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部電影,看印度孟買的過去和現在

Excape 2016-3-8 14:52:05 發表於 電影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0 1028
《貧民百萬富翁》

對於沒有到過孟買的人,或許很難想象孟買是一座怎樣的城市,在這裡你能看到在亞洲乃至世界最繁榮的商業景象和奢侈生活,但是也能看到一線之隔的另一邊的貧瘠和艱苦求生的人們。孟買有時候像是印度的縮影,它的兩面性和這其間的巨大差異,讓人一面欣賞這個國家的古老和偉大,一方面也見證著社會的巨大撕裂。


2008 年,在奧斯卡上風光無限的《貧民百萬富翁》最後收穫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在內的多個獎項,無疑成為最大贏家。影片中的孟買少年馬利克憑藉自己的智慧和膽識,一夜之間成為了千萬盧比的擁有者。「一步登天」的馬利克的經歷之所以能感染觀眾,正是因為故事建立在孟買這個「一半是天堂,一半是地獄」的城市當中。從貧民窟中成長起來的馬利克從小和廢舊的工業垃圾為伴,傾斜的窩棚,破爛的衣服,艱難求得溫飽的生活;而另一邊,坐在明亮演播室裡的馬利克則一步步走向另一種完全不同的生活。



作為一部商業片,《貧民百萬富翁》的重點顯然並不在於批評和揭露印度社會的不公,影片更多想要傳遞給觀眾的,是通過堅持改變命運的勵志故事。而通過影片我們所看到的,是孟買這座被稱為「皇后項鍊」的城市,仍然有它艱難和羸弱的另一面,但是幸運的是,和世界上每一座城市一樣,它至少還有努力的機會。

---
《孟買日記》

國內觀眾對於阿米爾·汗的印象,大多來自於《三個傻瓜》或者 2014 年的《偶滴神啊》這類喜劇片,或者《未知死亡》之類的驚悚動作片。但是這位全民男神顯然也有一顆文藝的心,2011 年,阿米爾·汗出演了《孟買日記》。這部「她愛他,他愛另一個她」的愛情電影與我們印象中載歌載舞的印度電影截然不同,一個洗衣工,一個攝影師,一個畫家和一個存在於錄像帶中的神祕女子,在孟買的灰色天空下癡情地相遇、相愛、苦等和懷念。和《貧民百萬富翁》所不同的是,我們在這裡看到的是一個平靜的、脫離了戲劇化和奇觀的,或許只能從一個當地人眼中所看到的孟買。

不可否認的是,孟買是一個巨大的城市就是表面意思這是一個巨大的、人口密佈的城市,影片當中無時無刻不在強調這一點,鱗次櫛比的高樓,螞蟻一樣密佈的人群,後工業色彩濃厚的灰色景象,生活在這個巨大的城市當中,生活在摩肩接踵的人群當中,影片中的幾個主人公所面臨的最大困境卻反而是距離。關於夢想,關於愛情,都隔著無法企及的距離。影片在孟買的城市當中穿梭來去,那些窄小的店鋪門簾,轟鳴的火車,怪石嶙峋的沙灘,以及擠成一團的歪歪扭扭的房屋。人和人相距得越近,反而越是相離得更遠,人和城市之間的這種矛盾構成了影片貫穿的主題。《孟買日記》彷彿在說,這就是孟買,不盲目自大,也不黯然神傷,就像「日記」本身所代表的,這就是孟買和孟買人活著的方式。

---
《早安孟買》

展現一座城市最好的方法之一,或許是通過孩子的眼睛。正如我們通過《城南舊事》去認識北京,通過《單車失竊記》去認識羅馬一樣。在孩子們純真無垢的眼睛當中,我們可以直面城市的光榮和陰暗,可以看到所有的細節和角落。米拉·奈爾的成名作《早安孟買》就是一部通過這樣的角度去觀察和審視孟買的影片。

《早安孟買》的主角是一個十一歲的孩子克里什納,他來到孟買,想要賺到 500 盧比,而等待著他的,是後殖民時代的孟買混亂的社會和灰暗的現實。乞丐、皮條客、娼妓、癮君子、強盜,這就是展現在影片中的孟買,頹廢而絕望,有著一個破敗城市的所有特徵。克里什納目睹了這個城市的骯髒一面,蚊蟲遍地的小店,破舊的棚屋,雨後泥濘的街道,破舊的殖民時期遺留物,但是比這更骯髒的,是相互利用、冷漠無情的人們。克里什納經歷了自己的朋友吸毒暴斃,見到了年幼的少女淪落為妓,見識了人與人的背叛、拋棄和絕情。《早安孟買》在陽光熱情的片名背後,隱藏的卻是一個滿目瘡痍的孟買。米拉·奈爾拍紀錄片出身,冷靜和旁觀的鏡頭幾乎像歷史本身一樣沉默地看著這一切。正如我們不會否認孟買如今的繁榮和榮耀一樣,我們也不會迴避孟買有過的艱難過去,傷口和疤痕都會成為一座城市歷史中的里程碑。《早安孟買》在艱辛現實之外,是對於孟買和印度的深切情感和不竭的希望。

---
《不可能的任務:鬼影行動》

孟買有飽經苦難的歷史,也面對著並不輕鬆的現在,但是這些都掩蓋不了這座城市本身的美,作為印度的商業和娛樂之都,孟買有著自己獨特的驕傲。高速的發展使這裡成為名副其實的國際都市,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不同的膚色,不同的語言,各種各樣的商品,南亞風情的奔放和熱情,熱鬧的集市和幽靜的花園。孟買作為東西方文化結合和相融的據點,成為對好萊塢電影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的「異域風情」。

於是,當看到阿湯哥駕駛著他的豪華座駕寶馬飛馳在孟買街頭,也就不足為怪了。《不可能的任務:鬼影行動》從美國到印度,從克林姆林宮到迪拜塔,年過五十的阿湯哥親身上陣,把影迷們好一頓感動。影片的結尾部分,阿湯哥一路追蹤敵人,來到了孟買,在這裡上演了大量激烈的飛車追逐戲份。影片的如此設計顯然是有意為之:在孟買這座全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開著豪車飛馳,其精彩程度可見一斑。而在孟買現代建築和傳統房屋比鄰而居,金髮美女和穆斯林並肩穿過街道,五星級酒店周邊被民族特色小商鋪所包圍,還有什麼能比一座這樣城市更適合《碟中諜》這種類型的電影?

或許我們可以說,在孟買風馳電掣走過的《不可能的任務:鬼影行動》只不過是對孟買的一次粗線條的簡單消費,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也正是通過這樣的商業大製作,才讓更多人看到了孟買,這個不同於他們想象中發展中城市的魅力和精彩。
[Youtube]Qm7XhjJfzJ0[/Youtube]

---
《甘地》


當孟買以及整個印度迎來近幾十年的高速發展的同時,人們沒有忘記站在這個龐大國家背後的那個身材瘦小、性格溫順的人,幾乎可以說,如果沒有甘地,或許就沒有印度的獨立,印度的今天,或許就會另外一個樣子。在孟買,高樓林立的現代都市並沒有淹沒這個城市的歷史,聖雄甘地的故居在綠樹環繞當中和甘地本人一樣,安靜地守護著這片土地和人民。


但是時間倒回到近一個世紀之前,這個國家遠沒有現如今這樣繁榮祥和,1982 年的《甘地》既是對於甘地一生的再現,也是對於印度獨立過程的記錄。孟買作為甘地非暴力抵抗的重要活動地點之一,在影片當中也得到了成為甘地一生奮斗的重要背景和環境。塵土遍佈的街道、處處可見的殖民統治痕跡、一無所有的城市貧民、出賣勞動力為生的苦力,甘地所眼見的孟買是如此貧瘠,但是也是如此有力。甘地在這裡喚起了人們的熱情,他用近乎神的意志和決心來感染和號召起民眾參與抵抗。同樣的孟買,同樣的孟買人,在甘地的眼中,他看到的是同胞身上的力量和勇氣,甘地所倡導的運動,與印度民眾廣泛的支持難以分離。印度在甘地的努力推動之下終於引來了最終的獨立,甘地的奮鬥仍未終止,孟買的奮鬥也仍未終止。從印巴關係到宗教衝突,到各種社會問題,甘地還始終和印度民眾站在一起。即便在他自身成為推動改革的犧牲品,但是甘地的精神繼續流傳,正如甘地的故居始終在紛繁複雜的孟買街頭,甘地的精神是一顆矮小但是倔強的植物,深深紮根在孟買的土壤當中。

暫無任何回文,期待你打破沉寂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