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翻轉想像 專訪深宇建築師事務所簡祺珅建築師

idSHOW好宅秀 發表於 2019-8-27 01:49:29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0 523


    先以自家住宅「簡舍」獲得業界一致好評,並陸續榮獲2017台灣室內設計大獎、2017金點設計獎、2018韓國K-DESIGN AWARD。後來再以台中花博后里森林區的「四口之家」獲得2018倫敦設計獎銀獎、2018紐約設計獎建築公共與機構類銀獎、2018美國建築大師榮譽獎、2019德國iF 設計獎的肯定,是台灣近年來相當受矚目的中生代建築師。

    經歷
  中原大學建築系
  田中央工作群+黃聲遠
  台灣大林組營造有限公司
  深宇建築師事務所

    請問您為何一直以來對於木造建築情有獨鍾?
  剛回台灣時所住的房子,因為基地條件的限制,臥室沒有陽光,進而讓身體健康受到影響,再加上混凝土的結構,不僅冬冷夏熱,隨著歲月流逝,還慢慢出現壁癌、牆面剝落等狀況,所以我對於混凝土這種材質的印象並不好,但是大學建築系的教育內容都是以教導混凝土等傳統結構的設計為主流,我也只能嘗試接受,直到大學快要畢業前,我看到日本全能住宅改造王的節目,發現有許多設計師利用木材來蓋房子,然後又慢慢了解原來不只日本,包括美國、歐洲等先進國家,也都不斷嘗試透過新技術將木造建築的應用範圍持續擴大,於是逐漸對於木造建築感到興趣,沒想到後來就一頭栽進去無法自拔了。

   

    您自家的住宅─簡舍,是您的第一個木造建案,也是讓您受到矚目的開始,請問當初興建的原因?
  以及在建造的過程中遇到哪些困難?2010年的時候,我的父母準備展開退休生活,由於當時我已經具備建築師資格,一直在思考未來的職業生涯方向,因為公共工程、大型建案對我而言,中間需要經歷的決策過程太過複雜,與自己的個性不合,我更傾向於建造一些貼近土地、貼近自然的小建築,所以後來決定投入木造建築的領域當中,既然要往這方面發展,心想何不從自己家開始?既可以滿足父母的心願,也能夠作為一個範例,提供給對木造建築有興趣的客戶、民眾參考,所以憑著一股傻勁就這樣做下去。

   

    雖然目標確認了,但要從無到有打造一棟木造建築,實際執行起來比想像中困難許多,首先台灣並不重視木造建築,雖然有些觀光景點或露營場地會蓋一些小木屋,但它們多半採用直接組裝的方式完成,跟真正的建築相比,差異性非常大,所以只好去日本蒐集相關資訊,同時也在網路上搜尋整理歐美木造建築的資料,光是將這些數量龐大的訊息融會貫通,再加上設計規劃,總共就耗費了3年的時間。接下來建造房屋的工程又花了1年半,期間最大的困難在於備料及工班,當時台灣進口板材選擇有限,最後選擇採用美國的板材。

   

    其次是台灣業界對於木構造施工法的陌生,例如水電管線的佈置就與傳統鋼筋混凝土建物很不一樣,不是埋在結構中,而是要跟著結構走,總之眾多細節要求都無法一次到位,所以我幾乎天天往工地跑、現場監工,時時刻刻都要解決師傅所提出來的疑問,深怕一個挖錯洞或埋錯線,那部分的材料就毀了,頂著巨大的成本與時間壓力,所幸簡舍總算在2014年夏天完工,也讓我對於木造建築的工法與結構擁有更深刻的了解。

   

    請問關於簡舍的設計理念?
  簡舍的基地位於桃園市觀音區,一處由東南向西北降低的梯田地形中,東北風相當強勁,所以我將主要的生活區域─西露台配置於基地中心,猶如傳統三合院前的晒榖場,與餐廳、廚房等空間結合,期待日後多元化的農事、家事與聚會活動在此發生。至於向東配置的建築物除了阻擋東北季風之外,從道路側的視線也適度遮斷,以避免家人的私生活遭到窺探,向西則規劃果菜園,並確保景觀自主。

    臨路側的圍牆採退縮設計,凸顯歡迎賓客的意涵,訪客動線經由南側鋪滿碎石的庭院步道繞過私密區域引導至客玄關,客玄關位於建物中段,一進入即有光庭綠意映入眼簾,且客廳地板架高,成為降板式設計,不僅確保通風,也創造充足的挑高,另一側的餐廳連結室外露台,搭配長桌,能夠容納20人以上的聚會。建物共有兩層,樓上除臥室之外,還規劃工作室與兩間客房,且客房出入口各自獨立,讓客人與主人不會相互干擾,且四周望出去儘是一片綠意盎然的田野景觀,對我來說,這就是人與自然相處起來最合適的距離。

    相較於傳統的鋼筋混凝土建物,請問木造建築的優點為何?
  大部分民眾可能不清楚,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隨著人類科技發展不斷成長,目前全世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已經達到每秒1,237噸的驚人數據,是暖化效應的主因之一,更叫人訝異的是,其中47%的溫室氣體與建築業有關,33%與交通業有關,而被許多人認定為溫室效應元兇的工業,則佔19%。

   

    建築產業最大的環保問題就在於大量暴增的鋼筋混凝土建築市場,這類型的建築物不只在水泥、煉鋼、燒窯等建材生產階段產生高污染,在營建過程及日後拆除廢棄物所造成的污染也非常嚴重。平均而言,每一坪鋼筋混凝土會排放990公斤的二氧化碳,而每一坪木造材料能吸收660公斤的二氧化碳。樹木在成長過程中會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成為結構一部分,做成家具或建物之後,就等於將碳固定起來,即便日後腐朽損壞,不管是回收再利用或當成燃料焚燒,都不會製造多餘的二氧化碳,只是把原本吸收的碳量還回自然中,因此對於地球環境是一種無污染、無負擔的材料,也是最適合用來取代鋼筋混凝土的材料之一。

    至於什麼是被動式設計?簡單來說,就是強調建築應該依附環境的特性,善用基地的氣候及環境條件,將設計規劃導向零耗能、零廢排,也就是轉化基地環境的優勢為人所用,無法用大自然解決的部份才以主動式設計來補強。舉例而言,待在一間房子內,遇到天氣炎熱時,開冷氣、開電扇以降溫就是主動式設計,若是調整基地方位、開鑿正確窗戶位置,讓空氣保持通風流動而能自然降溫,就是被動式設計。但台灣民眾過度倚賴主動式設計,忽略了被動式設計,進而造成能源浪費,其實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請問台灣適合木造建築嗎?隔熱、防火、防蟲、抗震…等問題如何解決?
  木造建築除了環保永續之外,更重要的是提升居住者的生活品質。簡單來說,建築的「外殼」決定了能量消耗的多寡,有些國家的建築會在表面覆蓋植物,藉以形成綠色簾幕來阻擋熱氣進入室內,這樣的作法當然有助降低室內溫度,不過若整體建物結構都由木造構成,降溫效果將會更加事半功倍。

    根據研究,木材的熱傳導率僅有0.15,而混凝土的熱傳導率則為1.6,兩者相差10倍,換算成厚度,亦即在同樣的天候狀態下,23公分的木構造所具備的隔熱效能,混凝土需要249公分才能達到,光憑這一點,就能了解木造建築為何更適合人類居住了。

    至於抗震、防蟲、防火等問題,目前世界上現存歷史最久的木建築,應該是位於日本奈良興福寺內的五重塔,至今已有逾1300年歷史。隨著科技進步,現今木造建築的抗震能力更加強化,尤其是1995年發明了CLT(Cross Laminated Timber),中文翻譯為「直交集成板」,將木材透過黏合方式,令強度更為堅實,因此能夠用來直接興建大樓,讓木造建築突破傳統木建築的樓層限制,目前澳洲、日本、美國等國家都已有許多使用CLT工法建造的高樓案例,在抗震方面,由於木構造的重量僅有鋼筋混凝土的1/6,而越輕的結構越抗震,所以木造建築的穩定度無庸置疑。

   

    防蟲方面,只要做好防水措施,並透過技術將木材含水率控制在19%以下,便能夠阻絕白蟻進入,若是選用緯度較高國家所生產的針葉木,就能遠離蟲害威脅。防火方面,只要在外層覆蓋石膏板或是增加建材本身的厚度,就可以達到1小時甚至3小時的防火標準,有效保障使用者的生命財產安全。如果硬要雞蛋裡挑骨頭,那麼木造建築唯一比較需要注意的狀況是防風,因為結構輕的緣故,若是遇到颱風等天災,確實搖晃程度可能較大,不過藉由結構技師的精算與先進的施工方式,這個問題已然被解決。綜合以上的說明,就可以發現推動木造建築對於台灣、對於世界都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

    您所設計的台中花博后里森林園區的四口之家,陸續獲得國際設計大獎肯定,請問這處建物的規劃理念為何?
  由於基地位於園區樞紐位置,原本是一片被大樹環繞的樹林,地形由南向北漸高,正好抵禦冬季北風,同時迎接南向暖陽,因此建物高度與配置皆順應地貌與季風,採北高南低的規劃,同時為使現場原生大樹能夠維持生長及發揮固碳效應,所以建物平面配置與兩處屋簷刻意閃避,以顯示對大自然的崇敬及珍惜。再來我將有機飲食花園放在中心,各生活空間依照屬性及使用時段,順應地貌及氣候,分別配置在適宜的方位,並且設定對應的空間高度,從上方俯瞰,形成高低錯落猶如散落的葉片,呈現活潑輕盈的屋頂造型。

   

    四口之家的內部空間以通風透氣為主,重點在於創造不同的使用區域,在展現自然的生活氣息之餘,也能讓花博期間的各式講座活動可以在這裡方便的舉辦。至於外觀為何會做成圓形?其實理由有6 個,分別為內聚性、防禦性、結構性、施工性、流動性與神祕感。內聚性是主要生活空間會因圓弧牆面產生向心力,讓人的行為自然而然面朝中庭,有助加強家人之間的情緒連結與安心感。防禦性則是因為自古以來圓形建築的特點在於易於抵抗外敵,在本案中則是能夠遮風避雨,提升使用者的安全感。結構性是由於圓形結構有助分散化解地震與風力。施工性是因為牆體曲率半徑一致,能夠減少放樣及施工出錯機率,確保如期完工。流動性是藉由建物外觀曲面交錯,讓空間趣味性提升。神祕感則無需多言,一棟隱藏在森林裡的圓形房子,能夠引發遊客想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台灣的建築景觀長年以來備受詬病,請問您以建築師的角度如何看待台灣的建築發展?
  我沒有資格來評論台灣的都市景觀,但是以我粗淺的想法而言,台灣的建築在公共與私人這兩個領域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公共建築方面,因為是由縣市政府招標執行,所以評委的專業性就非常重要,畢竟要由他們來選出符合實用需求及具有美感的標案作品,但是在台灣目前採購法的規定之下,部分評委的專業度不足,加上最低標等種種法律限制,造成台灣公共建築的品質始終無法大幅提升。而在私人建築部分,民眾對於建築形式與材料的想像也過於保守,導致各地方的建築樣式大同小異,當然關於美學意識的成長無法一蹴而就,但我仍期望未來針對建築可能出現的發展面貌,在台灣社會能夠存在更多討論空間,只要大家願意關心這個議題,終有一天我們的建築景觀會有改變的可能。

                                    
                                                   
想看更多居家品味好文→iDSHOW好宅秀

暫無任何回文,期待你打破沉寂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idSHOW好宅秀

LV:15 駐站作家

追蹤
  • 876

    主題

  • 876

    回文

  • 3

    粉絲

"id SHOW",一個理想生活設計的匯集地。 不管是空間、人物、品牌、美學,可以在這被發覺、被感受、被體會,我們不只是一個媒體平台,更是創意價值的具體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