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y50114 發表於 2012-11-1 01:04
現在散打多半都只練散打,跟武術幾乎扯不上邊了
更精確一點的說
中國武術本來就對白手(徒手對打)沒這麼深入的研究,我自己曾寫過相關的文章(下文)
什麼是國術,有很多種講法!但我自己把國術定位是冷兵器時代的戰技,為何要特別強調冷兵器?
其實看所有國術門派系統,都有兵器的應用與身影!不會單純的只練拳頭,而是在從練拳中就開始培養兵器的基礎,而後以兵器來展現拳藝,在十八般武藝中白手(空手技擊)是排最末
清初周亮工《閩小記》說:「白打,即今之手搏,名短打者是也。昔日白手不持寸鐵為白戰,武藝十八,終以白打。以白打為終,明乎其不持寸鐵也。」
白打的方式,大致有兩種:一種是「拳術」,講求眼明手快,騰挪閃避,明朱國禎《湧潼小品》說:「即手搏之戰,俗稱打拳,能拉人骨至死,死之遲速,全在手法,可以日月記。」
戚繼光《紀效新書》說得較清楚:「拳法似無預幹大戰之技,然活動手足慣勤肢體,此為初學入藝之門也。大抵拳、棍、刀、槍、叉、鈀、劍、戟、弓、矢、鉤、鐮、挨、牌之類,莫不先由拳法活動身手。其拳也,為武藝之源。」
另一種白打是「摜跤」,亦即柔道、摔角之類,周代已有記載。《左傳》說二千六百年前,晉侯曾經夢見自己與楚子「搏」(摔角)。《公羊傳》說:二千六百五十年前,宋國的大力士宋萬受不了 國 君宋閔公的嘲謔,於是「搏閔公,絕其脰」(與閔公徒手搏鬥,折斷閔公脖子),侍從仇牧看見了,上前嚇止,也被宋萬「臂摋,碎其首」(用臂膀椎殺,並且撞碎腦袋)。
大體上國術在空手上的能力是偏向於現代武術中的戰技,講求的是出奇不意,擊打要害,所以國術在基本體質上已經與現代格鬥技擊有很大的差異性!
許多手法都是冷兵器間互相應對的,例如八卦有許多手法是克制大槍的相對的他的兵器也做的特別針對大槍
當然我們從兵器也能對應到徒手技擊,國術既然是冷兵器衍生的戰技,那除了有正相關性外,還有互補性!
正相關性:
例如短兵器,詠春的八斬刀,螳螂的通天刺等,因為短小,適合該派拳術快打,綿密,身法靈動等....頗符合現代技擊的手法
互補者:
八極的大槍極長,但八極打法極短,在於對手貼杆深入,而縮槍或雙頭槍無效,可棄槍短打,此為八極最佳距離
又如形意雙手長刀,太極十三大槍等等......
練兵器者所使用的肌肉運用,乃至於對敵概念,與目前的徒手技擊是有很大的不同!例如手持兵器的抓扣力量,小核心肌群的訓練,捅刺時的身體發力模式,對敵姿態為三尖,不講究胸大肌的抗打能力,但講究腰胯與手臂的穩定發力等....
可以說兵器是各派國術的一個重點,他可以是針對特定國術派別特色的重訓,也能說是該國術派別的特色展現!
===================================================================================
反過來說拳擊和散打幾乎不符合原始的傳統武術誕生環境
不論是狩獵,鬥爭,最少也會拿跟木棍上場對敵
實際上我們可以從傳統刀槍劍棍系統的武術踢法看的出來
不論是西方的A.R.M.A或SCA系統,中國武術
很少有鞭腿一類的踢法
打擊模式也不以拳頭打擊,而以掌打一類為主軸
而現今的擂台格鬥則是不然
不同概念和時空背景產生的武術必定會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