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生活】回檔一九七八 作者:午後方晴 (連載中)

 
mk2258 2016-11-14 19:36:37 發表於 都市言情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529 209524
mk2258 發表於 2016-11-26 20:52
   第三十章鞭炮
  “小默子,你寫的是什麼呀?”青梅問。
  abcd……這些字母她是認識的,但不叫abcd,而是叫啊喔鵝衣烏魚。

  連在一起,更讓她眼睛發花。

  “英語,你現在不認識,以後就學到了。”

  但這不是辦法,李默便想了一條計策,將小妹在外面玩耍的小妹喊回家,讓青梅姐弟教小妹讀書寫字,美其名曰,讓他們姐弟兩變相地自學。自學沒有興趣,教小美讀書寫字應當有興趣吧,教的過程就是自學的過程。

  可也沒有害青梅姐弟,至少讓他們做一個小老師,能培養他們的自豪感,自豪感有了,學習興趣便有了,成績就會跟上來。

  同時不管小妹學了多少,至少能或多或少打下一些基礎。

  外面的形勢就漸漸不同了。

  隨著雙搶漸漸結束,就連普通的百姓也聽到了不少風聲,一個個關切地議論著。

  暑假結束,又要上學了。

  李廣平扛著板凳,送李默上學。

  “小默,有不少人在說了。”

  “爸,我聽說了。”

  “今年能不能實行?”

  “爸,如沒有意外,頂多一兩個月就有相關通知下來。”

  “那就好,那就好。”李廣平道。

  他已經走上半條“不歸路”,一旦政策重新緊起來,不用說,李大富馬上就會拿他開刀。儘管他請李大富吃了飯,李大富對他也“狠是”地照顧。

  人家是生產隊長,暫時生產隊長還有一些實權的。

  比如二十年前,確實是餓死了一些人,但有沒有餓死一個大隊幹部或生產隊長?

  說好的公平呢?

  去烏托邦的夢裡尋找吧。

  其實沒有多久,上面就下達了通知,沒有明確要求全國各地一定執行責任田,但認可了責任田。也就是後來人常說的雙軌制度,繼續大集體國家也不反對,改革大集體推廣責任田,國家也支持。

  不過普通百姓知道的人還不多。

  與李廣平一樣,曹鎮兩個公社許多百姓每天懷著緊張、擔心、忐忑、盼望等各種複雜的心情,等候上面的通知。

  晚稻收割前,上面正式通知下達,曹鎮兩個公社晚稻收割後,開始實施責任田。不但曹鎮地區,晚省這一年各縣基本上都執行了責任田,但有極個別少數地區,仍是大集體。

  前面通知下達,後面就有人喜悅地放起了鞭炮。

  還是有人不開心的,李大富叫囂道:“不要太高興了,頂多一兩年,還得要收回公社。”

  那是不可能了。

  但真有人相信他說的是對的,並且為數不少,最少佔據了四成以上。可又如何呢,先快活一兩年再說吧。

  不過問題來了。

  大規模爭吵產生。

  先是農業用具,原來是生產隊的,責任到戶了,那必須也要分給各個家庭,但不管怎麼分,也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於是吵啊吵。

  農業用具還好一點,耕地才是關鍵。

  是耕地,必定有高矮肥瘦,都想要好田,因此無論怎麼分,還是吵,而且吵得更厲害。所以兩個生產隊分到最後,反而分得很離譜。比如塘灣村離李莊一里路左右,在李莊的西邊,可吵著吵著,塘灣村民竟然分到了李莊東面的一些耕地。而李莊呢,又分到了紀村後面的一些耕地,離李莊足足四百來米。

  這樣好嗎?

  還沒有完,為了甄別各塊田地在哪裡,農民也會給它們取名字。

  有三種方式起命字,一是有特殊意義的,如自留地。

  二是就著當地溝塘或者土崗命名,如盪溝邊上的田也叫盪溝。

  三根據形狀命名,如長田,長方形的田,大四畝,四四方方的大田,方田,正方形的田。

  也就是現在農村的耕地多是方形,或是長方形,或是正方形。

  原因簡單,為了插秧株距行距的標準,當初切割一塊塊小田時,盡量讓各塊小田形成方形。大集體為什麼要切割小田?這是乾活時的需要,比如插秧前的拋秧把,田大了,真的很不方便。

  實際上不可能那麼標準,大集體了,有點誤差無所謂,現在分到各家各戶,那個肯吃虧?

  李默記得這次分田,在丈量耕地時確實不標準,比如他家的幾塊地,差不多大的面積,差不多的長勢,可收成就是不一樣。

  於是星期天,他刻意跑去看熱鬧,看出來原因了。

  若真的是標準方田,長乘寬就行了,問題是各個方田實際不是那麼方。

  繼續按照長乘寬來計算耕地面積,必然會有誤差。

  比如一塊不標準的方田,從近乎直角的哪邊量長度,從鈍角哪邊量寬度,那這塊耕地面積則會量得小,戶主則會占到便宜了。反之,這塊地則會量得大,戶主吃虧了。但又不知道錯在哪裡,於是拼命地吵。划算的也吵,不划算的更吵。

  李默又看了看,好在有一個大直角尺。

  他走了過去,對會計說:“老姨,我替你們量一塊田試試看。”

  會計李進喜看著李默,想了想,還真將皮尺與直角尺交給了他。

  一是他被吵得受不了,二是李默以前的表現是有些妖異。

  李默的方法也簡單,不管你是什麼四邊形,都將你一切二,分成兩個三角形來量,哪兩邊方便就從哪兩邊量。

  先將兩個三角形的底長量出來,田埂是直的,即便不直,皮尺是直的。再分別量出兩個三角形的高度,底乘高除二,就是各個三角形的面積,兩個三角形面積二合一,就是這塊地的真正面積。

  似乎是簡單的道理,可問題幾十年大集體下來,都不會思考了。就像宋朝的官兵一樣,文臣指揮,武將們謀劃不算數,因此發展到後來,各個武將都不會帶兵打戰了。

  而且李默也損,他用分到李實布家的那塊長田做例子,正好他也看到了這塊地量得有些吃虧,重新量過後,一下子少了三厘。

  少了三厘,等於原來多了三厘,不僅等於少分了田,以後還等於會多交農業稅。

  李實布是好惹的嗎?

  他用凶狠的眼光看著會計李進喜,說:“進喜,我有沒有得罪你?”

  一邊說著,一邊兩隻手握成拳頭狀,比劃來比劃去。

  李進喜額頭冒冷汗。

  李默便勸了勸:“老姨,進喜老姨也不是有心的,但按照原來的測量法,確實有問題了。”

  這種方法也不能對所有耕地管用,比如溝塘邊的一些耕地,受溝塘地形拘束,沿著溝塘邊的田埂往往會形成一些不標準的弧形,那就不大好量了。但百分之九十五的耕地,用這種雙三角丈量法能標準地丈量出實際面積。

  大夥都不笨,只是大集體,都不會思考,李默點醒後,立即察覺到這種方法的標準,也迅速採納,這才讓分田速度變得快起來。

  眼後要分好田了,李默找到了六斤:“六斤大哥,能說說你黃蟮在省城是如何賣掉的嗎?”

  六斤立即變得緊張。

本帖最後由 mk2258 於 2016-11-26 20:54 編輯

herotoro 發表於 2016-12-4 11:12
回檔一九七八 第三十一章 換田
    「六斤大哥,我爸不識字,我也不會貪這個錢,相反的,我希望你賺得越多越好。之所以問……你還記得我說過上一道紅燒肉嗎?」

    「記得記得。」六斤連忙點頭道。

    一個黃蟺,在李默眼裡僅是一道開胃小菜,不要小看了這個黃蟺,即便責任田後,它恐怕在每家依然佔據著很大的收入。那麼紅燒肉會是什麼樣的大餐?

    其實這是開始,雖然價格略低,但錢比後來的錢值錢,收獲也多。往後去,收獲會越來越少,而百姓的收入越來越高,在每家收入中佔的比例也會漸漸下降了。

    但除了李默,誰能看到幾年後的事?

    六斤就將他的情況詳細地說了說。

    開始他先是拿著生產隊開的證明去了水產公司,一般水產品都歸水產公司統一收購,再由水產公司調向各個菜市場或者外地。

    不過這是國有部門,大家懂的。

    六斤又不像李默會說話,於是水產公司的人態度惡劣的不行,要求也嚴格,小的不要,快要死的不要,死的更不要。

    死的必然有了,天氣熱,雖然只有一百公裡,但現在道路不行,特別柳葉圩後面是太湖山,公路在山上兜好大一個圈子,速度就更慢了。六斤不敢用蛇皮袋裝黃蟺的,而是買了幾只大木桶,木桶上蒙起密網,還刻意在桶柄上做了遮太陽的蓋子,就這樣,每當車子在半路上停下來,立即爬上車頂替黃蟺灑水,可一路顛到省城,還會有許多黃蟺死掉。

    有點辛苦,但李廣平釣黑魚甲魚豈不是更辛苦。

    這個無所謂。

    問題是經水產公司這麼一挑,會剩下許多黃蟺,那怎麼辦?

    不敢上菜市場賣了,實際有了生產隊的證明,在菜市場上賣是沒有關系的,但六斤是農村人,這是省城,他有一種天然的畏懼感,而且也怕誤了下午回去的班車。不過李默說得很清楚,還有一條路子,那就是找各個私營小飯店。

    可是幾天後,六斤越想越不對,得,索性一起賣給私營小飯店吧,錢不少掙,又不會受氣。

    就是一個小生產隊捕來的黃蟺,能有多少,登天了也不會超過三百斤,外加李廣平與二保釣來的黑魚,多時能有幾十斤,少時兩人加在一起也沒有十斤,幾家小飯店就瓜分了。

    其實也很麻煩的,他就一個人,兩百多斤貨物,搬上搬下,還要找三輪車,就是三輪車,在這時候都不大好找,再一家家磨嘴皮子。

    賺是賺了一些錢,可同樣賺的是辛苦錢。

    從內心上,他也感謝李默,若是沒有李默的提醒,稀裡糊涂地將黃蟺運到省城,有好戲看了。

    「六斤大哥,你有沒有去過菜市場?」

    「去過。」

    賣得晚,會急匆匆的,賣得早,班車是不會提前走了,那就只好到處轉了。

    「說一說省城菜市場的情況。」

    六斤大約地說了一說。

    實際李默去年在鳩城也去菜市場轉過,非是一天一個變化,瓜果蔬菜肉食到了八十年代初中期還是計劃經濟,八十年代中後期才出現了市場經濟,但是雙軌並行機制,九十年代市場經濟才取代了計劃經濟。

    他主要想做一個橫向的比較,不執行則罷,一執行可不是開玩笑的。

    應當能行。

    他在心中琢磨著,到了明年,變化不大,不過政策相對會松很多。

    他找到父親問︰「爸,你相不相信我?」

    「干嘛?」

    「相信我,我就做一件事,你不要管。」

    「什麼事?」

    「換田。」

    各家耕地是按人頭多少來分的,李默家分了三塊小秧田,六塊大田,五畝一分來地。

    但不是標準畝,曹鎮一畝地是一百平方丈,d縣哪邊的畝更大,是一百二十平方丈。李默也搞不清楚,為什麼出現這樣的大畝。但一畝三十平方丈與三百平方丈是一個樣,實際面積不會多也不會少,更不可能少交納半毛錢農業稅。

    兩塊主田在李莊門前,不過一兩百米,是很近的兩塊田。兩塊在於莊的西邊,一塊叫「四畝」,一塊叫「土地廟」,也不遠,不足三百米。還有兩塊在紀村後,這兩塊就遠了,近五百米遠。

    李默拿出紀村兩塊田與陳篾匠家交換耕地,再用陳篾匠的地與於得財換地,再用於得財家的地換了李義家的四畝,也就是在李廣平家四畝邊上的那塊田,正好是一畝四分地。

    李廣平急了。

    兩塊田放在一起,是容易管理了,但這個四畝不算是肥沃的耕地。

    紀村後面兩塊地雖離得遠,但蕩溝那塊地邊上有一條比較寬闊的溝埂,可以冬種小麥油菜,夏種黃豆高梁,大約有一分來地,並且它不在田冊上。不在田冊上,則意味著不用交農業稅,也不用交大隊的水電費。

    換掉多可惜啊?

    並且兒子為了完成這復雜的交換,還倒貼了兩塊地,一塊是「大腐溝」的四釐多地,那塊小田就算了,地勢低,除了做秧田外沒有其他作用,即便種稻,收成也不會高。

    可是兒子又從門口兩塊秧田中的一塊切出半分田,倒貼了出去。

    這兩塊田就在家門口,雖小,全是膏腴之田。

    能這樣換嗎?

    若不是人多,李廣平又要開打。

    他想反悔,也來得及,還沒有入大冊呢,但被李默一把拉住,說︰「爸,且聽我說,種水稻一畝能有多少淨收入?」

    現在化肥嚴重不足,種子也就那麼一回事,就連雜交稻也才剛剛推廣,還沒有普及呢。

    種一季單季中稻,一畝地不過一千斤出頭。記住,這是一百平方丈的一畝,而不是標準畝六十平方丈的一畝。若是種植粳稻,產量還會更低。

    扣除農業稅,水電費,以及其他的一些費用,還有種子、化肥、農藥的成本,淨得不會超過四百斤。

    種雙季稻好一點,兩季合在一起,收成能達到一千五六百斤,但多種一季,無疑意味著會多用化肥、農藥、以及種子,等於淨得不過六七百斤。

    也就是說,如果不找其他的門路,只顧埋在田頭勞動,還是不能使一家人達到溫飽。五畝多地,種雙季稻是能余三千多斤糧食,要不要穿?要不要治辦農具?有沒有其他的費用,如婚嫁喪娶,看病,小孩子讀書?這還是責任田的,想一想呆板的大集體有多慘吧。

    執行責任田後,不僅僅是產量得到提高,而是整個政策的放開,比如塘灣生產隊,馬上就可以正大光明捕魚捉蝦了,養豬養鴨,機靈的人則去做瓦匠小工,還有的人種植經濟作物,日子才一天天地迅速好起來。

    「爸,還記得我以前說過,以後能使你一年掙兩三千塊錢,三四千塊錢嗎?」

    「記得。」

    「馬上就可以了。」

    「胡說什麼!」李廣平喝道。

    用現在的物價與與後世物價相比較,最劃算的無疑是房價,多是單位房,買房子的人有,少之又少,多是租房子,一套兩室一斤的房子,月租只有幾塊錢,不過若是有人想買房子,即便是在省城,一萬塊錢能買一套象樣的房子,幾十年後半個平方都買不來!至於京都、魔都與羊城更邪乎,能懸差一千倍。

    其次是農產品與吃的。

    工業產品就有點不劃算了,一台洗衣機要四百塊錢,一台雙門冰箱要一千多塊錢,一台小黑白電視機要四百多塊錢,別急,眼下還未必有的賣,這是幾年後的價,而且還需要票,有錢也未必能買到。

    出行也比較貴,從曹鎮到淝城不過兩百裡路,而且是本省內的,一張車票得要兩塊多。

    李廣平不知道了,他只知道以稻谷價算物價。明年米價會略略上揚,一斤米一毛四左右,稻谷則更賤,不足一毛錢。三四千塊錢,相當於三四萬斤稻谷。打算四成毛收入,得收成十萬斤以上的稻谷,才能掙到三四千塊錢。十萬斤稻谷得種多少畝地稻?將一家人活活累死了,也無法種好近百畝地。

    不是有一個萬元戶嗎,那只是聽聽,當真啊?

    「爸,你聽我說。明年肯定掙不到這麼多錢,有本錢,還有,我家家底子薄。」
herotoro 發表於 2016-12-4 11:16
回檔一九七八 第三十二章 算賬
    論現金,李家似乎還是不錯的,可問題家底子確實太薄。

    李默也不怪父親,並且用手一樣樣地算。

    不算父親有時候還真不往上面想。

    首先是搬家,一搬三年窮,簡單的,比如說是灶台,即便是土灶台,也需要一些成本,請師傅來建造,最少請人家吃幾頓飯吧。搬家了,能不能將灶台搬走,損失出來了。

    再如房屋,那怕是草屋,也需要一些成本的,一搬家,能不能將它拆掉,運到十幾裡外的李莊,況且中間還隔著一道河呢。

    所以才出現了去年無比困難的辰光,整個家產加在一起不過一百來塊錢,就連李廣平釣甲魚的手電筒、稱與蚊子水還是李默那天賣甲魚的錢買的,不然都拿不出這個錢。

    去年略有些收入,蓋房子,蓋完房子後歷歷數數治辦一些東西。

    今年李廣平雄心勃勃,準備攢上六七百塊錢,實際現在手裡的現金不過六七百塊錢,不是達到目標了,因為還有一百多塊錢是去年剩下來的。

    論現金,李廣平在整個塘灣老生產隊四個村子算是比較多的,但別急。

    家裡就一張矮方桌子,吃飯時當飯桌,吃完飯當成了李默的書桌,要不要治辦一張大桌子,幾條長板凳?

    要不要治辦一個香房桌(類似茶幾,比它更長更高,放在中堂畫下,兩邊各有一個小立櫃,上面置辦香爐、水瓶、茶杯等器皿)?

    還有其他的必備家俱器皿,這些都要擺上議程,一旦置辦,還能剩下多少錢?

    看似手中現金比較多,實際上論財富在塘灣老生產隊四個村子裡只能排在中下等,接近下等。

    到了農業用具。

    農業用具分為大小兩種,小型農業用具包括鐮刀、鋤頭、耨耙、掛耙、篾耙、連桿耙、鐵鍬、糞勺、木桶、木揚鍬、木撐鍬、各種篩子、筐子、扁擔、稻籮……等等。

    別看它們小,少一樣都不行。

    本來是生產隊的,現在一起分給了個人,這一分就不齊整了。以後要麼買,要麼向有的鄰居借用。

    特別是李家才搬來沒有多久,這是大集體歷年來掙的,無疑李家則會少分很多,與欺負人無關,確實就是這個道理,但後面三戶鄰居比較強勢的,借起來方不方便?

    一旦治齊了,又要不少錢。

    再到大型農具與水牛,水牛、摜谷桶、犁、水田耙(一種大型耙具,由瓖著許多耙刀的兩塊長木組成,用來粉碎水田泥塊的,不過粉碎泥塊的耙具全國有很多種類,不同的地形則會有不同的耙具)、石 子、水泵、電線等。

    不是不通電嗎?

    不通電是指照明電,農業用電是有的,但想通照明電,必須得買來電線,接到各家各戶,然後還要安上電表、閘刀、開關、電燈,生產隊那有這個錢?就是有,大集體時農民也用不起六七分的一度電。不過兩三年後,李莊就通上照明電了。但現在真的有一些地區,連農業用電都沒有,是用水車在灌溉的。

    這些必須幾戶人家共同擁有一份了,但到農忙時,家家戶戶都會搶著用,李家是「弱勢群體」,能不能爭過別人?

    因此前世時,李廣平氣不過,將這些大型農具自家一家置辦了,我一家的,想怎麼用就怎麼用。

    想不受人家的氣,就必須從現在起,準備置辦。

    農業用具完了,還有,種子、農藥、化肥,這又要不少錢。

    李廣平手中是有幾個錢,但馬上就不夠用。

    還有一樣李默沒有說,那就是母親有了身孕,明年弟弟四月出生,到時候更需要用錢。

    聽著兒子一樣一樣的數落,李廣平唉聲嘆氣。

    「爸,嘆什麼氣,不是有我嗎。」

    「你有什麼好辦法?」

    「大棚蔬菜。」

    「什麼蔬菜?」是李廣平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大棚。

    「用塑料薄膜蓋成一個棚子,在裡面種植蔬菜,開春就能吃到茄子、辣椒、西紅柿、黃瓜。」

    「能賣得掉嗎?」

    「不但能賣得掉,而且賣得很貴。」其實曹鎮上市菜,也就是早蔬菜,同樣賣得貴,不過早的有限,價格懸殊也不大。

    「在曹鎮肯定賣不掉了,價格便宜不說,大棚蔬菜有棚子,會產生小規模的溫室效應,二氧化碳濃度高……反正種得好,像黃瓜小畝子一畝弄不好也能收上六七千斤,辣椒四五千斤,西紅柿五六千斤,茄子六七千斤,折成我們曹鎮的大畝子,你算算有多少?」

    實際大棚蔬菜真正畝產量,只要沒有大的病害,比李默所說的要高得多。

    現在各方面不成熟,李默只好壓著說,說不定就連這個產量也達不到,但肯定比天然載種的蔬菜產量高得多。

    「產量大,曹鎮市場也吃不下,必須要往外地調運。實際六斤去省城賣黃蟺,已經開了一個頭。」

    「萬一賣不掉呢?」

    「爸,城裡面人不吃菜嗎?」

    「你去年就這樣想過?」

    「是啊,我看到政策越來越松,然後就替你算賬,算來算去,種水稻還是不劃算的,那麼種什麼呢?便在以前的書上看到一些知識,想到了它。這才換了田。為什麼換田,肯定種不了三畝田的大棚蔬菜,一畝園,十畝田,人吃不消,也沒有那本錢。但種蔬菜與種水稻是兩回事,有肥害、有藥害、有蟲害,最好每隔一年就換上一次,三年來一個輪換。可以不輪換,可現在技術還達不到。所以必須手中有幾畝田輪換,但種植蔬菜地勢必須要高亢,難道在低窪的蕩田種蔬菜嗎?你說我換得對不對?」

    「往外去賣,可我不識字啊。」

    「你識字也不行,還要能說會道。雖很掙錢,麻煩的狠。」

    「麻煩不怕。」

    「麻煩不怕,但不是你能解決的,因此我教大家釣黃蟺,馬上就能看到它用途。」

    李廣平明白了,說︰「還想搞大集體啊。」

    「這與大集體是兩回事好不好?明面上可以借助互助組的形式所產生的種種方便,實際是各家各戶多勞多得。」

    對於李廣平來說,有點繞,不過繞著繞著就繞好了。

    李默做通了父親的思想工作,站起身找六斤去叫人,請大家吃紅燒肉。

    不是塘灣村所有人,這個互助組可是真的互助組,如果相互關系處得不好,以後就是一個大麻煩。

    李默只讓六斤子叫了李強二保兄弟兩,李實布,銀保,紀村的陳篾匠,於得財,請假回家分田的於得貴,這幾戶都是前世與李家相處得不錯的,加上六斤與李家,一共九戶人家,人少了力量不足,人多了會亂,剛剛好。也正好,他們家在李家「四畝」附近都有田,能相互照應。

    吃紅燒肉啊,一起來了。

    換去年,沒有人相信的,但今年個個都相信了。也得從現在就要商議,否則油菜與小麥種下去,再商議就晚了。
herotoro 發表於 2016-12-4 11:23
回檔一九七八 第三十三章 紅燒肉(上)
    李默先是客氣地打了招呼,然後說︰「去年我與爸談話時,曾經用宋朝的人收入與現在的人收入比較了一下,相差了好幾倍。」

    「宋朝人豈不是活下去?」六斤問,現在夠窮的了,再窮上好幾倍,六斤都不敢想象。

    李默不由樂了︰「六斤大哥,你想反掉了,不是宋朝人更窮,而是我們更窮,人家人均收入是我們現在的收入好幾倍。」

    幾個人一起愣住,那可是萬惡的封建古代,怎麼可能更富呢?

    李默也不多做解釋,繼續說道︰「宋朝一個小炒能賣上十幾文錢,相當於現在的四五分錢,但上市菜很貴,有人便用方法,讓瓠子提前一個月上市,一根瓠子往往能賣一貫錢,大約相當於現在的三十塊錢。」

    這個早瓠子真不算什麼。

    如果李默說北宋京城有一個酒樓叫樊樓,吃一頓飯需幾百貫錢,折合起來,需現在的人民幣好幾千塊錢,就是這樣,到了晚上,五座飛樓坐不虛席,估計大家更不相信。

    「這麼貴,有人吃嗎?」一起又震驚了。瓠子是農村常見的蔬菜,不值錢,一根不過兩三分錢。

    「我說過,人家比我們富,吃的就是上市那個味,真到了瓠子大規模成熟時,又不值錢。」

    「怎麼才能提前一個月呢?」李強好奇地問。

    「這就是我要說的紅繞肉,其實是一門技術,說不定能讓大家幾十年內年年受益的技術,它叫大棚蔬菜。」

    李默看史書,只知道宋朝早熟瓠子一根賣過一貫多錢,至於怎麼催熟的,史書上沒有記載,但可以用這個事例來說服大家。

    他又將與父親的談話說了一遍,又說道︰「但有許多困難的地方。」

    幾年後推廣大棚蔬菜沒有那麼多麻煩了。

    現在就想上大棚蔬菜,無疑會有不少困難。

    首先是成本,現在農產品性價比高,可工業產品性價比極低。不是化肥,而是塑料薄膜,其次就是化肥。想要莊稼變成一枝花,必須肥料來當家。莊稼如此,大棚蔬菜想要長得好,所需的肥料更加驚人,這意味著成本也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別看在座的幾個人大多數比李家富,那都是固定資產,論現金還未必有李家多。

    錢馬上就會成為一個最大的難題。

    李默也有辦法。

    大伙按一個手印,上報大隊,再由大隊上報到公社,成立一個真正的互助組。

    正好這時候政策明朗化,公社急需要樹立一個勞動致富的典型,與好心無關。公社裡也許有心地不錯的干部,但就是有,數量也比大熊貓稀少,反正李默記不得了。

    說壞心,也沒有幾個,這也是這時代大多數干部的寫照。貪就不提了,有什麼可貪的?只能看他們是否真正關注民生,或者將百姓當成了魚肉,兩個極端的人都很少。

    可能撈了一些油水,但撈得不多,大多數忙著開會,做表面工作了。

    他們也不想做表面工作,沒有真正的現實例子,只好做表面工作,但有了大棚蔬菜,等於有了一個現實的例子,他們會不會重視?

    並且與販買販賣有所不同,這比養豬還要妥當,是真正從泥巴裡摳來的錢,至於販子,現在大家觀念裡,他們多少有著一些投機性質。

    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呢?

    若能轉過這個彎,都不會發生一畝田產萬斤糧的笑話。

    而且大家的要求也不高,希望公社開一個證明,稍稍提供一些貸款,以及化肥上的便利,對於公社來說,是能辦到的。

    公社得知,必會一拍即合,馬上同意。

    有了貸款,再稍稍向親戚們借一些錢,成本問題立即解決。

    李廣平聽明白了,為什麼需要互助組,僅憑借這一條,他自己就辦不到,得要李強李實布出面。

    豈止如此。

    比如運輸,連運輸都是問題,這時候肯定沒有個體戶在開運貨的汽車,如果沒有公社,就是這一條也會讓大家頭痛了,不過有了公社出面,它連是一個問題都談不上。

    便利之處還有很多的呢,特別是在這個政策沒有完全放開之時。

    接下來就是種子問題,蔬菜種子是有的,可暫時沒有適宜大棚種植的蔬菜種子。

    其實就是這個種子將李默困住了,否則種上幾年雜交西瓜,他的稿費也差不多到手了,也不用麻煩的搞東搞西。但是雜交西瓜還有好幾年才出來呢。本土西瓜產量不高、味道不甜,也不好賣,更賣不上價,不適宜大規模種植。

    這一條李默沒有說,省得打消大家的積極性。

    雖沒有適合的種子,可以到相關的種子公司,根據說明書上的種子特性,尋找接近適合的種子。

    李默說的第二個難題就是跨省。

    推出反季蔬菜原因,主要還是想賣高價。

    想賣出高價,省城都不行,必須去更富裕的甦省,省會石頭城,錫城,甦城這些富裕的大城市。

    其中石頭城離曹鎮不遠,一百公裡,但只要跨省就會有許多麻煩。

    也許一些倒爺開始大包小包地販運衣服、電子產品,但他們現在暫時還是不合法的,至少沒有明確政策鼓勵他們這麼做。

    一個是包,一個是車,後者才會引人注目。

    一群是頭腦靈活,能隨機應變的倒爺,一群是沒有見過世面的鄉下人,如何好比較?

    為了不出現問題,即便是蔬菜,需要那些手續,得要問清楚。當然,這是明年的,換成去年春天,想都不要想。

    這可以諮詢公社,真不行,去石頭城問,反正要去石頭城先行打探一下情況。

    許多物資也需要在大城市裡買回來,一些書籍,沒有大棚種植的書籍,但會有各種蔬菜種植技術的書籍。

    如果是西瓜問題不大,李家種了十幾年的西瓜,躺在陳醫生家的病床上,李默想著如何讓家中迅速擺脫貧困局面,第一想到的便是釣黑魚與甲魚,成本低,見效快。第二便是西瓜,但一個種子就將他難倒了,這才轉到大棚蔬菜上。

    前世李家沒有種過大棚蔬菜,不過83年a縣有人嘗試著種大棚蔬菜,第一年失敗了。次年才成功,規模也比較小,後來迅速推廣,成了華東七大蔬菜基地之一。但那時候市場經濟也全部放開,菜農直接到指定地點賣給菜販子,再由菜販子用汽車運回各大城市批發給各個小菜販子,根本不像現在這般麻煩。

    前世時李家曾經動心,李默看過相關的書,也仔細地參觀過。只是後來李默進了城,離開李默,李廣平什麼也不要想了。做過一番研究,雖沒有親自種植,不算太陌生,不然他也不會產生這個想法。理論是理論,實踐是實踐,沒有半點實踐知識就想上馬,弄不好就是笑話。

    相關的理論知識還是要補一補的,況且大多數理論知識他都忘記了。

    然後是化肥,曹鎮有化肥,氮肥與磷肥,李默不知道現在中國有沒有尿素,但曹鎮還要過上好幾年才出現尿素,至於復合肥,那更晚了。

    可缺少一樣重要的肥料,鉀肥!

    前世還是李默的提醒,李家率先使用了鉀肥,莊稼獲得豐收後,第二年才有更多的百姓重視了鉀肥,許多蔬菜,比如黃瓜西紅柿,更離不開鉀肥。

    那是好幾年後了。

    現在更困難,因為中國鉀肥產量一直不高,特別是現在,可能全國一年總產量不過二十萬噸,一個省分不到一萬噸。

    也就是甦省那麼多農民,那麼多蔬菜大隊,能用的鉀肥只不過十幾萬袋。

    況且是跨省的。

    想要從中搶出八九袋鉀肥,是何等的困難。

    還有更冷門的硼肥,油菜上也能用到它,大棚蔬菜更是離不開它,只好從石頭城想辦法。

    以及一些罕見的農藥與薄膜,別以為曹鎮大,在曹鎮連薄膜都買不到。

    有專門的種子,只好根據產量、耐寒力等特征挑選將就了。

    好了,困難又來了,不提跨省吧,雖到了大城市,物資齊全,關鍵現在買什麼都要票,化肥有化肥票,農藥有農藥票,薄膜可能也有薄膜票,將公社的領導搬到甦省去,也弄不到甦省的票。

    第一次去是考察,回來後各家得商議好,你家種一畝,我家種半畝,合計好總數量後,再計算所需的材料,然後再派人二次去省城,將各個材料買回來,省得浪費。但在第一次考察時,必須打聽好,至於用什麼方法來解決,只能到時候看了……
herotoro 發表於 2016-12-4 11:34
回檔一九七八 第三十四章 紅燒肉(下)
    第三個難題就是市場行情,不是賣多少錢一斤,而是如何賣,不可能一斤斤地在菜市場賣了,還得要賣給各個國營收購單位,這必須要前往石頭城摸清楚。若是難度太大,只好退回省城。省城人均月工資最少與石頭城相差了五元錢,也意味著手頭活動錢少,價格賣不高,價格不高,大家收入必然下降。

    其實技術也是一個難題,畢竟前世李家沒有種過。

    雖然李默看到後世許多既科學又先進的種植方法,同樣缺少實踐經驗。不過問題也不大,李默推出來的這種大棚蔬菜,屬於早春大棚,難度要低不少。若是隆冬大棚,成本更大,難度也更大。

    李默就更不能說了,一說,大伙準得喪失了所有的信心。

    這個難題也是大家最關心的。

    有產量還不行,得能賣出來價。

    並且現在蔬菜便宜得怕人,比如大白菜只有兩分錢一斤,韭菜芹菜只有三分錢一斤,辣椒黃瓜只有四分錢一斤,茄子西紅柿土豆只有五分錢一斤,至於青菜往往五分錢能買一大堆。

    所以後世李默看到許多人在網上懷念這段時光,李默十分地不恥。

    是便宜了,往往城裡的蔬菜可能比農村還要便宜。

    但這些蔬菜不是大棚種植出來的,在缺少肥料、種植技術與精心照料下,能有多少產量?賣得這麼賤,菜農還有什麼活路?

    農產品也是如此,便宜啊,五分錢能買一大袋花生,但看看農民的臉色,十人九人帶著菜色!且看李默單薄的,比模特還要苗條的身材!

    往後去好了。

    雖然房地皮大半是搜刮先富起來的農民手中的羊毛,但只是用各種手段誘惑著你買,不是強迫你去買。可遇到奇葩的領導依然會悲催,我不想買房子,我丈母娘也不要求我在城裡買房子,所以打算在老家蓋房,不行!用無數個手續逼著你去城裡買房子,不管你是富是窮,是死是活。

    當然,幾戶人家可沒有這麼長遠的眼光,他們正為這個蔬菜價擔心著。

    李強問︰「能賣多少錢一斤?」

    李默想了一想說︰「三四毛錢一斤吧。」

    只能這樣了,即便四五毛錢一斤,恐怕都不要想。不過就是三四毛錢一斤,還是有許多賺頭的,並且大家也不相信。

    「不大可能吧?」李強又問。

    這等於漲了數倍價。

    「老姨,這種季節上市,正是菜荒之時,要麼就是各種青菜,那倒是便宜,幾分錢能買一大堆,就連過冬的老南瓜、大白菜到時也壞掉了。一旦出現了黃瓜西紅柿茄子辣椒,不要說石頭城這樣的大城市,即便放在曹鎮,也會賣出高價。」

    「就怕人家到時候不給高價。」李實布問。

    買賣雙方都被國營單位把持,買的百姓是弱勢群體,賣的百姓也是弱勢群體。

    「實布老姨,這個你不用擔心,去年我能將甲魚賣出一塊二毛錢一斤,這種早市蔬菜,也會賣出好幾毛錢一斤,放心吧,至少我不會坑家裡人吧。」

    大家就在心裡面算了。

    打算一畝收五千斤吧,這是小畝子,換成曹鎮的大畝則是八千多斤,三毛錢一斤吧,一畝田得掙多少錢?

    雖然需要不小的成本,可想來一畝田成本不會超過一千塊錢吧。

    這一算,大家都嚇著了。

    不說幾千塊錢了,就是一千塊錢,對於各人來說,那怕是在水泥廠上班的於得貴,也是一個巨大的數字。

    其實第一年賺的還是有限,一畝田成本沒有一千塊錢,也差不多接近這個數字。但到了第二年則好多了,最少薄膜能用上好幾年,也不需要治辦一些工具,將這些錢省下來,第二年則全是淨得的,那時候收入則才變得可觀。

    「是紅燒肉。」李實布笑逐顏開地說。

    「實布,不要高興太早了,萬一失敗了呢。」李廣平說。

    「你不相信你兒子,我相信。」

    李母也不高興了︰「廣平,你說什麼呢,還沒有做,就開始烏鴉嘴,難道失敗你開心嗎。」

    「爸,不看其他,就看媽的肚子,沒有十成的把握,我也不敢亂來啊。」

    「小梁,你有喜哪?」李實布問。

    李母才懷了三四個月,不說,外面人暫時看不出來的。

    「有了。」

    這也不是丑事,而且這時候一家養四五個子女的彼彼皆是,也不會有人管,李母大大方方地承認。

    「各位叔伯老嬸,六斤大哥,銀保大哥,也請你們放心。這只是紅燒肉,紅燒肉上面還有菜呢。」

    「上面還有什麼菜?」銀保好奇地問。

    紅燒肉對於他來說,就是最頂尖的菜肴了。

    「山珍海味哪,等我長大了,應當本領更大,說不定也會帶著大家吃上幾頓山珍海味。」

    「哈哈哈。」

    大伙一起大笑,也就同意了,又要說另一件事了。

    九戶人家成立互助組,名義是互助組,實際還是多勞多得,不過與責任田不一樣,總要有一個人領頭安排,還要有會計算賬,另外還要有帶頭銷售的人。

    到時候李默肯定親自上陣了,但他也只是帶著大家跑兩趟,熟悉了,還得必須交給各人處理。這幾個人十分重要,因此一個月得拿出一些錢來補貼。先小人後君子,丑話得講在前面,否則到時候不是互助組,而是撕逼組。

    「你說怎麼辦吧?」銀保笑著問,但它確實也是一個問題。

    「補貼就按一個月五塊錢補貼吧,反正它時間不是太長,前後幾個月,吃虧佔便宜的不會太計較。組長由實布老姨來當,會計由李強老姨來當,至於銷售的人……六斤大哥,還是你來負責吧。」

    李實布塊頭大,做事比較公正,當組長是沒關系的。李強本來就是生產隊長,識字,會算賬,當會計也是沒關系的。不過輪到了六斤,他沉默著不說話。

    李默懂的︰「六斤大哥,不是天天有的賣,即便去了石頭城,黃蟺也可以照樣賣,至少不會比省城價格低,這部分收入還是算你的。」

    那還說什麼呢。

    也無奈了,實際六斤也不合格,但沒有合適的人選,只好在矮子裡選將軍。

    李強上報到公社,果然引起公社重視,居然派出張干事親自陪他們去石頭城考察。

    但張干事在汽車站前,看著這幾戶領頭的人……

    他就站在哪裡徹底蒙逼了。
herotoro 發表於 2016-12-4 11:40
回檔一九七八 第三十五章 一頂一百
    「你們這是兒戲!」張干事最後憤怒道。

    「張干事,這是我們村的小神童,我們村釣黑魚甲魚黃蟺,就是他從書上看來的,而且學習成績特別好,上四年級了,門門課幾乎考了一百分。這個大棚蔬菜就是他發起來的,」李強說道。

    「讀書聰明,與種蔬菜有什麼關系,他這麼一點大,就算從娘胎裡讀書,又能讀多少書?」

    李默也頭痛,咱們只想掙一個小錢,怎麼弄來了一個大神仙。

    也不完全是壞事,這說明公社比他想的還要重視。

    他無奈地解釋︰「張干事,讀書是為了什麼?應用它們的知識。會讀不行,讀多少不行,還得會想會用,為什麼大棚蔬菜產量高?」

    張干事哪裡知道?

    「知道光合作用嗎?植被能將二氧化碳與硫化氫、水轉化為自己生長的有機物,並釋放出氧氣或氫氣,這個過程就叫光合作用。大棚有塑料薄膜籠罩著,等於與外界產生了局部隔絕,二氧化碳濃度高,利於植物光合作用,植物又通過光合作用,轉為自己生長所需要的種種營養,因此大棚蔬菜產量比較高。書上沒有寫塑料薄膜做大棚,但寫了光合作用。會想,就想到了。」

    這個……

    張干事確實又蒙住了。

    其實大棚蔬菜高產,還有一個原因,生長期延長,整個收獲期能長達三四個月,但這一條李默沒有說。

    「我也沒有那麼聰明,古時候就有了反季蔬菜,大約漢朝就有了,唐太宗征高句麗,回來得晚,那時候沒有棉衣,於是凍死了不少士兵,這讓唐太宗感到很難過。正好易州司馬陳元為了拍他的馬屁,讓百姓於地室蓄炎種植溫室蔬菜進獻,唐太宗一怒之下,將他罷了官。」

    實際還有一個價值觀的問題,唐太宗崇尚節儉,即便不是為了拍馬屁,他也不喜這種反季蔬菜。

    另一個例子就是宋仁宗,他下詔將巴蜀的桑樹砍掉,以使大家少穿絲綢,恢復節儉的作風,而且他自己確實做到了。不過這種做法是違反市場規律的。

    李默也不會多說,說多了,弄不好會被過度解讀,反而成了壞事。

    「有這回事?」

    「不相信,你去看《資治通鑑》。」

    「你能看懂《資治通鑑》?」

    「我還能寫英語呢,不相信,我將這張證明翻譯成英語,你到石頭城拿給會英語的人看看,看我翻譯得對不對?」

    李默掏出筆,書寫起來。

    不管對不對,看著李默書寫著流利的英語,張干事再次蒙逼,結果弄得他稀裡糊涂地上了長途汽車。

    蒙逼的還在後面。

    曹鎮沒有直接到石頭城的長途汽車,必須在a縣轉一下。

    來到石頭城,即便張干事也有些拘束,但李默卻如魚得水。

    李默先買了一包煙,說︰「六斤大哥,知道為什麼水產公司為難你嗎?」

    六斤搖了搖頭。

    「出門辦事,得帶一包香煙,但香煙也不是亂買的。特別便宜的不能買,那散了還不如不散。特別貴的也不能買,會讓人產生一些不必要的想法,兩三毛錢三四毛錢一包煙就剛剛好。這是普通人的,一人散一支,若是領導,得舍得,有舍有得,不能散一支,而是給一包。那麼就好辦事了。」

    「小默子,不要亂說,」李廣平急了,人家干部還站在邊上呢。

    李強幾個人一起低下頭悶笑。

    李默開始表演。

    現在收購蔬菜的單位有很多,多是蔬菜公司的各個經營部,還不是一個經營部,以及各個經營部置立的副食品公司,並且不在一起。石頭城就更頭痛了,有省裡的,有市裡的,即便是本地人都未必能搞得清楚。

    李默先行打聽蔬菜局在哪裡,打算從上往下梳理。乘著公交車,來到蔬菜局門口,李默讓其他人在外面等著,包括張干事在內,憑什麼人家讓你進去?

    李默自己兒溜了進去,門衛也不在意,還以為是單位同事的那家孩子。李默在裡面轉了轉,轉到一個大辦公室,看到裡面有十幾個人在開會。這時候會特別多,當領導的一半時間都在開會。

    他闖了進去,先是鞠躬,說︰「各位叔叔阿姨好。」

    十幾個領導一起莫名其妙,這是那家的孩子?

    李默又是作揖,又是賣萌︰「各位叔叔阿姨千萬不要趕我走啊,你們為石頭城繡了一幅天下最美麗的錦布,我聽說後,替各位送一朵鮮花來了。」

    十幾個人一起笑了,不就是錦上添花嘛。但經過李默這一拆,一曲解,怎麼聽怎麼舒服。

    李默也無奈,不然真的派人將自己拎出大門外,這一行就無法完成任務。

    其中一個中年人級別不低,是副局長。

    怎麼說呢,雖然現在的干部真正關心百姓的不多,大多數只顧著做表面工作,但十分惡劣的人同樣也不多。

    李默說得也有趣,至於開會,整天的不就是那麼一回事嗎,那個副局長便說︰「小朋友,你說說你會給我們送什麼花。」

    好了,能給自己說的機會就行了。

    李默將詳細情況大約說了一下,時不時地賣弄一下自己的博學。

    「小朋友,你懂得真多啊。」一個女同志愛心泛濫了。

    「美麗的阿姨,那是當然了,我可聰明啦,現在讀四年級,在班上每次考試都是第一名。」

    女同志,誰不喜歡聽人誇她美麗,一個美麗的阿姨讓她笑得合不攏嘴。若不美麗怎麼辦,有氣質的阿姨,沒氣質有學問有本事吧,想誇人豈不是太簡單。局裡的其他幾個人看著她在發花痴、自戀,一個個哭笑不得,不過在座的幾個真正的領導沉思了。

    若真的能成功,開春時市場上就能出現黃瓜、西紅柿、茄子、辣椒這樣的時鮮蔬菜,想一想百姓會多開心多驚奇,這也是政績。

    不要問嶺南的蔬菜,要知道這些蔬菜只有幾分錢一斤,在交通極不發達的情況下,從嶺南將蔬菜運過來,成本也不止五毛錢,而且說不定有一半會腐爛,最少不新鮮了,一般蔬菜還是就著附近各縣城取材。當然,幾年後默認了市場經濟,價格也漲了上來,那時各方能人異士,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嶺南菜也過來了。

    「你們公社領導與互助組的村民呢?」

    「他們沒出息,怯場,老的不行小的來了。」

    十幾個人又大笑起來。

    副局長笑完後,說︰「你將他們叫上來吧。」

    成了。

    李默將張干事與父親他們叫上來,這也是必須的,不能聽一個小孩子忽悠啊。但最後還是得聽李默的,因為張干事與李強他們也說不出所以然來。李默仔細解釋了原理。

    「你怎麼懂得這麼多啊?」那個女同志問。

    「美麗的阿姨,我記性可能有點好吧,但天賦好不努力學習不行的,我也很努力學習哦。」

    李強他們立即做了證明。

    在李默主導下,又時不時賣一個萌,事情順利辦成,再拿著局裡的證明到各單位,李默繼續賣嘴甜,賣萌,賣天真,賣天賦,賣成績……

    幾乎所有領導都被驚動過來看稀奇,有的女同志索性在自己單位裡拿來大把大把的糖果、蜜餞等零食,塞給李默吃。

    當然,也順利地拿到了好幾家單位的證明。

    有了這些證明,即便跨省也沒有多大關系。不要小看了這些證明,有了它們,在未來幾年內會減少許多麻煩。當然,上面公開認可了市場經濟的合法性後,則不需要這些證明了。

    並且有的領導直接說要李默下回過來將成績單帶給他們看。價格未談,但不用說,到時候好商量了。

    張干事看著李默的表演,先是震驚,最後是麻木。

    真的不能看人家小啊,一人能頂十個人,不對,是頂一百個人。一百個人過來,也未必能這麼順利地將問題解決。
herotoro 發表於 2016-12-4 11:47
回檔一九七八 第三十六章 禮物
    就到了下午。

    來不及回去,不是天色來不及,而是沒有回去的班車。

    大家只好找了一個小旅館住下,找好後,幾個人還要繼續跑。

    書不貴,得先買回來。

    其他的材料,也要打聽一下。

    跑到天快黑了,大家才返回旅館,

    張干事對李廣平說︰「你家兒子是一條小龍啊。」

    「不敢當,不敢當,我只是一個早熟的孩子。」

    張干事態度好,李默也高興。

    不管怎麼說,在政策不是太明朗的情況下,有公社支持與無公社支持終是兩樣的。

    李默又拿出一大袋糖果,現在蔬菜與副食品多不分家,幾個單位能拿出來的,都是不錯的糖果,大多數是在曹鎮買不到的。幾戶人家都有孩子,包括張干事,李默一人分了一點,對了,張干事家的兒子,還是李默前世中學的同學。

    不但張干事,公社還有一個干事的女兒也是李默的同學,因為老婆是回族人,所以她不吃豬肉,還讓前世的李默不解了許久。申秘書的孩子同樣是李默的同學,關系還不錯,他辦公室裡開了一張床,有幾晚上與他同學在他辦公室自學,學完了就睡在申秘書的床上。

    說惡也不惡。包括他們家的孩子在讀書時,照樣被大同學揍,也未見那個人到學校評理。但說作為也沒有多大作為,可能沒有發現那一個人帶了頭吧。後人有不少人發了財,但是在外地發財的,他們鞭長莫及了。

    余下的則是李默自己的,但李默也沒有吃,說帶回家給奶奶小妹吃。大家更開心,連說李默人心鬼大,聰明懂事。

    也必須得這樣做,萬事開頭難,一切可能會讓大家不齊心的陰影,皆必須扼殺在萌芽裡。

    第二天一行人返回曹鎮。

    李默說他們需要一個具體的實例,其實就是政績。

    幾戶鄉親需要錢,他們需要政績,這才一拍即合。

    但困難太多了,不過大方向已經擺平,張干事心中也松了一口氣。

    李默在學校門口下了車,李母替他請了半天假,不過書包送到了學校。

    張干事則是第一個下車的人,他得回到公社匯報,然後就說了李默妖異的表演。

    十幾個公社領導也聽傻了眼。

    有一個人想了起來︰「曹書記,我是想起來了,據傳鎮邊上有一個小神童,讀書成績好,能背許多詩,他父親釣甲魚,為了替他父親賣掉甲魚,他便說吃甲魚會使孩子聰明,可憐我老婆也相信了,買了好幾只甲魚給我兒子吃,也未看到我兒子有多聰明。大約就是這個小家伙。」

    幾個領導聽後,一起捧著茶杯笑了起來。

    「就是他,而且這個釣甲魚的方法,就是他從書上想出來的,又教給了他父親。」張干事道︰「你們不知道啊,石頭城那些個大領導,都給他騙得滴溜溜地轉。有的女同志愛心泛濫,就差一點想從他爸手中將他搶回家。」

    主要是信息閉塞,大家更不知道賣萌一詞。

    「走,我們去他家看看,」曹書記大手一揮說道。

    也不能說擾民吧,這也不是一件小事,領導總要表示適當關心的。

    一大群人全部跑到李家看熱鬧,弄得李默不勝其煩,但有一門好處,看到李默表現妖異後,貸款迅速就撥了下來,九戶人家,信用社共放貸五千塊錢。

    五千塊錢,即便對於公社,也不是一個小數字。

    資金問題解決了,如果有門路能借到錢,或者手中有一些余錢,也可以擴大規模。不過暫時還沒有人敢這麼做,說實話,未看到成果之前,大伙心裡面還是有些發毛。

    化肥也解決了。

    這年頭化肥是憑借化肥票限量供應的,即便有錢有門路,也未必能買到多少化肥。

    想要蔬菜長勢好,得需要大量的化肥,沒有李默這一次驚動公社干部,還不知幾戶人家得費多少口舌,跑多少冤枉路。要麼托人買黑市化肥,那得花多少冤枉錢?

    九戶人家又聚在一起商議。

    有了資料,也有了相關材料的價格,能大約地計算出一畝成本會花費多少。

    李廣平家的最多,準備將換來的那塊一畝四分地全部用來做大棚蔬菜,這也是李默鼓動的結果,李廣平腦子一熱便答應下來。

    是李默提議的,李家也確實要先行帶起這個頭。他家都沒有信心了,讓其他八家如何有信心。

    其次是六斤,得到賣黃蟺的好處,不但六斤相信李默,連他爸也相信李默,計劃種植一畝二分地。

    其他幾家也打算種一畝地左右,不過銀保、陳篾匠與於得貴三家種得少,只打算種七八分地。

    銀保與陳篾匠家太窮了,雖有了公社貸款,當真這個貸款不還?

    其他幾家虧了,用不了兩年就能償還清的,自己家虧掉了,得還到那一年?

    於得貴家有些例外,他自己在上班,妻子帶著幾個孩子在老家,大女兒與二女兒算是半個勞力,妻子更能算得上大半個勞動力。不過都是一群女子,終是兩樣的,只計劃著種了八分田。

    正好,三家多出來的貸款,李默一起討來了。不然李家經濟馬上就變得緊張。

    「小默子,這件事若成了,大伙都要感謝你啊。」於得貴說。

    其他八戶人家還好一點,他家情況有些例外,一群娘子兵,若不是有李默,換其他人家,這件事肯定沒有他家的份,所以於得貴十分感謝。

    他們以為外部因素解決了,就沒有問題了,余下的就是產量與價格。

    實際想錯了,那只是外部因素,蔬菜本身還會有各種瘟病、蟲害,再加上它巨大的成本,若不小心,照樣會虧本。

    李默同樣不能說了,現在是需要打氣的時候,而不是說出種種困難的時候。

    商議好了,還要準備去石頭城。

    李母說道︰「你們要準備一些禮物。」

    農村人樸素的觀念,他們可不知道賄賂一詞,只知道求人家辦事,必須要送禮。

    「是啊,送什麼禮是好呢?」李強想道。

    掛鉤的是各個蔬菜單位,如今蔬菜與副食品沒有分家,什麼樣的農村產品沒有?

    不要說農村的草雞什麼,都是草雞!

    李默也在想。

    不能當真直接的送煙酒,如今干部還沒有真的墮落到這地步,貪小便宜的領導可以收下一包煙,若是一條煙,不但不敢收,弄不好會罵人。

    李默想了一下,說︰「有了,這個禮物我來準備吧,你們不用管了。」

    「那怎麼行?」幾戶人家一起不同意,這怎麼好意思?說實話,這是沒有看到收獲的,否則大伙一起會內疚了。

    「花不了幾個錢,而且這禮物雖簡單,你們還真弄不來。」

    「什麼禮物?」

    「幾天後去石頭城,你們就知道了。」

    李默喜歡賣關子,塘灣村的人也知道了,戲文上不是時常有一幕,來一個錦囊妙計,不到時候千萬不能拆開……

    敢情是這樣聯想的。

    但這種閉塞的環境,李默也喜歡,至少在這幾年,甚至十年內,他不希望過度的曝光。若是放在幾十年後,互聯網發達了,弄不好他各種妖異表現就被人弄成視屏,傳上網上引起轟動。真那樣,李默反而不喜。

    第二個星期天,大伙再度出發。

    不能再耽擱了。

    雜七雜八地,最少將播種時間耽擱了二十天,延遲了二十天,明年則可能意味著出現不小的損失。

    這次不是每戶都派一個人去的,畢竟現在出行成本太高,就像上次,車費、旅館、吃喝外加香煙,每人花了近十塊錢,太浪費了。

    九戶人家只派了李實布、李強與六斤與李默一道出行,同時還有張干事,不提政績,就是那五千塊錢貸款,公社也要隨時跟進的。

    李強問︰「小默子,禮物呢?」

    「就在這裡面,」李默拍了拍布袋子說道。

    「什麼禮物?」

    「幾小時候你們就看到了,也許你們不稀奇,但它們可能會管用。」
herotoro 發表於 2016-12-4 11:51
回檔一九七八 第三十八章 干娘
    李實布塊頭大,力氣大,有震懾力。

    李強識字,會算賬。

    六斤去省城賣過一段時間黃蟺,有見識。

    至少在塘灣四個村子,他們是最優秀的人才。

    事實上他們能完全領手後,李默就會退到幕後了。而且時間多寶貴啊,他已經為了這個大棚蔬菜浪費了許多時間。

    加上張干事與李默,四大一小又來到石頭城。

    一行人直接去了市蔬菜局,主要是為了鉀肥、硼肥、農用薄膜與一些稀缺的農藥。他們也帶了不少現金過來,問題是有錢不行,得有票。即便李默也未必有把握弄到這些物資,還得去蔬菜局想辦法。

    到了蔬菜局,李默先行打開布袋子,拿出成績單,各個期中期末的考試卷,耳聽為虛,眼見為識,得看看這個早熟的小家伙到底考了多少分?

    「哇,哇,」一大群領導看著績單績,出驚嘆聲。

    這是甦省的省城,大城市,許多成績好的孩子也經常考出來九十多分,數學考滿分的孩子同樣大有人在。

    但他們都是領導,知道農村的教育水平,況且李默還跳了兩級。

    果然聰明的孩子成績也必然好……

    「張局長,你看他這個字寫得多好啊。」

    「作文也不錯,老氣橫秋的,果然是小大人寫的作文……」

    「數學更好,次次一百分,竟然沒有一回做錯的。」

    一群人越看越是喜歡。

    李默又說道︰「各位領導,你們都是大領導,承蒙你們不嫌棄我們這些農民,給了我們一次勞動致富的機會。互助組幾戶人家都不知道怎麼感謝,我也不知道怎麼感謝,於是畫了一些畫,送給各位領導。」

    這就是李默準備的禮物。

    畫得也不算太好,不過李默本身就沒有想當個畫家。

    雖不是特別好的畫,但對於他這個年齡,這些畫就不簡單了。

    不但畫得萌噠噠的,邊上還合著畫意配上精美的溫馨詩句或勵志名言。

    如「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如「少年不努力,老大空傷悲。」

    如「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畫好寫好後,李默又讓父親鋸了一些木棍,請木匠刨光,漆上漆,就著畫子邊緣的空白處,簡單地裱了起來。

    心意可能是有價的,也可能是無價的。

    至少這些領導基本上都很喜歡,別的不說吧,將它們帶回家掛在兒子的房中,無疑是替兒子樹立了一個好好讀書的最佳目標,用錢買都買不到。

    那個美麗的黃阿姨更心痛,說︰「李默啊,你現在小,不要忙著掙錢,要努力讀書。」

    「美麗的黃阿姨,我知道的,岳飛就說過,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少年時候不努力,長大後想應用知識時,就後悔了。不過我家哪邊的農村真的很窮,飯都吃不上,你看我現在這個樣子,就是營養不良的。今年還好一點,去年更慘,連衣服都沒得穿。小時候可能我早熟吧,竟然很小時候就識了許多字,也讀了書,許多書是能看懂的,不過有的書我還是看不懂,特別是高中以上的書,我看得頭痛了。」

    「李默,你還看高中書啊?」李局長好笑地說,不過懂事,又乖又聰明又可憐,他眼中也閃過一絲憐愛。

    「嗯,有時候也看的,就是看得半懂不懂,然後看到一家人生活貧困,包括鄉親們同樣貧困,我就在想啊,學知識看書是干什麼的?是學以致用,那麼能不能從書本上找出使一家人生活變好的辦法。去年我懂事了……」

    去年你就懂事了?

    大伙又是笑,不過美麗的黃阿姨笑著笑著,眼淚水就滴了下來。

    想一想一個六歲大的孩子,過著極度貧困的生活,然後坐在家裡,替家人想著過好生活的辦法,能不讓人傷心又難過嗎?

    「美麗的黃阿姨,你別難過,一哭就不美麗了,我認為這還是好事呢,孟子不是說過嗎,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也,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我記得不大清楚,好像是說苦難生活也不是壞事,能磨練人的毅志。」

    「你還孟子呢。」黃阿姨在他腦袋上打了一下。

    「黃阿姨,孟子這話說得是不錯啊。不過還真讓我琢磨出來了,我利用黑魚甲魚蟺魚的特性,明了幾種釣它們的方法。但這還不是長久之計,釣的人多了,它們會越來越少,我就想出這個大棚蔬菜,用它來改善我家與鄉親們的生活。不過我學習真的很努力的,不但幾門功課成績還行,我還自學了英語。」

    「真的假的?」

    「各位領導,你們看。」李默隨意拿起一張報紙,指著新聞說︰「我用英語翻譯它,就是有些單詞記不住,不過大約的我能翻譯出來。」

    然後拿起筆,在紙上翻譯著。

    有一個青年人還懂得一些英語,趴在邊上看︰「還真是唉,大多數翻譯對了。」

    「真是天才。」

    「他不但是天才,也很努力,夏天熱得不行,又有許多蚊子咬,他就趴在家裡看書寫字,從來也不玩。語文考了九十七分,數學考了一百分,成績不錯吧。」李強在邊上說。

    「很不錯了,」張局長說。

    「他爸不識字,還以為考得差,將他打了一頓,連小學校長都驚動了,跑來勸說。你們不知道,看他奮讀書的樣子,我們都看得心痛。」

    這一說,黃阿姨更是愛惜,問︰「李默,你願不願意做我的干兒子?」

    這時候干爹干娘可是很認真的,不像後來,整變了性質。

    黃阿姨想認李默做干兒子是好心,是想幫助李默。女人嘛,總是感性的生物。

    但李默傻眼了,我只是賣聰明、賣可憐、賣同情,好來辦事的,怎麼賣出來一個干娘?

    不但風向讓他刮歪了,他已經有了一個干娘,難道能認兩個干娘?

    他在愣,黃阿姨說︰「小默,難道你看不起干娘?」

    張干事與李強幾個人也急了,有一個在石頭城蔬菜局的干娘,那以後得省多少事啊?最簡單的,價格就好談了。那怕漲幾分錢,也是一筆大錢。

    李強說︰「小默,你在什麼呆?黃領導在與你說話呢。」
herotoro 發表於 2016-12-4 11:56
回檔一九七八 第三十九章 家國(上)
    李默反應快,立即說︰「美麗的黃阿姨,你不要誤會啊,我在想一個問題。? ? 干娘干娘,可不能亂認的。一個干娘等於半個親娘,長大了也要孝敬。可你都是大領導了,我就是以後讀書聰明,考上大學,頂多在城裡分配一個工作,又有什麼資格來孝敬你呢?」

    這一轉,就轉過來了。

    「這孩子,真懂事,」張局長說。

    不是懂事,是太懂事了。

    「我要你什麼孝敬……你認不認,不認我就翻臉了。」

    「好吧,黃阿姨,你不嫌棄我,我就認了,我就喊了。」

    「喊吧,喊吧。」一起在邊上湊熱鬧。

    「干娘。」李默別扭地喊了一聲。

    好了,自己整有了三個娘,一個親娘,兩個干娘。

    「哈哈,這回才像一個孩子嗎,」一起又笑了起來,是指他別扭,是別扭了,就是害羞了。以前表現太過老成,整像一個小大人。

    「好,好,」新干娘高興地將手腕上的手表摘了下來,說︰「李默,這是干娘的見面禮。」

    李默又遲疑了一下。

    他還弄不清這個干娘擔任什麼領導,不過歲數在這兒呢,想來官不會太大。

    可能工資比普通工人高一些吧,不過這時候工人工資就這麼一回事。只能說呆在蔬菜局,福利比較好。

    而一塊手表好一點的要一百多,普通的也要好幾十塊錢,對於干娘來說,一塊表也不是一個簡單的禮物。

    李家還是在李默讀五年級時,他父親花了四十多塊錢買了一塊手表,也就是三年後的事了。

    李默上初中時,李廣平又將手表給了兒子。

    可是李廣平也弄錯了,李默那時需要的不是手表,而是適當的鼓勵。

    這塊手表並沒有起到多大的激勵作用。

    當然,一個巴掌拍不響,李默「開竅」得太晚,嚴格說直到三十多幾歲,經歷過種種浮浮沉沉,才能稱為完全開竅。他還繼續保持著那種貧困可憐的驕傲心,不過什麼道理都理解了。

    因此他特佩服那些天才,特別是懂事早的天才。

    怎麼說呢,非是他智商不高,智商還是高的,也勤快,品性更不會差,問題差就差在情商了。不但他,他一家人多是如此。

    新干娘說了,李默也就大方地收下來,並說︰「干娘,我現在小,無以回報,但長大後一定會加倍報答干娘,最少給干娘買一條大大的鑽石項鏈。」

    大家又笑,又恭賀黃阿姨。

    聰明未必有出息,必須能努力,聰明又努力也未必有出息,必須知禮懂事。

    這三樣佔全了,別以為這個小家伙是農村孩子,以後出息會非常大,美麗的干娘收下這個干兒子,不吃虧。

    但他們不知道李默是少年的身體,成年人的靈魂,智商不差,但也沒有他們想的那麼高。

    不過性質一個樣,雖然大伙高估了李默智慧,但以後李默出息是一樣的遠大,甚至比他們想的還要遠大。

    而且他說的也不是一句小孩子話……

    但也是應該的,滴水之恩,沒有出息罷,有出息就應當湧泉相報。

    黃阿姨又說︰「各位老鄉們,馬上我們就要下班了,你們到我家吃一個飯吧。」

    雖然因為一些知青找不到工作,導致治安變差,不過現在總體人們還是比較淳樸的。再過二三十年,即便認了干親,她也未必敢將一群陌生人帶到家中。

    張干事暗中拉了一下李默衣袖,吃飯的不急,得辦正事。

    李默想了想說︰「好啊,不過干娘,我們來還有一件事,求各位領導幫忙。」

    他說出了此行的任務。

    是干兒子,這幾樣小事還不得一句話。也不用黃阿姨開口,張局長就吩咐人去替他們辦理了。

    黃阿姨將幾個人帶到她家中,張干事要買禮物,被她強行阻止。

    她家裡有一個婆婆,剛剛退休,戴著一副眼鏡,看上去很文靜,似乎是一個知識分子。

    丈夫也在上班,不過中午沒有回來,還有三個女兒,最大的與李默差不多大小。

    現在城市農村都是一個樣,家家戶戶都能生,一生就是好幾個孩子。

    有的人家窮,孩子越多越窮。

    「奶奶,」李默沖老太太喊了一聲。

    「奶奶」也有些蒙,不過聽了兒媳婦介紹後,老太太臉上也立即綻放起笑容︰「你就是那個小神童啊?」

    看來干娘以前說過李默的事。

    「好,好,」她又問了李默一些問題。

    李默他前世讀了那麼多書,雖然門門學問不精,但不可謂不博雜,雖藏了一些拙,也讓老太太驚訝了。到是張干事、李強他們臉色正常,因為早驚訝過了。

    「絹兒,靜兒,男兒,快過來叫哥哥。」她對三個小孩子說道。

    三個小女孩奶聲奶氣地叫著哥哥,李默無語,好了,這趟事辦得……不但多了一個干娘,一個奶奶,還多了三個妹妹。

    不過老太太普通話真的很好,李默分明聽出「男」,不是「蘭」。

    看來她家也想要一個孫子。

    但想要孫子,自己這個干娘還得要抓緊啊,再晚幾年,想生都沒有機會生了。

    「默兒,你還學了英語?」

    「奶奶,就是在家裡自學的,能簡單地看寫,聽讀就不行了。」

    「你以後想出國?」

    現在高考時也考英語,不過分數比較低,與高考無關了。也不能將李默當成七歲的小孩子看待,既然是媳婦認的干兒子,她問得就有些深入鄉隨俗。

    「奶奶,你指簡單地出國,還是指留學,還是指移民?」

    老太太也有些蒙,問︰「有什麼區別嗎?」

    「若是簡單地出國,我以後可能會出國的。但是留學,我不會。」

    「那與移民有什麼關系?」

    「奶奶,我聽到消息,說派出一些大學生到外國留學。」

    「是有這麼一回事。」

    「他們多半不會回來了。」

    「為什麼?」不但她問,黃阿姨也奇怪了。自去年七月,上面就派了五十二名中青年學者去美國留學,今年留學的人數更多。但用意是讓他們學有所成,回來後報效國家的。而且總設計師的夫子在白宮親自將這五十二個人喊過去說了一句︰國家派你們來不容易,你們學成後要回國,你們要是不回去的話,總設計師要著急的。

    為什麼說不容易,想一想這時候國家多窮吧,外匯多可憐吧。

    「奶奶,干娘,我為了說服大家,曾用了宋朝收入與現在農村收入對比,結果與古代懸差了不知多少倍,況且一些科技達的西方國家。雖然我在封閉的農村,但心中猜想,兩邊的收入一定非常大。」

    「美國很富嗎?」張干事問。

    不要認為他是一個領導,只是一個公社的小領導,根本就不知道現在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herotoro 發表於 2016-12-4 12:00
回檔一九七八 第四十章 家國(下)
    「不但富,可能富得遠過我們的想象,不過張干事,我們只是在私下裡說一說哦。? ? 」

    「李默同學,我知道。」

    不過都懂了,因為收入懸差太大,這些留學生多半不會回來了。

    總設計師也估計一部分人會跑,說了一句話,不怕跑,一百個人跑掉十個人二十個人,還有八十個人。

    但比他想的還要糟糕。

    到了二十一世紀初,公費與私費出國留學生能統計出來的,達到一百四十萬,回來的只有四十萬。看似比例不小,但要扣除一部分純粹鍍金的,一部分在外國混不下去的,還有後來看到國家變好,機會多才回來的。將這三類人扣除,余下的還有多少人?

    特別是這幾年,那些拿著國家可憐的外匯,公費出國留學的留學生們,也有不少人沒有回來。當然,也不能一棍子全部打死,還有一些人心懷著國家是回來了,替國家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這些人真不回來,良心則是被狗吃掉了,默兒,你以後不能學他們。」

    「不會,沒有國就沒有家,一忠二孝是道德的最基本標準。就像我父母,有時候是打我,難道我就恨他們嗎?狗不嫌家貧,兒不嫌母丑,況且還有生養之恩呢。」

    說是說,做到的人就不多了,特別眼下兩國差距之大,只要看到了,甚至有人會以為一百年中國也追趕不上燈塔國。

    但以李家這種別扭的又臭又硬的性格,說它好吧,真的很難,但確實很難與背叛國家產生聯系。

    黃阿姨聽了兩回,問︰「李默,你爸經常打你嗎?」

    「打,」李實布立即做了證明。

    這才回歸了主題,英語、留學、移民的什麼,他聽不懂啊。

    「是經常打,但也要理解,主要還是一句話,貧賤夫妻百事哀。」

    「你還懂得什麼夫妻,」黃阿姨不由又笑了,一笑兩個小酒窩,李默誇她美麗,長相確實很漂亮。

    「干娘,別看我小,也懂的,但這夫妻不是夫妻,而是指一家,一家人窮了,矛盾就多了。」

    還有兩個背景,現在孩子多,不稀罕,特別是農村人,家暴教育是很正常的。也不是李默一家,許多人家都有這情況,只是輕重不同。

    一窮二多三不識字,算是時代的產物。

    李家搬到李莊,看似離鎮上近,實際環境是惡劣了,時不時受一些氣,性格也多少會有些扭曲……原因還有很多。

    父母婚姻也是時代的產物,母親年青時心中的不平,也是家庭不和睦的原因之一。但李默又不說,你們離婚吧,做子女的能說這樣的話嗎?也不敢說哉,那還不得活活揍死。好了,他們吵到老打到老,感情越打越好了,但不知道做子女的,活在多少驚濤賅浪中了。也不是不識字,情商捉急,也是一個因素。

    弟弟意外的降臨……

    李默讀書確實有天賦,想一想大半學期連教課書都沒有了,還能時不時考一個一百分,大多數時候佔據著班上的第一句,天賦差不差?父親因為不識字,一生想如何,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又不能怪奶奶,奶奶一個寡婦人家將他們拉扯大了就很不容易了。索性像弟弟妹妹沒有讀書天賦也罷了,有天賦,老子供養你讀書,為什麼不好好讀書?他就從來沒有問過李默因為歲數小,上學時被打成什麼樣子,更不去想李默成績下降的原因。反正一下降,就開扁。他還以為自己是嚴格要求呢。

    數條原因,終於形成了一個嚴重的惡性循環,否則,以李默的天賦,不敢說北大清華,一般的重點大學還是不存在問題的。

    當然,父親也有讓人尊敬的一面,勤勞,肯吃苦,吃苦到讓人無法想象的地步,有骨氣……但李默還是不想家中吵啊,更不想自己時不時挨揍。

    這諸多因素中,貧窮是主要原因。所以李默拼命地想迅使家庭變好,家境漸漸轉好,大半問題都能解決,否則自己依然繼續會受到池魚之殃。

    「怎麼辦呢?他們還是我的父母,難道以後就不孝嗎?國家也是如此,難道因為窮就背叛他嗎?而且我相信國家也會越來越好的,只不過稍稍走了一段彎路罷了。」

    可能暫時移民美國,能過上比較富裕的生活,但不管怎麼富裕,終是有色人種,地位連黑人都不如!

    李默才不想做那受氣包。

    老太太問︰「那你自學英語干什麼?」

    「賺外國人的錢。」

    「有志氣。」

    幾個人都以為李默僅僅是有志氣……

    外國人的錢那麼好賺嗎?而且李默頂多算是一個十分聰明早熟的孩子,十分聰明早熟是形容,孩子才是核心,也許一個孩子做到李默這地步,罕得不能再罕見了,但終是一個孩子。

    有志氣是好事,大家鼓勵吧。

    李默也願意,誤會就誤會,他也不想多說的。

    吃過飯,張干事代表大伙代表公社,再三表示感謝。

    有蔬菜局的幫忙,又是黃科長的干兒子……終於打聽到干娘的官職了,事情辦起來很快,甚至局裡還調來一輛車子,將幾大捆農用薄膜與八代鉀肥,一些農藥、硼肥送到了長途汽車站。

    在a縣汽車站還要倒騰一下,不過李實布力氣大,六斤年青力壯,李強也是一個干活人,又搬上了到曹鎮的車子。曹鎮汽車站不遠便是排水的主溝,李實布讓六斤在汽車站將這些物資看好,可不是少錢,他與李強帶著李默匆匆回去,物資有點多,一千多斤,得撐船過來,用船裝回去。

    這與李默無關了。

    李默找到了在田間干活的父母親,解下手表說︰「爸,給你。」

    去年李廣平咬咬牙買了一個鬧鐘,李默也不出門,家裡有一個鬧鐘就足夠了。

    但父親時常晚上出去釣黑魚釣甲魚,摸不清楚時間,往往就不敢睡,於是李默將這塊手表交給了父親。

    前世你給我一塊表,這一世我給你一塊表,望你們以後不要吵吧。

    也許這是冥冥中一次交接,一個結束,一個開始。

    李廣平先是不解,奇怪,後是怒。

    「從哪兒弄來的手表!」

    這到不能怪李廣平,李廣平道德觀還是很不錯的,至少在這方面,他給子女帶了一個不錯的頭。

    手表現在多貴哪。

    至少在這兩年,李廣平想都不敢想它。

    「爸,還記得石頭城蔬菜局裡那個漂亮的女阿姨嗎?」

    在曹鎮,大家往往會稱呼比父親小的人為阿姨,不論男女,當然,稱叔叔嬸嬸也可以。

    因此李默在前面綴上了一個女字。

    才過去七天,李廣平如何不記得,他說︰「記得。」

    李默便將事情經過說了一遍,問︰「認兩個干娘不要緊吧?」

    所謂的干親戚,也就是兩個家庭比較要好,讓子女互結一個親家。那麼兩家親上加親,關系會更親密。農村還有一個迷信的說法,孩子時常生病,認一個干爸,會改命,那就更慎重了,比如父親的干兒子,連沈姓都隨父親改姓李了。而且李默若到河港村拜年,第一個得拜干爹干娘的年,其次才拜舅公的年。

    總之,李默這個新干娘,有些不合「手續」。

    李廣平也茫然了,農村孩子認干親的有很多,但認兩個干親的一個也沒有,要不要緊呢?

    他就問奶奶︰「媽,小默子認兩個干親沒關系吧。」

    「有什麼關系,一個在農村,一個在城裡,還隔著兩個省呢。」奶奶說。

    「要擺酒吧。」

    「爸,這是農村的風俗,人家城裡面不興,也不好擺,你去石頭城擺酒,或者請人家到我們這邊吃酒?」

    「也是,但這表……我們得給什麼回禮呢?」李廣平又為難了,他一生都不喜歡佔人便宜,況且是一塊手表。

    「人家家庭情況好,不亞於我大姨夫家,你用什麼來回禮?人家稀罕嗎?要回也不是你回,等我以後好好讀書,有了出息,再回報人家。」

    但李默心中說了一句,可憐的自尊心啊,也不知是說他父親,還是說他前世的自己。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k2258

LV:9 元老

追蹤
  • 1120

    主題

  • 100531

    回文

  • 46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