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游盈隆昨天在「台北會談」表示,中國想用金錢、武力獲得台灣民眾認同,是不可能成功的;中國應釋放劉曉波、平反「六四」及撤除沿海飛彈,才會讓台灣人「有感」。多位中國學者不以為然反駁,認為平反六四會動搖中國的穩定,也有人語氣激動批游「強人所難」。
中國學者反擊:強人所難
兩岸統合學會一連兩天舉行「台北會談:強化認同互信,深化和平發展」研討會,邀中國涉台官員、學者與台灣學者討論兩岸認同議題,反而凸顯兩岸歧見仍大。
游盈隆在會中指出,認同是政治過程的基本價值,並非短期可形成,中國想要以金錢、武力「霸王硬上弓」,獲得台灣人民認同,反而會加深台灣的「不認同感」。他建議,中國若想增加台灣人民的認同,有六件事可以先做,分別是釋放異議人士劉曉波、平反「六四」、建立兩岸人權對話機制、宣布終止兩岸敵對狀態、撤除一千六百枚飛彈,以及放棄以武力解決兩岸爭議。
兩岸認同議題 雙方歧見大
游盈隆的發言引起多位中國學者回應,南開大學台灣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小衡語氣略顯激動說,「這太強人所難了!」大陸環境特殊,若追求西方式民主,恐怕會變成下一個俄羅斯和菲律賓。上海台研所副所長倪永杰也說,劉曉波是法律問題,平反六四則會影響大陸穩定,台灣應不會樂見;至於大陸軍事部署也非只針對台灣,甚至大陸軍事發展反而會對台灣安全產生保障。
中國社科院台研所長余克禮說,大陸不是不喜歡民主,「共產黨就是民主人權起家的」,但是國家社會穩定發展是重要,世界各國選舉方式都不同,西方及台灣民主也有不完善的地方 。
對於台灣學者強調兩岸認同卡在中國政治體制不民主,余克禮、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創院院長徐博東均堅稱,兩岸會有認同問題,是台灣九○年代中期後,個別政治人物因政黨利益刻意製造出來的,要根本解決問題,還是要回到兩岸長期既有的共同立場。
孫亞夫則在閉幕致詞時說,他這次來台前,沒有準備要討論民主問題,但他知道兩岸未來必須面對這問題;世界上有很多種民主,應該符合基本國情,大陸已在十八大報告宣示,今後五年將堅定走中國特色道路,不會照抄西方模式。他說,人民民主也是社會主義的生命,中國特色社會民主道路,應該會得到大多數人民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