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隋唐] 大唐神道 作者: 自掛西南枝(連載中)

文希林 2012-8-7 15:03:57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289 65855
weichang95 發表於 2012-11-17 20:47
no、187徭役

    一里地修路四十貫,就算成本降低到一半也要花費二十貫,整個大唐的馳道千萬里,萬萬里那都是少說了,如此一來國庫的拿點錢財怎麼夠用?听到周鵬飛的答案,在場的官員們都是一陣沉思,眼楮不住的瞟著天仙宮的方向,這位仙師還真能給人出難題啊。

    “陛下,其實這一里地二十貫也不貴。往日里修普通的馳道也要花費十六貫到十八貫一里,只是平日里修路時一般都是征發徭役不必花人力錢罷了,拋去人力錢,工具費用,徭役的伙食費用修一里路一貫錢足矣。”房玄齡看著正在沉思的李世民,心中對李世民的想法也有所了解,緩緩開口說道。

    房玄齡話音剛落,身旁的幾個官員贊同的點了點頭,可沒等李世民發表意見。又听官員中有人說道︰“房大人,自大唐開國以來和基本上沒有開過徭役啊,就算是開徭役也僅僅是協助修城而已,最多二三十日就散了。要是修路的話恐怕日子更久,民眾都來負徭役了,何人去種糧?再者,先秦前隋因何而暴亡?還不是沉重的徭役引發民變麼!雖說是省了錢,但也是一個大大的隱患。”說話的是長孫無忌,長孫無忌在這武德末年貞觀初年的權勢遠沒有貞觀後期那麼強大,現在也是暫領戶部而已,要真等著長孫無忌像是後來那樣權傾朝野,還得等到杜如晦。秦叔寶等人亡故之後。

    不過現在來看,長孫無忌說的也沒錯,這徭役一事的的確確是當權者最為頭痛的事情之一,如果不向民眾征發徭役,那股評家的基礎設施誰去干?如果征發徭役,那個度怎麼掌握?先秦修長城,修陵墓征發了多少徭役。最終呢,還不是暴亡,成為了第一個因為農民起義推翻了的朝代。再往後看。漢朝在盛世而亡先不管他,三國兩晉南北朝,稱不上是大一統不去管它。隋朝統一了中國,而之後呢?隋煬帝開鑿運河,又征徭役。二世而亡。這對于現在大唐的當權者來說,這是什麼?前車之鑒啊!

    誰都知道修路好,可當初誰都知道修長城好。現在也能看出修大運河好,長城是抵御外敵的第一道防線,他的作用不用多說,這從歷朝歷代都去修建長城就能看的出來,大運河呢?修好之後連三十年都沒有,現在卻成了大唐南北兩邊商業溝通和人員流動的大樞紐。這些朝臣手中誰沒有點產業。誰的產業沒經過過運河?南方叛亂需要北方調兵的時候,又那次不是通過運河去調送?雖然嘴上還是對隋煬帝不屑一顧,可是對于京杭運河的好,朝官們心如明鏡似的。

    這水泥路,通過方才李世民和眾位將軍的跑馬就能看的出來。絕對比這大土路要好的多,雖說現在那些用運送物資做實驗的兵丁們還沒回來,但是再怎麼笨也清楚這水泥路的的確確的比原來的夯土馳道要快捷,方便,于國來說,運兵速度加快。運送物資速度加快,于私來說,自個家那些商品通過水泥路,絕對能輻射到全國。對于普通民眾來說,雖然可能你沒有那麼多東西去運送,沒有馬匹在上面馳騁,但是怎麼著也是方便了你出行了啊,平日里走夯土路,一天走個幾十里腰酸背痛腿抽筋了吧?你要走這個,一片坦途,一天走個百八十里的不是什麼難事吧?

    這些東西李世民這個當皇帝的懂,官員懂,相信經過講解之後士子懂,可是那些民眾能懂麼?豆大的字不認識一個,你跟他講沒準也講不通,在民眾們看來,服徭役是什麼?那是丟了半條命的事!再說修路跟普通民眾又有什麼關系,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還沒守夠呢,出遠門方便?這一輩子可能都出不了自己的縣城村子。道路再好和他們的關系好像還真沒那麼大,累死累活沒錢賺,地也沒法耕。這幫子舍田翁能干?時間一長不暴動那就怪了。用徭役修路修上他幾十里上百里沒問題,要是把全國的馳道修了,那肯定出事!

    “哎,算了。這仙師又給咱們除了個大難題啊!”李世民左思右想想不出一個好方法,不由得嘆氣道。

    眾臣子們也都是深深的表示同意,明知道是好事還做不了,是夠讓他們郁悶的,可這個蛋糕黃俊明已經給大唐的人們畫了出來,把人饞了個夠嗆,想吃的時候卻發現只是一個畫而已,想吃還得自己做,自己做又做不出來,干看著圖畫流口水。能不讓人怨恨麼。

    “陛下,既然是仙師出的題,那為什麼不去請教仙師呢?”長孫無忌這個胖子輕聲說道。

    對啊,既然仙師說了怎麼修路,那沒準還真有修路不傷民的方法!李世民和眾位大臣被長孫無忌這麼一點就醒了。看向天仙宮方向的目光又是一陣熱切。

    “你們先呆著,朕一個人去天仙宮。”李世民看著眾人紛紛有請命上山的神色,開口將上天仙宮的這件事攬到了自己頭上,若說這群官員里面也就周鵬飛一個六品綠袍官和黃俊明這個當仙師的比較熟悉,剩下的之後李世民這個當皇帝的了,這國家大事交給綠袍官去問,是不是有點太過于寒蟬了?所以李世民下定決心還是自己去比較好。至于那些原本和黃俊明沒有那麼多交際的官員為什麼也想請命上山?很簡單這是穩賺不賠的政,績啊,誰不願意去,拿回來了那是榮耀,拿不回來,也沒有什麼損失不是?

    “一會士卒們回來,好好記錄一下他們在水泥路上和原先馳道上的時間差。朕要看看,這水泥路比那原本的馳道要好上多少!”李世民翻身上馬,臨走時還不忘了對著臣子們囑咐一番。隨著馬蹄在水泥路上的噠噠聲漸行漸遠,朝臣們除了必要的,也都放松了下來,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談論起今天所見的水泥路來。

    ———————————————————————————————————————————————————————

    抱歉,抱歉,西南重感冒,昨天發燒三十九度五,沒有來得及更新,今天也是渾渾噩噩的,哎,破寢室,外面零下十度,屋里穿的比屋外都多,晚上睡覺一蹬被子,果斷感冒發燒流鼻涕。今天就一章,實在是寫不動了,掛吊瓶去了,哎。。
weichang95 發表於 2012-11-17 20:51
no、188皇兄,師傅說他不屬于這個世界

    李世民策馬揚鞭在新修的水泥路上,沒過多久,遇到了在水泥路上返程的士卒們,士卒們顯得很輕松,一路還有說有笑,顯然是沒有盡全力。看到李世民策馬過來,連忙正色對著李世民行了個軍禮,李世民揮手示意無空多言,與士卒們擦身而過,大約距離天仙宮二里地左右的地方,又踫上了走土夯馳道的士卒們,很顯然,這些士卒遠沒有先前的那些輕松,顯得疲憊不堪,甚至可以撐得上是汗流浹背。李世民略微在心里合計,這一來一回,走水泥路的人比走夯土馳道的人的速度將近快了十二三里,這還不算他騎馬的這一點時差。最重要的是,走水泥路的士卒們很顯然還有余力。再看看這走夯土馳道的,高下立判。

    作為一個從沙場上穿身多年的皇帝來說,沒有人比他更明白,在長距離跋涉後,士卒還留有余力對一場戰爭的重要性,更加暗自下定決心已定要將這水泥路的省錢方案弄到手。

    水泥路的成本比夯土道高出不少,細細算來也就是高出了個水泥的錢,李世民最近對水泥比較上心,知道這水泥的成本可以說不低,一斤水泥十文錢,要知道大唐現在一斤米才三文錢。這個價格不可謂不高。按照工部的推測,若是沒有**進行開采石灰礦,恐怕這價格還要翻上幾翻。

    先前也說過了,這大唐雖說還保留著徭役制度。但基本上做的活計也無非是修補城牆,填補道路這一類小事,一不費時間,二不費金錢。可若是修路,就等于將這原本的馳道全部摒棄不用,這樣一來,人手去那里湊齊?徭役怕民變。雇佣國庫沒有錢,是在是讓人左右為難。

    不知不覺中,李世民已經跑到了天仙宮山下。隨手將馬,交給山門處的道士,自己讓守山的小道通傳之後則在山門處等了起來。可這一等就是半個多時辰。黃俊明一點音訊也沒有,原本去傳話的小道士也沒有回來。這讓李世民有些焦急。連忙催促山門處的道士再去通傳。

    有一個小道士去通傳了,可這一等又是兩刻鐘沒有消息,這可急壞了李世民,李世民在山門處叫小道士去叫黃俊明無非就是為了求快,可這速度已經幾近一個時辰了,黃俊明還是一點消息也沒有,李世民現在恨不得直接跑到山上,找到黃俊明單談。可心底還是有個聲音在對著自己說︰“再等等,再等等。或許再過一會仙師就下來了呢。”

    又是一刻鐘的時間悄悄走過,李世民不說是度日如年也相差不遠了。現在的他連坐都有些坐不住,不住的在山門旁徘徊著,走的讓守門的道士看了都覺得心情煩躁,不得不暗自念誦幾遍清心經。

    “陛下。來了!”小道士遠遠地看見山上走下來一個道士,對著依然在踱步的李世民提醒道。

    “哦?終于來了?”李世民如夢初醒般的看著從山上而下的白衣道士,很明顯這人並不是黃俊明,這讓李世民輕輕地皺了皺眉頭,可看那身形有些面熟,李世民也沒多想。權當是山上的道士下來辦事。肯定不是听到自己傳話,而下來的。

    正當李世民準備著繼續靠踱步打發時間,可那白衣道士人未至聲先至的開口說道︰“皇兄,等急了吧。師尊知道你的來意,讓小弟過來跟皇兄說一下。”

    李世民猛地一轉頭,這不是他那八弟李元亨又是誰?若說現在李世民對什麼罪有所顧忌,無他就倆字,‘兄弟’。殺了李建成,李元吉奪得了皇位,這件事如同噩夢一般在李世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所以李世民現在對這剩下的這些兄弟格外的珍惜︰“小八,你身體不好,怎麼還下山了?仙師呢?”

    李元亨听到‘小八’這個名字,眉毛頓時一挑,隨即又舒展開,沒在對著李世民用‘皇兄’倆字稱呼,而是說道︰“二哥,小弟身體現在可是好得很啊。至于師尊嘛。。。師尊拖小弟給你帶話。。。”

    “哦?仙師說什麼?”李世民听著李元亨說身體很好,也不多問,直接忽略掉。畢竟現在對他來說黃俊明的消息是最主要的。

    李元亨猛地深吸了一口氣,似乎在醞釀著什麼,隨後開口道︰“皇兄,師尊說,他不屬于這個世界,很多的世界觀,和行為方式與大唐不同,與皇兄你說多了,恐怕會適得其反。以後還是少見為好。”

    李世民沒有過多的在意李元亨將二哥這個稱呼又換成了皇兄,相反,卻為了黃俊明讓李元亨傳的話,皺起了眉頭,仙師讓自己的八弟說給自己的話是什麼意思?仙師說他不是屬于這個世界的人。這一點誰都很清楚,仙師來自天界,在天界前也是跟著張玉帝的,世界和這大唐並不相同。這一點仙師也說過。

    可第二句的世界觀?世界觀是什麼?拆開來看,世是人世,界也應該指的是現在大家所處的這個人界,傳說天有七界,仙、魔、佛、靈、鬼、修羅、人。這些東西在仙師的只言片語中也有所提及,至于觀,按照字面意思看應該是觀察,看法之意,難道仙師想說的是對現在大唐所在的這一界這一世的看法和其他人不同?行為方式倒也好理解,這一連起來。難道大概意思就是說仙師覺得他的想法和做法和大唐人現在的做法不同?可這有什麼關系啊?當仙人的想法和行為要是和凡夫俗子一樣的話,那還是仙麼?

    在往下想,和我說多了,會適得其反?什麼會適得其反?李世民迷茫了,難道是。。。李世民從心底突然想起一個事情來,那就是黃俊明和他說的財政預算一事,確實,自己和臣子們沒有辦法按黃俊明的意思去做。黃俊明現在躲著不見我,對我這個當皇帝的不滿那是不會,這一點很容易就看出來,應該就是怕再一次觸犯皇權罷了。

    想明白的李世民嘴角泛起一絲笑意,對于黃俊明這種藏頭露尾的行徑已經算是了解了,想的東西和大唐人不一樣。會不經意間觸及到皇權,為了避免再次觸及皇權,只好對自己閉之不見,雖然在李世民心里,黃俊明這麼做沒什麼必要,但是還是頗為受用的

    ——————————————————————————————————————————————————————

    今天也是這一章,感冒還沒好,今天提前去打的吊瓶,還是沒有什麼狀態碼出五千字的章節給大家。希望大家見諒,感冒好了之後會盡量多更的。
weichang95 發表於 2012-11-17 20:53
no、189錦囊妙計

    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天下的所有的人和事物,按照李世民所想,都應當是他所管轄的。黃俊明地位超然,人家是下凡的天仙,雖說李世民默許了黃俊明的這一較為超然的地位。但內心還是有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的想法,皇帝嘛。一國之主。肯定不想要有人不在掌控之中。

    若是黃俊明不是眾目睽睽之下“下凡”到長安城,而是流落到一個人跡罕至的地方,沒準現在已經被當做妖言惑眾的妖道,或者是精神病一類的患者流放到邊疆去了,不想被流放?那就在人跡罕至的地方呆著,過個幾年大赦天下,抓住機會沒準還能謀個身份,要麼踫巧趕上個皇帝出獵,然後陰差陽錯的和皇帝有了交情,那也是可以出來走動的。穿越過來沒有戶籍,就等于是沒有身份,而古人的意識里沒有身份的人無非就有兩種,一種是逃奴,另一種就是敵方的探子之類的。這兩種人頭一種,雖然是逃奴還勉強是皇帝手下的子民。後一種,亂葬崗丟了去吧。

    可以說黃俊明有現在的身份就是趕巧落到了長安城,眾目睽睽之下被承認了罷了。也就使他成了在整個大唐中唯一一個,有可以不受皇帝管轄,不去在乎什麼皇命等等一些與帝王駑下相關的權利。而現在听李元亨傳來的口信,很顯然。黃俊明這個大唐唯一的仙師,對自己頻繁觸犯皇權已經有了自己的認知度,變相的說,不就是黃俊明這個天仙承認這大唐只有李世民這個皇帝的地位是最崇高無上的麼?

    李世民思索明白之後,似乎覺得對黃俊明的做法大為受用,整個心情也好了許多,不過話說回來。這黃俊明對自己避而不見,那今天關于水泥路的事情問誰去?原本因為李元亨轉述黃俊明的話而心情不錯的李世民,又漸漸的郁悶了起來。

    “八弟。仙師這不見朕,可朕還有好多的問題想問仙師啊。”李世民有些焦急的對著李元亨說道︰“再說,朕也從來沒有怪罪過仙師的意思。仙師不是說了麼,他所說的東西僅供朕參考。八弟,你也知道二哥我不是那種分不清好壞的人,仙師每次提出來的事情都是好事,雖說可能大唐現在辦下來有些難度,但是朕也都一一準許實施了啊,要不八弟,你在上去替二哥請一下仙師吧。”

    李元亨見李世民這個樣子不由得暗笑,說實在的,李元亨記事的時候。李世民已經出征在外了,十多年不怎麼相見。要說和李世民相處,也就是在李世民蕩平了竇建德、劉黑闥之後。到現在連五年都算不上,可在他的記憶力李世民一直是一個果敢剛毅的形象,哪曾有過現在這幅焦急摸樣?身為皇家子弟。李元亨對于皇權還是有些抵觸的。古往今來因為皇權引發的流血事件的例子舉不勝數,現在當了道士,自然是沒人會多在乎他這個曾經的皇子,但是對于黃俊明所說的觸及皇權還是知道的。見到李世民這幅摸樣,李元亨對自己這個便宜師尊百年道人更加的佩服了起來?以退為進麼?還是別的?不管怎麼說起碼人家觸及了皇權之後,皇帝也得焦急跑上門來求著讓他指點。這一點就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

    “二哥,不是小弟我不去找師尊。”李元亨強裝著苦笑,對著李世民說道︰“師尊一旦下定決心,是很不容易更改的,要不二哥過段時間再來?沒準那時候仙師就見你了呢?”

    听到李元亨這麼說,李世民臉上的苦色更弄,唉聲嘆氣的說道︰“哎,時不等人啊。小八,你知道行軍兩天腹中空空,聞到飯菜的香味卻吃不著的那種感覺麼?你二哥我和現在的朝臣就是這樣啊!”

    “二哥,到底是什麼難事?說出來讓小弟听听?沒準兒小弟還能幫上忙呢!再怎麼說小弟也是師尊的九弟子之一。”李元亨似乎肯定自己能夠幫得上李世民的忙一樣,對著李世民說道。

    “還不是水泥路那事?”李世民似乎有滿腹聊騷,卻沒見李元亨的臉上布上了一絲笑意︰“小八,你幫不上的。這一切都是仙師和朕的臨時起意。”

    “二哥,這你可說錯了!”李元滿臉笑意的對著李世民說道︰“這事,小弟我還真能幫得上。”

    “我就說你幫不上!”李世民似乎是沒有反應過來李元亨的話,猛地一下轉醒,大聲問道︰“什麼?!八弟,你說你幫得上忙?”

    “能!”李元亨笑著說。

    “八弟,你要什麼?你要是給二哥我辦好了這事,二哥什麼都答應你。”李世民仿佛是溺水的人看到了漂浮的稻草,也不先听李元亨說怎麼幫得上。就開口承諾道。

    “二哥,小弟我身為道士還真沒什麼需要的東西,只是除了放假少見父皇。二哥在父皇面前替小弟多多盡孝就行了。”李元亨似乎對李世民的承諾毫無興趣。依然還是那副笑臉︰“再說,二哥,你說的這水泥路一事,也不是小弟幫你,是它幫你。”李元亨說著,從道袍中取出三個錦囊抓在手里,在李世民的眼前晃道。

    李世民看著李元亨手中的錦囊,頓時明白了什麼。心情也好了些許。對著李元亨回道︰“好你個小八,竟然敢捉弄二哥?有這錦囊妙計早拿出來啊!”說著一手向著李元亨手中的錦囊抓去。

    李元亨輕輕的甩手躲開李世民抓過來的手,將錦囊抱在懷里隨後說道︰“二哥,小弟沒有捉弄你。小弟先前所說的都是實話沒有半分虛假,師尊說,有些事情既然是他開的頭,那有了疑問就應該由他來解答。有始有終,不能虎頭蛇尾。所以給了小弟三個錦囊,並囑咐如果二哥你是為了水泥路一事來找他的話,就把錦囊拿出來。若不是就當沒有這仨錦囊。”

    ———————————————————————————————————————————————————————

    吊瓶回來,今天也是兩千字,預計周五恢復更新
weichang95 發表於 2012-11-17 20:55
no、190又見預言

    這僅僅是叫小道士通傳一聲黃俊明,黃俊明就能預料到自己是因為水泥路一事來找他?不納貢做好了三條錦囊妙計。這可讓李世民大感嘆服,不說別的就說黃俊明的這一點洞察力和前瞻性,就足以讓人欽佩了。

    “小八,你呀,和仙師一樣學會了賣關子。快給朕看看。”李世民一把從李元亨手中搶過了錦囊,再次問道︰“朕听聞曾經諸葛武侯也做過這麼三條錦囊妙計,不知這錦囊妙計可與那諸葛武侯的錦囊一般有什麼順序?”

    李元亨頗為郁悶的看著被李世民搶奪過的空空的手,隨後說道︰“師尊沒說什麼順序不順序的,直徑就把這錦囊給了小弟。皇兄擬制及看著辦吧。沒事的話,小弟先回去了。”

    “著什麼急,你就這麼不待見二哥?”李世民听到李元亨要回宮,挽留著,說實話,自玄武門一事之後,總覺得和李淵,還有自己的那些個兄弟之間有了一絲為不可查的隔閡。不過這種隔閡在李元亨身上卻沒有體現。所以說,他還是樂意和李元亨多多相處一會的。

    “哪有。”李元亨輕輕回道︰“這不是還要趕回去修行麼,再說現在道藏中那些養生之法可是小弟負責整理的。忙得很啊。”道教的養生之法無論在哪個時代,都是相當實用的一種東西,黃俊明在現代的那種注重養生的耳濡目染之下倒是學了不少,想起來的那些東西早就一股腦的傳授給了他。那些暫時想不起來的,也在他偶然想起來之後,寫了下來丟給了李元亨,再加上典籍中記載的那些養生之法,加起來可不是小數目。由于這天仙宮上下對于養生之法最熟悉的除了黃俊明,孫思邈兩人之外也就只有李元亨了。所以李元亨身上的擔子不可謂不重。

    “行,行。行。”李世民對于李元亨的話還真沒有什麼辦法,只好應承了幾個“好”字。隨手取過一個錦囊打了開來,只見錦囊上寫道︰“自古囚徒。罪孽深重者斬,罪孽不深者,或囚。或流。斬者暫且不論,囚,每日兩餐供應。禁于囹圄,或受獄卒鞭笞,或耗費光陰。流,千里遠涉,不毛之地求生存。于國無弊亦無大利。修路,利國益民之大事,人手不足。徭役傷民,何不取天下囚徒勞作?以力消除自身之罪孽。按罪情大小,劃分其勞作年限?年限一到自然放歸家中,即利國事,又使罪犯得到懲罰,勞作中修正自己的罪過。兩全其美。”

    李世民看著這一條,默默不語,無論在什麼時候,世界上都少不了犯罪,或輕或重,輕的打幾個板子就算完事。重的就像是黃俊明所說,要麼直接砍頭,要麼丟在牢房的某個角落,要麼就流放某個不毛之地。黃俊明提出的這個方法,歷代帝王也有用過,比如秦始皇修皇陵。等等甚至在更早些的時候囚犯也是用作士兵的。

    看了黃俊明的這點建議,李世民心里甚至在琢磨著,是不是把現在的武德律取消了,畢竟武德律是沿襲隋朝的律法,和大唐的現狀已經不是十分合用了,再把什麼打板子之類的肉刑也取消了,犯罪了就像黃俊明所說的一樣,干活去,按照罪情大小干幾年活不等,至于那些死刑犯,干一輩子吧,也不害人性命。應當不錯。至于大唐律還要等上幾十年才能出現呢。

    李世民甚至在想,每次黃俊明給出的答案似乎都不止適用于一件事,這黃俊明不見自己,對大唐來說是多麼大的損失啊,再說黃俊明每次觸犯皇權也都是無心之過,從出發點上和最終的結果來說都可以稱得上是相當好的。再說了,黃俊明的建議每次也都是和自己說傳不到外面去,也沒什麼值得忌諱的。似乎自己這個做皇帝的有點顯得不是那麼大度了。

    心里想著,李世民隨手從剩下的兩個錦囊之中拿出了一個,打開之後,僅僅看了一眼,就滿頭大汗,連手中的紙條都掉到了地上而不自覺,只見紙條上寫著︰“貞觀二年,蝗災,以工代賑。”

    貞觀這個年號早就定了下來,當初為確定年號還被朝中大臣吵了個天翻地覆。最後選來選去,覺得李世民這貞觀子的道號中,“貞觀”二字確實不錯,便選了貞觀作為年號。也就是說,明年過年的時候就可以稱作貞觀元年了,而後年就是貞觀二年,現在已經是十月,蝗災又多發在夏季,算算也就是一年半的時間。

    按照黃俊明所說,貞觀二年會發生蝗災,這絕對是一件大事。而且蝗災往往和嚴重旱災相伴而生,有所謂“旱極而蝗”、“久旱必有蝗”。也就是說,如果黃俊明的語言準確的話,貞觀二年絕對是一個災年。並且,蝗災乃是天災,自古以來蝗蟲便有“蝗神”之稱,一旦發生蝗災,就證明統治者不利,引發天怒。並且“蝗是天災,豈可制以人力”這樣的看法也是深入人心。

    李世民的這個皇位自己是怎麼得到的也很清楚,雖說蝗災是天災,但也極易引發人們的口舌,說他不該當這個皇帝雲雲。對于這件事的真假,李世民卻不會去產生疑問,哪次黃俊明的語言不是準確的?震驚歸震驚,現在要做的就是將這個事情提前的處理好。應對一年半之後發生的大蝗災。

    震驚過了蝗災,李世民又看起了“以工代賑”四個字。“以工代賑”這幾個字李世民不難猜出其中的意思,對比自己想要修路,頓時覺得是一個相當好的方法,以後發生什麼災禍,這幾個字也是相當合用的。

    ———————————————————————————————————————————————————————

    抱歉,昨天喝多了,明天四章一萬二。欠一章,西南自己找個枝頭掛上去!
weichang95 發表於 2012-11-17 20:57
no、191反思

    對于大唐這個封建王朝來說,戰亂、天災、地方吏治。都可能引發出這樣或那樣的狀況,一旦出現狀況,官員們和富豪們沒什麼大損失,最多是舍了房子換上一個地方去居住。可對于普普通通的平民來說,那便是天大的大事了。

    本來就家徒四壁,靠著那幾畝薄田生活,一旦發生戰爭,天災,地方吏治不清明,那平民們就會不得已舍棄自己僅有的那些家業,到其他的城市去討生活。可這討生活對于一無所有的平民來說是何等的艱難?漸漸地連平民的稱呼都不在,被人們乘坐流民,甚至販兒賣女再把自己也賣掉,成了別人家的奴隸。其實這都是好些的,一旦官府對這些“流民”處理不當。沒辦法,為了生存,這些“流民”會鋌而走險的去犯罪。給整個國家的安定造成影響。

    黃俊明的以工代賑四個字,對于李世民來說完全是一個處理流民的好辦法,“流民”通過勞動換取食物,既耗費了流民的體力,又可以安撫流民,更重要的是,加強了整個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這可是一箭三雕的事情,對于掌控著整個國家的李世民來說,可以撐得上是相當好的辦法,一個可以流傳後世的辦法。

    現在的李世民也顧不得看什麼第三個錦囊了,單單手中的這個錦囊提出來的計策對于他來說已經是相當的合用,最後一個錦囊回去再看也不遲。人力問題可以變相的用一下這個“以工代賑”嘛,現在的大唐吃不上飯的人有的是,只要供給飯食,相信很多人會樂意去為官府修路的。

    現在來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回去好好地思量一番怎樣應對後年即將發生的蝗災!李世民將最後的錦囊揣進懷里,手中攥著兩個已經拆開了的錦囊,也不打招呼,急匆匆的下了山策馬而去。

    不提李世民回去之後怎麼面對大臣們。黃俊明現在卻獨自一人盤坐在百年殿內,思量著什麼。來到大唐一年多,黃俊明有種對大唐的這個社會格格不入的錯覺。身為道士,可基礎實在是少得可憐。在現代的時候雖然有老道士管著,強制的學了一些。但是就那些東西,黃俊明自己記得也是囫圇吞棗,東一塊西一塊的,再者現代的道教分為正一派和全真派兩派,兩派的教義和思想又有著些許不同。黃俊明雖然有著超越唐朝道教一千多年的知識,但是卻雜亂無章的很,很多時候甚至對于典籍也是略知皮毛。

    現在的大唐道教正處于一個巔峰的起點,哪個道士不是對典籍倒背如流?哪個道士對典籍中的個中含義信手捏來?在這個時代,黃俊明這個半吊子道士壓力可是大得很。

    在說穿越以來,黃俊明既可以說是做了許多事。又可以說什麼事情都沒做。似乎這個大唐有他和沒有他沒什麼區別。永遠像是個局外人一樣,尷尬,卻又不得不呼吸著這個大唐的空氣。

    甚至黃俊明現在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那麼的雜亂無章,沒頭沒腦突然一下子就做了,可黃俊明現在做的這些事。哪一個是直接一下子可以做的出來,導致現在所有事情都堆到了一起。忙碌,煩躁,甚至是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只是想起什麼就做什麼。然後隨波逐流。

    細數現在手頭上的幾件事,最早的教授大唐各個宮觀掌門知識在進行考核,連第一批人都沒有做完。編纂道藏雖然一直在繼續但也是進境緩慢。科道的物理化學知識的傳授基本上也處于初級階段,武道的訓練,醫道的整理。教授小孩子們知識,甚至還有自己告訴李世民的那些事情,沒有一樣做得好,也沒有一樣做得完。

    來到唐朝這麼長時間,也就是在大唐人眼中的卜筮,算是一個成就,可事實上呢?只要懂點歷史的,對黃俊明所說的這些東西都不是什麼難事吧?所謂漢唐漢唐,這兩個朝代是所有現代人都熟知的。東漢的三國,唐朝的貞觀,哪個現代人不能隨便說上個一天半天?

    黃俊明盤坐在蒲團上,後悔麼?倒也沒有,畢竟孑身一人來到了這個時代,後悔也沒什麼用。可是以後又怎麼辦?現在黃俊明自己的所做所為很明顯已經偏離了道教很多。

    “老不死的,B探濤以趺窗彀桑俊被瓶:鞫宰藕笫牢淶鄙降姆較蜞  饋br />
    自己的苦楚說給誰听?誰也說不了,只能自己承受。以前是為了身份不被拆穿而累,現在呢?自己每天依然活著很累,這到底是為了什麼?黃俊明不知道,甚至可以稱得上是迷茫。

    人人稱頌的天仙,竟是這幅模樣,黃俊明自己想想都有些嗤笑。穿越不是那麼簡單的。

    可日子還是要過,不能回到現代,只能在這大唐活下去,現在要說拋棄現在的所有,顯然是不可能的,這個大唐已經和黃俊明無法割舍,既然這樣,黃俊明要想的就是在以後怎樣去做!

    現在最要緊的事情就是先把告訴李世民的商城那件事做完,可要做商城擴張道教,首先道教自身要有一個嚴密,被眾人所知的框架,單單的用上次和袁天罡李淳風孫思邈幾人一起整理的那些道教的基本教義顯然是不行的。怎麼樣去擴充,又怎麼樣去教授?

    道教的最基本的東西便是順應天道,可最容易被大眾接受的卻是道教融合了醫家、墨家等等那些被儒家所打壓下去的百家學說。單單的用醫來說,在封建時代,基本上名醫大多數都是與道教沾邊的。張仲景,孫思邈等等,都是道士。而醫又分游醫、住醫與仕醫,游醫基本上都是道士,住醫則是那些開藥店坐堂的。而仕醫則是投身官府。可與民眾交流最多的就是游醫了,價格便宜流動性強,也是最方便傳播道教思想的。可是天仙宮的醫道都是由孫思邈執掌,具體情形黃俊明很久都沒有過問過了。

    再說到家的武術,也就是道教所說的山術,有人說這道教之中的武術是最出名的,這話也在理,在大唐,武人要麼是軍旅一派,要麼是佛道一派,在這就是街頭小混混也就是游俠,可自古俠以武犯禁,這也不能不讓黃俊明去擔心,雖說已經將這武道掛靠到了李世民手下,但是讓道士們去戰場上沙地投身軍旅,要麼戰死要麼在軍旅中老死,也並非黃俊明所願,這些都是黃俊明要考慮的?用武道去傳播道教思想也不是個簡單事。

    而道教中的,命、相、卜太過飄渺,除了那些有真才實學的,魚目混珠的人大有人在。並且十分的難培養,用學這些東西的道士去傳教顯然也不可能。

    再說道教中黃俊明新成立的科道,科道說的難听點就是高層眼中的精通淫奇巧計的那一類人,封建社會的高層是什麼人?儒家學子!儒家學子要的只是子曰之類的大道理,也就是是武裝人頭腦的知識,這些武裝人雙手,和讓生活更美好的“匠人們”雖然沒有像日後那麼厭惡,但也沒有高看過一眼,弄出好東西,接受的心安理得,但是讓他們去看這些弄出好東西的人?開玩笑,下人而已,他們是研究大學問的,怎麼能和下等人苟同?

    在向下數,剩下的道士也無非就是一引研究經義的了,研究經義的道士倒也適合去傳教,可是這些道士大多都是那些深諳道義的老道,思想比較陳腐,看看現代的道教發展是怎麼樣的就知道了,這些道士不是不想擴充道教,但是一句“順其自然”就讓他們甘心的窩在道觀里對著神像誦經了,要改,可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改變的。

    黃俊明細數著怎樣傳道,不由得暗自郁悶,自己將進境發展的太快,殊不知基礎還都沒有做好。宗教想要改革,雖說道教不需要用血腥的方式改革,但是改革起來也是十分的困難啊,無論怎麼樣的改革都要一步一步來,黃俊明一下子將最終目標放在了台面上,怎麼讓眾人適應的來?就算編纂成了道藏,大多數的道士的思想還留在從前,道藏編給誰看?由小見大,現在小還沒有只有一個空虛的大。就算以後道教走出了大唐國境,也面臨著分崩離析。。。。

    黃俊明獨自一人盤坐在百年殿中,偏殿的道藏編纂也不去參與,暗自思考著以後要怎麼做起來。

    ———————————————————————————————————————————————————————

    完蛋了,西南沒信譽了,坑爹啊。哎,碼字吧,啥都不說了。朋友們要是覺得不爽,西南任打任罵,若是有朋友在哈爾濱,跑過來揍西南一頓,西南也沒有話說。現在可不敢保證更多少章了。
weichang95 發表於 2012-11-17 21:02
no、192 訓斥

    黃俊明在百年殿內一坐就是兩天,除了正常的吃喝拉撒之外,誰都不見。什麼事情都不管,這可急壞了天仙宮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道士們,不過後來見黃俊明實在是不願意出來走動,也只好不在黃俊明身上下功夫了。畢竟在他們心裡,黃俊明是無所不能的天仙,還不用他們這些凡道去開解。

    黃俊明在這兩天想通了很多事情,但想要做的事情卻非常的少,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黃俊明現在可不敢什麼高瞻遠矚了。

    清晨的陽光照在黃俊明身上,暖而溫馨,黃俊明從百年殿走出,不顧那散亂的髮髻,也不顧倒長著的胡茬,靜靜的站在大鼎前,面朝太陽,靜而不語。

    「咣~」「咣~」「咣~」

    天仙宮的鐘聲響起,示意天仙宮的道人們應當起床開始新的一天的求道生活,黃俊明默默的讓鐘聲,將自己有些混沌的頭腦喚醒,尋了些水洗漱一番。緩步走到了三清殿。

    三清殿內天仙宮的大小道士來的出奇的齊,可以說是除了守門的倒是之外都來到了這三清殿,當然很多道士沒有辦法進殿聽講,只得站在殿外,黃俊明緩步走到神像之下的貢台旁,靜靜的站在蒲團旁,環視著這天仙宮大大小小的道士們。很多人黃俊明只是面熟,不曉得他們的名字,稍遠一些的,黃俊明甚至都覺得有些面生。黃俊明暗自心想。自己這個天仙宮仙長當得是在是不稱職。

    「諸位弟子,貧道有愧。」黃俊明掃視過這天仙宮大大小小的道士之後,突然對著天仙宮道士們行了一禮。

    黃俊明這沒頭沒腦的這一禮,可驚壞了道士們。「仙長。使不得!」「仙長,使不得啊!」

    「諸位,請受下貧道這一禮。貧道慚愧,天仙宮建立這麼長時間,竟然連你們的姓名都叫不上,你們喊貧道這麼一聲仙長,貧道擔當不起啊!」黃俊明弓著身子,緩緩起身對著道士們解釋道。

    「仙師。你這是何苦呢?大家也不怪你,咱們這天仙宮上上下下兩千多道士,誰也不能認識個全面啊。」站在黃俊明身側的袁天罡對著黃俊明苦笑著說道,袁天罡在這天仙宮呆了將近小半年。早就將自己當做了天仙宮上的一個道士。由於聲名在外,和黃俊明相交比較近倒也得到了天仙宮道士們的承認。

    「是啊,仙長。。。」聽到袁天罡的話,一些道士附和道。

    黃俊明看著嘈雜的道士們,心裡不說感慨萬千。也是有點感動。自己穿越以來說實話,還真沒在意他們,就連自己的那幾個徒弟,黃俊明自覺也虧欠了許多。更別說他們了。

    「行了。」黃俊明對這道士們揮了揮手,隨即輕輕地坐下。「不管怎樣。這一禮貧道算是對大家表一個歉意,日後貧道會多多關注諸位的。大家先坐吧。」黃俊明對著道士們示意道。

    等到道士們紛紛落座。三清殿逐漸的安靜下來,黃俊明提高了音調開始說道:「今天貧道不講經,大家把手頭的經書都收起來吧。大家也知道,貧道這幾日在百年殿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這期間貧道想了許多。幾個月前,陛下下旨削佛,我道教聲勢大漲。諸位想必也輕鬆了許多吧?」

    黃俊明笑著對著三清殿內外的道士們說道,見道士們果然面露輕鬆的喜悅之色,突然面色一正,板起臉繼續說道:「難道,你們對這一點成就就知足了麼?和佛教交往了這麼多年,想必大家對於佛教也相當的熟悉,若不是陛下下旨,你們以為就憑你們真的能讓佛教如此境地麼?好!貧道告訴你們不能!」

    黃俊明厲聲對著道士們訓斥道:「貧道說過,佛本是道,只是脫胎於道教而已。雖然也是勸人向善,但其教義還是有一些消極的,有些背離了大道的本願!如今佛家式微,你們便如此輕鬆,試想如果有一天我道教也是如此境地,你們會怎麼辦?佛家好歹在思想上是比較統一的,而我道教呢?身為玄門之士,想必你們自身也清楚。我道講求的是一個兼容並蓄,佛家既然背離了大道,咱們就要讓其改正,走上正途,而不是嘲諷和滅殺!若單單是嘲諷和滅殺,那我玄門與那邪教又有何分別?!」

    黃俊明似乎忘了自己曾經也是貶低佛教,給佛教下絆子的一份子。義正言辭的對著天仙宮兩千道士訓斥的唾沫橫飛。黃俊明見道士們都是低頭沉思,滿意的露出一個淡淡的微笑。

    「對於佛教,怎樣回歸大道,回歸正道。需要你們去一點一點實現,不過,貧道可以告訴你們,天下可比咱們大唐大了許多倍,無論是佛教還是咱們道教,都只是這天下的小小的一份子,在咱們大唐境外,甚至更遠的地方,有許許多多背離了大道本意的宗教等著你們去匡正,等著你們去教導,有許許多多的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等著你們去救助!貧道希望看到若干年之後,有人的地方就有你們傳道助人的身影。有路的地方就有你們走過的足跡!你們敢麼?你們願意麼?」

    面對著黃俊明嘶吼的聲音,道士們無論所學的是文是武,是醫是卜都眼露精光的抬起了頭,黃俊明這話並不多,卻給大家帶來了太多的消息,可以說一個相當好吃的大餅,正在散發著香氣,向著他們隱隱招手。道士們也是人,對於這種誘惑怎能保持的住?

    「看到你們的眼神,貧道知道,你們想。不過,單憑你們現在的思想,和你們現在所會的東西,貧道很是懷疑,你們會不會走到那條康莊大道上。可能你們說多學點不就行了麼?是的多學是必須的,但是首先你們要具備一個思想,一個以天下為己任的思想!」

    ——————————————————————————————————————————————————————

    西南這兩天想了很多怎樣讓主角更好地去發展,現在西南寫的這些東西有很多都不在道教思想之中,也就是掛羊頭賣狗肉,雖然大體的發展路子有了,可是細節方面還得打造一下。大家先看著吧,細節沒有西南就是想寫也寫不出來那麼多故事啊。
weichang95 發表於 2012-11-17 21:08
no、193 道心

    「爾等可知道什麼是道心?」黃俊明 對著三清殿內外大大小小的道士說道。不等道士們回答,黃俊明有自顧自的說:「道心是什麼,向道之心,求道之心,求索之心,仁慈之心。。。等等。自古天為道,地為器,道器是人身,但道心虛無縹緲,無有定論。可無論我玄門之士,還是尋常百姓,都有道心。有人說道心是本心。這麼說雖然沒錯,但也有失偏薄,比如我大唐遊俠,或許有的遊俠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作為本心,這固然可以稱作道心,但骨子裡自私自利,殺人奪寶的本心能稱作道心麼?不能!」

    黃俊明言語更厲,雙眼直直的在大小道士們的臉龐掃過,讓人不敢直視:「道心是什麼?道心是人心的對稱!指的是人所具有的天生的,仁、義、禮、智、信、善之心。人心易改,道心永存。這一點你們要記住。儒家說,道心之微。這一點貧道很是贊同。道心由小而見大,任何一個小的想法都可以稱作道心,可是堅持下來,相當的困難。就拿咱們天仙宮孫思邈道長的道心來說醫須以解除人之病苦為唯一職責,對於其它則「無慾無求」,對病人一視同仁「皆如至尊」,「華夷愚智,普同一等」。身體力行,一心赴救,不慕名利,欲以盡畢生精力堅持醫德,很簡單吧?在你們學醫的時候都有所提及吧?」

    黃俊明問的聲音很輕,卻似乎帶著一點譏嘲:「可是。貧道再問一句,誰能做到!誰能做到像是孫道長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持,堅守!你們!誰能!這天下誰能!」黃俊明的聲音在在場的所有人的耳中震響,似乎有些人已經若有所思的低下了頭,不知是羞愧還是其他。

    「解除病人的苦痛,在你們學有所成之後。這並不是什麼難事,無慾無求?你們做的到麼?對病人一視同仁,你們做的到麼?身體力行。你們做的到麼?或許你們會說,這有何難?好!貧道拭目以待!道心不穩,何以升仙?道心不明。慕道何用?記住,你們是玄門之士,是天下最接近大道的一群人,或許你們這一輩子都升不了仙,忙碌中向道修行,可你們要記得,找到自己的道心,一生遵守自己的道心,發揚道心,成長道心。縱使升不了仙,在千百年以後世人聽起你們的名字,也會豎起大拇手指,對你們讚一句當世真仙!」

    貶低過了,黃俊明又給在場的道士們畫下一個美好的大餅。這道心說著飄渺,不著痕跡無處可尋,實際上卻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那一點本心,從道嘛,長生升仙是最大的願望,升不了仙退而求其次青史留名也是大善。黃俊明將這兩點擺到了檯面上,明確的告訴他們道心是成道的基本,雖然黃俊明不知道在場的將近兩千人當中有多少是真正能將自己的道心堅持下去的,但是有了道心,為自己的道心而堅持過,就已經不枉此生了。

    「貧道,祝你們早日找到自己的道心,並遵循自己的道心向著大道的方向,大步前行。」黃俊明輕聲對著道士們勉勵道。

    這邊黃俊明話音剛落,道士們全都起身對著黃俊明躬身謝道:「多謝仙長!」

    黃俊明輕輕地點著頭,雙手虛壓,示意道士們再次落座:「貧道很欣慰,你們都有一顆向道之心。從今日起,天仙宮不在招收門徒!除必要之人外,只有明瞭了自己的道心的弟子才准許下山傳道,爾等可聽明白了?」

    「謹遵仙長諭令!」道士們又是起身對著黃俊明施了一禮。

    「嗯,你們到了最後都是要走下山去傳道的,將我大道之光遍灑天下的各個角落。」黃俊明似乎放松了許多,語調也不再方才那麼高昂︰「勸人一心向道,是你們的職責,貧道希望日後你們能苦學知識,深究道法。光大我教。對了,還有一點。對于敵人,在保持敵對的同時要給予一定的尊重,這一點我就不多說了。貧道看來,大唐將是第二個漢朝,讓四方震服,並且日益強盛。如此一來戰爭不可避免,你們也要多加考慮,多加思量。自己怎麼做。」

    黃俊明說完,示意身旁的和尚小道士撞鐘,預示著這次講道的結束。伴隨著清脆的鐘聲,大小道士們逐次起身,再次向著黃俊明行了一禮。目視黃俊明走下講台,才各自散去。

    黃俊明正打算走回百年殿,就聽身後有人叫道:「仙長,仙長。請等一下。」黃俊明緩緩轉過頭,見是一個年紀大約三十歲上下的道士向自己跑來。疑惑的問道:「有什麼事麼?」

    「仙長,小道方才聽您說,我大唐將在戰爭中強盛。不過小道也知道,戰爭不可改,可卻苦了黎明百姓。小道生在前隋,見多了戰爭,那種場景是在是讓人心痛,心寒啊。小道想問仙長,到時候小道該怎麼辦?」那倒是顯然是對隋末的那種戰火連天的氣氛心有餘悸,抓住了黃俊明隨口這麼一提的這點不住的問道。

    ——————————————————————————————————————————————————————

    謝謝諸位的月票,西南在這裡就不一一點名了。在日後的幾十章左右,西南會逐次將前文主角未完成的事業做完,隨後要做的就是下山傳道了,老在長安憋著也不是回事不是?
weichang95 發表於 2012-12-2 22:47
no、194 結束戰爭的最好辦法
               
    ……結束戰爭的最好辦法

    自人類出現以來,戰爭就一直沒有停止過。戰爭和文明始終交錯,可以說,戰爭是文明進化的一隻強有力的催化劑。無論是最早的人類部落,還是到最後的商周,秦漢,甚至是隋唐,都是在戰爭中用鮮血澆築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對於統治者來說,戰爭是他們意志的最高體現,用戰爭成就自身的威望,用戰爭獲得功勛等等,可對於普通的民眾來說,戰爭則意味著生靈塗炭,意味著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出徵人未歸,妻兒翹首村頭淚。城破將士死,家業一炬飛做塵。

    黃俊明面前的這個道士在黃俊明的心中並沒有多少印象,不過看他現在的樣子,卻讓黃俊明有了新的想法,或許,向他這樣的道士不在少數,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李世民的那方面和自己將道教走出國門的願望還真沒準會提早實現。

    黃俊明看著眼前的這個道士,輕輕地上前一步站在道士眼前,對著道士說道:「既然知道戰爭不可避免,那為什麼不去加速戰爭的進行呢?戰爭結束的越快,那人不就死亡的越少麼?」

    「小道....」那道士被黃俊明這麼近身一問有些訥訥,低著頭回道:「小道人微言輕,說的話,做的事誰會聽?誰會在乎?哪能左右戰爭的進程...」

    黃俊明看著這道士,也不怪這道士並沒有知曉自己也是可以為戰爭出一份力。加快戰爭的進程。畢竟道士這個職業,從最早的方士起,它的社會作用便已經趨近於定型。很少有人能發現,其實道士可以在這個社會的每一個角落都能發揮他的作用。

    「難道你就因為自己人微言輕放棄自己的想法麼?」黃俊明裝作嚴厲的對著那道士呵斥道。

    「不......可是....」那道士的頭低的更低了。

    「沒什麼不!也沒什麼可是!」黃俊明打斷道士的話,繼續說道:「就算你不能左右戰爭的進程,難道你不能用你一己之力去救那些在戰爭中還有一線生機的人?」

    黃俊明話音剛落,道士的眼中閃過一絲亮光。卻又被無盡的失落所掩蓋,「小道,能...可是小道一個人就算救。又能救多少呢?」

    「呵,這個道理,就連李承乾。李泰那些孩子都比你懂!」黃俊明搖了搖頭,似乎是對著道士徹底的失望了:「有機會你去問那幫孩子,讓孩子們給你講一個《這條小魚在乎》的故事。問完了有什麼感想,再來百年殿找我。」

    黃俊明說完話,也不理站在原地征佇的道士,轉身走回百年殿,不是黃俊明不將心中的所想對著道士全都說完,只是這道士明顯的不自信,甚至可以說,只是一個稍有想法卻毫無鬥志的道士。對於黃俊明所想的事情來說。僅僅有想法是做不到的,要是有了鬥志,做起來就會容易很多。

    雖說黃俊明在天仙宮已經斷絕了和李世民還有那些大臣之間的聯繫,但小孩子與政治無關,李承乾。李泰他們還是在這天仙宮學習一些淺顯的知識。找起來也是相當的容易,那道士在黃俊明走後懷著忐忑的心找到了李泰,說明了來意之後,靜靜的聆聽這個簡短的故事,聽完之後,卻如行尸走肉一般木然的走向百年殿。說是行尸走肉卻也有些不恰當,對於一個思想轉的飛快,身體明顯是按照習慣性去走路的人來說也沒有其他的形容詞去形容。但看這道士越來越清明的雙眸和越走越穩健的步伐,想必是已經知道了黃俊明讓他去聽小孩子講故事的目的。

    「小道方意(誰還記得天仙宮的字輩?),求見仙長。」那道士走到百年殿前,上了香對著殿內通報導。

    入得殿內,黃俊明背對著門坐著,方意道人只得躬身站在門口。

    「想明白了?」黃俊明不露焰火的問道。

    「想明白了!」方意道人堅定地回道。

    「想明白了,那就去做。」黃俊明依然不露半點口風,現在身份在那,總不能上桿子教人怎麼做怎麼做。

    「仙長,小道只是明白怎樣救一人。還請仙長教授怎樣加快戰爭的進程,救千人萬人於刀鋒。」這方意道人果然上道,不用黃俊明多說。自己就問了起來。

    「你很好。」黃俊明轉過身對著方意道人說了個好字。「貧道還以為你會因小失大,沒想到你還真值得貧道去教授。」黃俊明說著笑了笑,示意方意道人關好殿門。「下面貧道所說,只入你耳,非三人不傳。」

    「小道明白。」方意道人放低了身子,走到黃俊明進前。

    「想要加快戰爭的進程,只能讓其中一方更早的失敗。」黃俊明說的嚴肅,卻不帶半絲陰狠之意:「大唐決計是不會失敗的,失敗的只能是大唐的對手,就拿突厥來說。怎麼能讓突厥在日後的戰爭中更早的失敗呢?你又怎麼參與進去呢?很簡單,讓突厥人知道跟著大唐,比跟著突厥好。這樣就可以了,你想,你在突厥,讓突厥人都信服你,都信服大唐,那他們還會去為了突厥打仗麼?不能,反而會舉家成為我大唐的一份子。如此一來,突厥就少了一份可戰之兵,我大唐也少了一些會因這些突厥人而戰死的將士。同樣的,突厥人也是人,當他們舉家來到咱們大唐生活下來,難道咱們的將士會殺掉他們?所以,又少了很大的一份流血犧牲……」

    今日西南備考會計上崗證,更新不定。。。 尼瑪 大三了老子四級沒過 計算機國家二級沒過 會計上崗證沒過 人力資源師證沒過 物流師證沒過 金融師證沒過....殺了我吧。
weichang95 發表於 2012-12-2 22:48
no、195北地突厥?弟子我去不了。

    黃俊明和那方意道人洋洋灑灑的說了一大堆,無非就是那麼幾點,想要戰爭少流血,就得讓敵方的實力削弱,怎麼讓敵方實力削弱,就是敵方傳道,帶回來敵方的各類情報,開化敵方民眾,讓地方民眾仰慕大唐燦爛的文化和優越的生活等等。

    這些在黃俊明看來完全是東拉西扯沒有半點含金量的話,卻讓方意道人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思想,沒辦法,黃俊明將自己的傳道事業和愛國聯繫到了一起,這封建時代國家,皇帝,宗族三座大山是每個人仰視並捨身忘死的去鞏固其地位的存在。當方意發現自己的想法是對國家有利的,在黃俊明的忽悠下,自己能左右敵方在一場與大唐的戰爭中的潰敗。頓時覺得一陣濃厚莊嚴的堅定之心逐漸的發芽並長成參天大樹。

    打發走了方意道人,黃俊明靜靜地的躺在榻上,思索著接下來要做的事情,方意道人這一下子純屬是一個意外,不過有了這個意外,那麼向突厥輸出漢文化,道文化的計劃更加豐滿了。或許,現在應該把萬冥子,沐軒子叫來商議一番了。

    「來人,去把沐軒子,萬冥子叫來。」黃俊明對著門外立侍的小道童說道。

    沐軒子萬冥子本來就在百年殿的偏殿參與編纂道藏一事,聽到黃俊明召喚,沒兩步的功夫就來到了黃俊明近前,行了禮之後靜靜的等著黃俊明的發話。

    「沐軒,萬冥。」黃俊明一一掃過兩個弟子的臉龐。「為師叫你們來,是要告知你們一件事。」

    黃俊明說的嚴肅,沐軒子,萬冥子卻有些不明所以。面面相覷一番之後,對著黃俊明齊聲說道:「但憑師尊吩咐!」

    「嗯,你們聽好。」黃俊明輕輕點頭:「幾月前。貧道曾和陛下說起,藉著與突厥人簽訂渭水之盟,與突厥人商議在突厥與大唐的邊境,建立一座商城,此城製作商業用處,不派官,不派兵。一切由宗教和商人組建的商會進行管理。突厥人那邊怎麼管。貧道不多做考慮,而咱們大唐這邊。貧道打算讓你們倆去。」

    「這....」沐軒子,萬冥子遲疑半晌,這才開口說道:「可是我們師兄弟二人對商業並不熟知啊?」

    就知道這倆人會是這個表態,黃俊明會心一笑,繼續說道:「商業方面,你們不熟悉可以學麼。沒什麼難的,等到你們去。商業的方面陛下會制定一個章程,你們按照章程去做就好。再說,你們去的目的中,維護商城大唐商人的利益只是其一,更重要的事情,卻不是這個!」

    去商城管理,主要目的不是商業,難道是....萬冥子在心中忐忑的給出了一個答案,不過又晃著頭將這個答案晃出腦海,自己現在的身份已經是道士了。而不是什麼皇家密探。這個想法肯定不對!

    沒等萬冥子揣測完,黃俊明繼續說道:「此去商城,你們倆有不同的分工,明面上要做的就是維護商家的利益,雖說是明面上的,但是你們也一定要做到公平,公開,公正。別再外人面前落下什麼口舌,也別在外面污了大唐的面子。沐軒,你基礎紮實。去了商城之後,為師想讓你傳道。不管是我們大唐人,還是突厥人,貧道想讓你在邊境發展一批信徒,過些日子,貧道還會派一些道士過去,去突厥人的境內傳道,你做好統籌就好。至於你,萬冥子...」

    黃俊明從沐軒子身上移過目光,轉向萬冥子。繼續說道:「萬冥子,你出身皇家密探,陛下和為師希望你在邊疆做回你的老本行,多多留意突厥人的動向,傳回大唐....」

    黃俊明滑沒說完,卻被滿心震驚的萬冥子憑空打斷:「師尊,此事,恕難從命。北地突厥?弟子我去不了!」

    黃俊明一聽這話,眉頭一皺,自己能派往突厥的弟子中只有這萬冥子和沐軒子,萬冥子又是自己計劃之中的重中之重,怎麼往日裡幹練的萬冥子到這時竟然推脫起來,,語氣還這麼的堅決。「萬冥子,給為師一個理由!」

    「師尊,非弟子不願去那北地突厥,為國家做事。只是......」萬冥子似乎是下了好大的決心,這才咬著牙說道:「師尊可聽說過趙德言?」

    「趙德言?」黃俊明反覆咀嚼著這個名字,可惜在他的記憶中並沒有對此人產生過印象。

    萬冥子看著黃俊明的表情,知曉黃俊明並不知道這個趙德言。隨即開口解釋道:「師尊,趙德言是弟子的師叔,當年中原戰亂,身為隋帝死忠的他恨極隋朝江山盡失,北投突厥,力求引突厥之兵馬,光復前隋。由於我那師叔能說會道,又能力出眾,被頡利可汗重用,若是弟子,北去突厥,勢必某一天會和趙德言碰面,沒準兒,會壞了事。」

    「聽你這麼說?趙德言深受頡利的恩寵?」黃俊明不知在想些什麼,摸著下巴沉思著說道。

    「對!趙德言北投突厥之後,師傅就不在承認這個師弟了,但是畢竟還是有些感情在,對趙德言的行動十分的關切,趙德言在突厥為了加強突厥頡利可汗的權力,大肆改革突厥習俗,試圖把咱們漢族的政治經濟文化制度在突厥推廣。以加強頡利的**,同時政法嚴苛得罪的相當大一批人,不過正因為受到頡利的寵信,才一直都沒有被殺。」

    黃俊明聽到這裡,莫名其妙的樂了起來:「萬冥,既然這樣,那你更要去了!」

    —————————————————————————————————————————————————————

    不太監,誰說我太監了!?西南真的很忙,真的沒時間。畢竟網絡和現世之間並不是等號,哭死,誰在詛咒我太監我和誰急眼,不過多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
weichang95 發表於 2012-12-2 22:48
no、196 有趙德言在,何懼突厥?
               
    趙德言這個名字雖然在歷史中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甚至在黃俊明這個現代的道士耳中也是毫無半點印象,可聽萬冥子這麼一說,黃俊明這心,就跟吃了蜜糖似的,這個甜啊。

    趙德言是不是忠於前隋,這不詩什麼重要性,要知道,前隋的蕭皇后還帶著玉璽在突厥裡伺候蠻夷呢。重要的是這趙德言竟然自不量力的力求使突厥改革,改革成漢人的樣子,這怎能不讓黃俊明心花怒放的讚揚這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白痴?

    突厥是什麼?突厥是遊牧民族,是地廣人稀上隨著牧草和水源不斷遷移的民族,單單這一點就使得突厥的各個部落對於單于只是名義上的遵循,一直處於遊牧狀態下的突厥人哪能用管理漢人的方式去管理?尤其是這趙德言竟然還想加強頡利可汗的**。突厥本來就已經習慣了極度鬆散的生活,加強**勢必嚴苛法度,聚攏民眾,可這樣一來改變了突厥人的生活習慣,把民眾都聚攏起來又不利於放牧。突厥不亂就怪了!

    黃俊明想及至此,甚至都有了仰天大笑的衝動,有這趙德言在?何懼突厥?保不齊隔個三五年六七年的,突厥自己就亂了起來。

    萬冥子絲毫不理解黃俊明所說的,既然趙德言在那裡,自己更應該去了的意思,見黃俊明滿臉的喜意。不明所以的他忍不住出聲問道:「師尊,弟子這一去保不齊就被認了出來,您卻說弟子更應該去。這。。。弟子想不明白。」

    「想不明白是吧?」黃俊明現在的心情不錯,喜笑顏開的對著萬冥子說道:「為師問你,你是不是大唐子民?」

    「萬冥自從十六歲出師之後,就隨著陛下南征北戰,怎的就不是大唐人了?!」萬冥子對黃俊明的這一問深感惱火。似乎是黃俊明侮辱了他一樣,若說是不是大唐人,像萬冥子這些曾經從事密探工作的人群最是敏感。刀光劍影中來來回回不知多少次了,卻沒辦法像那些出征在外的軍漢們受到民眾的敬仰,就算死了。也沒有半個名分。泯滅在歷史之中,甚至在史書上也從來不會去記載他們做了什麼,他們給大唐帶來了什麼,使大唐贏得了哪場勝利。所有的光鮮全都是出征的將士們的,對於他們只是日以繼日的在黑暗中重複著生死之間的生活,若說他們不是心向著大唐,那他們是怎麼在這日以繼日的煎熬中生活下去的?若說他們不是大唐人,那他們的一切所作所為又是為了什麼?可以說,他們比其他人更堅信自己就是那個世界之中被稱作大唐的那個國家的一個子民。

    「萬冥,為師沒有其他意思。無需多想。」黃俊明知道自己這問有些不恰當。但也沒有去道歉。身為師傅對徒弟,只需要點一下就可以了,一句沒有其他意思便已足夠:「為師覺得,你我都是大唐的子民,自然明白我大唐的為政方式。你仔細想想那趙德言用咱們漢人的方式去讓頡利管理匈奴合適麼?要知道,每一種為政的架構和方式都是適用於單一的地域的,你想想突厥如果實行了咱們的統治方法會造成什麼樣的亂子?」

    萬冥子也不是笨人,聽黃俊明這麼一解釋,腦海中就勾勒出了突厥人在趙德言的觀念中生活的樣子,對於黃俊明讓他去的原因也明白了一些。突厥是一個以遊牧為主的散亂的名義上的國家,而大唐呢?則是炎黃大地上幾千年的文化積澱下來形成的農耕文明,農耕文明之所以好管理就是民眾們守著固定的田地來生活,來發展,一切都是基定在一屋,一地,一犁之間而形成的生活習慣,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國人一直以來都有一種守土守地的觀念。同樣的,民眾們只要有的吃穿,不會過多的想些其他的問題。所以說,自有了國家以來,除非是天災,戰亂,平常時候百姓們是不會讓當權者操心的。

    可是突厥不同,突厥說起來除了草肥牛羊壯之外沒什麼拿得出手的東西,輕工業沒有,重工業。。。修個兵器也算重工業?基本上突厥人就是與天斗,與地斗,與野獸斗,與漢人斗,互相之間的內鬥。鬥來鬥去其樂無窮啊,這麼一個充滿了爭鬥的國度,民風剽悍,管理起來相當的困難。基本上都是桀驁不馴的主,說是承認某人為可汗,單于什麼的可以,出去打仗,有利益可以,沒利益誰去?而如果可汗,單于想要加強手中的權力?開玩笑,先打過一場再說。至於法律?突厥什麼時候有過法律?突然弄些法律出來,那突厥人不炸廟就怪了,逼急眼了弒父殺兄的主法律對於他們來說還不如一頭羊重要。

    所以說趙德言肯定在突厥討不了好去,忙的焦頭爛額都是輕的。再說趙德言想在突厥實行漢人的政策,也畢竟知曉商人之間互通有無的重要性,突厥沒有的東西,大唐有,沒法打仗去掠奪,那只有買賣了。所以既然他在突厥實行漢制,那絕對不會去阻礙商城的發展,同樣的也不會去關注萬冥子這個所謂的師侄,道士是什麼樣的職業,只要是漢人沒有不明白的,正因為人們對道士的這個固有思想,萬冥子才更加的安全。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 12

    主題

  • 1241

    回文

  • 2

    粉絲

一個愛看小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