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生活] 風騷重生傳 作者:橘子奏鳴曲 (連載中)

 
mk2257 2012-6-17 16:07:39 發表於 都市言情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4095 137878
mk2257 發表於 2012-6-20 08:48
第三千八百七六章 百公里加速

    公路之星這麼一個車,可以說是讓賈鴻漸摘到桃子了!為啥這麼說?因為當初為了輕量化車身以及降低研發難度,馬斯克等人是敲定了車殼為全車身碳纖維材質,然後車底盤是全鋁合金整體壓製成型,這樣一來地盤硬度相對有保障,同時重量也比同等體積的鋼鐵輕的多的多!最後弄下來也就是1.2噸而已!猛地看起來,好像這1.2噸的車重量跟普通家用車差不多麼?可是問題是別忘記了咱們的車子安全性的要求那是放在跟寶馬奔馳等等70萬人民幣左右的車子差不多的!而同等價格的車子,寶馬奔馳那基本上都是要弄到2噸左右了!

    當然了,從某種角度來說,重量越大實際上也越安全因為衝起來之後再出車禍,肯定是輕的車容易被撞壞,而重的車肯定相對狀況好點。Π∈,但是問題這畢竟是第一次做電動車,如果車子重量上去了,那加速和極速什麼的數據看起來就相當的不好看了!作為成熟品牌,推出一款新車可以沒有什麼數據亮點,只是安全而已。因為這樣的品牌已經有了品牌認知度,消費者還是會去買。可是特斯拉就不一樣了,哪怕作為重生者咱們知道這品牌以後挺厲害的,可是別忘了美國這個時空的時空土著們卻不知道啊!

    而且這麼一個車子最早還只是定位於在美國市場發展,馬斯克等人最開始想的就是在美國賺一筆「人傻錢多」的消費者的錢而已!根本就沒想過還能飄洋過海來中國賣車!於是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了,如果特斯拉是在中國,那麼可能中國人殘留的一些「崇洋媚外」的習性還會覺得這美國牌子的電動車可能很不錯!看到了售價還是跟寶馬奔馳之類的差不多,也許更會認為這牌子很高檔!這就像是國內一些做假洋家具的廠商一樣,明明是幾千塊錢做的家具,出口到歐洲的港口停留一下。然後重新進口回中國。把這報關單什麼的拿給消費者一看,有的有錢人真就能傻乎乎的花十幾二十萬來買這破床!

    所以特斯拉如果當初定的是在中國的話,光是靠著真的美國品牌這麼一個噱頭,實際上產品上市之後銷售並不用面臨這麼大的困難至少是在品牌認知方面不會有這麼大的困難,在別的地方還是會有困難的。而特斯拉在美國並且初期只在美國發展的話,這就會遇到一個問題類似一個從來沒聽過名字的中國國產品牌突然跳出來說他們要做電動車。還賣的跟寶馬奔馳一樣貴!如果這個品牌的車子沒有足夠的數據亮點的話,誰會來買這樣的車?哪怕富人人傻錢多,人家的錢也不是隨便騙的好麼!

    做假洋家具的,那還要弄各種報關單來顯得自己產品好像是從歐洲進口的高檔家具呢!人家還要有各種看起來不能偽造的東西來給自己那些沒被人聽過的品牌佐證呢!憑什麼特斯拉就能靠著自己的品牌獲得群眾的認可?就因為他們是電動車?人家豐田十年前就做出來了混合動力汽車呢!所以出於省錢也好,出於初期就要打響產品名氣的想法也罷,反正這特斯拉汽車按照以前的方案來說,肯定是要讓數據「跑分」好看才行的!手機跑分好看可以讓消費者覺得手機硬件很牛逼,同樣汽車「跑分」好看也能讓人覺得汽車牛逼!

    那麼汽車的「跑分」是什麼?很簡單,百公里加速啊!就像是保時捷911的2006款來說吧。作為小跑車來說,這車的百公里加速是4.1秒。這樣的一個加速時間當然沒辦法跟什麼邁凱輪12之類動不動3.4秒的百公里加速比,更沒辦法跟什麼蘭博基尼那種超級公路跑車的2-3秒百公里加速比,但是作為小跑車保時捷911的加速能力絕對是同價格檔位最強之一!人家保時捷911的售價最乞丐版的是在7.5萬美元,最貴是12萬美元,基本上跟咱的特斯拉公路之星是一個價格檔次的。同個檔次最好的水平是4.1秒左右,那咱們怎麼也要達到差不多的水平吧?否則咱們怎麼跟寶馬奔馳競爭?

    出於這種追求好「跑分」的情況下,那麼這特斯拉公司將他們正在設計的電動跑車設計成比較輕的車體。車殼自然要用最輕同時還比較堅固的碳纖維了,地盤雖然引進的是人家蓮花小跑車的地盤。但是換成了鋁合金壓模的一體成型地盤,這樣的話重量也能減輕很多!就是靠著這麼一種做法減輕了重量之後,從而提升整個車子的單位功率所謂的單位功率換成飛機上的說法,那就是推重比!推理和重量的比值!這樣的比值越高,加速自然越快!像是特斯拉現在公路之星用的,那是呆灣那邊提供的248馬力的三項異步電機。這樣一來的話單位功率就足足高達206馬力每噸!

    而保時捷911的06款呢,採用的是400馬力的發動機,看起來比特斯拉的公路之星電機的馬力大多了,可是人家整車也更重達到了1.8噸,於是人家的單位功率也不過就是220左右而已。這跟咱們的206比起來也差不多了!看這單位功率兩者就差不多,那麼想必最終跑百公里加速的跑分測試成績差的也不大?是不大,不過是特斯拉的公路之星跑的更快!為什麼會這樣?並不是因為車子更輕,而是因為電動機和汽油機的不同!汽油機這東西為什麼很少在坦克以及各種拖拉機和載重車輛上出現?其實就是因為汽油機的扭矩不夠!

    扭矩是啥?簡而言之就是「勁兒」!扭力越大,這車子的勁兒就越大!像是坦克之類比較重的單位,要是採用了汽油機的話,就容易勁兒不夠。也許平地跑起來好像極速很高,但是真的越野起來或者只是公路上坡,那速度就下降的很誇張了!而柴油機就不同,柴油機最大的優點就是勁兒大,於是也許最高時速沒有汽油機那麼優秀,但是遇到各種比較費勁兒的場合,它的表現絕對比汽油機好!而這種內燃機呢,一般扭矩都是隨著轉速的增加呈曲線的!而且一般扭矩剛開始在轉速低的時候,扭矩也低,隨著轉速的提升扭矩提升,但是當轉速提升到了一定空間之後,這扭矩又開始下降了!

    但是電動機就不一樣了,電動機因為構造特性,所以其從第一秒踩下去油門開始,實際上就是以最大扭矩開始運作的!確切的說,只要不改變電流,那麼電動機的勁兒就是恆定的!在這麼一個情況下,那就導致實際上特斯拉的公路之星在跑百公里加速或者說美國標準的60邁加速國內很多人用「邁」都用錯了,實際上「邁」是英文「英里」的音譯,而一英里是1.6公里,所以如果說60邁的速度實際上換算成公里的話應該是96-97公里每小時!歐洲和中國用的比較多的是百公里加速,而美國這種採用英制的國家用的就是60邁加速的數據。而不管是百公里加速還是60邁加速,前期公路之星的加速速度都比保時捷911快多了!可以說前期是領先好幾個身位的!而中後期才會因為單位功率少10%的劣勢才被慢慢追上來。可是哪怕這樣,保時捷911百公里加速是4.1秒,而咱們的公路之星的百公里加速那也是到了4.05秒的數據!可是比保時捷911還快了0.05秒!

    這數據拿出來的話,絕對能夠吸引人吧?畢竟比保時捷911的06款跑的還快!造型也不比保時捷911差!大家都是雙門四座跑車,都是瞄準高端市場,咱們跑的數據還比人家好,這怎麼就不能吸引消費者了?對於一般消費者來說,人家要是看到了一個新牌子的跑車不想買,一方面可能是因為這新牌子跑車沒有什麼技術沉澱,各種性能都不行雖然說真的買了這種車的人沒幾個會開車開到能發揮出來車子極端性能的地步,但是人家就會要求有這種性能!說真的百公里加速甭管是4秒還是14秒,買保時捷911的人誰一輩子能夠碰到就拼這10秒的時候?開車慢十秒是能損失幾十萬啊還是人命關天啊?一個個的又不是專業賽車手,在這兒裝什麼大尾巴狼的看重性能啊?但是人家會說,用不用得到是一個問題,有沒有這能力是另外一個問題!哪怕人家一輩子都用不到,但是人家感覺自己這車有那種能力就很爽,就很舒服!開這車在路上看到別人開的百公里加速只有14秒的車,而自己開的是百公里加速4秒的車,這就是有一種優越感油然而生!

    而咱們的公路之星,現在也是讓他們有了一定油然而生優越感的基礎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再加上什麼新能源啊零排放啊、愛護地球啊之類的口號,那不才更容易吸引人麼?(未完待續……)
mk2257 發表於 2012-6-20 08:49
第三千八百七七章 汽車界的小米

    車子的硬件是準備的差不多了,在「軟件」方面那也是有條不紊的進行著。≧,所謂的軟件,當然說的就是智能汽車的那麼一個娛樂終端裡的軟件了。在賈鴻漸的構想中,這公路之星的車子是一個雙門四座跑車。兩個門打開之後就直接能上駕駛位和副駕駛位,而如果要進後面一排的座位呢,就要把駕駛和副駕駛的座位往前翻才能有空間過去。然後駕駛和副駕駛之間,是有一個半包圍的中控台圍繞著駕駛員的右半邊身體以及副駕駛的左半邊身體的。中控上不用說,是有什麼巨大的一個差不多有十七寸大小成長方形縱向放置的觸摸屏,然後還有一些實體旋鈕按鈕什麼的在觸摸屏下方,接著再是掛檔桿和手剎,最後是車載的小冰箱以及肘托等等東西。

    駕駛員面前並沒有傳統分開的轉速表、時速表等等東西,而是合二為一的變成了一個單獨的液晶顯示屏。這麼一個液晶顯示屏表面還進行了漫反射處理,可以在陽光從側後方照射到液晶屏上的時候,還能讓人看的到液晶屏上面的數字。自然,這轉速表什麼的都直接進行了數字化,不再是傳統的表盤之類的玩意兒了。同時駕駛員也可以不用依靠這些方向盤後面的儀表才能知道時速之類的信息在儀表盤的上方,特斯拉的工程師們按照賈鴻漸的要求,安裝了一台折射hud平顯,那效果可是槓槓的!

    一般來說這hud抬頭顯示器或者說平視顯示器,那就是戰鬥機裡面那種飛行員開飛機跟別的飛機狗斗的時候,飛行員面前一小塊玻璃上能夠顯示速度啊姿態以及還有小圖標追蹤鎖定敵方飛機的那麼一個玩意兒。這hud呢在現代分為幾種實現的方式,一種是反射,一種是折射。還有一種就是衍射。所謂的反射式的呢,未來幾年網上出現的那些可以在車子上後期加裝的所謂平顯。其實這種東西說白了,就是一個跟bb機差不多大小的東西,帶著一個小小的顯示屏,然後放到了駕駛位的儀表盤上面,再跟車載系統進行連接之後。他就會顯示出來一些正好反過來的數字。這樣通過背光光源的照射,就可以把這些反過來的數字通過擋風玻璃的反射而看起來就正了過來了!可是這種反射式的抬頭顯示器或者說平視顯示器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汽車的擋風玻璃一般都是有弧度的,而且為了有反射以及透視效果,又要加貼膜,於是最後很容易導致反射出來的信息模糊以及有重影!

    而折射式的抬頭顯示器呢?那就是把顯示器放在下面一些的位置而且衝著駕駛員,然後在這顯示器的對面放一個鏡子,於是這顯示器的內容就會被反射向上方,然後在反射鏡的上方放一個凸透鏡。凸透鏡的上方在放一個跟擋風玻璃差不多平行的平面玻璃,於是最後經過反射折射,再進入駕駛員眼睛的顯示內容就變正了!這樣一來雖然多了幾道程序,但是顯示的內容會更加的清晰,而且可以顯示更多的內容!而進入21世紀之後,慢慢的還會在很多軍機上面採用一種全新的衍射式抬頭顯示器,這樣顯示的內容更加的清晰,可見視角更加的大。

    賈鴻漸他們採用的是比較成熟的折射式的顯示器。這樣一來成本比較好控制,而另外一方面也給將來留下來了升級的空間總不可能一次就把產品做到最好。如果一次就做到了最好,咱們以後還怎麼賣產品?總要讓消費者有換代的心啊!哪怕他們的車子還沒有到換代的時候,咱們也要弄點新技術讓他們心裡癢癢的,想要處理掉舊車買新車啊!只有這樣咱們才能源源不斷的賺錢不是?

    話說回來,這麼一個折射式的平視顯示器,是可以手動按照駕駛員的身高進行調整的。這樣一來不管多高身高的人,坐到了駕駛席上之後,都可以保持這麼一個平視顯示器正好在自己視野的正中央,這樣一來駕駛的時候看路以及注意速度之類的事兒就不用移開眼睛的焦點了!現在這麼一個平視顯示器,工程師他們製作的只是一種簡易的版本只是把儀表盤的內容給折射了出來而已。只顯示了檔位、手剎、油量以及時速和轉速而已,而在未來對新一代產品設計的時候,不僅僅會升級成衍射平顯,還會把導航信息一併弄進去!到時候那就可以一邊開車一邊看導航信息,眼珠都不用動一下!

    這些高科技的東西極大的增強了品牌號召力吧?這些東西在這麼一個年頭那可是咱們獨一份的產品!寶馬奔馳可是都沒往這種高科技的方面做呢!回頭這做出來了,那可不是引起美國市場的一陣驚呼?有了這種驚呼加上咱們「跑分」的強勢,說實在的,除了沒喊出來「為發燒而生」以外,基本上這特斯拉做的就是跟小米差不多了!甚至可以說特斯拉就是高端汽車版的小米!為什麼這麼說?小米剛開始是怎麼搞的?他們知道作為一個不知名的廠商,如果他們推出了手機產品的話,光是靠賣廉價是很難一下子就全國知名的,因為還有太多中國的山寨機廠商在做這種事兒!而且如果做一個手機剛開始就喊跑分什麼的話,其實也不太會有人聽,因為沒有別的噱頭沒辦法引起大家的注意!所以他們才選擇了先做手機系統,先選擇這種投資小見效快的方式來讓「發燒友」們先知道他們小米這個品牌,然後推出手機的時候自然就容易被人接受了。那個時候再喊「不服跑個分」,不就容易讓人覺得他們的手機又便宜又性能強悍麼?有了雙重的噱頭之後,這手機不就好賣了麼?

    而特斯拉是怎麼做的?他們做的是新能源純電動汽車,在這麼一個年代還沒有什麼大品牌汽車廠商冒險的推出純電動汽車產品,所以他們如果推出產品的話,雖然產品本身很夠噱頭,但是他們品牌沒有噱頭。還是會讓老百姓遲疑的不敢去購買。在這麼一個情況下,他們要怎麼做?不就是弄的好像更加發燒,通過「跑分」來顯得自己公司很有技術麼?跑分高了,給消費者感覺特斯拉公司的車子跑的那麼快,加速那麼快,好像技術儲備很牛啊。甚至跑的都比保時捷911都快,人家保時捷那是幾十年的老廠子了,還是世界十大跑車品牌!而特斯拉的車跑的比保時捷911都快,是不是說這麼一個十萬美元價位左右,特斯拉的技術儲備不比保時捷少?這樣一來噱頭不就來了麼,不就讓消費者產生興趣了麼?

    而為什麼特斯拉沒有選擇做軟件之類的?因為汽車跟手機不一樣,小米他們發家的時空是在智能手機氾濫的年代,智能手機玩兒的是什麼?不就是系統麼?真的說硬件的話,三星的硬件很多時候堆的比蘋果的硬件還牛呢!而汽車在當初有手機這種操作系統麼?沒有!而且有谷歌的安卓這樣開源的系統可以讓小公司都來改造形成自己特色的系統麼?沒有!所以要不當初特斯拉為什麼定位這麼營銷呢?可以說要不是因為美國的次貸風暴導致特斯拉公司內部出現了巨大的分歧。導致聯合創業的人因為資金匱乏而反目成仇,否則還真不一定能夠讓賈鴻漸有這麼一個收購特斯拉的機會!

    賈鴻漸接手了之後,這要玩兒特斯拉的話,當然還是繼續保持特斯拉本來制定下來的各種發展方針了。同時他還策劃了可以覆蓋全美國換電池站,這樣到時候這電池站什麼的網絡建立好了之後,這車子在全美那一年賣掉三萬輛完全不是夢啊!當然了,一年賣掉3萬輛車子,作為單個型號來說那是賣的還算可以。特別是作為10萬美元價格的豪車來說,能一年賣掉三萬兩更是成功的標誌。而要知道特斯拉這車當初定位為高端產品。那可是非常聰明的決定因為高端產品售價高,充分可以利用市場上沒有競爭對手的時候搶佔市場,然後通過高溢價來賺到特別大量的利潤!這就跟蘋果最初的發展策略差不多!

    接手了特斯拉之後,賈鴻漸可是知道了這特斯拉公路之星的成本了光是7000顆電池來說,總體是跟松下直接下單買的,而因為賈鴻漸這有錢的大老闆大量資金的注入。同時因為賈鴻漸對市場有信心,這就導致了特斯拉對松下的18650鋰電池下單是一次購買一億顆鋰電池!這一次購買1億顆鋰電池,人家松下給的價格非常公道,1美元一顆!所以算下來的話,公路之星這車子裡面的電池組總共用了也就是不到7000美元來買所有的電池。哪怕加上了什麼保障措施之類的,最終整體電池包的價格也不會超過7000美元!然後整車的車架以及地盤等等方面,成本總共是2900美元,這加起來整個車子除了動力單元也就是電動機和變速器之外,成本也就是一萬美元不到!

    然後動力系統方面採用的呆灣富田電機呢那價格也不貴,一台車子上面用的電機外加上簡單的變速箱之後,採購成本總共是2萬美元左右!這加在一起的話,一台售價10萬美元的特斯拉公路之星,其實單純的物料成本才三萬美元!再加上賈鴻漸他們弄的什麼抬頭顯示器啊什麼巨大的液晶觸摸屏以及內部的各種軟件之類的投入,再加上各種員工工資以及各種倉儲還有運輸、銷售的成本的話,最終跟蘋果一樣保持50%的利潤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的!一台車子差不多能賺5萬美元,一年在美國賣掉兩三萬台車,這就是10億到15億美元利潤的大生意啊!

    更不用說的是,這車子裡面的車載娛樂系統還提供了足夠的廣告接口,光是廣告費咱就能賺多少呢!回頭產品上市賣了以後,把轉來的利潤不斷的投入到新產品的開發當中去,在別家還沒開發出來廉價電動車的情況下,咱們如果開發出來了20萬元人民幣左右的純電動車,這一下子又能佔據世界最大的中產階級汽車需求市場吧?到時候一年賣掉百萬台這種車可能都不是問題!到時候那絕對一下子就霸業初成了!(未完待續……)
mk2257 發表於 2012-6-20 08:50
第三千八百七八章 電動SUV的問題

    在建立全美充電站的事兒,下面的人一直在認真的做。Π∈,當初建立了全美每個州差不多3個城市據點之後,這些據點就在當地市郊的地方尋找便宜一些的土地,然後建立華夏高科的多功能展示以及維護中心。其實這麼一個多功能展示以及維護中心說白了,就是集成了4s店以及換電池站等等一系列的存在。而相應的把全自動換電池機器人的需求外包了之後,美國那邊的機器人工廠已經試製出來了一個樣機,並且送到了特斯拉公司進行測試。按照特斯拉工程師給出來的測試結果來說,在自助進行換電池的情況下,基本上3分鐘左右是能夠做到全套電池換完並且車主開車從車庫裡出來的!到時候首先在各種豪車在美國賣的比較好的城市咱們首先開賣這些特斯拉公路之星,到時候怎麼都能熱賣一下啊!

    在特斯拉這邊一切進展順利的時候,郭崆輝老爺子打來了電話了,顯然華夏汽車這邊研究電動suv的事兒也進展的挺順利的。「鴻漸,我們回國之後按照可以上市的項目標準來重新做了一個suv的車型設計以及試制工作,如今這suv的試制已經成功了準備試車,你要不要來看看?」呦,既然這邊也很順利,賈鴻漸當然會感興趣了!等著他到了華夏汽車在滬西邊境的場地的時候,果然就見著在場地一邊的倉庫裡面停著一輛黑色的suv。這suv整體看起來造型比較不錯,有點類似於豐田之前熱賣的rav4系列suv。全身車體純黑,造型略微有點流線型,這種造型真的讓賈鴻漸來說的話,還真不是多好看多前衛多讓人眼前一亮的設計。當然了,前衛不夠造型很多時候並不是一個缺點。甚至還可以說是一個優點因為外形上比較中庸,這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更容易符合最大化人群的需求!

    沒錯!咱們中國老祖宗說過的中庸這麼一點,很多年輕人都嗤之以鼻,但是實際上中庸這點在很多方面還是很有效果的外形方面並不突出,並沒有什麼奇特的造型,這就意味著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別人的討厭!這世界上除了喜歡前衛造型的以外。還有很多人是低調的,是不希望自己的車子造型奇異的!20多歲的人可能希望他們的車子很有個性,但是40歲的人就不會選擇很有外型個性的車了!所以一個中庸造型的車,雖然可能並不討20歲年齡段人的喜歡,但是卻可以討30歲40歲50歲的人喜歡!而20歲的人可能並不喜歡這種中庸造型,但是他們也不至於說討厭這種造型!所以真的給他們這樣一輛車,只要別的方面都還不錯的話,他們也能捏著鼻子認了,這樣一來不就是照顧到了最大的潛在客戶群麼?

    雖然這麼一個中庸造型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但是賈鴻漸從這造型上面倒是琢磨出來了一點什麼。只見著他繞著車子轉了一圈看了看之後,扭頭就問陪同在旁邊的郭老爺子道:「老爺子,咱們這車價格是定位在什麼區間的?」老爺子一看賈鴻漸沒有上車去試駕一下,而是繞了車子一圈看了外形之後直接就問價格問題,當時他有點意外,不過還是很快就回答了賈鴻漸的問題,「大概是定位在40萬元左右的級別,這車純電動。如果採用特斯拉公司跟松下採購的鋰電池的話,整體電池包成本是在1萬美元左右。也就是6萬多不到7萬人民幣,而其他成本大概要在14萬到16萬人民幣左右。這樣出廠成本大約是在25萬人民幣,出廠價定在30萬人民幣左右,4s店銷售出去大概會是36萬到40萬之間的價格……」

    聽到了這裡,賈鴻漸點了點頭。他知道郭崆輝老爺子作為之前國家汽車重點實驗室的領頭人,人家不可能不考慮產品售價的問題就悶頭造車。但是40萬的這麼一個價格讓他還是有點不滿意的。「老爺子,這價格可能並不好賣啊。40萬,都快夠人家買兩輛rav4了,咱們這車性能方面總沒有兩輛rav4那麼強吧?」沒錯!這車子不管是在中國銷售還是在美國銷售,都必定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產品初創,這成本價格很難壓下來!哪怕像是什麼松下的18650電池本身產量已經很大了,可是咱現在採購的總量還不足夠大。現在一次購買1億顆,價錢是1美元一顆,但是如果咱們汽車產量銷量足夠大,那麼一次購買兩億顆甚至三億顆18650的時候,那價錢是不是能夠進一步下探?這是必然的!哪怕不說什麼砍價下來50%之類的話,但是買兩億顆就能變成90美分一顆,買三億顆變成80美分一顆這還是可以期望的吧?

    於是如果咱們車子產量足夠大的話,那麼光是電池包這部分,成本就能下探20%!保持同樣的售價,咱們就能多賺錢!而如果保持利潤不變,咱們就能降低產品的售價!像是suv這種一次採用了1萬顆18650電池的電池包,一顆剩下來20美分,一萬顆就是2000美元,這就是一萬多人民幣啊!而在電機以及變速箱等等動力單元部分,隨著採購數量的上升,價錢肯定也下降!最後亂七八糟一套算下來,搞不好現在估計要賣40萬元一台的suv將來可能35萬就能開跑!

    但是實際上賈鴻漸對於35萬的售價還是不滿意!為啥?因為他覺得他要是普通消費者的話,其實覺得沒理由不賣rav4等等20萬上下的suv而去買什麼快40萬元一台的電動suv!買了電動suv有啥好處?省油?拜託!真要省油的人家會買suv?雖然說過幾年中國百姓會很喜歡suv這種大氣的車型,甚至很多老百姓家裡都買國產十萬左右的suv,好像他們也沒有多少錢。可是問題在於如果他們真的在乎油錢的話,為什麼不買賽歐不買飛度這種特別省油的小車呢?所以這就意味著對於國內很多普通老百姓來說,可能一個月多幾百塊錢油錢,對人家真的不是很大的壓力,人家寧願多討有錢來找個面子!

    那麼咱們的電動車說省油不省油的,可能能吸引一部分消費者,但是咱們售價也高那麼多呢!大概車裡的配置什麼的都跟人家rav4差不多的話,人家消費者也要考慮買了這電動suv多花的20萬元換成油錢可以開多少年呢?說真的搞不好真的開到了車子報廢20萬的油錢都不一定花的完!那人家幹嘛一定要買這電動suv?就因為是新技術,就因為高大上?

    在這麼一個時候,可以說賈鴻漸是深刻理解了為什麼日系廠商明明很早就做出來了混合動力的汽車,但是為什麼十年下來人家都不搞純電動車因為日系車企那就是做平價車起家的,雖然人家進入了90年代之後的確也在開發高端車型,但是平價車還是他們的支柱!而在這麼一個情況下,電動車要做其實是可以做,但是成本太高,導致沒辦法做的很平價!汽油機的suv可以做到十幾萬人民幣一輛,甚至中國國產品牌的suv還可以做到幾萬一輛,而純電動的suv誰能做到這價格?所以可以說至少在這麼一個階段,要把電動車做的廉價是非常不可能的事兒!

    這就意味著做廉價以及平價市場的電動suv,很難有出頭的機會!而能走的路目前看來也就是跟特斯拉做過的一樣,來做高端豪華的suv!通過做高端貨,乾脆就不在低價上競爭,乾脆就去追尋高溢價的策略,乾脆就初期賣的少但是賺的多,然後靠賺的錢來研發新品,慢慢的充斥產品線,最後靠著不斷增加的產品線總共增加的產量以及銷量,來壓低各種成本!最後這才能順利的去做電動平價轎車!沒錯,雖然這郭崆輝老爺子做產品的時候思考到了定價的問題,可是畢竟他是技術人才而不是商業人才,所以他沒有考慮到在這麼一個定價之下會不會好賣的問題!在很多技術人才的腦海中,技術高超的產品技術牛逼的產品,就應該是好賣的,但是其實有時候消費者可不這麼認為!

    「老爺子,我覺得這樣進行市場定位的話,產品不一定好賣,我看還是得定位到高端,就跟特斯拉的公路之星一樣才行。」賈鴻漸想了想之後,覺得還是跟老爺子開門見山的直接說為好。可是誰知道老爺子聽了這話當時一點都沒有驚訝,彷彿他早就想過了這問題了,「可是鴻漸,咱們這suv可跟特斯拉的公路之星不一樣。他們公路之星可以輕量化車身然後拚個百公里加速成績很好,但是咱們這suv不行啊!咱們車子本來就比公路之星重,咱這空重就1.6噸了,上了人和載重之後,1.8噸都不意外。外加外形沒有跑車風阻那麼低,所以肯定最後百公里加速的成績不會很好看!沒這種加速成績作為噱頭,咱們的suv要做高端不一定好做吧?消費者會買賬麼?」嘶!誰想到老爺子居然想過這問題,而且居然還有了自己的一番想法!是啊,如果這suv沒辦法跟公路之星那樣「跑分」來佐證自己「為發燒而生」的話,那咱們還怎麼推銷咱們的電動suv呢?(未完待續……)
mk2257 發表於 2012-6-20 08:51
第三千八百七九章 誰說不能跑分?

    「為什麼咱們的suv沒辦法跑分?為什麼沒辦法通過優越的百公里加速成績來吸引消費者?」賈鴻漸頗為奇怪的問老爺子道。↑,郭崆輝當時就立刻說了,「因為suv重量更重啊!本身車體重量就夠重了,外加上電池要用的更多,甚至還有suv本身就可以比轎車載更多的重物……」老爺子說的這麼一個問題自然是物理學上很重要的問題。物理學上有個公式,=ma,當發動機出力恆定的時候,質量越大當然加速度越小,那麼在百公里加速的這麼一個跑分環節本來測的就是加速度的測試中,加速度越小當然跑分越差!這有什麼問題?

    當然有問題!「為什麼我們不能用更好的電機?」這是賈鴻漸問出來的問題!「可是……特斯拉都跟富田簽了大批量訂購協議了……不充分利用說不過去吧?畢竟可以減少成本啊!」郭崆輝老爺子聽著賈鴻漸要用別的電機的想法,頓時就有點理解不了了。在老爺子眼裡,汽車要大批量生產,要壓低成本提高利潤,是一定要儘可能的利用已經採購的配件的!這就跟與松下簽訂電池採購協議一樣,如果一次採購1億顆的18650電池,那一顆價錢就能到1美元,可是如果同時做兩個車型,第二個車型用的還不是18650電池,而是松下另一款規格的電池,那麼松下對18650的開價可能就是1.1美元一顆了!

    這是很現實的問題!畢竟採購的越多,對於鬆下來說他們也可以同一個產品線出貨更多的電池,人家生產量銷售量下來了,之前固定資產投入等等方面的成本被攤薄,當然可以開價更低了,甚至外加上降低人家庫存壓力什麼的。商家看到了一次訂購大批量產品,當然願意給更高的折扣!但是如果每種產品都買一些,雖然總體也降低了商家的庫存,但是對於一個產品的採購量不足,並不足以整體降低那個產品的先期成本投入,就會導致成品配件價格下不來!所以其實任何汽車行業裡面合格的eo過來制定計畫的話。肯定優先考慮的都是採用特斯拉上面採購過的東西!這樣一來可以儘可能的把特斯拉那邊簽訂採購合同之後導致商家運配件過來而產生的庫存壓力和成本盡快消化,同時也可以更加降低採購成本啊!這怎麼看都是好事兒啊!

    但是這事兒在賈鴻漸看來雖然是首選項,但是不是必須項了!「沒錯,理論上我們應該更多的利用特斯拉採購的配件,但是之前特斯拉採購的配件我就是讓他們按照公路之星一個車子的潛在需求訂貨的,一開始考慮過了各種因素之後,我就沒想讓這suv也採用公路之星的電動機!」賈鴻漸說道了這裡頓了頓,看到郭崆輝老爺子完全愣住了,好像老爺子根本就沒有想到賈鴻漸為什麼會這麼想。於是他更細緻的解釋了起來。

    「首先來說,特斯拉的公路之星起到的作用是打響整個公司的名頭,可以說特斯拉上市之後,我們suv的產品就需要正式立項,正式作為下一個產品線進行研究和試制了。而這麼一個suv需要做的,是盡快的在別家巨頭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盡快的先佔領市場,先把咱們在市場上的優勢地位建立起來!而不是先急著壓成本賺利潤!如果這特斯拉是一個獨立運營的公司。他們也許先要忙著賺錢,但是有華夏高科在背後做資金支持。他們需要做的就是先把框架建立起來,儘量短的時間內就要建立一個電動車市場上的領先地位,這樣才能跟隨後反應過來的寶馬奔馳他們拼啊!」

    沒錯,真的說白了,特斯拉這公司其實硬件方面真的沒有什麼很突出的技術,他們唯一拿得出手可以說是自己技術的。也就是一個電池管理方案而已!而在電動機在電池方面,都是別人的貨!換句話說,別家競爭對手可是也可以採購了!寶馬奔馳要是真的反應過來了,人家看著咱們的產品真的證明了電動車市場可以玩兒之後,萬一寶馬奔馳真的不要臉的學了咱們的做法怎麼辦?人家本身是幾十年的老企業。是巨頭,是有自己自尊的,可是萬一人家在市場和金錢面前,就是無恥的不要自尊了,那怎麼辦?

    這是咱不得不考慮的!回頭人家寶馬奔馳學著咱們的做法,也買了富田的電機,也買了松下的電池。然後再依靠著人家設計汽車幾十年的經驗,那設計出來的汽車怎麼不比特斯拉的更好些?而且人家還有本身的品牌優勢!到時候同樣價格同樣「跑分」的情況下,消費者面對特斯拉和寶馬奔馳等牌子的時候,就算是有一半的消費者轉為購買了寶馬奔馳,那也是咱們虧了啊!到時候跑分什麼的人家也可以吹,到時候什麼新能源啊零排放啊保護地球啊,人家也可以這麼宣傳!到時候人家就是憑藉著企業運營的基本功來搶市場,那怎麼辦?

    歷史上各種有好點子的中小型公司創業成功之後,他們走過的證明可行的路,迅速被各種巨頭跟上之後,巨頭憑藉著規模優勢憑藉著品牌優勢和運營優勢,愣是打的想出來好點子的中小型公司活不下去,這是很正常也很常見的事兒!哪怕說是特斯拉有自己獨特的電池管理技術,但是世界上只有特斯拉一個公司在研究電池管理技術麼?到時候寶馬奔馳可以不可以直接購買市面上也研究這種技術的公司?人家直接把這種中小型公司買下來,然後不就有了技術了?而到時候,真的能夠拿來進行比拚的,真的是咱們有別人沒有的,那就是賈鴻漸要弄的車載娛樂系統了,就是所謂的智能汽車這麼一個概念了。

    但是汽車上面用的應用,畢竟是不能跟手機上面共通的。到時候這麼一個智能汽車以及車載中央娛樂系統的噱頭,到底能夠產生對消費者多大的吸引力,其實賈鴻漸心裡也不是百分百有譜!這畢竟跟手機不太一樣!消費者買了智能手機,是可以立刻感覺到跟傳統功能機極大不同的,會頓時讓消費者產生粘性,會頓時開始掀檯子!但是智能汽車這麼一個東西,歷史上並沒有一個很好的例子可以借鑑,也沒有成功的路徑可以複製!賈鴻漸這麼一個重生者也沒辦法抄別人的主意,只能靠著自己本身的感覺來。那萬一回頭這麼一個智能汽車的概念並不是如同手機市場那麼翻天覆地呢?萬一不少一部分的消費者覺得不買特斯拉的智能汽車,而去買寶馬奔馳的電動車也可以接受呢?這不是不可能的事兒啊!

    畢竟真的說起來,車載智能系統能幹多少事兒?除了導航這種必須用的功能之外,特斯拉和華夏高科還能提供什麼能夠讓消費者覺得非要有,但是別人又做不到的功能的?其實真不一定有!因為汽車說白了,就是一個代步工具而已!手機可以作為個人隨身的娛樂中心,可以用來上網衝浪可以玩遊戲可以拍照片等等,可是車子的核心功能就是代步啊!如果說車子裡面還帶著別人,那乘客是可以看電影上網衝浪或者玩遊戲什麼的,可是如果就司機一個人呢?他總不可能一邊看著電影一邊開車吧?他總不可能一邊玩遊戲一邊開車吧?而如果說在等紅綠燈或者等人的時候可以利用一下車載娛樂系統的話,那麼人家用智能手機還不是一樣?

    所以這就有一個問題了,那就是車載娛樂系統實際上並沒有一個核心的競爭優勢,並沒有一種吸引的消費者覺得沒這玩意兒就不行的吸引力!這樣吸引不住消費者的話,有一半的消費者叛逃到了寶馬奔馳那邊,那就是咱們劣勢了啊!到時候寶馬奔馳追了上來,人家靠著他們的運營內功,搞不好幾年之間就重新又爬回了汽車市場的領先位置,然後賈鴻漸他們這邊純粹就是幫著別人做嫁衣了!要知道賈鴻漸買下來特斯拉,可不是說就是為了從無到有的佔領一定的市場然後賺錢就得了的!要賺錢他方案多了去了,幹嘛一定要投資特斯拉呢?

    他選擇特斯拉主要還是看重了汽車市場,是想著未來讓華夏高科的汽車可以走向國外,是想著慢慢建立華夏高科旗下的高端豪華車品牌!既然這樣的話,本身在賈鴻漸的戰略構思以及佈局當中,特斯拉能在單位時間內賺回來多少錢,那還真不是一個特別重要的成績!反而是佔有了多少市場佔有率,能夠多大成功的快速建立霸業基礎,在新能源汽車上跟幾家巨頭分庭抗禮,那才是賈鴻漸關注的事兒!所以在這麼一個構思和佈局的條件下,成本稍微上升那麼一些,然後重新訂購更強大的電機,這難道是什麼很難理解的事兒麼?(未完待續……)
mk2257 發表於 2012-6-20 08:52
第三千八百八零章 兩驅四驅?

    聽著賈鴻漸原來覺得重心可以暫時不放在賺更多的錢上面,郭崆輝老爺子頓時就覺得可以放開手腳了,頓時就覺得這suv做成加速快的車輛也沒有什麼難度了之前那公路之星能夠百公里加速4.05秒的速度,儀仗的是總計248馬力、最大轉速16000轉的兩個電動機。∷,而這麼兩個電動機呢,當年核心件根本就不是開發出來給汽車用的,實際上是給數控機床上面用的!數控機床上面各種鑽啊削啊銑啊鏜啊的,那不都需要電機來帶動各種工具旋轉麼?而這248馬力的電動機實際上並不是人家呆灣富田電機產品線裡面馬力最大的電機,甚至可以說這只是一個中端產品而已!

    真正的高端產品,那馬力大的可以嚇死人像是保時捷911不是用了400多匹馬力的發動機麼?而賈鴻漸印象裡面歷史上特斯拉說要做的心suv車型,那車子總的馬力已經都高達500多馬力了!當然了,這500多馬力不可能說是一個馬達做到的,估計可能還是要兩個馬達做到的。既然歷史上的呆灣富田電機可以提供兩個加起來500馬力的電動機,那麼咱們怎麼就不能採用呢?而且賈鴻漸作為現在特斯拉的老闆,他是知道富田電機之前在05年左右接到了特斯拉的考察之後,他們富田就開始研究怎麼進一步配合特斯拉的需求因為富田他們也看的出來特斯拉為代表的電動車市場未來可能很有開發的餘地,而特斯拉選中了他們合作,這就是證明呆灣的這富田在市場上已經有了領先了!如果他們開發出來適合電動車的電機的話,那麼就能夠搶先佔據這麼一個市場!

    於是他們就拿出來了自己中檔的符合特斯拉馬力需求的機床電動機,然後把核心取出來之後儘量的輕量化因為車床上面用到的馬達那都是落地使用的,不用考慮重量問題。畢竟需要機床的廠家。有幾個會因為電機重了一百斤就不用的?但是電動車就可能因為重了一百斤的電動機就放棄!可以說電動車那是相當看重重量的,特別是特斯拉這麼一個公司的電動車,特別是公路之星這麼一個電動車!本來公路之星這車子就是極至輕量化的車身,為的就是儘量跑分好,可以說真的是能輕一百斤就要輕一百斤的!

    然後這呆灣富田就把他們本來做成鋁製機芯的電動機給換成了銅質機芯考慮到作為電動車的能源來源,可能真的是要連續運行幾個小時的。而且被包裹在車子裡面可能散熱不加,而鋁這麼一個產品雖然輕,但是導熱性能沒有銅那麼好,可以說為了達到最好的散熱效果,富田可是自己對電動機做了不少改進的。同時他們當然也知道電動車的馬達要的就是一個輕便,要的就是一個「能量密度」大,就是要在輕的基礎上爆發出來更多的馬力!於是在外殼進行了全部鋁合金化以及用了各種減重計畫之後,雖然中間的芯變成了銅芯重量上升,但是因為整體減重效果明顯。最後愣是做到了50公斤一個馬達可以爆發出來124馬力的能量!兩個一共重一百公斤的馬達,可以爆發出來248馬力!

    而在開發出來了這麼一個電機之後,他們當然得到了來自特斯拉的年供10000台電動機的這麼一個訂單。在得到了這麼一個訂單之後,他們都不用特斯拉說話,直接自己就開始研究怎麼把更大馬力的馬達給做的輕量化的問題。於是這樣一來,咱們的suv不就將來有好馬達用了麼?估計再來幾個月,那富田就能把大馬力輕量化引擎研發成功,到時候咱們suv用上了。說不定不僅僅能夠趕的上公路之星的百公里加速的成績,甚至成績比之更好都不是不可能!

    想到了這裡。賈鴻漸突然腦海中迸出了一個細節如果沒記錯的話,這富田電機是一個很神奇的企業,他們在呆灣那種一直比較學美國金融以及創業風格的地方,居然這電機廠商到現在都沒有上市!這麼一個88年才創立的企業,到如今位置貌似所有股份都是掌握在了創始人張家五兄妹的手中,而且每家都是20%的股份!而且更神奇的是。這麼一個企業其實盤子並不大!如果賈鴻漸沒記錯,到了2012年的時候這富田電機的年營業額也不過是6億新台幣左右,換而言之就是1.2億人民幣左右!這算什麼大企業?可以說賈鴻漸這邊分分鐘就可以砸錢把這麼一個企業買下來!

    當然了,估計要全部股份買下來甚至僅僅是把控股權買下來都不是太容易的事兒因為這公司明顯就是家族企業,人家姐弟5個分享股權。而且還是平均分配。雖然張進峰這麼一個人在當公司老闆,但是明顯家族五兄妹在董事會裡面發言權利是一樣的!在這麼一個情況下,如果真的要把全部股權或者是控股權買下來,人家能樂意麼?更何況這華夏高科還不是一個沒有利益相關的第三方,他賈鴻漸還是特斯拉幕後的金主!人家富田接到了收購邀約的時候,他們難道不會想這是特斯拉要收購他們?他們就不會想今後這就是要被綁在特斯拉上面了?他們難道就不會想如果不被綁上的話,也許未來還可以跟豐田本田寶馬奔馳合作?現在要收購,那就等於是要人家站隊,咱們是想著將來要成就霸業,但是人家不一定就相信咱們特斯拉能夠成就霸業啊!人家不一定願意把雞蛋都放在咱們這個籃子裡啊!

    自然,有難點也有相對利好的地方因為現在這特斯拉的公路之星還在進行緊張的安全性以及耐用性測試什麼的,並沒有進行上市前的宣傳,所以實際上美國那邊知道這款車的人不多,媒體以及消費者並不知道將來很快就有一個純電動車會橫空出世。而這也就意味著富田電機他們的名氣也沒有在汽車行業內部打響!也就是意味著豐田本田寶馬奔馳,他們也許知道華夏高科收購了特斯拉,也許知道特斯拉在做純電動車,但是他們只是知道這個,也許並不知道特斯拉的電動機是來自於富田!畢竟特斯拉的車子還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宣傳,到時候市場反應怎麼樣還不一定,人家巨頭心高氣傲的,不一定會把咱們特斯拉當回事兒!人家都不把咱們當回事兒,不把咱們當成競爭對手,那怎麼會仔細研究咱們的配置和信息呢?

    於是,賈鴻漸就決定去收購富田的一部分股份,不說能收購什麼控股權,反正能收購多少就收購多少!畢竟隨著特斯拉未來的發達,這富田肯定未來也是一路走好,咱們能夠順便從富田上面得到一點投資回報,那不是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麼。不過這麼一個事兒他賈鴻漸當然不會親自去談了,收購個這麼小的公司,而且也不算是什麼戰略佈局,讓下面的人去談談就完全可以了。回頭最後收購股份成功了,他賈鴻漸過去簽約的時候再露面,那也就可以了,沒必要什麼收購都要自己去啊!

    賈鴻漸這邊把自己的打算跟老爺子說了之後,老爺子那頓時就放開了。他直接當時就一個電話打給了呆灣那邊,現場就跟人家那邊詢問起來正在改造的大馬力電動機到底有多牛逼。人家那邊也知道華夏汽車是特斯拉的母公司,也願意透露一些信息出來按照人家的說法,現在正在努力攻關的是200匹以上的電動機輕型化項目!郭老爺子當時就盤算了起來,如果就算是保守點,算他200匹馬力一台的電動機,放在suv上面如果做成兩輪後驅的,那也就是400匹馬力!而suv車重在1.8噸左右的話,那麼單位功率還能有222!這樣跟人家的保時捷911一樣啊!

    哪怕到時候suv的車身造型不如保時捷911的低矮,不如人家流線型,那麼人家保時捷911的百公里加速能到4.1秒的話,華夏高科這邊研製的suv百公里加速怎麼差都能到5秒之內吧?要知道suv這方面百公里加速的數據可是完全不如跑車的!現在世界suv百公里加速跑分前幾的也不過就是傳統的德國怪物卡宴、寶馬5、奔馳ml63這種超大排量的怪物suv!那排量4.5升都算小的,多的都有6.2升!這種排量以及馬力,那感覺給輕型裝甲車用都快夠了!

    而咱們這邊的suv如果用上了400馬力的電動機的話,那跑到個4.7秒之類的百公里加速應該不成問題,到時候絕對也是世界前十速度快的suv啊!而且這suv偶爾還需要遇到一些路況比較差的地方,需要扭矩比較車大,而電動機提供的扭矩還就是比汽油機大!這樣一來的話,甚至可以說suv跟電動機配合簡直就是天作之合啊!不過轉眼間老爺子又想到了一個事兒,他趕忙問賈鴻漸道:「鴻漸,美國那邊有錢人買了suv,會去跑爛地麼?需要四輪驅動麼?還是說咱們製作城市裡面跑的兩輪驅動suv?」(未完待續……)
mk2257 發表於 2012-6-20 08:53
第三千八百八一章 水和面

    「美國這邊會買這種車的,也不會算頂級有錢人,整體來說也就是比較高級的中產階級,估計主要就是各種醫生以及律師。︽,這些人有錢歸有錢,但是距離買大型遊艇之類的還差些。這些人每年都會跟家人出去海外度假什麼的,然後在美國國內也還有各種野外度假的小別墅。有人可能會去阿拉斯加打獵釣魚什麼的,有人可能會去洛基山脈中的叢林小屋住上一個禮拜,每天划船釣魚什麼的。去這些地方是可能開車去的,有人還會在車子後面掛上自己的小遊艇什麼的。所以在去國內度假的話,估計可能是要走一些爛地的。四驅還是要有!」賈鴻漸想了想之後如此說道。

    賈鴻漸知道,如今這麼一個時空中,中國市場對suv的偏愛還沒有被發現,中國人喜歡大車的這麼一種愛好還沒被發現,所以現在世界suv市場的絕對大頭還是在美國,可以說一個美國就是suv市場的根本!像是97年時候進行的美國一個調查,全美當時保有的suv總數居然高達1380萬輛!接近1400萬輛!而美國當時才一共2億多人啊!這就意味著不到20個人裡面就會有一個人買輛suv!而當時suv和皮卡在美國的銷量那更是佔據新車銷量的50%!為什麼美國的suv賣的這麼多?主要還是跟咱們中國五菱之光之類的小面包車賣的多一樣又可以帶人又可以帶貨啊!

    咱們中國很多城市規定了貨車不可以進城之類的一系列複雜規定,這就導致了很多小商家要運貨很麻煩,於是最後就打擦邊球的開始用五菱之光之類的小面包車運貨。別的不說,這種小面包車運貨起來還真不比皮卡差,動不動上個一噸貨都照樣能跑!而且萬一家裡有事兒了,車子開出去接幾個人什麼的。那也是方便的很!可以說除了會被交警找麻煩之外,其他真是很好用很好用!而在美國這邊,雖然說沒有規定皮卡之類的貨車不能進城,但是對於很多美國人來說,suv那也是兼顧了皮卡的功能的。如果買了東西多,要帶貨什麼的。一方面可以把車子後門打開,往裡面放貨,甚至後排座椅還可以放倒,那真是可以放更多東西了!

    而且suv這麼一個車型還有一定的越野能力,雖然說耗油量比轎車高一些,但是美國靠著他們在中東的駐軍,靠著石油以美元定價,美國弄到的可是便宜汽油!美國人都不怕耗油多的!但是到了2005年,當世界油價猛然上漲到了70美元之後。哪怕以往一直財大氣粗的美國人,也突然發現有點用不起油了!而作為油老虎的各種suv之類的,那銷量當然一下子就下來了。所以四驅功能還是要有,但是不能是全時四驅,必須還是可以調整的。這樣一來消費者在城市裡面開車的時候,可以變換成兩驅,而在野外以及路況不太好的時候,就轉化為四驅。

    以往汽油suv這麼做成可以切換的。主要是為了省油,雖然咱們這麼一款電動suv不用考慮油錢的問題。但是要考慮到電量的問題啊!雖然說咱們這suv用上了1萬個18650電池組成電池組,但是多用了一倍的馬達之後,這耗電量肯定會上升。雖然說一共四個馬達,到時候衝擊百公里加速數據肯定可以很好看,單位功率也能很好看,但是問題在於耗電量就算不是成倍增加。就是增加個30%那也受不了啊!本來suv設計中單電池組續航距離就是在300-350公里左右,這再來減一個30%,回頭弄的續航直接跌過300公里,到時候跑個六百公里的路程都要中間換兩次電池,這就容易讓人覺得麻煩了。

    同時。這車子也不是說耗電量上升了加電池就行的,這樣很容易就變成了二戰時候德國坦克那種水多了加面然後面多了加水的惡性循環!很多軍迷都覺得二戰時候德國的坦克單車能力無敵什麼的,這只是站在了軍迷的角度,真的讓他們站在國家的角度來考慮坦克作為兵器的價值,那到時候他們都肯定恨不得把德國的軍工設計師活撕了!為啥?因為剛開始德國閃電戰打的好,戰果輝煌的時候,那用的可不是後來各種大名鼎鼎的虎式豹式坦克,用的可是比法國坦克性能還差的二號三號坦克!

    然後四號坦克的時候,還勉強夠用,可是當蘇聯的t-34坦克出現的時候,二戰的歐洲東線戰場德軍直接出現了t-34危機!當時德國坦克的炮打不穿蘇聯t-34,但是t-34又打的穿他們,同時t-34還秉持了蘇聯的機動大縱深策略,單車跑個400公里故障率都不是很高,這衝起來德國人真是頂不住啊!然後德國人那就要開發能夠克制蘇聯坦克的坦克,結果做出來的坦克雖然外形上借鑑了t-34的,但是其他方面卻有點走樣坦克這種東西因為發動機基本都放在車體後部,所以一般都是用後面翹起來的輪子當驅動輪的,實際上坦克那麼五六對六七對挨著地的輪子都是沒有動力的,而只有坦克車體考前以及靠後四個翹起來的輪子,才相當於汽車的四個輪子。像是蘇聯和美國坦克,都是把驅動輪放後面,就是跟汽車一樣後驅,然後接地的輪子沒有動力,只是靠著驅動輪帶動履帶時候被履帶帶著運動而已。而德國人就不知道怎麼回事兒,非要弄成前驅!

    他們的發動機那可是在車體後面的,要弄前驅就跟發動機在前面但是要後驅的汽車一樣,車底一定要有一個傳動軸!汽車可以把傳動軸放在車底外面,但是坦克不行,否則到時候步兵扔一顆手榴彈這傳動軸就受到破壞,這車可能就不能動了!所以這傳動軸一定要放在車體裡面靠下的位置,於是車子不就要變高了?普通汽車車子變高一點可能還沒什麼問題,可是鋼鐵組成的坦克高度高一點那就要了命了坦克可是有各種裝甲的啊!高度多了一點,這裝甲是不是也要在保持之前厚度的基礎上高一點?這邊高一點那邊高一點,最後結果就是重量能重幾噸出來!

    這多了幾噸重量,發動機動力是不是顯得不夠了?那麼是不是要換更大的發動機?換了更大的發動機之後,發動機重量是不是也大了?車重是不是又增加了?這就導致實際上機動性是增強了但是增強的並不多!而這麼一個時候車子本來可能是最初設計是30噸級別的,但是最後做出來已經變成了40噸級別的!這以後再升級成更大的炮塔換更狠的炮的潛力就被限制了!而且車重增加之後對懸掛行進系統的壓力也增加,這些東西也更容易壞了!而最關鍵的是製造的工時也增加了!

    像是人家t-34極度簡化之後,建造工時是2-3萬工時一輛車,也就是說一個工人工作2-3萬個小時就能建造一輛t-34,而像是德國的黑豹坦克呢?說是設計出來針對t-34的坦克,但是建造工時居然高達15萬工時!也就是建造一輛黑豹的功夫可以建造差不多5輛t-34!而就算這樣,黑豹還是德國後期坦克里面建造時間最短的!虎式是25萬工時,虎王坦克30萬工時!製造起來這麼麻煩,還怎麼跟簡單就能夠大量生產的t-34拼?

    當然了,咱們製造汽車肯定是沒有像坦克那麼多麻煩,咱們加兩個馬達並不會增加什麼太多的工時。但是同樣,馬達多了就要加電池,加了電池電池組重量就更重,同時因為體積增加所以裝電池的電池匣也要重新設計,地盤裝甲也要重新設計,最後導致的就是車子還是有一定程度的重量上升……做這麼多的改進,難道真的值得麼?能買咱們suv的用戶又不全都是包工頭,又不是一天到晚都要跑各種野外荒地,所以何必這樣弄呢?

    於是,在賈鴻漸的拍板之下,這suv基本上就確定了裝四個馬達,但是要有兩驅和四驅切換的功能。而郭崆輝老爺子在明白了suv也要進行跑分之後,那很快就推倒了之前設計的suv外形方案,準備重新設計外形造型並且送到風洞裡去吹,追求一個風阻係數比較小的外形,這樣一來起碼可以稍微增強一些suv跑分時候的成績不是?老爺子現在也明白了,做車子這種產品,特別是面向市場的產品,很多時候還是要有一個突出的亮點才能吸引消費者的。有亮點有短板,總比全面平庸來的好,至少在消費者看來全面平庸就代表著沒有亮點!

    而在老爺子重新設計外形並且準備去吹風洞的時候,這華夏高科的代表那也開赴呆灣,準備去跟張家五兄妹去談一下收購富田電機股份的事兒。這代表去了之後,跟張家五兄妹接觸了一下,果然發現對方跟賈總之前判斷的差不多,人家根本不想出售控股權!雖然說歡迎注資收購股份,但是只願意出售30%的股份!(未完待續……)
mk2257 發表於 2012-6-20 08:54
第三千八百八二章 設計

    雖然說這富田電機只願意出售30%股份,但是賈鴻漸並沒當回事兒也許這只是人家一個口頭的底線,實際上心理底線更低呢?所以他讓前方談判人員繼續探究對方底線,看看能不能買到40%的股份甚至更多。∈♀,然後他就把心思放在了跟郭崆輝老爺子一起重新設計suv外形的方面了。在設計suv方面,賈鴻漸覺得他是一定要參與進來的,為啥?首先不說華夏高科有多少產品那都是出自他賈鴻漸的手了,就說這suv設計上面不能缺少他的原因就在於這車子跟別的廠家的suv完全不同啊!完全不同在哪裡?咱們這車子直接就沒有發動機!咱們的機器用的是電動機,而且咱們的電動機不是放在傳統發動機位置的,而是放在後懸掛附近的,就是放在傳統的郵箱位置的。這樣一來的話,一般suv車頭那裝發動機的發動機倉不就空了麼?

    說道發動機倉空了,很多人都會表示明白,但是還是搞不懂為什麼發動機倉空了跟賈鴻漸一定要來設計外形有關係。而這事兒在賈鴻漸看來那是太明顯了光是說車頭方面吧,為什麼一般汽車的車頭都有一個進氣闌珊?這玩意兒是干嘛用的?是自然進氣來給發動機引入新鮮空氣,給空調冷凝器、水箱、機油散熱器這些需要冷卻的熱源提供通風散熱用的!換句話說,只要咱們能夠給空調冷凝器和機油散熱器提供冷卻,那麼就不用在車頭開個進氣口來給發動機提供新簽空氣,不用給水箱提供冷卻了唄!

    而這樣一來,導致汽車車頭部分設計的巨大變化,那是隨隨便便找下面的人設計就行的麼?現在市面上有多少汽車是車頭沒有一個進氣口的?所以這種設計不是可以說創造新歷史了?這種時候咱們不參與能行?而且真的說起來,這suv因為沒有了車頭的發動機。所以實際上車頭不一定需要設計的跟傳統的suv那樣高!實際上咱們suv車頭因為是空的,所以等於是多了一個行李箱。除去其中加上的各種加強筋等等設計,防止撞車的時候車頭沒有能夠足夠保護前排人員,這車頭高低實際上是隨意調整的啊!所以只要咱願意,咱這車底盤可以是mpv地盤改出來的新地盤,而車身實際上可以做成跟跑車一樣流線型低矮!也就是說除了地盤比一般的跑車高以外。其他地方完全可以跟跑車一樣!

    當然了這樣也許會導致車內空間比其他的suv少許多,但是這也是一種創新的思路!比如說在保證整體車身高度跟普通suv差不多的情況下,消減一些車頭的高度?傳統的suv因為地盤高,所以車頭實際上也是比較高的,同時車頭還是相對水平,就算是有後高前低的坡度,但是一般坡度也不大。可是因為咱們車子前部沒有發動機以及水箱等等一系列的東西,就表示咱們的車頭其實可以做的更加後高前低!而更加的後高前低,這就代表著更加的流線型!

    沒錯。後高前低並不代表就是直挺挺劃一道直線,不是代表要把前車頭弄的像是斧子一樣鋒利,而是說咱們可以用一條弧線來把車頭修的相當流線型,就像是當年豐田的子彈頭mpv公務車一樣!不過人家豐田的子彈頭mpv車頭很短,看起來不霸氣,而美國佬最喜歡的就是霸氣。而咱們把車頭做的長一些,然後做的流線型一些,再設計的車頭威武霸氣一些。順帶著再把擋風玻璃兩邊柱子調整的相對和車頭前低後高的曲線相匹配,那這樣設計的話絕對有空氣動力學效果吧?

    當然了這樣一設計的話。賈鴻漸光是畫一個草圖就發現問題了因為車頭長同時還呈流線型,這就導致配合上後面的乘員倉之後,就顯得好像前面長後面短!就像是幾十年前歐美流行的那種汽車類型一樣特別是法拉利250gto這車,是當年作為比賽型運動跑車開發的,那造型就是只有兩個座位,然後前車身那是相當的長!駕駛員的位置就已經靠近後輪了!整個車看起來那就是前面又長又扁。而後滿又高又短,那是相當的不平衡!這種設計如果是專門為了復古,那是挺不錯的,可是問題在於咱們不是為了專門復古啊!至少賈鴻漸自己是欣賞不了這種造型的,至少他自己是覺得這樣給人感覺很不平衡!所以他覺得這就要加長車長。如果只在車內做兩排座椅的話就是不好看!而如果做成三排座椅,把後面乘員倉拉長,那感覺就相對平衡了!

    這加上了第三排座椅的話,賈鴻漸設計來設計去,為了讓車子外形看起來霸氣的同時還好看,另外也不要長的太像mpv多功能面包車,那就乾脆把第三排座椅做的只有兩個座位。這樣一來第一排是兩個座位,第二排是三個座位,第三排是兩個座位。這樣一來整個車身如果從正上方俯視下來的話,也會是一種類似水滴裝的前後窄而中間略寬的造型。整個車子的車頂最高處是在駕駛員頭頂左右達到最高,接著慢慢的往下降低,通過這樣的一個設計來達到視覺上前後對稱的效果。當然了,這樣一來第三排座椅的頭頂空間必然會少,那就要把座椅的角度調整的稍微大一點,這樣就可以保證空間充裕了。

    如此這麼一設計之後,車子的長度那就真心長!這就需要重新再改地盤,不過這也不是事兒,反正設計人員聘用了,不就是讓他們畫圖的麼。雖然賈鴻漸估計設計人員們聽到了這消息,肯定會是敢怒不敢言的心理憋屈,但是這樣已經很不錯了,起碼他這老闆對設計人員還是很夠意思的,至少不會讓大家通宵改圖吧?至少比那些狗屁都不懂的甲方來的更可愛吧?作為重生者,賈鴻漸前世是有幾個設計師朋友的,這些朋友日常跟賈鴻漸見面之後,那就是各種吐槽甲方傻逼啊!

    按照他們的說法,甲方早就定下來了需求了,然後設計師們辛辛苦苦的把圖設計好了之後,甲方特麼的這時候又要改需求!改就改吧,結果時間還掐的特別緊!經常弄的設計師們要連續通宵改圖啊!結果改完了之後,甲方輕飄飄的再來一句「感覺好像沒改幾個地方,改了的地方也沒之前的方案好看……」這你妹的絕對讓設計師有衝動找把菜刀過來砍死甲方好麼!

    雖然說咱們作為老闆,也是讓設計師們在設計完了地盤之後,重新要改稿子,重新要論證平衡啊重心啊以及各種底盤上面部件應該在什麼位置,受力情況會怎麼樣之類的,可是咱們至少不是逼著設計師加班啊!而且咱們也不會讓他們改完了之後,又說他們改的還不如不改不是?所以賈鴻漸覺得如果他是設計師的話,還是寧願給自己這種老闆幹活兒!

    幾天的功夫下來,新的地盤設計圖修改完畢。而郭老爺子也過來看賈鴻漸畫出來的一個外形草圖了,「呦,鴻漸!咱們這車子沒有進氣口啊!」老爺子一看到賈鴻漸畫的三視圖,頓時就注意到了車子正臉最顯著的特點了!賈鴻漸這麼一個車子,在正前方看起來,好像跟其他的suv並沒有什麼太大的不同,只不過好像大燈的位置稍微低了一些。不過在兩個大燈中間,在保險槓上面,並沒有傳統的進氣口的位置!在這進氣口的位置,就是一個連接在兩個大燈之間的一個巨大的金屬面。這金屬面上就是做了一個巨大的特斯拉的標誌!

    同時這金屬面整體做成了中間往前凸,兩側向後靠一些的設計,這樣一來給人的感覺那前臉真是霸氣側漏!真是有一種勇往直前的感覺,好像誰擋在前面都會被撞開似的!就像是那種歐洲古代騎士帶著頭盔時候放下來的面甲似的!而再看側面圖,這車頭明顯比普通的suv車頭前方更加的低,導致整個車頭流線型更加明顯,再配合上明顯更加向後倒的擋風玻璃,那整體看起來風阻就比平常suv小不少!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整體乘客倉更長,所以哪怕車頭扁了一些,比例看起來也不失常,看起來也不難看!再加上賈鴻漸在側面車門處弄的縱貫整個側面車身的腰線,更是顯得整個車子就像是一個充滿了爆炸性肌肉力量,正準備低頭向前衝的獵豹似的!

    哪怕老爺子年紀都相當的大了,可是老爺子對於賈鴻漸設計的這麼一個很概念性很科幻外形的這麼一個車型,那接受能力還是很強的!不管怎麼說,老爺子那都是一直奮戰在汽車製造的第一線,也是一直奮戰在汽車設計的第一線的!那審美觀真是完全不過時!在老爺子很看好賈鴻漸設計的造型之後,接下來要做的那就是做一個縮小很多倍的等比例模型去吹風洞這樣更省錢,雖然說也可以造車子出來然後實車吹風洞,但是如果要修改的話,這已經做好的車子不就浪費了麼?而用模型來吹的話,一般是在設計沒定型的時候省錢而且還高效率的法寶啊!(未完待續……)
mk2257 發表於 2012-6-20 08:55
第三千八百八三章 風洞

    這次賈鴻漸他們suv模型吹的風洞,可不再是跟以前引進蘇聯國民車的時候還需要去飛機的風洞吹風了。》,在這麼些年裡面,華夏高科那是已經在上滬郊區建立了自己的風洞試驗基地!在這麼一個實驗基地裡面,那可是擁有模型風洞、實車風洞等一系列的測試項目,現在還是國內唯一的一個汽車專門風洞!這麼一個風洞,當初是華夏汽車投資,找了全球技術領先的汽車風洞設計機構德國的bi公司,然後配合著上滬的機電設計研究院,投資總共5億元人民幣,佔地面積約213畝,總建築面積21095平方米。

    在風洞大樓裡面,一共有兩個大型的風洞車間。一個車間是氣動-聲學風洞,還有一個是熱環境風洞。這倆風洞從名字上來看,就知道功能的不同。氣動聲學風洞說白了就是測試風阻以及風噪等等項目的,車子不僅僅風阻要低,也不能在外部設計上有什麼讓風噪特別大的地方,汽車裡面也是要靜音的嘛!這風洞噴口面積達到27平方米,安裝有一台上滬鼓風機廠製造的軸流風機,總功率4125千瓦,總重量110噸,風機葉輪直徑8.5米,每分鐘轉速195轉,每秒風量達到1920立方米,相當於近一萬台普通家用吊扇的出風量!如此強大的動力可以在30秒內將靜止的空氣加速到250公里每小時。而測試段在風速時速160公里時,背景噪聲僅為61分貝,是目前國際上同等規模汽車風洞中最安靜的一座!

    而熱環境風洞呢,主要用車輛熱力學測試和熱環境性能評估,設有7-14平方米可變大小噴口,安裝有一台上滬鼓風機廠製造的1600千瓦風機。葉輪直徑4米,總重量24噸,每分鐘轉速740轉,每秒風量為390立方米,試驗最大風速每小時0-200公里。雖然看起來好像性能不如氣動聲學風洞的風機,但是這熱力學風機可以做到出風溫度零下20到55度溫度的風。同時可控濕度從5%到95%!並設有可變強度和角度的全光譜陽光模擬裝置以及雙軸驅動轉鼓系統,模擬陽光每平方米300-1200瓦。能模擬陽光暴曬、風吹雨淋、冰雪結霜等各種氣候條件和車輛行駛工況。

    建成啟用後,風洞中心不僅能夠進行轎車、客車、suv、卡車等各類汽車的整車和零部件以及高速鐵路、地鐵軌道車輛模型等系列試驗,還可以為我國大飛機的自主研發提供必要實驗條件。通過風洞試驗,可以為車輛設計過程中的優化造型、降低油耗,提高車輛行駛安全性和操縱穩定性,控制車輛內外空氣動力噪聲,以及優化發動機冷卻系統及空調系統等提供第一手的數據,從而在較短時間內完成車型開發、改性設計以及熱力學性能測評等內容。按照國際上研究出來的結果來說。平均下來汽車在開車的過程中,差不多有40%的油耗是用來對抗風阻的,而當車子上了高速,時速達到了120公里的時候,更是有60%的油耗是用來對抗風阻!如果降低10%的風阻,那麼油耗就能降低3%到6%!對於汽油機車來說是這樣,對於咱們的電動車來說自然也是這樣。如果造型方面氣動風阻優化的比較好,自然咱們電池電量的短板就能夠彌補。不就能夠讓續航里程增長了麼?

    這麼一個吹風洞的流程呢,就跟賈鴻漸之前說的一樣。並不是一來就直接吹整車的,而是先吹模型。而吹模型呢那也分大小模型,最小的就是油泥製作的微縮等比例模型,這種吹的時候,那就不是放在大型風洞裡面吹了,而是放在一個小小的類似加長n多的透明鞋盒裡面吹的。這種等比例微縮模型。雖然說起來好像因為降低了比例之後,可能導致各種原因測試出來的數據稍微跟實車差那麼一些些,但是一方面省錢,另外一方面呢也可以放在這種「透明鞋盒」裡進行進行一些「液體風洞」的實驗。這所謂的「液體風洞」實際上就是用液體來代替風洞中的空氣的一種做法,這麼一種做法很多時候也用來測試飛機的模型因為當速度快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實際上空氣對於飛機來說,跟粘稠的液體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當然了,咱們的車子那是用不到放液體風洞裡面的,畢竟車子最快也就是一兩百的速度,這種速度空氣跟水等液體的區別還是挺大的。把油泥製作的等比例模型放到了塑料盒子裡面,封上了蓋子,然後退出了實驗室之後,實驗室外面的操作人員那就開始操作機器,在塑料盒子裡面吹風。吹風的過程中,風中還帶著幾條白色的煙霧筆直筆直的吹向模型。微縮比例吹風洞其實就是這麼吹,這些煙呢並不是被吹出來之後就散了的,而是就跟剛被吹出來的時候一樣,筆直筆直的保持自己的路線。等到煙吹到了車子模型上之後,才開始受到擾動。

    賈鴻漸在實驗室外面可以看到實驗室中攝像機拍攝出來的場景,然後旁邊的操作員身前的電腦屏幕上則是顯示出來了很多數據。這些數據是啥,賈鴻漸並不用明白,他又不是專業人士,他是老闆!作為老闆需要懂那麼多麼?很快,模型吹風洞的結果就出來了並不是很理想,主要在於車頭部分雖然流線型,但是畢竟是賈鴻漸手工設計的,還是導致了有一點紊流產生。同時因為車頂以及車尾的構造,導致車尾的湍流比較多,從而導致風阻阻力增加。在這麼一個過程中,賈鴻漸跟華夏汽車的專業設計師們交流了一下,也知道了汽車外形設計時候風阻來源的幾個關鍵方面一般空氣阻力有三種形式,第一是氣流撞擊車輛正面所產生的阻力,就像拿一塊木板頂風而行,所受到的阻力幾乎都是氣流撞擊所產生的阻力。在把車子設計成流線型之後,這種正面撞擊氣流而產生的阻力就能降低很多。

    而第二種風阻呢就是摩擦阻力,空氣與劃過車身一樣會產生摩擦力,然而以一般車輛能行駛的最快速度來說,摩擦阻力小到幾乎可以忽略。而第三則是外型阻力,車輛高速行駛時,外型阻力是最主要的空氣阻力來源。外型所造成的阻力來自車後方的真空區,真空區越大,阻力就越大。 一般來說,三廂車的外型阻力會比兩廂車小,阻力最小的應該就是做成桃核的形狀。這種真空區,實際上就是渦流區,簡單的來說,就有點像是船在海中開過之後,身後留下來海浪白色的印記。當汽車在空氣中前進的時候,會把空氣向左右以及上下剖開。同時汽車也不是長的跟刀一樣平,外形還是有起伏的,所以這些被剖開的氣就會順著汽車的外表起伏,就像是河中的水流遭遇到了流線型的鵝卵石一樣。但是當氣行進到了汽車的尾部的時候,就像是流過了鵝卵石的水流,就會有一個回收的過程畢竟之前是被剖開的麼,而這麼回收的過程中就會很容易產生渦流,同時產生氣壓比較低的一個「真空區」。

    而風阻的計算也很簡單當車子被放在風洞裡吹風的時候,風速就是代表車速,畢竟車子是固定不動的。而這車子被固定住呢,並不是直接輪子被鎖在地上,而是在四個輪子之下都放著一個帶傳感器的小柱子。這個小柱子會感應到托著車子吹風的時候,受到了多大橫向的力!而這麼一個橫向的力,實際上就是如果沒有小柱子的話,車子在開動的過程中受到的風的阻力!所以實際上吹風洞測出來的就是這麼一個風阻的數字,而風阻的數字帶入到計算公式中去,就得到了所謂的風阻係數!這麼一個風阻係數的公式也沒有什麼特別奇妙的地方正面風阻=風阻係數空氣密度車頭正面投影面積車速的平方然後總體再除以2。

    根據這麼一種吹風洞的結果呢,接下來華夏汽車的設計人員再現場修改油泥模型的車頭,然後再送進去吹風洞。根據風洞的結果不停的在車子模型上進行細節優化,下面設計人員們優化的地方,主要就是外觀上面細節比如車外後視鏡導致的各種渦流,以及擋風玻璃角度之類擋風玻璃因為傾斜角度的關係,實際上很容易導致風是直接撞擊在擋風玻璃上的,這樣阻力自然大!而賈鴻漸本人呢,則是開始關注兩廂車這麼一個結構上的問題!兩廂車是要比三廂車的阻力大,主要原因就在於三廂車有一個最後塌下去的尾巴而兩廂車沒有。有一個塌下去的尾巴,就可以儘量的把被車頂剖開的氣流「安撫」下來,這樣氣流就「不搗亂」了。而兩廂車呢,只管剖開氣流,不管「安撫」,那氣流可不是要搗亂?

    那麼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降低這種搗亂的氣流呢?比如說大卡車,很多大卡車的車頂賈鴻漸都看到凸出來了一個弧形的條,這麼一個條是干什麼用的?是不是擾流用的?是不是就是為了「安撫」氣流用的呢?(未完待續……)
mk2257 發表於 2012-6-20 08:56
第三千八百八四章 對比蘭博基尼

    找了郭崆輝老爺子瞭解了一下之後,賈鴻漸才知道原來大卡車車頂上的那麼一個圓弧狀的東西,還真是擾流用的!還真是為了減少車頭後面真空區用的等等,車頭後面?沒錯,車頭後面!這種大卡車後面掛著集裝箱的時候,車頭和後面的集裝箱那是有一個明顯的間隙的,而且間隙還不小!如果不安裝擾流板的話,那麼氣流在通過車頭的頂部之後,就會直接下沉,然後在車頭後方形成一個真空區導致阻力大增,同時因為後面還有集裝箱什麼的,又導致氣流會撞上集裝箱前部豎立的面,又導致風阻上升!

    所以,大卡車頭頂上的這麼一個擾流板,實際上作用就是生生的把車頂提高,就是為了讓氣流進一步被提高,然後當氣流下降的時候,就正好能夠降落在集裝箱頂部,這樣一來就等於是最大程度降低了車頭後面的真空區!甚至與頭頂的擾流板相似的是,在大卡車車頭兩邊車門的後面,也有微微鼓起的擾流板,這擾流板的作用同樣是進一步的擠壓空氣,讓氣流可以繞過車頭後面的空檔而直接落在後面的集裝箱上。可以說大卡車弄三個擾流板效果很明顯,目的就是為了在氣流層面上讓車頭和身後的集裝箱融為一體,從而降低風阻降低油耗!

    所以實際上這擾流板有作用,但是作用也不是賈鴻漸想的那種,也沒辦法被賈鴻漸所用!人家大卡車的做法實際上並不跟咱們的情況一樣,人家實際上只是多做了「車頂」而已!那麼咱們的suv怎麼辦呢?如果說咱們的車是別的類型的動力來源,那賈鴻漸肯定不會在意風阻的問題。畢竟別家的suv也是這麼一個德行,甚至像是吉普家的suv很多正面都弄的方方正正的簡直像是板磚一樣,那風阻更是大了去了,照樣不是有人愛?可是問題在於。咱們這suv是破天荒的第一款全電動而且純電動的新能源suv!咱們這是重新定義了一個產品出來!咱們的這麼一個產品是要跟傳統汽油機柴油機的suv比起來擁有讓人覺得璀璨的快閃瞎眼睛的那種優點的!

    在賈鴻漸的構思中,這種亮點應該是什麼?應該是速度快,應該是空間大,應該是外表霸氣科幻,應該是高科技智能化,應該是續航里程不比傳統suv差!首先來說速度快這點。在兩驅情況下用上400馬力的雙電動機,可以保證整車的單位功率達到222的數據,而到了四驅情況下如果四個電動機都極限做工,那更是可以達到444的誇張數據!也就是說如果咱們不按照通常兩驅的情況,而按照最極限的四驅狀況下進行跑百公里加速的話,那速度不說能夠變成什麼2秒多,怎麼也能進入4秒以內達到3秒多的成績吧?這成績絕對能夠把其他suv廠商嚇死好麼!這種數據是他們怎麼用汽油機都是沒辦法達到的!

    想想看吧,光是四個電動機咱們就能達到總計800馬力的數據!800馬力啊,這可是比二戰時候德國極限的坦克發動機動力都足了!二戰末期的時候。德國邁巴赫號稱開發出來了1000馬力的發動機,結果沒來得及生產二戰就結束了。而二戰之後,法國被德國人忽悠,急於建造屬於自己的坦克,證明自己大國實力的法國從邁巴赫買了這麼一個發動機方案,結果自己怎麼弄都不行!後來找來了邁巴赫的工程師,結果弄了n久之後才發現號稱1000馬力的發動機最後也就是能實現800馬力而已!而像是蘇聯開發出來的劃時代的t-5455坦克,號稱是啟發了各國從而開啟了將來主戰坦克時代的這麼一個坦克。30多噸的重量用的發動機也不過是600多馬力而已!

    而像是什麼卡宴的suv啊什麼寶馬的suv之類的,配備最好的發動機也不過是500多馬力而已!而蘭博基尼號稱要造的那麼一個suv發動機馬力也不過就是600!而人家這種600馬力的發動機已經是5.2升的引擎了!而像是2012年時候。傳說來年也就是2013年蘭博基尼50週年紀念的時候,這蘭博基尼要推出一款極端限量版的跑車毒藥!這麼一個毒藥車呢,據說限量3台,分別漆成意大利國旗的三種顏色,標價310萬歐元,而且還不含稅。但是如果有競爭對手就要加價也就是跟競拍一樣,330萬隻是低價而已!而330萬歐元在當時已經是2000多萬人民幣了!

    這麼一部車,那用的引擎也不過是6.5升排氣量,馬力高達740馬力,百公里加速只需要短短的2.8秒!極速更是高達355公里每小時!而這麼一個車子整車重量1.5噸左右。單位功率是在500馬力每噸。而咱們的suv單位功率是444,是800馬力的四個電動機推動1.8噸重的suv,就算是咱們的氣動外形比蘭博基尼的毒藥跑車阻力大,但是怎麼跑到個3.8秒的跑分沒問題吧?這數據總要嚇死人吧?而且別家除非把他們頂級的跑車引擎用到suv上,否則根本沒辦法跟咱們拼跑分!而且別忘了,1.8噸的重量,那是咱們suv滿載的重量!實際上空車重應該是在1.4噸左右!所以真的說起來單位功率,咱們也不比蘭博基尼的毒藥差啊!

    而這種競爭裡面最不公平的一點是什麼,就是人家的頂級引擎那要多少錢啊!別的不說,寶馬5的4.8l引擎那在國內就要13萬多一台!就算是在美國關稅少,就算他是10萬人民幣一台在美國,可是那才是500多馬力的!而跟蘭博基尼那種750馬力差不多的發動機,不說到20萬人民幣一台,怎麼也至少15萬人民幣一台吧?而咱們的電動機呢?之前特斯拉公路之星用的電動機142匹馬力,一萬人民幣一台!而200馬力的發動機,人家富田報價也不過就是1.5萬人民幣一台而已!咱們一輛車用4台。也不過是6萬人民幣!

    光是動力源方面,蘭博基尼要跟咱們特斯拉拼,人家成本至少15萬,咱們只要6萬!而這就是成本差異啊!到了高端產品,咱們不說利用成本優勢打價格戰了,真正有錢人也不會差那麼點錢。人家更多的是看中能力是看中外形等等一系列的東西!那麼咱們光是動力源就省下來了10萬用在其他方面,是不是可以在內飾以及外形甚至還有安全上甩蘭博基尼一條街出去?而2012年的時候,媒體預測蘭博基尼做的suv大概會是17萬歐元售價的樣子,不說本來歐元就比美元值錢了,賈鴻漸相信他的車子十萬歐元開賣,那性能不說完爆蘭博基尼的suv,但是至少能夠忽悠勝負吧?別忘了蘭博基尼的suv用的可不是他們毒藥的引擎!到時候咱們百公里加速跑分肯定比蘭博基尼的suv牛逼多了!

    到時候咱們以比人家低快一半的售價,達到了跟人家有來有往的性能,這會讓消費者們怎麼看?能買得起10萬歐元或者17萬歐元車子的人。那肯定都不是窮人。但是富人並不代表他們就是人傻錢多速來的那種啊!人家是願意花很多錢買性能更高的東西,但是不代表人家會多花7萬歐元來買一個跟特斯拉suv差不多性能的蘭博基尼suv!至少蘭博基尼的牌子不至於值這麼7萬歐元!而且再說了,能夠便宜7萬歐元就做出來不遜於蘭博基尼的suv,那特斯拉的名字絕對就能在全世界一炮而紅!到時候特斯拉的品牌也很牛逼了!到時候誰怕誰啊?

    而另外方面,空間大之類的事兒呢,那就不是賈鴻漸能夠決定的了這是下面的設計師要做的事兒!咱們的設計師很多都是從上汽、一汽甚至是韓國以及日本以及美國英國等地挖的、請的,他們對於怎麼挖掘車子內部空間那可是很專業的,可是賈鴻漸不是這種專家。所以交給他們來做就行了!而其他方面什麼外表霸氣科幻,那是一定的。賈鴻漸設計的外形那能不外表霸氣能不科幻麼?咱們這車頭外形流線型,還有誇張大的保險槓,加上沒有進氣口,原本進氣口的位置是一個跟騎士面甲一樣的犁行金屬板。外加上專門設計的霸氣側漏又凶悍的大燈,那看起來車子霸氣十足是絕對有了。而科幻的感覺呢,除了外表之外內裡的各種什麼抬頭顯示器之類的各種智能化設備當然也能顯得車子很科幻!在這麼一個情況下。續航里程方面的話,咱們能夠降低風阻,那就能夠增加里程!

    咱們算傳統的suv百公里耗油12升來算,而suv很多油箱容積是比轎車大的,像是漢蘭達等車的油箱容積都高達70升!這樣的話基本上一箱油能開500公里左右!而像是jeep的指南者之類的那也有接近60升的油箱容積。怎麼也能至少開400公里吧?而咱們的suv之前郭老爺子他們自己造樣車測試的時候,哪怕用了1萬個18650電池,那續航能力也不過350公里!而如果咱們能夠繼續優化氣動外形,弄到續航達到400公里左右,那是不是就完美了?雖然可能比不上漢蘭達等車,但是至少也差的不多了啊!再說了,高速上面開車,開個三個多小時也怎麼都應該休息一下了吧?就算人不累,車子裡面的人也該下來鬆快一下腿腳,上個廁所什麼的吧?所以優化外形減少風阻,可以說在賈鴻漸眼裡就是現在最重要的事兒,而且是必須要做的事兒!

    那麼,怎麼修改呢?如果說兩廂車風阻肯定比三廂車大的話……那麼咱們能不能把suv做成三廂車?(未完待續……)
mk2257 發表於 2012-6-20 08:57
第三千八百八五章 係數大進步

    把suv改成三廂車?這聽起來簡直就像是一個笑話!郭崆輝老爺子現在就是這種感覺!當他聽到賈鴻漸說要把suv改成三廂的時候,他的感覺就像是要把圓形的輪子給改成方的是,是能改,但是改了之後方的玩意兒叫輪胎麼?能夠在地面上順流的滾動麼?同樣,suv這玩意兒本來名字就是「sport-utility-vehile」的縮寫,也就是運動型多功能車輛!什麼叫運動型?就是能一定程度越野的意思,就是跟卡車一樣地盤高,不怕坑窪路面,只要不是極端的達喀爾拉力賽什麼的,這種suv基本上都能吃定的路面!什麼叫多功能?就是位置寬敞,頭頂上可以放行李架,可以跟休旅車一樣把很多行李放在頭頂上運輸。同時後門還能打開,後排座椅還可以放倒,於是可以當個有後蓋的皮卡使用!哪怕就算是在超市裡面買了很大件的東西,照樣可以塞在車廂裡面帶著走!這就叫多功能!

    而如果把suv改成三廂的話,那變成什麼了?三廂車就是要在後面多出來一個行李廂,於是就沒有了後車門了,而後排座椅能不能放倒也沒什麼意義了因為後行李廂的存在限制了可以塞進車內的貨物體積啊!那麼這樣一來,這車不就不那麼多功能了麼?不就變成了有一定越野能力的轎車了麼?這還怎麼能叫suv呢?

    所以郭老爺子看著賈鴻漸,那真是都不知道怎麼提問了!同時他又覺得按照賈鴻漸的天才,這小哥應該不會問出來這麼低級的問題吧?就在郭老爺子一臉如同便秘似的有問題但是又開不了口的時候,賈鴻漸主動解釋了,「老爺子,我不是說把suv真的改成三廂。而是說保持兩廂的構造,但是外形做的有點像是三廂您看如今外國很多車子那造的三廂車,屁股也挺高挺翹,實際上就是比兩廂車屁股更長一些更低一些而已!所以我是在說啊,咱們能不能延長suv後排的行李廂,同時屁股那邊做一個從車頂下來的收尾結構。讓車子從外觀上看有點像是三廂造型,但是實際上還是兩廂。這樣一來可以增加載貨空間,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優化空氣動力學造型……」

    原來賈鴻漸的意思是這個!郭崆輝老爺子頓時眼前一亮!是啊,為什麼不能這麼做呢?如果這麼做的話,車子更長更霸氣,同時風阻也能更小,續航里程也能更多,這多好啊!可是老爺子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但是這樣的話車子會過長吧?我算算看……怎麼都要超過5米的長度了吧?」這個長度可是有點問題了!因為像是寶來這種現在暢銷的三廂車,長度也不過是4.3米而已。而像是豐田卡羅拉也不過是4.5米而已!本來賈鴻漸說要設計成三排座位,這suv的長度就已經延長到了4.9米了這還是因為suv沒有屁股上扁平的行李廂的原因,因為suv的行李空間那是豎著排在座椅後面的,長度或者說厚度可以小一些!如果按照賈鴻漸說的再弄一個導流的尾巴出來,怎麼至少都要5.2甚至是5.3米了吧?這樣的長度能行?

    要知道不說美國,就說中國的停車位,基本上國家劃定的小車停車位設計規範就是5米長!像是街邊的停車位,基本上就是順著街道方向5米長的這麼一個空間。而小區或者停車場裡面的小車停車位,基本上就是2.2米到2.5米的寬度。5米長的這麼一個範圍!像是卡羅拉之類的車,那都能順利的停到停車位裡面去,而咱們的車子停過去就超出停車位二三十釐米!感覺好像二三十釐米並不多!但是這事兒影響可是挺大的別忘了咱們國家很多房地產商建房子的時候,那可是按照國家規定的數值來建的,那可是卡的嚴嚴的一點點都不會超!如果說有傻逼房地產商建別墅的時候,弄的獨立停車庫內部空間也只是5米的怎麼辦?一般小車是停的進去。可是有錢的業主買的咱這豪車倒是停不進去了!這特麼的不是搞笑麼!你說到時候這業主怎麼辦?是自己拆了停車庫大門然後想辦法違章加建一部分呢,還是把車賣了去換輛小車?還是說干脆把房子賣了?

    誒,不對!老爺子仔細想了想,好像市面上車子超過5米的豪華車並不少?在之前十來年,老爺子一直在華夏高科裡面做平民車。最多也就是十幾萬級別的車子,所以也沒太把豪華車當競爭對手,也沒把什麼寶馬奔馳之類車子的尺寸記得那麼牢就算是華夏汽車還幫寶馬代工生產國產型寶馬,但是人家寶馬也沒給技術,咱這邊工廠更多做的還是來料加工的事兒,所以老爺子也沒太上心。他現在仔細一想的話,好像這寶馬740li車子,那長度就是在5.2米還多的!既然人家寶馬的豪華車可以5.2米還多的車長,為什麼咱們的豪華suv就不能這麼長?

    而且這老爺子突然還想起來了賈鴻漸說過的一番話賈鴻漸說過,咱國家的人對汽車產品還看的太重,沒有把汽車當成一個日常的代步工具來看,很多時候還是當成跟房子一樣的耐用消費品來看的。而且車子比房子好,還能開出去炫耀,於是車子就成為了一種臉面!於是國人很喜歡車子看起來大氣,看起來要高檔,要長!沒錯,很多時候一些國人不知道怎麼看車子高檔不高檔,就覺得車子長就是高檔!而很多時候還真的就是這樣!像是寶馬740li這樣的豪華車,可不是比一般車長麼!那麼按照這種說法延續下來的話,咱們這車子弄的5米多長,估計以後也會在國內顯得特別高檔?

    不管如何,賈鴻漸這邊弄出來了新的造型,那自然要用油泥弄個模型出來吹吹風洞看看!大概兩三天的功夫,完全按照賈鴻漸草圖設計的這麼一個改進版的suv模型出爐了!這麼一個模型呢,那比之前的suv看起來屁股更長了一些,而且看起來好像是有一個小小的行李艙一樣因為從車頂後部向屁股下降了一定程度之後,接著轉為水平方向延伸了20釐米左右接著再轉為往下。看起來這水平突出的一部分呢,好像是一個行李廂,實際上並不是只是把後門做成了一種這樣的造型而已!這就是為了讓氣流從車子頂部過去之後能夠順著車頂後部一路降到車屁股上,這樣真空區域不就小了麼?

    果然,這麼用煙流風洞吹了一下之後,就見著清晰可見的煙流從車頭上了車頂之後稍微有點發虛,然後再到車尾部的時候更加發虛更加的抖,但是並沒有跟之前一樣直接就散開,而且抖動的幅度明顯小了不少!這樣一來不用別人解說,賈鴻漸都能看出來這代表渦流或者真空區什麼的少了不少吧?畢竟按照郭老爺子他們給科普的理論來說,氣流當衝到了車子表面的時候,最靠近表面的氣流會形成一個淺淺的附著層按照賈鴻漸非專業的理解來說,就相當於是第一批沖上去的空氣形成了一層氣墊,然後後面來的空氣就撞在這層氣墊上然後順著氣墊滑行。但是當車子是兩廂車的時候,過了車頂後部就沒了車屁股,也就是附著層突然就沒有依靠了,這樣一來附著層突然散開就會導致渦流,然後就會導致阻力上升。而如果有了一個車屁股引導呢,雖然這層氣墊在過了車頂最高點之後還是會有一定離散,可是還有一部分會順著車子外殼走,這樣一來渦流就少了,於是阻力就少了。

    「賈總,咱們風阻數據出來了,0.42!這數據很不錯啊!」下面一個設計師趕忙拿著剛出爐的數據過來報喜!賈鴻漸經過科普,是知道風阻係數這玩意兒是越低越好的!在幾十年前汽車工業還沒有普及用風洞的時候,普遍做出來的轎車風阻都是在0.5甚至更高,而現在就不一樣了,像是什麼保時捷之類的一些小跑車,那風阻都能低到0.3左右!這就要升多少油,然後同樣的動力就能跑的更快啊!咱們這0.42的數據當然距離人家保時捷0.3的跑車數據差,這也沒辦法,人家保時捷跑車多低矮?人家底盤多低?所以咱們這麼高的地盤,能夠做出來0.42的數據已經不錯了!估計之後再進行一系列細節上的優化,說不定拚一拚能拼到個0.39或者0.38之類的數據呢!

    對於這麼一個未來賈鴻漸還是挺看好的,不過就在這麼一個時候,他突然覺得好像有一個什麼想法出現在了腦海當中,只不過……只不過就像是話在嘴邊說不出來一樣,這麼一個想法就是在腦海中隱藏著,就是不現身!這可是急死人了!(未完待續……)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k2257

LV:8 領主

追蹤
  • 450

    主題

  • 19387

    回文

  • 3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