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元芳,你怎麼看?
攬山,北圻前線指揮部。
姜德完成了整個北寧戰役的部署之後,將自己的“北圻前線指揮部”,搬出了北寧城,搬到了攬山——就是說,同戰役預備隊待在一起。
原因有三:
第一,姜德既是北圻前線的總指揮,也是北寧戰役的總指揮,“北圻前線指揮部”和“北寧戰役指揮部”是二而為一的,指揮部搬到攬山,距扶朗、桂陽、慈山前線更近,軍情傳遞,所費時間更短,則做出反應、調整部署,就更加迅捷了。
第二,向全軍清晰傳達“守城必守野,守野即守城”的概念。
第三,同時,主帥離開堅城,靠攏前線,對於士氣,也是一個重大的鼓舞。
當然,如此一來,指揮部距湧球和金英的距離就遠了。
不過,在扶朗失守之前,湧球不會成為“前線”;而金英,經已確定,在這場戰役中,沒有成為“前線”的可能了。
情報顯示,法軍投入北寧戰役的兵力,除炮兵之外,一共四個基幹步兵團——第三十五團、第四十七團、第五十一團、第五十九團,也就是說,法國人將整個“遠東第一軍第一師”都投入了北寧戰役,而將混合步兵團和混合騎兵團留在了升龍。
其中,第三十五團、第五十九團走水路;第四十七團、第五十一團走陸路——剛剛好一分為二,“水陸並進”。
走陸路的第四十七團、第五十一團渡過紅河之後,沒有北上,而是沿新河南岸一路東進。
北寧在升龍東北,金英在北寧正西,於升龍,算是“東北偏北”,如果法軍欲因金英而攻北寧——即由西而東進攻北寧,必須折而北上。
“腦殘”的局面,並沒有出現。
這是意料中事;令姜德略感意外的是,法國人為什麼將混合步兵團留在了升龍?
將混合騎兵團留在升龍,是可以理解的,北寧的地理,“兩河相夾”兼“三江交匯”,水網縱橫,現在雖然還沒有正式進入雨季,但部分道路已經開始變得泥濘,並不合適大規模騎兵馳騁。
當然,進入雨季之後,更加不適合“大規模騎兵馳騁”。
也不曉得,法國人為什麼會派了整整一個騎兵團過越南來?
好吧,不說什麼混合騎兵團了,說回他的混合步兵團。
這個混合步兵團,什麼“祖阿夫營”、“獵兵營”、“土爾科營”、“外籍兵團營”……不都是很厲害、很能打的嗎?僅僅拿來看家護院?不有些……浪費材料了嗎?
若說法軍輕視我軍,不屑於打出他的王牌,似乎也不像——整個“遠東第一軍第一師”都壓了上來,佔了他的總兵力的大半了。
北圻戰役是法軍進入北圻之後的實打實的第一戰,不容有失,說不重視是不可能的。
或者,法國人以為,北圻戰役,以陣地戰、攻堅戰為主,他的那堆“祖阿夫營”、“獵兵營”、“土爾科營”、“外籍兵團營”……未必能盡展所長?
參謀部不是說過,“祖阿夫營”、“獵兵營”什麼的,有點兒像咱們的“特種合成營”嘛!
也有情報顯示,法“混合步兵團”的團長,叫做熱雷米的,同那個“遠東第一軍第一師”的師長,叫做莫雷爾的,彼此似乎不甚對付,這一回,這兩支部隊沒有共同行動,同這個“不甚對付”,有沒有什麼關係?
若有,就妙啦。
不過,僅僅“疑似”,並無實錘。
好吧,無論如何,這個混合步兵團不參加北圻戰役,對於俺來說,不是一件壞事兒——不然的話,只要“祖阿夫營”、“獵兵營”有俺們“特種合成營”八成的戰力,老子就很頭疼了。
氣壓很低,天氣悶熱,可是,沒有人說得清,這個雨,下的起來?下不起來?畢竟,還要小半個月,越南才算真正進入雨季。
姜德一邊兒盯著地圖,一邊兒將領口的第二粒扣子也解了開來,然後,抓起桌子上的涼盔,當做扇子,“呼呼”的扇著。
入越的軒軍,小平頂軍帽之外,都統一配發了涼盔。
涼盔這個玩意兒,在越南這種熱帶季風性氣候地區,除了可對頭部提供一定的保護之外,還可遮陽、擋雨,用處很大;涼盔上的可拆卸的頸簾,則將防曬部位擴大到後頸和兩頰,同時,還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蚊蟲叮咬,因此,一經下發,便立即受到了軍官士兵們的一致歡迎。
涼盔的式樣,頗為駁雜,並不統一,若以製作材質區分,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木髓盔,籐條盔,以及被士兵們戲稱為“銅盆帽”的椰殼盔。
木髓盔式樣最為漂亮,不過,數量較少,只配發軍官。
所謂“木髓”,就是樹芯最中間的部分,不過,並不是什麼樹木的樹芯都適製作木髓盔——必須即軟、且韌才行。
製作木髓盔的最佳材質,是印度一種叫做“索拉”的樹木,印度之外,別無分號;而大批量向英國人訂購這種木髓盔,成本既高,又過於引人矚目,可能提前暴露我相關戰略目的,因此,軒軍只進口了少許的“索拉”木髓盔,主要配給中高級軍官。
籐條盔,最為輕便,也最為通風透氣,不過,材質雖然尋常,製作工藝卻頗複雜,因此,數量也不算多。
數量雖多的是椰殼盔,即用椰殼製作的涼盔。
椰子這樣東西,越南遍地皆是,椰殼盔的製作成本最低,數量因而最大,而其防護效果,不論是防撞擊還是防曬,都不在木髓盔之下,較之木髓盔,還更加的輕便,因此,非但士兵們喜歡,不少軍官,若木髓盔、椰殼盔只能二擇其一的話,也寧肯選擇後者。
姜德就是如此——目下,他拿在手中做扇子用的,就是一個椰殼盔。
姜德一邊“扇扇子”,一邊在心裡說:我曉得有人對我有份“督辦桂、越軍務”不滿,可是,這個欽差大人,換了“有人”來做,嘿嘿,別的不說,就說越南這個天氣,受不受得了啊?
“有人”是極其講究儀表的,斷不肯像自己現在這樣,“扇扇子”、解扣子,而越南還根本沒到真正熱的時候,“有人”打小兒長在北方,來越南,萬一熱過了頭兒,中了暑,可咋辦涅?
就在這時,指揮所外,馬蹄聲由遠而近,疾馳而至。
騎手跳下馬來,身上的藍軍裝已經被汗水濕透了;馬兒口鼻呼哧呼哧的噴著大氣,也是渾身上下,汗水淋漓,四條馬腿上的泥點,已經被汗水泡成了泥漿。
來者是負責新河一帶的敵情的偵察兵,他報告了這樣一個消息:
法軍正在嘉林渡口搭建浮橋。
姜德目光不由微微一跳,“嘉林?”
前文說過,嘉林在北寧西南偏南方向,法軍如果在嘉林渡河,那麼,其陸路主攻方向,就是慈山,而不是姜德原先判斷的桂陽。
慈山在北寧正南,桂陽在北寧東南,如果法陸路主攻方向是桂陽的話,應該在左河渡過新河——左河位於北寧東南。
難道我所料不確?
姜德沉吟片刻,轉向自己的高級作戰參謀,“元方,你怎麼看?”
軒軍在軍團一級設參謀長,級別為副師級;軍團之下,師一級暫時不設參謀長,只設“高級作戰參謀”,級別為副團級;團一級設“作戰參謀”,級別為副營級。
師部“高級作戰參謀”之外、團部“作戰參謀”之外,還設普通參謀,級別在前二者之下。
哦,對了,施羅德的級別,已經提為正師級,此曰“高配”。
第四師的高級作戰參謀姓吳,大號一個矩字,字元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