢化教育來說,那就時間長羅了,沒個兩三代人搞不定,辦教育投入大呀。這會沒有電影電視,通過這方面滲透比較難,搭個台子唱戲番人都不懂,連統一的審美觀都沒,這招也不行。只能從衣食住行方面來了,看來建城設堡這步棋還真的是走對了。武力入侵,簡單,只需要一個借口,鄭和的水師時刻準備著,明朝現在的武器和軍隊人數絕對是世界第一。

    陳澤和王景弘是同一天到古里的,滿剌加那邊楊剛過去接手了,有點象輪崗一樣,雖然時間都不長,但只是復制,也不是很困難。楊剛顯然算是個老手,搞建設經驗最豐富的了,他不管是四處點火也好,還是鞏固建設也好,經驗全面。陳澤過來並不是要接張浩的手,只是過來與王動議事,這次回,陳澤是要留下的,他要知道古里的情況,以便到時候協同管理海外幾個基地的建設。

    “靜之,人手不夠,舊港,呂宋,爪哇,暹羅,甦門達剌等地,全部的漢人加在一起也只有六七千戶,我來之前,回國忠給了個數字,龍城現在已經有兩千戶漢人,番人也有一千多戶,就算西洋漢人全都遷到所築城垣,也難以為維系農耕匠作。”

    “材棟,你有何良策?”

    “遷明人下西洋,征番人為奴僕。”

    “遷明人,今上怕是不許,連年來,遷山陝入北京,遷甦淞浙入鳳陽,遷四海之匠戶入京師,皆是聚往首都及龍興之地。若想遷我朝國民往東西洋,聖上不喜,海外棄民歸國還差不多。”

    “龍城一戰所得戰俘用作僕役,此計甚好。暹羅國王驕橫,錫蘭山更是無禮,或許可為。”

    “我那舅父在甦門達臘有唾面自干的肚量,你覺得他會為一時一事之利而興兵伐嗎?”

    “呵呵,若謀戰事,由頭還是容易找到的,就看靜之想還是不想。”

    ***,陳澤怎麼有點姚廣孝的味道了,王動心里暗罵,我朝奸人不少,王動算是一個,陳澤也能算是一個。

    王動牽頭的國貿商會搞了個成立儀式,本來陳澤還想弄個條條框框出來,行頭,會首,商會規章,這些東西,陳澤弄起來已經比王動還順還快了。不過王動講了,別那麼復雜,嚇到那些老外,簡單點就行了先把生意做起來,等大家都看到利市了再來玩。入股入伙,市場劃分,大家就以手頭上的貨入股,還有就是,需要交換的,把各自手上的存貨估個價,換購一下,價值不夠的記帳,賃出的貨記帳。結果定下了幾家會員阿拉伯的三個,意大利的兩個,古里兩個(兩頭目),大明朝兩個(明龍,三湘),龍城一個(中華總商會)。會首沒的說,王動擔上,馬歡因為語言問題,擔了個執事,其他的外國人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那幾個,明龍代表是王動,三湘是張浩,中華總商會則是陳澤。

    提外話,關于“老外”,這個稱呼自王動脫口而出之後,旁人不知所以然,他又解釋了一下,先說“外”,內外有別,四海之內,中國大明朝之內,都是中國人(沒說是內人噢),其他番國的都是外人,都是外國人;至于這個“老”字,算是對外國人客氣的稱呼,國人以老為尊,年長者敬稱為“老王老張”,位尊者“張老王老”,權重者“相老閣老”(好象朱棣的時候入閣的年齡都還不算大)。所以“老外”這個詞,就是非常客氣的對番人的一種泛稱。

    王景弘的船隊從溜山國到古里也帶回了溜山國的使臣,他們要搭順風船去大明朝慕天顏,他們國家自產的椰子樹小船,只能抓些魚蝦,經不得風浪。至于溜山國,講來講去,就是島,到處是島,只吃魚蝦,沒辦法,人家島上田不多,再說了,馬爾代夫全是珊瑚島,周圍魚蝦自然是多,也容易抓。那里人長的黑,這也是廢話,熱帶地方的人基本都黑,除非象阿拉伯人那種,喜歡包頭包腳的。王景弘帶來的溜山國特產,倒是有好東西,比如椰子制品,這種東西,呵呵,土特產民間工藝品,但另有一樣,讓王動開了眼,龍涎香。

    龍涎香是抹香鯨腸道分泌的某種特殊物質,估計是分泌出來醫治其腸道傷口藥物,沒辦法這種大型動物只吞不咬,萬一進去個什麼消化不了的大小件東西,擱傷擦傷腸胃也是極有可能的。龍涎香從鯨魚的腸道中慢慢地穿過,先被排入海中或是在鯨魚死後流入海里,再在海中漂浮浸泡幾十年(龍涎香比水輕),當然了,幾十年的道行淺,價值不高,而那種白色被浸泡了百年以上才是極品。對于這種寶物你只有感嘆的份,一是產量低,二是不容易踫到,踫到算你運氣,但人也不笨,自然界什麼東西都是有規律可循的,龍涎香也是如此,規律就是大海里的洋流。看來馬爾代夫附近海域一定是有大的洋流經過,這樣才有可能使得產自整個印度洋抹香鯨肚子里的龍涎香全都路過那里。

    王景弘同志顯然是個識貨的,不過他在王動同志諄諄教誨之下,發揚統吃掠奪的精神,把在溜山國能夠收羅到的龍涎香都給換了回來,褐色黃色白色都有,這下方郎中好好的給王動上了堂中藥知識普及課。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