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 智能工廠 作者:觀星的乃粉 (連載中)

 
machreeooo 2012-11-12 22:05:01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168 86103
machreeooo 發表於 2012-11-27 23:33
卷二 第一百七十章 民意難違(三更)


    春草堂,一處曲徑通幽的別院,亭台樓閣,花草樹木,共同勾勒出了一幅絕美的畫卷。此處景致怡人,卻是一個常住的好地方。

    自從不再干涉組織下層機構的運轉之後,鐘泱的空閑時間明顯多出了許多。能有心情和閑暇于此讀書養氣,品味人生,怎一番愜意了得。

    從一開始,鐘泱就對權勢和財富沒什麼興趣,也樂得交托出去。只要擁有著智能工廠,古文會就依舊是一個別人難以撼動的組織。超越了這個時代的絕對力量,雖然有著許多限制,但自保絕無問題。

    而數據庫之內記載著的一些知識,也讓鐘泱大感興趣,尤其是黑色科技。涉及到了精神層面的高端技術,是一種強大的能量運用模式。

    本質上,因為生體改造的技術,鐘泱的已經擁有了遠超普通人類的壽命。故而在道路的追求上,他有了更多的選擇,而並不僅僅是權勢或者財富。保住華夏文明,本質上是他的宏願,同樣也是他的利益所在。

    瑟雖然沒有明言,但是鐘泱卻依舊從其中感受到了力量的根源。作為一個人類而言,自然難以理解瑟的思想和追求,不過卻也知道,文明本身定然會給對方帶來利益。不然的話,沒必要如此大費周章的讓鐘泱來掌控“元蛟”。

    原本就是想要通過查閱一些相關知識來分析瑟的本意,鐘泱的目光,可不僅僅停留在如今這種層次上。

    放棄權力,呆在這個隱秘的地方,也是希望能有更多的時間用來學習。但是近日,卻來了一位客人,打破了此處原本的平靜。

    “鐘泱,這件事情你打算怎麼處理?”陳澤和劉浩然一起過來的,在這麼一個敏感的時刻,劉浩然竟也親自過來,一定是有著重大的事情想要商議。

    而他們的意思,鐘泱也明白,是因為最近孫逸仙的事情做得太過火了,犯了眾怒。即使是**黨的內部,也有些有良知的人對此感到了不滿。其中有姜瑞元、汪兆銘和胡漢民等人,劉浩然能來這里,想來也是他們的意思。

    至于陳澤,更不必細說,他是天宇集團的話事人,無論是從經濟角度還是從政治立場,他都天然有著堅決反對這種殘暴統治的信念。

    “唉,我的本意,是想要讓孫逸仙建完黃埔軍校再趕他走,沒想到不過一季,他就能讓廣州怨聲載道到這樣的地步。”合上了手中的書本,鐘泱對于此時頗有無奈。

    確實也是,按照原本的計劃路線,天宇集團應該還有2年的準備時間才對。這不但只是內政人才的培養,還有軍事體系的檢驗和完善。至于穩定的經濟環境,更是必須,工業產能的擴大也要時間。

    各種人才,尤其是技術工人的培養,都不是短時間能夠完成得。兩年的積澱是必須。在此之前,鐘泱並不希望和**黨爆發全面沖突。尤其是孫逸仙有甦俄在背後撐腰,這個關鍵性的棋子,不好處理。

    海軍的因素也是其中之一,目前和史密斯的談判也進入尾聲,即將可以送一批海軍士兵前往英國受訓。在海軍成立以前和孫逸仙爆發全面對抗是不明智的,對方的手上有一支近海岸艦隊作為可依靠的力量。

    新四軍卻只有三艏鐵甲艦,實力相差懸殊。還要應付極有可能的甦俄列強干涉,這一點比較麻煩。總體而言,現在爆發戰爭是不明智的選擇。小規模的沖突卻還可以,但是這個度的把握就是一大難題了。

    “李少杰也和我提到過這件事,軍心民心不可違,但是戰斗的烈度需要控制住。”無可奈何的嘆息著,鐘泱嘴上雖然這麼說著,可是實際上他也知道,孫逸仙根本不可能接受這樣的恥辱。

    此戰一旦開啟,就是不死不休了。畢竟新四軍名以上還是地方軍隊,而孫逸仙已經自稱了大元帥。以他的霸道性格,絕不可能接受新四軍的這種“叛逆”行徑。為了臉面,他也只會豁出去拼死一搏。

    這不是愚蠢,恰恰相反,孫逸仙看得很透徹。**黨無德無才,靠的就是暴力**統治,要是一旦遭遇戰事上的失利,只會引發雪崩效應。一處反,只要鎮壓不下去,就是全省皆反

    當初沈鴻英也是看出了這一點,才敢于以弱勢兵力進逼廣州,哪知道被孫逸仙用狠招給迅速擊敗。這才讓**黨避免了根基在短時間內崩潰,用殘酷的手段鞏固了大元帥府的政權體系。

    “鐘泱,直接出兵或許不好處理,但是我們可以鼓動一些人出面,我們只要在背後給予助力就可以了。”鐘泱的擔憂,劉浩然自然也明白,正是為了解決此事,他才親自回來,想要說服對方,讓鐘泱改變初衷。

    “去哪里找第二個沈鴻英?”

    僅僅是听了開頭,鐘泱便猜除了劉浩然的意思。只不過他還必須先听听詳細的消息,才好下結論。當初陳澤賣武器給沈鴻英,讓他去反孫,鐘泱就覺得不太現實。沈鴻英此人的個人才能是有那麼一點,但其軍隊的實力卻不怎麼樣。

    除了能給大元帥府制造一些麻煩,也沒其他的用處了。

    “滇軍楊希閔,桂軍劉震寰,都是可以爭取的對象。”

    “這件事,你自己酌情處理就可以了。”對于劉浩然的這番說辭,鐘泱依舊是不動神色,一臉漠然。

    關于楊希閔和劉震寰的情報,地宮也有收集上來。對于這麼兩個人,鐘泱也是很欣賞的。不過還是那句話,他們的軍隊不行,至少沒有甦俄全力支持的孫黨強大。**黨的改組已經在秘密進行,赤化的步驟也因為這次沈鴻英的造反而加速了不少。

    在這麼一個敏感的時候,鐘泱可不希望去找孫大炮的麻煩。古文會自己還有一大堆的事情要處理,智能工廠的技術開發也很繁瑣,這個時候發動戰爭實在是不合時宜。

    不過鐘泱也明白,陳澤和劉浩然之所以來這里,並不是想著要征求自己的同意。而僅僅是在知會自己一聲,自己同意了固然是好,反對卻也無所謂。體系的利益所在,不是鐘泱可以決定的,他不能違背體系的呼聲。

    也許**統治無需煩惱這種事情,但鐘泱所制定的法治體系卻是難以避免民意的影響。陳澤在議會中佔據了優勢地位,但也遠遠沒有到達可以忽視民意的地步。陪著劉浩然來到這里,這個態度就很明顯了。

    宣戰

    他們的此時只在想著這樣的事情,這是軍隊的呼聲,這是民眾的呼聲,無人能夠阻擋

    “既然如此,那就以戰促和吧。這件事情,最好還是讓參謀部指定一個可執行的方略出來。戰爭的目的,是為了給體系內所有人一個交代,這一點必須明確。”既然已經知道無法阻止,鐘泱也不多費口舌,他盯著陳澤,面容肅穆。

    這是對陳澤的告誡,讓他不要越界。對于他的心思,鐘泱自然是知道的,無非就是想藉此把孫逸仙趕走,再將陳炯明請回來。這件事情本身的成功率姑且不談,不符合古文會的既定戰略卻是可以明確知道的。

    “是的,我知明白了。”內心的思慮被揭破,陳澤也不氣惱,面無表情,讓人看不出他的心里在想些什麼。

    “浩然,你去和楊希閔以及劉震寰接觸一下,看看有沒有值得培養的價值。其他的,你不必管。只要你表明立場支持姜瑞元,以後的事情就不必擔心了。”

    姜瑞元這人有才能有運氣,支持他上位也是有好處的。至少能讓他去和紅門死磕,狗咬狗最好,這樣的話,野狗才沒有時間來咬人。

    古文會還需要十年的時間來成長,在這期間,就需要培養一些爪牙了。不單只是在體系內吸收一些有前途的人,更是要在體系外扶植起一些組織,讓他們互相制衡。以免一家獨大,形成合力,影響到了古文會的布局。

    戰爭的籌備工作也需要一段時間,在此之前,就看孫逸仙接下來要怎麼做了。鐘泱也嘆息著,原本**黨的內部,是看不起中國紅門的。如果不是因為想要獲得甦俄的援助,根本連正眼都不會瞧上一下。

    對于赤化,許多黨徒還是懷有戒心。尤其是黨內的左派分子,他們代表著精英階層的利益和思想,實在是難以接受紅門的宗旨。孫逸仙本人也只是需要一種**制度罷了,對于紅門的理念還是非常排斥。

    以孫的個性,農民和工人這種低賤的職業,有什麼資格和**的知識分子同台議事?這樣的情況,在沈鴻英發動叛亂之後有了改變。

    經歷了這麼一番波折,孫逸仙這時候要做的是兩件事。

    完善自己的“三妹主義”,之前的“三妹主義”更像是一句口號而非“學說”,而這一階段,孫逸仙將其蟄伏上海灘時的思想開始運用到實際行動中。

    將之前零碎與散亂的思想系統化,更清楚的闡釋“民族”、“民權”和“民生”的意義,與實現方法,使之逐漸成為對實踐有切實指導意義的“主義”,另一件就是徹底拋棄對軍閥的幻想,開始正式思考著該如何建立起真正屬于他自己的**武裝力量。

    孫逸仙決定要“以俄為師”,執行聯俄、容紅、扶助農工的政策,用“主義”武裝黨,用黨來建設軍隊和國家。孫逸仙之所以選擇這個政策,一方面是他真心欣賞甦俄紅門的**主義建黨建軍之道。

    另一方面,在英、美、日都冷落他的情況下,孫必須找到強援,來緩解自己的經濟困窘局面,而新生的紅門政權,也迫切需要打破列強的封鎖,去輸出**。這奸夫yin婦,兩下一拍即可。從此以後,“以黨治國”的理念逐漸演變成**黨的基本綱領,也就是後世常听到的“黨國”。

    中國的赤化,以及從此之後百年的沉淪,都從這一刻開始。。.。
machreeooo 發表於 2012-11-27 23:34
卷二 第一百七十一章 滇軍不穩(一更)


    面對此前的沈紅英叛亂,楊希閔在孫逸仙指示下奮力反擊,而且孫逸仙本人更是親自督師,極大的鼓舞了軍心。

    數萬大軍分途進剿,沈軍兵敗如山倒,狼狽逃入江西,叛亂終告平定。楊希閔自討伐陳炯明,平定沈鴻英叛亂後,一時間聲勢顯赫,成為廣東風雲人物。

    旗下滇軍的總部設在廣州長堤大廟內,高高的旗桿上懸著一面黃綢黑字大旗,旗上繡著一個很大的“楊”字。因為這次的強拉壯丁做炮灰的事情,他對孫逸仙的做法有些微詞,而且對于所謂的**思想,也大感失望。

    戰事初步平定之後,孫逸仙召見也不願去,對大元帥府的指示開始陽奉陰違。

    滇軍進入廣州後,部隊搶佔繁華地區駐防,壟斷稅收,遍設賭館、煙館。團長以上軍官大發橫財,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軍紀渙散。只不過,這也是這個世界的常態。

    無論滇軍或是楊希閔,在粵省都毫無根基可言。除了依靠征稅和大開煙賭之外,滇軍上下並沒有其他的經濟收入來源。商業協會不可能支持他,這是因為大元帥府的緣故。面對著孫逸仙的橫征暴斂,商人們用沉默來抗議著。

    楊希閔不是個壞人,但不代表他不做壞事。本質上,他還是一個軍閥,作為滇軍的將領,他也必須對全軍上下所有官兵的需求負責。武器裝備,彈藥糧草,個人花銷,全都是要錢。

    一群驕兵悍將,提著腦袋出來打仗,為的可不是國家和人民。他們的眼楮全都盯著升官發財,榮華富貴,即使是楊希閔,也不得不照顧一二。唯一比孫逸仙做得好一些的,就是在剝削的時候留有余地,而不是肆無忌憚。

    “紹基,夷齋那里可能有些問題。”站在一旁的劉震寰顯得有些擔憂。他口中的夷齋,就是楊如軒。楊希閔為中央直轄滇軍總司令,楊如軒則是中央直轄滇軍第二師師長。

    氣勢恢宏的廟宇內,如今已不見僧眾,孫逸仙以釋教不事生產不繳賦稅為理由,沒收了法團的產業,充作軍需。

    這座大廟是還沒來得及賣出去的那一批,如今正好被楊希閔佔據,拿來作為滇軍的總部。自那次暢談起,劉震寰和楊希閔形影不離,已經是在事實上結成了戰略同盟,共同進退,以期應對來自大元帥府的壓力。

    “夷齋性子剛烈,怕是難以忍受孫文的所作所為。”見劉震寰談起此人,楊希閔也是一陣唏噓感慨。粗獷的面容上,眉頭緊鎖,更像是在追憶其往昔的事情。

    楊如軒,字夷齋,平川鄉盤谷村人。其幼年喪父,家貧失學,在家幫助母親從事樵牧耕作。年輕時在雲南講武堂丙班肄業,參加過“重九起義”,于雲南光復後,又重入講武堂學習。

    說起這個人,也是一員猛將,高鼻闊目,身材魁梧。更是生性耿直,且平易近人。如今才28歲,便已經憑著才干和軍功當上了師長,是滇軍內部不可多得的一名將領。

    早在前幾個月,在貴州鎮寧時,滇軍部隊接到孫逸仙電令,要求討伐“叛變”的陳炯明。在滇軍、桂軍、粵軍的共同壓迫下,陳炯明的無奈下野。在這次剿滅桂軍沈鴻英的戰爭中,滇軍也是再次成功,受到了孫中山的嘉獎。

    《任命楊池生等職務令》中這樣寫道,“大元帥令︰任命楊池生為中央直轄滇軍第一師師長,楊如軒為中央直轄滇軍第二師師長。此令。”落款日期為“中華民國十二年三月三十日”。

    雖然滇軍一路高歌猛進,屢建奇功,但其內部也存在著矛盾。如今還沒有到相互攻擊的地步,可楊希閔和劉震寰對于軍隊的內部情勢,依舊感到了無比的擔憂。

    “不單只是夷齋,池生那里也有問題,此次事情,孫文確實太過火了。我等雖然不是什麼大善人,但也遠不至于盤剝百姓到如此喪心病狂的地步。滇軍非粵民,可好歹也是中國人,**黨招來甦俄,比之吳三桂尚且不及,這事原本就使得軍心浮動。”

    劉震寰推了推鼻梁上的眼楮,面帶憤慨之意,語氣也是越來越重。孫逸仙的舉動,著實讓人氣氛,勾結甦俄就不去說了,這麼禍害當地的百姓,非得把人全都逼著造反了不可。其中來自商界的抗議,劉震寰也是感覺到了。

    雙方的關系原本就不好,如今就更是惡化了不少。少了這些商人的資助和支持,想要在廣東省內立足可謂難比登天。當初莫榮新雖然貪錢,雖然無賴,但也沒有把廣州折騰到現在這副樣子

    在這麼鬧下去,**黨固然是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但滇桂兩軍還如何在這南方呆下去?按照兩人的估算,孫逸仙肯定是呆不長了,粵省現在沒有哪個人不痛恨這老匹夫的。

    楊希閔也不傻,在這里建立一處滇軍大本營,也是慢慢開始和孫逸仙劃清界限的意思。但是屬下的將領卻未必願意這麼忍下去,尤其是性子剛猛勇烈的楊如軒和楊池生這兩人。以這二人的直爽個性,沒立即造反就已經是很給面子了。

    本不願意過早的和孫逸仙翻臉,楊希閔這時也在盡力壓制著“二楊”的火爆脾氣。這其中,也未免有猜忌的意思。這兩人都是年少有為,才能和聲望都是一時之選,在滇軍體系內對楊希閔的權威也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挑戰。

    不過他也對自己的治軍手段有著信心,故而才沒作出打壓和排擠的事情。不唯如此,更是把這二人引為干城,重用有加。

    “我得聞密報,似乎第一師和第二師的部分官兵,不知從哪得來了一批軍火。這件事情暫時我還不想聲張出去,但真要出了什麼狀況,我們的局面可就不好受了。”

    無論後起之秀多麼出色,楊希閔現在始終是滇軍第一人,對于軍隊上下的掌控能力,都是其他人難以比擬的。他之所以擔憂,是出于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如果彈壓不住這下魯莽的部下,勢必要分薄滇軍的力量。二是那一批武器的來源,讓楊希閔憂心不已。

    雖未曾名言,劉震寰也是個心思玲瓏之輩,自然是听出了楊希閔的意思︰“只怕大元帥府一紙命令,就能卸了他們的兵權。而且,這件事,恐怕還與那一邊的人有關。”

    邊說著,還暗自指了指南沙區的方向。沈鴻英的叛亂並沒什麼,這件事大元帥府也是有著準備。但難料的卻是對方手中的那一批軍火,清一色的捷克產輕機槍,這可是今年才搞出來的新貨色。

    這里的一些勢力不可能有多少渠道能通過外國大量走私回來,要知道,現在的中國還是武器禁運狀態。除了不守規矩的甦俄以及野心勃勃的日本,其他的列強都不會明顯的違反這個條例。

    唯一能有實力在短時間內進行仿造的,也就天宇集團了。只不過苦無證據以及對對方的實力頗有顧忌,大元帥府這才沒有選擇聲張。平復沈鴻英的叛亂,已經讓**黨元氣大傷,如今正是需要休養生息的時候。

    “這件事情,我可以從中周旋一二,至少對于那邊,我還有些門路。”見楊希閔心事重重,劉震寰也趕緊勸慰著。更是透露了一些他自己和天宇集團的關系,想要以此來讓楊希閔放寬心態。

    “顯臣,如此就拜托了。”站起身來,誠懇的對著劉震寰就是一揖,拱手相托。

    “紹基,不必如此。以你我的關系,還談這些做什麼?你也未免太顯生分了。”見對方行此大禮,劉震寰也是不敢深受,趕忙起身相扶。

    早在不久前,他就和陳澤等人有所來往。孫逸仙雖然霸道,但也沒辦法完全控制住下面所有人的一舉一動。尤其是像劉震寰楊希閔這類實權在握的軍中將領,除了許崇智外,基本上其余人都對大元帥府的命令陽奉陰違。

    其中劉震寰更是和粵海商業協會的一些高層過往甚密,從天宇集團那里拿到了軍火的人,可不只沈鴻英一人啊。說句不客氣的話,即使是許崇智本人,也收了不少工商業界的好處,許下了不少承諾。

    “唉,原本還能從商人或者大戶手上籌集到一些軍費,但這次之後,怕是難以在粵省立足了吧。”

    坦然起身,楊希閔也是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目光蕭索的看著劉震寰。這次拉壯丁害死了這麼多人,不單只大元帥府受到了怨恨,就連滇軍也背上了不少罵名。一些商人和地主紛紛遠離,支持更是談不上。

    要不然,楊希閔也不會只能依靠煙捐賭捐來籌集軍餉,這實在是沒辦法的事情啊。

    “紹基,你我也要盡早作出選擇。孫文倒行逆施,必然難以立足粵省。到時候再做選擇,可就晚了,依我看還是早早決定為妙。”

    劉震寰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如今是粵省商民和孫逸仙誓不兩立的格局,要是在這麼拖沓下去,保不準可就要和**黨一起被攆出去了。

    在外有陳炯明和吳佩孚等人,對內則有民怨四起,按照這個情況發展下去,就是一個內外交困的死局。劉震寰可不想陪葬,只得在此之前便想要去站在商民那一邊。但自己一人未免勢單力薄,故而便千方百計要拉楊希閔下水。

    “你和商團那邊有聯系?”

    “陳廉伯和杜經南我全都認識,此前也有過一番交往。至于陳澤,嘿嘿,不瞞你說,我也是熟識的。”使了個臉色,劉震寰也是頗為得意。

    他原本的家世就不錯,自小受過良好的教育,融入上流社會並非難事。不像孫逸仙,出身卑微也就算了,本身也無才學,整天就是上躥下跳地鬧**搞造反,徒惹人厭。

    “連陳澤你也認識”

    這下可是讓楊希閔大吃一驚,這在南方混日子的軍閥,那個不听聞陳澤的大名?那可是一個有實力的軍火供應商啊

    北流李宗仁,正在整編隊伍的莫榮新,甚至是兵強馬壯,于飛鵝山嶄露頭角的新粵第四軍。這一支支比較出名的實力派隊伍,可全都是拿著天宇集團提供的武器裝備。.。
machreeooo 發表於 2012-11-27 23:34
卷二 第一百七十二章 意在黃埔(二更)


    與楊希閔和劉震寰懷著同樣心思的,也有著不少人。黃大偉、李福林、許崇智、胡漢民、汪兆銘,一個個**黨內赫赫有名的文臣武將,全都心思流轉。

    劉浩然的日子忽然間又火熱了起來,前陣子因為飛鵝山的戰事,他受到了孫逸仙的疑忌,更因此而備受眾人冷落。那一段時間,也就只有胡漢民還在與他來往,就連姜瑞元對他的態度也冷淡了不少。

    如今這一情況,卻是大為改觀。尤其是軍械上面的事情,更尤為突出。興華社在粵省一地還是有著不小的影響力,各個方面也都給幾分面子。廖仲愷這個財政部長,大多時候甚至要看劉浩然的臉色行事。

    無論是財政問題還是軍械問題,或多或少都要仰仗興華社的幫助,大元帥府的許多事情才能夠運轉得開。

    奢侈到有些庸俗的大元帥府書房內,孫逸仙臉色鐵青,旁邊只有姜瑞元以及葉宜偉二人陪著。汪兆銘和胡漢民的工作比較繁忙,沒有多少時間來這里陪坐。

    “魁首,不必如此氣惱。”

    姜瑞元賠著一副笑臉,在旁邊勸著。廣州城內現在怨聲載道,軍中的將官對于孫逸仙也是頗有微詞。

    原因無他,軍餉的籌集越來越難了,商戶和地主大多都不肯合作。全都是因為已經不看好大元帥府的統治權威了,畢竟這麼折騰,誰還會對你**黨有好感?

    “哼,這幫刁民,竟敢如此藐視政府的權威那楊紹基也著實可惡,打著我的旗號在民間四處收刮,卻把責任賴在我的頭上”

    也難怪孫大炮氣血上涌,怒發沖冠。沈鴻英的叛軍還沒徹底剿滅,滇軍卻是不服從調令,直接就回師廣州,把一些有好處的地盤全給佔了。偏偏當時局面混亂,待大元帥府反應過來,卻已經生米煮成熟飯,無可奈何了。

    總不能把滇軍也宣布成叛軍吧

    心中對于孫逸仙的這番話很不以為然,但姜瑞元也不會傻到把這種事情說出來,反而是擺出了一副較低的姿態︰“魁首何必氣惱,軍閥歷來不可信任,我黨如今之要務,卻是成立軍校,培養絕對效忠于黨國的正規軍”

    “瑞元所言不虛,魁首,當務之急,就是要立校建軍我們不必理會這些腐朽墮落的軍閥隊伍,待到大軍一成,這些小丑盡為泥粉矣。”

    葉宜偉站起身來,長身卓立,眉宇間凝聚著濃郁的英氣,話語也是斬釘截鐵,器宇不凡。看他的態度,顯是對如今的幾支軍閥隊伍不屑一顧。

    這番話語,顯然是博得了孫逸仙的賞識,只見他爽朗大笑︰“滄白此言甚得我意,以俄為師的計劃我原本還心存疑慮,但如今卻也知道,這是我不得不做之事。當今天下,軍閥四起,世道紛亂,我欲起兵匡扶天下。”

    “卻是每每被小人誤事,竟至**功敗垂成,蹉跎半生一事無成。尤其是沈鴻英這個叛逆,更是壞我大事。若要建功立業,軍閥不足為憑,我當立校建軍,再圖霸舉。忘諸君助我,共享天下。”

    雙目炯然,精光四射,雖然未敢直視,但姜瑞元和葉宜偉都從中感覺到了澎湃熾熱的野心和烈焰。這才是他們誓死追隨左右的魁首大人,才是那個內心之中滾動著野望的雄主

    “我等願往”

    大聲呼喊著,姜瑞元和葉宜偉都沉醉于這一股氣勢之中。大丈夫行于世,當掌大權,操國器,豈可碌碌而為?孫逸仙的這個舉動,無異于給了他們希望。

    道德的準繩,從來都不適合用在人主身上。畢竟對于**者而言,事業和權力才是根本,無論在成功之前犯下了多少的錯誤,只要勝利了,就可以掩蓋,就可以彌補。所以自古成王敗寇,非是虛言。

    做到了姜瑞元和葉宜偉這樣的位置,民心只是可以操縱和利用的東西,並非是根本。就像陳炯明那樣,雖有治世之才,卻無人主的決斷,還不是為他人做嫁衣?

    是故姜瑞元等才絲毫不在意孫逸仙的品格,願意追隨其後,以師禮相待。

    “哈哈哈,有爾等為我臂助,何愁大業不成?”看著兩個親信下屬表了忠心,孫逸仙也自是開懷大笑。原本的汪兆銘和胡漢民,雖然可以作為親信,但到底是文職,不比姜瑞元和葉宜偉。

    前者可以作為**黨的接替人來培養,而後者也是難得的統兵大將,這兩人的忠誠也毋庸置疑。有此臂助,孫逸仙才算是徹底的放下心來。更是堅定了他要凝黨立軍,以黨治軍的決心和信念。

    “創辦軍官學校,建立**軍”的建議是當年和孫逸仙會談時,俄國人馬林提出來的。那已經是1921年時候的事情,當時孫逸仙還在桂林忙于北伐,這個建議亦不過是“姑妄說之,姑妄听之”而已。

    轉眼不到兩年,卻成了**黨最後的一根救命稻草。想想看也是,軍隊的權力無法掌握在自己手中,孫逸仙始終是難以安心的做他的海陸空兵馬大元帥。亂世之中,沒有兵權就什麼也沒有,這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以前單靠收買軍官和扯**虎皮的老辦法已經被證明是沒有前途的了,每次都是聲勢浩大,然後一旦事成,立馬就窩里反。手里面握著兵權的軍閥頭目,哪個又願意甘做小弟呢?

    面對這種局面,孫逸仙迫切的需要建立一支對他絕對忠誠的軍事武裝,這是**黨制霸天下的根本。依賴軍閥武裝,就像是把自己的成敗交托于他人之手,又豈能成功?

    “瑞元,關于9月份考察團的事情你籌備得怎麼樣了?”孫逸仙此時面容整肅,顯然是對這個問題非常關注,其在意的程度更是從深凝的眸光之中看出來了。

    “啟稟魁首,這些細務已經處理妥當,只待時間一到,即可啟程。”這可是關乎到權勢功業的切身大事,姜瑞元哪敢大意輕忽?為了能夠辦妥這件事,他可沒少去求人。

    畢竟要不是孫逸仙態度堅決,力挺姜瑞元當校長,這個如此關鍵的職務,又怎麼可能輪得到他?要是再不上心,萬一事情出了紕漏,那可就是一輩子都沒有翻身的機會了。

    “如今之事,唯有南面可慮。”孫逸仙站起身來,渡步來到向南而開窗前,目光悠揚,盯著南沙的方向,面無表情。

    但是熟知其性情的姜瑞元,已經從這里面看出了孫逸仙的滿腔憂慮。軍閥不足為懼,但新四軍的實力卻著實可怖,就連一向心高氣傲的黃大偉,也不敢吹牛說要去進攻順德地區。飛鵝山一戰,實在是壓在眾人心頭上的巨石。

    如今唯一的希望,便是寄托于軍校的正式成立,如此,**黨才或許可堪一戰。

    早在1923年也即是今年的1月份,中國**黨第一次全國代表會議決議建立軍官學校于廣州黃埔。在原定計劃中,孫逸仙將派遣姜瑞元、張太雷、沈定一三人組成一個“孫逸仙博士考察團”去甦聯進行訪問,學習建黨建軍的經驗。

    時間就定在了9月份,並且也是以姜瑞元為主導,明顯是為他的上位夯實基礎。至于葉宜偉,對于這件事自然也是很清楚的。不過他也不嫉妒,姜瑞元在軍事上的本事未必比他強,但其氣魄和手段,的確更適合擔任軍校的校長一職。

    在這個時期的**黨內部,姜瑞元並不是特別顯赫的人物,然而對他來說,謀任此職,卻是其政治生涯中一個具有決定意義的契機。正是以黃埔軍校校長為跳板,姜瑞元才有機會得以飛黃騰達,走進權力的核心,進而躍向政壇的巔峰,成為一國之總統。

    姜瑞元之所以能當上這個黃埔軍校校長,全在于他對孫逸仙的忠誠。並且是**黨內少數學過正規軍事的人,在治軍方面有一定才能。而且此時只有三十出頭,可說年輕有為,更是憑借這“擎皇保駕”的功勞而得到了孫逸仙的充分信任。

    姜瑞元此時期治軍思想主要來源于中國傳統的統兵思路,並且兼容了甦俄紅軍的治軍原則,其主要體現在“分別編制,勤以訓練,厚以教養,嚴以軍紀,指導之以主義及政治觀念”五個方面。

    姜瑞元的治軍思想從客觀效果上講,對軍校及軍中良好作風的形成,對軍隊政治素質的提高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另一方面,他又利用他的特殊職位極力推行曾國藩、胡林翼那套封建主義、舊式軍閥思想與方法。

    這其實並不矛盾,甚至可以說是極度明智。只有那些吃飽飯沒事做,不學無數的專家才會一邊罵著古代封建制度然後一邊去舔紅門的菊花。**統治的根基就在于擁兵自重,不拿封建模式帶領軍隊,難道還要力行民主和自由嗎?

    另一方面,黃埔軍校的創辦與甦俄紅門國際的建議和幫助是分不開的。最初,曾考慮把軍校設在甦境內,後來才決定由甦方派出軍事顧問,在中國境內建立。

    畢竟這麼多人拉去甦俄,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北方的吳佩孚、曹錕、張作霖等人都對貪得無厭的北極熊抱著很深的戒心。至于孫逸仙這個恐怖主義宗師,更是欲除之而後快。

    出于這些實際問題的考量,最終還是決定了出資幫助孫逸仙這個自封的政府成立軍校,組建軍隊。雙方大張旗鼓的開展合作,卻也引起了英法等西方列強的主義。資本主義的自由商人階級,天然的敵視**制度,視之為洪水猛獸。

    政治或許有妥協和商議,但是**者的瘋狂和偏執卻是很恐怖的,是難以度測的。這種無法控制的不穩定因素,是動搖西方霸權體系的毒藥。更是因為赤化的口號之中,那種暴力破壞和階級仇恨的煽動,讓資本家們異常反感。

    除了猶太人。

    歷史上每一個完成了赤化的國家,這其中都有著猶太人的身影,這群貪婪無度的蛀蟲,唯恐天下不亂的孽種。鐘泱對于這個民族,始終抱著戒心和敵意。因為他們的排外性,以及為了利益不擇手段的性格。。.。
machreeooo 發表於 2012-11-27 23:35
卷二 第一百七十三章 輕機槍(三更)


    南沙區,白泥山,天宇集團旗下的一所兵工廠就坐落于此。規模比得上石井兵工廠,這里的話事人名叫萬偉,一個原本就從事于兵器生產的專業技師。

    萬偉原本是陳永善的同學,更是好友,自陳炯明退走東江,他便離開了粵軍,接受了陳澤的邀請。原本最合適的人選應該是陳永善才對,不過他遭遇了**黨的暗殺團,于1923年4月10日在香港被人狙擊負重傷。

    如今正在南沙的海濱軍區醫院里進行著深切治療,生命倒是沒有大礙,但元氣還沒恢復,需要靜養。所以這兵工廠的廠長一職,暫時落在了萬偉身上。

    單以能力論,萬偉的本事也還算不錯,相比于陳永善也未必差上多少。只是性格上嘛,沾染了一些官僚主義作風,習慣于曲意逢迎。這點卻是陳澤所不喜歡的,天宇集團是個商業組織,最重視的始終是利益。

    還好萬偉也不是蠢人,幾次踫壁之後,也知曉了這些規矩。開始把精神全都放在了武器開發上面,畢竟也是個專業人才,干起本職工作也是有聲有色,出得了成績。

    嗒嗒嗒

    靶場內,幾個身著軍裝的士兵仰臥在地上,用輕機槍進行著射擊實驗。旁邊站著幾個技術人員,手里拿著筆記本和鋼筆,不停地記錄著各項數據。時不時還詢問著士兵的意見,神情專注。

    整個兵工廠依山而建,靶場的周圍建著厚實的水泥高牆,里面的磚頭也是硬實的紅磚,足以用來擋住流彈。而且周圍也沒什麼居民,所以安全方面的問題不需要太過顧慮。

    陳澤和萬偉站在一旁,就這麼看著。這次的武器並不是天宇集團自己研發的,而是通過史密斯從捷克采購來的布拉格I-23型輕機槍。

    早在1920年,捷克槍械設計師哈力克在捷克著名的布拉格軍械廠開始設計一種全新的輕機槍。哈力克是一個出色的設計大師,他以自己得天才思維造出一把樣槍,取名為布拉格一式。這把樣槍的特點是和重機槍一樣,使用馬克沁機槍的帆布彈帶供彈。當時輕機槍得概念還沒有成熟,這種設計也是可以理解得。

    不過當時的捷克國防部對這把機槍並沒有太大興趣,因此並未過多得重視。但是出于他們意外的是,布拉格一式在測試中得成績和當時著名的白朗寧,麥迪生和維克斯都不相上下,部分性能甚至超過這些已經大名鼎鼎得槍械。

    捷克國防部立即要求布拉格軍械廠繼續在布拉格一式的基礎上研發出正式款,哈力克隨即在樣槍得基礎上繼續研發。

    1923年,捷克國防部向國內國外軍工企業征集自動步槍或輕機槍,以供未來捷克陸軍使用,各國得輕機槍都參與了這次競標。

    布拉格一式的改進型布拉格二式也參加了此項測試,結果成績僅次于當時大名鼎鼎的麥迪生輕機槍。哈力克繼續改進他的設計,終于研制出了布拉格I-23型輕機槍,這個型號采用伸縮式槍托,並且可以迅速更換的槍管,二腳架等功能,已經具備了未來輕機槍的全部要素。

    其性能極為優秀,不但射擊精確,而且具有非常優良的持續射擊性能,曾經在測試中連續射擊數千發後,其精度沒有大的變化,讓各國得槍械大師大為震驚。加上又是捷克本土設計,很快被捷克國防部選中,成為捷克軍隊的制式武器。

    對于這款槍械感興趣的,當然並不僅有捷克國防部。英德美法等列強國家,甚至是一些歐洲的小國,也都不約而同的看上了這一款性能優越的輕機槍。

    捷克國內的經濟情況並不樂觀,兵工廠為了維持運轉,必須靠自己創收。出口武器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I-23除了裝備捷克軍隊以外,還大量出口到國外換取外匯。除了出口到中國之外,還大量出口到伊朗、伊拉克、埃及、智利、瑞典、土耳其等十多個國家。

    用現在的眼光來看,捷克式是比較復雜的武器,其部件較多,而且部分部件需要較細致的加工。它比起二戰時期甦聯的轉盤槍和後來輕機槍,結構要復雜的多。但是,如果僅僅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眼光來看,捷克式的結構非常簡單,而且加工也不需要高深的工藝,只要有相關得詳細圖紙,一般的受過基本訓練的技工利用較少得機器就可以制造。

    這才是它的優勢所在,這樣一款優質武器,很榮幸的成為了天宇集團的盜版目標。根據原本的設計,在兵工廠全體研究人員的一番共同努力下,改進之後的捷克I-23A輕機槍新鮮出爐了。

    捷克輕機槍的工作原理為活塞長行程導氣式,采用槍機偏轉式閉鎖方式,即靠槍機尾端上抬卡入機匣頂部的閉鎖卡槽實現閉鎖。可選擇單發或連發射擊。扣扳機時,槍機向前運動,槍匣下方防塵片同時向前彈開,以供空彈殼向下拋出

    防塵片在不使用的時候需要關閉,以防止沙塵進入。在子彈推入彈膛之後,活塞桿和槍機座因慣性向前運動,因而打擊槍機內的撞針,擊發槍彈,此時槍機後端已由槍機座向上頂住槍匣,確實閉鎖。

    當子彈通過槍管的導氣孔,導入氣體進入活塞筒推動活塞桿及槍機後退,此時槍機後端隨底座的斜槽落下解鎖,槍機繼續後退,並拉出空彈殼,至彈膛末端時,退殼榫由槍機上的凹槽撞擊彈底上緣,彈殼向下彈出。最後槍機會回到開膛待機狀態,根據單連發選擇鈕,或是開膛待擊,或是立即重覆上述的動作。

    按照輕機槍這種武器的實際功能需要,萬偉根據基本原理對這款輕機槍的屬性進行了一些細節上的調整。

    以輕機槍的武器定位來說,輕機槍是以兩腳架為依托抵肩射擊的重量較輕的機槍。這種機槍多以彈匣、鼓或裝入盒中的彈鏈供彈,一般編配在步兵班內,由正副兩名射手使用,必要時也可一人操作。

    輕機槍可臥姿肩射,也可立姿或行進間端射。主要用于射擊600-800米內的活動目標和薄壁裝甲目標,以3—5發短點射或10—15發長點射為主,必要時也可連續發射。戰斗射速可達80—150發每分鐘,是步兵班內或戰斗小組內的火力支援武器。

    當然,這是新四軍少數精銳部隊才能裝配得其的東西,軍閥隊伍可沒這個財力來支撐。雖然輕機槍比重機槍便宜得多,但是始終比步槍貴上不少,再者而言,子彈的消耗也是一大負擔。能夠在主力部隊中達到班排配備的標準,就算是很不錯了。

    經過白泥山兵工廠的改進,I-23A輕機槍采用了7.92mm口徑,發射7.92×57mm槍彈。該槍采用彈匣供彈,容彈量為20發。彈匣位于機匣的上方,從下方拋殼。由于彈匣在槍身上方中心線,因此瞄準具偏出槍身左側安裝。

    看著幾個士兵正在進行射擊實驗,陳澤也在一旁觀察著,時不時問著一些技術上的事情。這一款輕機槍並不打算作為新四軍的制式武器,因為不需要,天宇集團本身有更好的武器可以供應

    而作為外銷產品,這種輕機槍無疑是很合適的。自1919年美國提議武器禁運以來,各種重武器的流入在明面上便被禁止了。尤其是重機槍和火炮,火炮的問題暫時沒辦法解決,但這輕機槍的出現,卻是解了軍閥門的燃眉之急。

    作為一款替代重機槍的有力武器,I-23A出現在了戰場上。如果鐘泱擁有更專業的知識,並且又在場的話,一定會認出這款武器其實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捷克產ZB-26,在抗日戰場上大出風頭的一款武器。

    I-23A的瞄準裝置采用由普通準星和蝸輪式缺口照門組成的機械瞄準具。拉機柄位于槍身右側,在向後拉之後,進入待擊狀態,向前推回原位,射擊時,拉機柄並不隨槍機活動。

    隨著連續不斷的焰爆轟鳴聲,子彈如雨點一樣擊落在遠處的木靶上,將靶子撕成碎片。I-23采用氣冷式散熱,槍管在過熱後必須更換。

    槍管外部有散熱片,槍管口裝有喇叭狀消焰器,膛口裝置上四周鑽有小孔。槍托後部有托肩板和托底套,內有緩沖簧以有效地減少後坐力。兩腳架可根據要求伸縮,槍管上靠近槍中部有提把方便偕行與快速更換槍管,對于輕機槍來說,更換槍管的速度是非常重要的。

    I-23A作為班組輕型自動武器,使用提把與槍管固定栓可以快速更換槍管的設計,使它在使用上有了更大的彈性。步驟極為簡單,只要將槍管上的固定環向上轉,脫離閉鎖的凹槽,即可向前脫出。

    之後反操作把新槍管換入,固定即可。為了有效保持火力延續性,一般配備一個射手和一個副射手,大量彈藥和備用槍管都有射擊副手攜帶。熟練的射手在副射手的幫助下,更換槍管整個步驟只需要不到十秒鐘的時間,一般每射擊200發,需要更換一次槍管,如果射擊頻率慢,可以達到250發。

    經過適應性測試,I-23A輕機槍結構簡單,動作可靠,在激烈的戰爭中和惡劣的自然環境下也不易損壞,使用維護方便,射擊精確以外,只要更換槍管就可以持續的射擊。二人機槍組,大大提高了機槍實戰性能。經過簡單的射擊訓練就可以使用該槍作戰。

    前段時間,和沈鴻英負責交易的劉申,就是把這款機槍給賣出了個好價錢,從對方手里受夠了不少大洋和資源。廣西境內金屬礦產的儲量還是很驚人的,用武器來交換資源,符合雙方的需求。。.。
machreeooo 發表於 2012-11-27 23:35
卷二 第一百七十四章 臨戰準備(一更)


    檢驗完了I-23A的武器性能,陳澤帶著滿意的心情離開。而負責具體檢測工作的研究人員依舊在此地不停地忙碌著。巨大的場地內,刺耳的槍聲仍然連續不斷,一發發子彈激射而出,深深的瓖入了山體之中。

    周圍的圍牆根本無法阻攔,戰場中躲在牆後面的意義只有一個,那就是遮蔽敵方射手的視野,讓其難以捕捉目標。牆體本身,也只是能夠利用內部的不均勻材質改變子彈的行進路線,不是專門的防御工事,始終無法抵擋子彈的穿透。

    還好,這一點萬偉比較專業,再怎麼說以前也是有過長時間管理兵工廠的經驗。牆體的外圍堆上了大量的沙袋,能夠有效防止流彈飛射出場地之外,傷到無辜的路人。

    甚至為了以防萬一,槍靶一般都放置在靠近山體高坡的一端。

    在這個時期的輕機槍產品,多半使用彈匣供彈,裝彈量有限。不像日後的德國的MG42及美國的M1919系列,使用彈鏈供彈。因此其提供持續火力的能力仍有限制,換彈匣的空擋會造成火力中斷。

    客觀來說,當時輕機槍的設計思路也並不要求長期持續射擊,一般只擔任快速的戰場支援任務,多用于步兵的浸透攻擊。至于持續不斷的射擊,或者對集團敵軍進行火力壓制都是重機槍的任務。彈匣裝彈量小在這個時期也不是什麼致命的缺陷,反而因為價格上的優勢而使得各國的陸軍紛紛把目光投到了這一款槍械身上,作為未來取代重機槍的產品。

    原本捷克的設計思路有些問題,似乎是出于財政上較為拮據的因素,他們把該款輕機槍容量設定為20發子彈的彈夾。這對于輕機槍來說仍顯得裝彈量過小,即使是在同類產品中,也少見這樣的設定。

    20發的裝彈量就意味著,更多時候必然造成火力的中斷。在戰斗中,作為火力支柱的機槍火力即使必須中斷,間隔也要越少越好。但是由于更換彈夾過于頻繁,造成火力的中斷次數過多。有經驗的老兵往往會乘機沖鋒打掉機槍。

    針對這點,有經驗的機槍射手或許還能在剩下三四發子彈時,突然更換彈夾,讓敵軍無法估計更換彈夾的時間。根據國內此時的實戰需要,以I-23輕機槍作為原型而改進的PI-23輕機槍,就采用了三十發彈夾供彈。這一番改動,終于是讓火力的持續性增強了,當然,代價是整槍重量大了。

    所謂的PI-23,其實就是盜版I-23的意思,萬偉取的I-23A這個名字實在太露骨,好歹也要把名字改得像話一些。陳澤可想著讓天宇集團走向世界,絕不希望陷入被外國武器公司控告侵權的法律泥潭,雖然他的確是在盜版。

    PI-23輕機槍采用槍身上方裝彈匣影響了射手的視線,其瞄準裝置是偏出槍體的瞄準方式,大致上並不影響射擊的精確性,但是影響了射手的視線。對于機槍手來說,良好的視線是非常重要的。

    這是武器設定之中缺陷比較嚴重的地方,歪過頭去瞄準,和正著腦袋瞄準,這一點點感覺上的差異,在戰爭之中會被無限放大,甚至是致命的問題。

    不過陳澤無所謂,萬偉也無所謂,這款低端武器主要的用途還在于外銷,搞太好了反而麻煩。浪費研究經費不說,萬一被人拿過來打自己這邊,就不好玩了。次品也有次品存在的意義,況且買家似乎對這一款武器很滿意,從沈鴻英那里傳回來的消息就可得知。

    反正按照這些軍閥的胃口,有這樣的武器可以大量賣給他們,他們就該知足了。以他們的經濟情況,還真沒資格挑三揀四。

    其實以這款捷克產輕機槍所需要的技術,當前國內的許多兵工廠也都可以大量仿造。只不過,在沒有獲得對方提供的全套圖紙之前,那就只能通過自己逆向繪制出圖紙,才有可能進行生產了。質量是第一個問題,成本是第二個問題,至于產量,更是難以和天宇集團相比。

    基本上比較困難的產品研究,全都可以拜托鐘泱利用智能工廠的強大屬性來幫忙。這一次的產品盜版,更是證明了這一點。逆向推斷出產品的整體結構,只花費了30秒,產品的定型和生產線設計,花費了5天。甚至還有閑暇的時間,對其中幾處生產細節進行了改進。

    比起I-23,PI-23不單只在性能上提高了不少,質量更是比原版優秀。產量上暫時難以比較,天宇集團無法獲得對方的具體生產數據,只能從側面進行推斷。

    以下是該槍的技術諸元:全槍長1161毫米;全槍重千克;槍管長672毫米;自動方式為導氣式;膛線有4條,右旋,纏距240mm;初速是830米每秒;表尺射程也有1500米;射速為500發每分鐘;槍管冷卻方式為氣冷;供彈方式有兩種,一是20發彈匣,而是30發彈匣采用20發的話,槍支重量變只有9.60千克了;所使用槍彈是7.92X25毫米毛瑟槍彈。

    以天宇集團提供的優惠售價,需求群體還是很大的。其中南北各大軍閥以及地方武裝勢力,都可以是PI-23的客戶或者潛在客戶。

    以吳佩孚、曹錕、張作霖等人的財力,一個師裝備近700挺ZB-26輕機槍也是可以的,不過這樣的部隊在他們的戰斗序列中屈指可數。除非是軍閥頭目直屬的主力部隊,否則也不可能有這樣的財力。

    至于錢糧缺乏的地方雜牌軍,按照市場策劃部的估算,一個排甚至一個連才有一挺PI-23輕機槍都算了不起的了。即使如此,也絕對能為天宇集團提供大量的銷售利潤,唯一的問題在于怎麼去賣。和沈鴻英的合作無疑能作為一個重要的參考案例,用資源來抵債或許是個好主意。

    當初市場調查部提交上來的分析報告,就指出了這一種武器的推廣價值。按照專業人士分析,PI-23能大量裝備簡直是必然的主要願意有兩個,一是中國自身的工業實力很差,軍工實力更差。大多數兵工廠只能勉強造一些老式步槍和手榴彈,能生產重機槍甚至火炮的單位屈指可數,難以滿足需求。

    更由于軍閥混戰,此時的中國還受到西方世界長期的軍事制裁和禁運,也即是1919年美國為推動和平解決中國內戰,故倡議對中國武器與軍火禁運,直至1929年才會結束,這長達十年之久的時間里,就是天宇集團的利潤空間。

    由于武器禁運,步槍手槍這些可以通過走私,重機槍火炮之類國外小的兵工廠無法生產,而大的兵工廠考慮到國際公約,是不會參與走私的。如果自己制造,這時的中國可以勉強產生一些步槍和手槍,而對于重機槍等武器的生產,國內的絕大部分軍工企業是無能為力的。

    自從一戰結束之後,軍界普遍的認為未來的作戰模式將不同于一戰以前。單靠步槍形成的火力是根本無法滿足實戰的需要的,這在重機槍之外,對能夠快速反應的持續火力有了更為迫切的需要。至于重機槍的機構復雜,這時中國落後的工業是無力大量仿造的。

    少量制造則毫無意義,甚至比不上通過N道的軍火販子走私。戰爭的最基本素質就是比拼雙方的消耗,智謀和戰略這種東西,也是依靠基礎實力支撐起來的。

    陳澤和劉浩然最近可忙壞了,因為要應付即將發動的小規模戰爭,這是新四軍第一次主動出擊,意義重大,更是獲取廣州甚至粵省民心的重要舉措。當初的陳炯明,讓天宇集團無處下手,出于個人情感方面的因素,陳澤也不願意這麼做。

    但如果對方換成了孫逸仙,那可就百無禁忌了。打倒一個只擅長窩里橫的**政府,對于整個組織立足南方是一件至關重要的大事。

    況且此戰乃第一次客場作戰,對于軍心的凝聚以及日後軍魂的塑造,都有著影響。經過參謀部的分析,最終做出了正面對敵的計劃。以新四軍目前的強大實力,玩花樣卻是不必要的,並且由于對戰斗規模有著嚴格限制,所以只需要動用少量的精銳部隊。

    李少杰將率領新四軍第一旅,總共7200人,將投入到這次戰斗之中。半數以上的士兵列裝著22A式突擊步槍,這種改進之後的22式步槍,穩定性比以前更優秀了。加上支架,甚至可以作為輕機槍使用,威力驚人。

    不過因為此前未曾經歷過實戰,所以洪流通用機槍依然大量裝配,軍官們普遍認為應該保守一些。這個第一旅的許多基層士官,此前都曾在塘尾營參加過實戰,對于通用機槍的性能比較信賴。雖然22A式突擊步槍他們也很喜歡,但在心理上總還是更傾向于通用機槍的強大威力。

    目前的軍事訓練,非主力隊伍基本依賴于卡薩介紹過來的德國陸軍教官。因為在觀念上的沖突,更是處于保密的原則,鐘泱並每讓這些人參與到主力部隊的操練之中,至于裝甲師團,更不可能讓德國人插手。

    在一開始的時候,發生過德國教官拒絕訓練突擊步槍射手的訓練,在他們的觀念里,步兵的主要武器還是步槍和機槍為主,甚至沖鋒槍都不怎麼喜歡,太浪費子彈了。這可不是故意詆毀德軍的思維慣性,而是事實上在真實的歷史中就曾經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希特勒當年就取消掉了突擊步槍的裝配,要不是甦俄開發出了AK系列,在前線上把德軍打疼了,突擊步槍的大規模上市或許還要晚上幾年。

    更不用提,如今還只是1923年,一戰才剛剛結束。步槍-機槍-戰壕鐵絲網的戰術體系依舊為世界軍事領域的主流。輕機槍的出現或許改變了一些人的思路,但離著完全的發展完善,還有很長一段距離。人類的思想慣性,有時候也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這一次戰斗,原定計劃將在9月份發動,于**黨外聯合了沈鴻英和陳炯明,于**黨內聯合了劉震寰楊希閔。目的不是把大元帥府趕出廣州,而是壓制他們的囂張氣焰,以及爭取民心,將一些民眾接收到天宇集團控制的三個縣內。

    人力資源對于現在的鐘泱他們來說,是最為寶貴的財富。尤其在粵省,這里接收西方的思想比較早,而本身的文化底蘊也足夠深厚,適合進行新老結合的思想教育改造。

    在這里,鐘泱可不會腦殘到去推廣普通話,更不會去搞什麼簡體字。按照原定計劃,標準語言將選定為粵語,這個在古代也曾作為官方語言被使用的語種。其中廣州白話是標準,並且開展古文運動。

    鐘泱最為看不順眼的,就是那些在提倡白話文的時候依舊竭力消滅文言文的家伙。白話文的確很重要,生產力的發展使得受教育人群激增,白話文對于知識的普及具有重要意義。可也不能因此而妄圖廢棄文言文

    難道因為吃飯能填飽肚子,就不去吃美味的佳肴了嗎?文言文本身的語言境界,就普遍高于白話文。許多白話文難以表現出來的氣勢,用文言文卻能輕而易舉的進行敘述。精練的語句和用詞,給人以一種精神上的享受。

    鐘泱不會因為文言文而歧視白話文,更不會因為白話文有用而去消滅文言文,兩者本來就沒有什麼不可調和的矛盾。在教育中進行細分就好了,老是叫嚷著打倒XX主義,實在很沒意思。至于簡體字,絕對不改,誰愛改誰改。

    這種滅絕華夏文明的事情,建奴尚且欲做而不得,某太祖卻極力推崇,不只是什麼居心。當時可不是僅僅想要改簡體字,而是想著直接用拼音來代替。找了一些磚家討論,最終在大多數人的反對浪潮中偃旗息鼓。

    還不死心,最後拿出了簡體字的修改方案,總算是邁出了斷絕華夏文明正統的第一步,可謂深謀遠慮。這些事情,在這里自不去說。

    整個軍隊的體系,目前能夠直接出戰的只有新四軍和裝甲部隊,後者仍處于保密狀態,不適合動用。而李宗仁和莫榮新的隊伍,才剛整編完畢,如今才開始訓練,也不適宜打斷流程。

    新四軍的總數擴張到了兩萬五千人,其中五千是才招收了不到一個月的新兵,主要成員都來自于廣州其他地區的逃難人群。這種部隊,實在沒什麼戰力,還只能呆在南沙大營編練和整訓。

    真正能打的,只有李少杰手里的第一旅,那可是天宇集團費盡心思進行全力武裝的高素質隊伍。老兵的比例在全軍之中都是最高的,還在軍校里呆著的桂系的隊伍除外。

    目前南沙軍校已經開了短期特訓班,校長是莫榮新,不過他不管事,僅僅作為精神領導。真正負責具體事務的是李宗仁,這個年富力強,精明果敢的軍官。如今的他,早就是桂系的下一代翹楚,部隊實力可謂廣西省最強。

    這絕不是夸夸其談,無論武器裝備,亦或士氣軍心,得到天宇集團鼎力相助的他,早已今非昔比。失去了軍隊的絕對掌控權,換來了實力的巨大飛躍,這說不上是好是壞,但李宗仁卻是滿意的。他現在剛從低級軍官爬出來不到2年,還沒有後世那種稱雄天下的野心。

    現在的李宗仁,愛國的思想更多一些,**的軍閥理念更淡一些。面對著之前天宇集團的招攬,他因為有所遲疑而沒有接受。但在來帶了南沙這里,切實的領略過一些信息之後,卻是放下了此前的成見。更不用說,就連當初的老上級莫榮新也在這里。

    之所以選莫榮新當軍校校長,不在于其人品和才能,而在于他的年齡與威望。天宇集團想要在廣州招收兵員並不困難,但想要在廣西招兵卻不容易。沒有莫榮新的幫忙,其難度可就不是一點點了。

    對于這個任命決定,體系內也不是沒有微詞。包括王立文在內的許多高級軍官,都眼巴巴的盯著這個位置。雖然按照軍制,校長不得統兵作戰,但這人脈關系和歷史名望,對于這些熱衷于功業的有志者確實有著莫大的吸引力。

    所幸在資歷上莫榮新還是無人能比,當年縱橫兩廣數十載的日子猶在眼前,有波折,但卻無懸念。校長一職,他依舊是當之無愧。以他的年紀,在這個位置上也做不了幾年了,這才是鐘泱對其最為放心的原因。

    換一個人上去,雖說未必就會沖擊到軍制本身,但麻煩多少還是有一些。軍隊的體系建立不足3年,不完善的地方肯定很多,讓人有空子可鑽。再加上許多人的思維慣性,在短時間內未必就能扭轉過來,擁兵自重以成軍閥的**,實在誘人。

    只有換一個行將就木的老頭子,才算個比較合適的方案。等莫榮新故去,整個軍事體制建立少說也有七八年的樣子。這麼長時間的思想教育,足夠讓一些舊制度下的殘余清掃出去,這才是大勢上的謀略。求穩不求快,求厚不求顯,厚積薄發才是正理。。.。
machreeooo 發表於 2012-11-27 23:35
卷二 第一百七十五章 治粵之績(二更)(平安夜快樂)!


    臨戰的準備已經交給陳澤和劉浩然去籌劃,他們將負責在政治和經濟上給予支持。至于軍事,則歸屬于大本營參謀部統籌,其余人不得妄加干涉。這個規矩是鐘泱定的,大略及所需的效果由古文會決定,以天宇集團的名義下達。

    而詳細的戰略制定以及任務安排,則為大本營參謀總部的職權範圍,具體的戰術指揮更是以軍中主將的意志為主。

    權力雖然分散,但職責明確,各部門分工合作,符合當前生產力的需求。古代的戰爭模式也算得上很復雜,但與現在相比,則完全不在一個程度上。冷兵器作戰基本上只要求籌集糧草和武器鎧甲,但熱兵器作戰在具體的物資消耗上則要復雜許多。

    彈藥的補充,武器的維修和更換,後方的工業產能順序安排,新武器的針對性開發。這里面涉及到的諸多專業領域知識,單靠主將一個人根本難以完成,必須要有專業的後勤部門來負責。甚至在作戰指揮上,依靠將領的個人素質和當前狀態,都顯得太過兒戲。

    擁有專業素養的參謀團隊,顯然比一個人的智慧要靠譜得多。參謀可不單只有坐在大本營里面依靠電話聯系的那種,還有一些隨軍的參謀,主要的任務便在于幫助軍中主官謀劃細節,查漏補缺。一個人的想法再精妙,也那面有紕漏,集眾智以統兵,才是這個時代的潮流。

    先不去說外面的事情,如今的7月份,**黨外有沈陳的之憂慮,內有軍隊體系分裂之禍患,真可謂是外憂內患。但孫逸仙解決問題的手法實在是讓人難以度測,想來也算君威難測吧。

    廣州商界一向有自己的武裝組織,叫做商團。自有商團以來,無論廣州城里的軍政權力如何如何洗牌,商團始終不介入任何爭端。孫逸仙亦認為商團一直保持政治中立,而他這時候非常不喜歡商團的這種政治中立。他在對商團的演講中說︰“廣州歷次變亂,商團總是守中立。從前龍濟光到廣州來稱王,商團守中立;陸榮廷、莫榮新到廣州來**,商團守中立;陳炯明掛**的假招牌到廣州來造反,商團守中立;這次滇軍仗義討賊,到廣州來打陳炯明,商團也守中立。”

    “諸君是商團,是有槍階級,也應該擔負**的事。明白此理,以後便不可再守中立。”他想改變商團中立的地位而強拉入自己一伙來。而事實上陳炯明“掛**的假招牌到廣州來造反”時,孫大炮恰恰是這個造反團伙的公認頭頭,沒有陳掛假招牌造反,他孫大炮也當不了非常大總統。

    只因後來意見不合,散伙後這造反團伙的頭頭反誣其前同伙為“掛**的假招牌”。而這些仗義入粵吊民伐罪,並被孫大炮稱為“各將領都有**思想”的滇、桂各路勤王豪強。後來更是在陳炯明部避居惠州而東征軍久攻不克,孫中山仙逝北京未幾,即與1925年5月跟老孫的黃埔子弟兵大打出手。這等亂象給粵省民眾的觀感,實有如狗咬狗一嘴毛。

    在初辦時原為維持治安與警察分工,可以補助警察力量。孫逸仙于1923年也即是今年年對商團演講,要他們參加**,不要脫離政治,獨樹一幟。強拉入伙,不從就扣上政治大帽,然後就說人家是反**,這是慣用伎倆了。

    這不,**黨自己辦的報紙上,就大肆宣稱但買辦陳廉伯、陳恭受等“列強走狗”受英帝國主義者指使,利用商團反抗**政府,企圖叛變。起因是1923年的5月,廣東省長楊庶堪擬征收廣州鋪底捐,以充軍餉,廣州商團竟鼓動商人罷市,楊省長依照商人要求,準予緩和。

    當時正好恰逢沈鴻英叛亂,**黨也在拉壯丁當炮灰,因此認為不適宜過于得罪商團,這才選擇了妥協。這下子陳廉伯腦袋發熱,認為****可欺,結果是擺出了一副得寸進尺的強硬態度。

    這種不給面子的舉動,孫逸仙哪里能忍?要不是內憂外患,加上軍校的籌辦還未完成,早就盡起大軍興兵討伐了。里有什麼的,隨便編個叛逆謀反就可以了。也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黨自己是信得。

    如果僅僅是一個“鋪底捐”,廣州商團就如此不計後果地囂張而不給大炮哥面子,那真是太不應該。但這絕不是廣州商民太沒商業頭腦,為一點捐稅而押上全體工商界的身家性命。事實是孫大炮驅陳之後,滇、桂、豫、湘等各路大元帥府請來的雇佣軍,借勤王之名入粵發橫財,粵省工商界被多番盤剝搜刮。

    客軍初入粵境,孫大炮常激賞之為吊民伐罪的正義之師,這打仗拿好處是慣例啊,買東西還吃回扣呢。何況是為你大元帥打仗?不拿點好處怎麼和弟兄交代啊?

    以孫逸仙的為人,自然是應下了,反正虧錢的不是他。更有甚者,就屬**黨撈錢最積極,效率最高。其他的軍閥多少還要臉,畢竟還想著在南方混,太過分了傳出去對名聲不好。但**黨卻是百無禁忌,扯著**的旗幟,不服從的就污蔑為反**分子,是要堅決打倒的

    客軍貪橫,再加以大元帥府為籌措東征軍費,增設稅目捐項多如牛毛,盡加于粵省則堪稱“罄室傾囊如卷土”。在驅走陳炯明後的幾年中,罷市的發生頻率,幾如戰事的槍炮聲此起彼伏,而為官民所司空見慣。

    孫逸仙的大元帥府在廣征厘金之綜合稅外,又征“百貨捐”,之外再分門別類開征“膠鞋捐”、“火柴捐”之類雜稅。前述之“鋪底捐”,一年之前則已以“商業牌照稅”的面目出現,雖商業協會游行請願,牌照稅仍照征不誤,搜刮過一輪,現在又換個“鋪底捐”的面目欲再征一輪,引得省城商民皆有怨而欲罷市抗議。

    其實這些鬧事的人也真是的,太不體諒國父的苦衷了,不就是營業稅征了兩次嘛。加上以前那些雜七雜八的賦稅,都還沒超過三十種呢,怎麼就能和政府過不去呢?這些民眾要是懂事,不和大總統府鬧,**黨又怎麼會出來抓人呢?

    你以為讓軍隊出動不要錢啊?

    廣東此時的中央政府不為列強所承認,大元帥府外長伍梯雲先生無外交可辦,只好研究內政,其研究心得是︰“廣州財政卻極窘迫,不得不從事搜刮。”這一句話,可真是讓孫逸仙引為知己,難怪伍廷芳能當上這麼顯赫的職位,實在是有真才實學啊。

    捐稅中至為苛猛者即所謂“民產登記費”。所謂“民產登記費”,實屬憑空造出來的暴斂理由,有如政府對其轄下的民人說,我幫你數錢,數完了你每一百塊得給三塊給我做數錢的勞務費。按大元帥府規定,有房契者須按房產市值繳交百分之三的民產登記費,無合法房契的房產皆由政府沒收充公拍賣。

    這就進一步得變成︰我幫你數錢,收百分之三的勞務費;但如果你不能證明你這錢有合法的來歷,這錢就歸我了。這簡直是太愛民了,為了民眾的生活殫精極慮,生怕這些苦困的老百姓能吃上飽飯。餓著肚子鬧**才是好同志啊,大家要勒緊褲帶加油

    多年的兵連禍結中,能拿得出合格房契者少之又少,民皆惶惶不可終日。民產充公之余,搜羅並拍賣所謂官產以斂聚軍費跡是解困之一途。舉凡一切無主荒地及學校場地、寺觀廟產、滿人居所、宗祠、書院、會館等多充為公產拍賣,而引來非議無數。

    孫政府不但以莫須有,「附逆」的罪名來鎮壓異己,而且用之為勒索稅款的手段,把廣州弄成一個恐怖世界。例如,1923年8月下旬,廣州各銀行,及土絲各大行商曾開秘密會議,一致反對政府新增辦的營業牌照稅,決定不肯申報,但即被政府探得其事,馬上接到大本營命令,大意說︰“聞該行等密議反對,此時政府軍餉緊急,該商等應勉為其難,為各行倡率,今若此則無異附逆行動,請力勸諭各行眾遵行”。各行商接函後,大為惶恐,因為“附逆行動”,嚴重的可判處死刑。各行商遂改變前議,只得申報服從。

    後世最為黑心的本朝地產界有一屋兩賣之怪事,而本世紀二十年代的廣州大元帥府,不知是財政廳拍賣公產的經辦人員懶于查核,還是故意為之,給錢就賣,以至竟有一個地塊連賣六次、頒有六份業權執照之紀錄,其荒唐令時下的黑心地產大佬亦自嘆弗如。

    這是一個永遠無人能夠超越的境界,這已經不是貪贓枉法所能達成的效果了。自古多有無為而治,只有孫逸仙一人達到了無法而治的境界。

    **大業為重,大家也要體諒嘛。這話可是大元帥說的,金口玉言,要你信你就得信,不信也信。

    時下的粵省,也不全是這樣的官。廣州市參事員鐘錫芬氏,就因反對大元帥府沒收寺觀庵堂廟宇作為公產變賣的提案,被孫大炮的嫡長子廣州市長孫科扣留,指為附效陳逆為虎作倀而狠罰五萬元——北洋系的軍閥們至多只敢讓督軍團脅迫議員通過議案,南方政府則直接敲榨議員拿錢。

    盡管多端搜羅和獎勵舉報官產頻頻拍賣而引至怨聲載道,大元帥府所獲卻甚為微薄,因為欲投官產者眼見政局不穩,擔心孫大炮的政府隨時倒台,所投得官產不為新上台者所承認,官產拍出價格極底,如此民怨而府庫亦無大收獲,實兩頭都不討好,以至大炮哥惟兀自慨嘆︰“自軍興以後,粵民供給餉糈已多,現軍餉無可搜羅,官產亦已垂盡,至有天怒人怨之象”。

    這麼折騰了一段時間,依舊是餉源竭蹶的局面,省庫幾無余款可撥。為此,孫逸仙又當了一次經濟學博士,以大元帥府的名義印制大量“短期軍用手票”發給軍人充為薪餉。其後陸續又有“國庫券”、“地方短期抵納券”、“廣東省金庫券”等各種無本金擔保的紙券出現。

    因大元帥府的財政金融信用幾瀕破產,軍用手票等東西皆不為商家民眾所接受,軍人惟有端槍脅迫商家進行交易,這不過是搶劫的另一種形式罷了。孫逸仙幾年前曾指責桂系陸榮廷踞粵時所濫印之紙幣為“既無抵押,又無擔保,完全是進行赤luo裸的無本生意。”而觀之大元帥府所發的軍用手票之者,亦與陸干卿的紙鈔並無二致。

    看來,這兩位童鞋應該是同一個經濟學磚家叫獸教出來的優秀學生,在行事手段上,竟如此同出一撤。

    所謂“謀夫孔多,是用不集。發言盈庭,誰敢執其咎?”孫麾下雖人材濟濟,而孫治下之粵省,卻實已近于太史公所謂“盜賊發不能禁,夷貊不服不能攝,奸邪起不能塞,官亂不能治,四時不和不能調,歲谷不熟不能適”的地步。

    然省城商民對客軍及大元帥府的橫征暴斂怨聲載道,于官史中幾無提及,只在與孫大炮意見不合的一些黨國元老的回憶中略有所述,亦屬語焉不詳,且均被視為郁郁不得志的政客對污蔑國父之言論而不足信。

    惟其時作為孫及其**政府政治顧問的共產國際駐中國代表鮑羅廷,在給甦俄的秘密報告中亦提及“老百姓非常敵視國民黨。老百姓甚至對孫本人也很敵視,因為他用自己的威望庇護了這種胡作非為。”假如說其時在國民黨中的地位近于無冕之王的老毛子鮑羅廷也污蔑國父,則國父亦真活該被污蔑了。

    君之視民如草芥,則民亦視君如寇仇,此自古皆然。

    孫大炮的雇佣軍入粵後,各地賭禁毒禁頓弛。大元帥府雖然表面上矢言禁賭禁煙,但粵省賭博風氣再次興盛已是不爭之事實,客軍武裝販運鴉片更屬其發財的辦法之一。美領事館發回國內的報告亦稱︰“孫政府所謂的禁煙局,實際上是抽煙稅的籌款機關。”

    大元帥府為籌集戰爭費用而置籌餉局,其主要餉源便是“番攤賭稅”。賭風日熾令到民間每有怨言,孫大炮則稱“陳炯明的叛軍去投降滇軍,當中許多壞人教滇軍賣煙開賭,所以弄成今日的廣州烏煙瘴氣。”把一切責任盡數推到陳競存和滇軍身上去。

    這種事情,在黨國之父的文集里,看到類似胡扯比比皆是。陳炯明治粵的時候沒多少這種事,怎麼你來了就有了?就這,還需要解釋嗎?要麼,是你治下不嚴,這是罪。要麼,是你誠心這麼干,這更是罪。

    犯了錯,還要耍賴,這可真是好風範,好氣魄。

    孫逸仙被戲稱為“孫大炮”,絕非徒有虛名,其滿嘴跑火車亂放炮不是一回兩回。當年老袁蒙其大度,自廢臨時大總統的武功,得以出任正式總統,不免對其感激有加,听他拍胸脯稱“鄙人擬于十年之內,修築全國鐵路二十萬里。”

    老袁順勢讓他籌備建設鐵路,到處考察研究一番,卻一里鐵路也沒建出來而不了了之,大炮之名,從此廣為稱頌。

    其實以袁大頭的行政資歷及其主持洋務二十余年之經驗,固然知道所謂“十年修二十萬里鐵路”決無可能,但他仍投孫大炮之所好,委其為中國鐵路總公司總理,讓他帶著側室、拉上一幫無業的同盟會大佬到處考察鐵路建設。

    沒多久,孫跟老袁翻臉鬧起“二次**”,老袁便叫人對中國鐵路公司進行財務審計。審計結果是,孫大炮和他的班子連一寸鐵路也沒造出,卻花了兩百萬大洋,民國早期的兩百萬啊

    如果沒有貪官中飽私囊,只要這鐵路不是修到青藏高原上去,這筆錢估計修上兩公里的單線電氣化鐵路會綽綽有余。審計結果一出,全國輿論嘩然,令孫國父大出洋相。與“十年建二十萬里鐵路”相類,其傳之後世的扯大炮巨著《建國方略》,所擘畫者亦多不切實際。

    孫大炮嘗揚詡自臧雲︰“我敢說除我外,無**之導師。”

    這氣魄之雄渾霸絕,比于馬子任,猶過之而無不及,現代中國鮮有其匹者。馬哥尚知委婉地跟旁人要高帽,拿到高帽還裝模作者地辭謝一番,孫大炮拿不到輒干脆自封。其每將原則性之理念當作策略性的權宜之計信口開合隨意揮灑,尤多授後世學人以把柄,而多摭之作為孫氏喪權蠰國之證據。

    官史稱之為**策略,僅是說說而已,最終不是並沒有賣掉麼?

    然倘若抵押出賣國權民利尤能稱之為策略,則把汪兆銘氏從歷史的恥辱柱上解放下來,再當作民族英雄供奉亦並無不可矣。不過說句公道話,當年汪兆銘簽的那份協議本身並不是錯,錯在于時間不對。

    打不過就求和,這不丟人,可問題是當年的時機,投降毫無意義。以汪兆銘的生平,為藏不是一個鐵骨錚錚的男子漢,有擔當,勇于任事。但他的政治目光實在是讓人嘆息,錯一次不要緊,你不能每次都錯吧。

    早年在同盟會里面混,跟了最沒本事最沒品德孫逸仙。好吧,十幾年的蹉跎,總算是在緊靠甦聯之後丑媳婦熬成婆。哪知道孫逸仙看上了更帥的姜瑞元,這下子可好,軍權沒抓住,後半輩子生活沒找落是注定了的。。.。
machreeooo 發表於 2012-11-27 23:35
卷二 第一百七十六章 恐怖加特林(一更)剩蛋快樂


    孫逸仙治理粵省的績,史書上可謂是諱莫如深,大多也是語音不詳或者是大筆帶過。虛構一番百姓的歡呼擁戴以及經濟建設的卓越發展。

    有些事情,也就這麼回事,當權者不希望流傳的出去的資料,自然會慢慢被掩埋。而一幫五毛黨,也會費盡心思的替整個政權粉刷,以愚民智。

    如果在政權建立之後,整個社會體系能夠逐步完善,這倒也不算什麼。作為一個依靠暴力來推翻前朝的政治組織,有些陰暗和灰色地帶也並非不可原諒。但觀其後效,似乎以姜瑞元的才干亦沒能扭轉局勢。

    在奪取了國之重器後,**黨腐化墮落的速度,讓人瞠目結舌,其程度亦足以彪炳千古。這實在是孫逸仙打下的好底子,一群從一無所有到佔據大義名分,這期間的差距以及所產生的利益,足以讓其瘋狂。

    孫逸仙口唱“民權主義”,而其違背民權最基本原則的行為,莫甚于破壞司獨立,實行“黨化司”,強迫司人士入黨。

    1923年孫中山因向新寧鐵路索款三十萬元不遂,于7月中旬下令徵收該路為軍用,並援引美國在歐戰時期收管民有鐵路為先例。美國歸僑李洞雲致函《華字》,說明歐戰時期,美國政府為便利軍事運輸起見,確曾收管民有鐵路,但對鐵路公司的每年收入,照數依償還。

    在西方的報紙上固常見之,即指美國華文各報,亦屢有登載。大元帥府中人,既曉援引美例,必深知無疑。今之車腳費用補回與否,一字不提,但雲收歸國有,則非遵依美國先例辦理可知矣。

    或曰︰“闊人只知要錢,美例不美例,管他甚則。”不過,帥府群彥欲捧出那位西式自由神,嚇嚇四邑,也即廣東省台山等四縣,而不知其舞文弄墨,實無異于欺詐取財也。

    這種借用別國的例子,又能玩出自己的花樣來,實在是很有中國特色。即不尊重私有制這個經濟基礎,又無合的國家級別政權而行掠奪之實。僅僅是依靠軍隊以及所謂的**大義,和軍閥的巧取豪奪沒有任何區別。

    總不能以為**黨以後打出來一個合的政權機構,就認為孫逸仙此時也名正言順吧?

    鐘泱從史密斯那里獲得了一些詳盡的情報,根據英國的報告,孫政府于1923年內,強征廣州商民財富的總數,達一億二千萬元之巨。綜合了地宮收集來的資料,數據大抵如此。

    孫政府平定了沈鴻英的叛亂,在廣州繼續拉夫,平民怨聲四起。各種各式的苛捐雜稅,更促成社會之不滿,罷市工潮之頻發。雜稅中包括魚販,黃包車夫,戲院,酒店,飯館等等。

    魚稅引起魚場罷市,現未調解復市。飯館稅引起全市大小飯館閉門停業,但政府堅持徵收此稅,至今仍在談判中。海關經紀人的工會被罰款十萬元港幣,該工會認為政府非罰款,實為藉口抽取軍餉之用,現工會會員如碼頭裝貨工人等,正在罷工中。

    其實自從黨化教育的開始,史學界的書基本就沒看了。即使日後的二十一世紀,大多數學生還在受著這中扭曲過的歷史教育

    好人盡往好里說,壞人也盡往壞里說——官史大體都是這樣修成的。此類修史的技術亦其來有自,淵源于“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之“春秋筆”是也。惟孔聖技高一籌,不需明指亂臣賊子之所在,而現如今的官史則先指定了天潢貴冑和亂臣賊子,再來編排歷史的情節。

    這些紛紛擾擾的事情,鐘泱現在無暇理會,他正在關注著一個重要的研究計劃。早在三個月前,他就接到了徐永生的建議,對智能工廠目前所具備的一些強大能,進行有效地運用。

    其中,各類機器人的研究是一個大項目。

    如今的鐘泱,穿越能量通道進入亞空間只需要短短的0.9秒,眨一下眼楮的時間。經過多次的生體改造,他的力量愈發強勁,已經幾乎成為了一個人形洪荒巨獸。

    高聳的巨型蘑菇狀金屬高塔,坐落在整個空間的中心,原型的傘狀部分,遮蔽了下面的建築。但是並未因此而昏暗,上層中心的四周圍,許多探照燈在工作著,將光明鋪設于所及之處。

    一隊隊陸戰士兵荷槍實彈的巡邏著,每一隊都有7名成員,他們都是絕對忠誠于鐘泱的冷酷戰士。不需要士氣和金錢,因為沒有,故而也絕不可能被收買。更何況以鐘泱如今的自保能力,也無需如此大費周章。

    但制度終歸是制度,以防萬一也不壞。

    在前面開車的是祖捷,面容冷銳,像一把閃著寒光的鋒刃。面無表情的的開著車,通過一處處關卡,兩人都沒有說話,車廂內的氣氛,顯得有些平靜祥和。

    關卡的守衛者,是陸戰士兵。之所以用圍牆將各個區域隔開,就是為了不讓一些特殊部門的存在被人輕易獲知。在這里的研究人員,資料全都統計在數據庫之中,而陸戰士兵的智能系統,也和數據庫聯通著,可以共享信息。

    不唯如此,研究人員的身上還帶著有定位能金屬卡片,用以查看其所在位置。同時,也算一種身份名牌和權限證件。每一處區域,都對進入者設定了門檻,權限不足的人,無進入。士兵可不是好糊弄的對象,沒有情分可講。

    每到一處關卡,祖捷就必須停下車來,通過陸戰士兵的虹膜掃描。而坐在車後邊的鐘泱,因為精神直接和智能工廠的數據庫相連,則無需如此麻煩。

    能進入這里的人,都是先要被心靈網路烙下印記。祖捷自然也不例外,這個是原則。

    車子渾身閃著黑亮的漆色,沉凝猶如淵海,點點白光流轉其上,恰如星河浩瀚。鐘泱面如冠玉,眸如點漆,端坐在車廂後排巋然不動。

    翹著二郎腿,左手托著下巴,他正悠閑地看著四周圍的景色。山川和江湖,這里全然皆無。亦不見花草樹木,能夠動的東西,不是人類就是機械構裝體。

    自然和諧的美麗,在此處絕然沒有。但科幻風情以及工業化時代的粗獷,那種從無限多金屬結構中浸透著的超時代美感,卻也讓人陶醉無比。

    這一切的成就,皆鐘泱一手一腳積攢起來的,教他如何不歡欣鼓舞?為了能夠獲得穩定的發展前景,手里握著如此強大的力量,他也從來不敢讓自己肆無忌憚。

    工業化的力量,不在于戰爭和掠奪,首先必須是生產技術的積累與知識的沉澱。西方世界之所以貪婪而掠奪世界,更在于他們的商人本性以及文化傳統。工業化的社會需要資源不假,卻也未必一定要以掠奪的方式。

    掠奪雖然高效,然未必可持久不斷。英國當上日不落帝國,最後不也是限于殖民地的泥潭?為了利益,商人寧願投資國外也不想更新國內的生產技術。反而是落後的美德兩國,一躍而起,佔據了頭籌。這就是掠奪式發展的最大問題,以利益為重,而不已技術的根本為念。

    車子駛向了西北角,並非去往中央控制中心。那個地方是智能工廠內部的機械構裝體綜合研制基地,僅有為數不多的人有資格進入。

    東南角乃能量通道的入口,大部分可以外顯的技術以及工具,都存放在哪里供人類研究。這些人才是古文會的根基所在,是鐘泱手中的王牌。正因為有了這樣的底氣,他才對于俗世中的地位與財富不屑一顧。

    千秋業,可比得上自己手中的利器?鐘泱可不做那種舍本逐末之人,更不會去心煩細瑣的事物。只要智能工廠不失,他便毫無畏懼。

    車子停在門口外,鐘泱下車步行入內,而祖捷則負責在外頭等待。他雖然為鐘泱所信任,然按照規矩,他也無權進入此地,只能停留在外。陸戰士兵可不管你什麼身份,違規矩便只能被抓起來。

    反抗者,甚至會被當場扭斷手腳。

    進入了這個規模宏大,佔地廣袤的巨型建築群落,鐘泱雖面不改色,心底里也是感慨不已。心緒一陣莫名的悸動,嘆息著︰“如果沒有智能工廠,來到這個世界,怕也只能走上孫逸仙的所謂救過道路吧。”

    唯一的差別,也只是比對方的人品靠譜一些,其余的實在難說。

    但世事沒有如果,鐘泱可不會因為這樣的事情就去認可孫逸仙的為人和手段。

    當年美國駐華公使評價孫中山道︰“事實上,他認為他做的任何事全是對的,而且為達成目的,不計一切犧牲。”這話倒算是一矢中的。其同鄉梁啟超亦有類似評論稱︰“我對于孫君所最不滿的一件事,是‘為目的而不擇手段’。”

    由是觀之,孫大炮于列強所諾者,更近于“枉尺而直尋”的策略,盡管亞聖認為“枉盡而直尋”不可取,但以賣國論之,亦屬不當。賣國未必,然證之史實,說其禍國殃民卻不為過。

    壞人,也並非是主動去做壞事,才算得上壞人。孫逸仙就是這樣的典型好心辦壞事,越弄越糟糕,為目的不擇手段,最終將中國的內部實力消耗一空。**黨北伐成未已,日寇便傾力來犯,這就很值得玩味。

    無論他早知亦或不知,然錯即為錯,粉飾毫無意義。

    歷史不需要謾罵,也不需要神化。古代的史官即便剛正不阿,其實也還是以人治的觀念為歷史人物定性。鮮有不做評論而但平直敘述者,此等習慣不好。

    孔聖說,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孫大炮年輕時是個欲投效于李鴻章帳下卻不得其門而入的維新分子。當他要在體制內報效國家而不能時,他便要**和造反。

    在原本的時空里,孫逸仙犯上作亂的造反歷史,即使從由其策劃而終胎死腹中的第一次廣州起義算起,迄于1925年3月12日9時30分這位**先驅于北京逝世,垂三十年整,其結果是依然是“**尚未成,同志仍需努力”。

    鐘泱下車之後,自動化程控的金屬外門緩緩而開,在他進入之後,便又徐徐而閉。唯有門外的兩名陸戰士兵,凝然不動,就這麼聳立于此。揣在懷里的突擊步槍,槍口上閃著磣人的寒芒。

    整個西北角,立著一棟棟巨大的工廠,相互倚在一起,勾連相接,形成了一處規模恢宏,氣勢巍峨的鋼鐵山脈。

    震撼人心的轟鳴聲隨處可聞,空氣中亦鼓蕩著強烈的金屬氣味。不單只門外有陸戰士兵看守,內里也隨時停放著五十名以上的陸戰士兵,原地候命,以應付突發狀況,即使這個可能性非常之地。

    三十六座高聳的塔樓圍繞在四周進行警戒,安放著加特林機關炮這樣的絕世凶器。這種加裝了電動機的重型機槍,更像是一個小型火炮,在陸戰士兵的操作之下,可以連續不斷地對敵射擊。

    這種武器的設計理念,來源于美國人。加特林機槍是最早由美國用于大規模實戰的武器,六根槍管構造出凶猛的火力,並且射速極高,載彈量高達二百發,用它作戰可謂所向披靡。

    加特林機槍是由美國人理查?喬登?加特林,又譯作格林,故此槍也被譯作格林機槍或譯蓋特機槍、機炮。于1860年代設計,為手動型多管機關槍,是第一支實用化的機槍。

    從制造者的身份來說,加特林本來是一個醫生,一生反倒致力于工程學。1861年美國內戰打響,加特林在醫院看到後送的死傷官兵真是太多了,除了戰場上的死傷外,很多士兵還死于疾病和營養不良。

    他認為要是能減少士兵的數量就能拯救數以千計的生命。加特林希望能發明一種槍,依加特林M134靠凶猛的火力,一支槍能頂很多支步槍,讓一個士兵擁有很多士兵的戰斗力。他的目標是一個士兵頂上一個連,從而減少戰場上士兵的人數,以達到減少戰爭傷亡的目的。

    在這種理念的支撐下,他終于發明了這種機槍,把戰場化為煉獄的恐怖存在。

    此機槍的特點是由多根槍管圓形排列,依靠射手轉動一個手柄,使槍管連續轉動,完成連續不斷的射擊。19世紀末期,它是歐洲各國控制並擴張殖民地的重要武器。經過改進後的加特林機槍射速最高曾達到每分鐘1200發,這在1882年是個驚人的數字。

    但它也存在一個問題︰它的最大弱點是射手在戰場上由于激動和殺紅了眼而不能控制自己,會發瘋似得把手柄轉動的越練越快,造成機槍卡殼或爆膛。正因為如此,在20世紀初,隨著馬克沁機槍的發明,加特林機槍迅速的沒落。

    針對這這個問題,第四研究所,也即專司機械構造研究的組織部門打算利用電動機控制槍管的轉速,從而解決這種機槍的弱點。經過一番實驗,最終達到了原本的設計要求,釋放出了這個怪物

    以“火神”20毫米機炮為基礎的6管重型機槍,如今主要裝備在可三百六十度旋轉的防御塔樓上。而鐘泱更是想要將之安放在以後的直升機上,更可作為機械化步兵的車載武器,主要用途是殺傷集結有生目標和防空等。

    因為它發射的是7.62毫米步槍彈,射速高達6000發每分鐘,是普通機槍的整整10倍,正如後世好萊塢電影里所說的“在這挺機槍的掃射下,沒有一種生物可以生還”。而“gun”的英文原意也指火炮,所以把它叫作“迷你炮”應當更為貼切。

    這里的建築,大部分都是兵工廠和機械制造中心,為鐘泱提供源源不斷的陸戰士兵以及“學士”和“普工”。這也說明了為何鐘泱對此處如此之重視,防御如此之嚴密。

    穿過了重重大門,鐘泱來到內部核心控制室,徐永生還在進行著研究工作,故而只有一個低級的內務理事在接待。

    “會長安好,鄙人陳小宏,是第四研究所的內務理事。”站在鐘泱面前的,是一個年輕的胖子,圓圓的臉蛋,彎彎的眉毛下藏著一對小眼楮,寬和憨厚的微笑頗有讓人如浴春風之感。

    單單一個照面,鐘泱便對這人有了好感,果然人憑貌相,招人欣喜。

    “陳理事,徐教授還在進行著研究工作嗎?”伸手尚且不打笑臉人,更何況對方是體系內的一員。面對這麼個活寶,鐘泱顯然也心情不錯,言語間笑意連連。

    “啟稟會長,徐所長還在工作,需要我去通報一番嗎?”面對著帶頭大哥,陳小宏連連拱手,但話語誠懇老練,竟不顯諂媚和阿諛。這可真是難得,想不到徐永生也有運到,能找到這麼一個人來擔任內務理事一職。

    這個所謂的內務理事,乃鐘泱設立,專為解決研究所內部的各種瑣碎事情。學者也是人,也有各種和需求,工作之中更難免有些零散的事務要辦理。為了不分散他們的研究精力,鐘泱決議聘用一些有一定專業知識的人來處理日常事務。

    未必需要他在專業知識上的程度有多高,反而更看重此人的交際能力。地位不高,但職責卻也不輕。
machreeooo 發表於 2012-11-27 23:35
卷二 第一百七十七章 機械化開采(二更)再次剩蛋快樂


    這每個研究所的具體運作,鐘泱一般都不會去干涉,尤其用人和處事這兩項。組織內有自己的規矩和原則,只要沒有大的錯誤與矛盾,鐘泱可不會無聊到事事抓在手里。

    做不做得好先不去說,徒惹別人厭煩倒是絕對的。當年崇禎皇帝勤政愛民,夙夜興寐,結果大明朝亡得更快,最後一絲元氣亦被內憂外患聯手掐滅。

    這實在不是崇禎不努力,而在于他太“努力”。勤勞是個好品德無疑,但也要看情況不是?你不專業,又非要插手,還胡亂指揮。成了算命好,不成就活該。很遺憾,大明朝命不好,所以活該完蛋。

    至于鐘泱,他也不認為自己的命比崇禎好,故而還是自覺地老老實實的當個董事長,而不去做勞心勞力的CEO,專業的事情,始終要交給專業人士去做。

    此前的時候,各大研究所還未正式成立,學者們都以研究小組的形式開展合作進行技術開發。徐永生在當初可是和殷向洲一塊弄著突擊步槍的設計,還沒有從武器開發工作中獨立出來。

    如今卻已大有不同,十大研究所已經成立,而除了第十研究所依然被鐘泱握在手心之外,其余部門都已有所委任。組織草創,萬事開頭難,未必每一個部門的結構和人事工作都能合格。

    但至少整個科研體系邁出了專業化的第一步,組織的運作會在眾人的努力下越來越好。不怕基礎差,就怕沒進步。對于技術上的研究和積澱,鐘泱絲毫不心急,卻也絕對不馬虎,一步一個腳印,穩穩地邁向前方。

    中國現在,不缺文明和思想,也不缺暴力**和政治人物,缺的就是科學技術。沒有生產力,再怎麼號召民眾,中國也只能是個三流以下的國家。如果說想要去佔地盤和挖人才,以鐘泱的政治智商,決然不可能勝過一幫政壇老嬤嬤。

    既然如此,還不如依靠自己的實力,穩穩健健的站好步伐。等工業實力有點門道之後,再去做所謂的大事,拯救萬民。

    或許有些人會認為鐘泱應該憑著陸戰士兵和機械僕役的力量,去搶地盤打軍閥。這的確算個好辦,假如軍閥們全都是豬的話。

    打不過你,難道還不能跑嗎?游擊戰這種東西,也不是什麼深奧的理論,你以為軍閥不會?你那麼點機器人,能守住幾處地方?分散開來,機械構裝體又無及時補充能量。這是個死局,鐘泱也仔細思考過的。

    打下來的地盤守不住,那還不如不要,這種包袱一點用處都沒有,反而消耗鐘泱的實力和精力,吃力不討好。用在戰爭上的機器人多了,那用于生產的就必然減少,早期就這麼點資源,哪能這麼揮霍?

    安坐在會客室內,享受著陳小宏遞過來的綠茶,鐘泱心情舒坦,說不出的愜意。因為等會兒和徐永生的談話,將涉及到古文會的發展戰略制定。根據當初的建議,徐永生身為第四研究所的所長,將在機械構裝方面進行研發。

    這件事的意義非比尋常

    對于陸戰士兵和機械僕役,鐘泱的認知還停留在表面,甚至可以算得上淺薄。這也難怪,畢竟非理科出身,局限了他在這方面的專業素養。

    按照當初徐永生所談到的內容,兵工廠和機械制造中心,並非僅僅像現在這樣,只能生產定型的產品。這在以前,鐘泱因為不懂,才胡亂的使用,浪費了許多資源,而且更是白白棄置了許多強大的能設定。

    兵工廠和機械制造中心,里面本來就有許多專業的知識隱含于其中。一些能強大的工具,更是極具研究價值。想想看就知道了,當初的陸戰士兵定型,便幾經修改。這里面涉及到的專業知識和加工工藝,鐘泱不清楚,可徐永生知道啊。

    無論陸戰士兵,亦或兩種型號不同的機械僕役,其實都還有值得開發的余地。要知道,根據實際需要而做出的重新定型,這里面的意義本就不凡,更何況還能通過技術借鑒來分析這里面涉及到的新知識。

    機械構裝體技術,可是于第四太陽紀文明啊亞特蘭蒂斯的科技實力,值得信賴。至少比第五太陽紀的人類,更靠譜一些。

    單就以陸戰士兵而論,如今就相繼開發出了不同用途的型號。輕型的陸戰士兵,采用了碳素骨骼以及高分子聚合縴維編織的肌腱,內部構造也多是質量較輕的金屬部件。高精密電子元件比比皆是,從一些被拆開來做研究的樣品之中,徐永生他們也初步開始接觸到了這種東西。

    第四研究所,可不單只進行機械構裝方面的研究,電子技術也將包含在他們的未來藍圖里。只不過目前還缺乏基本的集成電路知識體系,徐永生他們看不懂這些高精密的電子元件,僅僅能通過繁復的實驗區確認它們的用途。

    輕量化的陸戰士兵,采用了帶有肉黃色涂層的膠質外皮,整體重量大致與正常人類相當。用途多作為重要人物的保鏢以及關鍵據點的守衛,在外觀上和人類極其相似,經過了這麼長時間的改進,在細節上早就比以前更完善了。

    除了表情僵硬,神態死板之外,在外表上幾乎就沒有了破綻。

    而除了這一款陸戰士兵I型之外,還有另外幾種型號確定了的產品。陸戰士兵II型,采用了表皮碳素硬甲,整體呈現深黑色,和蝙蝠俠很像。虹結的肌肉微微隆起呈流線形,不單只外表霸氣,更增添了防彈效果。

    並且考慮到頭部精密儀器的保護,更加裝了外剛內柔的碳素頭盔,既能抵擋沖擊,也有良好的減震效果。成本比I型略高,但是在極限測試中表現出了良好的能力,將作為以後的主力型號。

    陸戰士兵III型,所采用的技術更為強悍,厚實的合金外殼,內部有特殊充能縴維作為減震防御材料。整個身體的外形,巨大魁梧,身高達到了兩米五,仿佛一個身披重甲的重裝步兵。

    所使用的武器部件︰可選用手提式和背裝式加特林機炮、手提式和肩裝式榴彈發射器、手提式和背裝式60mm口徑膛線炮、腕部轉輪機槍。簡直就是一個移動堡壘,兩臂更裝著能量護盾發生器,可以展開一個半徑一點五米的弧形防御罩。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成本高昂。並非實際的資源消耗,而值得所需花費的權限值。單單造一部這樣的怪物,就要花費兩千權限值,這是陸戰士兵I型的二十倍,是陸戰士兵II型的十五倍。

    這種代價,鐘泱可玩不起大批量生產,僅僅能進行小規模試制。

    人形的陸戰士兵,便只有這三種型號了,為此,研究人員還親自為他們進行了命名︰I型最為酷似人類,所以被命名為“士卒”;II型的黑壯厚實,孔武有力,故而被稱為“玄兵”;至于III型,因為其外表魁梧彪悍,已經接近于機械版的黑猩猩,更是直接被叫做“金剛”

    順便說一句,腕部轉輪機槍,是安裝在“金剛”手腕部位的環狀武器,內置小型電動機,通過齒輪來進行制動。這些都是很普通的設計,特別之處在于其所使用的彈藥,乃剛研制出來的無殼彈。

    無殼彈是一種沒有彈殼的槍彈。它由可燃粘結劑先將用作發射的火藥粘牢,然後按照專用發射的口徑模壓成一個堅固的柱體,再把彈頭和底火分別嵌在火藥柱的兩端,。由于這種特殊的子彈沒有彈殼,所以底火的工作形式也有所不同。

    除了傳統的擊針發火針,還可以采用電引燃型底火、氣引燃型底火,利用擊發時產生的電弧和高溫,引燃藥柱,迅速膨脹的高壓氣體將子彈頭推出槍膛。無殼彈的形狀比較特別,彈頭細長,身體略顯矮胖。

    發射時,在燃燒的藥柱所產生的氣體的推動下,彈頭飛出槍口,而藥柱則被燒成灰燼。100發無殼彈,大約只相當于20發常規子彈的重量。憑著這個優勢,在打仗時士兵可以隨身攜帶很多子彈。這無形中提高了單兵的持續作戰能力,以及後勤運輸的壓力。

    我們知道,槍發射出的是彈頭,蹦出來的是彈殼,因此,當子彈打完之後,地上便會留下一堆空殼。這些用金屬做成的彈殼,增加了子彈的造價。無殼彈的試制成,不僅使傳統的子彈走出了一條新路,同時,也使槍的結構相應簡化。

    由于無殼彈射擊時省掉了抽殼的過程,槍支的結構也可以作相應的簡化,一次裝彈完畢,完全封閉機匣,防止沙塵微粒進入彈膛,有利于延長槍支的壽命。此外生產還可以節省大量的金屬,簡化一些生產程序可稱得上使用和制造兩方便。

    但是,即便有著如此巨大的優勢,無殼彈的使用目前仍舊難以普及。彈體到沒有太大的問題,影響的因素出在藥柱身上。運輸時所帶來的防潮、防火,安全存放等問題,都深刻的制約著無殼彈在實戰中的大規模運用。

    更不去說,戰士們在攜帶這些子彈時所必須要做的復雜工作。在藥柱的化學工藝技術問題沒有完善之前,無殼彈的大量列裝完全沒有實用價值。

    不過雖說如此,研究所內的許多專家皆認同︰如果無殼彈能在現有基礎上對燃燒、防水、抗高溫等性能方面做進一步提高,有朝一日會完全取代有殼彈。

    只是就目前的情況而言,由于無殼彈的制造工藝復雜,而且槍又要作相應的改進,加之它對槍膛的燒蝕嚴重,所以現在僅有為數不多的部隊在使用無殼彈。

    “金剛”就是其中之一,無殼彈安放在它手腕處,密閉的結構使得防潮防火等方面完全沒有問題。再者而言,轉輪槍管用的是智能工廠本身提供的超級陶瓷合金工藝,抗腐蝕能力比一般金屬要強上許多。

    除了這三款人形機械構裝體,還有獸形的產品,不過目前還處于開發階段。原本就打算在“金剛”的開發完成之後,便進行偵查用的型號,名字都改好了,就叫“獵犬”。這已經不算陸戰士兵,而屬于裝甲獸一類。

    非人型陸戰士兵,都將統歸于裝甲獸,目前還在定型之中。原本的打算因為徐永生和鐘泱的一番密談而發生改變,第四研究所目前的工作,是改造生產用的機械僕役無論原先的“學士”亦或“普工”,全都要根據現實需要進行改進。

    其中一個重點就在于采礦機器人的改造計劃這是一個有著重大意義的研究計劃,因為涉及到了最基本的資源開采和工業原料的轉化。一旦成,將使得智能工廠在很大程度上擺脫對現今資源輸入的依賴。

    僅僅靠采購國和澳大利亞的金屬礦石,始終不算是把工業命脈握在自己手中,這種做必不長久。目前雙方沒有矛盾,不代表以後也沒有

    而近在咫尺的桂省,本身就有著大量的金屬礦藏,唯一欠缺的,僅為其低下的開采能力。中國現在的工業能力難以和列強相比,這采礦能力就可見一般。幾乎全部依靠人力挖掘,最常用的工具多為鋤頭和籮筐,礦道里用鐵軌和箱車的都算是很先進的了。

    這種落後的開采方式,難以大量為智能工廠提供礦石原料,並且開采的對象也被局限在了地殼表層。礦產資源埋藏得稍微深一些,就難以顧及。這樣的效率,如此的成果,豈能滿足鐘泱的要求?

    可這也沒辦,中國自己沒這樣的施工團隊,開挖用的工程器械也少之又少。找外國人來,一是不靠譜,被外籍技師敲詐還不算什麼,最怕的就是外國列強盯上了自己發現的礦藏。面對巧取豪奪,鐘泱如果不打算立即翻臉,也只能無可奈何地接受。

    正因為這樣,對于專業的探礦采礦和礦石粗煉,鐘泱都有著迫切的需求。而徐永生的一番話,無疑為他打開了方便之門。這時候,鐘泱也開始慶幸當初讓這些學者進入亞空間的決定。

    專業的人才能做好專業的事情,智能工廠里的虛擬智能,僅僅可以為鐘泱提供一些粗淺和基本的技術支持。在細節能和具體要求上,始終需要專業知識底。如今局勢風雲變幻,鐘泱卻不可能花費大量時間來學習理科

    他還要忙著整體規劃以及戰略籌謀,抽不出時間來攻讀專業技術學問。工業時代,是一個積聚眾智以開拓未來的嶄新紀元,還抱著單靠一個人的智慧和努力來拯救天下的這種想,未免過于想當然了。

    鐘泱如今是一個上位者,自不可能去有這種既小氣也幼稚的想。工廠工廠,本就是一群人工作的機構,再怎麼“智能”,也不可能僅靠一個人來操縱。

    等了好一會兒,徐永生總算暫時停下了他正在進行的研究,邁著疾速的腳步,趕來會客室內。滿臉帶著笑意︰“泱,你可算來了。”兩人的關系不錯,一般不在公開場合,都會互稱名字。

    “哈哈,這句話應該我說才對。”拍了拍對方的肩膀,鐘泱也顯得很高興。兩人並沒有繼續寒暄,而選擇了直接進入正題。一說到公事,鐘泱也換上了一副肅然的神態,眸光如電,凝視著徐永生︰“阿生,計劃進行得怎麼樣了?”

    得知鐘泱的重視,徐永生也不慌亂,自信一笑︰“第一批試制型產品已經完成,可以進行試用,只要經過實際檢驗,在使用中再一番細節方面的改進,就可以說是大告成。”研究計劃早于幾個月前就開始進行,徐永生更是為此費盡心思。

    而今即將投入實用,他自然也興奮難耐。接著,鐘泱又問起了許多關鍵性的地方,而徐永生也一一作答,雙方閑談甚歡。至于陳小宏,他早就退到了門外,按照規矩,這種級別的談話,不是他能參與的。

    采礦業是一種勞動條件相當惡劣的生產行業,其主要表現為振動、粉塵、煤塵、瓦斯、冒頂等不安全因素。這些不安全因素極大地威脅井下工人的安全。

    而且古文會也缺乏相關方面的專業建設隊伍,外國人又不能依靠,唯有對內尋求解決之道。

    因此,鐘泱若想開展采礦業,則迫切要求開發各種不同用途的機器人以取代人類從事的各種有毒,有害及危險環境下的工作。此外,采掘工藝一般比較復雜,這種復雜工作很難用一般的自動化機械完成,采用帶有一定智能並且具有相當靈活度的機器人是目前最理想的方。

    對于別人而言,這個方面的技術難度之高,簡直不可能在當前的這個時代完成。所幸,鐘泱有著智能工廠這個強悍無比的作弊器,這用智能機器人對礦產資源進行機械化開采,最合適不過。
machreeooo 發表於 2012-11-27 23:35
卷二 第一百七十八章 “礦工”與“石蛛”(一更)


    研究計劃一旦成,鐘泱就相當于有了自己的獨立采礦作業隊伍。在礦產開采方面,德國人的技術還不錯,而徐永生也沒有浪費這個資源,在多數的時候也都去找來了一批有這方面工作經驗的人才。

    這幾個月來,天宇集團也在廣西省以私人公司的名義開了幾處礦坑,從國內和國外高薪雇佣了許多這方面的地質專家。

    這其中,包括了從越南那里高薪聘請的國施工隊,也有德國民間的礦業公司技術員。找這些人,並非僅僅為了礦石的直接開采,而是讓他們帶領一些天宇集團自己的技術人員。

    通過實際工作來不停學習,學得好的技術員有獎勵,而教得好的外教也有金錢補助。培養自己的礦業工程隊伍固然很重要,但更為關鍵的目的,在于統計這里面所涉及到的專業知識,以及實際需求。

    因為地表開采並不隱秘,而且這麼多年的開發下來,也沒什麼東西值得繼續收集。故而徐永生所設計的采礦機械構裝體,幾乎都把用途集中到了井下作業這個方面。這就在根本上側重于地下礦坑礦井的挖掘方式。

    根據從當前作業情況反饋回來的資料和信息,第四研究所以及外圍的分支研究機構,總結出了井下作業的特殊條件和特點。因此,在設計過程中,對采礦機械構裝體的應用需要進行了細節化的勾勒,主要有有以下幾個方。

    從成本上來考量,采用“普工”的基本結構作為改進模板,不失為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外表的的結構采用膠質外皮,主要目的在于防塵,尤其是特殊礦層采掘機器人。此前,原本鐘泱還打算用綜合機械化采機采煤,但對于薄礦層這樣一類的特殊情況,運用綜合機械化采煤機采煤就很不方便,有時甚至是不可能的。

    而兩廣地區,尤其是礦藏儲存量比較大的廣西,其地形地貌多為山地丘陵,大規模的機械化開采並不合適。更不去說,出于保密的原因,鐘泱並不願意大張旗鼓的動作,導致被別人注意到。

    因此,“礦工”的外形被設計成了人型,身高定位在一米六五,太高了毫無意義,反而會成為阻礙。礦井和坑道,空間狹小,矮有矮的用處,。

    沈鴻英治下的桂林,暫時便作為了古文會實施計劃的第一處目標。在這里的開發采礦業,主要先針對一些儲量小的礦藏,面對著些原本無人問津的地方,如今卻進入了徐永生他們的視線。

    在哪里,用大型機械太浪費,但若用人去采,作業又十分艱苦和危險。可如果舍棄不用,又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因此,采用機械構裝體去進行特殊礦層的采掘是最佳的方。

    根據需要,這種采掘機器人應該能拿起各種工具,比如高速轉機,電動機和其它采爆器械等,並且能操作這些工具。這種機器人的肩部應裝有強光源和視覺傳感器,這樣能及時將采區前方的情況傳送給操作人員。

    機器人無論如何智能化,始終需要人類的指導。在實際的礦產開采作業中,依然會安排一些有著專業知識的人去進行指導。自然地,因為事關機密,這些人的忠誠也會經過一番考驗。甚至在平時的工作中,也會受到集團的嚴密監視。

    “礦工”之中,最普遍的設計類型就是“普工”的縮小版。但在細節的處理上,有些不同。普工所從事的工作,對力量的要求不高,反而更注重靈巧以及技術掌握能力。而“礦工”的設計思路則正好相反,重力不重智。

    在關節上的處理,采用了智能工廠提供的固化處理方案,讓這一款人形機械構裝體能在高強度的工作狀態下,依舊保持整體結構的穩定性。而在智能化處理系統上,則全盤弱化了腦部的軟硬件系統,沒有“普工”的學習能力那麼寬泛,只能針對少量的工具使用。

    整體而言,“礦工”的制造成本只有“普工”的一半,如果不是在結構固化處理上花了不少力氣,這個成本估計還要更低。

    有著人形的“礦工”,自然也需要一些非人型的智能機械構裝體,其中“石蛛”便成為了古文會旗下第一款面世的非人形智能機械構裝體。甚至比兵工廠的機甲獸還要更早的開發了出來。

    “石蛛”,作為一款用于鑿岩的機械構裝體,它可以利用傳感器來確定巷道的上緣,這樣就可以自動瞄準巷道縫,然後把鑽頭按規定的間隔布置好,鑽孔過程用微機控制,隨時根據岩石硬度調整鑽頭的轉速和力的大小以及鑽孔的形狀。

    這樣依賴,便可以大大提高生產率,而作為指揮中樞的人類,只需要在安全的地方監視整個過程的作業過程就行了。

    “石蛛”雖名為蛛,外形上卻更接近螃蟹,甚至還有兩個用于穿鑿土石的兩支機械臂。外觀尤其像一對蟹鉗,顯得威風凜凜。而表層結構也和“礦工”一樣,披著膠質外皮,用途依舊在于防塵。

    內部的肢干,用事實高強度的碳素材料,堅韌有力,關節處加裝了彈性緩沖制件,能有效減少肢干之間的磨損與踫撞。渾身上下,灰色和青黑色相間,顯得低調而深沉。

    除了人形和獸形,還有一些其它形狀種類的特殊用途機械構裝體被開發了出來,其中噴漿機械構裝體就是最早的一個型號。

    井下噴漿作業是一項很繁重並且危害人體健康的作業,目前這種作業主要由人操作機械裝置來完成,這種方的缺陷很多。采用噴漿機器人不僅可以提高噴涂質量,也可以將人從惡劣和繁重的作業環境中解放出來。

    世界上,**施工最早出現在美國,1909年美國已經開始使用水泥砂漿**機,修補房屋的面層、水工結構和蓄水池等工程的噴敷。隨後原聯邦德國也正式生產水泥噴漿機。但是這種**機的生產能力都很低,所用的骨料不能超過5mm,而且混合料必須要求完全干燥,一次**的厚度也只限于20mm左右。

    之所以效果差,不在于噴漿理論不成熟,而在于缺乏有效地機器工具。尤其是在集成電路誕生之前,機器的程控技術一直都沒有太大的進步,這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在原本的時空里,直到1947年,貝爾實驗室肖特萊等人才發明了晶體管,開啟微電子技術發展中第一個里程碑。而結型晶體管的誕生,則更要等到1950年,美國才弄得出來。現在,鐘泱卻已經在這方面展開了研究,甚至初步的成果都出來了。

    只不過,在機械構裝體的制作上,依舊只能完全依靠智能工廠。徐永生他們一群人,也只不過在具體的應用上玩出了新花樣,實際並沒有真正弄懂這里面的技術含量。有太多他們現今難以理解的存在阻擋著視線,知識的積累仍必須不斷努力。

    別說每一個機械構裝體所需要的“智腦”硬件設備,單單就軟件編程這一項,研究便僅僅還只是開始。所謂的成果,在于徐永生他們弄出了最簡陋的晶體管,這比美國要早了24年。

    這一步領先,將是對方永遠難以追趕的鴻溝

    噴漿就指的**混凝土,噴漿支護乃當前建設施工中廣泛采用的支護方。第四研究所開發出的這一款噴漿機機械構裝體,可用于一切需要噴漿的工程中。鐵路、公路隧道,礦山巷道,水利和水電的隧洞和涵洞,地鐵以及各種地下軍用或民用建築等。

    一旦實驗檢測完成,這一款機械將使得天宇集團的許多基礎建設都能夠普遍采用噴漿支護,真可謂意義重大

    與傳統的木材、鋼梁支護方相比,噴漿支護不僅節省大量木材和鋼材,而且具有施工速度快、支護效果好等優點。

    但在當前階段,噴漿支護也存在一些待解決的問題,如人工噴漿時,回彈造成的飛沙走石使工人不敢抬頭睜眼,致使無保持噴槍與受噴面垂直,也無使噴槍口與受噴面保持最佳距離。

    這樣,不僅混凝土的回彈率高達30-50%,浪費材料,而且混凝土結構疏密不一,不能保證噴層的質量。另外對大斷面隧道,人工噴漿需要搭腳手架,影響施工進度,且費工費料。

    正因為這些原因,采用機械構裝體進行噴漿是一個好辦。

    機械構裝體技術,即機電液訊一體化技術,是提升工程機械技術水平和產品檔次的重要手段。當前的世界各大強國,都還未在這方面展開研究,古文會卻是在思路上領先數十年。工程機械行業還不存在,目前第四研究所只能聯合天宇集團旗下的一些相關科研單位開展了智能化機器的研究。

    在經過了數個月的努力,相繼研制出噴漿機、鑿岩機、壓路機、推土機、裝載機、攤鋪機等多項成果。之所以速度快,完全在于合理利用了智能工廠本身具備的技術能力以及生產工藝,否則基本難以達到現在的這個局面。

    即便如此,組織內的研究人員也出力甚廣。設計一款機械構裝體,也不是什麼簡簡單單的事情。至少鐘泱之前就沒能研究出來,許多設計圖樣都被主官駁回,理由很簡單——結構不合理。

    一款用不了多久就會散架的機器,絲毫沒有被生產的價值。

    因為缺乏合格的施工安全管理團隊,專業的地質學家更不好找。鐘泱不得已,只能授權徐永生利用數據庫里面的科技,設計瓦斯、地壓檢測裝置。瓦斯和沖擊地壓是井下作業中的兩個不安全的自然因素,一旦發生突然事故,是相當危險和嚴重的。

    損失掉的機械構裝體,資源上的消耗並不算什麼,但權限值卻很重要。鐘泱不可能把權限值這麼給浪費掉,所以這種情況必須要盡力避免。

    瓦斯和沖擊地壓在形成突發事故之前,都會表現出種種跡象,如岩石破裂等。采用帶有專用新型傳感器的移動式設備,連續監視采礦狀態,以便及早發現事故突發的先兆,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machreeooo 發表於 2012-11-27 23:36
卷二 第一百七十九章 物質與精神(二更)


    隨著機械構裝體研究的不斷深入和發展,采礦機器人的應用領域會越來越寬,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會越來越顯著。智能機械取代人類成為體力勞動的主力,這件事新時代的開端,輝煌文明的。

    作為古文會的主導者,鐘泱對此有著極深的認識。

    作為把人類從繁重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的最關鍵步驟之一,機械構裝體的大規模運用可謂意義深遠。這將是人類大規模開拓精神文明的起始,也是鐘泱一直以來目光聚焦之所在。

    所謂的機械構裝體,也可以認為其是機器人。

    于此方人類世界中,早在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爾?查培克便在其劇本《羅薩姆的萬能機器人》中最早使用機器人一詞,劇中機器人“Robot”這個詞的本意是苦力,即劇作家筆下的一個具有人的外表,特征和能的機器,是一種人造的勞力。

    這是人類最早的對工業機器人之設想。

    工業時代,讓人類走上了技術開拓的道路,科學成為了生產力的最重要因素。而機器人,也必將在這種巨大的生產力模式變革之中應運而生。雖然人類還並不具備這樣的技術能力,但總有幻想者為科學鋪平未來的道路。

    科幻,也即是先科學後幻想的一種理念。不得不承認,西方世界從達芬奇開始,便已經有了這方面的精神述求。也造就了未來數百年的西方文明體系——重視技術甚于重視思想。

    這種事情,說成時代的進步就顯然有些過頭了,只能說是一種理念抉擇。在思想和物質這兩個方向上,西方首先就握住了物質,在技術的積澱上比其他文明更快上了一步。

    而作為另一種文明的代表——東方哲學體系依然側重于玄學,也即西方所稱之為精神和信仰領域的知識體系。

    物質與精神,並無誰對誰錯的說,僅僅代表著雙方在文明的進化步驟上,各自不同的手段。以效率而言,早期的物質領域開拓必然能在生產力的發展方面大有作為。思想必以生產力為基礎,這點毫無疑問。

    宇宙的本源也在于此,思想和物質共生,互為依托。

    很難想象,一個絕大部分人連飯都吃不飽的社會體系內,能有多少人能夠去升華自己的精神?古代的東方就是一個絕好的例子,儒道釋三教都在文化上取得了極高的成就,但其中的得道者卻寥寥無幾。

    這固然和修行者的心態資質有關,但也和社會的生產力程度有著密切的關系。就簡單來說,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農業人口,在一種不工作就要餓死的狀態下,能有多少人願意去修佛求道?

    至于讀書明理,更只能是少數人的特權,難以推廣。沒有知識,便難以理解真理和深奧的玄學,這點是肯定的。古往今來,不吃飯的聖人,一個也沒有。

    即便有著不少的偶然和天才,但偶然就是偶然,在茫茫眾生之中,沒有借鑒的意義。人總要先生存,才能思考如何更好地生活,這一點毫無疑問。

    自古三餐不繼,生活沒有著落而依舊能出人頭地,修成正果的能人,不說沒有。但認真的思索一下,這種人才有多少?十個還是一百個?亦或者成千上萬個?

    與龐大的人口基數想比,不過滄海一粟罷了。中國古代,在隋朝大業年間,也即楊廣統治時期才開展科舉,並不是沒有道理。生產力低下的年代里,也只有豪門世族才有資源供養一大批不事生產,而專門讀書求學的群體。

    也只有隋朝的農業技術進步,糧食供給比以前更為充足,科舉才有了發展的土壤。

    寒門士子,既要為生活而奔波,又要去專研學問,成才的固然也有,單比例如何?翻看史書,幾千年里面,真正出身農民而留下名字的文化人,有幾個?而出身良好,有足夠資源接受優質教育的文化人,又有多少?

    兩者一番比較,自然就有著結論,不要把勵志故事當做真理啊。

    況且寒門,也不是一群一無所有的赤貧農民階級。本質上來說,寒門也是貴族的預備役,作為準世家而存在,生活說不上奢侈,但也基本和貧寒無關。

    對于宗教的大規模發展,生產力也起著巨大的影響。如果要發展一神教,也就是伊斯蘭那種無敵腦殘的狂熱排外性野蠻文化,到不怎麼需要生產力。因為只有窮得一無所有的人,才算是真正的不怕死。

    對于道佛這兩種注重心靈修煉的精神理念,生產力就很關鍵了。

    沒成佛之前,總得吃東西吧?不吃就要餓死,還修個屁啊。更不去說,大乘佛教那群豬頭,還整天得幫佛祖塑金身,這也要錢啊道家的修行者也差不多,沒成仙之前,照樣要吃喝拉撒。飛天遁地的常常看到,親自去種田的還真沒幾個。

    這生產力上不去,幾個人里面才能供養得起一個修行者?眾生貧苦,又有幾人能夠放棄家人的生計,去尋那虛無飄渺的正果?

    是故黃金時代來臨之前,想要大規模的開拓精神世界非常之不現實。這也是為何,在當今這個時代,西方文明得以大舉攻略世界的主要原因。在現階段來說,物質文明的發展顯然比精神文明更為重要。

    人類一日不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心靈就始終有著枷鎖,桎梏著我們的信念。即使偶爾有成之人,但也始終是少數。

    鐘泱更在意的,是如何在這種物質文明的沖擊之下,保留住精神文明的火種。相比于物質世界的膚淺,精神文明才是人類的歸宿,或者說是一切生命的歸宿。

    生而有命,靈乃根本。

    對于人類而言,最重要的始終是我們自身的精神世界,這也是我們區別于死物的根本。鐘泱從瑟那里得知,宇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生命意識體,這也更堅定了他的信念。

    精神文明理念還沒有到可以大放光華時候,正是需要韜光養晦,以待後事。古文會的基本理念,也在于此。當前最迫切的工作,唯有生產力的進步,機械化大生產是其中的關鍵。智能工廠的存在,為鐘泱開拓這樣一條道路提供了極大地支持。

    鐘泱和徐永生離開了會客室,來到實驗室的內部,而鐘泱也在更衣室內換上專用的防塵服。這是規矩,實驗室內部每日都要進行無塵化處理,進入到里面的人,也全都要更換專門的服裝。

    “會長,你看,這是我們剛造好的樣品。”指著一大群品類各異的機械構裝體,原本還有些靦腆的徐永生,此時卻仿若一位慈父,帶著自豪和關愛,看著面前的這一幫“子女”。

    “嗯,具體能怎麼樣?”

    “正在進行性能測試,每個小組負責一台,詳細的統計各項數據,以作為參考。”這個工作已經展開了三個多月,徐永生自然清楚得很,每一處細節,都能娓娓道來。

    “那就好,接下來的計劃可就全看你們的成果如何了。”背負雙手,站在高台上,透過玻璃眺望這下面的情形。

    環形的走廊,內環是一道透明的玻璃牆面,圍著一塊荒地。里面是一個密閉的環境,底部有著泥土。原來,這已經到了實驗室的底層,而一些實驗用的機械構裝體,也都停放在里面。不少外形敦實的運輸用機械構裝體,還在工作著。

    其實機械構裝體的具體設計,遠不止此前所提到的那幾種類型。還有許多各式各樣的設計款式,其中光是運輸用的構裝體,就多達五種。有輪式越野車造型的,有履帶式坑道運輸造型的,更有像螃蟹一樣用機械關節在復雜地上奔跑跳躍造型的。

    即使同一個造型種類,也會因為具體的地形地貌因素差異而對細節進行改動。這第一批泛用型的采礦機械構裝體,還僅僅處于起始階段。後期的實踐工作中,依舊會對它們進行詳盡的改造。

    這里面所涉及的專業知識以及所需要付出的時間精力,都不是單靠鐘泱一人獨立完成的。徐永生以及第四研究所的全體工作人員,都為此付出了大量的努力。這才是科技文明的精髓,這才是工業化道路的基石。

    以一個人的精力和智慧,豈能完成整體科技樹的確立?

    有這種想的人,不是狂妄,就是無知。

    對于把智能工廠有限度的和別人分享,鐘泱一點也不覺得後悔。只有那些既小氣而又愚蠢的人,才會認為和別人分享會威脅到自己的利益。沒有這些專業人士的幫助,想要高效利用起“元蛟”的能,鐘泱要花費多少時間?

    而且成與否都還得兩說,那才是真正的傻帽。

    之所以迫切的需要一群開礦能手,完全在于鐘泱接下來的重要計劃。

    他打算利用亞空間作為中轉站,以能量通道為網路,鋪設一個巨大的資源運轉渠道。架設能量通道需要權限值,人員進出則需要消耗標準能量,所大範圍的鋪設現在還不可能。但作為核心據點的設立卻可以,也值得。

    在幾個重要的地方設立一個這樣的據點,鐘泱就能的在這其中進行移動,而輻射區域內,以陸戰士兵為主的強大武裝力量,也可以切實的為分散在各地的重要機構提供必要之保護。

    在關鍵時刻,或許還能成為制勝的王牌

    澳大利亞有大量還未被開采的礦山,此前鐘泱就曾經想過獨自一人跑到澳洲,然後以建設用機械僕役的強大能,在那邊也建幾處秘密基地。

    但是問題也不少,花費大量權限值建立秘密基地,如果沒有收益的話,那就是浪費了。現在的鐘泱,資源到是可以不太在意,權限值卻只能摳著手指頭花。

    如今有了采礦用機械構裝體,這成本的投入似乎有著巨大的效益。海量的礦石開采,不單只意味著大量的資源收入,更意味著天宇集團在戰略發展上,不再受制于人,這一點很關鍵。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achreeooo

LV:9 元老

追蹤
  • 109

    主題

  • 102044

    回文

  • 9

    粉絲

最近很忙 暫時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