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啟示、從眾邪惡、毫無同情心」盤點歷史上變態的心理學實驗:人性最黑暗一面!

過胖大菊貓 2020-12-15 13:05:44 發表於 新奇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0 14727


心理學有著漫長的過去,但只有短暫的歷史。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學,這是其漫長的過去;從馮特於1879年建立第一個科學心理學實驗室開始,心理學才成為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存在,這是其短暫的歷史。自科學心理學建立以來,有許多著名的心理學實驗在人類歷史上起著重要作用。今天就來細數那些有名的心理學實驗。


巴甫洛夫經典條件反射實驗(Classical Conditioning)

實驗者:伊萬·彼得羅維奇·巴甫洛夫(蘇聯生理學家、心理學家、醫師、高級神經活動學說的創始人,高級神經活動生理學的奠基人。條件反射理論的建構者,也是傳統心理學領域之外而對心理學發展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1904年榮獲諾貝爾生理學獎,是第一位在生理學領域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


實驗過程:巴甫洛夫把狗用一副套具固定住,唾液是用聯結在狗顎外側的管道收集的,管道連結到一個既可以測量以立方厘米計的總量、也可以記錄分泌的滴數的裝置。當狗嘴裡有食物時,會產生分泌唾液的反應。這種反應是本能固有的,巴甫洛夫把這種食物稱為無條件刺激,簡稱「UCS」,把反射性唾液分泌稱為無條件反射,簡稱「UCR」。為了使狗對某一種刺激(如鈴聲)形成條件作用,把這種原來只會引起探索性反射的中性刺激(即鈴聲)與無條件刺激(即肉)配對。


經過一系列配對嘗試後,單是發出鈴聲,不提供肉,也能引起狗產生唾液分泌。在這種情況下,鈴聲就成了條件刺激,簡稱「CS」,鈴聲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條件反射,簡名「CR」。


實驗結論:一個原是中性的刺激與一個原來就能引起某種反應的刺激相結合,而使動物學會對那個中性刺激做出反應。


小艾爾伯特實驗(Little Albert)

實驗者:約翰·華生(美國心理學家,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行為主義心理學理論和實踐、情緒條件作用和動物心理學。)


實驗過程:華生從一所醫院挑選了9個月大的艾伯特進行這項研究。在實驗開始之前,小艾伯特接受了一系列基礎情感測試:讓他首次短暫地接觸以下物品:白鼠、兔子、狗、猴子、有頭髮和無頭髮的面具、棉絮、焚燒的報紙等。結果發現,在此起點,小艾伯特對這些物品均不感到恐懼。大約兩個月後,當小艾伯特剛超過11個月大,華生和他的同事開始進行實驗。開始時,把艾伯特放在房間中間桌上的床墊上。實驗室白鼠放在靠近艾伯特處,允許他玩弄揮它。這時,兒童對白鼠並不恐懼。當白鼠在他周圍遊蕩,他開始伸手觸摸它。


在後來的測試中,當艾伯特觸摸白鼠時,華生和雷納就在艾伯特身後用鐵錘敲擊懸掛的鐵棒,製造出響亮的聲音。在這種情況下,小艾伯特聽到巨大聲響後大哭起來,並表現出恐懼。經過幾次這樣將兩個刺激配對,白鼠再次出現在艾伯特面前。這時,他對白鼠出現在房間裡感到非常痛苦。他哭著轉身背向白鼠,試圖離開。


顯然,這名男嬰已經將白鼠(原先的中性刺激,現在的條件刺激)與巨響(非條件刺激)建立了聯繫,並產生了恐懼或哭泣的情緒反應(原先對巨響的無條件反射,現在對白鼠的條件反射)。在實驗的17天後,當華生將一隻(非白色的)兔子帶到房間,艾伯特也變得不安。對於毛茸茸的狗、海豹皮大衣,甚至華生戴上有白色棉花鬍鬚的聖誕老人面具出現在他面前,他都顯示出相同的反應,不過艾伯特並不懼怕一切有毛髮的東西。


實驗結論:看似產生於內部的情緒,如實驗中的恐懼,是可以通過條件反射而產生的。
華生的這個實驗引起了很大爭議,許多心理學家認為其違背了倫理原則,華生自己也承認這種恐懼是會伴隨一生的,但關於長大後的艾爾伯特的去向和發展仍無確定的消息。


皮亞傑三山實驗(Piaget's Mountain Task)

實驗者:讓·皮亞傑 (瑞士人,近代最有名的兒童心理學家。他的認知發展理論成為了這個學科的典範,一生留給後人60多本專著、500多篇論文,他曾到過許多國家講學,獲得幾十個名譽博士、榮譽教授和榮譽科學院士的稱號。)


實驗過程:在一個立體沙丘模型上錯落擺放了三座山丘,首先讓兒童從前後、左右不同方位觀察這座模型,然後讓兒童看四張從前後、左右四個方位所攝的沙丘的照片,讓兒童指出和自己站在不同方位的另外一人(實驗者或娃娃)所看到的沙丘情景與哪張照片一樣。前運算階段的兒童無一例外地認為別人在另一個角度看到的沙丘和自己所站的角度看到的沙丘是一樣的。


實驗結論:這個實驗證明了前運算思維缺乏邏輯性的表現之一是不具備觀點採擇能力——從他人的角度來看待事物的能力。說明了兒童採取一種自我中心的我向思維,處於前運算階段。



霍桑效應(Hawthorne Effect)

實驗者:喬治·埃爾頓·梅奧。實驗過程:霍桑實驗是一項以科學管理的邏輯為基礎的實驗。1924年11月,以哈佛大學心理專家梅奧為首的研究小組進駐西屋(威斯汀豪斯)電氣公司的霍桑工廠,霍桑工廠是美國西部電器公司的一家分廠。


他們的初衷是試圖通過改善工作條件與環境等外在因素,找到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途徑。他們選定了繼電器車間的六名女工作為觀察對象。在七個階段的試驗中,支持人不斷改變照明、工資、休息時間、午餐、環境等因素,希望能發現這些因素和生產率的關係--這是傳統管理理論所堅持的觀點。


但是很遺憾,不管外在因素怎麼改變,試驗組的生產來效率一直未上升。為了提高工作效率,這個廠請來包括心理學家在內的各種專家,在約兩年的時間內找工人談話兩萬餘人次,耐心聽取工人對管理的意見和抱怨,讓他們盡情地宣洩出來。結果,霍桑廠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實驗結論:員工將自己心中的不滿發泄出來;由於受到額外的關注而引起績效或努力上升。霍桑效應啟示我們:人在一生中會產生數不清的意願和情緒,但最終能實現、能滿足的卻為數不多。對那些未能實現的意願和未能滿足的情緒,切莫壓制下去,而要千方百計地讓它宣洩出來,這對人的身心和工作效率都非常有利。


羅森塔爾效應(RobertRosenthal Effect)

實驗者: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實驗過程:羅森塔爾和助手來到一所小學,聲稱要進行一個「未來發展趨勢測驗」,並煞有介事地以讚賞的口吻,將一份「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相關教師,叮囑他們務必要保密,以免影響實驗的正確性。


其實他撒了一個「權威性謊言」,因為名單上的學生根本就是隨機挑選出來的。8個月後,奇蹟出現了,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個個成績都有了較大的進步,且各方面都很優秀。


實驗結論:熱切的期望與讚美能夠產生奇蹟:期望者通過一種強烈的心理暗示,使被期望者的行為達到他的預期要求。


一般而言,期待者威信越高,期待結果估量後自認為實現可能性較大,而且這種期待結果對自己又有意義,越容易產生羅森塔爾效應。


阿希實驗(Asch's Experiments)

實驗者:所羅門·阿希。實驗過程: 阿希在校園中招聘志願者,號稱這是一個關於視覺感知的心理實驗。實驗在一間房間內舉行,形式非常簡單,就是給被試呈現兩張紙,一張紙上印著一條線段,被試需要在另一張上印有幾條線段的紙上找出與剛才那條長度相同的。


實驗需要測試多組不同的被試,7~9人一組,每組人要做18個測試。 當志願者來到實驗房間時會發現,屋子裡的七個座位已經坐了6個人,只有最後一把椅子空著。被試會以為別人都來得比自己早,但沒想到那6個人其實都是阿希的助手。


接著好戲就上演了,如同圖片顯示的那樣,測試的答案都是及其簡單的,只要是智商正常沒有喝多的人都不太可能答錯。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被試們是按座位順序一個接一個回答問題的,這樣每次志願者總是最後一個回答。在18次測試中,實驗助手有12次故意出錯,當然他們是一起給出相同的錯誤答案。 結果,這項測試志願者們的最終正確率為63.2%,而沒有干擾單獨測試的對照組正確率是99%。而且,75%的人至少有一次從眾行為,也就是選擇了跟助手們相同的錯誤答案。有5%的人甚至從頭到尾跟隨著大部隊一錯到底。只有25%的人可以一直堅持自己的觀點,同時也是正確的觀點。



實驗結論: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從眾傾向,但從總體結果看,平均有33%的人判斷是從眾的,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從眾的判斷,而在正常的情況下,人們判斷錯的可能性還不到1%。


責任分散效應(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實驗者:約翰·巴利&比博·拉塔內。實驗過程:實驗者讓72名不知真相的參與者分別以一對一和四對一的方式與一假扮的癲癇病患者保持距離,並利用對講機通話。


在交談過程中,當那個假病人大呼救命時,72名不知真相的參與者要作出自己的選擇。事後的統計顯示:在一對一通話的那些組,有85%的人衝出工作間去報告有人發病;而在有4個人同時聽到假病人呼救的那些組,只有31%的人採取了行動。



實驗結論:當一個人遇到緊急情境時,如果只有他一個人能提供幫助,他會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對受難者給予幫助。如果他見死不救會產生罪惡感、內疚感,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價。而如果有許多人在場的話,幫助求助者的責任就由大家來分擔。


造成責任分散,每個人分擔的責任很少,旁觀者甚至可能連他自己的那一份責任也意識不到,從而產生一種「我不去救,由別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體冷漠」的局面。


史丹佛監獄實驗(The 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

實驗者:菲利普·津巴多(美國心理學家、史丹佛大學退休教授,以斯坦福監獄實驗和編寫大學心理學教材而著稱。美國心理學會(APA)前主席。)。實驗過程:史丹佛監獄實驗是1971年在史丹佛大學進行的,當時津巴多正在史丹福大學任教。


津巴多把心理學系大樓的地下室改裝成監獄,花15美元一天請來了一批學生參與實驗。這批學生要參加實驗必須先通過一次測試,以證明史丹佛監獄實驗 他們是「心理健康、沒有疾病的正常人」。


24名學生通過了測試,學生以隨機的方式被分成了兩組角色:其中9名學生擔任監獄中的「囚犯」和9名學生則以三人一組輪班擔任「看守」的角色,餘下6名則作為實驗候補。為了實驗更真實地模擬現實,擔任「囚犯」的學生身份以數字代替,每個人都穿上犯人的衣服,戴上腳鐐和手銬,有些學生是在家裡被逮捕的,被銬上手銬,戴上牛皮紙頭套,而執行逮捕行為的是同意與津巴多合作進行實驗的加州警方,而擔任「看守「角色的學生則是穿著警服,戴上黑色的墨鏡以增加權威感。


在囚犯進牢時,按照監獄的正式程序對犯人進行裸體的搜身,他們擁有一切真實獄警所擁有的權力。而自願參加實驗的學生們則被告知實驗過程中,他們所擁有的部分人權可能被侵犯。在實驗進行到36個小時的時候,一名囚犯因受到極度精神壓力而出現哭泣、咒罵等各種各樣的歇斯底里症狀而退出了實驗。


實驗僅僅進行了不到兩天的時間,「正常的、心理健康「的一個好人已經被一群「正常的、心理健康的「好人折磨得瀕臨崩潰。實驗一開始,受試者便強烈感受到角色規範的影響,努力去扮演既定的角色。


到了第六天,情況演變得過度逼真,原本單純的大學生已經變成殘暴不仁的獄卒和心理崩潰的犯人。不到一周的時間,這個實驗便讓9名身心健康、遵紀守法、毫無犯罪前科,具有大學文化知識的年輕人,變成了冷酷無情的看守警察。最後實驗進行了一周就被迫停止。



實驗結論:個人的性情並不像我們想像得那般重要,善惡之間並非不可逾越,環境的壓力會讓好人做出可怕的事情。


米爾格倫實驗(Milgram experiment)

實驗者:史坦利·米爾格倫。實驗過程:當屠殺猶太人的納粹追隨者在紐倫堡審判中遭到起訴時,許多被告的辯護似乎圍繞著「我不是真正的兇手」這樣的論點,認為「事實上,我只是單純服從命令」。



為此心理學家米爾格倫決定研究這一行為,實驗開始於1961年7月,實驗小組在報紙上刊登廣告、和寄出許多郵遞廣告信,招募參與者前來耶魯大學協助實驗。實驗地點選在大學的老舊校區中的一間地下室,地下室有兩個以牆壁隔開的房間。廣告上說明實驗將進行約一小時,報酬是$4.50美元(大約為2006年的$20美元)。參與者年齡從20歲至50歲不等,包含各種教育背景。


參與者被告知這是一項關於「體罰對於學習行為的效用」的實驗。受試者被告知將扮演「老師」的角色,所要做的是給隔壁房間的另一名受試者進行記憶力測試。事實上「另一名受試者」是由實驗人員假冒的。受試者被告知,只要對方給出了錯誤的答案,他將按下一個按鈕,控制器將使隔壁的「學生」受到電擊。此外,一名身穿 實驗室工作服的工作人員將在旁邊作指導和監督(必須指出的是,並沒有真正的電擊發生,當然受試者並不知道這一情況)。


受試者還被告知,實驗中的初始電擊為45伏特,每逢作答錯誤,電壓值將隨之提升。受試者每次按下按鈕,「學生」將在隔壁房間發出尖叫聲,請求受試者停止測試。許多參與者在到達135伏特時暫停,並質疑這次實驗的目的。一些人在獲得了他們無須承擔任何責任的保證後繼續測驗。


實驗結論:你可能更樂於認為自己是一個自由思想的扞衛者,但是歸根結底,關鍵還是在於「那個人」的想法是否足以令你堅持,這是源於身後的「那個人」總會令你堅持那些想法,即使那只是一個身穿實驗室工作服




看完這些心理學實驗,發現人性中真的有好多弱點阿QQ
所以只能說,永遠不要輕易地相信他人,要保持自己獨立的判斷能力,才不會被別人陷害或是在社會上吃大虧喔!!!

來源:https://kknews.cc/psychology/y2zo58a.html

暫無任何回文,期待你打破沉寂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