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隋唐] 逍遥小地主 作者:木子藍色(已完結)

 
mk2258 2017-12-17 10:56:25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431 171596
mk2258 發表於 2018-9-1 21:14

第420章皇太子的十萬個為什麼





    “陛下,其實若要臣來說,這次我們的吃相是有些難看了點。吐谷渾的存在,確實威脅到我大唐的河西走廊,也威脅到安西和北庭。但不應當直接出兵征討,若是換個策略其實更好。”

    “說說看。”

    “想必陛下其實也是知道這個策略的,我們不應當直接出兵吐谷渾,而是應當打著幫助屬國平定叛亂的旗號入吐谷渾,冊封諾曷缽為汗,出兵支持他討伐叛亂的貴族大臣,把吐蕃人也趕出去,這樣一來,我們雖然也是入青海做戰,但卻有諾曷缽為我們的前導和內應,打起來就要順手的多。”

    “等我們趕走了吐蕃人,平定了那些叛亂的貴族,那個時候大軍駐於吐谷渾,其實也已經是變相的控制了吐谷渾,到時再把諾曷缽詔入長安,將其地設置為州縣,也並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的。”

    李逍說的這套辦法,麻煩了點。

    當初朝廷不是沒人想到,只是他們覺得吐谷渾不過個小小的蠻夷,大軍一到,還不立即望風而降,畢竟大唐的西征軍可是剛剛滅掉了西突厥的強大存在。

    他們也想過吐蕃人可能沒這麼反應快。

    但偏偏人家就是這麼反應快!

    吐蕃人對吐谷渾再就是圖謀以久了,一有機會,豈有放過的道理。大家想圖取青海,人家吐蕃人也早就想圖取青海了啊。

    吐蕃人若奪取青海,就能進一步爭奪河西,只要把河西走廊一控制住,那麼大唐剛拿下的西域之地,就是人家的囊中之物。

    “陛下,吐谷渾所處之地,就如三國時的漢中一樣。三國蜀漢和曹魏對峙期間,蜀漢佔領漢中,就可以以漢中為北伐基地,保持對曹魏的主動進攻能力。而如果曹魏佔領漢中,蜀漢就很難突破曹魏的防線,處於完全被動挨打的狀態了。”

    李治聽的連連點頭。

    “這個比喻確實很好,祥瑞你是出過遼東策之人,又在安東大顯身手,軍事謀略之方面堪稱大家,你跟朕好好說說這吐谷渾和吐蕃!”

    “陛下,吐蕃很強,這些年可謂無往不利,如今高原之上已經無其對手,盡皆臣服。自松贊改革以來,吐蕃一日強橫過一日,我大唐雖與吐蕃和親,吐蕃為我大唐之外甥國,可光靠和親肯定是安撫不了吐蕃這種強蠻的。”

    “多年的安穩後,吐蕃人已經按捺不住了,如今他們掃除了身邊的對手,早就迫不急待的想要再跟我們大唐較量一下了。如今他們就盯上了吐谷渾,如果讓他們佔據了吐谷渾,他們就可以以此為基地,穿越祁連山,直接威脅我們的河西走廊,而河西走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他鏈接著關隴與安西、北庭的重要通道。”

    這些李治當然也是清楚的,正因此,大唐也想也吐蕃佔領吐谷渾地區,所以這次 會這麼直接出兵。如果大唐佔據了吐谷渾,那這裡就可以做為進攻吐蕃所據高原的前進基地。

    既然是大唐無意於進入高原,完全消滅吐蕃,那麼只要佔據了這個地區,不但是對河西隴右地區的一個戰略緩衝帶,同時也是一把鎖鏈,可以將吐蕃人封鎖死在高原上,讓他們沒有向西和向北擴張的能力,甚至讓他們無法再威脅大唐的川蜀之地。他們敢襲擾川蜀,那唐軍就能直接殺入高原抄他們後路老家。

    這就是戰略上的製高點,誰都想先搶占。

    當年吐谷渾從兩晉之際就開始遷徙到這裡,佔領這個地區,在吐蕃崛起之前,一直佔據這裡。

    隋統一天下後,開始對吐谷渾用兵,滅掉吐谷渾後設立了四個郡,但因為隋亡的太快,還未真正的徹底征服這個地方,讓吐谷渾後來有機會復國。

    “程咬金是員猛將,可是朕覺得這次用他為主帥有些失誤。”李治嘆氣道。

    李逍也清楚皇帝的心思,程咬金這個傢伙嘛,說是個大老粗,可也粗中有細。但有的時候吧,腦子還是簡單了點。

    就比如說這次征討吐谷渾,既然形勢有變,那就得審時奪勢的調整策略。但他偏不,他的對策很簡單,以不變應萬變。

    率兵入吐谷渾後,就一個字,殺。

    誰不投降不順服就殺,所到之處,見人就殺,簡直就是個殺人魔王。據說已經屠掉了吐谷渾好幾個部落,殺了幾千人。

    而他偏偏是不管對方身份的,管你是貴和順一邊的,還是新可汗一邊的,通通殺。

    這搞的現在唐軍在吐谷渾四面皆敵,吐蕃人跟唐軍為敵,吐谷渾的兩派人也跟唐軍為敵,本來能成為唐軍盟軍的新可汗的人馬,也一樣跟唐軍打起來了。

    李治沉默了片刻,揮袖一嘆,“程咬金這個老殺才,朕也不知道要如何說他了,也是打了一輩子仗的名宿,還是凌煙閣的功臣,按理說不應當犯此錯誤,可他卻一味縱容手下將士殺人劫掠,搞的我大唐的西征軍跟一夥強盜一樣,現在整個青海之地,不管是鮮卑人還是羌人又是氐人還是吐蕃人,都是我們的敵人,弄的四面皆敵,寸步難行了。”

    “盧國公雖是一軍主帥,但有的時候也並不能完全控制麾下的將軍們的。”

    “那也是他的失職,身為主帥,卻連麾下軍隊都控制不住,這樣的主帥不是失職是什麼?”

    皇帝恨恨的給自己倒了杯茶,一飲而盡。

    “朕本來打算先滅西突厥,再平吐谷渾,如此則西線無戰事,大唐就可以安心的征討東邊,可現在卻弄成這樣局面。祥瑞啊,你剛回京,本來朕應當讓你在家多休息幾天的,可那邊的事情實在是太糟心,你在安東的表現非常的好,所以朕就想听聽你的意見,剛才聽你一席話,朕覺得非常不錯。”

    李逍心裡咯噔一下,心說皇帝這不會是想讓我去青海吧?

    娘的,我這才剛剛到京啊,上次離開長安,一走就是三年。出京時,老婆還沒生,這回來孩子都三歲了,夫妻倆都還沒顧的上親熱下呢,這不會又要打發我去青海吧?

    李治起身,背著手注意著殿外的天空。

    目光投向的是西北青海的方向。

    “程咬金老糊塗了,又或者是在西域立了點功就狂妄了。”

    “或許老將軍只是自污,畢竟將士功高也並非全是好事。”

    李治怒道,“你簡直是胡言亂語,朕的朝廷難道還需要將軍自污?偏偏就是程咬金老糊塗了,祥瑞,你願意為朕走一遭,去趟青海代替程咬金嗎?”

    “陛下,臣資歷不夠啊,西征軍十萬將士,多少名宿老將,我去了豈能鎮的住?臣倒是可以為陛下舉荐一人,臣舉薦蘇烈代帥!”

    李治搖頭,“蘇烈本就是程咬金副帥,青海如今局面也有他的一份責任。”

    “那臣再舉薦薛仁貴將軍為帥!”

    “更不行,薛仁貴的資歷也怕鎮不住那些殺才,而且遼東也離不開他。”

    李逍心想你這是非要讓我去啊。

    “臣再舉荐一人,絕對堪當此任,可在英國公李績和江夏王李道宗中擇一人為帥,定保能鎮住西征諸將!”

    李治轉頭盯著李逍,“你就這般不想去嗎?”

    “陛下,臣去了也鎮不住場子啊,你還是饒過我吧!”

    “罷罷罷!”李治嘆氣一聲,甩了甩衣袖,“就以江夏王李道宗為主帥,以薛萬徹為副帥,召回程咬金和蘇烈!”

    皇帝復又坐下。

    李逍便替皇帝再倒了杯茶。

    “本來召你回京,是要拜你為兵部尚書的,可政事堂的相公們都覺得你太年輕了,讓你再歷練歷練。於是讓你先任秘書監,朕想著讓你再兼太子詹事,幫著教導下太子,你沒什麼意見吧?”

    “臣豈敢,而且臣在安東雖有些許功績,但不足掛齒,兵部尚書不敢想,就是秘書監也太高了,至於太子詹事,臣如此年輕,有何德何能敢當太子之師,還請陛下收回詔令,臣怕耽誤了太子殿下。”

    “你啊,什麼時候也學會這一套了,朕還是喜歡以前的那個你。還記得那個時候在你藍溪的莊子,你不是幾次三番的跟朕不客氣嘛,那個時候的你才有趣。現在你這副樣子,可是讓朕失望的。”

    內侍疾步而入。

    “陛下,皇后娘娘與太子殿下到。”

    “來的正好,太子一直念叨著你這個老師呢,皇后也常跟朕誇讚你有才。”

    三年未見,皇后武氏似乎更年輕了一些,也更成熟豐腴了,她帶著個孩子入殿。

    那孩子很的有些柔弱,面色蒼白,今年六歲多的太子李弘,看著卻十分的瘦弱,腦袋大身子小。

    這孩子,比想像中的還要弱些啊。

    “臣李逍拜見皇后娘娘,拜見太子殿下!”

    武氏笑著對李逍虛抬了下手,“周國公免禮。”

    李弘雖然瘦弱,但倒是挺大方的,站在皇后的身邊先向李治行了禮,然後看著李逍,“你就是那個報紙上所說的海王李逍嗎?他們為什麼叫你海王?跟四海龍王有什麼關係嗎聽說你還有一面九頭蛟繪的旗幟,這些是真的嗎?”

    看著一萬個為什麼的太子李弘,李逍不由的苦笑,看來這個皇太子真不簡單呢。 本帖最後由 mk2258 於 2018-9-2 20:28 編輯

mk2258 發表於 2018-9-1 21:15

第421章 宫保





    “宮保,為什麼大唐那麼多敵人呢?”

    午後溫暖的陽光照耀在年幼太子的臉上,映出那張天真的面孔。

    “因為國與國之間,就如世界叢林。遵循的便是叢林法則,你知道什麼是叢林法則嗎?”李逍躺在午後東宮的廊撫下藤椅中,享受著溫暖的冬日暖陽。

    “是什麼?”

    “叢林法則就是弱肉強食,物競天擇。之前我帶你隨皇帝狩獵過,你應當見過在皇家的獵場裡,有諸多的野獸動物,虎撲鹿,狼逐兔,鷹抓老鼠,強的吃弱的,這就是自然的法則。國與國也是如此,落後就要挨打。”

    “那就沒有仁義道德嗎?”

    “別偷懶,屁股下蹲,膝蓋別超過腳尖,腰背挺直!”李逍拿起茶几上的竹鞭,很不客氣的在太子的屁股上抽了一記,抽的太子直呲牙,卻不敢躲避。遠處侯著的內侍和宮人們都露出心疼的表情,可又沒人敢上來。

    之前太子少保、太子詹事、上柱國周國公李逍第一次抽太子的時候,東宮裡這些近侍跟塌了天一樣,他們憤怒的指責李逍,結果李逍很不客氣的把這些人給踹倒在地,然後向皇帝請旨,把這些人通通發落去看皇陵去了。

    李逍只用一句話說服了皇帝和皇后,你們是想要一個體弱的儲君,還是要一個健康的太子?

    皇帝和皇后也向來頭痛太子的羸弱,太子仁孝又聰明,可就是身子骨太弱,時常生病,但太醫們也沒多少辦法。

    但現在李逍說,只要把太子交給他來教導訓練,不要過多干涉他的方法,那麼一年後太子的身體就能大為改觀,三年後太子就能如普通人一樣健康,五年後便會健壯英武。

    李逍的承諾還是打動了皇帝,於是那以後,皇帝下了道旨意給東宮,東宮的事務以李逍為主負責,同時關於太子的身體訓練由李逍說了算。

    因此,李逍如今每天讓太子天微微亮就起床,又是跑步又是游泳,甚至還每天要蹲馬步,做蛙跳,拉練弓等,都沒人敢吭聲反對了。

    反對也沒用,而且結果還可能是被發落去看皇陵。

    大家一開始覺得可能太子會受不了,也許過不了多久,胡鬧的李逍就會被皇帝責罰。

    可結果,秋去冬來,都三個月了,太子不但沒被李逍訓跨,相反身子骨明顯的結實了許多。

    比如說現在很少如以前那般頭痛腦熱經常發作,大清早的繞著東宮已經能跑三圈,一月只增加了一圈,但跑下來後已經不虛脫。

    甚至李逍最喜歡躺在那裡教導太子,他自己躺著,卻非要讓太子蹲馬步,又或者站立一動不動,李逍稱之為站軍姿。

    太子穿著很薄的訓練服,大冷天的身上卻一點不冷,反而小臉紅通通的。

    “宮保,為什麼啊?國與國之間難道就沒有仁義道德可言嗎?”

    “當然有,國與國之間也會有仁義,也會有道德,還會有規則。但是你得永遠記住一條,所有的規則,都是由強者制定的,弱者是沒有資格製訂規則的,弱者只能遵循強者制訂的規則。”

    “我們可以仁義可以善良,但我們必須強大,只有強大了,我們才能保證自己的安全,保證我們疆域的完整,百姓的安生,天下的太平。一個大唐的子民,如果遇到了不公,遭遇到了欺負,那麼他可以找大唐的官府衙門,找他們公正做主,朝廷衙門自會為他們做主,因為大唐有大唐律,有一套完整的律法規則,每個人都要遵守。那些不肯遵守的,會有官府的衙役,甚至是大唐的府兵對付他們,以維護律法的威嚴,保護百姓的權益。”

    李逍教鞭在手裡輕拍著,“你聽出來核心沒有大唐的子民的公正,是靠朝廷的強力為後盾的,是有官府、衙役、府兵做保證的。而國與國之間的公平哪來的?靠的也正是我大唐的府兵。”

    “宮保,那我們現在與吐谷渾人打仗,與吐蕃人打仗,是因為他們欺負了我們嗎?”

    太子很聰明的問了一個問題。

    “沒有,起碼是現在還沒有,他們也沒有能力能欺負我們大唐。”李逍直接回答。

    “既然沒有,那為什麼我們要發兵攻打他們呢?吐谷渾和吐蕃不都是我們的屬國嗎?大唐還和親下嫁公主給他們的國王,為什麼要打呢?”

    李逍想了想,許久才回答太子。

    “因為臥榻之側不容他人酣睡!一山不容二虎,天下只能有一個帝國,一片區域也只能有一個霸主。我們需要成為最強的那個,需要製定規則的話語權,要不然,世界就沒有了規則,就更不會有太平。吐蕃人雖然與我們是甥舅之國,但他們的野心卻是不小,若讓他們吞了吐谷渾,就會威脅到我們大唐!”

    “可是吐谷渾呢,他們是不是很無辜”

    “也許吧,但夾在大唐和吐蕃之間,便是他們的原罪。”

    “就不能相安無事,和平共存嗎”

    李逍想了想道,“當你強大的時候,你就不能軟弱,否則,他日你不再強大的時候,別人並不會同樣對你軟弱。不斷的強大自己,這才是真正的以戰止戈!”

    “我們無法對每個人好,但我們可以對大唐的子民好!太子殿下,將來有朝一日你繼位為大唐天子,你應當牢牢記住,你是大唐的皇帝,是大唐子民們的皇帝,而並 不是番邦夷狄們的天子。”

    這些話對於才七歲不到的太子來說,有些過於殘酷和直接,可李逍希望他能夠早些領悟明白,他不是普通的孩子,他是未來的皇帝。做為未來帝國的皇帝,他理應比其它孩子更早的去明白這世間的殘酷。

    “好了,今天就到此為止吧,我帶你去溫泉遊會泳,好好泡一泡,冬天泡溫湯有益於身體健康,而且練游泳也能更好的鍛煉你的全身肌肉,可以讓你長的更茁壯些。”

    李逍上前拍了拍太子的肩膀,伸手把他提了起來。太子蹲了半天,腳都麻了,身上全是汗水,可他卻一直咬牙在堅持著。此時已經差不多到他極限了,連自己起來都不行。

    “好啊好啊,今天學什麼姿式?”

    “你狗刨都還沒學會呢,還學什麼姿式,先學會狗刨,然後我再教你蛙泳,再是蝶泳、潛泳、仰泳,還有踩水呢,就看你的領悟能力有沒有長進了。我不得不說,你其它方面都還挺不錯,可游泳卻是天生不行。”

    “那你不能怪我,我父皇也不會游泳啊,我都比我父皇強,我已經學會狗刨了!”太子興奮的反駁,雖然游泳學的慢,可他卻是最喜歡游泳的。
本帖最後由 mk2258 於 2018-9-2 08:41 編輯

mk2258 發表於 2018-9-1 21:15
第422章馬上天子





    長安,渭河畔。

    昨夜一場雪剛下過,河岸上堆滿了銀白的雪,渭河裡也已經結了冰。

    河岸邊卻還有幾個人在釣魚,他們頭戴斗笠,身穿蓑衣,一枝釣竿垂在挖好的冰洞裡。

    “這天氣可不是釣魚的好日子,半天了一條魚也沒。”太子少保李逍嘟嚷著道。

    一邊的錘釣老翁卻是太師長孫無忌,離開朝堂中樞幾年,長孫無忌一直呆在長安,才幾年,似乎變的更胖了。滿臉的大鬍子,肥胖的腰,連眼神都變的平和了許多。

    “釣魚嘛釣的就是個意境,老夫難道還缺那條魚不成?”

    “你們啊,就是閒的蛋疼,有這功夫,還不如貓在家裡,坐在炕上打幾圈麻將呢,這不才應當是你們這些致仕大臣們的生活嘛。”李逍呵呵,他是沒這閒情雅緻,更不會有這意境的。

    另一邊的釣魚老頭卻是太子太師於志寧,他也批評李逍,“祥瑞啊,別看這幾年你混的是風聲水起,平步青雲,名滿天下的,可要說這心境啊你還真是差遠了,太浮躁了!”

    “有事就說事啊,你們這些老頭別跟我扯閒篇,冷的蛋疼!”李逍呵呵笑幾聲,回長安前,他李逍名重天下,可回長安三個月了,李逍卻逐漸沉寂了。每天基本上就是呆在東宮,朝堂大事跟他沒什麼關係。

    雖說他既是太子詹事,又是秘書監,可他的秘書監沒有加參知政事銜,更沒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這就相當於是沒入常委的副書記了,又不具體分管什麼重要工作,於是便邊緣化。

    李逍倒無所謂,安心教導教導下太子,閒時在家陪陪孩子媳婦,日子過的也挺安心的。畢竟他之前竄的已經有些太快了,快到很多人都已經很擔憂的地步。

    東宮太子還年幼,東宮官自然也就沒有什麼炙手可熱能言,太子這裡現在是冷灶,要在這裡燒火,還不知道得燒上多少年,就算當今皇帝跟太宗一樣年紀去世,這怎麼也還得二十年。

    有幾個人真的願意燒二十年冷灶呢。

    倒是長孫無忌這些老幹部,最近沒事總願意來搭理搭理下李逍。

    李逍也沒什麼太忌諱,畢竟這幾個老頭下野好幾年,也一直都很規矩,皇帝那邊都不怎麼猜忌他們了,跟他們尋常往來下,倒也沒什麼。

    相處的多了,說話也就隨便了些,大家也都知道各自脾氣。

    “你小子,最近教太子的那些話,可是已經傳出去了,不但皇帝皇后知道了,連我們這些老不死的都聽說了不少,你的話可是很大膽啊。”長孫無忌道。

    “有什麼大膽的嗎?沒有吧,既不違禁也不犯諱啊,更沒有什麼大逆不道的地方啊,我說的都只是一些大實話而已。”李逍呵呵。

    “雖然是大實話,可這些大實話跟六歲的太子講,你不覺得早了點嗎?”於志寧瞪著眼問李逍,他覺得那些事情不是現在的太子應當擔負的。

    “還有啊,你整天變著花樣折騰太子,不覺得過份了點嗎?你當太子殿下是你在安東時的那些棒子手下嗎?”韓瑗也道。

    李逍攤手。

    “哎呦餵,我說你們這幾個老頭怎麼回事呢?皇上都還沒著急心疼,你說你們這些老頭急啥?雖然是折騰了點,可是折騰的效果不是很好嗎?以前太子動不動就頭疼腦熱的,長的面色蒼白頭大身小的,現在你們看,才三個月,那孩子臉上氣血好多了,身體也結實多了。”

    “我是說你要鍛煉太子,也應當換個法子,你那些法子太粗鄙了,都是訓練丘八的,用在太子殿下身上不太合適,而且啊,我們都覺得你小子這樣繼續教下去,會把我們大唐的太子殿下教歪了。”來濟道。

    “怎麼就歪了呢?”

    “我們怕你把太子教成了一個丘八,教成了一個將軍。我大唐最不缺的就是丘八,不缺將軍。”長孫無忌瞪著眼睛道。

    大唐現在有十二道三百餘州縣,兵馬分為南衙府兵和北衙禁軍,南衙府兵十二衛,分駐各地七百餘軍府,共有六十餘萬。而北衙禁軍如今有羽林二軍、有金吾二軍、龍武二軍、神策二軍,共八軍八萬人。

    大唐有六十八萬甲士,這份實力是雄傲天下的。

    老頭子們都不希望大唐未來的天子是個馬上將軍,他們更希望未來的天子是個馬上治天下的皇帝,如今不再是大唐草創的那個年月,不需要天子馬上去打天下。

    他們最怕李逍教出個窮兵黷武的皇帝來,萬一到時弄出個如楊廣一樣的皇帝來,那可就不再是江山社稷之福了。

    “你們想的太多了,太子不會是丘八也不會是將軍,他只會是個統帥。再說了,我並不覺得我現在的方法有什麼錯的,太子也不能只教儒家經典,經史子集之外,太子也需要學習更多知識,但是前提是太子還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兩樣缺一不可。”

    長孫無忌整了整衣袖,嘆了口氣,“確實也是,想西魏北周到隋唐,都是一脈相傳,皆是關隴武勳將門起家,哪家的子弟不是打小說習文練武,長大後個個弓馬嫻熟,熟知戰陣,哪個不是能夠戰馬殺敵指揮?”

    當年太祖皇帝李淵,雖然七歲就沒了父親,可也是自小習武。後雖為文職,可弓術最為人稱雄,想當年他妻子竇氏設了比武招親,諸勳戚子弟皆往爭奪,可最後李淵卻一箭射中屏風上孔雀眼睛,贏得竇家的青睞娶回妻子。

    後來李淵在河東任職時,率兵討賊,曾經連開數十箭,射落幾十盜賊。

    至於說太宗李世民,那就更不說了,十六歲起兵上陣,一生南征北戰無數,除了曾在淺水源敗過一次,一生再無敗績,甚至年老了還曾率兵十萬親征遼東高句麗。

    可到了當今皇帝,卻要差遠了。

    如今這位雖然還年輕,可卻真正算是生於深宮,長於婦人之手,弓馬都沒什麼值得稱道的,更不曾上過戰陣。

    到了當今太子,更加羸弱,打小就體弱多病。

    “哎,你說的也有些道理吧。”長孫無忌嘆口氣,搖了搖大腦袋,“告訴你個最新消息,青海那邊局勢不太好。”

    “怎麼了?”

    “程老匹夫這次是徹底栽了!”
mk2258 發表於 2018-9-1 21:15
第423章程咬金栽了





    “盧國公栽了?”李逍不由皺起了眉頭。

    他想起了那個老魔王一般的程咬金,這老頭一把年紀了但人挺好,尤其是對他們這些年輕後輩很好。或許是以前出生於庶族地主後來又續娶了清河崔氏女的原因,這位戎馬一生的老將軍,很多事情都看的透徹。

    不管是勳戚子弟,還是寒門子弟,他都能一視看待。

    起碼,李逍能有今天,程咬金是幫了大忙的。

    李程兩家的關係,也是相當的好。聽說程咬金出事了,他連忙追問。

    之前皇帝已經因為程咬金所率西征軍在吐谷渾亂殺亂砍而不滿,最近下詔令李道宗和薛萬徹去取代程咬金和蘇烈為正副帥。

    可長安距離青海很遠,兼之李薛二將出京前也還有很多事情要辦,導致的結果就是當二人還在路上的時候,青海那邊便仍是暫由程咬金和蘇烈統領,事情出就出在這個交接之前。

    李道宗還未抵達,前線戰事仍在進行中。

    十一月,程咬金引軍進擊,遇吐蕃強兵二萬騎,副帥蘇定方親率前軍五千騎馳迎衝擊,大敗吐蕃,唐軍追奔二十里,殺獲三千多人,繳獲的戰馬及器械,漫山遍野,不可勝計。

    可以說本來這是一場難得的大勝,程咬金入青海之後,也是頭一次真正的大捷。

    可是這個時候出問題了。

    前軍總管郭待封妒忌蘇定方的功勞,於是對程咬金說此戰雖然獲勝,但唐軍也有死傷,千萬不要追擊,應當自結方陣,慢慢謹慎前行,敵來則戰,這方是萬全之策。

    他的這個建議倒沒有不對,但他畢竟只是一個子總管,最終決策的應當是程咬金和蘇定方兩位統帥。

    程咬金和蘇烈計議之後決定,應當趁勢追擊,一舉殲滅這支吐蕃敗軍。

    眼看程咬金二人不同意他的策略,郭待封做出了十分出格的事情。他在帥帳中對諸將宣稱,皇帝在長安下旨換帥的同時,還有秘旨給他。

    說在李道宗和薛萬徹未抵軍中之前,讓程咬金和蘇烈將軍權交給他,全軍歸他指揮。

    此時長安換帥的旨意是早到達了,但李薛二帥未到,程蘇二帥也還沒能交接返京,正常是待李薛二帥到達後辦理交接兵權的。可此時郭待封弄這麼一出,程咬金結果還真就信了。

    程咬金不顧蘇烈反對,把軍權移交給了郭待封。

    郭待封是唐初名將郭孝恪之子,當年郭孝恪其實也是瓦崗軍出身的,跟程咬金關係還很好。後來郭孝恪鎮守西域,為第一任安西都護,後來也戰死在西域。郭待封一直在西域鎮守,此次擊敗西突厥後他跟隨程咬金征討吐谷渾,為前軍總管。

    程咬金還是挺相信他的,並沒懷疑他所宣稱的秘旨的真實性。

    郭待封接過軍權之後,便改變了軍令。

    時值寒冬,唐軍士卒終日騎行馬上,嚴冬朔風,身披重甲緩緩而行,糧草漸不繼,兼之高原條件惡劣,人馬相繼凍病而死。

    蘇烈也再勸程咬金,說我們出師的目的是為了殲敵,這時反坐困自守,敵來必敗,如此怯懦,如何立功?皇上雖換帥,可新帥未至,你就依然是主帥,這個時候怎麼可能又密詔一前軍總管發號施令?其中必然有詐,請下令把郭待封抓起來,飛奏皇上弄個清楚,或等李帥到達後由他處置。

    可是程咬金卻因為皇帝換帥的態度,由搖頭拒絕了蘇烈的建議。他根本沒有半點懷疑這密旨的真實性!

    在郭待封的率領下,唐軍在茫茫青海高原上緩慢行軍。

    他們是茫然而又辛苦的行軍,路上傷亡數千士卒。十二月,軍隊到達吐谷渾新汗控制下的一座城池,有數千吐谷渾人的城池打開城門出降,結果郭待封率軍進城之後,卻下達了屠城令。

    本來已經降唐的數千吐谷渾人,全城被屠空。

    而郭待封屠城的理由是這些人等我們離開後,肯定又會反叛,甚至還可能會從我們背後襲擊我們,不如全部殺掉,奪其糧草資財,以犒賞將士,安穩軍心。

    蘇定方認為不妥,本來之前因為過多殺人而被問罪,如今再屠城,那就罪加一等。

    他說我們是來為國伐叛的,這樣干我們自己倒成賊了。

    可郭待封不聽,依然下令屠城。

    士卒將全城幾千吐谷渾人屠殺一空,一個也沒放過。事後,分其財給全軍,還給了程咬金和蘇烈一人一份最大的。蘇烈不肯收,程咬金卻收下了。

    不久後,李道宗和薛萬徹率領幾千援軍終於到達,交接了軍權。

    這個時候全軍上下才知道,郭待封所謂的密旨根本子須烏有,他是假傳秘旨,私奪軍權。

    這事情就鬧大了。

    郭待封被鎖拿押往長安問罪,但程咬金和蘇烈也一樣不能免責。於是交接之後,也被送回長安。

    現在皇帝和政事堂的宰相們都十分震怒,不說程咬金之前亂殺人被問罪,這次又糊塗的把軍權交給了郭待封,導致唐軍先是錯失追殺敗軍的機會,然後又是納降屠城,都是大罪。

    如今有御史台官員彈劾,要論程咬金、蘇烈、郭待封三人死罪。

    “程蘇郭三人已經抵達岐州,馬上就要進京了。”長孫無忌跟李逍道,“聽說政事堂的意見郭待封矯詔當死,程咬金逗留不進、殺降利財,減死免官。蘇烈未受財物,但也有失職之罪,貶官三級。”

    “那個老匹夫,都快七十歲了,想不到這還晚節不保,同是當年凌煙閣上功臣,真是讓我蒙羞。”長孫無忌搖頭道。

    李逍倒是鬆了口氣。

    只是免死除官倒不怕,程咬金的資歷畢竟擺在那裡,雖沒李績和李道宗的名氣大,可打仗也是把好手,又這麼大年紀了,那可是吉祥物一樣的存在,就算這次失職犯錯,可罰過之後,用不了多久估計也會免罪的。

    倒是這個郭待封還真是厲害啊,但李逍想來想去,覺得郭待封應當沒那個本事敢矯詔奪權,他心裡猜測估計還真會有這麼一道密旨,但既然郭待封最後搞砸了,那麼最後肯定得由他來背鍋。

    而如果真的只是背鍋,那他肯定不會真的被處死的。

    以程咬金的老辣,難道還真會輕易的被郭待封一個將軍奪權?還是個後輩?肯定是郭待封出示了些什麼憑證,比如密旨之類的。

    但既然程咬金什麼也沒說,那他肯定也是在替皇帝背鍋了。

    數日後,郭待封三人被押入長安。

    當天,有詔旨頒下。

    郭待封本來矯詔當死,最後卻只落個除職為民的處置。程咬金本來是免死奪官,最後則是降為岐州刺史。岐州刺史可是個很重要的位置,岐州就在長安之西,歷來重要。

    蘇烈本來是貶官三級,但隨後皇帝以蘇烈從征西突厥之功,拜蘇烈為左神策軍大將軍,封刑國公,並授其子蘇慶節為武邑縣公。

    。
mk2258 發表於 2018-9-1 21:16
第424章太子小跟班





    傍晚時分。

    李逍身著一襲白衫,身後跟著同是襲白袍的七歲太子李弘。

    師生倆個既不坐車也沒騎馬,邁著步子走在長安的街上。

    李逍步子邁的很大,走的也不慢,可年幼的太子邁著雙短腿卻能跟上步伐,亦步亦趨並不落下。

    兩雙腳踩在白雪掩蓋的街道上,發出不吱不吱的聲音,留下一大一小的兩行腳印子。

    東宮的侍衛們不敢跟的太近,只能遠遠的吊著。

    “程咬金真的是個殺人魔王嗎?”太子一邊跟著李逍一邊問。

    “你哪聽來的?”

    “好多人都這樣說,他們說程咬金就是個殺人魔王,每次他帶兵出征,起碼要殺夠一萬人才會班師呢。”太子一臉認真的道。

    李逍為程咬金默哀了一秒鐘,這個老匹夫如今被人魔化了。現在長安城裡到處流傳著程咬金殺人的故事,甚至越傳越離譜,還有人已經在傳程咬金不但殺人還吃人,甚至有人說他就喜歡吃小孩子。

    因此長安城裡的婦人們現在嚇那些喜歡哭鬧不聽話的孩子,都是說再哭程咬金來了。

    據說效果還不錯,能做到聞名止啼。

    “耳聽未必為實啊!”李逍在手裡呵了口熱氣,然後在太子的凍冷的臉上搓了幾把,為他帶去一絲暖意。“其實程咬金將軍是個很厲害的將士,擁有著足夠傳奇的一生,他老家在河南道的東郡,家裡祖上都是小官,算是一地豪強地主吧,到他手裡的時候,家裡也有著千多畝地,日子還是過的不錯的,要不是後來隋末時煬帝的亂政,他估計這一輩子也就是個鄉下豪強地主吧!”

    太子一臉不信。

    “程咬金家裡怎麼可能是地主,不是說他家以前很窮很窮的嗎?據說他父親是南陳的大將,後來隋滅陳,於是他娘就帶著他逃回了山東老家。他娘在那無親無故的,就靠編竹器賺錢,然後程咬金卻天生混,打小就各種胡混,他們家日子過的可慘了,後來程咬金就去販了私鹽· ········”

    李逍已經無語了,也不知道是哪個無良的說書人蹭老程的熱度,見老程如今大火,於是便挖空心思在家閉門造車的編了一套評書。

    但完全就是胡編亂造,比如說程咬金父親以前是南陳的大將啊,還說程咬金家以前跟秦瓊家是世交好友,程咬金跟秦瓊小時就是頑伴好友啊,再後來又如何家敗分離啊。

    甚至後來說到程咬金小時成了個小混混潑皮無賴,最終成了一個私鹽販子云雲。

    “叫你喜歡瞎打聽!”李逍很不客氣的敲了太子一個板栗,“你平時怎麼上的歷史課的,隋書、陳書上有說過前朝禁過販鹽嗎?你那位教史的先生不是教過你,隋以來,朝廷不禁鹽、礦,任人開採販運嗎?你怎麼就沒好好記住呢?”

    “可外面傳的都是程咬金年輕時販私鹽,還被抓進了牢房呢。還說販私鹽最為賺錢呢!”

    “那是隋以前,西漢起朝廷才實行鹽鐵專賣制度,但是到了隋朝後,就放開了這個專賣的政策,我大唐傳承自隋,許多製度與隋一樣,都是不禁私鹽的。販鹽的利潤呢,也沒有你想的那麼高,因為朝廷不專賣,人人可採可販,只徵少量的課稅,於是鹽價本身不高,自然用不著販私鹽,販鹽也不是什麼暴利,販鹽更不會坐牢,以後好好聽課讀書,別把故事跟歷史混淆了!”

    “哦!”

    太子點了點頭,又忍不住道,“我們真要去看程咬金 ,可他在吐谷渾不是殺了好多人嗎,我還聽父皇罵過他老魔王呢,說他屠城殺了幾千人,弄的跟吐谷渾可汗再無緩和的餘地。”

    “那並不是他下令他的。”

    ·········

    程咬金回京之後並沒有去岐州上任,一來如今是年底,馬上是一年一度的正旦大朝,各地刺史也要入京朝集敘職,再一個,程咬金被授岐州刺史後沒幾天,朝廷又對他的官職做了調整。

    程咬金被改授為羽林軍大將軍了。

    之前他任過檢校羽林軍大將軍,而這一次是實授。

    或許是因為外面的謠言傳說,程咬金最近這段時間沒怎麼出門,天天在家閉門思過。

    當然,實際上程咬金是天天在家喝酒罵街。

    這天又喝了點藍溪酒坊送的六年珍藏白酒,性子起來,抄起把馬槊在院子裡舞的正起勁,一邊舞還一邊亂罵。

    絲毫看不出這是個快七十歲的老傢伙。

    起碼,皇太子李弘看到這就是傳說中的吃人魔王程咬金的時候,是非常失望的,太普通了。

    就是個糟老頭子,還是個耍酒瘋的糟老頭子。

    “盧公,別閃了腰,我帶了藍溪特貢,七年老窖,一起來喝兩杯!”李逍牽著李弘的手站在廊下,衝著程咬金喊道。

    程咬金扭頭看了眼,見是李逍,還帶著個孩子,一時也沒發現這位就是尊貴的皇太子殿下,還以為是李逍的孩子呢。

    老程收了馬槊,笑哈哈的跳到簷下,一雙大巴掌一掌又一掌的重重拍在李逍肩膀上,拍的李逍生疼。

    “兔崽子,三年沒見,你小子倒成太子少保了,都成國公了。老子這把老骨頭,也出去轉一圈,論功績不比你小兔崽子小吧?我可是指揮二十萬大軍,滅掉了西突厥,就差沒砍了賀魯那老王八蛋的腦袋回來,結果呢,就因為在吐谷渾犯了點錯,回來後什麼功績都沒了,憑什麼啊?”

    李逍懶得理他的牢騷,自顧自的招呼著程家人搬來火爐炭盆燒烤架子,又讓他們從廚房弄來雞翅、香腸、羊肉、羊腰子、雞卵等適合烤的食物。

    程咬金見李逍不理他,便又轉頭打量起李弘來。

    “嘿,你家小子長的也太快了點吧,我記得不是才三歲嗎,怎麼就這麼高了,莫不是你小子以前在外面的私生子如今領回來了吧?”

    太子不樂意了,來前他對程咬金還挺畏懼的,可見了人後覺得也就如此,這會還聽他說自己是李逍的私生子,於是雙手叉腰,豎眉怒喝,“程老匹夫,安敢欺孤!”

    聽到那個孤字出口,程咬金酒一下差不多全醒了。

    普天之下,能有幾個孩子能自稱孤?

    這還跟在李逍身邊,又才六七歲的樣子,這不是皇太子殿下又是哪個。

    老程懊悔萬分,一不小心倒又得罪了太子殿下了。

    大唐的律法是規定,諸皇子見到宰相那是得下馬行禮的,可那也僅限於皇子對宰相,一般官員不到宰相級別見到皇子,那是得主動行禮的。

    而太子殿下,那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除了對皇帝要行禮,對官員都不用行禮,除非是太子詹事李逍,那是他的老師。天地君親師,李逍排在他父皇的後面。

    而程咬金雖是羽林大將軍,但既不是宰相,也不是太子老師,他當然不敢讓太子給他行禮的,當下連忙向太子行禮道歉。

    李逍扯了太子一下,“得了,咱們今天微服而來,盧公也不知你身份,不知不怪。”

    李弘倒也算大肚,聞言便親自去扶了下程咬金。

    “盧公,你也別拘禮,今天我呢就是帶了個學生來你這瞧瞧你老,順便找你一起烤幾個羊腰子幾對雞翅膀吃,再瞧瞧這雪景還有你家的臘梅的。”

    “哦哦哦。”老程紅著臉,呼著酒氣只是點頭,倒是不敢再胡言亂語了。

    “老師,我給你打下手。”李弘一聽烤雞翅就忍不住想流口水了,哪裡還顧得著程咬金。
mk2258 發表於 2018-9-1 21:17
第425章天下糧倉





    炭火燃起。

    李逍站在燒烤架前,從太子的手裡接過一串串醃製好的腰子放上去烤。老程則站在一旁觀摩,他只會吃不會烤。

    倒是年幼的太子已經深得了李逍的幾分真傳,每次李逍燒烤都會讓太子打下手,他可沒有覺得太子尊貴的不能自己動手燒烤的地步,反而覺得這樣適當的鍛煉會更好。

    太子不負所望,很快就近墨者黑,跟著李逍成了一個小吃貨,而且慢慢的還向著一個優秀的廚子進步著。

    一把羊腰子烤熟,李逍便走到一旁石桌邊坐下,招呼著老程一起擼腰子喝酒。

    “別烤的太老。”李逍讓太子接他的班繼續烤串,自己先過癮去了。

    “嗯,放心吧,師傅。”太子一手拿著串腰子邊往嘴裡塞一邊回應著,烤串可是很有意思的,他很樂意為師傅代勞。

    老程握著串腰子,有些目瞪口呆。

    “你小子居然這樣使喚太子,吃了熊心豹子膽了?”

    “怎麼了?太子是我學生,我讓學生烤幾串肉又怎麼了?再說了,這也是我授課的內容之一,為的是更好的鍛煉太子,總不能讓太子跟許多紈絝一樣,長大了連韭菜和麥苗都分不清楚吧?”

    “你小子總是這樣。”老程搖頭嘆息,這方面他是自愧不如的。

    “今天怎麼想起來我府上來了?現在我老程可是不受人待見。”

    李逍咬住一串腰子,右手一抽,簽子上的腰子便盡數入了口。

    味道鮮美,不老不嫩剛剛好。

    “還是長安的羊腰子最地道,在安東道可嘗不到這麼好味道的腰子。”

    “確實挺好吃的,你小子都是宮保了,可對吃卻是始終不忘啊。”

    “民以食為天嘛,誰又能離的了吃的?軍隊離不開吃的,沒有糧草就會三軍崩潰。國家也離不開糧食,沒有糧食,天下就將大亂。糧,其實是天下安穩的第一要素。”李逍說的是大實話,畢竟這個時代還是比較落後的古典農業時代,吃飽飯始終都是排在第一位的。

    百姓的第一追求就是能夠一直有口飽飯吃,而坐天下的皇帝和管天下的官員們,一直的目標也就是能夠餵飽天下人的嘴,這樣就不會有人造反了。

    '要說這個,你李三郎可是大功臣,你知道現在民間有多少人給你立祠塑像嗎?'

    自李逍獻祥瑞玉米後,這幾年朝廷也是不遺餘力的在推廣玉米種植,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從帝國的腹心,到王朝的邊陲,到處都在播種玉米。

    朝廷中央設立了玉米監,各州縣也還派有玉米農官負責傳授技術和推廣種植。

    “了不得啊,這玉米。據我所知道的戶部報告說,有玉米輪種的地比沒有玉米輪種的地,要多出兩成的收穫。僅此一項,我大唐一年就要多收無數糧食了。”

    李逍也知道這個報告,這個報告還是比較準確的。

    在貞觀末年,大唐有耕地四百萬頃左右,而到如今,朝廷官方登記的耕地面積為六百萬頃。

    增加了二百萬頃,十年時間,這個數字有些誇張。但是因為這裡面有新征服的百濟、新羅,有新征服的西域之地,再加上貞觀時擊敗東突厥,把陰山南的河套之地徹底掌握,增加屯田墾荒,這些年確實增加了大量的土地。

    六百萬頃的耕地,數量不少。

    不過唐朝一畝只折合後世大約零點八畝左右,真算起來也才四億多畝,比起後世的十八億畝耕地,還是差的多。

    可是對於現在總人口才不到七百萬戶的大唐來說,這個耕地數量還是不少的,但考慮到這個時代的畝產量低,實際的糧食產量也確實不多。

    “你知道今年大唐的玉米種植總量達到了多少嗎?”程咬金問。

    “總耕地的兩成。”李逍笑著答道,他對這個知道的很清楚,也很關注。

    如今的玉米種植總面積達到了總耕地面積的兩成,看似好像還不多,但卻已經是個極限了,畢竟這才五年時間而已,能做到已經非常不易。

    兩成,其中一成,約六十萬頃玉米,是以前無法種植麥稻等主作物的山坡旱地荒地等,如今種植玉米,等於上直接新增加了糧食產量。這些地缺水少肥,算是貧地,以前種不了什麼,如今種玉米,雖然產量也不算高,可卻也能達到畝產一石左右,六十萬頃,那就是六千萬石,這雖只是個大概數字,可也足夠驚呆無數人了。

    要知道,這可幾乎完全是新增出來的產量啊。

    再加上原來的五百萬頃地,其中有百分之十左右套種玉米,產量增加百分之十,這意味著有又有五十萬頃地種了玉米,每畝地只算增產一成,這些地因為是套種,所以普遍能達到兩石左右,增加一成,等於增加了兩鬥一畝。

    這又是增加了一千萬石的產出。

    如今一年,僅因為推廣了玉米,大唐的糧食就能多收七千萬石,雖然這七千萬不是朝廷的租賦,可百姓糧足,朝廷自然也倉豐。

    “今年夏糧和秋糧的徵收,多地都是異常的順利,朝廷允許百姓繳玉米折租,大家都很高興,交糧踴躍,處處糧倉滿滿啊。”

    這些李逍也是深有同感,他在安東道三年,也是大力的推廣玉米和棉花的種植,玉米種植讓安東的糧食產量大增,成為了大唐的東海糧倉,而棉花種植,也讓棉布成了安東的特產,安東棉布物美價廉,深受大唐百姓喜歡。

    尤其是棉花做成棉被、棉襖、棉鞋等最為抗寒,更是深得平民百姓的喜歡,連兵部都大量為軍隊採購,特別受到北方邊軍將士們的喜歡。

    畢竟普通的軍士和百姓們,可沒有貴人那樣的條件可以用皮毛禦寒,而原來的絲綿價格貴不說,禦寒效果還差,怎麼能及棉花的好呢。

    “要是之前我西征軍有充足的棉衣棉鞋,那在吐谷渾也不會凍死那麼多人了,幾千英勇的大唐將士啊,沒有死在於敵人的對陣之中,卻白白被凍死凍傷了。”

    說到這裡,老程長嘆一聲,端起酒杯,將杯中的二兩白酒一口飲盡。

    “聽說因為那事,現在政事堂已經決定給北方所有邊軍,都配備棉衣棉鞋棉毯棉被。”李逍安慰程咬金道。

    。
mk2258 發表於 2018-9-1 21:17
第426章英雄



    “棉花的價格還是有點高了。”老程感嘆著道。

    李逍從太子手裡接過一把剛烤好的羊肉串,分了一半給老程,安慰他道,“已經很不錯了,想當初從西州販來的白疊布,那才叫一個貴呢,比絲綢還賣的貴。這幾年我在安東大力推廣棉花種植,數量已經慢慢起來了,價格也是一降再降。”

    “可還是比較貴的。”老程一口一串羊肉。

    “棉花的產地售價已經不高了,朝廷採購的比較貴那是因為許多商人從中加價牟利賺錢而已。要是他們肯少賺點,其實棉布的價格會比麻布的還便宜,可現在他們都知道棉花是個好東西,安東種出來的棉花,剛種下,他們就已經付錢定下了,一到收穫之時,棉花就全都落到他們的手裡了,他們完全壟斷了棉花,這價格自然是他們定了算的。”

    “這些奸商。”

    李逍笑著告訴程咬金,那些奸商裡也有程家一份子,因為壟斷安東棉花的那些奸商,正是以赤山港十三行為首,而十三行里李家有一份,自然也少不了程家。

    畢竟誰不知道,所謂的十三行,其實就是長安的那些勳戚貴族高官豪門的代表呢。

    “十三行是你小子一手弄出來的,這事你得管管,棉花這東西,應當讓朝廷設為戰略物資,應當實行朝廷專賣制度,不得讓那些奸商們囤積壟斷。”

    程咬金是個老魔王,發起狠來連自家也不顧。

    “把棉花設為專賣,其實有些過份了,畢竟朝廷連鹽鐵都沒這樣搞。”李逍搖頭,“不過現在這種情況確實有些過份了,我覺得朝廷可以出台一些規定,比如每年從國庫中多拔出一些錢來直接從棉農手裡收棉花。再者,可以鼓勵適合種棉花的地方,多種植一些棉花,如此一來,棉花多了,自然就能打破奸商壟斷了,價格也會掉下來。”

    民以食為天,但穿也一樣重要,畢竟飽了還有溫。

    一直以來,百姓種桑種麻,紡紗織布,百姓都是自給自足,朝廷也直接徵絲帛麻布的調充實國庫,既做貨幣,又可直接用來賜給將士和官吏們。

    絲綢麻布都是靠著全民種植紡織出來的,可相比起絲麻來,種棉花還是有不少優勢的,不說棉花能擁有禦寒的極佳性能,就是織成的棉布,也要比麻布更舒適。

    有李逍的紡織機器,除籽紡紗織布等工序都大大縮減時間,生產效能大大提高,如果相應的減少些麻和桑的種植,增加些棉花的種植,那麼就能大大改善如今的這種局面。

    棉花的種植量的提升,不但對於大唐北方邊軍開疆拓土,戍守邊境有幫助,而且對於大唐向北方移民屯邊墾荒也是大有幫助的,畢竟如遼西遼東塞北等地方,冬季也是極寒的,如果百姓能夠有棉衣禦寒,就能更好的在那邊落地生根,墾荒屯田,充實邊疆了。

    “我老了,若是我再年輕二十歲,那麼有棉花和玉米二物,我就能率軍攻滅高句麗,開拓黑山白水靺鞨之地,屯田移民,戍邊守疆,為大唐再拓疆三千里!”

    老程說到此,也是豪氣吞雲。

    這是一位鬚髮花白,已經年近七十的老將,但卻還有一顆充滿熱血的心。

    “我大唐滅了東突厥,又滅了西突厥,掃滅了高昌,吞併了百濟、新羅,可還有吐谷渾和高句麗未滅,又有吐蕃一直虎視眈眈。南方之地,嶺南雖安,可交州以南之地,林邑又復國,滇南的南詔也坐大,我老矣!”

    李逍舉杯敬了這位老將軍一杯。

    “老將軍一生戎馬,隨太宗皇帝統一天下,橫掃八荒,雖然還有幾個敵手,但也要留給年輕一輩嘛,要不然沒了敵手,年輕人豈不就沒了練手的機會? ”

    大唐已經先後設立了安西、北庭、安北、瀚海、安東、遼東六大都護府,東西北三個方向都已經差不多掃平了,如今就是南方了,東南方向是林邑,西南方向就是南詔、吐蕃了。

    “用不了多久,大唐帝國就會新增三大都護府,到時會有安南大都護府,雲南大都護府,鎮南大都護府。那個時候,不管是林邑還是琉求又或是南詔、吐蕃、吐谷渾,都將統統是我大唐帝國的疆域。”

    程咬金舉杯哈哈大笑,笑出了幾滴眼睛。

    “哈哈哈,九大都護府,永鎮大唐江山,安西、北庭、安北、瀚海、遼東、安東、安南、雲南、鎮南!好,期待這一天早日到來,希望你們這一輩的年輕人能夠早日超越我輩!”

    程咬金這頓酒喝的很痛快,李逍沒喝多少,他已經醉倒睡著了。

    太子李弘吃著一個烤雞翅問李逍,“師傅,程老魔王為什麼一會笑一會哭的,才吃了沒幾串肉倒先把自己給灌醉了,不是說老魔王酒量很好嗎?”

    “因為他今天高興,還有,以後不許再喊他老魔王。你得尊他一聲程爺爺,他當年是你太宗祖父帳前的幾員上將軍之一,一生戎馬,為大唐征戰無數,他雖被人稱為魔王,但他也是為大唐入魔,別人可以那般稱他,你卻不能。”

    “哦。”

    李弘嚴肅起來,對著睡著的程咬金認真的拜了一拜。

    回去的路上,爺倆繼續一腳深一腳淺的徒步走在長安的街上。

    “師傅,朝廷真要設立安南、雲南、鎮南三大都護府嗎?”

    “現在還沒有這個計劃,但以後會有的,而且這一天也不會太遠。”

    “師傅,那你會繼續出京領兵征戰嗎?就如你為大唐打下安東一樣?”

    李逍笑笑,伸手揉了揉太子的頭。

    “若有需要,我自願意統兵出戰的,但是也許不會再有這樣的機會了吧。”

    “為什麼啊,老師你用兵如此厲害,他們都說你是我大唐自李靖和李績二帥之後,用兵最厲害之人呢。”

    “別隨便聽別人瞎說,我算什麼呢,我大唐猛將如雲,謀臣如雨,厲害的不如凡幾,就說如今這朝中,除了英公李績外,還有李道宗、薛萬徹,還有尉遲恭、程咬金、薛萬徹、蘇定方、程務挺、契苾何力、梁建方、蕭嗣業、阿史那社爾等等名將,群英薈萃濟濟一堂。”

    “哇,他們都是名將嘛?”

    “嗯,我大唐向來不缺大將的。”

    “可我還是覺得老師最厲害,你可是以三千老弱為大唐新增一道疆域的,誰都沒老師厲害。”李弘一臉崇拜的望著李逍,在這個年幼的孩子眼裡,自己的老師是最有本事的,既會講故事,還會弄好吃的,又能打仗,那就是個無所不能的大英雄!
本帖最後由 mk2258 於 2018-9-2 08:42 編輯

mk2258 發表於 2018-9-1 21:17
第427章好事





    “弘兒睡了?”

    “嗯,一回來就睡了,臣妾聞著身上還有些酒氣,這孩子自打跟了李逍之後,是越來越頑皮了,如今小小年紀居然都敢喝酒了。”武氏不滿的道。

    皇帝卻哈哈一笑。

    “朕倒覺得太子有了李逍這個老師之後,變化雖大,但卻都是好的變化。不說別的,僅說他的身體就不知道強健了多少,這寒冬臘月的,連一次受寒發熱都沒有過,這在以前可是不敢想像的。”

    說到這,武后倒也是點頭,“是啊,弘兒打小身子骨弱,御醫們用了很多溫補的方子也不見的好,倒是被李逍一通折騰,倒是折騰的好了。”

    “朕早就跟你說了嘛,李逍雖然方法糙了點,但還是很管用的,一般也沒人敢這樣折騰太子,但李逍就敢。說來也怪,太子偏偏還就吃他李逍這一套。李逍讓他跑步他就跑步,讓他游泳他就游泳。”

    武氏哼了一聲,“李逍還帶弘兒喝酒呢,弘兒這才幾歲啊,七歲不到呢,就開始學著喝酒了。這要是再大個幾歲,還不得帶著弘兒去平康坊的青樓裡玩鬧去?”

    “哈哈哈。”李治卻只是哈哈大笑。

    “陛下今日似乎心情特別的好啊?有啥好事嗎?”

    “嗯,是好事,剛從青海傳回的捷報,皇后還有所不知呢。李道宗和薛萬徹到達青海接過西征軍兵權後,立即按朝廷的指示,改變了策略,他派人與吐谷渾汗談判,現在吐谷渾汗已經正式向我大唐歸附了,他帶著公主還有王室正向長安而來,他麾下的軍隊也都已經移交給了李道宗。”

    吐谷渾可汗也是無奈。

    之前程咬金為帥的時候,一通亂打,管你是不是大唐的藩王,只管狠揍,尤其是郭待封還來了一次納降後屠城的恐怖之舉,更是讓吐谷渾汗無奈。

    偏偏尊王一黨引著吐蕃人又咄咄逼人,在三面打壓之下,那位剛繼位沒多久的新汗算是徹底的崩了,李道宗派人過去跟他言明利害後,這位在公主的勸說下,便想透了。

    不爭了,反正也爭不過,再撐下去,四方中肯定是他最先完蛋。

    想明白這切後,他便乾脆的向李道宗降了,主動的提出帶著公主和王室移居長安,來長安享福了。

    至於吐谷渾的打打殺殺,他厭倦了,也不想管了。

    吐谷渾可汗這一表態卻對唐軍很關鍵,本來是一打三,現在變成二對二。緊接著安西大都護府和北庭大都護府的增援兵馬也到了,在李道宗還沒出長安的時候,朝廷就已經給那邊下了調兵令。

    兩大都護府調集了幾萬唐軍以及回紇、鐵勒、突厥、處月等諸部騎兵,從西面殺過來。

    一時間,青海之地,唐軍東西兩大軍團多達二十萬兵馬。

    既有精銳的大唐府兵,又有驃悍的游牧騎兵,就算是吐蕃和吐谷渾也很強悍,可畢竟兵少,兩面夾擊之下,大敗。

    “斬首四萬餘,俘虜八萬多,吐蕃殘兵敗逃回邏些,吐谷渾境內再無抵抗,一戰功成也。”

    李治的聲音裡有說不出的興奮。

    一戰滅國。

    雖然太宗在貞觀八年時,曾派大將李靖、薛萬徹、柴紹等人也滅過一次吐谷渾,但當時大唐卻還沒有能力真正的控制吐谷渾,最終也不過是擊敗而不能滅亡,老可汗死後,大唐冊立了一個新汗,可不到三十年,吐谷渾依然還是失控了。

    現在多好,吐谷渾的可汗已經舉族前來長安,吐谷渾之地的反抗者盡敗,再無人可阻礙大唐對吐谷渾的控制了。

    東有隴右,北有河西,西有安西、北庭,大唐早已對吐谷渾實現了三麵包夾,現在已經可以安然的吞下這個勝利的果實了。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武氏也替皇帝高興。

    “哈哈哈,自朕繼位以來,先滅百濟,再亡西突厥,又吞新羅,如今再並吐谷渾,哈哈哈,這份武功只怕是先帝也要稱讚一聲了。”

    “陛下打算如何處置吐谷渾之地呢?”

    “自然是直接設州置縣,政事堂諸相公的意見也與朕相當,都認為可以直接吞下了。朕此前問過李逍,如果吐谷渾拿下後如何處置,他建議直接設立青海道,將青海道劃分九個州,分州置縣,駐派府兵,移民屯田,設立牧馬監等,朕覺得很不錯,如今已經讓政事堂按此規劃。”

    設州置縣很有必要,但是否特意新設一道,這個在政事堂卻還是有爭議的。政事堂多數意見是認為沒必要特設一道,而是建議把吐谷渾拆分,併入隴右、劍南、河西、安西各地。

    李逍卻是認為很有必要,專設一道,則意味著這塊地方在大唐將佔據很重要的地位,朝廷也會更加重視,會投入更多的力量進去,對這塊地方也能更加穩固。

    “貞觀之時,天下劃為十道。陛下繼位後,又先後增加了安東和遼東二道,再這兩年,又把各大都護府都劃為道,如此一來,便有了十六道,若再加上這青海道,那我大唐便將擁有十七道之地了。”

    “是啊,貞觀之時分天下十道,如今已然十七道也。”李治說起來,還是有些洋洋自得的。

    雖然這新設七道,皆在邊疆,除了安東道現在比較穩定富庶,其它六道還很偏遠蠻荒,可李治還是認為,這是份很大的功績。

    李治是很有雄心的,如今他正當壯年,三十而立的年紀,朝中無元老掣肘,外無強藩壓迫,可謂是雄心萬丈。

    “皇后,之前李逍的那篇奏章你也看過了,他認為朝廷此前雖設道,但道一級並沒有什麼實際的衙門和主官,朝廷依然是州縣二級的區劃,如今大唐疆域越來越大,雖然幾番並簡州有到,可依然有近四百州和一千餘縣,朝廷直接管轄這麼多州屬實是有些過於困難了些,你覺得他提出的建議如何?”

    武氏想了想,“這個事情臣妾也考慮了許久,覺得李逍的建議不錯。”
mk2258 發表於 2018-9-1 21:17
第428章內相





    李逍的建議是充實道這一級,而不再只是個虛設。

    要充實道,首先就得設立常備的道級衙門和派駐常設官員。李逍的建議是在道設立三大衙門,即監司和、藩司、帥司,監司的長官即觀察轉運使,主要負責一道的財賦和監察,因此長官的官職為觀察、轉運使,這本來是兩個已有的臨時官職,一般是非常設,臨時差遣。

    觀察使主要是考核監察官員,而轉運使則為負責財稅徵收和轉運,二職合二為一,那麼就掌握了一道的財賦和監察大權。

    藩司的長官則是承宣布政使,專管一道的行政、田土、戶籍,溝通督撫各州縣。

    帥司的長官則是經略安撫使,經略安撫使掌軍府、軍屯、兵籍、武備等事務。

    三司衙門各司其職,分掌監察財賦、民政、軍事,各衙門下又各有繼分的分司衙門,比如觀察轉運使衙門下,還分有專門的漕司衙門,負責財賦轉運,有專門的倉司衙門,負責錢糧存儲,有專門的察司衙門,負責考核監督官員,有專門的刑司衙門,專門負責刑獄訴訟等。

    這些衙門,就相當於是過去州里的六曹,只不過加以細分,然後按職能分屬三司衙門。

    李逍對道級衙門的設立有一套詳細的說明,李治和武氏都是詳細看過的。

    “陛下,臣妾以為已經考慮的很周到了。”

    “是嗎?”李治沉吟著道,“但朕以為,三司衙門其實精簡為兩司就夠了,監司和藩司可以合二為一啊。”

    “陛下,如此不妥。”武氏勸說道。

    道不同於州,天下有近四百州,但道卻只有十七道,尤其是精華之地僅十道,大唐近八成的人口錢糧都集中在這十道之中。這就意味著道一級的權力會很大。

    以前朝廷設十道,而不實設道一級衙門和常設官就是考慮到這一點的。

    其實在道以前,隋時就已經有行台這一個州以上的機構,唐初也有行台,甚至還有大行台。

    一個行台管轄數州十餘州,一個大行台甚至管轄幾十州,李世民就曾任過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之職,幾乎把半個中原都給管了,權力極大。

    後來一統天下不久後,朝廷就把大行台、行台給廢了。李世民劃分十道,但也沒再設過道一級的常設衙門和官員。

    “監司負責考核官員以及財賦轉運,而藩司只負責行政、戶籍等,臣妾覺得這個分工不錯,既避免權柄過大,還能互相平衡。”

    一個管官一個管民,管民的不能管錢,管官的卻又不能管民,權力分割之後,二司都不會權柄過大,尾大不掉。

    至於說帥司,經略安撫使常設,武則和李治倒都沒有怎麼在意。

    畢竟李逍已經早防範了武人專權的可能。

    帥司衙門的權柄其實並不大,因為帥司雖說是管一道的軍事,但事實上帥司管不了多少事。

    大唐的府兵分駐天下,是由十二衛來管的,但本身十二衛的高級軍官也管不到下面軍府,各軍府在非戰時都是相對獨立的,由各軍府的折衝都尉們管理。

    而他們也只有統兵權而已,並沒有調兵權,調兵權是握在兵部手裡的,跟十二衛並不相搭。

    就算是十二衛的大將軍,平時也都沒法調動本衛的府兵。而各軍府的折衝都尉們雖然平時管著本府的府兵,但沒有兵部的兵符,沒有本衛的軍令,也是無法調動一兵一卒的。

    真要打仗,兵符合一,而且多是抽調各府府兵集合,然後由皇帝選派將領統兵出征,在這套制度下,統兵、調兵、選將的權是分開來的,兵和將又是分開來的,兵和糧草、武備更是分開的。

    再加上府兵平時耕地,戰時出兵的特徵,更導致了唐朝的軍官很少能把軍隊私有化。

    現在在各道設一個帥司,常設一個經略安撫使,但也並沒有打破這一套制度。

    經略安撫使僅相當於是兵部在各道的一個派出機構的主官,他們平時的職責就是管理兵籍,負責點選府兵,戰時則負責動員徵兵,後勤保障。再有就是能夠管理一道的鄉勇土團之類的。

    帥司的權力是不大的,更不可能擁兵自重。

    但設立這個帥司又是有必要的,能夠總抓一道的軍事方面,搞的主要還是後勤保障這塊。

    道內各軍府,依然還是受兵部、各衛的雙重管轄。

    不過道一級官衙還有一個特徵,就是各分司能夠直接管轄下屬的各州縣里的分管業務了,比如說漕司,能夠管全道各州縣的漕運,倉司能管全州的倉儲等等。

    既是條條又是塊塊。

    朝廷中央呢,不必再垂直管理近四百個州的具體事務,而是只對接這十七道就好了。

    “那麼邊疆六大都護府是要撤消了嗎?”

    “嗯,各道正式設三司衙門,派出三使的時候,都護府也就可以改名了。”

    都護府和都督府其實性質是一樣的,都是在邊疆要緊之地,出於軍事需要設立的,長官既管軍也管民,這是考慮到特殊性,為便於守疆。

    可如今形勢變化,如果實設到道一級衙門,那麼就算不再設都督府、都護府,其實邊疆諸州,也不再是各自獨立的,道級的衙門一樣能總管一片地區的行政和軍事防禦等。

    “那明天召李逍入宮來,再和他詳細談談這三司的事情。”

    “好。”

    “到時臣妾還要親自向李逍問罪呢,居然教導太子飲酒。”武氏仍然是沒忘記此事。

    “算了吧,一點小事,男人喝點酒更有氣概。”

    “可太子才七歲不到。”

    ·······

    政事堂。

    李義府有些陰陽怪氣的用手指敲著桌子,“諸公知道現在長安坊間如何稱呼李逍嗎?”

    “稱呼李逍的不是什麼樣的都有嗎?”

    鬼見愁,活閻羅,還有能臣幹吏,奸佞之臣等等都有,反正李逍這人在長安城裡,讚譽者有之,鄙夷者也有之,總之就是褒貶不一。

    “李逍現在又有一個新稱號了,有人稱他為內相,說他是天子私人。這啥意思?不就是說他李逍雖沒拜相,沒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銜,可卻已經實際是宰相了嗎?”

    李逍確實沒拜相,可李義府覺得李逍還真就是個宰相了,因為皇帝事事都要跟這位秘書監商議,甚至經常把李逍想出來的各種想法拋到政事堂來堂而皇之的商議,甚至還要推行。

    許多時候,李逍的話甚至比他們這些宰相的話還受皇帝重用,這不是氣人嗎?

    當初費了那麼大勁,沒讓李逍當上兵部尚書,可人家現在依然成了內相。

    “要我說,還是得把李逍趕出長安城去,最好十年八年都別讓他回京最好!”
mk2258 發表於 2018-9-1 21:18
第429章保守





    江湖越老,膽子越小。

    年紀越大的人,越容易保守。

    政事堂裡的宰相們已經不能容忍李逍了,坊間內相之名,更是讓他們如坐針氈。在這些大佬們看來,李逍這是不守規矩。

    沒有人喜歡那些不守規矩的人,這就如同在狼群中,頭狼總是最提防年輕而又強壯的公狼一樣。

    “李逍不是向陛下提出了這個實道計劃嗎,那乾脆就讓李逍去當個經略安撫使算了。”李義府道。

    相比起李績、李道宗這樣威望重資歷高的宰相,李義府這樣沒什麼根基的宰相,更加的不能接受李逍這樣的內相存在。李績可以高姿態,但他卻無法容忍。

    “李逍剛從安東道節度使任上回來,你讓他再外放個經略,這怎麼可能,他又無罪無錯,讓他如貶謫一樣去做個經略不太可能,陛下也不會同意的。”宇文節覺得不妥。

    道一級的三使中,經略安撫使雖然號稱節帥,但實際上卻是最沒實權的一個。李逍既然都已經是內相了,讓他外放做個無權節帥,這不現實。

    “那就讓他做觀察轉運使!”

    三司的品級都是一樣的,那就是正三品,這個品級比原來的大都護的從二品略高,但也是考慮到中央六部九卿的長官也才三品,甚至政事堂的許多宰相也才正三品,因此便沒再定為二品。

    而大唐上州的刺史是從三品,三司長官自然不能比下屬刺史還低,於是最後便定在了正三品。

    觀察轉運使負責一道的官員監督考核以及財稅轉運,說來這是權力極大的。

    不過沒有民政權的觀察轉運使,權力也還是受限的。

    “觀察轉運使比起承宣布政使來說,倒是還略權重些,只不過讓李逍去哪道?”

    “乾脆就去青海道好了。”李義府道。

    宇文節連忙搖頭。

    開什麼玩笑呢,雖說青海是打下來了,可那裡有什麼?

    雖說地方很大,可有多少人口?

    全加起來,都沒一百萬人口的窮偏地方,讓李逍去做個觀察?李逍肯嗎?這不是明擺著告訴人家,李逍這是被貶了嗎?

    “我看啊,咱們還是得大度點,既然要讓李逍出京,就得讓他願意。別再說什麼邊疆之地了,那種地方李逍是不肯去的,皇帝也不會肯的。要去,只能安排個富庶之地。”

    宇文節還是比較老道的,知道李逍如今受寵。若說隨便把李逍打發到哪個地方去,那不可能。

    李逍無錯無罪,總不能把人家貶謫,得有理由啊。

    既然不能貶,那就只能捧。

    只說李逍才能出眾,有治理地方的干才,讓他主掌一地,發展地方,這才是正經理由。

    “河東、河南、河北?還是淮南、山南、江南、嶺南?”

    除去邊疆諸道,其它地方倒還都不錯,但黃河以北比起黃河以南要富庶,而淮河以南長江以北又要比長江以南更富庶。

    如嶺南、劍南、山南這幾道,雖然也有幾個比較富裕的州城,如益州、廣州、荊州等,但總體來說,還是遠不及中原之地的。

    讓李逍去河東河南河北這幾道,那就真是太優選了。

    “劍南道如何?”

    劍南道那可謂天高皇帝遠了,畢竟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把李逍扔到劍南去,一年都未必能回來一次,而且劍南那邊西南是吐蕃,東南是南詔,都是不安份的,境內又多蠻夷部落,足夠讓李逍忙活的了。

    “不妥!”

    許敬宗卻出聲反對。

    “劍南靠近吐蕃和南詔,若讓李逍去那邊,以他那性子,只怕正好給他機會鬧事了。無事他還要生非呢,若讓他在那天高皇帝遠的地方,搞不好他就要搞事情,到時我們還得被他牽著鼻子走,更煩人。”

    想想李逍在安東,就三千老弱,他都有本事在那搞風搞雨,不但鎮壓了百濟人復國,還把倭人大敗,又趁機吞併了新羅,愣是把一盤死棋給折騰活了。

    讓李逍去了劍南,誰知道他到時會怎麼折騰,而大家並不認為李逍每次都會有那麼好的運氣的。

    萬一他點了火,最後卻無力控制,那會燒到長安來的。

    “要我說,還是讓他去嶺南道吧,嶺南也遠,但那邊相對來說環境較好點,不容易有機會讓李逍搞事情。”

    “我看可以,讓李逍做嶺南觀察轉運使,讓他去那邊監督那些嶺南的酋長們去,再替朝廷好好的徵徵稅賦。廣州港自南北朝以來,皆為大港,可如今朝廷收到的稅賦卻還不及赤山港這樣一個新開港三年的商港,廣州的人口也已經破了十萬,這可是我大唐繼長安、洛陽、揚州、益州之後,第五個破十萬人口的州城,但稅賦卻太少了,讓李逍去那邊收稅去。”許敬宗捋著鬍鬚道。

    廣州是南道通夷海路的大港,每年進出的商船無數,但收的稅卻極低。兼之嶺南那邊還有許多俚越和漢人豪酋早年歸附朝廷後,被朝廷授予官職,導致嶺南那塊地方,雖說早就是朝廷直轄的州縣,但俚越土人的勢力,以及那些數百年的漢人豪強勢力極強,比如說馮氏、冼氏、陳氏等。

    在早些年經歷了嶺南土酋叛亂後,這些土人的勢力雖然削弱了些,但依然還是很強的。

    朝廷在那邊的真正控制力不強,甚至有些偏遠的州縣,也就只能控制個州城縣城,其餘的地方,那都是那些土人和黎越人說了算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朝廷控制力難以增強,稅賦徵收更就別提了。

    每年的稅賦都徵不齊,甚至人口清點登記,田地丈量造冊等工作都做不下去。

    而那些嶺南人私採礦產,也往往並不向朝廷上課。

    嶺南道還是大唐唯一一個到現在都還是禁止銅錢流入的道,那邊以舊銅錢和銀錢為主。

    嶺南有太多問題了,雖然一年形勢比一年略微有些好轉,但是改變還是太緩慢了。

    李逍不是有本事嗎,那就把李逍扔過去好了,讓他去監督那些土人刺史、縣令、都尉們,讓他去向嶺南人徵稅,讓他去把嶺南的財稅轉運到兩京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k2258

LV:9 元老

追蹤
  • 1120

    主題

  • 100531

    回文

  • 43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