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紅花與紅花 一、前言 番紅花是古今中外著名的香料,具有香料、染料、食用、藥用等用途,並以其特殊香味及風味被高度讚賞。番紅花是一種高價值的藥用植物,傳統上被用來抗癌、鎮靜、鎮痛、調理月經不順以及治療肝臟疾病等。 番紅花之所以為全世界最貴的香料是因為採收的人要在日出前親手採摘每一朵花,再將每一朵花僅有的三根雌蕊小心翼翼的摘下,大約要16,000朵的花才能收集到100公克的雌蕊,採收後的雌蕊必須乾燥脫水後才能分級出售,1公克約美金100元。番紅花的採收如此耗時費力,產量又很低,所以市場價格非常昂貴,也因此市場上的番紅花混偽品非常猖獗,一些不法藥商常常以假亂真,牟取暴利,尤其是以番紅花與紅花的混淆性最為嚴重。 番紅花又稱西紅花,始見於《本草品匯精要》,於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被誤認為紅花,「番紅花出西番回地面及天方國,即彼地紅藍花也。」(紅花於古代亦稱紅藍花),可見兩者的混淆情況早在明代已經發生。番紅花與紅花僅一字之差,在概念上亦常被誤認為是同物異名,也有人把西藏早已引種栽培的紅花當作番紅花。其實,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植物。 番紅花 (Crocus sativus L.) 是鴦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鱗莖,花為青紫色或紫紅色,主要藥用部分為小小的柱頭,因此顯得十分珍貴。而紅花為菊科植物紅花 (Carthamus tinctorius L.) 的乾燥花,屬一年生草本植物,高達1米左右,頭狀花序中的每一朵管狀花呈橘紅色。兩者雖然在活血通絡方面功能相似,但就其養血功能而言,紅花遠遠不及番紅花。 《本草正義》:「西藏紅花,降逆順氣,開結消瘀,仍與川紅花相近,而力量雄峻過之。今人僅以為活血行滯之用,殊未足盡其功用。按瀕湖《綱目》,已有藏紅花,稱其主心氣憂郁,結悶不散,能活血治驚悸,則散結行血,功力亦同。又引《醫林集要》治傷寒發狂,驚悸恍惚,亦仍是消痰泄滯之意。但加以清熱通導一層,功力亦尚相近,惟稱其氣味甘平,則與藏紅花之膩澀濃厚者不類。」由此可見,紅花與藏紅花的性味功效不同,誤用之餘極有可能會因此而影響民眾健康。 二、何謂番紅花 圖1 番紅花Crocus sativus L. 番紅花 (外觀圖示如圖1) 英文名Saffron,為鳶尾科番紅花屬球根類的多年生植物。原產西班牙,在伊朗、阿拉伯等國家也有悠久的栽培歷史,目前世界上75%的番紅花産自伊朗,其他國家如西班牙、日本、德國等也有生産。中國在浙江、江蘇、上海、河南、北京、西藏等20多個省市也引種成功栽種。番紅花又名藏紅花、西紅花、洎夫藍、撒法郎。歷史上番紅花因為經由西域隨佛教東傳,從西藏引入,因此在我國又被稱爲藏紅花或西紅花。本草學考證認為,「藏紅花」始載於《本草綱目拾遺》,《本草綱目》稱「洎夫藍」,「撒法郎」見《醫林集要》。 番紅花廣泛使用於中外古今的醫學,中世紀歐洲用於治療呼吸道感染、癌症、失眠、心臟病、胃病、痛風、慢性子宮出血、閉經等。古波斯人和埃及人,用以壯陽、解毒、助消化,治療痢疾和麻疹。中國明朝《本草綱目》記載番紅花具有鎮靜、鎮痛、活血去瘀等功效,同時有通經、促進子宮收縮的作用。在現代醫學更發現番紅花的花蕊中含有番紅花酸 (Crocitin)、番紅花 (safranal)、番紅花素 (Crocin) 和番紅花苦素 (Protocrocin) 等有強效的抗癌活性,具有抑癌、抗氧化、免疫調節等性質。 番紅花的用途多樣,帶有強烈的獨特香氣和苦味,除了是珍稀名貴的中藥材以外,還是珍貴食用香料、高價化妝品和染料等工業的重要原料。它的型株小巧耐寒,花朵鮮豔俏麗、幽雅芳香,亦是上等的觀賞花卉。《聖經.雅歌》第4章第14節中「你的芽 (多數的) 像一個石榴的果園,有寶貝的眾果子,鳳仙花與哪噠樹,哪噠與番紅花,菖蒲與桂樹,並一切的乳香木,沒藥與沉香,和一切主要的香品。」讚揚番紅花的珍貴。 番紅花廣泛使用於歐洲歷史文化,甚至可以追朔到希臘羅馬古典時期,在克諾索斯宮殿的米諾斯克里特的壁畫中描繪了年輕女子與猴子採集番紅花的情景。在現代歐洲仍然沿襲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番紅花作為食物調色和調味佐料,也是法國菜炖魚和西班牙海鮮燉飯的重要成分。在希臘和羅馬,番紅花亦作為香料撒在會堂、宮廷、劇場和浴室。古代印度甚至用番紅花來做為布匹染料,據說釋迦牟尼去世後,弟子們以番紅花為法衣的正式顏色。 1. 植物形態: 番紅花的學名是Crocus sativus L.為鳶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Crocus來自希臘語krokos (絲狀之意),指柱頭乾燥後的絲狀;sativus意指「栽培的」。番紅花的地下鱗莖呈球狀,外有黃褐色膜質鱗葉。葉基生,9~15片呈細長條形,葉緣反卷具細毛,基部有4~5片橢圓鞘狀葉包覆。花莖甚短,不伸出地面;花頂生,花被裂片6片呈倒卵圓形,淡紫色,花筒細管狀;雄蕊3枚,雌蕊3根,子房下位狹紡錘形;花藥黃色,頂端尖,略彎曲;花柱細長呈橙紅色,雌蕊柱頭頂端楔形略膨大有3分枝,較雄蕊長。花柱及柱頭供藥用,即番紅花,體輕,質鬆軟,乾燥後質脆易斷。蒴果,長形,具三鈍棱,種子多數,圓球形,種皮革質。花期11月上旬至中旬。詳見圖1的番紅花。 2. 藥材鑑定: 番紅花的生藥拉丁名是CROCI STIGMA,生藥部位為鳶尾科植物番紅花的乾燥柱頭。番紅花花柱細長,有三柱頭分支,柱頭呈線形,長約2~3公分呈棕紅色,頂端較寬大而略扁平,向下漸細,內部有一短裂縫,頂端邊緣呈不規則細齒狀,並有絨毛狀突起,有時下端會殘留一小段黃色花柱。氣特異,味微苦。無油潤光澤,乾燥後質脆易斷裂。一般而言,番紅花,以花蕊完整而長、滋潤而帶光澤、色紅無黃根者為佳。 《增訂偽藥條辨》一書中即明白指出番紅花的挑選方法為「西藏紅花,花絲長,色黃廉微紅,性潮潤,氣微香,入口沁人心肺,效力甚強,為紅花中極品。」詳見圖2的番紅花藥材圖及細部圖。 3. 理化鑑定: 圖2 番紅花與紅花的藥材形態、細部圖、水試驗、碘試驗、硫酸試驗的鑑別結果 在現代,除了可以從藥材的外觀判別番紅花的真偽以外,我們也可以從一些理化實驗去做鑑定。詳見圖2的番紅花之水試驗、碘試驗、硫酸試驗的鑑別結果。 (1) 方法一:番紅花取一花柱浸入水中後,柱頭即擴大膨脹呈長喇叭狀,可見一條由細漸寬的金黃色線呈直線下降並逐漸擴散,水被染成黃色,無沉澱或油狀漂浮物。 誠如番紅花的常用鑑別口訣:番紅花:柱頭如線番紅花,泡水膨脹似嗽叭;,水被染成黃色。清代藥學家趙學敏的鑑定經驗是「藏紅花,出西藏,形如菊。試驗之法,將一朵入滾水內,色如血,又入,色亦然,可沖四次者真」。亦是從番紅花置於清水中的反應去判別。 (2) 方法二:番紅花含有番紅花苷 (crocin),當加入碘液時番紅花不會變色,但加入硫酸後番紅花會從藍色經紫色變為紅褐色或棕色。 4. 顯微鑑定: 圖3 番紅花的顯微鑑定 番紅花的上表皮細胞表面呈長條形,壁薄,微彎曲,有的外壁突出呈乳頭狀或絨毛狀,表面隱約可見纖細紋理。柱頭頂端表皮細胞絨毛狀,表面有稀疏紋理。薄壁細胞內含草酸鈣結晶,呈顆粒狀或圓簇狀。導管多為螺旋紋導管,導管旁常伴生纖維。花粉粒為圓球形,淡黃色,內含有微小顆粒狀物質。詳見圖3的番紅花之顯微鑑定。 三、何謂紅花 圖4 紅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 紅花 (外觀圖示如圖4) 英文名Safflower,為菊科的一年生植物。原產於亞洲、非洲部分地區,在埃及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歷史。現在歐洲、美洲、澳大利亞和中國等許多地方都有栽培。印度栽培紅花面積最大,為60多萬公頃,約佔世界紅花面積的50%;在中國自魏朝至今亦有1700多年的栽種歷史。目前在中國的各地多有栽培,主要產於河南、新疆、河南、四川和浙江等地。紅花又名紅藍花、黃藍、刺紅花、草紅花。 本草學考證認為,「紅花」始載於《新修本草》,「紅藍花」首見於《金匱要略》,「黃藍」首見於《博物志》,「刺紅花」見於《四川中藥志》,而「草紅花」見《陜西中藥志》。《本草圖經》:「紅藍花,即紅花也。……葉頗似藍,故有藍名。」《本草述鉤元》:「紅藍花,養血水煎,破血酒煮。」產於懷慶府的稱懷紅花,產於商丘地的稱散紅花,產於齊魯地的稱大散紅花,產於巴蜀地的稱川紅花,產於三秦地的稱西紅花,產於滇省的稱雲紅花。 紅花也是中國著名的傳統醫藥,文獻古籍《本草衍義補遺》:「紅花,破留血,養血。多用則破血,少用細養血。」 《本草綱目》:「活血潤燥,止痛,散腫,通經。」《新修本黎》:「治口噤不語,血結,產後諸疾。」都曾記載紅花的使用功效。 紅花具有活血化瘀,改善心肌缺血的藥用功效。紅花的花可作通經藥,有破血、活血、消腫止痛的作用,主治婦女月經不調。同時,花含有紅花素 (carthamine) 可提取優良的天然紅色色素。在中國唐朝李中的詩句「紅花顏色掩千花,任是猩猩血未加」即是表現紅花染料在當時的重要地位。 另一方面,紅花的種子含油量達55.38%,可以榨油,脂肪酸組成中富含亞油酸、油酸以及豆蔻酸、棕櫚酸等,還有豐富的維生素E,是一種重要的油料作物。其中紅花油的亞油酸含量高達70-80%,居食用油之冠,對人體心血管系統具有較好的保健作用,長期食用可以降低血脂和血清膽固醇,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是高級營養油和烹飪油。 醫藥上紅花油廣泛用作抗氧化劑和維生素A、D的穩定劑。紅花油富含多不飽和脂肪,用紅花油可製造人造奶油、沙拉油、食用油,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榨油後所剩下的渣塊含豐富的蛋白質,還可以當飼料餵養牲畜,是一種高附加值的產品。由於紅花油中的亞麻酸量很低,也是良好的工業和醫藥用油,還可作油漆、精密機件的噴漆和塗料,也是製造醇酸樹脂的原料。 傳統上,紅花一直是作為藥材和染料的植物,但是近年來,由於紅花生長期短,從播種到採收一般只需要120天,環境適應能力強,對土壤要求不嚴格,栽培管理簡便,適用於機械化耕作與採收,產量和含油率均高,因此是目前世界上發展非常快的油料經濟作物。 1. 植物形態: 紅花的學名是Carthamus tinctorius L.為菊科一年生草本,株高30-90cm,莖直立,上部多分枝,基部木質化,表面具細線槽紋。葉互生,葉卵狀披針形,邊緣有刺狀銳齒,兩面無毛。頭狀花序頂生,排成傘房狀,總苞片數層,外面2-3層呈葉狀披針形,全為管狀花,初開時黃色,漸變為橙紅色;雄蕊5枚,花藥聚合,雌蕊1個,花柱細長,伸出花藥管外面,柱頭2裂,裂片短,舌狀。瘦果橢圓形,種子白色、灰色或暗色條紋等。花期5~7月,果期7~9月。 在《本草圖經》中亦對紅花的植物生態有所描述:「紅藍花,即紅花也。今處處有之。人家場圃所種,冬而布子於熟地,至春生苗,夏乃有花,下作梂匯,多刺,花蕊出梂上,圃人承露采之,采已復出,至盡而罷。梂中結實,白顆,如小豆大。其花暴干以染真紅,及作燕脂。主產後血病為勝。其實亦同。葉頗似藍,故有藍名。」詳見圖4的紅花。 2. 藥材鑑定: 紅花的生藥拉丁名是CARTHAMI FLOS,生藥部位為菊科植物紅花的乾燥花。夏季花由黃變紅時採摘,陰乾或曬乾。生藥紅花為不帶子房的管狀花,曬乾呈現皺縮彎曲,橘紅色。花瓣細長,上端花冠呈筒狀,先端5裂,裂片線形,頂端漸尖,顏色略淺,基部線形。雄蕊5枚,花藥黃色聚合成筒狀,剝開內部花粉黃色。柱頭長圓柱形露出花藥筒外,頂端微分叉。具特異香氣,味微苦。一般而言,紅花以花片長,顏色紅黃、鮮艷,質柔軟者為佳。詳見圖2的紅花藥材圖及細部圖。 3. 理化鑑定: 與番紅花作同樣理化實驗,判別與番紅紅花的不同反應結果。詳見圖2的紅花之水試驗、碘試驗、硫酸試驗的鑑別結果。 (1) 方法一:紅花取一花片浸入水中後,可見花片在水中擴散呈淡黃色。 (2) 方法二:在紅花裡加入碘液,不見紅花有任何變色,加入硫酸亦不見變色,與番紅花的理化反應截然不同。 4. 顯微鑑定: 圖5 紅花的顯微鑑定 圖6 番紅花與紅花的顯微鑑定比較 紅花的頂端表皮細胞外璧突起呈短絨毛狀。上部表皮細胞分化成圓錐形單細胞毛。草酸鈣方晶存在於薄璧細胞中。導管多為螺旋紋,常伴有管狀分泌細胞,內含紅棕色分泌物。花柱、花絲、花冠中均可見紅色長管道狀分泌細胞。花粉粒深黃色呈類圓形,具有3個萌發孔,外璧有齒狀突起。詳見圖5的紅花之顯微鑑定。 中草藥來源自天然物,也因此中草藥來源往往受到各種自然環境的影響,例如氣候、地形、土壤等原因,而造成品質良疵不齊的問題。在市場上,除了因為品質良疵不齊的問題而引起價格波動以外,更可怕的是由於許多珍貴藥材的取得不易而造成價格高昂之時,會有不肖商人以價錢低廉的偽品或代用品來魚目混珠取代正品的珍貴藥材。如此中藥材混誤用的行為極可能造成療效不實,甚而危害健康。 事實上,由於番紅花的價格昂貴,在台灣市場上充斥著番紅花的偽品 (例如用蓮鬚或玉米鬚的染色偽用,或用紙漿塑形染色偽用等) 或番紅花與紅花的誤用情形,有時甚至連中藥商都誤將番紅花與紅花混淆販賣,更遑論一般民眾無法明辦兩者的不同。使用錯誤的中藥,輕則不見藥效,重則傷害身體,消費者若缺乏分辨番紅花或紅花的能力,誤將其食之下肚,恐會因此影響健康。藉由本文之番紅花與紅花之說明與簡易鑑別方法,期能提供民眾在鑑別兩者差異性上的參考,一起為台灣市場的藥材食品安全把關。 參考文獻 1. 台灣中藥典第二版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3. 李宜融(2011)。台灣市售番紅花鑑定之研究。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100年所內計畫,計畫編號: NRICM100-DHM-06。
本帖最後由 fainted 於 2018-1-1 18:36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