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頂尖玉器與42章經
從鰲拜藏寶庫中拿出的寶貝,林逸一眼就看上了一件玉器。
說實在的,鰲拜家裡的寶貝太多了,林逸也不是什麼收藏家和古玩家,根本分不清楚那些寶物的真正價值。
但對於玉器,他還是有一點了解的,因為他的親姐姐,就是做玉器行業的,有一家玉器店。
耳聞目染,林逸自然也知道一些,他上前拿起一個晶瑩剔透的白玉鐲子,心底讚歎,這可是極為罕見的羊脂玉啊!
學名“羊脂白玉”,又稱“白玉”、“羊脂玉”,顧名思義就是好似羊脂一樣的玉石。
現代寶玉石學家的解釋是,表示優質白玉,其顏色呈脂白色或比較白,可稍泛淡青色、乳黃色等,質地細膩滋潤,油脂性好,可有少量石花等雜質。
羊脂白玉中,主要含有透閃石、陽起石和綠簾石,狀如凝脂,為軟玉的一類。
古傳“白璧無瑕”即指白玉,羊脂白玉屬於玉中的優質品種,韌性和耐磨性卻是玉石中最強的,入土數千年,也不會全部沁染。
羊脂白玉的子玉,浸泡在崑崙山下荒原或綠洲的地下水土中千百萬年,產量稀少,價值極高。
羊脂白玉晶瑩潔白,細膩滋潤而少瑕疵,“白如截肪”,其特點就是,特別的細膩、光亮、溫潤。
上佳的羊脂白玉近於無瑕,好似剛剛割開的肥羊脂肪肉,而光澤正如凝煉的油脂。
林逸手裡的這個白玉鐲子,就是最上等的羊脂玉,近於無瑕!
能夠被鰲拜這個天下第一大奸臣,甚至連皇帝都不放在眼裡的主,放進藏寶室的寶貝,豈能差得了?
都是普天之下最好的!
這個白玉鐲子如果拿到現代,那就是最頂尖的玉器,沒有個幾千萬根本拿不下來,甚至在一些喜愛玉器的行家眼裡,價值上億!
林逸曾聽姐姐說過,羊脂玉是和田玉籽料中最珍貴的,而和田玉籽料,早在乾隆年間,那個有著“玉痴皇帝”雅號的乾隆皇帝帶頭,已經大肆開采了一遍。
而在現代,和田玉籽料幾乎在2004年的時候就開採完了,大多都掌握在大商家手裡,人家說多少錢,那就是多少錢,堪稱有價無市。
而在12年的時候,新/疆人又開采了一遍,開采出一百斤籽料,其中只有一公斤是羊脂玉。
和田玉籽料已經是珍品,羊脂玉更是無價!
林逸拿著手中的白玉鐲子,苦笑不已,想必姐姐怎麼也不會想到,他如今在康熙年間,那個有著“玉痴皇帝”雅號的乾隆皇帝,還沒出生呢!
乾隆可是小皇帝康熙的孫子輩!
康熙的四兒子是雍正,雍正的四兒子是乾隆!
林逸將白玉鐲子放進了懷裡,這太監服連個兜都沒有,心說把這件玉器帶回現代,送給姐姐,喜愛玉器的姐姐,不得瘋了?
一旁的官吏,正在記錄從藏寶庫中拿出的寶物,見到林逸的動作,立即將單上的這件珠寶劃去,表示鰲拜府中從無此物。
林逸見到官吏的動作,讚賞地點了點頭,這會反倒覺得這個貪/官污吏有點可愛了!
再往藏寶庫裡拿出的寶貝看去,卻是沒有羊脂玉這等寶物了。
林逸心想,看來康熙年間,羊脂玉還沒有那麼普及,誰讓那個有著“玉痴皇帝”雅號的乾隆皇帝,還沒有出生呢?
也或許是鰲拜眼光太高,只存了這一件最為頂尖的玉器,羊脂玉也是有高有低的。
自己若是能夠效仿乾隆,
把和田玉籽料大肆開採一遍,還不得發了!?
林逸笑著搖了搖頭,把這個荒謬的想法拋出腦外,準備再挑幾件寶貝,韋小寶見大表哥都動手了,也不准備閒著。
這時,只見一名衛士遞上一隻白玉大匣,匣上刻有五個大字,填了硃砂,“四十二章經。”
韋小寶見了,急忙接過,打開玉匣蓋子,裡面是薄薄一本書,書函是白色綢子,封皮上寫著同樣的五字。
韋小寶問索額圖道:“索大人,我識得'四十二',卻不識得後面這兩個字?”
索額圖笑嘻嘻的道:“是四十二章經。”
韋小寶笑道:“這'章經'兩字,難認得很。”
心說來的時候,皇上曾囑咐了他一句,抄鰲拜家的時候,留意四十二章經,說是太后喜歡。卻沒想到,在鰲拜的藏寶室找到了,又立了一功。
索額圖心說你個文盲,含笑道:“正是,這兩個字確實難認。”
接著,那侍衛又遞上一隻玉匣,匣裡有書,書函是黃綢所製,鑲以紅綢邊,又是一本四十二章經。
兩部書函都已甚為陳舊。
韋小寶將兩本書收下,吩咐又找了找,沒找到第三本,心下有些失望,但轉念一想,找到兩本,也算不小的功勞了吧?
林逸看著韋小寶的動作,暗自失笑,看過《鹿鼎記》的他,豈能沒聽過四十二章經的大名?
四十二章經,表面看上去是佛經,其實裡面另有夾層,夾層的內容,乃地圖碎片。只有湊齊八本,才能得到完整的地圖。
八本四十二章經,其實就是八本藏寶圖,滿清八旗各有一本,藏寶地點乃大清國的龍脈所在之地。
當年清兵入關後,搜刮了大量的明王朝的寶物,滿清的首領,為防以後王朝被推翻,滿人回關外,可以找回寶藏,以便有經濟自保。
他們便把寶藏藏於關外的鹿鼎山附近,並繪製了一幅地圖,割成碎片後,分別藏在八本四十二章經中。
後來韋小寶通過各種途徑找齊了八本,但他沒有把這個藏寶地點告訴任何人,也沒有去挖寶藏或挖斷龍脈。
林逸對四十二章經也沒什麼興趣,他可沒那個心思去湊齊八本四十二章經,然後去挖寶藏或者大清的龍脈。
主播才是他的大業啊!
這時,索額圖一臉賤笑的向林逸與韋小寶走了過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