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三國] 三國小兵之霸途 作者:一級煙槍王(連載中)

 
uuuuuuuuuu 2012-12-27 09:43:14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3126 1724863
regn13 發表於 2018-2-13 00:16
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拉伊王妃

    劉易只不過是在哈利德拉伊的面前略顯身手,這便讓她驚為神人。

    她追隨父兄行商,走南闖北,自然也聽過一些高手的傳說,可是卻始終都沒能見識得到真正高手的手段。平時她能夠見識過的一些強人,最多就是她父兄帶著她到了一些部落角鬥場去看過那些強人的角鬥。在她的心目裡,那些在角鬥場內殘酷搏鬥的便已經是這個世上最無畏最強的強人了。

    劉易早前跟她說是大漢帝國的皇帝,哪怕跟她說封她為王妃什麼的,她都在有點懷疑劉易是否是真的是大漢皇帝。

    但在這刻見識到了劉易這看似是隨意的一拳便能將堵在洞口的那些沙子轟開,她便差不多相信了劉易的話。

    其實,劉易這一拳,不僅是將洞口這一小段洞壁內的沙子轟開,就是連洞外的沙子也轟出了一個大坑來。因為現在整個洞口都被埋在白沙之下的。

    這個也是劉易為何在挖到了離洞口不遠就沒有繼續直接挖通的一個主要原因。因為直接挖掘是挖不通的,那樣恐怕又會形成第二次流沙,又會被洞穴通道灌滿。所以,劉易只能利用內力,在將洞口內一小段的流沙往外轟出,並且在洞口外形成一個內力瞬爆,硬生生的轟出一個大坑,這樣,才可以從洞內出來。

    這些白沙,具有極強的流動性。它們細軟又幹燥,會如水一樣往低處流,特別是有什麼的外力影響的情況之下,如被風吹著的時候,它們就會沙沙的動起來。

    像現在,雖然被劉易轟開了洞口的沙子,但相信不用多久,這些沙子又會將洞口給填埋起來。

    不過,這個時候,哈利德拉還沒有完全回過神來向劉易詢問什麼,也沒來得及細看這沙漠上的夜色。就在劉易帶著她飛身躍上了洞口上面的沙丘頂上的時候,四周卻傳來了喝叫聲。

    「什麼聲音!」

    「發生了什麼情況!」

    「快快快!這一片地區圍起來,給我仔細搜!」

    「是內力波動!誰在這裡打鬥!」

    各種喝叫,伴隨著一聲刀槍的響聲。

    一匹戰馬從遠處急馳來,人沒到,那標誌性的大嗓門便滾滾傳到,宛如打雷一般。

    「西方餘孽!終於現身了?來來來,跟咱大戰三百會合!「

    劉易在沙漠地宮之內,真的不知道外面的情況。他的心裡原本還正擔心自己的手下大將是否已經將護國聖教的那些高手刺客們圍殺了呢。

    但這時一聽到這喝叫聲,心裡不由一樂。

    這不是張飛那廝還能是誰?

    而也很明顯,這四周的叫喊聲,肯定就是自己的漢軍將士,他們在這夜裡同現在這些地域,那麼就能證明,他們應該已經對護國聖教的刺客高手們動手了。尤其是張飛所喊的西方餘孽這句話,那就說明漢軍將士正在追殺著那些刺客高手。

    只是沒有想到,居然會這麼巧,自己的軍馬居然會這麼巧合的搜索到這個區域,又或者,對護國聖教的高手刺客的攻擊可能就是在這一帶地區。

    「嘿!是張三哥嗎?是你想跟朕大戰三百會合?」

    劉易運起內勁,回應張飛道。

    「啊?劉易兄弟?不,皇上!」

    「是皇上!」

    「皇上!找到皇上了!皇上沒事!」

    「皇上萬歲!」

    「皇上萬歲萬萬歲!」

    劉易短短的一句話,卻等於是向四周的漢軍士兵發出了清晰的信息,那就是他這個皇帝在此。

    這一時間,整個沙漠都沸騰了起來。

    無數火把向劉易所在之處匯聚,片刻功夫,便圍聚了成千上萬的人馬。

    漢軍將士,他們一個個都激動莫名,湧到了劉易所在的沙丘之下,跪滿了一大片。

    這樣的情況已經不用解釋了,事實已經證明了劉易的確就是大漢帝國的皇帝。

    哈利德拉伊一時驚喜交加,除了驚訝於她一念之間所救了的漢人男人居然真是大漢皇帝之外。她更是感到無比的驚喜,因為這個時候,她有一種灰故娘飛上了枝頭變鳳凰的感覺。

    她走南闖北,只是為了生活。在這個古時代,無論是東方或是西方,商人在世間的地方都是相當低的。別看他們每一次行商,將商品販買給那些有需要的人,獲得了他們商品的人很高興,可是,卻於他們實際的身份地位沒有什麼的提高。他們遭遇到的,可能是更多的白眼與諷刺,各種的看不起,各種的欺侮各種嘲弄,那真的是不為外人道之。

    平時,他們會見識到各地的貴族,那些貴族出入風光,去到哪裡都會受人尊敬膜拜。像哈利德拉伊這樣的小姑娘說不崇拜就是假的。實際上,她也會幻想自己有一天能夠成為貴族,也一樣受到世人的尊敬。

    但是她知道,她只是一個小部族的普通女子,只能跟著父兄過著一些顛沛流離的生活。

    她其實對於自己的未來早已經失去了一種美好的幻想,她更不知道,她那樣的生活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是一個盡頭。尤其是她這一次遭受大難,連父兄都失去了之後。

    因此,劉易的確就已經是她的依靠。只是沒有想過,劉易的身份當真的就是大漢皇帝,而她自己,居然會成為了大漢皇帝的女人。

    妻憑夫貴,可以想像,她的身份地位將會是一個何等尊貴的地步。

    她曾經的幻想當中,有一天可以遇見一個深愛自己的白馬王子,這個白馬王子娶了自己為妻,然後她就能搖身一變,成了真正的貴族夫人,跟自己的王子過上幸福的生活。

    可是,她也知道,那是不太可能的。因為,真正的貴族,不可能會娶她這樣的一個身份普通的女子為妻。事實上,像她這樣美麗的少女,在行商的過程當中,的確有不少貴族看中了她,但是,那些基本上是垂涎於她的美色,最多就是打算將她納為小妾,甚至有可能只是想要玩弄她罷了,更過份的是,大多都是一些老得皮都皺了的貴族老男人。

    每一次,幾乎都嚇得她的父兄與族人商隊要連夜逃走,免得被那些貴族強行將他搶奪了去。

    慢慢的,她也就沒有了那樣的幻想,不再幻想於自己還能有一個怎麼樣的幸福生活。她也開始更專注於行商當中的樂趣,比如用心的去感受欣賞行商途中的美麗風光,去見識各地的風土人情。

    而這個時候,幸福卻來得這麼快。

    一時間,她又悲喜交加,一下子埋首劉易的胸堂抽泣起來。

    她是又想到自己的父兄,如果自己的父兄沒有遭害,那麼現在肯定也可以像她一樣,從此可以過上幸福的生活。不用再過著那種危險的行商生活。

    她的心思在這刻無比的複雜。

    不過,劉易倒是理解她的心境,沒有多說什麼,只是默默的輕撫著她的背面,無聲的安撫著她。

    「皇上,你沒事太好了。如果再也找不到皇上你,我等便要將這一帶沙漠掘地三尺了!」

    張飛疾馳而到,飛身下馬跪在下面大聲的嚷嚷道。

    「哈哈!朕現在不是沒事了嗎?好了,都起來吧。」

    劉易抱著哈利德拉伊,從沙丘頂上躍下。

    然後將她扶住,讓她站好,快步上前去,一把將張飛拉了起來,然後用力的跟張飛擁抱了一下,拍打著他的後背道:「三哥,能再見到你朕實在是太高興了。」

    「劉易兄弟……」

    張飛感受到劉易對他的這種永不改變的深厚兄弟之情,不由大眼一紅。

    「好了,來來,跟你介始一下。她叫哈利德拉伊,在那天的沙漠風暴到來之前,是她救了朕,若不是她,在這一帶沙漠上,朕還不知道要躲在哪裡才可以躲得過風暴呢。」

    劉易將張飛拉到了還有點淚眼朦朧的哈利德拉伊的跟前。

    她現在離開了劉易的懷抱,情不自禁的有點緊張起來,因為,她還真的沒有試過在成千上萬的軍士的目光注視之下。所以,她顯得有點手足無措。

    「嗯,那個,朕已經封她為……拉伊王妃,對,就是拉伊王妃。」

    在大漢,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之說。不過,這只是泛指,並不是定數。

    事實上,皇帝后宮,對後宮嬪妃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甚到有十多個等級之分。

    漢代時期,皇帝后宮的等級,自上以下,分為皇后、夫人、美人、良人……等等。後又有昭儀,婕妤,娥,容華等等。這些一個一個等級分明,嚴守上下尊卑。而王妃,實際也是一個泛稱,但真正能稱妃的皇帝女人卻不會太多。

    不過,劉易現在,並沒有將自己的後宮女人分什麼的等級。但是,卻也有一定的規矩。

    這個,沒有規矩的話,朝中的那些老臣恐怕會整天煩死劉易。尤其是在這個古時代,忠孝禮義,君君臣臣的制度,深刻在人心的時代,就算是劉易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就可以改變得了世人的觀念。何況,實際上,像忠孝禮義這些傳統也不算是壞事,甚至可以說是漢人的一種優良民族傳統。

    如此,劉易的後宮,三宮分別為皇后宮、也就是正宮、中宮,然後再有東、西兩宮。

    這裡,跟歷代皇帝的有點不同。因為歷代皇帝的三宮,是指皇帝、太后、皇后三宮。又或是太皇太后、太后、皇后的三宮。現在劉易的三宮,是指自己的女人當中,身份地位最高的三宮。

    當然,這只是表面的,不得不這樣設立,讓世人看到有這樣一個規矩而已。

    然後,就是院妃的規矩。

    劉易身邊女人無數,一直來,身邊的這些女人都對劉易很是縱容。甚至可以容忍劉易擁有三千佳麗,還會主動給劉易納一些女人。

    但是,再縱容也會有一定的限度的。特別是於情感上,她們其實是很在意的。

    她們是不會容忍太多的女人來搶奪了劉易對她們的熱愛。所以,她們給了劉易一個限制,就是真正能與劉易以夫妻相稱,能夠在沒有外人的時候,可以像一般的夫妻一樣,可隨意跟劉易待在一起,跟劉易原來的女人一樣平起平坐的,最多不能超過百女。

    如此一來,也就等於讓劉易的女人有了等級之分了。除了受到劉易原來的女人認可的女人,才有可能在劉易的後宮擁有平等的身份,別的,全都是宮女侍女。那些宮女侍女,可以侍寢,甚至可以為劉易生兒育女,但是,卻永遠不能擁有如劉易原來的那些女人一樣的身份地位。

    哪怕她們為劉易生了兒女,哪怕劉易反對也無效。

    因為很簡單的道理,劉易就只有一個,時間有限,不可能對每一個女人憐惜,甚至不可能對每一個兒女都盡到父親的責任。原來的女人以及兒女,就不需要劉易去痛惜去愛顧了?

    所以,劉易可以不時召那些女人侍寢,也可以偶爾看望一下那些兒女,跟他們說一兩句話。但是卻不能將更多的精力時間花費在這些女人及兒女的身上。

    劉易原來的那些女人,不能容忍那些後來的女人分薄了劉易的時間與感情。

    所以,劉易想要封哈利德拉伊為妃,其實是不容易的。

    這一次西征,劉易的確睡了不少這西方的女人。但是卻沒有一個能獲得劉易的賜封。

    若非哈利德拉伊救了劉易,以後在自己的那些女人面前也說得過去,那麼劉易也不敢輕易在自己的軍將面前直接說她是王妃。

    家裡的女人若打翻了醋瓶子,倒還真的叫劉易頭大。何況,這一次離開自己的那些女人那麼久了,劉易的心裡也覺有些對不起她們。

    這個,實際上也是劉易的那些女人對付劉易這個花心男人的主要手段。你不是多情風流嗎?那好,咱們也不限制你,但是你得要覺得對得起咱們這些姐妹才行。咱們這麼多姐妹需要你來愛惜,你忙得過來你就廣納妃嬪吧,但是別怪咱們給你臉色看了,也莫怪咱們姐們給你新納的女人顏色看了。

    男人貪歡,喜歡新鮮的刺激,她們能理解,但是,絕對不能再對別的女人付出太多的時間精力,更不能付出太多的情感了。

    因此,劉易當眾說哈利德拉伊為王妃其實也有一剎那的猶豫的。
regn13 發表於 2018-2-13 00:16
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報復性進攻

    現在劉易當著如此多漢軍將士說哈利德拉伊是王妃,這其實就等於是沒有經過跟自己的女人們商議就賜封了,落實了哈利德拉伊的身份。

    這個,事後劉易恐怕得要跟她們好好的解釋了。

    當然,漢軍將士卻不會知道他們的皇上的這些私事,皇帝要納女人,封誰為妃什麼的,也只是皇帝自己的事。他們只在意劉易所說的這個西方白人女人救了劉易的事。

    因而,哈利德拉伊馬上就獲得在場的漢軍將士的敬重,才剛讓劉易叫起來的軍士們,又再次跪下,對哈利德拉伊表示了敬意與感謝。

    不過,哈利德拉伊還有點茫茫然,因為她聽不懂漢軍將士的語言。只是猜到了應該是說一些稱讚她的話。

    劉易給她解釋了一下,她才明白過來。不禁有點欣喜又有點手足無措,她可沒有試過被上千上萬的人如此恭敬過。在這一刻,她有一種深深的榮耀感,亦感受到了劉易這個大漢皇帝的帝皇威嚴。這種站在萬人之上的感覺,讓她感到有些興奮。

    她不知道,能夠獲得如此多漢人,尤其是大漢軍士的跪拜感謝,她可以說是西方的第一人。因為沒有哪一個西方人能夠讓漢人、漢軍將士由心的去尊敬感謝。

    對西方護國聖教的超級高手的圍殺已經告一段落。而這些參與了戰鬥的漢軍將士,他們基本都見識了這些護國聖教的詭異與厲害。那些超級高手,可是能夠跟自己大漢超級武將一戰的高手,而他們的皇帝,為了將這些護國聖教的超級高手引入沙漠,並讓他們圍而殲之。可以說,這真的是一個九死一生的事。

    而每一個漢軍將士他們都明白,他們的大漢皇帝劉易對他們對大漢的重要性。哈利德拉伊救了他們的皇帝,這就能讓他們對這個女人感激。

    特別是,現在大部份的漢軍將士也都知道了,他們的皇帝劉易,冒險將那些護國聖教的超級高手引到沙漠來殺了。其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們的皇帝擔心這些護國聖教的超級高手對他們這些軍將產生威脅,如此才不惜以身犯險。說到底,就是為了他們所有人。

    哈利德拉伊救了劉易,也就等同是救了他們。

    不過,劉易現在並沒有在哈利德拉伊的事上作過多的糾纏。

    他第一時間就是向張飛詢問了近兩三天來的情況。獲知護國聖教派來刺殺自己的那些超級高手幾乎全滅了的消息後,劉易大為高興,終於可以放心下來了。

    張飛跟著集結人馬,將劉易與哈利德拉伊護送到了這裡不遠的一個綠洲。同時,分別派出了快馬,通知追殺護國聖教的漢軍大將們,告訴眾將劉易安然無羔的消息。

    到了天亮之後,已經有了數萬的軍士集結了過來,另外,參與對護國聖教的大漢大將,也陸續的趕來拜見劉易。

    沙漠廣垠無限,漢軍在沙漠當中,很快就制定了一個可以遠距離快速傳遞一些簡單情報的方法。

    就是利用煙花來傳遞。

    漢軍派出斥候探子,分別攜帶著煙花,在沙漠上相隔一定的距離設立一個哨點。

    每一個哨點,其實都可以觀察得到沙漠上方圓數里開闊的區域。如此一直分佈開來,就可以將更廣闊的沙漠地帶都控制在漢軍的眼內。

    然後,再給每一個哨點的漢軍斥候探子制定,發放一顆煙花是什麼意思,兩發又是代表什麼,三發又是如何等等的訊號。其實還有顏色之分,不過,現在的製作煙花的技術還做不到讓每一顆訊號煙花在天空中爆開之後的顏色不會出錯,所以,雖然亦有使用什麼顏色的煙花代表著什麼的暗號,但如果是遠距離的話,一般都不會以這個為主。

    反正,找到劉易之後,下半夜的沙漠當中很熱鬧,藏在沙漠上的哨點的漢軍士兵,通過燃放煙花訊號,很快就能讓在沙漠上搜尋追殺那些饒幸逃走的護國聖教刺客的漢軍人馬知道了劉易無事的消息。同時,也讓他們知道了劉易現在身在何處,召他們回來。

    而事實上,對於護國聖教刺客的搜索追殺,已經進入了尾聲,能夠逃過漢軍大軍追殺的,不會超過十人。

    真正的超級高手,估計就只逃走了一兩人。

    那個,擅長於隱藏的,尤其是可以鑽入沙地當中的那個超級高手,讓他給逃了。反正,能夠逃得了的,幾乎都是比較擅長於隱匿的高手。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那些護國聖教的超級高手,詭異的手段太多,大漢的大將如何沒能第一時間將他們擊殺。他們立心要逃的話,總會有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手段。

    就好比漢軍大將,他們哪怕是遭受到同級高手的圍攻,但若他們決心要逃走,那也不是那麼輕易被殺的。

    這一次,能夠一次斬殺了那麼多的超級高手,這已經算是一個很輝煌的戰績了,不下於打了一場關鍵性的大勝仗。

    劉易對於這樣的結果,其實是非常滿意的,因為劉易相信,經此一戰之後,西方世界就真正的難再有對大漢形成威脅的高端力量了。至於還有個別的漏網之魚,那不足為慮。

    離綠洲不遠的漢軍大將都趕來了。

    對於護國聖教的這一次刺殺劉易的行為,雖然現在已經反而圍殺了那些刺客,可是各個漢軍大將都感到很憤怒。

    一個個都表示絕對不能就如此就算了,必須要對他們進行報復。

    他們紛紛請求,要馬上發兵殺入羅馬帝國,盡快滅了羅馬帝國,將他們的皇帝當眾斬了。

    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他們竟然敢派刺客殺大漢皇帝,那麼就別怪大漢帝國也用同樣的手段對付他們,還有那個什麼的護國聖教,眾將都表示,絕對不能就此放過了。

    劉易對於眾將的請求也深以為然。

    對此劉易的心裡也有了計較。

    首先,劉易的確感受到了宗教在西方世界的影響力。現在基督教還沒有真正成氣候的時候,居然就已經有了如此大的能量,能夠號召聯合那麼多超級高手來刺殺自己。劉易有點擔心,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這些宗教在西方世界的發展的話,將來肯定會成為大漢對西方世界的統治與控制的障礙。

    因此,劉易認為,對於西方的宗教,的確要進行一次大清洗。絕對不允許脫離了大漢朝廷控制的宗教存在於世上。

    其次,就是對西方宗教大清洗的同時,全力收檄西方世界的那些所謂的聖器。就像這次滅殺的那些護國聖教的刺客高手的那些聖器。

    這些聖器,收檄起來送回大漢帝國本土,收藏起來或者是乾脆毀了。西方世界如果沒有了那些聖器,那麼就等於他們再也不會出現真正的超級高手,如此就等於讓他們永遠都不能再有高端的力量威脅得到大漢。

    再者,漢軍的確要加快對羅馬帝國的攻滅了。對待西方世界,劉易不必採取像以前那樣,攻一地治一地的方針政策了。攻滅安息帝國的例子告訴劉易,現在的漢軍,完全可以採取一些大縱深戰略,漢軍的大軍在他們西方的世界快速穿插,消滅他們境內的那些堅決抵抗漢軍的有生力量。

    現在的大漢,完全可以摧毀他們西方世界的所有抵抗意志,直接打到他們不敢反抗為止,然後再慢慢的跟他們談統治的問題。

    最後,劉易還是決定,大漢帝國的確有必要直接對羅馬帝國的帝都進行有如斬首一般的打擊。直接摧毀羅馬帝國的文化象徵,摧毀他們整個西方世界的抵抗意志。

    這也算是劉易對他們這一次對自己刺殺的回應吧。

    劉易要用事實告訴他們,現在的大漢,已經不是他們可以招惹的,順者昌逆者亡已經是大勢,敢於派人來刺殺自己,就必須要承受自己的怒火。

    經過劉易跟眾將的商議,馬上起草命令,讓關羽、張飛、孫策等大將,調集已經輪調來的漢軍軍馬,馬上著手對整個阿拉伯地區的攻佔,迫使整個阿拉伯地區的帝國及部族向大漢帝國歸投,將他們納入大漢帝國的統治。並且,盡快整編阿拉伯地區的降軍,直接給調到土耳其地區,經土耳其海峽投入到西歐戰場。

    西歐大陸太過廣闊了,光靠漢軍也不知道要打到什麼時候才可以將整個西歐都控制統治起來。

    所以,利用降軍是必然的。

    哪怕還有百多萬的印度軍團以及百萬的南洋軍團也不夠。阿拉伯地區、安息帝國地區的降軍,全都投入到西歐戰場去。劉易也不管他們是否願意為大漢賣命,不管他們是否可以實現大漢對西歐地區的打擊目的,反正,將他們投入到西歐戰場去之後,由他們放手去攻略。

    然後,真正的漢軍大軍,跟在他們的後面收拾殘局。

    而劉易自己本人,決定趕去紅海海峽與甘寧匯合,前往察看已經釘美觀了紅海海峽的漢軍水軍狀況,察看對拉伊士大運河的挖通事項,看看是否可以加快進度。

    一旦漢軍水軍大軍,能夠通過紅海海峽進入地中海。那麼劉易會馬上發兵,直接從水路殺到羅馬帝國帝都羅馬城。

    而關羽、張飛、孫策等處於安息帝國地區的漢軍軍將,他們在完成了漢軍軍士的輪調之後,率輪調而來的漢軍軍馬,奪取阿拉伯半島之後,除了收編當地的軍馬經土耳其海峽進攻西歐大陸之外,他們的漢軍軍馬,也將會從水路乘漢軍水軍的船隻登陸羅馬帝國本土半島。

    到時候,羅馬帝國的本土半島,將會由純漢軍軍馬攻佔。

    羅馬帝國本土半島地區,是如今整個西方最為繁榮的地方,劉易可不想那讓那些新收編的西方帝國的軍馬進入去大搞破壞。

    所以,還是由漢軍去攻佔控制為好。

    有了決議,眾將馬上各自返回各軍,準備按計畫行動。

    像趙雲、太史慈等主要的統軍將領,他們也會第一時間返回土耳其地區,先會調集印度軍團以及南洋軍團的人馬投入西歐戰場。

    但是,典韋卻不願意返回去統軍了,經過這一次劉易的冒險事件,他打算要追隨在劉易的身邊。而一眾原曹操的舊部大將,他們也請求跟隨在劉易的身邊一起去紅海。他們更希望可以追隨劉易直接攻打羅馬帝國帝都。

    其實,他們真正歸順大漢的時間較晚,而追隨劉易一路西征到此。雖然也各自為將統軍,亦分別各有功勞。但讓他們感到有點沮喪的一個事實。那就是他們幾乎都發現,他們在軍中統軍,其實並沒有太多機會讓他們展現各自的才能。

    因為漢軍本已經有了自己的系統,從地方的民兵衛隊開始,到地方官府的預備兵,再到軍中的正式新兵,在軍中整訓,形成戰鬥力等等,從訓練到裝備,到調兵等等。其實都不用他們這些統軍將領太過操心。

    漢軍軍紀嚴明,已經有了完整完善的軍律約束每一個漢軍士兵。軍士令行禁止,只忠於劉易,忠於大漢。

    還有,哪怕是在征戰的過程當中,軍中的參謀團,亦能制定出最好的戰爭計畫,哪怕是一些連他們這些統軍大將都沒有想到的一些細節的地方,人家都能夠考慮得非常周到了。

    當然,他們作為統軍大將,自然也有權改變一些作戰方案計畫,可以便宜行事。

    可是,總的來說,漢軍的強大與完善,總讓他們有一種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覺。

    似乎他們能做的,就是在衝鋒殺敵的時候,多斬殺幾個敵人而已。可是,他們就算殺得再多,也不夠漢軍的弓箭大陣所殺的。其實有時候,他們站在自己的軍中,看著弓箭兵成片成片的射殺敵人,他們除了震憾之外,也多少都感到有點受到打擊。讓他們認為,原來人家漢軍有沒有他們這些曹操的舊將,人家也一樣是戰無不勝無往不利。

    漢軍太強了,他們作為漢人,作為漢將,雖亦深有榮焉,但對他們個人而言,還真的感到有點沮喪。
regn13 發表於 2018-2-13 00:16
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沙漠夜話

    在漢軍的兵鋒之下,漢軍的大將的個人武勇似乎很難有表現的時候。

    其實也不僅只是這一方面,像曹操舊部的這些大將,他們在處理軍務方面本來就是各有特長,有善於練軍的,精於軍事內務的,善攻或善守的。

    可是,如今的漢軍,自從劉易制定了漢軍練軍操典等等的規範之後,還有各種軍規軍紀等等之後,漢軍就等於是有了一個鐵打的營盤,哪怕是一般人,只要扔進這個鐵打的營盤當中,經過訓練之後,出來就能成為精銳的士兵。

    訓練出來的無論是弓兵或是騎兵,又或是刀兵、槍兵,基本都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更讓曹操舊部的一眾大將石感到無語的是,按理,通過這樣的一些特定的模式訓練出來的士兵,他們應該是很機械古板、紀律雖明卻不懂變通,甚至有可能有點僵化才對。可是,在他們統軍的過程當中,他們卻驚訝的發現,這些漢軍士兵,他們卻相當的靈活,聚則成陣,散則成勢,無論出現什麼的突發情況,又或是面對不同的敵人,他們都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做出最合理的反應。

    拿徐晃在統軍作戰的一次事件舉個例子。

    在後世俄羅斯東南部大草原當中的一次肅清行動當中。徐晃率著一支數千人的人馬在一片森林山脈當中搜尋。因為漢軍已經掌握到那一帶地區有一個部族,跟匈奴人差不多的一個凶殘的部族。

    結果,這個部族的人馬早有所準備,在一片山林當中設伏等著徐晃了。

    有心算無心之下,徐晃自然是受到了伏擊。

    要知道,他們這支西征軍全都是騎兵。當然,這裡所說的騎兵,其實是指騎馬的士兵,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常規作戰的騎兵。給漢軍將士都配上戰馬,其實只是因為長途西征,為了方便漢軍行軍,增加漢軍的機動靈活性,並非是真的說,騎上了戰馬就全都是真正可以騎戰的騎兵。

    實際上,更多的士兵配上戰馬的確就是為了行軍,他們並不擅長於在馬背上戰鬥。

    這些情況,徐晃是明白的。

    所以,在突然遭受到埋伏的時候,徐晃就大吃一驚,心道要糟糕,因為他所率的數千軍馬,全都是騎在馬背上的,但其中大半都不是真正的騎兵。其實就算全都是真正的騎兵,在密林山嶺當中遭襲,他們都會成為敵人的箭靶。

    他覺得,這一次自己的軍馬恐怕會有不少的損失了。

    當然,他的反應也很快,馬上就想到了讓軍士下馬,利用戰馬以及樹林避過敵軍的埋伏攻襲,然後再作出反擊。

    可是,漢軍的士兵的反應,卻要比他這個統軍的大將的反應更快。

    可以說,在遭受到了襲擊的同時,數千的漢軍士兵,呼啦一聲就全體下馬,然後飛快的利用戰馬形成了一道防護,再各施其職,居然還能馬上就對伏擊他們的敵人展開了反擊。

    那一個時刻,還真的讓徐晃看得有點目瞪口呆。反倒是他呆呆的坐在馬背上,看著下面的漢軍士兵在忙碌著。

    嗯,如果是身臨其境,就能感受得到那種震憾感。

    在敵人埋兵齊出,弓箭如雨的從四面八方射過來的時候。漢軍的士兵靈活如猴,利用戰馬躲開敵人的第一波的弓箭攻擊,然後軍士當中,防護力稍差的士兵,就會鑽進那些密林,利用樹木的掩護,形成一片散兵陣,飛快的向埋兵接近。

    漢軍盾兵,亦飛快的結成了一個盾陣,將他這個主將護衛在內,弓箭兵等等,要不馬上找到掩體,要不就是有針對性的對向他們殺來的敵兵展開攻擊。

    反正,徐晃所看到漢軍的種種,都讓他感到驚訝,一個個漢軍士兵,真的是其精似鬼,有時候,居然連詐死的都有。

    可是,跟敵人接戰上的時候,漢軍士兵就一下子化身猛虎,一個個高聲喊殺無畏無懼的撲殺上前,前赴後繼,讓人熱血沸騰。

    被大大數千敵軍伏擊,反而在極短的時間之內被漢軍的反擊殺得大敗。

    事後,這支漢軍的副將營將等等,向徐晃請罪,事急從權,沒有收到徐晃將軍的命令,他們就私自行動作出了反擊。

    但是徐晃知道,漢軍如此的反應是合理正確的,他自然不可能會懲罰這些軍將或士兵。

    可漢軍這樣成熟,如此精悍,真的讓徐晃感到有點沮喪,因為漢軍有沒有他這個統軍大將似乎沒有太大的分別啊。

    當然,徐晃有這樣的想法念頭是不對的。其實將是軍之膽,有他這樣的一員超級大將鎮軍,漢軍將士才能無所畏懼,勇往直前。在一些關鍵的時刻,他們這些超級大將就可以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

    但是,這些軍將卻不會這樣想。他們所統率的漢軍大軍,他們並沒有從這些士兵是新兵的時候開始對他們進行訓練成軍。所以,這些漢軍士兵哪怕再強,殺敵立功再多,都會讓他們感到與他們無關,都不是他們統將的功勞。

    他們這些大將,哪一個心裡沒有一點傲氣?那些仿似是讓他們白檢的戰功,反而會讓他們感到悶悶不樂。

    哪怕他們隨著對漢軍的瞭解,知道了漢軍其實一直都在學習,除了新兵進行了一些基本的軍紀、體能、技戰術等等的系統訓練之外。平時也會一直在學習各種各樣的作戰手段,會有專門的軍中文官來給士兵們講解當他們面臨什麼的情況時,應當要如何應對等等的作戰方略。

    在這個過程當中,他們這些大將也可以參與其中,去瞭解去學習,去跟軍中的士兵交流,或者傳受他們的武技、經驗甚至是通過他們個人的魅力以及才能,去改變士兵們的一些東西。

    可他們依然是難以從中獲得某種成就感。

    相反,像這一次劉易召喚他們前來對付護國聖教的高手,卻讓他們的武力能夠完全展露,讓他們真真正正的大展拳腳,暢快淋漓的大場了一場。

    跟著下來,劉易要去紅海,有可能會直接從海路打到羅馬帝國,直接攻擊羅馬帝國的帝都。如果他們返回軍隊統軍,恐怕就很難再追隨劉易直接攻打到羅馬帝國帝都了。因為他們從陸路進攻,攻擊速度肯定不及海路快。如此可能就會錯過了攻擊羅馬帝國帝都的這一場戰爭。

    何況,他們現在覺得,還是跟著劉易更能發揮他們所長,更痛快。

    如此,經他們一再請求,再詢問了一下趙雲、太史慈等將的意見,他們都認為就算沒有這一眾曹操舊部大將統軍向羅馬帝國發起進攻也不會有太大問題。

    這樣,劉易才同意,讓他們隨同自己一起前往紅海與甘寧匯合。

    這樣,典韋率來了劉易的那十萬禁衛軍,將會隨劉易一起穿過阿拉伯半島,趕去紅海海峽。

    而這次隨劉易同行的大將就有,除典韋之外,黃忠、夏侯惇、夏侯淵、徐晃、張合等將。

    至於趙雲、太史慈、馬超、張遼,他們則回土耳其地區準備全面向羅馬帝國發起進攻的事務。關羽、張飛、孫策、許禇、魏延等負責進攻阿拉伯地區以及隨時支援西路向羅馬帝國的攻擊。

    顏良、文醜兩將,對劉易是有點幽怨的,他們其實更想追隨在劉易的身邊直接攻擊羅馬帝國帝都。但是劉易將他們調到了土耳基地區協助趙雲、太史慈。

    另外,劉易傳令,著黃敘負責對全軍的軍糧器械的調發事項,確保漢軍在西方的糧草供應問題。

    原來從原安息帝國帝都率來的十萬大軍,則改為張飛統率,由張飛作為先鋒大將,馬上展開對阿拉伯地區的攻擊。

    劉易跟眾將就留在原地,等待典韋率來的十萬一直追隨護衛劉易的禁軍到來。然後就可以啟程向紅海出發。

    同時,也把劉易的那些女人一起護送前來。

    黃舞蝶與張寧以及陪著劉易一起進入沙漠的那些女人,已經早一步來到劉易身邊。

    這一夜,沙漠綠洲小湖邊,劉易與留下來要隨自己一起到紅海海峽去的眾將暢飲一翻後,回到了隔離出來的湖邊軍帳。

    湖邊燃著一堆篝火,哈利德拉伊正與那幾個大難不死的白人女人在歡鬧著,跳著舞。

    劉易的目光搜尋了一下,沒有看到黃舞蝶以及張寧。

    見到劉易來了,哈利德拉伊一下子有點不好意思的停下來,不太敢看劉易。

    倒是那幾個白人女人趕忙跪下迎接劉易。

    她們是經過挑選出來送給劉易的白人女人,已經經過了簡單的調訓,是為了專門取閱劉易這個大漢皇帝的。所以,也被調教了一些大漢的禮義。

    她們知道,見到大漢皇帝,是必須要跪拜見禮的。

    基實不只是見到大漢皇帝,在他們西方,見到一些貴族也要執行一些禮義的。

    但是哈利德拉伊還不懂,所以,她只是有點嬌羞的站著。

    「舞妃與寧妃呢?」劉易上前去握著哈利德拉伊的柔胰,微笑著對她眨了眨眼道:「怎麼樣?習慣嗎?跟她們聊得如何?」

    「稟皇上,寧妃陪著舞妃去見舞妃的爹爹了。」

    跪伏在一旁的一個白人女人應道。

    這些白人女人,挑選出來經過一定的特訓,說話的這個,是一個比較有語言天賦的,已經能半生不白的說上漢語。

    「嗯,朕知道了,你們先下去吧,朕跟拉伊王妃說一會話。」劉易揮手讓她們先行避退。

    選送給劉易的這些白人女人,能歌善舞,無論是身材還是容貌,其實都是一流。不過,劉易發現,哈利德拉伊居然都要比這些白人女人更美一分。

    這或許是沒有對比就不知道吧。在沙漠地下地宮當中,劉易看清她的時候,雖然略感驚豔,但是那時候還並不覺得哈利德拉伊如何。

    但現在,略經打扮,洗浴過後,換上了乾淨又漂亮的衣裙之後,劉易才發現,她竟然亮麗得讓劉易心顫。

    如果不分東西方,她的確比黃舞蝶及張寧都更美豔一分。

    尤其是身材,比張寧豐滿,比黃舞蝶高挑。而皮膚,白勝雪。

    清麗的臉蛋,魔鬼的身材,還帶著一種親切的公主氣質。

    如果不是劉易早知道她其實只是一個商女,那麼恐怕還真的很會誤會她是否是某個帝國的王室公主。

    說真的,這女的確有點難得。

    所以,劉易此際,的確已經喜歡上了這個救過自己的白人美女。

    「她們很好啊,跟我聊了很多關於你的,以及大漢的事,都很有趣。倒是我自己還真的有些不太習慣。」哈利德拉伊說著,有點俏皮的對劉易吐了吐紅舌。

    「哦?怎麼說?」

    劉易拉著她,從到了火堆旁邊。

    「她們跟我說了很多你以前是如何騙了很多女孩子的事……嘿嘿,是不是真的?」

    「哈?額?不是吧?她們跟你說這些?」劉易暗汗了一把。

    「還有,你的妃子當中,有一個叫麗絲的妃子,是我們白人。」

    「哦,對,她這樣也來了,過一兩天你就能看到她了。其實也不只有她啦,剛才陪你跳舞的這些女人,也是朕的女人。是別人送給朕的。怎麼?你不習慣朕有這麼多女人嗎?」劉易略表歉意的對她道。

    「不是……你是大漢皇帝的身份,就注定你會有許多的女人了。在我們西方也是一樣的。所以……我、我不會在意這些的。只要你能在乎我……」

    「我當然在乎你了。你放心,我會好好的愛你的。」劉易擔心她不適應自己有這麼多女人的事實,生怕她使小性子,萬一她受不了自己,還要繼續做她的商人的話,劉易也不知道要如何勸她。

    「好了,我相信你親愛的。我說的不習慣,是說不習慣被那麼多人包圍著。這樣,讓我感到不太自在……」

    「這樣啊?其實,這些都是朕的部下以及士兵,他們只是……」

    劉易有點明白她的意思,她自由自在慣了,現在突然成了皇帝的妃,出入都不方便了。
regn13 發表於 2018-2-13 00:16
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最佳嚮導

    哈利德拉伊剛剛遭遇了她人生當中的一場大變。

    父兄、族人都沒有了,她一個人好不容易才逃過了沙漠中的沙盜的追殺。這樣的變故對於她這樣的一個女孩子來說,已經不是一個打擊那麼的簡單了,簡直就是讓她感到絕望。

    想想,一個才二十歲左右的少女,一個子失去了所有的親人。這叫她怎麼辦?況且,她與其家人又沒有一個固定的家,還是在異鄉流離的環境當中。還是要在這個兵荒馬亂的年代,更要在這個到處都充滿了危險的荒漠中。

    在這樣的時代,在這樣的環境當中,這該要叫這個少女多麼的絕望啊?可以說,如果是一般的少女,面對著同樣的這樣的情況,恐怕就真的是六神無主,悲哀加絕望,根本就不知道要如何才能活得下去。

    估計,要是一般的女人面對著這樣的情況,她除了哭泣之外還是哭泣,最終面對這根本就難以再生存下去的絕望之境自尋死路都極有可能。

    哈利德拉伊倒是一個內心比較堅強的少女,哪怕只剩下她一人了。她雖然同樣感到悲傷,但卻從沒有對生命感到絕望。如果她沒有碰上劉易,她為了能夠在這個世上繼續掙扎生存,她已經有了繼續幹行商的行業。哪怕只有她一個人,哪怕她也只是一個女孩子,她都會為了生存而奮鬥下去。

    事實上,若非她這個女孩子內心堅強,在絕境之下都沒有放棄對求生的希望。她也不會從藏身的地下洞穴潛出來察看情況,那麼也就不可能會碰見正在跟沙塵暴賽跑的劉易,那麼她就不可能在緊急的時刻提醒了劉易,將劉易帶到了地下洞穴去躲過了這一場沙塵暴。如此,可能就沒有現在的什麼事了。

    不過,不管如何,她始終都是一個女孩子。現在,她的命運因為她的一個善良的一念,救了一個人之後就徹底改變了。

    她已經不用再考慮在這世上的生存問題了,不僅如此,還由灰姑娘一躍成為了公主,成了王妃。最主要的,她是真的也喜歡上了這個徹底改變了她的命運的男人。

    這一切的一切,其實都讓哈利德拉伊有如在夢中一般,雖感到很幸福,但卻也有點不太真實的樣子,讓她感到有點害怕,害怕一覺醒來,她還是那個孤獨無依的商女。

    歷經了種種,她有點想多了,心緒不寧也是正常的,何況,她對於自己現在的狀況以及身份的改變的確還有著許多的不習慣。

    首先不習慣的是人種的問題。她是白色人種,相貌特徵跟漢人相比起來,的確有著比較大的差別。她不習慣睜開眼睛看到的都是一些讓她感到無比陌生的人。

    其實就等於是一隻綿羊闖入了一群山羊當中,一開始總會覺著這只綿羊不太合群一般。

    其次就是語言的問題,人與人之間,如果沒有共同的語言,沒能清晰的向對方表達出自己的意思,那麼肯定會有些不太習慣。

    還有就是,因為她現在的身份,已經是大漢帝國的王妃了。所以,她的生活起居,都會有人侍候著,有人陪護著。隨之而來的,對於她的一些行為習慣,也會有一定的限制。

    比如她已經不太可能再如以往的那般,自己想去哪裡就去哪裡,想要策馬在沙漠中自由的奔馳就奔馳。現在,無論她走到哪裡,都會有漢軍的士兵跟著保護著。

    她現在是一時不太習慣這種完全跟她以前的生活習慣與方式完全不同的生活。

    但這些其實都是一些小問題,她早晚都會適應的。何況,她的確是一個適應能力比較強的女人。

    劉易擁著她,跟她解釋了一下漢軍士兵限制她的活動區域與自由是為了更好的保護她的必要性。

    這些,其實也不用劉易向她解釋,她自己是明白的。

    劉易安撫了她後,又對她談了自己即將要展開的行動計畫。

    劉易現在是處於阿拉伯半島的中西北地區,要趕到紅海大海峽,也就是阿拉伯半島與埃及之間的地方,還有兩千多里。而這兩千多里,基本上都是高原沙漠地帶。

    劉易跟哈利德拉伊說這個,就是徵求她自己的意見,詢問她是否願意隨自己一起去。如果她不願意,劉易就打算將她送到泰西封等自己回來。

    也幸好劉易跟哈利德拉伊談到這個問題。要不然漢軍穿越這兩千多里的沙漠區域恐怕還真的不太容易,弄不好,可能會遇到危險。

    早前已經提到過,在這些沙漠地帶,有著紅沙與白沙之分。其中白沙地是會流動的。其極危險。

    其實不說什麼,如果漢軍的軍馬在沙漠當中,突然碰到不久前的那場一樣的大沙塵暴,那麼漢軍肯定會因為這樣的自然災難而不可避免的有所死傷。甚至,還有可能會全軍覆沒。

    在沙漠行軍,其實跟在大海當中航行沒有太大的分別,如果碰到了大海中的風暴,也一樣會被弄得船毀人亡。

    因此,現在的大漢水軍,不僅僅是要在造船方面下功夫,也不只是在對水軍士兵的方面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設立了海洋安全航運部門。這個部門,會制定漢軍水軍在海洋當中的航海線路,並且,也有了氣象監測部。

    漢軍水軍,會與朝廷官府配合,會在航海線路沿線,制定更多的中途補給點或者是海上休息站等等。在這些被給點或是休息站,會留駐人手,這些人,會記錄著他們所在區域的海域每一天的天氣變化狀況,詳細的記錄好每天每個時辰的海上變化。

    記錄這些的目的,就是為了對大海的變化有一個大致的推測與對比。比如,通過這樣的記錄信息,就可以獲知,在大海中的某些海域,在一年四季當中,在那一段時期會有暴風雨,在什麼時候會有海上風暴,而在哪一個時節的風向如何變化等等。

    有了這些數據的對比,那麼漢軍水軍在海上航運的時候,就可以大致的避開海洋風暴的多發時期,不用在海上風暴來了的時候,還不無所知的一頭撞一上,從而被弄得船毀人亡。

    這些數據,肯定不是最為準確的,最多只能作為一個參考。但是,大致還是準確的,因為一年四季二十四節氣等等,在某個時段,天氣的確是差不多那樣變化的。

    現在,大漢雖然才剛開始展開對氣象變化的監測,但是劉易相信,等再過上幾年,獲得更多的天氣觀測記錄之後,有了更多的數據對比統計,那麼肯定可以更好的掌握到在海上航行的安全時段。

    海上航運有不少的危險以及不可預測性。但是,在沙漠當中,同樣如此,甚至更危險。

    如果不瞭解沙漠上的環境以及天氣變化,那麼貿然的深入沙漠,那絕對就是自尋死路的事。

    劉易現在在這裡等典韋所統的十萬大軍趕到,其實留下來的軍將與士兵們也不是在閒著。

    像張合、徐晃等將,劉易已經讓他們四出搜索這一帶的沙漠,搜尋一下,這沙漠上在哪裡會有生活在沙漠上的隊拉伯部族以及沙盜。要找到他們,並且向他們瞭解這個沙漠上的一些情況。

    不過,劉易卻忘了,對這大沙漠的瞭解,行為在沙漠中往來行商的哈利德拉伊,絕對不會比那些生活在沙漠中的部族與沙盜的瞭解少。

    現在跟哈利德拉伊談到這個,她一連跟劉易說了好些在大夫得沙漠穿行的情況以及應要注意的事項,劉易才醒起,原來對於穿行阿拉伯西北部大沙漠的最佳嚮導就在眼前。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那些沙漠當中的部族人,他們只是在某個沙漠綠洲當中生活,可能世代都只是在一個固定的區域之內活動。他們所熟知的,也僅只是沙漠當中的一小片區域內的情況。對別的區域,他們可能就一無所知,尤其是對於在沙漠穿行的安全線路,他們由於沒有探索過,所以,也是不可能知道的。要是知道,他們可能也不會世代都只生活在一片區域當中了,肯定會往外發展,或是往別的更好的生活環境遷徙。

    哪怕是沙盜,也是一樣的,他們也只會對各自所活動的區域內的情況熟悉,一旦超出了他們所活動的區域,那麼就一無所知了。

    因此,真正對某些在沙漠當中穿行的安全線路瞭解的,其實就只有那些行商的商人。

    這些行商商人,他們其實就等於是後世的那些探險者的先行者、先驅。在這古時代的行商商人,其實就是探險者。

    其實,如果某個商人,他能掌握到一條可以在沙漠當中相當安全穿行的線路,然後他就可以組織自己的商隊,往來於兩個地方行商,也就等於是掌握到了一條致富之路。

    恰好,哈利德拉伊就是這樣的一個行商商人。

    她曾隨父兄,穿過沙漠,往來於埃及、阿拉伯、安息帝國,甚至還到達羅馬帝國。她雖然還年輕,可是所走過的路已經以萬里來計了。

    哈利德拉伊告訴劉易,在這一帶沙漠當中穿行。首先要注意的,當然就是早前劉易所碰到的沙塵暴。這種沙漠中的沙塵暴,破壞力太過驚人,如果不能及時的觀察預測到沙塵暴的來臨,不能及時躲避,那麼別說是十萬軍馬了,再多的軍馬也會被沙塵暴所掩埋。

    為此,她給劉易制定了一條路線,這些都是儘可能的避開沙塵暴攻襲的線路,並且,給劉易劃定了在某些地區可以避開沙塵暴的點。就比如她帶劉易躲進那個沙漠地宮一樣。

    原來她的父兄與族人,在這麼多年的行商過程當中,早已經在沿線制定了一些固定的隱蔽的藏身地方。她們的部族商隊,在沙漠當中,每天大約走多少行程,然後到達一個什麼地方,夜晚在哪裡過夜等等,都基本有了一個計畫。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一個詳細的線路計畫,他們的部族商隊,才能夠行商了這麼多年。要不然,可能是走上一兩趟,這個商隊就玩完了。

    如果不是這次碰到的是早就在打他們的主意的沙盜,讓他們避無可避,逃無可逃,那麼哈利德拉伊的部族商隊,可能就能夠一直幹下去。

    劉易沒有想到,哈利德拉伊的部族商隊居然能夠做得到如此的專業。

    其次,還有給劉易標註了沙漠當中,哪裡是紅沙地跟白沙地,告訴劉易,那裡的白沙地千萬不能闖進去。

    還有,關於沙漠沙盜的問題。

    當然,這個問題對於現在的漢軍而言卻不成問題的。漢軍都還想找他們呢,所以,漢軍不用躲避沙漠沙盜的襲擊問題。

    最主要的,其實就是萬一碰到了沙漠風暴,漢軍要如何躲過的問題。哈利德拉伊雖然已經有了詳細的線路以及躲藏點。但卻不適合漢軍,因為那些躲藏點,針對的最多就只是一千數百人的商隊的藏身。漢軍動輒數以萬計,這麼多人,一時是很難躲藏起來的。

    不過,這些都不會是阻止漢軍步伐的原因。

    就算沒有哈利德拉伊的線路,漢軍也一樣得要穿過沙漠的。對於漢軍來說,又不是沒有穿越過沙漠,同樣的,也不是沒有碰到過沙漠風暴。

    還好,哈利德拉伊告訴劉易,也是劉易所能瞭解到的一樣,在這冬春季節,是最為適宜穿越阿拉伯西北部沙漠的最佳時節。

    沙塵暴不會頻繁出現的,這才來了一場沙塵暴不久,所以,以哈利德拉伊的瞭解,最少都有一個十天時段的安全時段。

    如此,劉易就放心了,決定待十萬大軍一到,馬上就出發。

    其實,在阿拉伯半島的西北部,其實也就是地中海的東部海岸線了。漢軍其實並不需要直接從沙漠當中穿行,完全可以沿著地中海海岸行軍。

    當然,這也不是太容易的事,因為這地中海沿岸,是阿拉伯西北部的高原山脈地帶,地勢險要難行。
regn13 發表於 2018-2-13 00:17
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保羅希望破滅

    哈利德拉伊告訴劉易,在沙漠中穿行,是很難避免遭受到沙漠風暴的侵襲。但是也不必要太過緊張,因為像早前的那樣的帶著巨大破壞力的沙塵暴卻不是那麼常見。

    如果時常都有那樣的沙塵暴,那麼生活在沙漠當中的人類怕早就滅絕了。

    其實,就算是沒有哈利德拉伊這個最佳嚮導,漢軍也一樣要通過沙漠的。現在已經沒有什麼可以阻擋得了大漢統治世界的決心。

    但有了哈利德拉伊這個嚮導,就省下漢軍不少的功夫,同樣也可以極大可能的減少漢軍不必要的損失。

    瞭解沙漠當中的一些情況之後,劉易自然沒有辜負美好春宵,也沒有辜負黃舞蝶與張寧等女的好意。她們是特意給時間劉易與哈利德拉伊獨處,也等於是對哈利德拉伊救了劉易的獎賞,等於是認可了她這個妃子。

    以後,她想要單獨跟劉易一人相處可能就比較少機會了。

    當然,還有是考慮到哈利德拉伊還不太習慣與太多女人一起侍候劉易,所以,才會製造這個機會給她與劉易單獨在一起。

    現在還在沙漠當中,沒法進行一些納采的儀式,劉易對此也感到有點內疚。不過,哈利德拉伊也沒有太過在意這些。

    她現在,的確已經視劉易是她的依靠了,不敢說她是否是真心的完全愛上了劉易,但從她看到劉易的確是大漢帝國的皇帝之後,她就知道,從現在開始,就得要好好的珍惜與劉易一起的日子。

    如此,她並不反對劉易在這個時候要了她的身體。相反,現在劉易就要了她,卻可以讓她更安心的跟從劉易。

    一夜春光,幾度潮漲潮落,她終於完成了從少女到真正女人的過渡。也從而感受到了作為女人的快樂所在。

    與劉易有了實際的關係之後,她更加喜歡上與劉易在一起時的感覺,可以說,她已經喜歡上了跟劉易在一起時的這種快樂時光。

    兩天之後,劉易的那十萬禁衛軍來到。

    不需要再準備什麼了,大軍馬上撥營進發。

    哈利德拉伊初嘗禁果,讓她騎著戰馬或是駱駝似有點痛苦。

    但隨大軍前來的,還有陰曉、青蓮,麗絲等女,她們有馬車。如此,並不影響哈利德拉伊這個嚮導的行軍。

    大軍在她的引領之下,先是沿著沙漠中部地區行軍,儘可能的踏著那些紅色的沙地前進,避開那些白茫茫的白色沙漠地帶。

    一路行進數百里,途經數個小綠洲。其中,的確碰到了一些沙漠強風,但是卻並不太影響漢軍的行軍。

    然後,哈利德拉伊引著漢軍轉入了西部沿地中海不遠的一片高原山地山脈當中。在那些山嶺之間穿行。

    歷經差不多十天的時間,漢軍終於穿過了兩千來裡的阿拉伯西部地區,到達了與埃及交界的紅海海峽地區。

    這十多天的時間當中,護國聖教的刺殺行動失敗的消息,已經傳回到了羅馬帝國帝都。

    當然,護國聖教派出刺客刺殺大漢皇帝的事,就算是在羅馬帝國也是一件比較秘密的事。一般的羅馬帝國的民眾並不知道的,甚至是羅馬帝國王廷,也不會有多少人知道。

    但是羅馬帝國皇帝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肯定是知道的。

    因為保羅在號召西方世界的宗教結盟,成立了護國聖教的時候,就是先獲得羅馬帝國皇帝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的同意與支持才成立起來的。

    護國聖教的所謂護國,其實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的護國。

    其中更主要的,這些宗教其實還是為了自保,以及在自保之餘,還想要謀求到更大的利益,甚至想要獲得更大的權力。

    所以,他們打著護國聖教的旗號,擺出一付要為羅馬帝國,為其皇帝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效力,解決其皇帝難以解決的問題。其實就是想要在他們展開對大漢帝國皇帝的刺殺過程當中可以獲得更多的支持,以及,一旦他們對大漢帝國的刺殺成功,如此就等於為羅馬帝國王室方面解決了來自大漢的威脅,他們就等於是羅馬帝國的功臣,守護者。那麼從此之後,他們這些宗教,就能公開的發展,不用再受到羅馬帝國王室方面的阻礙。

    計畫是很好的,只要他們對大漢帝國皇帝的刺殺成功,那麼他們的確就是當之無愧的英雄,是羅馬帝國的救世主。挾著刺殺了大漢帝國皇帝的餘威,羅馬帝國方面,肯定不會食言,多少都會認同護國聖教在羅馬帝國的合法地位,並且,還會適當的讓出一部份權力。

    想想,那些加入了護國聖教的宗教,他們可以堂而皇之的進入王廷參政,甚至掌握一部份的這國兵權。如此,也就等於他們的宗教,正式登上世界舞台。

    而以他們這些超級高手的實力,只要進入了羅馬帝國的政體,那麼恐怕就沒有人再趕得走他們。那麼假以時日,他們的宗教在羅馬帝國的影響力就會越來越大。屆時,政教一體,他們這些宗教在羅馬朝廷當中,也能夠影響得到其皇帝的決定。

    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骨感的。

    護國聖教派出去刺殺大漢帝國皇帝的超級高手,可以說是他們這些宗教所能派出去的最強大的力量了。但是,能夠逃回來的,一共都不到十人。

    這個損失,對於護國聖教來說,無疑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也是他們始料不及的。

    尤其是那些超級高手帶去的聖器,幾乎全都落到了大漢帝國手上。這些聖器的失落,比他們直接損失了那麼多的超級高手的損失更大。

    或者可以說,失去了那些聖器,護國聖教當中的許多宗教,可以說就等於直接解散了。沒有了聖器,他們憑什麼召令他們的教徒?

    這樣的打擊,是致命的。

    羅馬帝國帝都議事大殿,羅馬帝國皇帝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冷眼看著護國聖教教主保羅,嘲諷的道:「保羅閣下,現在你還有什麼話可說?集合了那麼多的高手,居然都失敗了。如此的話,你們的護國聖教還有必要存在麼?你們拿什麼來護國?就是如此護國麼?這樣的話,又如何能成為國教?」

    「陛下……」保羅一臉苦澀,千算萬算,他真的算不到會失敗的啊。本來是多好的一個機會?只要他們的超級高手,可以刺殺了大漢帝國皇帝,那麼就可以證明他們護國聖教的強大。

    其中,其實也有一種隱性的暗示,就是可以讓羅馬帝國皇帝看到,他們這些宗教,在羅馬帝國是不可或缺的。他們有能力有實在殺了大漢帝國皇帝。那麼反過來,亦有能力有實力對羅馬帝國皇帝形成威脅。

    而有這個威脅存在,讓羅馬帝國皇帝看到,就可以讓他不得不重視甚至是敬重他們這些宗教。如此,他這個護國聖教的教主,不敢說就可以跟羅馬帝國皇帝平起平坐,但自始,他就等於是在羅馬帝國皇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有了這樣的一個身份地位,那麼他們就可以擴大他們的宗教的影響力,直到某一天,整個羅馬帝國都是他們的宗教說了算。

    可現在,刺客們的失敗,損失慘重,直接讓他們失去了這一份讓他們自信的實力。如此,在羅馬帝國皇帝的面前,也不敢再公然的頂撞。

    「陛下,這次應該是一個意外,我們應該還有機會……」保羅不甘心,他希望羅馬帝國皇帝能夠繼續信任他,起碼,能夠支持他繼續針對大漢帝國方面的刺殺行動。

    「機會?你們認為還有機會?」羅馬帝國皇帝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打斷了保羅的說話,毫不客氣的道:「你以為大漢帝國方面還能給機會我們嗎?現在,本王懷疑,因為你們的刺殺行動,恐怕已經激怒了大漢帝國。如本王所料不錯,大漢帝國的大軍,恐怕馬上就會對我們羅馬帝國發動進攻。而這一切,都是因為你們激怒了大漢帝國的後果!」

    同樣作為一個強大的帝國的皇帝,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只需要置身切地的站在大漢帝國皇帝的立場上考慮一下問題,那麼就很輕易的得出了這樣的一個推測結論。

    試想,換了是另外的一些比自己弱小的帝國,他們敢派出刺客來刺殺自己的話,那麼自己也一定會非常憤怒,肯定會第一時間就對那些小帝國進行報復。

    因此,他幾乎可以預見,大漢帝國攻擊在即。

    他綜合大漢帝國滅安息帝國的情況來看。他認為,大漢在奪取了安息帝國之後,估計會如當年奪取了貴霜帝國那樣,會先肅清所佔帝國內部的殘餘勢力力量,然後將整個帝國地區控制在手上之後,才會考慮對下一個目標的攻擊。

    所以,他認為,自己的羅馬帝國起碼都可以跟大漢帝國周旋數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漢軍就像控制統治貴霜帝國的那樣,要花上三幾年的時間來統治安息帝國。那麼,他的羅馬帝國方面,也就等於有三幾年的時間的緩衝。

    那麼他的羅馬帝國方面,就可以更加從容的佈置好羅馬帝國的防務問題。

    哪怕最後可能也不敵漢軍的攻擊,但他認為跟漢軍周旋三五年還是沒有太大的問題的。

    但現在,他真的不敢想像,被激怒了的大漢帝國對他們羅馬帝國的威脅。

    「陛下,話雖然是這麼說,但是我們大家都知道,就算沒有我們護國聖教的行動,大漢帝國也一會樣向我們羅馬帝國發起進攻的,這只是時間的長短的問題。因此,在下認為,除了我們羅馬帝國的大軍,在正面阻擊漢軍之外,我們還應該繼續對大漢帝國皇帝進行刺殺,因為現在的形勢,是對我們不利的。只有殺了大漢帝國皇帝,我們羅馬帝國的危機才有可能真正的獲得到瓦解。」

    保羅道:「哪怕我們難以刺殺了大漢帝國皇帝,可是由我們護國聖教的人對漢軍的一般軍將等進行刺殺,這多少都可以對漢軍靠成一定的騷亂啊。」

    「是嗎?那麼你們就繼續好了。不過……」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似乎都懶得再與保羅討論這個問題了,揮手道:「現在大戰在即,帝國方面恐怕難再給予你們更多的支持了,另外,護國聖教之名,有點名副其實,不太可能成為羅馬帝國國教了。你們好自為之,下去吧,我們接著下來要商討一下帝國大軍如何調動及對抗漢軍進犯的軍事機密。「

    「這、這好吧,不過陛下,我們一定會繼續我們護國聖教的神聖使命的,請陛下拭目以待!「

    保羅知道沒法再與皇帝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談下去了。刺殺的失敗,已經讓他對護國聖教完全失去了信心。另外,皇帝對自己的確有著深深的戒心,如非他們護國聖教真的刺殺了大漢皇帝,要不然,皇帝不可能讓他們這些宗教入主朝廷的。現在,他亦沒顏面再留在朝堂上了。只好悻悻然的退走。

    待保羅走後,羅馬帝國皇帝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冷哼了一聲道:「哼!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他們這些什麼的教派,最擅長的就是妖言惑眾,還妄想成為國教?簡直不知所謖。」

    殿堂中,許多軍將大臣都不敢接皇帝的話,因為他們多少都知道這些宗教的高手不太好惹,皇帝不懼他們,但他們這些一般的臣屬卻不敢輕易的招惹。

    不過,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也沒有再跟臣屬討論保羅的事了。

    他現在,只是想讓下面的人想辦法抵敵住大漢帝國的進攻的問題。

    還好,從一開始,他就沒有將所有的希望都放在護國聖教的刺殺上面來。因為他很清楚,想要針對大漢帝國皇帝的刺殺,不是那麼容易成功的。

    所以,他羅馬帝國的軍馬,防禦佈置,該如何的還是如何。

    經過商議之後,不管大漢帝國是否會馬上向他們發起進攻,他們都要盡快的做好應戰的準備。
regn13 發表於 2018-2-13 00:17
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人民的「海洋」

    羅馬帝國方面早就已經感受到了戰爭的緊迫感,對於情報上的刺探收集工作,也早就重視起來。他們這段時間,就一直都密切的監視著漢軍的動靜。

    所以,現在就算漢軍馬上向他們發起進攻,他們也已經有了一定的準備,不再如早前那般措手不及。

    怎麼說,羅馬帝國也的確是一個強大的帝國,哪怕他們接連遭受到失利,可是,有些方面的工作,做得還是比較好的。

    相比起早前的安息帝國而言,羅馬帝國起碼還可以做得到中央集權,其皇帝發出的命令,羅馬帝國的軍民依然還能聽命。其帝國的民生經濟雖然衰退得厲害,但還不至於完全失去了控制。並沒有像安息帝國那樣,漢軍都還沒有真正向其發起進攻,他們就已經四分五裂,各種的背叛動亂。

    這也是羅馬帝國跟安息帝國的最大分別所在。

    在羅馬帝國,下面的民眾以及奴隸們,他們還沒有對其帝國徹底的絕望,王權在其帝國民眾的心裡,依然還是那麼的神聖。哪怕他們早前一下子損失了大大數百萬的軍民,可是,在羅馬帝國境內,還沒有出現太多的叛軍,整體還沒有陷入不可控的混亂局面。

    這也是羅馬帝國跟安息帝國的國情有著很大分別的原因之一。因為相對而言,羅馬帝國的民族種族,相對要純粹了許多。

    羅馬帝國其實就有點似大漢帝國,在大漢帝國,是一個以漢人民族為主體的帝國,大漢帝國的文明傳承,其乎都是漢人的文明傳承。而羅馬帝國呢,其實就是羅馬人,而羅馬人,實際就是以日耳曼人為主的部族人。他們從中歐地區遷入,漸漸的發展壯大。

    當然,還有希臘人、凱爾特人,猶太人等等。但是這些種族人,在外貌膚色上差別並不是太大,互相之間的融合以及認同度較高。尤其是在他們的文明融合上,亦在互相影響著,慢慢的成為一體。

    如此,在這個實際上還算是奴隸制帝國的羅馬帝國,皇帝的王權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下面的民眾奴隸,輕易不敢起義反叛。

    就目前的形勢而言,羅馬帝國的人,面對大漢帝國的入侵壓力,他們只會一致對外,不會輕易的脫離羅馬帝國中央集權的控制。

    早前的安息帝國,其帝國境內的民族部落成分太過複雜,其帝國民族種族之間,一直都存在著互相傾扎的跡象。所以,一旦強勢的帝國王室對地方失去了控制,那麼必然是一個混亂的局面,那些不同的種族部落,爭先恐後的脫離帝國君王的統治。

    事實上,現在的羅馬帝國,在大漢帝國的強勢威脅之下,原來許多不少依附於羅馬帝國的部族或是小王國,他們就算是有心想要脫離羅馬帝國中央集權也會顯得有心無力。

    原因無它,因為羅馬帝國本土半島在表面上,是處於一個更安全的後方。這就使得羅馬帝國本土半島之外地區的勢力或是小王國要先面對大漢帝國的威脅。

    除非他們面對大漢帝國的攻擊時候,第一時間就向大漢投降,要不然,他們一旦脫離了羅馬帝國的中央集權,那麼他們就只有滅亡,自取滅亡。為此,他們若還想要繼續生存,還想要擁有他們眼前的財富與既定的權力,那麼他們就必須要繼續依附於羅馬帝國中央政權,要倚仗羅馬帝國來一起共抗漢軍。

    沒有人會願意將自己既有的財富與權力,生命與自由拱手讓給敵人。只有還有一絲機會,還有一線希望,他們都會跟漢軍抵抗周旋到底。

    也就是說,在某個意義上來說,羅馬帝國近段時間,反而是他們最為團結,所有人都抱成一團的時候。

    這裡面,也的確有著他們帝國的那些宗教的影響作用。宗教聯合起來,成立了一個護國聖教,這也就等於是讓那些有如一盤散沙一般的宗教暫時有了一個共同的語言或者說是忠旨。

    既然有了一個共同的目的,那麼原來的那些互相不相干或是互相競爭、互相敵對、互相排斥傾扎的宗教就有了一個破冰的契機,使得他們的廣大信徒能夠和平的走到了一起。而那些宗教的廣大信徒對一般的平民會有著極大的影響力,關鍵的是他們宗教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盅惑的作用。

    綜合種種原因,此時的羅馬帝國,的確是已經嚴陣以待,做好了隨時抵抗漢軍侵犯的準備。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現在的羅馬帝國,其實是佔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各種有利因素。或者還可以加上哀兵必勝的這一點因素,所謂化悲痛為力量吧。

    因此,姑且不談實力的因素,此時的羅馬帝國方面的軍民對漢軍的確是怨念滿滿,仇恨敵對的態度是達到了極點。

    如此,漢軍想要直接在正面打敗他們,攻破他們準備充分的防線恐怕還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尤其是漢軍如果還想要確保自軍以較少的傷亡代價打敗羅馬帝國,這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另外,這樣的情況,也會使得漢軍不太可能如不久前攻擊安息帝國的那樣,將漢軍大軍分別數路甚至是數十路的軍馬穿插攻擊了。

    在安息帝國,漢軍的各路軍馬,在快速穿插攻擊的過程當中,並沒有遭受到太多安息帝國各地的軍民的激烈的抵抗或反擊。各自為政的安息帝國各地的軍民,遠不是漢軍的對手。

    但在羅馬帝國,他們有著帝國王室的號召力以及約束力,還有著宗教對一般奴隸民眾的影響力。再加上一般民眾對漢軍的敵視仇恨,這些種種的因素加起來,就能在無形中讓羅馬帝國的軍民成了一支有目的,有信仰,有著一股精神的軍馬。

    可以預見,漢軍將會遇到羅馬帝國的強力抵抗。

    假如說,漢軍再穿插進羅馬帝國內部地區的時候,那麼在羅馬帝國境內,可能就會碰到舉步為艱的局面。因為穿插進羅馬帝國境內的漢軍會面對方方面面的敵人。

    可以說,在種種因素的推動之下,現下的羅馬帝國,已經迸發出了一股難以言喻的力量。隱隱的契合了某種戰爭法則。直白點來說,這已經成了羅馬帝國的一場人民的戰爭。現在的漢軍所面對的,已經不僅僅只是羅馬帝國方面的帝國軍馬,而是整個羅馬帝國的人民海洋。

    這樣的情況,其實真的是一種巧合,在無意之間,羅馬帝國被動的走到了似乎完全有利於其帝國的局面。

    這樣的情況,亦大大的振奮了羅馬帝國皇室,更讓他們堅定了要與大漢帝國抗爭到底的決心。

    傾巢之下焉有完卵?所有的羅馬帝國人,他們此際都團結一心,誓要保衛他們的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皇帝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給下面下達的準備應對漢軍進攻的命令,演變成了一道新的戰爭動員令,更多的民眾加入到了對漢軍的防備作戰當中去。

    這些對於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無疑是一個意外驚喜。他後來又想了想,覺得目前的確不易和那些宗教鬧得太僵。為了能夠敵住漢軍的攻擊,確保羅馬帝國本土不失,爭取將漢軍擊退的機會。他也暫時壓下了對那些宗教的顧忌,召來保羅等一些宗教的高層,對保羅等一些宗教的高層進行了安撫。

    並且,為了安穩住這些宗教高層的心,為了能讓這些宗教高層的高手為自己作用。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一咬牙,乾脆正式命名護國聖教為羅馬帝國的國教,封保羅為護國大國師,主持所有宗教的節制與調配事宜。

    這也是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高明之處。因為他知道這個什麼護國聖教只是一個臨時成立起來的宗教結盟的稱呼罷了。實際上並非是真正的一個獨立的宗教。

    他封這個護國聖教為國教,一點都不擔心自己的皇權將來會被這個宗教削弱。

    因為他知道,護國聖教良芥不齊,眾多的宗教互相的衝突是很尖銳的,以後肯定不會同一條心。何況,他也只在乎眼前,現在利用護國聖教的影響力,可確保帝國民眾能夠同一條心,一起共抗漢軍。

    至於將來,這個就留待有將來再說。

    當然,暫時漢軍其實還不能說要向羅馬帝國發起進攻就能進攻,除非是直接讓駐軍在土耳其地區的真正漢人軍隊向羅馬帝國進攻。但是,這並不付合大漢帝國的利益,不管大漢方面現在是多麼迫切的要對羅馬帝國進行報復,卻也不會急在一時。

    趙雲、太史慈、戲志才、賈詡等人,其實都是非常理智的人,也都是對劉易的內心想法非常清楚的人。

    所以,哪怕現在的漢軍對於護國聖教刺殺劉易的事有多麼的氣憤,多麼的想馬上對羅馬帝國進行進攻報復。但是趙雲等人,都不會衝動。

    他們不會忘記初衷,那就是利用印度軍團、波斯軍團、阿拉伯軍團等等的部隊去跟羅馬帝國的軍馬互耗兵力人口。

    如此,漢軍所謂的準備攻擊羅馬帝國的準備,其實就是調動印度軍團、南洋軍團以及加快速度組建波斯軍團、阿拉伯軍團而已。待這些軍團的軍馬到位,就會讓這些軍團先向羅馬帝國發起進攻。

    也只有這樣,才符合劉易與他們一起制定的戰爭計畫,也才符合大漢帝國的切實利益。

    劉易如此,其實就是想到世時候,M國對待華夏的策略。丫的,M國自從那次跟華夏的直接交鋒失敗之後,就一直在挑唆華夏周邊的國家,無所不用其極的挑畔華夏,總想挑起戰爭。如越南、小日島國、棒子國,印度阿三等等,這些愚蠢的傢伙,甘願為奴,不停的製造一些事端。

    如果華夏忍不住動手了,那麼怕就真的落入了M國的圈套,硬生生的被拖入戰爭的泥潭。這戰爭一起,若不能以雷霆之勢在短時間之內解決,那麼就真正的被拖住了。然後就只能眼看著M國坐收漁翁之利。

    反正,華夏在後世發展時期,真的被那些小國弄得挺窩心的。明明可以一拳擊倒那些愚蠢的傢伙,但是卻不得不考慮站在這些愚蠢的傢伙背後的龐然大物。

    打起來,出一口氣的確很痛快。可M國一旦參戰,那性質就不同了。

    當然,這裡扯遠了。劉易現在,其實就是採用後世M國的手段。逼著那些異族軍團去跟羅馬帝國死磕。漢軍在後面慢慢的收拾殘局,從中獲取最大的利益。

    雙方都在準備,戰爭一觸即發。

    而最先打響的戰爭,卻是阿拉伯征服戰。

    就在劉易與前來匯合的十萬禁軍穿越了沙漠之時,關羽、張飛、孫策等等大將,就馬上調軍開展了對阿拉伯半島地區的進攻。

    阿拉伯地區,在哈利德拉伊的嘴裡所說的七十二族三十六城。其實這些城鎮,基本都是分佈在阿拉伯半島的沿海區域。沙漠中部地區,只有小數的城鎮。

    阿拉伯帝國,在名義上,是屬於一個大帝國。但實際上,阿拉伯地區要比安息帝國的地區更混亂。當然不是指戰爭的混亂,而是指勢力分佈的混亂。

    他們大多都同為阿拉伯人,互相之間,其實反而是不會輕易的開啟戰爭。這倒也不是說他們是和平愛好者,而是他們很難承受得起戰爭的消耗。

    想想,在這個古時代,他們這些阿拉伯人各個部族分別生活在各個綠洲,沿海的一些區域。他們無論是哪一個部族,都很難發展得起來的。地域環境嚴重的限制了他們的發展。

    他們誰都生存困難了,哪裡還有什麼心思去打仗?就算是要搶地盤,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戰爭一旦打起來,對於他們雙方來說都是致命的打擊。

    一個部族的滅亡,對於生活在沙漠當中的阿拉伯人來說,實在是太過容易了。一場風暴,可能就可以讓他們的一個沙漠綠洲消失,一座城鎮的人消失。

    這樣的情況之下,就連搶地盤似乎都沒有太大的意義。
regn13 發表於 2018-2-13 00:17
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炮灰軍團

    阿拉伯地區還不是後世石油當道的時代,所以,現在給人的感覺,只有兩個字,貧窮。    .      .   

    當然,也不僅僅只是貧窮,還荒涼落後。

    面對著這樣的阿拉伯地區的部落,他們根本無從抵抗漢軍的攻擊。事實,其實算是以前的安息帝國,要攻滅他們也不是太過困難的事,只不過,他們似乎還真的沒有什麼可值得安息帝國去侵略的。

    這些情況,其實跟以前的大漢西北以及東北的地區有些類似。相對於大漢原而言,那些西北大漠、東北寒冷的森林草原地區,落後荒蕪,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因此,如非必要,大漢原根本不會發兵去攻掠那些地區。

    也正是如此,歷古以來,都是那些落後荒蕪地區的野蠻異族侵掠大漢,而非大漢土去掠奪他們。

    安息帝國與阿拉伯地區也差不多是如此,歷來都是那些野蠻的部族掠奪安息帝國。

    不過,隨著人類的發展進步,阿拉伯半島地區出現了政權之後,半島沿海地區便漸漸的出現了一些較大的部族,明的誕生,讓他們也慢慢的發展了起來。從而也有了王國,有了城池。

    但阿拉伯地區的發展始終都是有限的,難以真正的發展強盛。直到後來,他們入侵安息帝國地區成功,大量的阿拉伯人遷到了安息帝國地區,才有了他們阿拉伯人的盛大,也才有了後世的阿拉伯世界的延續。

    可現今,他們面對漢軍的兵鋒,他們只能投降屈服,不太可能弄得出太大的風浪。

    落後貧窮的民族,由他們民族青壯隨意聚集在一起,拿著簡陋武器,沒有什麼的訓練,更沒有什麼的紀律,有如一盤散沙的士兵……或者都稱不是士兵。

    如此他們如何跟漢軍叫板?加,他們也絕對想不到漢軍會向他們用兵,他們也基本沒有什麼戰爭的準備。

    其實對於他們來說,也不是說沒有準備,只是有準備跟沒有準備差不多。他們的經濟情況,是不允許他們集結起太多的人馬,不允許他們的青壯脫產成軍。

    早前的帝國盟軍,阿拉伯地區的一些帝國及部族,的確出兵參與了巴基斯坦防線的構建駐防。但實際,他們並不是前去戰爭的,而是去吃糧做苦力的。

    可以說,阿拉伯地區,在漢軍的兵鋒一到,他們只是徒勞的稍作反抗,然後不得不投降順服。其實早前,從海面出現的漢軍水軍,也已經讓沿海的阿拉伯人吃了不少虧,那時候,他們已經對漢軍產生了敬畏之心了。

    很快,隨著漢軍向阿拉伯半島的推進,沿途所到,收服了大量的阿拉伯人。

    漢軍迅速的將那些阿拉伯人給召集了起來成軍,隨後便由一些漢軍的監督看押之下,將那些剛剛成軍的阿拉伯軍團往土耳其地區調動。

    大漢現在,完全不是將這些阿拉伯軍團當作是炮灰來使用。最多是在召集他們成軍之時,以及將他們調動往土耳其地區的過程當,對他們進行一定的軍事訓練,利用行軍來練軍。看他們能夠學到多少了。

    另外,到了土耳其之後,漢軍也會將他們給裝備起來,這也是大漢方面的義務吧。對他們進行簡單的訓練,並給予他們更加精良的裝備,哪怕是要將他們當作炮灰的派戰場,但也算大漢對他們做到了仁至義盡。

    要知道,大漢方面,不管是對哪一個地區的異國軍團,在軍糧從來都不會吝嗇。有理無理,歸順了大漢,加入了漢軍之後,他們這些原本是生活困難,可以說是飢不裹腹的人,都可以頓頓吃飽,甚至還有肉。這樣的待遇,他們是從來都沒有過的。

    還有,在裝備方面。大漢自然不可能給他們直接裝備大漢漢軍的糧良制式裝備。可是,大漢自從西征以來,在貴霜帝國、安息帝國以及匈奴人,還有不久前一下子滅了數百萬的羅馬帝國的軍民。從這當,漢軍都不知道收檄了多少這些帝國軍隊的武器。

    這些武器,在戰爭當,被毀去了許多,並且,當的少武器也都被漢軍拿去熔掉重鑄了。如那些被漢軍的刀槍砍斷擊毀的西方帝國士兵的刀劍、衣盔等等。這些漢軍方面本來看不眼的,一般都會集起來熔掉重新打造武器裝備。

    但是,那些沒有被毀的刀、劍、衣甲,會被利用起來,裝備給印度軍團又或是波斯軍團。現在也可以用來裝備阿拉伯軍團。

    那些武器裝備,自然遠不及漢軍的制式裝備精良,可是,相對於他們西方世界而言,卻是最好的。再相對於阿拉伯世界而言,那些強大的西方帝國的軍隊的制式武器裝備,更是他們做夢都想得到的糧良武器裝備。

    所以,不管那些阿拉伯人一開始在漢軍的兵鋒之後不得不屈服投降,不管他們是什麼的心態,是否對大漢仇恨。可是,在他們自從歸順了大漢不用再餓肚子,到他們獲得的那些精良的裝備之後,他們潛移默化之下,自然的默認了自己是漢軍的身份,軍的命令,自然也會遵從了。

    其實這也不能不說,是這些落後民族的悲哀。似後世,華夏大地軍閥混戰時期,以及抗戰時期。落後的華夏民族,有多少人是被抓夫了戰場?又有多少人成了炮灰?其實不說抓夫了,只要有一口吃的,那時代的人都會為了這一口吃的去拚命。

    現在的阿拉伯人也勉強算是這樣的一個情況吧。

    只不過,現在的阿拉伯人相對而言,卻也要後世華夏的悲慘時代的人好得多了。起碼,大漢是真正的能給他們飽飯吃,還能給他們武器裝備。

    雖然是炮灰,但是只要他們勇敢作戰,在與羅馬帝國的戰爭當,還是能夠活得下來的。哪怕是炮灰,他們也未必是必死之局。

    另外,對那些阿拉伯部族,除了抽調了他們的青壯之外,對那些老弱婦孺,大漢也是較懷柔的。起碼,只要他們歸順了大漢之後,大漢不會對他們斬盡殺絕,能給他們活下去的希望,甚至可以帶給他們更美好的生活。

    嗯,這些不細表了,其實跟治理安息帝國人差不多。

    還是那句話,大漢是要征服這個世界,並不是要滅絕這個世界。

    不管漢軍對阿拉伯地區的進攻以及源源不斷的組建阿拉伯軍團開到土耳其地區。

    劉易這個時候,已經率軍到了阿拉伯西端的蘇伊士地區。

    這個地區,是蘇伊士運海與紅海相連接的起點地區。

    蘇伊士,在後世是屬於埃及的一個港市。其地理位置剛好處在亞非兩大洲之間。

    現在嘛,卻也是一個已經發展得有點繁榮的港口城鎮。

    早前已經提到過,蘇伊士運河開鑿始於埃及法老三世約公元前1874年。不要說距離後世了,是現在的三國時代,也已經有了兩千來年了。

    以前一開始開鑿,是先從蘇伊士開始的。所以,儘管蘇伊士地區,不知道歷經了多少的戰亂,但是依然還是一個相對較為繁榮的港口城鎮。

    劉易率軍來到的時候,甘寧的水軍早已經攻佔了這些地區,並且,居然已經打通了一段蘇伊士運河的通道,漢軍的水軍船隊,已經能夠進入大苦湖。

    漢軍水軍在甘寧的統率之下,也控制了整個大苦湖,已經征服了附近的埃及地區或是阿拉伯地區的部族,強行徵召了許多當地的青壯,正在日夜不停的開挖著運河。

    他本人,已經率一支漢軍精銳,帶著負責設計運河水閘的工程隊人員,前往探測河道及建立水閘的位置了。

    劉易獲知情況,自然是大喜,沒有想到甘寧的動作會這麼快。而更讓劉易感到驚喜的是,周瑜居然在蘇伊士。

    原來周瑜被劉易調回大漢組建新的漢軍水軍新軍。在組建成軍的過程當,有不少困難與阻礙,但是卻並沒有影響他組建新漢軍水軍的進程。

    畢竟,周瑜是在江東地區組建新軍的,曲阿的造船廠也會全力配合。他在江東地區的名望也極大,何況帶著劉易的聖旨命令。算是有阻礙,也不會明著來阻繞。

    其實,近年來,出海的漢軍水軍,早有了許多周瑜所組建的新漢軍水軍的船隊。

    漢軍西征之後,其實從征服了南洋地區開始,漢軍水軍船隊頻繁的往來於南洋與長江口岸。

    可以說,發展到了現在,漢軍水軍在特定的海域航線航行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了。

    現在,其實已經不僅僅只是漢軍。自從大漢統一了之後,沿海地區,已經開始出現了私人的船隊。也是說,在海航行的,已經不僅只限於漢軍水軍了。

    當然,那些私人的船隊,其實跟漢軍水軍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的。隨著漢軍的發展,洞庭湖的船廠以及曲阿的造船廠連續不停的生產船隻,一些舊船以及稍為落後的戰船,被淘汰了下來。而這些被漢軍所淘汰的船隻,成了民間搶手貨。有關係的人,會將那些漢軍水軍淘汰下來的船隻,組成了他們私人的船隊。

    其實,大漢發展迅速,各行各業都形成了產業鏈,商業經濟的繁榮,有了許多的需求。往來販運各種商品的船隻,如果僅僅是依靠漢軍來運輸,那麼是不太可能真正發展得好的。漢軍船隊,主要是為了戰爭服務,商業的東西,始終還得要交由民間商人去做。

    換句好聽一點的話來說,是軍方不能與民間爭利。船運業的發展,不僅可以養活許多人,也可以讓許多人富裕起來。

    遠洋航運,民間船隊或者還不可以,但是在江河湖泊,大漢沿海甚至是南洋地區的航務運輸,一些私人的船隊都可以勝任了。

    當然,有利也會有弊。原來的一些富商也參與到了發展航運業,還有朝廷的一些官員也參了一腳。

    主要是這裡面的利潤太大了,大到了讓人不能淡定,誰見了都會眼紅的地步。

    大漢朝廷,如果有劉易在朝廷坐鎮,那麼不管什麼都可以壓得下去。但是現在劉易並不在朝,並且已經離開大漢朝廷兩三年之久了。原來的一些派系,或是地方系,或者原來有些恩怨的朝臣之間,自然開始有了明爭暗鬥。

    當然,這些還不會影響到大漢發展的地步,暫時來說,因為有了一些明爭暗鬥,卻也等於是促進了競爭,表面看來,還算是好事。只是以後發展下來會如何,那不好說了。

    周瑜是南方都督,負責組建漢軍水軍新軍。在江東有著極大的權力,如此,他也不可避免的捲入了一些事當去。

    他隨一支漢軍水軍船隊一路到了蘇伊士來,其實是不想捲入那些爭鬥麻煩當。

    自然,現在劉易也不知道大漢的現狀是如何的。從平時傳來的奏表來看,大漢現在的發展還是不錯的,並沒有出現什麼不可控的問題。

    先不說大漢本土的事。

    劉易見到周瑜真的很高興,劉易也沒有向他詢問現在大漢的一些情況,而是只專注於眼前。

    劉易現在,也只關心這個蘇伊士運河什麼時候可以開通航行,漢軍的水軍何時才可以直接進入地海,前往攻擊羅馬帝國。

    通過向周瑜的瞭解。

    劉易瞭解到,現在漢軍水軍在蘇伊士地區,一共才只有三十萬左右的軍馬。其十來萬是漢軍原來的水軍老兵,差不多二十萬是周瑜應甘寧之邀,不久前才遠洋來來的漢軍水軍新軍。

    同時,隨同周瑜的水軍新軍一起來的,還有甘寧帶去探測的那支工程隊伍,另外還有不少各方面的大漢人才。

    漢軍水軍的兵力,原本有大大數十萬,後來將江東軍轉為水軍,如此漢軍的水軍兵力有百多萬了,現在再加周瑜的水軍新軍,這個兵力更多了。

    但是,殺到蘇伊士來的漢軍水軍,才只有這二三十萬?

    /bk
regn13 發表於 2018-2-13 00:18
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開挖運河的困難

    別看漢軍動輒就是百萬百萬的,那只是漢軍的陸軍部隊。 .更新最快漢軍水軍總兵力也達到了兩百萬,但是大漢的軍隊,其實最忙碌的卻是漢軍水軍。

    可以說,漢軍的水軍,幾乎就沒有什麼的休整時間,從成軍開始,他們的吃喝拉撒,基本上都是在戰船上渡過的。

    漢軍水軍,要兼顧到方方面面,並不僅僅只是西方戰場。

    大漢的幾條大河以及那些湖泊的控制,以及運輸。還有往來高麗半島、倭國眾島,也還得要一部份漢軍水軍兼顧。他們運兵,運送物資、貨物,迎來送往的,忙得不可開交。

    從大漢到南洋,到印度洋,還得要從水路進入印度的一些河流去運送物資,以確保漢軍在西方戰場的物資的用度。將異國的有價值的產出商品物資運送回大漢等等。這些,漢軍水軍都要去做的。

    這也是為何在漢軍攻擊安息帝國泰西封的時候,漢軍的水軍並沒有從波斯灣進入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兩大河流參戰的主要原因之一。那是漢軍水軍一時也沒能特別的抽調出一支參戰水軍來了。何況,那個時候,劉易已經命令甘寧開始向紅海進發。那個時候,甘寧其實也只是臨時臨急的抽調了一支十多二十萬的漢軍水軍進入紅海海峽。

    進入紅海海峽之後,分別派出了一定的軍馬攻佔了一些港口,要留駐軍馬鎮守,以確保漢軍可以在那些地區站住腳,不被當地的帝國或部族勢力反撲。如此,到了蘇伊士之後,甘寧的漢軍水軍其實就只有十多萬人馬了。而再留下數萬人馬鎮守蘇伊士港口城鎮之後,甘寧也只能派出十萬左右的人馬去開挖蘇伊士運河。

    當然,他的這十萬人馬,主要是驅趕俘獲的以及強行徵召起來的埃及地區的青壯去開挖。

    但只有這十萬人馬,又能控制得了多少青壯民眾呢?

    周瑜率來了二十萬漢軍水軍的新軍之後,才讓甘寧有了更多的漢軍可用,可以騰得出人手來徵召驅趕更多的埃及青壯去開挖蘇伊士大運河。

    現在,可以說沿著計畫開挖運河的線路四周兩三百里之內的埃及或是阿拉伯地區的民眾青壯,都幾乎被甘寧派軍去強行抓來了。

    據周瑜所知,甘寧已經徵召了約五十萬青壯,不分晝夜的開工,正在拚命的開挖著。

    周瑜本人留在蘇伊士,就是為甘寧解決後顧之憂,好讓甘寧更加專注於這一項龐大的工程。

    二、三十萬的漢軍,還有約五十萬的埃及、阿拉伯的青壯民夫。光是看這個數字,就只是一句話的問題,很簡單。

    但是,實際上卻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

    比如,這近八十萬人的吃喝問題,這肯定還得要另外徵召一些婦孺去幫忙給這八十萬人做吃的,如何可以保證讓這些青壯民夫能夠吃飽喝足,有力氣去為漢軍做苦力,這本身就是一些很繁瑣的事兒。還要確保不讓這些青壯民夫不作反。提防有敵人來攻襲等等。

    還有,總不可能讓那些青壯民夫赤手開挖運河吧?這又得要大量的工具。

    這些,原本都不是一下子就能全都解決的。

    還幸,周瑜這次帶來了不少人才,連鐵匠都有。當然,都是一些鐵匠學徒級別的,真正的鐵匠師傅沒幾個。這些人打製一些簡單的挖掘工具還是能夠勝任的。

    其實除了這些繁瑣的事務,還有對蘇伊士的統治。這些現在都是由周瑜來做。

    若非周瑜才幹過人,要不然許多事務還真的忙不過來。

    但是就算是如此,開挖蘇伊士運河的進程還是不盡人意,進展比較慢。

    任何時代,開挖運河都是一件大工程,絕對不是說要干就干的。必須要經過方方面面的準備工作,才敢動手。尤其是在這個古時代,很多時候,往往會因為一個大工程而耗光了一國的國力,進而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一個帝國的興衰成敗。

    而且,在古時代,但凡是進行一些大工程,基本上都會導致天下民眾受盡苦難。

    別的不說,就說華夏,在後世世人眼中,讓後人歎為觀止的萬里長城,與其說是用磚石砌起來的高大城牆,還不如說是不知道經過了多少華夏百姓用血肉去堆砌起來的一道血肉之牆。

    萬里長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到秦皇一統天下,將原來一段段的城牆壕塹連接起來,成為真正的萬里長城。

    其中,秦始皇徵召是百萬民夫去完成修築。以前春秋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所修築的那些城牆壕塹讓多少民眾流了多少血汗不說。就說秦始皇所徵召的那百萬民夫,最後不知道還有幾人能活著返回家鄉?

    有人統計過,其實自春秋戰國開始修建萬里長城開始,一直到後來的明清時期。嗯,華夏在秦後,其實歷朝歷代都會對萬里長城進行修築完善。所以還有唐長城或者是明長城的朝代長城的說法。反正,估計華夏人投入去修築長城,並且是在修築長城的過程中,因工因勞累等等的原因而死亡的數字,那是超過了一千萬的數字,讓人觸目驚心。

    後世我們所看到的萬里長城,在它的古老質樸,雄壯偉岸的背後,其實就是用華夏人活生生的性命血肉堆砌起來的。

    另外,秦皇修建阿房宮,後來的大隋楊廣修建京杭大運河等等,都直接影響到了其國運的存在。

    因為在古時代,如果沒有更強的經濟支持,在沒有一些先進的機械設備輔助,純靠人力去幹的話。哪怕完成工程之後,有利於後世千秋萬代,但在當時,就的的確確是一件勞民傷財的事,甚至可以說是一件天怨人怒的事。

    特別是在當時的掌權者,根本就不拿那些民夫當人看的情況之下。這些就是典型的官逼民反。

    基本上,但凡是徵用太多民夫去進行一些大工程的古代王朝,他們就似是隨著工程的進展而耗光了其國運。很快就會導致辭其國滅亡,改朝換代。

    放在西方,其實也是一樣的。歷史上,開挖蘇伊士運河,也同樣是歷經了兩三千年之後才真正的完成,而第一次的開挖,都是讓人聞虎色變的,在其過程當中,必然會有大量的民夫在工程當中丟了性命。

    還好,開挖運河遠不及華夏在那些崇山峻嶺上修建萬里長城來得艱辛凶險。所以,雖然有不少民夫傷亡,但那些都是因為疾病或是勞累而亡。又或者是被那看監督的掌權者打死。

    說這些,而是說,漢軍對於埃及以及阿拉伯地區的人來說,本來就是侵略者。漢軍驅使他們去開挖蘇伊士大運河,他們是極度恐慌的,同樣,也是極為不甘心的。他們的反抗意識很嚴重,消極怠工,不時有暴亂發生。這些,都給漢軍帶來很大的麻煩。

    還有就是,現在的三十來萬的漢軍,似乎並不足以完全震懾住埃及王朝。

    或者說,甘寧與周瑜所率的漢軍,他們一來,主要的目的並不是要去消滅攻戰埃及地區,二來,他們的確沒有直接出兵攻擊他們的帝都開羅。所以,哪怕埃及王室已經久聞漢軍悍名,但是暫時還不打算就輕易的屈服。

    相反,他們反而有點想利用這次機會,完全擺脫羅馬帝國的控制,從此真正的再次掘起,重新恢復他們埃及帝國的輝煌。

    因此,此際的埃及方面,正在集結軍馬,準備要對漢軍進行打擊。事實上,甘寧來到蘇伊士之後,就不停的遭受到埃及方面的一些軍馬的襲擾。為了應付那些攻襲的埃及方面的軍馬,這是拖慢了蘇伊士運河開掘的一個主要因素。

    再有,開掘蘇伊士大運河也的確不是一件簡單的工程。

    因為所掘挖出來的河道,必須得要讓漢軍的大型戰船能夠航行才可以。

    因此,所挖的運河河深,必須得要有十米以上,若加上一些地勢的關係,真正的河深,其實遠不止十米的。再加上寬度的問題。

    這樣一來,就算是想快都快不了。

    劉易幸好來了,要不然,估計還不知道要什麼進候才可以真正的完成開掘蘇伊士大運河的工程,不知道何時才可以連通紅海與地中海的航運,不知道何時才可以直接從地中海攻殺到羅馬帝國的本土半島。

    對於大工程的開展,其實現在的大漢已經有了許多的經驗。並且,大漢所開展的那麼多大工程,並沒有如古時候的那些時代時期開展的大工程那樣,影響到了一個朝代的興衰成敗。

    而有些東西,其實是很難說明白的。

    只有劉易這樣的從後世穿越而來的穿越者,才明白其中的一些利害關係,也才能夠可以理清其中的利弊並系。才可以在不傷其國運、不會弄到天怨人怒、不會勞民傷財的情況之下,順利的開展一些大工程。

    而在這個古時代,所謂的大工程,其實就是建城、修路、挖掘運河、開礦等等。在這個沒有重型機械,純靠人力來幹的時代。只有劉易才能明白到要如何才可以順利又快速的推進這些大工程的順利進行。

    說白了,就是人文關係。

    要明白到這個時代,某個地區的民眾,他們需要什麼,想得到什麼,害怕什麼,恐慌什麼。如此,才能因利制導,引導那些民眾甘願被利用。

    像現在,在這蘇伊士,漢軍要如何做才可以讓那些埃及人、阿拉伯人願意為漢軍所用,甘願為漢軍賣力?

    甘寧也好,周瑜也好,他們其實都沒有抓住其中的一個關鍵點。

    或許,他們都有點操之過急,因而反而有點欲速則不達。

    而這個關鍵點是什麼呢?其實就是埃及王朝的法老王。

    只要擺平了埃及王朝現任的法老王,那麼許多問題就可以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而擺平埃及法老王,其實也並非就僅僅只有消滅了埃及王朝才可以的。

    適當的時候,可以通過外交手段,可威逼利誘。

    其實,從一開始,大漢征服世界開始,就並不是說要見誰滅誰。除了劉易決心要滅了倭國之外,別的帝國,其實並不一定說都要滅掉。

    舉個例子說,貴霜帝國,假如說,當時的韋蘇提婆,他能夠識時務的,看到漢軍大軍殺到,他馬上投降,願意按大漢的要求,交出軍政大權,其帝國稱號取消,將其國領土歸為大漢帝國的一部份。那麼他的命運可能是另外的一個樣,韋蘇提婆也根本不用死。

    別說什麼的民族節氣,國家榮耀什麼的。在這個古時代,尤其是在他們的西方世界,這些觀念還很薄弱的。

    韋蘇提婆只是不捨得放下他的王權罷了。

    但想想,韋蘇提婆與他的岳父畢克特,又有什麼太大的分別?畢克特在貴霜帝國的身份地位,也僅僅是在韋蘇提婆之下,人家為什麼就願意歸順了大漢?

    而畢克特歸順了大漢之後,現在的身份地位難道會比他原來的差?所獲得的東西又會比原來的差?假如韋蘇提婆願意歸順,真正的臣服於劉易,那麼劉易也不會真的殺了他,哪怕不太放心讓他繼續執掌貴霜帝國的權力,但也一樣會讓他過著不比他以往差的富貴生活。

    大漢帝國的強大,以及大漢文化的極強同化性,劉易根本就不懼這些歸順了大漢的西方世界的當權者還會有復起的機會。

    只要大漢對他們的地方進行了統治,漢人文化的侵蝕,讓他們深切的感受到了在大漢統治之下的美好,那麼他們又豈會為了一個所謂的民族節氣以及稀薄的國家榮譽感而去堅持他們的民族獨立性?

    可以這麼說,那些當權者,他們所在乎的,無非就是醉生夢死的生活,在乎的是財富,在乎的就是那一點虛榮的高高在上的那種感覺。

    從金字塔的頂端下來,他們不適應,不習慣不甘心成為人下之人。所以,他們才會寧死也不願歸降大漢。

    但實際上,他們才不會在乎自己的民族人的死活。
regn13 發表於 2018-2-13 00:18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埃及人的主要矛盾

    現在的古時代還不是後現代,政權的誕生,家國的觀念亦沒有形成一種深刻的概念。掌權者,那些帝國王室、奴隸主等等,他們其實是更在乎自身的利益。

    儘管地域領主的意識,以及民族意識是人類與生俱來的特性,各地的部族或帝國人都會有著較強的悍衛意識以及排斥性。但是,這些卻並不是說不能破除的。

    拿安息帝國的情況來說,他們從其古代文明到現在,歷經多次的種族文明的湮滅與更替。每一個外來種族部落攻佔了這些地域,最後都可以反客為主,成為這些地域的主人。

    劉易相信,無論是對於安息帝國地區,還是羅馬帝國、埃及王朝的地區,甚至是整個西方大陸,大漢只要佔領了之後,再施以統治,並且大漢確保百年或是數百年的強盛統治。那麼,以後他們的國家意識觀念,肯定會徹底的改變,不管他們是否還存在著民族、地域的排斥性,但他們的心裡,肯定就只有大漢這樣的一個國家的觀念。

    在大漢這樣強勢之下,大勢不可逆。劉易認為,不管現在大漢採用什麼的手段,又是否可以饒過一些現下西方世界的當權者,並不會影響大漢對他們地區的統治。

    而大漢現在的情況之下,劉易認為漢軍可以嘗試去跟埃及王室方面去溝通,爭取到埃及王室的歸順。

    劉易之所以有這樣的念頭,跟大漢現下的暫時情況有關。

    現在大漢最大的敵人是羅馬帝國,而非實力更弱的埃及。羅馬帝國亦是劉易意欲馬上解決的敵人,只有解決了羅馬帝國,那麼就等於是征服了全世界,如此,劉易也就可以放心的班師回朝,從而開展真正的工業革命,促使人類提前進入一個科技時代。

    另外,也是劉易考慮到隨著大漢對世界的征服進程,佔領的地區越來越多。使得漢軍就算有著更多的兵力,在要對所佔地區實行牢固的控制統治的情況之下,對每一個地區都肯定得要留駐一定量的漢軍軍馬,這樣,就使得漢軍看上去兵力龐大,但實際上,越到最後所能調動的兵力就越少。

    同樣的,大漢想要在全世界的範圍之內發展,並且還得要隱性的克制非真正的漢族人口的增長的情況之下,世界各地的主要生產力,將也會越來越少,起碼,在以後數十年當中,世界各地的生產力,也就是青壯勞動力,肯定會有所不足。

    所以,有時候,劉易認為也得要對一些帝國懷柔一些,使得他們真心順服大漢。如此,就可以更好的徵用他們的青壯人力。

    挖掘蘇伊士大運河,眼下,表面上看來,主要是為了大漢可以通過這打運河進入地中海攻擊羅馬帝國。可是,實際上,卻於埃及以後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這也不僅僅是對於埃及的發展了,其實相對於整個西方世界而言,這條運河都非常的重要。有了這條蘇伊士運河,也就等於是打通了亞歐非三大洲的水路交通紐帶,對三大洲的經濟發展都能起到重大的作用。

    為此,劉易決定全力爭取一下。因為,如果單純的依靠武力去解決,這就得要等上一段時間,等到漢軍攻佔了整個阿拉伯地區,讓漢軍可以抽調出更多的兵力前來之後才可以。但是劉易真的不想再等了。

    開挖蘇伊士大運河,在沒有後現代的機械設備的情況之下,全得依靠人力來完全這一項曠世大工程。就憑現在甘寧所率的二、三十萬的漢軍軍馬以及所抓捕來的五十來萬的民夫青壯,這肯定是不夠的。

    整條蘇伊士大運河,最少水深得要十米以上,運河河面少說也得要數十米寬闊,實際上,恐怕得要超過百米的寬度。要不然,漢軍的大型戰船就難以通航。這還是現在的漢軍大型戰船,劉易相信,將來工業科技發展起來之後,夠用用鋼鐵代替木材來製造出真正的海船的時候,將來的航海戰船的噸位肯定更大。

    所以,現在劉易要求,基本上是按後世的蘇伊士大運河的深度、寬闊度來開挖的。因為不可能現在開挖通航之後,到以後發現原來更大的船隻不能通航的時候,又再來加深加闊大運河。

    所以,劉易更希望,現在埃及帝國召集起來的,準備前來攻擊漢軍的那些人馬,不是前來跟漢軍交戰,而是都投入來對蘇伊士大運河的挖掘工作。

    不過,劉易現在對埃及的情況瞭解不多,現在漢軍雖然已經佔領了紅海以及蘇伊士港口城鎮,但是對埃及的控制區域並不大,不能更深入的去瞭解到埃及現在的狀況。還有就是想要派出斥候去偵察情況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語言以及人種膚色,就成了難以解決的難題。

    所以,劉易現在主要的,還是先要瞭解埃及地區的一些實際情況。

    吩咐周瑜自行去處理蘇伊士港口城鎮的統治等事宜之後,劉易躲進了房子,拿出太陽能手機,開始查閱有關於埃及的一些消息情報。

    查看了之後,劉易雖然自豪於華夏的文明歷史,但也有點為埃及的這個古老文明感到驚嘆。

    埃及的形成,居然是始於一兩萬年前。非洲因為氣候變化原因,使得非洲大陸的大部份地區都變成了不毛之地,成了沙漠地帶。活著的人便慢慢聚集在尼羅河流域生活。當時,埃及人還處於一個石器時代。但他們就在尼羅河流域生活期間,便發明製造出了弓箭,然後埃及人便進入了中石器時代,再到新石器時代、銅器時代。

    這段時期,就是埃及文明的遠古時代。到了公元前三千多四千年間。埃及實際上已經進入了文明時代。因為這個時期,他們的社會已經形成了貴族與平民之分,有了奴隸主與奴隸的階級劃分。至此,埃及王朝已經呈雛形,進入了王朝時期。

    也就是進入了早王朝與古王國時代。

    再在公元前兩千多年間,埃及真正的成了一個統一的王朝。這一點,相比起華夏秦始皇統一天下的時間,足足早了兩千多年。

    而埃及金字塔,就是在這個埃及統一時期,其王朝統治者,稱為神之子或是神化身的王朝君主所建。

    這個時期,埃及的文明已經到了一個極高的高度,有許多在後世所發現的科技,在後世都難以解釋得清楚。

    其中埃及王朝幾度興衰,這些劉易就不過多去深究了。

    劉易關注的是,從公元三百多年前開始,埃及就連接被一度強盛起來的希臘帝國所佔,

    一開始是希膜馬其頓亞歷山大大帝征服了埃及。(同時,亞歷山大大帝也滅了安息帝國的波斯王朝。此時期,埃及已經被波斯帝國統治了百多兩百年了。)

    亞歷山大大帝死後,留駐埃及的部將托勒密索特爾於公元前305年稱王,創建了托勒密王朝。

    但是埃及人肯定不會甘心的,尤其是在托勒密王朝的壟斷式的殘暴統治之下,他們一直都進行著起義反抗。但卻始終沒能真正的成功。

    很快,羅馬帝國掘起,於公元前30年,羅馬帝國滅了托勒密王朝,取而代之。但同樣的,羅馬帝國對埃及地區的統治,也一樣是專制殘暴,埃及人只能繼續由農民、牧民、奴隸等起義反抗。

    從公元前30到現在公元200來年間,埃及地區其實也是處於一種戰亂不斷的混亂時代。在埃及,其實還有許多的勢力地盤,是不受羅馬帝國所控制的。

    而羅馬帝國與早前的希臘帝國不同的是,羅馬帝國只是將埃及地區劃歸為其帝國的一個行省,並沒有像希臘帝國那樣,在其大帝死後,其部下在埃及脫離了希臘帝國稱王建立王朝。再加上,羅馬帝國更在意從埃及獲得利益,並不太重視在埃及地區的權力與控制。

    這樣一來,也給了埃及人希望。

    原來的埃及,歷經了千年的戰亂,似乎看到了他們埃及人再次掘起的希望。他們平時,可以隨便佔據一塊地盤發展,只須要按時給羅馬帝國納上一定的錢糧便好。這樣,也等於是讓他們有了一定的自由活動空間。但可惜,埃及人當中,也並非都是一條心的,畢竟他們的埃及王朝被滅了太久了,不說千年,就說被波斯帝國滅了的時候開始,約是公元前525的時候開始,到了現在公元203、4年期間。便是七百多年了。

    相隔了七百多年,現在的埃及人勢力當中,或者還有原來埃及王朝的王室後裔,可是已經沒有誰會再聽從他們的號召了。現在地埃及人,是他們當中有有能力者,以及一些積累了財富的奴隸主等等成了埃及各個勢力的首領。

    另外,脫離了希臘帝國自立的托勒密王朝在埃及畢竟都統治了近三百年。在埃及統治的希膜人,亦成了埃及的原住民,勢力還很強大。

    這些希臘人的後裔,在埃及統治日久,掌握著埃及的大量財富。而隨著希臘人與羅馬人的融合,使得這一部份掌握著希臘財富的勢力,成了羅馬帝國在埃及的代言人。

    埃及現在的主要矛盾,卻非是漢軍與他們的矛盾。而是古老的埃及人與新生的羅馬希臘人的矛盾。

    而又因為羅馬帝國在埃及其實也只是佔據著一些主要的繁華地區的城鎮,而對更多地區是沒有駐守軍馬的。所以,羅馬帝國方面,一方面通過那些原來的希臘人後裔勢力為他們搜刮錢富,另一方面,也默許了那些埃及人勢力的存在,哪怕他們在埃及稱王稱霸,只要不少了應納給他們的錢糧他們就不會理會。

    事實上,羅馬帝國方面,在某一段時間之內,若非沒有必要,都不會再派軍進駐埃及,對埃及人進行攻伐。他們需要的,只是一個名頭在埃及收取利益。至於這些利益是由原希臘人後裔貢獻給他們還是埃及人貢獻給他們,這些都無所謂了。

    加上,羅馬帝國方面也樂於看到埃及人跟希臘人後裔在互相爭鬥牽制,他們好從中兩頭收取好處。

    如有必要,羅馬帝國方面甚至還會扶持一下較為弱勢的一方。又或者偶爾會出面調和一下雙方的矛盾。因為不管如何,羅馬帝國看重的還是利益,他們也不希望看到埃及完全陷於一種混亂局面,這樣的局面不利於埃及人生產製造可供他們剝奪的財富。

    查閱了這些不多的資料後。劉易對埃及的實際情況也有了一個更為直觀一點的瞭解。

    略為思考一下之後,劉易覺得,還是得要從埃及人與他們的統治者之間入手。

    那就是拉攏一方打擊一方。

    而很明顯,現在大漢需要的是從量的人力,而埃及的人口是比較多的。那些大多都是埃及原住民。這些人就是劉易應該要拉攏的一方。

    作為統治埃及的羅馬帝國派駐的官員及軍隊,還有原希臘人的後裔勢力,則就成了劉易要打擊的一方。

    其實說白了,漢軍還是要出兵對埃及的那些主要城市進行攻擊。

    可是,在攻擊之前,劉易認為必須得要先與那些埃及人勢力取得聯繫,跟他們取得對話。

    因為相對於埃及人來說,無論是原來的波斯帝國還是希臘帝國,以及現在統治他們的羅馬帝國,還有現在正在攻擊他們的大漢帝國,這些全都是侵略者,都是他們的仇人。

    所以,不可能說漢軍去攻擊羅馬帝國的軍隊,滅了他們在埃及的政權就能獲得埃及人的好感以及認同。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這句話,埃及人肯定是不懂,更不會如此去想。

    所以,劉易認為,必須要先讓更多的埃及人知道大漢帝國跟原來統治他們的羅馬帝國、希臘帝國等侵略者是完全不同性質的。

    只要獲得埃及人的好感,以及認可,那麼大漢就可以順勢取代羅馬帝國,對埃及形成有效的統治,從而也就可以利用上埃及的廣大人力。
regn13 發表於 2018-2-13 00:18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進入埃及中部

    反正,劉易認為,在沒有與埃及人勢力取得聯繫,讓他們認識到大漢帝國與統治他們的羅馬帝國有何不同之處,讓他們自願歸順大漢之前,漢軍不宜馬上對埃及的主要城鎮發起攻擊。

    因為就算漢軍滅了統治埃及的羅馬帝國的駐軍,攻佔了那些城池,但跟著下來,漢軍還得要面對大量的埃及人的軍隊的攻擊。再發展下去,就發展成為大漢帝國與他們埃及人的不可調和的矛盾。

    當然,大漢自然不會擔心與埃及人的矛盾,但是漢軍在埃及的形勢一旦這麼發展下去,那麼肯定會影響到漢軍攻擊羅馬帝國的進程。在還沒能調來更多的漢軍之前,漢軍在埃及也只能採取一個守勢,如此,對蘇伊士大運河的挖掘,也會陷於停頓的局面。

    這樣的局面是劉易眼下不願意看到的。

    如此,略為考慮之後,劉易決定當即率軍進入埃及內陸地區,但是會避開埃及的主要城鎮,前往那些埃及人勢力的地盤。

    劉易瞭解到,尼羅河就是埃及人甚至是整個非洲大陸的生命之河。

    其河全長6600多公里,是後世公認的世界上最長的河流,要比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更長。

    而埃及所在,就只是這條由南往北流淌的尼羅河流入地中海的河口三角洲地帶。也因此造就了古埃及文明,以及現在埃及開羅四周地區的繁榮。

    據傳,希臘帝國以及羅馬帝國在攻佔了埃及之後,都派出了遠征軍尋找尼羅河的源頭,但是鈞以失敗告終,根本就沒有人知道尼羅河有多長,它的源頭到底在哪裡。

    而埃及人乃至非洲人,基本上都是生活在尼羅河沿河的地區。

    在現在的古時代,連尼羅河有多長都沒法探測到有多長,如此,對於非洲大陸的人口有多少永遠都是一個迷。

    說到人口方面,在埃及倒也有一點記述,就是有資料記述,埃及三角洲地區的糧食產生,可以養活他們埃及本地的一千萬人以及羅馬帝國亞平寧的兩千萬人。也就是說,如果現在的羅馬帝國有二千萬人口的話,那麼埃及本土就肯定會有一千萬人口左右。

    如此多的人口,就表示大量的人力,正是劉易所需要的。

    但是埃及的尼羅河河口三角洲地區,是埃及最為繁榮的地區,亦是羅馬帝國主要駐軍的地區。劉易要跟埃及人對話,自然不能到那些地區去,而是要繞過開羅,沿著尼羅河往上遊走。那些地區,活躍著大量的埃及人部族勢力。

    也正因為埃及人生活在漫長的尼羅河流域,使得羅馬帝國根本就不可能真正的對埃及人進行徹底的統治。如此,羅馬帝國才放棄對埃及的徹底統治,只是要獲取利益為主。

    劉易就率著十萬軍馬進入埃及地區。相對於埃及有可能有千萬以上的人口,可以隨時都可能組建起數以百萬計的軍馬來說。漢軍的十萬軍馬進入埃及腹地,兵力上就顯得很薄弱了。

    可是,兵力少是一會事,論起戰鬥力來,這支漢軍恐怕就完全可以橫掃整個埃及地區。

    所以,這已經不是兵力多少的問題。而是實力的問題。

    漢軍現在對埃及地情況的確不能算是太瞭解,但是,埃及哪裡有什麼的勢力軍馬,這些多少都已經偵察得到的。

    還有,哪些是埃及人的勢力地盤還是羅馬帝國與希臘後裔勢力,也是比較容易分清的。因為,可以從膚色上分辯得出來。

    埃及人的膚色是黃色的,也就是說,他們的膚色跟亞洲人是一樣的。

    不僅是膚色,連相貌特徵,也跟亞洲的黃種人有許多相似之處。只不過,他們的相貌特徵更有點傾向於印度人罷了。

    是否很奇怪?埃及人,中間間隔著阿拉伯地區的白人,還有安息帝國波斯人。卻有著純亞洲黃種人的皮膚以及相貌特徵。

    這些情況,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這埃及與亞洲之間是否有著什麼的必然關係。

    在有關於人類起源的問題上。有這麼的一種說法,是說人類的始祖其實是生活在非洲大陸,然後不停的遷徙,進入了歐洲與亞洲大陸。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就能說明埃及人與亞洲人應該是同宗同源的。只是這種說法也只是一種說法,並沒法證實。

    但不管怎麼樣,劉易相信,現在的埃及人相對於羅馬帝國的白人而言,肯定會更容易接受大漢的統治。尤其是如果大漢可以讓他們看到歸順大漢,接受大漢統治之後的真正可以過上美好的生活,如此,劉易認為埃及人還是會認可大漢的統治的。

    不過,也要注意其中的一點,因為單是埃及人,這裡是指更深入非洲中部的那些非埃及王朝的地區的人。他們是有著很大的分別的,膚色的分別、文明文化的分別,以及貧富的分別。

    相對而言,埃及人其實並不算貧困,因為他們的地域得天獨厚,極適宜耕作,糧食生產量極高。也就是說,在埃及,普遍而言,他們其實並不會太過為了生存溫飽的問題而擔心。

    他們現在之所以貧困,生存困難,只是因為統治階級的壓迫剝削的關係。無論是他們原來的埃及王朝,還是後來的波斯王朝、希臘帝國統治時期、羅馬帝國統治時期。對廣大的埃及人的壓迫剝削是非常殘暴與沉重的。

    他們埃及人,沒有身位地位,沒有更多的財富,生活非常艱難,如奴隸一樣的生存著。嗯,其實他們就是奴隸。

    所以,劉易如果想讓這些埃及人歸順大漢,那麼就不能僅僅只是說解決了他們的溫飽問題。最主要的,還是要讓他們感受得到真正的自由度。要如何讓他們相信大漢不會過度的壓迫他們,剝削他們。

    取得他們的信任,就有可能取得他們的友誼。

    漢軍的探子已經探知,處於埃及中部地區,也就是埃及行政中心開羅沿尼羅河上游四、五百里地區,有一個較大的埃及人勢力。

    劉易的目標,就是前往接觸這一個埃及人勢力。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uuuuuuuuuu

LV:9 元老

追蹤
  • 195

    主題

  • 91908

    回文

  • 25

    粉絲

就是愛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