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goodcat1111 於 2009-4-9 00:15 編輯
〔自由時報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撰寫美國牛肉健康風險評估報告的台大職衛所教授吳焜裕指出,風險值是根據現有科學證據推估,仍有其限制與不確定性,重要的變數之一,就是國人帶有的人類狂牛症易感受基因的比例是歐美兩倍。
台灣人98%帶易感受基因型
吳焜裕表示,過去幾乎所有人類狂牛症病患體內都帶有某種特定基因,科學家懷疑是prion的易感受基因型(PRNP),台灣人高達九十八%帶此基因型,歐美人帶因比率則只有四十%到五十%,日本與韓國人的帶因比率約九十四%。
牛絞肉的終身致病風險最高
該報告顯示,牛絞肉的平均終身致病風險(5.77×10的負十次方)最高,然後依序是牛內臟(1.50×10的負十次方)、帶骨牛肉(2.72×10的負十一次方)與不帶骨牛肉(7.18×10的負十二次方)。為何絞肉風險會最高,吳焜裕表示,這是經過複雜計算的結果,簡單來說,在美國,牛絞肉每次是用一萬磅的牛肉去絞碎,由於肉的量大、來源又不見得完全清楚,只好假設污染量比較大。
根據日本厚生省資料,導致狂牛症的致病變性蛋白prion在病牛體內分佈不均,檢出prion的部位被稱為特定危險物質,以腦組織(含三叉神經節)分佈比例最高,其次是脊髓、背脊神經節、迴腸末段、扁桃腺、眼球。該報告是根據歐盟公布的各部組織感染力濃度,去推算台灣牛肉消費者的prion攝取劑量,進而以數學模式推估出致病風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