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 大宋帝國風雲錄 作者:猛子 (連載中)

mk2257 2009-3-5 16:16:08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513 152855
mk2257 發表於 2009-3-5 21:07
第三卷 一劍封喉 第九十章 北伐時機
不,不,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

李虎連連否定,但事實勝於雄辯,老爹的故事正在變成現實,想否定都沒有理由。

宋金已經開始結盟了,雖然兩國關係暫時中斷了,但隨著形勢的發展,尤其大宋皇帝已經緊鑼密鼓部署北伐大計了,所以兩國在時機合適的時候,肯定還要恢復關係,海上之盟一定會出現。

在老爹的故事裡,海上之盟是靖康之恥的罪魁禍首,所以老爹對海上之盟非常痛恨,對大宋皇帝和他的一幫親信大臣也非常痛恨。不過,從目前形勢來看,海上之盟是大宋北伐所必要的,一方面可以實現南北夾擊,一方面也是防止遼金聯手共抗大宋。

北伐後來因為各種各樣的情況,未能實現預期目標,僅僅收回了山前七州,而其後金軍南下入侵,大宋遭受靖康之恥,都和海上之盟沒有直接關係。從老爹的故事裡可以知道,其實即使沒有海上之盟,女真人在滅亡遼國後,也一樣要南下入侵。

老爹之所以切齒痛恨海上之盟,說白了還是痛恨大宋皇帝和他的臣僚,正是因為他們的無能、妥協和投降政策造成了靖康之恥。大宋皇帝和他的臣僚們為此要承擔罪責,這些人因此被否定,這些人所作的一切事情隨之也被徹底否定,所以本來正確的海上之盟,隨即也成了大宋失敗地罪魁禍首。

正如當年元佑黨人徹底否定王安石變法。驅逐和打擊元豐黨人一樣,一旦人被否定了,所有的一切都被否定了。現在的皇帝繼承大統後,蔡京上台。君臣聯手,馬上開始報復,反擊,又把元佑黨人徹底否定,連這些人的文章書籍都統統焚燬。相比元佑黨人,皇帝和蔡京等人打擊對手地手段更加殘忍,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個世上遵循的規則就是成者為王敗者為寇,大家不是以事情的對錯來衡量一個人的功績,而是以成敗論英雄。

所以,回到現實。擺在自己面前最殘酷的一件事就是。假如老爹故事裡的事情正在變成現實,自己將如何選擇?如何生存?

自己的力量太小了。遼東義軍的實力也太弱了,若想改變形勢,若想阻止靖康之恥,以自己和遼東義軍的力量,根本做不到。除非大宋皇帝和他的臣僚們能清醒地看到天下形勢,堅定北伐地決心,乘著女真人羽翼未豐之際,馬上發動北伐,收復故土,建立中原屏障,否則,等到女真人羽翼豐滿了,那老爹的故事極有可能演變為事實。

畢竟。這有前車之鑒。當年真宗皇帝朝。大宋就被契丹人打得狼狽不堪,差點要棄守河北。遷移都城,以避北虜鋒芒,所以,能否搶在女真人前面攻佔燕雲,將直接決定大宋未來地國祚命運。

在老爹的故事裡,大宋之所以失敗,不是敗在海上之盟,也不是敗在大宋皇帝和他的親信大臣們的北伐策略上,而是因為這幫人害怕失敗,患得患失,猶豫不決,結果一而再再而三地貽誤了北伐時機,沒能搶在女真人之前攻佔燕雲,致使中原屏障未能重建,最終大宋人重蹈覆轍。這次他們運氣很差,既沒有眼光長遠的真宗皇帝,也沒有強悍地寇准,於是丟掉了半壁河山。

現在這還是故事,種種跡象表明故事有可能變成現實,為了阻止這可怕的未來,自己只能盡其所能,幫助大宋盡快完成北伐,收復故土。

為此,自己需要南下征戰,需要利用一切機會削弱遼金兩國的實力,同時,這也是為了生存。一旦大宋北伐成功,自己和遼東義軍就擁有藩鎮,背靠大樹好乘涼,生存無憂。至於將來,可以養寇自重,只要北方有蕃虜,大宋就休想削藩。

羅青漢等人大聲嘲笑大宋臣僚們膽小、迂腐。

李虎聽不下去了。他是大宋人,他很難接受這種對大宋人的嘲諷和辱罵。過去聽老爹說《岳飛傳》的時候,老爹也常常破口大罵,罵大宋的皇帝,罵大宋的文臣武將,說什麼靖康之恥都是因為皇帝昏庸無能,說奸佞禍國,士人無恥,武人怕死。老爹對大宋的感情很奇怪,又愛又恨,這一點自己能理解,但是,看到這些遼東人辱罵大宋皇帝和大宋人,自己就無法接受了。

「不要說了。」李虎的臉色很難看。

屋裡地笑罵聲驟然停止。

「不要說廢話了。」李虎冷聲說道,「大宋皇帝下令對我們開放邊境榷場,糧食和武器就有了保障,我們最大地危機算是暫時解決了,當務之急是南下,是佔據平州路。」接著他手指柴雲,「你給他們說說我們的攻擊之策。」

柴雲猶豫了片刻,看看羅青漢,又看看董小丑,顯然不相信三位大宋使者。地確,大宋一直和女真人眉來眼去,雖然現在斷了關係,但誰知道他們什麼時候又重新建立盟約?如果他們出賣了義軍怎麼辦?

李虎眉頭緊皺,對柴雲的猶豫非常不滿。

羅青漢和董小丑互相看看,同時望向李虎,也覺得李虎把義軍的攻擊之策全部透漏出來,太過輕率,而且似乎也沒有這個必要。

李虎衝著柴雲揮揮手,示意他趕快說。

柴雲首先把遼東形勢介紹了一下。

契丹人接受了義軍的招撫要求,但沒有誠意,所以目前還處在商談之中。女真人太猖狂,目中無人,已經和義軍斷絕往來,打算用這一招脅迫義軍。

不管形勢怎麼變,義軍目前的策略都是聯遼遏金,近期義軍打算和遼軍聯手,攻打東京,但這是聲東擊西之計,義軍真正的攻擊目標是幽燕。這符合大宋皇帝對義軍的要求。

柴雲大概講了一下聲東擊西之計,其中很多機密和細節,柴雲都故意隱瞞了。因為此計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所以義軍正在做準備,估計在九月前後發動攻擊。

「你們回去後,把義軍的攻擊之策稟奏陛下。」李虎鄭重說道,「我需要陛下的幫助,我不但需要糧食和武器,還需要更多的海舶。」

海舶?馬擴、趙良嗣和李綱同時望向李虎,不知道他要海舶幹什麼?義軍裡的雲海軍有大小船隻六百多艘,如果做海路回易,這些船隻足夠多了。難道他又要故伎重施,再次從海路運送兵力襲擊平州?但這種計策可一不可再,遼軍肯定有防備,不會再讓義軍輕易得手了。

「你要多少海舶?」馬擴問道。

「越多越好,至少要一百艘大海舶。」

馬擴遲疑了一下,目光望向李綱。李綱知道他想問什麼,馬上點了點頭。大海舶只有從水軍調撥,登州沿海有澄海軍和平海軍兩支水軍,如果皇帝同意的話,可以調出一百艘大海舶。

「我能知道你想幹什麼嗎?」馬擴說道,「請陛下調撥水軍海舶,必須有充足的理由。」

「你告訴他,我要運幾萬軍隊去遼東半島。」

馬擴愣住了,趙良嗣和李綱也目瞪口呆,天啦,李虎到底要幹什麼?介紹了自己的夫人羅思南。

馬擴和羅思南早在黑山就認識了,而趙良嗣和李綱還是頭一次見。兩人在途中就聽黃涉說過羅思南的驕人戰績,如今看她相貌美麗,為人熱情,談吐大方,印象更是深刻。

閒聊一番後,李虎說到了正題,那就是宋軍北伐的時間。

「陛下說,明年冬天之前可以完成北伐準備,也就是說,一切順利的話,明年冬天宋軍將發動北伐。」趙良嗣的口氣很肯定。

李虎眉頭微皺,把義軍的現狀簡單說了一下,「我們處在遼金夾擊之中,首要考慮的是生存,所以,如果宋軍明年冬天北伐,我們就按照這個時間擬定計策,如果不是,我們就要另圖他策。請三位上使回到汴京後,務必把我的意思轉告陛下,請他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都務必在明年冬天發動北伐。」

李虎把這句話說完之後,三個人互相看看,都不說話了。

李虎的意思很簡單,我要生存,我不能都聽你的指揮,你說要北伐,我配合你,但前提是,我首先要生存,如果生存出現了危險,那麼我選擇生存,不會為你拋頭顱灑熱血,我還沒有高尚到願意為你獻出生命的地步。

「使相,另圖他策是什麼意思?」李綱很恭敬地問了一句。
mk2257 發表於 2009-3-5 21:08
第三卷 一劍封喉 第九十一章 默契
「遼東的形勢你們都清楚了。」李虎笑道,「契丹人到目前為止,不過丟了一個東北路,損失了幾十萬軍隊而已。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契丹人依舊擁有強大的實力,戰場上的失利對契丹人來說不過是暫時的,只要給它時間,給它機會,它很快就能逆轉局勢。」

「至於女真人,目前還沒有足夠的實力和契丹人分庭抗禮,但如果給它時間和機會,它肯定能擊敗契丹人,消滅大遼國祚,所以,從大宋的立場出發,為了確保北伐成功,必須聯金攻遼。」

就目前遼國的實力而言,北伐的目標只能是收復故土,消滅大遼根本不可能,為此,大宋需要打擊遼國的盟友,結盟遼國的敵人,所謂遠交近攻就是如此。如今大宋把西夏打趴下了,和女真人結盟也是遲早的事。大宋和女真人和共同的利益需要,不管宋遼是不是有百年盟約,也不管金遼會不會議和成功,等到時機成熟了,兩國自然會走到一起,結盟共擊。

「一年後,女真人的實力發展有限,如果宋軍北伐,定能收復燕雲,反之……」李虎停了下來,看看三人,鄭重說道,「如果時間拖長了,女真人發展起來了,可以和契丹人分庭抗禮了,那時候女真人的想法就變了,他們野心膨脹,不會再滿足於奪取契丹人的萬里江山,而是要南下入侵打大宋,妄圖中外一統了。」

馬擴三人聽懂了,神情凝重。

中原富裕,歷來為北虜所垂涎,只要北虜強大,必定南下邊,否則秦始皇修長城幹什麼?漢武帝遠征大漠幹什麼?唐太宗征伐西域幹什麼?契丹人崛起了,馬上南下打中原,女真人崛起了。也是一樣,也要南下打中原,所以。北伐不但一定要實施,而且還要盡快實施。

大宋皇帝的策略絕對沒有錯誤,但策略正確不代表北伐就能成功。若想北伐成功,除了國力機遇等等要素外,時間更是一個最最關鍵的要素。什麼時間北伐最好?就是契丹人岌岌可危。而女真人又尚未崛起之際,這是最好的攻擊時間。錯過這個時間,北伐遇到的困難將成倍數增長。

「宋軍如果在明年冬天發動北伐,我的主要目標就是契丹人,我的主要策略就是聯金攻遼。」李虎繼續說道,「如果宋軍拖延北伐。甚至遲遲決定不了北伐的具體時間,那我的策略就是聯遼遏金。」

「契丹人已經衰敗,這是無法改變地事實。幾年來的戰爭耗盡了契丹人的國力,沒有十幾年地時間,他們恢復不了元氣,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宮帳鬥爭非常激烈,內訌會加劇他們地衰敗,而女真人現在上下齊心。一心一意要在東北站住腳。蓄積實力,只待時機成熟。他們肯定要發動進攻,所以,我們要聯遼遏金,以維持遼東勢力的平衡,給宋軍北伐贏取有利局面。」

策略不一樣,具體實施的計策就不一樣,尤其是在以生存為前提地條件下,具體計策有天壤之別。

趙良嗣忍不住問了一句:「使相,你下午告訴我們的計策是什麼?到底是聯遼遏金,還是聯金攻遼?」

依照李虎地聲東擊西之計,義軍先聯合遼軍打女真人,然後又聯合女真人打遼軍,讓人有眼花繚亂之感。

「是聯金攻遼。」李虎笑道,「當前契丹人依舊佔據著優勢,五京不過失其一,其百萬大軍也不過損失了一小半而已,而且契丹人有足夠的人口,可以隨時募軍,之所以由攻轉守,關鍵是財賦損耗驚人。一般來說,十萬規模以上的大戰需要耗費數千萬貫。遼軍從圍剿阻卜的叛亂,漢人的叛亂到女真人、渤海人地叛亂,前前後後打了將近二十年,由此可以想像大遼國庫裡還有多少錢財。」

「所以,不能給契丹人喘息的機會。」李虎的笑容裡露出一絲狡黠,「在這一點上,我和女真人有很好的默契。」漸漸聽出了一些門道,神情更為關注。

「我們遼東義軍的宗旨就是殺虜復漢,如果不殺契丹人,遼東義軍為何而戰?那些陣亡的義軍將士又為何而死?」李虎笑容突斂,非常嚴肅地說道,「所以,我們絕不會接受契丹人的招撫,不管他們給出什麼條件,我們都不會答應。」

「我們生存的策略主要是聯金攻遼,聯遼遏金不過是特殊情況下的一種特殊策略而已。」

「正是因為這種默契,所以我和完顏宗望一直保持書信往來。我和他有個共識,那就是當義軍打進幽燕,當金軍攻佔上京後,我們才算斬斷了契丹人地手腳,才算把這只猛虎打趴下了。」

李虎說到這裡,臉露微笑,「我既然打算聯金攻遼,我有必要向完顏阿骨打要一個公主嗎?完顏阿骨打既然決定聯姻了,他還在乎一個公主嫁過來後是不是正妻嗎?我和女真人之間缺乏最基本地信任,我要一個公主,完顏阿骨打同意聯姻,不過是建立一種信任。有信任的默契才是真正地默契。」

「女真人要打上京了?」趙良嗣吃驚地問道。

「是的。」李虎點了點頭,「所以我迫切希望大宋馬上發動北伐,假如大宋遲疑不決,貽誤了攻擊時間,我最多打下燕京,而山後九州要麼在契丹人手上,要麼被女真人搶去,如此北伐功敗垂成。」

「你有確切消息?」馬擴急切問道。

李虎看看他,笑笑,沒有說話。這種事不需要確切消息,只要用腦子想想就可以了。

李綱沉默良久,眼露欽佩之色,「使相,這麼說來,打東京不過是一場默契戰,是用來欺騙遼人的,你的真正目標是幽燕,而女真人的真正目標是上京。」

李虎點了點頭,「就義軍的實力和處境而言,我會主動打女真人?那等於拱手送給契丹人消滅義軍的機會,這種事我不會幹。同理,女真人有必要和我翻臉嗎?他們會相信我受撫於遼嗎?也不會。所以,這一仗,就是一場默契戰,關鍵是騙住遼人,讓他們安心於宮帳內訌,以便給我們進攻各自的目標創造機會。」

「金國使者已經和你具體議定了攻擊之策?」趙良嗣又問道。

「金國使者對此事一無所知。」李虎笑道,「楊樸是渤海人,無顏是大宋人,女真人不會讓他們參予此等機密。現在遼人大批投降金國,魚龍混雜,女真人害怕消息洩漏,防範非常嚴密,就連我的人想打探消息都很困難。」

「契丹人會上當?」馬擴擔心地問道。

「契丹人不會上當。」李虎說道,「我和契丹人沒有任何信任可言,但人越到窘迫的時候,越喜歡撿便宜,契丹人也不例外。一旦他們看到機會,必定會出手,然後就是一場災難了。」

趙良嗣歎了口氣,「只是這樣一來,金人實力更強了。」

「所以,宋軍明年冬天務必要發動北伐。」李虎再次提醒道,「這一仗我不能不打,如果不打,我就進不了幽燕,實力也就無法得到發展。實力沒有發展,我這個藩鎮將來就是刀俎上的魚肉,只能任人宰割。」

馬擴三人至此恍然大悟。

李虎最後一句話說到要害了。他要生存,所以要發展實力;他要發展實力,所以和女真人保持默契;女真人實力越來越強,不但威脅到契丹人,也威脅到了遼東義軍,所以李虎急切希望宋軍北伐,將他從危險中解救出來。

總之一句話,在遼東這塊土地上,大家就是互相利用,互相算計,最後看誰最聰明運氣最好。頭腦聰明,運氣好,實力強的,最後肯定是最大的贏家。李虎實力不夠,但他頭腦聰明,運氣好,這次關鍵時刻他又把自己和大宋的命運捆到了一起,試圖借助大宋這條船,安全度過危機。

不過,他的話都是對的,無懈可擊。義軍處在遼金兩國的夾擊之中,若想維持鼎立之勢,難度非常大,對此李虎有清醒地認識,沒有盲目自大,更沒有得意忘形,而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正是這種心態才讓義軍生存了下來,也是這種心態讓他看到了未來的危機,如果女真人攻佔了上京,而大宋繼續拖延北伐,那麼後果不堪設想。
mk2257 發表於 2009-3-5 21:09
第三卷 一劍封喉 第九十二章 安陽名人
馬擴思索片刻後,緩緩問道:「如果……如果宋軍未能如期發動北伐……」

「我將聯遼遏金,在中京一帶擋住女真人繼續攻擊的步伐。」李虎歎了口氣,「金軍攻佔上京道之後,遼軍的防禦將在中京以北,這樣可以減輕我遼西的重壓,如此我和契丹人才有聯手的可能。不過,我說過,我和契丹人之間沒有信任可言,聯遼遏金能否奏效,不得而知,假如失敗,我也只能和女真人繼續保持默契,竭盡所能搶佔燕京,至於山後九州,我就無能無力了。」

一想到老爹的故事,一想到女真人南下殺掠,李虎心裡就一陣陣窒息,他真的非常非常擔心有那麼恐怖的一天,但現在自己毫無辦法,為了生存,只能和女真人保持默契,借助女真人的力量發展自己。將來自己強大了,有實力了,才有擋住女真人南下的可能。

李綱正在考慮宋軍能否如期北伐的事,給李虎這麼突然一問,愣住了,半天沒反應過來。岳飛?岳飛是誰?遼人還是金人?和這件事有關係?

「不認識。」李綱搖了搖頭,「岳飛是什麼人?」

李虎稍加遲疑,沒有回答,而是又問了一句,「韓世忠呢?你認識嗎?」李綱想了一下,看看馬擴。馬擴搖搖頭,忽然,他想了起來,去年在黑山的時候,李虎也問起過岳飛,還說這人是一個大英雄,怎麼這次又問了起來?旋即想到了李虎的身世,頓時驚出一身冷汗。李綱要常駐義軍。假如李虎哪一天心血來潮,問起他的老家,說到他的往事。李綱必能猜到他的身世,那豈不全完了?

「宗澤呢?這個人你認識嗎?」

這次李綱點了點頭,不過他很驚訝。李虎怎麼會知道宗澤?

「這個人反對北伐,尤其反對聯金攻遼。」趙良嗣不待李綱回答,搶先說道。「他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登州通判,竟然上書陛下。反對北伐。年初,他因為這件事被貶去了官職,一氣之下,告老還鄉了。」

還真有這個人?李虎上次從馬擴嘴裡沒有問到,這次卻從李綱和趙良嗣嘴裡得到了確認。大宋還真有這個人。

「皇帝的兒子中間,有個叫趙構的嗎?」

這個大家都知道,皇帝第九子,廣平王。

李虎心裡暗自發寒。岳飛、韓世忠都是武官,大宋軍隊多,武官多如牛毛,所以李綱他們可能不知道,但現今證實《岳飛傳》裡地趙構、李綱、宗澤、完顏阿骨打、金兀朮都是確有其人,照此推及。《岳飛傳》裡的故事也有可能是真的。那麼或許過不了多久,女真人就要滅了遼國。揮軍南下了。

馬擴擔心李虎一直問下去,急不可耐地轉移話題,「使相,李副郎做為陛下地特使,要常駐錦州。」

什麼?皇帝特使?常駐錦州?李虎先是眉開眼笑,連道歡迎。李綱,這可是《岳飛傳》裡的鼎鼎有名的大人物,堅定而強硬地主戰派,做過宰相,打過東京保衛戰,這種人如果留在自己身邊,那等於劉邦擁有了張良和蕭何,自己賺發了。

旋即,他反應過來了,這不就是監軍嗎?在老爹的故事裡,監軍一般都是太監,皇帝的狗腿子,大壞人。他娘地,不相信老子是吧?竟然派個狗腿子盯著我。不過,李綱可是好人,這種人就算做監軍,也肯定是個好監軍。

李綱是好人,這個念頭在李虎的心裡根深蒂固,所以他稍一遲疑,馬上又興高采烈了。

馬擴三人面面相覷,搞不懂李虎什麼心思。這種事換了誰都不會高興,李綱更是做好了被李虎軟禁地準備,誰知李虎的反應大出意料,不僅僅高興,還非常高興,這不禁讓他暗自惶恐,擔心遭到李虎的黑手。這個人可是殺人不眨眼的惡魔。

李虎把義軍所有機密盡數相告,這令馬擴三人深切感受到李虎回歸天朝的誠意,這種誠意正是大宋皇帝要地,也是雙方建立信任的基礎。

馬擴知道李虎的秘密,自然知道李虎為什麼有這種誠意,而趙良嗣和李綱不知道李虎是一個大宋人,所以從他們角度看來,李虎一則是出於生存需要,二則是出於祖祖輩輩回歸天朝的願望,但不管怎麼說,李虎這種態度很大程度上可以堅定皇帝北伐的信心。

馬擴和趙良嗣知道時間緊迫,隨即決定第二天就返回大宋。馬擴留在登州,一方面負責傳遞兩地消息,一方面負責兩地回易,確保義軍能以最快的速度得到所需的物資。趙良嗣則帶著李虎的書信,日夜兼程趕回汴京,稟奏皇帝,請求皇帝即刻著手準備北伐一事。

北伐事關國祚命運,需要傾盡國力,君臣上下齊心固然重要,但如何確保完成這一策略才是重中之重,所以,皇帝不但要有決心和氣魄,更需要一幫精兵強將的鼎力相助。可惜地是,在李綱看來,皇帝身邊都是一幫禍國殃民地奸佞,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李綱連夜擬寫奏章,懇請皇帝在北伐一事上務必用人以賢。北伐策略雖然正確,但僅僅是停留在紙上談兵階段,若想把它變成現實,還需賢能之士的聰明才智。馬擴和趙良嗣勸說李綱不要上奏了,寫了也是白寫,不但於事無補,反而壞事。

一路行來,兩人對李綱也逐漸瞭解了,知道他為人剛直,不是趨炎附勢之徒,之所以被梁師成看中,不過是有利用價值而已。此次他奉旨出使遼東,不是梁師成舉薦,而是蔡京安排地,其用意是想把他趕走,如能借刀殺人,當然更好了。李綱位卑權輕,命運都被別人所控制,無奈之下也只有豁出去了,如今人在遼東,他更不怕了,在奏章中把蔡京等人罵得狗血淋頭。

李綱牛脾氣上來了,馬擴和趙良嗣沒辦法,只好代其上奏。

凌晨時分,馬擴悄悄把李綱喊醒了。他輾轉難眠,想了很久,仔細權衡後,還是決定把李虎的秘密告訴李綱,免得李綱在全無防備之下,不慎洩露了李虎的身世,導致北伐出現重大變故。

「你知道河北相州的安陽都有什麼名人嗎?」

馬擴深夜把人喊醒,張嘴就是一句莫名其妙的話,這讓李綱有些暈乎,「歷史名人,還是本朝名人?」

「本朝,宰執大臣。」

「韓琦,李清臣。」李綱說道。

韓琦太有名了,仁宗年間的慶歷新政,就是由他和范仲淹、富弼主持的,但到了神宗朝,他卻由一個倡言新政的激進改革者變成了一個因循守舊的保守派,極力反對王安石的變法。

李清臣以才學聞名,韓琦非常欣賞他,把自己的侄女兒嫁其為妻。仁宗年間中進士。歐陽修壯其文,把他於蘇軾相提並論。神宗元豐年間為宰執,復新政,銳意改革,是有名的改革派。今朝皇帝繼承大統後,重用蔡京。蔡京也是個改革派,對王安石十分敬仰,對新法也很有研究,可惜這個人熱衷權術,喜歡做牆頭草,為人所不齒。蔡京早年曾和李清臣結下仇怨,做了宰相後,他乘著驅逐元佑黨人的機會,大肆報復昔年的仇家,李清臣首當其衝,連遭打擊,活活氣死了。

「你知道李清臣的後人如今境況如何?」

李綱搖搖頭,這個他不知道。「元佑黨人案」由皇帝親自發動,懲處極其嚴厲,牽連甚廣,並且兩次將「奸黨」之名刻碑詔告於天下,兩年後因為星變才下旨毀棄了「元佑奸黨」碑,並允許一小部分元佑黨人的子孫恢復士籍,改過自新。但因為打擊太過,很多元佑黨人已經家破人亡,他們的子孫後代大都流落他鄉,杳無音訊。

馬擴突然提到元佑黨人李清臣的後代,這讓李綱非常奇怪,所以他急忙問道:「你為什麼突然說到了李清臣?」

馬擴猶豫再三,咬咬牙,鄭重說道:「你發誓,我們之間的談話,不能告訴任何人,包括皇帝。」

李綱吃了一驚,愈發好奇,當即發誓。

「李虎就是李清臣的孫子。」

李綱駭然驚倒。
mk2257 發表於 2009-3-5 21:10
第三卷 一劍封喉 第九十三章 前車之鑒
李虎是李清臣的孫子?這真是匪夷所思,太不可思議了,尤其可怕的是,這件事一旦揭穿,北伐必定產生重大變故。

「你有證據?」李綱呆了半天,好不容易壓制住心中的驚駭,低聲問道。

馬擴點點頭,把自己去年出使金國,被黑山義軍抓到山裡,巧遇李虎的事從頭至尾說了一遍,「李虎一而再再而三地說自己是大宋人,非要跟著我一起回大宋,我當然不會相信他這番鬼話。後來李虎指揮義軍攻佔龍化後,再一次對我說到這件事,我就不能不考慮它的真實性了,所以我回到汴京後,馬上派人到安陽調查。李清臣的後人遭遇都很慘,兒孫全部被流放邊荒,至今沒有音訊。」

李清臣和韓琦是親戚,通過韓家,馬擴瞭解到一件事,李清臣有個義子,這個人叫李長浩,非常有才華,在李清臣出任宰執光復新政的時候,出了不少力,哲宗皇帝還曾數次召見他。元佑黨人案爆發之前,李清臣遭宰相曾布打擊,出知大名府,李長浩一直陪在左右。元佑黨人案爆發後,李清臣氣死,李清臣的四個兒子因罪流放,李長浩則不知所終。據李清臣的大舅子說,李長浩一直未婚,沒有子嗣,但李清臣去逝那一年,他的小兒媳婦生了個孩子,小名叫虎子,李清臣把這個孩子過繼給了李長浩。

李虎的老爹就叫李長浩。李虎因為年紀小,再加上李長浩有意隱瞞,李虎對自己的家世所知有限,僅僅知道自己是安陽人,祖父曾做過大官,因遭到仇人陷害,家破人亡。從李虎的年紀,祖籍,父親的名字。祖父做過大官,逃亡的年代來推算,這個李虎就是李清臣的孫子。

「你常駐錦州。和李虎朝夕相處,而且據我看,李虎對你的印象非常好。」馬擴說道。「不出意外的話,李虎閒暇時,極有可能旁敲側擊。問到安陽老家地事。你不知情況,肯定會說出李清臣。說到元佑黨人案。李虎非常聰明,一聽就明白了。你可以想像,假若李虎知道自己的仇人就是當今皇帝,就是宰相蔡京,他會作何反應?即使他心念故土。記著自己是個中國人,繼續為北伐而盡心盡力,但將來會發生什麼?」

李綱呼吸急促,略感窒息,大汗淋漓。這個事情太驚人了,而它的後果更驚人。

「將來會發生什麼?」李綱厲聲問道,「你說將來會發生什麼?這種事怎麼瞞得住?安陽只有韓琦和李清臣,而李清臣因為變法而著名,聲名顯赫。李虎隨時都有可能知道自己地身世。他不是小孩子了。他是遼東義軍的首領,不論從遼東義軍的利益出發。還是從他自己地仇恨出發,他都會做出選擇,而這個選擇肯定不利於大宋。這件事你應該稟奏皇帝,你怎能擅自隱瞞,影響皇帝決策。」

「那你說怎麼辦?」馬擴也冷聲質問,「朝廷的現狀你難道不知道?除了皇帝和蔡京一幫主戰大臣,有多少人能把未來的形勢看得清清楚楚?難道真要逼著皇帝坐山觀虎鬥?以遼東目前地形勢來說,正是我大宋收復故土,重建中原屏障的最好機會,一旦失去,不論遼東是維持現在地遼金對峙,還是女真人順勢崛起,中原都將戰火連綿。皇帝說得很清楚了,維持百年盟約的基礎已經變了,這個盟約即將崩潰,百年的和平馬上就沒有了,大宋如果再不乘機收復燕雲,那將來怎麼辦?」

「但問題是,假如李虎在北伐成功之前,知道了這件事,並因此改變策略,我們怎麼辦?」李綱無奈問道。

「你既然留在李虎身邊,那你就應該想辦法阻止李虎瞭解自己的身世。」馬擴說道,「明年冬天,大宋一定會北伐,有李虎相助,北伐一定會成功。只要北伐成功了,大宋收復了故土,重建了中原屏障,那時候就算李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又能怎麼樣?」

「你不要忘了,李虎已經是藩鎮了,這件事可能造成藩鎮之禍。「以大宋地實力,還懼怕藩鎮之禍?」馬擴不以為然。

「這裡是遼東,是李虎的根基之地。」李綱對馬擴的態度大為不滿,「你想想燕雲十六州是怎麼丟的?石敬瑭當年又是為了什麼才出賣燕雲十六州的,我們有前車之鑒,怎能重蹈覆轍?」

這句話正中要害,馬擴垂首不語,彷徨無策。如果李虎變成了第二個石敬瑭,那就太可怕了,大宋兩百多年的努力,旦夕間盡數化為烏有。

李綱想了很久,也是無奈搖頭。他做夢也沒想到,遼東的事竟然如此複雜。

馬擴沒有據實稟奏,主要是從朝堂的角度考慮,為了能夠成功北伐,他沒有錯,但這件事充滿了變數。

李虎是李清臣的後人,假若他知道了自己地身世,他該如何選擇?像他地祖父一樣,做個忠臣,繼續報效大宋,還是像石敬瑭一樣,做個遺臭萬年的罪人?或者,乘著天下大亂之際,逐鹿中原,圖王霸之業?

假若皇帝和蔡京知道了這件事,他們又該如何選擇?是亡羊補牢,即使糾錯,恢復李清臣清白之身,恢復李清臣元豐黨人地身份,給李清臣徹底平反,還是堅持錯誤,讓李清臣繼續蒙受不白之冤,戴著「奸黨」的罪名永世不得翻身?

很明顯,皇帝不會承認自己的錯誤,再說把元佑黨人打翻在地本身也沒有什麼錯誤,不過手段太過激烈而已,如果恢復了李清臣的清白,等同於承認自己的錯誤,皇帝做不到。

同理,蔡京更不會承認自己的錯誤,他一旦承認錯誤,那就什麼都完了,朝堂上的對手會借此機會把他打翻在地,所有的仇人都會跳出來,把他撕碎,更有可能如法炮製,把他的罪責刻在石碑上,立在各地州縣的府衙前,讓他永世不得超生。

死局,這是一個死局,一個無法解開的死局。

退一步說,就算李虎願意承繼祖宗遺風,放棄仇怨,一心一意做個忠臣,皇帝和蔡京也絕不會給他這個機會,因為李虎是個藩鎮,因為李虎的實力威脅到了他們的安全,他們會以鎮制藩鎮為借口,把李虎逼上絕路,把李虎逼成奸臣。

當年的石敬瑭就處在這種絕境,當他決定出賣燕雲十六州的時候,他難道不痛苦?他難道不知道自己在歷史上將留下千古罵名?但他不願放棄生存,更嚥不下心裡的那口怨氣,就算他為了中國抹脖子自殺了,他也是一個罪人,一個遭人唾棄的奸臣,既然如此,何不乾脆做個奸臣,把那幫無恥的中國人碾成齏粉,讓那幫無恥的中國人和他們的後代飽嘗痛苦。

人都有良知,但良知喪盡之後,人就會毀滅,毀滅自己,也毀滅這個令他極端仇恨的世界。

李虎現在還有良知,但李虎是個血腥的屠夫,但他被人逼上絕境的時候,他的毀滅力同樣會讓這個世界為之戰慄。

兩人商量很了很久,最終的選擇只有一個,隱瞞,最起碼要隱瞞到北伐成功之後。

將來怎麼辦?很簡單,殺了李虎。大宋決不允許藩鎮的存在,所以將來皇帝和李虎必定要爆發衝突,更何況他們之間還有解不開的仇恨。為了防止重蹈石敬瑭之禍,皇帝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北伐成功後,把李虎誘到汴京,一殺了之。至於遼東義軍,能花錢買通的就花錢買通,不能買通的就殺了,如果有人叛亂,以他們的實力根本無法和李虎相提並論,剿殺起來應該輕鬆自如。

第二天,馬擴和趙良嗣悄無聲息地離開了錦州。

李虎決定給李綱在帥府安排一個官職,否則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煩。羅青漢等人不同意,他們不明白李虎為什麼信任李綱。大宋皇帝對義軍的態度目前看來不過是利用,他把李綱留在義軍的目的是監軍,是監控義軍,是指揮義軍,是要義軍遵從他的命令行事,這是很可笑也是一件令人很氣憤的事。

李虎則認為手段高超者,可以把壞事變成好事。李綱做為特使留在義軍,表面上看是一件壞事,但如果善加利用,把李綱這個特使的作用發揮出來,通過李綱來獲得大宋皇帝的信任和援助,那就是一件大好事。

李虎請李綱出任帥府司隸參軍事,以遮人耳目,隱藏真實身份。
mk2257 發表於 2009-3-5 21:11
第三卷 一劍封喉 第九十四章 求援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就是八月,遼國特使耶律大石和韓再度來到錦州。

遼國皇帝正在愉快地狩獵,燕王耶律淳代理國事,他和一幫宰執們正在為皇統的事絞盡腦汁,根本無意發動東征,所以他書告大石,拖。東征事關重大,各項準備工作很複雜,需要時間,而且這次還是和義軍一起進攻,為此首先雙方要建立信任,所以要慢慢來,慢慢做準備。今年冬天估計是來不及了,至少要到明年春天。

大石向李虎說明遼國皇帝的答覆。

「陛下的意思是,等到秋收之後,遼軍才能從上京道和中京道方向展開集結。」大石慢條斯理地說道,「另外,北方阻卜人的叛亂還沒有平定,這牽制了我們部分兵力,所以……」

「所以,你們無意東征,是不是?」李虎毫不客氣,一針見血,「既然如此,你們招撫的誠意是什麼?」

「我們已經斷絕了女真人的聯繫,完顏宗望的軍隊正在顯州到遼河一線集結,有可能向我們發動進攻。」羅青漢很惱火,「這種情況下,你們無意東征,明顯就是坐山觀虎鬥,既然如此,那我們還談什麼招撫?」

「你們在中京和興中府一線部署了大約十萬軍隊,我們有二十萬大軍,如果聯手,即使打不下東京,也可以重創金軍。」黃涉也非常生氣,「既然你們無意東征,那我們為了生存,只好考慮向西攻擊了。」

這句話含有威脅的意思,說白了黃涉就是在警告大石。如果義軍拒絕招撫,可以馬上再度與女真人聯手,即刻攻打中京。

大石冷笑,對黃涉的威脅嗤之以鼻。如今你連吃飯都成問題,拿什麼打仗?聯手東征,事實上就是遼軍幫助你們擄掠金人,幫助你們打草谷。

韓擔心雙方翻臉。急忙呈述各種各樣的理由,總之一句話。東征乃大事,需從長計議。不要著急,「陛下說了,如果你們向東京發動進攻,我們會給予一定的錢糧援助。」

「什麼時候給?」黃涉追問。

「只要攻擊開始,我們馬上從平州路和興中府兩地調撥。」

「說話算話?」黃涉懷疑這句話地真實性。

大石鄭重承諾。你們攻擊東京。和女真人打起來了,大遼當然不能坐山觀虎鬥,雖然不能出兵,但必要的援助是肯定給的。

義軍與大宋的回易進行順利,戰馬一批批地運走。糧食和武器一批批地運進來。

大宋皇帝的第二份手詔也到了,皇帝在詔書中承諾,明年冬天,宋軍北伐。至於李虎所要求的借用水軍海舶一事,皇帝也答應了,並將此事交由馬擴全權負責,請李虎直接和馬擴聯繫,隨時調用。

李虎急召侯概、吳撞天。

「渤海軍的情況怎麼樣?」李虎問道,「他們是否集結完畢?金軍是不是發現了他們地動向?」

侯概面顯難色。事實和他的預料有些不太一樣。很多渤海人寧願待在大山裡做土匪。也不願意冒險突圍,渡海趕到遼西會合義軍。遼東義軍地口號是殺虜復漢。以殺虜為己任,所以渤海人不相信漢人的軍隊,不相信漢人會幫助他們復國,更擔心自己地腦袋保不住。

「我想了很多辦法,派了很多人進山勸說,寶帥也派了不少渤海人去了山裡,但到目前為止,趕到預定地點集結的軍隊只有一萬三千多人,至少還有一萬人躲在山裡不願出來。」侯概說道,「我無法確定其它的渤海軍是否趕來會合,但考慮到集結地點距離鎮海府比較近,容易被女真人發現,所以我打算請總帥盡快發動攻擊,先把這些人全部接出來,以免發生意外。」

李虎請他來,又問到渤海軍的事,當然是要發動攻擊了。

「船隻情況怎麼樣?」李虎又問吳撞天。

「一個月內,我可以集結三百艘戰船。」此刻戰船全部用來做海路回易,要想在短期內集結所有船隻,很困難。

李虎稍加沉吟,轉頭望向侯概,「渤海軍加上他們的家眷,具體人數是多少?」

「他們哪有什麼家眷?」侯概苦笑道,「也就是在附近州縣擄掠了一些女人而已,全部加起來,大概一萬五千人左右。」

「總帥打算何時進攻?」吳撞天急切問道,「我盡可能集結更多地船隻。」

「海舶的事,我正在想辦法。」李虎說道,「如果一切順利,我可以借到一百艘大海舶,這樣我們可以把所有的渤海人全部接出來。」

一百艘大海舶?侯概和吳撞天互相看看,同時想到了大宋水軍。附近海域,只有大宋水軍有大海舶,只是,想從大宋水軍借船,未免太難了,甚至有些異想天開。這可不是花錢能解決的事,大宋水軍沒有他們皇帝的命令,根本不敢出海。

「你們看,什麼時候發動進攻為好?需要多少軍隊攻打鎮海府?」

「鎮海府只有兩三千金軍,其它都是渤海人和漢人,很多都是原渤海國地軍隊。」侯概聽說李虎要動手了,非常興奮,「我和寶帥、海帥領軍攻擊,大旗一舉,很多人都會獻城投降,所以總帥只要給我們一萬主力就行了。」

「好,聽你的。」李虎笑道,「你要那支軍隊,你自己挑。」

「我要虎烈第五軍和閻王軍。」侯概也不客氣,當即點名,「五個將,一萬兩千五百人。打下鎮海府之後,東京的金軍主力馬上就會殺過來,這支軍隊至少要堅守二十天。如果天氣不好,海路受阻,這個時間恐怕要更長。」

李虎扳著手指頭算了一下,問道:「如果把所有人,把渤海人和我們的軍隊一次性接出來,至少需要多少大海舶?」

「這是不可能的。」吳撞天苦笑道,「除非大宋水軍全部出動,否則絕無可能。」

李虎旋即放棄了這個念頭。大宋皇帝能借一百艘大海舶,已經是天大的恩賜了,他不可能讓自己的水軍全部出動。

「我打算在九月中或者十月初向東京發動攻擊,以牽制東京方向的金軍主力,從而為你們營救渤海軍爭取時間。」

李虎把攻擊之策詳細告之,「時間已經不多了,你們即刻做好準備,只待海舶集結完畢,我率先從錦州方向攻擊顯州,繼而直殺遼河,你們則渡河攻打鎮海府。」

侯概和吳撞天躬身領命,匆忙而去。

李虎請來李綱,和他商量借用大海舶的事。李綱至此才知道李虎攻打遼東半島地原因,「你既然和女真人有默契,攻打東京也不過是聲東擊西,為什麼還要節外生枝,去營救渤海人?你要知道,此事有可能激怒女真人,默契戰有可能變成一場血戰,如此你勢必得不償失。」

「我說過,女真人現在地目標就是上京,只要攻佔了上京,它的側翼就安全了,它地軍隊可以自北而南,呼嘯而下。」李虎笑道,「所以,女真人即使知道我跑到他家的後院搶東西,他也只能睜一眼,閉一眼了。」

「但危險非常大。」李綱說道,「海路受限於天氣,一旦天氣惡劣,船隻運送困難,攻打鎮海府的軍隊必定損失慘重。」

「所以,我請你來商量,看看可有更好的辦法。」李虎笑道。

李綱想了片刻,說道:「使相,還是急奏汴京吧,請求陛下允許遼東義軍暫時於登州登陸。」李綱指著地圖,「從遼東半島到登州,距離很近,雲海軍的海舶和大宋水軍的海舶日夜運送的話,兩三萬人很快就能全部撤離,如此即可確保軍隊的安全。」

李虎早就想到了這個辦法,但他擔心大宋皇帝不同意,「你認為陛下會答應?」

「當然會答應。」李綱說道,「遼東義軍現在是大宋的軍隊,是陛下的軍隊,他沒有理由不答應。」

李虎稍加沉吟,「我不熟悉大宋朝堂上的事,我也不知道這份奏章應該怎麼寫才能說服陛下,所以……」李虎笑道,「不知李副郎是否願意代筆?」

李綱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此次攻擊,關係到義軍能否南下打進幽燕,我覺得你應該把整個攻擊之策詳細奏稟陛下。」

李虎拒絕了,「沒有這個必要。很多事要隨著形勢的變化而變化,今天的計策到了明天或許就沒用了。」

李綱從這句話了察覺到了李虎對大宋的態度,他沒有再說什麼,當即擬寫奏章。
mk2257 發表於 2009-3-5 21:12
第三卷 一劍封喉 第九十五章 佯攻
李虎焦急地等待著消息。

四十多天後,九月下,皇帝的手詔送到了錦州,大宋皇帝答應了李虎的要求,並督促他盡快把渤海軍接到遼西,以增加軍隊人數,確保南下攻擊能夠實現預期目標。

隨後馬擴也送來書信,說登州府和澄海、平海水軍都已接到皇帝密旨,如今登州府正在安排遼東義軍的登陸地點,而澄海、平海水軍的大海舶正在集結當中,李虎先前借用的一百艘大海舶已經出發,正在趕赴桃花島途中。

李虎大喜,急召各軍主帥部署攻擊之策。

李虎給大家介紹了李綱,他說得很簡單,這是帥府的司錄參軍事李綱,大宋人。義軍投奔大宋的事至今還是絕對機密,整個義軍知道這件事的人不超過十個。

此次南下攻擊,採用聲東擊西之計。

義軍首先向北攻擊東京,這是佯攻,意在欺瞞遼軍。這支軍隊由李虎親自統率,虎烈第二軍,虎烈第三軍,黑山軍兩個將,總共兩萬人馬,隨李虎北上進擊。帥府組織十五萬民冒充義軍主力,跟隨北上。

與此同時,侯概、吳撞天率雲海軍,張高兒率閻王軍,楚逍遙率虎烈第五軍渡海攻擊遼東半島,營救被困渤海軍。這支大軍由侯概為統帥,高寶龍副之,共七個將一萬七千五百人。軍事判官柴雲、司錄參軍事李綱隨行,有關大海舶的事由他們兩人全權負責。

主攻戰場在平州路,這路大軍由義軍左副總帥董小丑為統帥,羅青漢副之。虎烈第一軍,虎烈第四軍。怨軍,神龍軍,雷霆軍,武勇軍,總共十八個將,四萬五千大軍。

張關羽的武勇軍、獨孤風的神龍軍此刻已經悄悄趕到青龍河附近埋伏,只待命令下達。即刻沿著青龍河攻打安喜縣,威脅平州側翼。

董小丑和羅青漢則率軍出榆關。正面攻打平州。

侯概、高寶龍把渤海軍救出來之後,稍作休整。隨即從海路攻擊營州。如果攻擊順利,則急赴平州戰場,和董小丑的主力會合。

「遼興軍主力現在都集中在戴河一帶,大約有五萬人馬。」霍六哥手指地圖說道,「南下攻擊初期。我們兵力嚴重不足,主力肯定會被擋在戴河一線,若想突破,必須先行佔據安喜和營州,從南北兩個側翼威脅平州。迫使遼軍後撤,繼而三路大軍會合,同攻平州治府盧龍城。」

霍六哥看看各軍主帥,鄭重說道:「此仗能否取勝,關鍵在於速度。平州距離燕京不過六七百里,遼人地援軍很快就能殺到,假如我們不能在遼人援軍趕到之前拿下平州,那麼,我們只有撤軍。」

攻打平州最難的地方就在這裡。如果義軍順利攻克盧龍城。隨即可以以盧龍城為中心,沿灤河設置防禦陣勢。把所有過河渡口全部封鎖,如此還能守上一陣,否則,平州路無險可守,遼人援軍一到,義軍只有後撤,一點招都沒有。

李虎站了起來,「聲東擊西的目的只是為了麻痺遼軍,但無法調動遼興軍,這是顯而易見的,所以若想打下平州路,兵指燕京,還要靠我們自己手中的刀,沒有投機取巧的可能。」他沒有把大遼宮帳可能爆發兵變地事說出來,其實義軍之所以選擇現在南下打幽燕,正是因為得到了這個消息。根據帥府的估計,燕京一旦爆發兵變,遼國皇帝會從各地調集援軍回京護駕,他根本顧不上平州路了,但這僅僅是一種猜測,如果事實和預想地不同,那義軍為了保存實力,只有後撤。

「贏秦的雲朔軍駐防於潭州、安德州,董仲孫領黑山軍兩個將駐防於宜州。」李虎手指地圖上地大靈河一線,「我們兵出榆關後,目的已經暴露。燕京會一方面支援平州路,一方面從中京、興中府方向展開牽制攻擊,以迫使我們回撤。我們在大靈河一線兵力單薄,無力抵擋。潭州和安德州可以放棄,因為還有黑山相阻,但宜州無論如何不能丟,所以,遼軍一旦開始攻擊宜州,我就要從東京方向撤離,急速支援。」

李虎目視董小丑和羅青漢,「你們沒有援軍。假如你們未能搶在遼人援軍渡過灤河之前攻佔平州,那就撤離,不要再打了。」

董小丑和羅青漢自然知道其中的厲害。主動撤離比被迫撤離好。義軍現在的士卒大都從戰場上俘虜而來,一旦遭遇圍攻,極有可能潰敗,那後果不堪設想。我即將攻擊東京,請速速調撥錢糧。

九月二十六,李虎率軍離開錦州,殺進東北路。

義軍速度極快,虎烈第一軍副帥阿巴頓率領選鋒軍,首先衝過了十三山,迅速攻佔了遼西州,接著又直逼乾州。

金軍南路主力都在成州、蒺藜山和衛州一線,遼西州、乾州兵力有限,無力阻擋,隨即棄城而走。

義軍攻擊速度太快,迅速逼近顯州。

金軍南路都統完顏宗望就在顯州,他沒有絲毫猶豫,果斷下令後撤,向東京方向撤離。

十月初三,義軍進駐顯州治府北鎮。同日,金軍撤到錐子河西岸的大虎山。

李虎書告遼國皇帝。

我大軍已經展開進攻,並攻佔遼西州、乾州和顯州,正在向遼河方向攻擊前進。

顯州距離東京大約五百里,地勢平坦,有利於金軍發揮馬軍優勢,如果獨自攻擊,必然形成孤軍深入之勢,極有可能全軍覆沒,請陛下慎重考慮,是否即刻從中京道地成州方向和上京道的龍化方向展開牽制性攻擊,以拖住衛州、懿州一線的金軍主力,幫助我大軍攻打東京。

李虎隨即下令,大軍暫停攻擊。

現在不能再往前打了。再往前打,距離錦州就遠了,撤退困難,而且衛州、懿州一線的金軍如果南下支援,必然和東京方向的金軍形成了夾擊之勢,那義軍地麻煩就大了。

十月初五,主持帥府事的黃涉命令侯概渡海攻擊。同時書告登州馬擴,請他準備好大海舶,隨時渡海接應。

完顏宗望繼續後撤。他的意圖很明確,把義軍誘到遼河,然後調集精銳鐵騎,給義軍以致命一擊。為了以防萬一,宗望下令從東京附近州縣抽調兵力,確保東京安全。

這時候,黃龍府對南路戰事有不同的意見,雙方為此發生爭執。

黃龍府的近期策略是攻打上京。金軍拿下上京後,不但可以進一步打擊契丹人的實力,同時也構建了金國的完整防禦。金人有了東京和上京,等於有了兩隻鋒利的爪子,進可攻,退可守,萬無一失。

從這個策略出發,女真人需要李虎在遼西威脅燕京,牽制遼軍主力,所以當李虎提出要金國公主的時候,很多大臣持贊成態度。女真人不但近期需要李虎,從長遠來看也要想辦法解決李虎,而聯姻顯然是個好辦法,代價很小而獲利很多,但是,也有一部分大臣堅決不同意,其中就有宗翰(粘罕)和宗望,他們認為李虎卑鄙無恥,狡詐殘忍,不值得信任,和他聯姻根本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賠了夫人又折兵。

這事一時爭論不出結果,聯姻不了了之,結果李虎受撫於遼,要為契丹人衝鋒陷陣了。形勢地發展正好與贊成聯姻地大臣們所預料的一樣,所以他們舊調重彈,打算以聯姻為條件說服李虎退兵。

反對地人還是反對。金國只能給李虎一個公主,而遼國可以給李虎王爵,可以給他藩鎮,可以給他錢財,李虎做出何種選擇,不問可知,所以如其做賠本的買賣,不如把這個無恥的漢虜一殺了之。這種想法不是意氣用事,而是源於女真人根深蒂固的拳頭觀念。在他們看來,女真人能夠立國開疆,都是靠自己的實力,靠錢財和女人來換取更大的利益根本不可能。我要什麼,我就靠自己的拳頭去打,去搶,實力決定一切。

和黃龍府的君臣比起來,粘罕和宗望更瞭解李虎。李虎知道女真人和他一樣,都是窮光蛋,否則虎嘯台一戰也不會打成兩敗俱傷的局面,而虎嘯台一戰也讓雙方都明白了一個事實,兩個窮光蛋打來打去,只能便宜了契丹人,所以仇恨歸仇恨,利益歸利益,為了能發財,還是要攜手合作。

窮光蛋要想發財,而這個窮光蛋又是個盜賊,那麼最簡捷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打家劫舍,打劫有錢人,所以,女真人也罷,遼東義軍也罷,目標都是契丹人,尤其李虎,他最會算計了,他寧願待在遼西數星星,也不會拎著把刀打劫東京,那太不划算了。

宗望既然瞭解李虎,當然知道他打東京的目的其實是為了南下打幽燕,因此他很配合,一個勁地後撤。後撤好,攻守兼備,金軍首先立於不敗之地,難受的反而是李虎,即使有心撿便宜都不敢,唯恐一不小心落入金軍的陷阱。

然而,宗望很快懷疑自己的判斷了,因為義軍突然橫渡遼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攻佔了鎮海府,並且繼續向東京方向攻擊而來。

難道李虎當真要打東京?
mk2257 發表於 2009-3-5 21:13
第三卷 一劍封喉 第九十六章 約定
宗望書約李虎。

李虎如約而至,見面後,寒暄兩句,宗望笑著問道:「天冷了,總帥打算何時回錦州?」

李虎笑笑,答非所問,「你喜歡冬天打仗嗎?」

宗望沒有聽懂,略加遲疑,問道:「你不喜歡冬天?」

李虎搖搖頭,「不喜歡,這裡的冬天太冷了,而且時間很漫長。我喜歡南方。」

宗望微微一笑,心裡有算了,伸手相請,「軍帳雖然小了一點,但很暖和,可以暫避風寒。」

李虎和他並肩而行,漫不經心地問道:「你找我有事嗎?」

「前天我接到鎮海府的急報,說侯概和高寶龍帶著一支大軍突然從海上殺來,勢不可當。」宗望扭頭看看李虎,笑道,「高寶龍不是在你帳下嗎?他叛逃了?」

李虎笑了起來,「我幫你解決了一個大難題,你是不是應該請我喝頓酒?」

大難題?宗望眉頭微皺,凝神沉思,忽然,他想到了被困在山裡的渤海叛軍。高寶龍、侯概原來都是渤海國的武將,他們渡海殺到鎮海府,如果不是配合李虎進攻東京,那只有一個解釋,就是乘機把渤海叛軍救出去。

怪不得最近幾個月斥候連續稟報,說山裡的渤海叛軍活動頻繁,原來他們得到了李虎的幫助。宗望頓時鬆了一口氣。這股渤海叛軍誓死不降,讓女真人很頭痛,宗望曾經想圍剿,但迫於遼金邊境的形勢非常緊張,他一直騰不出手來。只能任由這股渤海叛軍在大山的周邊地區燒殺擄掠。現在好了,李虎把他們救出去了,一個大隱患沒了,的確應該感謝李虎,不過李虎卻因此得到了幾萬精銳的渤海軍,這令宗望極不舒服,而且感到很不安。

李虎實力增長並不可怕。可怕地是李虎擁有一支龐大的水軍,這支水軍一次性就能運送上萬軍隊。這使得遼東半島直接處在義軍的攻擊之下。遼東半島算是東京的後院,如今這個後院不安全了。隨時都有可能遭到李虎的攻擊,威脅太大了,遠比幾萬渤海叛軍的威脅大得多。

宗望停下腳步,低聲下達了幾個命令。既然李虎渡海攻擊的目地不過是為了救走幾萬渤海叛軍,那自己也就沒必要派出援軍了。對於李虎來說。他的主攻目標是幽燕,所以這支渡海作戰地軍隊很快就要返回遼西作戰,自己的後院暫時無憂。

軍帳地案幾上鋪著地圖。李虎走近看了一眼,臉上不禁露出一絲笑意。和聰明人在一起合作,的確輕鬆愜意。

宗望走到他身邊。兩眼望著地圖,慢吞吞地說道:「你看,這個安排怎麼樣?」

李虎點了點頭,表示認可。

義軍攻打幽燕,中京方向的遼軍必然要攻打大靈河一線,威脅錦州,從而迫使義軍撤兵,這是義軍最為頭痛的地方。為了確保大靈河一線的安全,義軍必須預留軍隊。這樣攻打幽燕地兵力就不足。如此一來,顧此失彼。南下之仗極有可能無功而返。

所以,南下打幽燕,必須要得到金軍的配合,假如金軍乘機攻打上京道,中京方向的遼軍就要北上增援,這樣義軍隨即可以全力南下。

同理,金軍要打上京道,也希望能得到義軍的配合,只要義軍南下,必然能拖住中京道的遼軍,這樣金軍就能順利攻打上京了。

雙方彼此需要,但要想達到各自地目的,必須犧牲另外一方的利益。

義軍若想南下成功,金軍則必須承擔攻打上京失敗的損失,同樣,金軍若想順利攻佔上京,義軍就要承擔南下失敗的損失。

雙方誰都不願意承擔損失,誰都不願看到對方實力增長,所以聯姻也就不了了之了。

女真人還有時間等待機會,但義軍沒有時間了,於是李虎情急之下,帶著軍隊打東京。兩個窮光蛋互相廝殺,契丹人必定漁翁得利,在這種情況下,女真人終於讓步了。「你先南下。」宗望說道,「然後我們打上京。」

女真人的主力大軍如今都在黃龍府和鹹州路,準備打上京,而完顏宗望的南路大軍主要任務是戍守東京。李虎突然這麼一打,讓金軍很被動,完顏宗望因此承受了重壓,不得不一再向黃龍府進言,請求皇帝從現實考慮,先讓李虎生存下去,否則這個瘋子要咬人了。

黃龍府隨即修改了策略,先攻打長春和龍化,誘使中京方向的遼軍北上增援,繼而幫助李虎南下打幽燕。

李虎南下攻克平州路後,直接威脅燕京,遼軍必定瘋狂反撲,南京道、中京道的遼軍將南北夾擊,如此上京空虛,金軍可乘勢出擊,一鼓而下。

這裡面有個很關鍵地問題,那就是李虎南下攻佔了平州路之後,他會做出什麼選擇。

義軍已經佔據遼西,如果再攻佔平州路,地盤更大,實力更強,而且直接威脅燕京,這時候契丹人地政策肯定是招撫為上,進攻為下,因為女真人在一旁虎視眈眈,雙方這麼一打,金軍勢必要撿個大便宜。

李虎本錢大了,可以和契丹人討價還價。他做了王,有了藩鎮,有了錢糧,他的心思就大了,野心就來了。殺虜復漢可不是一句口號,而是遼東漢人銘刻在心地願望,李虎假如志在逐鹿,那麼很顯然,他會和遼人聯手,遏制女真人的發展,從而實現三足鼎立之勢。

這正是女真人先前不願讓步的原因,他們擔心漢人崛起,擔心李虎逐鹿遼東,所以要遏制義軍,但膽小的怕膽大的,膽大的怕不要命的,契丹人怕女真人,女真人又怕漢人拚命,無奈之下只好讓步。

「你們何時展開攻擊?」李虎問道。

「十月底或者十一月初。」宗望說道,「在你撤軍之前,我們應該可以拿下龍化和長春。」

李虎相信宗望。這個方案對雙方都有利,女真人也沒有吃虧,不過是把攻擊順序調整了一下而已,不過,女真人的時間卡得很準,攻擊開始後,馬上奪取龍化和長春,等到遼人援軍趕到的時候,天要下雪了。如果老天作美的話,十二月初左右下雪,正好可以阻擋遼人反攻,同時也可以利用大雪拖住遼軍,不讓他們再返回中京道。

只是,大雪對義軍同樣很不利,南下軍隊在數量上沒有絕對優勢,沒有勝算,如果功虧一簣,對雙方都沒有好處。

李虎想了一下,打算先撤軍。先撤軍,把自己手上的軍隊全部調到南線,那南下兵力可以多出兩萬人,這就有了三分勝算,但先撤軍必須瞞住宗望,否則極有可能橫生枝節。

目前顯州除了兩萬主力,還有十五萬民。自己可以先把主力撤走,把民全部留下,雖然這十五萬人很危險,隨時可能被女真人吃掉,但到了此刻,也顧不上許多了。如果十五萬民能換回來平州路,自己還是賺了。

「你們發動攻擊後,我馬上撤退。」李虎笑道,「為了爭取時間,我要先撤一部分人回去。」言下之意,你不會出爾反爾,乘機攻打顯州吧?

宗望一笑置之,「我要去衛州,和粘罕一起攻打龍化。」

他懷疑宗望,宗望更不相信他。

宗望知道李虎是什麼人,他發誓等於放屁,要想確保李虎南下成功後,不會背信棄義,和契丹人狼狽為奸聯手對付女真人,目前唯一的辦法就是聯姻了。

聯姻能不能達到預期目的,靠妹妹的臉蛋和身體肯定不行,必須靠妹妹的頭腦,而妹妹恰好很聰明,另外再加上無顏先生的幫助,短期內或許可以維持目前這種鼎足而立的局面,但是,這個聯姻要有個前提,那就是李虎必須攻佔平州路,而且在平州路站穩腳跟,這就像當年女真人先攻佔黃龍府,後攻佔東京一樣,唯有如此,才算站穩腳跟,才算有了和契丹人、女真人討價還價的資格,否則,女真人絕不會紆尊降貴,和一個漢虜流寇聯姻。

宗望把自己的意思委婉地表達了。

李虎暗自竊笑。你做夢也不會想到,我背後還有個大宋。等我打下平州路,遼東形勢就由不得你做主了,我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旋即他想到一件事,我打下平州路之後,大宋皇帝會不會馬上再度派人出使金國,結盟攻遼?
mk2257 發表於 2009-3-5 21:14
第三卷 一劍封喉 第九十七章 獨斷
侯概指揮大軍勢如破竹,連克數城,順利攻佔鎮海府。

金軍的主力都在東京方向,鎮海府和其附近州縣只有少量地方軍,突然看到一支大軍從天而降,他們下意識地以為是山裡的渤海叛軍殺了出來,當即逃跑的逃跑,投降的投降,義軍幾乎沒有遇到什麼抵抗便順利地佔據了鎮海府。

從海路運送大軍實施突襲,女真人根本想不到,所以落荒而逃也在情理之中。

攻擊太順利了,這也是義軍完全沒有預料到的事,侯概和一幫將帥們因此非常高興。如此同時,已經接到消息的渤海軍也從集結地點趕了過來。兩路大軍勝利會師。這時候,馬擴帶著幾百艘大海舶也趕到了鎮海府附近水域。

侯概當即下令,即刻登舟,全軍後撤。

就在這時,從渤海軍的集結地點傳來一個消息,藏匿在長白山的渤海軍改變了主意,正翻山越嶺而來,估計再有七八天就能到達集結地了。

侯概斷然下令,義軍暫緩後撤,等待這批渤海軍趕來會合後,再一起撤離。

侯概的命令隨即遭到了馬擴、柴雲和李綱的極力反對。

此次渡海救援,義軍冒了極大的風險,尤其這些大海舶,都是想盡辦法才從大宋水軍借到手的,此事一旦暴露,大宋皇帝秘密援助遼東義軍試圖發動北伐的事不但會遭到大臣們的反對,更會因此惡化和遼國的關係,同時還會結怨於金國,所以,馬擴和李綱異口同聲。堅決反對。

「我的海舶只能來回一趟,請雲帥慎重考慮。」馬擴直接威脅侯概。

李虎投奔大宋地事屬於絕對機密,因此帥府告訴侯概等人,這些大海舶都是通過秘密途徑,耗費巨資買通大宋水軍的都指揮使,臨時借來的。侯概認為,既然是花錢借來的,我當然可以隨意使用了,因此對馬擴的威脅不以為然,理都不理他。

「雲帥。總帥和他們有約定,只跑一趟。」柴雲看到侯概不予理睬,急忙予以證實,並苦口婆心地勸道,「這一仗的目標是平州路,而平州路的遼興軍至少有五六萬人。再加上地方軍,兵力遠遠超過了我們,所以,總帥才不惜代價,耗費巨資,借來這些大海舶,一次性撤離,從而讓我們以最快的速度趕赴平州路戰場。雲帥。事有輕重緩急。這一仗直接關係到義軍存亡,請你務必遵從總帥軍令,不要貽誤了大事。」

侯概冷笑,「總帥給了我二十天的時間,我只要在二十天之內趕到營州附近海域,我就沒有違抗軍令。」

李綱忍不住了,怒聲說道:「這股渤海軍根本就在預計之外,而且要耽誤七八天時間。七八天之後,不但女真人的援軍殺到了,我們也沒有足夠地大海舶一次性運送兩萬多人,尤其嚴重的是,就算我們安全撤離了,就算天氣非常好,我們也沒有辦法在二十天之內趕到平州路戰場。」

「雲帥。即使我們現在撤離。要想在二十天之內趕到戰場,也要看天氣怎麼樣。更不要說七八天之後了,所以……」柴雲苦苦哀求,「請你務必以大局為重。」

侯概不為所動。

從長白山方向趕來的渤海人大約有幾十支隊伍,零零散散的加在一起至少有一萬多人,這些人猶豫了很久,最終還是因為肚子問題,相信了高寶龍和侯概,在最後時刻決定撤到遼西。說句老實話,侯概自己都不相信這些人能在七八天內趕到鎮海府,樂觀估計的話,至少還要半個

半個月時間,太危險了,如果金軍主力殺過來,義軍損失肯定很大,而且就算撤出去了,也耽誤了攻擊平州路的時間。按照原定計策,這支軍隊負責攻打營州,沒有這支軍隊地配合,義軍攻打平州路不但兵力不足,也無法按照預定計策展開攻擊,其後果可想而知。

高寶龍是副帥,他權衡良久,覺得還是遵從總帥命令為好。李虎在目前這種情況下,還信守諾言,派軍救援渤海人,已經給足了侯概和吳撞天的面子。

雖然上次雲海軍在義軍危難之機,伸以援手,李虎感激不盡,但這次義軍也不惜一切代價,強行登陸遼東半島,攻克鎮海府,救出了一半渤海軍,算是還了欠下的人情。此刻侯概如果一意孤行,導致南下攻擊失敗,那罪責可就大了。

侯概為什麼要違抗軍令,高寶龍心裡有算。這支渤海軍裡不僅僅有渤海人,還有漢人和其它蕃族,如果侯概把他們全部救出去了,這些人對侯概勢必感激涕零,而侯概有了這支軍隊,在義軍的地位和實力將驟然膨脹。即使南下之仗打敗了,侯概憑借這支軍隊,依然可以橫行遼西,李虎拿他沒有任何辦法。

其次,義軍目前的財賦來源主要靠雲海軍的海路貿易,假若沒有雲海軍的海盜和海舶,義軍生存非常艱難。李虎為了改善生存環境,急切要南下打地盤,如果打敗了,更要倚仗侯概和雲海軍了,所以,侯概根本不怕李虎。

但高寶龍不這麼想,他認為侯概太輕視李虎了,如果因為他的過失導致此次南下失敗,李虎肯定要殺了他。不是因為侯概違抗軍令,而是因為侯概冒犯了李虎地權威,更嚴重地是他蓄意打亂義軍內部的實力平衡,這是李虎絕對不能容忍的事。

高寶龍從野牛原大戰後就跟著李虎,他知道李虎是什麼人,所以他思慮在三,把侯概拉到一邊,極力勸說。

高寶龍雖然說得很委婉,但侯概一聽就明白了。

李虎現在是棵大樹,侯概也罷,雲海軍也罷,渤海軍也罷,若想靠著這顆大樹生存,還是謹小慎微的好,不要太過張揚,免得招致眾怒,成了出頭鳥,那就與初衷背道而馳了。

這時張高兒也出來說話了,他和侯概雖然有交情,但交情歸交情,軍紀歸軍紀,李虎的命令不能不聽。打了這麼多仗了,李虎算無遺策,屢戰屢勝,而侯概不停的打敗仗,主子換了一個又一個,沒什麼戰績,典型的倒霉蛋,所以他不願陪著侯概一起倒霉,說出來的話也很難聽,「既然你違抗軍紀,不聽總帥地指揮,那對不起,你就不是我們的主帥了,我和楚帥馬上帶著軍隊離開。」

楚逍遙當然站在張高兒這一邊,「雲帥,我們已經救出了渤海軍,應該急速撤離了,但你擅自改變既定計策,導致平州路戰場陷入危機,這讓我們很為難。沒辦法,我和鬼帥只好先走了。」

在遼東義軍裡,侯概的實力有限,沒有實力就沒有威望,沒有威望哪能鎮得住張高兒和楚逍遙?侯概無奈之下,拿出了個折衷之策。

張高兒、楚逍遙帶著義軍主力即刻撤離,乘坐大宋水軍的大海舶趕赴平州路戰場。

侯概、高寶龍則帶著已經下山的渤海軍堅守鎮海府,直到山裡所有的隊伍全部撤出。

「雲海軍的船隻全部留下,運送渤海軍。」侯概指著地圖上地駝基島說道,「我只有一個要求,把這個島暫時借給我們中轉一下,因為我地船隻嚴重不足,需要來回跑幾趟才能把所有的渤海軍撤出去。」

駝基島位於遼東半島和登州之間地海域中,登州府把這座島暫時借給義軍中轉,但同樣有時間限制。

侯概讓步了,馬擴等人也只好退一步,同意了侯概的辦法。

「雲帥,你確定要這麼做?」柴雲問道。

侯概此策雖然可以保證平州路戰場的需要,但讓義軍提前撤走,渤海軍的危險性大大增加,假如他們抵擋不住女真人的援軍,這趟救援等於功虧一簣,人沒有救出來,反而把渤海軍徹底葬送了。

侯概很堅決,沒有商量的餘地。他這個人從做馬賊開始,就是靠自己的力量打天下,輸了再來,非常堅韌。這次也不例外,既然沒有兩全之策,那就靠雲海軍的力量獨自營救渤海軍。

馬擴和李綱對此怒不可遏,認為侯概不顧大局,獨斷專行,不堪大用。這次如果不是張高兒和楚逍遙逼迫侯概分兵,那義軍南下之仗十有**會大敗而歸。李虎在關鍵時刻竟然用錯人,出昏招,太不可思議了。
mk2257 發表於 2009-3-5 21:15
第三卷 一劍封喉 第九十八章 兵變
十月的燕京,寒冷而血腥。

皇帝狩獵歸來,到達居庸關,西南路都統耶律陳圖奴前來接駕。當夜觥籌交錯,載歌載舞,皇帝和隨侍大臣們酩酊大醉。一覺醒來,突然發現行帳被包圍了。

耶律陳圖奴和幾位大臣稟奏,軍隊嘩變,要求皇帝退位。

皇帝答應了,不過退位很麻煩,首先要立皇儲,皇儲定了,才能禪讓。

選擇皇儲也很麻煩,這關係到國祚命運,皇帝一個人不能做主,要召集宰執大臣們共議。這一共議就麻煩了,軍隊嘩變的事隨即會暴露,所以耶律陳圖奴不同意,逼迫皇帝即刻下旨,禪位於皇帝次子晉王。

皇帝以各種理由拖延時間。僅僅過了三天,北院大王耶律馬哥和知奚王府事蕭遐買就帶著軍隊殺了過來。

耶律陳圖奴措手不及,他的手下更是惶恐不安,紛紛投降。一場兵變就這樣草草結束了。

皇帝親自審訊耶律陳圖奴,要把所有的叛逆一網打盡。*至此耶律陳圖奴才知道,這場蓄謀已久的兵變其實早已洩露,皇帝把耶律馬哥調回燕京,正是為了讓他暗中部署兵力,以便勤王護駕,誅殺叛逆。

耶律陳圖奴一口氣供出了二十多位大臣,還有詳細的兵變計策,其中牽扯到宮帳、後宮和各地統兵將領,但沒有燕王耶律淳和南北兩府的宰執,也就是說,耶律陳圖奴故意隱瞞了最重要的人物,他在兵變失敗後,馬上實施了應急之策。繼續威脅皇帝。

按照這個兵變的規模,皇帝處於兩難選擇,若想穩定宮帳,確保國祚安全,最明智的辦法就是退位,但皇帝不願意,他要鬥到底,於是他下旨,從中京道、南京道、西京道急速調兵,勤王護駕。他要把宮帳裡地叛逆全部殺了。

耶律馬哥大驚,急忙勸阻。

雖然反賊李虎和女真人打起來了,中京、上京暫時無憂,但北方阻卜人的叛亂愈演愈烈,圍剿遼軍更是全軍覆沒,招討使耶律斡裡朵和都監蕭斜裡得都已戰死。形勢萬分危急,此刻不但要確保宮帳穩定,更要想方設法調兵北上,平定阻卜人的叛亂,所以耶律馬哥建議,這事到此為止,不要再追查下去了免得一發不可收拾。

皇帝根本聽不進去。朕的皇位保不住了,朕的腦袋岌岌可危。這種情況下當然要先誅殺叛逆。否則宮帳如何穩定?

這倒是大實話,這場兵變牽連甚廣,皇帝要麼順從大臣們的意見,即刻退位,要麼就和大臣們要豪賭一次,賭注就是大遼國祚,誰能堅持到最後,誰就是贏家。

皇帝拿大遼國祚來賭。正好擊中大臣們的要害。大臣們為什麼敢於行篡僭之事?說得高尚一點是想保住大遼國祚,說得難聽一點就是爭權奪利。如今膽大的碰上不要命的,皇帝一咬牙,要血戰到底,大臣們還真的傻了眼,但大臣們也不能認輸,一認輸。腦袋就沒了。所以雙方扛上了,誰都不肯讓步。

不過。顯而易見,因為耶律陳圖奴挾持皇帝失敗,導致燕京地一幫大臣們極度被動,如果各地兵馬陸續趕來,這場賭局的最後贏家肯定是皇帝。

然而,形勢的發展和皇帝的預料完全是兩回事。

各地軍隊統帥都急奏皇帝,以各種理由拒絕勤王。西北路都統說,阻卜人正在殺來,我無法回援。東北路都統耶律余睹說,女真人陳兵於上京道邊境,形勢危急,無兵可調。東路都統蕭干說,女真人的軍隊和反賊李虎的軍隊對興中府虎視眈眈,我若調兵回援,中京道地安全怎麼辦?

西南路都統就在燕京,他參加了此次兵變。

唯獨剩下一個平州路的遼興軍節度使耶律大石,他也沒有遵從聖旨,他上奏皇帝,說當初曾有約定,如果反賊李虎率軍攻打東京,大遼就調撥錢糧武器給予幫助,但至今為止,大遼沒有兌現諾言,反賊李虎為此勃然大怒,數次派人催促。此刻我若回援燕京,平州路的安全如何保證?假若叛軍突然殺進平州路,遼興軍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如何抵擋?

皇帝龍顏震怒。

西北路有阻卜人的叛亂,情有可原。上京道和中京道要防備女真人和反賊李虎,也情有可原。這樣一來,皇帝只有指望遼興軍節度使耶律大石了,誰知他也陽奉陰違。皇帝一氣之下,任命耶律大石為西北路招討使,讓他去平定阻卜人的叛亂。讓西南路招討使耶律佛頂兼領遼興軍節度使,即刻率遼興軍主力勤王護駕。錢糧武器,接待他的是遼興軍節度副使張覺。羅青漢懶得和他嗦,要求面見耶律大石。張覺好像心情欠佳,隨便找了個理由予以搪塞。羅青漢怒火中燒,惡言相脅,「如果今天我拿不到糧草武器,明天我就率軍進攻。」

這句話起了作用,張覺頭皮發麻,坐在那裡半天沒說話。宮帳突生變故,耶律大石又被調走了,耶律佛頂又把遼興軍主力調走了,此刻假若激怒羅青漢,叛軍真的從榆關殺過來,後果不堪設想。=平州路若失,自己這顆腦袋肯定保不住,所以他想了半天,決定賄賂一下羅青漢。

張覺是進士出身,他哪裡看得起羅青漢?在他眼裡,李虎、羅青漢這些反賊都是貪婪無恥之輩,小人一個,隨便給幾個錢就能打發了。

羅青漢望著放在案幾上地金銀珠寶,突然意識到遼軍出問題了,龍竹大仙所說地那場宮帳兵變可能爆發了。

羅青漢冷笑,「這是你的意思,還是節使的意思?」

「陛下如今在西京,奏章往返需要時間。」張覺笑道,「請你不要著急,再耐心等等。陛下既然承諾了,當然會給你們錢糧武器。」

「我要見節使。」羅青漢很堅決,「今天我一定要拿到錢糧武器,否則我們陣前再見。」

張覺正要說話,羅青漢怒聲打斷了他,「如果我明天發動攻擊,你承擔起這個責任嗎?叫耶律大石來,我沒有耐心一直等下去。」

張覺想了片刻,起身離開了大帳。他和幾個府中官員商量了半天,大家都想不出什麼好辦法。

耶律大石離開之前,一再囑咐,務必小心防範。李虎狡詐,他的目標是幽燕,而不是東京,但皇帝和宮帳忙於內訌,根本無暇考慮形勢,還一再從遼興軍抽調兵力,這導致榆關防線極度危險。大石囑咐張覺,想方設法穩住羅青漢,不能讓他看出絲毫破綻,否則叛軍極有可能南下攻擊。一籌莫展之際,有人說話了,「副使,是不是我們給的賄賂太少了?」

「有錢能使鬼推磨,這世上,只要有錢,什麼東西買不到?」馬上有人附和。

張覺咬咬牙,心痛啦,但此刻沒辦法了,賠上血本也要穩住羅青漢。

這次金銀珠寶、絹緞絲帛……整整三大箱子。羅青漢果然心動,滿臉堆笑,說話的口氣馬上就變了,「副使,你給我一個准信,陛下到底什麼時候給我錢糧?你知道,我也是沒辦法,我們總帥跟在後面催,我這日子過得也難受啊。」

「嗯,這個……」張覺哼哼哈哈了半天,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等陛下的聖旨到了,我馬上告訴你。」

「陛下的聖旨什麼時候到?」羅青漢追著不放。

「陛下在西京,路途遙遠,而且這天氣也不好,一旦下雪,驛馬行走困難,時間上肯定會耽擱……」

「我只能寬限你三天時間。」羅青漢笑道,「三天後,我再來,如果……」他拖長腔調,兩眼盯著張覺,語含威脅之意。

張覺氣怒攻心,恨不得一刀砍了羅青漢。奇恥大辱啊,堂堂一個大遼國地節度副使,竟然被一個反賊威脅,旋即想到昏庸的皇帝和無恥的宮帳,想到眼前岌岌可危的局勢,頓時又沮喪又絕望,各種複雜的情緒混在在一起,讓他臉上的笑容非常難看。

羅青漢興高采烈,他可以斷定遼軍出了問題,否則張覺不可能一反常態,忍氣吞聲,而耶律大石更不會避而不見。

進攻的時機終於到了。
mk2257 發表於 2009-3-5 21:16
第三卷 一劍封喉 第九十九章 瞻前顧後
董小丑和鐵鷹都同意羅青漢的判斷,決定即刻展開攻擊。

現在義軍的形勢非常好。

總帥李虎已經和女真人達成約定,金軍馬上就要攻打上京道了。黃龍府的軍隊攻打長春,可以拖住上京方向的遼軍,而鹹州路的粘罕攻打龍化,可以拖住耶律余睹,迫使他從中京道方向抽調援軍。

金軍一旦展開進攻,女真人和義軍再度聯手攻遼的意圖便完全暴露,如此一來,中京道的蕭干兩面受敵,在兵力有限的情況下,他只能死守中京和興中府,根本不敢冒險攻擊大靈河一線的義軍。

「總帥正帶著虎烈軍第二軍、第三軍急速趕來。」鐵鷹指著地圖說道,「阿巴頓的選鋒軍已經到了隰(xi)州,再過一兩天就能和我們會合了。高浩的黑山軍兩個將暫時駐防錦州,以便隨時支援宜州的董仲孫。只待接到金軍攻擊上京道的消息後,黑山軍的這兩個將就可以趕赴平州路戰場了。」

「張高兒和楚逍遙帶著閻王軍和虎烈第五軍已經返回,目前駐紮在潤州。*」

「三天後,榆關一線將有虎烈五個軍,怨軍,武勇軍,閻王軍,神龍軍,雷霆軍,總共二十九個將,七萬兩千五百人。」鐵鷹看看董小丑和羅青漢,高興地說道,「我們的兵力已經超過了遼興軍。」

董小丑眉頭緊鎖,手撫三綹長鬚,沉默不語。

「你擔心什麼?」羅青漢問道。

「燕京方面有沒有兵變,兵變導致的混亂程度有多大,這些我們都不應該考慮。更不能把它做為南下之戰的致勝因素。」董小丑慢條斯理地說道,「對於我們來說,初期的攻擊肯定有勝算,我們或許可以順利攻克平州、營州和灤州,但問題是,遼軍馬上便會反撲,我們能否守得住平州路?只有守住了平州路,這一仗我們才算打贏了。」

平州路無險可守,這是義軍南下面臨的最大難題。

「大宋軍隊要到明年冬天才能北伐,距離現在還有一年時間。這一年時間我們很困難,若想守住平州路,唯一地辦法就是以攻代守,打燕京。」董小丑歎道,「所以,我們需要更多的兵力。」

羅青漢和鐵鷹互相看看。同時想到了渤海軍。

張高兒和楚逍遙按照預定計策,及時返回了遼西,但董小丑並不高興,因為他們未能完成任務,不但沒有把渤海軍救出來,反而把他們丟在了遼東半島,一件好事變成了一件壞事。

不過,張高兒河楚逍遙遵從軍令。無可指責。該指責的是大宋人。大宋人不應該在這種時候撤回大海舶,導致渤海軍陷入絕境。目前雲海軍的很多船隻都在進行海路回易,海舶嚴重不足,而大宋人的水軍近在咫尺,大海舶完全可以再跑幾趟,有必要找個借口,非要把所有的大海舶全部撤回去嗎?

很明顯,大宋人這麼做。一方面是確保義軍能夠及時南下作戰,另一方面也想遏制義軍發展。幾萬渤海人到了遼西,可以讓義軍實力得到明顯增長,尤其是馬軍,人數上至少可以增加一萬。侯概咬緊牙關,非要把渤海軍全部撤出來,這也是理由之一。而馬擴和李綱聽到這個理由後。更不會再派出大海舶了。

「我已經和馬擴、李綱談過了。」羅青漢歎道,「他們的態度很堅決。說皇帝擔心北伐之策暴露了,大海舶只能借用一次。」

「但他們白跑了一趟,一個人沒接,原路返回了,這也算借用?」鐵鷹忿忿不平。

「此事我已急告總帥,他正在日夜兼程趕來。」董小丑說道,「等他來了之後,看看能不能說服馬擴和李綱,再借用一次。」

「算了,渤海軍能不能活著回來,看他們自己的運氣吧。」羅青漢揮了揮手,轉身下令,「急召各軍主帥,大帳軍議。」

李虎聽說未能救出渤海軍,非常吃驚,帶著鐵衛營日夜飛馳,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了潤州。

「陛下在手詔中說了,這段時間內,我可以隨時借用大海舶。」李虎盯著馬擴和李綱,殺氣騰騰,「請你們告訴我,陛下什麼時候說只能借用一次?」

「使相,請你冷靜一點。」馬擴說道,「我剛才說了,陛下有陛下的擔心,他地難處你也知道,而且根據你的要求,的確只需借用一次,但你的人擅自改變計策,導致此趟救援無功而返,這不能怪我們。」

「使相用人不當,這種事關生死的大事,竟然讓一個海盜出任軍隊主帥。」李綱直言不諱,「如果讓寶帥或者鬼帥統領軍隊,就不會出現這種事。」

李虎勃然大怒,他不能容忍外人指責自己的手下,「你們瞭解雲帥嗎?虎烈川會盟地時候,他就是三十六義軍首領之一了,在這支軍隊裡的,有幾個人和他相提並論?此趟的任務就是救人,就是把渤海軍救出來,他的命令沒有錯誤,如果他丟下一半渤海軍,那他就不是風捲雲,他就不是我義軍的雲帥。」

李虎不但護短,還理直氣壯,這讓馬擴和李綱很無奈,不過,再次調用大海舶,危險性太大,兩人堅決不幹。

董小丑出面打圓場,詳細述說了南下之戰可能發生的各種狀況,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義軍兵力不足。馬擴和李綱並不知道李虎已經帶著軍隊從顯州撤回來了,他們以為李虎匆忙趕來,是要親自指揮義軍南下作戰。

「以我們目前的兵力,即使打下了平州路,也守不住。」董小丑說道,「如果把渤海軍救出來,我們至少可以增加兩萬兵力,而且還都是打了好幾年仗地渤海精銳。使相當初之所以決定向陛下借用大海舶,一次性把渤海軍全部救出來,目地正在如此。」

羅青漢也勸道:「宋軍北伐要到明年冬天,還有一年時間,這一年時間我們若想守住平州路,最好的辦法就是以攻代守,這同樣需要兵力。請兩位上使仔細權衡一下,不要因小失大。」

馬擴和李綱猶豫不決。

大宋人這種瞻前顧後的心態讓李虎和羅青漢等人非常反感。大宋皇帝既然決定北伐,又有遼東義軍為內應,那還怕什麼?朝中反對意見大,很多大臣擔心打敗仗,那難道就要放棄北伐?這世上做任何事情都要承擔風險,都有可能失敗,靠投機取巧取得勝利的便宜事不是沒有,但如果一心一意撿便宜,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我沒有時間了。」李虎問道,「借,還是不借?」

「這事我們必須稟奏陛下。」馬擴說道。

李虎氣得兩眼一翻,「我沒有時間。」

「使相可以繼續借用一百艘大海舶。」李綱終於做了個決定,「使相先期曾向陛下借了一百艘大海舶。陛下確實說過,這批大海舶可以任由使相隨時調用。至於後期調用的三百多艘大海舶,絕對不能再借了。」

這一百艘大海舶剛剛把義軍送回來,還在潤州附近的海面上待命。

李虎聞言大喜,馬上命令柴雲帶著這批大海舶急赴鎮海府運送渤海軍。李虎親自把柴雲送出了大帳,到了大帳外面,他把自己和完顏宗望的約定說了一遍,「你告訴雲帥,金軍主力暫時無法支援鎮海府,叫他不要著急,盡可能把所有地渤海軍都接出來,然後盡快趕到遼西整軍,重建飛雲軍。」

李虎這句話的意思很明白了,他不但接受渤海軍,還打算讓侯概重建飛雲軍。

「總帥……」柴雲稍加遲疑後,低聲勸道,「重建飛雲軍的事,你是不是再仔細考慮一下?」

「我自己如果沒有實力,誰會跟我混?」李虎指指大帳,「你看大宋人,他們為什麼要卡我的脖子?」李虎捏緊一隻拳頭,在柴雲眼前晃了幾下,「實力決定一切。」

十月二十八,埋伏在青龍河附近的義軍接到了董小丑的命令。要開始攻擊了嗎?」獨孤風急不可耐地問道。

張關羽仔細看完書信,點了點頭,「總帥已經到了潤州。」

「總帥到了?」獨孤風驚喜地問道,「北面的仗打完了?總帥就是厲害,女真人根本不是他地對手。他一來,這仗就贏定了。」

張關羽看看他,笑道:「怎麼?你認為董帥不行?」

「他打過什麼勝仗?」獨孤風不屑地撇撇嘴,「我這幾天晚上都做噩夢,夢到我地腦袋掛在盧龍城的城樓上。直娘賊,你看我這次是不是要死在盧龍城?」

張關羽一笑置之。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k2257

LV:8 領主

追蹤
  • 450

    主題

  • 19387

    回文

  • 4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