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關鍵技術助攻,使核心數越高性價比越高以狙擊競爭對手

yobe 發表於 2020-2-25 18:59:28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 1224

自 2019 年的 Ryzen 3000 處理器發表以來,AMD 憑藉著台積電 7 奈米製程的 Zen2 架構處理器,在包括桌上型、筆記型及伺服器市場上搶下不少的市占率。其除了單是在核心數上就可以做到 64 核心 128 執行序,優於競爭對手的 28 核心 56 執行緒的情況。而更重要的是,AMD 不僅核心數翻倍,售價也比對手低很多,其中 64 核 EPYC 售價也不超過 7,000 美元,桌面版 64 核則是更不到 4,000 美元,幾乎不到競爭對手的一半,這讓外界好奇,AMD 是如何做到這樣的性價比。



根據國外科技媒體《OC3D》的報導,事實上在 AMD 的 Zen2 架構處理器中,AMD 在原來 MCM (Multi-Chip Module) 多晶片模組設計上再進一步,改用了 chiplets 的小晶片設計。簡單來說就是將 CPU 核心與 IO 核心分離,分別使用不同的製程技術,前者使用的是台積電 7 奈米製程技術,後者是格芯 14/12 奈米製程技術。而對於這樣的設計好處,日前 AMD 在國際固態電路研討會 (ISSCC) 上,就公布了部分數據,對比 7 奈米 Zen2 在不同核心配置下的成本狀況。



在桌上型處理器的部分,如果將 16 核心 32 執行序的 Ryzen 3 代做為 100% 標準,那麼採用原生核心的 16 核心處理器的成本將超過 2,也就是至少是兩倍的成本。而如果是 EPYC 伺服器處理器,則核心數越多,成本優勢就越明顯。其中以 64 核心的 7 奈米製程 Ryzen 做為標準,則 48 核心的成本就是 0.9,而原生 48 核設計的成本至少是 1.9,也就是同樣幾乎為兩倍的成本。



不過,隨著核心數的減少,成本效益相較於原生和心設計的部分也會下滑。以桌上型 8 的處理器做為標準,成本就跟原生核心設計差不多。因此,整體來說,在 16 核心及其以上核心數的處理器才會有比較明顯的成本優勢。


對此,AMD 也對於這樣的成本差異做出的解釋,就是因為 AMD 的小晶片設計中,還有 IO 核心是 14 奈米製程來生產的,這部分成本比較固定,不會隨著核心數而增減,所以 CPU 核心越少,成本優勢就不會被凸顯,核心越多,則成本優勢就會越顯著。

已有(1)人回文

切換到指定樓層
jacky97052 發表於 2020-2-25 19:39
這個麻...我從A跳到I...
目前一直都在I還沒有想回去的FEEL阿...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yobe

LV:-2 禁止發言

追蹤
  • 28741

    主題

  • 48008

    回文

  • 14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