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生活】古董商的尋寶之旅 作者:血蝠(連載中)

 
bpd 2017-10-31 23:38:38 發表於 都市言情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941 1810692
bpd 發表於 2017-11-14 19:33
第一百九十八章 很糟糕

  這可不是關興權等人熟悉的軍用運輸機,這種類似的商務機他和項偉榮就乘坐過一次,而另外三個壓根就是第一次接觸。

  他可似乎記得民用客機在高空是不能打開艙門的,連應急艙門也不行。

  「關先生,您一定是擔心艙門無法在飛行過程中打開的問題,其實這個不用擔心。

  在高空艙門其實是可以打開的,而且因為這架是私人商務機,比普通噴氣式客機打開艙門的方式還多了一個選擇。

  一般的客機在駕駛艙的頂版操作面上,基本上都有這樣三個按鈕:1、客艙增壓2、貨艙增壓3、艙門鎖定。

  只要解除1和3,並解除滑梯預位,再按下艙門上的緊急脫離鈕,艙門就會彈離機體,但客艙就會瞬間失壓。

  從理論上講,艙門是可以在萬米高空打開,但沒人會那麼做,那樣很危險。

  而這架灣流4不僅僅在駕駛艙有這個設計,還配備有緊急洩壓裝置,可以在兩分鐘內將艙內氣壓瀉至與艙外壓力相同,又不會因為失壓過快而導致嚴重損害乘客生命安全。」

  說著愛麗斯示意了艙門邊一個紅色蓋子,還演示了一下該如何打開:需要點技巧和那麼一點力量,這是為了防止乘客中有小孩而導致誤開。

  「各位,左邊這個紅色按鈕就是緊急洩壓按鈕,右側拉環只要用力一拉,艙門就會被彈離機體。這個裝置只有在定制的私人飛機上才有配備,客機上是絕對沒有的。」

  說完,愛麗絲將自己坐在距離艙門最近的座位上,繫上了安全帶:「不過如果沒有提前洩壓就拉這個拉環,艙門雖然也會被彈飛,但操作的人必須將自己固定在這個位置,不然會被瞬間吸出機艙!」

  灣流4能達到的巡航高度非常高,但艙內氣壓高度非常適宜:在15000米高度巡航時,其座艙氣壓僅相當於1400米;12500米高度巡航時,座艙氣壓相當於850米。

  這就有一個巨大的內外氣壓差,出點小問題都會要人命的!

  看來就算萬一要跳傘,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都需要整架飛機裡的人配合:要是順序錯了,開艙門的人沒事,其他人可就會一個不留神被吸出飛機!

  張楠站在艙門口,把頭探出去看了眼機身後部上沿的兩台發動機:天曉得飛出去的艙門會不會砸到機翼或者其中一個發動機。

  不過想想似乎沒聽說灣流4出過什麼大的意外,應該夠安全。

  安全配置,那都是用來安慰人的,因為私人商務機的安全係數非常高:私人商務機每年的平均飛行時間一般遠遠少於商業客機,就不用去擔心什麼金屬疲勞問題了。

  這邊關興權等愛麗絲離開那個座位,他自個坐上去試了試舒適度,對著大家沒頭沒腦說了句:「這位置不錯,以後歸我了。」

  項偉榮一聽笑笑,沒多說。其他人也是心知肚明--老關喜歡那就當他的專用座位得了。

  ……

  22日傍晚6點,灣流4從長島的小型機場騰空而起,飛躍大西洋,中間經停葡萄牙的里斯本,在德國當地時間上午抵達慕尼黑南部的一座小型機場。

  如果不是因為機上有不少違禁品,都可以去奧地利薩爾茨堡州的薩爾茨堡國際機場降落,那裡距離貝希特斯加登只有20公里!

  同在意大利差不多,已經有人在等待,這都是傑克遜之前聯繫好的。

  但與在羅馬不同,這回三輛大型的奔馳越野車直接就等在這個小型機場的停機坪上。

  張楠等人一下飛機,在寬闊的機場上就能遠眺被皚皚白雪包圍的阿爾卑斯山。

  有機場工作人員過來查看了一下各人的護照和簽證,也不用去什麼辦公室蓋章:直接從兜裡掏出個印章來,一本本蓋過去就算完事,壓根就沒什麼安檢。

  接人的車子都到停機坪了,還安檢個大頭!

  不過蓋章不能少:德國很奇怪,美國人這會到聯邦德國也是需要申請簽證的,只不過就是個形式,還有專門機構可以代辦,基本上就沒不批准的可能。

  拿著美國護照、拎著包立馬能去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但不包括德國:西邊和東邊都不行!

  保鏢們從飛機行李艙取出大包小包,有些包還特別長,不過這裡壓根就沒人來關注。

  連人頭都不點,這也夠鬆的。

  最新式的私人商務機,看著就是來這裡滑雪的美國闊佬--如今已經是十一月底,早就已經進入到滑雪季,全世界各地到這來旅遊滑雪的富豪多如牛毛。

  半個小時後,越野車駛入被山脈包圍著的貝希特斯加登。

  貝希特斯加登的東面、南面和西南面被奧地利的薩爾茨堡州包圍,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使其在二戰時期成為了納粹德國的核心腹地,如今也因美麗的國家公園舉世聞名。

  曾經有位學者用一段話來描述這裡曾經的特殊地位:「希特勒一手握著上薩爾茨堡,另一隻手控制著奧斯威辛。前者是個景色秀麗而寧靜的度假勝地,後者如同一座死亡工廠,誕生了無盡的恐怖。」

  貝希特斯加登轄區內的上薩爾茨堡山從1923年起就是希特勒的度假地--那年他在貝希特斯加登附近的上薩爾茨堡山,完成了他的反猶太人著作《我的奮鬥》第二卷,同時深深地迷戀上了貝希特斯加登的山湖景色。

  1933年德國將上薩爾茨堡山改建成了希特勒和納粹高官們的官邸區,1937年在上薩爾茨堡山的山腳下又建造了希特勒政府的駐地--納粹德國除柏林外的第二政府駐地,希特勒每年要在貝希特斯加登逗留數月,期間的政治策劃都在這裡發佈。

  當然,名氣最大的是38年竣工的鷹巢。不過這次張楠就沒辦法坐電梯上鷹巢了看風景,因為那裡要到5月之後的夏季才開放。

  張楠也不是來旅遊的,在一處二戰時修建的別墅酒店住下後,馬上著手研究地圖和此處的實際地形。

  張楠包下了兩幢小別墅,開車雇來的司機和傑克遜兩人都被支開到了其中一幢,把個林明也踢了過去。

  一過中餐,兩輛越野車就去外邊轉起了大圈,關興權那輛車都越過邊境到了趟奧地利--太近了,一條小小的公路,兩邊一家一半,邊境是開放的。

  「靠不住」的那幾個都給留在住所,林明在那和傑克遜他們扯淡。

  等到入夜後回來一合計,張楠說了句:「很糟糕!」

  「是的,很糟糕!」


bpd 發表於 2017-11-15 22:56
第一百九十九章 廢棄的二戰軍事公路

  別墅二樓的書房內,幾個人圍在張大書桌四周,對著攤開的幾幅地圖、手冊商量對策。

  「情況很糟糕,根據筆記本同二戰軍事地圖結合分析,隱藏地點極有可能接近如今的一處滑雪場,我和文博從遠處觀察過。」

  這會不僅是在書桌上,連邊上沙發上頭也放著兩幅地圖:這是從美國的幾家檔案館裡搞來的二戰德國軍事地圖的複製品,用來同如今的的實際地形進行比對。

  關興權這會就對著一張當初的軍事地圖,對大家道:「我對照了二戰地圖,發現原本有一條軍事公路可以從東南方穿越山口,直通奧德利的薩爾察赫河畔戈靈,而不需要從東北方從薩爾茨堡繞遠路。

  但這條公路在如今的地圖上只到柯尼希湖東側一側的滑雪場,再過去就是步行道,而且只到滑雪場的第一級索道盡頭,之後往南側的公路就消失了。」

  說著關興權在地圖上做了示意。

  「有沒有上去觀察過?」問話的是項偉榮。

  「我們從城裡出發往南開了大約6公里,那裡貼著柯尼希湖的湖尾就是滑雪場的入口,越野車暫時只能到那,再往東南側的所有道路完全被積雪覆蓋…」

  說著再次指出位置,「我和文博乾脆乘坐滑雪場的纜車從空中觀察了一個來回,消失的公路在四段纜車線路距離1.5公里至400之外,中間隔著山峰,在兩個小山口能夠看到原來公路的區域。

  不過麻煩的是在第二段纜車的頂點換乘站能夠看到大約三分之一的區域,好消息是那裡是一個L型的地形,兩側都是密林。

  如果隱藏地點在樹林內,遊客應該極少。」

  這裡可是德國、乃至世界知名的旅遊區、滑雪區,人太多了!

  根據阿道夫-艾希曼筆記本中隱晦的描述,隱藏地點應該是在一條當初的軍事公路附近。而根據翻出來的德軍二戰軍事地圖,貝希特斯加登附近能夠稱為軍事公路的只有兩條:一條是從小城正東通往德奧邊界,然後沿著邊境線一路向北直通奧德利的薩爾茨堡。

  至於其它三條公路就是標準的民用普通公路,這個問題嚴謹的德國人不會搞錯,而且那三條公路附近顯然也不適合用來藏匿大量珍貴物資。

  而這條通往薩爾茨堡的軍事公路目前還在,要命的是中間也有一個滑雪場——這導致從小城至滑雪場的公路之間車來車往。

  張楠四個沿路觀察,感覺希特勒的藏寶在這一地區的可能性不大,因為按照二戰軍事地圖顯示,當時這條公路的車流量比較大,不容易保密。

  當然,如果在這條公路附近那就是超級大麻煩,只能指望藏寶點距離公路幹線越遠越好。

  但沿路看過去,少數幾個能修支線公路、甚至是便道的凹陷地段完全就沒有人類建築活動過的痕跡,至少50年內絕對沒有。

  那重點路段就要放在關興權兩人觀察的地區。

  「班長,一過柯尼希湖的湖尾,海拔從800米直上1700米的德奧交界山口,直線距離只有最多八公里。就算當初修築的公路採用環形公路,這坡度還是會非常大,廢棄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有個很大的問題:如果東西在那邊,我們就算找到了,之後也需要完全用人力運出來,那裡在國家公園範圍內,禁止一切開發。」

  如果是普通區域,那關興權懂得張楠的一貫做法:想辦法搞開發、修房子,在巨大的資金支持下總有能圍起來放心大膽幹的機會。

  國家公園?

  門都沒有!

  1978年建立的貝希特斯加登國家公園是德國最秀麗的風景勝地之一,位於德國的東南角,也就是在貝希特斯加登的東南角。

  關興權兩人去的那個滑雪場就緊緊靠著這個國家公園的東北邊緣,按照旅遊圖冊顯示,第三段索道有個兩三百米就跨過了國家公園的邊緣上空。

  「人能過去嗎?」問話的是項偉榮。

  「可以,今天我就看到有極少數滑雪的人並沒有近滑雪場坐索道,而是背著裝備從柯尼希湖東岸繞過去,大概是想在森林公園裡野外滑雪。」

  「那我們明天就去那查看。」

  說到這,項偉榮對妮可道:「妮可,明天你把傑克遜他們帶去薩爾茨堡,耗掉一天時間,最早下午5點再回來,給我們留一輛車就行。」

  因為第一次來這裡,不得不帶上那幾個「非自己人」,這就得妮可配合了。

  「沒問題。」

  妮可雖然也希望參加這次探查,但為了整體計劃,這也是不得不做出的妥協。

  第二天一早,張楠5個人就出發,而傑克遜等人得到老闆的指令後,將陪著妮可小姐去奧地利遊玩。

  至於老闆帶著四名「貼身保鏢」這是要去幹嘛:作為一名好保鏢,最好連心中有疑問這個念頭都別起。

  傑克遜和保羅當然是最好的保鏢,而林明是知道這事的,那三個雇來的司機更是和他們沒關係:收錢辦事而已。

  ……

  城內積雪基本沒有,但一到滑雪場的停車場,這積雪就多了。不遠處就是高山環抱下的柯尼希湖,東側就是巍峨的阿爾卑斯山,國家公園那一邊針葉林密佈,而靠北的滑雪場是一眼望不到頭。

  這裡是全世界最好的滑雪場之一,這才天亮後一個多小時,停車場裡已經有人,說的話還不是單純的德語,操英語的都碰上兩伙人。

  下車的張楠、項偉榮、關興權、金文博和陳浩五人從頭到腳清一色的專業滑雪裝備,將滑雪板背在背後,整隊出發。

  沒有帶任何長槍,這回只是來「滑雪」的,就關興權和陳浩在衣服裡邊各藏了一支瓦爾特PPS,保持超級富豪該有的最低安全標準。

  就算森林公園那有檢查,這手槍藏著也不會出問題:這裡可是旅遊區,野外滑雪愛好者到這來也不算奇怪。

  每人還背著個小型的滑雪包,裡邊放著必要的戶外用品:今天估計回到停車場都要大半天之後了。


bpd 發表於 2017-11-15 23:06
第二百章 洞口

  幾人一出停車場,並沒有學關興權昨天看到極少數野外滑雪愛好者的方式從南側進入林區,而是進了滑雪場打算乘坐第一段纜車。

  花錢買票,晃晃悠悠往上。

  這一段的纜車車廂很大,能坐10幾號人,這會車廂內除了他們五個,還有4名說德語的德國人,也帶著滑雪裝備。

  張楠恐高,老老實實坐著就沒仔細往下看:纜車裡其他8個人看著興致都不錯,對著外邊東看西瞅的。

  德國人真是在看風景,或者說他們順道在觀察滑道的情況,而項偉榮四個就是在觀察下邊的滑道——根據昨天的分析,這段中級滑道可以說就是按著原本的軍事公路大體行進線路改造的。

  速度還不慢,等到經過差不多兩公里的運行後,纜車車廂抵達第一段的終點,整個車廂裡的所有人都下了纜車。

  從這裡再往上就需要換乘小一些的纜車,而四個德國人看似沒打算往上,大概技術不行——上邊滑雪道的坡度更大、級別也更高。

  德國人打算往下滑,而張楠5個湊一塊合計了一下。

  「現在我們就往南,沿著地圖的指示走。」

  關興權昨天從上頭看過南側區域,其他人這會都聽他的。

  南側下坡處能看到幾條大概是昨天留下的滑雪板痕跡:遠處有一大片平坦的雪地,兩側就是密布的樹林。

  特別是東側,那裡的山坡已經非常陡峭,直上海拔1800米!

  眾人選用的所有裝備都是越野滑雪裝備,那就出發。

  順坡而下,這速度差不多可以用風馳電掣來形容,張楠都有點膽戰心驚:自個這技術一般般呀!

  照理如今的他是不會滑雪的,不過之前和姐夫他們說過自己會,項偉榮等人還以為他是在美國哪個室內滑雪場學會的這技術,也不疑有它。

  而且神奇的事見多了,張楠會滑雪這點就變得不那麼奇怪。

  到了那一片大片雪地後,領頭的關興權停了下來,掏出地圖仔細對照。

  拉起滑雪面罩道:「不大可能在這一段,這裡太暴露了。」

  由於有積雪覆蓋,5個人根本無法精確判斷原來公路的具體位置,只能往前。

  越過3.5公里的相對平原區,到了第一個拐點的大概位置。

  前方地形的坡度驟增,已經不適合滑行。

  原本一直能夠看到的滑雪痕跡也到頭了,那些野外滑雪愛好者似乎沒有挑戰更高難度的心思。

  斜下雪板,準備登山。

  幾人早有準備,各自從包裡取出登山鞋,還帶著小型雪網,接下去就得靠步行。

  野外滑雪鞋雖然也能步行,但走著可沒雪地登山鞋舒服。

  在這裡能看到第二段纜車的頂點位置,不過幾分鐘後,那個遠處的制高點就被樹林與山體擋住了。

  一列縱隊行進,金文博打頭:如果不用雪網,這一腳塞下去有個二三十公分,費勁!

  幾人的速度不快,因為要沿途觀察,不僅要沿著已經極難分辨的原本道路走,還要觀察兩側是否有幾十年內被人類活動擾動過的痕跡。林間覆蓋積雪,這真的挺難。

  兩個小時後,張楠已經累得像條狗,5個人都還沒到德奧邊境呢——山埡口還在1公里之外。

  不過這時領頭的關興權習慣性的手臂向下伸直、五指併攏、掌心向後——停止!

  還好這裡是旅遊區,不然後頭的陳浩都要習慣性的掏槍了。

  「班長,你看那邊!」

  這裡有幾百年的大樹,也有不少幾十年的。關興權指的是左側,也就是北邊一百多米外的一片區域。

  項偉榮仔細一看,「去那!」

  5個人立刻向北,項偉榮同關興權打頭。

  前方樹林似乎矮小一些,呈現長長一條U型分佈,而且中間的特別矮小,兩側稍高,再往兩邊就是上百年的大樹。

  這裡幾十年前有可能是一條路,一條寬度大概只能過一輛卡車的便道。

  走了一段,關興權從自己包裡取出一柄特別短的工兵鏟,在U字型中間位置下鏟。

  去掉上邊一層近40公分厚的積雪後,露出了下邊夾雜松針的泥土。

  繼續往下鏟,這感覺就有點不一樣了——就薄薄一層林間表土,下邊的土似乎比較硬。

  狠狠幾鏟,抓了一把土交給項偉榮。

  「班長,這土壓過。」

  這會終於到了張楠發揮自己專長的時候——看土,在這5個人裡他絕對是專家!

  自個也從坑裡掏了一把,拿在手上一分辨,「夾雜有碎石,這是經過人為的。不過沒加石灰或者水泥,這裡以前應該就是條最簡易的便道。」

  這時從前方傳來陳浩的聲音:「班長,這有情況。」

  每次停下休息,都會有一人去相對的制高點觀察,幾人這都是按照標準行軍的方式在進行。

  沒有冒冒失失立刻跑過去,項偉榮回答了一聲,和張楠一樣把土扔回了坑裡,還順便踩了兩腳。

  用腳左右一劃拉,用邊上的雪把雪坑給填平了。

  幾人亂七八糟走了幾步,這裡就像是滑雪愛好者曾經休息過的地方一樣。

  往前才30來米就沒了林木的阻擋——一片山崖倒了一大片!

  陳浩正站在積雪間露出的大大小小的碎石邊:這裡是一個轉彎角,南側也是個緩坡,從北側高山上砸落下來的石頭又好幾米高,都把這裡給填滿了。

  陳浩手裡拿著塊五六斤重的石頭,對著幾人道:「這是爆破形成的,時間至少幾十年前。」

  項偉榮劃開一塊巨石上的積雪,看了兩眼,「阿楠,小陳學習過爆破,錯不了。你看看,這石頭炸下來有個多少年了?」

  張楠一集瞄過幾眼,道:「外公墓地那片山下邊不是有個小石塘嘛,記得給我說過是50年代開採的,這裡炸下來的石頭至少有那個年頭。」

  項偉榮點點頭,他也是這麼想的。

  石塘,這是剡縣地方叫法,其實就是採石場的意思:如果兩邊青苔生長的條件差不多,這裡被炸下來至少是在50年代以前的事。

  這就可以猜測了:這裡是條路,50年代的聯邦德國人完全沒必要在這裡放炮炸山,不然完全沒有道理。而且這一路過來,也沒發現需要使用這些石頭的地方。

  剡縣那處石塘開採是為了山坡上那些梯田的修建維護,而德國人似乎壓根不需要在這裡修梯田,那唯一的目的就是要掩蓋什麼、阻斷什麼!

  項偉榮手一指一示意,大塊頭的金文博就像頭超級靈活的靈貓,快速登上炸塌的亂石堆。

  站在制高點,很快看到他打出了彎曲手肘、前臂指向地上、手指緊閉、從身後向前方擺動的動作。

  「這是前進。」

  對著小舅子說完,項偉榮就登上亂石堆。

  等到張楠爬到上頭,能夠看到前方整整一兩百米的一段山崖都被炸塌,而遠方還是U字型的林帶。

  「有門了,那會德國人是在阻斷這條便道。」

  ……

  20分鐘後,幾人又遇見一片炸塌的亂石堆,不過規模要小得多。

  亂石不是重點,重點是這裡顯然經歷過人工清理——崖壁上露出了小半個洞口。


bpd 發表於 2017-11-15 23:15
第二百零一章 德軍彈藥庫

  第一處碰到的炸點是用來阻斷道路,這一點如今已經能夠肯定:近兩百米的爆破長度,最高點堆積的巨石都有十多米高!

  這樣一算,這個土石方數量都有個上萬立方,要搬除就是個極大的工程。

  而經過仔細觀察,這第二個爆破點不僅僅是為了掩蓋洞口,同時也有阻斷道路的作用。

  「班長,前邊還有原來道路留下的痕跡,不過更窄,最多勉強過一輛解放牌。」

  匯報的是金文博,他還去前邊探查了一番,回來後報告。

  納粹德國可沒有解放牌,但他們有的卡車型號不少:五噸的解放牌勉強能過,那更窄的小型貨車開起來可能會很輕鬆。

  運送從狼堡過來的藝術品並不一定要大型貨車,二戰時各國更多、更普及的是一噸半至三噸的小型貨車,像美國十輪大卡那樣的貨車並不多。

  前方還要探查,但先要搞明白這個洞口的內部情況。

  說實話,當第一眼看到這個洞口時,張楠的心情糟糕至極,這就像是好不容易找到一個等級不低的古墓葬,結果發現上頭居然有一個幾十年內才挖的盜洞!

  碰到這樣的事,任何一個土夫子都得氣得跳腳、罵娘!

  不過等聽到金文博的報告,張楠這心情又變好了,因為這可能是壞事變好事了。

  「阿楠,你和興權在外邊看著,我們先進去看看。」

  聽到姐夫的話,張楠搖搖頭道:「探查洞穴我有經驗,我和你們一起進去。」

  他是有經驗,那洞還是自己挖的!

  自己有輕微的恐高症,但因為生活所迫,卻徹底客服了更多人會有,而且害怕程度更高的幽閉恐懼症。

  說完也不解釋,而是放下自己的滑雪包,從裡頭取出兩支小巧的強光手電和兩大卷強力魚線。

  「一卷魚線的長度是一公里,用雙線。」

  這是探查洞穴的必備裝備,用來指示回路。單線萬一斷了可就抓瞎,張楠覺得要雙保險。

  而項偉榮從自己包裡取出個帶螢光的染色劑噴瓶,「用單線就行了,我這裡有雙保險。」

  姐夫手裡的玩樣也是洞穴探查的利器之一,在叢林裡也能用來指示方向避免迷失來路。

  「興權,博文,你們兩個在外邊守著。」

  「是,班長。」

  張楠把魚線一頭在洞口的一塊石頭上一繫,三人進入連人都不能完全不直的小小洞口——當初打開洞口的人顯然偷工減料,這個洞口還有一大半被亂石掩蓋。

  強光手電在漆黑的洞內能照出上百米,能看出這個山洞並不是建造設施完善的地下彈藥庫或者防空洞,反而更像個礦洞。

  粗糙的洞壁沒有經過任何精加工,岩石裸-露,地面也不是特別平坦,裡邊還有少量塌落的石頭,可能是當初爆破造成的震動導致的。

  洞內還比較潮濕,地面上似乎還有動物的排泄物:如今是冬季,但裡邊還是有股淡淡的、說不出來的難聞味道。

  項偉榮點燃了根火柴,看著它慢慢燃盡,空氣沒有問題。

  「班長。」

  陳浩從衣服裡掏出那把瓦爾特PPS,倒著遞給項偉榮:這裡有動物排泄物,加上潮濕不好分辨類型和時間,萬一這次是鑽進個冬眠的熊窩那可就熱鬧了!

  不知道這裡附近有沒有熊,這裡雖然靠近旅遊區,但歐州的林子不熟悉,萬事要小心!

  如果有熊,這會槍在項偉榮手裡絕對最管用——他當兵時親手幹掉過四頭馬熊,就是棕熊在華夏西南橫斷山脈、高原地區的一個亞種,最大也能有七八百斤重。

  別人怕熊,他無所謂。

  9毫米口徑的瓦爾特PPS就是種警用小型自衛手槍,萬一要用來打狗熊?

  大概只有用心瞄準的項偉榮才會有點把握——只能往腦殼上敲,不然別說彈匣裡只有七發子彈,就算有七十發子彈全射進狗熊身體,只要沒命中要害,狗熊都會衝過來和你拚命!

  子彈上膛,右手持槍,左手拿著強光手電,項偉榮帶頭往裡走。

  早知道要進「狗熊洞」,都該把56式衝鋒槍帶來!

  張楠注意到姐夫持槍的方式很特別,並不是像電影裡常看到的那些21世紀美國大兵右手持槍、左手反握強光手電在右手下的方式。

  項偉榮持槍的右手似乎很隨意的拿著,而左手的手電還不時在照射四周和洞頂部。

  「用心瞄準」,這已經達到隨心所欲的地步:只要觀察到目標,右手的槍就能快速擊中目標,而且比美國人的方式還更加靈活。

  狗熊不是持槍的敵人,反擊的速度沒有「上槍下手電」的那麼快。

  三人慢慢往前走,還要避開一些散落地上的木頭:這些在以前應該曾經用來支撐這個山洞,不過如今都已經朽爛。

  「這個山洞有點年頭了,上百年前德國人似乎再這裡開過鹽礦,不知道你這個洞是不是。」

  聽到張楠的話,項偉榮回道:「應該不是,這裡的石頭不是岩礦石。」

  這時手裡拿著把大號獵刀的陳浩從地上挑起塊破破爛爛的布,分辨了半天才感覺應該是件工作服,不過如今已經徹底霉爛,毫無價值。

  走了上百米,前方是個轉彎角,結果一轉過去,手電發出的白色強光竟然照到了洞底。

  就在30來米之外,到底了!

  什麼東西都沒有,連那個螢光染色劑噴瓶都省了。

  這裡相對乾燥些,項偉榮把彈匣卸了下來,一拉套筒,原本已經上膛的那發子彈跳了出來。

  藉著另外兩支手電的散射光亮,左手順手在抓住了空中的那發子彈。

  將子彈重新壓回彈匣,插回槍內交還給陳浩。

  洞內沒有危險,這下三人才非常仔細的查看洞壁和地面的情況。

  很快,在一側岩壁上發現了點有價值的痕跡,那裡有些綠色油漆的刮痕。

  「二戰德軍的絕大多數彈藥箱也是木質的,看這裡的痕跡,應該擺放的比較匆忙。」

  張楠也研究了一下這裡的痕跡:不匆忙的話,這裡的刮痕不會這麼多。

  那這些彈藥箱去哪裡了?

  這個山洞這些年估計也應該有好奇的遠足者進來過,但人數絕對不多,也不會很頻繁。洞內地面上連個腳印都沒,就算有人來過也應該是多年前的事。

  順著來路三人出了山洞,和外邊的兩人一說裡邊的情況。

  「我看這個山洞應該是當初美國人打開的,而且裡邊的那些彈藥箱內裝的也不大可能是希特勒的寶貝,就該是普通的武器彈藥,美國佬那會一定挺鬱悶……」

  張楠分析了一下:納粹的藏寶存放一般都採用平鋪的方式,而且不會用彈藥箱存放,也不會堆放那麼高——山洞洞壁上的痕跡都已經超過一米五。

  項偉榮跟著分析:「佔領這裡的美軍沒有我們手裡的筆記本,而且這裡是貝希特斯加登、納粹的第二首都,美國大兵不會把太多時間浪費在清理這些坍塌的山洞上。」

  道路阻斷,除非立刻調用大型工程機械,不然只能用人力。

  顯然大型機械不想如今這麼好找,工程兵在戰爭勝利後也沒來,最大的原因還是那個:勝利了!

  「清理這裡的美國兵算是倒了八輩子血霉,別人發財自己當苦力…」

  就是!

  項偉榮在越南那個窮得掉渣的地方還撿了塊歐米茄,在這裡,隨隨便便在上薩爾茨堡山的納粹高官官邸區域晃蕩一下,除非真是霉星高照,不然個個都能發財。

  發現這山洞裡的武器彈藥的美國大兵和指揮官的心情估計是奔潰的:戰爭都結束了,他們要一山洞的德軍武器彈藥有個毛線用!

  戰爭已經結束,這正是享受勝利果實的時候,而不是當搬運工和土撥鼠,隨便往兜裡放兩個銀湯匙也比這個收穫大。

  「估計美國人不會把太多時間放在這,我記得德國戰敗後絕大多數美軍在短時間內就撤離,這地方應該會很快失去吸引力。

  而德國人在戰敗後的那幾年也不會有興趣來這裡,那會他們的日子可不好過,等到五六十年代後這裡也會被遺忘,甚至是故意遺忘。

  等到那邊的滑雪場興建和這邊國家公園的建立,這裡更不會有人來。就算少量戶外運動愛好者發現了這裡的異常,最多也就是好奇,在沒有明確目標的情況下,沒人會對這些塌方區產生更多好奇心。」

  當初德國人很有可能用一個或者幾個礦洞來混淆視聽,就防著美國人好奇心作祟,絕對不會簡簡單單一炸了事。

  這時項偉榮看了下時間,還不到12點。

  「抓緊時間吃飯,半小時後出發。」

  做事不心急,按照計劃來。

  美國民用戶外食品,比軍用的口感好,還自帶加熱功能。

  「比我們打仗那會條件好多了,那時候西南天氣熱的要死,死屍都來不及埋,兩天就臭得要死!」

  眾人快速吃飯,也不避諱什麼。

  張楠就聽,盜墓賊還怕聽這個倒胃口?

  半小時後準時出發,結果就在繼續向前的六七百米距離上,連續發現兩個爆破點!

  碎石堆積,完全沒有經過清理——道路也在最後一個爆破點終止了,前方已經是沒有任何人為痕跡的原始森林。


bpd 發表於 2017-11-15 23:22
第二百零二章 不當250

  兩處爆破點,很精準的專業爆破手法,至少陳浩是這麼認為的。

  「絕對專業的手法,炸-藥使用量控制的非常好,整塊山體坍塌,完整的均勻覆蓋,是高手。」

  陳浩在那感嘆德國人的好手藝,而這邊張楠幾個是頭疼了:自己就五個人,那些石頭大的有幾百上千斤,單靠人力不可能完全搬開。

  怎麼辦?

  這裡又不能動用大型工程機械,難道用蠻力慢慢搬?

  上千噸的土石,就算只需要搬動十來米、有些從高處一丟了事,單靠人力的話也會是個超級大工程。

  好消息是兩處地點都在山坳裡,從遠處山峰上看不到這裡坡底的情況,張楠他們可以慢慢幹。

  幾人商量一下對策:小的那些石頭如果有10個壯勞力,花個幾天時間也能搬走不少,估計最多一周時間就能抵達底部的岩壁,洞口也可能會在那。

  但大的石頭怎麼處理?

  陳浩想了好一會,道:「這裡是森林,我到時候可以使用鑽孔微量炸藥爆破的辦法把石頭炸裂,聲音在三四百米外就不明顯了。」

  「那上頭怎麼辦?」項偉榮問道。

  纜車站就在北側1公里多外的山頂,向上的聲音會傳出更遠。

  這時張楠說道:「我看這樣,冬季旅遊旺季我們不可能行動,最好找冬春交界的時候,那時候融雪加降雨,這裡的遊客會變得極少。

  而根據昨天關哥探查的情況,那個時候山頂幾個纜車站也會停運,每個月只會有定點的維護人員上去查看兩次,連個值班人員都沒有。

  只要碰到連續,甚至是斷斷續續的壞天氣,這裡附近至少方圓十公里就是無人區。」

  貝希特斯加登附近的阿爾卑斯山的雪季會從9月下旬持續到來年5月,兩頭的兩個月會是雨雪夾雜,所以那時就是壞天氣最多的時候。

  至於那個滑雪場,在3月中旬後就會暫時關閉,到四月就沒人長期職守,到初夏到來、遊客增多之前,張楠他們至少有一個月以上的時間。

  那一個多月是貝希特斯加登和國家森林公園人最少的時候。

  而且因為天氣原因,根本不會有人進林區,最多到西邊五六公里之外的柯尼希湖乘船遊覽一番,而那邊同這裡的海拔落差超過700米,完全不會影響張楠等人的探寶行動。

  「你說等明年我們再來?」

  聽到姐夫的話,張楠點點頭。

  「這會只能乾瞪眼,到時候分批把物資和器材運進來,在纜車站那邊設立一個觀察站,兩邊用報話機通訊,就能避開危險。

  真如果被人發現異常,我們需要撤離也來得及。」

  說著一指東邊:「翻過去就是奧德利,為了點異常或者偷獵的,貝希特斯加登的德國警察絕對不會聯繫奧德利警方來個聯合大搜山。

  從停車場那步行到這裡至少兩個多小時,這還是我們的速度,那些警察估計速度更慢。

  我們就算加上整理裝備的時間,就算他們能大概確定位置,我們也都早就在奧地利了。」

  至於直升機的問題,這裡可是阿爾卑斯山山麓原始林帶,林密海拔落差大,從空中搜索都很有難度,降落更是癡人說夢。

  項偉榮點點頭,「如果剛開始幹就被發現那就撤,如果已經打開洞口,那就滅口。等德國人發現異常再派人來那也是至少半天時間,多少能運走些東西。」

  關興權幾人不以為意,而張楠再次感嘆:姐夫,你夠狠!

  「那這計劃就要做大,在奧地利那邊就要提前找好落腳點,還要預備特殊情況出現的後撤線路同交通工具……」

  這些都是小問題,那邊也是奧地利的旅遊區,有錢、有合理合法的身份都能解決。

  ……

  下午3點,幾人準備撤離。

  不是原路返回,而是退回最早發現U型樹林的路口,然後繼續向東翻上山啞口,沿著山脊向北兩公里就是滑雪場的最後一段索道終點。

  望山跑死馬,登山也一樣!

  這最後一段往上的坡地落差有三百多米,沿著幾十年前的戰備公路遺跡繞來繞去,花了一個多小時才抵達啞口。

  天都快黑了,抓緊時間,終於在五點時抵達索道站。

  這裡只有一個值班員駐守,第四段索道已經在一個小時前停止運行。

  五十多歲的值班員看著這五個亞洲人,無奈道:「每年總有幾個你們這樣的,不看時間就喜歡到處瞎逛,等明天吧,你們可以在值班室那湊合一夜。」

  夜間從超高難度的滑道往下滑,這不符合安全規定!當然,每年總有幾個自認為技術高超的瘋子這麼幹--項偉榮幾個這會就打算滑下去,刺激!

  不過張楠自家知道自家的水平,也沒興趣在這裡過夜,直接掏出一千美元:「我們有特殊通行證,不是嘛。」

  值班員立刻笑了,「是的,有通行證什麼都好說。」

  一個電話往下打,索道立刻開通。

  一站接一站往下,等到第一段與第二段索道轉換站,張楠他們下了纜車--第一段滑道是燈光滑道,滑下去爽一把!

  看過幾部007的人都會記得那些超級刺激的滑雪鏡頭,很多就是在阿爾卑斯山拍的。六七十年代那幾部有,21世紀的也有滑雪鏡頭,這似乎是西方審美觀裡非常帥的運動,鏡頭裡也特別漂亮!

  不過張楠的感覺真不咋樣--自己也就是會滑的初級水平,這條幾道回轉後的中級滑道狠狠的「歡迎」了一下自己!

  晚上六點多,張楠帶著臉上的少量淤痕回到城內的別墅。

  「怎麼了親愛的?」

  妮可已經回來,還買回了不少東西,看來為了像樣的耗時間,美女花了不少錢。

  「沒什麼,摔了幾跤,技術不行。」

  等吃過晚餐,一群人又在書房研究了一通,感覺只能在明年四月初再來,做好一切準備。

  至於人手,那得看美國這邊11名保鏢靠不靠得住:如果還是不能完全信任傑克遜他們,那就得從國內招人。

  「看來老弟兄們都得來一趟。」

  「只能這樣,該死的德國,該死的納粹!」

  聽完姐夫的話,張楠發了句牢騷。

  如果在美國,在國有土地上考證到可能會有一大筆幾十上百年前埋藏的寶藏,發現者都可以正大光明的幹,還可以通知政府--發現者將佔有寶藏的一大部分!

  但是在德國,只要是和二戰沾邊的藏寶,發現者連根毛都沒份!

  而且更操蛋的是,一旦真發現納粹的藏寶,以色列百分之八百會跳出來,再加上一幫子組織、協會會來湊熱鬧,然後就是一筆爛賬!

  基本上那筆財富就會成為「無主」,但又是N多人、組織聲稱自個擁有「所有權」的玩意!

  但無論東西最後在哪,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絕對與發現者再沒一毛錢的關係!

  在慕尼黑搞到的那一車油畫就是最好的例證,記得一幾年那會最後搞得德國政府都不知道該怎麼處理為好。或許德國的政客們最希望的是永遠也不要發現納粹藏寶,不然只會帶來無盡的麻煩。

  既然會和發現者再沒關係,張楠才不去當那個250!


bpd 發表於 2017-11-15 23:29
第二百零三章 金髮碧眼的華夏戰士

  第二天遊覽了一趟柯尼希湖,下午就驅車越過德奧邊境抵達奧地利的薩爾茨堡,這裡擁有全歐洲最頂級的幾個滑雪場,還有多個風光秀麗的湖泊。

  遊玩了三天,其實其中有兩天就在一處湖泊周圍晃悠:張楠和妮可租船在湖上看風景,而項偉榮和關興權是開車在湖邊兜圈子。

  這裡附近就是筆記本中的第二個藏寶點,但比在貝希特斯加登那還要不順利,壓根就沒找到目標。

  筆記記述隱晦,而二戰時這一地區同這會的人文地貌變化比較大,在美國時因為時間相對比較急,也沒找到小比例尺的當地二戰軍事地圖。

  也只能到下次。

  不過張楠這會也不急了:那些根據些「藏寶圖、文獻」找到寶藏的傢伙,哪個不是花費了大量的時間,有些甚至是耗費了幾代人的時間!

  一次就搞定?之前那是因為自己有重生記憶的金手指,當這個金手指不管用時,那就慢慢找吧。

  11月26日,妮可接到了珍妮的一個電話。

  「艾倫,英國那處小農莊的圍牆完工了,據說修得古色古香。」

  「真是個好消息,不過我還得等段時間再去那,等遊艇交付後再說。」

  張楠這會正在酒店套房的客廳內整理行裝,明天他們就會去慕尼黑,去趟上次沒去成的新天鵝堡,從薩爾茨堡過去也就兩個小時車程。

  明天傍晚就要登機返回紐約。

  妮可眼睛一亮,道:「那裡會有寶藏?」

  這事張楠沒沒和妮可說過,不過如今她猜得出來。

  「嗯。會有很多,不過估計比不了希特勒。去的時候叫上你和珍妮,不過估計還是會讓你們吃驚的!」

  張楠把個拉桿箱一拉,放沙發邊上,自個順勢坐到上邊。

  妮可湊了過來緊挨著坐下,把腦袋擱張楠肩膀上。

  「過幾天你就要回華夏,能早點回來嗎?」

  吻了下美女的臉頰,「盡快吧,不過至少也要等到華夏的新年後。那邊有幾件事必須去辦,不能拖了。」

  妮可有點捨不得,不過也沒辦法:這個男人就不是個安生的主。

  看到妮可有點捨不得的樣子,張楠心裡一軟,「這樣吧,我暫時回不了美國,不過華夏新年前的一段時間我應該會在家裡,到時候你可以來華夏嘛,到我們那過個華夏新年。」

  妮可臉色立刻多雲轉晴,「那說定了!我和珍妮一起來。」

  其實這是妮可同珍妮在電話裡商量好的,就是要去華夏過個中國年,去看看艾倫在華夏的家--她們還都沒到過華夏,對那個東方大國也充滿了好奇心。

  而且最重要的是:她們要去看看艾倫的家,在那才能算真正瞭解這個靈媒一般神奇的枕邊人。

  ……

  返回紐約後沒兩天,張楠就同項偉榮、關興權與林明一道返回華夏,而金文博同陳浩將暫時留在美國。

  留下的兩個不僅僅會暫時擔任妮可同珍妮的保鏢,還有些事需要他們辦:採購明年需要的裝備,還有同妮可一道尋找奧地利的二戰軍事地圖。

  妮可不是軍人出生,也許在一些檔案館就算看到了需要的東西都會錯過,而金文博他們不會。

  從紐約登機,這次是兩個美籍華人和兩個華僑回華夏,坐的還是華夏航空的波音747,不過張楠的護照已經變成了美利堅合眾國的。

  簽證很方便,張楠甚至都沒去紐約的華夏總領館,關興權跑了一趟就解決了,比買張汽車票都方便:特事特辦。

  經過漫長的航程,飛機降落在滬上國際機場。過海關時,海關人員的一句習慣性禮貌用語讓張楠很不爽!

  「歡迎來華夏。」

  那人大概說順嘴了。

  結果張楠板著臉回了句:「老子是華夏人!」

  不過等到接過蓋了章的護照,這心裡又怪怪的,加了句:「您應該說:歡迎回華夏。」

  說完也不理會海關人員的反應,走了。

  出口處一輛加長林肯加兩輛大切諾基就等在那,幾名穿著短風衣的墨鏡男子就站在幾輛車邊。

  這幾個人張楠沒見過,但他可認得出自己的林肯和切諾基,多出來的一輛也是前段時間才買的。

  那幾個墨鏡男子一看張楠四人出來,立刻迎了上來。

  動作都差不多,兩邊一靠:「班長。」

  項偉榮這會很有范,對著張楠道:「這都是我和興權的老夥計,現在就是你的保鏢。」

  說著指著其中一個塊頭最大,身高超過一米九五,比金文博還高壯的金髮大漢道:「這是阿廖沙-波波維奇-費多托夫,你叫他阿廖沙就行。」

  對方摘下墨鏡,張楠注意到他的眼珠子是藍色的,要不是知道他曾經也是名華夏軍人,都會以為是個蘇聯人。

  「你好老闆!」

  很嚴肅的一個傢伙,都不會笑,說完就戴上了墨鏡。

  「這是劉文棟,湘南人,叫文棟就行。」

  項偉榮指的是個個子最多一米七零點的漢子,在六個「墨鏡」中個子最小,和阿廖沙站一塊感覺只有對方半個那麼大。

  身高比張楠還高點的是李攀峰,贛省人,還有個稍微矮點的是裘波,北河人。

  另一邊的兩個個子差不多,都在一米八五左右,雖然戴著墨鏡,但看得出是和阿廖沙一樣的白種人。

  「這是夏米力和卡里米,名字別喊錯。」說完項偉榮自個都笑了笑,「不過喊錯了也無所謂,當初這兩人還是新兵蛋子的時候,我花了一個月才喊的清楚。」

  這兩位就是項偉榮說的塔吉克族老部下,摘掉墨鏡,一看就是歐羅巴人的味道,同俄羅斯族的阿廖沙一樣也是金髮碧眼,還長得賊帥!

  把行李裝上車,阿廖沙坐進了林肯的副駕駛,開車還是項偉榮的本家兄弟項永強。

  永強這人雖然不是什麼超級戰士出身,但為人老實可靠車技還好,特別是絕對不多話,算是姐夫最放心的人之一。

  「阿楠,在國內如果我和興權不在,這幾個就是你的貼身保鏢,你可以帶去任何地方。阿廖沙還是你的盾牌,只要需要,會寸步不離你左右。」

  項偉榮這話就表明這些人都靠得住,已經經過了考驗,而阿廖沙就是自己的肉盾,最貼身的那一個。

  同駕駛室的隔音板這會並沒有升上去,前邊能聽到後邊的談話。阿廖沙轉過身,遞給關興權一包東西。

  「班長,你們的配搶我帶了,阿明怎麼說?」

  沒等項偉榮開口,林明道:「我還是不用了,這會我都成了個美國人,不合適,再說一般我也用不到。」

  「保安公司成了?」

  「槍發下來沒幾天,我前兩天打電話問過,我和興權,還有永強都算個人頭,有證的。」

  打開包,裡面是兩件黑色的馬甲,馬甲內側有個布質地的槍套,每件馬甲都插著一把嶄新的五四式手槍,另一側是兩個實彈的備用彈匣。

  還有項偉榮同關興權的持槍證,薄薄的一本,紅色,有點像後來的士兵證。

  「用過部隊的和美國佬的槍套,這馬甲就不舒服。」

  這幾天來了冷空氣,車裡開著暖空調,大家剛才都把外套脫了。

  關興權檢查了槍械,再套上馬甲感覺了一下,這影響掏槍速度。

  「阿廖沙,有沒有腋下槍套?」

  「公安廳沒給。」

  保安公司是省廳批的,雖然上頭打了招呼,但那玩意就是沒發,不知道是沒有還是故意不給。

  張楠看了看這架勢,插了句:「到家我打個電話,讓文博去買個幾十副能用的槍套寄過來就行,腋下的、快拔的都有。反正T33能用的,我們的五四式也能用。」

  「海關可能會查。」


bpd 發表於 2017-11-15 23:40
第二百零四章 給我調輛挖掘機

  「夾在衣服堆裡空運回來,查個毛!」

  張楠在邊上不以為意,「要真給扣了,直接讓領事館走外交物資渠道,再說我們部隊的那些攜行具也有點落伍,多買些就算給軍工廠當樣品。」

  說完,對著前頭喊了聲:「永強,路過杭城的時候拐個彎去我們的那個食品飲料廠工地。」

  「好的。」

  正在開車的永強就回了一句,而邊上的阿廖沙取出個對講機:「一號車、三號車注意,老闆要先去杭城飲料廠。」

  「一號車明白、三號車明白。」

  聲音不小,後頭的四位也能聽見。

  如今從滬上回江南省剡縣要從杭城過,既然要路過,張楠想去自己在杭城的產業看看,順便查看一下二期那塊地。

  有外匯就什麼都好辦,二期土地也已經拿下,心急的王德彪都已經派施工隊去打圍牆圈地盤。

  「阿楠,這麼急?」

  聽到姐夫的問話,張楠道:「早幹早完事,接下去還得去甬城,之後又要去贛省和湘南,年前這兩個月其實挺趕的。

  再說現在資金充足,盡快把飲料廠二期也動起來。我這不動,王德彪就不敢動那的一塊石頭。」

  這可是大實話:王德彪不傻!如今張楠在國內的動作越來越大,他明白抱緊大腿絕對有肉吃!要是不聽話,隨隨便便就能讓自個玩完!

  他和項偉榮也算多年的老朋友了,這段時間動不動就是捐資上億人民幣,還有安保公司,這是通天的能耐——跟緊了發財大大滴!

  「看情況吧,要是時間來得及今天就把事給辦了,明早再回家,來回趕一趟麻煩。」

  吐槽如今的道路,沒有高速,剡縣至杭城將來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如今隨隨便便都得要差不多3個小時。

  飲料廠工地工地在杭城城西,距離滬上機場差不多200公里,三個多小時才到。

  這裡原本就是農田和荒地,還有不少水泊——一期花費的代價大些,需要徵用土地;二期就便宜了,基本是水泊加荒地的環境,沒掏多少。

  不過張楠沒讓當地老百姓吃虧,不僅有補償款,飲料廠還將會優先招聘被徵地農民。

  而且這會被徵地農民直接成為城市戶口,附近村子的人還羨慕呢!放在20多年後再回過頭來看就操蛋了——居民戶口絕對不如在大城市郊區有塊地來得實在!

  「阿楠,前邊就是。」

  聽到永強的提醒,張楠放下窗戶,看到前方一排長長的圍牆。

  佔地非常大,上頭恨不得給個十個八個村子的土地,不過張楠兩期加起來也就要了1000畝,這都已經大的可以放羊、造公園!

  這都已經0.66平方公里多,有如今的浙江大學大半個校區那麼大:將來裡邊上班的人都要用上自行車,不然從兩個遠角走個來回都要二十多分鐘。

  這裡可是後世鼎鼎有名的西溪濕地公園範圍,還是留給將來杭城政府來開發吧。

  不過到時候如果要自己的工廠土地,蒼天!張楠都能想到那時候相關部門領導的表情——這要多少錢?

  張楠是有錢,但美國的政策使他不可能將大部分錢轉移至華夏,讓聯邦調查局非得找他去喝茶。

  說起來挺好玩:這會華夏歡迎大筆外來資金來華夏,等到20年後要是有人這麼幹,那就得先查查是不是「熱錢」。

  看來沒股市、沒金融市場、沒房產炒作也是件好事。

  ……

  飲料廠說是分成了一期、二期,其實這會一期也才開始動,圍牆都是和二期一起圍的。

  沒有直接開進廠區,按照張楠的要求先停在了門口。

  公司大門的建造速度還真快,很有氣勢,有點大軍區大院大門的趕腳。

  一下車,看到老大的大門口能並行三輛大貨車,上頭都還造有遮雨頂蓋,邊上一側有幾間側房,大概是當傳達室、保衛門禁室。

  整個廠區將來會有兩個大門,這裡是正門。

  不過大門還沒完全造好,有幾名工人正在進行外部塗裝。招牌倒是掛了一個:江南省佳多寶集團有限公司工程指揮部。

  剛造好的傳達室裡有人值班,不僅僅有老大爺,還有年輕力壯的普通安保人員——工地裡可有不少工程機械和建築物資,可得看好了。

  「姐夫,場面不錯。」

  「張洲、張勇能力可以,王德彪也看得緊,速度快。」

  「人的臉、樹的皮,這門面就要弄的高大上,到時候做廣告都有氣勢。」

  這會大門口值班人員一看這三輛車,就知道是老闆來了,連忙抬起橫桿。

  還沒安裝移動門,工地裡就搞了個路障式樣的橫桿,就是架一根油漆了紅白兩色的長毛竹湊數。

  看到劉文棟上前和值班保安員說了聲,回來後對張楠道:「老闆,張勇總經理和王經理就在工地裡,張洲副總去城裡洽談公事了,值班保安已經去通知。」

  「那就等等大哥和德彪,過會直接去二期工地。」

  張勇家中排行老大,張慧最小,所以張楠也喊大哥。

  走著進了大門,一根煙的功夫,看到王德彪和張勇兩人騎著自行車過來。

  「偉榮,阿楠,什麼時候回國的?」

  看到小表弟,張勇很高興。

  一段時間不見,張楠發現這位表哥頭上的白頭髮都多了不少,看來這工地真是讓他勞心勞力。

  張勇掛著個集團總經理的名頭,其實更像是個內部大管家,真正統籌的是弟弟張洲:「總會計」反而變成了事實上的CEO,這也夠怪的。

  不過沒辦法,這兩人就是這麼個性格。

  至於誰當正、誰名頭掛副職這都不重要,張楠給兩個表哥的股份是一樣的。

  而且張洲經過這段時間的鍛煉,還真有點大集團公司的CEO的范,只抓重點,下邊的事情交給挖來的一幫管理人員。

  對哥哥當總經理這回事還是張洲主動提議,他瞭解這個哥哥,坐鎮公司絕對穩如泰山。

  兩人的職權分得很清楚,合作愉快。

  「今天剛到,沒來得及提前和你們打招呼。」

  而另一邊的王德彪也很聰明,也喊了聲:「阿楠,路上辛苦。」

  沒叫老闆,親熱。

  張楠笑笑,「辛苦了!大哥,活可以慢慢幹,沒把人拖垮了。還有,德彪,你可少喝點,看你這臉紅光滿面的,中午又沒少喝?」

  王德彪一聽,連忙道:「哪能呢,我給工程隊定了規矩:中午最多一碗黃酒,不然扣工錢,我帶頭實行。」

  這會已經中午12點半,已經過了飯點。

  如今很多建築工人在吃飯時都會來點酒解解乏,夏天啤酒冬天黃酒,有條件還會將黃酒加熱一下在裡邊沖個蛋,施工方一般也不管,還沒20年後那麼多的安全規定。

  張楠一聽,躲著王德彪道:「你那個規定顯然有問題,是小湯碗還是大籮碗?」

  一聽張楠的話,王德彪不好意思的笑著說:「高腳碗、高腳碗。」

  高腳碗的大小介乎於湯碗與大籮碗之間,江南人常用這個品種的碗來吃飯。

  「別扯了!你那幫夥計吃飯哪個不是用大籮碗,搞不好用的還是洋鐵碗。對了,有食堂嗎?這都餓著呢。」

  洋鐵碗就是搪瓷碗,塊頭大的那些如果用來倒酒,一碗一瓶多!

  這時大哥插話道:「食堂還沒造好,就搭了個棚子。現成的沒了,我讓廚子馬上去做。」

  「做飯麻煩,廚子是不是剡縣人?是就弄個炒年糕,用牛肉。沒牛肉搞點雞蛋絲和豆腐就行,好久沒吃都快想死了。」

  「有牛肉,隔壁村子倒了頭牛,廚子一早去買了條牛腿,不過是水牛。廚子我從家裡帶過來的,中午弄了紅燒牛肉,還剩不少打算晚上再用。」

  倒了頭牛,就是牛老了耕不動地,還被宰了吃肉的意思。

  可憐的牛!

  這下能理解為什麼王德彪中午喝了不少:菜好。

  八十年代早期豬肉比牛肉貴,不過到了87年這會水牛肉一塊四五、黃牛肉一塊七八一斤,價格已經稍微比豬肉貴點:如今豬肉一塊多點,年底可能會到一塊三四。

  牛少,吃的人也不多,如今的絕大多數江南人還沒吃牛肉的這個習慣。而且肥豬肉能熬豬油,豬油在八十年代可是好東西,牛肉可就沒這個功能。

  所以在幾年前,豬肉一直比牛肉貴。

  老牛倒了,村子裡的人直接到工地來問要不要:反正豬肉也要買,王德彪一聽當家廚子的話,直接讓人去弄了一條腿,給工人們開開葷。

  張楠想吃炒年糕,不僅僅是因為習慣,而是味道真的好!

  這剡縣炒年糕可是一絕,這種炒法只有剡縣、隔壁新昌縣有,再過去的天台縣也有類似的:這三地和全國其他地方的炒年糕都不一樣——因為它是有湯的,其它地方的炒年糕在剡縣被稱為烤年糕。

  剡縣人團隊出門,一般年糕總會帶一點出來,習慣了,家鄉的味道。

  做法說簡單也簡單,但比烤年糕複雜些:先將年糕切成細條,雞蛋打成漿,炒一炒或者攤成蛋皮切成蛋絲備用。

  再把筍(沒有筍可以用茭白代替)切成絲,把蘑菇則切成片,瘦豬肉切成絲加少許鹽、生抽和雞精備用,大蒜切好備用。

  鐵鍋燒熱後倒入相應的油,先炒筍絲。筍炒到半熟的時候放年糕下去一起炒,炒到年糕變軟。

  之後加少量鹹菜一起炒一會後再加開水,開水要沒過年糕再多一點。

  然後放嫩豆腐(豆腐用鏟子弄成小塊),把大蒜的徑也先放入:一方面它不容易熟,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年糕帶點大蒜的香味。

  大火把鍋燒開,之後放入大蒜葉和肉絲,用鏟子鏟均勻,使肉絲散開。大火燒一會,加入適量的鹽和味精,最後撒上雞蛋絲起鍋就可以吃了。

  味道一流!

  張楠在想念炒年糕的味道,而夏米力和卡里米在邊上聽著,內心裡也挺高興老闆想得周到:把豬肉絲換成牛肉的。

  夏米力和卡里米當了多年兵,平時都能保持飲食習慣,但在執行任務時真能百分百做到?

  要真是嚴格,鍋碗瓢盆都要分開……

  所以項偉榮說過:只要不讓他們兩個吃紅燒肉就成。

  ……

  吃過飯,張楠就要去二期那邊,幾名保鏢還扛著兩個大包。

  大半個小時後張楠找來了王德彪:「德彪,給我調輛挖機過來,還要兩輛自卸工程車,我要挖東西。幹活的夥計靠得住嗎?要是靠不住我們自己來。」

  「絕對靠得住!」王德彪拍著胸脯說,「不過挖機手技術一般,剛學會才幾個月。」

  「沒事,嘴巴嚴就行。」

  王德彪知道張楠這是可能要挖古墓什麼的,不過絕不多問前因後果。

  「開挖機的是我堂弟,幾十萬的東西我交給別人不放心,絕對靠得住!開工程車的也是我們本地人,絕對沒問題。」

  「嗯,那就好,你去調過來。」

  如今王德彪牛,這會都有兩台美國產卡特200型挖掘機,每台20噸重!為這兩個大傢伙,項偉榮乾脆讓他又去弄了輛四軸的平板拖車。平時加上擋板用來當加長貨車拉貨,關鍵時刻拖挖機。

  至於工程車,那是大名鼎鼎的卡馬斯55111自卸車,蘇聯貨,幾個月前省裡進口了上百輛有現貨。王德彪一下子弄了8輛,自個用不了這麼多時還租給其它國有工程隊。

  加上其它如推土機、鏟車、大型混泥土攪拌機這些大傢伙,連杭城的幾家大型國有工程公司這段時間都常來找人幫忙支援。

  二期和一期工地之間如今沒有隔開,不過讓幾個剡縣帶來的公認在交界處一站,王德彪扔給他們幾包煙:「沒有老闆和我的話,誰都別讓過來。」

  幹工程的老闆,個個說一不二的漢子,這邊絕對不會放過來閒雜人等。

  工地裡有土路能過卡車,挖掘機在500米之外,這轟隆隆慢慢爬過來還要一會,不過兩輛自卸工程車轟隆隆就先過來了。

  蘇聯猛獸,卡馬斯55111自卸車,八十年代的經典型號!

  這車額定載重十三點六噸:性能不錯,噸位這會也算挺大,而且耐用!

  缺點就是毛子的車輛的一貫特點:排氣管冒黑煙、噪音大,加上蘇聯車的傳統——油老虎!

  不過如今工地用油杭城相關部門絕對保證,油老虎也無所謂。

  兩名開車的駕駛員張楠見過,都是剡縣人,原本似乎在供銷社還是交通局開大型拖拉機的?有點想不起來。

  而且這兩位駕駛員看著還和姐夫認識,互相遞了遞煙,項偉榮乾脆給了對方幾毛帶回來的萬寶路。

  「德彪,工地裡有沒有五噸的貨車?」

  「這會沒有,不過一個電話要個幾輛沒問題,杭城那幾個單位立刻會調過來。」

  「那算了,明天讓這卡馬斯跑一趟家,會不會耽誤這邊工期?」

  王德彪有點好奇到底是什麼東西要用貨車拉?

  不過沒問,「沒問題,不差這一輛車一兩天的。」


bpd 發表於 2017-11-15 23:47
第二百零五章 親自操刀

  剛才張楠適合姐夫幾人去做探查了:這裡他在2010年12月中旬來過兩趟,不過如今才是1987年,地面情況同記憶中的有所區別,不過花了十幾分鐘也確定了大概位置。

  10年那會這裡是造一個大型的住宅小區,因地制宜保留了不少地面原有的大樹。

  找到一棵看著同記憶中挺像的大香樟樹,兩個從美國帶回來的地下金屬探測器和一台探地雷達一番探查,很快就確定了沒找錯地方。

  那台挖掘機轟隆隆終於抵達,張楠用石灰畫出了老大一個正方形,對著挖機手道:「就這麼大,先挖掉上邊一米五,其它過會再說。」

  挖機手知道眼前這位就是真正的大老闆,自己堂哥如今看著風光得不得了,其實說白了也是給大老闆打工的。

  小心應對,加上堂哥再三提醒千萬別出問題,咱們的小王師傅甚至還跳下車四下查看了一下做到心中有底,這才下挖斗。

  兩輛自卸車這會就排隊停在邊上,裝上幾斗土就拉走,不遠就一百多米外倒掉,那裡有個小水泡本來就是要填埋掉的。

  張楠就站在邊上,看著車上那個小王師傅幹活。

  「德彪,你這個本家小兄弟技術還真湊合,也就裝裝車合格了,這麼幹費油。你去想點辦法去挖個老師傅來,也帶帶新手。小工程隊能臨時借用別人的機械和人員,要做大就必須要有自己的基本力量。」

  「我去想辦法。」

  王德彪知道這理。

  張楠說的是實話,這是趨勢:多年後一些中小公司建築公司無論是造房子還是修路,很多工程都是包給更小的包工頭幹,使用的機械都是從「個體戶」那雇來的。

  這樣幹自己的資金壓力小,但這樣幹其實實際成本會上升,這也是沒辦法,那些大型工程設備可不便宜。

  而那些真正的大型建築公司幹工程,基本上都是使用自備機械、人員,只有在工程實在太大時才會從外邊僱傭機械。

  大公司看似養著這麼多機械、人員的費用大,其實總體一算還能省一些。

  小公司就吃不消這麼幹:業務相對少和小,都養著,很多時候設備和人員就會閒置。

  200型的挖掘機,就是自重20噸左右的意思,挖斗容積一般在0.8至0.9方之間。小王師傅得到張楠的指令後,速度雖然不快,幹得還有點小心翼翼,但還是很快完工。

  張楠走到挖開的大坑旁,看了看:深度還不到1米5,至少差了10公分以上。

  不過沒去怪挖機手:人家幹得小心翼翼,深怕出問題——這可是大老闆的指令,不是普通施工員在邊上指手畫腳。再說邊上還站著一幫子大漢,還有金髮碧眼的外國保鏢,小王當然不敢放開手腳幹。

  得,把阿廖沙幾個當老外了。

  一幹完,張楠對著挖機駕駛室喊了句:「小王師傅,熄火。」

  說完,自個穿上工地裡哪來的長筒雨鞋,跨上金屬探測儀,同關興權兩個下了土坑。

  就在中間位置,信號反映非常強烈!摘下耳機,「關哥,我感覺還有20公分的樣子。」

  關興權也挎著個探測器,他是再將四周掃蕩一下。

  「嗯,就這個點,邊上沒反映。你說怎麼幹?」

  張楠把器械往坑沿上一放,「看我的。」

  爬上基坑,先問看熱鬧的項永強:「永強,這種蘇聯車會不會開?」

  說的是卡馬斯55111自卸車。

  「沒問題,德彪那幾台車剛買回來時,有一輛還是我幫忙開回家的,車斗卸載也會用。」

  「今天你辛苦一下可能要開夜車,我們幹完晚上就把東西拉回去。」

  項永強點點頭:老闆讓開什麼車就開什麼車,他是老實人。

  之後張楠又對王德彪嘀咕了兩句,害得德彪同志一臉奇怪的臉色:「這個沒問題。」這邊一說玩,王德彪就對兩位自卸車駕駛員交代了一下:就留下一輛,兩人將另一輛開走了。

  「阿楠,你行不行?」王德彪有點擔心的問張楠。

  「呵呵,你看好了!」

  說著走到挖機駕駛邊上,道:「小王師傅,麻煩讓一下,我來試試。」

  駕駛員一下子沒反應過來,不過還算沒有徹底愣神,離開駕駛座跳下挖掘機。

  小王師傅人一下來立刻被王德彪給攆走了:小孩子知道的太多不好。

  不過張楠沒讓王德彪離開:這點小秘密別人家還是不知道為好,不過王德彪無所謂,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就算他過幾年反應過來,到時候也只是會一笑了之。

  如今自己可是他真正的老闆!

  張楠進入駕駛艙,先看了看,雖然和20年後的挖掘機有微小的差別,但都差不多。

  「阿楠還真打算自己幹?」邊上站著的關興權對項偉榮道。

  「上次你不是說不會開挖機只會開坦克,他說他來。」

  「看來還真是會,不知道哪學的。」

  「奇怪的事見多了,也就不奇怪了。」

  這邊兩人聊完,那邊張楠搞明白了挖掘機的情況,對著開著這駕駛艙們外喊了句:「大伙離遠點,我試試手感。」

  這下好了,王德彪第一個往後竄,關興權和項偉榮的速度也不慢!

  李攀峰這幾個保鏢一看這情形,立刻反應過來老闆這事可能不靠譜,也是快速後退,那身手!

  快如閃電!

  這可是20噸重的挖掘機,連著大臂的挖斗一個迴旋過來,這破壞力都能和攻城錘相比!

  都說了離遠點,估計不靠譜!

  張楠這會夠忙,回憶了一下操作方式,提起挖斗,掛上連接桿,轟隆隆往前開了幾米。

  旋轉上半部機身,先對著邊上一塊荒地來了幾鏟子找找感覺。

  兩分鐘後轉回來,對著大坑下手!

  他在上邊忙乎,下邊項偉榮、關興權和王德彪看著這情形,後者道:「還真會用!」

  驚奇!

  會開車的這會都少見,開挖機?

  如今可沒藍翔!

  張楠控制挖斗刨去坑底一層土,才輕輕刨了幾下,就聽到關興權喊了聲:「阿楠,東西出來了!」


bpd 發表於 2017-11-15 23:53
第二百零六章 西溪寶藏

  2010年12月10日中午11時45分許,杭城西溪濕地的一處工地正在作業,一台挖掘機一鏟子下去,竟有錢幣如雨般散落!

  這位挖機師傅也不知道怎麼想的,順手再來了一鏟,結果還是整整一鏟子的銅錢!

  他在第一時間根本就沒想到:無論是第一鏟子還是第二鏟,倒出來的東西都夠他幾輩子賺的!

  不過等到兩鏟子下來,想保密已經不可能:這是成噸的古錢,現場幹活的人都暫時傻眼了!

  他們這會不知道,這裡埋藏的可以說是解放後華夏發現的最珍貴、最值錢也最珍惜的一個銅錢窖藏!

  是的,數量、重量不是最多,但價值甩了其它窖藏幾十條街!

  就算漢代的王侯墓裡有幾十噸銅錢陪葬,但如今的價值根本沒法和這裡的相比。

  被挖出來的土坑中這時密密麻麻鋪著一層又一層的各時代古錢幣——有北宋的「崇寧重寶」,南宋的「端平通寶」和明朝的「洪武通寶」……

  有人報警,但在後來沒一人說起在警察趕到之前的這段時間裡,這裡到底發生了什麼。

  最後經過文管部門的統計,挖出來的古錢幣大約有2噸重,堆在庫房裡像小山一樣高,大小輕重不等,總計約五六百貫錢,至少有五六十萬枚!

  挖掘一直持續到當天深夜,大批警察圍起警戒區:因為文管人員是越挖越心驚,這批錢的價值根本無法估量!

  為了運輸這批出土古錢,用了兩輛皮卡車,加上少量泥土的重量,都快把皮卡車的後輪胎給壓扁了!

  這保衛人員也是越來越多,到最後皮卡車車斗的四個角都各站一名警察,因為隨便抓把都可能是幾十萬!

  不過就在這批錢幣出土的第二天,杭城收藏市場上就開始出現這批出土銅錢,翠綠色的包漿不僅漂亮還極有特色,很快就被行裡人稱為「西溪窖藏」,立刻受到追捧!

  因為這批錢幣保存狀態一流、漂亮,品種還極度豐富和珍貴。

  至於為什麼會有錢幣流入市場,數量還不少?

  行裡人心知肚明就行了,何必說穿呢。

  這下不僅僅是杭城的古董商和藏家,連半個江南省的古錢幣愛好者只要在幾天內聽說這事的,都一窩蜂趕到西溪工地。

  那時的張楠算是第一批知道這事的藏家,因為他有個在江南省電視台的朋友給他打了電話,問他哪種古錢值錢。

  張楠一直記得那段話,那時是第一天下午。

  「張楠……我就在現場採訪,有人在外邊偷偷摸摸兜售,現在我已經在警戒區裡邊,地上還有散落的。撿多了不好,少撿幾個沒人說。」

  「有什麼品種?」

  「我看看,有大觀通寶、至正通寶、龍鳳通寶……」

  沒等對方說完,張楠就心急火燎打斷了對方的話:「你撿的?在你手裡?」

  「嗯,剛撿。」

  「那你還拍個毛的電視!一枚龍鳳通寶頂你幾個月工資!快他-媽撿!問外邊村民、民工買!

  撿完了再撤,再到外邊買,保持通訊,買的時候我給你聽聽值不值。」

  「行,聽你的,算你一份!」

  這個朋友是個古董外行,不過也算爽氣,直接把張楠這個高參給拉入伙了。

  「別去管警戒區裡的人怎麼看你,能撿多少就撿多少,搞不明白品種不要緊,除了龍鳳通寶,其它的個越大越好,基本錯不了!

  那幫子警察不會為難你個新聞記者,大不了被人說閒話給警告兩句,搞得好你那套50平方的小破房子都能換一換!」

  這邊張楠拿著車鑰匙就往地下車庫趕,那邊的朋友也是被刺激的信心十足。

  「對了,身上錢夠不夠?」

  「有個四五千現金,剛發了半年獎,還沒上交。」

  「全買了!我現在馬上來杭城,最多兩小時到,保持聯繫!」

  就這樣,張楠不到兩小時就抵達杭城這處工地,這時他朋友已經從警戒區裡出來,片子交給自己的實習生回去寫稿子剪輯去了。

  剛才乘著行家們還不知道這消息、警戒區裡的人還沒反應過來,他就像個土撥鼠一樣在土坑周邊能找的地方到處亂翻,都把自己身上所有口袋都塞滿了!

  都被裡邊的人當個貪財要死的傢伙!

  不過他聽了張楠的話,才不管那些瞧不起的眼神,直到被幾個實在看不下去的警察警告了幾句才罷手。

  出了警戒區,和那些手裡持有錢幣的人討價還價,張楠在電話裡遙控指揮。

  等張楠趕到,兩人邊買錢幣邊看熱鬧,一直耗到後半夜兩點。

  第二天一早,張楠和請假休息的朋友再次到現場:這時附近村民和民工手裡的錢幣都漲價了!

  前晚一枚大觀折十錢50塊就能買到,第二天要100、200,不過這時都還有人按照古錢個頭大小在賣,而不是看品種。

  外行呀!

  兩人一共花了五萬多,最後除了極少量自己收藏的,一共賣了180多萬!

  沒看錯,就是180多萬!

  張楠豪爽,讓朋友拿了一百萬,自己拿餘下的。

  「信息就是金錢,晚半天就是黃花菜都涼了!」

  如果沒朋友的那個電話,張楠最多搞幾枚收藏一下:剡縣收藏屆知道這消息都是第二天晚上了。

  而他朋友如果不打這電話,估計也就撿上十幾二十枚,最後發現自己稀里糊塗撈了個兩三萬,再加上一輩子的懊惱!

  最後他朋友也成了個錢幣愛好者,而那一百萬加上把老房子賣了的錢,還又貼了點積蓄,換了套110平房的新房,把他和他愛人給高興的!

  沒辦法,杭城房子就是這麼貴!

  ……

  這會的張楠放下挖斗,熄火跳下車,同關興權和王德彪一起跳下土坑。

  密密麻麻的銅錢露了出來,張楠抓起一把看了看:沒錯,就是自己想找的那一批。

  「又是銅錢。」

  說話的是王德彪,他對這個不感冒,不然去年也不會按照廢銅價格賣給張楠兩百多公斤。

  「德彪,你就當作什麼都沒看見。」

  一聽張楠的話,王德彪連連點頭:「別說銅錢,就算挖出一窩金元寶來,咱都什麼也不知道。」

  說著還虛拉了一下自己的嘴巴,示意絕對保密。

  「管你挖出什麼,抱緊大腿搞工程那才來錢,我又不傻!」

  當然他只是心裡想想,打死不敢說的。

  而這邊的張楠也真不是為了錢:這批窖藏可是華夏銅錢窖藏裡包含了幾個「最」,自個就喜歡這個道道!

  那種收藏的滿足感,行外人是很難理解的。


bpd 發表於 2017-11-16 00:04
第二百零七章 3噸!

  剛才早已經讓王德彪帶過來一堆的鋤頭、鏟子和麻袋——用挖機斗來個幾下是省事,但保不準會擠壞些古錢,作為一名資深的錢幣愛好者,張楠可不會讓這樣的情況發生。

  對著上頭喊了聲:「來幾個有力氣幹活的,開工了。」

  幾個保鏢互相一看,阿廖沙第一個脫了外套下了土坑,還有劉文棟和裘波。

  這邊夏米力和卡里米也打算下坑,結果被項偉榮說了句:「你們兩個就算了,都不知道鋤頭怎麼用,在上頭看著。」

  坑裡的關興權對張楠嘀咕了兩句:那兩位家中是牧民,壓根就不會幹農活,班長這是怕土沒挖出來,反而把人腦袋給開瓢了。

  王德彪自認有把力氣,自告奮勇下坑,這時也得好好表現一下。

  「要刨土我來!想當年咱也是建築隊的土方冠軍!」

  王德彪今年三十六七,不過一身橫肉,有的是力氣。

  用不了這麼多人拿鋤頭挖,不然擠在一塊會砸人腦袋。

  張楠示意大家先別動傢伙,而是先把少量散落的銅錢往麻袋裡裝,清理的差不多了才道:「德彪,你有經驗,先把上頭的土刨了。」

  剛才挖斗輕刨了兩下,這個窖藏坑就已經露出了三個邊:王德彪幹活很有水平,絕對是精於挖土還幹慣農活——不是用挖的,而是刨。

  沒兩分鐘,另一個邊角也完全露了出來。

  看到王德彪幹得差不多,項偉榮在邊上蹦出一句:「這,這好像個短棺材!」

  「還真像,就稍微寬了點。」回話的是王德彪。

  短棺材,罵人話!因為以前如果有小孩早夭,使用的棺材會特別短小,所以這三個字是在吵架時咒人家短命的。

  眼前的窖藏呈現長方形,長度大概有個一米五,寬度有70公分的樣子。

  張楠俯下身仔細看了看窖藏邊緣,還掏了點霉爛的東西出來。

  「這是個皮箱,皮革已經爛得差不多,還有銅的金屬搭襻。」說著把一個長滿綠銹、都爛穿了的銅搭襻往邊上一丟,「這些銅錢原本應該是用合股的棉線貫串,這會都已經差不多爛光了。」

  銅錢排列整齊,有一定的規律,中間還有少量霉爛成黑褐色的棉線的殘留。

  「好了夥計們,戴上手套,搬!」

  工地裡絕對不缺白色的勞保手套,人手一副,大捧大捧的往幾個麻袋裡裝。

  人多力量大,很快就了裝了二十幾袋:其實每個口袋也就裝了一點點,裝滿了根本搬不動,就這樣每袋都有個上百斤。

  張楠爬上土坑,發動挖機。

  一看這情形,坑裡其它幾個連忙作鳥獸散:張楠的技術顯然還沒得到大家的認同。

  放下挖斗,幾個人再把麻袋裝鏟斗裡,手腳一動,輕輕鬆鬆就把成噸重的銅錢放在那輛自卸車上。

  可不敢倒,又得有人爬上車把麻袋從挖斗裡拖出來,在車上堆好。

  坑裡的人接著往窖藏的四邊刨下去一截,不漏過任何一枚散落的,然後接著幹。

  兩個來小時,張楠都開了三趟挖機,這窖藏才見底!

  這會坑裡的人身上都都粘了不少土,最奇蹟的王德彪更是快成了泥猴。關興權又去拿來金屬探測器查了一番,沒留下一枚!

  「阿楠,這趟可比上次在藥廠多多了,我看至少三噸!」

  「這麼多?怎麼估算出來的?」

  記得那次最終新聞爆出來是兩噸的樣子,大約五六十萬枚。

  「每個麻袋至少100斤,我們裝了61袋,會有3噸,錯不了。」

  王德彪說得很自信:職業原因,他對重量的估計很有點把握。

  「我-草!」

  「啊?」

  「沒說你,我說沒想到有這麼多。」

  其實這會張楠想的是那多出來的一噸銅錢的事:自個和電視台的朋友那次其實也沒買多少,看來反應快、手腳更快的人還更多!真是悶聲發大財,自己還不算最有能耐的。

  就像在五台那次,就算你公安能耐再大,也不可能保證所有的東西都不失散。

  都挖完了,當時埋藏這筆錢的方式也顯露無疑:錢幣是裝在一個皮箱裡,先把皮箱埋進長方形土坑,然後再往裡邊放銅錢。

  皮箱長度有一米五、寬70公分有餘、深60公分多點——這是個超級大傢伙!

  土坑四周並沒有用磚砌,埋得也並不深(600年的漫長時間地轉星移,這一塊土地地勢低,似乎發過幾次大水,表土上有個幾十公分的新淤積層,這點從土坑邊緣斷面上能夠看出來。),當初似乎埋藏的比較匆忙,估計情況已經比較危急,不然會用磚頭或石板弄個「小房子」的。

  話說這麼大的皮箱可真少見!按照如今民航飛機登機行李箱尺寸55乘40乘20公分計算,這只皮箱的體積至少相當於14個那樣的行李箱那麼大!

  窖藏塞得海海滿滿,銅錢根據朝代、品種不同,基本上都含有1到3層不等的鉛:一般皇朝國力越強盛,這制錢裡的鉛含量就越少,反之越多。

  有些爛錢、劣錢的鉛含量都會多到離譜的程度。

  不過這一窖藏的錢幣質量都還不錯,基本沒有劣錢。

  整個皮箱內部體積差不多有個0.7立方,因為銅錢加鉛比重比純銅還重,至少比重9。

  這樣一算,要是這麼個長方體是實心銅塊,重量都過6噸了!

  整齊堆放的銅錢當然不可能是實心的,但還真是差不多有個3噸!

  3噸!張楠真是知道這批窖藏銅錢的珍貴:涉及西漢、新莽、唐以及五代十國的後周、前蜀、南唐等各國,還有北宋、南宋、西夏、金、元和明等朝代,軍閥小朝-廷的也多。

  最早為西漢文帝前元五年(公元前175年)始鑄的四銖「半兩」,最晚為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始鑄的「洪武通寶」,前後長達1500多年。

  雖然以宋代銅錢最多,但總體珍惜程度絕對全國第一!

  這邊活差不多幹完,項偉榮問了句:「大概有個多少數量?」

  去年那200多公斤就夠誇張的,到這會都還沒分門別類清理完畢呢,這次更是多得誇張。

  張楠搖搖頭,「不好說,至少六十萬枚以上,各種制式太多。折一小平錢、折二,折三,折五,折十都有,每個朝代、品種還都有區別。

  像洪武的當十大錢重34.4至37克,洪武當一小平錢重3.4至3.6克。北宋的大觀通寶折十錢又只有18克的樣子,而西漢的四銖半兩隻有2.2至2.8克重。

  還有從唐高祖武德四年開鑄、到宋太祖開寶八年才正式停鑄的開元通寶,從1.7克到5克的都有,通常重4克的樣子,品種太對,根本舊沒法子算清楚。」

  不過項偉榮還是算了算,「就算它每個4克,那會的價值都按數量算,不管它到底折幾,這都15萬銅錢了!」

  「這麼算也行,就少了點。大約1500貫,絕對土豪!擱在明早期,這是一戶比較富裕的平民四五十年的生活費。」

  這時天色昏暗,天快要黑了。

  表哥張洲也已經回來,而那個充當食堂的大棚子裡也已經做好了晚飯。

  洗刷了一下,吃完飯就連夜回剡縣。

  這裡有還有個大「包廂」,就是用塑料雨布圍起來一塊,張楠這一群人就在這裡吃飯。

  王德彪在吃飯當口都還在好奇這麼多銅錢是為什麼埋掉,張楠知道他不是想要什麼,只是單純的好奇,就邊吃邊給大家做了下最簡單的古錢知識科普。

  「明代一開始喜歡用紙質的大明寶鈔,前期由於銅料匱乏,朱元璋就允許前朝舊錢和當朝制錢相同使用。到了洪武八年,就是公元1375年恢復使用紙幣期間,錢鈔並行。

  後來私鑄錢太多,到了1394年,朝廷就命所有銅錢不得使用,一律換大明寶鈔。

  不過,由於銅錢實價高於寶鈔,民間就把銅錢存放起來以備後用,這可能是該批銅錢的埋地底下的原因。

  至於埋藏時間,我推測在洪武廿七年,就是1394年至明永樂九年、1411年之間,那年明成祖朱棣始鑄永樂通寶錢,早先埋著的銅錢又可以拿出來用和兌換新錢。」

  「紙這東西就是真金白銀靠譜。」

  王德彪有點感慨,看他那幅滿臉橫肉還搞得大發感慨的樣子張楠就想笑。

  「沒有足夠的信譽做擔保,濫發紙幣只會貶值,老蔣那會幹得更過分,所以我們華夏人就認銀元。」張楠笑著道。

  自個還有點事沒說:「西溪窖藏」還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這裡收藏的全部是銅錢,沒有夾雜鐵錢、金、銀,而且無論哪個朝代的銅錢,這品相都非常好,就沒有磨損嚴重的。

  有人因此猜測,也許是某一位明朝銅錢愛好者的專門收藏。

  「明代也是一個收藏盛行的朝代,不過真要是這樣,這玩家比我玩的還瘋!」

  心裡想想,沒說:有很多不合理之處,收藏那麼多洪武通寶幹嘛?

  「對了阿楠,老話說『腰纏萬貫』,這裡就3噸,那還纏個毛,一輛自卸車都拉不走!」

  「比喻比喻,你可以帶黃金呀,不過也不輕,萬貫差不多有個10多斤。」

  看到王德彪在那裡沾了點黃酒在桌子上畫著手指頭算,張楠道:「別算了,算不清楚的。有人研究說在華夏,這金銀的比價從公元1600年前後的1比8上漲到18世紀末的1比20,而唐代的時候白銀更貴,估計能有清代的10倍以上。

  清朝道光初年,一兩白銀換錢一吊,也就是一貫錢、一千文,那會之前的清朝白銀多,出口的比進口的東西要多得多,每年都有大量白銀流進華夏;

  不過到了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的時候,一兩白銀就可以換到制錢一千六七百文,鴉-片貿易給整的,白銀外流。

  咸豐年之後銀價更是猛漲,那會白銀外流,比價最高的時候一兩白銀可以換到制錢兩千二三百文之多。

  不過從這裡就能知道在正常情況下,近幾百年1兩白銀大約可換到1000至1500文銅錢,那時候通常說的1貫錢或1弔錢就是1000文。

  不過我們江南這,還有老京城的人對一弔錢的說法又不一樣:1000錢我們只會說是一貫,常說的一弔錢只有100文,和其它地方的『一串』是一個意思。」

  「反正很多!」

  王德彪也不算了,算來算去一團漿糊。

  「如今金銀反而便宜了,工業化大規模開採,特別是白銀產量極大,因為很多工業製造上要用到,比古代的實際購買力要小得多。」

  說到這,張楠扒拉了兩口飯,「和你說兩個故事就能明白這銅錢那會的價值,《紅樓夢》裡第36回寫到過王夫人和王熙鳳的一段談話,是關於丫鬟們的月例、就是工資的。

  王夫人問丫鬟的月例,鳳姐說:老太太屋裡八個大丫頭每人每月一兩,寶玉屋裡的晴雯、麝月等七個大丫頭每月一弔錢,佳慧等八個小丫頭每月五百錢。

  又因為襲人是賈母的人,月例從老太太那邊領一兩,王夫人心裡又定了襲人以後當寶玉的姨娘,就是小老婆,但又不便張揚出去,就和鳳姐說以後就從她自己的二十兩月例中,拿出二兩一弔錢給襲人。

  曹雪芹那會是把一兩銀子當兩貫錢在算,1貫1000枚銅錢,那會晴雯他們的月例可不少了,這埋銅錢的人絕對不是什麼普通人家。

  一次能埋1500貫,有錢。

  對了,明朝時候的戚家軍士兵就算餉銀足額發放,每天是三分銀子,一個月都不到一兩。

  還有《水滸傳》第26回裡,武松給了鄆哥五兩銀子,鄆哥心想足夠他父親用三五個月了,可見一兩銀子就夠平民生活個把月。

  1500貫錢是宋朝平民四五十年的生活費,如果這些錢是一戶人家的全部資產,那麼這戶人家應算比較富裕的殷實人家。」

  至於如今這麼多銅錢會值多少,王德彪已經感覺大概會比廢銅貴不少——不過靠著張楠這尊大神他賺錢都賺翻了,就算再多也不眼紅。

  至於其他人根本就不理會這事,就打算好好幹好自己的工作,反正張楠不會虧了他們的。

  ……

  吃完飯,和兩個表哥同王德彪再交代了一些飲料食品公司的構想,眾人就打算連夜返回剡縣。

  「一等廠房完工,幾條生產線就能到位。易拉罐和塑料瓶飲料生產線都從美國進口,只有軟包裝的是國產的……」

  聽著張洲的話,張楠也只能心裡吐吐槽了:領料時自己生產,但這軟包裝的包裝殼子都要自己購買原料後自己造!

  這東西如果附近有生產廠家,那就能不弄這條生產線。

  但杭城附近就沒有,有的還在粵省那,加上運費的話還不如自己直接弄條生產線,還不會受制於人。

  交代完公司的事,永強開那輛自卸車,一同上去的還有李攀峰和一名原本就在工地的剡縣籍司機,明天他會把車開回來。

  林明成了林肯車的駕駛員,四輛車回家。

  晚上車速壓根開不快,那輛卡馬斯55111拉著3噸東西,跑得比切諾基和林肯車都還歡——蘇聯猛獸馬力大,名不虛傳!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bpd

LV:16 版主

追蹤
  • 40

    主題

  • 81817

    回文

  • 18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