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玄幻] 定秦曲 作者:蒼穹戰狼(連載中)

 
Babcorn 2016-12-14 15:51:10 發表於 玄幻奇幻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949 44088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5:35
第一二六章

    在古代成功的防禦戰役當中,物資以及水源相對的充足,是成功的關鍵。

    但是很多時候,物資有可能能夠相對充分的準備,但是水源反而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因為在很多情況下,作為進攻方的敵人不會想不到斷絕水源這種攻擊手段,水源的生物污染,或者是直接斷絕表面上的水源,就是這種手段的相應代表。

    而在雲中城,水源主要有地下水以及從附近引入的一些水渠進行的蓄水手段來作為水源儲備的來源。

    楊翁子不是太擔心常規的用水會出現大問題,但是若是這些水渠被匈奴人破壞甚至是使用屍體來進行水源污染,那麼僅僅是憑藉地下水的話,短時間還不至於出現大問題,時間一長的話,這個情況有可能會惡化。

    這一點主要是視乎地下水源是否充足有著很密切的關係。

    雲中城附近一帶作為茂密的草原甚至是有著茂盛的樹林,地下水資源不至於太過稀缺。

    但是很多時候,地下水是無法直接進行使用的,在一些情況下,若是地下水資源有著幹枯的跡象,那麼對於守城作戰的守軍而言,無疑是一個非常重大的考驗。

    因為若是糧食短缺的話,使用一些應急的方式,還可以堅持多一段時間,但是若是水源短缺,那麼很有可能在不到五天時間,就很有可能會出現大問題。

    張嘉師為了避免在防禦作戰當中出現水源缺乏的情況,在一些很有可能會被圍困的城邑當中,特意派遣墨家的成員,在這些地方探索水源,然後進行水井的挖掘工作。

    事實上,這種措施不一定能夠有效的避免地下水有可能出現枯竭的問題,因為很大的一個程度上,一個地方的地下水很有可能本身就是一個來源。

    若是一個水井出現水源枯竭的情況,那麼在同一個城邑當中的其他水井,不可避免的也會出現這麼一個問題。

    張嘉師的這種做法,更多的是為了避免被細作對水井投毒,而導致一些固有的水井無法發揮作用而導致守軍崩潰。

    ……

    在戰爭歷史上,並不缺乏在守城作戰當中,因為守軍一時不備或者是細作力量過於強大,這些水井被人投毒的例子。

    也許一兩個水井在短暫的時間無法使用並不影響戰局,但是毫無疑問的是,若是這個情況不進行重視,那麼真的出問題的話,張嘉師自己都沒地方哭去。

    而在某個意義上,只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在這個前提下,張嘉師想到的是儘可能增加水井的數量,然後避免這個情況的出現。

    雲中城城中本身有著十多個比較大型的水井,而在一些地方的水井則是在一些大型宅院甚至是郡守府當中。

    這些地方不太可能會出現被細作投毒的情況。

    而且作為一個有著相當豐富的作戰經驗的老將,楊翁子也不會隨意讓這種情況發生。

    張嘉師知道這個情況,他讓墨家人員在雲中城新打的水井,主要在一些距離原來水井較遠的地方,而這些地方本身也有不少是用作物資儲存的區域,在這些地方新開水井的話,若是發生火災,甚至還能夠就近取水,然後進行撲救,儘可能挽回損失。

    ……………………………………………………分割線……………………………………

    在人類的歷史或者是生物學的角度而言,地下水與人類的關係十分密切,井水和泉水是我們日常使用最多的地下水。

    後世的地下水可開發利用,作為居民生活用水、工業用水和農田灌溉用水的水源。地下水具有給水量穩定、污染少的優點。含有特殊化學成分或水溫較高的地下水,還可用作醫療、熱源、飲料和提取有用元素的原料。

    在礦坑和隧道掘進中,可能發生大量湧水,給工程造成危害。在地下水位較淺的平原、盆地中,潛水蒸發可能引起土壤鹽漬化;在地下水位高,土壤長期過濕,地表滯水地段,可能產生沼澤化,給農作物造成危害。

    不過,地下水也會造成一些危害,如地下水過多,會引起鐵路、公路塌陷,淹沒礦區坑道,形成沼澤地等。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地下水有一個總體平衡問題,不能盲目和過度開發,否則容易形成地下空洞、地層下陷等問題。

    地下水作為地球上重要的水體,與人類社會有著密切的關係。地下水的貯存有如在地下形成一個巨大的水庫,以其穩定的供水條件、良好的水質,而成為農業灌溉、工礦企業以及城市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成為人類社會必不可少的重要水資源,尤其是在地表缺水的乾旱、半乾旱地區,地下水常常成為當地的主要供水水源。

    地下水流系統的空間上的立體性,是地下水與地表水之間存在的主要差異之一。而地下水垂向的層次結構,則是地下水空間立體性的具體表徵。典型水文地質條件下,地下水垂向層次結構的基本模式。自地表面起至地下某一深度出現不透水基岩為止,可區分為包氣帶和飽和水帶兩大部分。

    其中包氣帶又可進一步區分為土壤水帶、中間過渡帶及毛細水帶等3個亞帶;飽和水帶則可區分為潛水帶和承壓水帶兩個亞帶。從貯水形式來看,與包氣帶相對應的是存在結合水和毛管水;與飽和水帶相對應的是重力水。

    以上是地下水層次結構的基本模式,在具體的水文地質條件下,各地區地下水的實際層次結構不盡一致。有的層次可能充分發展,有的則不發育。如在嚴重乾旱的沙漠地區,包氣帶很厚,飽和水帶深埋在地下,甚至基本不存在;反之,在多雨的濕潤地區,尤其是在地下水排泄不暢的低窪易澇地帶,包氣帶往往很薄,甚至地下潛水面出露地表,所以地下水層次結構亦不明顯。

    至於象承壓水帶的存在,要求有特定的貯水構造和承壓條件。而這種構造和承壓條件並非處處都具備,所以承壓水的分佈受到很大的限制。但是上述地下水層次結構在地區上的差異性,並不否定地下水垂向層次結構的總體規律性。這一層次結構對於人們認識和把握地下水性質具有重要意義,並成為按埋藏條件進行地下水分類的基本依據。

    地下水在垂向上的層次結構,還表現為在不同層次的地下水所受到的作用力亦存在明顯的差別,形成不同的力學性質。如包氣帶中的吸濕水和薄膜水,均受分子吸力的作用而結合在岩土顆粒的表面。

    通常,岩土顆粒愈細小,其顆粒的比表面積愈大,分子吸附力亦愈大,吸濕水和薄膜水的含量便愈多。其中吸濕水又稱強結合水,水分子與岩土顆粒表面之間的分子吸引力可達到幾千甚至上萬個大氣壓,因此不受重力的影響,不能自由移動,密度大於1,不溶解鹽類,無導電性,也不能被植物根系所吸收。

    薄膜水又稱弱結合水,它們受分子力的作用,但薄膜水與岩土顆粒之間的吸附力要比吸濕水弱得多,並隨著薄膜的加厚,分子力的作用不斷減弱,直至向自由水過渡。所以薄膜水的性質亦介於自由水和吸濕水之間,能溶解鹽類,但溶解力低。

    薄膜水還可以由薄膜厚的顆粒表面向薄膜水層薄的顆粒表面移動,直到兩者薄膜厚度相當時為止。而且其外層的水可被植物根系所吸收。當外力大於結合水本身的抗剪強度(指能抵抗剪應力破壞的極限能力)時,薄膜水不僅能運動,並可傳遞靜水壓力。

    毛管水當岩土中的空隙小於1毫米,空隙之間彼此連通,就像毛細管一樣,當這些細小空隙貯存液態水時,就形成毛管水。如果毛管水是從地下水面上升上來的,稱為毛管上升水;如果與地下水面沒有關係,水源來自地面滲入而形成的毛管水,稱為懸著毛管水。

    毛管水受重力和負的靜水壓力的作用,其水分是連續的,並可以把飽和水帶與包氣帶聯起來。毛管水可以傳遞靜水壓力,並能被植物根系所吸收。

    重力水當含水層中空隙被水充滿時,地下水分將在重力作用下在岩土孔隙中發生滲透移動,形成滲透重力水。飽和水帶中的地下水正是在重力作用下由高處向低處運動,並傳遞靜水壓力。

    綜上所述,地下水在垂向上不僅形成結合水、毛細水與重力水等不同的層次結構,而且各層次上所受到的作用力亦存在差異,形成垂向力學結構。

    而水井的存在就是一種認為的使用地下水的工藝體現。

    水井,主要用於開採地下水的工程構築物。它可以是豎向的﹑斜向的和不同方向組合的﹐但一般以豎向為主﹐可用於生活取水﹑灌溉﹐也可用於躲避隱藏或貯存一些東西等。

    水井對於人類文明的發展有著重大意義。水井出現之前,人類逐水而居,只能生活於有地表水或泉的地方.水井的發明使人類活動範圍擴大。

    後世的一種觀點認為,中國是世界上開發利用地下水最早的國家之一。中國已發現最早的水井是浙江餘姚河姆渡古文化遺址水井,其年代為距今約5700年。這是一口相當精巧的方形木結構井,井深1.35米,邊長為2米。由此推斷,原始形態的井的出現,還要早得多。

    根據地下水的埋藏分佈﹑含水層岩性結構﹐人類創造了多種多樣的井型。

    中國民間長期習用的是圓形筒井。直徑多為1~2米﹐深度一般為數米到20~30米﹐施工時人可直接下入井筒中挖掘土石。這種井只宜於開採淺層地下水。

    為了開採深部地下水﹐發展了口徑較小(幾釐米到幾十釐米)而深度相當大(幾十米至幾百米)的管井。

    打管井需要專門的打井機械和採用比較複雜的工藝。早在公元前250年﹐在中國現今的四川省﹐就在堅硬岩石中大量開鑿深達數十米乃至百米以上的井﹐開採地下滷水煮鹽。打井揭露存有滷水的承壓含水層後﹐地下水往往從井中自行流出﹐這種井便是自流井。

    後世的各國主要用管井開採地下水﹐用動力鑽機打井﹐以各種水泵作為提水工具。中國在1949年以前﹐只有少數城市有少量管井﹐用動力提水的井也為數不多﹔到1980年﹐全國動力提水的井發展到220萬口﹐廣泛用於工礦城鎮供水﹑農業灌溉及其他目的。

    適應不同的地層條件﹐發展了斜井和水平的井。為了增大井的出水量﹐後來又出現了將水平的濾水管與豎向井筒結合起來的輻射井。這種井的主井筒直徑可達數米﹐水平濾水管長數十米到一百多米﹐宜於開採埋藏淺﹑厚度小的鬆散的或半膠結的含水層﹐也可用於截取河岸及河床下的潛流。砂礫層中的輻射井﹐出水量最大可達1立方米/秒。

    中國西北部黃土中打的輻射井﹐出水量往往比同等直徑的筒井增加十餘倍至數十倍。

    而還有一種中國文化產生的水井類型,叫做坎兒井。

    坎兒井是干旱荒漠地區,利用開發地下水,通過地下渠道可以自流地將地下水引導至地面,進行灌溉和生活用水的無動力吸水設施。坎兒井在吐魯番盆地歷史悠久,分佈很廣。

    坎兒井是中華文明的產物。

    盛弘之《荊州記》中記述:「隋郡北界有厲鄉村,村南有重山、山下有一穴,父老相傳云:神龍所生林西有兩重塹,內有周圍一頃二十畝地,中有九井,神農既育,九井自穿。又云:汲一井則眾井水動,即以此為神農社,年常祠之。」

    九井自穿相通,一井牽動眾井,這與地下暗渠相通的坎兒井結構相同。

    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云:「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為匿空旁出。舜既入深,瞽叟與象共下土實井。舜從匿空出去。」舜穿井時,就挖了一條從旁出的「匿空」(地道),這與坎兒井的挖掘方法極其相似。如果:「匿空」為水平地道,就是坎兒井,這是公元前21世紀的史蹟,比傳說波斯於公元前8世紀有坎井,要早1000多年。

    《莊子?天地》篇云:「子貢南遊於楚,反於晉,過漢陰,見一丈人,方將為圃畦,鑿隧而入井,抱甕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見功寡。子貢曰:『有械於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見功多,夫子不欲乎』?」子貢向其介紹當時的先進灌溉提水工具橘槔,而圃者答以「吾非不知,羞而不為也。」他害怕使用機巧工具而亂了思想,堅持遵古法鑿隧取水。可見在春秋時期鑿隧取水已是一項古老技術,而這種技術運用於坡度較大地段,就可挖成坎井。

    《莊子?秋水》篇的「埳井」,即「坎井」。蛙「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樂」。這類井似同於壑,應是流水深溝或地下暗渠。

    《荀子?正論》又云:「坎井之蛙,不可與語東海之樂。」

    坎井之名,正式出現在先秦典籍之中。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5:35
第一二七章

    雲中城內的水井大部分都是最為常見的豎井,而一些新挖掘的水井,則是在這個時期都算是比較罕見的坎兒井。

    這一個事情主要是由於水井挖掘的地區是否有房屋之類的設施作為主要的挖掘前提。

    豎井之所以流行,這同樣是以周圍的建築格局為前提所進行的水井挖掘方式所導致的。

    而且在另外一個方面而言,豎井的存在主要也是受到地形影響的。

    一般而言,平原地區或者是海拔較低的山嶺,豎井比較常見。而在海拔較高或者是有著一些堅硬岩層存在的地區,斜井則是較為常見。

    當然兩者並不一定的,因為這個情況主要還是需要看當地亦或者是挖掘水井的地區更適合使用哪種挖掘方式進行挖掘。

    坎兒井的出現則是比較特殊,一般而言,使用坎兒井挖掘方式的地區,主要是有著一定範圍可以進行引水地區。

    但是若是一個地區已經有了成型的規模建築,比如說市集甚至是城鎮,則是很少會出現坎兒井,因為這一個地區並不適合進行大量的地底挖掘工作。

    只不過情況也有例外的,那就是若是在一個地區有了一個較為大型的蓄水池,那麼在附近修築相應的水渠體系發展出坎兒井,也是一個正常現象。

    ……

    說起水井,就不得不說一個與水井,或者是說與人類使用地下水有著相當密切關係的物品,那就是轆轤。

    轆轤是一種提取井水的起重裝置。井上豎立井架,上裝可用手柄搖轉的軸,軸上繞繩索,繩索一端系水桶。搖轉手柄,使水桶一起一落,提取井水。

    轆轤也是從槓桿演變來的汲水工具。據《物原》記載:「史佚始作轆轤「。史佚是周代初期的史官。早在公元前一千一百多年前漢族勞動人民已經發明了轆轤。到春秋時期,轆轤就已經流行。

    後世的一種觀點認為,轆轤的和應用,在古代是和農業的發展緊密結合的,它廣泛地應用在農業灌溉上。轆轤的應用在我國時間較長,雖經,但大體保持了原形,說明在3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設計了結構很合理的轆轤。

    而另外一種觀點認為,轆轤是古代漢族民間的起重機械,是絞車的一種類型。常用於從井中汲水的稱為井轆轤。轆轤在春秋戰國時代已用於從豎井中提升銅礦石。

    1974年在湖北銅綠山春秋戰國古銅礦遺址發掘中發現木製轆轤軸兩根,其中一根全長2500毫米,直徑260毫米,經判定為用於提升銅礦石的起重轆轤的殘件。

    起重轆轤的早期記載見於南朝宋劉義慶著《世說新語》。書中記述了三國魏明帝(227~239)在建築凌霄觀時,誤將尚未題字的匾先釘在高處,「乃籠盛韋誕,轆轤長縆引上」,使他能在離地25丈的匾上寫字。

    而絞車一詞,最早見於《晉書》,石季龍在東晉永和三年(347)發掘趙簡子墓時挖及泉水,「作絞車以皮囊汲之」。北宋曾公亮著《武經總要》載絞車圖,並說「絞車,合大木為**,……力可挽二千斤」。

    井轆轤應用的較早記載見於南唐李璟(916~961)《應天長》詞:「柳堤芳草徑,夢斷轆轤金井。」元代王楨著《農書》(成書於1313年)和明代宋應星著《天工開物》(成書於1634年)都有井轆轤圖。

    《農書》還記述了一種複式轆轤:繞在軸筒上的繩子兩端各系一個容器,「順逆交轉,所懸之器虛者下,盈者上,更相上下,次第不輟,見功甚速。」這就省去空容器的行程時間;同時,空容器的重量也起一定的平衡作用。

    而到底是有作為水井使用的轆轤出現在先,還是有作為絞盤的器械在先,這一點暫時沒有實物進行論證。

    但是有一個事情可以說很有意思的,那就是後世的絞車以及絞盤,更像是一個轆轤的運作原理:

    絞車,用捲筒纏繞鋼絲繩或鏈條提升或牽引重物的輕小型起重設備,又稱卷揚機。絞車是可單獨使用,也可作起重、築路和礦井提升等機械中的組成部件,因操作簡單、繞繩量大、移置方便而廣泛應用。主要運用於建築、水利工程、林業、礦山、碼頭等的物料升降或平拖。

    絞車主要用途:一是作為提升設備,用於礦井提升、鑿井提升及懸吊鑿井設備設施,即沿井筒提升礦石、廢石、升降人員、下放材料、工具和設備等;二是作為運搬設備,用於井下調度運輸礦石,采場耙礦或充填、撤除立柱等。

    絞盤是具有垂直安裝的絞纜筒,在動力驅動下能捲繞但不儲存繩索的機械,也指轉動軸線與甲板垂直的絞車,是車輛、船隻的自我保護及牽引裝置,可在雪地、沼澤、沙漠、海灘、泥濘山路等惡劣環境中進行自救和施救,並可在其它條件下,進行清障、拖拉物品、安裝設施等作業,是軍警、石油、水文、環保、林業、交通、公安、邊防、消防及其它戶外運動不可缺少的安全裝置。

    絞盤主要用於越野汽車、農用汽車、atv全地形車、遊艇、消防救援車、道路清障車以及其它專用汽車、特種車輛。

    後世的絞盤的工作原理是:汽車絞盤從汽車來的電力首先帶動馬達,而後馬達帶動鼓輪轉動,鼓輪又帶動主動軸,主動軸再帶動行星齒輪,進而產生強大的扭力。隨後,扭力被傳回到鼓輪,鼓輪便帶動絞盤。馬達和減速器之間有一個離合器,能通過一個把手來開關。制動單元在鼓輪內,當絞索繃緊時,鼓輪就自動鎖住。

    在實際運用中,有些輔助物品是安全順利使用絞盤時必不可少的,如手套能安全保護手部。此外,如果要把絞盤固定在一棵樹上,還需要一條帶子、一個u形吊耳以及一個緊線滑輪。帶子是用來固定支點的。其理想長度為1.5米至2米;u形吊耳能將鉤子與帶子及絞盤連接起來。所以最好多準備幾種尺寸的吊耳;用雙線或三線,改變拖拉方向時,則需要一個緊線滑輪。

    而有兩個地方是需要注意的是,絞盤的牽引力是用磅來定值的,可以通過換算來轉換成噸或公斤。最好選擇磅數高的絞盤,因為受困中的車輛的重量常常要遠高於日常的車重。不要牽引超過絞盤牽引力的物體。

    第二個則是絞盤的鋼纜纏繞在捲軸上的圈數越多,外圈的拉力越小。而捲軸長的絞盤可以減少纏繞的圈數,來增加外圈的牽引力。同一絞盤,使用較短的鋼纜要比較長的鋼纜的外圈牽引力更大。

    ………………………………………………分割線…………………………………………

    而在另外一個方面,水井還有一個較為常見的種類,那就是斜井。

    但是在平原地區為主的城邑,包括雲中城在內,斜井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只不過作為另外一個概念而言,斜井的運用卻比較常見,那就是礦坑。

    就以煤礦的礦坑挖掘而言,斜井算是一種相當常見的挖掘方式。

    煤礦是人類在富含煤炭的礦區開採煤炭資源的區域,一般分為井工煤礦和露天煤礦。

    當煤層離地表遠時,一般選擇向地下開掘巷道採掘煤炭,此為井工煤礦。當煤層距地表的距離很近時,一般選擇直接剝離地表土層挖掘煤炭,此為露天煤礦。

    我國絕大部分煤礦屬於井工煤礦。煤礦範圍包括地上地下以及相關設施的很大區域。煤礦是人類在開掘富含有煤炭的地質層時所挖掘的合理空間,通常包括巷道、井硐和採掘面等等。

    煤是最主要的固體燃料,是可燃性有機岩的一種。它是由一定地質年代生長的繁茂植物,在適宜的地質環境中,逐漸堆積成厚層,並埋沒在水底或泥沙中,經過漫長地質年代的天然煤化作用而形成的。

    當煤層接近地表時,使用露天開採的方式較為經濟。煤層上方的土稱為表土。在尚未開發的表土帶中埋設,接著使用挖泥機、挖土機、卡車等設備移除表土。這些表土則被填入之前已開採的礦坑中。

    表土移除後,煤層將會暴露出來;這時將煤塊鑽碎或炸碎,使用卡車將煤炭運往選煤廠做進一步處理。露天開採的方式可比地下開採的方式獲得較大比率的煤礦,因為較多的礦區被利用。露天開採煤礦可以覆蓋數平方公里的面積。

    地下煤礦因為大部分煤層均遠離地表,因此無法使用露天開採的方式。地下開採佔世界煤礦生產的60%。在礦坑,通常使用房柱法在煤層中推進,樑柱用來支持礦坑。共有四種主要的地下開採法:

    長壁開採–長約300米以上的採掘面。一台精密的採煤機在煤層巷道中左右移動。鬆動的煤炭掉入刮板輸送機中,並移出工作面。

    連續開採–利用一台有碳化鎢鑽頭的機器從煤層中刮下煤炭。在「房柱法「系統中操作–在一系列約10米的房間區域中工作。

    爆破開採–傳統的開採方式。使用打碎煤層,將煤塊收集放在礦車或運輸帶中。

    短壁開採–使用連續開採的機器。類似長壁開採有著可移動的坑頂支撐。

    而在先秦時期,煤礦的使用並不算是太過廣泛,但是從另外一種礦產開發就可以看出斜井式的通道在古代已經有較為成熟的運用。

    這種礦產就是井鹽。

    ……

    古代製鹽工藝中,井鹽的生產工藝最為複雜,也最能體現中國古人的聰明才智。井鹽的生產工藝經歷過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

    早在戰國末年,秦蜀郡太守李冰(生卒年不詳)就已在成都平原開鑿鹽井,汲鹵煎鹽。當時的鹽井口徑較大,井壁易崩塌,且無任何保護措施,加之深度較淺,只能汲取淺層鹽滷。

    北宋中期後,川南地區出現了卓筒井。卓筒井是一種小口深井,鑿井時,使用「一字型」鑽頭,採用衝擊方式舂碎岩石,注水或利用地下水,以竹筒將岩屑和水汲出。卓筒井的井徑僅碗口大小,井壁不易崩塌。古人還將大楠竹去節,首尾套接,外纏麻繩,涂以油灰,下至井內作為套管,防止井壁塌陷和淡水浸入。取鹵時,以細竹作汲鹵筒,插入套管內,筒底以熟皮作啟閉閥門,一筒可汲鹵數斗,井上豎大木架,用轆轤、車盤提取滷水。

    卓筒井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古代深井鑽鑿工藝的成熟。此後,鹽井深度不斷增加。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四川自貢鹽區鑽出了當時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深井——燊海井。

    在《天工開物?井鹽》當中也有著相應的描述:

    凡滇、蜀兩省遠離海濱,舟車艱通,形勢高上,其成脈即蘊藏地中。凡蜀中石山去河不遠者,多可造井取鹽。鹽井周圍不過數寸,其上口一小盂覆之有餘,深必十丈以外乃得鹵性,故造井功費甚難。

    其器冶鐵錐,如碓嘴形,其尖使極剛利,向石上舂鑿成孔。其身破竹纏繩,夾懸此錐。每舂深入數尺,則又以竹接其身使引而長。初入丈許,或以足踏碓梢,如舂米形。太深則用手捧持頓下。所舂石成碎粉,隨以長竹接引,懸鐵盞挖之而上。大抵深者半載,淺者月餘,乃得一井成就。

    蓋井中空閱,則鹵氣游散,不克結鹽故也。井及泉後,擇美竹長丈者,鑿淨其中節,留底不去。其喉下安消息,吸水入筒,用長縆(4)系竹沉下,其中水滿。井上懸橘槔、轆轤諸具,制盤駕牛。牛拽盤轉,轆轤絞緶,汲水而上。入於釜中煎煉,頃刻結鹽,色成至白。

    西川有火井,事奇甚。其井居然冷水,絕無火氣,但以長竹剖開去節,合縫漆布,一頭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緊對釜臍,注滷水釜中。只見火意烘烘,水即滾沸。啟竹而視之,絕無半點焦炎意。未見火形而用火神,此世間大奇事也。

    凡川、滇鹽井逃課掩蓋至易,不可窮詰。

    天工開物在井鹽篇的最後描述當中說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井鹽的開採方式導致了當其時的官府基本上很難有效發覺對方挖掘井鹽,從而出現相應的稅務問題……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5:36
第一二八章

    守城的防禦作戰在某個意義上,想要取得成功,其相應的準備越是完善,所能夠勝利的概率就越大。

    只不過正如戰爭史上的一個定律一樣,戰爭的勝利者,更多是犯錯更少的人一樣,守城一方同樣也要少犯錯誤。最起碼不要犯一些漏洞百出的錯誤。

    後世有一句話很有意思,那就是一個漏洞百出的防禦線,跟豆腐渣工程沒有太大區別。

    嘛,這個事情說的並不是戰爭,而是足球方面的後防線的情況。

    只不過這一點應用在古代的防禦作戰,也能夠通用的。

    守城作戰相對於野外作戰的防禦作戰體系,有著天然的地理因素,一個良好的城牆防禦體系有效地增加防禦成功的概率。

    但是這一點並不是必然的,若是敵人的矛頭更加鋒銳的話,己方的盾牌若是沒有足夠的防禦能力,一切也是無從談起。

    而在這一方面而言,雲中城作為一座郡城以及在這幾年時間內也進行多次加固修繕,在很多方面而言,應對本身並不算善於攻城作戰的匈奴人,其地利有益因素是非常強大的。

    而在城牆上向著匈奴人發射的排弩弩鏃,讓匈奴人的步兵部隊在兩百多米的距離,就開始付出相當慘重的代價才能夠繼續前進。

    而相對於秦軍在這個時候作戰,已經算得上有著一套初具規模以及有著一些起碼配套的戰場醫療體系,匈奴人在戰場急救方面,基本上就是一片空白。

    在某個意義上,忽視戰場急救體系發展的匈奴人,本身是缺乏這一方面的認識,而非真的是漠視匈奴同袍的性命。

    但是這一點想要發展起來的話,冒頓還沒有這一方面的認知,或者是說,在這一方面而言,冒頓就算是天縱奇才,也沒有可能會想到這一方面有著相當優勢的秦帝國,其執掌者張嘉師,會有著兩千多年之後的這方面的概念。

    冒頓是人不是神,他也不可能在這麼一個時代下,就能夠想到幾千年後才會成型的概念。

    張嘉師也不算是在穿越之前就清楚這一方面的概念,只不過是知道比較成熟的外科軍醫體系,對於一支軍隊的作用是相當巨大的。

    至於更多地東西,很抱歉,現在基本上就是憑藉青玉靈書的相關記載來整合出一套這個時期就能夠發展的科技的張嘉師,還真的不算太過於瞭解。

    ……………………………………………………分割線……………………………………

    後世的醫學模式當中,單純的醫療體系事實上已經逐漸成為一種新的體系,這個體系就是醫療保健系統。

    而在軍事上,軍隊的醫療保健系統也成為了一個發展趨勢。

    在這一方面而言,後世的美軍因為其科技水平以及相應的系統出現時間較早,可以說更早的形成一套算得上是引導性的新型軍隊醫療保健體系。

    ……

    在後世的冷戰結束後,美軍兵員縮減,體制改革及部分軍事基地關閉,使美軍衛生系統的醫療設施和醫務人員的數量相應減少,造成美軍人員及其家屬就醫困難。同時由於享受軍隊醫療保健福利的人數不斷增加,美國防部用於軍隊醫療保健的費用負擔日趨加重。美國本土的軍隊醫院在1997年減少了35%,但依靠美軍衛生服務體係獲得醫療保障的總人數僅減少9%。

    為有效解決軍隊醫療單位供給不足與實際衛生保健需求連續增長之間的矛盾,美國國會、國防部和多重性醫療保障體系制定了「全軍聯合保健計畫」。

    這項改革計畫的焦點集中於增加醫療保險選擇範圍,控制醫療成本和提高醫療衛生可及性,努力為810萬享受軍隊醫療保健福利的受益人提供最佳醫療服務。

    「全軍聯合保健計畫」是一個以區域管理為基礎的,服務於現役、退役及其家屬的醫療保健體系。它綜合陸、海、空三軍衛生保健資源,並輔以民間醫療服務網,為美軍的現役、退役軍人及其家屬和軍人遺屬提供醫療保健服務。

    「全軍聯合醫療保健計畫」分為主體型、補充型和標準型三種類型。軍隊醫療保健受益人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不同的醫療保健計畫。全軍聯合醫療機構是提供醫療保健服務的主體單位,輔以與軍隊簽訂合同關係的民間醫療機構服務網。

    通常的情況下,軍隊醫療機構提供大部分醫療服務;對有些病症,可由軍隊醫療主管機構安排到規定的民間醫院或診所進行檢查和診治。

    在一個時間段內,美軍現有75所醫院和醫療中心,461個醫療診所,各類醫務人員13萬人。

    但整個美軍的醫療保障體系,則包括軍隊醫院的18萬張床位,退伍軍人事務部所屬的19萬張床位和「國家災害醫療系統」的10萬張床位。

    國防部所屬的800多萬醫療受益者包括139萬現役軍人、88萬國民警衛隊和預備役部隊以及500多萬退伍軍人及其家屬,都可以在這三個系統免費就近就醫。軍隊醫院的床位65%供軍人使用,35%用於軍人家屬。退伍軍人事務部目前有專門為退伍軍人服務的醫院163所、康復中心206所,福利院43所,療養院137所,其工作人員近18萬。

    在退伍軍人的衛生保健服務方面,美國形成了以聯邦政府為主,地方政府為輔,社會團體參與監督,其他部門相互配合的運行體系。退伍軍人事務部的預算每年近600億美元,其中250億美元用於醫療服務,33億美元用於福利補貼。

    美軍軍隊醫療保健體系

    冷戰結束後,美軍兵員縮減,體制改革及部分軍事基地關閉,使美軍衛生系統的醫療設施和醫務人員的數量相應減少,造成美軍人員及其家屬就醫困難。同時由於享受軍隊醫療保健福利的人數不斷增加,美國防部用於軍隊醫療保健的費用負擔日趨加重。美國本土的軍隊醫院在1997年減少了35%,但依靠美軍衛生服務體係獲得醫療保障的總人數僅減少9%。

    為有效解決軍隊醫療單位供給不足與實際衛生保健需求連續增長之間的矛盾,美國會、國防部和多重性醫療保障體系制定了「全軍聯合保健計畫」。這項改革計畫的焦點集中於增加醫療保險選擇範圍,控制醫療成本和提高醫療衛生可及性,努力為810萬享受軍隊醫療保健福利的受益人提供最佳醫療服務。「全軍聯合保健計畫」是一個以區域管理為基礎的,服務於現役、退役及其家屬的醫療保健體系。它綜合陸、海、空三軍衛生保健資源,並輔以民間醫療服務網,為美軍的現役、退役軍人及其家屬和軍人遺屬提供醫療保健服務。「全軍聯合醫療保健計畫」分為主體型、補充型和標準型三種類型。軍隊醫療保健受益人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不同的醫療保健計畫。全軍聯合醫療機構是提供醫療保健服務的主體單位,輔以與軍隊簽訂合同關係的民間醫療機構服務網。通常情況下,軍隊醫療機構提供大部分醫療服務;對有些病症,可由軍隊醫療主管機構安排到規定的民間醫院或診所進行檢查和診治。

    醫療保健機構的數量和實力

    美軍現有75所醫院和醫療中心,461個醫療診所,各類醫務人員13萬人。但整個美軍的醫療保障體系,則包括軍隊醫院的18萬張床位,退伍軍人事務部所屬的19萬張床位和「國家災害醫療系統」的10萬張床位。國防部所屬的800多萬醫療受益者包括139萬現役軍人、88萬國民警衛隊和預備役部隊以及500多萬退伍軍人及其家屬,都可以在這三個系統免費就近就醫。軍隊醫院的床位65%供軍人使用,35%用於軍人家屬。退伍軍人事務部目前有專門為退伍軍人服務的醫院163所、康復中心206所,福利院43所,療養院137所,其工作人員近18萬。

    在退伍軍人的衛生保健服務方面,美國形成了以聯邦政府為主,地方政府為輔,社會團體參與監督,其他部門相互配合的運行體系。退伍軍人事務部的預算每年近600億美元,其中250億美元用於醫療服務,33億美元用於福利補貼。

    作為一支職業化軍隊,美軍歷來重視軍人的醫療福利待遇。美國法律規定,現役軍人及其家屬均可享受免費醫療保健服務。凡在服役期間患病或病情加重的退役軍人均可享受由退伍軍人事務部所屬醫院或與其有合同關係的其他醫療機構提供的終生免費醫療服務。因公死亡人員和因公完全或永久性致殘的退伍軍人的家屬也享受免費醫療服務。

    官兵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在本地的醫院進行體檢,只要提出報告,就可以指派一位軍醫或民間醫生為其服務;可以在任何一所軍隊醫院(三軍所有醫院)就醫。如果指定醫院不能提供必須的醫療服務,將被推薦到自己想要去的任何醫院就醫。

    美國為全部現役軍人及其家屬購買了醫療保險和生命保險,軍人及其家屬均有兩種醫療保險卡,即普通醫療卡和牙醫卡,持卡者可以到軍隊醫院,也可以到醫療保險能支付的地方醫院就醫,而醫療費用則由醫療保險組織向醫療服務機構支付,軍人及其家屬不用花一分錢。

    按照退伍軍人事務部現行的制度規定,服滿現役2年以上或在戰場執行任務6個月以上者,均可終身享受免費醫療。戰爭中死亡人員的子女,在26歲以前可免費就醫。美國防部已在2006年將三軍醫療保障範圍(醫療保險)擴大到動員的預備役軍人和家庭。

    美軍的醫療保險模式從本質上說,是一種集提供醫療服務和經費管理為一體的管理型醫療保險模式。其特點是保險組織直接參與醫療服務機構的管理。

    在美國這種由醫療服務機構、醫療組織和醫療保險參加者組成的醫療體系中,管理型醫療保險模式發揮了一定協調作用。病人按規定程序找指定的醫療服務提供者治病時,可享受優惠。醫療保險組織將對醫生的行醫過程進行複查,醫生在做一些重大手術或為病人提供服務之前需要得到保險組織的批准。同時,每個病人每次看病的費用設有上限,病人獲得的額外服務將從有限的額度中扣除。

    ……

    這種醫療保障體系,對於張嘉師而言,是一種可望而不可即的存在。

    先不說這種醫療體系在有效的通信手段缺乏的情況下,會出現什麼亂子,光是一些細節上的問題,張嘉師就不知道有什麼方式可以解決。

    比如說一個秦軍官兵家屬的身份證明,以及這個秦軍官兵家屬的數量,都是需要權衡的存在。

    在眼下的秦帝國當中,張嘉師不認為沒有當過兵的人會比起當過兵的人少多少。這一點主要是基於戰亂以及因為戰亂而導致的人口嚴重流失有著密切的關係。

    這麼一來,恐怕這都夠得上全民醫療保障體系的發展了。

    而相比起這個「細節」,秦帝國眼下並沒有發展出這個醫療保障體系的基礎,其根本就是醫務人員的嚴重不足。

    這個還真的不是在短時間,甚至是張嘉師在有生之年就能夠解決的問題。

    第一點,秦帝國眼下的識字率依舊是一個無比坑爹的情況,想要發展出一個比較完善的醫療人員培訓體系,人員的識字率必然是一個無法跨越的問題。

    誠然,歷史上的赤腳郎中,其識字率不一定會太高,也是一個事實,但是這一個情況對於秦帝國而言,可真的不是好事情,再說解決識字率的問題,已經在張嘉師心中成為了一個既定國策。之所以沒有實行,最主要的還是因為沒有時間以及無法投入太多的相應資源來解決這個方面你的問題。

    第二點,則是醫療人員的發展,還受限於技術水平。

    也許在一些方面而言,秦帝國這個時候的內科水平已經足以滿足一些需要,但是在軍事上,張嘉師還真的無法指望內科的治療方式能夠滿足一切需要,因為一個情況根本無法一概而論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5:36
第一二九章

    張嘉師認為一句話很有道理,那就是磨刀不誤砍柴工,在有著相應的基礎下大力發展醫學體系,這一點無論是對於秦帝國的軍事體系亦或者是國家醫療保健的發展,都有著很大的幫助。

    很可惜的是,張嘉師面對著基礎缺乏的情況,他不得不認為這可不是幾年,甚至是十幾年的時間就能夠解決的問題。

    張嘉師並沒有想到的是,即使是在日後因為對匈奴的戰爭取得了主動權之後,包括醫務人員的發展體系在內的計策得到了逐漸的推行,但是秦帝國在醫療體系的發展,真正奠定基礎的是嬴秀繼位之後。

    張嘉師以及嬴秀之前的君主,在這一方面的發展雖然不至於說毫無進展,但是因為很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包括嬴秀之前的兩位君主在這一方面的投入採取凍結的方式,最終讓本來已經初具規模的醫療體系發展,最終只能夠在嬴秀時期才能夠真正的奠定基礎。

    而在這一方面而言,事實上也不能夠怪當其時的秦帝國中樞階層太多,因為即使是張嘉師,都沒有想到過在這一方面的投入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概念。

    秦帝國想要發展出比較廣泛體系的醫療保健系統,成本的投入比率事實上遠超後世。

    這一點主要是從當其時的人員培訓成本以及醫療成本為主體的大量支出,最終讓秦帝國在這一方面的財政壓力越發巨大。

    而同樣的,因為一些額外的問題,比如說一些人的鑽營空子,甚至是夥同一些官員在這一方面蠶食本身並不算太過充足的資源,最終導致了秦帝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不得不凍結在這一方面的投入。

    而事實上,恰好是秦帝國在這一方面的發展只不過是有著一個較為原始的起步,否則的話,秦帝國選擇凍結在這一方面的投入,恐怕會引發更多地問題。最終會導致秦帝國經歷將近兩百年的醫療體系的發展,毀於一旦。

    ……

    也許在另外一個方面而言,張嘉師的思維方式太過跳躍性,因為張嘉師即使是在這一方面做出了相應的指引,並且成功的開創了一個先河,但是秦帝國的情況並不比後世,而且在另一方面而言,張嘉師忽視了醫療保健的想要較為有效的發展,還需要另外一個幫助。

    那就是醫療保險。

    醫療保險,傳統意義上就是指由特定的組織或機構經辦,通過帶強制執行的政策法規或自願締結的契約,在一定區域的一定參保人群中籌集醫療保險基金。

    醫療保險起源於西歐,可追溯到中世紀。隨著資產階級革命的成功,家庭作坊被大工業所取代,出現了近代產業隊伍。由於工作環境的惡劣,流行疾病、工傷事故的發生使工人要求相應的醫療照顧。可是他們的工資較低,個人難以支付醫療費用。

    於是許多地方的工人便自發地組織起來,籌集一部分資金,用於生病時的開支。但這種形式並不是很穩定,而且是小範圍的,抵禦風險的能力很低。18世紀末19世紀初,民間保險在西歐發展起來,並成為國家籌集醫療經費的重要途徑。

    這一個情況可以說是醫療保險的一個雛形。

    而後世的醫療保險具有社會保險的強制性、互濟性、社會性等基本特徵。因此,醫療保險制度通常由國家立法,強制實施,建立基金制度,費用由用人單位和個人共同繳納,醫療保險金由醫療保險機構支付,以解決勞動者因患病或受傷害帶來的醫療風險。

    在後世,醫療保險的模式主要有五種,而這五種模式的利弊都算是比較明顯的。

    第一種是德國的社會保險模式:

    德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醫療保險制度的國家,其特點是:醫療保險基金社會統籌、互助共濟,主要由僱主和僱員繳納,政府酌情補貼。

    醫療保險制度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按照保險原則為解決居民防病治病問題而籌集、分配和使用醫療保險基金的制度。它是居民醫療保健事業的有效籌資機制,是構成社會保險制度的一種比較進步的制度,也是後世應用相當普遍的一種衛生費用管理模式。

    後世西方國家社會保險制度的建立,大多是從醫療保險起步的。醫療保險始於1883年德國頒布的《勞工疾病保險法》,其中規定某些行業中工資少於限額的工人應強制加入醫療保險基金會,基金會強制性徵收工人和僱主應繳納的基金。這一法令標誌著醫療保險作為一種強制性社會保險制度的產生。

    而因為在1929~1933年世界性經濟危機後,醫療保險立法進入全面發展時期,這個時期的立法,不僅規定了醫療保險的對象、範圍、待遇項目,而且對與醫療保險相關的醫療服務也進行了立法規範。目前,所有發達國家和許多發展中國家都建立了醫療保險制度。

    在這之後,德國國民按收入的一定比例交納保險金,高收入者多交,低收入者少交,無論交多少,有病都能得到治療。月收入低於610馬克的工人,保險費全部由僱主承擔,而失業者的醫療保險金大部分由勞動部門負擔。18歲以下無收入者和家庭收入低於一定數額的,可免交某些項目的自付費用。

    而根據相應的數據顯示,這種模式是相對而言最為廣泛的,在當其時有一百多個國家採取並且實施。

    第二種是美國的商業保險模式:

    這種模式的主要特點是參保自由,靈活多樣,有錢買高檔的,沒錢買低檔的,適合的多層次需求。

    美國實行以自由醫療保險為主、按市場法則經營的、以盈利為目的的制度,往往拒絕接受健康條件差、收入低的居民的投保,因此其公平性較差。

    這種模式同時造成其總醫療費用的失控,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4%,是世界上最高的,但同時仍有3000萬人得不到任何醫療保障。

    第三種是加拿大的全民保險模式:

    這種模式的特點是政府直接舉辦醫療保險事業,老百姓納稅,政府收稅後撥款給公立醫院,醫院直接向居民提供免費或低價收費服務。保險內容覆蓋所有必需的醫療服務,醫藥適當分離。除特殊規定的項目外,公眾免費享受所有其它基本醫療保險。

    同時,該國也鼓勵發展覆蓋非政府保險項目的商業性補充醫療保險。凡非政府保險項目均由僱主自由投資,其所屬僱員均可免費享受補充醫療保險項目。

    不過,加拿大國家醫療保險制度目前也面臨著改革。報導介紹,1991年,加拿大衛生費用佔gdp份額達到10.1%,列世界第2位。衛生資源浪費、醫療費用無限度增長困擾著加拿大政府。

    第四種則是新加坡的儲蓄保險模式:

    這種模式的特點是強制性較強以及相對的平等性較高。

    因為按照新加坡法律規定,必須把個人消費基金的一部分以儲蓄個人公積金的方式轉化為醫療保險基金。這部分的繳交率為職工工資總額的40%,僱主和僱員分別繳納18.5%和21.5%。國家則設立中央公積金,分擔部分費用。

    此外,政府還撥款建立保健信託基金,幫助貧困國民支付服務費。新加坡的所有國民都執行統一的醫療保健制度,政府高級官員和一般僱員享受同樣的醫療保健服務。

    ……

    而後世張嘉師穿越之前所在的國家,也有著自己的一套醫療保障體系。

    中國在五十年代初建立的公費醫療和勞保醫療統稱為職工社會醫療保險。它是國家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保險的重要項目之一。

    中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是該國醫療保險的組成(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之一,是為補償勞動者因疾病風險遭受經濟損失而建立一項社會保險制度。

    這種醫療保險方式,主要是通過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建立醫療保險基金,參保人員患病就診發生醫療費用後,與醫療保險經辦機構給與一定的經濟補償,以避免或減輕勞動者因患病、治療等所承受的經濟風險。

    中國的醫療保險實施四十多年來在保障職工身體健康和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這種制度已難以解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職工基本醫療保障問題。

    1988年,中國政府開始對機關事業單位的公費醫療制度和國有企業的勞保醫療制度進行改革。1998年,中國政府頒布了《關於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開始在全國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的原則,將社會保險和儲蓄保險兩種模式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了「橫向」社會共濟保障和「縱向」個人自我保障的有機結合,既有利於發揮社會統籌共濟性的長處,也有利於發揮個人帳戶具有激勵作用和制約作用的優點,比較符合我國的國情,容易為廣大職工接受。這種醫療保險模式,符合中國國情,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醫療保險制度。

    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原則上實行地市級統籌。基本醫療保險覆蓋城鎮所有用人單位及其職工;所有企業、國家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其他單位及其職工必須履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的義務。用人單位的繳費比例為工資總額的6%左右,個人繳費比例為本人工資的2%。單位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一部分用於建立統籌基金,一部分劃入個人賬戶;個人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計入個人賬戶。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分別承擔不同的醫療費用支付責任。統籌基金主要用於支付住院和部分慢性病門診治療的費用,統籌基金設有起付標準、最高支付限額;個人賬戶主要用於支付一般門診費用。

    為保障參保職工享有基本的醫療服務並有效控制醫療費用的過快增長,中國政府加強了對醫療服務的管理,制定了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診療項目和醫療服務設施標準,對提供基本醫療保險服務的醫療機構、藥店進行資格認定並允許參保職工進行選擇。為配合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國家同時推動醫療機構和藥品生產流通體制的改革。通過建立醫療機構之間的競爭機制和藥品生產流通的市場運行機制,努力實現「用比較低廉的費用提供比較優質的醫療服務」的目標。

    在基本醫療保險之外,各地還普遍建立了大額醫療費用互助制度,以解決社會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之上的醫療費用。國家為公務員建立了醫療補助制度。有條件的企業可以為職工建立企業補充醫療保險。國家還將逐步建立社會醫療救助制度,為貧困人口提供基本醫療保障。

    ……

    張嘉師不知道醫療保險制度的詳情,在某個意義上一廂情願的以國家財政作為保障主體,這一點毫無疑問的是一個錯誤。因為秦帝國在之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為此支付的是一個性價比完全不成比例的高昂代價。

    最終,也就是因為如此,秦帝國在嬴秀之前的兩位君主的眼中,這種制度最終凍結,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而張嘉師並沒有想到的是,在某個意義上,這個世界的秦帝國歷史上,被評價與他幾乎是並稱的明君的嬴秀,在恢復了這方面的投入之後,最終選擇的是一種將近他穿越之前的醫療保險方式,最終成功的發展出一個醫療保險體系,繼而讓張嘉師在醫療保健系統的構想,真正的得到發展基礎,可以算是功不可沒的存在。

    若是張嘉師知道這麼一個情況,說不定會對自己的認知有些無奈的想法吧。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5:36
第一三零章

    張嘉師不是不知道有些事情真的不能夠想當然。只不過,並不算是在這方面精通甚至是只不過粗略理解的張嘉師,一來沒有想到一些事情的因勢利導的發展情況,二來則是在這個時候基本不可能存在能夠在這些方面,能夠跟他交流甚至是給予指導的人存在。

    白起雖然是跟張嘉師的靈魂「融合」了,只不過他更多的是在軍事方面以及一些張嘉師能夠瞭解的事情上給予張嘉師建議。

    在很多情況下,張嘉師所遇到的難題,對於白起來說,大部分對於他來說,同樣也算是難題。

    也許在軍事層面的發展,白起能夠憑藉自己的專業性的能力給予張嘉師相對而言比較正確的建議。

    就好比是在白起跟張嘉師的靈魂交匯之初,白起就相當強調一點,那就是在張嘉師自身缺乏足夠的實力基礎之前,最好不要將一些「王牌」提前暴露出去。

    比如說白起認為若是張嘉師將後世的騎兵部隊的標準裝備提前曝光的話,那麼對於張嘉師而言,根本沒有一絲一毫的好處之餘,甚至是可以說弊大於利。

    張嘉師在之後也能夠想到白起為何會在這方面給予他這樣的意見,因為若是他在沒有掌握足夠的實力之前,將自己能夠掌握的力量暴露出去,那麼對於他而言,也許還會得到一些先機,但是更多地,別人同樣也會知道這樣的底牌,同時能夠輕鬆的武裝自己。

    尤其是在騎兵裝備而言,張嘉師一直在這麼兩年的時間才逐漸發展起不到十萬人,但是卻算得上是大秦帝國新型編制的新式裝備的騎兵部隊。

    張嘉師很清楚,這十萬人不到的新式騎兵部隊,若是在匈奴人的主動進攻下,依舊無法乘機大量殺傷匈奴人,甚至是重創對方的話,若是讓匈奴人普及這種騎兵裝備,對於秦帝國而言,很有可能就是滅頂之災。

    也許,更有可能會發展成雙方之間的消耗作戰,但是這一點對於眼下的秦帝國而言,依舊是一個很慘重的情勢。

    畢竟眼下的秦帝國百廢待興,很多事情都只能夠逐漸恢復而無法進行飛速的恢復性發展。

    在這個前提下,跟匈奴人進行騎兵部隊的消耗作戰,無疑是非常愚蠢的事情,再者,在騎兵部隊的發展上,匈奴人本身就有著非常巨大的優勢,這一點是張嘉師以及秦帝國,甚至是在始皇帝時期都無法輕視的。

    而即使是進行相應的軍備競賽,也不見得眼下元氣大傷的秦帝國能夠輕鬆完成這樣的競賽。

    秦帝國跟他固然是可以什麼都不做,但是這麼一來,若是等匈奴人回覆這一次大戰的損失,而實力更加是有著強橫的發展的情況下,那麼下一次匈奴人的入侵,就不是能夠輕鬆解決的情況了。

    張嘉師不想這個情況出現,那麼這一次秦匈之間的對決,將會是雙方之間的一個非常巨大的轉折點。

    這個轉折點對於匈奴人以及秦帝國,甚至是遠超於之前的河套陰山之戰。

    ……

    張嘉師自己也不是一個喜歡獨斷專行的人,但是在缺乏足夠的對應性基礎甚至是相關例子的理解下,張嘉師更多的只能夠自己一人去完成一些事情甚至是秦帝國國策的思考。

    其中,張嘉師在普及教育方面的想法,更多的就是自己一個人的考量。

    他並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在這一方面的考量,會讓秦帝國在一段時期內,陷入一些不算太好的問題當中。

    也許,張嘉師更應該知道,在一些事情上想當然的下場。

    ………………………………………………分割線…………………………………………

    後世的階層觀念,在張嘉師穿越之前就有著一個相關的思路體系。

    這個思路體系就是xx主義是人類文化進程的最高級發展方式。

    這個xx主義,也可以用一個形容詞來進行描述,這個形容詞就是烏托邦。

    烏托邦(utopia)本意為「沒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

    其延伸意義為還有理想,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其中文翻譯也可以理解為「烏」是沒有,「托」是寄託,「邦」是國家,「烏托邦」三個字合起來的意思即為「空想的國家」。

    烏托邦的原提出者是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

    空想社會主義的創始人托馬斯?莫爾在他的名著《烏托邦》(全名是《關於最完全的國家制度和烏托邦新島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書》)中虛構了一個航海家——拉斐爾?希斯拉德航行到一個奇鄉異國「烏托邦」的旅行見聞。在那裡,財產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實行著按需分配的原則,大家穿統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廳就餐,官吏是公共選舉產生。他認為,私有制是萬惡之源,必須消滅它。

    而與此相對的是,在文藝復興思潮的人文主義氛圍影響下,與托馬斯?莫爾同時代有相當一批人探索過這種思想,但一般認為莫爾為空想社會主義第一奠基人。不過在莫爾的時代並無「社會主義」這個詞,「社會主義」一詞是19世紀初聖西門創造的。

    與「xx主義」源自中世紀拉丁語詞「市民公社」的情形類似,「社會主義」一詞的拉丁語源,是中世紀時代的「社會」這個拉丁語詞。

    空想社會主義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16世紀至17世紀、18世紀和19世紀初,共經歷了300多年。三個階段的社會和歷史條件各不相同,無產階級的發展水平也不同。

    16世紀至17世紀,空想社會主義者提出了「實行公有制」、「人人勞動、按需分配」等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但對社會主義的設想還僅僅只是一個粗糙而簡單的輪廓而已。

    18世紀,這時期的空想社會主義者開始對社會主義進入理論探討和論證階段,並用「法典」形式作出明確規定;對資本主義私有制進行了批判,認為私有制引起經濟上的不平等、進而導致政治上的不平等;當具備初步的階級觀點後,主張實行絕對平均主義的、斯巴達式的**;在設計未來理想社會時,以農村公社和手工工廠為原型,主張在封建制度崩潰後,在農村公社和手工工廠的基礎上建立社會主義;贊同君主制、終身制、家長制等。

    19世紀30和40年代,空想社會主義發展的頂峰時期。由於英國的工業革命在歐洲大陸迅速發展,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這時期空想社會主義者對資本主義的社會制度、政治制度和道德觀念進行了批判;理論上,提出政治制度的基礎是經濟狀況,指出私有制產生階級和階級剝削;設計未來理想社會主義制度時以大工廠為原型,完全拋棄了平均主義和禁慾主義。

    19世紀早期,出現了空想社會主義著名代表人物,他們是法國的聖西門(空想社會主義的創始人)、傅立葉(空想社會主義的領導者)和英國的歐文。他們深刻揭露了資本主義的罪惡,對未來的理想社會提出許多美妙的天才設想。

    他們企圖建立「人人平等,個個幸福」的新社會。這些思想對啟發和提高工人覺悟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空想社會主義只是一種不成熟的理論,反映了正在成長中的無產階級最初的、還不明確的願望。

    後世的人認為,他們不能揭示資本主義的根本矛盾和發展規律,不懂得階級鬥爭,不認識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所以他們的社會主義只能是一種無法實現的空想。當無產階級成長為獨立的政治力量,就需要有一個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革命理論來代替它。

    科學社會主義誕生前存在的、無產階級先驅者的不成熟的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空想社會主義產生於16世紀,終結於19世紀30~40年代,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和成長時期剝削者與被剝削者間對立的反映,是在理論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現代無產階級先驅者的思想體系。它分三個階段。

    16、17世紀的空想社會主義,主要特點是:對未來的理想社會制度只是一種文學描述;提出社會主義(或**)的基本原則,如公有制、人人勞動、按需分配等,但還是一個粗糙而簡單的輪廓;在設計未來理想社會方案時以手工工場為原型。這時期的空想社會主義者以莫爾、閔采爾為代表。

    18世紀的空想社會主義,主要特點是:認識進入理論探討和論證階段,並用「法典」的形式作出明確的規定,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探索,對私有制、特別是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批判,對私有制引起的經濟上的不平等,進而導致政治上的不平等的論述,對過去所有的國家制度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並為富人服務的分析等,已經接近歷史的實際;有了初步的階級觀點,絕對平均主義的、苦修苦煉的、禁慾主義的、斯巴達式的**是其突出特點;在設計未來理想社會的藍圖時,以農村公社和手工工場為原型。這時期的空想社會主義者以摩萊裡、巴貝夫為代表。

    19世紀初期的空想社會主義,是空想社會主義發展到頂峰的時期,其主要特點是:批判矛頭直接對準資本主義制度;理論上提出了經濟狀況是政治制度的基礎,私有制產生階級和階級剝削等觀點,並用這種觀點去分析歷史和現狀,從而預測到資本主義制度的剝削本質;在設計未來社會藍圖時以大工廠為原型,完全拋棄了平均主義和苦修苦煉的禁慾主義,使社會主義成為一種具有高度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會。這時期的空想社會主義者以聖西門、傅立葉和歐文為代表。

    他們甚至進行了社會實驗,1824年歐文在美國印第安納州買下1214公頃土地,開始新和諧移民區實驗,但實驗以失敗告終,而歐文也因此破產。

    ……

    空想主義者的歐文,其名字叫做羅伯特?歐文,在管理學方面有著非常獨到而且有效率的見解,也被稱之為「現代人事管理學之父」。

    而且其在教育方面也是一個先行者,因為就是他,正式提出學前教育的觀念並且賦予實施。

    但是在另外一方面,其空想主義者的想法,以及「新和諧公社」的創立,卻讓其破產了:

    「新和諧公社」的建立,引起了全世界注意,人們從世界各地紛紛趕來。想看一看這個公社是如何「和諧」的,尤其是處於被壓迫、被剝削境地的勞動者更是帶著驚奇、帶著羨慕、帶著希望,如潮水般湧來。他們也希望在這個公社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甚至連當時著名的科學家如美國費城科學院院長威廉?麥克留爾、經濟學家和博物學家約西亞?華倫等人也紛紛前來,熱情參加和諧公社的建設。

    「新和諧公社」的建立是這樣的吸引人,以至於除贊成者對之大加讚揚外,連反對者也眾口一辭、連聲感嘆。

    但是,「新和諧公社」並不是與世隔絕的。它處在整個資本主義的重重包圍之中。而且,來參加公社的人形形色色,抱有各種目的,有著各種想法,所以,社員之間不久就產生了各種矛盾,變得不像預想的那麼「和諧」了。

    更何況,其總設計師歐文的建設理論也有致命的弱點,按照歐文的理論,公社成員的活動目的只要滿足本社成員的需要就可以了,所以導致公社產品成品缺少,生產少,消費多,產生矛盾。因成員覺悟水平不一,導致腦力勞動者日趨增多,而體力勞動者日漸減少,以致於技術工和一般工人匱乏,工廠、作坊經常停產關門,甚至連當時最先進的機器也不得不閒置起來,如公社的一家染坊能與當時美國最完善的染坊相抗衡,但都無活可干,一個紡織廠每天能生產400磅棉紗、一個麵粉廠每天能生產60桶麵粉,都不得不時時停工。還有一塊大到3600英畝的麥田因缺少足夠的勞動耕種而收入微薄。這種情況,使歐文自己再也沒有錢來補貼公社的逐日虧損了。四年以後,「新和諧公社」終於宣告了破產。

    ……

    而在某一方面而言,也就是因為新和諧公社最終的失敗結果,才導致空想社會主義最終被歷史淘汰。

    而這也算得上是想當然的事情最終沒有什麼好結果的典型例子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5:36
第一三一章

    匈奴在某個意義上,算得上是第一個真正對漢民族有著根本威脅性的遊牧民族。

    而比較諷刺的是,匈奴人在後世的很多資料當中,都有著作為「夏朝」遺民的稱呼。換句話說,漢民族跟匈奴人的多次大戰,其指揮官在很多方面而言,跟民族英雄真的不搭邊了。

    因為這本身就是華夏民族與匈奴人之間的一次次內部碰撞。

    而在另外一個方面而言,東胡這個有漁獵為主,但是也有一定的遊牧文化的民族,正好算得上是一個對於華夏民族而言,真正的外族。

    而在華夏民族的歷史發展當中,很多時候就是對外擴張的歷史進程。

    而比較明確的對外擴張之旅,亦或者是有著真正的文字記錄,而非僅僅憑藉傳說的對外擴張,則是從商朝開始。

    而就在這個時候,華夏民族就正式需要面對四個外敵的存在。

    其中這四個外敵,分別就是東夷,南蠻,西戎以及北狄。

    而這種觀念主要出自《禮記王制》:「東曰夷、西曰戎、南曰蠻、北曰狄」。

    ……

    東夷,是中國****時期,中原人對黃河流域下游(青、兗、徐三州)居民的總稱。最先在夏商朝期稱為「夷」,不帶有外族觀念,只是作為部落聯盟的稱呼,考古上有一種觀點認為,東夷是指自後李文化始至岳石文化的承載者。

    東夷又稱夷方,不同時期指不同群體,早期東夷是華夏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周朝時的特指山東膠東和膠西外族,東夷則變成古漢族對東方非民族的泛稱。秦漢以後,東夷多指居住於中國東方的朝鮮半島、日本列島及琉球群島等地的外族或中國東北的少數民族。

    東夷不是特定的一個民族群體,所指代的概念隨著中原王朝疆域的變化而屢屢變化。到了周朝,肅慎也被歸入東夷的範圍。再往後,日本和朝鮮也被歸入東夷。東夷並非民族概念,而是對生活在東方的不同民族的統稱,他們有著不同的文化、習俗、語言、種族、傳統和起源。

    早期東夷中有許多部族屬於華夏族群。但商周時期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夷實際是大或者人字,因此以夷字「從大從弓」認定夷字為弓箭手之說可能是漢代人穿鑿附會而來。

    而先秦時期的東夷,據後世史料記載和考古發現,商與東夷發生過多起戰爭,殷商多次征討東夷使得元氣大傷,最終被周趁機攻滅,周也與東夷頻繁戰爭。

    夏朝有沒有與東夷交戰的記錄,在後世並沒有明確的記載,而有一種說法是,夏朝的領土與東夷並不接壤。

    據說東夷人最早發明弓箭,擅長射箭。距今4600至3300年的龍山文化時期東夷骨刻文中已經發現了類似人背弓形的「夷」字,「從大從弓」有了原始依據。

    夷的族稱,今所見為當時確證的,以甲骨卜辭關於屍(夷)方的記錄為最早;古籍記載則夏代的東方已有眾多夷人的方國部落。

    《後漢書?東夷傳》說:「夷有九種,曰畎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鳳夷、陽夷。」這九種夷都見於古本《竹書紀年》關於夏朝與東方諸夷關係的記載。實際上,「九」僅言其多,不必拘泥於九種。《竹書紀年》所載,夏代還有淮夷、藍夷;《尚書?禹貢》記載兩河之間的冀州有鳥夷;青州在泰山以東至海有嵎夷、萊夷;青州南部至淮河有淮夷;淮南與淮海之間揚州也有鳥夷(一作島夷)。《禹貢》成書於戰國,或亦保存了夏代民族的名稱。

    甲骨卜辭對於商朝東方與東南方的夷人,寫作人方和屍方。前者像人側立之形,釋為「人方」,後二者均像人蹲踞之形,與夏人危坐不同,釋為「屍方」。

    後世甲骨文學界認為作為族稱,兩者都是夷的假借字。然而有的學者認為「人方」指商東南方淮水流域靠海一帶和山東半島靠海一帶;有的學者認為人方與屍方是同一稱謂的不同寫法,都是指商東方與東南方的諸夷。郭沫若先生說:「屍方當即東夷也。征屍方所至之地有淮河流域者,則殷代之屍方乃合山東之島夷與淮夷而言。」

    帝辛時期,東夷叛亂,商朝派大軍征伐。這在文獻中屢有記載,如《左傳》昭公四年云:商紂為黎之搜,東夷叛之。又如同書昭公十二年曰:紂克東夷而隕其身,把對東夷的戰爭,說成商紂王失國身亡的原因,足見商紂對東夷的戰爭,使商王朝的實力消耗很大。當週武王率師打到牧野時,商紂王才倉促調遣軍隊應戰。這些軍隊久困戰場,無心戰鬥,前徒倒戈,終於導致商王朝的滅亡。

    西周金文才正式出現了「東夷」的稱謂。在整個西周時期,東方諸夷都是周王朝的勁敵。文獻記載周對東方的戰爭,不同時期出現了東夷、淮夷、南淮夷、南夷等不同稱謂,這些稱謂,實際上反映了周王朝不同時期對東方勁敵用不同地理方位概括。西周前後兩三個世紀觀念上的變化,造成了現在研究工作辨析的困難。學術界對西周時期東夷、淮夷、南淮夷到底指哪些地區的部落與方國,有著不同的看法。

    據後世《西周金文所見東夷、淮夷、南夷、南淮夷比較表》統計,西周早期僅見有「東夷」,周公、成王東征的對象金文中記載都概稱為東夷,而《史記?周本紀》說:「召公為保,周公為師,東伐淮夷,殘奄,遷其君薄姑。」《魯周公世家》說:「管、蔡、武庚等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興師東伐……寧淮夷東土。」

    周公,成王東征雖涉及淮夷,而主要是在山東省境,此為東夷起源的地區,也是夏、商時東方諸夷的核心地區。金文為當時實錄,西周早葉以東夷概稱東方諸夷部落與方國,而淮夷包括即在其中。

    周公,成王東征以後,今山東省境內的東夷勢力一蹶不振,且周王朝封太公於齊,封周公子魯以鎮東方。到西周中葉淮夷在淮河地區興起,成為東夷中勢力最強的一支。據上引張懋鎔的《比較表》第二欄,西周中期金文只見有淮夷,反而不見東夷的記錄。說明成康以後,周王朝與東方諸夷的關係,主要對手是淮夷,因而又以淮夷概稱東方諸夷部落與方國了。文獻記載多為後世追敘,關於周公、成王東征的記載,蓋成於成康以後,所以依周中期的觀念,反以淮夷概稱東夷了。

    到了西周晚葉,夷王時期《禹鼎》復見淮夷與東夷並舉,而淮夷居前;厲王時器《鐘》又有南夷與東夷並見,而南夷居前。周晚葉的南淮夷、東夷各指哪些地區的部落與方國,可在東夷與西周的關係中去辨析。總之,一直到春秋戰國時期,文獻中關於東夷的軍事活動已涉周雒邑畿甸地區,然而其分佈範圍,都沒有超出海岱與淮河流域。

    而關於東夷的相應記載,則是引起了一個人的平反,這個人就是千古著名的紂王。

    後世的某個偉人認為:「其實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經營東南,把東夷和中原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有功的。帝辛伐徐州之夷,打了勝仗,但損失很大,俘虜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虛進攻,大批俘虜倒戈,結果商朝亡了國。」

    而除了這個偉人之外,還有不少人質疑紂王的相關記載,即使是古代,也出現這樣的人:

    這些對帝辛肆無忌憚的抹黑,早就引起一些有識之士的置疑與反駁。在現存的典籍記載中,首先旗幟鮮明地指出這一點的,是孔子著名的大弟子子貢。

    針對一擁而上抹黑帝辛的現象,子貢一針見血地指出:帝辛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子貢作為孔門弟子中政治成就最高的人,「常相魯衛」,以其豐富的政治經驗和敏銳的政治感覺,一語道破了「千年積毀」現象的本質:「天下之惡皆歸焉」,所有的曾經見過的罪惡和所有的人們能想像到的罪惡,都「歸」於帝辛的頭上。所以「君子惡居下流」,千萬別當失敗者,其結果是極其可悲的。在中國歷史上,亡國之君的下場都極可憐,但象帝辛這樣被肆意抹黑的卻絕無僅有。

    宋人羅泌在《桀紂事多失實論》中認為:「帝辛大造宮殿,建酒林肉池,寵信女色,囚禁賢人,殘害忠實等罪惡,與桀的罪惡如出一轍,凡桀的罪,就是帝辛的罪,桀受不分,這些都是出於模仿。」

    翻開《尚書》、《史記》等,桀有的罪惡帝辛都有,而桀沒有的,帝辛亦有。因而,帝辛是夏桀加想像的罪惡的集大成者,亡國是其罪有應得。

    ……

    南蠻的稱謂來源在後世有一種觀點:

    早在秦朝以前,中原人把長江以南各部統稱為「越」。「南蠻」即是指江浙滬、廣東、廣西一帶。江浙滬一帶是「吳越」,福建一帶是「閩越」,廣東一帶是「南越」,廣西一帶是「駱越」。駱越是現在壯、侗、京等現今廣西及越南各族的祖先。

    當兩個文明交流的時候,總有一些新鮮的事物是另一個文明沒有的。於是必須新造一個字、詞來代指這個事物,在古代的中原文化也是如此。在新造字、詞中,最簡單的、最常用的就是音譯。比如:古代有「秏」字,這個字的意思是:「一種稻類植物」。其實,這個讀音在壯語中的意思就是:「大米」,這和漢語的解釋完全一致。

    同理,壯語中的「村莊」讀音正是和「蠻」相近。所以,「南蠻」的正解應該是:「南方的部落(村莊)」。另外,在秦以後,「駱越」一詞就極少用,取代的是「南蠻」。然而其他各越卻無取代之詞。由此可見,「蠻」正是壯語言的音譯。

    而除了以上的觀點之外,有一種說法認為商朝時有荊蠻、庸、濮、蜀、髳、微、越。先秦時稱南蠻、荊蠻、荊越、揚越、百越、閩、庸、百濮、巴、蜀、僬僥、卉服島夷、有苗、三苗、和夷、裸國。

    南蠻的歷史關係。南蠻的民族成分相當複雜,大體可分為百越、百濮與巴蜀三大族系。百越族系分佈於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百濮族系分佈於今湖南、貴州一帶,巴蜀族系分佈於今四川、重慶一帶。現今南方的少數民族大多由南蠻民族演變而來。

    後世一些地方,往往將南蠻作為罵人用語,但是歷史上的南蠻更多是區域指代,而非用來嘴炮的:

    南蠻在古時候只是指南方的民族和他們居住的地方。中原漢人在秦代之前叫華族(或華夏族),華族之外的民族按分佈方位被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南蠻就是對長江以南各民族的統稱,不僅是廣東,浙江、江蘇、湖北、湖南、貴州、四川等地都曾有蠻族居住。現在南方的少數民族大部分是由古蠻族演變而來的。可見「南蠻」在古時候根本就不是罵人的話,就好像我們現在說誰誰誰是苗人、誰誰誰是瑤人一樣,不存在貶義。

    古時候的四方異族(東夷、南蠻、西戎、北狄)到現在只有南蠻被用來做罵人話,這是為什麼呢?

    根子要追到被稱為儒家正統的孟子身上。因為他曾經譏諷楚國人許行是「南蠻鴃舌之人」《孟子?滕文公上》,在孟子時代南蠻不是罵人話,因為楚國就是南蠻,倒是「鴃舌」有譏諷的意思,說他講話像鳥叫,鴃就是伯勞鳥。

    但時間久了以後它累及到「南蠻」也被當成是譏諷南方人的詞兒了。

    而在某個意義上,南蠻若是說作為一個名詞的存在,理應與百越是區分開來。

    而先秦時期的南蠻描述,事實上是將百越聚居之地到巴蜀這一片區域的民族,都籠統概括到一起。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5:36
第一三二章

    在中國歷史上,首先面對善於騎射的敵人,並不是匈奴人,也非東胡人,而是戎人。

    在這一方面,也許是因為戎人在「東夷,南蠻,西戎,北狄」這個體系當中,對中原的國度或者是大部落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後世很多關於軍事方面的詞彙,都有一個戎字。

    其中,較為代表性的則是由戎裝以及戎馬生涯。

    戎字本身作為軍事方面的特有字眼,是否與戎人的存在有著密切的關係,《說文解字》在這一方面並沒有準確的說法:

    兵也。兵者、械也。月令。乃敎於田獵。以習五戎。注。五戎謂五兵。弓、矢、殳、矛、戈、戟也。按周禮司兵掌五兵。鄭司農雲。戈、殳、戟、酋矛、夷矛。後鄭雲。此車之五兵也。步卒之五兵、則無夷矛而有弓矢。兵之引申為車卒、步卒。故戎之引申亦為卒旅。兵可相助。

    故引申之義、小雅丞也無戎傳曰戎、相也。

    又引申為戎狄之戎。又民勞傳。戎、大也。方言。戎、大也。宋魯陳衞之閒語。

    又鄭詩箋雲。戎猶女也。猶之雲者、以戎汝雙聲而通之也。戎有讀若汝者、常武之詩是也。又有讀若輮者、常棣之詩是也。

    從戈甲。金部曰。鎧者、甲也。甲亦兵之類。故從戈甲會意。如融切。九部。古文甲字。日部早篆下及此、小徐皆有此五字。大徐皆刪之。由古文甲、小篆甲所異甚微故也。

    漢隷書早字平頭、如小篆本平頭。古文乃出頭作。轉寫旣久。惑不能別。於日部及此刪去五字。於甲篆則用出頭者為小篆。別取汗所載異體為古文。皆非也。今一一正之。

    但是這不妨礙戎人的存在,對於先秦時期的歷史發展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

    ……

    戎人是對先秦時期北方族群的統稱,後演變成西戎。戰國以後,西戎成為古代中原王朝對西方各少數民族的泛稱。

    應劭《風俗通義》說:「戎者,凶也。」在中國中心主義的天下觀中,西戎和東夷、北狄、南蠻合稱四夷,有時又稱鬼戎。古本《竹書紀年》載:「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十二翟王。」《詩經》中常有周朝與西戎戰爭的史詩,比如「赫赫南仲,薄伐西戎。」

    夏朝時稱西戎為崑崙、析支、渠搜等。

    《史記.匈奴列傳》記秦穆公時有西戎八國,即綿諸;緄戎;翟、鎔之戎;岐山、梁山;涇水、漆水以北有義渠;大荔;烏氏;朐衍。皆位於隴山附近。

    又載「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國服於秦」。周平王二十一年,秦文公擊敗西戎,「於是收周余民有之,地至岐,岐以東獻之周」。西羌是隸屬於西戎的別支,從事牧羊,《說文》稱:「羌,西戎牧羊人也。從人從羊,羊亦聲」;《風俗通義》也說:「羌,本西戎卑賤者也,主牧羊。故『羌』從羊、人,因以為號。」

    西戎文化中陶器的主要特徵是鏟足鬲,單耳罐與雙耳罐。《史記?秦本紀》中曾記載許多與西戎族相關的來往或交戰記錄,如:「申駱重婚,西戎皆服」;「不廢申侯之女子為駱適者,以和西戎」。

    而在某個意義上,中原文化與戎人的最先接觸,遠早於秦國,因為作為一個傳說,周康王會西王母,就出現周朝軍隊與戎人交戰的經過。

    在這一方面有著一些記載的《穆天子傳》就有著以下的內容:

    吉日辛酉,天子升於崑崙之丘,以觀黃帝之宮,而豐隆之葬,以詔後世。癸亥,天子具蠲齊牲全,以禋崑崙之丘。甲子,天子北征,舍於珠澤。以釣於流水。曰:「珠澤之藪,方三十里。」爰有雚、葦、莞、蒲,茅、萯、蒹、葽。乃獻白玉只,角之一,三,可以沐。乃進食,酒十,姑劓九。亓味中麋胄而滑。因獻食馬三百,牛羊三千。天子崑崙,以守黃帝之宮,南司赤水,而北守舂山之寶。天子乃之人吾黃金之環三五。朱帶貝飾三十。工布之四。吾乃膜拜而受。天子又與之黃牛二六,以三十人於崑崙丘。

    季夏丁卯,天子北升於舂山之上,以望四野,曰:「舂山,是唯天下之高山也。」孳木華畏雪,天子於是取孳木華之實,。曰:「舂山之澤,清水出泉,溫和無風,飛鳥百獸之所飲食,先王所謂縣圃。」天子於是得玉策枝斯之英。曰:「舂山,百獸之所聚也,飛鳥之所棲也。」爰有獸,食虎豹如麋而載骨,盤始如麇,小頭大鼻。爰有赤豹、白虎、熊、羆、豺、狼、野馬、野牛、山羊、野豕。爰有白鳥、青雕,執太羊,食豕鹿。曰天子五日觀於舂山之上,乃為銘跡於縣圃之上,以詔後世。

    壬申,天子西征。甲戌,至於赤烏,赤烏之人其獻酒千斛於天子,食馬九百,羊、牛三千,穄、麥百載。天子使祭父受之。曰:「赤烏氏先出自周宗。大王亶父之始作西土,封其元子吳太伯於東吳,詔以金刃之刑,賄用周室之璧。封丌璧臣長季綽於舂山之蝨,妻以元女,詔以玉石之刑,以為周室主。」天子乃賜赤烏之人其墨乘四,黃金四十鎰,貝帶五十,珠三百裹。丌乃膜拜而受。曰:「山,是唯天下之良山也。寶玉之所在。嘉谷生之,草木碩美。」天子於是取嘉禾以歸,樹於中國。曰天子五日休於山之下,乃奏廣樂。赤烏之人丌獻好女於天子。女聽女列為嬖人。曰:「赤烏氏,美人之地也,寶玉之所在也。」

    己卯,天子北征,趙行舍。庚辰,濟於洋水。辛巳,入於曹奴,之人戲觴天子於洋水之上,乃獻食馬九百,牛、羊七千,穄米百車。天子使逄固受之。天子乃賜曹奴之人戲黃金之鹿,銀,貝帶四十,珠四百裹。戲乃膜拜而受。

    壬午,天子北征,東還。甲申,至於黑水,西膜之所謂鴻鷺。於是降雨七日。天子留骨六師之屬。天子乃封長肱於黑水之西河。是惟鴻鷺之上,以為周室主。是曰留國之邦。

    辛卯,天子北征,東還,乃循黑水。癸巳,至於群玉之山。容氏之所守。曰:「群玉田山,知,阿平無險,四徹中繩,先王之所謂策府。寡草木而無鳥獸。」爰有木,西膜之所謂。天子於是,取玉三乘,玉器服物,於是載玉萬隻。天子四日休群玉之山,乃命邢侯待攻玉者。

    孟秋丁酉,天子北征。之人潛時觴天子於羽陵之上,乃獻良馬牛羊。天子以其邦之攻玉石也,不受其牢。伯夭曰:「氏,檻之後也。」天子乃賜之黃金之罌三六。朱三百裹。潛時乃膜拜而受。

    戊戌,天子西征。辛丑,至於剞閭氏。天子乃命剞閭氏供食六師之人於鐵山之下。壬寅,天子登於鐵山,,乃徹祭器於剞閭之人。溫歸乃膜拜而受。天子已祭而行,乃遂西征。丙午,至於?韓氏。爰有樂野溫和,穄麥之所草,犬馬牛羊之所昌,寶玉之所。丁未,天子大朝於平衍之中,乃命六師之屬休。己酉,天子大饗正公諸侯王吏七萃之士於平衍之中。?韓之人無鳧乃獻良馬百匹,用牛三百,良犬七千,牥牛二百,野馬三百,牛羊二千,穄麥三百車。天子乃賜之黃金銀罌四七,貝帶五十,珠三百裹,變雕官。無鳧上下乃膜拜而受。

    庚戌,天子西征,至於玄池。天子三日休於玄池之上,乃奏廣樂,三日而終,是曰樂池。天子乃樹之竹,是曰竹林。癸丑,天子乃遂西征。丙辰,至於苦山,西膜之所謂茂苑。天子於是休獵,於是食苦。丁巳,天子西征。己未,宿於黃鼠之山,西乃遂西征。癸亥,至於西王母之邦。

    從以上的記載可以看到,周穆王時期,周王室與戎人爆發了長達數年甚至是四十多年的戰爭。

    之所以說是四十多年,因為辛酉到庚戌之間的時間差距是49年……

    假如這個記載是確切無誤的話,那麼很有可能周穆王跟戎人之間,已經結成了死仇。

    而這也說明了當其時的周王室事實上已經開展了對戎人的大規模戰爭,並且取得一定的成果。

    ……

    也許也就是因為周王室與戎人之間的世仇關係,也出現了一個著名的歷史典故。

    這個典故就是著名的烽火戲諸侯。

    犬戎,作為戎人體系當中實力較強的一支,因為一些方面的緣故,曾經一度成為了威脅周王室的最大敵人。

    犬戎,又叫獫狁,古代活躍於今陝、甘一帶,獫、岐之間。到西周末期,由於周幽王廢嫡立庶,申侯聯合繒國、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結果周幽王被野蠻強悍的犬戎族攻殺,幽王的寵妃褒姒被擄,都城豐、鎬西北被犬戎佔領。強盛約三百年的西周覆滅。

    此後,犬戎便成了華夏民族最可怕的敵人,直到唐朝,中原民族還把一切西北遊牧民族統稱之為「犬戎」和「戎狄」。在唐代宗年間,太常博士柳伉上疏說:「犬戎犯關度隴,不血刃而入京師……」

    在唐德宗年間,大臣柳渾對德宗說:「戎狄,豺狼也,非盟誓可結。」(這個時候的戎狄,應該是指回鶻人。)

    而有一種觀點認為,西周中期以來,隨著周王朝實力的削弱,共、懿、孝、夷四王僅能守成,而西北地區的戎狄逐漸興盛。特別是獫狁,進一步加強對周朝的壓力,不時入侵。宣王時期,經過一段時間的積蓄力量,宣王命尹吉甫、南仲等出軍征伐獫狁,取得很大勝利。但是,到了周宣王晚年,周王朝又重新出現了衰落的現象。

    周幽王即位,以好利的虢石父為卿,國人皆怨。廢去申後(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改立褒姒為後,子伯服為太子,並擬問罪申侯。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申侯聯合繒和犬戎軍隊大舉進攻西周都城。周王室衛隊毫無戰鬥力,一觸即潰。幽王攜褒姒及太子伯服倉惶出逃,終被犬戎軍隊追上。幽王及太子伯服被殺死於驪山腳下,褒姒被犬戎擄走,西周亡。

    隨後,晉、鄭、衛、秦等諸侯聯軍又將犬戎軍隊打敗,擁立宜臼為平王,遷都雒(洛)邑,史稱「東周」。

    至春秋初期,犬戎又成為秦國的強敵。但終究為強秦所平,後來犬戎的一支北遷到蒙古草原,成為蒙古草原最早的遊牧民族之一。

    後來的突厥,蒙古皆以狼為圖騰,或許也是有犬戎遺部融入其中的緣故。研究中國的遊牧民族、遊牧精神和遊牧民族的圖騰,也必須從古匈奴葷粥和犬戎開始。

    而《史記》也有關於周穆王對犬戎作戰的記載:

    祭公謀父諫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觀兵。夫兵戢而時動,動則威,觀則玩,玩則無震。是故周文公之《頌》曰:『載戢干戈,載櫜弓矢。我求懿德,肆於時夏,允王保之。』先王之於民也,茂正其德而厚其性,阜(旺盛,多)其財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鄉,以文修之,使務利而避害,懷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

    但是綜合《穆天子傳》的記載而言,這個祭公謀父的諫言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

    辛丑,天子西征,至於?人。河宗之子孫?柏絮且逆天子於智之。先豹皮十、良馬二六。天子使井利受之。癸酉,天子舍於漆,乃西釣於河。以觀智之。甲辰,天子獵於滲澤。

    於是得白狐玄狢焉,以祭於河宗。丙午。天子飲於河水之阿。天子屬六師之人於?邦之南、滲澤之上。戊寅,天子西征,鶩行,至於陽紆之山,河伯無夷之所都居,是惟河宗氏。河宗伯夭逆天子燕然之山。勞用束帛加璧,先白,天子使嘯父受之。

    而在一些記載而言,則是說出了相關的情況(真實性待考):

    周穆王不拒不聽從祭公謀父的意見,還是調集軍隊征討犬戎。但正如祭公謀父所料,由於犬戎部落的堅決抵抗,周朝的軍隊沒有佔到任何便宜,幾乎一無所獲,只得到了四頭白狼和四頭白鹿。

    這次征討帶來的更為嚴重的後果是:從此以後,戎、狄等少數民族居住的地區的所有部族,全都就此脫離了周朝的約束,再也不來朝拜周朝的君主了。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5:37
第一三三章

    在先秦歷史當中,北狄算是中原文化最遲接觸的外敵。

    在某個意義上,北狄就是北方地區的遊牧民族的統稱。

    但是若是以這個說法為基礎的話,北狄人事實上與中原文化接觸的時間,遠早於《春秋》的記載時間:

    《春秋》在莊公三十二年記載:「冬,狄伐邢。」

    這是《春秋》中第一次出現狄的記載。這時晉獻公在位,與狄人的關係錯綜複雜,但戎與狄常常混稱。整個春秋時期的狄與戎,都與炎黃集團,有相當深的淵源關係。

    而這個時間到底是什麼時候,比較確切的一個推斷就是箕子率領商朝遺民,前往朝鮮地區的時段。

    箕子,名胥余,殷商末期人,是文丁的兒子,帝乙的弟弟,紂王的叔父,官太師,封於箕,在商周政權交替與歷史大動盪的時代中,因其道之不得行,其志之不得遂,「違衰殷之運,走之朝鮮」,建立東方君子國,其流風遺韻,至今猶存。

    箕子朝鮮的建立,與北狄人到底有沒有直接接觸,這一點暫時沒有考究的資料。

    但是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那就是箕子朝鮮的北面,確實是於北狄體系的民族接壤,箕子朝鮮想要發展下去,必然會與北狄人進行作戰或者交流。

    在這個情況下,這很有可能就是中原文化與北狄人有著直接交流的時間。

    ……

    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也就是傳說方面的說法而言,鬼方這個在很多古代「傳說」記載的典籍當中,也成為了北狄的一個代稱。

    據史料記載,鬼方是****時居於我國西北方的少數民族,居匈奴北和康居北。在周時從西北方進攻過華夏。

    其活動載於《汲冢周書》、《易經》、《山海經》、《古本竹書紀年》、《史記?殷本紀》和出土的《小盂鼎》及商周甲骨卜辭中。那時,漠南地區多次發生討伐鬼方的大規模戰爭,甲骨卜辭載「鬼方易」,即鬼方向遠方逃走或遷走。雖然鬼方進行過遷逃,但是這個民族前後給華夏多次重大打擊。

    春秋時,稱這部分人作赤狄。其後,又以丁零的名字出現在史籍中。

    丁零,《山海經》作釘靈,《史記?匈奴列傳》作丁靈,《漢書?蘇武傳》作丁零,《魏略?西戎傳》作丁令。兩漢時候,他們南遷蒙古高原,史稱狄歷、敕勒或鐵勒。在高車(高車丁零、東支鐵勒)六部中,狄歷為其一,且為六部之首。其中有袁紇部,這是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回紇的漢文譯名。另四部為斛律氏、解批氏、護骨氏,異奇斤氏。---------不過這些與鬼方就相去甚遠,不可以認作同一個族群。

    《易經》之《泰》和《歸妹》兩卦的六五爻辭都曾提到「帝乙歸妹」一語,其中的「妹」是指「少女」,「歸妹」即嫁女之意。關於這句爻辭的史實背景,古代學者除對「帝乙」的身份有不同看法外,沒有作更多的說明。

    後世不少學者根據顧說解釋《周易》或進一步說明晚商時期的商周關係和婚姻制度等問題。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殷高宗討伐鬼方,經過了三年才取勝。高宗,殷代中興帝王,名武丁。

    「鬼方」是殷時西北邊疆上的國家。

    若是以這一個前提作為基礎,那麼中原文化與北狄人之間的聯繫,事實上要遠早於周朝時期,而在商朝中後期就已經開始。

    在《竹書記年》當中,商朝與鬼方之間有著戰爭的關係:

    《竹書紀年》:「(武丁)三十二年,伐鬼方,次於荊」。

    而後世有一種說法,說楚即鬼方:

    1.《周易》:「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三年在古代是多年的意思,可見殷高宗武丁功業之大。《詩經?商頌》中宋國貴族(商人的後代)稱讚自己祖先殷高宗武丁時說「撻彼殷武,奮伐荊楚。罙入其阻,裒荊之旅。有截其所,湯孫之緒。」

    凡是拿來誇讚的都是最值得說的,至少是個大事,而無論是《史記》和《竹書紀年》均未寫高宗伐荊楚,而只寫「伐鬼方」,可見《周易》中的「鬼方」和《詩經》中的「荊楚」是同一件事情。

    2.《竹書紀年》:「(武丁)三十二年,伐鬼方,次於荊」。荊即楚的別稱,可見楚國和鬼方有著莫大的關係。

    3.楚人崇鬼尚巫術,大思想家王夫之曾在他的著作《周易內傳》明確指出:「伐鬼方,《詩》所謂『奮伐荊楚』」也。楚人尚鬼,故曰鬼方。」無論從屈原的《離騷?山鬼》,宋玉的《高唐賦》和《神女賦》中的巫山**這些宗教祭祀,都可以看出來楚人尚鬼,這也是盡人皆知的,這是鬼方之所以叫鬼方的原因。

    4.傳說祝融(吳回)娶了鬼方氏為妻,祝融是誰?乃楚人的始祖。如果鬼方生活在塞外。身在南方的祝融怎麼能千里迢迢娶個北方戎狄鬼方女子為妻,在三四千年前,交通、信息非常落後,這樣作無異於南越王娶了匈奴女子為妻,這是不可能的。

    只不過這種說法很快就被辯駁:

    《竹書紀年》:「(武丁)三十二年,伐鬼方,次於荊」。明確寫了商朝先伐荊楚,後伐鬼方,證實了周易中的記載。秦始皇先擊百越後擊匈奴,難道說百越與匈奴有莫大聯繫嗎?故第一、二點理由均不正確。且商朝也尚鬼,凡事占卜,甲骨文都是用來占卜的,難道商朝也與鬼方有關。其次《竹書紀年》的記載更駁斥了楚即鬼方。

    《史記.楚世家》記載: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高陽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為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亂,帝嚳使重黎誅之而不盡。帝乃以庚寅日誅重黎,而以其弟吳回為重黎後,復居火正,為祝融。祝融吳回是北方帝王高辛手下火正,生活在北方,娶塞外的鬼方女子很正常。故第四點理由亦不靠譜。

    好吧,對於這種爭論,張嘉師只能夠表示他不明所以。

    ………………………………………………分割線…………………………………………

    而除了一些看上去太過久遠的記載,《春秋》事實上記載了比起晉獻公時期要更早,中原文化與北狄人之間的記載。

    只不過這個記載當中,有一點是比較有意思的,因為這個部落的名字叫做山戎。

    山戎是我國春秋時期北方的一支較強大的少數民族。又稱北戎,匈奴的一支。活動地區在今河北省北部。

    據《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唐虞以上有戎、獫狁、葷粥,居於北蠻。」這說明,在唐堯、虞舜的上古時代,就已有山戎一族,居住於中國北方。據範文瀾先生的《中國通史》記載:春秋時期,中國的少數民族統稱為南蠻、北狄、東夷、西戎。

    戎族是少數民族的一支,不僅人口數量大,而且居住地區廣,並逐漸從西方遷至東方和北方。戎族分支頗多,有大戎、小戎、陸洋之戎、九州之戎、驪戎、犬戎、揚拒、泉皋、伊雒之戎、姜戎、茅戎、北戎(又稱山戎)無終等名稱。山戎,即為戎族的一支,也即是由西方遷往北方居住的戎族。

    事實上,山戎自為一族,在春秋戰國前一度相當強大,在河北省北部、遼寧省西南部和內蒙古東南部曾建立了孤竹、令支、屠何、無終諸國。山戎勢力強大,不斷南下侵擾中原,與鄂、齊、燕、晉等中原諸國,屢次發生大規模的戰爭,這就是歷史上的「山戎痛燕」等事的背景。自然,中原諸國也不斷攻伐山戎。

    從史料上可以看出,山戎是生活在燕山一帶,以林中狩獵和放牧為主的遊牧民族。但是,隨著歷史的變遷,山戎人伴隨遊牧,逐漸開始了農耕。山戎曾栽種冬蔥和戎菽,享譽塞北。《欽定熱河志》載:「戎菽又名胡豆,種出山戎,北土甚多,百谷之中最為先熟。」而「冬蔥」,即今稱之為大蔥者。

    而在這個前提下,很有可能山戎與燕國之間,更早的爆發了相互之間的戰爭。

    但是山戎很明顯在周朝西面遷移之後,驅逐了原本的北狄人,成為了新的「北狄」。

    而在公元前663年到公元前660年,齊桓公援助燕國,與無終國結成同盟,進攻孤竹國的戰爭,就是一場中原文化與北狄人之間的決戰:

    齊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年),因燕**隊抵擋不住戎兵的猖狂進攻,便向當時的諸侯盟主齊桓公告急求救。齊桓公當仁不讓,毅然率兵挺進薊門關。在齊桓公的號召下,無終國與齊國、燕國組成三國聯軍,共同討伐山戎令支國。無終國子派遣騎兵二千參戰,三國聯軍很快擊潰戎兵,攻佔令支國都城,奪回戎兵搶掠的燕國人口及財物。令支國子率殘兵投奔另一山戎國孤竹國。三國聯軍又兵進孤竹國,幾經苦戰,將令支、孤竹兩國兵馬全部殲滅。齊桓公大賞三軍,將令支、孤竹兩國領地劃歸燕國。因無終國助戰之功,齊桓公將小泉山下戎地割與無終國,擴大了無終國的領地及政治影響。

    齊桓公之後,晉文公成為諸侯國中新霸主。晉文公通過改革使晉國強大起來,晉國政通人和,兵強馬壯,國力迅速上升,國土不斷擴展。到晉悼公時,晉國仍是諸侯中勢力強大的盟主。

    而戎人國家,由於秦國在關中地區的崛起,不斷兼併戎國,「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四戎。」

    戎人在西部難以立足,只得向東轉移。晉悼公受司馬魏絳的影響,對戎人實行安撫政策。無終國的緊鄰燕國,由於當時國力不盛,根本無力南顧。無終國便有了興國發展的機遇。這時的無終國君嘉父,勵精圖治,謀略不凡。他任用大夫孟樂等中原人才,內修國政,加強武備。對外,聯絡其他戎國,結成聯盟,相互援助。同時,積極推進與晉國的親和關係,使無終國影響力大增。

    嘉父於晉悼公三年(前570年)號召戎人諸國,並至無終,歃血定盟。晉悼公應嘉父之邀,命魏絳為和戎之使,來無終國主持晉國與諸戎媾和結盟儀式。十幾個戎國國君與晉國使者在無終國歃盟,願奉晉侯約束,捍衛北方,不侵不叛,各保安寧,創下了中國歷史上異民族間媾和的最早佳話。此次結盟後,晉國北部較長時間出現了邊境安定、國家太平的空前局面。

    通過一系列的內政、外交、軍事行動,無終國終於闖出了狹小的無終山領地,將國土由「小無終」(今河北玉田縣一部分)拓展為「大無終」較為廣大的領域,成為諸戎國中的首領之國。並建立了無終邑,作為無終國的都城。

    而孤竹國很有可能就是北狄人的一個主體代表:

    孤竹國誕生於夏,是冀東地區出現最早的國家,三千年前商代的北方大國--孤竹國[1]。商朝初年(約公元前1600年),商封墨氏為孤竹君。孤竹國從立國到滅亡存在940多年(約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660年)。

    孤竹國的建立,標誌著冀東文化已高度發達。孤竹先民是禮儀、文明之邦,距今約3600餘年。

    孤竹國範圍廣袤,約含概今天太行山以東、內外蒙古以及東北和朝鮮地區。其夏代遺蹟無考。商代遺蹟、遺物,遍及京津和遼西地區。近年來,唐山市灤南縣新發現有關孤竹國重要物證,如帶有玉文字的玉璧、玉圭、玉鉞、玉冠等大量文物。

    而關於孤竹國的滅亡,則是有三種說法:

    一說根據《春秋》和《國語?齊語》所記,春秋時北方山戎(即後世鮮卑)侵燕,燕告急於第一個當上中原霸主的齊桓公,齊桓公救燕,「北伐山戎,刜令支,斬孤竹而南歸」。齊桓公這次北伐,打垮了山戎,使其北退;同時擊潰了令支,孤竹國滅。時在齊桓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64年。

    二說根據《管子》所記:大約在四年之後(公元前660年),齊桓公又「北舉事於孤竹、離支(令支)」,徹底征服了山戎與孤竹、令支。山戎獻金(銅)表示歸服,孤竹國和令支國從此消亡。此後孤竹乃成為地名,納入燕國的疆土。

    後世學術界關於孤竹國滅亡的時間一般採取第一種說法,即公元前664年為齊桓公所滅。其實這次齊桓公斬孤竹國君,孤竹國並沒有滅亡。

    《管子》記述的時間公元前660年,此後孤竹乃成為地名,納入燕國的疆土。孤竹人分別融入山戎或燕人群體。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5:37
第一三四章

    在很多方面而言,只要是傳承到張嘉師穿越之前的時候的民族,基本上都經歷了漫長的戰爭歷史。

    中華民族自然也不例外。

    從傳說時代開始,中華民族對外擴張的腳步,事實上就已經開展。

    從商朝的一些歷史記載當中,商朝的控制區域遠不如後來攻滅他的周朝,但是毫無疑問的一點,那就是商朝算得上是一個有著確切文字記載的對外開拓的中華文明。

    而在一些情況而言,商朝的文明體系也許不如其他西方或者是更早期進入青銅時代的國家或者是部落,但是商朝時期的戰爭體系,嚴格來說已經對後世有著很大的影響。

    這種影響主要在軍事制度方面為主體表現。

    ……

    根據後世推測,商朝鼎盛時期的人口約莫500萬到700萬,而軍隊數量則是在十五萬左右。

    商朝的軍事制度在甲骨卜辭中有較多的記載。如「鬼方出,王自征」、「王自徵人方」等卜辭表明,商王是最高軍事統帥,有時親自出征。王室婦女,如商王武丁的配偶婦好,也曾率軍出征。高級軍事領導職務由貴族大臣和方國首領擔任,他們平時治民,戰時領兵。甲骨文中常有「□」、「□」、「射」、「戍」等名號出現,可能表明當時軍隊成員已有不同的職守。

    士卒由貴族和平民充當,平時要練習射、御;並以田獵的形式進行演習。「王登人五千征土方」等卜辭說明,戰時常根據需要進行「登人」(徵兵),一次征發1000、3000或5000人,也有超過1萬人的。兵以庶民為主,奴隸多擔任雜役。

    商朝除王室擁有強大的軍隊外,各宗族或各方國也都掌握相當數量的軍隊。「王其令五族戍□」、「令多子族從犬侯寇周,葉王事」等卜辭表明,這些宗族或方國的軍隊須聽從商王的調遣。商朝軍隊有步卒和車兵,作戰方式以車戰為主。戰車一般由兩匹馬駕挽,車上有甲士3人,居中者駕車,居左者持弓,居右者執戈。車下隨行徒若干人。甲骨文中也曾出現過「步伐」的記載,可能表明當時有獨立的步兵隊伍。

    「王作三師右中左」等卜辭說明,當時軍隊的最大編制單位可能是師。「登百射」、「左右中人三百」、「王令三百射」等卜辭說明,當時軍隊的組織可能以100人為基層單位,300人為中級單位,並有右、中、左的區分。

    商朝軍隊的武器裝具,據考古發掘和甲骨文記載,主要有戰車、弓、箭、戈、矛、刀、斧、鉞、干盾、矢鏃、頭盔、甲冑等,其中戈、矛、刀、斧、矢鏃、頭盔等是用青銅鑄造的。河南安陽侯家莊1004號商王陵墓內有大量武器出土,其中有70捆矛,每捆10個,說明商朝對於武器的存放可能有一定的制度。

    ……

    而與之對比的周朝軍事制度,則是與商朝有著相當密切的關係:

    後世有一種觀點認為:周朝的社會制度,是奴隸制與早期封建制並存的,被統治階級既有完全自由的自耕農,也有部分自由的農奴和完全不自由的奴隸,而統治階級則往往兼有奴隸主、農奴主的身份。

    因此,周朝的兵役制度,本身就是建立在較為複雜的社會結構上的。按照周朝「六軍之士出自六鄉」,但是「在野在庶免役」的說法,可知是「國人」才服兵役,而「野人」不當兵。因此才有了周厲王面對「國人暴動」時無法臨時招兵的情況。

    《周禮》記載:「凡軍帥不特置,選於六官、六鄉之吏,自鄉以下,則德任者使兼官也」,說明了周軍大部分不是常備軍,而是戰時每家出一人,以地方官任指揮官的「寓兵於農」。其基本戰術單位伍、兩、卒,正是與基本行政單位比、閭、卒對應的,那麼,周朝軍隊的最大動員能力就可以計算了:按照「家所出一人」,可知是每戶抽一,周朝時的一戶人家,成員平均在5-10人上下。

    而當時周王朝管理地區的人口估計在500萬左右,算上諸侯國大約接近1000萬,因此周軍最大動員能力超過100萬人。

    只不過,國家的軍事實力不可能完全靠民兵甚至是有著部分奴隸組成的部隊來維持。

    在國家機構形成後,為了應對突發情況,常備軍作為暴力機器的重要環節也出現了。這些脫產的常備軍有多少呢?

    周軍從上到下分為軍、師、旅、卒、兩、伍六級。「師」是基本戰略單位。一般而言,一個軍下轄5個師,一個師下轄5個旅,一個旅下轄5個卒,而「卒」則是基本戰術單位,為100人。因此周軍一個師為2500人,一個軍為12500人。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公民組建的常備軍與現代常備軍不同——所有部隊都是作戰部隊,因為後勤、輔助工兵等都是由沒有完整公民權的「野人」組織的輔助非戰鬥部隊擔負的,因此所有部隊都是作戰編制。

    而恰好的是,商朝的軍事最大編制也是師,這也就是有可能說,當其時的周王朝軍隊,更多地就是對商朝軍隊制度進行改良而得到的編制方式。

    周制,「天子六軍,大國三軍,中國兩軍,小國一軍」。

    除此之外,天子還有兩個師是用於「俾護七廟」的,相當於禁衛軍。可以據此計算出,周天子在王畿地區總共擁有32個師,亦即80000人的部隊。

    周初大封建,「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同姓五十三」。

    後來成王、康王又加封了許多國家,達到了「周之所封四百餘」。

    只不過,這些後來「封」的巴、楚、庸、隨、義渠之流,多是本來就存在的城邦國家,遠處邊境(所謂「荒服」),給個封號只是名義上屬於周朝,以安撫邊疆。實際上並不遵守周朝法律制度,因此周朝核心還是中原的七十國。

    所謂「大國」,就是公爵國,只有魯、齊、燕、衛、晉五個,而宋國的公爵是殷商王族之後的特別禮遇,事實上是中等諸侯,鄭、宋、陳、蔡、曹、申、唐等封侯爵、伯爵的武王的親兄弟的封國是中等諸侯,有十來個,剩下的子爵、男爵們有四五十個,是小國。大國三軍,就是37500人,中國兩軍就是25000人,小國(子爵國)一軍為12500人,因此各諸侯國常備軍總兵力理論上在50-60萬之間,但事實上很多中等國財力不足,只有一軍、小國只有一個師或是一兩個旅(比如範文瀾、葛志毅等曾考證如極、黎、瑀等小國總人口只有不到一萬,其常規武裝力量按人口比例甚至只有數百人)。因此諸侯國的常備軍實際上不可能超過三十萬。

    周軍的戰術組織和武器。在西周,由於馬鞍和挽具的不成熟,加之生產力水平不能保證大規模養馬,因此騎兵還沒有出現。軍隊的裝備仍然以戰車為核心,實行車-步配合戰術。當時的一般配置是怎樣的,後世說法很多。如「大秏一乘,從徒七十二人」或是「甲士三人,有徒三十」,等等。至於每人的武器裝備,更是眾說紛紜,除了三名甲士,是馭手、弓箭手和長矛(戈)兵外,其他人的武器裝備說法很多。一般認為,周軍的一「乘」應該是五十人。

    因此周天子的部隊應該裝備戰車2000輛上下,周軍(包括諸侯)總共擁有戰車6000-7000輛,加上備用戰車,總數應該超過一萬輛,這在近3000年前不是個小數目了。考慮到在春秋戰國時期有很多「每乘甲士十人」的記載,可以估計西周也差不多,徒步甲士與戰車為核心,一些步兵則是作為外圍。

    而根據出土得周代兵器數量推斷,其餘的普通步兵一般持戈和盾,或是長矛手,周朝沒有長劍,銅短劍數量少,應該只是軍官和馭手們的自衛武器,故不太可能有劍士。周軍以戰車為主要衝擊力量,因此投射武器不會多,步兵中弓箭手應該很少(西周銅簇出土並不多),弓箭可能是戰車兵專用,類似後世的騎射手。

    而六韜則是有部分內容描述了當其時的周軍或者是諸侯國部隊的軍隊成員情況:

    武王問太公說:「君王興兵作戰,軍隊的武器裝備和攻守器械,其種類的區分和數量的多少,難道有一定的標準嗎?」

    太公答道:「您問的確是一個大問題啊!攻守器械的種類和數量,各有不同,這是關係到軍隊威力強弱的大問題。」

    武王說:「我想聽聽詳細內容。」

    太公說:「凡是用兵作戰,武器裝備有個大概的標準。統率甲士萬人,所需武器裝備的標準是:名為武沖大扶胥的戰車三十六輛,以有技能而勇猛的武士使用強**、矛、戟在兩旁護衛,每車用二十四人推行。其車輪的高度為八尺,車上豎旗立鼓。兵法上把這種戰車叫做震駭,可用它攻破堅陣,擊敗強敵。

    名為武翼大櫓矛戟扶胥的戰車七十二輛,以有技能而勇猛的武士使用強**、矛、戟為兩翼護衛。其車輪高五尺,並附設用絞車發射的連**,可用它攻破堅陣,擊敗強敵。

    名為提翼小櫓扶胥的戰車一百四十輛,附設用絞車發射的連**。這種車裝有獨輪,可用它攻破堅陣,擊敗強敵。

    名為大黃參連**(這玩意確定不是穿越麼?嘛,三略六韜被認為是偽書,這也算是一個例證了)大扶肯的戰車三十六輛。以有技能而勇猛的武士使用強**、矛、戟在兩旁護衛,附設稱作飛鳧和電影的兩種旗幟。飛鳧用紅色的竿、白色的羽,用銅做旗竿頭;電影用青色的竿、紅色的羽,用鐵做旗竿頭。白天甩大紅色的絹作旗子,其長六尺,寬六寸,名叫光耀;夜間用白色的絹作旗子,其長六尺,寬六寸,名叫流星。這種戰車可用來攻破堅陣,擊敗強敵。

    名為大扶胥沖車的戰車三十六輛,車上載乘稱作螳螂的武士,可以用來縱橫衝擊,擊敗強敵。

    名為輜車寇騎的戰車,也叫電車。兵法上稱為電擊。可以用來攻破堅陣,擊敗敵人步騎。

    敵人乘黑夜前來突襲,宜用名為矛戟扶胥輕車的戰車一百六十輛,每車上載乘稱作螳螂的武士三人。兵法上稱為霆擊,可用來攻破堅陣,擊敗敵人步騎。

    名為方首鐵棓維朌的鐵棒,重十二斤,柄長五尺以上,共134置一千二百把,這種武器也叫天棓。名為大柯斧的長柄斧,刃長八寸,重八斤,柄長五尺以上,共置一千二百把,這種武器也叫天鉞。方首鐵鎚,重八斤,柄長

    五尺以上,共一千二百把,也叫天槌。這些武器都可以用來擊敗敵人的步騎。

    飛鉤,長八寸,鉤尖長四寸,柄長六尺以上,共一千二百枚,可以用來投擲鉤傷敵人。

    軍隊防守時,應使用一種名為木螳螂劍刃扶胥的戰具,每具寬兩丈,共一百二十具,也叫行馬。在平坦開闊的地形上,步兵可以用它來阻礙敵車騎的行動。

    木蒺藜,設置時要高於地面二尺五寸,共一百二十具,可以用來阻礙敵步騎行動,攔阻勢窮力竭的敵人,截堵撤退逃跑的敵人。

    名為軸旋短沖矛戟扶胥的戰車一百二十輛,黃帝曾用以打敗蚩尤。可以用來擊敗敵人的步騎,攔阻勢窮力竭的敵人,截堵撤退逃跑的敵人。

    在隘路、小道上,可以布設鐵蒺藜。鐵蒺藜刺長四寸,寬八寸,每具長六尺以上,共一千二百具,可用來阻礙敵人步騎行動。

    敵人乘著黑夜突然前來逼戰,白刃相接,這時應張設地羅,佈置兩鏃蒺藜和名為參連織女的障礙物,每具芒尖相距二寸,共一萬二千具。在曠野深草地區作戰,應設置名為方胸鋌矛的障礙物共一千二百具。布設鋌矛的方法,是使它高出地面一尺五寸。以上這些器具,可以用來擊敗敵人步騎,攔阻勢窮力竭的敵人,截堵撤退逃跑的敵人。

    在隘路、小道和低窪的地形上,可以張設名為鐵械鎖參連的障礙物,共一百二十具。可以用來擊敗敵人的步騎,阻礙勢窮力竭的敵人,截堵撤退逃跑的敵人。

    守衛營門,用矛、戟、小櫓十二具,並附設絞車連**。軍隊進行守禦時,應設置名為天羅虎落鎖連的障礙物,每部寬一丈五尺,高八尺。共一百二十具。並設置名為虎落劍刃扶胥的戰車,每部寬一丈五尺,高八尺,共五百二十具。

    渡越溝塹,要設置飛橋,每間寬為一丈五尺,長兩丈以上,飛橋上裝備轉關轆轤,共八具,用鐵環和長繩架設。橫渡江河,要使用名為飛江的浮橋,寬一丈五尺,長兩丈以上,共八具,用鐵環和長繩把它們聯結起來。名為天浮的渡水器材有叫做鐵螳螂的鐵錨,內呈圓形,外徑四尺以上,並用鐵環和繩索聯結,共三十二具。用天浮架設飛江,可以橫渡大河。這種渡河工具叫做天潢,也叫天舡。

    軍隊在山林曠野地區紮營,應用木材結成名叫虎落柴營的柵寨。用鐵環長繩鎖連,每條長兩丈以上,共需一千二百條。帶鐵環的粗大繩索,鐵環大四寸,繩長四丈以上,共六百條。帶鐵環的中等繩索,鐵環大兩寸,繩長四丈以上,共三百條;小號繩索,每條長兩丈以上,共一萬二千條。

    天下雨時,輜重車要蓋與車頂板,板上契刻齒槽,使它與車子吻合,每付木板寬四尺,長四丈以上,每輛車配置一付並用名為鐵杙的釘子加以固定。

    砍伐樹木用的大斧,重八斤,柄長三尺以上,共三百把;名為棨钁的大鋤,刃寬六寸,柄長五尺以上,共三百把;名叫銅築固的大錘,長五尺以上,共三百把;名為鷹爪方胸的鐵耙,柄長七尺以上,共三百把;名為方胸鐵叉的叉竿,柄長七尺以上,共三百把。

    翦除草本用的大鐮,柄長七尺以上,共三百把;名為大櫓刃的割草工具,重八斤,柄長六尺,共三百把;帶環的鐵橛,長三尺以上,共三百個;釘橛用的大鐵鎚,重五斤,柄長二尺以上,共一百二十把。

    軍隊萬人,需要裝備強**六千張,戟和大盾兩千套,矛和盾兩千套,以及修理作戰器具和兵器的能工巧匠共三百人。以上就是興兵作戰按一萬人計算所需要的裝備器材的大致數目。」

    武王說:「的確是這樣!」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5:37
第一三五章

    在商朝之後到周穆王時期,周朝可以說是同樣不斷地對外擴張。

    這一點可以從包括《竹書記年》在內的史書描述當中可以明確看出。

    而在一些方面而言,周穆王可以說是征伐最頻繁的周王之一,除了西戎之外,周穆王也有著部分南征百越的記載。

    而周穆王之前,周朝的進攻經營重點就是東夷。

    這一點可以從一些後世整理出來的地圖可以看到,直到周穆王之前,東夷的控制區域越發的減少。

    這也可以說是周王朝對外開拓領土的表現。

    只不過,周王朝並沒有直接控制進攻東夷所取得的土地,而是委託以齊國,魯國以及萊國等諸侯進行治理。

    這也就是這三個國家在東周之前就已經逐漸成為東方的大諸侯國,有著較為直接的關係。

    ……

    在周穆王之後,周王朝因為一連串的變故,直到周宣王時期才繼續開展大規模的對外族的戰爭,繼續開拓領土。

    周宣王在恢復周王室一定的實力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進攻實力日強的犬戎。

    在周宣王之前,在周厲王時期就曾出動部隊劫掠鎬京周圍的財物及人口,被大臣武公派多友擊退。

    前823年(周宣王五年)六月,獫狁再次進攻西周,主力部隊集中於焦獲,前鋒部隊抵達涇陽,直接威脅到鎬京和旁京的安全,周宣王命尹吉甫率軍反攻。尹吉甫以元戎十乘為先頭部隊,日行三十里在彭衙擊敗獫狁,繼而追擊至太原。

    周宣王又派南仲率兵至朔方築城設防,緩解了獫狁的威脅。前816年,周宣王派虢季子白率軍攻打獫狁,在洛水北岸大敗獫狁,斬首500人,俘獲50人。虢季子白在班師回朝舉行獻俘禮時,又命屬下不其率兵追擊敗退至洛水的獫狁,取得勝利。此戰過後西周解除了獫狁之患,周宣王在太廟為虢季子白舉行了隆重的慶典來表彰他的功績,賞賜他馬匹、弓箭、彤矢和斧鉞並賜予其征討蠻夷的權力。

    而在某個意義上,可以說後世秦國在建立之前的部分控制地區,就是周宣王從犬戎手中奪取的。

    而除了犬戎之外,西戎部族也成為了周宣王的攻擊對象。

    前825年(周宣王四年),周宣王任命秦仲為大夫,命其帶兵征討西戎。

    前823年(周宣王六年),秦仲戰敗身亡,周宣王召見秦仲之子秦莊公兄弟五人,給他們七千兵卒,命令其討伐西戎。秦莊公擊敗西戎,周宣王封秦莊公為西垂大夫,加封大駱犬丘(甘肅禮縣一帶)的土地。

    此外,晉國也多次奉命征討西戎。前806年(周宣王二十三年),晉穆侯率軍攻打條戎。前803年(周宣王二十六年),在千畝戰勝當地的戎族。前791年(周宣王三十八年),又在汾水、隰水擊敗北戎。

    而秦莊公進攻西戎的記載不詳,而在後世是比較有爭議的:

    秦仲死後,周宣王決定與西戎決一勝負,他將秦仲的五個兒子召集起來,進行伐戎動員。而且此次不再只是精神上的激勵,而是以軍力援助為前提,派給兵力七千人,這在當時可不是個小數目。

    西周、春秋時期,戰爭的主要形式是車戰。當時的戰車上載甲士三人,左主射,右主伐,中主御,而每一乘戰車,配備步卒十人。交戰時,車馳卒奔,互相應合。七千戰士,可配戰車七百乘,可謂軍力雄厚。

    周懿王時的名器《禹鼎》記述一次伐戎戰爭,兵力僅有「戎車百乘,斯馭百,徒千」。春秋時期戰爭規模已逐漸增大,但轟動一時的城濮之戰,晉國也不過才出動戰車七百乘。周宣王派兵七千協助嬴秦伐戎,確係一次空前的投入。對於周宣王初年的周王室來說,這已是很高規格的軍事部署。

    後世出土的傳世器《不其簋》的銘文記載,講的就是秦莊公這次伐戎之役。

    據《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記載,秦莊公名其,先秦行文「不」字常用作無義助詞,僅表語氣,故「不其」即其,也就是秦莊公。秦莊公之稱「公」是後來的追稱。

    《不其簋》是秦莊公自作器,故直用己名。銘中顯示,這次伐戎行動的總統帥為「伯氏」,他上對周王負責,下可指揮不其。按先秦的親稱習慣說,對伯父和同輩長兄均可稱伯,李學勤認為此伯氏是秦莊公之兄。

    但《秦本紀》卻有明文,說秦仲的五個兒子中,其年長者是秦莊公。

    一種觀點認為秦莊公也許並不是最年長的,可能秦莊公還有個兄長,但被司馬遷所忽略。也有觀點認為銘中的「伯氏」非秦莊公兄長,而是秦莊公的伯父。秦仲之「仲」,是以排行人名,說明他還有個長兄(或庶長兄),依周王室用人的慣例,關係密切的屬國,國君之伯、叔父或兄長常有在王室供職者。此類事例多不勝舉。

    此伯氏是秦仲之兄、秦莊公之伯父而為王室重臣者。他就是受周宣王之命帶領七千人馬去秦地作戰的統帥。七千軍隊是前往助秦攻戎,而不是說把這七千軍隊送給秦國。當時的軍隊都是按國人的村社結構與井田配置編制,是決不可能把歸屬權交出去。

    ……

    周宣王時期也對南蠻進行征伐:

    淮夷是淮河、漢江一帶的東夷部族,又稱南淮夷、淮南夷或南夷,自周穆王時期開始強盛,多次入侵伊水、洛水流域。周厲王時期,曾為西周南方屏障的鄂國國君鄂侯馭方聯合淮夷、東夷大舉進攻西周,深入周朝腹地。周厲王調集西六師和殷八師派虢公長父征討,未能取勝。多虧大臣武公派屬下禹調動兵車百輛、甲士二百、徒兵千人參與作戰,最終擊退聯軍,俘獲鄂侯,滅亡鄂國。周厲王隨後又與虢公長父親自率兵征討淮夷至角、津、桐、遹,終於平定了這次叛亂。戰後淮夷震懾於周朝的武力,稍加臣服。

    前823年(周宣王五年),周宣王命尹吉甫向淮夷徵收布帛、財寶、糧食及力役,並且頒布法令,規定淮夷在經商時,不得擾亂當地的治安和市場秩序。後因淮夷停止納貢以及再次反叛,周宣王命召穆公率軍征討。

    據《師寰簋銘文》記載,此戰師寰作為隨軍將領統帥齊、杞、萊等**隊,消滅了淮夷的冉、翼、鈴、達四位首領,獲得俘虜、牲畜及財物,取得戰功。此戰過後,淮夷徹底臣服於西周。

    徐國在西周時期是東夷的強國,後在周朝的連續打擊下,徐國的一些部族南遷至淮水流域,逐漸發展成淮夷中最強的一支力量。周宣王在位時,命卿士南仲和太師皇父在太祖廟整頓週六師,然後親率大軍與太師皇父、司馬程伯休父前往征討。大軍沿淮水東行,經過激烈戰鬥,周軍擊敗徐國。徐國臣服後,四周各方國、部族皆臣服於周。前810年,南仲派駒父、高父前往淮夷,各方國、部族都奉命迎接來使,進獻財物。

    當其時的楚國又稱荊蠻,雖然被周天子封為子爵,但楚國極少承擔周王室的職貢義務,加之周天子抑制楚國發展的政策、對於楚國國君的歧視以及楚國君主僭越稱王,因而楚國屢次招致周王室的討伐。

    前823年(周宣王五年)八月,周宣王時期以元老重臣方叔為將,率兵車三千進攻楚國,大獲全勝。

    據推算,周宣王此次伐楚動用軍隊多達三萬六千人。晉穆侯墓所出土的楚公逆編鐘,應在此戰作為戰利品被周宣王獲得後轉贈與晉穆侯。經過以上一系列戰爭,西周的疆域以及國家聲望得到大幅擴大。

    可以說,在周宣王勵精圖治數年的時間後,周王室的實力已經可以達到多線作戰的地步。

    在公元前823年,周宣王就進行了對犬戎以及楚國的兩線作戰,其中方叔麾下的大軍就應該不少於三萬人,而另外的六千人很有可能就是諸侯組成的偏師部隊。

    只不過在周宣王后期,到周幽王之時,周王室的實力越發衰弱,最終在「烽火戲諸侯」的影響下,西周滅亡,平王東遷。

    而在繻葛之戰之後,周王室正式步入了名存實亡的衰退期當中,最終成為了歷史的塵埃。

    ………………………………………………分割線…………………………………………

    在周平王東遷之後,秦國以及晉國先後承擔了中華文化對外開拓的「責任」。

    秦襄公十二年,公伐戎而至岐而卒,子秦文公立。文公元年,居西垂宮。三年,文公以兵七百人東獵。四年,至汧渭之會。曰:「昔周邑我先秦嬴於此,後卒獲為諸侯。」乃卜居之,佔曰吉,即營邑之。十三年,初有史以紀事,民多化者。十六年,文公以兵伐戎,戎敗走。於是文公遂收周餘民有之,地至岐,岐以東獻之周。

    秦文公之後,又經數代國君的努力,在謀求自己的發展空間,在討伐西戎之戰中節節勝利,歧豐之地皆納其下,又先後滅蕩社戎,擊敗邽、冀兩戎部,征彭戲戎,兵臨華山,收復杜、鄭之地,滅小虢,版圖一直推進至關中東端。

    在秦穆公時期,西戎諸部落中較強的是綿諸、義渠和大荔。

    其中,綿諸有王,住地在秦的故土附近,與秦疆土相接。正好,綿諸王聽說秦穆公賢能,派了由余出使秦國。秦穆公隆重接待由余,向他展示秦國壯麗的宮室和豐裕的積儲,向他瞭解西戎的地形、兵勢。又用內史廖的策略,挽留由余在秦居住。同時,給綿諸王送去女樂二八。動聽美妙的秦國音樂舞蹈,使戎王大享眼耳之福。

    戎王終日飲酒享樂,不理政事,國內大批牛馬死亡,也不加過問。等到綿諸國內政事一塌糊塗,秦穆公這才讓由余回國。由余的勸諫,受到戎王的拒絕。在秦人的規勸下,由余終于歸向秦國。秦穆公以賓客之禮接待由余,和他討論統一西方戎族的策略。

    秦國在西方經過長期的發展,不斷擴大地盤。特別是進入春秋以後,西周在陝西境內的土地,大都歸秦人所有。從今天考古發現的秦國文物看,無論國都雍城的建築,國君的陵墓,規模都相當宏大。像雍城中,曾多次發現青銅建築構件,是用來裝飾宮殿用的,可見其豪華氣派。

    《詩經?駟驖》是歌頌秦襄公狩獵的詩,詩中有「駟驖孔阜,六轡在手「的句子。「駟驖「是指鐵青色的4匹駕車的馬。秦人用鐵的顏色來形容其它物的顏色,可見秦人對鐵已不生疏。在雍城一座春秋時秦國大墓中,就出土有鐵鏟。

    ……

    而晉國則是先處於內亂,而在晉獻公時期則是進入了晉國飛速發展的開始階段:

    前746年(晉文侯三十五年),晉文侯逝世,兒子昭侯伯即位。晉昭侯把曲沃封給晉文侯的弟弟成師,是為曲沃桓叔。曲沃城比晉君的都城翼城還大,曲沃桓叔有了一個比國都還要大的城,這明顯違背了君臣禮儀,也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曲沃桓叔威脅到了國君的地位。此後晉國進入了長達近70年的宗室內戰。

    前679年(晉侯緡二十八年),曲沃武公攻打晉侯緡,一舉將晉滅亡。為得到周天子的認可,武公把晉國的寶貝全部用來賄賂周釐王,周釐王任命了曲沃武公為晉國君,居諸侯之列。自桓叔封曲沃至此,曲沃桓叔姬成叔一系徹底打敗姬仇一系,奪得晉國正統地位,把整個晉國土地全部吞併。(三家分晉之後的三國諸侯同樣也是以賄賂的手段得到周天子的承認,並且封為諸侯……)

    公元前672年(晉獻公五年),晉獻公攻打驪戎,得到了驪姬和她妹妹,晉獻公對她們姐妹二人十分寵愛。

    公元前668年(晉獻公九年),晉國有些公子已經逃亡到虢國,虢國因此再次進攻晉國,沒有取勝。公元前667年(晉獻公十年),晉獻公想反攻虢國,士蔿勸說晉獻公等虢國發生內亂再攻打。

    公元前661年(晉獻公十六年),晉獻公擴充軍隊為二軍。晉獻公統率上軍,太子申生統率下軍,趙夙駕御兵車,畢萬擔任護右,相繼滅了霍國、魏國和耿國,凱旋後,給太子申生在曲沃築城,把耿地賜給趙夙,把魏地賜給畢萬,並封他們為大夫。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Babcorn

LV:9 元老

追蹤
  • 986

    主題

  • 920465

    回文

  • 38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