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萊姆病(Lyme disease) - 馮靜修藥師(台東馬偕醫院)

嘉璐 發表於 2005-3-26 02:08:26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 4141
在你看到這篇文章時,請注意你家附近有沒有流浪狗或流浪貓或鼠類橫行或你有養寵物,若以上有一項存在,那你可要注意萊姆病,絕不是危言聳聽,請聽我詳細述說。

萊姆病是人畜共通的疾病,用非常簡單的語言來說,就是狗、貓、鼠身上的壁蝨(又稱牛壁、蜱),跳到你身上叮咬你,但是這個壁蝨是生病的,也就是它身上有一種伯氏疏螺旋體,可藉由叮咬而將伯氏疏螺旋體傳染到人身上,人一旦遭叮咬後約7至10天(亦有潛伏至30天),則大約75﹪被叮咬的人,會於叮咬處局部皮膚部位出現紅疹,而隨著螺旋體菌的增殖和擴散,皮膚紅疹會逐漸擴張而形成直徑約五公分大小的慢性遊走性紅暈,且病灶呈中間泛白之表癥,狀似牛眼,發病的皮膚邊緣有明顯的紅色邊。但因萊姆病早期的症狀與感冒類似,病人會出現頭痛、發燒、寒慄及全身疲勞等現象。而且局部皮膚紅疹除有溫熱感、癢外,大多無特別之疼痛感覺。因此即使不給予任何治療,皮膚紅疹可能會在感染數週後自然消退,故常導致未及時診斷出此疾病,而使萊姆病進入晚期。

但最可怕的是此疾病若未被診斷出時,晚期的病人會有一些嚴重的併發症,此時病人會隨著感染時間變長(6~12個月或幾年後)而逐漸發生局部顏面麻痺、心律不整、心包囊炎、單側慢性膝關節炎等多系統慢性病變。

綜合萊姆病的症狀可約略分為三期,一般早期典型症狀在病媒蜱叮咬後3天至16週會在叮咬處出現慢慢擴大的紅斑,稱之為移行性紅斑,而持續擴大的紅斑最後發展成邊緣較紅的環狀圓,但在幾週或幾個月後整個皮膚病灶慢慢消退,之後偶而會發現出血性或無移行性紅斑,除此之外,也可能會出現眼睛的症狀,主要是濾泡性的結膜炎,有時合併眼睛周圍的浮腫,病人在此期會出現類感冒症狀,如疲勞、輕微頭痛、肌肉關節僵硬、疼痛及輕微發燒症狀。

第二期症狀約在幾週或幾個月後可能侵犯眼睛、神經系統、骨骼肌肉系統及心臟等器官,包括有: (1)心臟血管症狀(感染後2至3週後可能發生),症狀有暈眩、虛弱、心律不整、其他心臟傳導性症狀等。(2)神經症狀則可能在皮膚病發生後1個月出現,包括腦膜神經根炎、腦膜炎、腦神經炎(特別是顏面神經)、及其他神經症狀等。(3) 眼睛症狀包括:角膜炎,虹彩炎,葡萄膜炎,視神經炎,甚至全眼炎都可能產生。

第三期的症狀在感染五個月後至數年間產生,主要有角膜炎、慢性萎縮性四肢皮炎、慢性腦膜炎、慢性關節炎等,根據美國罹患萊姆病患者,當未治療時則約有60%患者會出現單側性關節炎,常見部位為膝關節,而且每年約有10%~20%病患遭受到末期關節炎間歇性的侵害。

一旦確認診斷萊姆病,治療是採用抗生素療法,一般給予Doxycyclin 14天至30天的療程,若不單是皮膚症狀而且有侵襲心藏、關節等則需服用30天整,患者一定要有耐心服用完整個療程,以免產生抗藥性或治療未完全而變成慢性,否則之後的治療會更加複雜。

目前台灣各地均有確認病例傳出,由於此病是屬於機會性傳染,因此需注意住家周圍清潔,勿隨意將未吃完的食物置放在外面,供流浪貓狗食用,否則一旦這些貓狗身上的壁蝨跳至人身上而染病,則可能造成個人的困擾,若你有飼養狗,則請盡早前往獸醫院施打萊姆病疫苗,以預防你的愛狗遭到感染。除了注意住家的環境外,前往野外時,也盡量穿長袖長褲,並將褲管置於襪子內,以防被叮咬。

若你曾經遭蜱叮咬並出現皮膚遊走性紅斑症狀或有不明原因之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年輕患者或身上有不明原因的皮膚症狀,則應感快就醫,以查明是否為萊姆病的感染者,而能及早就醫。

已有(1)人回文

切換到指定樓層
kaboo 發表於 2005-3-26 04:59
訪客,如果你要檢視本文章隱藏內容請回覆


嘉璐:為方便會員查詢而避免重複發問,所以也請勿在專欄文章之內發問問題。-1 ~ -5

[ Last edited by 嘉璐 on 2005-3-26 at 06:43 PM ]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