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穿越]遼殤 作者: 秋無碩(連載中)

weichang95 2013-3-29 00:12:51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349 54903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3-4-16 23:13
第三卷 三三八 西軍撤退

  童貫帶走的除了勝捷軍外,還有部分河北禁軍和都門禁軍。現在伐燕事雖然是告一段落了,但金兵已經佔了云蔚諸州,山西方向也還是要守的。有王黼和梁師成在朝中幫童貫說話,伐燕失利的責任也就掩蓋過去了。僅僅是撤了河北宣撫,把童貫原來的河北河東兩路宣撫司,改為河東宣撫使,令其率兵駐守太原撫邊。
  至於种師道,朝廷原來是準備勒令其以右衛將軍的虛職致仕的,但現在燕國內附稱臣,白溝河之敗的責任也就同時掩蓋過去了,西軍新敗之後軍情不穩,勒令致仕的詔命就沒有下達。讓种師道仍以陝西五路經略都統制的身份,負責節制諸營兵馬撤回防地。
  自方臘作亂,部分西軍離開故土已經有三年了,在這三年中,無數的袍澤在自己的身邊戰死,平方臘的功勞卻是大多被童貫的親信們搶去了,留給有前線浴血奮戰的西軍將士的,不過是別人啃光肉的骨頭而已。自西軍隨童貫出征,朝廷和童貫都有意壓制,分解西軍,現在勝捷軍已經名正言順地從西軍中脫離出去了。留在河北的環慶軍,在不久也會脫離西軍。种師道兄弟,姚古,王稟等西軍高級將領是早就看穿了汴京文臣們的謀算了。但宋朝開國以來,武人向來在朝廷沒有多少發言權。百年來如果不是西夏不斷侵略西北宋境,陝西諸路禁軍要麼是被朝廷消減解散,要麼像河北禁軍一樣糜爛得名存實亡了。

  一百多年來。一代代的西軍將領們憑著自己的勇悍和機智,在西夏和朝廷的雙重壓迫下艱難地生存了下來。大宋開口,以文抑武,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完全就沒有西軍這些武人們的什麼事情。但開國不久由於西夏李元昊的反叛,給了宋朝武人們了一個用武之地。西軍的先輩們很多都是隨太祖,甚至後周世宗一起打天下的河北,河東英豪。宋遼澶淵議和之後,河北已無大的戰事,是陝西這片特殊的土壤給了大宋武人們生存下去的用武之地。
  一百多年的經營。西軍早就是成為了一個骨肉相連的整體。西軍將領們為了生存,除了和西夏人玩心眼外,還得和朝廷的汴京文官們玩手玩,什麼私自經營產業,私下和西域和西夏部族通商,甚至虛報軍功,玩寇自重等等手段,早就被西軍將領們玩得熟能生巧了。
  雖然玩著這樣那樣的花招,這些早就把根紮在陝西的西軍將領們卻給宋朝保留下了唯一的一支強悍善戰的軍隊。從仁宗到現在。無論是湖南,貴州的土著叛亂。還是北方的遼夏之間的戰爭,朝廷用兵的時候,唯一能抽調出來的可戰之軍,也只有陝西五路禁軍了。

  但是,西軍玩的這些手腕,根本是瞞不過那些玩權謀的文官們的。只要朝廷沒有大的戰事,文官們就一窩風的想盡一切辦法來分化,瓦解西軍的實力。在他們的眼裡,西軍的存在。和唐末,五代的蕃鎮是沒有區別的。近年來,隨著河湟,橫山的收復,西夏已經被西軍建立的一大圈邊寨牢牢地困在自己的窩內,再無向大宋伸出拳頭的實力了,於是。那些開封大頭由們就想著法子的來分化消弱西軍的實力。
  朝廷定下伐燕策後,西軍的大多數將領都對伐遼事抱著牴觸的態度。特別是西軍的幾個老人种師道,姚古和趙隆都公開地反對朝廷伐遼。這些西軍的高級將領對遼國的實力看得很清楚,他們知道遼國現在根本對大宋構不成威脅。朝廷伐燕,說不上也是消弱西軍實力的一個手腕。所以西軍到白溝河邊後,除楊可世,王稟,姚平仲等青年將領對戰事比較積極外,种師道兄弟基本上是抱著觀望的心態來對待戰事的。正是他們的這種心態,再加上童貫的約束,沒有及時把握住戰機,才導致這場大敗的。…!
  大敗之後,西軍將領們對陝西禁軍的前途就更悲觀了。朝廷沒有下達撤軍的命令,十多萬敗軍駐紮在小小的雄州,低落的士氣更是相互傳染,看不到前途的士兵們大多都患了思鄉之病,幾乎每天都有幾十上百名士兵逃亡。如果再這樣不明不白的在雄州駐上幾個月,不用朝廷的消弱,不用遼人的攻打,大宋這支唯一能戰的軍隊也就自己瓦解了。
  西軍將領們更怕的是,朝廷讓各路兵馬改換駐地,如果幾十萬陝西子弟在敗軍之後回不到故鄉,估計軍隊就要嘩變了。如果西軍的駐地離開陝西,也就不叫西軍了,其戰鬥實力也會隨之急劇下降的。那童貫的親兵勝捷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勝捷軍本是征方臘時,從西軍各營抽調的精銳之士組建成軍的,由於他們是童貫的親兵隊伍,勝捷軍在錢糧供給和軍功封賞上都是遠遠地高於西軍別的部隊。但這支精銳之師跟了童貫之後,很快就變得軍紀渙散,將驕兵惰了。
  由於西軍上下戰敗後都患了思鄉病,都怕朝廷一紙詔令讓他們回不到陝西故土了,所以西軍接到朝廷撤軍的命令後,迅速從雄州撤退了。反而是和西軍已經貌合神離的環慶軍看到別的各路兵馬撤退還鄉,士兵們也恨不得朝廷改變詔令,讓環慶軍也回到原來的駐地環州去。

  等宋朝的西軍從雄州離開,蕭干也不讓出了佔領不久的河間府,回到了界河北邊的霸州。李爽和耶律齊的出使任務也圓滿完成,回到了遼境。宋朝雖然對遼國還存在著敵意,但以宋朝要面子的性子,輕易是不會出爾反爾再出兵攻打遼國的。再說,西軍離開河北,宋朝一時也再抽調不出別的兵馬來對付遼國了。這樣,蕭干和李爽就可以從南邊抽出手來,一力經營北邊的事情了。
  等李爽回到燕京,燕京城裡兒童會唱的一童謠卻把李爽嚇出了滿身的冷汗來。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3-4-16 23:16
第三卷 三三九 殺人的童謠

  「城南李,高出牆,
  南風吹來要稱王」
  剛進燕京南邊的開陽門,李爽就聽到街邊有兒童在唱著童謠。開始時沒有聽得太清,還沒太在意,後來聽到什麼「南風吹來要稱王」的話,李爽就不由得上了心。讓耶律齊帶著使節隊伍先回去,假稱要給家人買些禮物,帶著李齊,沈默和蕭蒲察干幾人迎著童謠的聲音,進了一條小巷子。
  李爽見街邊幾個踢著毽子的五六歲小孩正在唱著童謠,就走上前去,給幾個小孩一人兩塊糖,然後問道:「小朋友,你們剛才唱的那童謠能不能再給我唱上一遍?」
  這些小孩唱得正過癮,李爽就是不給糖,他們也會繼續唱的,收了李爽的糖後,小孩們邊踢著毽子邊又唱了起來:「城南李,高出牆,南風吹來要稱王。」
  李爽再給小孩子了和塊糖,問他們這歌謠是從哪兒聽來的,這些小孩卻是搖著頭回來不出來處,回答著說,聽別的小孩子唱,就跟著學了過來。
  古代人迷信,認為童謠是兒童們受了天上星星的熒惑而產生的。歷代都認為一些指向性的童謠是國家大變的讖言,從漢文帝的尺布斗粟之歌,到漢末的千里草之歌,再到隋末的桃李子等等童謠,都是有很明確的政治反映向性的。歷代的政客們玩起陰謀來,往往從童謠著手,象北齊的祖珽就以一首「百升飛上天,明月照長安」的童謠。歌殺了自己的政敵北齊明將斛律光。

  而這首「城南李」的童謠的指向性是再明確不過了,李爽家的府邸在燕京的城南,在整個燕京城,姓李的沒有誰家比李爽一家更顯貴了。所謂高出牆,是暗指李爽一家的權勢已經高出遼國皇帝了,什麼南風吹來要稱王,更是指李家要藉著南朝的勢力替代大遼皇室了。
  就這首童謠,如果被人這麼曲解,李爽一家會馬上落個誅連九族的罪名的。一聽清這童謠的內容,李爽就立即判定有人在黑自己家了。並且用的這手法是又卑鄙又老到。就算蕭普賢女對自己一家非常的信任,聽了這樣的童謠後,肯定也會對自己家的所提防的。更何況這個時代的人都普遍迷信,對說不清來路的童謠,向來是當作預言來看待的。自己一家現在又如此貴盛,這樣的童謠廣泛傳開,自己家就是有幾萬張嘴也分辨不清了。
  讓李爽感到棘手的是,這樣的童謠自己不理會,別人就是心裡想著。也還不敢公開指會到自己的頭上的,一旦自己理會追查。更是表明自己心虛了。
  原以為清除了耶律重貴的勢力,自己已經控制住了燕京,卻沒想到在暗處還是有人用這樣的方式來黑自己家。而自己在燕京有楊小五,李安偑的教會勢力,又有石鎖和盧岩等人暗中控制著燕京的動向,這樣的童謠還是被人放了出來。看來這燕京的地下,還不知道有多少勢力正磨馬霍霍地等待著向自己家下手。

  雖然童謠的事情重要,剛回到燕京的李爽暫時卻是沒時間去查這童謠的來路。只能吩咐沈默去和石鎖和楊小五聯繫,讓他們追查童謠的來路。然後李爽就帶著李齊和蕭蒲察干趕到皇城去覆命去了。
  李爽和耶律齊回京。宋朝的使者並沒有同時跟著過來,而是要後一步派出納降使來給遼國君臣封賞。但兩人出使,把納降稱臣的事情是全部敲定才離開的。大致上遼國向宋稱臣,沿襲西夏向宋稱臣的舊制,遼國降國號為燕,承認是大宋的蕃屬之國,向大宋皇帝稱臣的同時。奉大宋的年號正朔。遼宋邊境各自撤兵,在雄州和霸州設立榷場,兩國百姓自由往來通商。每年遼國向大宋上貢馬匹,牛羊。皮毛若干,大宋朝廷賞賜遼國國主金銀錢糧若干,一來一去大致相當於遼國輸向宋朝的商品的價值。只不過是給足了宋朝面子,遼國送到宋朝的商品稱為進貢,宋朝付給燕國的錢糧稱為賞賜罷了。…!
  耶律淳仍然不能起床理事,燕國的朝政仍由蕭普賢女攝政。朝堂上,李處溫,虞仲文,曹勇義,蕭賀魯,耶律大石等一干文臣武將聽了請降正使耶律齊對請降過程的匯報,和宋朝和處置答覆,都是一片高興。雖然自降了國格,畢竟去掉了南邊的威脅,對汲汲可危的遼國來說,這是再她沒過的結局了。

  等耶律齊匯報完畢,蕭普賢女面色沉重地向朝中大臣們說道:「各位卿家,我大遼自太祖皇帝開國以來,以歷史二百餘年,兵馬向來是強於南朝的。湘陰王不恤國事,致女真反叛,奪我大遼四京四道。陛下自登基以來,雖然以中興大遼,光復祖先故土為已任。奈何宋金結盟,國家土地又只剩南京一道,民困兵疲,以現今國家的實力,實難敵南北兩邊之夾攻。陛下因勞累傷神而一病不起,本宮以婦人之身不得已暫攝朝政,雖是兢兢業業,如履薄冰,卻已是一時難改朝廷積弱之現狀。不得已才出此向南朝請降稱臣之下策,實在上愧對大遼的列祖列宗。」
  蕭普賢女說起這番話,竟然流下了眼淚來。雖然向宋稱臣可暫時解除南邊的壓力,對虛弱的遼國來說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但二百年來,遼國和宋朝爭雄中,始終是壓著宋朝一頭的。南朝雖然富庶,在遼國官員和百姓的眼中,宋朝始終不是遼國的對手。但現在迫於國事,不得不像弱於自己的宋朝稱臣,還自降國號,對遼國君臣來說,實在是莫大的恥辱,所以蕭普賢女流淚,卻是一點也沒作假。

  皇后哭了起來,大臣們不得不在朝堂跪了一地。李處溫開口向蕭普賢女說道:「皇后娘娘且莫傷心,國家稱臣於宋,不過是為抽出手來對付女真的權宜之計。現今宋人迫於我朝的兵馬壓力,不得已接受我朝納降,對國家來說是莫大的幸事。宋人喜好面子,接受我朝稱臣,萬沒有再向我朝用兵的可能。損失些沒有實質的面子,而緩解國家一半的壓力,實在是可喜可賀。」
  有讀者給本書建了個貼吧,但人氣也很差,希望有抽空去灌灌水,提高點人氣,也算是幫本書作點宣傳吧,謝謝了。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3-4-17 10:40
第三卷 三四0 遼國的皇位問題

    李爽還沒有查出童謠的來歷,就被自己的便宜老子給抓回家了。原本李爽回復了朝命,然後進宮去檢查耶律淳的病情。耶律淳還是不能下床,並且末梢循環出現了問題,兩隻腳的指頭已經發黑料掉了。在這個時代,對這樣的糖尿病足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只能每天用活血消炎的中藥泡腳,改善雙腳的末梢循環了。更要命的是,耶律淳的心臟功能現在也很不好了,只能半靠在床上,稍一活動就心慌氣喘,口唇發紫。這些時間裡,也多虧李爽的兩位弟子邢梓軒和張梓桑輪流著守護著耶律淳,才能延續下他的生命。

    除了呼吸困難外,耶律淳的神志也是時而清晰,時而昏迷,所以朝中的大小事情他是根本不能管了。好在蕭普賢女攝政幾個月來,對朝政的處理上私毫不下於耶律淳。由於國力窘迫,一幫契丹和漢族大臣們都竭盡所能地維持著小朝廷的運行,現在又去了南邊的威脅,遼國的朝政還算平穩。

    蕭普賢女和耶律沃燕已經習慣了耶律淳現在的樣子了,見李爽對耶律淳的病情也沒有好的辦法,臉上的悲傷也沒有以前那麼濃了。

    檢查完耶律淳的病情後,蕭普賢女屏退眾人,單獨問李爽道:「二郎,你給我說個實話,陛下這病情到底還能挨上多長時間?」

    看來是該讓蕭普賢女作準備了,李爽回答道:「陛下現在已經是病入膏肓,全憑藥物支撐著。養著一口氣就是這樣,估計也就一個多月的時間了。」

    聽了李爽的話,蕭普賢女卻是非常的平靜。李爽不由得問道:「秦王殿下現在有消息了嗎?」

    秦王就是耶律延禧的第三子耶律定,耶律淳病重後,朝中已經立遙立秦王為太子了。

    蕭普賢女搖搖頭說:「梁王和秦王都隨湘陰王到了西北,雲內州偶有湘陰王的消息,幾個王子卻是沒有一點消息的。」

    「朝中大臣們對陛下的事情有什麼安排沒有?」李爽問道。這耶律淳的生死不但關係到北遼的安危,更關係到李爽一家人的生死,不管朝中有沒有安排,李爽不得不提前準備了。

    蕭普賢女沒有回答朝中的事情。反問李爽道:「秦王和蜀國公主姐妹雖不是同母所生,畢竟是骨血相連的姐妹。就算秦王有了消息,朝中大臣們迎立梁王登了大位,卻是不知他能不能放我我和沃燕母女。」

    不管耶律淳的病情如何,讓蕭普賢女繼續攝政是最有利於北遼小朝廷的穩定的,當然也更利於李爽一家人的利益。李爽盯著蕭普賢女,然後起身跪了下來說道:「臣有大逆不道的話,卻是不得不說。朝廷雖然立了秦王為太子,但秦王現在是生死不知。就算朝廷有了秦王的消息。他也是和湘陰王在一起的,以湘陰王的性子。是絕對不會放秦王到燕京來即位的。萬一湘陰王復出,回到南京道,不但國家社稷可危,這整個南京道的大臣們,只怕能躲過清算的沒有幾個人。至於皇后和公主,還有小臣全家,更是性命難保。還望皇后娘娘能早作準備。」

    蕭普賢女歎口氣說道:「你說的這番話,也不算是什麼大逆不道。朝中大臣大多都是原南京道的留守官,就是有從上京和西京逃來的大臣。也都是對陛下有擁立大功的。這其中厲害大臣們又豈能不知?可是陛下卻是只有沃燕這一個女兒,萬一陛下駕崩,除了遙立秦王即位外,我們還有別的什麼辦法?」

    遙立耶律定即位,但耶律定卻是不知道在什麼在方,北遼朝廷也只有讓蕭普賢女繼續攝政了。這說起來也算是個好辦法,但是一旦耶律定有了消息。在有大臣把已經遙立為帝的耶律定迎接回來,北遼就免不了又是一場大亂了。更要命的是,這耶律定的性子到底如何,大家卻是不知。但人家畢竟是耶律延禧的兒子。回來當上皇帝後,且不說會不會處置南京道這些迎立耶律淳的大臣們了,就連耶律淳的皇帝人家都可以不承認。到那個時候,蕭普賢和耶律沃燕,以及李爽一家的生命也就都危險了。

    蕭普賢女見李爽臉上陰晴不定地思考著,繼續歎著氣說:「大臣們原打算從近支皇族子弟中選出一位賢者過繼給陛下的,可惜中京上京之亂,聖宗以後的皇族要麼被女真所俘,要麼隨湘陰王逃竄到雲內州雲了。整個南京道卻是找不到一個皇族近支。太宗一脈到是有幾個人,但已是族屬遙遠,就算過繼過來,只怕也是很難服眾。大臣們議來議去,也就只有遙立秦王這一條路子了。」

    原來遼國的前幾代皇帝,曾在太宗耶律德光和人皇王耶律倍的後代中換來換去,在這樣的皇位替換中,曾出現過血腥的屠殺。到最後還是人皇王的後裔們站了上風,遼景宗之後遼國的皇位就一直在人皇王一系的後代中繼承,太宗和太祖第三子耶律李胡的後代都被景宗,聖宗以後的皇帝嚴格壓制著。如果讓耶律淳過繼太宗一系的後裔為太子,到時候清算起來,只怕是要比秦王定的清算還要厲害。

    「既然如此,小臣有大逆不道的想法。萬一陛下不豫,皇后娘娘何不自立為女皇?」李爽邊磕著頭邊偷看著蕭普賢女的臉色道。

    李爽的話,卻是嚇了蕭普賢女一大跳,連忙止住李爽的話說:「二郎,如此話語,你可千萬不敢亂說。萬一讓大臣們聽到,不但我保不住你,只怕連我自己都不能辯明自己的清白了。」

    「正因為皇后娘娘等我如親出,我才敢在皇后娘娘面前說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話來。現今國事如此,陛下不豫後遙立秦王定,也是個暫時維持局面的好辦法。這個局面還是得皇后娘娘繼續攝政才能維持下去,萬一秦王有了消息,或有大臣們想僥倖立功,迎了秦王回來,皇后娘娘也只能交出攝政大權了,到時候朝廷肯定又是一番震動。而我朝現在的情況,卻是再也經歷不起一點點的震動了,還望皇后娘娘三思。」說出這樣的話來,李爽不得不繼續跪著,裝出一副戰戰兢兢的樣子。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3-4-17 10:41
第三卷 三四一 勸位

    見李爽已經跪了很長時間了,蕭普賢女說道:「別在跪著了,有什麼話就坐起來說吧。二郎你已經把話說到這份上了,我也就不再瞞你,不是我貪戀這權位,可是,萬一陛下不豫,這皇位確實是一時交不出去。交給不適當的人,不但會斷送了汲汲可危的大遼江山,更會給我和沃燕招來殺身之禍。現今你和沃燕雖然還沒有完婚,但你已是陛下冊封的駙馬都尉了,我這樣辛苦地在攝政位子上支撐著,除了保這大遼江山外,也是在保你和沃燕的性命。」

    丈母娘已經命令不要再跪了,李爽再跪著就成了天生的賤骨頭了。爬起來的李爽對蕭普賢女說道:「皇后娘娘的一片苦心,小子又豈能不知。正因為這樣,小子才斗膽獻策,皇后娘娘不如登基為女皇,這樣遼國的朝政才不至於動盪。」

    雖然國事艱難,蕭普賢女卻是已經攝政三個多月了,一國之主的地位和權勢,她也不是沒有想過。但漢化嚴重的蕭普賢女卻是不敢把這野心付諸現實,也就是閒暇時想想而已。現在李爽勸她即位,蕭普賢女多少還是有些動心的。

    李爽見蕭普賢女沉吟不語,知道她多少有些心動了,就繼續說道:「為了國家社稷,還請皇后三思。朝政只有抓在皇后的手裡,才不至於出大的內亂,我大遼才有望光復上京中京故土。」

    「二郎不要說笑,古來那有婦道人家當皇帝的。只怕這想法一提出來。我就會被朝廷大臣們的口水淹死。此事以後提也別再提。」蕭普賢女說。

    「怎麼沒有過女皇帝了,唐朝的武則天不就先是皇后,然後稱了帝的嗎?我朝的睿智皇后雖未稱帝,但景宗駕崩後,睿智皇后攝政幾十年,實際上已經與皇帝沒什麼兩樣。至於唐時的新羅曾有過三位女王,陛下不能視事已經三月,皇后娘娘這三月來實際上已經實施著女皇的權力。皇后以自己的聰明睿智,把朝廷的政事處理得有條有理,以皇后之大才。又為什麼當不得這女皇?」李爽道。

    卻沒想到蕭普賢女突然瞪大眼睛,盯著李爽問:「你的一番心思,難道能瞞過我嗎?說來說去,你勸我當這什麼女皇,還不是在為自己作打算,到時候好欺負我們孤獨寡母。李爽,枉我自小疼你,把你當成自己的孩子一般看待,卻沒想到你小小年紀。竟然有此禽獸一般的心思。」

    這丈母娘翻起臉也也實在太快,嚇得李爽又一溜跪在地上。磕著頭說道:「小子的一翻建議,實在是為皇后娘娘和沃燕著想,絕不敢的一點私心,還望皇后娘娘明鑒。」

    「為我和沃燕著想?我且問你,假如我真當了這女皇,以後還不是把這皇位傳給沃燕,那個時候你已經和沃燕完婚,你又會從沃燕手裡搶去這皇位,說來說去。還不是為你自己作打算?」蕭普賢女厲聲責問道。

    「皇后娘娘能如此想,小子也無話說。要說小子沒一點私心,那也是瞞不過皇后娘娘的眼睛的。小子今天剛剛回到燕京,就聽到了一首童謠,嚇得小子已是出了好幾身冷汗。陛下和皇后娘娘對臣之一家恩寵太過,皇后娘娘主持著遼國的朝政,臣之一家才有活路。萬一皇權旁落。臣父及臣之一家估計都會死無葬身之地。遼國的江山更是難以維持。皇后娘娘知道,我和沃燕自小青梅竹馬,就算他以後能有幸當了女皇,我們夫妻一體。她當和我當又有什麼差別,我又怎麼會從沃燕手裡去搶這名不正,言不順的皇位呢?何況,以後皇位傳承,還不是到你和陛下的外孫手裡,我又何必多此一舉呢?」李爽替自己辯解道。

    「沃燕如果是男孩,以她的聰慧,絕對能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的,我現在又怎麼會如此艱難。罷了,我且信你一回,但此事體大,且容我想想再說吧。」蕭普賢女歎口氣說。

    「陛下的時日不多了,還望皇后娘娘早作出決斷。小子怕再這樣猶豫下去,萬一陛下有個三長兩短,就來不及了,臣也只有帶上全家外出避禍了。」

    李爽的話還沒說完,蕭普賢女就把桌子上一的個茶杯摔到了他的跟前,如果不是李爽躲得快,就砸在他的額頭上了。蕭普賢女罵道:「終於露出狐狸尾巴了,帶著你全家出逃,讓我家沃燕怎麼辦?算我和沃燕都瞎了眼,看中你這人面獸心的東西。你給我滾,以後別讓我再看到你!」

    見蕭普賢女前所未有的大發脾氣,李爽是當然不敢滾的了,連忙磕著頭說:「小子十二歲時,陛下和皇后就把沃燕托負給小子,讓小子照顧沃燕的安危。一年前國事不穩,陛下和皇后又囑咐小子,萬一有什麼情況,讓小子帶上沃燕遠走他鄉。陛下和皇后娘娘的囑托小子又豈敢相望,小子就算出逃,也是一定要帶上沃燕一起走的。只是,皇位的事情,還望皇后娘娘早作決斷,小子也好提前幫皇后娘娘謀劃。」

    蕭普賢女聽李爽說要替自己謀劃,眼睛緊緊盯著李爽追問道:「你有什麼謀劃的主意,且說來讓我聽聽。」

    「現今我朝名譽上已經向宋稱臣,國號也自降為燕了,萬一陛下不豫,朝中肯定暫時還是由皇后娘娘攝政的。我朝只需派出告哀使,說動宋朝皇帝封皇后娘娘為燕國王,皇后娘娘的大位也就算是定下來了。」李爽回答道。

    「讓宋朝皇帝下詔封位,此事可有把握?」蕭普賢女問。

    李爽肯定地回答道:「此事絕對是有把握的,一則,宋人向來自大,在他們眼裡,我遼國不過是化外之地,立上個女主對他們沒有任何的影響。二則,宋人是逼不得已才接受我朝請降的,在他們心裡其實是希望我朝國力衰退的,立一女主,對宋人來說總是要強過雄才大略的男主即位要好。其三,中原在唐代曾有封立新羅女王的先例。更何況,到時候還可以再稍稍地出一下兵,逼著宋人答應就是了。」

    歡迎大家去帖吧灌水。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3-4-18 23:48
卷三 三四二 勸位 下

  李爽的一番話,對蕭普賢女實在有太大的誘惑,眼睛不由得一下亮了起來,冷著臉說道:「起來說話吧,別動不動就下跪磕頭的。」
  李爽心裡想道:丈母娘哎,不是你這樣一驚一怍的嚇我,我願意這樣變成個磕頭蟲麼?嘴上卻說道:「小子雖然是存了點私心,卻也是為遼國的江山著想。如果皇位不穩,朝中大臣們必然出現內亂,如果宋金再來相攻,到時候大遼的江山就難保了。」
  「其實,我也怕這皇位交給不放心的人,斷送了大遼江山。可是,就算宋人封立,我一個婦道人家,雖是皇后,畢竟是外姓。藉著陛下或秦王的名譽攝政,朝中大臣們當無話說,要自立為王,只怕朝中大臣們也是不會答應的。大於越雖然被你誅殺了,朝中耶律一姓的皇族大臣們的勢力也是不容小視的。萬一不成,不但會引起朝政動盪,我和沃燕娘倆的性命也就可憂了。」蕭普賢女還是信心不足。
  李爽卻給蕭普賢女打著氣說:「正因為皇族和大臣們有可能反對,皇后娘娘才應該早作打算。以小子所想,所謂打算,無所謂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要清除異已,把那些有可能反對的大臣們趁早進行清理,愉要時用鐵血手段殺一儆百。二是,扶持自己的力量,比如現今大於越和惕隱一職都空著,可以選擇皇后娘娘信的過的大臣擔任此職來拉攏人心。其三,要利用言論的力量。」

  「前兩條我都明白。這第三條,議論的力量,又該如何佈置?」蕭普賢女問。
  「現今小子手裡的燕京導報可以幫皇后娘娘造勢,可以在報紙上發文,宣傳皇后娘娘的善政,讓南京道的老百姓們知道皇后娘娘是勤於政事,憂國愛民和好攝政。其二,但凡皇權更替,都是少不了祥瑞的,我們也不妨利用一下祥瑞。其三。可以利用童謠。」李爽出著主意說。
  「那祥瑞,又豈是想有就能用的,萬一被人看穿,豈不是會反而壞了大事?」看來蕭普賢女已經被李爽說動了。
  「所謂上有所好,下必其焉。小子讀史,覺得前代的所謂祥瑞,大多都是因為皇帝的喜好,老百姓們就從民間找出來了。現在國家向宋稱臣,不管怎麼說都是跌了大遼的面子。也正是需要點祥瑞來裝點一下門面的時候,辦要皇后娘娘稍稍地暗示一下。小子相信自然會有人獻上些祥瑞的,到時候選擇出幾個出來就是了。」李爽慢慢地回答。
  「那童謠又是怎麼回事?」菉普賢女繼續問。

  燕京城傳唱針對自己家的童謠,說什麼也是瞞不過去的,李爽就趁這個機會把那童謠說出來,免得以後被她聽到後生疑:「所謂童謠,歷代都認為是上天的讖言,豈不知道那些童謠都是別有用心的人造出來的。比如秦末的什麼始皇死而秦地崩,就是六國貴族們造出來的。唐初的歷代皇帝都讓人給自己造相信的民謠來證明自己皇位的合法性。所謂高祖皇帝未立,天下唱逃李子;太宗皇帝未立。天下唱秦王破陣樂;高宗皇帝未立,玩下唱堂堂;則天皇后未立,天下唱武媚娘。甚至中宗時,韋庶人也讓人編了什麼《葦桑條》之歌來以應天位。這些所謂的民謠,其實都是有心人為一定的政治目的編造出來的。」
  「更有漢末有人編造了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來歌殺奸臣董卓。北齊之時,齊相國祖珽曾以百升飛上天歌殺了齊大將觸律光。但老百姓們卻是不知道民謠是有心人編造出來的,皇后娘娘要登大位,我們也不妨也利用一下童謠。」…。
  「另外。臣今天剛進燕京,就聽到燕京城新傳唱著一支童謠,卻是歌殺臣父子的,還望皇后娘娘能幫臣查出元兇,還臣一家一個清白。」

  蕭普賢女雖是契丹,卻是熟讀了漢人史書的,李爽說的這些歷史上的民謠,她也都知道的。聽李爽說有人傳唱歌殺李家父子的童謠,立即來了興趣,追問道:「到底什麼童謠能歌殺你一家,你且說來給我聽聽。」
  「這個,編著童謠的人,實在是其心可誅。『城南李,高出牆,南風吹來要稱王』,這樣的童謠,如果被有心人解讀開來,我家幾百口就沒命了,還望皇后娘娘能為臣一家作主。」
  蕭普賢女聽了這童謠,剛剛緩和的臉色又冷了起來,說道:「你家到底得罪了什麼人,竟然編出了這樣的童謠來。如果是湘陰王時代,只怕這童謠一傳開,你一家就真的是沒命了,編這樣童謠的人,確實是其心可誅。不過,你放心,我一定要把童謠的來源查個清楚的。」
  聽蕭普賢女這麼說,李爽心裡嘆道:也多虧這未來的丈母娘相信自己一家,同時還不迷信。要不然,換個迷信點的主,自己家現在就只有想辦法逃命的份了。
  李爽給蕭普賢女謀劃的已經夠詳細的了,李爽離開的時候,蕭普賢女吩咐道:「就安你說的去佈置吧,不過一定要小意,萬一被人看穿,我可是不能保你的。另外,這事一定要保密,包括沃燕和你父親,都不要讓知道。萬一出了什麼差馳,我定不饒你!」

  還沒出宮,便宜老哥李奭就已經在宮門口等著李爽了。回家後李爽要給全家大小分派從宋朝帶回來的禮物,剛把禮物拿出來,李處溫就把李爽叫到了他的書房,問道:「你可聽到燕京城裡兒童們唱的童謠?」
  看來自己這便宜老子的耳朵也是很靈的,李爽連忙回答道:「孩兒今天剛進燕京城,就聽到有兒童唱什麼城南李。也不知父親大人在朝中得罪了什麼人,竟然讓人如此中傷我家。」
  「在朝中向來行事低調,又會得罪什麼人。這幾天燕京城裡已是大街小巷都有小孩唱這什麼城南李,我想來想去,也是想不出什麼人會對咱家下手,估計是你殺了大於越,得罪了人才引起這場禍事的。限你三天內給我查出這童謠的出處,不然,我饒你!」便宜老子命令李爽說。
  秋碩生病了,上吐下洩,躺在床上都冒虛汗,大腦內象漿糊一樣,實在是碼不出來字了。本月的全勤也就報銷了。近期有可能更新的少點,等病好後補上。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3-4-19 23:44
第三卷 三四三 萬蠶同繭
  
  任是李爽想盡辦法,童謠的來歷仍是沒有查清。對方作事前早就防著這一手,幾乎是同時由陌生人在不同的街坊教七八歲的小孩傳唱的。那些小孩子對教他們童謠的大人的相貌是根本說不清,或者說是道士,或者說是秀才,或者說是走街竄巷的小貨郎。總之,這些人的共同特點是,以前從來沒有在這片街坊出現過,教過小孩後又迅速地消失了。
  李爽把自己關在屋子裡,想了幾乎一天,也沒想出所以然來。可能向自己家下手的人太多,契丹貴族的殘餘勢力,宋朝和女真的間細,李處溫在朝中的政敵等等勢力都有可能。但由不同的人,在很短的時間內把一支童謠傳遍整個燕京城,對方的勢力實在讓李爽感到可怕。
  楊小王和石鎖幾人分頭調查了兩三天,一點頭緒都沒查出來。李爽原來自以為在燕京城布的暗線已經夠多了,童謠出來後才感到自己的勢力是那麼的單薄。這燕京城內現在是暗流湧動,自己經營了好幾年,在這一百多萬人的燕京城內,卻是仍然顯得那麼渺小。

  既然暫時調查不出來,李爽也就沒有糾纏著童謠的事情不放了,而是把眼光放在了別的事情上。和姐夫左琦進行了一番交談後,燕京導報新的一期在兩天後就出版了。現在的燕京導報不但用了鉛活子,並且報紙的紙張用的也是上好的竹紙,整個報刊的質量比起前幾期已經是不日而語了。
  燕京導報的前兩期著重報導的是遼宋兩國的戰事,白溝河戰勝後,報紙也曾刊了一期,報導了遼軍在戰爭中的英勇和將帥們在戰爭中的指揮若定。本期的燕京導報,繼續報導兩國的戰事,但側重點卻是放在了朝廷。實打實地報導了耶律淳不能視事以來,朝政是如何的艱難,皇后娘娘攝政以來,是如何任用賢良,如何勤政愛民。面對南北兩面的夾攻又是如何臨危不亂,和大臣們運籌唯幄等等。蕭普賢女攝政以來本來就作得很好,以女流之軀應付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並調和朝中各派的關係。任用李處溫,蕭干,耶律大石等賢良,把個汲汲可危,四處漏風的大遼的給支撐住了。

  導報中又有人專門撰文介紹了遼宋議合的事情,當然在國內的宣傳中,對議合一事還是比較低調的,說是遼國的國力遠遠難以承受南北兩方的壓力,不得已才自降國號,向宋稱臣,從而緩解朝廷南邊的壓力。和宋議和後,兩國的榷場和邊境貿易已經恢復,對遼國百姓的生活也會有大大的改善,並把蕭普賢女說成了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
  燕京導報現在每一期要發行四五萬份,雖然一份報紙售價一個銅板,但每一其發行出來,手裡有兩個銅板的讀書人們都是搶著購買,就是不識字的鄉下財主們,也會買上一份,找人幫自己讀讀,從而瞭解遼國的最新情況。這一期的文章對蕭普賢女的評價很是客觀,在這客觀之中又用重手筆突出了蕭普賢女的執政能力,幾乎是把蕭普賢女神化成了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賢明女皇了。
  燕京導報發行的同時,燕京城的兒童們終於唱厭了城南李,改唱蕭蕭復起了。「一二三四,蕭蕭復起。紅妝菩薩坐朝堂,垂拱而治四海清。」

  歌詞同樣簡單明了,不用想都能知道暗指的什麼。但童謠這類被認為預言性的東西,除了皇帝私人派出的采風使外,朝中大臣們是不敢在疏奏中提到什麼預言性的東西的。否則這些被愚民們認為的讖言就會被別人抓住把柄,燒自己個皮焦裡嫩。…。
  童謠是唱給老百姓們聽的,而祥瑞就不是了。李爽正準備讓手下想辦法在哪捉上個大烏龜,或者白色的鹿,白化的狐狸,或者紅色的兔子之類的怪物獻上來,卻沒想到被別人搶先了一步。武清縣令王求仁向朝堂獻上了一個藍球大小的蠶繭來,說是什麼萬蠶同繭。五月正是春蠶結繭的時候,絕大多數蠶們結繭的時候都是按規矩辦事,每隻蠶結上一塊繭子把自己包裹起來就算完成這一輩子的使命了。最多兩隻蠶結繭的時候挨得過於親密,結成了比普通繭子大一上倍的雙蠶繭。這種繭子不算稀罕,李爽前世小的時候住在農村,自己就養過蠶玩,雙蠶繭一般在百分之一左右。
  但什麼萬蠶同繭就很稀奇了,就是李爽這種兩世為人的怪物,也是沒聽說過蠶們會同心協力地結下這麼大的繭子的。等那隻萬蠶繭傳到朝堂,所有的朝臣們都被震住了。藍球大小的繭子,由於結繭的蠶們吐的絲的顏色不同,隱約在蠶繭上織成了淡淡的五彩祥云。李爽把這只巨大的蠶繭抱在情裡,細細觀看,雖然知道這其中肯定有鬼,用了什麼不正當的方法才使蠶們同心協力地結下了這麼大的繭子的。但這麼一隻大繭,雪白的底色上,點綴著淡橙色,淡紅色,淡綠色的細絲,看起來實在像是五彩祥云。李爽抱在手裡竟然有些愛不釋手了。

  遼國雖小,卻也是五臟俱全的。國家的祥瑞吉凶,是由鴻臚寺掌管的。鴻臚少卿韓炳淵見國家出現了這樣的祥瑞,不得不搶先站出來慶賀道:「恭喜皇后娘娘,國家出此大瑞,實在是我朝河清海宴,民富國強的預兆。還請皇后娘娘傳下旨意,讓翰林學士們就萬蠶同繭的大瑞寫上賀詞來,以讓中外知道我朝之中興。」
  歷史上稍微有些頭腦的皇帝,對所謂的祥瑞都是抱著謹慎的態度的。但國家政權不穩,或皇權替換的前後,執政者也會暗諷民眾們獻上祥瑞來以正自己的位置的。歷史上曾出現過蝗蟲吃光了麥苗,最後餓得抱著乾枯的麥竿而死,卻被奸邪之輩當成祥瑞獻到朝堂的笑話。更有在烏龜背上刻字,或者用顏料染了動物的皮毛來冒充祥瑞的山寨版。但這個什麼萬蠶同繭,雖然是製造都花費了一番心思才造出來的,至少看起來還算像是真的。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3-4-20 13:24
第三卷 三四四 牝雞司晨
               
    所謂祥瑞,又稱為符瑞,歷代好大喜功的皇帝們都會用這玩意兒來粉飾太平和象徵自己的不世功績的。所以古人對符瑞分為嚴格的五個等級,由禮部來具體掌管。第一類稱為嘉瑞,也就是龍,鳳,麒麟,龜,玄武五種神獸。其中除了烏龜過於常見外,別的幾個都是傳說中的怪物。

    第二類的叫做大瑞,什麼日月同光啊,五星連珠啊,河出圖,洛出書啊,都算在大瑞範圍內。大瑞中還有牛生上齒、狗養斯肫、牛生厥石、鳥狀前赤等稀奇古怪不知所云的事情。這個萬蠶同繭這種怪事,也正好在大瑞之中。

    李爽舉起大大的蠶繭,對著光看了又看,見這個大繭子裡邊還是密密地結著些小繭子。其是不是蠶們如此萬眾一心,團結協作地結成了這麼大的一個繭子,而是它們在結繭的過程中受到了人為的干預,把許多繭子給連在一起了。這麼大的一個繭子,雖然沒有上萬隻蠶這麼誇張,但幾百上千個蠶寶寶們能力協作,才能完成如此艱巨的任務的。

    李爽正在感嘆製造這祥瑞的人的創意,卻聽前邊有人說道:「皇后娘娘大喜,萬蠶同繭乃是千年難得之大瑞。桑蠶者,女工也,萬蠶同繭者,國家衣食足之徵兆也。皇后娘娘以女子之身代陛下攝政,今春以來雨順天和,今年各州府糧食均長勢喜人,已是難得一見的豐收年。國家又新與南朝議和,去了南邊的威脅。故天降此等大瑞來預示我大遼豐衣足食,實乃可喜可賀。臣建議把此大瑞掛於皇城門前,供全國百姓瞻仰,以振我大遼士民之心。」

    李爽聽聲音,卻是二姐的公爹左企弓在拍皇后的馬屁。雖然這個什麼萬蠶同繭的東西來歷史有些可疑,但是要讓蕭普賢女上位,這類狗屁糊弄人的祥瑞卻是必不可少的,李爽也懶得點破,只把手中的大蠶繭遞給了身邊早等得眼急的官員。

    蕭普賢女妙目看著李爽,還以為這個大繭子是自己的女婿搗弄出來的。見李爽只是平淡地看著蠶繭並不發言,就謙虛著說道:「左卿言重了,某以婦人之身暫替陛下攝政,哪敢受此大瑞?天降此等大瑞,是褒揚陛下聖明,群臣治國盡力,而不是彰顯我一婦人。不過,這萬蠶同繭畢竟千年難遇,某就准奏。著有司將其掛於皇城正們,與民同賞就是了。」

    皇后既然這麼說。群臣自然是又跟著拍上一翻馬屁了。李爽前世卻是養過蠶的,知道這蠶繭結好後用不了幾天,蠶蛹就會破繭化蛾,到時候這上千隻小蟲把這大繭子咬成大窟窿小眼睛的,那掛在皇城門前的就是不什麼祥瑞了,而是變成馬蜂窩了。所以李爽不得不提醒著說:「就這麼掛出去,不太合適吧?」

    左企弓和李爽家雖然是親戚,以前卻是在朝堂被李爽折過面子的,聽李爽這麼一說。以為李爽又要跟自己過不去,頓時變了變臉,問道:「以駙馬都尉的意思,又該怎麼處置這祥瑞?」

    見左企弓理會錯了自己的意思,李爽笑笑回答道:「左大人難道不知道蠶破繭而出的事情嗎?如果這樣掛出去,要不了幾天,只怕這祥瑞就被裡邊的蠶蛹咬得不成樣子了。所以這祥瑞還得大致處理上一翻才能掛出去的。」

    這麼一提醒,朝堂上的諸位大人也都明白了李爽的好意。至於如何處理蠶繭,養過蠶的人都知道,就是在水裡煮上一煮把蠶繭裡邊的蛹滅活就是了。

    有了蠶繭這一祥瑞帶頭。沒過上幾天,各地就爭先恐後地開始了獻瑞活動了。不管在古代還是李爽的前世,所謂上有所好,下必其焉。第一位獻瑞的得到了朝廷的嘉賞,那些不是傻子的官員們都開始不遺餘力地尋找著各種能和祥瑞沾上邊的東西來上報朝堂。

    一時間什麼連理木,什麼靈芝,什麼白鳩,赤雁等稀奇古怪的東西充滿了朝堂。蕭普賢女雖然聽了李爽的話,不排斥什麼符瑞,但這些上不了檔次的祥瑞只會鬧出笑話來,就乾脆全部來個不接納,也不責怪那些削尖了腦袋獻瑞的各路神仙。

    半月之後,有一件被稱這祥瑞的東西又被獻上了朝堂,卻讓蕭普賢女和所有朝臣們都感到為難了。檀州密雲縣一家養雞專業戶家的一隻雞的性別出現了錯亂,好好下著蛋的母雞,竟然開始學著公雞的樣子天天早晨打起了鳴。

    養雞的農戶也只是覺得奇怪,對這只母雞中的戰鬥機並沒怎麼在意,卻沒想到這母雞打鳴的事情很快就傳遍了四鄉八村,並傳到了密雲縣令的耳朵裡了。密雲縣令唐行愉見別的州府都忙著向朝廷獻祥瑞,自己的治下卻是什麼稀奇玩意兒都沒找到,早就感到眼紅手急了。雖然這麼多的祥瑞中,只有那第一個獻瑞的武清縣令王求仁的大蠶繭被朝廷接收了,但別的地方獻的那些不著調的東西,朝廷並沒有絲毫怪罪的意思。那王求仁就因為獻了個大繭子,一下子就從七品縣令升成了六品同知,同樣是七品縣令的唐行愉又豈能不心熱眼紅。

    在自己治下發現了這母雞中的戰鬥雞,這唐行愉一下子覺得自己陞官的機遇來了,當下就讓養雞的家戶抱著又下蛋又打嗚的蘆花雞直赴京城,獻瑞去了。

    也是這唐行愉的官是受恩蔭得來的,自己本身沒讀過幾本書,又怕這麼大的祥瑞被別人搶了功,也沒和上司和同僚通氣就傻楞楞地上京獻瑞了。要不然,讓他知道這母雞叫鳴暗諷著什麼事情,估計打死他也不敢把這打鳴的母雞抱上朝堂的,也不會給蕭普賢女和大臣們出上這麼大的一個難題來。

    牝雞司晨,唯家之索,這是歷史上早有記載的女主專權,國家衰敗的象徵。蕭普賢女突然對祥瑞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朝堂上這些精明的大臣們早就明白其中的意思。再說耶律淳病病歪歪的眼看要支持不下去了,遼國要支撐下去,皇權的繼續是一大問題。蕭普賢女執政幾個月來,對國事的治理上還是盡心盡力的,把一個四面透風的遼國小朝廷暫時糊弄得不怎麼透風了,這些源自南京道的大臣們也都明白,只有讓蕭普賢女找個藉口繼續攝政下去,才符合大家的共同利益,才能讓遼國的大廈不至於迅速傾倒。所以坊間傳出奇怪的童謠,再加上燕京導報突然間對蕭普賢女的歌功頌德,以及那個大蠶繭的祥瑞,漢族和契丹大臣們都已經吃透了皇后的意思,大家都心照不宣地配合著這場符瑞運動。

    但現在這個不長眼的唐行愉抱上一隻叫鳴的母雞前來獻瑞,就讓朝堂上所有大臣們的面子上下不來了。

    感謝藏獒多吉的一貫支持。

    地震了,秋碩在陝南震感明顯,回家看新聞,雅安已經死亡了一百多人了,為震區人民祈福。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3-4-25 23:38
第三卷 三四五 婚前培訓
               
    燕京導報的歌功頌德文章加上坊間傳唱的童謠,再回上頻頻發現的這樣那樣的符瑞,讓蕭普賢女的賢名在北遼的老百姓間迅速傳開,蕭普賢女的威望也同時迅速上升,有直逼遼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兩位皇后述律平和蕭燕燕之勢。一個拍到馬腿上的小小馬屁,朝廷也只是暫不接納,牝雞司晨的不良影響也就很快地淡化了。

    李爽原本是準備讓人造點詳瑞的,但自己還沒動手,卻被人搶了先。面對不可控制的造瑞勢頭,李爽卻是感到有些深深的不安了。一部分的祥瑞可以以官員們鑽營和跟風來解釋,但那什麼萬蠶同繭之類的祥瑞卻是有人刻意為之,而對方到底是什麼人,如此做有何目的,李爽卻是一點都不知道。再聯想到不久前燕京出現的城南李的童謠,讓李爽總覺得有一股自己看不見,摸不著的勢力在算計著自己。

    李爽的父兄之勢在北遼朝中已是如日當天,李處溫又素與蕭干和耶律大石交好,自從三人定策擁立耶律淳即位後,李處溫早就成了所有漢臣的翹。但是,李處溫和李奭一直把李爽當小孩子看待,便宜父親和便宜老哥在一些權謀上的事情都是瞞著李爽進行的,致使李爽不能與父兄赤誠相見。整個北遼詭異的政局讓李爽看起來就更加撲朔迷離了。

    李爽就祥瑞的事情問起父兄,李處溫和李奭卻是極力否認,反而認為這些事情都是李爽搞出來的鬼。想和李處溫談談目前的局勢,便宜老子卻是顧左右而言他,說起了李爽的婚事來。

    所有遼國大臣都知道耶律淳是熬不了多長時間了,李處溫說,如果皇帝萬一駕崩,公主在三年孝期是不能完婚的。但這三年內到底會再發生些什麼事情,是誰也預料不到的。為防再生變動,他決定在皇帝駕崩前,說動皇后給李爽和耶律沃燕完了婚。

    李爽和耶律沃燕的年齡。按這個時代的標準是早就到了婚嫁的年齡了。只因李爽出於前世的標準,覺得十七歲的高中生娶個十五歲的初中生,實在是難以接受,才數次找理由推遲了婚期。現在李處溫再提起,李爽也怕耶律淳翹辮子後再出什麼變故。就沒再推了。不管怎麼說。把自己家和蕭普賢女綁在一條戰車上是最為安全的。

    反正婚事上,一切有人作主,自己只要不再搖頭再向後推就行了。讓李爽沮喪的是,便宜父親和老哥在朝政上始終不能和自己交心。在某些地方上似乎還防著自己,從而影響了自己的安排。

    契丹雖是遊牧民族,自遼國建立二百多年來,貴族階層早已漢族化,遼國公主的出嫁程序也就完全山寨了漢族的繁瑣流程。公主下嫁前。先要為公主起一座駙馬寨,然後由公主的諸父一人作為婚主,負責婚娶的整個流程,也就是所謂的三書六禮。三書是指聘書,禮書,迎親書。六禮又是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迎親。通俗地講,納采,就是男方找上媒人向女方提親;問名,是合男女雙方的八字;納吉。就是男女雙方合過八字後,男方向女方過定文,贈薄禮,下聘書。相當於後世的定親。

    納徵。是指奉送禮金、禮餅、禮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禮。謂納徵,今稱「過大禮」,相當於後世的下彩禮;請期就是由男家請算命先生擇日,謂之請期,又稱「乞日」、今稱「擇日」。最後一道程序就是迎親了。李爽問明白了結婚的整個流程,覺得和他前世農村的相親,訂親,下彩禮,選吉日的程序大致相當,不過更為複雜化罷了。好在整個複雜過程都有人幫自己忙活著,作為準新郎的李爽反而是沒什麼事情需要親自忙活,也就樂得清閒自在了。

    新建駙馬宅顯然是來不及了,蕭普賢女就作主把耶律淳原來居住的魏王府重新新修一番當作了李爽和耶律沃燕完婚之處,魏王府本就緊鄰著皇城,完婚後耶律沃燕進宮也方便。到於主婚人,遼國禮制規定是由公主的諸父中選出一位地位尊崇的當作主婚人。但是遼國皇族要麼在上京中京失守時死難了,或者投降金人了,剩下的都隨著耶律延禧跑到云內州吃沙子去了。好在耶律大石也是太祖之後,雖然族屬有些遠,卻正好和耶律淳是同一輩,就由耶律大石來主婚了。

    皇帝唯一的女兒下嫁,對北遼朝廷來說是一件大事,大婚的日子卻不是由雙方家長隨便找個算命瞎子掐掐手指算出來的,而是由欽天監和鴻臚寺共同推算了許久,才定下了宜婚嫁的皇道吉日來。

    婚期定在六月十六日,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自定下婚期後,李爽每次進宮,耶律沃燕都是躲著自己。作為契丹公主,耶律沃燕本來沒有漢家兒女那樣害羞,和李爽又是自小一起長大,原本不應該這樣。只是訂下婚期後宮中就派了老年宮女給耶律沃燕上起了完婚後如何行周公之禮和課程來。耶律沃燕雖然已經十五歲了,整個身體也發育得有模有樣了,對這男女之事仍是似懂非懂。自宮女開始朝廷婚前培訓,才知道結婚後要和自己的爽哥哥這樣那樣的,聽起那些課程後是既害羞女嚮往,自然是見了李爽就趕緊躲了起來。遠遠見到李爽的背影,就不由得想起宮女培訓的課程來,不由得臉紅耳赤,心臟撲通撲通跳個不停。

    李爽的鐵匠鋪子已經擴充了好幾倍,近半年來李爽一直以鐵匠鋪子作為自己的基地,不但馬植,渡慈一幫謀士在燕京的時候住在鐵匠鋪子裡,石鎖等一二百弟兄們也在鐵匠鋪子的旁邊一個小院裡建起了小小的兵營。蕭普賢女作主把原魏王府改成駙馬府後,所謂裝修其實就是把大門換了換,裡邊的建築李爽根本就懶得再去折騰,反正那院落原來是親王府邸,現在變成駙馬府是超超有餘了。

    終於緩過勁來了,恢復更新。四月就這幾天了,從明天起會保持每天兩更,到五月再恢復至每天三更吧。停更了幾天,收藏下滑了不少,希望大家能繼續支持,小說不會太監的,一定會堅持完稿。

    感謝藏獒多吉和夢之魅的打賞!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3-4-26 23:52
第三卷 三四六 劉舜仁
               
    雖然離大婚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魏王府改成駙馬府後,李爽還是提前搬了進來。雖然鐵匠鋪子已經住得習慣了,但總不能等到結婚的時候再搬家。

    魏王府是一處佔地大約三四十畝的大院子,李爽雖然自小就常進魏王府找耶律沃燕玩,對這處大院子也只是瞭解了一小部分。現在這處府邸屬於自己後,李爽才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作庭院深深。好在李爽現在已經有不少的手下,這麼大的院落不但能把自己的一幫謀士和商業機構安排進來,就連手下那一百多衛兵的兵營和訓練場地都綽綽有餘了。

    沒想到剛搬了家,就有人來送禮了。劉舜仁帶著幾百個士兵,把一些花木,奇石,甚至古樹巨木搬進李爽的新宅後,不經李爽同意,竟然指揮著士兵在中院動起了工來。李爽下朝後見自己的新家已經被折騰得不成樣子,院落裡已經被挖出了個大大的水池來。李爽不明白是怎麼回事,連忙叫停,工地上赤著胳膊的劉舜仁邊擦著臉上的汗水,邊跑過來,討好地對李爽說道:「詳穩大人即將大婚,我怨軍上下無以為禮,只能出把蠻力,幫著詳穩大人營造一下府邸中的花園了。我們知道詳穩平日儉樸慣了的,不喜歡奢侈,就只好先斬後奏了,還望詳穩大人見諒。」

    李爽看著一臉笑兮兮的劉舜仁,指指被挖得不成樣子的院子,問道:「你們這是要在這院子裡造出山來,還是造出海來啊?原來的魏王府的花木已經夠多的了,又何必這樣勞民傷財著折騰。」

    劉舜仁臉上仍是一副討好的笑兮兮的神情,對李爽說道:「詳穩大婚,也是我怨軍上下的喜事。但是我怨軍上下都是些泥腿子,又是窮得叮噹響,實在湊不出來什麼拿的出手的禮物來。想來想去,也只有在下以前幫人經營過林園,就自不量力地來幫詳穩把這府上拾掇一下。別看現在看起來亂鬨哄的樣子。等把池子,假山建好,活水引起來,再建好幾座橋來,保證讓駙馬滿意就是了。」

    有道是伸手不打送禮人。這劉舜仁代表怨軍如此費勁地巴結自己。雖然不知道等院子建造出來會是什麼樣子,李爽也只有由著他們折騰了。在看看這些挖池子的,抬土的,栽植花木的。準備修建亭子的一堆一堆的人馬,左看右看都不像是軍營中的士兵,而是像一支訓練有素,配合默契的施工隊。

    抬呼劉舜仁在樹蔭下坐下,李爽問道:「你這次帶這麼多兄弟過來。只怕不僅僅是幫我修建院落這麼簡單吧。」

    劉舜仁的臉上永遠都是一副笑模笑樣的市儈相,見李爽相問,忙邊在旁邊幫李爽扇著扇子邊回答道:「駙馬爺說哪去了,自從駙馬出任這個怨軍詳穩以來,我怨軍上萬將士的糧餉終於有了著落,我等無以為報,又幫不了詳穩別的事情,只好來幫襯著下些蠻力了。」

    見這傢伙不說實話,李爽只好挑明話題說道:「說來慚愧。我這個怨軍詳穩當的實在太不稱職。自上次在平州走馬觀花地進了一次軍營後,再也沒時間具體過問怨軍的事情。不知道你們移防到易州後可還住得習慣?上次出使宋朝回來,你們剛剛移防到易州,當時我雖然從易州經過,但有皇命在身。卻是沒時間去怨軍營中一看。我這個怨軍詳穩也不過是掛了個虛名罷了。」

    「詳穩大人忙的都是大事,這次能大敗送人,並和南朝議和,都多虧了詳穩的籌劃。原以為我等移防到易州。早晚會和南朝有上幾場惡戰的,沒想到朝廷南邊的威脅讓詳穩和蕭大王就這麼輕易地化解了。既然南邊已經沒有了威脅。還望詳穩能向朝廷請示請示,讓我等還是再回到平州駐防,為朝廷守守東北面的大門吧。」劉舜仁說道。

    李爽見這劉舜仁說起話來沒個正經相,也就似笑非笑地看著他說道:「終於把真實目的說出來了吧,只怕你等來幫我建造院子是假,想回到平州是真吧。」

    「詳穩說笑了,不說我怨軍本來就是詳穩地屬下了。詳穩這次大婚是尚公主,駙馬的令尊大人又是當朝宰相,就沖這點,我等能不跑來巴結巴結駙馬麼。不過,怨軍八營是詳穩大人的屬下,目前的局勢下駐防在易州實在是不利於怨軍的發展,還望詳穩能向統軍隊司請示請示,讓我們回到平州去吧。」劉舜仁誕著臉向李爽說道。

    怨軍穩防易州後,李爽雖然還沒和怨軍將領們聯繫,但怨軍目前的狀況他又豈能不知。見這劉舜仁只是求著讓怨軍回平州去,不給李爽說具體原因,李爽也就假裝著糊塗著問道:「你等好不容易才從平州移防到易州來,駐了才一個多月,就又要再回平州,只怕統軍司是不會答應的。再說了,兵馬移防,可不是說動就能動的,這再回平州的錢糧朝廷也是抽調不出來。易州相對平州,氣候要暖和一些。淶水河畔又有大量的良田,你等讓軍隊訓練的閒暇,還可以屯田種些糧食以補貼軍用。等和南朝的榷場恢復後,將領們還可以再和南朝作些生意。這一舉幾利的事情,我就不明白了,你等為什麼就老想著回平州去。」

    「我的個爺爺哎,我怨軍將士都來自遼東,自遼東糜爛,大家離開家鄉已經有四五年了,全軍隊將士沒有不思想的。駐守在平州,再怎麼著,總是離遼東要近些。一旦朝廷讓出兵,我等就有機會打會遼東去。現在移防到易州,卻是離家鄉越來越遠了,全軍隊將士們能駐得習慣麼。朝廷任命駙馬為怨軍詳穩,就應該為替我怨軍將士想想,想辦法讓我們回到平州去吧。」聽了李爽找出來的理由,劉舜仁苦著臉說。

    李爽為難地攤攤手,稱統軍隊司決定的事情,自己也沒有什麼辦法。劉舜仁就一下子急了,拉著李爽的手說道:「駙馬既然是怨軍詳穩,總不願意看到怨軍被別人吞了吧。我們怕再在易州駐紮下去,好容易組建起來的怨軍就沒了,還望駙馬三思!」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3-4-27 12:38
第三卷 三四七 劉舜仁 下
               
    原來怨軍隊移防到易州後,蕭干就放出風來要對怨軍進行整編。再加上和怨軍同樣出身的瘦軍因為軍紀不整,戰鬥力低下,已經被統軍司削去了軍號,絕大多數瘦軍士兵被就地遣散,只留下了一小部分青壯被蕭干編入了歸義軍的部落兵之中。

    遼國的契丹和奚族部落兵都是以家族部落為戰鬥單位的,這些被編入部落兵的瘦軍士兵也就成了契丹貴族們的頭下奴隸了。而就地遣散的瘦軍,更是因為朝廷的費用不足,根本就沒有發放遣散費。那些離開軍隊的瘦軍士兵們生活沒了著落,或者聚積上幾百人,去宋境佔山為王,或者幫老百姓打點短工,混口飯吃。更多的則是流落於社會,成為了遼宋邊境的不穩定因素。

    怨軍的軍紀和戰鬥力雖然比瘦軍要好些,但同樣是遼地流民的募軍,統軍司早就放出話來說,整編完瘦軍後就要向怨軍下手。在易州附近,剛剛大勝了宋兵的兩萬部落兵緊挨著怨軍各部駐紮著,讓這些怨軍將士們明知道蕭干要對自己下手,卻是一點也不敢動。

    所謂人為刀殂,我為魚肉。怨軍八營都是這些營將們費盡心力好不容易拉起來的隊伍,在這亂世,手裡的部隊就是自己的本錢,郭藥師輩又豈肯讓蕭干把自己整編成光桿司令?但是,蕭幹一方面用兩萬大軍逼壓著怨軍,另一方面又管著遼國的統軍司,怨軍將領們是既不敢硬著對抗,又想不出來軟的辦法來。想來想去,覺得李爽掛著怨軍詳穩的名頭,不但父兄都是朝中重臣,李爽自己還是當今皇上的愛婿,就趁著李爽大婚的機會,來走走李爽的門路,求著李爽能把怨軍當前的困境給化解了。

    李爽雖然忙著這樣那樣的事情,怨軍的整個動向他卻是始終掌握的清清楚楚。蕭干的所謂整編怨軍。其實是想把怨軍吞併了,編入自己的部落兵中。凡的領兵的,都希望自己能統領的部隊越多越好。蕭干帶頭把耶律淳奉上帝位後,整個北遼的軍權就被蕭干控制了。但遺憾的是,蕭干雖然名譽上統領著遼國的所有軍隊。真正聽命於他的卻是只有奚族的部落兵。契丹的部落兵向來控制在不多幾個契丹貴族手裡。歷代駐紮在南京道的契丹兵馬只聽命於南京留守,耶律淳以南京留守登基之後,南京道的契丹部落兵也就只是在明面上受蕭幹這個統軍司元帥的指揮,那些統領著契丹部落兵的貴族們和奚族出身的蕭干是貌合神離。

    遼宋白溝河大戰的時候。因為大敵在前,又有契丹皇族出身的耶律大石從中斡旋,契丹和奚族軍隊還能共同抗敵,等宋人大敗後,那些契丹部落兵就不太聽蕭干的話了。

    在遼國除了契丹和奚族部隊外。另外最有實力的軍隊就是怨軍了。因為怨軍前期時叛時降,軍紀鬆懈,遼國朝廷對怨軍本來就不怎麼放心。現在怨軍移防到易州,其實也是蕭干的主意。最初是怕自己在南邊和宋人大戰的時候,駐紮在平州的怨軍引來了金兵,遼國敗了宋人,怨軍移防到易州後,蕭干就打起了主意,想把怨軍收為已用了。

    蕭干的小心思自然是瞞不過李爽的眼睛。但是怨軍將領們除了羅青漢,董小丑幾人受李爽的控制外,怨軍另外各營都是唯郭藥師馬是瞻,這些出身複雜的怨軍將領們一個個又都是桀驁不訓,李爽就暫時在假裝不知道怨軍目前的困境。等著蕭干對怨軍將領們受不了蕭干的壓力,來找自己。

    現在劉舜仁已經把話挑明白了,李爽就不能再裝糊塗了,攤攤手為難地說道:「整編怨軍雖是蕭大王執意為之。卻也是朝堂是皇后和大臣們同意了的。這事情說來說去,還是怪你等以前沒有好好約束部下。搔擾百姓,又多次不奉朝廷命令引起的。現在蕭大王統領著朝廷兵馬,整編怨軍和瘦軍又是朝廷決議出來的,我也是愛莫能助了。」

    這劉舜仁雖然是一副笑呵呵的市井模樣,心裡卻是知道李爽不會不管怨軍的死活的,就對李爽說道:「以前還不是我等的糧餉沒有著落,弟兄們的肚子餓了,自然會弄出些違法的事情來。自駙馬出任怨軍詳穩後,我等的糧餉不愁了,誰還願意冒著惡名去搔擾地方啊。至於以前不奉朝廷號令,也是因為糧餉不足引起的。駙馬幫我怨軍籌足了糧餉,我怨軍上下自然是奉駙馬的號令了。我怨軍將士都是遼東的漢兒和渤海,如果被蕭大王整編進信安軍中,在契丹人手下,哪裡還有我等漢兒的活路啊,還望公子能出面給我怨軍作主。」

    李爽和劉舜仁說話的時候,馬植也跟了過來,現在聽了劉舜仁的話,就開口說道:「誰不知道你怨軍上下只知道有郭藥師,而不知道有朝廷啊。我家公子雖然掛著怨軍詳穩的虛名,又幫你等討來了糧餉,估計怨軍的士兵們大多數都不知道怨軍還有位詳穩。你也看到了,我家公子馬上要大婚了,這兩天南朝的使者也過來了,他還要在朝主接待南朝的使者。整編怨軍的事情是朝廷合議出來的,我家公子也不能違抗朝廷和統軍司的命令吧。我勸你等好好接受蕭大王的整編,朝廷總是會給爾等一條出路的。」

    「我就不相信公子會真的不管怨軍的死活。公子但請放心,你雖然出任怨軍詳穩沒多長時間,但以前大家缺糧缺餉時過的是什麼日子,現在糧豐餉足又過的是什麼日子,將士們是最清楚不過了。別人的主我是作不了,但我的岩州營的三千將士以後就交給駙馬了。當然,如果怨軍真的被蕭大王吞併了,我就是想跟著駙馬,手裡也是沒有兵馬了。」劉舜仁見李爽推來推去的,就乾脆光棍上一把,把自己的部隊交給李爽,看他還願不願意看著被蕭干吞併。 本帖最後由 忘情痞子 於 2013-4-27 12:52 編輯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weichang95

LV:7 大臣

追蹤
  • 20

    主題

  • 12224

    回文

  • 1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