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當家!
“老爺,軒兒這麼大了,而且還有自己的想法,我們做長輩的應該給予支持啊!”
李夫人的態度最先轉變過來,變成了跟李澤軒一條陣線,說到底她還是心疼兒子啊!
“既如此,那軒兒你有沒有算過,建一個書院需要多少錢?”
好說歹說,李老爹終於接受了李澤軒辦書院的計畫,這時,李京墨終於想起剛進屋時,李澤軒可是正準備借錢來著,於是問答。
“爹,孩兒估計整個書院修建完成,大概需要二十萬貫,不過前期肯定來不及全部修建完了,孩兒打算先投入十萬貫,把學生日後學習、住宿、看書以及活動的場地先給建好了再說!”
李澤軒在從宮裡回來的路上,就已經大致估計了下要想建一個他腦海中理想的書院,所需要的大概銀錢,於是他說道。
“噗!”
還好李京墨是坐著的,不然聽到這個數字非得給跪了。
“多少?二十萬貫?軒兒,你這是要建書院,還是建宮殿啊?”
李京墨嚇了一跳,聲音也提高了八度,叫道。
在他看來,外面的那些書院不就是一個院落,幾間屋子嗎?撐死幾百貫就能建一個,怎麼可能需要二十萬貫?在這個物價及其低廉的時代,就算皇帝建一個宮殿,也要不了二十萬貫啊!
他卻不知道李澤軒這回是打算按照現代大學的規模,來建造一所書院的,要是這麼看的話,二十萬貫還真沒有多說。或許會有人覺得二十萬貫建不了那麼大規模的書院,畢竟現代很多大學的造價,動則幾十上百億,但這個必須得考慮到唐初的物價問題,按照物價折算,這個時候的一貫錢,差不多相當於現代四五千塊錢的購買力,二十萬貫就相當於八百多億的購買力了。
“爹,孩兒這個書院,並不是小打小鬧,孩兒這是打算建一個與國子監比肩的學府,以後這座書院,將會為大唐培養成百上千,甚至成千上萬的優秀人才。”
李澤軒輕聲解釋道。
李京墨聽到這宏偉的計畫,驚訝的合不攏嘴:“這...這麼大的書院?”
李澤軒輕聲一笑,繼續道:
“爹,孩兒雖然已經封爵,但是咱們家與那些真正的豪門大戶相比,仍然算不得什麼,孩兒沒什麼野心,也從未想過去位極人臣想欺負誰就欺負誰,孩兒只想更強大一些,讓別人不敢來欺負咱家的人。”
“而這座書院,若是建成,配合著孩兒新穎的辦學理念以及師父傳授給孩兒的那些學問,日後這書院就將會成為我們家最堅實的後盾以及最紮實的底蘊,整個長安,甚至整個大唐也會有我們李家的一席之地!”
“整個長安,甚至整個大唐也會有我們李家的一席之地!”
李澤軒的最後一句話,震的李京墨呼吸急促,並在腦海中不斷迴響。
片刻後,李京墨起身,拍了拍李澤軒的肩膀,感慨道:“軒兒,你真的長大了!再也不需要爹和你娘操心了!為父現在可以放心地把這個家交給你了,以後爹就在家養老嘍!”
李澤軒忙道:“爹你還正當壯年,怎麼能說這種話?再說之前不是說好了,兩年之後您再把家裡的生意交給我嗎?”
李京墨擺了擺手,不吃這套,說道:
“為父心意已決,軒兒你不必再勸了!論眼光、論魄力、論經營能力,為父現在都比不過你!也只有你能把咱們這個家,帶到更高的位置上去!為父以後就在家裡幫你算算賬就行了!”
接著他又看向李夫人,說道:“以後也會有更多的時間,陪陪夫人了!”
“爹~!...........”
“軒兒,你就別再勸了,娘和你爹都相信你!相信我兒會闖出一片更廣的天空!”
李夫人慈愛地笑道。
“那好!孩兒也長大了,是該擔起這份責任了!以後爹和娘就多多休息,吃好喝好玩好,孩兒不求別的,只求您二老天天開心,然後長命百歲,我們一家人日後要成為大唐最幸福的!”
李澤軒突然瞥到了老爹兩鬢上的幾縷白髮,他的內心頓時受到了一些觸動,或許自己早就應該站出來啊!
“好好好!娘和你爹還等著抱孫子呢!你和雨惜得盡快啊!”
李夫人聞言,笑眯眯地說道。
李澤軒暴汗:“娘,這都還沒成親呢~”
“呵呵,快了快了~~”
李夫人想到過幾日兒子就要成親,臉上的笑容是怎麼都收斂不住。
“咳咳,軒兒,家裡之前支出了一大筆錢用於給莊戶們購買雞苗,後來軒兒你又弄了酒坊、奇趣閣以及奇趣文化,這些可全都是日進斗金,收益不菲,現在家裡能拿得出來的現錢,大概有十二萬貫,足夠軒兒你用了!”
李京墨卸下了重擔,臉上滿面紅光,彷彿年輕了好幾歲,他將家裡現在的財政情況,簡單地跟李澤軒說了下。
“嗯,謝謝爹!”
李澤軒鬆了一口氣,還好第一階段的錢夠用,不然他還得想辦法籌錢。
“嗯~,對了,說了這麼久,還不知道軒兒你要建的書院叫什麼呢?”
李夫人插話道。
“娘,書院的名字,叫做炎黃書院,陛下已經答應親自替孩兒題匾了!”
“真的~?陛下親自題?那實在太好了!軒兒你到時候可要派人好好看護那牌匾,別讓人給偷了!”
李夫人驚喜道。
李澤軒哭笑不得,道:“娘~,您想多了!陛下親自題的匾,誰敢偷啊!”
“那你也得小心照看!哦,對了,這書院為何叫炎黃書院啊?炎黃是什麼意思?”
李夫人疑惑道。
炎黃子孫,最早出自《國語·周語下》:“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賜姓曰‘姒’、氏曰‘有夏’,謂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祚……故亡其氏姓,踣斃不振;絕後無主,湮替隸圉。夫亡者豈繄無寵?皆黃、炎之後也。”
但“炎黃子孫”、“黃帝子孫”等詞語在古代卻隱而不顯,很少使用。究其原因,大概與古代中國人的民族意識較淡,對炎黃二帝的尊崇文化性大於血緣性,“炎黃子孫”一詞的指代範圍較小等因素有關。古代中國是“王朝國家”,而不是現代意義上的“民族國家”。
在清朝末年,“炎黃子孫”這個觀念隨著中國民族主義的建構更加廣泛地流傳。清末反抗滿族統治的早期革命黨人,即用“炎黃子孫、黃帝子孫”做口號取得漢人的支持,激進的革命派認為“炎黃之裔,厥惟漢族”。而溫和的改良派則認為“中國皆黃帝子孫”。
因此,李夫人不知道“炎黃子孫”這個概念,倒是情有可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