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穿越] 初唐第一猛將 作者:我自漫步 (連載中)

 
藍雙魚 2011-2-5 17:25:39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306 77213
li60830 發表於 2019-7-24 18:37
第八十四章 攜美夜遊 下

    台下觀看的人在聽到楊怞雲的話後,也都不由得發出一聲驚嘆。這聲驚嘆既是送給李恪的,同時也是送給出謎之人的。出謎之人心思機巧,答題之人更是機智過人,也難怪這些猜謎之人都猜不對答案。

    李恪兩人轉過身時,一直跟隨在兩人身後的燈謎侍者笑著說道:“兩位請跟隨小的過來領取獎品。”

    在領取了一百枚元宵以後,李恪二人剛要轉身離開,那名侍者又說道:“二位公子小姐,我家主人想與二位一敘,不知可否?”

    “不知你家主人是誰,又為何要與我們一敘?”

    “兩位是今晚這猜燈謎遊戲中猜得最多最快的,想必一定是飽讀詩書之人。而我家主人同樣是自幼博覽群書,設這個燈謎,也是為了結識同好。不知兩位可否移駕?”

    看了怞雲一眼,見到她似乎也很有興致,李恪便點了點頭,跟隨著那名侍者,前往會見這裡的主人。

    猜燈謎的檯子後面就是一家店舖,專營古玩字畫的店舖。走進其中給人的感覺,和別的古玩店並不一樣。一般的古玩店通常都選擇用多寶格,把數量眾多的古玩碼放其上供人挑選。但是這家古玩字畫店的內部裝飾,卻和李恪名下的產業類似,那就是進入其中給人的感覺,並非是進入了一家店舖,更像是進入了一家書香門第的書房,給人的感覺非常的精緻典雅。通常是擺放櫃檯的位置上,如今被一張書桌所替代。書桌之上擺放著筆墨紙硯文房四寶,背後的牆壁之上掛著一幅書法大家王羲之的字,左右兩邊的牆壁上各掛著一個多寶格,上面錯落有致的碼放著一些古玩,數量不是很多,但是給人的感覺非常的協調,完全沒有任何的商家氣息。

    那名侍者先請兩人坐下,並且奉上兩杯香茗以後,轉身嚮往後院請這裡的主人來與他們相見。

    時間不長,通往後院的棉簾一挑,走進一位三十歲左右的中年人。這名相貌俊朗,舉止斯文的中年人一進來,便向著李恪二人拱手施禮道:“不才蕭慎,不知兩位貴客登門,有失遠迎,還請見諒。”

    李恪起身拱手說道:“蕭兄客氣了。是我夫妻二人冒昧登門,唐突之處還望蕭兄多多擔待才是。”

    “適才聽下人說,兩位只是用了極短時間,便各自猜出十道燈謎,想來必定是飽讀詩書之人。也不瞞二位,每年我都會在各地舉辦燈謎活動,如今已經接近十年,還是第一次有人連續答出世道問題而不出錯。想必二位必定不是碌碌無聞之人,敢問二位尊姓大名?”

    “蕭兄客氣了。在下姓李名恪字為德,這位是在下的妻子。”

    “原來是遼王殿下駕到,失敬之處還望海涵。早就聞聽殿下文采當世無雙,只可惜一直以來都沒有機會拜會。今日終於得以相見,實乃是人生一大幸事。”

    “蕭兄太客氣了,李恪愧不敢當。”

    “當年殿下在京城之時,文采可謂是驚豔四座。尤其是那一部《三國演義》,著實是令人愛不釋手,百看不厭。只可惜當年蕭某正在南方遊學,錯過了與殿下相識的機會。誰知這一等竟然過了五年之久,才終於得以與殿下相見!嘿……”

    雙方客套一番之後,重新落座交談。這個蕭慎倒也是個飽學之人,一時間三人倒是聊得甚是投機,大有相見恨晚之勢。由於雲兒等人還在外面逛街,雖說有親衛在一旁護衛,李恪仍舊是不放心她們。所以聊了一會兒以後,李恪起身告辭。臨行前告訴對方,如果有時間的話,歡迎他隨時來遼王府做客。

    出了古玩店,眾親衛正守候在店舖的周圍。在親衛的口中得知,王妃們正在前面不遠處玩耍,身旁都有親衛跟隨,李恪也就安下心來,繼續不緊不慢地遊玩。

    再往前走了不遠,前方突然傳來一陣優雅的琴聲。順著琴聲尋過去,向人打聽過後才得知,旁邊的一座酒樓之上,正有人以琴會友,並且規定必須是女子才能參與其中。在得知對方也是個女子之後,李恪頓時失去了興致。看到身旁的楊怞雲似乎想參與其中,便留下幾名親衛在她身旁護衛,自己則繼續向前閒逛。

    又往前走了不遠,忽然間見到幾名親衛正在前面,李恪便走了過去。到了近前才發現,雲兒和格根塔娜以及武約三人都在這裡。此刻三人正在用竹篾編成的細圈,去套取地上的玩具。從滿地的套圈不難看出,三個人已經玩兒了有一會兒,而手中似乎並沒有任何的戰果。一時興起,走到他們的身後輕輕地在她們的肩頭拍了一下,把三人都給嚇了一跳。當見到是李恪時,先是不約而同的以手撫胸,然後紛紛的把手中尚未投出的套圈,交到他的手中,讓他一定要替她們套中各自早已相中的物品。

    李恪在後世的廟會時,也曾經玩過這樣的遊戲,知道這種用竹篾做的套圈,輕飄飄的毫不受力。一旦扔出去,即便是再微弱的風也會令它們改變方向。而地上碼放的獎品,至少距離投擲者有兩步(三米左右)遠,這無形中更加的加大了投擲的難度和準確度。於是他便不想當眾出醜,剛搖搖頭拒絕的時候,看到三人充滿期待的目光,心一下子軟了下來,只要能令她們開心,出醜就出醜吧。

    連續丟了三個套圈,都與目標相去甚遠,不過卻一點點的掌握住了其中的訣竅。其實要想投中說難也並不算太難,只要掌握好力度,以及發生偏差的大致範圍,便不難套中目標。

    果然,又失敗了四次以後,第五次終於成功的套中了一個,女孩子們早已相中的目標。又套中了幾個玩具,滿足了女孩子們的要求後,李恪便帶著她們離開這裡。人家是靠著這個掙錢的,自己總不至於為了這些小玩意,毀了人家養家餬口的生意吧。
li60830 發表於 2019-7-24 18:38
第八十五、六章 你們的快樂最重要

    雲兒等三人心滿意足的拿到了中意的玩意兒,興高采烈的圍在李恪的身旁,就像是三隻快樂的小百靈一般,唧唧喳喳的叫個不停。但是並非所有人都那麼開心,他們這一行人剛剛往前走了不遠,就看到古麗娜在親衛的陪同下,滿臉不高興的從人群中走了出來。一邊走還一邊不停地嘟囔著什麼,緊緊跟隨在她身後的親衛們,則一個個的噤若寒蟬,無論古麗娜說下什麼,他們都只是一味的點頭稱是。

    “娜娜,這是誰惹你生氣了?要不要本王替你出氣啊!”李恪主動迎了上去,笑嘻嘻的問道。

    “還不是他們幾個笨傢伙!馬上就要十連勝了,關鍵時刻卻兩個自己人撞到了一起,大好的形勢全部化作烏有。真是氣死我了!”

    “我當出了多大的事兒呢。九是至尊,九連勝也很好嘛!”

    “能一樣嗎!十連勝可以得到一貫錢外加五十枚元宵,九連勝卻只有一百五十枚銅錢,這裡面的差距大了去了!”

    李恪哈哈大笑著將古麗娜摟入懷中,趁機給幾名親衛使了個眼色,讓他們趕緊離開後,這才說道:“不就一貫錢嗎,至於的嗎!看看把我們家娜娜給氣的。等回去後我給你一萬貫作為補償怎麼樣?”說到這裡突然間話音一轉,咬著牙恨聲說道:“還有那幾個害得娜娜輸了的親衛,真是太不像話了,居然敢在如此關鍵的時候自相殘殺,等到回去以後讓他們每人領五十大板再說。”

    被李恪這麼一說,古麗娜也就不再生氣,反倒是替那些個即將受罰的親衛們求起情來。李恪哪會真的去責罰那些個親衛們,但是仍舊咬定了要重重的責罰他們,直到古麗娜再三的替他們說好話,這才裝作極不情願的樣子饒過了他們。

    遊玩兒到這會兒,眾女都有些疲倦,再加上也沒有什麼新奇的事情可以吸引她們,於是便找了一家酒樓,選了一處靠近窗口的位置坐了下來,一邊吃著乾果,一邊喝著香茗向窗外觀看。

    又過了大半個時辰以後,這才看到楊怞雲在幾名親衛的陪同下,向著這邊走來。眾人也就起身下樓與她會合。

    一見到李恪,楊幼雲立刻便極其興奮地說道:“殿下,剛才怞雲認識的那位李小姐,彈琴的水平非常之高,怞雲幾有不及,怕是只有殿下才能稍勝她一籌。”

    “怞雲都不如她,我尚且不如怞雲,自然也就不如她了。”

    “不。殿下乃天縱之才,也許有些技巧可能不如怞雲嫻熟,但是對於音樂的理解,卻是怞雲望塵莫及的。”說到這裡,楊怞雲話音一轉,正色說道:“殿下,剛才怞雲一時興起,沒有徵得殿下同意,便擅自決定與清音結為異性姐妹,還望殿下責罰。”

    李恪先是一愣,馬上說道:“古語有云:知音難覓。怞雲難得尋得一位知己,我又怎麼會怪罪於你呢。至於那些個什麼繁文禮節,朝廷的規矩,在我這裡都不重要,在我眼裡最為重要的是,你們能夠高興和快樂生活,其他的都見鬼去吧。”

    李恪的這番話一出口,不但是楊怞雲,就連旁邊的眾女聽後,都不由得一愣。過了片刻,她們的眼神才逐漸的變得熾熱起來。

    接下來的兩天裡,李恪和他的老婆們每天下午,依舊帶上禮物,去走訪城中的百姓家。三天的時間裡,每人都走訪了近百戶百姓家庭。由於幾個人都沒有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感覺,所以給百姓們留下的印象非常的親切,這也在無形中增加了城內百姓的歸屬感和向心力。

    轉眼之間時間已經進入到了三月中旬。這段時間裡,傳到李恪的耳朵裡兩件事。第一件事是侯君集統軍不利,差點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並且在統軍作戰之時,由於處理措施不當造成當地百姓極大的不滿,因此被革職。第二件事是回紇諸部的可汗歸順大唐以後,分別被授予侯爵和伯爵,府邸分別遷往長安、河間、雲州等地。另外在草原之上興建了三座城池,分別設立都護府。都護府設都督一名,每府設常駐兵一萬兩千人。草原之上的所有事物,都由這三座都護府的都督全權處理。至此,回紇原有的土地全部歸為大唐所有。

    李恪此番對回紇的作戰,也並非什麼都沒有獲得。雖說沒有什麼實質性的獎勵,但是達裡諾爾湖以東的大片土地,全部劃歸到營州大都督府的統轄範圍之內。另外,北寧府俘虜的那些個回紇將士,以及他們所屬的部落,盡數劃歸李恪所有。這就意味著李恪治下多出了十數萬接近二十萬的人口,以及近五萬擁有豐富作戰經驗的青壯。

    此番朝廷並沒有給李恪手下的將士封賞,不過擁有開府資格的他,本身就可以分封四品以下的官職,而且只需要把結果上報朝廷,便可以享受到同等的待遇。再加上在離開麾下任職,原本就要比朝廷同等官職的收入要高得多,所以李恪麾下的將士們,到時並沒有就此事產生任何的不滿。

    除了這兩件事以外,還爆發了兩場戰事。其一,靺鞨諸部已經歸順朝廷的諸部,和不肯歸順大唐的諸部,因為一點小小的矛盾,導致了大範圍交戰,交戰雙方出動的總兵力超過五萬。交戰之初,歸順大唐的一方佔據了戰場上的主動,所以並沒有主動提出讓李恪幫忙,而李恪由於剛剛結束對回紇的作戰,士卒們需要休養生息,所以也就沒有要求參與其中。

    其二,朝鮮半島上烽煙再起,高句麗和新羅以及百濟三國戰在了一起,三個國家相互之間都在開戰。具體起因已經不可考究,但是卻打得非常的熱鬧。按說三國交戰,應該有兩個國家結盟,聯合到一起去對付另外一個國家才對,誰知他們之間不但沒有結盟,反倒是亂哄哄的打成了一鍋粥,其中的任何一個國家都在同時與另外的兩個國家作戰,這令李恪得到消息後驚詫不已。
li60830 發表於 2019-7-24 18:39
第八十七章 李恪的算計

    剛剛踏實下來三個月的李恪,一聽到有戰事發生,心思不由得又變得有些活分。有戰事就意味著有機會掙到大筆的財富,但是這一次的戰事,貌似和自己沒有什麼關係,尤其是靺鞨諸部之間的戰事,似乎很難從他們那裡掙到錢。歸順自己的那些個部落,自己如果掙他們的錢,有些於心不忍不說,還容易令他們產生怨恨,沒有歸順的一方,窮的要死不說更加沒有道理去支持他們。

    看來只能把目光轉向朝鮮半島上的交戰三方了。可是應該怎樣從中獲利比較好呢?是提供軍火比較好呢,還是派出僱傭軍比較好?派出僱傭軍的話,容易造成戰場局勢的轉變,很有可能會令戰事進程加快,這樣一來對與自己就沒有什麼好處了。還是提供給他們軍火比較好,而且是三方同時提供。嗯,就這麼定了。

    想到這裡,李恪立即派出使者前往交戰中的三方首都。要想讓這場戰事持續下去,首先要瞭解他們之間的實力對比,然後再根據實力的強弱,把售出軍火的種類做出相應的調整,以使得三方的實力不至於出現明顯的差距,只有這樣自己才能左右逢源,從中獲利。

    使者們前腳一走,李恪便下令兵器營全力製造各式兵器,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這一批生產出來的武器裝備,不能加裝大唐的印跡,同時還要讓這些個裝備看起來不是大唐所生產的,最好給人一種四不像的感覺。否則的話,一旦被交戰三方知道自己正同時向三家銷售武器裝備,自己肯定無法再繼續掙錢。

    再說,如果他們之間的戰事早早的便結束,就達不到消耗他們三方國力的目的。大唐與他們之間遲早會刀兵相加,他們之間的內耗越嚴重,到時候大唐獲勝的也就越是輕鬆。單單是出於這個目的,李恪也不能讓他們之間的戰事,過早的分出勝負。

    達裡諾爾湖畔,李恪已經開始著手在那裡建立新城。那裡距離瀋陽太過於遙遠,雖說李恪名下的水泥廠,已經開始大量的製造水泥,但是修建一座城池所消耗的水泥,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要想把如此多的水泥運往那裡,顯然遠遠地超出了李恪的承受能力。所以經過認真的考慮之後,李恪還是放棄了在草原之上建立一座水泥製造的城池的誘人想法。

    劃歸李恪所有的草原牧民,已經開始啟程趕往達裡諾爾湖畔,一些距離那裡比較近的部落,已經到達了那裡。在未來的幾個月的時間裡,還會有大量的部族陸續到達,達裡諾爾地區最終的牧民人數將會超過三十五萬,這已經接近回紇總人數的五分之一

    想想自己的麾下一下子多出了如此多的人口,李恪不禁有種痛並快樂著的感覺。剛開始對草原發動戰事的時候,李恪也沒有想到,會如此順利的便將他們戰敗,在他看來同回紇的作戰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期間還要經過多次的拉鋸戰,才能最終的獲得勝利。誰知道回紇的極為可汗會抽風似的,全部都跟隨大軍出征,而自己又不小心將他們全部擒獲,使得這場戰事居然就此戲劇般的畫上了句號。早知道這樣,當初他就不會下令殺光沿途所有的大型牲畜了,害得自己還要全力的去養活這平白多出來的三十餘萬人口。

    這平白無故的多出來的三十多萬人,不但把李恪積攢下來的戰備糧食消耗的一乾二淨,還害得他不得不到關內去大量的收購糧食。這段時間他甚至在恨自己,幹嘛要一舉殲滅回紇的主力,害得自己所有的計畫都不得不隨之改變。

    戰爭中消耗的糧草,要遠遠的高於平時。沒有糧草的儲備,就意味著沒有辦法對外發動戰爭。實際上,現在的東北基本上已經沒有,值得發動戰爭的地方了,西室韋和至今不肯歸順的靺鞨諸部,所佔據的面積並不大,而且多為山區,一旦發動戰爭勢必會造成重大的傷亡,從他們的身上又得不到什麼實惠,這種得不償失的舉動,他是不會去做的,至少現在不會去做。

    唯一還值得他去發動戰爭的地方,就只剩下朝鮮半島,但是那裡同樣是一個難啃的硬骨頭,所以他也並不著急動手。他在等,等待機會的降臨。如今機會已經來到,朝鮮半島上的三個國家如今正打得不亦樂乎,而他只要在這上面再添上一把柴,使得這堆火燃得更加的旺盛。等到他們三方都打得筋疲力盡之時,也就是他出兵平定之時。

    在得知三國開戰的消息之後,李恪便給朝廷上了一道奏摺,詳細的闡述了,自己對於朝鮮半島形勢的看法,並且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同時也希望朝廷能夠向東北運送大量的糧食,因為三國的交戰,勢必會導致他們國內糧食的大幅減產。如果沒有充裕的糧草作為後盾,這場戰爭就很難維持下去,所以大唐要想從中獲得最大的收益,就必須向他們提供,足以支持他們繼續打下去的糧草和武器裝備。

    並且他還承諾,不管最終可以從三國身上掙到多少錢,他都不會從中撈取一文錢的好處。這個話要是換做任何人去說,李世民都有可能會好好的考慮一番其中的可信度,但是這話從李恪的嘴中說出來,李世民立刻便毫無保留的相信了。如果連自己的這個三兒子都不能相信,這個世界上也就沒有值得他去相信的人了。所以,李恪的提議很快的便獲得了朝廷的批准,並且在最快的時間內,把大批的戰爭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往了瀋陽。

    什麼錢最好掙?當然是戰爭!交戰的三方只要不想成為最終的失敗方,就要不停的向李恪購買戰爭物資。對於他們來講,只要他們能夠保住自己的地位,再多的錢都可以掙得出來。一旦他們戰敗,就真的沒有出頭之日了。所以,儘管知道李恪正在肆意的哄抬物價,他們也不得不咬緊牙關去購買。

    到了年底之時,朝鮮半島的戰事終於達到了**,三方都不約而同的發動了大規模的戰事。最後的結果卻是誰也沒有從中撈到任何的好處。

    經過這一年的混戰,三方一共損失了超過十萬的士卒,更加有數十萬的百姓流離失所。戰爭已經進行到這個份上,誰也無法輕易的從戰事當中脫身。但是就在這個時候,一件意外的事情發生了。朝鮮半島東方的島國倭國,突然間與高句麗結盟,並且派出四百艘戰船出征新羅。這一舉動立刻大亂了朝鮮半島平衡的格局,新羅國的形勢一下子變得岌岌可危。
li60830 發表於 2019-7-24 18:39
第八十八章 出兵朝鮮

    朝鮮半島上三國的戰事日趨的緊張,但是又如同漢末三國時期一樣,形成一個暫時的平衡態勢。短時間內如果沒有新的勢力介入其中,這種微妙的平衡是很難被打破的。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倭國的突然加入,一下子便使得局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轉變。五萬人突然間從新羅的東南沿海突然間登陸,一路上燒殺搶掠的殺奔新羅都城。同時與高句麗和百濟開戰的新羅,兵力全部集中於北部、西北部以及西部,此刻的東南沿海以及內部大部分地區都兵力空虛,根本就無力抵抗倭國士卒的襲擊,乃至於短短的幾天時間裡,便被倭國連下十餘座大小城池。

    等到新羅終於反應過來,將舉國兵力都集中於大邁,終於憑藉著大邁的城牆堅固,才抵禦住倭國的進攻之時,倭國的部隊距離新羅的都城只有一百二十里的距離。然而此刻新羅唯一能夠做到的,就只是阻止住倭國士卒的前進,想要將他們擊退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三面夾擊使得新羅倍感狼狽,無奈之下只好對百濟許以重金,希望他們能夠就此退兵。同時派出遣唐使攜帶重金火速前往長安,希望大唐能夠出兵,幫助他們擊退高句麗和倭國的進犯。

    新羅原本就是大唐的屬國,每年都會向大唐朝貢。大唐朝廷在接到新羅的求救請求後,作為宗主國自然不會置之不理。實際上大唐早在三國混戰的一開始,便已經做好了參戰的準備,只等著新羅一旦開口向大唐求救,便率領大軍出征。

    早在三年以前,李恪從南方賑災返回長安,李世民便已經聽從了他的建議,在萊州興建水師營。經過三年的建設,此時的萊州水師已經擁有可以最大容納八百名士卒的超級戰艦兩百艘,這種名為禺京(禺京,上古神話傳說中的北海之神)的戰艦長達四十丈,寬十丈,甲板之上建有三層箭樓,船舷的兩側各安裝有十五門,射程超過十里的神威大炮。這種神威大炮的威力,要遠遠的高於陸戰的神威大炮。除此之外還安裝有大量的床弩以及投石車等輔助武器。禺京戰艦的動力為風帆加人力漿混合動力。在戰艦後方的左右兩側各有一個水輪漿,在風帆動力不足時可以通過人力,驅動兩側的巨大水輪作為前進的動力。正常載兵為二百八十人,同時可以擔任運送士卒的任務,最大運兵量為五百二十人。這種體型巨大的戰艦,在當時來講放眼全世界也是絕對的巨無霸。

    除此之外,還有鎮海艦。這種鎮海艦長約二十丈,寬約四丈,船舷兩側各有神威大炮六門,另外還裝備有床弩、投石車等輔助武器。鎮海艦標準配置為一百八十人,不能額外的運載兵員,它的是作為禺京艦的護衛艦而存在的,遠戰火力強勁,船速也遠遠的高於禺京艦。

    另外還有更加小一些的靖海艦,長度只有五丈左右,寬也不過一丈,特點是快速靈活,一般用於偵察以及阻止對方戰艦靠近主艦。

    在接到新羅方面的求援以後,大唐方面便立即派出信使前往高句麗以及倭**隊在新羅的大營,要求他們必須立即停止對新羅的侵略,否則大唐將派出天兵予以剿滅。

    朝鮮半島方面,高句麗和倭國方面在接到大唐信使送來的信以後,不但不予理會,反倒是加緊了攻勢,試圖在大唐正式出兵以前攻下新羅全境,造成既定事實。百濟方面在接受了新羅方面的重金以後,先是退出了戰場,可是十餘日後不知為何,再度向新羅發動了進攻。

    新羅在百濟退兵之後,趕緊把佈置在新羅與百濟邊境之上的重兵撤走,用於抵禦來自高句麗和倭國方面的兩面夾擊,只留下少量的部隊在兩國邊境除用於警戒。

    經過十餘日的艱苦奮戰,剛剛穩定住局勢,百濟便悍然撕毀之前的協議,對新羅邊境發動了猛烈的進攻。新羅方面的守卒雖竭盡全力地抵抗,怎奈主力部隊全部撤離,根本就無力抵抗百濟數萬大軍的猛烈進攻。在堅守了四天之後,設立於邊境之上的四處要塞,先後失守。一時之間新羅陷入到三面受敵的境地,形勢岌岌可危。

    大唐方面,萊州的水師在長安向高句麗和倭國發出要求退兵的信件的同時,便已經做好了出征的準備。而地處東北的遼王李恪,更是早早的便調集了五萬大軍,陳兵於鴨綠江畔,大有隨時要渡江作戰的架勢。這也使得高句麗方面,不得不將大量的軍隊安排在鴨綠江南岸佈防。也正是因為李恪的這五萬大軍的存在,給高句麗方面製造了巨大的壓力,才使得新羅有了喘息之機,否則的話只要高句麗從北方調集五萬大軍,協助攻擊新羅,新羅也將無法繼續抵抗下去。

    由於高句麗和倭**隊的多方阻撓,信使在返程的路途極為的困難,幾經周折才得以抵達大唐的境內,至此去時的近百人團隊,回到大唐境內之時已經只剩下二十餘人。當高句麗和倭**隊拒不撤兵的消息,傳到京城長安的時候,已經是一個多月以後的事情。

    大唐方面都不是傻人,他們的這個小小伎倆自然瞞不過眾人的眼睛。於是李世民在接到消息的當天,便派出八百里的加急,吩咐早已經在萊州整裝待發的大唐艦隊出兵新羅。與此同時下令李恪伺機出兵從北路進攻高句麗。

    自李世民登基以來,心中一直有一塊心病,那就是要攻下高句麗,一雪前朝之恥。只不過這些年來西北地區一直不得安寧,再加上國內百姓剛剛經過戰亂,需要休養生息。這才遲遲沒有發動對高句麗的征討,如今北方的回紇已經徹底的被平定,西面的吐蕃也正處於安穩期,由於正要迎娶大唐的公主,短時間內不會再鬧事。

    而高句麗這個時候跳出來作亂,正好給了李世民藉口。於是,李世民決定御駕親征,要一舉將高句麗踏為平地。
li60830 發表於 2019-7-24 18:39
第五卷 東擴  第一章 對馬島海戰 上

    李世民要御駕親征,一舉消滅不聽話的高句麗和百濟。但是新羅的局勢又日趨的緊張,所以只能先派出先頭部隊前往支援,然後他再親帥大軍征討高句麗。出征高句麗有兩條路,一是從南路的萊州登船走海路,在百濟登岸先平定百濟,然後再一路向北直搗高句麗的首都平壤。另外一條路則是前往遼東,讓後渡過鴨綠江一路向南橫掃高句麗全境。

    但是,李世民不喜歡乘船在海中行進,而北路目前有李恪的五萬大軍在那裡,隨時都能渡江作戰,自己去了起不到什麼積極的作用不說,還有可能會造成指揮上的混亂。自己的這個三子在指揮作戰上自成風格,不喜歡按常理出牌,風格上雖然和自己有相似之處,但是又有本質上的區別。尤其是他手底下的那些個士卒,早已經習慣了他的作戰方式,自己去了真未必是什麼好事。思之再三,最後只好有些無奈的選擇了乘船渡海。

    當李世民親帥十萬大軍離開長安,前往萊州之時,劉仁軌已經率領著一百艘禺京艦,在一百艘鎮海艦以及二百艘靖海艦的護衛之下,直奔新羅而去。

    劉仁軌的艦隊共計大小船隻四百艘,海員四萬人以及兩萬陸戰士卒。前面的戰艦已經看不到影子,後面的艦隊仍舊在排隊等候離開港口。浩浩蕩蕩的船隊,前後的距離超過五十里,如此龐大的艦隊有史以來都是極為少見的。

    艦隊出發的第八天,在艦隊前面游弋的偵查艦來到劉仁軌的旗艦向他報告:前方八十里外就是百濟所轄的濟州島。目前濟州碼頭內停靠著約七十艘大小戰船,還請總管早下決斷。

    正在看書的劉仁軌頭也不抬的說道:“傳令下去,艦隊做好戰鬥準備,一旦對方艦隊進入我方的炮火範圍之內,便立即開火將對方的所有戰艦全部擊沉。擊沉對方戰艦以後,派人上島勸降。如若不降的話,便用炮火將濟州城夷為平地。我們還要趕往新羅馳援,沒有必要把大把的時間浪費在這裡。”

    兩個時辰之後,大唐的艦隊來到濟州島外,數百艘戰艦將百濟停留在碼頭至上的戰船團團的包圍。

    百濟最大的戰船,比起大唐的鎮海艦還要小上一些,就更加的不要說巨無霸級別的禺京艦了。當見到如此多的龐然大物,將他們團團的圍困於碼頭之內的時候,正在岸上的水軍統領府內辦公的百濟水軍統領,頓時便嚇得兩條腿都軟了。不過還好的是,對方距離碼頭還有近十里的距離。照這個架勢看來,對方似乎並沒有要進攻的意思,似乎是威脅的成分居高。做出了判斷以後,一邊下令所有船隻都不得出港,更加不要做出挑釁的姿態。

    就在他還在琢磨到底是擺出一副抵抗到底的姿態,還是主動地投降的時候,碼頭方向突然傳來驚天動地的巨響,緊接著便見到滾滾濃煙,伴隨著滔天烈火在整個碼頭升起,時間不長整個碼頭便完全的被烈火所吞沒。

    他不由得被眼前的景象給驚呆了,慘白的臉上汗水一條條的流了下來。想要起身往更遠一些的濟州城內躲避,兩條腿卻像不是自己的一般,根本就不停自己的使喚。正在這時,一名百濟的水軍將領跌跌撞撞的跑了進來,驚慌失措的說道:“統領,我們的戰船已經全部被唐朝的艦隊擊中,如今是擊沉的擊沉、起火的起火,估計連一艘都保不住了。為了統領的安全考慮,你還是趕緊離開這裡吧!”

    “怎麼會這樣……怎麼會這樣?!”百濟的水軍統領突然間不知道從哪裡來得力氣,一把將這名將領拎了起來,厲聲問道:“唐朝的艦隊不是還在十里之外嗎?怎麼就突然間打了過來?你能告訴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嗎?!”

    “統領!唐朝的艦隊現在仍舊在十里之外的海上。可是不知道為什麼,他們那邊的船上火光一冒,我們這邊的戰船上便會出現一個大洞,就算是沒有被擊沉,也會頃刻之間燃起大火。而且那個大火非常的古怪,用水潑上去以後不但不會熄滅,反倒是更加的旺盛……”

    “這不可能!這不可能!難道他們都是妖魔不成?!”

    那名將領見到統領已經快要神經錯亂,也就不再廢話,直接將他背了起來,然後衝出房間,直奔難免的濟州城狂奔而去。

    此時的大唐旗艦之上,一名將領正在向劉仁軌匯報:“回稟總管,神威大炮的威力超過預期水平,目前整個碼頭都已經陷入到火海之中,我們派出去勸降的使者根本就沒有辦法登岸。是等大火完全熄滅以後再行登岸,還是另做打算,還請總管示下。”

    劉仁軌暗暗嘆了口氣,說道:“算了,我們還要趕時間,沒有功夫在這裡耽擱。傳令下去,艦隊向前六里,向著濟州城開火,一個時辰之後艦隊停止炮擊,然後全速趕往新羅。”

    一個時辰之後,當大唐的軍隊離開濟州島,前往新羅之時,整個濟州城都已經陷入到火海之中,靠近海岸的北城牆已經殘破不堪,最高處也不過只有一丈左右,濟州城上空的空氣中,瀰漫著濃重的血腥味和烤焦的熟肉的味道。

    兩天後,對馬島已經遙遙在望,只要到了對馬島,再轉向北行,便可以抵達新羅的海港城市釜山。當初倭國進攻新羅的船隊,就是在釜山登陸的,如今他們的船隊仍舊停留在釜山的港口之內。只要可以順利的拿下釜山,便可以將倭**隊的退路截斷,進而將其全部殲滅於新羅境內。

    就在大唐的艦隊準備轉向向北行進的時候,有巡邏艦向劉仁軌報告:東面七十里外的海面上出現大量的倭國戰船,看樣子欲對我大唐艦隊不利,還請總管早作判斷。

    劉仁軌聽到匯報之後,臉上流露出開心的笑容:既然如此,就讓我們用這些倭國的戰船,來檢驗一下我大唐的戰艦的真正威力吧!“傳我的令下去,所有戰艦一字擺開陣做出攻擊陣型,務必將來犯之敵全部擊沉至海底,也讓這些個跳樑小丑們知道知道,我大唐的天威其實他們所能輕易冒犯的!
li60830 發表於 2019-7-24 18:40
第二章 對馬島海戰 下

    命令下達以後不過一個時辰的光景,倭國的戰船便出現在了視線範圍之內,數量之多如同過江之鯽,密密麻麻的遍佈於海面之上,一眼望不到邊際。數量雖然多,卻沒有多少大型的戰船,鎮海艦一級的戰船也就一百餘艘的樣子,剩下的多為靖海艦一級的小型船隻,根本就不足以與大唐的艦隊相抗衡。

    看到對方的艦隊,劉仁軌不禁有些納悶,對方是怎麼知道己方的艦隊的行蹤的呢,居然早早的便在這裡等候己方艦隊的到來。不過對方也未免有些太過於狂妄了吧,以為就憑他們這些個小船,就可以撼動我大唐的無敵艦隊嗎?

    實際上倭國的船隊能夠出現在這裡,並非是事先發現了大唐的艦隊,這才派出艦隊前來攻擊,他們只不過是湊巧路過,沒想到卻在這裡與大唐的艦隊相遇。

    此前,倭國出動二百多艘戰船,運送了五萬倭國士卒前往新羅參戰。但是幾個月過去,卻始終沒有攻破新羅最後的都城,於是便再度從國內增兵。不過,由於上一次的出兵之時,便已經將絕大部分的戰艦派出,至今還停留在新羅的釜山港內,所以這一次增兵只能依靠大量的中型戰船,也就是大唐靖海艦一級的戰船來運送。也幸好兩國間的距離並不遙遠,中間還有對馬島可以作為臨時的停靠點進行補給,這才使得用靖海艦一級的戰船運送兵員成為可能。

    倭國的這支龐大的運兵船隊,是一日前從長崎港出海的,第一站的目的地是對馬,在那裡稍事停留做一些補給後,便會前往釜山。誰知眼見著便要到達對馬的時候,卻遇到了龐大的大唐艦隊。那些個巨大的戰艦,不要說見到過,甚至連聽說都沒有聽說過,正在瞭望台上觀察的哨兵,在看到這些無比巨大的戰艦的時候,簡直難以相信自己的眼睛。用力的揉了揉雙眼,再三確定自己並沒有看錯以後,被嚇得差一點從瞭望台上掉了下來。

    倭**隊沒有望遠鏡,所以要通過目測才能看到遠處的大唐艦隊。他們的指揮官在聽到哨兵的報告以後,並不相信哨兵所說的話。在他的認知裡,他現在所在的這艘大唐鎮海級的戰船,已經是世界上最最強大的戰船,不可能會有比它更大的戰船存在。於是他在聽完哨兵的報告以後的第一反應,就是掄圓了巴掌賞了對方一記響亮的耳光,然後將其一腳踢出門外。

    半個時辰以後,當他在甲板之上例行巡視的時候,突然間聽到了水手們的驚呼。順著水手們的手所指的方向看去,遠方的海平面上出現了烏壓壓一大片的戰船,其中就有很多剛才哨兵所說的巨無霸戰艦,單單從寬大的艦身,以及無比巨大的船帆便可以判斷得出,這些個戰艦的個頭絕對不是自己的戰船可以比擬的。這些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它們所擁有的數量,放眼望去到處都是巨大戰艦的身影,讓人根本就無法判斷出它們到底會有多少。

    只是呆了一呆,便立即扯開彷彿是被攥住了脖子的公雞一般的嗓子,高聲喊道:“傳我的命令,轉向!趕緊給我轉向!”

    傳令官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轉,於是問道:“將軍閣下,我們該往哪個方向轉?”

    “往東轉向,去鄉浦港……不,向後轉回長崎。對馬上向後轉,回長崎!該死的!唐朝居然會有如此強大的戰船,他們這些個白痴居然還要去招惹強大的唐朝,分明是找死!要送死就讓他們去送死好了,我可不想毫無意義的死在這裡!”

    已經做好戰鬥準備的大唐艦隊,突然間發現倭國的戰船居然不戰而退,調轉方向逃之夭夭了,不禁有些哭笑不得。

    當消息傳到劉仁軌的耳中之時,他不禁的恍然大悟:對方哪是要來與己方進行海戰,分明是恰巧路過這裡罷了。剛要下令艦隊繼續向北航行,猛然間意識到:對方既然不是要與己方在海上決戰,那麼他們出動如此眾多的戰船就一定是另有目的。如此看來,他們一定是想向新羅方面增兵。不行,絕對不能就這麼輕易的放過他們。不然的話他們一定會在己方的艦隊,到達釜山以後再度出海的。屆時不但己方的艦隊會被他們攻擊,就連登陸後的部隊也將面臨著兩面夾擊的境地。一定要將這支船隊消滅掉,徹底的破壞掉對方增兵的企圖。

    想到這裡,他急忙下令艦隊尾隨對方前進,務必要將他們全殲於大海之上。

    掉轉過船頭的倭國船隊,還沒有來得及喘上一口氣,便發現大唐的艦隊正在一點點的向他們靠近。倭國的船隊指揮不由得大驚失色。要知道他們的船隊是在運送士卒,如果換做平時,他們還可以快速靈活的特點擺脫對方的追擊,但是此時的船隊正處於滿員狀態,船速充其量只有平時的一半多一點。而從這裡抵達長崎,以他們現在的航速,至少需要一天的時間。想要平安的返回長崎無異於白日做夢。

    計算了一下距離,在被唐朝的艦隊追上之前,也只有對馬島可以供他們停靠。但是那樣的話,就意味著至少有一半以上的船隻,將會由於沒有足夠的停靠位置,而得不到港口內防禦部隊的庇護。他們的唯一下場,就是被唐朝的艦隊擊沉。但是能夠保住一半的船隻也比全部被擊沉要好得多,於是一咬牙,再度下達了船隊轉向的命令。同時為了儘可能的保留住大型的戰船,他又下令分出一部分轉載有大量兵員,速度也相對較慢的船隻拖後,以阻撓唐朝艦隊的航行速度。

    但是沒有見識過大唐戰艦上,神威大炮的威力的他,根本就難以想像他所要面臨的處境有多麼的可憐。

    留下來負責殿後的倭國船隻,悍不畏死的怪叫著撲向大唐的艦隊。但是甚至還不等他們靠近鎮海級的戰艦,便被環繞於大唐艦隊四周的靖海艦,通過戰船上的床弩將它們一一的點名。幼兒手臂般粗細的床弩,只要一支擊中這些個還沒有靖海艦大的倭國船隻,就足以令他們的船隻被鑿穿。如果兩支床弩同時擊中的話,頃刻間便可以將它們撕成兩段。

    五十艘倭國的船隻,甚至於連阻撓的作用都沒有起到,就被大唐的艦隊給擊沉。面對的人頭攢動的海面,大唐的艦隊根本就不予理會,只要你們的游泳技術過硬,完全可以游回到岸上去。

    倭國船隊的指揮一邊拚命地往對馬島逃竄,一邊密切的注視著大唐艦隊的動向。當他見到自己派出去的五十隻船,根本就沒有起到阻撓的作用時,不由得心內一陣慌亂。再也顧不上什麼隊形不隊形了,下令自己的旗艦,用最快的速度駛向對馬島。

    有了他在前面做出表率,那些個大型的戰船也緊隨其後,如果有小型的船隻敢於擋在他們的前面,也不再躲避直接將其撞開,頃刻間整個倭國船隊便亂成了一鍋粥,使得整個船隊的行駛速度越發的慢了下來。

    還不等他們從混亂狀態中擺脫出來,大唐的艦隊就已經追了上來。剛剛進入到射程之內,大唐的艦隊便開始了萬炮齊發的攻勢。大型的戰船還好上一些,只要不是被神威大炮直接命中,便不會受到致命的打擊。但是那些個中小型的船隻,尤其是那些個臨時建造的,皮薄肚大專門用於運送兵員的船隻,哪怕是沒有被身為炮彈直接命中,只要是在船隻的附近落入水中,僅憑著激起的浪花,便足以將他們的船掀翻於海中。

    隨著大唐艦隊的逐漸靠近,戰艦上的投石車和床弩也開始發揮威力。神威大炮的威力雖然驚人,但是炮台都是固定於船舷之內的,近距離的發射,效果遠不及投石車和床弩的破壞力更大。再說這些個中小型的船隻,根本就不值得神威大炮去浪費炮彈。

    對於那些個已經逐漸跑遠的倭國大型戰船,大唐的艦隊只要派出一支巡邏隊,遠遠的跟隨在他們的身後,就不怕他們能夠逃脫得出自己的手掌心。

    僅僅花費了一個多時辰的時間,就把數百艘倭國專門負責運送兵員的大小船隻全部擊沉於海面之上。由於已經可以遙遙的看到北方的對馬島,為了防止落入水中的倭國士卒游到岸上。劉仁軌在艦隊經過被他們擊沉的倭國船隻水域之後,下令戰艦向著這一區域投擲了大量的燃燒彈。這些個由遼王李恪所提供的,內部包裹著十斤左右的石油的燃燒彈,即便是在海面之上也會燃燒很長一段時間。如果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還能逃出生天的話,就說明天不絕他們。對於那些老天都要眷顧的人,劉仁軌並不介意饒過他們的性命。
li60830 發表於 2019-7-24 18:40
第三章 全殲

    金色的夕陽在西方的海平面上跳了幾跳,最終還是沉入到了海底。天色開始漸漸變得有些昏暗。

    這時巡邏艦向劉仁軌報告:前方十五里外便是對馬島的港口,各艦的艦長前來詢問,是連夜發動進攻,還是等到天明以後再說。

    “通知下去,遲則生變,即可對港口以及港口內的船隻進行覆蓋式炮擊,徹底摧毀整座港口,不能放過哪怕是一條漁船離開港口。”

    命令下達後不久,整座海港以及港內的船隻,進入到大唐的艦隊的射程之內。大唐的艦隊一字排開,團團的將港口圍得水洩不通後,開始進行炮擊。

    此時大唐方面的艦隊,距離港口最近的戰艦,也有八里距離。這個距離遠遠地超過了,港口防禦陣地上的巨型投石車兩里的射程,使得港口的防禦設施徹底的成為了擺設,只能夠被動的接受當堂艦隊單方面的摧殘。

    整整的三輪齊射過後,港口內的倭國船隻一片狼藉,絕大多數的大中型戰船都已經被炮火擊中,並且開始進水。就在倭國戰船上的水兵正在忙於堵住戰船上的窟窿時,災難再一次降臨。

    經過短暫的休息以後,大唐艦隊再度發動炮擊,這一次已經不再是普通的炮彈,而是換上了燃燒彈。為了最大限度的造成對對方的傷害,燃燒彈的引信被水兵們用刀砍短了一小截,所有的燃燒彈就會在落下前就被引燃,這樣一來在空中便已經爆炸開來的燃燒彈,就會在空中形成密集的火雨。這些個火雨,不管是落在船帆或者地面、船甲板,甚至是水面之上,都會繼續的燃燒下去,使得整個港口內的人都根本就找不到可以躲避的地方。整個港口範圍之內在烈火的映照下亮若白晝。

    一些個僥倖在火雨襲擊下逃脫的小型船隻,還不容易衝出港口範圍,還沒有來得及喘上一口氣,等待他們的則是靖海艦狼群般的攻擊,根本就無路可逃。

    對馬島是一座狹長的島嶼,南北的長度超過一百二十里,但是東西的長度通常只有十幾里。當港口完全被大火籠罩,再也沒有船隻衝出來以後,劉仁軌再次下令船隻靠近港口,炮火向內陸延伸覆蓋,然後沿著海岸線一路向北行進,行進的同時炮火進行不間斷的對整個島嶼進行覆蓋式的打擊,知道整支艦隊離開對馬島為止。

    艦隊離開對馬島的區域時,已經是深夜時分。整支艦隊的炮彈庫存量已經只有出發時的一半,而整座對馬島則已經陷入到大火之中,幾十里外都可以清晰的看到對馬島的天空,被大火映照的通紅。

    對馬島的北端,距離新羅的釜山城還有不到一百五十里的路程。第二天上午,大唐大艦隊剛剛向北行進了不到五十里,正在前面游弋的巡邏艦便向劉仁軌匯報,前方五十里有超過三百艘的倭國大型戰船,正攔截在大唐艦隊航行的線路之上,並且擺開進攻陣型欲向我大唐艦隊發動進攻。

    頭一天晚上的對馬島大火,就連遠在釜山的倭國艦隊,都是看得清清楚楚。如果不是已經到了夜間,釜山港的出海口附近有暗礁阻攔的話,只怕是夜間他就會下令前往支援對馬島。在沒有見識到大唐艦隊的恐怖實力之前,任何一個麾下擁有近四百艘戰船的水軍將領,都不會懼怕任何對手的。所以第二天上午,他便迫不及待的率領著所有的戰艦離開了港口,要與對方在海上進行決戰。甚至在出發前的誓師大會上,他還信誓旦旦的告訴手下士卒們,只要他們能夠將對方的戰船全部消滅在大海之中,他將重重的獎賞每一位立功的士卒。

    半個時辰之後,雙方的距離縮小到二十里。這個時候雙方都可以看到對方的艦隊,於是雙方的航速都開始降了下來,並且開始採取“之”字形走位。而大唐艦隊在艦隊完全的橫過來以後,便已經停止了前進,進而開始調整炮口的位置。

    對於倭國的艦隊來說,雙方的距離還很遙遠,還有足夠的距離供他們選取更為有利的位置,當他們見到大唐的艦隊居然早早的便停了下來,等待他們的靠近之時,都不由得對大唐的艦隊產生輕慢之心。

    要知道海戰並不比陸戰,戰艦的火力全部都在兩側的船舷部分,交戰雙方要在交戰之時不停地移動位置,在躲避開對方的船舷兩側的同時,儘可能的用自己的船舷去面對對方的船頭,只有這樣才能在躲避開對方攻擊的同時,用己方最大的攻擊去打擊對方。

    而這些海戰知識,還是倭國的學者從大唐乃至前朝的大隋那裡學來的。想不到他們在教會了學生之後,自己卻遺忘了這些個知識。雖說對方有擁有上百艘巨大的戰船,但是倭國從上到下都充滿了對於戰勝對方的自信,叫囂聲甚至令十餘里外的大唐艦隊,都能聽得清清楚楚。對於他們的反應,大唐的士卒們則嗤之以鼻:真的以為我們不知道該如何的海戰嗎?很快你們就會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海戰的!

    倭國的戰船已經進入到距離大唐艦隊十里的攻擊範圍之內,但是劉仁軌並沒有著急下令進攻,他要等對方的距離更近一些再下令進攻,到那時對方就算是想要逃跑,也很難逃脫得出大唐艦隊的炮火籠蓋範圍。

    分成三層向大唐艦隊靠近的倭國戰船,最前面的戰船已經進入到距離大唐艦隊五里距離之內。即便是最後一層的戰船,也已經進入到十里之內。通過望遠鏡,劉仁軌已經可以清晰的看到對方船上的投石車已經裝填好石料,床弩也已經安裝好箭弩,只等著進入到射程之內,便發動進攻。而他們的戰船也已經開始尋找合適的角度,準備開始向大唐戰船的死角切入。於是,終於下達了覆蓋射擊的命令。

    只是一輪的齊射,倭國的戰船便已經開始慌亂。他們根本就想不到,大唐的艦隊居然可以在如此遠的距離,便可以進行攻擊,而且可以直接攻擊到己方艦隊的全部戰船。要知道己方後面的戰船距離大唐的艦隊還有七八里的距離之遠,對方居然能夠輕輕鬆鬆的便打到那裡,這還是人力可以做到的的事情嗎?

    儘管大唐艦隊的第一輪齊射,並沒有擊沉倭國艦隊中的任何一隻戰船,但是如此遠距離的進攻,還是狠狠地刺激了一下對方的心理。叫囂聲也已經在遭受到炮擊的同時,消失的無影無蹤。

    還不等倭國的士卒們緩過神來,大唐方面的第二輪炮擊便已經到達。第一輪的炮擊,通常情況下都是作為測定方位的射擊,然後根據炮彈的落點,進行一些細微的調整。第二輪的打擊,精確度就要比第一輪高出許多,足足有十餘艘倭國的戰船被大唐的炮彈擊中,四處飛濺的炮彈皮,令站在甲板之上的倭國士卒損失慘重,淒慘的嚎叫聲令人心驚膽顫。

    緊隨其後的第三輪、第四輪炮擊,使得倭國的船隊中,已經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戰船被炮彈擊中,甚至有戰船已經開始下沉。而直到這個時候,倭國的艦隊還沒有進入到射程之內。

    第五輪炮擊過後,更多的倭國戰船加入到了下沉的行列當中。雖然這個時候,他們最靠前的戰船已經進入到了最大射程範圍之內,但是他們已經徹底的喪失了,要與大唐戰艦一較高低的勇氣。此刻正在拚命地掉頭,準備逃離戰場。

    既然進入到戰場之內,就休想再輕易的逃離出去。一直潛伏在主力戰艦後面的靖海艦,這個時候從主力艦的身後露出頭來。平時並不安裝神威大炮的它們,此刻每艘船上也安裝了一門神威大炮,他們的任務就是通過靈活快速的特點,將那些個游離於戰場邊緣的倭國戰船,要麼轟回戰場之內,要麼就乾脆將之擊沉。

    隨著更多的倭國戰船開始轉向加入到逃跑的行列當中,大唐的艦隊開始移動,尤其是自打開戰以來,就一直處於第二戰線的鎮海艦,由於戰艦比較輕,啟動速度快,所以迅速的超越了第一線的禺京艦,從左右兩個方向向倭國戰船包圍過去。

    早在交戰之初,大唐艦隊的攻擊重點便集中於倭國艦隊的後方,這一點從被擊沉、擊毀以及重創的倭國戰船中,位於後面的戰船要遠遠的高於第一線的戰船,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得出來。這麼做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徹底的斷送對方戰艦脫離戰場的可能。

    由於上方交戰的時間並不是很長,即便是那些被擊毀或者擊沉的戰船至今還沒有完全沉入水下,便可以看出。而這些個已經開始下沉,或者已經無法移動的戰船,嚴重的阻塞了倭國剩餘戰船逃生的通道,使得他們要想通過這裡,不得不繞行或者減慢速度,小心翼翼的經過。這就給了緊隨其後的大唐艦隊,痛打落水狗的機會。由於戰船的尾部沒有任何的進攻性武器,這就給了大唐艦隊肆無忌憚的發回的餘地,甚至於可以靠近到對方的附近,用投石車和床弩對前面的倭國戰船發動進攻。

    面對大唐艦隊的圍追堵截,而且還非常狡猾的始終游離於己方的最大射程之外進行攻擊,根本就不給己方任何的反擊機會。僅僅堅持了兩個時辰,倭國的艦隊指揮官便下達了放棄抵抗的命令。原本他們還抱有僥倖心理,指望投降之後大唐的艦隊就會放過他們。結果令他們絕望的是,當他們按照大唐方面傳來的命令,降下船帆並全部站到甲板上之後,大唐的戰艦居然再度向他們發動攻擊,而且還換上一種從空中便可以播撒火雨的恐怖霹靂,即便是落到了海水之中,仍舊可以繼續的燃燒。這一刻,所有的倭國士卒徹底的絕望了。

    大唐的旗艦上面,一名正在觀察交戰情況的副將,向著劉仁軌問道:“總管,為何不接受他們的投降?”

    劉仁軌搖了搖頭後說道:“我也不知道,出征前陛下親自下了一道密旨給我,讓此番作戰當中,不接受任何的投降士卒。”
li60830 發表於 2019-7-24 18:41
第四章 登陸朝鮮半島

    劉仁軌之所以敢把皇上給他的密旨一事說出來,就是因為這名副將是自己的親信,多年來一直跟隨在自己的左右,否則的話他也不敢隨便的去說這種事情。

    副將很顯然沒有想到會是這麼個情況,不由得有些個吃驚,下意識的問道:“是單單對倭國還是……”

    劉仁軌輕輕地搖了搖頭,卻沒有說話。但是副將已經明白了他的含義,驚詫道:“這樣一來豈不是……豈不是……”

    劉仁軌不由得嘆了口氣,有些無奈的說道:“交戰時對方勢必會殊死抵抗,稍不小心我們就會付出極大的傷亡代價,這仗並不好打。”

    副將沒有再說話。看起來艦隊擁有五萬人馬,與登錄新羅的倭國士卒數量相當。但是至少要留下兩萬人馬看守艦隊,以防禦對方會趁機偷襲。這還不算,還要隨時做好百濟或者高句麗派兵過來支援倭**隊,而自己一方的盟友,則完全龜縮於他們的都城之內,對己方提供不了任何的幫助。也就是說自己一方將面對超過十五萬的敵軍,而且還是死戰到底的那種,困難可想而知。

    “先拿下釜山再說吧。其他的都是以後才要考慮的,如果連個落腳點都沒有,想別的也沒有任何用處。”

    “拿下釜山末將倒是有十足的把握,只不過要想讓釜山成為登陸基地,就不能將城牆破壞的過於嚴重,這倒是不好掌握。”

    劉仁軌笑了笑,道:“你呀,這些年做水軍做得已經把陸戰都快給忘光了。拿下釜山是不費吹灰之力,只要炮火做到精確射擊,便可以做到將城內夷為平地,卻不損及城牆分毫。關鍵是登陸以後怎麼辦,這才是最重要的。你一定是沒有注意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這裡的地形。這裡到處都是山,比例高達七成。這才是最考驗麾下這些習慣了水上作戰的士卒們的地方。”

    副將咧嘴笑了笑,沒有開口辯解。劉仁軌說的都是事實,讓麾下的這些個士卒離開水,到山林中作戰還真是夠難為他們的。

    “所以,你麾下的那兩萬水軍唯一的目的,就是在艦隊的配合下守住釜山城,無論對方採取何等的進攻方式,都不得出城與之交戰。只要能夠守住釜山,你就立了一大功。”

    副將聽後大驚失色,道:“您的意思是親自率領三萬士卒登陸作戰嗎?!不行,這堅決不行!”

    劉仁軌嘆了口氣,道:“你還看不明白嗎?此番陛下親自出征百濟,自然是勢在必得。我們的這支隊伍的主要目的並非是殲敵,而是將這裡的敵人牢牢地拖住,使得他們不能前往百濟支援。”

    一個時辰之後,大唐艦隊開始向釜山發動進攻。由於倭國駐守釜山的主要戰力----倭國艦隊,已經在之前被大唐的艦隊徹底的殲滅,此刻駐守在城中的部隊就只剩下兩千來人。即便是劉仁軌派出登陸部隊進行攻城戰,也可以輕易的拿下這座城池。但是劉仁軌選擇的卻是炮擊,這樣一來就可以避免士卒的傷亡,缺點就是太過於奢侈。上千枚燃燒彈就如同不要錢一般,被他在短短的半個時辰內,傾灑到面積並不是很大的釜山城內,使得整座釜山城都陷入到火海當中。

    大火足足的燃燒到第二天的中午,直到城內實在沒有什麼再值得燃燒之物,火勢才逐漸的減弱。等到第三天上午,劉仁軌率領登陸部隊進入城中之時,城中到處時被焚 毀過的殘垣斷壁。三萬人馬足足的清理了一天的時間,才算清理出一片供四萬人馬歇息的場所。隨同劉仁軌出征的五萬大軍不可能全部進入到城中,艦隊的船上必須留下足夠的士卒,以防禦對方可能採取針對艦隊的破壞行動。另外城中還要留下至少一萬人馬,用於駐守城池以及保護存放於城內的糧草。

    劉仁軌的這一把大火,除了顯得殘忍以外,倒也並沒有造成多大的傷亡。早在倭國士卒登陸之初,城內的百姓便早已逃離城池,所以此番死在大火之中的基本上都是駐守在這裡倭國士卒。再說這場大火也並非完全沒有好處,至少不用為城內有潛伏的敵方士卒,伺機破壞城中的糧草。只要城池不被攻破,劉仁軌的大軍便不會有斷糧之虞。

    又花費了足足的兩天時間,從戰艦上拆除了一部分神威大炮,安裝到城牆之上,把整座釜山城裝飾成牢不可破的鋼鐵堡壘以後,劉仁軌這才率領著三萬大軍出城尋找敵方部隊。

    就在劉仁軌率領率領三萬大軍離開釜山之時,大唐兩外兩路大軍也開始出征。

    首先是御駕親征的李世民,此刻他親自率領的十五萬大軍已經來到了萊州城下,準備登船前往百濟作戰。與此同時河間王李孝恭率河間及周邊六州兵馬,約三萬五千人進駐營州協助李恪鎮守東北。而李恪則統帥營州兵馬五萬人以及附庸族士卒三萬(靺鞨部一萬、契丹族一萬、回紇族一萬),總計八萬人馬南出瀋陽,一路之上連克鳳凰、集安、柳城、下馬四城,所到之處高句麗部隊無不望風而逃。只用了十二天便順利的到達了鴨綠江北岸的安東城下。

    至此,高句麗在鴨綠江以北地區,只剩下安東以及綠安兩座臨江的城池。整個東北地區終於在時隔近五百年後,再度回到了大唐政權控制範圍之內,甚至控制面積要遠遠的超過漢朝所控制的範圍。

    此番出征高句麗,李恪軍**攜帶神威大炮二百八十餘門,單單是負責運送炮彈的騾馬車,就徵用了近七百輛,這個數字比他之前歷次戰爭之中的總和還要高出數倍。

    大軍將安東城團團圍住之後,李恪只留給安東城守軍半個時辰的考慮時間,一旦到時間還不打開城門出城投降的話,將萬炮齊鳴將安東城夷為平地。

    大唐在發動對高句麗的進攻之前,根據之前與李恪簽訂的協議,鴨綠江北的區域,高句麗駐守的兵力不得超過一萬人,所以安東城以及綠安城兩城內各有三千人馬守候。朝鮮半島三國開戰以後,迫於營州兵馬的壓力,高句麗方面先後向安東以及綠安各派出一萬人馬,再加上從鳳凰四城潰逃過來的四千兵馬,安東此刻城內共計有兵馬一萬七千人左右。

    如果李恪的軍中沒有神威大炮的存在,憑藉著堅固的城牆安東城內的守軍,還是有足夠的能力阻擋住大唐的八萬大軍攻城的。但是數百門神威大炮的存在,就好比是遊戲中的作弊器一般,完全的破壞掉了均衡。

    安東城的守將曾經參加過對李恪的戰爭,也曾經深深地體會過神威大炮的威力。上一次交鋒,李恪圍在四門外的大炮總量還不到一百門,如今卻把所有的二百八十門大炮,全部集中於安東城的北門之外。面對著數百門大炮的威脅,安東城的守將根本就生不起抵抗之心。李恪派出喊話的士卒的話音還未落,安東城的守將就趕緊下令四門大開的同時,放下吊橋。然後讓城內的士卒排著整齊的隊伍,來到城外寬敞的地方,將手中的兵器在隊伍前面碼放整齊後,全體後退五十步準備接受大唐軍隊的受降。

    李恪的大軍佔領安東城之後的第三天,二百艘鎮海艦從鴨綠江入海口逆流而上,進至安東城下。休整一日後,繼續沿江而上,兩日後抵達綠安。綠安守將並未參加過與李恪的歷次戰爭,認為大唐軍隊的強大,是那些戰敗的將軍們為了逃避責罰,而故意的誇大其詞。再說此番前來勸降的大唐部隊,全部為戰船而且只有區區的六十搜,即便是每艘船上搭載兩百人,也不過和自己的兵力持平,有什麼可怕的,所以斷然拒絕了李恪的勸降。

    見到對方拒絕了自己的勸降,李恪正好有了消滅他們的藉口。於是下令六十艘戰艦同時開火,進行無差別覆蓋式射擊。只用了半個時辰的時間,高句麗花費了四年時間修建的壁壘式屯兵城綠安,便徹底的成為了一片廢墟。

    炮擊完畢李恪甚至懶得派兵上岸勘察,便率領艦隊返回安東。再返回安東的路途中,閒極無聊的李恪,下令對高句麗修建於鴨綠江南岸的城牆進行了炮擊,直至戰艦上的炮彈被消耗一空,這才作罷。此番炮擊到底對高句麗方面,造成了多大的傷亡,李恪並沒有進行統計,也懶得進行統計。他所要做的就是在對高句麗方面造成損傷的同時,令他們產生無力抵抗大唐軍隊的恐懼心理,從而為今後徹底的掃平高句麗,但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回到安東,讓這六十艘戰艦回到海上,從停泊於黃海海面之上的補給艦上補充完丹藥以後,再次回到安東。然後便開始了對安東對面的高句麗防禦城牆,進行不間斷的攻擊。二百艘戰艦被分成了四組,分別對安東左右兩側各五十里的江對岸,進行了長達兩天的狂轟濫炸。直至江對岸近一百里寬的城牆徹底的被炸成為廢墟,這才開始安排士卒渡江。

    與此同時,停泊於黃海之上的一百艘禺京戰艦,也對高句麗臨近黃海的一側,進行了長時間、大飽和度的炮轟。從高句麗上一代君王開始,模仿長城式樣歷經二十餘年,耗費了無數金錢和勞力,辛辛苦苦建造起來的,長達近千里的防禦性城牆,只用了兩天的時間,就被李恪率領的艦隊,在不損傷一兵一卒的情況下,在西、北兩個方向撕開了兩條超過三百里的缺口。
li60830 發表於 2019-7-24 18:41
第五章 四處開花

    大唐貞觀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遼王李恪率領八萬大軍兵分兩路登陸朝鮮半島。西路大軍由宣威將軍薛仁貴帶領,統兵三萬從鴨綠江入海口以南八十里處的平川城登陸。在登陸前的炮擊中,建在平川城外靠近海岸的防禦城牆,已經被炸開一道寬度超過七十里的缺口。登錄時,在禺京艦的炮火掩護下,登陸將士乘坐靖海艦以及舢板,僅僅用了大半天的時間,便全部登上陸地,並且牢牢地佔據了一段長約二十里的城牆。

    到了晚間,已經有超過六十門的艦用神威大炮被拆卸下來,並架設到到城牆之上。經過一夜的休息,第二天一早,太陽剛剛升起,整整八十門神威大炮便向著平川城發動了炮擊。整整十輪炮擊過後,三萬大軍開始向平川城進發。當大軍到達平川城西門外的時候,整座城池的西城牆已經殘破不堪,城中的大量居民以及士卒,正在匆忙的通過其他三座城門逃離平川城。

    大唐軍隊毫無阻攔的從西門進入到平川城內,此時城內仍舊有大量居民來不及逃出城。由於害怕大唐的軍隊會採取激烈的手段,控制城內的局勢,所以當見到大唐的軍隊已經開進城中,居於出城的百姓也就越發的著急,不但由於踩踏造成大量的傷亡,更加導致了三座城門都被堵死的情況發生。

    薛仁貴所率領的這三萬人馬,全部都是陸戰士卒,而且沒有經過海戰訓練。在海上停留的這幾天,令他們倍感疲憊,雖然經過一晚的休息,但是仍舊沒有完全恢復。再加上守城的高句麗軍隊,早已經在百姓出城之前,便已經全部撤出這裡,即便是現在便出城追擊,也未必能夠追上他們。所以薛仁貴下令,隊部進城之後不得組織當地百姓出城,並且在所有百姓出城之後,立即升起吊橋,關上城門。除了留下一部分士卒負責擔任警戒之外,其餘的士卒全部休息恢復體力。

    第二日,士卒除了將西城牆清理一番,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將前一日在炮擊中喪命,以及在逃離過程中喪命的屍首全部處理掉。清理工作整整的持續了三天,這才令西城牆初步的具備了防禦的功能。

    第四天一早,薛仁貴親自率領一萬人馬轉頭向北推進,用了五天時間攻克了北至鴨綠江邊的五座城池,與李恪留守在這裡的部隊匯合。然後又掉轉頭向東南推進,一直打到清川江畔,這才順江而下。而薛仁貴麾下的另外一支一萬五千人的部隊,在房遺愛的率領下,用了半個月的時間沿著西海岸一路向東南推進,直至在辱夷城下與薛仁貴的大軍匯合。這期間房遺愛連克高句麗城池十餘座,殲敵數超過二十萬(炮火攻城,城中傷亡百姓全部算到戰果當中)。

    而北路的李恪則率領五萬大軍,沿鴨綠江畔的防禦城牆一路東進。直至打到朝鮮半島的東海岸,然後才兵分五路齊頭並進,一路向南推進。一路之上勢如破竹,根本就沒有高句麗的城池,能夠堅守兩日以上。而且在分兵之前,李恪曾經下達了死命令,攻城前一旦勸降失敗,城破之時就堅決不留下任何的高句麗士卒。

    李恪的這五路大軍,在攻城的時候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只從其中的一個方向攻城,攻城之時所有的炮火都集中於一點。二百八十門大炮平均分給五路大軍,每一路人馬都配備有五十門以上的大炮,往往是幾輪炮擊過後,整面的城牆便已經千瘡百孔,面目全非。遇到這種情況,即便是城內擁有再多的士卒,也會在頃刻之間士氣全無。所以說,李恪的這五路大軍一路之上,根本就沒有遇到任何像樣的抵抗。

    不過朝鮮半島東側山勢縱橫,嚴重的影響了大軍的行進速度,使得他們向前推進的速度要遠遠的慢於薛仁貴。

    辱夷城距離高句麗的都城平壤只有不到百里的距離,可以算得上是高句麗都城北方最後的屏障。因此在這裡高句麗派駐了重兵把守,而且這裡的城牆厚度達到了四丈,幾乎與城牆的高度持平。而且為了抵禦大唐軍隊的炮擊,又在城牆之外六里範圍內,修建了大量的低矮躲牆,從外觀上看就像是後世的地堡,裡面安置了大量的弓箭兵以防止大唐軍隊靠近後進行炮擊。

    這種防禦工事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住了,薛仁貴和房遺愛的攻城計畫。使得他們不得不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逐步地清理掉這些外圍的防禦陣地。

    這種半圓形的半地下工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弱炮彈的威力,再加上已經是十二月中旬,工事上面又覆蓋了一層厚厚的積雪,這就更進一步的削弱了炮彈的威力。再加上這些個防禦工事遍佈的範圍十分的廣泛,而且沒有什麼規律性,這也使得大唐軍隊在進行炮擊時,只能逐一的將它們擊毀,而不能採用大範圍的覆蓋式炮擊。那樣的話只能是毫無意義的浪費炮彈,而起不到積極的作用。

    艦載式的神威大炮,雖然能夠在距離城牆十里外的地方進行炮擊,但是不能將這些地堡式的建築工事拔除,即便是將辱夷城夷為平地,也沒有任何意義。這些個防禦工事使得大唐的軍隊,根本就沒有辦法繞過這些工事去攻擊辱夷城。

    經過近半二十天的努力,總算是將辱夷城外的防禦工事全部解決掉。大唐的五萬大軍終於將辱夷城團團的圍住。

    而這個時候,李恪的大軍也終於趕了上來,抵達了平壤東面的德陽。德陽到平壤也不過只有八十里的路程,而且其間也不再有重重山巒阻隔,之日之間便可兵臨平壤城下。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李恪的大軍卻停了下來。不但沒有進一步逼近平壤,反倒是分出四萬人馬一路繼續向南推進,攻佔南部的各個城池。

    他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減輕新羅所遭受的壓力,同時也是在為御駕親征的李世民掃除障礙。但是最重要的一點,他是在等李世民的到來。他要讓李世民親自率領大軍攻佔平壤。
li60830 發表於 2019-7-24 18:41
第六章 殲滅百濟 一

    濟州島的百濟艦隊被劉仁軌所率的大唐艦隊殲滅的消息,很快的便傳到了百濟。百濟朝廷上下在得知,大唐的軍隊居然可以在十里之外便發動攻擊,而且威力及其的驚人後,頓時間慌成了一團。

    百濟地處朝鮮半島西南端,和高句麗以及新羅不同,百濟的地勢相對較為平坦,並沒有太多的山脈用於阻隔大唐軍的進攻。尤其是大唐軍那可以在十里之外發射的投石車,在平原之上根本就是單方面的屠殺一般。

    很快百濟朝廷便分成了兩方,一方認為大唐太過於強大,應當在大唐軍隊到來之前,排除使者向大唐乞降,這樣一來就可以避免亡國之危。持這種觀點的以扶餘隆為首,支持他的以朝中文官為主。而二王子扶餘泰則認為,大唐強則強矣,但是勞師遠征,所以應當在熊津江口布下埋伏,乘大唐的軍隊登陸之時半渡而擊,從而徹底的斷絕了大唐染指朝鮮半島的念頭。朝中武將多支持二王子的觀點。

    經過一番爭執,最後雙方相互妥協決定。派出五萬大軍在熊津江口設下埋伏,如果能夠將大唐軍隊拒之門外,則繼續作戰,否則的話則派出使者向大唐乞降。

    為保證在熊津江入海口的阻擊戰能夠獲得勝利,百濟又從民間徵集了近千艘漁船,潛伏在距離熊津江入海口八十里外,古群山群島內部,意圖等到天黑之後,悄悄地靠近大唐的艦隊,然後火攻將大唐的艦隊點燃,從而達到令大唐退兵的目的。

    大唐貞觀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也就是李恪的營州兵在鴨綠江畔發動進攻的第三天,由李世民親自率領的大唐軍隊,浩浩蕩蕩的抵達了百濟國熊津江入海口外。

    為了此番出征百濟,李世民可以算得上出了老本兒,單只是他的親征艦隊,負責運送兵員的禺京艦便有四百艘之多。為了運送更多的兵員,他甚至把禺京艦船員的最低配置給降低到了一百八十人,負責作戰任務的炮手全部由陸軍臨時客串,等到登陸完成以後,再從輔助的鎮海艦以及靖海艦上調配水兵。出了四百艘禺京艦以外,隨行的還有三百鎮海艦,以及五百靖海艦。整支艦隊的規模達到了驚人的一千兩百搜大小戰艦。如果再加上劉仁軌麾下的艦隊,以及李恪麾下的艦隊,此番出征的戰艦總數已經遠遠地超過了兩千艘。

    早在李世民登基之初,便已經有心出征剿滅高句麗,也正是從那時起,大唐便已經開始著手準備,並且在沿海的十幾個港口同時興建大型戰艦。只不過這些年來周邊一直不太平,再加上國庫始終不夠充裕,所以進度並不夠快。後來還是李恪從江南賑災回來以後,先後幾次給國庫進獻大量的錢財,總數甚至超過了大唐十年的稅收。正是這筆巨款,才使得大唐製造戰艦的速度明顯的提升起來。尤其是最近的兩年時間裡,新建的戰艦數量更是達到了之前十餘年所建戰艦總數的三倍。這才使得李世民這一次御駕親征,能夠擁有如此眾多的戰艦。

    不過這一次出征的艦隊,明顯看出大唐的後力有些不足。總數達到七百艘的大型戰艦,居然只有五百艘靖海艦在四周遊弋護衛,明顯的有些忙不過來。

    正常情況下,負責運送兵員的禺京艦,是很難靠近登陸地點安排登陸士卒登陸的。但是,可能是連老天爺都照顧大唐軍隊,當大唐的艦隊抵達熊津江江口的時候,居然趕上了潮水大漲。根據靖海艦的探查表明,禺京艦可以抵達到距離灘塗不過二十幾丈的地方。這樣一來就可以使得登陸的士卒,免於通過靖海艦轉運的程序,從而大大的縮短了登陸的時間。

    午時剛過,第一批運送登陸士卒的一百艘禺京戰艦抵達指定位置。為了防止有百濟的軍隊設伏,在士卒登陸以前,艦隊先行對登陸地點五里範圍以外的區域進行了延伸炮擊。而且是進行了地毯式、無間隙的炮擊。

    事先早就埋伏於江口附近的百濟軍隊,儘管已經提前做了許多的掩飾工事,但是他們還是低估了大唐炮火的威力,更加想不到攻擊的密度是如此之大,以至於位置比較靠前的近兩千名士卒,頃刻間便被炮火炸得粉身碎骨。不得已,百濟的領軍將領只好下令全軍向後撤。

    大唐艦隊一開始只是進行例行的炮擊,當發現果真有百濟的士卒隱藏於附近的時候,再想調整炮口進行延伸攻擊的時候,百濟的部隊已經退到了炮火攻擊的範圍之外。

    不過這樣一來也好,至少不必為登陸部隊登錄時對方發動襲擊而著急。安排了一百艘鎮海艦逆江而上,進入到江口之內擔任警戒任務之後,大唐的士卒開始進行登錄。等到海水開始退潮之時,大唐的十萬登陸部隊已經全部登上陸地,並且建立起穩固的登陸防禦基地

    入夜以後,潛伏於八十里外的古群山群島港灣內的近千艘百濟漁船,滿載著幹草火油等引火之物,悄悄地向停泊於熊津江江口外,海面之上的大唐艦隊駛去。

    經過近兩個時辰的航行,船隊終於來到距離大唐艦隊,不到十里的雞尾島附近。就當他們想在這裡作短暫的休息,等到體力恢復之後,便向大唐的艦隊發動進攻的時候,雞尾島後面突然間升起三道耀眼的光芒,並且還發出極為刺耳的鳴叫聲。

    百濟的偷襲船隊馬上便意識到,行蹤已經被對方發現。但是還不等他們做出反應,隨著一聲巨響過後,一團火球從前方船隊的上空炸裂開來,漫天的火雨如同下雨般潑灑下來。被火雨所籠罩的兩條漁船,由於裝載著大量的引火材料,頃刻間便被點燃。很快的兩條漁船便燃燒起來,遠遠的看去,就如同兩個巨大的火球,在海面上漂浮一般。兩條漁船附近幾十丈的範圍之內,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

    光亮處的邊緣,一艘大唐的靖海艦正在快速的向著大唐艦隊的方向駛去。百濟的將領見到這個情況,趕緊大聲喊道:“快去將他攔下來,千萬不能讓他回去報信!”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藍雙魚

LV:7 大臣

追蹤
  • 12

    主題

  • 10409

    回文

  • 1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