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50 弘文館
感謝五賓龍大大的月票,強烈感謝星空流浪者大大對我每一章的支持,有你們在,西南才覺得到自己寫的東西是有人看的。
老子養生十字訣這本來就不是什麼需要保密的東西,只要細心查找都能找得到,只是這年頭人們學習東西非文即武,學文的不必多說,自然是孔孟之道。學武的那就是殺伐之道。戰場殺敵的功夫。對於小小的養生絕,還真的鮮為人知。
李世民反覆琢磨著黃俊明口中的養生決,覺得這養生絕雖然簡單但還真的挺適用於自己的,對於平復心境還有一些作用,堅持做下去時間一長,自己肯定會更加的冷靜,當然他沒想到的是時間一長,李世民的氣質也慢慢的在變化起來。從最初的王者之氣,殺伐之氣,書卷之氣。慢慢的互相融合,威嚴而不失飄逸,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也不知道這年頭的人事朕聰明還是怎樣,黃俊明只是講了一遍,李世民就表示自己已經記牢了既然李世民說自己已經記住,水泥的事情也已經完成,那黃俊明起身準備離去,沒成想又被李世民叫住。
「仙師,稍等。」李世民對這黃俊明說道。
黃俊明轉過身,一夥的看著李世民,心想難道還有事?只好開口問道:「陛下?又是何事讓貧道留下啊?」
「這。。。」李世民撓了撓頭,好像是估計什麼不好意思說一樣,吭哧癟度半天才開口說道:「仙師,那個下月等承乾,青雀會開的時候,承乾可能無法再去天仙宮了。那幫大臣的子弟也是一樣,至於青雀,觀音婢說了,讓青雀在天仙宮繼續下去。」李世民看到黃俊明不明所以的樣子,突然想到了什麼。連忙補充說道:「當然,不是說仙師教授的不好的意思,仙師教的相當好,讓這些孩子們知道了許多道理,只是仙師不教儒學。可是現在大唐。。。」李世民含糊其辭了幾個字,黃俊明距離李世民緊緊只有一步不到的距離, 根本沒有聽清。不過倒也是明白李世民的意思,官面上,民間學習儒家孔孟之道的人太多了。況且朝堂之上儒生是與武將同樣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再說那幫孩子的父輩也都是一代大儒,將孩子送上天仙宮已經很給黃俊明面子了,現在恐怕要收回去自己教學了。黃俊明對此倒是理解。
「陛下,不知這些孩子如後在何處學習?」黃俊明這麼一開口,就等於是同意了李世民剛才所說的話。
「呵呵。多謝仙師。」李世民起初還怕黃俊明不同意呢,沒想到仙師這麼好說話。「昨日,朕下詔改建修文館為弘文館。」說著字的的笑了笑。
弘文館黃俊明聽說過,可是修文館還真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可能是在歷史上名聲不顯吧,可這卻是黃俊明自己孤陋寡聞了,武德四年,也就是公元621年。李世民在長安宮城之西設置「文學館」隸屬門下省,招集天下名士,號稱「十八學士」,有杜如晦、房玄齡、於志寧、陸德明、孔穎達、虞世南等名流。李世民和他們「引禮度而成典則,暢文辭而詠風雅。」可以說正是這個不起眼的修文館,給日後唐朝的文化繁榮打下了基礎。
黃俊明雖然不懂,但是還是開口問道:「陛下,不知這弘文館又是如何運作的呢?」
「這個嘛,朕已經聚書二十餘萬卷。置十八學士。掌校正圖籍,教授生徒;朕打算遇到朝中有制度沿革﹑禮儀輕重時,能夠一起去參議。同時置校書郎,掌校理典籍,刊正錯謬。這一點朕可是跟仙師學得啊,同樣設館主一人,總領館務。學生數十名,皆選皇族貴戚及高級京官子弟,師事學士受經史書法。」
黃俊明坐在石凳上,輕輕的敲擊著石桌。很明顯,李世民此舉是為了讓皇族貴戚和高級的京官子弟提早受到良好的教育同時開始接觸政事,這樣一來他們的起點就比其他儒生高了不少,可這樣一來問題也出現了:「陛下,教授經史書法?而且只要皇族貴戚和高級京官?這是不是有些不妥啊?」
「哦?朕還忘了,仙師的簡易可是相當的不錯的。仙師又有什麼好的建議麼?」李世民笑道。
「是有一些。」黃俊明想到了後世的大學:「不過,陛下,如此一來恐怕是權貴一直都會子承父業,時間一長與統治不理啊。長此以往,這些貴族也會慢慢的變成一個個新的世家。」這話說的李世民頓時一愣,也是略有思索的點了點頭。世家的問題李世民也是大感頭疼。仔細一想,黃俊明所說還真有點道理。
「而且,陛下認為經史書法真的能夠培養出一個好官?於國家又用的官?」黃俊明繼續追問道。
李世民對於那些食古不化的儒生和整日只知道吟詩作賦的書生有些看法的,很多人對於經典之類的信口捏來,作詩也做得相當不錯,可招到近前一問政事,完全是驢唇不對馬嘴,讓他深感頭疼:「仙師,可否給點建議?」
「建議,倒是有點,貧道這思維有些緩慢,可能會有些漏洞,陛下勿怪啊,當然這只是貧道的想法,怎麼樣實行貧道是不管的。」黃俊明首先先將之後可能發生的事情說出,堵死了李世民的口。
「那是自然,朕洗耳恭聽!」李世民放低姿態,對著黃俊明恭謹的說道。
「陛下既然修建弘文館,為什麼不弄得大些?比如將國子監與弘文館合併到一起,畢竟兩者之間關聯甚大。目的也都是為了大唐培養輸送人才。同樣的國子監中雖然官宦子弟多,但是還是有一部分的平民啊,多招收些平民,這樣一粒平民與權貴子弟分庭抗禮。也就免除了權貴事大的先決條件。」黃俊明邊說便想,免不了有些征佇。
「再有,陛下不覺得學文的平民子弟太少了麼?要向國家強大,民眾們必須知曉一定的知識,可這些知識在那裡?在權貴,大儒手裡,不會輕易的教授給民眾的,就算是教授,那也是滄海一粟而已。愚民不可能讓國家強大,只能是維持一定時間的穩定罷了,可是如果讓民眾瞭解知識,大家都為國家的昌盛而努力,國家焉能不強!」
「可是孔子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啊?」李世民迷糊著說道。
黃俊明一樂,這可不就撞槍口上了麼,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可是牽連了很多方面呢。「陛下,孔子既然說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那為什麼還要說有教無類?」黃俊明出聲問道。
「也對啊,這是怎麼回事?」李世民現在是越說越糊塗,同一個人的兩句話,個中思想竟然全然不同。
「陛下,您聽貧道在說一遍。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黃俊明重重的說道。
李世民這時確如晴天霹靂一般,不一樣的斷句,不一樣的意思。誰會注意到這一點,被這一個斷句誆騙了上千年了:「原來如此,原來如此,仙師果然大才,相比經典當中的這種句子還有很多吧,怎麼分別呢?哦,對了。仙師弄出過那標點符號,承乾給朕看過,只是當時朕太忙給忽略了。好,好,好。不過該如何去做呢?」
「這事,急不得。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想要讓大眾門都知道些知識可是一個曠日長久的事情。」黃俊明又否定了剛才的話:「陛下貧道的意思是在弘文館和國子監合併的基礎上,招收懂一些知識的平民子弟,加以教授。同樣的不單單教授經史書法,還要教授一些其他的東西,比如說師。」
「師?」 李世民疑惑的問道。
「對,就是師,教師的師。」黃俊明解釋道:「隨著我大唐不斷安定,民眾手中的錢財越來越多。已經有能力去支付一個童子的上學開銷,貧道知道現在的書籍比較貴,但貧道這天仙宮有使書籍成本降低的方法。陛下可以不用顧慮此事,然而我大唐現有的私塾多為屢試不中的學子,本來學問就不是很高,還去教授徒弟,不排除有天才可以自己理解。但大多數的還是誤人子弟而已。」黃俊明看這李世民愈加凝重的表情繼續說道。
「想要更多學子成才,第一求學的人多。第二就是要規範教師,貧道稱私塾的先生為教師,教授學問的師長。如果所有的教師都經過系統的學習,統一培訓。這樣就不會出現誤人子弟的現象了。而且可以由國家進行干預,給這些教師分等級,每個等級的教師俸祿不同,在各個州道開設學館。由這些已經培訓好的教師統一進行授課。如此一來,源源不斷的學子就算無法步入官場,但他們所學到的知識也足以讓他們改變人生了。要知道知識改變命運。知識改變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