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隋唐] 傲唐 作者: 唐遠(連載中)

 
e010203 2014-3-2 01:49:05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267 36252
【小說書名】:傲唐

【小說作者】: 唐遠

【內容簡介】:
 史載: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初九,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叛唐,叛軍很快攻佔了東京洛陽,隨後兵鋒指向長安。在宰相楊國忠的一再蠱惑下,皇帝李隆基強令潼關守將哥舒翰傾全力出擊,結果遭遇慘敗,很快潼關失陷,長安隨即被叛軍攻佔,李隆基倉皇西逃入蜀。
    在李隆基西逃的途中,馬嵬坡兵變暴發,楊國忠全家及楊玉環姐妹幾個被殺。
    大唐也從此亂後由盛轉衰!
    ------------------
    一名退役軍人,穿越來到哥舒翰潼關兵敗發生時候的大唐,成為楊國忠的幼子楊晞。
    試看楊晞能否在大難將臨之際力挽狂瀾,拯救大唐,改變自己和眾多美女、英雄的命運!
    ---------“呀!楊玉環怎麼懷孕了?好像歷史上沒有記載啊?”
    (在起點,唐遠已經有八百萬字左右的作品完本,從未斷更,人品和品質保證,請書友們放心收藏閱讀!)

   

   
【作者其他作品】: 唐醉

已有(267)人回文

切換到指定樓層
e010203 發表於 2014-3-2 01:50
第一卷 潼關血    第一章 安史之亂暴發


    大唐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初九。

    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聯合同羅、奚、契丹、室韋、突厥等部落力量組成十五萬大軍,號稱二十萬,以“憂國之危”、奉皇帝密詔討伐楊國忠為藉口,在范陽起兵,公然反叛。

    一場巨大的危機降臨到盛世大唐頭上!

    皇帝李隆基繼位後,勵精圖治,拔除沉屙,革新吏治,任用賢能,施行了政治、經濟、民生、軍事方面的一系列改革。經過明君賢臣二十幾年的努力,各方面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天下大治,大唐進入全盛時期,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開元盛世”!但承平日久,經歷了開元盛世輝煌的大唐,君臣百姓幾乎沒有什麼憂患意識,官民皆疏于戰,安祿山叛軍至處幾乎沒遇到像樣的抵抗,河北諸州縣望風而降。叛軍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控制了河北大部及河南一部州縣,兵鋒指向東京洛陽、西京長安。

    皇帝李隆基於十一月十四日得知了安祿山反叛的消息,大為震怒,他立即下詔召集勤王之師,令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右金吾大將軍高仙芝率臨時徵召的大量軍隊,出潼關東征,準備阻擊叛軍的推進。

    但安祿山手下的人馬長期屯邊作戰,實戰經驗豐富,戰鬥力在所有大唐軍隊中可以算是數一數二的,朝廷臨時調遣的兵馬根本無法阻止叛軍的快速推進,鎮守洛陽的封常清接連敗北!

    十二月十三日,東京洛陽失陷!

    叛軍攻克洛陽後,並未停留,繼續西進,兵鋒直指長安。

    只不過因為年關將近,又逢大雪,叛軍進攻的腳步才遲緩了一些。

    封常清從洛陽潰敗後,退守陝郡,與高仙芝合兵一處。封常清、高仙芝自知無法在短時間內擊敗叛軍,只得采以守勢,放棄陝郡,退守潼關。潼關是防守長安的門戶,要是潼關有失,長安也將不保。

    但封常清的一連串敗績及聯合高仙芝所部大軍後退守潼關的舉措惹惱了皇帝李隆基,在宰相楊國忠的強烈要求及監軍宦官邊令誠所奏“常清以賊搖眾,而仙芝棄陝地數百里,又盜減軍士糧賜”等言的蠱惑下,朝廷最終以“失律喪師”之罪處斬封常清、高仙芝。

    在處死封常清、高仙芝之後,大唐朝廷任命在家養病的隴右節度使哥舒翰為大軍統帥,加封其為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率軍鎮守潼關。

    天寶十五載正月初一,安祿山在洛陽稱帝,國號“大燕”,改元“聖武”。

    正月十一日,安祿山派遣兒子安慶緒率軍攻打潼關。

    哥舒翰率軍苦戰後擊退來犯之敵,但沒有乘勝出關追擊,只是依關而守。

    隨後安祿山派部將崔乾佑駐軍陝城,田乾真進兵關下。

    崔乾佑和田乾真時常派兵到潼關城下騷擾或挑釁,哥舒翰一概不予理睬,更不出關作戰,只是依潼關天險而守!叛軍攻擊時集精銳人馬上城頭殺敵;叛軍不攻時候則偃息旗鼓,一心操練軍士!

    叛軍無法攻破潼關,望關興歎之余只能派大軍屯於潼關城外數十裡處,與哥舒翰軍對峙。

    在叛軍攻佔洛陽,並向長安進兵的時候,各地起兵反抗叛軍的行動也此起彼伏,給叛軍造成很大麻煩。常山郡太守顏杲卿、平原郡太守顏真卿兄弟召集河北十七郡吏民抗擊叛軍,形成了很大聲勢,並切斷了洛陽至范陽的驛路,一度讓安祿山軍中軍心動搖。

    朔方節度使郭子儀率軍東進,擊敗安祿山手下大將高秀岩,乘勝攻佔了靜邊軍,並奪取馬邑;河東節度使李光弼率軍出並陸,攻下了常山城。連取大捷後,郭子儀、李光弼兩軍合兵。

    叛軍東進被真源縣令張巡所領義軍阻於雍丘,南下又被山南節度使魯炅擋在南陽。

    後方不穩,再加之潼關久攻不下,安祿山終日惶惶不安,打算放棄洛陽,退兵回范陽老巢。

    整個戰略形勢朝著對唐軍有利的方向發展。

    --------------

    天寶十五載,六月初二。

    興慶宮,興慶殿內,面有喜色的皇帝李隆基端坐在御座上,樂呵呵地看著殿下諸臣。

    一連串的好消息傳來,振奮了人心,這半年多以來一直愁眉不展的李隆基,也終於放下心來了。

    局勢朝著對朝廷非常有利的方向發展,安祿山準備從洛陽撤軍,退回范陽了,接連收到這些好消息的李隆基,也就在第二天一早就召集了一班重臣,商議對策!

    執掌大唐四十多年的李隆基今年已經年過七十了,這些年沉醉於音樂創作和與楊玉環之間所謂“愛情”的他,早就沒了年輕時候的英武與鬥志,再加上年歲已大,有些老暮了,這大半年來又連續不斷收到不好的消息,讓他心力憔悴。今天他精神還不錯,但依然難掩他臉上的遲暮!

    在看到要召的大臣們都到齊後,李隆基坐直了身,看著殿下諸臣問道:“諸位愛卿,顏杲卿、顏真卿兄弟在河北截斷洛陽與範陽間的聯絡,郭子儀、李光弼接連重創賊軍,安賊所領的叛軍有退守范陽的打算,如此大好形勢下,接下來要採取何種禦敵方式,朕想聽聽諸位愛卿的建議!”

    殿內諸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把眼光落在殿首的右相、文部(即原吏部)尚書楊國忠身上,沒人敢在第一時間站出來回答皇帝的問詢。

    叛軍剛起的時候,面對叛軍的攻勢,朝廷的兵馬無力抵抗,洛陽在幾天內就丟了,其他各地戰場的形勢也很危急。官軍與叛軍作戰,鮮有勝跡!兩個月前,皇帝盛怒之下,更是處斬了統兵大將封常清和高仙芝,鬧的人心惶惶,軍心不穩,人人自危!如今聽聞有很多好消息傳來,安祿山所領叛軍準備退回范陽,許多大臣竟然有點不知所措的感覺,對接下來如何安排戰事,更不知道要怎麼說。

    如今朝中的大權大落在宰相楊國忠的頭上,他很得皇帝李隆基的信任,提議很少有遭到反對的時候,除了楊國忠奏議安祿山將反的事外。楊國忠一再說安祿山要造反,李隆基只是不信,但如今證明了楊國忠的預言是正確的,李隆基懊悔之余,對楊國忠的話更是言聽計從,連封常清和高仙芝這樣兩位功勳卓著的戰將都在楊國忠的一再蠱惑下殺掉了。

    楊國忠很滿意眾臣唯他“馬首是瞻”,也在接受了眾臣的注目後站了出來,作禮稟奏道:“陛下,賊軍氣勢已盡,離潰敗不遠了!北方戰事對朝廷甚有利,安賊連洛陽都準備放棄了,再過幾日定會從潼關撤軍。依臣所見,應該趁北方連續大捷,將士士氣大盛時候,一鼓作氣,盡滅叛軍於潼關城外!哥舒翰所領屯於潼關的人馬有二十萬,遠勝於賊軍,要是趁賊軍沒防備之際掩殺出去,定能破敵!”

    見楊國忠站出來首先表態,眾臣都松了口氣,武部(兵部)尚書韋見素馬上跟著站了出來,贊同楊國忠的建議:“陛下,臣附議,賊軍氣勢已萎,攻至潼關下的賊軍不過數萬,我屯守潼關的人馬有近二十萬,應該趁敵士氣氣挫之際衝殺出去,一戰就能挽回敗勢,甚至就能將叛亂平息!

    韋見素表態之後,接著又有數位重臣站出來,表示了相同的意見,但就在大家都認為意見很快統一下來時,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卻站出來反對了,“陛下,臣有異議!如今洛陽、潼關一帶的叛軍兵威依然很盛,哥舒元帥所領人馬都是新募集的軍士,守城勉強可以應付,但出城擊敵則不行!要是傾潼關之力出戰,那潼關將無兵據守,若賊兵突襲潼關,則潼關必失;潼關一失,長安危矣!臣覺得應該據潼關天險而守,待各地勤王之師抵達後再出戰,而不應傾潼關兵馬出戰!要是作戰失利,長安危矣!”

    看到有人站出來和他唱反調,與哥舒翰有隙,這段時間與哥舒翰鬧了很多不愉快,一直想借刀殺人的楊國忠一臉的惱怒,馬上再次站出來,力陳道:“陛下,臣反對陳將軍之意,現在決不能只守不戰!北方連續大捷,我軍士氣大漲,賊軍惶惶不可終日,臣覺得應該趁我潼關大軍數量佔優勢,賊軍氣衰,疲憊不堪的情況下,趁機出擊!集優勢兵力出擊,必定能取得勝利,挽回局勢!賊兵一潰千里也不一定!那不只長安之危能解,叛亂馬上可平也有可能!”

    “陛下,臣反對楊相公此議!”陳玄禮馬上再次站了出來,以一副惶惶然的神態大聲地申辯,“陛下,安西、隴右的兵馬還未抵達長安附近,靠新募集的人馬無法與賊軍對抗,不據城而守必敗!現在要做的就是避賊軍鋒芒,利用潼關天險而守,待各地勤王之師趕過來,再與賊軍決戰,這是哥舒元帥數次力陳的正確之道!陛下,萬不能領哥舒翰率軍出潼關作戰啊!”

    “陳將軍此言差矣!要是聽任賊軍圍困潼關而不出擊,那我大軍的士氣會更低落,如今賊軍只幾萬人馬抵潼關城外,破敵很輕鬆,要是等賊軍全部抵達潼關城外,那再想破敵就難上加難了!陳將軍休得再說此等延誤軍情之事了!”說著,楊國忠又對頹然而坐,一直沒有表態的皇帝李隆基作禮奏道:“還請陛下果斷下決定,立即遣哥舒翰率軍出城迎擊賊軍,以儘快平息賊軍的反叛!”

    見楊國忠如此蠻橫無禮,陳玄禮只得悲憤地退下,不再言語!

    “唔!楊愛卿所言甚有理,朕允了!”御座上的李隆基終於下定決心,“宣朕旨意,馬上令哥舒翰,傾全部人馬,出潼關迎擊賊軍,務必將賊軍前鋒全殲,重奪陝郡,並攻取洛陽!”

    李隆基宣佈完命令後從御座上站起了身,準備離開,一直侍立在身邊的心腹宦官高力士馬上跟上。

    皇帝在宣佈了命令後離去,眾臣也就帶著不同的心情各自散了。

    但誰也不知道,今日緊急朝會上決定的事,將會給大唐帶來滅頂之災!

    ------------

    PS:新書開張,期待新老書友們的大力支持,推薦、收藏、打賞......來者不拒!嘿嘿
e010203 發表於 2014-3-2 01:50
第一卷 潼關血   第二章 大難將臨


    (新書艱難,求推薦票、收藏!)

    ---------------

    楊晞站在窗前,出神地望著院中那滿眼的綠色。他已經保持這樣的姿勢站了很久,沒有任何的動作,也沒理會身邊下人的任何請求和呼喚,就這樣筆直地站著,努力想把眼前的事想清楚!

    他應該不叫楊晞,他也不應該出現在這裡,這不是他生活的世界。這是個夢境,一個很真實的夢,並不是現實-----他只是在做夢,沒有睡醒,或者是小說描寫的情節,所見一切都是虛幻的!

    但“無數”的事實證明,一切都是真實的。

    楊玉環的族兄、大唐著名的權相楊國忠第四子、尚輦奉禦楊晞,就是他現在的身份。

    但誰也不知道,他的身體雖然是楊晞的,但靈魂卻被一個來自千多年以後的後世現代人所取代了。

    他是一個“穿越人”,融合了前後兩世記憶的穿越人,穿越以前的他,是一個剛剛退役的軍人。

    當了十年兵,因故從集團軍偵察連長位置轉業的他,在噙滿淚水告別部隊、告別戰友們後,滿是感傷地乘坐長途大巴車回老家。旅途太枯燥,情緒又很激動,只能找一些其他方式來排遣這種難言的傷感和寂寞。喜歡看書,對軍事和歷史很感興趣的他,在中轉車站候車時候,買了本《安史之亂》的書看。

    這是他非常感興趣的時代,此前也曾看過相關的作品,關於大唐、關於安史之亂的,只不過並沒有細細研究而已,因此對這段歷史不陌生,也看的津津有味。卻沒想到,正看的起勁,投入到裡面去,為盛世大唐因安史之亂由盛轉衰而唏噓感歎的時候,大巴車卻出了意外,與前面一輛重型掛車追尾了。

    在讓人恐懼的激烈撞擊中他失去了知覺,醒來後卻發現自己來到了古代,附身在一個少年人身上。

    在費了一些時間和精力後,楊晞大概將事情弄清楚了,他靈魂附身的這具身體是李隆基時候權相楊國忠的最小兒子楊晞,一個據說才情、武藝都不錯,身材相貌也很出眾的十七歲少年人。

    事情是這樣的,某一天清晨時候,楊晞如往常一樣起來練武,但在揮舞長槊時候,不知道什麼原因長槊竟然打開了他自己的腦袋上,受了重傷的楊晞馬上陷入昏迷之中,兩天后才醒過來。

    只是誰也想不到,蘇醒過來的楊晞,已經不是先前的楊晞,他的靈魂被後世一個莫名穿越來的人所取代。在今天一早蘇醒過來,發現回到了古代,作為無論神者的楊晞是怎麼都不相信,但面見的事實最終讓他不得不接受穿越的結果;在弄清楚自己的身份後,他越加的吃驚!

    老天,這不是玩人嗎,穿越成什麼人不好,穿越附身在楊國忠這個讓後人深惡痛絕的奸相的小兒子的身上,昏迷前所看那本《安史之亂》的書中好像記載,楊國忠隨李隆基西逃入蜀地的過程中,禁軍將士嘩變,楊玉環姐妹幾個被殺,楊國忠及其所有家人也都被群情激昂的禁軍將士斬殺於亂軍之中。

    現在是什麼時候了?安史之亂暴發了嗎?離楊國忠一家被殺還有多少時候?最終想到這個問題的楊晞在打了個激靈後,轉頭問一直戰戰兢兢站在他身後,時不時小聲請求幾句的一個叫平兒、算是他貼身侍女的小美人:“你告訴我,現在的年號,今天又是幾月幾號?”

    “回四公子,今年是天寶十五載,今天是六月初五!”名叫平兒的小丫環終於聽到自己服侍的小主人問她話了,雖然這話很古怪,讓人莫名其妙,但還是讓她很驚喜,也匆匆忙忙地回答了,並連聲請求道:“四公子,你頭部受了傷,是不是這些事都記不著了?你不要著急,趕緊去休息一下,把身體養好了,就什麼事都會想起來了!四公子,奴婢扶你去……”

    “天寶十五載,六月初五?”雖然因為這離奇的經歷導致思維反應不太靈敏,但平兒所說的這兩句話還是引起了楊晞的劇烈震撼。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反叛大唐,天寶十五載六月,長安被叛軍攻佔,楊國忠及其家人在馬嵬坡被嘩變的禁軍將士斬殺於亂軍之中!

    這是歷史記載中的事件,一想到此,楊晞有點搖搖欲墜的感覺!

    李隆基敗逃入蜀,楊國忠全家人被殺就是發生在天寶十五載六月啊!

    天哪,老天這是什麼意思?穿越就穿越吧,怎麼一穿越就把人往火炕裡推,馬上就要讓人玩一把拿刀抹他脖子的遊戲?難道是讓他連續體驗穿越,再穿越的感覺嗎?這太過分了吧!

    據歷史記載,在洛陽失守後,盛怒的李隆基聽信宰相楊國忠的建議,監國宦官的蠱惑後,于天寶十四載末殺死了封常清和高仙芝這兩位名震天下的將領,改任在家養病的隴右節度使哥舒翰統領潼關兵馬,並一再嚴令哥舒翰率軍主動出潼關迎敵。

    哥舒翰不敢違抗朝廷的命令,于天寶十五載六月初率鎮守潼關的所有兵馬出戰,結果中敵方伏擊,二十萬兵馬被安祿山手下將領崔乾佑所破,大敗而歸,潼關隨即丟失,被叛軍攻佔。

    潼關失守之後,長安再無險可守,叛軍可以直趨長安。

    聽聞叛軍將逼近消息的皇帝李隆基,竟然未做任何防守長安的佈置,趁夜逃離皇宮,逃往劍南。

    皇帝逃走,守城的軍士如何還有心思抵抗?長安成了一座不設防的城市,最終被叛軍輕鬆攻佔,無數的王宮貴族及普通百姓在叛軍入城之際被殺,大明宮、太極宮、興慶宮三大內被洗掠一空。

    御駕逃至一個叫馬嵬坡的地方後,禁軍將士嘩變,要求殺了禍國殃民的楊國忠父子及楊玉環,李隆基被迫同意禁軍將士的要求,最終楊國忠父子被亂軍斬殺,楊玉環被縊殺。

    這一切,在楊晞穿越前看的那本《安史之亂》書中有詳細的記載,他失去意識前,所看的章節內容正是洛陽被攻陷至長安陷於叛軍之手的情節,在知道現在身處的時間後,楊晞有點“毛骨悚然”。

    經歷了許多實戰經歷的楊晞在後世時候,曾數次與死神擦肩而過,有多名戰友在訓練或者執行任務中犧牲,但對死亡依然害怕!

    人死了小命就沒有了啊,誰都會害怕的,除非猝不及防之下的死,那樣就沒有害怕的時候。

    楊國忠家人這樣被亂軍斬殺於軍中的慘劇,更是讓楊晞拒絕接受!這樣死,太慘不忍睹,太窩囊,太沒有英雄氣概了,讓他不能忍受,如何讓他選擇死亡方式,他絕不會選擇這種方式的。

    任何一個人,在知道自己將面對死亡時候,總是會非常非常恐懼的,他當然也不會例外。

    一個知道自己將面臨死亡時候,總會做出抗爭的舉動的,楊晞也是如此!

    要是那本書上記載不差的話,叛軍很快就要打到長安來了,或者已經在攻打長安的路上。府中安靜,不像是長安已經被攻佔的樣子,也不可能是叛軍開始攻城的時候,歷史記載中楊國忠伴著李隆基在叛軍還未開始攻打長安時候就逃走了。也就是說更不可能是長安城失陷以後!

    災難沒發生,很可能有挽回的餘地,這種念頭一起來,楊晞心裡就湧起一陣難言的衝動,馬上轉頭問詢站在身後的人,“你們告訴我,安祿山叛軍攻至何處了?潼關有沒有失陷?”

    這個問題是足不出戶的平兒回答不出來,這時站在平兒身後一名叫楊正的貼身隨從上前回答:“回四公子,安賊的叛軍正在潼關城下與官軍對峙,潼關還沒有陷落!”

    楊正是楊晞最忠心的跟班,表現的忠心耿耿,楊晞殘存的記憶中對這個比他年齡稍長的人很信任,一點也沒懷疑楊正這話的真實性,這讓他大大地松了口氣。

    潼關還未失守,官軍正與叛軍在潼關城對峙,看來李隆基那個非常錯誤的決定還沒有下,沒有令哥舒翰率軍出擊。要是哥舒翰率軍出擊,遭遇大敗了,那潼關肯定不保。潼關天險一失,長安的門戶將大開,即使他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也很可能回天乏術,無法挽回大局了!

    他一直是個熱愛生命的人,甚至比一般人都熱愛。剛剛穿越了一次,他不想再死,他要好好地活著,活個明白再說,他一定要竭盡所能,去改變歷史的進程。

    他這具身體的老爹是大唐權相楊國忠,而楊國忠是替李隆基出餿主意的人,要是能說服楊國忠改變主意,嚴令哥舒翰據潼關險而守,不倉促出擊,那大唐的命運可能因此而改變也不是沒有可能。

    而且,他清楚,長安被安祿山的大軍攻佔,喻示著盛唐的最終終結,大唐從此徹底由盛轉衰,這也是他絕對不願意看到的。他現在不是歷史的旁觀者,是參與者,既然穿越來到了安史之亂暴發的初期,他就要為這個時代,也為自己做點什麼,甚至力挽狂瀾,不然他自己的命運會很慘。

    不從大局著想,至少為了自己的小命,他也要做一些大膽的事。

    刹那間就打定了主意,楊晞問楊正道:“楊國……我父親在府上嗎?我有非常要緊的事找他說?”

    楊正很老實地回答道:“回四公子,老爺進宮去了,早上時候,陛下急派人來傳老爺進宮,說有緊急軍情商量,老爺就馬上進宮去了,直到現在也沒回來!他進宮前來看過你的!”

    楊晞是楊國忠最鍾愛的兒子,這兩天楊晞昏迷時候,日理萬機的楊國忠也是時常過來陪伴,抹一把老淚,今日一早楊晞蘇醒前也過來看望過,在接到宮內來人的急傳旨意後才離去。

    “哦,是這樣……”楊晞應了聲,還來不及再問什麼,一陣喧鬧聲及雜亂的腳步聲從遠處傳來,看似有一群人往這邊來了。

    “四公子,老爺來看你了!”不知哪個下人稟報的聲音隨即傳來!
e010203 發表於 2014-3-2 01:51
第一卷 潼關血   第三章 將死無葬身之地


    ---------------

    楊國忠在幾名隨從的簇擁下走進了楊晞的房間。

    “孩兒見過父親!”因為殘留著前身的許多記憶,在看到楊國忠進來後,楊晞沒有一點陌生的感覺,很自然地上前作禮問候。楊國忠能在這個時候回來,並過來看他,他當然非常高興。

    許多事可以直接和楊國忠說了,他在琢磨著怎麼說不會讓楊國忠覺得有太多的異樣。

    長於南方的他後世時候習慣叫“爸爸”,感覺爸爸是個最親密的稱呼,相比較父親就覺得生份了多了,沒那種特別的親情感覺,對楊國忠叫一聲父親也不覺得非常不自然。

    當然他這是“認賊作父”了,但也是沒有辦法的事,誰叫他穿越到楊國忠兒子的身上呢!

    “晞兒,你終於醒過來了,為父不知道有多高興!”急步進屋的楊國忠,看到楊晞已經蘇醒過來,並起身站著向他行禮,不知道有多高興。

    小兒子因為意外受傷後昏迷了兩天,雖然宮中太醫說不會有性命之憂,但忙著朝事的楊國忠依然很擔心。今日晨起後,看到楊晞有蘇醒的跡象,很想一直陪著,等楊晞醒過來,但宮來傳召,皇帝讓他火速進宮,他也不敢耽擱,馬上進宮去了。朝事議完了,事兒佈置停當後,他也就回府了,在得下人稟報說楊晞已經蘇醒過,立即就過來看望了。

    四天前,應他一力所陳,朝廷已經下令讓哥舒翰傾潼關所有兵力出擊,今日一早有消息傳來,哥舒翰與賊軍接觸後,賊兵不支敗走,哥舒翰率軍追擊中。自覺這舉措可以達到自己一箭雙雕效果的楊國忠,心裡有點樂顛顛,再聽楊晞又蘇醒了,不知道有多高興,因此言語上流露出格外的關愛!

    “多謝父親的關愛,孩兒已經沒事了,前些日子昏睡不醒只不過因為頭受了重擊的原因,並未曾受到大的傷害,醒過來就沒事了,感覺比昏睡前好,連一些以前不太明白的事,現在也清楚了!”楊晞和楊國忠說話時候保持著非常恭敬的神態。

    到底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唐權相,楊國忠的氣場非常盛,雖然在面對楊晞時候流露出很關愛的樣子,但楊晞依然有點受壓迫的感覺,只不過他心態很好,沒有任何局促的表現。

    這個時代的一些人,包括高力士、楊國忠等人,因為歷史記載他們都是搬弄權勢,禍國殃民的人物,楊晞打心底的厭惡,但他後世的磨練和閱歷使然之故,他不會對這些人流露出任何的厭惡,知道古代尊卑有雖,長幼有序,他會對他們給予足夠的尊重。何況楊國忠現在還是他這具身體的父親!

    楊國忠年輕時候應該長的很英俊,現在年紀大了,也讓人看著很舒服,挺有風度的,完全沒有電影、電視中演的奸臣那種讓人討厭的味道,這也讓楊晞的“不舒服”感覺少了一些。

    楊晞不由的想到那位著名的楊家女子、楊國忠的同族胞妹、被後世人喻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楊玉環,不知道這位傳說中的美女有多美麗。

    看來楊氏一脈容貌這方面的遺傳基因是很不錯的,所生子嗣不是美女就是帥哥,他也跟著沾了光。

    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在見到楊國忠後,楊晞心裡原本有的焦急與緊張竟然沒有了,並沒急迫地與楊國忠陳明他想說的關於如何防守潼關的事。當然他不知道這是原身殘存的記憶及性子所致!

    面對身邊多名下人的注視,楊國忠也收起了不知不覺流露出來的那份疼愛,換成一副嚴肅的神情,吩咐楊晞道:“晞兒,你沒事就好,讓為父少了些擔心,你剛剛醒過來,也要多休息,也不要站著了,待休息好了,去看看你娘吧!為父還有許多事要處置,待有空再來看你!”

    楊國忠的夫人,也就是楊晞的生母裴柔,前些日子受了風寒,還沒康復,又因為聽聞楊晞受傷昏迷,愛子心切的她連續陪伴在楊晞身邊,最終自己也勞累過度昏迷了過去。不過裴柔只是因傷心勞累過度而昏迷的,躺了一天已經清醒過來,只是起不了身,不然早就過來看望楊晞了!

    “謹尊父親的吩咐!”楊晞再施一禮,但也沒等楊國忠轉身,就急切地說道:“只是父親,孩兒有一點很急迫的想法要與父親說,希望父親能聽我說幾句話!”

    “哦?!”正想轉身離去的楊國忠停下了腳步,疑惑地看著楊晞:“晞兒,你想說什麼?”

    楊晞看看楊國忠身側,楊國忠會意,馬上讓屋內所有雜人都退下了。

    “如今只有我們父子兩人了,晞兒你有什麼事,請儘管與為父說吧!”

    見楊國忠沒拒絕他的要求,楊晞一陣驚喜,忙道:“父親,前些日子孩兒聽到了一些關於時局的事,今日一早清醒過來後,也就在想此事,有了一些想法,想和父親說說,希望父親能聽孩兒講講!”

    “時局的事?”一聽楊晞說這個,楊國忠的眉頭擰緊了,不解地看著楊晞,“晞兒,怎麼對時局的事感興趣了?你有什麼見解要與為父說的?來,我們坐下說吧!”

    楊國忠有四子,分別是楊暄、楊昢、楊曉、楊晞,皆是嫡出,由正妻裴柔所生。

    楊暄任太僕卿兼戶部侍郎,尚萬春公主的楊昢任鴻臚卿,楊曉任工部員外郎,只有十七歲的楊晞未置實官,領一個尚替奉禦的閒職。楊國忠會與兒子們商量朝事,但主要都是與身居要職的楊暄和楊昢商量,從未與楊晞這個小兒子討論過朝事。四個兒子中,楊國忠覺得楊晞最聰慧,無論是才情還是武藝方面也是他最出色,但這個兒子年齡太小了,又得夫人裴柔過度寵愛,時常做一些無法無天的事,讓人很頭疼。楊國忠一直覺得自己這個小兒子還沒到可以讓他做事的時候,也從未拿朝事與他討論,今日聽楊晞很鄭重地這樣說,覺得非常驚異。但因為心情不錯,還是想聽一聽楊晞會怎麼說!

    “父親,朝廷是不是準備令哥舒翰率軍出潼關與叛軍作戰?”因為楊國忠是他的父親,據說還對他非常疼愛,楊晞也沒什麼猶豫,直接問了!

    楊國忠聽楊晞竟然問這個問題,有點不悅地皺起了眉頭:“晞兒你這是怎麼了?難道你不認可此法,趁北方大捷消息傳來之際,令哥舒翰率軍出戰,趁敵立足未穩之際,將其擊敗?”

    朝廷已經在兩天前下令讓哥舒翰出關作戰,但此時的楊國忠並不想告訴自己的兒子此事。

    “父親,正是!”楊晞不避讓地看著楊國忠,以一副楊國忠從未看到過的堅定神態說道:“依孩兒所見,令官軍放棄潼關天險,出城作戰,實是兵之下下策也!萬不能如此做!”

    “說說你這樣認為的原因!”楊國忠臉色變得難看了,心裡很惱怒。要不是楊晞傷病剛愈,他都要厲聲斥責,或者拂袖而去了!

    “父親,安賊所領的叛軍都是善戰的邊軍,常年征戰,非常有作戰經驗,尤其擅長野戰,步騎協同作戰,而這種協同作戰能力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形成的。面對這樣一支精銳的人馬,即使集幾十萬新兵去對陣,與之下面對戰,也會敗的一塌糊塗的!封常清這樣一位善戰的將領都一再敗北,與高仙芝合兵後也不敢出擊,而是屯兵潼關,想利用潼關天險阻敵,孩兒知道,這只是不得已情況下最有效的禦敵手段。野戰對陣,防守潼關的官軍完全不是叛軍的對手!”看到楊國忠臉上露出不悅的神色,楊晞趕緊補充了一句,“要是潼關的鎮軍是善戰的邊軍,是可以出城與叛軍決一死戰的!”

    楊國忠沉默不語,不過也在思索著自己兒子所說的。兒子的話與邊上人說的話份量當然不一樣!

    見楊國忠沒有明言斥責,楊晞的膽子也大了起來,再狠言道:“想必父親也是知道,此次賊軍打的旗號就是針對你的,安賊要‘清君側’,他最想除去的人就是你!你與安祿山一直不和,有著深仇大恨,要是叛軍打到長安來,那父親你是叛軍最先要消滅的人!還有一種可能,要是叛軍威脅,如果朝廷下旨處死父親他們就退兵,那父親你覺得皇帝會怎麼做?其他大臣會怎麼建言?”

    楊晞這話讓楊國忠臉上的肌肉都忍不住跳了跳,臉有點扭曲了!

    見這話讓楊國忠有反應了,心裡松了口氣的楊晞繼續說道:“因此孩兒認為,父親現在需要做的,就是想盡辦法,將叛軍擋在潼關外面。潼關是長安最後的門戶,要是潼關一失,長安將不保,如果潼關還在官軍手中,那依潼關天險而守,長安無憂。依孩兒所見,父親現在應該想盡辦法,調集一切力量,守住潼關,而不是出關作戰!不然長安危矣,父親的性命也危矣,我們一家人將死無葬身之地!父親,為了我們一家人的性命,你必須要做周到考慮,想盡一切辦法守住潼關,將叛軍阻在潼關城外!”

    楊晞說完,閃著精光的眼睛直直地盯著楊國忠,等他楊國忠的反應!他知道要打動楊國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以楊國忠及他們這一大家子的前程、性命當籌碼說事,這樣才能說動楊國忠,從其他方面,從國家民族大義的角度,是無法讓他這位“父親”改變主意的。

    只不過楊國忠卻依然沒有表態,只是眼神直直地看著他。
e010203 發表於 2014-3-2 01:51
第一卷 潼關血   第四章 無奈
確定投票
    (發佈時候主角的名會自動變成楊曦,不知道何故,讓人崩潰!)

    在說話的過程中楊晞一直留心觀察楊國忠的神情變化,他當然發現了說話過程中這位大唐權相神情有數次的變化,知道這番話也是說到楊國忠的心理去了,慶倖還真找對了對策。

    見楊國忠不說什麼,也馬上再說道:“父親,因此孩兒覺得,現在朝廷最要做的就是集中一切力量抵禦叛軍攻擊潼關,確保潼關不失,而不是其他,不是出城聚殲叛軍主力!要是潼關守住了,那長安也安矣!父親難道就沒想過現在哥舒翰的連續勝利會不會是叛軍的誘敵之計呢?”

    在楊國忠眉頭跳了一跳後,楊晞繼續:“如果強令哥舒翰出關作戰,大軍作戰又不利,最終大敗而歸,甚至全軍覆滅,那潼關很可能因此就陷落!潼關失守,那長安也沒辦法防守!”

    “而叛軍攻至長安後,第一個要對付的肯定是父親你,甚至將你淩遲處死也不一定,孩兒和幾位哥哥,還有其他家人也會落個身首異處的下場!即使父親在長安城破前護著皇帝逃走,但皇帝可能依然會遷怒于父親,治父親之罪,那我們楊家也一定會大難臨頭的!今日孩兒躺著想事的時候想到了這些,非常的害怕,就大著膽與父親說了,希望父親能三思而後行!”

    楊晞最後這幾句大膽的話讓楊國忠臉上的肌肉都跳了跳,眼中流露出驚駭之色,只不過很快就沒了,但被楊晞捕捉到了,這更讓楊晞大喜。會不會是點中楊國忠的要穴了呢?

    暫時能想到的話都說了,接下來要看楊國忠如何反應了,楊晞也不再言語,只是靜靜地看著自己這位心情已經與剛才完全不一樣的父親,看楊國忠怎麼說,怎麼反應!

    楊國忠心中當然狂起波瀾,這樣直接的話沒有人敢在他面前說,楊晞是第一人,這話讓他頓然間清醒過來。楊晞說的不錯,安祿山的叛亂就是打著清除皇帝身邊的權臣,也就是“清除”他的口號起兵的,要是潼關失守,長安陷落,他落入叛軍之手,死的要多難看就有多難看,淩遲處死也不是沒有可能。潼關是長安的門戶,守住潼關,長安就不要擔心陷落。長安不陷落,他也就不會遭此大難。

    從東都洛陽這麼輕鬆被叛軍攻佔的情況可以看出來,要是潼關陷落,長安是守不住的。

    洛陽的城池高度與長安相仿,洛陽幾天就被叛軍攻佔,要是叛軍包圍了長安,長安又能支持幾天?

    一下子被楊晞說亂了心事,有點對自己前些日子的自信產生動搖,甚至思忖著朝廷已經下達的命令要不要改變,將已經出關作戰的哥舒翰部召回來。

    不過他到底是非常之人,在仔細想了一下,覺得楊晞所講有點危言聽聳,誇大其辭了,楊晞只不過是個十七歲的少年人,怎麼可能想清楚軍國大事的,說不定是聽了什麼人的蠱惑後才如此說的。

    一想到很可能是什麼人來找楊晞說了這麼多,希望通過楊晞來說服他改變主意後,楊國忠一陣惱怒,很想喝斥幾句,但看到楊晞一副惶惶然的急切樣子,非常疼愛這個兒子的他也穩住自己的神態,不急不慢地說道:“晞兒,你說的是有些理!為父也知道,守住潼關就守住了長安,要是潼關有失,那長安也危矣!但要平定叛亂,不可能只要堅守潼關就可以了!”

    “如今安賊有想退守范陽,放棄洛陽的打算!要是官軍能主動出擊,憑優勢兵力,擊潰甚至殲滅遠道而來的賊軍,不但解了潼關之危,甚至還可以奪回東都洛陽,那豈不是更好?哥舒翰所領大軍二十萬,應該有這個實力!要知道,如今潼關城外賊軍才不到三萬,最前鋒的才不過五千老弱病殘之軍!官軍數量遠勝賊軍,哥舒翰又是百戰之將,北方又連續大捷,我軍士氣正盛,要是依仗潼關天險一戰,那可以一戰而竟全功的!”這番話說完,楊國忠的底氣又起來了。

    見楊國忠態度依然沒什麼改變,楊晞大急,“父親這想法當然很好,只是如今官軍的戰力實在低下,就從封常清連戰皆敗北的情況上可以看出來!這幾十年來,封常清在征戰中立下戰功無數,鮮有敗績,但遭遇叛軍後卻連番敗北,不能說他的指揮能力下降了,而是其麾下人馬戰力實在太低下!”

    “如今潼關的二十萬兵馬,有戰力的至多不過三萬,其他皆是烏合之眾,除非訓練大半年,不然沒有戰力,一遇敵可能就潰敗,一泄千里!依孩兒所見,現在憑那幾十萬人馬能守住潼關已經是不錯了,如何還敢去想一戰竟全功?”楊晞毫不客氣地質問。

    楊國忠惱怒的感覺已經消減了很多,他有點高興自己的兒子有這般見解,能當著他的面說出如此多道道來,寬慰地笑笑,道:“晞兒,四郎,你對如今的戰事有如此見解,為父甚是高興,在這一點上,你比幾位哥哥強多了,以後有什麼想法,可以儘管和為父來說,無論你說什麼,為父都不會生氣的!在這件事上,皇帝陛下已經和眾臣有過商量,一切都是陛下的主意,你就不要操這份心了,你剛剛受了傷,不要想太多,就安心養傷吧!為父還有事要去處置,你有空去看看母親!”

    “父親,你再聽孩兒說幾句!”楊晞見楊國忠要走,不禁大急,上前拉住楊國忠的衣袖,請求道:“父親,希望你能仔細想想剛才孩兒所說的,孩兒所說的所有擔心,都可能成為事實!”

    見楊國忠只是微微歎了口氣,對他的話並沒太多反應,楊晞原本充滿希望的心一落千丈,充滿了悲憤,但還是再次“苦口婆心”地勸楊國忠:“父親,真的不能讓哥舒翰率軍出擊,現在叛軍以五千老弱病殘之軍屯於潼關前,定是有引誘我軍出擊的意思!如今叛軍後方連續吃敗,洛陽與范陽之間的驛道受損,安賊更想盡快攻下潼關,攻取長安,那樣他就沒有後顧之憂了!賊軍在潼關城下的示弱肯定是誘敵之際,是想引誘使哥舒翰率軍深入,準備在什麼地方伏擊的!父親,千萬不要中了安賊誘敵之計啊!”

    楊晞拉著楊國忠的衣袖懇求道:“父親,據孩兒得知,朝廷已經召勤王之師前來平叛了,這對叛軍很不利!現在的叛軍是急於攻下長安,那樣會奪更多人氣的,也可以避免遭遇更多的王師,他們更急於與防守京師的官軍決戰!我們不能如他們的願,出關作戰,而是要據險而守,讓他們無計可施!要是傾潼關兵力出關作戰,那正中了叛軍的下懷,潼關城外,地形狹窄,不適合大兵團作戰,哥舒翰即使率二十萬大軍出關作戰,能正面展開的兵力最多不到四五萬,與叛軍相比實是不佔優勢!還請父親三思而後行,不然連後悔的機會都沒有了!難道父親希望我們全家都落個悲慘的下場嗎?”

    楊國忠轉回頭,慈愛了看了楊晞幾眼,拍拍楊晞拉著他袖子的手,笑道:“四郎,為父知道你是為我們楊家的命運擔心,這一點為父很欣慰,在平叛的戰事上能說出這麼多道理,為父也很驚訝,這些年為父不曾和你討論過朝事,但沒想到你對朝事的見解比幾個哥哥厲害多了,你放心,以後爹爹會讓你有機會涉足朝事,會讓陛下授你以官職,讓你到朝中做事的!戰事的安排上,陛下會和大臣們商量再決定的,你就不要再說什麼了!為父還有要事去處置,不能在府中耽擱太久,你傷病初愈,也不要太激動,要好生休養身體!好了,為父這就去了,一會還要向陛下稟報事兒呢,你休息吧!”

    說著掙脫楊晞拉著他衣袖的手,不理會身後楊晞的一再呼喚,大步走了出去,並令平兒等幾名楊晞房中的下人進屋,服侍楊晞休息。

    見楊國忠不理會他所說,顧自走了,楊晞又急又怒,呼喚幾聲沒得回應後,馬上追了出去,想追上楊國忠,再把事兒說的更清楚,但只追到門口,就被幾名下人攔住了,並被他們拽進屋裡回來。

    “四公子,你傷病剛愈,快回去躺下休息吧!”上來扶著他手臂的小丫環平兒急急地說道。

    攙著他另外一隻胳膊的楊正也用很惶然的語氣說道:“四公子,老爺吩咐了,讓你在屋裡好生休息,將身體養好再說,待他空了,他再會來看望你,陪你說話的!小的已經遣人去告訴夫人,說你傷病已經好的差不多了,要是夫人能起來,他肯定會來看望你的!”

    “你們放開我,我還有很重要的事找我父親說!”楊晞努力掙扎,想掙脫兩位下人的攙扶。

    但可能是因為這具身體傷病剛愈的原因,竟然使不上什麼力氣,還被楊正和平兒兩人扶回到了榻前,心裡的悲憤難以形容,有想殺了楊國忠的衝動,但最終只能不情願地躺回榻上。

    天哪,事情怎麼會這樣?
e010203 發表於 2014-3-2 01:52
第一卷 潼關血   第五章 某也是這麼認為的


    六月酷暑天,雖然屋內幾處地方置有冰塊,但激動了一陣的楊晞依然覺得很熱,滿頭大汗。

    平兒坐在榻邊為他掌扇,楊正惶惶然地站在一邊。

    剛才他們站在屋外,聽到了楊晞幾句聲音很大的叫喊,不過具體講什麼他們並不知情,還以為楊晞被老爺訓斥了。直到楊國忠走出屋子,和顏悅色地吩咐他們,要好生照顧四公子,不能有任何的差池,這才放了心。但楊晞的急怒他們還是看出來,兩人都很緊張,也不敢開口問詢什麼。

    楊晞也是非常之人,在躺了一會後也冷靜下來,轉頭問身邊的楊正道:“楊正,老爺出府去了嗎?”

    “是的,四公子,老爺又進宮去處事了!”楊正很老實地回答:“這幾天老爺要忙的事太多,大多時候都在宮中,與陛下商量事情,剛剛他只是牽繫你的傷情才回府來探望的!”

    “那你知道潼關前方的戰況嗎?”楊晞再問道。

    “知道的很少!”楊正搖搖頭,“四公子,小的不知最新的情況如何了!這些事,老爺不會告訴我們的,或許會與大公子、二公子說!”

    一聽楊正此話,楊晞頓時來了精神,馬上坐起身問道:“那他們有沒有在府上?”

    剛才楊國忠也說了,會經常與身居要職的大兒子楊暄、二兒子楊昢商量朝事,要是說服了他們,兄弟幾個人合力勸楊國忠,那可能更容易勸服楊國忠改變主意,他想找兩位未謀面的哥哥說說這事。

    “回四公子,這段時間大公子、二公子、三公子都很忙,很久沒過府來了,聽說都在宮中或者官衙中忙事,連他們各自的府中都很少回去!”楊正很老實地回答。

    楊晞的三個哥哥楊暄、楊昢、楊曉都已經成年,另置了府弟,不住在楊國忠的魏國公府。

    楊暄任戶部侍郎兼太常卿,楊昢任鴻臚卿,楊曉任工部員外郎,因安祿山叛亂起來,這段時間朝廷又制定了新的戰略,他們也和楊國忠一樣都很忙碌,不敢有任何的懈怠,府上極少回去。

    連楊晞受了傷昏迷後,也只過來探望過一次,知道楊晞不會有生命危險後,也就走了。

    “竟然這樣!”楊晞心內生出一種極度的失望來,痛苦地閉上了眼睛。

    他知道什麼樣的結果即將到來,一場巨大的災難將臨大唐,將在他及身邊許多人身上發生,但他現在卻沒能力去做什麼,費了半天口舌勸說在大唐朝常上有舉足輕重位置的楊國忠、他的父親,但卻沒收到效果,又不能把他是知道後事的穿越人這個事實講出來,還有什麼事比之更無奈、更痛苦的?

    對了,要是將這些話直接與皇帝李隆基說,又會有什麼效果?想到這,楊晞心中一亮,馬上坐了起來,有想馬上進宮求見皇帝李隆基,陳情這些緣由的衝動。但旋即又黯然,這種事上,他連自己的父親楊國忠都說服不了,又拿什麼去說服李隆基呢?楊國忠是李隆基最寵信的大臣,在此等大事上,他肯定是聽從楊國忠這樣一位在朝堂上呆了多年的大臣,而不會聽他這個少年人的建議的。

    即使他進宮,說不定皇帝見不到,卻見到了他的父親,不但于事無補,還可能更壞事。

    楊晞覺得,只有去找楊國忠,再陳情厲害,把話說的更明白,直戳楊國忠的最痛處,那樣才會讓他改變主意,不再建言皇帝命令哥舒翰出關作戰。

    朝廷應該還沒下命令讓哥舒翰出關作戰吧?至少剛才楊國忠的話中沒有表示此意思,楊晞稍稍松了口氣,他再問楊正道:“楊正,我父親進宮後他一般在什麼地方處事?”

    “四公子,老爺進宮,要麼與陛下商量朝政大事,要麼在政事堂處事!”

    “那好,我要進宮,找我父親去,剛才還有一些事沒和他說清楚!”楊晞說著馬上坐起了身。

    “四公子,你現在不能起身,你傷病剛愈,要好生靜養,你要是現在出去,老爺會打死我們的?”一邊執扇的平兒大急,一下子跪倒在了床邊。大驚的楊正也嚇的跪下請求,要楊晞不要出門。

    正在這時,外面有下人大聲喝喊,說是夫人到了。隨著喝喊的聲音及紛雜的腳步聲,一群人擁進了屋裡。為首的是一個神情憔悴,但五官長相挺不錯的中年婦女,楊晞當然認出來,這就是他的生身母親裴柔,在心裡重重地歎了口氣後,也只得作禮問候,“孩兒見過母親!”說著準備下床。

    裴柔趕緊上前一步,扶住欲起身下床的楊晞,很疼愛地說道:“吾兒不必如此,快躺下休息吧!娘聽說你今天一早蘇醒過來了,也能起身,不知道有多高興,趁能起身,也就過來看看了!吾兒可覺得好些了嗎?還有什麼地方不舒服的?一會娘讓宮中太醫再來瞧瞧,這些天你可要多多休息!”

    說著裴柔扶著楊晞坐在床邊,上下打量著楊晞,並伸手輕輕地撫摸著,還不時地問詢他有什麼地方不舒服否,一副很關愛的樣子,眼淚也隨之流了下來。

    身體殘存的前身記憶讓楊晞對這位表現非常慈愛的母親有一種說不出的親切和好感,他也強顏歡笑地替自己的母親拭去臉上的淚,安慰道:“母親,你別擔心,孩兒已經沒事了,都可以起身做事了,剛才和爹爹說了半天的事,也沒什麼難受的,你就不要擔心了!孩兒聽說你也病了,正想過去看你!”

    “晞兒,娘沒事,娘只是怕你出什麼大事,擔心的不得了,你父親和幾位哥哥這幾天又忙著事,沒空來照看你,娘又病了,沒法在你身邊照應,真是難過!”繼續流著淚的裴柔很動情地說道:“幸好你醒過來了,娘也放心了,待娘身體好了,一定去大慈恩寺上香還願,以佑吾兒一生康健平安!”

    “娘,孩兒真的沒事!倒是你,都累的病了,神情憔悴成這樣,你快回去休息吧,不要管孩兒了,孩兒身體已經康復,沒事了,孩兒會過來看你的!”面對女人的眼淚,楊晞心裡的英雄氣概仿佛都少了很多,被人疼愛的感覺讓他不自禁地將“娘”字衝口而出,沒有一點不自然的感覺。

    如果身體裡前身的記憶一點都沒殘存下來,那他可能不會有這種動容的感覺。但有前身的一部分記憶,使得他在面對楊國忠,特別是深情流露的母親裴柔時候,那份濃烈的親情感覺自然而生出來。

    因為這種親情的感覺肯定是除抹不去,讓他更生豪情和決心,決定要想盡辦法,阻止慘劇的發生。

    面對自己兒子的勸慰,裴柔卻堅決地搖搖頭:“晞兒,娘沒事,看到你傷病好了,娘的病也就好了,娘都好些天沒過來看你了,今日就在這兒多陪你說一會話!”

    “娘,你身體有病,不能太累,回去休息吧,如今天熱,也不要走到太陽下面,當心暑氣!孩兒已經沒事,會過來看你了,孩兒不希望我的病好了,你又染上了病!”楊晞只得再勸,“孩兒也有點困了,想睡一下,娘你就不要撐著身體陪在這裡了,孩兒會心疼的!”

    與裴柔之間所生的這份母子親子讓楊晞有點不知所措,他也更想一個人單獨呆著想會兒事,不希望身邊有這麼多人呆著,更何況他還想跑出去,去找楊國忠再說事,再勸一番呢!

    “好吧,那你好生休息,好好睡一下,娘也回去休息了!”

    裴柔眼淚鼻涕地傷感了一陣後,也在楊晞的勸慰下由侍女們扶著回房去了。

    屋內清靜了,楊晞剛才所起,想進宮去找自己父親楊國忠再次陳情的想法竟然莫名地消退了一下,他覺得很累、很困,非常想睡覺。可能是剛才說了太多的話,激動的次數太多,再因為這具身體剛剛康復,以致精神不振了;或者是穿越後靈魂與身體還不是很匹配,不能完全掌控身體之故。

    “四公子,你累了,好生睡一下吧!”平兒柔柔的聲音傳來,像催眠曲一樣。

    在想了一會事兒,楊晞有抑制不住的睡意起來,最終竟然沉沉睡去,連夢都沒做一個!

    ---------------

    大明宮內,政事堂所在地中書省,匆匆趕回到這裡處事的楊國忠正在召集幾名親信大臣商量事兒。

    哥舒翰在接到朝廷令後,上表抗爭了幾次,但沒得朝廷同意後,被迫出關作戰。

    戰事已經發生,據監軍宦官邊令城傳回來的秘報,官軍取得了幾場小規模的勝利,正準備向靈寶方向進發,尋安祿山的叛軍主力作戰,只是目前兩軍主力還未交上手。

    前方傳來的情況如楊國忠所願,並且戰事的進展也算不錯,有點讓他滿意。

    不過在回府聽了楊晞一番相說後,他有點心神不寧。楊晞所講的可怕後果要真的出現了,那他的好日子也到頭了,甚至整個家族落個悲慘命運也不一定。此前他從未曾如此去想過,即使朝中有不少大臣這樣說,但在聽了自己最鍾愛的兒子楊晞如此說後,卻不得不多想了此方面的情況。

    自己的兒子是不會與他作對的,更不會落井下石的,只會從家族利益考慮。

    也就在與眾親信商量事後,他留下得他提拔才上位的武部尚書、同平章事韋見素,京兆尹魏方進,將今日楊晞和他所說的話大概告訴了韋見素和魏方進,當然那些關係楊家家族利益的相關話語隱去不提。

    韋見素和魏方進聽了後都大為驚異,兩人相互看了一眼後,韋見素上前小聲道:“楊相公,真想不到四郎竟然有這般見識,能說出如此考慮長遠的建議,實在是讓人驚歎!”

    楊國忠不露聲色地問道:“那你認為,犬子所言有沒有道理?某此前做出的決定,令哥舒翰領軍出關作戰,爭取儘快殲滅叛軍主力的計畫是否有誤?”

    這樣一問讓韋見素一下子不知道如何回答,在仔細地看了幾眼楊國忠,並認真地想了一下後,才道:“楊相公,四郎所言甚是有理,不過他是在不瞭解前方軍情的情況下才如此說的,要是知道如今潼關的情況,他也不會這麼說的!楊相公所建議的策略也是完全正確的!如今北方各軍連續大捷,安賊惶惶不安,想棄洛陽而守范陽,朝廷趁賊軍軍心渙散之際,趁勢出擊,一定能取得勝跡,甚至一戰就殲滅叛軍主力,很快平定叛亂也有可能!”

    “唔,某也是這麼認為的!”楊國忠笑笑,放了心後也不再言語,揮手令韋見素和魏方進自去了!
e010203 發表於 2014-3-2 01:52
第一卷 潼關血   第六章 意外的結識


    (上傳章節後,主角名字老是自動變成楊曦,改了很多次都改不回來!如果書中出現這樣的情況,還請書友們諒解!)

    接下來幾天楊晞都沒見到楊國忠。

    楊國忠一直沒回到府中,這讓一心想再勸楊國忠改變主意的楊晞心急如焚。

    他知道,日子越往後面拖越不妙,說不定朝廷就會下達傾潼關全部兵力出擊的消息,隨後潼關慘敗的消息傳來。那接下來慘劇就一個接一個發生了,皇帝逃跑,長安淪陷,他們一家子及楊玉環姐妹全部被殺,大唐陷入分崩離析中。這是他無論如何都不願意看到的。

    楊晞一直在想辦法出府,想去找楊國忠再說事,或者直接找皇帝李隆基陳情原因,讓他們改變主意,不要下令哥舒翰出關出戰,以免給大唐帶來滅頂之災。甚至直接去潼關,喬傳皇帝旨意,讓哥舒翰緊守不出……

    不過他卻一直沒辦法出府,因為楊國忠對下人們下過嚴令,要好生照顧他,不讓他到處亂跑。

    六月酷暑天,什麼地方都很熱,只允許楊晞呆在有冰塊放著的房間內,好生休息。

    楊國忠在府中威望很高,下人們沒有一個敢拂其意而行事的,楊晞的任何想出府的舉動他們都阻止,即使他打罵甚至拿刀威脅他們也不放他出府,只是跪在地上任他責罰。

    沒辦法找楊國忠再說潼關之事,讓楊晞茶飯不思,又不能和人交底,整天很鬱悶,連漂亮、豐滿的小丫頭平兒整天在身邊晃蕩也差不多無視了。

    楊府的主母裴柔也不允許楊晞出府。

    她和楊國忠一樣,是怕寶貝兒子身體未康復,再出去有什麼閃失才讓楊晞一直呆在府中的。

    在蘇醒過來這幾天,楊晞每天都會過去到母親那裡請安問候,並一再問詢楊國忠的事,想讓裴柔傳話,讓楊國忠回府來一次,他有非常緊急的事要說。裴柔愛子心切,也聽從了楊晞所請,派人告知楊國忠,希望楊國忠有空能回府一趟。

    不過楊國忠讓人傳話,這些天他忙於朝中事務,沒得空閒經常處事到深夜,沒空回府。

    但他也保證,只要有空,一定會回府一次的。

    母親的傳信也得到這樣的回復,楊晞有點失望了。他只能想辦法自己去找那位忙的昏天昏地的老爹,進一步陳明事由,無論用什麼方式,即使裝瘋賣傻,磕頭下跪也要讓楊國忠改變主意,一起去勸皇帝不要下令讓哥舒翰率軍出擊。

    他要以“柔情”攻勢勸服自己的母親,同意他出府。出了府,他就有辦法去找楊國忠說事了。

    他心裡也一再埋怨自己的前身,在府中竟然這麼沒號召力,連下人們都搞不定,做人很失敗!

    “娘,孩兒已經完全康復,不會有任何事了,孩兒想出府去走走,找個地方喝酒,好不好啊?”楊晞坐在母親裴柔的床前,搖著她的手臂,以撒嬌的口吻請求道:“孩兒已經在府中呆了好多天,哪兒也沒去過,悶死了,孩兒想出去走走,想找個地方喝酒,你就讓孩兒出府去逛逛吧!”

    相似的請求他已經說了好幾次,但一直沒奏效,但以往幾次都是一本正經說的,今日也改變策略,用“撒嬌”來對付自己的母親。

    這手段還是有點效果的,裴柔在猶豫了一下,終於答應了,“那好,娘答應你,出去喝一次酒,不過要到離府最近的醉雲樓,並且喝完酒就回來,如今天熱,不能在外面多呆,正午前你一定要回來!”

    “是,娘!孩兒一定很快就回來!”楊晞大喜過望,馬上站直身子保證。

    不過裴柔隨後的幾聲吩咐卻將楊晞激動的心情澆滅了大半。

    “楊東,你跟著四公子出去,要看好四公子,除了醉雲樓,哪兒也不能去,等四公子喝完酒了,你就護著他回來,記住,一定要在正午之前回來!”裴柔這話是吩咐府中的護院頭目楊東的,但也讓楊晞起了不好的預感。

    “是,夫人!”五大三粗的楊東在柔弱的裴柔面前溫馴的像只小綿羊。

    不過楊東也只有在楊國忠和裴柔面前表現這樣,在其他人面前,則成了一頭豹子,絲毫不講道理的硬漢,楊晞在好不容易走出府後就感覺到了這一點,他在裴柔吩咐楊東時候的不好預感也成為現實。

    不論他怎麼請求、說道理、拿身份威脅、欺騙,及至武力用強,楊東就是不理會,只答應他到醉雲樓喝酒,其他什麼地方都不允許去。楊東帶領的人加上楊正等楊晞的隨從有差不多二十個人,這些人都是身手不凡者,楊晞試了試,憑他這身體的身手,不可能將這麼多人打倒後逃走,只能乖乖認命,進酒樓喝酒。他也放棄在路上時候脫離隨從們“看押”的打算,想等喝了酒再作打算!

    進了醉雲樓,楊晞拒絕了楊東所求,要他去樓上那個常去包廂喝酒的打算,而是要坐在大堂。

    只不過大堂內酒客不少,沒什麼空位置。前方戰事正進行中,許多愛打聽熱鬧的人,就經常上酒樓。酒樓內各色的人都有,許多人都會談論叛亂及前方戰事的情況,有很多小道消息在這裡傳遞,因此雖然潼關前線有戰事,酒樓生意依然很好。

    沒找到單獨的空位,楊晞瞄中了靠窗一個只有一人就座的位置。吩咐了隨從們幾句後,也就走了過去。

    在看到酒樓內這般熱鬧,連個空位都沒有時,楊晞也很感慨,看來真的沒人會預料到過幾天潼關的兵敗,更沒想到長安會被叛軍攻佔,長安的百姓依然沉醉在歌舞昇平之中。真不知道潼關兵敗的消息傳來後,這些在這裡喝酒聊天的人,又會有怎麼一般表現!

    “請問這位兄台,可否允在下與你同桌喝酒,已經沒有空餘的位置了!”楊晞很有禮貌地上前行禮,對端坐在酒桌邊那個顧自飲酒,一臉嚴肅的中年人問候了聲。

    與人同桌飲酒最好,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擺脫隨從們的嚴密“監看”,找機會溜走。

    那名正飲酒沉思的人想不到會有人打擾他喝酒,驚異地抬起頭,看到楊晞氣度不凡,身側又有多名隨從相伴,知道不是一般人家子弟,想了一下後也就答應了,笑著作禮請道:“小兄弟請坐吧,某反正一會就要走了!”

    “多謝兄台!”楊晞也不客氣地坐下,酒保很快就將他需要的酒菜上來了。

    楊正和另外一名隨從站在楊晞身後,也不理會楊晞讓他們呆到一邊的要求,最後楊晞只得隨他們。

    楊晞往自己面前的杯中倒滿酒,正想敬同桌人一杯時,卻看這名約摸四五十歲的中年人已經顧自飲了好幾杯,不禁疑惑地問道:“看兄台一臉落寂,獨自一人喝悶酒,莫非有什麼心事?”

    中年漢子停了酒杯,看了看楊晞一臉的真誠,也在歎了口氣後回答道:“某是到長安有事來辦,只是可惜,事兒沒辦好,不知道如何回去交差!”說著還看了兩眼隔壁桌幾名默默吃飯的軍士。

    “原來如此!”楊晞也很知趣,沒追問對方什麼事沒辦好,只是舉杯敬道:“這位兄台,這世上沒有邁不過去的檻,看開了就好了!來,在下敬你一杯,能同桌喝酒也是件幸事!”

    “多謝小兄弟勸慰,請了!”中年漢子苦笑了一下,一口就將杯中酒喝幹了。

    楊晞還想再問什麼,卻聽隔壁桌傳來一個人的大聲說話,注意力馬上就被吸引了過去。

    “對了,兄台,你有沒有聽說過,安賊怕回范陽的路被截斷,準備從洛陽退兵呢!要是此時哥舒將軍能率軍殺出潼關城去,說不定一戰就能全殲潼關城外的叛軍,徹底動搖安賊叛軍的軍心,很快就將叛亂平息了!”這是某個漢子在酒喝多了後,與同伴說了一會事後,高聲喝喊的。

    “高賢弟說的不錯,依某所見也是如此,如今北方捷報頻傳,叛軍軍心不穩,要是趁機率大軍出關,一定能擊潰叛軍,甚至很快就平定叛也有可能!”與那高聲談論國事漢子同桌的另外一人也大聲地說了起來:“可惜哥舒元帥膽子太小,不敢率軍出關作戰,只敢依關據守!”

    聽了酒店裡有人公然談論這些,並且說這樣的論點,楊晞非常驚歎、

    只是他沒想到反唇相譏,鄉村匹夫之言,有何可駁斥的?

    現在大唐朝堂上抱此觀點的人都占大部,他那位身居相位的父親,也不是一再蠱惑皇帝李隆基這樣做嗎?

    不過在轉頭回來,想和同桌的中年漢子繼續喝酒時候,卻瞧見了對方一臉的憤憤,拿著酒杯的手都握的很緊,青筋暴露了。

    見此楊晞心中一動,不露聲色地問道:“不知這位兄台對剛才那兩人的觀點是否有不同看法?”

    “井底之蛙!”中年漢子眼中露出憤怒之色,有點咬牙切齒地說道:“朝中大臣抱此態度,沒想到連民間百姓也是這種想法,難怪會如此了!唉,大禍將臨也!”

    看楊晞一臉古怪的神色,那中年漢子馬上心生警惕,反問道:“難道小兄弟也有不同見解?”

    “當然,在下的見解與剛才那幾位兄台所說恰恰相反!”楊晞已經看出來,與自己同桌此人不會是普通之人,從此人的氣度上來看,很可能朝中官吏,並且與自己的父親政見不和,甚至因為不同意見而起過爭執,不然聽到剛才那兩人的言談後,不會表現如此憤怒。

    再聽此人最後的感慨,竟然有種知己般的感覺起來。

    “願聞其詳!”那中年漢子頓時來了興趣,追問道。

    “好,那在下就隨便說幾句!”楊晞看了看邊上那兩位還在高談闊論,希望朝廷儘快命令哥舒翰出關作戰的人後,提高了聲音說道:“在下覺得,現在朝廷最要做的就是集中一切力量抵禦叛軍攻擊潼關,確保潼關不失,而不是出城出擊!要是潼關守住了,那長安也就沒有危險!如果朝廷強令哥舒元帥出關作戰,大軍作戰又不利,那潼關很可能因此就陷落!潼關失守,那長安也沒辦法防守!”

    看到同桌之人已經被他的言語吸引,邊上許多人也對他側目,楊晞再加大了聲音說道:“朝廷已經召勤王之師前來平叛了,京師彙集的勤王之師將越來越多,糧草供應也充足,可以長期堅守,這對叛軍很不利!現在的叛軍是急於攻下長安,那樣可以避免遭遇更多的王師,他們更急於與防守京師的官軍決戰!依在下所見,官軍不應該出關作戰,而是要據險而守,讓叛軍無計可施!要是傾潼關兵力出關作戰,那正中了叛軍的下懷,潼關城外,地形狹窄,不適合大兵團作戰,哥舒元帥即使率二十萬大軍出關作戰,能正面展開的兵力最多不到四五萬,與叛軍相比,實是不佔優勢,甚至可能會中叛軍伏擊,大敗而歸!所以萬不能出關作戰,而是一定要守關不出,依險而拒叛軍!”

    楊晞一番話把同桌的漢子驚住了,也把剛才那幾個高談闊論的人及豎著耳朵聽的食客驚住了,所有人的目光都朝他們這邊看過來。

    “這位小兄弟,你的見解真的賽過了朝中任何一位官員,連當朝宰相也不如你!”中年漢子起身,對楊晞恭敬地作了一禮,再道:“這是某來長安這幾天,聽到過最中肯的建議,可惜……”

    因為看到太多的目光往這邊落,中年漢子才停下了話,他又看看邊上那桌軍士,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不過在楊晞的疑惑中,最後還是說道:“能認識結識小兄弟,聽你這番不同于常人的言論,某甚是榮幸,真的想與小兄弟把酒言歡,聊個盡興,只可惜某還有要事去辦,不敢再逗留,這就告辭了!”

    中年漢子說著就準備起身離去。

    “兄台請留步,還不知道兄台的高位大名呢!”楊晞趕緊喚住那中年漢子,拱手作禮道:“在下楊晞,字子亮,敢問兄台尊姓大名?”

    楊晞總覺得這個中年人不是普通人物!

    那中年漢子停下腳步回了禮:“在下高適,字達夫,今日有幸結識了楊小兄弟,甚是幸哉,不過某有急事要走了,今日天黑前還要趕回潼關,這就告辭,還請楊小兄弟見諒!”說著也沒再逗留,再禮後即大步走出酒樓,跨上戰馬飛奔而去。有幾名另桌而飲的軍士模樣的人,也跟在後面急馳而走!

    “高適?不會這麼巧吧,難道就是那位元歷史記載中著名的邊塞詩人高適?”楊晞在快步跟著走出酒樓,想再問詢一聲,但卻趕不及時候,自言自語地說道,“他要回潼關,回潼關做什麼?”

    “四公子,快正午了,天已經很熱了,我們快回府吧,再遲夫人要責罰了!”在楊晞默默自語間,楊東卻不知趣地湊上來,小聲請求道。

    “本公子還有重要事去辦,你們休得阻攔!”楊晞再次擺起了楊府四公子的派頭。

    不過他的擺架子卻沒收到效果,楊東還是以奉楊國忠和裴柔的令為由,令其他同伴,護著楊晞回府。使不出更多辦法的楊晞只能罵娘,一個勁地責駡隨從們誤了他的大事,他都想殺人了。

    但最後只能無奈地在隨從們的護衛下,義憤填膺地回到了魏國公府!

    再次感慨,前身做人真的失敗,連府中下人都鎮服不住,枉為權臣楊國忠的兒子!
e010203 發表於 2014-3-2 01:53
第一卷 潼關血   第七章 哥舒翰兵敗


    (新書不容易啊,懇請書友們多多支持,求收藏、推薦票、打賞!)

    楊晞的一再要求終於被楊國忠知道了。

    在六月初八日接近中午時分,楊國忠回到了府中,並召楊晞過去問話了。

    這幾天忙的事多,一直呆在宮中處事沒回府,楊國忠沒睡什麼安穩覺,精神不算太好,有些憔悴,黑眼圈都很明顯,不過看到楊晞已經重新變得生龍活虎,氣色很好,也是挺高興的。

    不過此時的楊晞卻是心急如焚,只幾句客套話後,就直接問詢了:“父親,孩兒想問父親,不知道皇帝陛下有沒有令潼關守將哥舒翰出關與敵決戰?”

    “吾兒你怎麼又說起這件大事來了?這幾日急尋為父,難道就是為了再說這個?”聽楊晞這樣說,楊國忠微微皺了皺眉頭,在得楊晞點頭認可後又旋即釋開,微微笑道:“你既然問起來,那為父也和你說吧!幾天前,陛下同意了為父所講,已經下詔令哥舒翰傾軍力出擊!崔乾佑在陝郡兵不滿六千,皆贏弱無備,安賊已經將一部精兵撤回洛陽,準備回防範陽,此正是一舉殲敵的好時機!剛剛一早傳來消息,賊軍前鋒潰敗,哥舒翰連續告捷,起必再過幾日,就可盡殲賊軍前鋒人馬!”

    “啊?!真提如此?父親,哥舒翰真的率軍出關作戰了?”一聽楊國忠如此說,楊晞一顆心似沉到水底般透涼,叫苦不迭!

    天哪,自己這個父親,果然愚蠢透頂,竟然已經將李隆基鼓動,逼迫哥舒翰出關作戰了。

    看到楊晞這副驚愕的樣子,楊國忠又皺起了眉,不悅地說道:“晞兒,為何這般神態?”

    “父親,你難道就沒聽進孩兒所說的任何一句話嗎?要是孩兒預料不差的話,大禍將再臨我大唐頭上,哥舒翰必定中賊軍之計,被敵伏擊!”楊晞有點氣急敗壞了。

    楊國忠臉有不悅之色露出來,嚴厲地瞪了楊晞一眼後,喝問道:“四郎,你為何這般說?”

    楊國忠臉上的怒意任誰都看的出來,但楊晞沒加以理會,他也不再管什麼,直接把他在後世所看那本書上的一些內容講了出來:“潼關東側的靈寶南靠華山,北臨黃河,中間是一條七十裡長的狹窄山道,這是出潼關的必經之路,要是賊軍在山道兩側埋設精兵,那我大軍無論多少,也難逃覆滅!依孩兒所想,賊軍肯定在山道兩側埋設精兵,哥舒翰大軍必定中埋伏,最終導致慘敗,潼關將不保也!”

    “賊軍攻佔洛陽後,長安是其必取之地!要攻取長安,潼關就必須攻佔,不然安賊縱有百萬兵馬也奈何不了長安!這可以從安賊在正月初一在洛陽稱帝,十一日就令其子安慶緒率軍攻打潼關,及隨後親征潼關的事上可以看出來!只不過潼關天險非賊軍可輕易取,哥舒翰採取了據關而守,不出城迎敵的正確策略,才避免潼關陷於敵手,與賊軍相持了六個多月!”

    “這六個多月的堅守也足可見只防不出戰策略的正確性!賊軍見強攻不能得,必定採取智取段,以老弱之兵作誘餌,引誘我大軍出關作戰!父親令哥舒翰率軍出戰,正是中了安賊之計,要是不改命令,讓哥舒翰回師潼關,依然據潼關而守,那大禍將臨,潼關必失!父親,你要三思啊!要是潼關失守,長安必定不保,長安不保,我們楊家可能就會遭受厄運,再沒有人有能力挽救!”

    楊晞講的很透徹,也非常有道理,楊國忠心裡被楊晞說的七上入下,但臉上的神色也急驟地變化,有害怕的感覺起來,再沒惱怒小兒子的妄言,但並沒說話,只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說實在的,楊晞所講有一些他是想到過的,但大多是他不曾去想過的。

    安祿山叛亂起來後,他和皇帝李隆基一樣,都是抱著輕視的態度,想著只要朝廷詔令一發,王師一動,那叛軍很快就會起內哄,叛亂立即就會平定!

    但殘酷的事實卻證明了他們開始的想法是錯誤的,叛軍的攻勢摧枯拉朽,勢不可擋,所過之處沒有遇到任何像樣的抵抗,連封常清這位鮮有敗績的名將都接連敗北,與高仙芝合軍後也只敢退守潼關,不敢主動出擊,還一再上表請求朝廷同意他們屯守潼關不戰,等待各地勤王之師抵達。

    不過楊國忠依然相信,這只是叛軍運氣使然,並且朝廷在先期佈置上欠妥,沒有在關內佈防重兵之故。這些年朝廷重外輕內,大部軍隊都鎮邊而守,長安及洛陽一帶才十萬左右兵馬,而且都是未經戰事的軍隊,戰鬥力完全不能和善戰的邊軍相比。要不是這樣的情況,安祿山起亂後也不會這樣被動。

    只是在叛軍起事後,朝廷大舉征討青壯年入伍從軍,很快徵募了大量人馬,集結在潼關的兵馬已經過二十萬,有五萬多是善戰的精兵,長安城內外的守軍也有十幾萬,楊國忠相信,憑這些兵馬可以擊敗叛軍的。正是有此底氣,他才敢勸皇帝李隆基,令哥舒翰的兵馬出潼關而戰。

    何況現在北方連番告捷,據洛陽傳來的消息,安祿山有想從洛陽退兵,回守范陽的打算!

    而且他也不怕哥舒翰兵敗,因為他已經在哥舒翰軍中安插了親信,監軍邊令誠就是他最可信賴的人,在哥舒翰兵敗後,可以代為執掌兵權,繼續鎮守潼關,並可成功將哥舒翰這個在朝堂上與他地位相當的人除去。此前他已經成功地運用了手段,除去了一向看不起他的封常清和高仙芝。

    哥舒翰與他一向有隙,同樣看不起他,他想趁哥舒翰兵敗之際,將這位功勳卓著的名將也除去。

    不過在聽了自己兒子的一番分析後,讓他感覺到害怕了!他的兒子是不會騙他的,楊晞這一番分析非常有道理,讓他忍不住心緒亂翻!什麼事就不怕一萬,而怕萬一,要是哥舒翰真的在兵敗後丟了潼關,那長安也危矣,楊晞所講的事很可能真的會發生,楊家也就覆滅了!

    知道楊國忠已經被他這番話說動了,楊晞大喜,馬上繼續說道:“父親,從隴右、安西等地來的勤王之師都是善戰的邊軍,他們才有實力與叛軍作戰,等各地勤王之師彙集潼關附近,才可以與叛軍決一死戰!因此,依孩兒所見,現在要嘉勉各部人馬,重振他們的士氣,讓他們有更多的信心禦敵,不讓賊軍攻佔潼關,威脅長安!現在應該嚴令哥舒翰,堅守潼關不出,逼迫賊軍攻城,官軍可以利用潼關天險消耗叛軍的實力,打擊他們的士氣,逼迫叛軍退回洛陽!同時可以讓朝廷下撫慰詔,許封賊軍將領更高的官職,誘使他們投誠,以分化他們的力量!父親也是知道,許多事,可以秋後算帳的!”

    “唔,吾兒所慮甚是深遠,為父聽了深有感觸!不過你所說的事關重大,為父要好好想一下,才能答覆了!畢竟現在哥舒翰已經率軍出潼關而戰,要馬上退回來不現實!”楊國忠撫著額下黑須,閃著精光的眼睛盯著楊晞,並意味深長地問道:“只是為父也奇怪,為何你以前從未對過這方面的建議,此次突然之間就對為父說了這麼多見解?而且是常人難以想到的見解?”

    知道自己說了這麼多,楊國忠肯定對他的變化起疑慮,楊晞也只能這樣解釋:“父親,孩兒以前只是怕被你責怪,這些想法從來不敢說,你也從來不會拿這些事來問詢孩兒!這次孩兒受了傷,昏迷了兩天時候,也做了幾個奇怪的夢,夢見到了很多稀奇古怪的東西,也明白了許多以前從未想到過的事,好像夢中曾有一個白鬍子老頭對我說了一些關於潼關之事,醒來後也就想了很多,將昏睡前知道的朝事,也就是安賊起叛後發生的事都想了一下,還問詢了楊正這段時間朝事及叛軍的動向,才想到了這些!父親,這是孩兒情急之下想到的,孩兒不想父親你遭遇非難,更不希望自己也身首異處,更不願意看到我們的家人全都身陷禍事中,以致家破人亡,還請父親三思而行!”

    “如今叛軍勢盛,父親要做的,就是想盡辦法,將叛軍擋在潼關城外,並想辦法將叛軍平息,而不是借力消除異已!想打擊對手,以後有的是機會,但要是潼關一破,長安失陷的話,那父親很可能會被皇帝遷怒,同僚責難,父親繼續執掌朝政大權的機會可能就沒有了!父親三思啊!”

    楊晞惶急的樣子讓楊國忠有點動容,也讓他心中剛起的一點疑惑馬上就消除了。他也不想自己的幼子如此擔心,探身向前,伸手撫摸了一下楊晞的頭,笑著安慰道:“晞兒如此關注國事,為父甚慰!不過你年少不更事,所想簡單了一點,這些事你就不要太操心了!你所說的話,為父會好生考慮一下的,讓哥舒翰做好應變準備的!你就安心養身體吧,說不定哥舒翰大捷的消息很快就會傳來!叛軍在潼關城下是不可能詐敗的,要是他們詐敗,是收不住陣勢,如何禁的住哥舒翰二十萬大軍的衝殺?”

    楊國忠這樣說,楊晞有點無奈,還有說不出的憤怒,但他依然不甘心,想繼續說。但就在這個時候,一名下人打扮的人急匆匆地跑了進來,沒稟報就奔到楊國忠面前,撲通一聲跪了下來,大聲嚎叫道:“老爺,大事不好了,哥舒翰兵敗,在靈寶遭遇賊軍崔乾佑部伏擊,死傷慘重,幾近全軍覆滅!”

    “什麼?”楊國忠和楊晞大吃一驚之下,都不約而同地站起了身,兩人的臉色都變得煞白!
e010203 發表於 2014-3-2 01:53
第一卷 潼關血   第八章 請命


    下人的這般報告尤如晴天霹靂,將楊國忠炸悶了,也讓楊晞震驚不已。

    天哪,那讓人最覺得恐懼的事還真的發生了!

    哥舒翰兵敗,二十萬兵馬覆滅,最後只有八千殘軍逃回潼關----歷史記載中的殘酷事件真實地發生了,即使沒見到過戰敗的現場,楊晞也能感覺的到潼關城外的血腥!

    為什麼前幾天楊國忠就不聽他的一再勸言?為什麼第一次說的時候楊國忠沒告訴他朝廷已經下令讓哥舒翰率軍出戰了?為什麼他不以更強硬的姿態更直接的話與楊國忠說?老天啊,怎麼會這樣!

    楊晞有點想大哭一場的衝動!

    怎麼辦?哥舒翰已經兵敗,潼關即將失守。潼關失守的消息傳來後,李隆基馬上準備逃走,長安也隨之陷落,歷史記載中那些悲慘的事件會接連發生,歷史車輪的行進方向不可阻擋地滾滾向前,將許多人輾壓成碎末,當然也包括他,楊國忠的幼子楊晞!

    偵察兵出身,因為艱苦的訓練及身處的環境磨練出堅毅性子的楊晞都不知所措,根本沒想到過會有如此結果的楊國忠更是目瞪口呆,就這麼怔怔地站著,失魂落魄的樣子。

    “父親,必須要讓朝廷以最快速度增兵潼關,趁潼關還未落入叛軍之手之際,加強潼關的防守,確保潼關的不失!”楊晞比楊國忠早一步反應過來,不顧面前這個人是自己的“父親”,大聲地吼道:“如今還是上午,離天黑還有很長時間,要是馬上集結人馬,增援潼關的話最快明日晨間可以抵達潼關,只要叛軍不趁官軍大敗之際尾隨攻城,潼關還是可能守住的!父親,你不要遲疑了,馬上進宮稟奏皇帝,派大軍火速增援潼關,不然潼關必陷落,長安也將不能守!父親!!!”

    楊晞最後幾句幾近乎怒吼的話終於將被驚呆嚇壞的楊國忠驚醒了,但他依然不知所措,直到楊晞再重複了一遍他的請求後才反應過來,急急地往外沖去,話也沒說一句。

    楊晞愣了一下後,也馬上跟上。

    “父親,讓孩兒陪你一道進宮,或許孩兒可以幫父親說點什麼!”

    楊國忠停下了腳步,看了看自己小兒子那堅毅的神情,也沒拒絕,在快步往外走的同時說道:“好,晞兒,那你就隨為父進宮,一會你可以和為父一道向陛下說說事!”

    楊晞剛才所說的事,太出乎人意外了,差不多將哥舒翰兵敗的事都預料到了,楊國忠當然對自己這個小兒子刮目相看起來。一力提議哥舒翰傾全力出擊是他的建議,可以說他的建議才導致這場災難的發生的,皇帝肯定會遷怒於他,甚至會重責,當替罪羊一樣殺了也有可能,楊晞剛才所說,急救潼關之計當然很好,他入宮請罪並問計之時,帶著楊晞一道進宮,讓這個心性大變的兒子說上幾句,或許會有意料之外的收穫呢!

    下人們早備好快馬,父子兩人跨上馬兒後,就急馳而去,往興慶宮方向急行。

    心思全部落在潼關之戰上的楊晞,甚至都沒去想他騎馬怎麼會這麼熟練。

    抵達興慶宮外,下了馬後,沒讓人進去稟報,楊國忠就帶著楊晞進闖進宮了。如此緊急情況,皇帝也肯定收到了軍報,無論皇帝會怎麼處置他,他都必須第一時間進宮,如此方可讓皇帝少些怒氣。

    在楊國忠帶著楊晞直往李隆基寢宮闖的時候,收到潼關慘敗軍報的李隆基也已經派宦官來請了,楊國忠和楊晞就跟著這名宦官後面,往李隆基的住處而去!

    在進宮的路上,楊國忠也把此前不曾與楊晞講過的事以極快的語氣講給了楊晞聽。

    聽了楊國忠所說,楊晞也知道了大概情況。在朝廷下旨令哥舒翰出關作戰後,哥舒翰據理爭辯,堅持守關,連續上了許多折了,懇請皇帝收回成命。也就在朝廷命令哥舒翰出關與叛軍決戰之際,朝廷收到了遠在河北的郭子儀、李光弼的上奏,兩將在報告戰績的同時,也根據當時形勢陳述利害:“若潼關出師,有戰必敗。關城不守,京室有變,天下之亂,何可平之!”

    但朝廷依然一再下令哥舒翰出關作戰,在朝廷的逼迫下,哥舒翰只能率二十萬人馬出戰!

    聽了楊國忠這樣說,楊晞真的無語感歎,對自己這位老爹心生出一種極端的厭惡,為了自己一己私利,竟然置國家民族大義于不顧,強令哥舒翰出關作戰,終導致慘敗,給大唐帶來了災難!

    如果依著性子,此時的他很想將楊國忠拎起來,狠狠地揍上一頓解氣,甚至一刀殺了而後快。

    但他現在不能做這些隨性子的事,他要儘量讓自己冷靜,只有冷靜了才能解決好事!

    在將抵達李隆基寢宮時候,楊國忠也和楊晞講了另外一些事。

    在朝廷殺了封常清和高人芝,令哥舒翰到潼關領軍後,為防萬一,楊國忠在得李隆基同意後,選了三千人在禁苑中訓練,命劍南軍將李福德、劉光庭等統帥,準備據為已用,以防萬一;又招募軍士萬人駐紮在灞上,由心腹將領杜乾運率領,名義上是防禦安祿山叛軍,實際上是防備哥舒朝可能的倒戈討伐他。不過此計卻被哥舒翰識破,六月初一,哥舒翰設計殺了杜乾運,將這萬人收入麾下。

    楊國忠還沒將所有事都講清楚,父子兩人已經抵達李隆基的寢宮外,李隆基的心腹宦官高力士親自將兩人迎進了殿內,並小聲地告訴楊國忠,皇帝正大怒之中,要他們好生說話!

    第一次見到這位傳說中對李隆基忠心耿耿的宦官高力士,還得到他的提醒,楊晞竟然對眉目看上去挺慈祥的高力士心生了好感。不過他也知道能混到這個份上的人,什麼心態都能遮掩個,什麼情況下都能對你流露出善意的笑容。

    進入殿中,眼尖的楊晞看到了殿上一位鬚髮皆白的老者正頹然地坐著,手拄著下巴,眼睛閉著,沒有一點精氣。這肯定就是在歷史上聲名顯赫的唐玄宗李隆基,但沒讓楊晞覺得有任何皇帝的威嚴。就在楊晞想將李隆基瞧個仔細之時,楊國忠在走到殿前,沒出聲就撲通一聲跪了下來,連叩了幾個響頭後對殿上的李隆基請罪道:“陛下,罪臣向你請罪來了,潼關兵敗,臣是罪魁禍首,還請陛下責罪!”

    楊晞愣了在那裡,猶豫著自己要不要跟著下跪。他當然知道自己的父親下跪請罪了,他也肯定要跟著下跪,但那高傲的性子及後世記憶中從未向人下跪過的膝蓋讓他在猶豫,並沒馬上跟著跪下!

    不過他這舉動惹來一邊侍立的高力士的側目。

    正想不情願地跟著跪下,被楊國忠舉動驚醒的李隆基開口說話了:“楊四郎,扶你爹爹起來吧!”

    楊晞大松了口氣,馬上上前一步,將跪在地上不斷叩頭請罪的楊國忠攙了起來。

    “國忠,不必如此,朕知道你是忠心為朕做事,令哥舒翰率軍主動出擊是希望早日平定叛亂!潼關兵敗,這並不是你的責任,而是哥舒翰作戰不力才導致慘敗發生的!”在殿內所有人的意外中,李隆基竟然為楊國忠開脫了,在楊國忠和楊晞愕然抬頭中,這位面目憔悴的老頭再以沙啞的聲音說道:“國忠,今日朕召你進宮來,並不是要責你之罪的,而是想要問詢你主意,要如何應對潼關的慘敗!”

    在接到潼關兵敗後李隆基第一時間召群臣到宮內緊急商量對策,楊國忠是第一個進宮的,就在他剛剛派人去傳不到一刻鐘就來到了他面前,這讓李隆基很是欣慰。

    當然他是有責楊國忠罪的打算,只不過如今軍情緊急,要處責也要在事後,而不是現在!

    何況現在楊國忠是他最能信任的人少數幾個人之一!

    皇帝沒有當殿責罪,這雖然在楊國忠的意料之中,但他還是大大地松了口氣,在聽了李隆基如此說後,看了身邊的楊晞一眼,正色地說道:“陛下,臣覺得應該速遣一將,領大軍緊急馳援潼關,刻不容緩!只要潼關能守住,叛軍依然攻不到長安!”

    在楊國忠剛說完,李隆基還未來得及答應之前,楊晞“恰到好處地”站出來奏道:“陛下,小臣願領軍急援潼關,救潼關於危急之中,並替父親贖罪,替大唐解除此危難!”

    “什麼?”“啊?!”端坐殿上的李隆基和楊晞身邊的楊國忠同時發出了驚呼,只不過楊國忠的驚呼被注意力集中到楊晞身上的李隆基無視了!李隆基看到楊晞是在楊國忠提議後站出來請命的,以為是父子兩人早已經商量好的,今日當殿向他提議,一下子愕然!

    只是他想不明白,楊國忠為何會讓自己才十七歲的小兒子去執行如此緊急的任務?

    見自己的提議收到了效果,李隆基正吃驚地看著他,並且楊國忠沒馬上站起來說什麼,阻止什麼,楊晞馬上趁勢繼續請奏道:“陛下,小臣今日隨父親進宮,就是想當面向陛下請命率軍出征的!臣願領一軍,救援潼關,解潼關之危,父親會同意這一點的!臣願立下軍令狀,要是不能解潼關之危,甘願受陛下的任何懲罰!還請陛下恩准,讓小臣率一軍急救潼關!”
e010203 發表於 2014-3-2 01:54
第一卷 潼關血   第九章 興慶宮內的爭執


    (每次上傳,主角名都會自動變成楊曦,需要改很多次才可能有一次顯示正確,讓人無語!這是怎麼了???)

    在來興慶宮的路上,楊晞已經堅定了請命率軍急救潼關的念頭!

    上天既然讓他在這個時候穿越來到大唐,一定是“派他”來拯救大唐於危難之中的;既然他負有這樣的使命,那他就要義不容辭地站出來,請命率軍救援潼關!

    他在後世時候領過兵,參加過多次接近實戰的演習,也指揮過許多次實際的行動,而且也殺過人!雖然古代的軍士行動方法與後世時候有非常大的區別,但軍事學院畢業再入伍的他,在上軍校時候也曾研習過古代冷兵器時候的戰法,對古代戰爭的方式並不陌生,實戰經驗又豐富,要是能領一隊精銳之師,他自信能有辦法改變潼關被叛軍佔領這個結局的!

    穿越前所看的那本《安史之亂》教給了他許多禦敵的辦法,可以將叛軍阻擋在潼關城下的辦法,只不過有沒有用卻是不知道。但楊晞知道,事情已經這樣了,最需要做的就是儘快率軍救援潼關!

    要是遲了,那任何針對潼關防守做出的計畫都成為空淡和泡影!

    更重要的是,現在軍情危急,潼關陷落在際,要是沒有他這樣橫空出世的人插上一腳,那歷史依然會如原來那般發展,很快潼關失守,隨即皇帝李隆基逃跑,長安被叛軍佔領,御駕逃至馬嵬坡時楊國忠、楊玉環這樣的著名歷史人物被殺於亂軍之中,大唐陷於長久的內亂之中,盛世就此終結。

    可能他憑著穿越人的未卜先知能力及特殊身手,可以避免身死,但那樣也太憋屈,太狼狽了!

    體內留存的那份血性讓他無法忍受自己的命運變成那樣悲慘,也不希望自己身處的時代陷入進一步的動盪之中,因為這種情況下生出的許多顧慮,讓楊晞沒太多猶豫就站出來請命。

    震驚中的楊國忠終於明白過來,惡狠狠地瞪了眼楊晞,並低聲吼道:“晞兒,你怎可如此?還不快閉嘴!”楊國忠希望楊晞只是一時衝動而說,趕緊喝斥讓他不要再說這種荒唐之話,讓皇帝笑話。

    十七歲的少年人,從未從軍入伍過,要率軍急救潼關,還以為是鬧著玩的嗎?

    楊國忠有點後悔帶楊晞進宮來了!

    但楊晞卻是自信滿滿,同樣低聲地回答楊國忠道:“父親,你放心,要是真的讓孩兒領一支人馬去救援潼關,孩兒自信能利用潼關天險,守住城隘,將叛軍阻擊在潼關城外,替父親長長臉!”

    楊國忠還再說什麼,但這時候李隆基開口說話了:“國忠,原來你和四郎已經合計好了,想必一定討論出可以禦敵的良策,快講來朕聽聽!”

    楊晞搶在楊國忠之前請命,楊國忠的臉色雖然變得難看了,但並沒有當殿表示什麼,李隆基進一步相信了這是楊國忠父子進宮前就商量好的事。他猜著一定是楊國忠擔心哥舒翰的兵敗受責,因此和兒子合計後,當殿來演這一場戲了!演戲當然有籌碼,父子兩人一定合計過什麼禦敵之道,並不想在這個時候責罰楊國忠的李隆基想聽聽父子兩人合計了什麼。

    “陛下!臣有罪,請陛下責罰!”楊國忠長歎一聲,又跪在地上,準備將原因說明,並當殿訓斥楊晞的胡鬧。但在他跪拜行禮之時,楊晞卻上前一步,將他攙了起來。

    在楊國忠的吃驚和茫然中,將他攙扶起來的楊晞長身而起,沖臉有驚喜之色露出來的李隆基作禮道:“陛下,哥舒翰雖然慘遭敗績,但他還是率近萬人馬逃回潼關,據關而守,沿途肯定設下路障,以遲滯叛軍的行進速度!而安賊之軍雖然取得了勝利,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還有戰場要打掃,官軍的殘部要清理,要想連續作戰,直撲潼關,非常有難度,不太可能馬上尾隨尾追擊,此時最需要做的就是立即派將率軍士急救潼關,確保潼關不失!潼關不失,長安就無憂矣!”

    在楊晞開始講述之時,武部尚書韋介素、龍武大將軍陳玄禮、武部侍郎蕭華、憲部侍郎房琯、太僕卿張垍、京兆尹魏方進等不少重要大臣先後來到殿內。

    他們已經知道潼關兵敗的消息,正自驚慌!進殿的他們看到楊晞在皇帝面前慷慨陳詞,越加的驚異,不過楊晞所講,馬上吸引了他們,他們在向李隆基作禮後,全都站在一邊,聽楊晞陳述。

    憑著前身殘存的記憶,楊晞認出了韋見素、陳玄禮等朝中重臣及楊國忠的親信魏方進等人,其他人他是不認識的。

    但正講的激情的他,看到李隆基這個老頭子對他所講的很有興趣,無視這麼多人的先後到來,繼續慷慨陳詞:“陛下,潼關關前道路難行,哥舒翰出關時候所帶的輜重、氈車,還有殉國將士的遺骸,已經將道路堵塞,賊軍只有將這些阻礙之物清除之後,才能行進!如此至少要費一天或者一夜時間才可,也就是說,即使賊軍以最快速度行進,也要明日早上或者下午才可以抵達潼關城下!”

    “要是朝廷傾全力救援,趁賊軍未破潼關城前,遣大軍急救潼關,加強潼關的防守力量,賊軍一定不可取!要是遲疑不定,必定延誤了軍情,所以請陛下速速決定,遣大軍救援潼關!請陛下恩准臣領軍救援潼關,要是救援不力,不能阻敵,甘願聽候陛下的任何處罰!要是兵敗,小臣也會以身殉國!”

    說著撲通一聲單膝跪地,行了一大禮後,再次大聲請命!

    楊晞如此舉動,及請命時候那傲然神態不只把李隆基和楊國忠驚住了,連韋見素、魏方進這樣楊國忠的親信,還有對楊國忠很有成見的陳玄禮、蕭華也不禁為之側目!

    楊晞所陳之言,太有男兒豪氣了,這與他們印象中的楊國忠及楊國忠兒子完全不同。

    殿內來了這麼多人,楊國忠是有苦說不出。他現在不能斥責楊晞,要是他斥責楊晞,一定會被皇帝及其他大臣認為他貪生怕死,兒子請命出征都要阻止,當殿請求皇帝責罰他都有可能;但他知道自家孩子的性子,如此少年人,怎麼會能力領軍呢?寄希望于楊晞解潼關之困,無異於癡人說夢!

    自己這個兒子,怎麼會變成這樣,竟然敢當殿請命?楊國忠很是不解,震驚異常!

    複雜的心情讓他呆呆地站著,不知道說什麼,以前的機靈和隨變能力完全消失了!

    殿內諸人的目光不斷地在楊國忠和楊晞身上徘徊,見楊國忠暫時沒有反應,很多人馬上認為這是楊國忠授意所致,今日是在皇帝面前演戲,馬上就有人跟著站出來發表意見。

    韋見素首先上前奏言:“陛下,臣認可楊四郎所說遣大軍急救潼關之說,這也是現在唯一能救潼關之道!不過不應由楊四郎所領,陛下應該遣其他善戰的將領統領,並馬上出發,不然潼關危矣!”

    魏方進也馬上站出來,表示了與韋見素相似的見解。他們是看出來楊國忠的尷尬,清楚這位權勢滔天的皇帝寵臣此時不方便駁斥兒子所說,只能由他們代勞了!

    兩人都把今天的情況理解成楊國忠在和自己的兒子演苦肉計!

    見有幾人猜到他的心思,將他難以說出口的話講了出來,楊國忠松了口氣,正正衣襟,正想說什麼時候,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卻站了出來,發表了與前幾人不同的意見:“陛下,臣完全認可楊家四郎所說,應遣大軍急救潼關!如今朝中善戰的將領全在外統兵,能有效駕馭潼關諸將的人更是沒有,臣自覺也沒這個能力!而楊相公在朝中威望最高,要是由楊家四郎領軍救援,憑陛下的手詔及楊相公的威望,楊家四郎一定能統禦眾軍,將叛軍阻於潼關城下的!”

    陳玄禮的冷熱嘲諷楊國忠當然聽的出來,包括其他人也都聽出味了,但並沒有人馬上站出來反駁。因為現在到底是非常時期,許多人包括韋見素等人都不知道皇帝現在的態度,不敢亂發表意見。即使想反對陳玄禮話的人,也在思索著該怎麼說才好!

    而這時候,武部侍郎蕭華站了出來“慷慨陳詞”:“陛下,臣覺得在靈寶兵敗這件事上,楊相公負有最重要的責任!哥舒元帥一再上表請求,不能出關作戰,只能依潼關而守,不然必敗!是楊相公一再要求令哥舒元帥率軍出關作戰的,如今哥舒元帥大敗而歸,臣覺得不僅要責罰兵敗的哥舒元帥,楊相公一意孤行,強令陛下同意讓哥舒翰出戰的重罪也要一併處罰!但如今是非常時刻,想必陛下也不會同意在此時責罰楊相公!想必楊相公也是知道自己的罪責重大,因此想讓自己的兒子率軍挽回敗局以贖罪!臣也認可讓楊家四郎領軍救援潼關,要是楊家四郎能成功將賊軍阻擊在潼關城下,那才可以免除楊相公一部分罪責?還請陛下同意讓楊家四郎率軍急救潼關!”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e010203

LV:7 大臣

追蹤
  • 54

    主題

  • 18307

    回文

  • 2

    粉絲

200 字節以內
不支持自定義 Discuz! 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