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5/18(六)
時間:下午2:00-4:00
講題:我的圖書室:波赫士、張愛玲與詩
地點:金車文藝中心台北館(台北市南京東路二段一號三樓)
票價:免費,請事先電話報名
報名專線:(02)25628629
簡介:
那是一個空氣清新的早晨,與楊佳嫻老師相約在台大附近採訪。看見親切的楊佳嫻老師後,便與老師一起到咖啡館用餐。一進咖啡館,就被濃濃的咖啡香吸引,結束早上的授課便來接受訪問的楊佳嫻老師笑容可掬,恬適且輕鬆愉悅的氛圍讓採訪變得如聊天般自在。
以詩人身分為大家知曉的楊佳嫻,五月的講座上也將與大家分享他喜歡的作家-波赫士、張愛玲及詩。公認為二十世紀最博學的人之一、被稱為「作家們的作家」的波赫士,是近代國際文壇最具份量的大師,也是首位影響歐美文學的拉美作家。而張愛玲也是楊佳嫻喜愛的作家,她寫小說、也曾談過詩。而楊佳嫻將會透過這兩位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來表達自己對詩的看法。此外,她將透過現代繪畫來談詩,例如吳冠中的«春如線»、勒內·馬格利特的«Not to Be Reproduced»作品等等,相較於文字,繪畫是具像且靜止的;而文字的理解是費力的。以繪畫的賞析來進而了解詩,是楊佳嫻老師獨特的詮釋方法。
楊佳嫻認為,詩不像小說或是散文,它是一種濃縮的文類,是簡短的幾行文字與許多空白交織成一首詩,也因文字精煉,「如何讀詩」儼然成為一件重要的事情,而創作者也必須體認到,「詩」要使讀者來參與的成分是極高的這件事。創作初期,楊佳嫻大量創作散文,直至大二、大三以後,開始參與BBS的詩板,才開始大量寫詩。
對於寫作來說,讀中文系確實有加分的效果。然而創作這條路,不一定非得要念文學科系才會有所發展,科班出身有科班出身的好,想當然爾,非科班出生當然也有其優缺點,從大學時代就是中文系學生的楊佳嫻認為,踏入文學相關科系後,雖然閱讀中國文學史等中文系必讀書目是必須的,但這正是在與古典對話,並且,在這四年的文學薰陶下,詞彙庫也變得豐碩纍纍,有了大量閱覽這紮實的底子,所寫出來的文字,相對於非文學相關科系的學生來說,更出色不少。
自2011年來,楊佳嫻便開始擔任台北詩歌節的策展人,並且在各大校園裡擔綱文學獎評審,在紀州庵文學森林也常擔任講座的主持人,對於文學活動的辦理,楊佳嫻認為不論當主持人或是評審,都必須對活動以及講師有充分的了解,並且訓練自己的口才,在主持上是需要口才來發展自己對講者的看法、更可以激發主講人講出更多的東西。
楊佳嫻認為自己是個喜愛熱鬧並且能「一心多用」的人。早上在校園裡授課,下午可以創作、閱讀或是沉澱自我,晚上則到書店等開放空間與大家分享他喜愛的作家或是議題。從事喜愛的活動、分享感興趣的事物,看似忙碌的生活卻充實而快樂。
主辦單位:金車教育基金會
執行單位:金車文藝中心
網址:http://arts.kingcar.org.t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