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隋唐] 唐朝好地主 作者:木子藍色(已完成)

 
mk2258 2016-12-1 11:51:37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606 2092830
V123210 發表於 2017-11-4 11:53
第1593章買一送一

    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

    為了穩固西域邊疆,特別是接管高加索地區,朝廷下詔,招募漢人百姓移民。只要願意來,朝廷就給地,甚至還給奴隸。

    「當真還給奴隸?」

    一名年輕的漢子站在朔方的城門口,看著告示邊上站著的衙役問。

    「這還能有假不成?看到沒有,朝廷的詔令,陛下的聖旨,內閣和翰林院蓋過印的,這可不是我們這縣衙州衙的公文,比省衙和道衙還通天呢。上面寫的清清楚楚,你移民幾口人過去,就送你幾個奴隸。你若是一家五口過去,到了那邊,每人二百畝地不說,還給你分二百畝的山林,再給你五個奴隸。你若是十口人,到時就給你十個奴隸。還有,頭三年免稅,三年後再有五年半稅。這可是皇恩浩蕩,難得的機遇,跟你們說,這樣的好事,還就咱們漢人才有的。那些什麼突厥人、黨項人、鮮卑人、夷人,他們想去,還沒這資格呢。」

    「要去的就抓緊報名啊,機會難得,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了啊!」

    聽著衙役的吆喝,還真有不少人動心了。

    朔方道在關中北,那裡比起富庶的關中平原來,條件要差的多。尤其是鹽朔等州,又不比靈武等河套之地,那裡除了產上好的鹽外,更多的是荒漠、戈壁。

    這些年,大量的人口移民外遷,留下的人確實不多,每人分到的地也不算少,說來比起早個二十年,大家的生活那是好的不得了了,起碼溫飽是不愁的。尤其是推廣了玉米土豆紅薯這些耐旱的作物之後,大家都能吃飽飯。

    若是過去,這樣的生活那真幸福不已。

    但貨比貨得扔,人比人要氣死。

    同樣是大華的子民,看看人家關中平原上的百姓,看看河套的百姓,人家的日子可是過的比他們好上千萬倍,別說溫飽解決,人家現在都家家蓋上了大院新房,哪個不是年年穿新衣裳,也就他們還在打著補丁摞補丁,捨不得每年買衣服。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出去打工,在外面開闊了眼界。

    現在好多年輕姑娘也都進工坊做工,結果眼界也高了,一般都不願意再嫁回本鄉過苦日子,好多姑娘都嫁到關中或者河套去,結果本地的小夥子要娶親就難了,彩禮高了。

    過去娶親,彩禮雖然也有,但都不算高,而且姑娘都會有陪嫁,且一般來說,陪嫁甚至會比彩禮高。

    可現在,他們這裡的彩禮越來越高,而且好些姑娘家都只給一點陪嫁而已。就這,姑娘還被搶著要,門檻都被踏破。

    真是越窮的地方,越難娶親,彩禮越高。

    越來越多的小夥子已經不願意留在家種地了,種地也只能餬口,發不了財,更攢不起高額的彩禮錢,他們背井離鄉的去打工。

    不過也有些人並不願意去打工,給人打工始終沒有個底,總覺得以後幹不動了的時候,擔心沒有退路。

    有些人移民去了別的地方,有的是邊地,有的是諸侯領地,都是土地更富裕的地方。

    現在,更有吸引力的招募移民計畫下來,本來還有許多猶豫的百姓,也都心動了。

    問詢的百姓越來越多。

    有問路上安排的,有問安家費的,還有問那邊氣候土地情況的。

    王大富反反覆覆的問了好半天,把心中疑惑的都問了一遍,然後興沖沖的挑起空柳筐往家裡跑,他今天是挑著小豬崽來趕集售賣。早早賣完了,正要回家,遇到告示,聽了半天。

    連答應給家裡買的其它一些東西也顧不上了,直接就往家跑。

    一到家,他扔下柳筐,直接衝到父親面前。

    「爹,俺想好了,要移民。」

    父親在編著柳筐,嘴裡叼著一個旱菸鬥。神情專注的編著筐,並不抬頭,吸了口煙,問,「移哪去?」

    「移到高加索去。」

    「高加索在哪?」

    「在西邊,說是在裡海和黑海之間。」

    「沒聽說過。」老王沒有什麼興趣。老王是一個比較傳統的老農,年輕的時候父母死的早,是兄長和大嫂拉扯著長大的,少年的時候給地主家放牛做工,做大了佃田耕種,快三十的時候才經人說合,娶了一個喪夫的寡婦,好在婚後劉氏給他生了三兒四女,一家人倒也齊整。

    苦日子過慣了,也就膽子小了。

    如今的王家,家裡四個男丁,種著百多畝地,都是自給的,平時養點雞鴨豬羊,家裡還有兩頭牛,還有這麼一片院子,老王覺得非常滿足,感謝皇上讓他們家翻身過上了好日子。

    想當年,他放牛的那地主家,也並不比他家現在日子更好,又沒欠債,年年有餘,自給自足,每年賣了糧食或者賣了牛崽羊豬後,還能扯些新布做些衣裳,幾個小孫子甚至還能在村裡的小學堂免費讀書。

    這日子足矣。

    現在村裡的好多年輕人總是不知足,總想著發財掙錢。好好的地不種,好好的家不呆,非要跑到外面去打工賺錢,有些人帶著媳婦孩子跑到城裡去,有些人則乾脆把自家的婆娘孩子扔在家。

    像什麼話,這哪還有家的感覺。

    老王就不許兒女們出去打什麼工,之前有商家來村裡招過幾次工,有招男人去探礦的,也有招女人去做工的,但老王一次都沒同意。

    他不允許。

    只要他還沒死,那這個家就還是他當家。

    一家人團團聚聚的就很好,何必總想著大富大貴。

    「爹,這次移民的條件真的很好,只要報名,朝廷給安家費還給路費,另外如今全家搬走,這邊的房屋田地等,朝廷還出錢收購,此外,到了那邊,按口分地,每口不論大小男女都給地二百畝,若是帶奴隸過去,每個奴隸也能分到一百畝。除了分田,還每口給二百畝的山林地呢。」王大富越說越激動,「爹,你想想,咱們家現在還沒分家,三個妹妹還沒出嫁,加起來一共二十一口人呢,雖然孩子們還小,可也一樣能分田,二十一口人,能分四千二百畝田,加上四千多畝山林呢。我們家一下子就成為大地主了。」

    四千多畝地,加四千多畝山林,那不就成大地主了嗎?他們村的地加起來,都沒四千多畝呢。

    老王繼續編著他的筐。

    「哪有這樣的好事?一家就分地四千多畝?哪來這麼多地分,你若說一個成丁分二百畝地,我還相信,邊疆嘛,地可能不肥沃,可能還得開墾。可你說不論男女老少一人二百畝,我不相信。」

    「爹,這可是朝廷的旨意,是皇上的聖旨,這些年,皇恩浩蕩,咱們日子越過越好,朝廷什麼時候騙過我們小老百姓啊。而且到了那邊,頭三年免田賦,後五年半賦。如今這田賦本來就低,一畝不過十五文錢,若是再這麼一免,更沒多少了。」

    老王把旱菸桿在鞋底上敲了幾下,「四千多畝地,就算朝廷真給,可我們家種的過來嗎?現在我們家五個成丁,加上你娘還有你們媳婦還有你們三個妹妹,家裡能幹活的也才十三個人,但女人不比男人力大。就算再怎麼粗耕,甚至是輪耕,可也種不了那麼多。」

    老王算了另一筆賬。

    現在的田賦是按田畝徵收的,不按丁口了。四千二百畝田,一畝十五文錢,那一年的田賦也是六萬三千錢,固定不變的。前三年免,後五年半,那後五年一年也得三萬一千五,八年一過,以後每年至少六萬三千。

    光靠種地,這六十多貫錢賦可不少。

    再者說了,朝廷就算給地,可怎麼能夠開墾的出來這麼多地呢。墾荒可比種地更難。

    而且,這背井離鄉的,去那個什麼高加索,老王還是不願意。祖宗墳地都在這裡呢,以後清明冬至的時候,誰來祭掃。

    「爹,你怎麼還是那麼古板啊。咱們家二十一口人,能幹活的確實不多,可不是還有政策嗎,有一口人就送一個奴隸。二十一口人,就送二十一個奴隸,這可是最大的好處。現在的奴隸多貴你又不是不知道,若是能分到二十一個奴隸,哪怕其中只有一半是成年能幹活的,那我們家以後也有二十個能幹活的人了,買牛馬耕種,四千多畝地,輪耕,甚至農忙的時候再僱傭點人,肯定能種完。稅賦是不算少,可我聽說現在那邊還在打仗,糧食可是很金貴的,比中原價格高,種出糧食來不怕賣不出價來。」

    「打仗?那更不能去了,都說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這打仗的地方絕對不能去。再萬貫家產,良田千畝,也不穩當,一遇戰事,兵過如匪,什麼都不可靠。」

    反正不管王大富怎麼說,老王是打定主意不去什麼高加索。

    他不相信什麼一人二百畝地,也不相信朝廷還給移民發奴隸,而他最擔心的還是那邊居然還在打仗。

    經歷過戰亂的老王,對戰爭有著本能的恐懼。

    「不行,絕對不行。」

    「爹,你要是不同意,那我就帶著媳婦孩子自己去。」王大富急了,也說了狠話。

    這種貧苦的日子他是過夠了。
V123210 發表於 2017-11-4 12:13
第1594章金鳳凰

    「陛下,真送奴隸啊?」

    鄭善果都對張超的大手筆震驚了,一個中原百姓移民來高加索,居然就給二百畝地,還白送一個奴隸。分田分山什麼的,鄭善果倒不覺得有什麼,反正都是那些蠻子們的,拿他們的地分給漢人移民,朝廷也不心疼。

    可奴隸貴啊。

    地是不值錢,但奴隸這年頭在哪都是硬通貨,僅次於黃金了。

    從地中海到江漢,在哪裡奴隸都值錢,非常值錢。

    「沒有梧桐樹,引不來金鳳凰。」張超倒是不在意,奴隸確實貴,但貴又如何,這東西就好比錢,只要錢花對了地方,那麼張超是從來不在意花錢的。錢嘛,放在那裡存著,其實一錢不值,只有用出去了,才能體現出價值。

    朝廷要接管高加索,要控制高加索,一個高加索,連通裡海和黑海,同時也是西亞和南歐的門戶。

    更是中亞和中東之間的通道。

    對於大華來說,控制高加索,那就相當於扼住了阿拉伯的咽喉,甚至也將一把劍抵到了歐洲的背後。

    這樣的地方,必須得掌握在手。

    但僅靠武力征服,是不夠的。打下來之後,還得統治還得佔領,光靠那些土著蠻子,是不長久的,那裡就是火藥桶,沒有外來人的時候,他們自己都能打上幾千年。

    華夏開疆拓土,有一種非常有特色的方式,就是移民開拓。憑藉著漢家強有力的繁衍能力,靠著人口優勢,來拓張。

    最初的時候,華夏也只是佔有黃河流域,後來擴張到下游的淮河流域,再漢江流域,再長江流域,再到嶺南,可以說,都是這樣一點一點的殖民擴張過去的。

    華夏的歷史,其實就是一種開拓征服殖民史,只不過是一點點的蠶食,而不是鯨吞。

    只有移民,才能真正的讓高加索永久的掌握在大華手裡。

    扼住了高加索,再控制三海,大華才能將廣袤的西疆給牢牢掌握。

    「反正這次要在高加索來幾次大行動,先威後恩,恩威並濟,才能讓那些蠻子知道厲害,懂得臣服。把那些不服的都給削了,到時貶為奴隸,直接送給來移民的漢民。」

    「陛下這是又一次分封啊。」

    李靖由衷的讚嘆張超的這種策略。

    這是一次不給爵位的大分封,用廣給土地送奴隸等方式,吸引漢民移民過來。那些移民來的漢民,拖家帶口來,然後朝廷再送他們一批奴隸,手裡握有大量土地,幾乎每個家族就相當於一個大的莊園,相當於一個地主或者說是領主。

    只不過相比於授封爵位的領主,他們沒有爵位,不能享受貴族的待遇,不能免稅等,但這樣一來,也確實能更吸引百姓願意來到這遙遠的高加索。

    另一方面來說,這種成片土地的莊園,能讓移民來的百姓有更強的能力守住自己的家業,以及開墾耕種。

    比起把地直接授封給貴族,這種模式對朝廷來說更有利一些,一來朝廷控制權更高,二來稅賦更多。

    貴族雖然權力也有限制,但貴族在封地上還是享有許多經濟和政治方面的特權的。

    「當然,如果那些蠻子中有比較識時務的,我們也不是就要打擊他們。對那些識時務明大體的,我們可以授封他們官職、土地,將他們納入我們大華的體系之中,讓他們也成為登記在籍的子民。」

    秦瓊也發表自己的意見。

    「我們應當鼓勵駐紮在這裡的軍隊將士,把自己的家眷親友接來。給將士們分田授地,給他們的家眷們也分田授地,這樣一來,士兵們也能經常見到自己的親人,而且也會更好的守衛這方土地。」

    這類似於軍屯。

    一般來說,張超是不太支持這種方式的。大華的軍隊不是府兵,而是常備軍,士兵以士官和義務兵為主,義務兵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甚至大華的各軍,實際上也不是完全固定不動的。

    各軍每隔幾年,都會換調駐地,將領們也一樣時常對調。

    這都是避免軍隊在一地久了,與地方勾連不清,甚至是將領長期在一軍中,會形成山頭。

    駐地調防和將領調換,都是為了軍隊穩固,以及讓各軍都能很好的磨礪。不能因為某一方面的軍隊因為長期備戰或打仗,就很精銳,而有的地方因為長期無戰事壓力,結果日久後鬆弛糜爛。

    這樣就會導致軍隊的不平衡,比如歷史上北方軍隊大都強於南方軍隊,一旦北方軍隊出事,南方軍隊就算調過來,也無法制衡。

    因為現在這種調防制度,若是讓軍隊家眷隨軍,就很不方便。

    「可以給有功將士們授以騎士、武士勳位,賜給他們莊園采邑,讓他們的家眷過來經營。」

    「要經營好高加索,只怕要花費巨大啊。」鄭善果心裡算了一下,覺得移民和駐軍等,開支絕對不會小。

    「錢就是王八蛋,花了再去賺。再說了,朝廷這些年錢也沒少賺,又是稅賦又是貿易,還挖金挖銀的,府庫充盈。有了錢就得用,過去我們拿這些錢修路修河,興辦教育,加大衛生教育投入,用來擴張裝備。其實錢轉了一圈,也是取之於民,又用之於民了。」

    「現在我們投入一筆巨款到高加索來,從短期看,投入巨大,但從長遠看,這筆錢不白花。」

    與其有錢拿來修宮殿、享受,還真不如用來擴張和殖民。

    跟過去的老農們想的有土斯有財一樣,國家其實也是一樣,疆土也是根本。不管是窮再差的土地,都不會是多餘的。

    高加索不如江南土地肥沃,但這裡戰略位置重要。

    青藏高原和天竺大陸,也不能說青藏高原就不重要。

    「如果在十年裡,我們能夠遷移五十到一百萬漢民到高加索落地紮根,那麼可以說,高加索就永遠都是我們漢家的,再也沒有人能夠從我們手裡搶走。」

    高加索的土著蠻子有幾十萬,但蠻子就是一盤散沙。

    可漢民卻不同,有一百萬漢民,真的能夠把高加索完全變成漢家地,變成一個新太行山或者是新的秦嶺。

    張超就是有這種自信。

    朔方。

    王家正在開會。

    老王頭盤腿坐在炕上,依然是叼著那根大煙鬥,自從幾年前這種美洲來的煙葉興起後,老王頭也徹底喜歡上了這一口。他打小受慣苦,也不是那種嘴叼好吃的人。

    平時家裡若是沒有客人,他連點碎茶葉都捨不得泡一壺,更別說跟有些人家一樣,經常還弄點零食吃。

    家裡不愁糧食,可老王每天早晚都是吃稀飯,只有中午吃乾飯。至於吃肉,更是一週才吃一回。

    唯獨這煙葉,他是嘗過一次就喜歡上了。

    反正自家種了一小片煙地,自己抽有餘,還能拿去集市賣錢。

    「我還是那個意思,不同意。好好的家裡怎麼就呆不得了,是沒了吃還是沒了穿了?要萬里迢迢的跑去那個高加索?我打聽過了,那個高加索遙遠著呢。得有兩萬里路,我老漢都土埋脖子上的人了,這輩子出的最遠的門,都沒離家二百里過。好傢伙,這一下子要離家兩萬里,這路上就得走多久,三五年能走到嗎?」

    王大富坐在那裡正在捲菸,他也抽菸,但不習慣抽菸鬥,而是用紙捲菸抽。

    「爹,二萬多里沒錯,但也沒你說的那麼玄乎,哪還用走三五年的。更何況,其實我們不走陸路,走水路。衙門裡的人跟我說了,到時我們先坐船到長安,然後經丹灞道到漢京,再下漢江入長江一直到揚州入海,改乘海船走。」

    「我怎麼越聽越糊塗呢,那個高加索不是在我們西邊嗎,怎麼我們還往東邊走,老大,你不會是讓人騙了吧,別到時被人騙去做豬崽了。」

    「爹,瞧你說的,我這麼大個人還能讓人騙,而且這是官衙的告示,明晃晃鮮紅紅的大印呢,朝廷的公文,皇帝的詔令呢。」

    家裡才十歲的長孫這時開口,「祖父,高加索是在我們西邊沒錯,可往東走也對。」

    「這不南轅北轍了嗎,怎麼還對了?」

    「祖父,咱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是一個大地球,我們地理課上老師早教過了。只要我們往前走,一直走,理論上總有一天會回到原點的。所以 我們往東走,也一樣能夠到高加索。不過我們也不全是往東走,先往東到大海,然後再乘海船南下,到了南洋後再往西,經信度洋然後入紅海,經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再進入黑海,然後往東就到了高加索的西海岸了。」

    老王頭聽的一頭霧水,根本沒聽明白,但只知道,那個什麼高加索是真的非常遙遠遙遠的。

    「這海上也得坐上很久吧?」

    「半年左右就能到了。」

    「在海上漂半年?」老王頭面色都變了,他這一輩子還沒見過大海呢,只知道海是無邊無際的,居然要在海上漂半年。

    「我不管,反正我堅決不同意去。」

    「爹,我已經報過名了,也跟我媳婦孩子們商量過了,他們都願意跟我一起去高加索,咱們家這日子雖然不愁吃喝,可現在這世道,誰還會挨凍受餓了。你是沒出過遠門,你若去趟省城,去趟長安,看看那裡的人,看人家過的日子。咱們現在有機會,不抓緊就太可惜了。」

    老王拿起煙桿重重的在桌了敲打,「我不去。」

    王大富也急了,「反正我是去定了,爹不去也行,那兒子自己去。只是以後,不能在盡孝了。」

    王家其它幾個兒子倒也想去,可是老王頭刀子般的目光在三個兒子臉上刮過後,三人都低下了頭。
V123210 發表於 2017-11-5 20:58
唐朝好地主 第1595章蠻女多情

    「我要報名,」一個金色頭髮的男子對著紅旗杆下的一名華軍士兵說,「這是我的女兒,今年才十三歲,還是一名處子。長的十分苗條,已經來過月事,是個大姑娘了,符合結婚的條件。」

    「她是自願嫁給漢家移民嗎?」士兵一邊說,一邊斜眼打量著他身後的那名少女。同樣金色的頭髮,碧綠的眼睛,個子確實很高大,尤其是這腰肢這屁股,真不是中原的漢家女兒能比的。

    估計很能生養。

    「我看她怎麼也不像才十三啊,這看著都十六七了。」

    那金發男子忙道,「我們是斯拉夫人,姑娘打小早熟一些,身材確實高大些,但我女兒確實才十三歲,還是處子。」他再次申明這一點。這個男人算是見過點世面的高加索斯拉夫人,知道漢人比較在意這一點。

    「好吧,那登記一下,報上你們的名字,還有籍貫等。」

    「弗拉基米爾‧羅維奇,我的女兒叫索菲亞,我們是斯拉夫人,住在亞美尼亞北部。」

    士兵拿出紙筆,開始給他們做記錄。

    「拿這張紙回到你們村去,在村裡找五個長者簽名做保,另外還要到鎮上再找三人為你們的身份擔保,然後上交表格,等候我們的審核。」

    「長官,請問多久能夠通過啊?」

    「這個可不一定,若是你們身家清白,也就一兩個月的時間就會審核通過了。可若是你們身份不明,或有不良記錄,可是不會通過的。但不管通不通過,最終我們都會在三個月內給予你們答覆。」

    大漢伸手從懷裡掏出一個錢袋,從裡面掏出來一枚銀幣。

    「長官,幫個忙,我女兒真的很想嫁給漢兒。」

    「嗯?想行賄嗎,收回你的錢,這是第一次,我就不跟你計較,若是再有第二次,我會上報,然後直接取消你們的資格。」

    大漢有些惶恐的僵在那裡,銀幣收回也不是不收也不是,最後被士兵瞪了一眼,才尷尬的收了回去。

    「好了,回去找擔保人簽字畫押吧。」

    這對父女討好的告別離開。

    「老張,可惜一枚銀幣了。」

    「你敢收你就收啊,一枚銀幣而已,當我老張沒見過世面啊。」

    「呵呵,我看這個索菲亞倒是長的很漂亮的啊,別說這些蠻女,那真是身材高挑腿長屁股大的,納上兩個做妾,生兒育女絕對好。」

    「我說老王,你都已經納了三個蠻女作妾了,還想要呢?你也不怕死在這些蠻女的肚皮上,你吃的消嗎?」

    老王一聽不樂意了,你可以瞧不上我老王長的不好看,可你不能瞧不起我老王這方面不行啊。

    「朝廷又沒限制我們納幾個蠻女,能納到就是我老王本事。你老張有本事,你也多納幾個啊。」

    老張呵呵笑了幾聲,「多納幾個就多納幾個,反正又不要彩禮錢。有的是蠻女倒貼,怕啥。」

    可薩人已經陸續退出高加索,而大華也開始接管高加索地區。

    為了能夠長遠控制高加索地區,皇帝張超下了一道新詔令,就是通婚令。打破了漢胡通婚的限制,在天山以北的這些西部地區,鼓勵漢民與胡女通婚。

    皇帝甚至下詔,那些願意歸附的高加索蠻子們,要想落戶大華,成為大華承認的子民,他們除了歸附效忠外,每家至少還得做一件事情,要麼讓家中男丁加入大華的輔軍,築城修路運糧,要麼就讓家中的女兒嫁給漢人移民通婚。

    兩項做到一項,他們就能落戶華籍,成為一名新華人。當然,只是華人,還不是漢人。不過成為正式的華人後,還是能夠享受到許多不錯的大華福利政策的。

    比如大華的稅賦政策,比如孩子免費讀書,甚至將來參加科舉,參軍入伍等,都需要首先成為華人。

    而以後若想進入衙門做事,哪怕是普通的衙役,也必須得是在漢人學校讀過書或者在華軍中當過兵的。

    哪怕去大華的銀行借錢,也得先有大華戶口,否則借錢很難,利息還高。

    是以,當大華開始入駐高加索地區,並發布了這些詔令通告後,許多高加索蠻子很積極。

    年輕的蠻子們都踴躍報名,哪怕當不了輔軍,也願意先來做一名役夫,因為當役夫也不是免費勞力,有薪水的,待遇還不錯。當過役夫,以後就有機會入籍,還有機會參軍,而大華軍隊的待遇,那是早就讓蠻子們垂涎眼紅的。

    有些蠻子把兒子送去報名後,也不忘把家中適齡的女兒也送來報名。

    不管怎麼說,誰都看的出來,可薩人走後,以後高加索那就是漢人的天下。那些漢人移民有華軍在背後撐腰,今後才是主人。女兒嫁一個漢人,哪怕是給做妾,那起碼他們也能跟著聯姻,背後有個漢人為靠山了。

    蠻女們也願意嫁給漢兒,皆因為來高加索的漢兒,條件都不錯啊,哪怕這些來的漢人,在中原多還算是比較條件一般的。但人一過來,就給分田分山,官府還幫著蓋房,還有免租金的耕牛農具等先租用,甚至還能分到一些奴隸。

    最窮的中原漢兒,只要一路到了高加索,那都是立馬就翻身成為一個地主老爺了。

    而在蠻子們眼裡,這些漢人移民,更是貴族領主。

    動不動就上千畝的土地,還有奴隸,這不是領主老爺是什麼。

    嫁給這樣的漢兒,那以後日子當然好過了。

    看看人家漢人,住的那房屋大院,看看人家的絲綢衣服,看看人家的瓷器餐具,他們這裡的部落首領都不一定用的起呢。

    第一批中原移民才剛到,可是那些蠻子們眼睛已經放光了,一個個都是高富帥啊。

    女兒嫁過去,就成貴族夫人了,自己也就成貴族丈人了。

    今後自己家有靠山了,以後做生意,也能享受低息借款,種地也能夠用上先進的漢式農具了。

    特別是還能免費讀書呢。

    在高加索這廣袤的山區,能讀的起書,讀過書的蠻子可沒有幾個。

    相比起可薩人,新來的漢人,信譽還是挺好的。雖然一開始也有些蠻子不服漢人接管高加索,可那些不服的,現在都被漢軍用火槍火砲,用騎槍砍刀給攻破了,那些桀驁不馴的蠻子都被送進了奴隸營,以後會成為漢人移民的奴隸。

    華軍接管可薩人的營地、城堡後,不少漢人商人也跟過來了,他們不但帶來了過去很少見到的漢式商品,甚至也開始向他們收購當地的產品。

    讓他們很高興的是,價格十分公道。什麼華夏絲綢、瓷器這些東西,便宜。而收購他們的皮毛等,卻又給的價格不低,反正比起過去的突厥商人、波斯商人、粟特商人、阿拉伯商人、羅馬商人,都公道的多。

    到漢人的城寨集市來交易,也不用擔心被勒索搶劫。

    特別是華軍過來後,迅速建立起了法院,加強了治安巡邏。

    以前各部落間的衝突,都得靠自己解決,完全弱肉強食,有時拳頭大就是公理。但現在,頒布大華的律法,弱者,有大華軍隊為他們主持正義。

    最開始,還有些蠻子在觀望之中。

    有些比較弱小的蠻族部落,最先表明臣服之心,向大華效忠,然後懷著不安的心情,送了些子弟去服役,也送去些姑娘去嫁給漢人。最開始的時候,他們都是在部落裡抽籤的,抽到的人都是十分的恐懼不安,以為一去不復返了。

    結果呢,那些去服役的年輕人,出去一個多月後,華軍就給他們家裡送來了錢。他們兒子服役的薪水,還不少。

    而他們的女兒嫁給漢人後,更是風光回門。漢人女婿拿馬馱著禮物帶著他們的女兒來回門,送來一包包的好東西。

    一番抱頭痛哭後,女兒高興的向父母講述在丈夫家的新生活。一開始的不安,到後來的慢慢適應,丈夫很好。

    就算是去做妾,可丈夫的妻子也能很好的善待她們。她們在家也要做事,但吃用都很好,幹的活也不是特別累,特別是沒受到欺負。

    她們的話讓蠻子們半信半疑,可是看她們身上穿著的漂亮衣服,甚至有的身上還戴著金銀的首飾,臉上也紅潤有光,這也讓他們慢慢的都信了。

    不少上次運氣好沒抽籤到的蠻子們,這下感嘆他們錯過了好機會,在一番詢問之後,便想著主動與漢兒聯姻。

    而隨著時間推移,與漢兒聯姻越來越多的福利也慢慢的體現出來,不管是納稅還是做生意借貸,又或者是租借新式農具,甚至就算是到漢商那裡去購物,如果是入籍的新華人,都能享受到許多優待。

    再沒有人猶豫了,越來越多的蠻子想要把女兒嫁給漢民。

    報名點每天都有許多蠻子來報名,沒適齡女兒的,就把兒子送去服役,甚至有些一把年紀了,也來報名想去服役賺錢。

    一些年輕的漢人移民,甚至已經納了兩個三個四個蠻女,反正又不需要彩禮本錢,多納幾個年輕的蠻女,還能多幾個幹活的人,何樂不為呢?
V123210 發表於 2017-11-5 20:58
唐朝好地主 第1596章我來,我見,我征服

    教化四夷,化夷為夏。.

    打破通婚限制,尤其是在邊地,這也是大形勢所迫。早在數年前,華夏的擴張潛力幾乎就已經到了極限。

    說句簡單點的話,只要不是那種特別懶的漢人,哪個不享受著這些年大華擴張的巨大紅利,過著沒羞沒臊的幸福生活呢。不說其它的,當個地主那是最起碼的。

    若是自己頭腦好點的,再拿去投資投資,那身家幾千上萬貫真是尋常可見。甚至家教好點,供養幾個子弟讀書科舉,轉眼就洗腳上岸,成為官宦之家,晉身小士族了。

    漢家子弟的前途是最好的,哪怕科舉不成,還可以參軍。只要表現的還行,三年義務兵後,肯定是能夠提個士官的,這年頭軍中到處都是機會,肯拼肯幹,提拔為軍官的機會大大的有。

    若是遇到運氣好,說不定還能授封個武士、騎士勳,運氣再好點封個男爵子爵也不是不可能。

    這可以說是一個最好的時代,朝中那些王公侯伯,有大半三代以前那也都是泥腿子出身,甚至有小半本身以前就也是寒門子弟,隋末以來,唐華之交,靠本事掙出了爵位封地。

    再沒出息的,也能當個小地主,守著朝廷分給的田地,過上中產的生活。

    漢人為大華主體,這是一直沒有變過的國策。大華也一直在推動變夷為夏的同化政策,越來越多的蠻夷被併入大華,獲得籍屬。不過這些人,不經過幾代人的時間,也還不能完全融入的。

    真正最可信的當然還是漢家子民和漢家子民的後代,哪怕是漢兒和胡女生下的孩子,那也比蠻子的二代要可信的多。

    正是在這些實情之下,當漢人擴張潛力到底後,朝廷才會出台這種鼓勵漢胡通婚的政策。

    過去,普通百姓是不可以隨便納妾的,得有爵有勳或有官職在身,才能納妾,按級別納相應數量的妾侍。又或者,到了一定年紀還無後,這個時候才能納妾。

    可是現在,朝廷已經放開這個限制,漢人納胡女為妾,不在這個限制之內。只要胡女願嫁,那漢民多納幾個胡女完全沒問題。

    甚至納胡女為妾後,生了孩子,官府還有獎勵。每生一個,就有一筆獎賞。

    漢民都是比較會算計的,很精明。

    納一個蠻女,幾乎不要什麼本錢,也就是置辦幾樣禮物送到胡女家,然後擺幾桌酒,甚至若是隨意點,這些都能省。不需要高額的彩禮錢,也不用怎麼麻煩。

    但納個蠻女進門,卻是等於家裡多了一個勞力幹活。若生下一兒半女的,官府還給一筆賞錢,甚至胡女進門後,也一樣能夠在官府登記分地,這樣的好事,誰算不到。

    於是乎,現在蠻子們爭相把女兒嫁給漢民,而漢民也爭相笑納。

    一時間,到處都是喜汽洋洋。

    漢蠻一家親,處處祥和。

    據說,有位出身自關東某個將門之後的子弟,在軍中任一個營長,因為受傷後退伍,也不願意回鄉,直接就落戶高加索,在這邊置地辦產。

    然後好多個酋長都看上了這位轉業的軍官,雖然退伍了,但他已經成為了高加索地方衙門的一位州參軍,也算是前途無量。

    因為想搶著嫁女兒給她的酋長太多,還弄的酋長們起了爭執,最後官司打到了州裡,然後層層上報,甚至直達了天聽,呈到了皇帝御前。

    已經到達高加索的皇帝,在行宮裡看到這個奏摺後,笑著人出了一個批覆。

    他讓那位年輕的州參軍,直接把那些爭著要嫁給他的胡女全娶了。

    於是乎,這位參軍一次娶了十三個蠻女,一時傳為美談,惹的整個高加索的漢人軍民中都廣為傳播。

    許多移民都納了蠻女,沒納的也準備納。

    甚至那些在中原娶過妻的漢兒,如今都開始納蠻女,有的納了不止一個了。納兩三個蠻女的相當普遍,甚至有人納三四個。

    反正添個人口,不過是添一雙筷子的事情而已,卻還能為家裡添個勞力。來到高加索,土地多的是,雖然地不都是好地,但成片成片上千畝的劃分,怎麼都是地多人少。

    據說有的男人為了能夠早點讓蠻妾生孩子領獎賞,如今地裡活也不干了,家裡的活都交給妻妾們去做,他們整天就忙著生孩子。

    官方甚至還教給他們一個推算妻子最適合懷孕日子的計算方法,讓他們不白乾。

    這方子很靈,因為說這是皇帝的發明,而皇帝的多子多孫是眾人皆知的,所以百姓深為信服,聽說也很靈驗,用了這個法子後,蠻女們的懷孕機率大大增加。

    雖然蠻夷之女納為妾侍之後,因為語言、習慣等,剛開始交流很不方便,但是人性本善,相處的久了,漢移民也慢慢都挺習慣和接受這些新的家庭成員。

    她們都很勤勞,比漢女要大方熱情。特別是她們普遍比漢女健壯,幹活真是把好手,不論是家裡還是地裡活,簡直是能當個男人來幹。而且這些蠻女往往娘家兄弟姐妹多,條件還大多不好。

    因為技術落後,就算種地也沒什麼收成。

    許多漢民在納了蠻女後,乾脆就把這些蠻族丈人、大舅子什麼的都接過來一起幹活,然後給他們工錢,日子過的比他們原來還強許多。

    漢人移民多了許多壯勞力,解決了人手不足的麻煩,而那些蠻子也一下子步入了小康生活,雙贏局面。

    蠻子們如今紛紛改發易發,換上漢人的服飾,改成漢人的髮式,送小孩子去漢人的學校裡讀書,學漢字學漢語。因為送孩子上學還能有補貼,並且屬於強制型的,不送反而要罰款,所以蠻子們倒也願意送孩子去讀個六年小學。

    高加索很大,也有許多深山裡的部落一根筋不肯臣服,但不要緊,華軍僱傭可薩人為先鋒,還招募了不少高加索蠻族做為嚮導,一遍遍的掃蕩、梳理。

    每天都有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野蠻部落被攻破,然後一群群的被押出山來,送進俘虜營,這些俘虜在經歷一段時間的甄別梳理後,分被打散,然後送到各地,分給那些漢人移民們為奴,這也是漢人移民們的一個福利。

    官府發奴隸給他們,幫助耕種,解決勞力不足的問題。

    「陛下,通婚政策在這邊實行的不錯,現在通過這種通婚,大量的蠻族女嫁入漢人移民家,讓我們的新移民和本地蠻族的關係也變的不那麼緊張了。」

    「這條政策要堅持,只要蠻女肯嫁,那就不用管一個漢移民納多少個蠻女妾,能納多少就讓他們納多少。原則上,超過五十歲的,就不能再納妾了,除非是無後。」

    加上這一條,則是避免資源浪費。

    在張超的眼裡,人口向來都是第一重要的資源。一個年輕的漢兒,多納幾個蠻妾,多生下一些孩子。這些雖然是混血,但華夏向來是以父系血脈為主,父親是漢人,兒子當然也是漢人。

    從小接受漢家教育,長大了哪怕相貌有些不同,也不要緊,依然是漢人。

    但蠻女也是數量有限的,如果漢民年紀超過五十了,再納妾生育率就低了,未免浪費這寶貴的資源。

    還是讓年輕的漢民多納點蠻妾多生點孩子。

    「好多蠻子想當兵。」

    「這個口子不能輕易開,我們也要適當的吸納一些土著蠻子入伍,但這個得有數量限制,主要還是吸引他們服勞役幹工程,當兵打仗這方面,招募一些做為偵察嚮導就好,不能讓太多的蠻子進入我們的軍中,絕不能到時駐守在這西域的大華軍隊,多半變成了蠻子,那是很危險的。」

    「陛下高瞻遠矚,擔憂的是。」

    張超防的還是歷史上唐朝犯過的錯,過於開放的政策,導致唐軍裡有大量的胡族將士,不但軍隊高層裡有大量的胡人,各軍士兵裡也有大量的胡人。特別是在各地的邊軍之中,這種情況最後出現的大問題就是如安祿山的叛亂。安祿山叛亂,雖然說叛軍中還是以漢人為主,但胡人數量也是相當不少的。

    還有晚唐時著名的李克用,他就是突厥人的一支沙陀人,而沙陀人在晚唐五代的歷史上可是相當有名的,建立了好幾個朝代。還有西北的黨項羌人,也一樣如此。

    高加索多山,高加索的部落也多是居住於各個山谷之中,交通閉塞,也就造成了各自獨立。

    他們以遊牧打獵為主,也從事些耕種,但生產技術比較落後。

    可薩人佔據過這裡,但也沒帶來什麼改變。

    可漢人來了,卻不一樣了。

    大華現在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不論是工業製造,還是農業生產,那都不是這些還處於原始階段的高加索蠻子們能夠比擬的。

    「朕始終相信,只靠武力野蠻征服是不長久的,我們來了,我們看到了,我們征服了,同時我們也要讓這些蠻子們感受到與過去的不一樣,我們得讓他們確實比以前過的更好。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在這裡立足,才能讓他們真正臣服於大華。」
V123210 發表於 2017-11-5 21:06
第1597章 待價而沽

    穆阿維葉一襲白衣站在他叔父的棺材旁邊,五指緊握著大馬士革彎刀的刀柄。

    天已黃昏,教堂內陰暗而又靜謐。

    天空最後一抹夕陽從教堂的高窗斜射進來,為陰暗的教堂帶來一絲明亮。

    教堂裡的蠟燭搖曳不定。

    奧斯曼的遺孀阿以莎跪在丈夫靈前,「你一定要替你叔父報仇,倭馬亞家族絕不能放過阿里那個卑劣的小人。」

    「我對著叔父的在天之靈起誓,一定要親手砍下阿里的狗頭,以慰叔父的亡魂。」穆阿維葉道。

    「你叔父的遺體都還在阿里的手裡,那個卑劣無恥的傢伙,居然還有臉在麥地那他的靈前繼承哈里發的位置,我們倭馬亞家族絕不能容忍。」阿以莎面目猙獰。

    「放心吧,我會殺了阿里,也會帶回叔父的遺體安葬在家族的墓地。」他憤怒的道,「我早就跟叔父說過,阿里此人野心勃勃,應當早下手為強,可是叔父還是太過大意了。」

    「今晚不用你在這裡守靈,你要做的是想辦法盡快打回麥地那,殺了阿里。」

    「是。」穆阿維葉答應。

    從教堂離開,穆阿維葉在考慮著一個問題。

    他要如何打敗阿里,畢竟奧斯曼被刺殺,並沒有直接的證據表明是阿里所為。而現在阿里更是得到許多麥地那阿里黨人的支持,被推選為了哈里發。

    阿里成為了哈里發,而他僅是敘利亞總督。

    「總督,麥地那來人了。」

    「阿里的人?」

    「自稱哈里發使者。」

    穆阿維葉冷笑,「哈里發?哈里發奧斯曼剛死,誰承認阿里是新的哈里發了?我不承認,倭馬亞家族也不承認,還有許多人都不承認。阿里是竊奪了哈里發的位置,這是叛變,是對先知傳大事業的褻瀆,整個穆斯林都不會承認他是哈里發的。」

    「那人帶來阿里的話,讓總督前往麥地那。」

    「阿里當我傻嗎?」

    幾名部下奉勸穆阿維葉,「阿里這是想借哈里發之名公然解除你的職務,然後剷除我們。」

    「現在總督不去,他就有藉口對付我們,也許他已經在麥地那召集了軍隊,準備前來征討。」

    「怕什麼,兵來將擋,水來土淹。」穆阿維葉不屑的說道,他在敘利亞經營多年,早把這裡當成了自己的領地經營。

    「也別等著阿里來了,我們先下手為強,派出軍隊,把敘利亞的阿里黨人統統抓起來,敢反叛者,直接殺。」

    「總督,這樣做好嗎?阿里已經成為了哈里發,若是我們先動手,只怕更給他藉口了,真打起來,我們未必是他們的對手。」

    「刀架到了脖子上,難道也還不反抗嗎?」穆阿維葉不是那種坐以待斃的人。他考慮了一會,「準備一下,我要去大華領事館,親自拜會大華領事閣下。」

    「總督,奧斯曼哈里發被刺,其中也有大華的影子,他們和阿里也許是一起的。」

    「那又如何?」穆阿維葉倒看的很透徹,過去大華跟阿拉伯不也結盟友好,可結果呢,不也一樣翻臉。

    國與國之間,沒有什麼真正的友好,有的只是利益。

    大馬士革城東,大華駐阿拉伯大馬士革領事館。

    領事王得仁聽說總督穆阿維葉親自來訪,面露笑容。

    「說曹操,曹操就到。」

    「穆阿維葉不會是來者不善吧?」領事館有人道。

    「不會。」王得仁倒是很淡定,如今的局勢很清晰,哈里發奧斯曼一死,阿拉伯內訌了,阿里在麥地那成了哈里發,但前哈里發奧斯曼的侄子敘利亞總督卻不肯服。

    而且這不僅是服不服的問題,而是更深層次的矛盾。

    「聽說現在阿里的支持者稱為什葉派,而倭馬亞家族的支持者稱為遜尼派,兩邊是水火不相容啊。兩邊都恨不得吞掉對方,戰爭一觸即發。相較起來,穆阿維葉的威望稍輕,實力較弱,但支持者很多,他也還有敘利亞這塊大本營,因此是絕不甘心投降的。」

    實力弱想翻盤,就得有外援。

    穆阿維葉能找到的最大外援是誰,自然是鄰居大華了。

    本來接到上面指示,王得仁還在考慮要如何主動與穆阿維葉接觸呢,這下倒好,送上門來了。

    「來者是客,開門迎客。」

    王得仁起身,帶著幕僚一起到門口迎接,倒是絲毫不顧忌影響。

    「穆阿維葉閣下大駕光臨,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穆阿維葉也學著王得仁的樣子抱拳,「不請自來,冒昧打擾,多有得罪,失禮失禮。」

    一番惺惺做態,兩人把臂入館。

    王得仁拉著人坐下,也不急,只顧東拉西扯。

    一會功夫,穆阿維葉先坐不住了。

    「實不相瞞,這次冒昧來訪,是有事相求,還望王領事幫個忙。」

    「有事直說,別客氣。」王得仁笑道。

    穆阿維葉等的就是這句話,當下也不客氣,直接把情況說了。

    他要跟阿里開戰,希望能夠得到大華的支持。

    「可以。」

    「什麼?」穆阿維葉愣住。

    「我說可以,不過我們也有條件。」

    「請講。」事情順利的穆阿維葉都有些不太相信,不過有條件才正常,若大華沒條件相幫,這才是不正常的。

    「其實奧斯曼哈里發遇刺身亡,我們大華也深表遺憾,據我們的調查,奧斯曼極可能是阿里派人刺殺的。對於這種行為,我們也是強烈譴責的,阿里怎麼能這樣子呢。有爭議有矛盾,也不能用這種卑劣手段啊。」

    王得仁一臉的正義。

    「世間總得有正義在,我們大華願意為阿拉伯人民主持這個正義。穆阿維葉總督閣下,我們願意幫你們。」

    一邊說著,王得仁一邊拿出了一張紙。

    上面是幕僚剛剛寫的一行字。

    大華支持穆阿維葉,條件則是穆阿維葉代表阿拉伯承認高加索以後歸大華所有,同時穆阿維葉代表阿拉伯將亞美尼亞割讓予大華。

    拿著這個條件,穆阿維葉面色有些沉重。

    大華的支持果然不便宜。

    一個亞美尼亞,對於阿拉伯來說也很重要。亞美尼亞緊鄰小亞細亞和高加索,甚至東亞美尼亞本身也算是高加索的一部份。

    在過去,亞美尼亞人也曾經輝煌過的。只不過一直以來,被希臘人、亞歷山大、波斯、羅馬等反覆入侵,常時間是處於大國的控制之下。

    當初他們反抗波斯人,可後來羅馬人又來了。等阿拉伯擊敗了羅馬人,又把亞美尼亞納入他們的控制之下。

    相比起小亞細亞,亞美尼亞看似沒有那麼的重要,但再怎麼說,亞美尼亞也是阿拉伯征服的地區。

    說送就送,說讓就讓,穆阿維葉也有些捨不得。

    「總督閣下,你現在還只是敘利亞總督,考慮亞美尼亞似乎有些遠啊。」王得仁笑著道,提醒他,拿亞美尼亞做條件換取大華對他的幫助,現在對穆阿維葉可是相當划算的。

    因為現在亞美尼亞根本就不是在他手上,崽賣爺田心不疼啊。

    若是不賣這田,穆阿維葉可就未必有機會坐上哈里發。

    「其實,阿里做上哈里發之後,就主動與我們大使聯絡,他也很希望得到大華的支持。」

    這是一句威脅。

    阿里現在的實力本身就比穆阿維葉強,而且還是哈里發,有中央名義。若是他再得到大華的支持,那穆阿維葉可是一點勝算都沒有了。

    「阿里不會願意把亞美尼亞讓給大華的。」

    「所以我們才跟閣下談啊。而且啊,之前阿里可能不願意割讓亞美尼亞,但是如果他知道閣下也想跟我們合作,說不定可就願意了啊。」

    很直接,很直白,但也很有誘惑。

    大華明顯是要貨賣兩家,價高者得。

    「大華願意拿出什麼樣的支持來?」穆阿維葉也是不見兔子不撒鷹。關鍵時刻,沒有慌。

    做為如今的倭馬亞家族族長,穆阿維葉雖然形勢並沒有阿里強,可也沒弱到哪去,他手裡依然還有不少好牌。

    真內戰打起來,他自認為阿里也不能馬上就擊敗他。

    「閣下想要什麼支持呢?」王得仁笑眯眯的說,只要穆阿維葉願意談條件,那就說明他有意合作了。

    討價還價的人才有買的意圖,這可是王得仁做掌櫃的父親在他小時候就告訴過他的一句話。

    「我需要軍械!」

    ‧‧‧‧‧‧‧

    早上,張超起了個大早。

    雖然說年過五十,但他還保持著不錯的早起習慣,並且會堅持天天鍛鍊。要說大華實行君主立憲內閣責任制後最大的好處是什麼,那就是張超變的輕鬆了許多。

    他當了皇帝后,甚至比過去當宰相時還輕鬆。

    大方向上把握一下,其餘的執行操作,都由宰相們負責領各部寺監,統領地上各道省州縣。

    當皇帝能當到他這麼輕鬆的,估計也沒有幾個了。

    歷史上那些名留青史的有為之君,哪個不是宵衣旰食,日理萬機。而歷史上那些不干活的皇帝,基本上都是嬉戲荒政的昏君。能如張超一樣,既輕鬆,又還能把帝國管理的井井有條,蒸蒸日上,還真沒有。

    這也是思維定式,張超的思維不是這個時代的人能夠理解的。

    早起跑步遛馬再練會槍劍,出了一身汗之後,整個人都活絡了過來。

    沖個澡,換上一套簡單的便服,黑色幞頭配上白色儒衫,張超看著就跟個教書的儒師一樣。

    他一直認為,要真正的掌握國家,就得先瞭解國家,不只是從百官的奏摺上瞭解,也不僅是從報紙上看,而應當真正的深入民間,親自用眼睛看,用耳朵聽。

    張超每到一地,都喜歡微服私訪,不驚動別人,街上走走看看,看最純最原生的社會百態,民間生活。

    「陛下,你真要去參加一個普通鄉民的酒席?」

    「在鄉村,擺酒席可不簡單,這是人情世故的一個重要表現。迎來送我,各種禮節風俗,甚至是主客的衣服,送的禮金,吃的席面,都能反應出很多民情的。」

    皇帝的行宮在外高加索的新登州。

    這裡地形上是一個延伸向裡海的半島,歷史上,羅馬皇帝屋大維曾經在這裡設立軍營,征服高加索地區。

    這裡的波斯原名巴庫意為風襲擊的地方,冬季常受暴雪和大風的襲擊。大華接管這裡後,將這裡做為經營外高加索地區的一個重要大本營,並將之建設為裡海艦隊的一個軍港。

    這裡以前以石油和鹽出名,如今大華來了後,還帶來了航運和貿易,石油的利用雖然還十分簡單,但這裡的石油易於開採,也有很多應用。

    隨著華軍的進駐,陸續有漢人移民過來。

    這些膽大的移民過來後,都分到了官府承諾的土地山林,成為了沒有爵位的實際小領主,許多蠻子爭相把女兒嫁給他們。

    娶兩三個蠻女,在這些新移民中十分普遍。

    今天張超就去郊外參加一個新移民的婚禮,這個新移民很普通,人普通,地方也普通,娶的也是個普通的蠻女,可張超看中的正是這種普通。

    普通,代表的也往往是普遍性。

    騎了匹普通的老馬,只帶了兩名侍衛在身邊,其它侍衛遠遠跟隨著。張超儘量偽裝成一個普通的老儒,到了辦酒席的人家村裡,已經能感受到一股喜慶的氣氛。

    雖是納妾,可也還是佈置了一下,院裡院外擺著很多桌子。

    還有專門請來記賬的人,負責登記禮金。

    張超遞上一個紅包,裡面包著一枚銀幣。

    登記的老漢驚訝接過,還仔細的辨認了一下。

    一般送禮也就是送鈔,幾十錢就差不多了,比較親的才送一二百錢。而這位居然直接就是一枚銀幣。

    哪怕如今大華金銀產量大增,金銀幣值也稍下降了,可一枚銀幣依然值兩貫銅錢,一金幣也還值五銀。

    出手就是兩千錢,好大禮。

    「這是哪位親戚?」登記的人問。

    「主家的表舅。」張超笑著回道,「張三。」

    說完,留下還很驚訝的老漢,笑著進了院子,直接找了張還有空位的桌子,他就湊過去坐了下來,很自來熟的跟同桌的人開始聊天。
V123210 發表於 2017-11-9 19:16
第1598章老哥哥

    「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喲!」

    「為什麼旁邊沒有雲彩!」

    「我等待美麗的姑娘呀,你為什麼還不來喲!」

    山石壘起的院牆,樹皮屋頂,木板屋牆,濃濃的中原式建築風格。院子裡,一身簡便衣服的張超正就著一把琵琶唱著一首曲子。這曲子充滿著朗朗上口的旋律和情真意切的歌詞。

    「唱的真好聽。」

    在座的不論是漢家移民,還是蠻族的親朋,都聽的不住點頭,甚至有那熱情奔放的蠻女乾脆隨著歌聲開始起舞。

    跟隨在張超身邊的程咬金只顧低頭啃著一塊蹄花,似乎想要極力與張超劃清界線。堂堂帝國皇帝,當今世界最有權勢的人,卻一身便服,跟一桌老農還有一群胡蠻子湊一桌,喝著極便宜的燒酒,還划拳猜令,喝到興起,還跟著那不著調的破琵琶唱起曲。

    唱的還不是什麼能登大雅之堂的歌,而是個野調兒。

    「如果沒有天堂的雨水啊,海棠花不會自己開。」張超越唱越來勁,哪管的著秦瓊和程咬金兩個那反應,就如同是在k廳裡唱嗨了一樣。

    一曲唱畢,滿堂喝彩之聲。

    「這位先生,還不知道貴姓?」

    主家的老漢今天身著一套紅衣,五十來歲的漢子,但說話卻很客氣。刀削般滿是皺紋的臉上,鐫刻著歲月留下的風霜痕跡。聽他說話的樣子,也知道這老漢不是一般的窮移民,估計過去在家鄉,也起碼是個地主,或者說是以前也是見過世面的。

    他剛才聽說有人送了一枚銀幣做賀禮,還說是自家表舅,就覺得奇怪了。大家都是萬里迢迢自中原來的移民,雖然哪家都有些富親戚窮親戚的,但他家的親戚基本上都還留在家鄉。

    哪有什麼表舅在這高加索。

    更何況,登記收禮的人還說這位表舅長的很儒雅斯文,看著像是一個儒學先生。

    讀書人總是最受尊敬的,而教書的儒家先生更受尊敬。

    在這高加索地區,儒學先生更珍貴,更受人尊敬。

    剛聽完這位的歌曲,讓主家老漢覺得有些驚奇,他覺得這人不像是一個教書先生,可他身上又有股子氣質,讓人覺得這人非常了得,十分有學問的樣子。

    張超笑著站起,「今天是主家大喜日子,我剛好路過,就不請自來了,謊稱是表舅,倒是冒昧打擾了。」他拱了拱手,「某其實只是一介老儒,來這西域看看。」

    老漢對於這位不請自來的儒師倒是很客氣,先生總是受人尊敬的,在這樣一個喜慶的日子,能過來賀喜,這是很有面子的事情。

    「來者是客,我們漢家好客,先生今日前來,一定要好好喝幾杯。」

    「老哥哥老家是哪的?」張超笑問。

    「中原豫州。」

    「豫州好地方啊,中原腹地,靠近京畿。」

    老漢擺手,「老家雖是中原,可也不好呆。」中原雖然說是大平原,可中原向來人口眾多,哪怕是到了後世的時候,中原那塊地方也屬於人品密集,卻又比較貧困落後的地方。

    人太多,有時就是負擔,資源就少。

    對這個時代的許多百姓來說,人太多最麻煩的就是地少。雖然這些年朝廷在中原修了西運河,還開挖了不少運河,修通了許多道路,仿照漢京,也帶動了工坊等工商業,可不管怎麼說,中原有不少人富裕了,但還是有部份百姓日子過的一般,原因就是地太少。

    看著其它地方的農民,手裡都有一二百畝,最少也有幾十畝地,中原不少地方的百姓都還是有些慌的。

    過去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而如今是手裡有地,日子過踏實。中原的百姓,越來越多還是走出了故鄉,到邊疆等地去分田授地,開拓新生活。

    老漢過去也曾是當過府兵的,還開過蒙讀過點書,算是有些見識的。以前在家裡日子還算過的去,有幾十畝地,但是孩子們長大了,一大家子二十多口人,可地卻還是那麼多。

    老漢喜歡傳統的農耕生活,自給自足,對於現在年輕人越來越喜歡外出去打工賺錢,總是不太喜歡的,他認為這樣會讓一家人分散。父子、夫妻往往一年間也難得見兩面,家庭親情也淡了。

    可呆在老家,就靠那點地也不行。

    遇到這次高加索招募移民,給出的條件確實相當的優惠。老漢一咬牙,就決定舉家過來了。對他來說,與其讓一家子星散分離,還不如來這邊疆異域,一家人在一起,經營一個農莊,哪怕是辛苦點累點,可這種日子卻是最溫馨的。

    「老哥覺得來這邊來對了嗎?」

    老漢咧嘴笑著,那是發自心底的高興。

    「來對了,真是來對了。來以前吧,我總覺得官府宣傳的有些誇張,那時覺得只要有官府說的一半那麼好就足夠了。可是真來了,才知道,還真是不打半點折扣的,說什麼就有什麼。你看我現在這裡,這都是官府給我們建好的房子,這大院子,我一大家子二十多口人住的綽綽有餘,甚至官府馬上要分給我的那二十多個奴隸,也都能住的下。」

    這房子說是院了,跟個大莊園也不差了,山石牆,樹皮屋,木板牆,看似比較粗糙簡單,但還是非常的結實,尤其是大。

    這些屋,都是由官府招標,然後由中標的大華國內的建築商行們在這邊僱傭人手,派來工匠,加工趕建出來的。

    這些房子現在是廉租給移民們住,一月才一百文錢。五年內都是這個價格,五年後,移民們也可以買下來,價格也不會貴,甚至還能夠按揭,分期付款,處處為他們考慮。

    說到這些,老漢拱手向著北邊方向感謝道,「都是皇帝陛下的恩德啊,讓我們一來到這裡就有了一個家。」

    一來就有了房屋住處。

    而且簡單的家具都有,過來後,他們最擔心的就是分地問題,官府也馬上著手落實。

    當初說好一人二百畝地,還真的給了。

    沒打折扣。

    老漢一家二十多口,分了四千多畝地。

    「一共有三百多畝現成的熟地,地不比我們中原的肥沃,但也還不錯。另外還有不少地只要花點力氣功夫,就能開墾為耕地。剩下的地,能夠用來種果樹,還有些坡地能夠種點紅薯、土豆、玉米。」

    哪怕不是四千多畝都是好地,耕地,可老漢也覺得滿足了,畢竟官府沒有騙他們。

    一家子人辛苦辛苦,到時就能有七八百畝耕地,足夠世代傳家了。剩下的地,種果樹也好,種林木也罷,甚至是養點牛羊雞鴨都不錯,反正有了這麼大一塊子地,他們家以後是真的有了傳家立業的根本了。

    比起在老家時,兒女們進廠子去給人做工,老漢覺得這才是他們家真正需要的。

    「今天這好事是誰的?」張超笑問。

    本以為老漢看著也五十多了,這今天納妾估計是老漢兒子,結果老漢的話讓他嚇一跳,今天居然還是個集體婚禮,老漢自己納了兩個蠻女,然後他有六個兒子,今天也全都納妾,父子七個,一次納了十三個。

    這簡直了。

    老漢有些不太好意思道,「讓你見笑了,確實有些失禮,不過在這裡,規矩也沒那麼多了。老漢想著也省點事情,就一起辦了。」

    張超笑笑,「這倒沒什麼。」

    移民納蠻女為妾,是這邊的當局鼓勵的,而這好處也是看的見的,但凡有點能力的都爭相要納蠻女,能納幾個就納幾個。

    按官府的規定,移民納一個蠻女做妾,立馬就能上戶,家族成員就多了一個。好處顯而易見,多口人,就能多分一份地。而且多一口人,說不定到時還能多分一個奴隸。

    甚至納進一個胡女,官府還直接給一筆補貼錢。

    所以現在移民們都爭著納胡女,也沒誰嫌胡女身上味大,嫌太高大,嫌金發碧眼什麼的了,納一個那就是錢啊,那就是人啊。

    移民來這邊,最不缺的就是地了,而最缺的還是勞力。只要有人口,那多少地都能開墾。而且漢家的習慣思維就是要添枝散葉,要人丁興旺,特別是到了這異域,家族人口,才能更好的抱團團結,才更覺得有安全感。

    納胡女為妾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這些胡人親家。這邊的土著蠻子們都挺落後,挺窮的。

    基本上不識字,大多數也沒啥見識,更沒啥先進技術,說難聽點,種地還是刀耕火種呢。

    但這些蠻子們能生啊,而且個個長的高大驃悍,力氣大啊。

    蠻子們日子過的一般,而漢移民們過來,得到朝廷的諸多補貼等,其實條件都還算不錯,哪怕過去在中原過的一般的,移民過來後,都是個小富農,比起蠻子親家們日子好過不知道多少倍。

    現在漢移民們都會打小算盤,納蠻女為妾,既得錢又增加勞動人手,還給家族多生孩子,特別是給點禮物,說點好話,甚至直接開個不錯的報酬,就能把這些蠻族親戚給弄成自己家的僱工。

    這麼好的僱工,可不好找。

    而蠻子們還挺樂意,因為這些漢人親戚們給的條件,在他們自己看來確實非常不錯,尤其還能從漢人親戚這邊學到不少先進的技術,得到不少先進的農具等,還能落戶大華入籍呢。

    交談之中,張超才知道,原來老漢家這都不是第一次納蠻女了,前不久就已經陸續納過好幾個,這次乾脆就一起辦個席。

    老漢一家六個兒子,他自己也才五十多,成年的孫子也好幾個,現在他們家都納了二十一個蠻女進門了,這些蠻女妾侍們,年紀都差不多,可身份卻相差很大。

    有些是老漢的妾,有些是他兒子們的妾,甚至還有孫子的妾,身份差別很大。但老漢覺得挺不錯,「這些女人幹活是好手,力氣大。」

    程咬金撕著一隻雞腿,哼了一聲,「這些蠻女幹活當然力氣大,要知道,不少山裡的蠻族部落裡,人家蠻女也是一樣的上陣打仗的。部落火拚,或者去打劫的時候,蠻女一樣拿著盾牌、長矛砍人。真打起來,咱們漢家的這些移民男子,還未必打的過他們的蠻妾呢。」

    老漢有些得意的道,「老漢我也聽說過這些,不過她們既然入了我們漢家的門,自然就是我們漢家的女兒,以後生活規矩都得照著我們的來。在我們家,她們可是不敢亂來的。」

    看老漢那份自信,張超向他豎起大拇指。

    「說的對,男人就是女人的天,不管怎麼樣,進了家門,肯定就得相夫教子。咱們漢家不需要女人上戰場,也不需要女人守衛家園,我們有好男兒,有子弟兵守衛家園,女人們在家相夫教子就好了。」

    好多蠻族沒什麼專門的軍隊,遇到要打仗,那幾乎就是全民皆兵,有時女人也一樣上。但漢家卻不同,尤其是如今的大華,哪裡需要女人上戰場呢。

    甚至就如這老漢一家,只要他們不主動報名參軍,其實都根本不用當兵。現在大華的軍人身份還很高,許多年輕人想當兵,義務兵制,三年就輪換一批下來。

    想當兵,還得排隊。

    如果不願意當兵,也沒有人強迫。老漢六個兒子,都沒當過兵。

    不用服兵役,安心的在家種地,老漢覺得很好。反正朝廷也說過,服兵役人人有責,但自願報名。農夫種地、工人做工,繳糧納稅,其實也是一樣的支持朝廷國防。

    不過老漢以前是當過兵的,他說這邊雖然是新徵服之地,但治安還是不錯的。不過未雨綢繆,他平時還是會帶著兒孫們在閒時學武練藝,甚至現在還組織起家裡的那些蠻族親家們一起排陣練兵。

    「真要有那些不開眼的蠻子想來找事,不用朝廷的官兵,我們自己就能把他們打的滿地找牙。到時,正好,把這些不開眼的抓為奴隸,給我們幹活。」

    「老哥哥你就放心吧,朝廷有這麼多子弟兵在高加索,一定會保證大家的安全的。」張超笑道。
V123210 發表於 2017-11-10 19:29
唐朝好地主 尾章(完本感言!)

    全本完!

    當我敲打下全本完這本個字的時候,《唐朝好地主》這本書也終於到了終章。從去年七月上傳第一個章節,到今年的十一月寫下最後一個章節,一年半的時間,謝謝大家陪著我寫了一年半的時間。

    一年半,寫了四百八十萬字,我知道後期很多讀者不太滿意,不滿意情節的走向,也不滿意木子越來越渣的更新量。一年半的時間,發生了很多事情,這本書木子也收穫了非常的多。

    去年開書之前,那時一段感情剛結束,失落之餘開了這本書,每天呆在家哪也不去,就寫新書,十分投入。兩月公眾免費期後上架,謝謝編輯們的支持,也謝謝讀者們的支持,成績非常不錯,上架後就取得了精品的成績。木子也很欣慰,感情不順,工作倒是取得了意外的收穫。

    上架後木子天天爆更,大家應當也還記得,經常一天六七更,甚至時不時的十更,更有一天五萬字更新的。上架前三個月,基本上都是月更五十萬字左右。

    本來正順的時候,結果家裡卻出了意外,父親腦出血中風住院,當時木子措不及防,好在書友和編輯們都非常的理解,沒急著催更,讓我能抽出時間處理這些。好在父親後來入院治療後病情穩定,木子也就讓媽媽和姐姐幫忙陪院照顧,自己在家專心碼字趕稿更新。

    那段時間,很多老朋友新朋友很支持,如我的老書友失憶,一直鼓勵安慰,也有如星星這樣原來在群裡不怎麼說話的讀者,特意打賞百萬成為白銀大盟支持。

    到年底的時候,這本書還得到編輯推薦,得了集團的一個徵文優秀獎,然後還選送參加了騰訊的一個原創文學大獎評選,去了北京後才知道,還得了一等獎,意外的驚喜。

    快過年時,父親的病情也好了許多,接他回家過年,一家人挺高興的。那時還跟一個女作者談的不錯,也到不錯的階段了,還去了她家,結果年後再去的時候,卻被反對,事情又吹了。

    那段時間也挺難過的,後來出門去大理散了段時間心,有調教大宋的作者蒼山月招待,相互還交流了許多關於小說和創作方面的內容,挺開心。

    到了夏天,這本書寫到一年的時候,我認識了我如今的老婆。

    我們一見投緣,然後是迅速的熱戀,再然後就是同居、訂婚、結婚,快的我自己都有些不相信。

    找到了另一半,是件高興的事情,不過也確實不免有些耽誤了寫作。加之,這個時候好地主也到了快完結的階段,收尾寫起來更難,好多坑要填。

    木子寫書最喜歡開頭,總覺得開頭最是精華,而越到後面,未免有的時候越感覺吃力難寫。這好比畫畫,開始是在一張白紙上落筆,發揮的餘地大。越到後面,這紙上的空餘越小,越難發揮。

    當初跟大家也說好,大概能寫到五百萬字。

    那時打算最終的收尾,是要寫大華和阿拉伯這兩個同是新興崛起的東西帝國之間的碰撞的。只不過可能大家也知道,今年閱文上市,而且上面對網絡這塊也管的更嚴格,好多東西都不讓寫了。

    一不小心就過線給封掉章節,我之前寫的已經被和諧過,所以考慮再三,覺得還是不寫這個劇情了。

    木子寫書好幾年,也寫了好幾本書,木子的書完本,一般都習慣性的是做個開放式的結局。不會寫的太詳盡,不會面面俱到。

    我覺得,該寫的也已經都寫了。

    這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我想表達,我想要描繪的這個關於穿越,這個關於中古時代的歷史故事,也已經完整了。

    謝謝大家陪伴了我一年多的時間,雖然還有萬分不捨,但該落幕的時候還是得謝幕結束。

    關於新書,可能還需要一點時間打磨一下,目前的初步計畫,下本還是寫一本唐穿的小說,大致的時間節點可能是在唐高宗、武則天的時期吧,帝王將相雖我所長,因此下一本可能會更多的去寫一個更簡單溫馨一些的生活流的故事。

    很期待朋友們到時能夠支持捧場,謝謝大家。

    木子在這裡向大家鞠躬了,謝謝!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k2258

LV:9 元老

追蹤
  • 1120

    主題

  • 100531

    回文

  • 46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