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三國] 策行三國《原名:三國小霸王》 作者:莊不周 (連載中)

   
noriko1026 2018-4-3 15:20:18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2268 4923350
180.jpg
180.jpg
180.jpg

【小說書名】:策行三國《原名:三國小霸王》

【作者概要】:莊不周,男,江蘇 - 揚州,創世中文網與起點作家。

【小說類型】:歷史軍事 > 秦漢三國

【內容簡介】:

  重生孫策,雄霸三國。
  一夢醒來,成了小霸王孫策,親爹孫堅正在襄陽作戰,命懸一線。
  爹要救,江山要打,亂世和美人都要拯救,但事情卻不是想像的那麼簡單。
  袁紹四世三公很強大,江東缺馬難爭霸。天子年少很聰明,讀書人自負又天真。黃巾餘波尚未平,門閥已經現雛形。名臣猛將只是舞台上的影子,背後還有無形的手。
  有痛快,有遺憾,更有無奈,但初心不變。
  用一點先見之明,集結良臣猛將的智慧和堅強,鑄就一個強大文明的脊梁。
  這是我的三國,我是小霸王孫策。
   
【其他作品】:《護花大國士》《大漢箭神》《全能國師》《神話三國》《霸蜀》《新唐》《至尊巫醫》《混在東漢末》、《三國大航海》、《火雲戰神》、《楚》、《衛氏風雲》、《曹冲》


  *1.本文內容皆從網上蒐集轉載,本人不承擔任何技術及版權問題。
  *2.任何商業利益上行為與本人無關。版權為原作者所有。
  *3.支持原作者,請購買正版。
  *4.不需他人代貼

本帖最後由 bpd 於 2018-12-15 18:54 編輯

已有(2268)人回文

切換到指定樓層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4-3 15:22
第001章 公瑾,考考你

    初平二年,秋,廬江舒城。

    孫策忽然翻身坐起,空洞的眼神瞪著被晨曦照白的窗棱,一動不動。過了好一會兒,眼神漸漸凝聚,看清了屋內充滿古風的擺設,不由得歎了一口氣。

    “看來真是回不去了。”他雙手捂臉,心中萬馬奔騰。身為二十一世紀的五好青年,他雖然好古,是資深的三國史愛好者,對三國的很多事如數家珍,卻是葉公好龍式的好,在夢想中過過癮就好,真讓他回到古代,分分鍾會死人的啊,更何況是亂世來臨的東漢末年。

    就算讓我穿越成孫策也不行啊,這貨就像一顆流星,雖然光芒四射,但掛得也快,二十六歲就遇刺身亡了。你哪怕讓我穿成孫權也行啊,至少能割據江南幾十年,過過皇帝的癮。穿成孫策,純屬為人做嫁衣,多虧啊。

    “伯符,還放不下?”一個少年揉著眼睛坐了起來,看了一眼垂頭喪氣的孫策,伸手拍拍他的肩膀。“大丈夫胸懷天下,誌存高遠,何必為區區小事掛懷。陸季寧(陸康)就是那名士脾氣,對誰都這樣,不是特別針對你,你就別介懷了。”

    孫策轉過身,看著這劍眉朗目的美少年,又歎了一口氣。這就是三國周郎,蘇東坡口中的三國風流人物,可惜也是個短命鬼,比他多活十年,三十六歲英年早逝。如果曆史不改變的話,從現在開始算,他還有二十年可活。

    這很苦逼,但是比起孫策來,他還算好的——孫策還剩十年。當然了,孫策也不是最苦逼的,最苦逼的是老爹孫堅,他大概還有幾個月。

    一想到孫堅,孫策忽然打了個寒戰。根據孫策本尊的記憶,孫堅正在攻南襄陽,進展順利。但是,根據他了解的曆史,一個意外很快就會到來,孫堅匹馬外出,被黃祖手下的一個無名小兵射死了,要多憋屈有多憋屈。更重要的是,孫堅意外戰死之後,他的部下並沒有交給孫策,而是交給了孫策的堂兄孫賁,成了袁術的部下。為了討回這些人馬,孫策用了三年時間,還為袁術攻破廬江,和陸家結下了血仇。

    可以說,這是孫策人生的一個重大節點。如果不是孫堅意外陣亡,三國曆史可能是另外一個模樣,至少孫策不用那麼悲摧,錯過了爭霸中原的最佳時機,隻能前往江東發展。要知道,孫堅此刻可是響當當的一方諸侯,坐擁南陽,身掛豫州刺史的印綬。如果不是意外戰死,他很可能順利拿下荊州,根本不會有劉表什麼事。

    相比之下,曹操現在還在給袁紹打工,劉備還在公孫瓚部下做馬仔,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

    眼睜睜地看著這個意外發生,大好形勢毀於一旦?孫策沉思半晌,做出了一個決定。不行,我不能坐視曆史發生。既然穿越已成定局,怨天尤人是沒有用的,隨波逐流也不可取,不如奮起反擊,也許能創造一個不一樣的曆史呢。不管怎麼說,我是孫策啊,三國最牛逼的天才之一,赫赫有名的小霸王,怎麼能唉聲歎氣,坐等命運的降臨。

    那也太對不起本尊了。

    那麼,該怎麼救,占據荊州之後又怎麼辦?荊州是兵家必爭之地,不是想占就能占的,更何況還有一個極不靠譜的盟友——路中悍鬼袁公路。逐鹿中原,爭霸天下,更不是拍拍腦就能上的,心裏得有個戰略方針才行。別人不清楚,他還不清楚嗎,眼前的董卓、袁氏兄弟這三座大山還好說,曹操這個潛力股更難纏,那可是三國最傑出的軍事家。就連長跑冠軍劉備都非等閑之輩——能在這亂世中生存下來,最後還能三分天下,這絕對是個人才。

    沒一個是善茬。

    要想活到最後,就算沒有全盤方略,至少也要有個五年規劃。諸葛亮對劉備之所以那麼重要,不是因為他能打,而是因為他為劉備指明了方向,讓劉備不再像沒頭蒼蠅似的亂撞。老爹孫堅很能打,但是他身邊沒有一個像樣的謀士,他自己也未必有這樣的雄心和眼界,要不然他也不會將南陽太守的位置送給袁術做見麵禮,甘心做袁術的爪牙。

    不過沒關係,現在我來了,這樣的事我來做最合適了。

    見孫策神不守舍,周瑜苦笑道:“伯符,沒這必要吧,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你當放寬胸懷,不要為這點小事糾結。”

    孫策一怔,從暢想中回過神來,不由得一笑。周瑜誤會了,他們想的根本不是一回事。他是為穿越的事犯愁,周瑜卻當成了他因為被陸康輕視而懊惱。幾天前,他和周瑜一直拜訪廬江太守陸康,本以為老爹孫堅曾經救過陸康的侄子,又都是吳郡人,陸康會隆重接待,沒想到陸康根本沒鳥他,隻派了一個主簿出來,本人連麵都沒露,搞得孫策很沒麵子,暴跳如雷。

    不得不說,孫策還是個玻璃心的耿直孩子。在肚量這一點上,他和周瑜不能比。這和雙方的出身有關,周瑜出身廬江世家,一般人還真不敢看不起他。孫策出身寒門,在這方麵敏感得多,總覺得別人看不起他。還有一點是遺傳,孫堅就是這爆脾氣,一言不合就砍人,不久前荊州刺史王睿就因為把他當武人看待,說了幾句不中聽的,被他找個借口剁了。

    但那是以前的孫策,現在的他才不會把這點破事放在心上呢。上過班,參加過工作的人,誰沒鄙視過別人,又有誰沒被別人鄙視過?孫策本想一笑置之,可是看著周瑜那張英俊的臉,心中忽然一動。

    周瑜和孫策是好基友沒錯,但誰能說周瑜麵對孫策的時候就沒有一點優越感?未必是周瑜有意為之,畢竟是十六七歲的少年,有點好勝心也很正常,何況雙方出身差距那麼大,周瑜再大度也是人,不是聖人。

    要想將基情,不,友情延續下去,而且要掌握主動權,使點小心機還是有必要的。看著這位三國風流人物在自己麵前一臉崇拜,想想都有點小激動呢。

    “公瑾,你想差了。”孫策笑眯眯地打量著周瑜,暗自讚歎,這可是貨真價實的小鮮肉啊。唉,就讓我征服三國的大業從征服周瑜開始吧。“我歎息,可不是因為陸康。”

    周瑜被孫策看得心裏發毛,下意識地向後縮了縮,拉起被子蓋住身體。“那你為什麼歎息?”

    “公瑾,你博覽群書,文武雙全,我考考你吧。”孫策打起精神,擺出一副悲天憫人的情懷。“董卓弄權,天子西遷,眼看著天下大亂已經難以避免,我輩雖然年幼,卻不能因位卑而忘國。你想想看,如果要爭霸天下,應該從哪裏著手為好?”

    “爭霸天下?”周瑜詫異地看著孫策。“你?”

    感受著周瑜眼中淡淡笑意透出的不以為然,孫策知道自己不幸而猜中,頗有些受傷。不過轉念一想,他又釋然。雖說不久的將來,“他”會割據江東,名聲大噪,不過那都是後來的事,現在的他之所以小有名氣還是因為老爹孫堅剛剛在討董戰爭中大放光彩,是唯一對董作戰取得勝果的諸侯。這點戰績足以讓他們父子引起別人的注意,可是離爭霸天下還差得太遠,甚至連想一想的資格都沒有。

    曆史上,周瑜和孫策結交雖然早,但他真正死心塌地的追隨孫策卻是在孫策平定江東之後,而且是在袁術明顯扶不上牆的情況下。在此之前,周家是袁術的支持者,周瑜本人還接受過袁術的任命,做過一段時間的居巢長。

    不過,正因為如此,他才要盡快將周瑜拿下。這可是神助攻,早一天上崗,早一天出力。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4-3 15:23
第002章 大戰略

    孫策眯起了眼睛,笑得更加親熱。“公瑾,首先,我沒有說我要爭霸天下,隻是討論天下形勢。其次,誰說我就一定不行?就因為我孫家出身孤微?你別忘了,高皇帝起於沛縣時不過是一個亭長,光武皇帝起於南陽時不過是一介農夫。家父現在是豫州刺史,行破虜將軍,封烏程侯,起點總比他們高一些吧?”

    孫策一邊說一邊打量著周瑜。曆史上的周瑜最後是跟著孫策幹了,赤壁之戰時又是堅決的主戰派,一心要割據江東,但現在的他怎麼想,孫策還真不敢斷定。他故意說得這麼露骨,就是想試探一下周瑜的心裏究竟是怎麼想的。如果周瑜也覺得漢家沒戲了,那他們就是誌同道合。如果周瑜心裏還有漢家天下,那他有些事暫時還不能托付給周瑜,等時機成熟再說。

    見孫策說得認真,周瑜也收起玩笑之心,想了一會兒。“如果就天下形勢而言,我覺得當立足南陽,進據河北,就像光武皇帝當年一樣。不過……”他又瞅了孫策一眼,眼中帶笑。“袁本初恐怕不同意。”

    孫策心裏鬆了一口氣。這麼看來,漢家天下雖然還有二十多年,但在很多人的眼裏隻怕已經是日落西山,餘日無多了,至少在周瑜看來,爭霸天下、改朝換代並不是什麼不可以討論的問題。

    “那我們現在該怎麼做?”孫策循循善誘,如麵對小紅帽的大灰狼,一步步地把周瑜往建功立業的不歸路上引。

    “這還用說?當然是依附袁氏了。”周瑜笑了起來,隻是笑得有些狡黠。“伯符,令尊現在做的就是最好的選擇。袁氏四世三公,負天下之望,如今袁公路據南陽,袁本初據河北,天下豪傑爭相附從,山東幾乎都是袁家的天下,用不了幾年……”

    孫策歪了歪嘴,沒搭周瑜的腔。即使他沒有穿越者的先知先覺,他也知道周瑜這是在開玩笑。袁氏兄弟起兵到有一年半了,身為廬江第一世家,周家到目前為止都沒有表態,顯然對袁氏兄弟並不看好,周瑜又怎麼可能覺得他們能夠成事。如果真這樣,他倒懶得搭理周瑜了。

    見孫策一臉冷漠,周瑜也覺得無趣,正色道:“好吧,袁紹多謀寡斷,袁術有勇無謀,又加上兄弟鬩牆,縱使學得光武皇帝皮毛也難得其精妙。隻是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卻也不可小覷。”

    孫策這才點點頭,卻沒有評價,隻是示意周瑜繼續說。

    孫策反應平淡,周瑜卻不自覺的皺了皺眉,心中微生波瀾。他和孫策同齡,又一見如故,但兩人優勢不同。孫策武藝好,是難得的勇士,他則家學淵源,在見識上略勝一籌。若是兩人比武較技,孫策自然占上風,若是像今天一樣論及兵法政務,他卻是當仁不讓的講述者,孫策通常隻有聽的份。可是今天孫策的反應不同以往,無形中多了幾分自信,似乎對他要說什麼心知肚明,讓他頗感意外。

    比如說袁術,孫堅懾於袁術的家世,將南陽拱手相讓,袁術因此表孫堅行破虜將軍,領豫州刺史,廁身一方諸侯,孫家父子對袁術很是感恩,孫策最聽不得別人說袁術不好,但此刻的反應卻與以前大相徑庭,判若兩人。

    周瑜試探地問道:“伯符,你……什麼時候對袁公路有了不同的看法?”

    孫策知道周瑜會生疑,故意漫不經心的說道:“你都說了,董卓未滅,兄弟已然鬩牆,這等人有什麼好指望的。”

    周瑜釋然,讚了一聲:“見微知著,知錯能改,伯符可謂明智。”

    孫策含笑不語。你怎麼說都行,隻要不懷疑我是贗品就好。

    周瑜繼續自己的分析。“山東州郡混戰,伯符若想分一杯羹,有兩個選擇:要麼像令尊孫將軍一樣暫時依附袁氏,借機壯大自己;要麼另辟蹊徑,求一偏僻州郡,養精蓄銳,待機而動。”

    孫策搖搖頭。“袁術不是明主,家父與董卓交戰時,他便有斷糧之舉,這同盟恐怕難以持久,久必生隙。偏僻州郡也隻能苟安,不足以爭天下。公瑾再思。”

    接連被孫策否定,周瑜氣勢受挫,不免有些沮喪,又有些不服。他給孫策提了兩個建議,實際上隻有一個建議,也就是離開中原,暫避鋒芒。在他看來,孫家實力太弱,依附袁術還可以,脫離了袁術,他們哪有資格參與混戰,不如找個偏僻之地積累力量,等待時機。機會雖然不多,總比做袁術的爪牙好。他承認,這和孫策要求的爭霸天下有一定距離,但他認為這是最適合孫策的發展策略。

    “伯符,高皇帝當年也曾遠避漢中。”周瑜辯解道,不知不覺地提高了聲音。

    “劉焉已經占據益州,他不可能讓我去漢中。”見周瑜被成功的激怒,孫策心中得意,笑著搖搖頭。“你想說的是江東諸郡吧?”

    周瑜點點頭,他的確是這麼想的。孫家是吳郡人,去江東發展當然最合適。“丹陽出精兵,進可越江而攻,退可憑江而守,掠取吳會。且丹陽太守周昕不諳兵事,正可一鼓而下,據而有之。”

    “占據吳會容易,想守住卻難。若敵人占據荊州,順江而下,江東無險可守,所以說可以苟安,不足以爭天下。”

    周瑜語塞。他知道占據江東容易,爭天下難,孫策能想到這一點很不容易,特別是拒絕了榮歸故裏的誘惑很有魄力。但就孫家這點實力,除此一策,你還能怎麼樣?

    “伯符,那依你之意,又當如何?”

    周瑜一時無計,隻得向孫策請教。不知不覺的,他收起了那一絲淡淡的優越感。他想到的孫策都想到了,足以證明孫策對這個問題的思索比他更深入,而且很可能有了一定的心得。他提不出更好的建議,隻能看孫策有什麼妙計。

    見周瑜俯首問計,孫策很有成就感。圖樣圖森破!你再聰明也跳不出時代的局限,要和我這兩千年後的穿越者比大戰略,嘿嘿,你還嫩了一點。孫策揚揚眉,賣起了關子。“現在還不能告訴你。現在告訴你,你印象不深。我再給你幾天時間思考,如果到時候你還想不出來,我再告訴你不遲。”說完,他拿起掛在床頭的衣服披在身上,大笑著出了門。

    “嘿,你怎麼這樣——”周瑜急了,長身而起,想拉孫策問個明白,卻慢了一步,沒拉住,隻得瞪著孫策的背影,撇撇嘴,忿忿不平的哼了一聲:“哼,徒為大言爾。”刹那間流露出些許少年郎特有的好勝和不甘。他擁被而坐,眉心微蹙,想了好久也沒想到更好的辦法,苦惱不已。“難道真有更好的方略?那會是什麼呢?”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4-3 15:25
第003章 一家人

    孫策站在廊下,聽著周瑜不自信的嘀咕,心中暗爽。再聰明的人,在預言這種事上也不能和穿越者比,別說是周瑜,就算是以最擅長揣度人心的鬼才郭嘉或者毒士賈詡來也不行。就現在的形勢而言,誰能想到袁氏兄弟會反目成仇,誰能想到群雄爭戰的結果會是孫曹劉三分天下,和四世三公的袁氏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這就是穿越者的福利啊。可惜這福利不是永久的,一旦曆史被我改變了,這福利就沒什麼含金量了。不過那是以後的事,現在嘛,先讓我裝一會兒逼。至於周瑜,讓他糾結一段時間再說。

    孫策揚聲道:“公瑾,你慢慢想,我去南宅給家母請安。”

    周瑜應了一聲,有些怏怏,顯然不是一般的鬱悶。孫策暗自一笑,邁步出了內院,按照記憶向路南的大宅走去。周家是名副其實的大戶,路南路北都有宅院,周瑜將路南的大宅讓他住,他的母親吳夫人和幾個弟弟妹妹都住在那裏。他有時候住在南宅,有時候則來和周瑜同住。雖說出身不同,兩人的階級地位有些差距,但他們兩個同齡人總的來說還是很投緣的,用一見如故來比喻一點也不過份。

    孫策走得很慢,一邊走一邊繼續考慮著被周瑜打斷的戰略方案。他先回憶了一下曆史記載中的當前形勢,又分析了一下孫家有機會攫取的好處,一個粗略的方案漸漸成形。

    嗯,頭等大事,先去南陽把老爹孫堅救了,別讓他莫名其妙的死在襄陽。孫家建國有兩次重大挫折:一次是孫堅中伏死在襄陽,孫家群龍無首,孫策用了兩三年時間才從袁術手中討回舊部,轉戰江南;另一次當然就是孫策遇刺,繼位的孫權戰鬥力略遜一籌,守成有餘,進取不足,多次進攻合肥都未能得手,隻能坐斷東南。

    如果能改變曆史,讓孫堅逃過這一劫,孫家建國的路也許會走得更順一些。

    有了定計,孫策心中大安,輕輕地吐了一口氣,昂起頭,大步向前走去。

    進了南宅,剛進了內院,孫策就聽到有兵器撞擊的聲音和清脆的呼喝聲。他心頭一動,由衷一笑。這應該是三弟孫翊,他和“自己”最像,不僅長得像,脾氣也像,不好讀書,一心習武,武功比二弟孫權還要好一些。雖然現在物是人非,但那份深藏在血液裏的親情還在,讓他覺得莫名的溫暖。

    一想到孫權,孫策心裏的喜悅就淡了不少。對這位後來讓曹操感慨“生子當如孫仲謀”的二弟,來自後世的他沒什麼好感。這貨絕對是個白眼狼,孫策打下了一片基業給他,他卻對孫策很不厚道,不僅沒有追封帝號,更對他的兒子孫紹極力壓製。

    不過沒關係,現在他來了,孫權永遠別指望稱帝了。

    “大兄!”孫策剛走進院子,孫翊就撲了上來。“大兄,你不生氣啦?”

    孫策一腦門黑線。大胸?為什麼漢代人的稱呼這麼奇葩,叫大哥多好?好吧,他知道大哥這種稱呼還沒有出現,而且那是鮮卑人的語言,漢人這時候都是叫大兄、二兄,沒有叫大哥、二哥的,所以關羽應該叫關二兄,不應該叫關二哥。

    關二兄?嗯,這個稱呼不錯,可以當謎語用,打一物。

    孫策一邊腹誹關羽,一邊抱起孫翊,高高舉起。他“氣”得閉門不出的這幾天,孫翊是去看他看得最勤的,除了他,就是另外一個同樣好武的異母小妹,不出問題的話,應該就是傳說中的弓腰姬孫尚香,才兩三歲就喜歡舞刀弄槍。孫策兄弟姐妹八人,興趣最相投的就是他們三個。

    “怎麼樣,大兄這兩天沒在,你有沒有偷懶?”

    “沒有,我練得可認真了。”孫翊舉起手中的小環首刀,一本正經的說道:“阿翁在外征戰,大兄有恙,我要為阿翁和大兄分憂,保護家人。”

    “有誌氣。”孫策哈哈一笑,轉身看向持刀而立的孫權。他已經見過這個二弟,雖然隻有一麵之緣,他還是確認了傳說中的碧眼不是誤傳,至於紫髯嘛,現在還看不出來,孫權才十歲,毛還沒長齊呢。見孫策看他,孫權莫名的打了個寒戰。那天去北宅看孫策時,他就覺得孫策眼神不對,當時還覺得自己想多了,現在再看到孫策,他確認自己沒看錯。

    我犯什麼錯誤了,為什麼大兄會用這種眼神看我,難道我欺負小妹的事被他知道了?一想到此,孫權不由得瞪了一眼孫翊。不用說,肯定是他告訴大兄的。

    孫權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禮。“大兄無恙,那可太好了。這幾天阿母很擔心大兄,見到大兄,她一定很高興。”

    孫策應了一聲,轉身向內室走去。母親吳夫人已經聽到了聲音,從裏麵迎了出來。她剛剛三十四歲,鵝蛋臉,眉清目秀,是個如假包換的美人,要不然孫堅也不會上門逼婚。兒子隨媽,孫策長得漂亮很大程度上是繼承了吳夫人。不過這位吳夫人可不是繡花枕頭,能降伏猛虎孫堅和小霸王孫策的人大概隻有她一個。即使是人才輩出的三國時代,這位吳夫人也算得上女中豪傑。

    孫策上前一步行禮,吳夫人打量了他一點,點點頭。“伯符,你已經十六了,為人當沉穩些,不要為了一些小事耿耿於懷。陸府君身負一郡事務,忙一些也是正常的,你不要記在心上。”

    孫策本來還真沒把陸康那點事放在心上,但周瑜、吳夫人先後解說,他反倒意識到這件事不能就此放過。史書上說,孫策後來攻廬江,逼得陸家死傷慘重,就是因為陸康輕視他。這說明孫策本尊對這件事很上心,如果他突然表現得很大度,會不會讓人生疑心?

    再說了,陸康這件事的確辦得不地道。孫堅救過你的侄子,孫堅的兒子慕名求見,你擺什麼譜?不談知恩圖報,就算是正常為人處事也不應該如此吧。

    “阿母放心,我不會記仇的。”孫策笑眯眯地的說道,心中又接了一句。“有仇就要報,記仇有個屁用,出了這個門,回頭就去找陸康算賬。”

    “這就好。”吳夫人狐疑地打量著孫策,顯然對他突然的轉性不太習慣,卻也沒有多說。“有件事,我正想和你商議。你父親在外征戰快一年多了,也沒什麼消息傳來,我這心裏不安得很。你能不能去一趟南陽,看看他的狀況。”

    孫策心裏咯噔一下。常言道,夫妻連心,老媽心裏不安,莫非是老爹遇險?不會是因為我的到來,曆史已經發生了改變,老爹提前掛了?那可有點坑爹啊。那可不行,我得趕緊去看看。

    “阿母,我也正有此意。”孫策躬身說道:“我想去南陽助阿翁一臂之力,還請阿母允許。”

    “你要去作戰?”吳夫人一點也不意外,隻是有些舍不得。“是不是太早了些?”

    孫策說道:“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我孫家能有今天,全憑阿翁一人多年征討。前些年年幼,我幫不上忙,如今我已經十六歲了,怎麼能繼續坐視阿翁風餐露宿,征戰沙場,而我卻在這裏悠哉遊哉,遊手好閑?”

    吳夫人沉吟片刻,一聲歎息。“也罷,助你父親征戰總比成日裏走朋訪友的好。名聲雖好,畢竟不能封侯,戰場也許更適合你。隻是伯符啊,兵凶戰危,你可千萬要小心。”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4-3 15:25
第004章 咽不下這口氣

    孫策知道吳夫人在擔心什麼。孫堅號稱江東猛虎,打起仗來不要命,而且性格衝動,曆史上稱之為“輕脫”,意思就是說不夠穩重。孫策身為長子,與孫堅性格一般無二,所以最後下場也如出一轍。在戰場上,這種性格是很危險的,吳夫人不擔心才怪。

    隻不過她並不清楚,她麵前的孫策已經不是那個一往無前、無所畏懼的孫策,說句不怕丟臉的話,他還點怕死。如果不是更怕老爹死,他根本不想去前線,就在舒城做富二代多好。他這個富二代雖然和周瑜那樣的富N代相比很弱雞,總比上戰場拚死拚活好。武功好又怎麼樣,一枝流矢就能射死你。不久前爭奪豫州的戰役中,公孫瓚的弟弟公孫越就是這麼掛掉的。

    “阿母放心,我會照顧好阿翁的。”孫策很嚴肅地說道。不照顧好不行啊,老爹要是掛掉,我要多走好幾年的彎路。

    吳夫人有些意外,打量了孫策兩眼,欣慰地點點頭。“你能這麼想,我就放心多了。你打算什麼時候走,要帶些什麼,我幫你準備。”

    “這些我會和公瑾商量的,阿母就不用擔心了。”孫策毫不客氣,反正都在周瑜家住了這麼久了,再客氣就虛偽了。更何況,他必須把周瑜牢牢地綁在孫家的戰車上。

    吳夫人又關照了幾句,孫策轉身出來。孫權、孫翊站在廊下,孫權麵有憂色,孫翊卻一臉興奮。“大兄,你要去南陽嗎?帶我去好不好?”

    “你去問阿母。”孫策笑著摸摸孫翊的頭。“阿母若是答應,我就帶你去。”

    孫翊撇撇嘴。“大兄騙我,阿母肯定不答應的啦。”

    孫策轉向孫權。“二弟,我不在家,你就是家裏最大的男子,要多費些心思,不要和弟妹們爭吵。”

    孫權嗯了一聲,胸膛挺高了些。不得不說,雖然他本質上也是個衝動起來不要命的家夥,但大部分時候還是比較沉穩的,孫策遇刺,選擇他而不是孫翊繼位是明智的決定,要不然孫家不可能有建國的機會。

    孫策陪幾個弟弟妹妹玩了一會,返回北宅。周瑜已經起來了。衣冠整齊,他立刻成了風度翩翩的少年郎,劍眉朗目,氣度從容,英氣逼人,沒有一點剛睡醒時的慵懶。雖然孫策自己也長得很漂亮,但在周瑜麵前,他也不得不承認周瑜更配得上玉樹臨風四個字,而他就多少有些甩不掉的吊絲氣質。

    不過沒關係,腹有詩書氣自華,咱有兩千年的文化,用不了幾天,我就能比你強。

    “伯符,你這是要去哪兒?”周瑜看著行色匆匆的孫策,不解地問道。其實他更想問孫策關於爭霸天下的答案,隻是話到嘴邊,又怕孫策笑話,這才忍著沒說。

    “公瑾,我要去南陽,你敢不敢一起去?”

    “南陽?”

    “是啊,家父在南陽征戰,我要去輔助他。”孫策挺直了胸膛,神情嚴肅,慷慨激昂。“天下大亂,我輩正當馳騁疆場,建功立業,豈能安居燕坐,虛度青春。”

    周瑜皺皺眉。孫堅在南陽征戰不假,他父親周異也在洛陽做官呢。洛陽打成那樣,他都不知道父親生死,是該去看一看才好。難道孫策敢去,他就不敢去?

    “去便去,有何不敢。”周瑜一揚眉,一口答應。

    “那你準備一下吧。現在世道不太平,路上難免有不長眼的盜賊,你挑幾個身手好的帶上。”孫策聳聳肩。“我是無所謂啦,來幾個盜賊練練手才好。你這身子骨卻有些弱,真要遇上盜賊,總不能給他們唱個曲吧。”

    周瑜的臉抽搐了一下。“伯符,你這是故意的嗎?”他的武功雖然不如孫策,但也不至於弱到撞上盜賊就隻能唱曲的地位。這分明是孫策嫉妒他的音樂才華,故意挑事。雖然知道他喜歡開玩笑,但這個玩笑也有點傷自尊了。

    “哈哈,開玩笑,開玩笑。”孫策摟著周瑜的肩膀,用力晃了晃。“唱什麼曲嘛,有我在,誰能傷得了你?帶幾個手腳麻利的,路上方便些。”

    “這還差不多。”周瑜又好氣又好笑。“我這就安排。你若是不放心,可以親自試一試他們的身手。”

    “這倒不用。你辦事,我放心。”孫策沉吟片刻。“公瑾,我要再去一趟太守府,你去不去?”

    周瑜皺皺眉。“你還咽不下這口氣,非要見一趟陸府君?”

    “不,公瑾,我不是咽不下這口氣,我是想看看陸府君有沒有需要我們幫忙的地方。”

    “幫忙?”

    “是的,天子蒙難,陸府君心係朝廷,說不定要派人上計、進貢什麼的。我們既然要去南陽,可以順道護送一程,也算是盡一份力。”

    周瑜連連點頭。“伯符能有此心,著實不易。走吧,我陪你去一趟。”

    周瑜挑選了十個身手敏捷的隨從,和孫策一起出了門。周家財大氣粗,這十個精壯隨從個個身強力壯,神情彪悍,有他們跟在身後,看著行人紛紛避讓,孫策頓時有了一種紈絝子弟橫行霸道的感覺。

    這感覺……爽!報仇嘛,就得有氣勢,要不然一個人去太守府還真不夠威風。唉,我的那些猛將在哪裏啊,周泰、陳武,你們怎麼一個也沒出現呢。對了,不光是自己的那班人馬,曹阿瞞的人也得搶,虎癡許禇是譙沛人,應該離這兒不遠吧,不是都在安徽嘛。

    孫策在心裏扒了扒手指,頓時氣沮。舒縣在廬江一帶,譙沛在亳縣,隔著好幾百公裏呢。再說了,就我現在這情況,就算找到許禇,許禇也不鳥我啊。就算曹操和他是老鄉,許禇也是等到曹操平定江淮之後才跟他的。沒實力,誰把你當回事啊。

    嗯,還是得有實力才行。

    看著孫策沉思不語,神情卻變幻不停,周瑜忽然後悔起來。以他對孫策的了解,孫策這次去找陸康應該不僅僅是幫忙這麼簡單。周家雖然是廬江大戶,可為了這麼一點小事和太守發生衝突似乎也不太合適。要不,勸孫策回去?唉,誰能勸得住他啊。算了吧,既然他不撞南牆不回頭,就讓他再撞一次南牆吧,隻要不讓他像孫堅殺王睿一樣殺了陸康就行。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4-3 15:33
第005章 境界不一樣

    時局不太平,太守府門前雖然談不上戒備森嚴,卻也站著不少穿著兩當鎧、手持長戟的士卒,一看孫策、周瑜等人靠近,立刻警惕起來,握緊武器,神情戒備。

    周瑜在離大門還有三十步的地方就翻下了馬,親自上前通報。迎出來的掾吏自然認識這位小周郎,聽了周瑜的話後,他遠遠地看了一眼孫策,為難地搖搖頭。

    “多謝周郎的一片好意,我會向府君轉達。不過府君最近很忙,恐怕沒時間見你們。這不,忙了十幾天政務,好容易抽出點時間,正給弟子們講學呢。要不,你們先回去,一有消息我就通知你們?”

    周瑜正準備說話,孫策搶了上去。“既是明府為弟子講學,機會難得,我們也去聽一聽,如何?”

    周瑜看著孫策,眨眨眼睛,沒有說話。那掾吏卻沒周瑜這麼客氣,他瞥了孫策一眼,微微一笑。“不知孫郎家傳何經?府君講的可是《易》,不怎麼好懂。”

    孫策笑了。狗眼看人低,又看不起我們孫家沒學問是吧?那是從前。老子雖然沒研究過什麼易經,可是論打嘴炮,我的戰鬥力還是很彪悍的。

    “原來是易經啊。易為六經之首,講的是天地人倫大道,某也不才,正好有幾個問題不解,順便請教一下陸府君,可否?”

    那掾吏愣了一下,啞然失笑。“孫郎對易也有研究?”言語間調侃多於驚訝,顯然是不信。

    不僅是他,就連周瑜都有些啼笑皆非。他和孫策相處不是一天兩天了,孫策肚子裏有多少墨水他還能不清楚?說他目不識丁有些過份了,但要說他有資格和陸康討論經義,那也是絕不可能的事。陸康雖不以經義聞名,滅孫策還是綽綽有餘的。孫策是真的想討教,還是想借機生事?如果是前者,那倒是個不錯的機會。如果是後者,那可就是自取其辱了。

    “研究談不上,略知一二而已。”孫策笑著拱拱手。“如果府君實在太忙,不肯見我們,也沒關係。我也就是一個問題而已,麻煩你轉告陸府君,求個答案,我就在門外等。”

    那掾吏大為好奇。既然孫策沒有強求進府見陸康,他倒也不能一口拒絕。不給孫策麵子,也得給周瑜麵子。“那好,你有什麼問題,我為你轉告府君。”

    孫策抬起手,指了指天,又指了指地。“易是研究天地的,我就問個關於天地的小問題吧。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請陸府君指教。”

    掾史的臉色立刻變了,盯著孫策看了好一會兒,冷冷地拱了拱手。“請孫君稍候,某去去便來。”孫策問出這樣刁鑽的問題已經不是請教,而是挑戰了。既然是挑戰,那就是敵人,沒必要太客氣。

    漢末學術競爭激烈,相互之間的辯駁和戰鬥一樣慘烈,絲毫不比武人比武決鬥差。後生要想成名,辯倒一個前輩是最佳捷徑。當代大儒鄭玄年輕時就曾經和前輩學者任城何休論戰,用何休的學問來挑戰何休,以至於何休大歎“康成入吾室,操吾戈以伐我”,入室操戈的成語因此而生,鄭玄也一戰成名,傳為佳話。在掾吏眼中,孫策就是想踩著陸康的肩膀往上忙,隻不過有些不自量力。

    掾吏走了,周瑜將孫策拉到一旁,微微皺眉。“伯符,你這是何苦?”

    孫策斜睨著周瑜。“你是說我無事生非,還是說我自取其辱?”

    “我沒有這個意思,我隻是覺得這個沒什麼意義。”

    “怎麼沒有意義?”孫策很驚訝。“公瑾,別人若是這麼說,我大可一笑置之。你要這麼說,我卻不能聽之任之。這怎麼沒意義?這不僅有意義,而且意義重大。從某種程度上來,我這不是在問陸府君,而是在問天下讀書人。研究易經那麼多年,甚至有人為易做注十幾萬字,最後連天有多高,地有多厚這個最根本的問題都沒解決,那這易經研究了有什麼用?”

    “易……”周瑜欲辯,卻一時不知從何辯起。《易》研究的就是天地之道,孫策這個問題可以算得上最根本的問題。但問題是,就算他不研究《易》,也知道這個問題無解。別說是陸康,就算是馬融、鄭玄那樣的儒宗來也回答不了這個問題。

    他本能的覺得孫策是胡攪蠻纏,故意刁難陸康,但是孫策神情嚴肅,一點也沒有開玩笑的意思,他又不得不認真對待。“伯符,你說這意義重大究竟是什麼意思?”

    “公瑾,我能問你一個問題吧?”孫策歪了歪嘴,看向周瑜。

    周瑜頓時有一種不祥的預感,想起了那個還懸而未絕的問題。他硬著頭皮點了點頭。“你說。”

    “先秦之時,諸子為什麼紛紛開宗立派,創立學說?孝武皇帝時,董仲舒為什麼要講天人感應,獨尊儒術?如今今古文爭論不休,儒學又該往何處去?”

    周瑜不敢置信地看著孫策,有些懷疑自己認錯了人。這真是自己認識的孫策嗎?以前的孫策可說不出這樣的話來。且不說這幾個問題有沒有答案,能從這樣的高度考慮問題,本身就說明孫策的眼界超出了普通人一大截。一般人研究學問最多研究是什麼,孫策這幾個問題卻已經涉及到了為什麼,兩者相去不可以道裏計。

    周瑜忽然有些不安。他覺得孫策的這幾個問題和早上那個問題殊途同歸,都是同一類問題,超出了普通人境界的問題。

    一向不喜歡讀書的孫策怎麼會突然有了這樣的領悟,還是說他一直就是這麼想的?

    “那伯符以為……為何?”

    “學問合為時而作。”孫策笑了,拍拍周瑜的肩膀,很有成就感。不管怎麼說,能讓周瑜開口請教,這逼就算裝成功了一大半。“做學問最終是為了解決問題,不管這個問題是關乎國之興亡的大事,還是某個無關緊要的疑惑,終究都是為了解決問題。如果什麼也解決不了,那這學問就沒什麼意義了。而舉天下之俊傑耗費一生心血去研究這些學問……”孫策歎了一口氣,笑容收起,多了幾分悲天憫人的寂寞。“那就是空談誤國,遺禍無窮。你說,這個問題有沒有意義?”

    周瑜微微頜首,若有所思。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4-3 15:34
第006章 最後一響

    正當周瑜品味孫策的話時,那掾吏又快步走了出來,深深地看了孫策一眼,側身相邀。

    “府君請二位中庭相見。”

    周瑜頗有些意外。他本以為陸康會對孫策這近乎無聊的問題置之不理的,沒想到陸康卻要請他們進去,而且這麼客氣,要在太守府的正庭見他們。孫策卻一點也不意外。如果陸康還不肯見他們,他是準備打進去的。太守府戒備森嚴,他也不是一個人,索性把事情鬧大,他倒要看看陸康敢不敢把他和周瑜抓起來。

    二人隨著掾吏來到中庭。陸康坐在堂上,一身儒服,手邊放著一卷竹簡。他大概有六十多歲,中等身材,國字臉,疏眉朗目,花白胡須,打理得很清爽。神情雖然不嚴厲,卻非常莊重,剛而不猛,不怒自威。一群或老或幼的儒生坐在一旁,看著走進來的孫策和周瑜,神情各異,但不少人都眼睛一亮,為這兩個翩翩美少年喝采。周瑜也便罷了,他是廬江世族,人所皆知的濁世佳公子,孫策不過吳郡富春一寒門,武人之子,和周瑜走在一起而不相伯仲,也算是難得了。

    “不曾想我吳郡後輩中也有如此才俊,可惜空有一副好皮囊,腹中草草。”陸康有些意外,心中惋惜。他微微欠身還禮,伸手指了指身側剛擺上的一個座位。“孫君的問題高深,我不能作答,還請孫君指教。若能言之成理,此座便為孫君而設,效陳仲舉為徐孺子故事。”

    話音未落,座中便是幾聲驚呼。陳蕃是黨人三君之一,名聲卓著,徐孺子是豫章名士,被奉為“人傑”典範,陳蕃為徐孺子設專座的故事無人不知,向來是士林中的佳話。陸康雖然不敢和陳蕃相提並論,但效仿前賢,如此對待孫策,也是給足了孫策麵子,足以當得之前的輕慢之失。

    當然了,這是孫策能回答他自己提出的問題的前提下。如果回答不出來,他就是自找沒趣,怨不得陸康不給他麵子了。給你臉,你還得有本事兜住才行啊。

    一時間,無數雙眼睛落在孫策的身上,神情中了多了幾分玩味,就連周瑜都有些緊張起來。孫策眼界是提高了,但他究竟知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如果不知道,這可有些丟臉啦。他悄悄地扯了扯孫策的袖子,示意孫策不要輕舉妄動,免得騎虎難下。

    孫策眉頭一挑,老實不客氣的拉著周瑜走了過去。周瑜還有些猶豫,卻被孫策按著肩膀坐下,孫策也提起衣擺,跪坐下來,心裏不禁罵了一句。這麼坐……真難受啊。

    陸康轉過頭,靜靜地看著孫策,心中卻輕笑一聲:幼稚!這座隻怕你坐下去容易,站起來難呢。

    孫策從容問道:“明府君想問哪一重天?”

    陸康愣了一下,好奇心大起,緩緩說道:“那你不妨說說我們頭頂的這片楚天吧。”

    中國古代早就有九重天的說法,但這九重天不是指層層包裹的九重,而是指不同方位。比如《呂氏春秋》就說,天有九野,中央曰鈞天,東方曰蒼天,東北曰變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曰幽天,西方曰皓天,西南曰朱天,南方曰炎天,東南曰陽天。前漢的《淮南子》也說,中央曰鈞天,東方曰蒼天,東北旻天,北方玄天,西北幽天,西方魭天,西南朱天,南方炎天,東南陽天。配合天圓地方的說法,哪一重天和大地的距離都沒有區別,甚至可以說沒有一個確定的數據。即使是同一片天空,也要看你在什麼位置,位置不同,距離自然也不等。

    陸康聽到孫策那個問題的時候就知道這個問題無解,他讓孫策進來隻是想殺殺孫策的銳氣,讓他不要得意忘形,以為老子孫堅立了功就能放肆。孫堅的軍功再多,官爵再高,也不代表孫家步入世家。現在聽到孫策反問他要問哪一重天,他突然意識到孫策不僅僅是要刁難他,他似乎真知道答案。

    孫策成功奪取了主動權,繼續不按套路出牌。他自己心理有數,別看他對三國史涉獵頗深,真要引經據典的討論經義,他絕對抓瞎。要想擊敗陸康,必須牢牢控製著討論方向,亂拳打死老師傅。

    “明府君說的楚天是有雲之天,還是有星之天,如果是有星之天,又是哪一顆星所在之天?”

    陸康再次愣住了,一時不知道說什麼才好。“這……有區別嗎?”

    “明府君量過嗎?”

    “沒有。”

    “沒有量過,你怎麼知道沒區別?”

    陸康皺起了眉,麵露不悅之色。“那孫君量過?”

    孫策早有準備,再次反問,迫使陸康跟著他的思路走。“我如果說量過,你信嗎?”

    陸康啞口無言。他知道富春孫氏不以學問傳家,孫策雖然讀過書,但沒有拜過名師,充其量也就是識得幾個字,解得幾句經而已,自己有足夠的自信應付他,這才讓孫策進來,想讓孫策見識見識什麼叫真正的學問。沒想到孫策一進門就咄咄逼人,連發數問,每每都在他意料之外,讓他措手不及。

    “總不能孫君說什麼,我就信什麼。”陸康強迫自己鎮定下來,反唇相譏。

    “對啊,不管我量過還是沒量過,明府君都不信,對不對?”孫策微微一笑,以退為進。“既然如此,我告訴明府君如何去量,明府君自己去求答案,明府君覺得如何?”

    陸康冷笑一聲:“你說的方法大概不出九章之類吧?這個不用你說,我也會。我隻想知道,就算你能用這些方法算出天高,又怎麼算地厚?”

    《九章算術》在漢代已經完備,而且成為算經十書中最重要的一種,很多時候就是算經的代名詞,陸康自然是知道的。在他看來,孫策所說的方法無非是算經裏方田、少廣之類的算法。那些算法的確可以算距離,理論上也可以算天高,但是,地厚你怎麼算?

    陸康這個反問很犀利,避免了和孫策在天有多高這個問題上進一步糾纏,直指要害。

    “知道了天高,自然就知道地厚。”孫策輕歎一聲:“不過,你如果抱著天圓地方這種已經過時的舊論,那就談不起來了。明府君,我冒昧問一句,你聽說過南陽先賢張衡張平子的渾天說嗎?”

    陸康猶豫了好一會兒。“你是說‘天如雞子,地如雞中黃’嗎?我聽說過,不過未曾做過研究,不敢妄言。”他有些不甘的瞅了孫策一眼。“孫君對張平子的學說很熟悉嗎?能否講解一二?”

    孫策歪了歪嘴,意味深長地笑了。“你又沒研究過,我說什麼,你知道是真是假?”

    陸康的國字臉有些扭曲,這話太傷人了。我說的你又不懂,那還有什麼好說的。陸康年近古稀,還是第一次被一個年青人當麵鄙視,而且這個年輕人還是一個不學無術的武人。

    孫策遺憾地歎了一口氣,接著又說道:“既然明府君對天地之道不太熟悉,那我就換個簡單些的問題吧。夫子曾雲: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敢問明府君,夫子可曾說過以怨報德?”

    堂上一片死寂,眾人有的面面相覷,有的結口結舌,有的則長身而起,怒視著孫策,恨不得將他生吞活剝了。

    周瑜心中長歎一聲。繞了半天,孫策還是來打臉的。做了那麼多鋪墊,要聽的只是這最後一響。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4-3 15:35
第007章 小陸議

    漢末雖然已經獨尊儒術兩三百年,但還沒有以德報怨的說法。當然,更沒有以怨報德的說法。施恩者最多不圖報,受恩者最多也是坦然受之,卻絕對不會有以怨報德這麼奇葩的理論。

    陸康身為吳郡世家子弟,官拜廬江太守,被人當麵指責以怨報德,看似輕飄飄的一句話,卻是難以承受的指責。一旦坐實了罪名,他在士林中的名聲肯定受損。而對於他來說,名聲就像是鳥的羽毛,是不能有任何損傷的。

    陸康沉下了臉,有點壓製不住心裏的火氣。他雖然是世家子弟,卻不是什麼謙謙君子,相反,他也是個脾氣火爆的耿直老漢。若非如此,他也不可能把對孫堅父子的不屑擺在臉上,不管是從同郡的關係還是從孫堅有恩於陸家的事實來說,他都應該勉為其難的見孫策一麵,而不是讓主簿出麵接待。

    “原來孫君是來興師問罪的。”陸康沉聲道:“孫君希望我如何報答?若是錢帛,我雖然沒什麼積蓄,多少還能拿出一些。若是其他,隻怕難以從命。國家公器,不敢謀私利。”

    孫策笑了。陸康這句話說得看似軟弱,實則軟中有硬。孫堅救陸康的侄子,那是公事,他如果拿這個來要挾陸康圖謀好處,那就是謀私利,陸康不僅可以拒絕,而且名正言順,傳出去不僅不會有人說他以怨報德,反而會說他公私分明。

    “明府君過慮了。”孫策站了起來。“我孫家雖然不是什麼世家,卻也小有積蓄,不愁衣食。求見明府君,不過是想在學問上有所請益。現在看來,隻怕是緣木求魚,白跑一趟。”他緩緩走到門口,又轉過身,看著麵色發青的陸康。“明府君,董卓禍亂天下,家父身先士卒,浴血疆場,某雖然年幼,又沒什麼學問,卻也要去南陽效力。明府君名門之後,身為二千石,又深得先帝器重,也該做點實事報效朝廷,而不是坐而論道,吹枯噓生,白費朝廷俸祿。”

    孫策緩緩環視一周,幽幽地說道:“這太守府正堂可是國家公器,不是明府君的私邸,更不是陸家精舍啊。”

    你不是說國家公器不能謀私利嗎,那用太守府講學算什麼?若是郡學,自有郡學的場所,若是私學,請去你們陸家的精舍,別在太守府,至少不能在正堂,哪怕是帶到你家人住的後院去也行啊。

    周瑜看著孫策,驚訝不已。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孫策這反應也太快太狠了。陸康剛剛大義凜然的說國家公器不能謀私利,孫策立刻反唇相譏,正中要害,陸康根本沒法還嘴啊。

    孫策瞅著窘迫不堪的陸康,心中暗爽。論扣帽子,你們這些儒生還真不見得比我擅長,儒家自打耳光的規矩可太多了,都不用特意找破綻,怎麼打怎麼中。誰稀得跟你們引經據典啊,要麼不打,要打就挑要害打。

    “孫君此言差矣。”一個稚嫩的聲音從陸康身後的屏風後麵傳來。孫策轉頭一看,見兩個小兒站在屏風旁,一個大約十歲左右,一個隻有四五歲。大的眼神清澈,小的卻氣得小臉通紅,雙眼死死的盯著孫策,恨不得將他化為灰燼。

    孫策眨眨眼睛。“你是誰?”

    稍大些的少年拱拱手,欠身施禮。“吳郡陸議,敢向孫君請教。”

    陸議?孫策恍然大悟,原來這粉嫩的小娃就是後來的陸大都督陸遜啊。嗯,貌似他還是自己的女婿,不過他現在還沒娶媳婦,女兒更沒著落,看來陸遜還得多等些年。他是陸遜,另一個大概就是陸康的小兒子陸績了吧?這位好像也是易學大家。當然了,現在他什麼家也不是,隻會過家家。

    “你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孫策可不會因為陸遜年紀小就放棄主動權,立刻反擊。

    陸議臉一紅,連忙搖頭。“非也,我是說,家叔祖在太守府講學乃是為國綸才,算不得私事。”

    “是嗎?”孫策眨眨眼睛,看起來有些猶豫。

    “議雖年幼,不敢妄言。在座諸位都是太守府中的掾吏,孫君可以一一查證。”

    孫策差點笑出聲來。人小鬼大,一一查證,我看起來有這麼傻嗎,那豈不是與所有人為敵。不好意思,我隻是來找陸康的麻煩,不想擴大化。我不怕事,但也不想多事,你未來老丈人我很忙的,沒空跟你一個小屁孩打嘴炮。

    “你說是,那就是了。”孫策轉身就走,走了兩步,又停了下來,走到陸議麵前,蹲了下來,捏捏陸議的小臉蛋。“你躲在屏風後麵,是在聽講嗎?”

    陸議尷尬地點了點頭,有些氣沮,如果孫策說他不是太守府的人,陸康教他還是以公謀私,他還真沒辦法解釋。他呐呐說道:“家父早逝,議蒙家叔祖不棄,隨行左右。”

    孫策哈哈一笑。“你誤會了。我隻是說你應該學點經國濟世的真學問,將來建功立業,光大門楣,別在這破牘舊簡裏打滾,做尋章摘句的老蠹蟲,虛耗青春,誤人誤已,懂嗎?”

    陸議愣了一下,覺得孫策說得有理,下意識地點頭附和,隨即又意識到孫策這句話是個坑,這不是說叔祖陸康是尋章摘句的老蠹蟲嗎?他連忙搖頭,搖了兩下,又覺得不妥,再次換成點頭,點了兩下,又覺得不合適,左右為難,隻好僵在那裏,滿臉通紅的看著孫策。

    孫策忍不住哈哈大笑,揚長而去。

    周瑜連忙向陸康等人拱手作揖,強笑道:“明府君,伯符少年意氣,並無惡意。其實我們今天來是有事要和明府君商量。我們要去南陽從軍,伯符說府君忠義,也許會派人入京進貢,說不定我們可以順路護送,照應一二。”

    陸康很意外。“你們真要去南陽?”

    周瑜用力的點點頭。“明府君麵前,瑜不敢妄言。”

    陸康盯著周瑜看了一會。“我正要派人上計,如果能與你們隨行,一路上倒是多了幾分保障。公瑾,你能有此心,我甚是欣慰。我有幾句話想和你說,還希望你能考慮考慮。”

    周瑜略作思索,躬身領命。“明府君有令,在所不辭。”

    陸康拉著周瑜的手臂,低聲說道:“孫將軍勇冠三軍,孫伯符應當不弱,你若是能與他同行,當是一大助力,可惜董卓對孫將軍非常忌憚,他若去長安隻怕難以保全。公瑾,你周家久沐天恩,你從叔位列九卿,你有沒有想過去長安,留在天子左右,護佑天子。”

    周瑜遲疑了片刻。“我回去與家兄商量一下。”

    陸康歎了一口氣,憂色忡忡。“爾等如此人才,若不能為國效力,著實可惜了。”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4-3 15:36
第008章 各按天命

    得知陸康要算舉周瑜為孝廉,讓他趕往長安,侍奉天子左右,孫策很是意外。曆史這就改變了?在他的記憶中,周瑜可沒舉過孝廉——對於他的家世來說,這其實很吊詭——不久之後,他應該隨他叔父周尚去丹陽才對。

    “你覺得怎麼樣?”孫策翻身上馬,挽著韁繩。

    周瑜搖搖頭。“我可以去,你不能去。令尊多次破大破董卓軍,董卓若是知道你去了長安,肯定不會讓你活著離開。”

    孫策也這麼覺得,不過讓周瑜一個人去長安,他又覺得不放心。不管是本尊孫策還是他這個穿越者,都不可能看著周瑜一個人冒險。“到了南陽再說吧。”到時候讓老爹孫堅攔著周瑜,不準他去,別人又能說什麼。

    周瑜用眼角餘光打量著孫策,越看越覺得不可思議。在他印象中,孫策可不是什麼沉得住氣的人,否則也不會來爭這一口氣,既然在眾人麵前駁倒了陸康,掙回了麵子,他應該春風得意才對,可是現在孫策臉上看不到一點取勝的喜悅,反倒是有幾分擔憂。雖然知道孫策這是關心他的安危使然,他還是覺得孫策與以往大有不同,多了幾分沉穩氣度。

    兩人回到周府,在門口分手。周瑜進了內宅,徑直來到兄長周瓘所住的西院。

    周瓘正在屋裏聽人彙報收成,秋收即將結束,田莊的各項收入都要統計。他們的父親周異在洛陽做官,家裏的事都由周瓘操持,俗物纏身,他更像個市儈庸人,隻有眼中偶爾閃過的光芒依稀能看到一絲世家子弟的影子。

    “去過太守府了?”周瓘瞥了一眼周瑜,嘴角帶笑,目光隨即又回到眼前的賬簿上。

    “去過了。”周瑜在一旁坐下。對這位看似平庸的兄長,他一直尊敬有加。

    “去南陽還要準備哪些東西?別的還好說,甲胄可能需要一點時間。你和孫伯符身材都高於常人,普通的甲胄怕是不合身,需要定做。”

    周瑜沒有吭聲,思索了片刻,才緩緩說道:“大兄,陸太守願舉我為孝廉,派我去長安侍奉天子。”

    周瓘有些意外。他放下賬簿,抬起頭看著周瑜。“他怎麼突然有這樣的心思?你呢,怎麼想?”

    “大兄,父親在洛陽,從叔應該是去了長安,從兄前年去洛陽,至今未歸,一點消息也沒有,我心裏不安,想去看看究竟。”

    周瓘沉吟良久。“去南陽可以,若是孫將軍能派人保護,洛陽也勉強去得,長安卻是萬萬不可。董卓乃是西涼羌種,嗜殺成性,袁家殷鑒在前,我周家可不能繼其後塵,能多留一點薪火總是好的。這樣吧,你先去南陽,與孫將軍商議,然後再做決定。”

    周瑜點頭答應,卻沒有離開。周瓘不解地看著他。“還有事?”

    “大兄,今天我陪伯符去了太守府。”

    “那又如何?”周瓘眉頭微挑,隨即又意識到了什麼。“陸季寧(陸康)可不是好說話的人,軟硬不吃,你們去了太守府,他卻突然要舉你為孝廉,難道是你在他麵前小露鋒芒了?”

    “不是我,是伯符。”

    “他?”周瓘驚訝不已,轉頭看著周瑜。“說來聽聽。”

    周瑜從早上孫策與他討論天下大勢開始說起,一直說到孫策從太守府出來,大勝而歸卻麵無得色。最後,他露出幾分困惑。“大兄,我忽然覺得有些看不懂他了,仿佛一夜之間,他就變了個人似的。”

    周瓘微微頜首,卻遲遲沒有發表意見。過了好一會兒,他起身走到周瑜身後,輕按著周瑜的肩膀。

    “公瑾,論看人,你比我有眼光。”他頓了頓,又道:“若無孫伯符同行,你不得離開南陽一步。至於孝廉,我周家不在乎,得之不足喜,失之不足怨。”

    “為什麼?”周瑜有些不服氣。聽周瓘這意思,竟是要他唯孫策馬首是瞻。

    “你熟讀兵法,還要我來提醒你嗎?”周瓘輕笑一聲:“南陽天下之中,荊州戶口百萬,孫家父子要爭南陽,奪荊州,你不助他們一臂之力,跑去長安幹什麼?長安有從叔在,勝敗存亡,各按天命,不用你操心,你抓住你自己的運數就行了。公瑾,這是你自己選的,現在機會來了,你卻要放棄?”

    周瑜深吸了一口氣,又緩緩地吐了出來,默默地點了點頭,眼神變得堅定起來。

    ——

    孫策去了南宅,見了母親吳夫人,輕描淡寫的說了一句去過太守府,見過陸康便打住了。吳夫人打量了孫策兩眼,見他臉色平靜,不像是受了氣回來的,隻當是陸康大人大量,孫策心願達成,消了氣,便也沒有多說。

    孫策陪著吳夫人說了一會兒閑話,幾個弟弟妹妹圍了過來。看著這一群十歲以下,還不知道憂愁為何物的孩子,孫策的心情也變得輕鬆起來,和他們有一搭沒一搭的閑扯。

    四個弟弟中,二弟孫權最為顯眼,不僅是因為相貌,氣度也略顯深沉。想到以後孫權大帝的手段,孫策隻能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古話有道理,孫權一看就是兄弟幾個中最有城府的。不過就目前而言,孫權也隻是安靜些,倒不至於腹黑。

    三弟孫翊比較像孫策,調皮好動,說話也有些不經大腦。他和孫策一樣繼承了母親的容貌,可以想見將來也是一個美少年。四弟孫匡、五弟孫朗還小,一個五歲,一個四歲,還看不出太多,幺妹孫尚香和孫翊差不多,是個美人坯子,隻是眼神過於活潑了一些,像個男孩子。和她的同母兄長孫朗不同,她一點也不覺得生分,經常膩在吳夫人身邊。

    吳夫人有一個親生女兒,十五歲,去年剛剛出嫁,丈夫是曲阿弘谘。孫家是富春人,號稱是孫武之後,實際上是個寒門,在本地沒什麼勢力,鄉裏觀念也很淡,孫堅在外征戰,他的家屬也是到處搬遷,並沒有留在本地。後來孫堅戰死也沒有回葬富春,而是葬在了曲阿。

    孫家的崛起基本可以說是白手起家,孫堅奠基,孫策開拓江東,孫權發揚光大,一路走得很艱難。不過三國霸主沒有一個容易的,特別是和劉備比,孫家還算是順利的。

    看著嘰嘰喳喳的弟妹們,孫策心裏暖暖的,穿越帶來的惶恐感不知不覺的淡了幾分,臉上浮起一絲淡淡的笑容,眼神也平靜了許多。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4-3 15:38
第009章 穿越者也要冷靜

    孫策握緊長戟,一戟刺出,隨即收回,用力猛拉。

    戟胡劃過木人樁,卻沒能割斷,隻要木人樁的頸部位置留下一道深深的劃痕。如果是真人,免不了頸動脈受傷,失血過多而亡。

    孫家父子都有練武的天賦。孫策年紀輕輕就能打下一片江山和他這方麵的天賦分不開。雖然才十六歲,他已經身高八尺,蜂腰乍背,力量過人,反應也超人一等。即使不論家傳的武藝,僅憑這身體素質,他就是難得的猛將。

    唯一遺憾的是孫家家傳的武藝也是大路貨,無非是劈砍戳刺那幾下,沒有傳說中的斷魂刀、奇門槍之類的秘笈,他們與普通人的區別隻在於從小就練,更加精熟,不是農閑時才練兩下的農夫可比。

    盡管如此,孫策還是練得非常用心。亂世之中,有一身好武藝總是沒錯的,何況他底子這麼好,荒廢了太可惜。雖說他不想做匹夫之勇式的莽夫,但誰能保證不會有落單的時候。好容易穿越一回,又是赫赫有名的小霸王孫策,如果被路人甲砍了,那可就成了笑話。

    武術嘛,其實也是大道至簡,好看的都是花架子,能殺人的就那麼兩招。就像後世的那些所謂宗師一樣,擂台下姿勢擺得有模有樣,上了擂台要麼改用王八拳,要麼被人秒殺,打得鼻青眼腫。網絡時代,各種各樣的宗師層出不窮,被打回原形也數不勝數,雷人頻出,他看得太多了。

    長戟在手,策馬奔馳,孫策胸中便有一種莫名的豪氣,仿佛原來的孫策又回來了。每當這時候,三弟孫翊和剛剛會走路的八妹孫尚香就是他最忠誠的啦啦隊,跺足拍手,樂此不疲,讓孫策很有成就感。如果不是隻有改變老爹的命運才能繼續自己腐朽的富二代生活,他都不想去南陽了。

    孫翊、孫尚香大聲叫好,孫權也目露羨慕之色。孫策卻不怎麼滿意。熟諳戰爭史、兵器史的他知道,隨著冶鐵技術的革新,甲胄的防護能力提升,戟側枝勾割的功能弱化,很快就會從戰場上消失,隻保留刺的功能,以後將是槍矛稱王的時代。不過槍矛成為騎戰的主戰兵器還需要一個助力:馬鐙,沒有馬鐙保持平衡,絕大部分人無法僅靠雙腿坐穩馬鞍,雙手握槍衝鋒。

    不過他暫時還不打算拿出馬鐙這樣的神器。

    在三國時代,能用矛戟在馬上戰鬥的都是高手。孫策就是這樣的高手,但這是他的天賦,不是所有人都能擁有的。以江東為根基爭奪天下最大的短板之一就是騎兵不足,沒有足夠的戰馬,沒有訓練有素的騎士,一旦過了長江,麵對策馬奔馳的北方鐵騎,以步卒為主的江東軍很難有取勝的機會,這時候讓馬鐙提前麵世豈不是給自己找麻煩。

    如果不能解決戰馬來源,割據江東就是坐以待斃,除非北方出現重大失誤,否則不可能有逆襲的機會。張紘的廣陵對也好,魯肅的榻上對也罷,甚至包括諸葛亮的隆中對,都有一個前提:北方有變。如果北方沒有變,那江東、西蜀都隻能等死。

    欲爭中原,必爭江淮。欲爭江淮,就要麵對北方的騎兵。孫策遇刺後,孫權多次攻擊合肥都未能成功,固然因為軍事非孫權所長,又遇到了曹操這個三國最傑出的軍事家,但歸根結底,騎兵數量不足也是個關鍵的因素。沒有足夠的騎兵,就算孫策沒死,偷襲許都的計劃也沒多少成功的可能。

    未能逐鹿中原是孫策的遺憾,在這方麵,他的戰績含金量不如曾經大破西涼軍的孫堅,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未嚐不是他的幸運。麵對曹操麾下的虎豹騎和後來的烏桓名騎,孫策也沒有必勝的把握,這是客觀條件決定的,不以某個人的意誌所轉移,別說小霸王孫策,就算是真霸王項羽也不可能憑一已之力橫掃千軍。正因為知道這一點,如今的孫策才迫切希望保住孫堅的性命,至少爭取幾年緩衝的時間,好讓他找到對付騎兵的對策。

    苦練武藝,不等於迷信個人武力,這是兩碼事。

    身為穿越者,孫策很冷靜。

    ——

    周瑜婉拒了去長安的計劃,陸康很失望,卻還是舉周瑜為孝廉,委托他和孫策護送上計吏到南陽。

    數日後,太守府傳來消息,上計吏已經準備妥當,可以起程了。孫策辭別了母親和弟妹,和周瑜一起出了門,來到太守府門口。時間不長,陸康出來了,遠遠地看了一眼孫策,欲言又止。孫策微微欠身致意。陸康見狀,有些尷尬的回了一禮。

    孫策覺得陸康雖然有些自以為是,有時候還太天真,但嚴格來說並不是什麼惡人,至少比後世那些道貌岸然的偉君子要好得多。漢人還講氣節,再往後就隻剩裝瘋賣傻、嗑藥果奔的魏晉風骨了,再然後就是世家大族稱雄的南北朝,無數世家子弟嘴裏講著仁義道德,手裏卻捧著胡族賞的飯碗。

    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對孫策這個來自出遠門不是高鐵就是飛機的現代人來說,在漢代出遠門絕對是一個艱巨的挑戰。因為沒有馬鐙,僅靠兩條腿夾著馬鞍保持平衡太累,他本想和周瑜一直坐車。可是在車上坐了不到一分鍾,他就改變了主意,決定還是騎馬,美名其曰練習騎術。

    沒辦法,坐車太難受了。一是要跪坐,膝蓋疼;二是漢代的車沒有減震係統,路又不平,顛箥起來撞得骨頭疼。孫策覺得,他要是坐車到南陽,不光是腿要坐廢了,全身的骨頭都得顛成粉。

    還是騎馬吧。

    對孫策的決定,上計吏一臉冷漠,但看得出來他眼中的鄙視,周瑜也不同意。車不僅是一種交通工具,更是一種身份的象征,不是所有人都能坐車的,騎馬出行是很沒麵子的。即使是領兵作戰的將軍,行軍時也是能坐車盡量坐車,迫不得已才會騎馬,一直騎著馬的那是身份卑賤的人,比如隨行扈從的騎吏。周家的十個部曲就是騎馬趕路,孫策騎馬而行,豈不是與他們為伍?

    孫策拒不接受周瑜的意見,他甚至要求周瑜也騎馬,當然也被周瑜毫不猶豫的拒絕了。兩人各執一詞,最後隻能各取所便,周瑜坐車,孫策騎馬。

    “這是你自願的啊。”周瑜伏在車軾上,壞笑道。

    孫策立刻還以顏色。“公瑾,你雖然聰明,卻畫地為牢,從心理上就屈從世俗,這樣是很難有真正見識的。要想與眾不同,先要高人一等,跳出固有的層次。隻在高飛的鷹才能總覽全局,在草叢裏啄食的雞是不可能理解鷹在想什麼的。”

    周瑜鬱悶不已,卻又不得不承認孫策說得有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noriko1026

LV:8 領主

追蹤
  • 26

    主題

  • 29667

    回文

  • 5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