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隋唐] 大唐神道 作者: 自掛西南枝(連載中)

文希林 2012-8-7 15:03:57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289 65839
weichang95 發表於 2012-8-26 05:25
no、70來自佛教的反擊

    距離長安城不遠的寬闊馳道上幾個身著布衣卻頭圓腦亮的和尚垂頭三散氣的在公人的看壓下返回家鄉,一些不懂事的小孩子圍著幾個和尚又是蹦又是跳,時不時的還撿些爛菜葉,小石子丟到幾個和尚的身上,然後嬉笑著跑開。嘴裡唱到:「大唐傅奕高識傳,祖尊儒道斥佛禪。刑得威福關人主,生死壽夭由自然。」

    那些和尚聽了之後,連苦笑都笑不出來,著實欲哭無淚。不過已經成了這個樣子,也是認命了,誰讓佛教追求的是來世的超脫呢?!既然是來世的超脫,今世受再多的苦難也沒關係。雖然這樣想著,其實也是給自己一個心理的開脫而已。只是不知道這幾個和尚最終是要融入平民之中還是會依然堅定的保持這份「佛心」。

    這些小孩子唱的歌謠從長安向大唐的每個角落傳遞著,每逢遇到路上有行走的和尚。總會有幾個孩子湊到前面去,一陣的戲弄,然後再甩下幾句歌謠,幾天下來,這歌頌傅奕的歌謠倒也唱的無趣。小孩子們也有了新的歌謠。

    這天濟法寺主持法琳走在路上,遠遠的看見一群孩子,正追打著一個老僧模樣的人。不由的暗怒,三步兩步走上前去一把捉過老僧的手臂,將老僧護在身後。他者一動,下了孩子們一大跳,幾個膽子大的孩子回過神來,見又來了一個老和尚。連忙從地上抓起幾把沙土揚了過去。法琳也是得道高僧,任由沙土打在身上。不發一言的護著那老僧向濟法寺的方向走去。卻聽身後小孩子們一陣歡呼,隨後唱起了歌謠。

    「春*叫貓兒貓叫*春,聽他越叫越精神,老僧也有貓兒意,不敢人前叫一聲。」

    陣陣嬉笑傳到法琳耳中,讓他那古井不動的禪心翻了幾個大浪。雙眼凝視著長安城的方向,佈滿褶皺的而頭上暴起跟跟青筋。回到寺廟的法琳也不安置老僧,直徑走到案前提筆寫道:

    我佛在清淨仁恕,果正佛空。周武帝以三教分次;大慧禪師有贊幽遠,歷眾供養而不顯;五祖投胎,達摩現象。自古以來,皆云三教至尊而不可毀,不可費。伏乞天下人明裁。

    另,老僧還有一問。於寺觀,於徭役,我佛徒與道教之士有和不同?為何單抑我沙門,揚那道教?按天仙宮百年道人,太史令傅奕大人所言,佛是一切罪惡的根源,不知那道家「道生一切。」之言又作何解釋?道生一切,難道也生善惡麼?若道也生惡,道便不是盡善的,那得到得的是什麼道,得到之後又能做什麼呢?若說惡非道所生,惡又從何而來?何以道生萬物?

    法琳重重的將毛筆落下,絲絲墨跡濺到了宣紙上,氤出了一塊污跡。法琳絲毫不顧這被墨跡污了的宣紙上的字跡還沒幹,用力捏在手裡,反覆地讀了幾遍,差人謄抄了兩份,趁著入夜,貼在了天仙宮和傅奕的府上。

    黃俊明照例睡到自然醒才起來,不過此時也不算晚。剛剛踏出房門卻不見往日眾道士習武打拳的情景,不由得有些納悶,這擴建的五個區域還沒正式住人,道士們自當每日都在這八角高台之下練拳修身。只是今日既不下雨,又非有祭禮。這廣場上怎會一個人都沒有?難道已經結束了?不過這都不是重要的大事,黃俊明也沒多想,雖然還是有些疑問,但黃俊明還是回到了百年殿,取出一個木質的自行車。

    趁著廣場上沒人,先試驗一番這研究的成果,說起來這自行車可是黃俊明這幾天琢磨了好久才弄出來的。這次可沒有先前的那麼笨重,車身使用輕柳木製的,只是打去了毛刺,顯得略微有些粗糙。前後兩個輪完全是用生鐵打造的鐵圈,中間用一根根竹製的輻條穿著,外面包裹著一些細碎的廢布。相比之下後輪要比前輪稍稍大上一圈。動力方面,一副和現代差不多樣式的腳蹬子在座位底下固定著,至於鏈條則是一條厚厚的牛皮筋,牛皮筋的反面上固定著一個有一個的木齒,每個木齒之間距離相等,正好卡在腳蹬子中和後輪上的齒輪中間,和現代的鏈條原理一樣,只是略有不同而已。

    黃俊明小心翼翼的塌上了這自制的自行車,起先只是一腳踩住腳蹬子,另一角不斷地劃在地上,慢慢的終於有了那在現世騎單車的感覺,這才一屁股坐在座位上晃晃悠悠的騎著單車在天仙宮內逛了起來。

    若說這有個單車,果斷在這天仙宮內省了不少力氣,日後五個區域一開,地方更大了,有個單車自然方便了許多,畢竟沒辦法在這天仙宮內策馬奔騰不是?再說騎個自行車對於他人也安全。就算撞了一下,無非也就是個皮肉擦傷而已,若是讓馬車撞上一下,那就自求多福吧。

    黃俊明騎著單車搖搖晃晃的在天仙宮內竄來竄去,納悶的是偌大個天仙宮的眾人好像憑空消失了一般,騎到哪裡都沒有半點人影。黃俊明這才覺得有些不對起來,黃俊明內心一急,蹬單車的速度不由的加快了起來,反覆查看了幾個已經建造完的區域,沒人!正在建造的區域,沒人!連匠人也沒有!四週一片死寂。黃俊明心中一陣寒意升起。就差山門沒看了。黃俊明急急的蹬著單車奔向琉璃牌樓處。

    從天仙宮下到琉璃牌樓處,本就是一個下坡,黃俊明剛剛看清山門口黑壓壓的聚了一大幫人,呆呆的站立在那裡,心急之下連忙剎車,結果包裹在車輪上的破布馬上就被磨漏了,生鐵在青石路上一陣摩擦帶起一流火花。刺耳的摩擦聲在原本沉寂的山門處格外的響亮,眾人都紛紛扭頭向著黃俊明看去,這一看嚇了一大跳。

    無敵風火輪?這個念頭在每一個道士的腦海中浮現起來。同時也不由自主的讓開了一條路。

    黃俊明總算在山門處止住了自行車,索性沒有撞到人不過,黃俊明一抬頭正見那法琳所寫的言論。黃俊明讀完,也瞭解了為什麼天仙宮的道士們和工人們都在這山門處默默不語。佛教的反擊,來了!
weichang95 發表於 2012-8-26 05:26
no、71佛道論爭(一)

    佛教對道教的反擊在法琳的一紙告示後轟轟烈烈的開展開來,下至黎明百姓,上至達官顯貴,皇室宗親都知曉了此事。本來不管事事的李淵竟也來了興趣,親自下旨進行一場佛道之間的辯論,然而作為長安城附近的最大道觀天仙宮,更成為了好事者每天翹首期盼的地方之一。

    此時的李世民還未登基,李淵的命令一下達,轟轟烈烈的排佛運動立馬就消弭殆盡了。地方衙門在觀望,普通百姓在觀望,佛家道家也在觀望著在這場佛道佛道之間的辯論誰會勝出,誰又會失敗。

    李淵雖然下旨進行佛道之間的辯論,但卻沒有提及怎樣進行辯論,結果法琳禪師帶著眾和尚連挑長安附近十一觀。說實在的,佛教在印度辯不過印度教,但在中國卻常常辯的過道教,不是說道教不行。而是大道至簡,入道門的大多心思簡純,從來不會把事務想的複雜。而且佛教本來就有辯經一說,時常辯來辯去。思維上自然更敏捷一些。再者此次道教是被動的,不得已的情況下去和和尚們辯論,臨陣磨槍,口渴挖井。自然比不上時時刻刻準備辯經的和尚們。所以接連被挑大小十一個道觀。是在是丟盡了臉面。

    自打出了這事,長安城附近平常不怎麼往來的,還未與法琳發生碰撞的幾個道觀的觀主早早的就來到了天仙宮。而天仙宮的山門前,又立了幾桿旗杆,長安玄都觀、龍門洞、東嶽廟、三原縣城隍廟、太和山太和觀、鳳凰山擂鼓台,幾張道旗迎風擺動,中間有一跟最高的旗杆,高高的聳立在那裡,卻還沒掛上旗子。

    葛彥麟從山門內走出,手捧著一個被紅布蓋著的盒子,走到那最長的旗杆處,狠狠的將紅布扯掉,露出明黃色的一張大旗來。不一會大旗升到旗杆最頂端,迎風舒展而開,卻見龍紋金線的旗子上又被端端正正的繡了三個篆體大字「天仙宮」。旁人看了去只覺得天仙宮深受恩寵。天仙宮的眾道士卻知道,在深受恩寵中又蘊含著極大的危機。今天的這場辯論,勝則罷了,敗則名譽掃地,道教從此出門不敢抬頭。

    所有人都靜靜的等待著法琳禪師的到來,整個山門處壓抑,沉悶。無人敢去出聲,幾聲蟲鳴聽在耳中也是格外的響亮。在這節骨眼上,本來作為這天仙宮主力的黃俊明黃大仙師卻不知去了哪裡,葛彥麟等眾弟子尋找了許久也找尋不到,不過他們也知道,將黃俊明不在天仙宮的一事說出去之後,這勉強聚集起來的道門又會鳥獸做散。所以也只能心焦的等待著。

    遠處傳來陣陣梵音,眾人心裡一激靈,佛教,來了!只見幾個沙彌開路,一邊敲著木魚,一邊唱著經好不熱鬧,隨後跟了四個年歲不低的大和尚,身披袈裟,寶相莊嚴,儼然一副得道高僧的模樣。

    一眾僧人走到天仙宮山門前,見眾人都在山門之外嚴正以待的等著,那還不明白什麼意思。高呼了幾聲佛號之後走到對面站定,依舊唸著不知名的佛經,好似勝券在握一樣。反觀道教這邊,人數遠多於佛教。卻有點畏首畏尾。讓人看了實在是要搖頭嘆息,我本土道教怎會成了這個樣子?

    「阿彌陀佛,不知百年道人可在?貧僧法琳,還請百年道人一敘。」法琳從僧人中間走向前來,單手豎在胸前,另一手掐著一串念珠。對著道教這邊的人問道。

    聽了法琳的發問,道教眾人這時才發現黃俊明不在此地。一下子就騷動了起來。卻聽那邊葛彥麟朗聲高喊:「諸位前輩,諸位道友。勿要驚慌,師尊稍後就到,還請諸位安靜。」說著走到法琳身旁,行了個禮說道:「恩師稍後就到,還請大師稍等片刻。」

    法琳和尚也不答話,點頭表示明白,竟然站在那裡閉上眼睛默念起經書來。很明顯是一副我此來就是為了見百年道人,其他人都無關,見不到百年道人就不走的樣子。道教這邊雖然氣憤,卻也無可奈何,只得等吧。

    一刻鐘過去了,兩刻鐘過去了。道教這邊又開始起了小小的騷動。半個時辰過去了。黃俊明還沒有出現,道教這邊已經有些人開始坐立不安。反觀那些和尚還是兀自唸經,對其他的是絲毫不關心一樣。沒辦法只好先轉移一下眾人的注意力,葛彥麟和風君子二人耳語了一陣。風君子突然走到佛道兩邊的中間,一招一式的打起太極拳來。

    剛剛走了兩式拳法,葛彥麟,萬冥子等黃俊明的徒弟在葛彥麟的示意下也跑到了佛道兩邊中央的空地上,站在風君子身後,跟著打起太極來。有榜樣,自然就有人跟隨,天仙宮大大小小的道士就沒有不會太極拳的,見這天仙宮內的幾個二代弟子都上前練拳了,也按照輩分一波一波的站在風君子等人的身後練了起來。

    震撼!這兩個字出現在幾個道觀的觀主的腦海中,幾百人一起打太極,的確是夠震撼的。慧劍飄飄,衣襟飄飄,行動之間,陰陽相生,盈虛消長,純潤自然。打太極拳打的就是一個心性,風君子帶著大家一遍又一遍的打著拳,不光打拳的人心情平靜了,連看拳的人也放下了心,跟隨著圓潤光滑循環往復的太極拳,消磨了那心中的一份躁動與不安。

    道教這邊和觀眾的注意力都在太極拳上,佛教那邊則是閉目唸經,誰都沒有注意到,又一隊人馬緩緩的來到了天仙宮的山門處。

    「仙師,你這天仙宮幾百道士被人都欺到頭上了還有心思練拳,果然都是一副好心境!」一個少年的聲音突兀的在山門前響起。

    「承乾!不得無禮。仙師,看來咱們是來晚了啊。」這事李世民那獨特的聲音。聽過一遍的人自然印象深刻。

    「殿下,小殿下,咱們來的可不晚,好戲才剛剛開始。」

    黃俊明終於來了,還帶著李世民一家子,正如他所說的那樣,好戲才剛剛開始。
weichang95 發表於 2012-8-26 05:27
no、72佛道論爭(二)

    「天仙宮百年道人見過各位道友,見過幾位大師,讓諸位久等,實在不好意思。」黃俊明見這一套太極拳已經收尾,朗聲走進佛道兩方的中央對著兩邊各行了一禮。同時示意風君子帶著眾道士們退去。

    「阿彌陀佛,百年道人你總算來了!」法琳和尚聽到黃俊明的到來,緩緩地睜開了眼睛,回了黃俊明一禮隨後說道:「不知老僧前些日子的疑問可有答案?老僧懇求仙師為我等解惑。」

    這老和尚還真是夠開門見山的,上來直接就問了起來。不過還好黃俊明早有準備,全然不懼此問。黃俊明也想立即回答,可這李世民和李承乾還在身後晾著呢,也不好。只得退卻道:「大師稍等,陛下既然允許你佛我道如此辯經。自然也派人前來裁決。而這位就是近日的裁判也是咱們當今的太子殿下,而旁邊這位便是當今皇太孫。」

    黃俊明簡單一介紹,算是草草得了了事。可李世民身為裁判,也得說上幾句,只聽李世民說道:「父皇派孤過來裁定此次佛道論爭的結果,但來之前孤也曾聽聞,佛教一方連挑道教十一處道觀而不敗,著實厲害。不過今日孤王就要看上一看,這天仙宮究竟將是佛教的第一處,還是第十二處!」說完便帶著李承乾走向了一遍,靜靜地看著。示意辯經可以開始了。

    法琳依舊還是那番話抓著「道生一切」四個字不放,或許是強調,或許又是怕黃俊明將問題忘了,再次問道:「道教所言,道生一切,難道道也生惡麼?若道也生惡,道就不是盡善的,那得到又得的是什麼道?得到之後又能做什麼呢?若說惡非道所生,惡又從何而來?何以說道生萬物?」

    黃俊明輕輕一笑,回答道:「大師想要瞭解這個問題,首先必須瞭解何為道!」黃俊明環視著所有人侃侃而談「什麼是道?道就是過程,道生一,一生二,三生萬物。也就是說在不斷相生的這一過程中,道循環往復,周行而不殆。道逐漸的離開,離開的越來越遠,遠道一定程度又返回來,萬物又復歸於道,因此道也是關係。」

    「道長貧僧問的是道生一切是否包著含惡,道長此言似乎並未回答貧僧的疑問吧?」法琳插口道。

    黃俊明暗自翻了一個白眼,繼續說道:「大師不要著急,且聽貧道一一說來,若把道僅僅當做過程,那便錯了。道是本源,天地萬物之母,無和有都來源於道,其玄妙和深奧,非言語所能及。作為本源,道是唯一的,無前無後,無上無下,無善無惡。又有前有後,有上有下,有善有惡。導致為物,惟恍惟惚,其中有物,其中有精。」

    「這麼說來,看來道長是說道可以生惡了?那又得什麼道?惡道?」法琳繼續追問。

    「大師問得道,得的是什麼道。這說來還是要瞭解什麼是道。道是規律,是天地變化的成因,道者萬物之奧,道存在於一切事務之中,貫穿一切事務發展的永恆規律,作為規律,道是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的。是不可抗拒,不能違反的。求道自然是為了求得大道的規律。而得道,得的是法則之道,天地眾生都要遵循道的法則,故從事於道者,道同於道。所以得道就是堅持遵循道的法則,遵循自古以來的法則,用來駕馭現實中的所有。堅持道的法則,天下自然和平安定,放棄道德原則,則會陷於兵荒馬亂之中,按照道的法則去作,道就會成全於人。天之道,利爾不害。」

    黃俊明半文半白的一通大談,全然用一本道德經就解決了法琳的提問。這也多虧了現世中那麼多訊息,才能給黃俊明這樣一個機會。當然這話聽在其他人耳中則完全不同。幾個長安城附近道觀的觀主,對於道家經典自然是非常熟悉,然而在他們看來,道就是虛無縹緲的,讓他們用一生去追尋的。而現在聽到黃俊明如此解釋道,自然是眼睛一亮。這才感覺到在生活中道無處不在。對黃俊明更是欽佩。

    同樣的這話聽在圍觀的香客耳中也是一陣驚愕,在他們眼中的道,就是道士口中的道。哪想到和自身如此的接近。本著對道的敬仰,日後的行為上更加的合乎道德的標準,此事暫且不提。

    「仙師,我懂了!」少年的李承乾剛剛才開始變聲,情急之下聲音就有些發尖。不過他卻絲毫不顧自己聲音的難聽繼續說道:「道生萬物,自然也生善惡,就像兩級陰陽一樣,但道本身無惡無善,是至公的。得道是為了瞭解事物發展的規律,和利用規律做事。自然是堅持和遵循著道的法則。所以得道與道是否生惡無關。得道之後自然是順著道的規律去做啦,仙師也說了,天之道,利爾不害。就是說道的規律是沒有害處的,沒有害處就自然成仙成神嘍!」

    此時的李承乾全然不想史書中描繪的那個暴虐陰霾的性子,反倒是很聰明,很勇敢,在這麼多人面前絲毫不漏怯的總結了黃俊明的話,說完竟然還洋洋9自得的朝著法琳和尚擠眉弄眼,好一個俏皮的性格。

    黃俊明聽完李承乾的答話,暗自點了點頭。轉身對著法琳和尚說道:「不知法琳大師可弄明白?」

    法琳也沒想到,黃俊明能準備的如此充分,要知道法琳曾經也是做過道士的,對道教的典籍也有一定的瞭解。深知道教最難回答的問題就是對「道」這一字的解釋。如今聽黃俊明將道教的道完美的作瞭解釋,不由得有些頹唐。雖然自知道教典籍中還有好多漏洞和矛盾的地方,但遠遠都沒有這一個「道」字有用。今日黃俊明要是不能完整的解釋好「道」的問題,肯定是會身敗名裂的。身為下凡的天仙,自當比其他道士更懂得什麼是道,若連黃俊明都不懂什麼是道。那道教在這大唐真的要被打壓的死死的了。佛教自然會上位。可是現在卻....

    法琳突然有了些心灰意冷的感覺。卻聽耳邊黃俊明那惡魔般的聲音再次響起.....
weichang95 發表於 2012-8-26 05:32
no、73佛道論爭(三)

    「法琳大師還有何疑問?」黃俊明調笑道。

    法琳和尚搖了搖頭,心底早就沒了再辯下去的打算。身為高僧的他雖然還有許多能扳的倒道教的疑問,卻也不敢再開口了,萬一再被黃俊明破解了,那佛教可是真的再也無法翻身了。

    黃俊明見法琳和尚搖頭不語,從心底也是舒了一口氣。捏了一把汗,道家典籍中自相矛盾,無法解釋的語句、字詞可是不少。黃俊明雖然對其一部分有些瞭解。但疏漏也不少。誰讓中國道教神系混亂呢,幾乎每個大些的道觀都尊崇一尊神像,奉讀一份經典,所以典籍之間的矛盾疏漏必不可少。要是法琳和尚真的問起這些,黃俊明還未必真的會作答。到時候可就慘了。

    至此黃俊明突然想起一個瘋狂地念頭,編纂《道藏》!編纂道藏正好可以收錄大唐全國的道教典籍,然後在對典籍進行挑揀、整理和改動。隨後刊發全唐,這樣在幾年之內,道教內部的思想自然會慢慢的形成統一。思想上統一了,破綻自然就少了。不過這可是一個曠日持久的過程。還是先解決眼前的事最為重要。

    李世民讚許的看了黃俊明一眼,似乎對他剛剛的回答很是滿意,不過既然是佛道兩家的論爭,總不能只讓佛教問道教。於是,李世民清了清嗓子,再次說道:「既然法琳大師沒有疑問。那就請問百年仙師。不知你對佛教可有什麼疑問?」

    此時的李世民就好像是一個三流的主持人一樣,問著雙方。黃俊明也不取笑李世民,畢竟那是即將做皇帝的人。反而很給面子的說道:「抱歉,貧道往日對佛經可是毫無研究。自然問不出來法琳大師這麼深奧的問題。不過貧道偶然翻動佛經的時候看到一則小故事,覺得不錯。可沒等讀完就做事去了。不知法琳大師和否為大家講一下這個故事?」黃俊明循循善誘的說道。

    本來法琳和尚一聽李世民讓黃俊明問佛教的典籍,就是一驚,不過聽黃俊明所說,他對佛經並無瞭解只是讀過幾章故事而已,不由得心情一鬆。又聽黃俊明說記不清故事的內容了。想要重新聽一遍,法琳心裡不知念了多少遍的阿彌陀佛。入洩重負的擠出了個微笑,對著黃俊明說:「仙長,不知是哪個故事沒記起來?」從法琳稱呼黃俊明的稱呼就可以看得出來,現在的法琳可是不敢向連挑十一所道觀一樣了。對黃俊明雖然談不上恭敬,但也算禮數週全。

    黃俊明見法琳上鉤,伸出兩個手指在髮簪中抓了幾下,故作思索的說道:「好像是說一個菩薩和一個人走在沙漠之中,吃的東西都沒有了....」

    法琳果然對佛經異常的瞭解,僅聽黃俊明這隻言片語就知道自己讀過。直接接口說道:「這不是故事,而是有人和佛祖說對話,有佛典有問,如菩薩行荒遠之域,絕無可得食,僅同伴一人,殺之則生,否則死,此將如何?」

    「對啊,將如何啊!」黃俊明插口道。這時法琳才覺得有些不對。可是悔之已晚,只得硬著頭皮繼續說道。

    「佛...佛...言菩薩為....為....」法琳知道後面的話是什麼,自然也不敢多說,只得期期艾艾的拖延著。法琳身後有幾名僧人也反應了過來。熟知怎樣辯經的他們也是面色大變,一滴滴冷汗從額頭滑落。焦急的向法琳打著眼色。

    眾香客也不是傻子,自然發現了不對,紛紛起鬨道:「兀那和尚,快說,到底怎麼回事!」一時間整個天仙宮山門前又是一片混亂。

    李世民也看出了樂子,不過身為裁判的他也必須要履行自己的責任,於是重重的咳了幾聲:「咳咳,大家安靜!」這話一出,雜亂的聲音自然消停了一下,不過見李世民只是這麼象徵性的一說。隨即就沒有了下文。也不管李世民的太子身份。紛紛繼續喊道:「和尚!快說啊,這故事不錯,我們喜歡!」

    全然都是看熱鬧不怕事大的存在,幾聲高呼下來,法琳竟然急火攻心暈了過去,被身後的幾個和尚手忙腳亂的抬到了山下。最終也沒說出這個故事的結尾。眾香客們不禁有些失望。

    「仙師好計策!」李世民笑呵呵的走到黃俊明身旁說道:「仙師既然能給這些和尚下套,想必也是知道這故事的結尾吧?孤王可是對這個故事很有興趣啊。」

    幾個香客離著李世民比較近,聽清了李世民所說的話,紛紛附和道:「仙師!給我們講講吧,您肯定是知道的!」

    黃俊明暗自想了想,清了清喉嚨開始說道:「剛剛法琳大師也說了,這不是一則故事。既然諸位愛聽,那貧道就簡單說一下。」此時的黃俊明儼然一副天橋說相聲藝人的模樣。

    「原文是這樣的,諸位聽好,有佛典有問:如菩薩行荒遠之域,絕無可食,僅同伴一人,殺之食則生,否則死,此將如何?佛言菩薩為續慧命故、續法命故、寧殺人食之。出此險已,力度眾生。!」

    黃俊明抑揚頓挫的將這短短百十來字說的個字正腔圓,全都進了周圍香客的耳中,這話聽在大眾的耳中可不亞於晴天霹靂一樣,拋棄同伴在大唐人眼中可是相當不道德的,而且還向同伴下手,是在是不可饒恕。李世民聽了這幾句話感慨更深,一張原本有些嬉笑的臉直接拉了下來。顯然又想起了玄武門之事。於是佛教在李世民心中又降低了一個層次。

    黃俊明可不管,大家是怎麼想的繼續說道:「又昔,佛於因地修行,割肉飼虎。貧道由此有一問,為何不殺虎續慧命而渡眾生?望各位居士代為轉告佛家。」
weichang95 發表於 2012-8-26 05:34
no、74佛道論爭(四)

    黃俊明此言一出,可是讓周圍一眾人等打心底震了幾震。似乎黃俊明還覺得他所說的對大家的震撼還不夠。繼續開口說道。

    「貧道還有幾問,還請諸位居士轉告諸位和尚,第一問,佛家說,只要建造、跪拜佛像就能抵消自身的罪業。但諸位可以想一下,與其將一貫銅錢交予佛祖,不如將這一貫銅錢拆分開來贈於流離失所的窮人。而金剛經中曾寫道:『若見諸相則見如來。『在佛教剛剛進入我炎黃大地時,可有過造像贖罪?據貧道所知,那時的佛家是禁止隨意造像的。造像本就不是佛法本意,貧道想問你等所拜之佛意欲何為?」

    又是一個重大的消息,砸在眾人中間,有幾個對於佛教稍有瞭解的香客。略一回想好像真是這麼回事,一個個的開始相互之間交頭接耳起來。不過在另一些人的耳中,黃俊明的那一句「與其將一貫銅錢交予佛祖,不如將一貫銅錢拆分開來贈與流離失所的窮人」可是讓他們感慨頗深,卻沒想到他們自己不也每日給這天仙宮添加香火錢麼。不過就算他們想到了,也是心甘情願。道修今世,佛修來生。這一點大家還是知道的。甘願在道觀中花香火錢的,大多都是對飄渺的來生毫無興趣。

    同是敬神祈福,既然佛修來生,又何必在今世受苦,將銀錢給予佛教。換得來生的美好。道修今世,自然用香火燃了今世的些許錢財,為今世帶來寧靜的灑脫與福運安康。至於來世,那就讓來世的自己繼續信奉道教就好了。

    黃俊明見大家都將自己的話記下,挺胸抬頭的向前走了幾步,繼續說道:「貧道第二問,何為因果?因果之說,我道家也有。不過我道家的因果,講求順其自然。根據你的所作所為自然而然的得到相應的結果。反觀佛教因果,無一不充滿恫嚇與恐怖,例如,勸人食素本意是好的。可到了一些和尚的口中卻變成了吃肉食,來世就會變成動物被人所吃。如此因果著實惡毒的很。」這次黃俊明即不歇息,也不給大家記憶的時間繼續說道:「貧道這最後一問問,是關於和尚的。按照佛法的本意,和尚的職責是引導眾生認清世間真理,走向菩提之路,這也就是佛家常說的普度眾生,自利利他的本意。可如今看來,只有少數和尚能達到這一標準了。大多數和尚似乎更適合去做祭師,每逢節日請出佛像,隨後就大開寺門,引著信眾前來摸佛腳,為信眾累積佛緣,這難道就是佛要求和尚引領眾生的本意麼?」

    照比前兩個來說,這第二第三兩問可是沒那麼震撼了,因為大眾們早已習以為常。也不覺得驚奇,只是聽黃俊明如此說來覺得有些被欺騙了而已。不過對於看熱鬧不怕事大的他們還是很樂意為佛教去傳達這三個疑問的。

    有一種人叫做人來瘋,就是說四周的人越多越活躍。本來性子很低的黃俊明今天也不知是怎麼的了,好似說上了癮。原本問完三問後走到山門內的他又折返了回來。「諸位,此次佛道之爭,僅僅是我道教徒與佛教徒的爭論。與聖、神、仙、佛無關。」黃俊明說完,便頭也不回的帶著天仙宮的道士們奔著宮內而去。留下一幫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的香客,互相呆滯的凝視。直到過了好一會,才鳥獸做散,各自忙各自的去了,而李世民父子卻早早的上了天仙宮。

    天仙宮內的事,稍後再說,不過這天仙宮外的消息可是傳的飛快,無怪有人曾說過最謂的是人言,佛教幾個有頭有臉的和尚狼狽的下山自然被很多人看到,再過一會正趕上從天仙宮下來的香客,稍一打聽整個事情的經過就出來了,自然競相傳誦。不久整個長安城都反覆思索著黃俊明問佛教的幾個問題。和黃俊明對道教的道字的解答。

    說實在的黃俊明問的問題遠沒法琳和尚問的那麼飄渺,反而很切實際。是每天都發生在人中間的實事,這種問題早就被眾人看在眼裡。今天黃俊明發問,也等於是問出了大眾的心聲。佛教一方也只能默默地吃下這個暗虧,無法作答。

    反觀天仙宮內,李世民父子坐在百年殿內的蒲團上,悠哉游哉的喝著天仙宮的茶水。很是愜意。黃俊明則一臉抽搐的看著已經空了一半的茶壺,內心一陣抽搐。太不把仙人當回事了!

    「仙師,都是老熟人了。那麼嚴肅幹嘛?難道還讓孤王向您行禮?孤王知道,仙師不是那種重禮的仙人...」李世民毫無即將當皇上的威嚴,反而顯得有些嬉皮笑臉起來。按照黃俊明的心裡話那就是我和你很熟麼?

    沒等李世民說完,李承乾那正在變聲的嗓音突兀的響起:「父王,仙師是心疼茶水呢!不過仙師您這天仙宮的茶水可比皇宮裡的好多了。承乾可是非常喜歡呢。」

    黃俊明內心一陣狂吼,這都是什麼和什麼啊。該當皇上的人嬉皮笑臉也就罷了,怎麼連生的兒子也想連喝帶拿?雖然心裡一百個不願意,但嘴上還是說著:「小殿下喜歡臨走的時候就拿去一些好了,雖然這茶在天仙宮內也不多。但還是可以勻出一份的。」

    「仙師。」正當李承乾那邊滿心歡喜的時候,李世民又突兀的叫了一聲。

    「嗯?」

    「孤王來之前,父皇讓我帶來了密旨。」

    「什麼?」

    「當時說若此次天仙宮與佛教的論戰勝了才能給你。」

    「拿給我吧」

    「仙師鈞鑒:今佛道之爭,道教勝。朕甚感欣慰,自朕為天下玄門總領袖,鮮有作為。愧對始祖太上玄元皇帝。此日過後,我道勢必然大漲,故朕將下令,從此天下道士錄屬於宗正寺,班列於諸王之次。」

    黃俊明被這則密旨震了一下,宗正寺可是管理皇室宗族事務的機構,李淵將道士劃歸到宗正寺管理,顯然是將道士當成了自己的本家。如此一來,這道教就成了大唐的國教,也成了皇室家族的宗教。徹底的將道教綁在了大唐朝的戰車上。真是好算計。

    ——————————————————————————————————————————————————————————————————————

    唐朝道士歸宗正寺管理確有此事不過是在唐高宗時期。
weichang95 發表於 2012-8-26 05:35
no、75佛道論爭(完)

    道教成為了國教,自然是有好處的,起碼信徒和香火與日俱增是肯定的。但是要知道捧得越高,摔的越慘。一些基礎性的東西對於當前的道教來說是很缺失的。比如香火錢的去處。比如道教的科儀,再比如缺少實際的統一目標。要知道越是基礎的東西越為重要,道教的發展必須是要靠這些基礎一點一點的累積起來,這縱然直接將道教提升到高位,恐怕不是什麼福事。

    不過福禍相依也不用黃俊明去多想,順其自然,任其發展就好。在發展中找出漏洞,隨後補上漏洞才是最好的辦法。反而黃俊明覺得,這佛道論爭雖然還未結束,但也用不上他和他這天仙宮什麼事了。之後也無非是佛道兩家的小輩們站出來,你咬我一口,我咬你一口。所以也不再去關注,反而研究起李世民的登基大典來。

    果不其然,幾天之後,佛教大敗的消息傳到大唐四處。李淵也下令天下道士歸宗正寺管轄。這可興奮了一大批的修道之人。痛打落水狗這種事情誰都愛做。不過也有些道士偷雞不成蝕把米。但這都不是黃俊明所關心的。可不知怎的,卻將儒家也捲入到了這場佛道論爭中,這就讓黃俊明不得不去關注了。

    這事還得根據法琳貼在傅奕家大門前的那張告示說起。告示中其實本來沒有儒家半點關係,只是提了一下周武帝三教分次一事。按照周武帝當時為三教制定的順序,應當是道、儒、佛。佛教是三教中最末的宗教。而法琳所說三教至尊也是佛教,巧的是傅奕的家周邊本就有許多儒生,當其中一個儒生發現這點之後立即將這話傳了出去,這樣一來可就亂了套了。

    自古以來炎黃大地上儒道二教本無太大的衝突,甚至有些兼容並蓄,互相納補的意思。很多儒生都信奉道教,很多道士也對儒家典籍瞭解甚深。再說孔聖人還和老子請教過學問呢。所以儒道兩家孰先孰後,眾儒生們絲毫不去在意。全然等同於自家兄弟爭大小。但是現在佛教反而口出狂言是三教中的至尊。這可讓眾儒生門大為惱火。

    按照儒生的說法,其實也很簡單。佛教來自於天竺,乃蠻夷之教。蠻夷文化不及華夏,蠻夷之教自然也就不及華夏,所以不能信奉佛教。佛教也必須排在儒道兩教之後。再者孔丘,老子都出生在東方,為木,屬陽才造成了儒道兩教的建立。西為金,屬陰,是佛教發源的地方,陽尊陰卑。所以儒道優於佛教。

    這樣一來佛教自然不願意了。於是一場道、儒、佛的三家口水戰緩緩地拉開。要知道儒生雖然對佛經道經的理解不是很深,但勝在會引經據典。道教的道士雖然不會辯論,但對經典研究的比較熟悉。於是儒道之間再度聯合。反觀佛教,人家早就有說佛經是越辯越明。所以自然來者不拒。

    這樣,這一場佛道論爭就成了拉鋸戰,一邊儒道兩家準備不足,時常戰敗。另一邊佛家僧眾流失,缺少中流砥柱。自然就這樣掛在了那裡,在者儒釋道三家各有特色,論戰往往也成了不記後果的揭短揚長。

    「師尊,外面都吵翻天了,為什麼我們天仙宮不去制止他們呢?」天仙宮百年殿內,金蟬子像個問題寶寶似的問道。手中還擺弄著一個熟牛皮圈。

    黃俊明身前又是亂亂糟糟的一圈圖紙。手裡還掐著幾張。聽到金蟬子的問話出聲說道:「金蟬,你幾天沒讀經書了?」

    「這不幫師尊您咕噥這些東西呢麼。嘿嘿,弟子今晨還讀了呢!」金蟬子討好似的說道。

    「既然最近有讀經書,你可知道,善者不辯,辨者不善的含義?」黃俊明佯作發怒,舉起手中的幾張紙向著金蟬子的腦袋打去。

    「弟子當然知道,善者不辨,辨者不善出自《道德經》的第八十一章,原文說的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辨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這句話告訴我們成實的話不一定好聽,好聽的話不一定誠實。世間的好人不一定會花言巧語,能言善辯的人不一定是好人。聰明的人不一定博學,見多識廣的人不一定真正地聰明。我知道了,師尊難道要教導弟子,不能做像佛教徒那樣的能言善辯的壞人?」

    黃俊明可被這金蟬子氣得不輕,那能言善辯的佛教徒是壞人,你師尊我辯退了佛教徒,那我豈不是成了壞人中的壞人?黃俊明順勢將手中的紙捲好,在金蟬子的腦袋上重重的敲打著說道:「人的修行重在於行動,而不在於辯論,如果是真理,沒有必要每天去爭辯,一天到晚爭論不休,也未必能辯論出來什麼是真理。一切真理在於證道,只有修身修心,才能真正的領悟。想必天仙宮內想要出去參加爭論的不少吧?你可以將我說的轉述給他們。如果他們聽了這話還要執意去參加辯論的話,那就去吧。」

    金蟬子應聲退下,不久整個天仙宮原本因為佛道論爭而亢奮的道士們都漸漸的靜下了心。不在吵嚷著去參加辯論。在加上天仙宮每日人來人往,自然又將黃俊明的這一番話帶了出去,道教的道士們隨即也就撤出了辯論。畢竟《道德經》可是道家聖經。肯定說的是對的,再者黃俊明此時在道教的聲望可是一時無兩。道教人士自當尊從。

    不過這道教一撤,那些參加辯論的儒生可就苦了,沒人為他們指引佛道典籍。自然是節節敗退。不過還好,在說和做的方面老子和孔子的思想是一樣的。不久就有人翻出了《論語》「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這下,連儒家也從這場大範圍的論戰中掙脫了出來。將還在莫名其妙的佛家留在了辯論場上,備受冷風吹。

    若說佛家不想撤出那是假的,不過誰叫佛理是越辯越明呢,只得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還給天下人留下了個只說不做的印象,在這場爭論中可是輸了個徹底。
weichang95 發表於 2012-8-26 05:36
no、76李世民登基

    若問黃俊明最為期待的事件是什麼?告訴你!是親眼看到被稱作「天可汗」的李世民登基稱帝,可是真正的到了李世民登基的這一天,黃俊明卻有些退縮了。不為別的,只因為這天沒亮就跑到這皇宮之中挨餓受凍,光是這點就讓已經習慣睡覺睡到自然醒的黃俊明有些疲憊。

    等天地間第一縷陽光照到皇宮時,李世民的登基儀式總算開始了。人都說:人靠衣裝,馬靠鞍裝。這李世民一身滾龍皇袍,確實有那一代明君的樣子。

    按常理來說,新帝即位首先要頒佈舊帝遺詔,可李淵還好好活著呢,頒佈遺詔這一說自然不成。這可難為了大唐的精英們,最後一合計,這沒有遺詔,那就直接受傳國玉璽吧。這個更簡單明了易操作。於是就造成了現在這樣,太極殿內一個身著龍袍的老皇帝靜靜的坐在龍椅上。太極殿外一個身穿龍袍的新皇帝呆呆的站在殿門口。

    「吉時到,授受傳國玉璽。」太監那尖細的聲音劃破清晨的寂靜。

    李世民整理了一下衣冠,身後跟隨者一眾原秦王府屬臣。大踏步的走進太極殿。而此時的黃俊明卻早已在太極殿內和一些武德老臣一起站在李淵的龍椅下方,原本按照黃俊明的意思是和李世民一起進殿的,可禮部官員死活不同意,非說李淵是天下玄門總領袖,黃俊明是天下玄門領袖。自然應當和李淵一起等著新皇。

    沒辦法,黃俊明也值得和一眾老臣們看著李世民帶著屬下們雄糾糾,氣昂昂的走了進來。

    「兒臣參見父皇,祝父皇萬壽無疆。」李世民帶著部眾們跪在龍椅的台階下面,叩頭說道。

    李淵反覆撫摸著手中拿一方用黃綢子包裹著的大印。似乎有很多不捨。「世民,今日朕就將這大唐的一切託付給你了。從今以後你就是大唐的新皇帝,朕老了,沒多少日子了。」李淵從龍椅上走下,手中緊緊的攥著那包裹住傳國玉璽的黃綢,走到李世民身前。眼角間似乎還泛著淚花。突然神情一肅,朗聲道:「世民,伸出手來。朕將朕一手創立的大唐賜予你!」

    說罷,重重的將傳國玉璽放在仍然跪在地上,低著頭卻高舉著雙手的李世民手裡。玉璽本來不重,卻代表著大唐一千二百萬平方公里的一切,自然重若千鈞。

    傳完玉璽的李淵在太監小耗子和幾個老臣的陪同下走也不回的走了。此後幾十年內,這太極殿就是李世民的了。除了黃俊明,沒有人注意到李淵在給李世民玉璽的時候說的是「賜」。也沒有人注意到李淵走時的那份沒落與孤獨。

    不過從此,這大唐就要開創一個新的時代!在中國歷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李世民待李淵走後,輕輕的抬起頭,稍微有些散亂的發髻擋住了他的眼,一手托著玉璽,另一手小心翼翼的打開包裹著玉璽的綢子。當玉璽再次呈現於眾人面前,李世民猛地從跪地而起,高高的將玉璽舉過頭頂。

    眾臣無論老幼,全都跪倒在地。「臣等參加陛下!」

    「眾愛卿平身」李世民將手中的玉璽放在案前。沉聲說道。

    待大臣們全都起立按照次位排列好,又是一聲太監嗓子喊道:「請陛下出城祭天。」

    自秦始皇以來,但凡新帝登基都要祭拜天地,告知上天自己是新一任的天子。不過這可繁瑣的要死,黃俊明早就知道祭天的程序,也懶得去,反正祭天這事和他無關,好戲還在後頭呢。所以黃俊明悄悄地溜出了人群。自己決定找個地方先吃些東西,墊墊肚子。

    反正祭天要小半天時間,祭告宗廟、社稷、萬民又要小半天時間。這加起來就是一個上午。下午還要覲見百官,四方朝賀。要輪到黃俊明出場那肯定就是到了晚上了。所以黃俊明絲毫不著急。悠哉游哉的在皇宮內走著,當然這皇宮的內宮黃俊明去不得。其他地方倒也是暢通無阻。

    走著走著,黃俊明發現自己貌似走錯了位置,黃俊明只想著內宮去不得卻忘了這太極宮還連著東宮。從太極宮走過來的人,東宮的侍衛自然不會阻攔,任由黃俊明走了進來。黃俊明也是發現前方一個似曾相識的幼小身影才發覺不對的。

    「仙師,您來了。青雀快來見過仙師,仙師可是下凡的天仙呢。」李承乾的童音在黃俊明耳邊響起,驚得黃俊明打了一個寒戰。不過看到年僅7歲的李承乾從身後拽出來一個小胖墩,黃俊明不禁覺得好笑。看樣子李承乾和李泰起碼小時候關係還是很好的嘛。要不是知道這兩個孩子,長大後為了皇位掙得你死我活的,黃俊明也得為現在這哥倆的感情表示羨慕。不過黃俊明知道歷史,只能看向李承乾和李泰的眼裡滿是憐憫和悲哀。

    「兩位殿下...」一個輕柔的女聲從拐角處傳來,不一會轉過來一個宮裝侍女,陡然間到黃俊明不由得失聲尖叫「啊!」

    這不淡淡是嚇了她自己一跳,也嚇了正在沉思的黃俊明和正在打量著黃俊明的李泰一大跳。沒等黃俊明緩過神來,那個女聲又開口說道:「百年仙師,您怎麼在這裡!」黃俊明一瞧,不是千金公主的侍女小雪又事誰?

    「原來是百年仙師來訪,快快請進。」又一個二十多歲模樣的美婦從拐角轉了過來,身後還跟著幾個侍衛和侍女。想來以為發生了什麼事情。

    黃俊明看著李承乾,李泰兩個小傢伙不做聲的跑到美婦身後,甚至李承乾還對著黃俊明做了個鬼臉。一道靈光在黃俊明腦海中閃過---長孫皇后!

    —————————————————————————————————————————————————————————————

    ps:前兩張略有更改,更改的是李承乾的年齡。另:此時李承乾應該是7歲,李泰6歲。李世民29歲,長孫皇后25歲。
weichang95 發表於 2012-8-26 05:37
no、77兩龍相爭

    對於長孫皇后,黃俊明可是異常瞭解,史載長孫皇后小字觀音婢,名不見載,就這陽一個名不見載的女人。卻為一代明主李世民掌管好了**的一應事務。讓李世民安心處理朝政。往進了說,在李世民與李建成,李元吉交惡時又竭力爭取李淵**對李世民的支持,甚至在玄武門事變當天親自帶著李承乾慰勉將士,往遠了說,在即為皇后之後,常常借古諷今,匡正李世民為政的失誤,病保護忠正得力的大臣,雖然早崩,卻是古今中外的奇女子之一。

    對於長孫皇后此人,黃俊明可是非常敬佩的,但聽到長孫皇后的邀請,黃俊明可不敢真的跟隨她進去,只得推辭到。

    「貧道謝過長孫皇后好意,不過貧道一會還有要事,是在不敢叨擾皇后。」黃俊明語氣誠懇而低沉的說著。

    長孫皇后聽到黃俊明如此說,不經意間卻皺了皺眉頭,弄得黃俊明有些發懵,沒等黃俊明猜測她皺眉的原因。長孫皇后輕咬貝齒出聲說道:「仙師妄言了,小女現在只是太子妃而已,可稱不得皇后。」顯然長孫皇后將黃俊明劃歸到了吹噓拍馬的阿諛奉承之人。

    黃俊明這事也發覺到剛才說話只見的事務,不由的有些尷尬。只得將剛才的話推脫到是卜算而來。

    「呵呵,太子妃殿下貧道可不是妄言,貧道略懂觀人之術,半月之內貧道所言就會成真。」

    黃俊明說的可是斬釘截鐵,鑿之確確,不過顯然未來的長孫皇后不願在這個話題上繼續下去,見黃俊明提及他的卜算相面之術。對著黃俊明說到。

    「陛下當初也和小女提及過仙師卜筮無雙,所言無一不准,小女先謝過仙師吉言了。」一低頭又看見,李承乾對著黃俊明做著鬼臉,不由得輕笑道:「程乾,既然認識仙師,為何仙師來了不去告訴娘親?」語氣中充滿著母愛,絲毫不見一絲責怪。

    不過李承乾聽後竟然又往長孫皇后的身後縮了縮,長孫皇后見此,嘴角不由得泛起一絲微笑:「你這孩子,仙師既然卜筮無雙,可否為這兩個孩子算算?」顯然長孫皇后只是怕冷落了黃俊明隨口一說。

    不過就是這隨口一說,讓黃俊明內心一禁,怎麼辦?難道要告訴長孫皇后這兩個孩子日後會為了皇位爭鬥不休,最後弄出了個一死一囚禁的結局?

    看到黃俊明面色猶豫,長孫皇后也是內心一驚,對於黃俊明的卜筮之道。她可是多次聽李世民說起過,無論是預言李元吉的死,還是預言這武德九年發生的幾次叛亂。乃至預言出李世民登基稱帝。無一不准,在這個封建迷信的世代。長孫皇后可是對李世民的卜算異常的相信。看到黃俊明的猶豫,長孫皇后已經知道事情不是那麼簡單的了。

    「雪兒,帶兩位殿下先回去。」長孫皇后扭頭對著千金公主的侍女雪兒說道,又揮手讓身後的侍衛和侍女站的遠些。才對著黃俊明說到:「仙師可有為難?難道這兩個孩子....」

    黃俊明有些無奈,開始悔恨自己沒有跟著李世民前去祭天起來。只是長孫皇后發問又不得不答,也不能信口雌黃。實在是為難。

    「不知太子妃殿下所問是何方面?兩位皇子的姻緣?成就?還是福祿?壽命?」黃俊明咬著牙說道。

    「仙師學問果然廣博,僅僅是這麼一會功夫就能看出這麼多東西。程乾和青雀的姻緣肯定差不了。小女就先問問成就吧。」長孫皇后對黃俊明的卜算這時可是深深地佩服。

    聽到長孫皇后問的是成就,黃俊明一下子舒了一口氣:「那貧道就先說大殿下吧,貧道觀大殿下,敏慧,大體自是為政典範。」黃俊明也是聰明只撿著李承乾腿瘸前好的方面說。

    那個母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聽到黃俊明如此說,長孫皇后心中自是喜氣洋洋,不過常年的秦王妃,太子妃生涯讓他學會了波瀾不驚,不過見李泰的成就黃俊明還沒說,不禁出聲問道:「那青雀...」

    「貧道觀四殿下,應當雅好文學,才華橫溢。」黃俊明又是只撿好的說。

    「這麼說來,青雀日後會是一代文豪?」長孫皇后一聽這兩個孩子的將來都是十分的出色。喜色浮上了面頰。「那不知他們的福祿方面又是如何?」

    黃俊明聽了這個,不禁暗笑,李世民這一登基,他的孩子不都直接從王子升級到皇子?身為皇子福祿能缺少麼?

    「大富大貴。」黃俊明這次可是惜字如金。

    長孫皇后聽了這話,似乎也想到了什麼,知道自己問了個傻問題,不由得噗嗤一樂。隨即繼續問道:「那他們倆定然是相親相愛互相輔佐了?」

    這下可讓黃俊明的面色大變,按照順序長孫皇后應該問的是兩個孩子的壽命啊,為什麼會問這個問題!黃俊明實遲疑著實在不好回答。長孫皇后見此,臉上也陰鬱了下來。似乎察覺到了什麼。顫抖著說道:「仙師,還請告知,這連個孩子...難道?」

    黃俊明是在忍受不住,只得將牙齒咬得生生作響,費力的從嘴中突出幾個字:「兩龍相爭!」

    長孫皇后聽此,似乎覺得世界都變得昏暗起來,嘴裡不住喃喃道:「冤孽,冤孽,我就知道...世民殺了大哥四弟。也難怪連自己的兒子也會不其後塵。仙師,可有解救的辦法?」似乎長孫皇后認定黃俊明就有解救的辦法,用哀求額目光看著黃俊明。

    黃俊明也實在是受不了這種氣氛,可憐天下父母心。思索了片刻,只得說:「太子妃殿下若是信得過貧道,三年之後帶著四殿下來天仙宮吧。時間也不早了,貧道該離開了,還請不要告訴陛下。」說完黃俊明扭頭便走,絲毫也不願在這東宮多呆一會。

    留下長孫皇后失魂落魄的走回東宮的內院。千金公主看見長孫皇后走了回來,卻沒看江她陰鬱的面龐,慇勤的問道:「二嫂,仙師他....」

    「走了」長孫皇后惜字如金。

    原本笑容滿面的千金公主心情瞬間地沉了下來。喃喃道:「他果然還是對我不在意。」
weichang95 發表於 2012-8-26 05:38
no、78李世民入道

    人都說時間如水,的確是這樣。黃俊明惶惶逃離了東宮。還沒覺著過了多長時間就已經到了下午。此時李世民已經從祖廟歸來。正在休息準備晚上甘露殿的宴會。黃俊明卻一襲盛裝早早的等在了甘露殿。這新帝登基也到了他該出場的時候了。

    傍晚,甘露殿內群臣云集。按等次排列做好,甘露殿的上首並排放著兩張龍椅,似乎表示著李世民和李淵晚上會一同過來。更讓眾臣子們小心翼翼起來。黃俊明躲在甘露殿的偏殿打坐。一身當初為神像開光時的道袍穿在身上,盡顯仙人之氣。

    又等了半個時辰,黃俊明隱約聽到甘露殿正殿傳來一聲:「太上皇駕到,皇上駕到。」於是從打坐中站起輕輕地整理了一下道袍,輕輕地走到甘露殿門前。

    「傳仙師百年道人。」甘露殿內傳出一聲太監的唱諾。

    黃俊明並不領會眾大臣驚愕的目光,甩了甩道袍,大步走進甘露殿,一直走到李世民李淵面前,躬身做了個道揖。口中說道:「貧道百年,見過太上皇,見過陛下。」

    「仙師,勿要多禮,今日之事麻煩仙師了。」李世民對著黃俊明回了個禮。懇切的說。

    台下眾大臣面面相覷,這又要鬧哪樣?新帝登基當晚的賜宴不應當是這樣啊?怎麼突然叫這個道士上來?雖說這個道士是天仙下凡,身份非同一般。按照常理也只要在前排留個座位以示恩寵就可以了啊?雖說這些大臣沒有一個是笨的,可用他們的那分思維,還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

    李世民和黃俊明並沒給大臣們留下猜想的時間。互相使了個眼色,隨即示意一個太監請出一份聖旨來。

    「朕自幼喜好道教,然隋帝暴虐,民不聊生。使天下戰亂。百姓流離失所。雖欲求道,但征伐不斷,無從拜訪名師。深感道德難求。常言道:一言一句,非跋山涉水而不得聞;一卷一偈,非跪地膝行而不得見。誠然,我華夏道教,博大精深,多有內秘,須師徒代代口耳相傳。而今躬逢盛世,教相昌榮,朕身為一國之主,更應教化眾生之迷濛,開示人天之本始,是乃當務之急。

    今有上界天仙下凡,道號百年,黃姓諱俊明,朕欲皈依道門,以證治國之道,為君之道。還請仙師主持授籙,功德無量!」

    新皇要當道士?聽太監唸完了聖旨,眾大臣既是錯愕,又有驚慌,在他們的心裡,大多都認為皇帝應當修儒,怎能去做那深山裡的閒云野鶴?雖說李世民已經言明是為了證那治國之道,為君之道。可是在這個大臣都是儒生出身的年代。全然是離經叛道之舉。

    幾個老儒甚至滿眼淚光的從座位中走出,跪倒在地上,不住叩頭,用哭腔喊著:「陛下不可,陛下從道與祖制不和,還請陛下三思啊!陛下!」

    李世民令冷的掃了幾眼幾個老儒,眼神中也充滿著無奈,上次帶著李承乾在天仙宮內和黃俊明談了很多,在黃俊明的講述下自然知道道教會在今後的發展中起到很大的的作用。雖說現在還沒發現道教的作用,可是李世民相信黃俊明所說的一切。為了將黃俊明和道教綁到李家的戰車上,僅僅將天下間的所有道士收歸宗正寺是不夠的。必須做出更貼近於道教的事情來。

    對於這幾個老儒,李世民也知道他們是真心真意的為國著想。但是,這就是政治。需要為將來可能出現的利國利民的團體進行投資和關注,怎樣能讓閒云野鶴一般的道士們承認?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將自己融入道教之中。大道三千,條條皆可正道。帝王之道想必也在這三千大道之中。

    李世民定了定心,嘴上說道:「祖制?你們告訴朕!何為祖制?太上皇可定為帝不可修道?朕之祖先太上玄元皇帝修得,朕又為何不得修道?道士一切事物的規律!為帝者修道,修治國之道,修為君之道,自可順應天意,治國安民,保我大唐歷經千世萬載而不衰。朕心已定,勿要多言!來人拜香案祭品!」

    說罷,李世民看了看黃俊明,暫不理會依舊在叩頭的幾個老儒,等香案祭品拜訪齊全,便出聲說道:「仙師,開始吧!」

    黃俊明點了點頭,表示理解,揮了揮拂塵朗聲說道:「一,自皈依道,寧捨身命,不皈依一切天魔外道。二,自皈依經,寧捨身命,不皈依一切外道典籍。三,自皈依師,寧捨身命,不皈依一切外道徒眾。道、經、師此乃我道家三寶。不知陛下可能做到?」

    「朕!自當銘記於心,自當遵從我道三寶!」李世民神情肅穆莊重的說道。

    「好!陛下乃是九五至尊,天子之軀。這天下間任何人也做不得陛下之師。故貧道今日僭越,待天收徒,不知陛下可否應允?」黃俊明也是一臉嚴肅。字正腔圓的說道。言語之間不怒自威。全然不是平日裡憊懶脫塵的樣子。

    「一切全憑仙師做主。」李世民語氣甚是誠懇,雖然說身份高了,但是一些表面的樣子也是要做的。古人最重什麼?無外乎天、地、君、師。拜師的時候無論帝王還是平民百姓都是要保持謙卑,以示尊敬的。

    黃俊明雖然早就知道結果,也還是要將所有流程都走完的。聽到李世民應允,從懷中取出一張用硃砂寫滿字的黃紙來。開始讀道:「好!奉道設壇,誦經秉燭,禳災祈福迎祥,玄裔弟子百年,本仙界書記官,為傳我道大法,乃替天收信士李世民為徒,皈依玄門,崇信道法,精修大道,更取道名貞觀子(稍稍白痴一下),是日虔誠沐浴焚香,上叩洪造意者,言念凡等,生居中土,忝列人倫,感天地覆載之恩,荷日月照臨之德,知恩有萬答報無一。今值武德9年八月四日躬逢,大吉良辰,就於甘露殿,天地相證,焚香化疏,命延黃冠羽士,叩誦。太上諸品仙經,備列香燭云馬,菲供之儀,以此懇祈來歲,千祥云集,百福駢臻,神功濟世,獲常安之慶生,生荷澤物,蒙庥一切有情,全叨默佑,弟子下情無任,凡言未盡謹,百拜上奉。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三宮九府應感天尊座前。聖慈洞回,昭格文疏。天運武德9年8月3日吉時具疏」

    黃俊明一篇道教皈依表文唸完將黃紙一折,隱晦的搓動了幾下,一股幽綠的火光憑空出現,從黃紙的底部緩緩的燒起,不一會就將整張表文燒的只剩灰燼。

    ——————————————————————————————————————————————————————————————————

    抱歉,出錯了。李世民是在東宮顯得殿即位。是西南疏忽了。
weichang95 發表於 2012-8-26 05:38
no、79李世民入道(續)

    突兀出現的火光讓所有人雙眼暴吐,目瞪口呆。甚至有些人喃喃著:「鬼火!鬼火!」沒錯,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鬼火』不過仙人用出,自然成了仙火,成了三昧真火。尤其是李淵,死死的盯著黃俊明的手。依稀記得上次黃俊明的掌中火是紅色火焰,手中開有一個奇怪的鐵物事。而現在這火可是憑空出現,讓李淵百思不得其解。最後也只能暗喜認為仙師的修為更精進了。

    不過整個李世民入道的過程似乎並沒有在李淵眼中發生似的,幾步肯定,又不否定。彷彿這整個甘露殿並無李淵的存在。可那明晃晃的龍袍,卻無法讓大家去將他遺忘。

    「自炎黃立國,太上賜教,均崇道尚德。繼千年一貫之優秀文化,承宗祖先哲智慧和心血,傳炎黃大地之信仰,處上為君本,安下為民俗,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謹從師訓,遵守道規,仁慈,儉樸,不盜,不惡,修善積德,勤持奉獻,心胸開闊,以維護與光大道教,振興我炎黃大地為己任。還請貞觀道友銘記。」黃俊明不理會眾人對憑空出現火光的錯愕。依舊公式化的說道。

    「不過道友乃人間帝王,自然不能入觀修行。所以也不必清靜無為,去情去欲,修心煉性,養氣煉丹,做一個在紅塵中自修的居士即可。雖說不必守我道家戒律,但請陛下遵循自己的本心。順天而行。」不知不覺間,黃俊明對李世民的稱呼已經從道友轉變回了陛下。這也昭示著李世民的入道儀式的結束。

    李世民聽黃俊明如此說,也明白了這入道的科儀已經完畢,那才剛出現的對道的謙卑氣息全然不見,又恢復了一代帝王本該有的莊嚴神色,不過還是對著黃俊明行了一禮口中說道:「多謝仙師。」

    突然李淵從龍椅上毫無預兆的站了起來,眾大臣一喜,又是一驚。喜的是看李淵那滿臉嚴肅,一些大臣自然以為李淵對李世民入道一事表示不滿。驚的是李淵竟然毫無預兆的從座位上站起。好歹也要示意一下太監,讓太監扶上一下啊。

    「世民,朕自從做了這天下玄門總領袖甚無功德,今日你既入了玄門,這天下玄門總領袖就給你罷。」說完又是讓那些尊儒的大臣們痛心疾首,顯然他們也沒料到李淵竟然對李世民入道表示支持。

    李淵如此一來,把黃俊明也嚇了一跳,這原本的計劃可不是這樣的啊。看李世民的樣子對著監視顯然是知道的。只得撓了撓頭,站在一旁。

    「謝過父皇。」李世民先是對著李淵行了一禮,隨後示意太監取來一份早已擬好的聖旨,黃俊明只是來給李世民主持入道儀式的,全然不知現在李世民要做什麼,只是安靜的看著。潛意識裡黃俊明覺得這聖旨似乎與他有關。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即日起對天下道士授籙品級。共受法籙五級九品。初授『太上三五都功經籙』領六、七品銜,升授『正一盟威經籙』領四、五品銜,加授『上清五雷經籙』領三品銜頭,加升『上清三洞五雷經籙』領正二品銜,再升『上清大洞經籙』領正一品銜。凡經三皈、九戒、十二願之道士,皆可經過考核後領取法籙。記錄在冊。九品授,太上三五都功職籙;八品授,太上北極伏魔神咒秘籙;七品授,太上盟威秘籙;六品授,太上洞淵秘籙;五品授,高上神霄寶籙;四品授,上清三洞五雷籙;三品授,上清大洞寶籙;二品授,上清玄真寶籙;一品授,上清洞真寶籙,上清天壇仙品玉格。欽此,武德九年八月。」

    李世民聽聖旨唸完,點了點頭,示意太監又取出一份聖旨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封天下玄門領袖,天仙宮仙長,仙界書記官百年道人為上清天壇仙品玉格,受上清洞真寶籙。總管一品以下,上至二品,下至七品道士之品級之授籙。封天仙宮為玄門聖宮天下各道,各州但凡有十人以上道觀之觀主,皆需入天仙宮修行考核,考核通過者按照等地授予八九品銜,優異者經百年道人許可,可授予七至二品銜。另召天下道觀整理玄門孤本,送至天仙宮,由百年道人總領整理勘定成集。以傳後世。欽此。還請仙師接旨。」

    黃俊明這回可嚇了一大跳,早就說過自己不從政,不如官場,可是李世民卻也想的好,直接將整個道教變成了一個政府部門。還把自己弄成了一把手。不過黃俊明也知道,李世民肯定會安排幾個信得過的屬下進來的。但是另一件事也讓黃俊明頗為頭疼。

    編纂道教典籍,並將全國道教典籍整理成冊可是一個曠日持久的事情,沒個的功夫可是下不來的。況且一些道教的煉丹,煉金,醫藥等典籍還要一一印證。實在是麻煩的很。而這些東西也是需要黃俊明自己領頭處理的。不然對於大唐人來說。沒準你給個重金屬丸子出去人家都能當成仙藥吃了。做這種事一定要小心翼翼,否則的話,黃俊明穿越過來和不穿越過來又有何區別?既然身處大唐,終究是要做出一番成績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道士們來天仙宮修行考核還有編纂道藏還是有些好處的,起碼會更好的瞭解祖先遺留下來的東西,也能藉機收留一大批人才,畢竟中國的近代物理和近代化學可全然掌握在這些道士手中。更重要的是,上次和李世民談完,早就承諾讓閒云野鶴的道士們瞭解什麼是忠君愛國。正愁全大唐道士太過分散,不好培養。這李世民可直接解決了這個問題。想到這裡黃俊明也反映了過來,召集天下道士來天仙宮學習是為什麼了。感情天仙宮成了愛國培訓基地。

    黃俊明深深的砍了李世民一眼,並不多言。但就在黃俊明這一走神的功夫,百官朝賀已經進入了尾聲。接下來按照自古以來的程序就該是萬國來朝了。想到這黃俊明也顧不得再去琢磨兩道聖旨。專心致志的看了起來,說實在的自穿越以來,每天深居簡從的還真沒怎麼見過外國人!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 12

    主題

  • 1241

    回文

  • 2

    粉絲

一個愛看小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