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三國] 三國小兵之霸途 作者:一級煙槍王(連載中)

 
uuuuuuuuuu 2012-12-27 09:43:14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3126 1724865
regn13 發表於 2018-2-13 00:03
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漢軍的條件

    可是,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現在向漢將低頭,卻始終都在避免著一個他最不想面對的問題。

    這個問題,他的心裡很清楚,那就是漢軍西進,最終的目的,極有可能是真正的要征服他們的羅馬帝國,甚至是要滅了他們的羅馬帝國。

    而這個,恰恰好就是他的底線,亦是他作為羅馬帝國人的最後的傲骨與尊嚴。

    他始終都對自己的羅馬帝國抱有最後的幻想,他絕對不會真正的臣服於大漢帝國。

    他可以承認現在是自己的羅馬帝國方面不對,可以承認自己羅馬帝國方面的失敗。可以向大漢帝國作出賠償,但他必須要保證自己羅馬帝國方面的政權獨立以及自尊。

    如果沒有這些,他寧願跟漢軍一戰,哪怕是戰死也在所不惜。

    表面上,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現在可以在漢將面前低頭,如此說,似乎已經是他作出了最大的讓步。

    假若是一般的兩國交戰,戰爭打到了這個地步,尤其是雙方一直來都沒有太大的仇怨的情況之下。估計可能就會如此罷休,雙方停戰,開始談判,儘可能的向敗方索取更大的利益。

    尤其是在雙方都還擁有相差不大的兵力的情況之下。誰都不想真正的死戰,以免遭受到太大的傷亡。

    可惜,現在的大漢西征,卻非那些一般的兩國交戰。而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也同樣是抵估了大漢帝國要征服整個世界的決心。

    何況,現在的世界,真正還有可能對大漢征服世界的大業形成一定的阻礙的,就只有羅馬帝國了。現在有機會可以滅掉羅馬帝國的有生力量的情況之下。漢軍又豈會錯過這樣的時機?

    所以,不管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如何說,都不可能改變得了他們被滅的下場。

    趙雲對於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的話不置可否,微微搖頭道:「不怎麼樣,該說的,本將軍剛才也跟你們說了。戰爭,是你們挑起來的,當戰爭打起來了,那就不可能隨便你怎麼說就怎麼說,想怎麼辦就怎麼辦了。」

    「趙將軍,這、這話也不能這麼說吧?」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臉色相當難看的道。

    趙雲打斷他的話道:「呵呵,對,沒錯,可能實際上,我們大漢帝國,的確是從一開始就有對你們西方帝國,對你們羅馬帝國用兵的打算。又或者,我們大漢帝國,的確是對你們西方帝國形成了一種壓力。可是,實際上,的確是你們先攻擊了我們漢軍。所以,無論怎麼說,你們都是說不過去的。」

    「那你們想怎麼辦?難不成,就非得要滅了我們這裡的兩百多萬軍馬才肯罷手?這、這可是兩百多萬的生命啊?原來被你們漢軍所殺的就不說了,現在這活生生的人,你們就打算不給一條生路?」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又激動了起來。

    「哈哈,生命?這是戰爭!何況,我們大漢,又什麼時候做出濫殺無辜的事來了?你們羅馬帝國殺的人還少嗎?隨便去找一個在這些地區生活的部族人來問問,你們羅馬帝國殺了他們多少的人?何況,我們大漢方面,有說過不給你們生路嗎?」

    趙雲再次大笑起來道:「你不覺得,現在才來跟我們交涉,想要跟我們大漢方面談判已經有些晚了嗎?早幹嘛去了?我們漢軍在貴霜帝國地區的時候,你們為什麼不派人來交涉淡判?現在無路可走了,才來對話,想求一條生路?」

    「你們大漢想怎麼樣就明說吧!」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怒道:「其實,我羅馬帝國的將士,亦已經做好了死戰的準備,能談和便最好,不能,咱們就來戰,看鹿死誰手!」

    面對有點聲色俱厲的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趙雲不為所動,緩緩的伸出三根手指對他道:「三個條件。如果你們做得到,那麼你們就有活路,要不然,就如你所願,開戰便開戰,我們漢軍怕過誰來?」

    「三個條件?說說看!」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見漢將終於肯說出放他們一條生路的條件,不由心裡一喜,因為如此,起碼可以談下去了。

    「第一,你們必須無條件投降,這不僅僅是指你們現在的這些軍馬,而是包括了你們羅馬帝國方面。當然了,你可能不能代表得了你們羅馬帝國,所以,我可以給你時間,讓你派人去請示你們的皇帝,你們皇帝答應投降,那麼你們這兩三百萬的軍馬,就安全了。」

    「這不可能!」

    投降?還要自己羅馬帝國皇帝向大漢帝國投降?這不可能的,就算是自己跟現在的這些軍馬願意投降,恐怕皇帝以及帝國王室方面也絕對不會投降。

    「第二,投降之後,你們所有的軍馬,都要放下武器,接受我們大漢的看押收編。但是,我們大漢可以保證,只要你們老老實實,不謀反,那麼就絕對不會有性命之憂。」

    「第三,我們的漢軍會進入你們羅馬帝國,而你們帝國,必須要服從我們大漢帝國的統治。」

    趙雲不理會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是否接受自己的條件,連續著將第二第三個條件對他說了出來。

    「絕無可能!你們大漢帝國如此實在是太過份了。如此投降的話,那麼我們羅馬帝國還是羅馬帝國嗎?」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無比憤怒的喝叫著道。

    投降,軍馬也要被漢軍看押收編,連羅馬帝國的政權都落在大漢的手上,接受大漢帝國的統治。如此,跟羅馬帝國被漢軍滅了有什麼的分別?

    太過苛刻了,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根本就不可能接受得了這樣的投降條件。

    說實在,假如說,羅馬帝國方面,向大漢帝國投降。而投降之後,漢軍能夠放了這裡的兩百多萬的大軍返回羅馬帝國,而漢軍又不進入羅馬帝國,能夠讓羅馬帝國還能保持政權的獨立。那麼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認為,向大漢帝國投降也不無不可。甚至,他也會儘可能的勸皇帝答應在口頭上向大漢帝國投降,名義上成為大漢的臣子。如此也不是說不可。

    因為只要還能夠保住現在的這兩百多萬的大軍,羅馬帝國又不會再被漢軍攻戰,這樣,他們羅馬帝國方面就能夠保持著一種自立的狀態。最多就是向大漢帝國納貢多一些錢財罷了。

    如果是這樣,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很樂意接受。

    問題是,漢軍方面提出來的談判條件,他們羅馬帝國方面是不可能接受的。

    「不可能!如此的話,我們羅馬帝國還是羅馬帝國?這又置本王於何地?置本國的皇帝於何地?」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很乾脆的道。

    「你不是說要一條生路嗎?我們大漢已經給了你,而是你不願意接受我們的條件。那麼,你們就得要承受這個戰爭的結果。所以,就不要說你們的軍馬是多少活生生的生命的問題了。活路已經給了你們,是你們不願意要罷了。」

    「哼!這樣跟滅了我們羅馬帝國有什麼的分別?如果真的是如此苛刻,再也沒有回轉餘地的話,那麼,我們寧願意戰死在此,本王倒要看看,你們又如何滅了我此兩百多萬的人馬。」

    「如何滅就不勞你費心了。以正,機會已經給了你,是你不想要。其實,你想想,不管如何,只要你們投降了,最碼都可以保住性命了,你不是說,這是活生生的兩百多萬的生命嗎?」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怒極罵道。

    「哼!我們大漢帝國的條件就是如此,接不接受是你們的事。既然你們不願意接受,那麼就沒有什麼好談的了。給你們三天,三天時間,如果還沒有明確的答覆,那麼就沒有什麼可說的了。我們走!」

    趙雲重重的哼了一聲,不想再與他們談下去。

    機會給了他們,到時候就別說漢軍冷酷殘忍。

    其實,趙雲也的確是給了機會他們,如果他們現在不主動要求對話,那麼今天漢軍就會向他們發起攻擊。現在多給了他們三天的時間,讓他們考慮是否投降,這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當然,給他們三天的時間緩衝考慮,也對漢軍方面有利。

    因為,羅馬帝國方面的大軍,他們匆匆殺到安息帝國帝國,又是如此倉促的撤軍。他們的糧草供應肯定會成問題。

    這兩三百萬的大軍,現在還剩下多少可用的軍糧呢?趙雲估計肯定不會太多。他們這麼多的軍馬,每一天都得要消耗甚多,每多一天,他們就會多恐慌一分。

    到時候,他們還能有多少戰鬥力呢?

    如果現在就向羅馬帝國的大軍發起攻擊的話,這個時候,羅馬帝國方面的大軍,在絕境之下,極有可能會迸發出極大的戰鬥力。尤其是在他們的軍將的挑動之下。

    其實現在也可以看得出,羅馬帝國方面的大軍,收縮結陣,陣營嚴謹,士兵戰意還存。漢軍要強攻,肯定會有一翻惡戰。

    這可是大軍團的大戰,漢軍就算是再強,到時候也肯定會有不少的損傷。

    但是,給他們三天的時間考慮,這就不同了。

    趙雲相信,這個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哪怕是再堅持,不願意接受自己開出的投降條件,但是很難保證別的軍將是否會有投降的念頭。

    三天的時間,也足夠他們想到很多的東西,能讓他們產生許多的念頭。而三天的消耗,也一樣會讓他們的這兩三百萬的大軍軍士好不容易凝聚起來的戰意消彌。

    可以想像,當三天後,漢軍向他們發起進攻的時候,他們是否還有跟漢軍拚死一戰的決心呢?

    雙方對話不歡而散。

    而對於羅馬帝國方面,的確也如趙雲等將所想的這般。有了這麼三天的緩衝時間,的確讓他們產生了許多的念頭。原來好不容易提起來的戰意士氣,慢慢的消逝。

    而唯一讓他們感到有點收穫的是,通過這次對話,他們的確爭取到了三天的緩衝時間,讓他們不用馬上面對漢軍的攻擊。另外,不管是否會同意投降。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還是馬上派出快馬,將漢軍方面提出來的條件急報他們的羅馬帝國。

    因為漢軍方面同意他們跟羅馬帝國帝都方面聯繫,所以,他們所出去的快馬,漢軍給予放行。如此,他們起碼可以將他們現在的情況向羅馬帝國帝都方面作了一個匯報。

    其實,趙雲給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的條件,也有點巧妙。

    當中,雖然說要讓他們羅馬帝國皇帝方面也投降,但是,他們現在的大軍也可以馬上宣佈投降的。只要他們宣佈投降,放下武器接受漢軍的看押,那麼他們也可以保住性命。

    之所以提出也要讓羅馬帝國皇帝方面宣佈投降,以及再給了他們三天的時間。其實當中也有著一個隱藏的計謀。

    首先,給他們三天的時間,他們是不可能跟羅馬帝都方面進行一次往來的通信的。三天的時間。就算是八百里加急,這個情報可能就只能剛剛送到他們皇帝的手上。

    如此,不管羅馬帝國皇帝是否同意接受漢軍方面所提出的條件。那麼三天後,漢軍也都會向他們現在的大軍發起攻擊。

    在這個時候,如果他們現在的大軍,還想活命,那麼就只能夠投降。

    這樣一來,假如說,他們的皇帝到時候接受投降,那麼自然是沒話可說。但萬他們的皇帝不願意投降呢?那麼投降了的軍馬,就等於是背叛了他們的皇帝,背叛了他們的帝國。這樣,對於漢軍以後收遍同化他們就更有利了,因為投降的羅馬帝國的軍馬,他們已經沒有了回頭路。

    而誰都知道,遠在羅馬的帝國皇帝,肯定不會投降的。所以,這仗終歸得要打。

    如此,漢軍又豈會等到他們的皇帝送來回應再攻擊他們的大軍?誰知道這些羅馬帝國的軍馬,會否在收到了他們皇帝的命令之後,激起他們的戰意?

    所以,三天後發起攻擊,是最為合適的。
regn13 發表於 2018-2-13 00:04
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將魂軍膽

    入秋了,不過,土耳其地區的氣候與大漢是完全不同的,或者說要較為複雜許多。

    同是土耳其,不同地區的氣候變化也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現在這個龐大的戰場地區,是處於接近地中海海岸的地區,雖然還有點遠,但也算是土耳其的東南部地區。

    而土耳其的東南部地區,比較乾旱,雨水較少。如果是中部往北、往西的地區,到了秋季時節,就開始轉涼,如果到了冬季,那麼就會特別多雨水,冷雨。

    但是,中部往東南地區,因為日照長的關係,所以夏季也會較長。儘管現在已經是入秋時節,可是,從氣溫上,卻很難感受得到季節的轉變,依然是那麼的炎熱。

    當然,如果是當地人,卻也能輕易的察覺到天氣的轉變。因為入秋後,一般都會有雨了。尤其是夏秋交季時節,幾乎每天都會有一場雨。但這些也只是局部的,大雨來得快也去得快。

    這天一早,太陽很早就冒起來了,但是還沒有真正的升起,天空上就風起雲湧,片刻功夫,便佈滿密雲。

    這樣的天氣變化,讓地上的人們都感到心頭沉壓。似乎這個天都要為這一場即將展開的大戰營造氣氛似的,使人心頭有一種被大山壓著的壓抑感覺。

    三天的時間已經過,被漢軍阻截在這裡的羅馬帝國的大軍,他們自然是沒能等到他們羅馬帝國帝都的消息或是命令。

    因為三天的時間,不足以讓他們派出去的快馬來回一趟。

    這三天的時間之內,羅馬帝國的大軍並沒有閒著,他們趁機抓緊時間完善他們的陣形。搶著在與漢軍對持的正面,佈置了不少可以直接阻擋漢軍衝殺的障礙。

    表面上看來,羅馬帝國的這兩三百萬的大軍,已經做好了跟漢軍決一死戰的準備。

    但實際上,羅馬帝國的大軍,此刻就有點似吹氣膨脹的氣球,看似嚴陣以待,但是恐怕一戳就破。

    他們全軍,從上到下,在這三天當中,都等於是在被折磨著。有一個算一個,根本就沒能有一刻的安心。

    那天跟漢軍方面對話,回來之後,派出快馬返回羅馬帝國帝都之後。他們就越想越不對勁。他們的軍將,也不由深刻的去考慮三天之後的問題。如此,自然就有了不同的聲音,這些軍將,一直都在爭論不斷。如果不是還有著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作為可以代表皇帝親臨的代表,勉強可以壓得住軍中的一眾帝國大將,恐怕他們早就已經自亂了陣腳。

    這個時候,他們才警悟到,漢軍現在是要逼他們投降啊。三天的時間,又哪裡夠時間讓他們跟羅馬帝國帝都方面取得聯繫?漢軍方面,肯定是想在他們跟羅馬帝國帝都方面取得聯繫之前滅了他們。

    但是,這又能如何?他們現在還有什麼的辦法?儘管他們現在壓縮了大軍,依託地勢,擺出了一個勉強可以抵抗漢軍直接衝殺的大軍陣。可漢軍的攻擊手段太多,讓人防不勝防,他們不敢想像,數以百萬計的漢軍騎軍,一旦突破了他們這個大軍陣的某個缺口,衝殺進來之後,他們的大軍要如何應對。

    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本人,自然是不可能同意無條件投降的。他只能接受賠償而不能接受投降。因為他本人不僅是代表著羅馬帝國皇帝,他自己本身就是羅馬帝國皇族,他怎麼可能放棄王權及自由,向大漢帝國投降呢?

    如果他當真的選擇了投降,那麼對羅馬帝國的打擊是無比巨大的。不僅直接影響到整個羅馬帝國的軍心,還能影響到民心。

    如果他投降了,到時候,羅馬帝國恐怕更加不要說跟大漢帝國對抗了。

    你羅馬帝國的皇族都向大漢帝國投降了,別的羅馬帝國的人們,他們又豈會再聽從他們羅馬帝國皇室的命令?又豈會再擁護他們皇室?

    所以,他強令下面的眾將,不要管三天後的事,馬上做好跟漢軍決戰的準備。

    他的強令,下面的軍將,自然是要執行的,可是,卻難以控制得住全軍將士的情緒。

    尤其是,他們當中,不少軍將,的確已經有了投降的心思。

    這個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無論是任何一支軍隊。哪怕就算是現在的漢軍,如果是面臨著一個絕境,只要投降就得以活命的話,肯定也會有不少漢軍的軍將會選擇投降。

    能夠活著,誰不想活?

    漢軍都有可能會如此,那麼何況是他們西方帝國的軍隊?

    加上,這支軍隊,是帝國聯軍。他們的軍馬,並非就僅僅是羅馬帝國的軍馬。

    比如,當中就有十多二十萬的軍馬,是屬於希臘帝國的。

    希臘帝國,就是渡過了土耳其海峽,就能返回到其帝國的領土了。

    希臘,可以說是西方歷史的開源之地。一度誕生了無比光輝燦爛的希臘文化。其影響力,甚至還影響到後世。

    當然,希臘亦歷經過了幾度的起落文明時期。最讓後人嚮往的,應該是海琴海文明時期。

    不過,希臘帝國對於現在來說,其實已經成了過去式。因為,早在公元前數十年間,希臘帝國已經被羅馬帝國所滅。現在,已經被羅馬帝國統治了兩百多年了。

    但是,雖然說希臘地區現在是屬於羅馬帝國的統治地區。可經過這兩百多年的發展,實際上,生活在希臘的希臘人,他們曾經的希臘文化並沒有被滅亡。相反,羅馬帝國也極為欣賞或者是羨慕嚮往希臘人的文化文明。

    正因為如此,歷經了這兩百多年的時間,已經被滅掉的希臘帝國,其遺留下來的希臘文化,反而影響了羅馬帝國。

    如今,希臘人在羅馬帝國已經具有了一定的地位。雖然說復國是不太可能,但是,暗中卻也已經形成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力量。

    而當初希臘帝國被滅的時候,雖然被羅馬帝國俘虜或是滅了希臘帝國王室,但是並沒有真正的將所有希臘人都滅絕。還有就是,古時候,強大的帝國打敗或者是滅了某國之後,一般都是大肆劫掠,滅了一些主要的人物之後,就會撤回自己的本國。最多就是留下少量的軍馬及官員控制地區。如此,當這些被滅了的地區,慢慢的恢復生產,恢復元氣之後,自然又自成一股力量。

    希臘人尋求復國的機會,在羅馬帝國當中已經不是什麼的秘密。甚至,都已經拿到了羅馬帝國王廷上去討論過了。

    當然,尋求復國的希臘人,他們並非是說真正的要復國,起碼,在羅馬帝國王廷上,他們只是想要一個名號。實際上,他們依然還是羅馬帝國的屬國。

    但不管如何,希臘人其實已經算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勢力了。經濟的發展繁榮,近數十年來,希膜地區,實際上已經成為羅馬帝國向中東地區發展的一個橋頭堡。

    隱隱中,已經有不少人在私下自稱是希臘帝國了。

    現在,這支羅馬帝國的大軍當中,就有差不多近二十萬的軍馬,是屬於正宗的希臘地區的子弟兵。

    不管他們是否是希臘帝國或者是獨立的地方勢力。他們都不滿於被羅馬帝國統治了。只是他們沒有機會擺脫羅馬帝國的統治罷了,如果有機會,他們肯定會第一時間公開復國。

    現下,他們與漢軍交戰,大敗而回,這眼看就能返回到自己的希臘地區了。但是,在他們的面前,卻有著這百多萬的強悍的漢軍騎兵大軍。漢軍給予他們的壓力,讓他們感到絕望,心底裡根本就沒有半點戰勝漢軍的念頭。

    投降,他們就可以不用死,就有可能返回他們所生活的地方。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他們又豈會還想跟強大的漢軍決一死戰?

    在這支羅馬帝國的大軍當中,像希臘地區的軍馬一樣性質的,其實還有不少。這些軍馬,到了現在,其實都已經完全沒有了戰意士氣,對戰爭產生了抗拒的心態。

    這個不僅只是指一般的士兵,就是他們的軍將,也已經不願意再打了。跟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等一眾真正忠於羅馬帝國的軍將發生爭議的,就是這一部份的軍將。他們希望可以投降,以保全他們這麼多羅馬帝國子弟兵的性命。

    但是,在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的強壓之下,將羅馬帝國大軍當中的那些投降派的聲音壓了下去。

    但是,這個是壓不住的,能夠不死誰想死?所以,在帝國大軍當中,表面上看上去並沒有什麼,可是,卻已經暗潮洶湧,就似天上密佈的烏雲一般,隨時都有可能發生變故。

    這些,只是一個方面的原因。另外的原因,就是他們隨軍的軍糧,的確已經不多了。

    糧食不足的問題,是隱瞞不住的。也沒有辦法隱瞞。因為都是一目瞭然的事。

    他們的大軍,從帝國急忙忙的趕到安息帝國,沒多久,又急匆匆的撤軍,稍為有點軍事常識的士兵,又或者是一些老兵,他們一想就都能夠明白。如此多的軍馬,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糧食,沒有固定穩定的補給,這根本就保障不了他們全軍數百萬人的用度。

    所謂將是軍之魂,糧是軍之膽。他們的帝國大軍,沒有一個可以真正引領他們戰無不勝的大將,現在,更是很明顯的缺少了軍糧。這樣,叫他們如何打仗?

    漢軍的強悍,他們帝國大軍有目共睹。早已經在他們的心裡種下了漢軍不可敵的恐懼念頭。如今被漢軍大軍堵在這裡,他們難以突進,這本來就已經讓他們全軍都感到恐慌了。現在,上面的人還要命令他們原地佈防,要跟漢軍決一死戰?這個,叫他們如何戰?

    可以說,現在的帝國大軍,表面看上去,似乎還有一戰之力,但是當戰爭真正打起來之後,一有不利,他們當中可能就會許多的變故。

    戰場上,漢軍的騎兵大軍已經集結成陣,全軍隨著一聲聲鼓聲,慢慢的壓近帝國聯軍的陣前。

    漢軍的戰鼓聲,每一聲,都讓帝國聯軍的士兵心頭顫動一下,一個個都顯得無比緊張,手心冒汗。

    迎風招展的大漢龍旗,五爪金龍張牙舞爪,似欲騰雲升空。

    大漢龍旗左右,分別是一面大大的帥旗將帶安號的將旗。

    趙雲白馬銀甲,馬橫盤龍槍,慢慢的到了三天前,與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對話的那個小坡上。

    「三天已過!是降是戰!馬上定奪!鼓聲過後,便是我軍攻擊之時!」

    趙雲運氣大喝,話聲清澈激揚的遠遠傳去。

    帝國聯軍方面,大多數士兵都聽不懂趙雲的喊話,但是這充滿殺氣的喊聲,以及似可以蓋過這廣大戰場所有嘈雜聲的聲音,都讓他們全軍一頓。

    聽得懂的人,也全都心裡一凜。

    當然,聽得懂的人不多。並且大多都是他們軍中的軍將。只有身份高貴的人,能夠接觸得到漢人文化的人,才會有機會學到一點漢語。

    不可能投降的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他也不可能會再出陣來跟漢軍對話了。但是,他卻不想放棄這最後的機會。

    起碼他想盡最後的努力。

    他到了自軍的陣前,大聲應話道:「是趙將軍嗎?可否暫停攻戰,且聽本王一言?」

    「是戰是降,一言可決!本將軍已經給了你們三天時間考慮了。不想再聽你們多言!」

    趙雲自然一眼就看到了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不過,趙雲並不認為他會投降。所以,這仗肯定得要打起來的。

    其實,經過這三天的時間,經過長途急趕的漢軍,也同樣是獲得了恢復。現在正是向敵軍發起攻擊的最好時機。他不可能等到羅馬帝國皇帝送來給他的大軍指示後才再攻擊的。

    「趙將軍,我帝國大軍並非想與你們大漢帝國為敵,更不願此刻跟你們開戰。但是投降的問題,我們得要等我們帝國皇帝的命令到了,我軍才敢決定啊。可否寬容多點時間,待我們跟皇帝聯繫上了再決定?」

    「哈哈!廢話!」

    趙雲大笑兩聲,喝道:「全軍聽令,攻擊!」
regn13 發表於 2018-2-13 00:04
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天然大迷宮陣

    戰場有如畫卷鋪開,在這一帶山丘地帶拉開了一道數十里長的戰線。

    不過,雙方的大軍,並沒有如傳統的戰爭那般,互相衝鋒撕殺,而是一動一靜。

    動的,是漢軍,靜的是羅馬帝國的大軍。

    戰鼓雷鳴當中,漢軍陣中顯得特別的忙碌,除了大部的軍馬,在正常的慢慢向前推進之外,還有許多傳令兵在連綿起伏的山丘之間飛快的奔走傳話,同時,亦有人在一些山丘的高處揮舞著令旗,指示戰場上的各部漢軍的分流方向。

    百多萬的大軍的進攻,涉及到方圓百里以上的廣闊戰場,各部漢軍想要做到步調一致,自然少不了傳令兵的及時傳令。

    而羅馬帝國的大軍方面,他們此時並沒有太大的動作,他們就只是各據早已經預設好的防線上,靜靜的等候著慢慢挺進的漢軍大軍。

    不知道從何時起,向來擅長野戰,作戰勇猛的西方帝國的軍馬,在漢軍的面前,他們基本上已經放棄了跟漢軍野戰的傳統。

    那是因為他們被漢軍打怕了。

    哪怕羅馬帝國方面,真正跟漢軍的交戰並不是太多。可現實很殘酷,對漢軍的認識越多,他們就越膽弱。

    無論是小部軍馬的交鋒還是大軍團的正面交戰,與漢軍正面交戰,基本上都是死路一條。

    漢軍那精良凌厲的弓箭,鋒利的刀槍,堅韌的衣甲,軍士的戰意及戰力等等。他們發現,無論是從哪一個方面,都全面勝過他們的西方帝國的軍隊。

    越是正面交戰,他們敗得就越快越慘。

    可以說,跟漢軍的大軍正面交戰,根本就沒有一點戰勝的機會。

    所以,現在他們就只能依託這一帶的山丘地形,希望可以利用這樣的地形地勢,跟漢軍的大軍周旋到底。

    這兩百多萬的羅馬帝國的大軍,雖然說有一部份的軍士,已經完全沒有了與漢軍一戰的膽氣,心裡也做好了投降的打算。但畢竟,大部份的軍馬,都是真正的羅馬帝國的軍馬,那些有心投降的投降派,已經被那些堅決要跟漢軍交戰不願意投降的羅馬帝國的軍士監視著,一有異動,他們肯定會第一時間被處決。

    所以,現在他們都還不敢輕舉妄動。堅持要跟漢軍一戰的羅馬帝國方面的軍馬,他們雖然不敢擺開了陣勢跟漢軍衝鋒撕殺。可是,卻全都做好了拚死抗擊漢軍的準備。

    羅馬帝國大軍方面,他們據著一個個並不高的小山丘,在小山丘上佈置了士兵。

    要說的是,這些小山丘,雖然並不高,大多都是三數十米高,也不大,一般的山丘,可能就只有方圓百來米大的小丘。

    這裡,還真有點難以形容這些地形地貌。

    因為認真說起來,說這一帶是山丘地帶,似乎也不太合適。

    只能這麼說吧,就像是一般的河流河灘上的那些有著怪石嶙峋一樣的地形地貌,只不過,這種怪石嶙峋的地形地貌被無限放大了開去。

    所說的所謂的山丘,其實也並非是土丘,而是一些小石山。

    對,就是一片有著許多小石山的地形地勢。

    這些小石山,不高不大,但是卻比較險峻,有些小石山,就似是一個柱墩一般,直上直下。

    也就是說,別說是戰馬了,就是步行,都難以攀上那些或是十數米或是數十米高的小石山上去。

    而這些小石山,雖然高矮不一,卻相隔很近,互相之間,遠的相隔可能就只有數十米近百米,近的,可能就只有那麼十來米。有些區域的小石山,互相之間,都可以從山頂上跳得到另外的一個小石山的山頂上去。

    羅馬帝國的大軍。現在就在這樣的一個地勢當中。

    他們在那些小石山上佈置了兵力,又在那些小石山之間佈置了一些防禦設施。如此,整條戰線,看上去就似是被羅馬帝國的大軍在短時間之內築起了一道堅固的城牆一般。

    另外,整片方圓數百里的區域之內,都有如是一座天然的大迷宮一般。

    羅馬帝國方面的大軍,他們之所以堅持要跟漢軍周旋到底,就是看中了這樣的一個地勢。

    漢軍又給了他們三天的時間,所以,他們似乎更加的準備充分了。

    正常來說,漢軍現在向羅馬帝國大軍的天然大陣發起攻擊,似乎是對漢軍極為不利的。

    尤其是漢軍全都是騎兵的情況之下。

    可是,善於靈活作戰的漢軍,卻根本不懼這樣的攻戰。並且,對於一戰擊敗羅馬帝國的大軍,有著必勝的信念。

    且看,在漢軍的調動之下,大軍慢慢的接近了羅馬帝國的戰線。

    之所以說是慢慢接近,而不是直接快速衝鋒,那是因為漢軍根本就沒有真的傻到讓騎兵對羅馬帝國的戰線發起衝擊。

    要知道,有一點沒錯,西路遠征軍,全都是騎兵。但是,其實當中,絕大部份都是步軍。之所以說是騎兵,只是給每一個漢軍的士兵都配上戰馬罷了。配給所有的漢軍士兵戰馬,也只是讓漢軍的軍馬可以快速行軍而已。

    因此,實際上,這支漢軍大軍,當中的將士,大部份的士兵,其實更擅長於步戰。

    所以,現在向羅馬帝國大軍戰線接近的漢軍,其實都是步行挺進的。當然,在軍中,自然也會有真正的騎軍壓陣,提防著羅馬帝國的軍馬會突然衝殺過來。

    既然羅馬帝國的大軍,他們利用天然的地勢死守。那麼漢軍就靈活的,用一種正常的攻堅的打法來對付這些羅馬帝國的大軍。

    漢軍的推進,其實也並不是全線推進的。

    其實,在這一帶地形當中,有著一個個小石山的阻擋之下,就已經注定了漢軍不可能形成一種大兵團的傾壓式的衝鋒陣勢。

    因此,漢軍其實也等於是分流前進,只能向那些敵軍當中的小石山之間的山口發起攻擊。

    戰鬥打響!

    首先是投石機向那些小石山之間的山口投射石彈。

    整條戰線連綿數十里,數以百計的投石機,瘋狂的投擲著石彈。

    轟轟的巨響,不停的震盪著所有人的耳朵神經。

    數天的時間,並不足以讓羅馬帝國方面在那些眾多的小石山之間築起堅固的城牆。

    每一個山口,都會有數架以上的投石機轟擊,哪怕是準繩不大,可是轟了十次百次之後,那些臨時搭起來的土石牆,總會被擊中,被轟塌。

    這個時候因為距離的關係。那些小石山上的羅馬帝國的士兵,他們卻攻擊不到漢軍的。

    並且,他們在山上,雖然並沒有遭受到漢軍的攻擊,可是,卻只能眼看看的看著下面石山之間的士兵被動的捱轟,偶爾的一些石彈,擊中了他們的士兵,那些血肉濺飛,被砸成了一堆肉泥的慘烈情境,讓他們全都心底生寒。

    漢軍雖然壓上,但是卻不會輕易的衝殺過去。

    事實上,漢軍壓上,只是為了保護好投石機等遠程攻擊武器。先利用這樣的遠程攻擊武器對敵軍進行攻擊震攝,硬是用這樣的手段來擊垮敵軍的防禦工事。當然,主要的還是要打到敵軍膽邊生寒,打擊他們的戰鬥士氣。

    認真說來,這似乎真的是很無賴的打法。但卻真的很有效。

    我打得到你,你卻打不到我。有本事就衝出來,而你敢衝出來的話,漢軍的弓箭兵就能給你極大的殺傷。哪怕你可以衝殺到漢軍的陣前,跟漢軍短兵相接,但這個時候,你的軍馬陣勢已經被打擊得七零八落,哪怕殺到了漢軍的陣內,也不再是漢軍的對手了。

    數十里長的參差不齊的戰線上,可能會有數以百計的石山之間山口。但是漢軍卻不需要對每一個山口都發起攻擊,而所攻擊的,也並不需要一定要摧毀他們的臨時防牆。

    這麼多的山口防牆,漢軍只需要擊垮其中的一部份就可以了。

    當一些山口間的防牆被擊塌了之後,漢軍依然不會馬上發起真正的衝鋒攻擊。而是會從後拉上床弩,然後用床弩對著那些被擊塌了防牆的山口,向山口發放弩箭。

    弩箭放射過去,並不需要一定攻擊到敵人,並不一定要殺死太多的敵兵。漢軍所需要的,就是一種震懾。

    試想,一支支強力的弓弩,從那些缺口飛射進去,這一路飛到小石山之間的一兩里之內。躲在裡面的那些敵兵,肯定會感到極大的壓力。

    如此,他們跟著下來,又將要如何呢?還要留在他們山口的防牆被擊垮的小石山之間等著漢軍的攻擊?還是先撤到下一個安全的石山之後?

    留下,那些投石機不停的轟擊,隨時有可能落到他們的頭上,而那些帶著尖嘯射進山間來的長弩箭,又壓得他們不敢抬頭。如此,留下還能起到什麼的作用?

    退走嘛,那麼就等於放棄了這一個防禦關卡。如此,兩邊小石山上的士兵呢?他們是否也要撤走?而這一撤,可能就會影響到整條防線。

    好吧,因為這一帶地形,這樣的小石山太多,他們隨時都可以利用這些小石山竄連起來,從而形成無數可以抵擋漢軍的防線,哪怕漢軍從四面八方攻來,他們也都可以靈活的利用地形地勢,對漢軍形成一個防禦之勢。

    可是,這個有用嗎?漢軍就如此,對他們的山石一個一個的攻擊,一個個小石山的進行攻佔。如此,到了最後,他們可能就會全被壓縮到一個活動範圍非常狹窄的空間之內。如此到時還不是死路一條?

    而不管羅馬帝國方面的軍馬如何。

    當漢軍把另外的一種弓弩推進來的時候,那些遭受到漢軍猛烈攻擊的山口之內的敵軍,他們就不得不退走。

    因為,漢軍動用了可以拋射的弩牛弓。

    那些在小石山上,打算在漢軍攻擊進他們的小石山之間時,他們可以在小石山上居高臨下向漢軍攻擊的羅馬帝國的士兵。他們驚駭的發現,漢軍在沒有向他們發起攻擊之前,同樣也可以在遠程對他們小石山上的人馬進行遠程殺傷。

    這一下子,他們真的有點崩潰了。

    其實,嚴格來說,無論是投石機也好,還是床弩及弩牛弓。對於敵軍來說,真實的殺傷真的並不大。

    只要羅馬帝國的士兵,他們躲藏好一些,漢軍的投石機很難真正的殺傷得到他們。而直射的床弩就更加難對藏在山裡的敵兵進行殺傷了。同樣的,弩牛弓也一樣,弩牛弓射程遠,又可拋射是不錯,但是,準繩度同樣有點難以控制的,還有就是,漢軍不可能送來太多弩牛弓,所以,也不太可能對那些小石山上的敵兵進行覆蓋式的箭雨攻擊的。所以,敵兵只要躲起來,對他們的殺傷真的不大。

    可是,漢軍的這些武器,卻都是聲勢嚇人。並且,漢軍如此沒完沒了的攻擊,愣是把羅馬帝國的士兵給嚇退。

    這裡也要提一下,這個,這些古時代的原始遠程殺傷武器,比後世的那些槍炮,還是有一個連後世的那些槍炮都沒有的優勢的。那就是後世的槍炮,子彈炮彈金貴,沒有子彈炮彈的話,那些槍炮都等於一堆廢鐵。

    但是投石機卻不同,石塊到處都有,隨便放一塊差不多大小的石頭,就可以作石彈投擲出去,永遠都不會缺彈藥。

    床弩等也是一樣的,以現在大漢的生產力,根本就不會再缺少軍工方面的鐵綻的供應,這種製作簡單,又方便的弩箭,可以說要有多少就能弄得出多少來。

    所以,漢軍在不急著結速戰爭的情況之下,就可以利用這些遠程的攻擊武器,不停的打擊敵人,直到打擊到他們自己都不敢再面對。

    敵兵一退,漢軍馬上就會派出人馬攻殺過去。

    但是,攻殺過去的漢軍,他們不會馬上衝殺進那些小石山之間去,而是會先佔領那些小石山。

    以漢軍的攀爬能力,可以很輕易的攀上那些數十米高的小石山。

    他們會先佔據那些小石山,對那些小石山進行搜索,確保不再有敵兵,絕對安全之後,才會讓漢軍攻殺進石山之間去。
regn13 發表於 2018-2-13 00:04
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一夜潰敗

    漢軍的氣勢很盛,攻擊也似很猛烈,但是推進的速度卻並不是想像當中那麼迅猛。 .更新最快

    事實上,對於漢軍而言,現在並不在於何時擊敗或消滅敵軍的時間上的問題。

    整場戰爭,其實都完全掌握在漢軍的手上,想戰便戰,想停便停,想要如何打就如何打。全憑漢軍心意。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漢軍自然用不著對帝國聯軍猛攻猛打,只需要不停的保持對他們大軍的壓力,慢慢的壓縮他們的生存空間便可。

    具體的戰鬥方面,漢軍也自然是儘可能的保存自己殺傷敵人。不會輕易的將自己置身於危險的境地。

    處處受制的羅馬帝國的軍馬,他們從一開始就處於一種完全被動的狀態。他們空有兩三百萬的大軍,但是,想要對漢軍進行有效的攻擊或是反擊都難以做得到。

    或者說,羅馬帝國的大軍,他們對於漢軍的作戰方式顯得有點無所適從。儘管他們都已經對漢軍的攻擊手段或是武器裝備都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他們卻想不出半點反制之法。

    雙方投入了如此龐大軍團的戰爭,哪怕有一方真的很弱勢,但是也不應該是如此的戰爭局面才對。起碼不至於完全是一面倒的戰爭局面。

    無論弱勢的一方有多弱,也總有點反擊之力才對。

    可這實際的情況,卻非是羅馬帝國方面的大軍有多弱,而是他們真的完全無所適從,面對漢軍步步的壓迫進攻,他們不知所措,完全想不出有效的反擊方式。這樣,他們就唯有步步後退。

    其實,如果羅馬帝國方面的大軍,他們真的能夠做到奮不顧身,是全軍上下抱著必死的信念來跟漢軍打這樣的一場大決戰,那麼他們就算最終逃不過失敗的命運,但是也必然會對漢軍造成極大的傷亡。起碼有可能使得漢軍就算是獲得最後的勝利也都是慘勝。

    這個,全看他們是否真的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是否真的已經有了跟漢軍拚死之心。

    好比在後世,在抗戰期間。小日島國的軍事力量,是遠遠超過華夏的。並且,在武器裝備上來說,也要比華夏的先進。可是,在戰場上,除了初期民國大軍不怎麼抵抗就全線敗退之外,但後來慢慢也穩住了陣腳,不至於讓侵華帝國真的將整個華夏都侵佔。

    那時候的戰爭,跟這古時代的戰爭是完全不同的。特別是在武器上而言。

    後世的大炮、槍械,飛機坦克等等,殺傷力肯定不是這古時代的投石機、床弩、弓箭、刀劍等等可比的。

    可是,後世那時候,華夏的軍隊,他們跟小日島國的侵略軍作戰的時候,可是冒著日軍的炮火轟擊,頂著槍林彈雨衝鋒的。在許的戰鬥當中,華夏軍的人馬,經常有全軍覆沒的戰例。但是,哪怕最後全軍覆沒了,卻一樣能夠給予日軍極大的殺傷。

    想想,後世的那些火炮,絕非那些投石機可比的。還有那些重機槍之類的,絕對要比床弩的更具殺傷力。

    可裝備落後的中**隊,卻一樣可以在具體的戰鬥當中,憑著那些落後的武器裝備打敗了小日帝國的軍隊。

    說這些,是說,現在羅馬帝國所面對的大漢帝國,絕對要比後世華夏面對小日帝國的情況好得多了。

    後世,中國的軍隊,都敢冒著敵軍的炮火,槍林彈雨衝鋒殺敵,在敵軍如此強大的火力之下,都不能夠當真的將中國的軍隊完全消滅。

    現在,漢軍的那些投石機、那些床弩,又豈能成為這場戰爭的決定性的因素?

    可以這麼說,漢軍的投石機,就架設在敵軍的防線前一里之外的地方。算起來不過就是五百米的距離左右。如果敵軍敢得拚死衝鋒,那麼他們肯定可以衝殺得到漢軍的投石機架設的地方,然後就可以將漢軍的投石機給毀去。

    但是,這當然是要他們不顧一切,他們的將士,要有著堅定的信念,不計犧牲,不達目的決不後退的決心。抱著就算是死,也都要向漢軍發起衝鋒的必死信念。如此,他們才有可能衝殺得到漢軍的陣中,跟漢軍短兵相接。

    漢軍或都會有許多的打擊手段,但是肯定也阻擋不了已經抱著必死信念的敵軍的反擊。

    這裡是說,漢軍的投石機、床弩,甚至是弓箭大陣,這些,其實真的不是可以絕對阻擋得了敵軍攻擊的東西。敵軍只要敢得犧牲,那麼他們就一定可以殺得近漢軍的軍陣當中。然後再跟漢軍的軍馬近戰撕殺。

    對於已經沒有了退路的羅馬帝國的大軍來說,他們其實就唯有如此才能給予漢軍一定的威脅或是傷亡。

    後世的槍炮都阻擋不住必死的衝鋒,何況是這些有著極大缺陷威力也不及那些槍炮萬一的投石機床弩?

    很可惜,羅馬帝國的大軍,他們卻沒有那樣的信念,他們寧願在漢軍的攻擊之下顫抖,卻也不敢鼓起勇氣,不惜犧牲的向漢軍發起必死的衝鋒。

    如此,漢軍穩步攻進,他們就不停的驚慌退後。

    唯一,羅馬帝國方面的軍馬,能夠對漢軍造成一定傷亡的,就是他們躲在那些小石山上來不及退走的士兵。

    他們在漢軍的軍馬攻上那些小石山的時候,才鼓起勇氣,居高臨下對漢軍發起了攻擊,從而對漢軍的士兵造成了一定的傷亡。

    不過,這樣的攻擊,卻不足以阻擋得了漢軍的攻勢。

    因為每當這個時候,漢軍都會有如同後世的阻擊手的神箭手,對那些小石山上現身出來對漢軍反起攻擊的帝國士兵進行點名射殺。

    而那些小石山,一旦被漢軍攻了下來之後,漢軍卻又可以直接向前推進一段較長的距離。因為佔據了小石山的漢軍,他們可對四周的小石山上的敵軍進行攻擊,也可以控制得了小石山四周的山下的地方。

    經過一天的撕殺,漢軍向敵軍壓縮了數里,殺得到處都丟滿了帝國士兵的屍首。

    這一天的不停後退,觀戰了一天的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等一眾羅馬帝國的軍將,人人臉如死灰。

    這一天,他們其實並非沒有嘗試過向漢軍發起反擊。也一度試圖要奪回一些被漢軍佔去的區域。可是,當他們向漢軍衝殺的軍馬死傷太過慘重的時候,他們就退縮了,不敢再向前衝鋒。

    一句話,就是他們沒有必死的信念。看到犧牲就害怕。

    如此,他們也只能接受被漢軍步步推進,慢慢的壓縮他們生存空間的事實。

    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知道,這樣下去,這羅馬帝國的大軍,可能就如此窩囊的被漢軍消滅在這裡。

    他不甘心,很憤怒,也很壓抑。可他無力回天,沒有力挽狂瀾的能力。

    他召來軍將,就是想商量一下接著下來,他們要如何應對漢軍這樣的攻擊。

    有人提出,或者可以夜襲試試看。

    也有人提出,不如趁夜突圍。

    其實,突圍,卻也是無從說起的。因為事實上,漢軍並沒有對他們形成包圍。除了他們現在的軍馬,不能向土耳其海峽進軍之外,他們還可以後退,還可以向沒有漢軍的兩旁退走。

    退走,其實也不失為一個辦法。起碼,他們不用被漢軍堵在這裡。他們或者可以利用小部份的軍馬,留在這一帶地區阻擊漢軍,大部份的軍馬可退回到高原山地地區,與斯圖帕奇匯合。

    但是,這些,全都不是最好的辦法。如此,就算他們可以逃得了一時,也絕不是長久之計。

    因為現在漢軍已經咬住了他們,他們暫時都還可以依據這樣的有利地勢,勉強的阻擋住漢軍,起碼沒有讓漢軍直接無阻的對他們進行衝殺。一旦他們的軍馬離開了這個區域,那麼他們又如何應對追擊而來的漢軍大軍?

    一天他們不能到達土耳其海峽,不能夠撤回到羅馬帝國,那麼他們就處於絕對危險的境地。

    什麼的山原高地,也絕對不是可以阻擊得了漢軍的地方。何況,他們又如何解決得了如此多軍馬的糧食問題。

    羅馬帝國現在其實並不缺糧食,但是卻沒有辦法將糧食送得到他們的軍中。這個才是致命的。

    原本,漢軍打算如此攻擊得三幾天,看看羅馬帝國的軍馬是否還有能力抵抗漢軍的攻擊。

    但是,卻不用了。因為到了半夜的時分。羅馬帝國的大軍當中,便已經有軍馬承受不了這樣被漢軍慢慢消滅的壓力。

    其實就是那一部份附屬於羅馬帝國的小國及勢力的聯軍軍馬。他們趁這一天的攻戰之後,羅馬帝國方面的軍馬對他們放鬆了監視之後。他們便逃離了羅馬帝國大軍的軍陣,前來向漢軍投降。

    對於主動前來投降的帝國聯軍方面的人馬,漢軍自然接受了他們的投降。當然,全都收繳了他們的武器,將他們收押了起來。

    這一夜之間,數十里長的戰線上,漢軍就接收了十數部帝國聯軍方面的軍馬的投降,總計兵力達到了六、七十萬的人馬。

    如此大規模的戰場投降,一下子就動搖了整個帝國大軍跟漢軍交戰的戰線,使得羅馬帝國的大軍,可以說是一夜大潰敗。

    在這一部份帝國聯軍向漢軍投降之後,獲知風聲的羅馬帝國的軍馬,其中有部份軍將,原本就有心思要分兵突圍的,見狀,他們也不再遵從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的命令了。各自率所部的軍馬,連夜逃離了戰場。

    兩百多接近三百萬的帝國聯軍,到了天亮之後,其實就僅剩下百來萬的軍馬。

    但是,在這一帶區域當中,兩三百萬的軍馬,與一百萬的軍馬,其實相差並不大。因為,大軍始終都難以真正的展開。他們始終都要佔據有利地形,對漢軍進行阻擊。他們的軍馬少了,但是卻一樣還可以據著那些險要的地方阻擋漢軍的前進腳步。跟他們有著更多的軍馬是一樣的。

    所以,漢軍始終都還要如早前的那樣,一個小石山一個小石山的去攻擊,一個山口一個山口的去奪取。

    可漢軍方面,在獲知了敵軍的情況之後,馬上就作出了針對性的作戰計畫。

    就是放緩一下對天然石山迷陣內的敵國的攻勢。馬上派出騎兵,對那些連夜逃竄的帝**馬進行追擊。

    那些逃竄的軍馬,想要逃脫漢軍的追殺是極為不容易的。

    首先他們幾乎都是步兵,讓他們逃,他們又能逃得到哪裡去?

    其次,漢軍已經截斷了他們向土耳其海峽返回羅馬帝國的所有交通要道。如此,他們又能逃得到哪裡去?

    何況,土耳其地區的小部族眾多,這些部族民風彪悍,一直不服羅馬帝國等帝國的統治。

    現在羅馬帝國的軍馬流落在這些地區,他們還能有可果子吃?

    當地的民眾,他們不至於會幫著漢軍打羅馬帝國的軍馬。但是,如果有機會,他們也肯定想從羅馬帝國的軍馬身上獲得到點什麼。

    如果是成建制逃竄的軍馬還好一些,如果是小部的羅馬帝國的軍馬。那些地方的小部落肯定不會放過他們。

    而大部的人馬逃竄,目標太大,漢軍都不用半天就能追上他們。

    事實證明,如果他們這兩三百萬的帝國聯軍,能夠全軍一條心,人人敢於拚命犧牲,跟漢軍力戰死戰的話。依託那一帶小石山的天然有利地勢跟漢軍決戰。不敢說最終能戰勝漢軍,但起碼,他們不會敗亡得那麼快。

    當然,前提是他們每一個將士,都要有死戰不退的決心才行。

    好比,守住小石山之間的關口的,他們不顧傷亡多少人,都不後退半步。並且,他們有著那麼多的軍馬在陣內,每有犧牲,馬上就又補充人馬上來,拚死守住關口。如此漢軍又豈能輕易的攻得進去?

    同時,那些小石山上的士兵,也同樣是如此,不管漢軍的弩牛弓對他們所形成的威脅有多大,也不管他們被射殺多少人馬,但是始終都不計犧牲的守住。這樣,漢軍也難攻得上去。

    可惜,漢軍對他們實際並沒有造成有多大傷亡的遠程攻擊手段就能嚇退了他們。

    而那些逃離的軍馬,下場更慘,敗亡得更快,因為他們的兩條腿,又如何能跑得過漢軍騎兵的四條腿?
regn13 發表於 2018-2-13 00:05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滅大軍佔帝都

    大部份的羅馬帝國方面的軍隊,他們是趁著下半夜的夜色逃出那一片地形地勢複雜的小石山地帶.

    他們見識了漢軍的那種毫無道理的攻擊之後,他們對於自己軍是否可以跟漢軍一戰的可能完全沒有了信心。他們不想像傻瓜一般的被動的被漢軍殺死。

    他們現在,只想盡快的逃離漢軍的兵鋒威脅,再也不想置身於漢軍的那種沒完沒了的投石機的轟擊以及那種遠遠就能射到他們身前的長長的的弩箭。更加不想置身在漢軍的那種密集的箭雨之下。

    反正,他們覺得,在漢軍的這些攻擊之下,他們真的無處容身。而他們完有一肚子氣,卻也難以沖上去跟漢軍一拼。他們看著大批的帝國士兵慘死在漢軍的弓矢之下,他們已經完全喪了膽氣。

    可是,他們就算是逃離了又如何?與自己的大軍分離,逃了出去之後,他們又能逃得到哪裡去?

    看似天高海闊,任他們隨便奔逃,可逃到那些高原山地,可逃到那些森林地帶,甚至可以逃到那些沙漠區域去。

    東南西北,所有的方向,他們都可以逃。

    可是,沒用的。

    土耳其地區,地域的確很廣闊,可是,這只是相對而言的。

    實際上,黑海與地中海之間的土耳其領土,東西長約三千里,而南北兩海之間的領土相距就僅是一千里左右。

    其領土的東面一帶,與安息帝國相鄰,也就是那一片高原山地地帶。往北,也就是裡海與黑海之間的那一角區域,是原始森林山脈地帶,也是漢軍開來的方向。正北方面,是黑海,往南是地中海海岸,往西,是土耳其海峽一線。

    說這些,是說,現在的羅馬帝國的大軍,他們其實已經完全陷入了一個絕地,無論哪一個方向,他們其實都已經沒路可逃了。

    何況,他們步兵居多,逃離了他們的陣地的帝**馬,他們就像是落單了的羔羊,那麼的無助又驚惶。

    事實上,他們根本就沒能逃多遠,就被漢軍的騎兵追上。

    一支支的帝**馬,一隊隊的人馬,他們被漢軍的騎兵追上,被沖散,被擊殺。

    無論是逃往哪一個方向的帝**隊,都逃不過漢軍騎兵的追蹤追擊。

    一天的追殺,漢軍將士斬獲無數,俘虜無數。

    另外,的確也有不少的羅馬帝國方面的士兵,憑著他們的機靈勁兒,躲過了漢軍騎軍的追殺。而漢軍的軍馬,也並沒有太過仔細的搜索,對於個別逃到了深山或是沙漠中去的帝國士兵,漢軍也並沒有不死不休的追殺。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就可以逃得出生天。

    就算漢軍不對那些零散逃竄的羅馬帝國的士兵進行追殺。可是,從整體的形勢來說,他們基本上不太可能再逃得回到羅馬帝國。

    落單的個別士兵,甚至是一些小部的軍馬,他們不可能從漢軍所控制的土耳其海峽逃得回羅馬帝國,也更不可能從裡海黑海之間的原始森林往北逃,也不可能從黑海地中海直接逃走。

    事實上,那些落單的羅馬帝國的士兵,或者是還保持著一定兵力的軍隊。他們在接著下來的日子,將會面臨著土耳其地區的部族人馬的獵殺。

    這些,漢軍卻不會再去理會了,因為現在還不是漢軍徹底控制土耳其地區的時候。

    羅馬帝國的大軍,一夜潰敗,又經過漢軍的一天的追擊,可以說已經名存實亡了。剩下的,還只有不到百萬的軍馬,還據守著那一帶小石山區域,還在頑抗。

    但是沒用的,漢軍大軍不再追擊那些逃出去的羅馬帝國的軍馬之後,馬上就從四面八方對餘下的羅馬帝國的軍馬進行了圍攻。

    三天之後,這最後的近百萬的羅馬帝國的大軍,被漢軍分割蠶食,最後僅餘一部不到十萬的軍馬,護著他們的主帥主將死守著一個四周都是小石山包圍的小盤地之中。

    其實包括了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也被圍困在內。

    漢軍再次勸其投降,但是他已經完全紅了眼,寧死都不投降。

    沒法,漢軍只好發起了最後的攻擊,近十萬人,擠在一個小盤地當中,幾乎被漢軍全部屠滅。

    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他亦被漢軍的亂箭射殺。

    經過數天的戰鬥,漢軍以極其輕微的傷亡代價,就消滅了羅馬帝國方面的兩百多三百萬的大軍。給予了羅馬帝國最為沉重的打擊。

    是役,直接擊殺的羅馬帝國方面的軍馬,就達到了一百五十萬之眾,這當中,其實大部份都是在小石山地區之中擊殺的。上百萬軍士的陣亡,直接將有如迷宮一般的小石山一帶染紅了。

    這一帶地區,後來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都沒有人想進入這片區域生活耕作。因為那些原本有些是發白的小石山,似被血染紅發黑,還有那股難聞的血腥味,似乎總也不會消散一般。所以,哪怕是原來在這一帶地區生活的當地人,他們都紛紛搬離,不願意在這一帶地區生活。

    除了直接被漢軍戰場擊殺的羅馬帝國的軍士之外,傷者及投降的,被俘的,也有百來萬之眾。然後可能還會有極小的一小撮羅馬帝國的士兵,最終逃走的。

    據後來,三四十年後的一些逃得性命的羅馬帝國大軍的倖存者講述。那些逃走的小部份人,他們當中,小部份人被當地的部族人救了,為他們隱瞞了身份生活了下來。這個,說明他們有些被獵殺了,也有些是碰到了好人。另外,還有一小部份人逃到了那些原始森林,直到老死,也有人自制了一些木筏小船等,經黑海或者是地中海逃了。

    這些應該也是事實,因為的確有不少羅馬帝國的軍將逃回到了羅馬帝國去。這些逃了回去的,應該就是躲過了漢軍騎兵的追擊,逃到了地中海海岸,然後自制了一些小船隻逃走的。

    不管如何,羅馬帝國方面,派出了近五百萬的軍民前往安息帝國支援沃洛吉斯五世的人馬,至此算是全軍覆滅。

    當然,還有斯圖帕奇所率的那一支數十萬的軍馬,但是,哪怕他們在那些高原山地當中跟漢軍周旋著,但相信被消滅也只是時間上的問題。現在並不是後世,在那些荒蕪的地區生存,真的不容易。

    趙雲與一眾漢軍大將率軍滅了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所率的這支逃到了土耳其地區的羅馬帝國大軍之後,馬上屯駐大軍於土耳其海峽,隨時都可以渡過海峽,正式殺進羅馬帝國地區。當然了,現在羅馬帝國方面,亦已經派來了軍馬,在土耳其海峽對岸與漢軍對持。不過,在兵力上,已經不是那麼的雄厚了。估計最多就只有數十萬人馬而已。

    趙雲並沒有急於向羅馬帝國進攻,而是再派了一部人馬確保橫穿土耳其的行軍快速通道的暢通,確保不被土耳其地區的部族人破壞。另外,再派一部人馬進入與安息帝國相鄰的高原山地地區,與從安息帝國方面開來的漢軍大軍取得了聯繫。

    印度軍團與南洋軍團的人馬,加起來差不多有兩百萬的大軍,已經全都殺進了高原山地地帶,正在對斯圖帕奇的軍馬進行追擊圍剿。

    戰況對漢軍方面極為有利,已經慢慢的將斯圖帕奇壓縮到了一帶高山地帶。相信要完全消滅他們,也不用多久了。

    餘下的那些漢軍人馬,已經對安息帝國帝都包圍了起來,攻城戰也已經打響了。

    年多兩年前,漢軍的空軍部隊,也就是滑翔機部隊,被劉易調到了貴霜帝國。這一次,他們隨後勤部隊一起,也來到了戰場。

    他們向同樣一起來的劉陽、關羽等提出了想要參加戰鬥的意願。

    他們觀察過安息帝國帝都泰西封的情況,他們認為,他們可以繞到其城的西面去,可以從西面的山上滑翔起飛,然後飛到泰西封城的上空,再用炸藥包對泰西封城進行轟炸。

    可以說,對於這個古時代,根本就沒有什麼防空概念的時代。如果漢軍的滑翔空軍真的這麼幹,恐怕嚇都嚇死安息帝國帝都的軍民。而炸藥包,完全可以將整個泰西封城炸成為廢墟。

    到時候,在城內的數十萬安息帝國的軍馬,以及百多兩百萬的安息帝國人,恐怕沒有幾人能夠存活下來。

    不過,同樣隨軍而來的郭嘉堅決反對,他不想在已經大局在握的情況之下,獲得一座廢墟之城。

    劉陽也是這麼想的,安息帝國帝都泰西封,已經被經營得相當不錯,如果能夠保存下來,到時候漢軍也不用在這些地區重建一座新城。可以節省下大量的人力財力。

    所以,這支漢軍的空軍,依然沒能展視他們的能力。

    不過,他們攜帶著來的炸藥包,卻可以派上用場。

    在對泰西封的攻城戰當中,漢軍利用炸藥包炸開了城門,再經過一天的激戰,漢軍終於奪取了安息帝國的帝都。

    而沃洛吉斯五世在城破之後,居然放火**,燒燬了他的王宮。

    不管如何,漢軍奪得安息帝國的帝都,正式宣佈了安息帝國的滅亡。

    接著下來,就是漢軍著手對安息帝國的統治了。

    不過,這些並不是什麼的問題,有了早前大漢對貴霜帝國的治理實踐,現在要對安息帝國進行統治就容易得多了。

    首先要做的,自然就是公佈安息帝國滅國的消息,然後再公佈一些大漢帝國接手對安息帝國的統治消息。

    然後就是劃分區域,修改一些地名等等,按一定的區域大小以及人口的多少來劃分區域。對各地採用跟大漢差不多的分級規劃。

    比如先將一片地區劃為州,再在這個州內劃郡區、縣區、鎮、村等等。

    當然,這些都是暫時性的,先大致劃分開後,才更好的對地方的安息帝國子民進行宣揚以及統治。

    先這麼搞,是好讓大漢方面,有一個相對系統的著手工作規劃。

    而事實上,整個安息帝國,真正受到大漢絕對控制統治的地區暫時並不多。起碼,並不比大漢本土小的如此大的安息帝國,絕大部份地區,還處於一種混亂的失控局面。

    領土太大了,漢軍自從渡過印度河攻進其國之後,漢軍其實跟現在攻殺到土耳其地區的這一支漢軍的情況差不多。其實就是一路穿插攻進,只是開劈了一條條的行軍線路,一路打到了安息帝國的帝都而已。對於地方,漢軍並沒有進行徹底的控制統治。

    也就是說,現在大漢方面,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

    劉陽的確還太過年輕,這一次,用他的名義滅了安息帝國,已經讓他收穫了一定的名聲名望。但是,真正要讓他主持對攻奪下來的安息帝國的治理,他恐怕就力有不逮了。

    同樣的,就算是郭嘉,他亦覺得有點吃力。隨軍一起來的漢軍文官謀士,雖然也有不少,但是,能夠真正為郭嘉分擔政務的人才,卻不多。

    要知道,治理安息帝國其實就等於治理一個大漢帝國。在領土以及人口上來說,的確如此。

    所以,劉易在收到已經奪取了安息帝國帝都之後,便從拉伊到了泰西封。同時,劉易也傳令,讓到了土耳其的賈詡、戲志才等亦趕到泰西封來。

    劉易與劉陽父子見了面,勉勵了劉陽一翻,再直接派他到土耳其去跟趙雲、太史慈等在一起,讓他跟這些將軍多交流交流。

    劉易對這個兒子,也算是用心良苦了,為了裁培他,讓他先跟關羽、張飛、孫策等一眾漢軍軍將一起作戰。讓他跟這些軍將建立了交情之後,又讓他去跟另外的漢軍大將相處。

    這樣,其實也等於是明著告訴漢軍將士,劉易已經認可了這個太子,以後,劉陽可代替他劉易掌管漢軍三軍,可接替劉易的皇帝的位置。

    但是,劉易對於漢軍奪下泰西封城,有一點是非常不滿意的。那就是居然讓沃洛吉斯五世縱火燒燬了王宮。

    丫的,王宮內有多少女人跟著陪葬了啊?
regn13 發表於 2018-2-13 00:05
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成熟的漢軍

    支援安息帝國帝都名為帝國聯軍的羅馬帝國數百萬大軍,已經基本全軍覆滅,僅存的一支人馬,被漢軍的印度軍團及南洋軍團困在了安息帝國西部的高原山地之內,被消滅也只是早晚的事。 .更新最快

    另外,安息帝國帝都泰西封,也遠沒有他們皇帝沃洛吉斯五世所想像的那般可以憑他們的高大的城牆與漢軍僵持下去。

    漢軍動用了一種他們從來都沒有見識過的神秘武器。那種可以發出巨響,能夠爆發出巨大威力的秘密武器。這個,其實就是炸藥包。

    如此,所謂的堅城,就等於紙糊的一般,被漢軍輕易的就攻破了。

    可以說,現在整個中東地區的大局已定。

    當然,這個所說的大局已定,只是指大勢。是說漢軍在整個中東地區,已經沒有了任何可以威脅得到漢軍的敵人了。但是,整個中東地區,卻還處於一種極度混亂的局面,這一切,都還得要大漢去收拾這個殘局。

    用劉易等原來的計畫來說,就是破罐破摔,將這西方的世界推倒了重建。好了,現在摔破了,推倒了,至於如何重建,這還得要看大漢的手段。

    另外,這裡所說的中東地區,並不包括阿拉伯地區。目前,漢軍並沒有向那些基本都是沙漠的地區進軍。不過,那些阿拉伯地區的帝國,肯定影響不到大漢對安息帝國的統治的,何況,甘寧的水軍其實已經早到了那些地方,已經進入紅海探索了。如果要攻滅那些地區的帝國,也不是太困難的事。

    總的來說,接下來,漢軍的攻擊目標,其實就是羅馬帝國,以及向整個西歐進軍了。

    這些都不用太急了,羅馬帝國經此一役,其帝國的實力削減太多,恐怕都不及原來的三分之一了。要滅羅馬帝國,也不是太過困難的事了。

    劉易現在,其實已經不會過問太多軍事上的事了,已經完全放手讓下面的大將及軍師全權處理。最多他就是考慮到了一些特殊的情況,會給他們一些建議,提一個醒。至於具體如何策劃進攻,具體的戰爭如何打等等,劉易都不會再過多的過問。

    好比現在,西路遠征軍,其主力大軍已經進入了土耳其地區。這支漢軍在打敗了羅馬帝國的西撤大軍之後,他們接著下來的軍事行動,其實也全都是由趙雲、太史慈、張遼等人拿主意。如果他們認為,是時候渡過土耳其海峽向羅馬帝國進攻了,那麼他們就可以發動戰爭,並不用再經過劉易的同意。

    所以,土耳其地區的戰事,安息帝國西部地區對斯圖帕奇的羅馬帝國的軍馬的圍剿等等的戰事,劉易也全都由各部軍將及軍師自行決斷。

    反正,現在各部漢軍,都顯得非常忙碌,他們不僅要準備著繼續西進的準備,還要開展對整個中東地區進行徹底的肅清。

    對於漢軍而言,有許多的軍事行動,其實是不需要全都由上面的大將下命令,然後一層層下達命令,他們再去執行了。

    因為他們每一個軍中的軍將,甚至是一般的士兵,他們其實都非常清楚他們所需要盡到的軍人的職責。並且,也都明白,在什麼的時候,他們應該做什麼。

    好比現在安息帝國,這攻下了安息帝國的帝都之後,就等於宣告安息帝國的滅亡。而漢軍卻不會因為剛剛滅了一國就開始放縱狂歡什麼的。

    要知道,一般的戰爭,當戰勝方攻取下了敵方的城池之後,哪怕不會縱兵劫掠狂歡,但也肯定會大肆搜刮,儘可能的蒐羅錢財。

    可漢軍卻不會如此,嚴明的軍紀之下,他們也不敢真的放縱自我。

    漢軍攻破安息帝國的帝都,滅了帝都城內所有還敢反抗的士兵或是一部份平民之後,他們不會隨便的對那些不抵抗的軍民動手,只會將他們全都關押起來。這個時候,將那些城內的一般民眾趕到一起看押起來之後,漢軍將士,會對城內所有的富戶都抄家一次,所得的錢財有價值的東西,都會集中起來上繳軍部。然後,由軍部給予下面的將士一定的獎勵。

    這些是必要的。

    打勝了仗,勝方不可能真的什麼都不會要。

    但是,對於那些一般的平民的房屋,漢軍卻不允許漢軍士兵隨意搜刮。當然了,在將那些平民驅趕出來,將他們看押起來的期間,士兵們順手取些東西,這樣的情況還是允許的。

    反正,漢軍將士,他們就算是要搜刮錢財,也不會亂來,軍隊不會放羊。

    如此,待漢軍完全控制了整個安息帝國帝都之後。漢軍不用上面下命令,下面的一般的漢軍軍將,他們就知道要怎麼做。

    做什麼呢?就是留下可以控制帝都局面的軍馬,別的軍馬,就會先行撤出帝都。

    他們會先撤到帝都城外紮營休整。

    但這個休整也不會太久,一般都是兩三天的時間。

    如果在這兩三天的休整其間。漢軍上面沒有命令下達。他們就會自己去找事幹了。比如漢軍當中的某軍某師某營,其營在戰後休整三天,統計好了戰爭其間的得失,上報上去。報告後,他們的營將會向上面申請任務。也可以說是主動要求執行任務。

    他們會主動要求,他們的某營,還有多少可執行戰鬥的士兵,他們要求向某個地區進行肅清。獲得上一級的軍將批覆之後,他們就可以率軍外出執行任務了。

    比如,可向帝都哪一個方向挺進多少裡,根據他們的兵力,可以控制了多少地區等等。

    這些,其實都是漢軍習慣了的軍事行動了。當他們控制了那些地區之後,馬上再給上面報告情況,如此,上一級的軍將就會記錄下來,在地圖上標示出來,某個區域,已經由某某軍某師某營所控制,然後就可向政務部門要求派出漢人官員前往那些地區實行管治。

    這樣,再有另外的軍隊,表示已經休整完畢,那麼就可接到向另外的一些還沒有受漢軍所控制的地區進軍。

    如此,漢軍就可以很高效的完成對安息帝國的一些地區的控制。然後就更加方便大漢官方派出官員去實行有效的統治。

    當然,漢軍向地方分散進軍的過程當中,肯定會遭遇到不少戰鬥。因為安息帝國各地,還有不少早早就脫離了安息帝國統治的獨立部落或勢力。

    對於這些部落或勢力,除非他們主動投降,否則,漢軍肯定要攻擊的。當一支小部的漢軍人馬發現敵方實力較大的話,馬上就會向漢軍軍部請援,如此,馬上就會有更多的漢軍前來支援。

    不過,對於分散肅清安息帝國各地的平民,漢軍卻不能如攻戰那些城池一樣,要將所有的人都集中看押起來的。

    畢竟安息帝國領土面積太大了,而帝國的人口也著實不少,分佈在各個地方。

    漢軍的軍馬所過,但凡是碰到那些安息帝國的部族或是一般的村落。第一時間自然是控制。

    這個,不需要什麼的理由的。

    但凡有對漢軍反抗行為的,第一時間就會將他們擊殺。

    但實際上,一般的村落,他們看到漢軍的軍馬之後,大多都是驚徨不安,哪怕有個別人不滿不服,對漢軍有著敵意,可他們還是不敢輕易反抗的。

    漢軍會先收繳那些村落民眾的武器,對一些明顯是地方豪族或是地主的家進行抄家。然後會留下一定相對應的士兵,看守著這些村落。

    這些村落,如果只是數十戶人家,人口數百上千的,這些都算是較大部族較大的村落了。

    如此漢軍就會留下一兩百的士兵看守著。

    但是,這些看守,並非是完全的關押看守。那些民眾其實是可以自由在他們的村落四周活動的。也允許他們耕作,但是卻不允許他們逃跑。

    另外,現在的安息帝國實在是太亂了,那些村落的民眾,可以說真的是到了連生存都困難的地步了。漢軍之所以要抄沒那些富戶地主的家,就是要從中搜出錢糧來。這些錢糧,漢軍會根據他們所看到的實際情況,給那些生存困難的村戶一定的糧食,讓他們勉強可以維持著生命。

    這樣的情況,可以說是普遍的。整個安息帝國,混亂了這麼久,幾乎舉國失產失收。那什麼的餓蜉遍地路有凍死骨,隨處可見。還有易子而食的事,到處都在發生。

    不過,漢軍這樣做,也只是暫時的,因為他們並非真正管治這些地方的官員。真正解決那些地方的安息帝國人的問題,還得要等大漢官員前來。

    但就是如此,那些活不下去的安息帝國人,都對漢軍產生感激之情。

    這麼說吧,漢軍與他們帝國的戰爭,漢軍並沒有直接對他們造成任何的傷害。反而他們自己的帝國,不停的徵召他們的子弟,徵收他們的錢糧,讓他們的生活每況愈下,直到生活都難以為繼。

    還有,匈奴人對他們這些一般的帝國子民進行燒殺擄掠,他們的帝**隊,卻沒有保護好他們。帝國混亂之後,強盜叢生,匪徒出沒,讓他們每天都生活在恐慌當中。

    現在的安息帝國的子民,他們的情況真的非常淒涼,尤其是安息帝國的西部、中部地區的部族民眾。他們當初受到匈奴人的燒殺是最多最慘的,也因為是僅靠著帝都,所以,他們的帝國徵召士兵,徵收軍稅的時候,首先就是從他們當中徵取。

    但現在漢軍來了。

    漢軍不是他們的帝**隊,不是匈奴人,更不是那些匪盜。

    漢軍雖然也會搜刮錢財,也會殺人,但卻不是毫無道理的殺人。

    漢軍來了,會先對那些地方的貴族土豪或是擁兵自重的勢力的軍隊發起攻擊。但是卻不會攻擊那些沒有對漢軍攻擊的人。

    漢軍來了,在控制了他們的村落之後,不僅會將從那些地方地主的家中搜來來的錢糧分給他們一些,讓他們能有一口吃的,還會對地方的山匪、強盜等進行肅清。

    許多東西,許多事。漢軍其實與那些被控制的安息帝國的民眾沒有任何的交流。沒有辦法,語言不通,哪怕帶有翻譯,這個也不可能將許多事都說得清楚。

    漢軍就只有行動,只有去做。

    而這一切都落在那些受到漢軍控制的安息帝國民眾的眼中。

    平時壓在他們頭上的地方貴族地主等等,被漢軍打倒了。對他們生命造成威脅的強盜等被漢軍給滅了。

    但是漢軍卻沒有對他們如何,不隨便搶掠他們的財物,這個,其實他們也沒有什麼錢財可讓漢軍去掠奪了。也不會隨意欺侮他們的女人。還能讓他們有了吃的東西。

    這些一切的一切,落在他們的眼內,反而會讓他們感覺到了一種難以言喻的安全感。

    這些,也能讓他們在不知不覺當中,就對漢軍產生了一定的好感。時間一久,他們就會由原來對漢軍的恐懼變成敬畏。

    漢軍所做的這些,其實都已經成了習慣,成了傳統。

    說白了,就是劉易所想要打造出來的王者之師,仁者之師。而現在的漢軍,也才是劉易想要的成熟的漢軍。

    有著這樣的漢軍,又豈愁天下不歸漢?

    自然,這個也是漢軍為何要讓印度軍團及南洋軍團去跟安息帝國死拼的原因,也是為何不讓他們來攻取下安息帝國帝都的原因。

    如果讓印度軍團的軍馬攻下安息帝國的帝都。那麼可能就是另外的一個景象。他們肯定會控制不住,肯定會將安息帝國帝國變成一個人間地獄。

    而由漢軍來攻下帝都,由漢軍來一一收取安息帝國各地。卻可以為大漢將來統治這些地區帶來許多的利好及方便。

    現在嘛,就是要考慮派來大漢官員對地方進行統治的時候,要對這些安息帝國的民眾實行一些怎麼樣的政策。

    畢竟,種族不同,不可能將安息帝國的民眾視為貴霜帝國的民眾一樣來對待統治的。

    這些,都得要劉易給大漢的官員定下一個基本界限,或者是制度。
regn13 發表於 2018-2-13 00:06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礦民

    成熟的漢軍,是一支真正的百戰之師、一支王者之師、一支仁者之師、一支無敵之師。 .更新最快

    每一個漢軍將士,他們都很清楚他們的使命及其責任。也正因為如此,才會如此一直無往不利。

    而劉易,或者說現在的大漢,能夠擁有這樣的成熟的漢軍,絕非一夕之功,而是經過了十多近二十年的時間來打造。直到今天,才算是真正的大功告成。

    同時,伴隨著一起建立打造的,又或者說之所以能夠打造出這樣的一支無敵於世界的大軍,那是因為同樣有著一個相對於現時代來說的一個成熟的政體。

    可以說,漢軍以及大漢的政體,是相輔相承的,沒有政治的清明,就不可能會擁有這樣的一支大軍。而反過來,如果沒有漢軍的強大,也不可能會有現在大漢這樣成熟的政體。

    軍方及政體,形成了一台精密的機器,相互影響,相互配合,緊密運轉,如此才有了大漢如今的強盛。

    當然,現在的大漢,其實也只能說是強,但並非是真正的興盛。現在,才是大漢中興的開始。

    但不管如何,只要現在的大漢政體,可以堅持以一種政治清明的態勢發展下去,那麼相信大漢真正的興盛時期就會來臨。

    劉易帶著他的美女軍團從阿莫勒到了泰西封,這一路過來,所看到的情況讓劉易感到比較滿意。

    因為就算現在大漢還沒有全面派出官員對安息帝國進行治理,但是單單是漢軍的軍士,就基本可以將這一路過來所看到的地區的秩序給搞得相當不錯了。

    起碼,有漢軍士兵的地方,時局就能穩定下來。

    而進入泰西封城之後,劉易也感到相當的滿意。

    儘管早前對於這安息帝國帝都的王宮被焚燬有些不滿,可是進了泰西封城之後,看到城內在這短短的時間之內,就基本恢復了正常的運轉就覺得滿意。

    城內的王宮被焚燬,但先進城來的關羽、張飛、孫策、郭嘉、劉陽等已經對安息帝國帝都進行了統治。

    他們抄沒了王宮廢墟附近的一些原安息帝國的王公權貴的許多府宅。這些建築雖然不及王宮那麼的富麗堂皇,但也修建得相當的精緻豪華。

    其中一所園府,已經清理好,作為劉易及一眾妃子的臨時行宮。

    而別的原安息帝國的王公大臣的住處,亦被清理出來,作為大漢在這裡建立政權的臨時辦公地點。

    他們很快就明確了各個職能部門的工作,並馬上實施。

    也正因為如此效率,劉易來到之後,泰西封城的基本秩序才會如此快恢復正常。

    不過,對於如何統治整個安息帝國地區的總體方針問題,還得要劉易來跟郭嘉等一眾軍師謀臣來制定。因為,大漢原有的對地方的施政治理的政略,其實並不適宜照搬到安息帝國來。

    如果照搬過來的話,也不可能治理得好,將來也不可能發展得起來的。

    地理環境的不同,人口數量的不同,還有種族文化的不同等等,一切都存在著太多的差異了。

    所以,大漢也必須要針對特定的情況,制定出適宜地方國情的施政方略。

    早前就已經有提到過,這個種族的關係。這一點,就已經決定了大漢不可能像治理南洋地區的民族,以及印度地區的民族那樣來治理這些安息帝國人。

    其實,這個問題,劉易這段時間在阿莫勒就已經在考慮了。

    中東地區,雖然也屬於亞洲,可是,這古波斯地區,他們的民族的文化文明原本就完全不同於大漢的文明。而他們也在歷經了多次西方人的侵佔,他們的種族人也已經偏於西方白人化了。

    原本,如果按原來大漢的一些朝臣的提議,將人類等級化。就是說,在這個世上,大漢是天朝上國,如果能夠征服了全世界,那麼就證明大漢是世界最強大的國家,而漢人,亦是這個世上最為高等的人類。所以,漢人就作為這世界的最高等級的人,如此,相對於別的異族人來說,漢人就是天生的貴族,一個最為普通的漢人百姓,都要比別的異族人高等,享有高等級的特權。

    而下一級,就是大漢本土疆域內的那些小數民族,是為大漢的一等子民,除了個別特權,幾可與漢人等同。

    二級則是那些異國異族人,是指在膚色外貌跟漢人或者是大漢本土的小數民族人相近似的民族人。如南洋地區的部族人,緬甸地區的部族人,還有後世朝鮮半島以及倭國人,這些都可劃分為二級大漢子民。

    而像印度地區的民族人,則可列為三級大漢子民。

    再有就是第四級別的,是為賤民,賤民其實就相當於半奴隸的民眾了。

    第五級別的就是奴隸。

    當然,還有第六級,這部份人在大漢的地位,要比奴隸更低。因為奴隸還有機會成為賤民成為正常的大漢三級子民。但是第六級的就完全沒有機會了,這部份就是那些勞役。如抓捕來的那些匈奴人、倭國人等等。

    還有最低等的,就是那些死囚犯了。

    當初這個提案,曾拿到大漢朝堂上去討論商議,如今在大漢內閣也還有存案。

    當時,朝中幾乎有過半的朝臣都認為可執行這樣的方案。

    但最終並沒有通過劉易的決議。

    劉易不可能如此給世上的人類分級的。因為這樣搞,那就是一個找死的行為。現在大漢軍方強大,暫時肯定不會有太大問題。

    尤其是當初提案的時候,大漢剛剛統一,整個大漢百姓對大漢朝廷,應該說是對劉易的向心力是最強的時候。劉易說一不二,並且,在劉易這個皇帝的影響之下,大漢朝廷,自上以下,無論是官員也會或是一般的百姓也好。人人身上都散發著一種人性的光輝。光明又正大。

    但是,這樣的情況,劉易知道肯定是不可能長久維持下去的,隨著大漢的發展、富裕,到時候各種人生百態就會出來了。反正,如果推行那樣的大漢子民社會等級的制度,劉易相信大漢對天下的統治,絕對不會超得過百年就會玩完。

    不過,不可否認,劉易自問,自己其實還真的是一個民族主義者。哪怕他是從後世穿越回來的。但亦因為是這樣,所以,他本人更希望可以讓漢人成為這個世界的統治者,成為這個世界的主人,不再像後世的那樣,倍受異族的欺凌。

    等級制度是不可能推行的,但是,漢人的社會地位,的確應該確立。

    但是,這一切,都不能在明面上來說,只能讓事實來說話。讓漢人成為事實上的世界主宰,讓漢人成為事實上的社會地位最高的人。

    所以,劉易認為,在明面上,大漢應該推行一個看上去是一個世界民族平等的制度。就比如那個說法吧,那一條律令,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律令。這個,在華夏曆史上,很早就提出來了,甚至在某些時候,也的確如此對一些王子進行了處罰。但是實際上是否就已經做到了王子與庶民一樣平等了呢?那絕對不是。

    所以,表面上,甚至是書面上的東西,其實並不等於是實際執行的東西。

    給予他們名義上的平等,但實際上,那些異族人是永遠都不可能做得到跟漢人平等的。

    因為漢人是他們實際的統治者,所以,無論表面上如何說,漢人潛在的社會地位,都無形中要比他們高一等。

    說這些,就是劉易認為,這些明面上的法律條文,其實還是適合在這些西方帝國公示的。

    不過,到真正實行起來之後,這些安息帝國的民眾,他們真正的社會地位,應該說就是那個方案當中的賤民。或者說,現在的大漢,對待這些安息帝國人的方針,是將他們當作是賤民來對待以及治理。

    但這個賤民概念,並非就是說,要如何欺壓打壓他們,要如何剝削他們。

    而是指在大漢對他們的治理的過程當中,慢慢的讓他們自己產生一種自己是大漢賤民的一種潛意識。讓他們產生一種,跟漢人比較起來,甚至是跟印度地區的人比起來,他們在這個社會當中的身份地位都不如。

    這個,是要讓他們自己對自己的社會定位的一種潛意識的認識。而不是說由大漢來強迫他們如此認識。

    這個,就要看對他們實施統治的時候,如何巧妙的讓他們產生這樣的思想念頭了。

    其實如此對待他們,也是實屬無奈。

    誰叫他們在人種膚色上就跟漢人完全不一樣呢?還有,誰叫他們所生存的環境也限制了他們呢?

    沒錯,他們的生存環境,亦是當中的一個主要的因素。

    因為整個西亞地區,基本上都是戈壁沙漠地帶,適宜種植的地區還真的不多。

    整個西亞,其實就只有幾個地區的人能夠憑種植生存,也就是幾大河流的流域,以及個別的草原地區。西亞的文化文明,也只是在這些大河流域上。

    大漢要統治這些地區,要發展這些地區,讓這些地區的民眾最終漢化,讓他們在大漢的統治之下,永遠不背叛。那麼最起碼的,就得要讓他們能夠擺脫其艱難的生存狀態。

    可是,如果這西亞的地區,想要單憑他們自己的生產來自給自足,那是不太可能的。就算是可以,也僅僅只能讓他們艱難的度日。

    所以,劉易跟眾將及眾臣商討過後,認為整個西亞地區,將來主要的發展方向是工業方向。

    這西亞地區,適宜種植的地方實在不多,所以,將來他們地區的民眾,他們的糧食方面,大部份將會由南洋地區輸送過來。

    但是,這些地區,蘊含著的各種礦產太多。那些石油資源就不說了,因為在這個古時代,是不可能開採利用的。起碼暫時不行,所以,這些也只能從那些天然的石油油田開採利用。就如在印度所發現的那個地下黑河一樣。可是,除了石油之外,他們的地區,還有許多鐵礦、銅礦、金銀礦等等。所以,開採這些礦藏,將會成為西亞人的主業。

    而開採西亞地區的礦藏,這個是絕對要掌握在大漢的手上的,不會允許他們私自開採。事實上,以他們現在的條件,他們也沒法去開採,除了一些露天的礦藏之外,他們也沒有手段去探測出那裡有什麼的礦藏。

    所以,劉易認為,對於安息帝國地區的人,除了那些生活在大河流域,生活在那些適宜種植地區的民眾之外。別的地區的民眾,全部都要成為為大漢開採礦藏的礦民。而大漢對他們,會進行半軍事化的管理。其實也就相當是在漢軍的監視監管之下做礦民。

    對於這部份礦民,大漢在表面上,在名義上,是視他們如別的民眾或者是漢人都有著一樣的社會地位的,但實際上,他們就等於是半奴隸化了。

    大漢將來,是不會允許遊牧民族存在的。哪怕還會有一些遊牧人,但是他們都是受到大漢的統治,相當於是由大漢派他們到那些大草原上為大漢養殖牛羊馬匹的人。不會再存在實際意義上的遊牧民族。一旦發現有不屬於大漢派去的遊牧人,或是出現了一些不受大漢控制的遊牧民族,大漢絕對是第一時間派出大軍將其滅之。

    如此一來,整個西方的遊牧民族,也就等於失去了他們生存的空間。他們還想要生存,就必須要改變他們的生存方式。在他們沒有適合他們靠耕種維生的地方的情況之下,那麼成為大漢的礦民就成了他們最好的選擇,也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或許,大漢如此,等於是強迫他們成為大漢的礦民,有強制他們自由的實質性。

    但這又如何?後世已經證明,遊牧民族,只會給世界帶來不安,他們遲早都會消亡。所有人類,都會固定下來生活。

    所以,遊牧民族,是不再適合存在了。

    這就是劉易與眾將眾臣制定的,將來如何治理這些安息帝國人的總的施征方針。
regn13 發表於 2018-2-13 00:06
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治理安息帝國

    有了對安息帝國的總施政方針,那麼接下來的一切施政就好辦了。

    很明確,軍隊打地盤,並控制好所佔區域,然後大漢官員派駐,開展一系列的施政工作。根據漢軍所佔地方的環境情況,而對當地的安息帝國民眾進行不同的治理。

    不過,現在著重的,還是先圍繞著一些安息帝國境內的主要城鎮發起管治,還是先著重於那些河流流域,那些適宜種植耕作的平原地區進行肅清治理。

    那些沙漠、森林、山地等等的地帶,大漢方面也並不會急著去佔領。

    事實上,這些地區似乎也沒有什麼好佔領的。哪怕現在那些地區應該逃有不少安息帝國的軍馬或是匪盜,甚至是一些部族部落進去了。但是,那些想要在那些地區生存是很艱難的。漢軍現在只要控制好了那些主要的城池,主要的河流及草原,那麼就算是不出兵,那些沙漠、山地地區的安息帝國人也都會自我滅亡。待漢軍可以騰得出手來之後,再去清剿他們,然後直到整個中東地區的所有版圖。

    同樣的,現在大漢官員,在各地設立了各級的官府。其重心還是先將民生搞起來,也就是說,先將那些適宜耕作的地區順理好。至於將大部份安息帝國人變成礦民,為大漢開展開採各種礦藏的工作,這個卻不是馬上就可以開展的。

    因為開採礦藏,特別是將來讓百萬千萬的安息帝國人都成為礦民,讓他們祖祖輩輩都在大漢的監管之下以挖礦為生。這個大漢方面還得要有許多的前期工作要做。

    比如,劉易雖然知道,在這中東地區除了石油資源之外,肯定會有許多金屬礦藏。可是,那些礦藏都不知道藏在哪裡啊,這些都還得要調來大漢的土地資源部的技術人員來探測過後才有可能知道。而且,現在並不是後現代,不會有什麼的儀器來探測,所以,要探測出哪裡有什麼的礦藏可以開採的話,其實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的事,有可能一兩年之後,都沒有找到可以開採的礦藏。

    不過,這些劉易也並不太擔心。因為本來就有著一些現成的礦山,這些礦山雖然已經被安息帝國開採過了,但遠還沒有完全開採完。

    但是,就算知道有著一些現成的礦山,也不太可能馬上就可以開採的。因為所開採出來的金銀銅鐵礦等等,全都要運回大漢去。

    可是這萬里迢迢,總不可能運礦石吧?如果經過冶練之後,只是運金塊銀塊鐵綻這樣的,那就省力許多。

    從海路運,又或是從陸路運,這些都得要有一個計畫,要開路等等。

    所以,現在大漢官府方面,是先將那些可以安排耕作的安息帝國民眾安置好,現後再將那些沒法在那些地區安置那麼多的人抽調出來。將這些民眾遷徙到礦藏礦山附近。

    那些一般的安息帝國民眾,大漢官府是如何治理的,其實也不用多說了。

    簡單來講,跟當初管治貴霜帝國地方的沒有太大分別。

    拿安息帝國帝都來說。先由漢軍控制好所有的帝都的平民,然後在大漢官員的指示之下,漢軍配合著搞清那些平民的情況。

    分清在漢軍看押控制之下的那百多兩百萬的民眾,當中有多少是安息帝國的貴族子弟,世族子弟,為官的,經商的、務農的等等。當中,又有多少是已經被漢軍抄沒了家財的,又有多少人本來就是生活在安息帝國帝都之內的。又有多少是從別的地方流落到他們的帝都來的。

    這些工作,看似很複雜,也很繁重。但是,有著漢軍士兵的配合,要分清出來,其實也不是那麼的困難。對於那些集中看押起來的安息民眾,只需要派出那些翻譯人員,對他們講清楚之後,他們自己都會自動的分類出來。

    如此分類那些安息帝國的民眾,其實也有一定深意的。

    那些貴族、權官,世族,奴隸主等等,他們對安息帝國的民眾盤剝過甚。那些一般的民眾,恐怕早已經對統治他們的上層階級深惡痛絕了。大漢官府,甄別出來那一部份人,再通過簡單的審查盤問,由那些安息帝國的民眾來指證。如此可以肅清出一批罪大惡極的傢伙,然後當著安息帝國民眾處以極刑。

    如此處死一批惡人之後,一來可以威懾一下安息帝國民眾,二來也可以獲得安息帝國民眾的歸心。

    接著,自然就是對那些安息帝國人的戶籍登記了。不過,這個工作卻是最難搞的,因為,對於他們來說,其實並沒有什麼戶籍的觀念。還有就是他們的姓名的問題,太過混雜、太長了。有時候,一個人的名字,可能會把人都繞得頭暈。

    但是,大漢官府也不可能如在大漢的那樣對他們進行戶籍登記的。

    他們靈活施政,經過商議制定,決定不再理會那些安息帝國人的過去,更不管他們原來是屬於生活在哪裡的部族人。所有的安息帝國人,都是重新登記的,將來全都以大漢所登記的為準。

    這樣做也有好處的,因為這樣就可以慢慢的磨滅他們的部族的觀念,到以後,他們就只有現在大漢給予他們的身份。

    名字上,原本,那些安息帝國人,他們父母妻兒一家人,都是各有各的姓名,很長。現在,大漢官府,為他們將名字簡化了。不過,也尊重他們的一些習慣,比如,他們的名字寫在前面,姓氏在後。

    簡化之後的安息帝國人的姓名。就只有名和姓,並且規定了,其姓和名的漢字字數,最多只能是各為五個,姓名加起來,最長就只能是十個字。

    比如,名為穆里尼芬莉,姓柴可夫斯基。中間有一點隔開。最長的姓名就只能是如此了。而一家人當中,什麼亂七八糟的,都不准再用了,只能是男的一個姓氏,女的一個姓氏,然後再加上他們的名字。

    對每一個登記了的安息帝國人,為了方便辯認,官府方面,會當場刻畫一個竹牌給他們,上面有編號以及他們的姓名。有這個,他們就是大漢的子民了,相當於是後世的身份證差不多。

    搞好這些工作,就會馬上將那些原本就是生活在帝都城內的一般的民眾安置回他們各自的家中。根據他們的人口勞力情況,馬上分配給他們一定的在城外的可耕作的田地。如此,他們就可以恢復正常的耕作了。

    不過,城內的民眾太多了,除了原本就居住在城內的民眾,更多的是後來逃亡到安息帝國帝都來的。

    這些,在安置不下之後,就會將他們押送到附近受漢軍所控制的地區城鎮去。

    在這個古時代,無論是大漢或是西方,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工業城市。就算是那些帝國都城,其中的民眾,其實大多都是靠務農維生的。

    當然了,無論中西,就算是務農,那些一般的底層民眾,他們都沒有屬於自己的土地的。他們就算是居住在城內,其實也都是為那些權貴之家耕作,然後獲得一點可憐的小部份的糧食維生。

    只有在現在的大漢的統治之下,那些最低層的最低賤的民眾,都能擁有屬於他們自己的田地。就憑這個,哪怕這些異族人非漢人,也一樣對大漢官府產生了一定的歸屬感,認可了大漢官府的管治。

    這個,也是漢軍為何人先滅了一批權貴的原因。因為拿那些權貴的田地來分給底層低賤的民眾,那些原來的權貴地主,他們肯定會發抗激烈。

    不過,大漢方面,對於這樣的情況早就已經有所預料。亦也只有像現在大漢漢軍這樣強大的情況之下,才有可能推行如後世的分田到戶的政策。

    反正,誰不服就殺了。這一點,不說在這西方世界了。以前新漢朝,甚至大漢統一之後,開展對整個大漢各地地方的治理之時,大漢的這種將那些權貴世族,地主土豪的田地收歸大漢國有,再分配給那些百姓耕作之時,那些地方的世家土豪,也是不服的。明裡暗裡,其實都給了管治他們的大漢官員不少麻煩。

    不過,漢軍強勢,能夠壓制得住他們。再加上,大漢對各地的百姓的宣傳工作也做得相當好。特別是有著新漢朝所治理的幾個州郡的情況作為後來的官員治理天下的案例。所以,大漢各地的世家士族地方土豪等等,才無力反抗,難以阻擋大漢推行的政策的大勢。

    不過,就大漢本土而言。之所以能夠快速對整個大漢進行順治。主要的除了漢軍強勢之外,還有在施政上靈活,能夠及時更好的解決了大漢朝庭官員,以及普通百姓、地方名望地主土豪之間的矛盾。讓各個階層的人都可以和諧共存。要不然,像現在治理西方這樣,當初在大漢的時候,可能就得要殺得大漢各地血流成河。

    提一下當時大漢是如何調和了各個階層矛盾的方案。一個就是宣傳到家,讓每一個大漢百姓都知道了,在現在的大漢,他們能夠擁有更多的公平自由,能夠從大漢官府分得到他們應得的田地。

    在百姓民智有所開發的基礎之上,推出了有如大漢地方世族、地主等,不准再擁有私兵,除了大漢朝廷所允許的異族奴隸之外,以及大漢百姓自己自願成為他們世家大族的下人之外。他們不得再私自養兵。然後,根據他們世家的人口,可自留多少的田地。

    這些,其實前文已經有述。大漢現在,是不允許田地丟荒的。所有良田,都要有人去耕作。那些世家大族,他們自家子弟肯定是不會親手去耕作的。可是,在不准他們私養家兵,而原來為他們家耕作的下人,都可以獲得了戶籍身份,成為堂堂正正的大漢子民,又能夠從官府領到田地,如此,誰還會想去為那些世家大族耕種?那些世家大族,沒有了私兵,就等於是沒有了爪牙,官府又不站在他們那一邊,再也威脅不到百姓了。

    如此,他們自家耕種不了那麼多原本是屬於他們的田地,就只能按大漢律令,自留一部份,多出來的,就交給國有分配給一般的百姓去耕作。

    在這裡,也就顯出大漢施政的靈活之處。因為,將那些地主世家的田地收歸國有的時候,官府會按田地多少而給予那些地主世家一定的補償。如果他們主動配合大漢官府的工作的。大漢官府方面,也會建議或者是引導他們走是經營之路。

    那些地主世家,原本就有錢有糧,官府補償給他們一筆。這些財富,如果他們死抓在手裡不動,那麼就等於不能搞活大漢的經濟。

    如此,大漢官府便適時的建議引導他們拿出他們的錢財來經商。當他們看到原來經商要比他們以前祖祖輩輩死守著那些田地收租來錢來得更快更多的情況之下。他們也不會再對大漢收沒他們的田地的事而耿耿於懷了。

    不過,現在在安息帝國,這樣的情況是不存在的。因為大漢根本就不需要去考慮他們安息帝國內部的階級矛盾的問題。

    因為他們全都被大漢打成了同一個階級。

    帝都安置不下那麼多的安息帝國民眾,這個並不是說是真的就安置不下。而是根據這帝都城外可耕作的情況來決定的。

    帝都城外四周,二三十里之內的田地,分配給了那些民眾之後,可能就只分配給了數十萬的民眾。再遠處,或者還有許多田地可以分配。但是,因為距離的關係,這就不適宜再讓太多的民眾再留居在城內了。

    要知道,他們早出晚歸的去耕作,如果離城太遠,他們的時間都花費在往來的路上了。

    所以,絕大部份的帝都的民眾,都會被押送到城外更遠的地方,被安置在那些村落,或是別的城鎮。

    如此一來,帝都城內,就顯得很空蕩了。

    可能還會有許多房屋是無主的,許多城區沒有多少人的。

    但是這些都沒關係,因為這些房屋地區,將會留給遷徙來的漢人,或者是商人的地方。
regn13 發表於 2018-2-13 00:06
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工業城市的雛形

    對安息帝國的統治,從其帝都泰西封開始展開,以此為中心,向四周輻射。

    數以百萬計的安息帝國平民,他們在漢軍的監管之下,他們也不得不接受大漢官府對他們的治理。

    他們其實也沒有什麼不滿的,起碼,他們就是大漢統治安息帝國的最先受益者。他們如果順從於大漢官府的統治,那麼他們就能更好的活下去。從原來的絕望徬徨,到對生活終於有了期盼。

    最關鍵的是因為漢軍看上去似乎很凶悍,可是,他們如果不對漢軍流露出敵意,更沒有針對漢軍作出反抗的行為。那麼漢軍將士就不會為難他們。

    這樣的情況,是他們原來從來都沒有碰到過也沒法想像過的。

    以前,在安息帝國,他們這些毫無身份地位,其實也就是跟奴隸差不多的平民。活著根本就沒有尊嚴可言。對於他們自己的帝國軍隊,他們的心裡,其實是恐懼多於擁戴。

    因為就算是他們自己帝國的軍隊,那些軍士也一樣對他們欺凌,對他們巧取豪奪,讓他們的生命都感受不到安全。他們的財產是任由掠奪的,他們的妻女,亦是任由欺侮的。

    而在漢軍的身上,他們感受到了一種難以言喻的安全感。

    漢軍不僅不會隨意欺壓侮辱他們,還會幫助他們。儘管漢軍看似很冷酷,哪怕是在幫助著他們的時候,亦不會對他們有好臉色,更加不會對他們多說什麼。可是,漢軍的一些行為舉動,就是實實在在的幫助著他們這些困苦的廣大平民。

    抄沒了平時剝削欺壓他們的上層社會的人的財產,將那些糧令拿來分給了他們。這就等於是解決了他們最為根本的飢餓問題。

    安排了他們住處,哪怕那些住所有可能本來就是他們的,但是漢軍以及大漢官府,卻是實實在在的讓他們不用再提心吊膽,可以有一個讓他們感到實在安全的家。

    分給了他們田地,這是他們祖祖輩輩世世代代都沒有的事。他們終於可以擁有了屬於他們自己的田地。可以說,大漢官府這樣的舉措,是真真正正的擊在那些安息帝國平民的軟脅上,讓他們心裡感動得一蹋糊塗。

    自然,這肯定不會是所有的安息帝國人都獲得了這樣的待遇。因為在漢軍現在能所控制的區域之內,能夠分給他們的田地其實並不多。大部份的安息帝國人,他們依然還是被漢軍給看管著,沒能分配到住處及田地的。

    但縱然是這樣,那些被漢軍給看管起來的安息帝國人,他們也一樣心安了許多。因為就算是沒能分到住處及田地,他們暫時也一樣獲得漢軍分配給他們的食物。就這樣被漢軍給看管著,竟然要比他們原來的生活好過得多了。起碼他們不用擔心沒有食物餓肚子的問題。

    在安息帝國帝都西面的一帶山脈當中,也就是在底格里斯河以及幼發拉底河中上游之間的山脈及平原當中。有著數個已經被安息帝國發現的礦藏,當中有著金銀礦以及鐵礦。

    現在,這些礦藏,已經控制在漢軍的手裡,只是暫時還沒能對這些礦藏進行開採。

    如此,那些沒能安置在那些適合種植地區開展生產生活的安息帝國人。無論他們男女老少,全都被漢軍分別押送到了那些礦藏附近。

    然後,根據一些實地情況,在離那些礦藏約為十多二十里遠的地方,著手安置他們。

    這主要是讓他們在那些地方安家落戶,分別圈起一塊地,有規劃的讓他們開始建造屬於他們自己的住處。

    這裡,所說的圈起一塊地,並非是要建城。

    關於在西方帝國建城的問題,這個劉易亦跟一眾大將以及大臣商討過。

    劉易認為,如果大漢在西方各處修建得太多的城池,太過消耗過多的人力物力了。如今漢軍強勢,當肅清了安息帝國各地之後,再加上有漢軍配合著大漢官府的統治。這些西方帝國人很難再對大漢官府反叛。

    修建城池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確保生活在城池之內的人的安全,提防一些異族人會前來劫掠。可是,當大漢統一了整個世界之後,世界上不再有以劫掠為生的遊牧異族之後,在漢軍的統治之下,誰還敢對那些城鎮劫掠呢?

    沒有了叛亂,沒有了劫掠,那麼城池就顯得無關重要了。

    所以,只要可以確保漢軍在西方世界的統治過程當中的安全,以及可以確保將來漢人遷徙到西方各地生活不會遭受到那些西方帝國人的迫害,那麼有沒有城池其實都不重要了。

    所以,劉易認為,城池要有,但是,只要有一些大城就可以了。一般的地方,沒有必要再花費太多的精力去建城。

    也就是說,除了一些主城,將來大部份地區,都不會再修建城牆。所謂的城市城鎮,會向後世的城市看齊,就如後世的城市,哪裡會有什麼的城牆?

    地方可以修建軍寨,用來駐軍所用。而一般的西方帝國人,就不用再修建城牆來將他們圈起來生活了。

    像那些礦藏附近,就是如此。

    大漢官府方面,會派人先規劃好一個安置那些安息帝國人的總體規劃。然後再讓那些安息帝國人,開始按規划來修建他們的居所。

    其實,也是跟建城差不多,只不過是不再修建城牆罷了。

    依然會有市中心。中心亦是大漢官府的官衙所在,亦等於是行政中心了。也一樣會有大漢官府的各個部份,派來的大漢官員,會有各自的職能辦公衙門。

    官府對那些安息帝國人作出安排,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分給他們修建自己居所的地方。

    然後再由大漢官府分配給他們必要的使用工具,讓他們就地取材。

    暫時,大漢官府自然不會為他們修建一些永久性的房屋。大漢不會再將精力花費在這些地方了。

    這些安息帝國人,他們一般都是以各自的家庭為單位,在大漢官府劃給他們的一塊地上先修建起一個勉強可以住人的地方。蓋一間茅屋,甚至就是搭建起一個帳篷也好,暫時有地方遮風擋雨就行了。

    解決好這個住的問題,以及分配給他們勉強可讓他們度日的糧食。那麼大漢官府就把他們當中的青壯的男人都給召集起來。

    召集那些青壯男人起來幹什麼呢?自然是想致富先修路了。

    這裡的修路,就不是隨隨便便的開劈一條路就可以了。

    是要修建真正的平整的大道,在面都要鋪上青石的那種寬闊的大路。

    另外,也不僅僅是要修建這樣的路,還要修建鐵路。

    現在大漢,早已經有了鐵路以及如後世差不多的火車廂。缺的就是火車頭。不過,劉易已經將後世的蒸汽機的設計製造原理交給了軍工部門的人才去研究了。相信很快就可以面世,只要這種蒸汽動能研發出來,那麼就等於讓火車能真正的跑起來。這個,亦是劉易打算開展工業發展的第一大步。

    蒸汽機、柴油機、發電機等等,這些慢慢一步一步來。

    但是,修建火車路,卻可以提前開展。反正,現在那麼多的人力可供驅使,趁這個機會,先將這些基礎建設給搞起來。

    不久的將來,必定需要大量的鋼鐵材料。

    大漢本土的礦藏,一般都是埋藏在深山野嶺。許多的礦藏,其實就是在後世也極難開採使用。以現在的科技力量,真的很難大量開採。

    而在這西方世界就不同了。

    他們這些地方,大多數都是沙漠草原,哪怕是那些森林地區,其實大多也都是平原森林。他們的許多礦藏,亦是埋藏在一些平原地帶。哪怕是在一些山地當中,但是離平原地區也比較近。這樣,要運輸起來,就比較方便了。

    以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大漢的鐵礦,恐怕都得要從西方世界運回大漢本土去。

    而用火車來運載,要比用海船來運載更好更安全。

    如此,劉易打算,一定要修建一條可以連通大漢與西方世界的火車路。有條件的話,或可修建多條火車路。

    當然,這樣的工程是很龐大的,修建一條火車路可以連通大漢與西方世界的鐵路的時間,可能是數年甚至是十年以上。

    而現在,則可以開展了。

    漢軍打到他們西方世界來,統一整個世界。雖然說是要帶給他們文明,但是這也絕非是來純作好人。

    現在這些沒能分配到田地耕作的安息帝國人,大漢官府也不可能任由他們在吃白食。所以,讓這些安息帝國人去修路就最好不過了。

    除了這些民眾青壯,其實還有那些所俘的西方帝國的士兵。這些都是最好的免費勞力。

    這些俘虜,經這連續的大戰,真的抓獲了許多。

    帝國聯軍足足有超過五百萬的大軍,真正被漢軍戰場斬殺的,其實都不及一半,餘下的大部份都成了漢軍的俘虜。如此,就有兩百多萬的青壯人力,另外,還有一百多萬那些從羅馬帝國調來的民夫,亦全落入了漢軍之手。

    再加上安息帝國的青壯,可以說,現在大漢所掌握的免費人力,已經達到了一個恐怖的地步。

    同樣的,供給這些免費人力的錢糧亦是無比恐怖的。

    可以說,如果大漢不是早早就將整個南洋地區都變成了大漢的糧食生產基地,並且,在奪取了整個印度之後,花費了近兩三年的時間去治理,讓印度地區的生產力也激發出來。那麼這個時候,大漢就有可能不能支持得了現在的龐大開支。

    因為,這可不是單純的要供給這些免費勞力的問題。還有大大數百萬的漢軍也要吃喝。還有,現在幾乎整個安息帝國,所有在漢軍所控制地區的安息帝國的民眾,也全都得要大漢調來大量的糧食來供應他們的用度。

    漢軍對在安息帝國所控制地區的那些權貴地方奴隸主等進行了抄沒。所得到的那些糧食,雖然的確也有不少,但是,卻遠不夠消耗的。

    其實,有抄沒那些權貴、地方奴隸主的家,所獲得最多的卻並非是糧食,而是一些金銀珠寶等物。但這樣東西雖然珍貴,可卻不能食用。

    安息帝國經過如此的混亂,缺的主要是糧食。

    還幸,有著南洋糧倉以及印度地區的糧食支持,足可以供應整個安息帝國地區的所有一千多兩千萬的民眾的用度。應該足夠支持到他們當中開展耕作的那部份人有糧食產出的時候。

    按劉易的計畫。

    暫時讓那些沒有田地開展耕作生產的安息帝國人,先展開修路行動。另一方面,大漢會派人來對那些礦藏進行整頓。制定即將到來的大開採的早期準備。

    到時候,會在那些礦藏附近,先建立冶練廠。那些礦石開採出來之後,會第一時間送到冶練廠進行冶練。

    冶練出來的鐵綻金塊白銀等等,就直接裝箱,由漢軍押送離開。

    如果路已經修好,也可以在漢軍的護送之下,通過鐵路用畜力拉走。

    這些鐵路,會連通港口碼頭。

    鐵路沒有真正修好之前,沒能直接通過陸路運送回到大漢之前,劉易計畫從海路利用船隻運送回大漢去。

    當那些礦藏正式開展開採之後。那些調去修路的安息帝國平民的青壯,將會調回來,由他們作為礦工去開採礦石。

    而亦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們就作為礦民存在了。

    相對應的,對他們的一些政策也會有所改變。

    除了對他們進行半軍事化的治理之外,大漢會給予他們更多的生活上的自由,會讓他們看得到將來美好生活的盼望。

    比如,參加開採礦石的礦民,他們會獲得相對應的報酬。也就是工錢吧,他們有了工錢,就可以用這些錢來購買糧食,養妻活兒。

    開始時,大漢官府會對他們有所照顧,但是,當他們有了足夠的工錢之後。大漢會停止對他們免費供應糧食,以後,他們想要更好的生活下去,就只能更加努力的工作,賺到更多的錢財。

    其實,到時候,在這些沒有城牆的礦藏附近的城市,商業亦隨之可以發展起來。

    慢慢的,可將這些城市發展成為真正的工業城市。

    這也是工業城市的雛形吧。
regn13 發表於 2018-2-13 00:06
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羅馬帝國的哀痛

    大漢在展開了對安息帝國各地的肅清控制以及開展了治理的時候。另一方面,羅馬帝國現在可謂是舉國哀嚎。

    足足超過了五百萬的羅馬帝國的軍民,幾乎等於是全軍覆滅。

    打一場戰役,就一下子損失了這麼多人,並且基本都是羅馬帝國的青壯,這是他們羅馬帝國,甚至是整個西方世界從來都沒有試過的事。

    這已經不是震驚的問題了。對於他們羅馬帝國來說,這簡直就是塌了天啊。

    要知道,這五百多萬的羅馬帝國軍民,已經關係了到了多少個家庭?

    這麼多子弟,離家征戰,就這麼一場戰役打下來,就全都沒了。這叫他們如何承受得了這樣的損失?

    那些羅馬帝國的子弟兵的父母妻兒,豈不哭死?

    特別是這活不見人,死不見屍的,得要讓他們有多傷痛?

    而這傷痛歸傷痛,一下子失去了這五百多萬的軍民,又是羅馬帝國的青壯子弟。這一下子就等於無限的削減了羅馬帝國的整體實力。

    那些羅馬帝國的民眾的家庭,他們是要靠那些青壯子弟來養家活口的,這一下子失去了家中的頂樑柱,叫他們又如何生活?沒有了這麼多的軍民,他們的帝國,又依靠誰來保護他們?誰來為他們保家衛國?

    反正,對於羅馬帝國來說,失去了這麼多的青壯軍民,就是塌了天。

    他們整個帝國,不僅僅只是哀嚎傷痛,還無比的恐慌。

    簡直就是惶惶不可終日。

    羅馬帝國皇帝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亦同樣是無比傷痛,也更加的迫切心慌。

    這個時候,他其實都不知道要如何去形容自己的心情了。

    自從收到了自己派到安息帝國的數百萬軍民全軍覆滅的消息,他就整個人都消沉下來。他根本就沒有考慮過自己的帝國會遭受到如此沉重的打擊,從來都沒有考慮過自己的這數百萬帝國大軍會這麼不經事。這說敗就敗了,還是敗得那麼的徹底。

    漢軍真的已經強大到了如斯地步?居然有能力一口氣就滅了自己的這數百萬的大軍?如此的話,那麼現在,自己的羅馬帝國又憑什麼可以阻擋漢軍的兵鋒?又憑什麼可以確保自己的帝國還能在大漢的兵鋒之下繼續屹立不倒,使得自己的羅馬帝國能夠繼續延續下去?

    他有點不敢相信,腦裡一片空白,不想要接受這樣的事實。

    這個說起來,也的確有點讓人難以承受。

    要知道,其實當初,他的王弟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派人送給他情報的時候。也就是說現在羅馬帝國的大軍已經被漢軍阻擋在土耳其一帶地區,攔住了他們回歸羅馬帝國的退路。而攔擊他們羅馬帝國大軍的漢軍,有百多萬騎兵。已經給他們的羅馬帝國大軍下了最後通碟,要求他們無條件投降。

    這個所謂的無條件投降,不僅是要那被漢軍騎兵大軍攔住的那數百萬的羅馬帝國軍民投降。還要他這個羅馬帝國皇帝向大漢帝國投降,俯首稱臣。

    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收到了他王弟的快馬匯報。第一時間,他根本就不會考慮什麼投降不投降的事。

    這開什麼的玩笑?漢軍就算是再強大,而自己的羅馬帝國的大軍也不是吃素的。何況,現在漢軍還遠沒有打到自己的帝國本土來,甚至,那土耳其地區,其實都還不算是他們的羅馬帝國的實際控制的領土。

    在羅馬帝國人的心裡,其實就只有他們的半島才算是真正的羅馬帝國的本土。別的地方,其實都是他們羅馬帝國後來慢慢消滅了那些小帝國小勢力奪來的領土。

    所以,現在漢軍根本就離他們本土還有「十萬八千里」之遙。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談讓他這個羅馬帝國的皇帝向大漢帝國投降?這肯定是不可能的。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根本就不會考慮這個可能。

    所以,他當時,第一時間是好笑又惱怒。覺得如此是大漢帝國對他的侮辱。他就不信邪,不相信漢軍能夠真的滅得了他的那數百萬的軍民。

    所以,他一怒之下,豪氣萬千。

    認為既然大漢帝國如此咄咄逼人,如此輕視他,視他如無物,持勢凌人。那麼他認為必須要給大漢帝國一點顏色看看。

    所以,他大手一揮,急令其王弟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無論如何,為了羅馬帝國,為了他們羅馬帝國皇室的榮譽,都必須要跟漢軍好好的打一仗。

    他下令,讓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率他手上的兩三百萬的羅馬帝國的大軍。狠狠的給予漢軍反擊,一定要擊敗漢軍的那百多萬的騎軍,突破漢軍的截擊,然後率他們羅馬帝國的大軍安然的撤回羅馬帝國。

    為了能讓他的帝國大軍能夠迸發出超常的戰力。他亦親自手書了一封聖諭,用以激勵全軍,並且,給予了羅馬帝國的大軍重諾,許下了重賞。

    比如,自己羅馬帝國大軍將士,每殺死一個漢軍士兵,羅馬帝國王廷,就賞賜一定的金幣。能殺十人者,給封官,殺百人者封將。殺再多漢軍者,不僅封官拜將,還能獲得許多的財物,甚至是土地的封賞。

    以榮譽去激勵自己的帝國大軍,輔之重賞。這樣,他認為重獎之下必有勇夫。一定可以激發出自己羅馬帝國大軍的戰鬥力。

    一定可以擊破漢軍的阻擊。

    在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的心裡,他做好了自己的帝國大軍跟漢軍大戰之後有可能會損失很大。

    可是,他從來都沒有考慮過,自己的這兩三百萬的大軍,會有被漢軍全軍覆滅的可能。他認為,自己的帝國大軍,就算是再不濟,都可以給予漢軍騎軍重創。然後他不祈望自己的大軍都能夠安全的撤回羅馬帝國,但是撤回那麼一兩百萬的大軍,應該還不會有什麼的問題的。

    他都已經預料,自己的羅馬帝國大軍可能會損失慘重。但最後的勝利,一定會是自己的羅馬帝國。

    可誰不知,自己的羅馬帝國大軍就這麼說敗就敗,說滅就滅了。這叫他如何去相信?

    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並沒有身在現場,所以,他哪怕是已經通過情報看到,也通過下面的軍將大臣等等,向他講述過漢軍是如何的強悍。可是,他畢竟都沒有親眼見識過漢軍是如何強悍的。所以,無論他怎麼想像,都難以想像得到漢軍是如何壓制到他的羅馬帝國大軍豪無還手之力的情況。

    還有就是,他一時氣憤,居然沒有意識到漢軍方面其實是已經刻意的要滅了他的那數百萬的帝國軍馬。忽略了漢軍給予他考慮投降時間的問題。也不只是他這個皇帝了,帝國王廷的群臣,亦都沒有發現這一點。那就是漢軍給他們考慮的時間,根本就不足夠他們跟被漢軍阻擊在土耳其的大軍來回通一次信報。

    也就是說,其實他們羅馬帝國皇帝方面,向不向漢軍投降其實根本就無關那一場戰爭的大局,因為漢軍早就鐵了心要滅了他們的那一支軍馬了。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羅馬帝國皇帝的激勵聖諭,根本就沒有送到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的手上。

    這個,也是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在收到了自己的羅馬帝國大軍全軍覆滅之後,他才醒悟過來的。

    他覺得,自己被大漢給斯騙了,斯騙了他的感情,玩弄了他的情感。

    他慶幸,自己並沒有向大漢方面投降。這個,其實大漢方面也早就知道他不會輕易向大漢投降的。

    事實上,莫說了這麼一個強大的帝國皇帝了。哪怕是一般的小勢力小帝國,哪一個首領或是國王,不都是要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才有可能投降的?而更多的,卻是寧死也不降。如貴霜帝國皇帝韋蘇提婆,安息帝國皇帝等等。

    欺人太甚了啊。

    由此可見,大漢帝國要滅他羅馬帝國的狼子野心。

    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畢竟是皇帝,他在震驚,心慌,傷痛過後。他馬上就振作了起來。

    沒有辦法,如果他這個皇帝都不振作,那麼他的羅馬帝國就真的完了。

    他第一時間召集王廷的大將及群臣,趕緊商議出一個章程出來。

    事以至此,大勢不可挽回。他們也必須要接受現實。

    唯今,他們已經不抱擊敗漢軍的希望了,他們也沒有了跟大漢帝國相匹配的實力。所以,他們要考慮的,就是要如何才可以確保他們的羅馬帝國本土不失。

    經過朝議,他們第一時間,就是要先安穩羅馬帝國的民心。

    為此,羅馬帝國拿出了很大一筆錢財,作為陣亡將士的撫卹金,安撫一下那些喪失了子弟的羅馬帝國民眾。

    但是,這個卻也是有著一定限制的。因為就算羅馬帝國的財力再雄厚,也不可能對數以百萬計的陣亡將士進行厚恤。所以,這個只是針對他們羅馬帝國半島本土的地區。

    至於別的地方的民眾,他們卻沒有能力去多加安撫了。

    其實,羅馬帝國方面,在收到了自己帝國大軍全軍覆滅的情報的時候,第一時間是想要封鎖消息,想要瞞住全國上下的。只不過,這五百多萬大軍的覆滅,太過驚人了。想要瞞住都不太可能,那些饒幸逃回到羅馬帝國地區的士兵,早就已經將這些消息傳播了出去。

    那羅馬帝國地區的那些軍士以及官府,在收到這些消息的時候,也沒有意識到要隱瞞消息,所以,也早已經傳揚開去。如此,才造成了羅馬帝國舉國哀嚎的情況。

    穩住半島本土的人心。第二步就是馬上將羅馬帝國各個方向邊境的軍馬都調集回來。其中,北方地區的軍馬,包括地方的軍馬,調去土耳其海峽,與希膜地區的軍馬一起,守住土耳其海峽,儘可能的阻止漢軍的進攻。

    但是,這個卻不是死命令的。一旦發現漢軍要渡過海峽攻擊,而他們不敵的情況之下,允許他們立即撤軍。力求保存實力。

    現在羅馬帝國的軍馬已經不多了,真正精兵估計就還有百多萬人馬。另外的軍馬,都是一些地方的臨時召集起來的軍馬,加起來恐怕也就只有那麼百萬左右。

    所以,每一點兵力,對於羅馬帝國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了。

    除了羅馬帝國北部地區的軍馬,還有西部地區、東部地區的軍馬,這些軍馬,全都開赴阿爾卑山脈一帶,開始托這山脈佈防。力求將漢軍阻擋在此山脈的東北方面。以確保他們羅馬帝國半島本土的安全。

    歷史上,羅馬帝國就是依託阿爾卑山脈,多次敵住了強盛起來的北匈奴人的進犯。後來,他們羅馬帝國方面太過大意,才讓北匈奴人在隆冬時節,翻越了阿爾卑山脈,殺到了羅馬城下,幾乎滅了羅馬帝國。

    反正,這道山脈,已經成了羅馬帝國實際上的最後一道防線了。那土耳其海峽,並不足以阻擋得了漢軍的兵鋒,因為漢軍完全可以再次大迂迴,繞過黑海,從北方殺來。所以,羅馬帝國方面,還是在阿爾卑山脈佈防更安全一些。

    這個時候,如果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沒有陣亡,能夠逃回羅馬帝國。那麼他一定會提醒一下他的皇兄皇帝。

    因為,他們花費再多的人力物力去佈防都是沒用的。因為漢軍不僅有強大的陸軍,還有他們並不太明狀況的水軍。

    漢軍的水軍,如果進入了地中海的話,那麼就可以直接從海上殺到他們的羅馬帝國帝都。所以,他們羅馬帝國方面要考慮的,並不是僅僅只要提防北方陸路的漢軍的攻擊,還要著重提防有可能從海上殺來的漢軍水軍。

    事實上,如果可以的話,羅馬帝國遷都,將他們的帝都遷離半島是最妥當的。

    如此的話,假如漢軍從地中海上殺到他們的半島之時,他們還可以確保政權中心不會直接被漢軍攻陷。

    只要他們的皇帝還在,那麼羅馬帝國就還沒滅,還有掙扎的一點希望。

    可惜,有些事,沒有如果。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uuuuuuuuuu

LV:9 元老

追蹤
  • 195

    主題

  • 91908

    回文

  • 25

    粉絲

就是愛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