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努力了⋯工作倦怠可能「燃毀」你的大腦認知

rickgiveup 2022-5-18 12:33:48 發表於 新奇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0 20579
pexels-photo-7108958.jpeg
▷ 圖片來源:pexels

「不想上班rrrr」,詼諧台詞配上擬人化的貓貓表情,滿出來的厭世和力不從心感讓社畜們瞬間愛上這樣的表情包。

崇尚著高效、高產的都市生活,讓很多勞動者以及學生不時地感到「燃燒殆盡」,精疲力竭。人們往往認為這是一種默許的狀態,與周圍的人交流後發現很多人和自己一樣疲憊,便選擇忽視這種感受對自身的影響。

我們真的可以視若無睹這種感受嗎?職場環境中常見的倦怠是機體正常的反應嗎?情緒的耗竭是疾病的症狀嗎?根據幾十年的研究和調查,世界衛生組織(WHO)給出了答案。2019年,WHO正式將工作倦怠(Burn-out)列入了《國際疾病分類》,作為一種由慢性工作壓力導致的綜合症。儘管工作倦怠並沒有被歸類為一種醫學疾病,但它已然是一種明確定義的綜合症。

1602700447843.jpeg

一、源自「歐洲勞工」的綜合症?

不少在歐洲留學或工作的人表示,他們經常在工作環境中接觸「burn-out」,這個詞出現的頻率就像「憂鬱、抑鬱」在中文環境中一樣,接受度頗高。例如,在茶水間休息時討論某位同事何時可以從「burn-out」休養假期中回到工作崗位,日常工作中也會關心狀況不好的同事是不是出現「burn-out」症狀。調查顯示,在荷蘭以及部分北歐國家,工作倦怠已經成為勞動者群體中排名前五的臨床診斷。

205033072763.jpeg
▷ 圖片來源:freepik

工作倦怠是一種由未經干預的慢性工作壓力導致的綜合症。它有三個核心症狀,包括情緒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處於長期疲憊的狀態;對工作的心理距離增加,存在與工作相關的消極或憤世嫉俗的感覺;工作效率持續降低。工作倦怠最早由心理學家Herbert Freudenberger提出,他認為這些症狀最容易出現於助人行業之中。很多調查也支持了這一說法,研究人員發現在從事醫療和教育的工作者中,最容易出現工作倦怠症,而近些年,IT行業出現工作倦怠的現像大幅上升。

不止如此,環境也會加劇工作倦怠的產生和延續,尤其在不明朗的疫情背景下。「燃燒殆盡」的感覺會廣泛出現在承擔責任的角色之中。居家辦公的工作者不僅要承擔社會責任,還可能需要在工作時間承擔家庭責任。這也是為何工作倦怠在疫情背景下愈演愈烈的原因之一。

二、燃燒殆盡的不僅是動力

起初,消極感像一簇星火,燃燒著你的工作動力,難以平息的火苗漸漸蔓延,觸及著你的神經,「灼燒」著你的大腦認知。當工作倦怠來襲時,大腦會釋放出大量的神經遞質,包括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又稱正腎上腺素)。這些與壓力相關的神經化學物質會損害大腦前額葉皮層的功能,而前額葉皮層作為大腦中調節不同認知功能的重要區域,是一個評估複雜情況和做出決定的命令和控制中心。倦怠讓這些與工作密切相關的大腦功能區受損,進一步影響工作效率,累積更多的壓力,加劇工作倦怠。這樣的反饋循環往往會對工作者的身心造成進一步損害。

205034770803.jpeg
▷ 圖片來源:freepik

研究發現,工作倦怠會造成多個認知領域的廣泛損害。工作倦怠對記憶的損害十分明顯,造成包括情景記憶、短期和工作記憶的受損。此外,多項研究證明工作倦怠會對執行功能、注意力和處理速度以及流暢性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

史丹佛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罹患工作倦怠的醫生發生工作失誤的頻率約是壓力程度較小的同行的兩倍。這種工作表現上的惡性循環會造成員工產生更多的消極感,更多的自我懷疑,也造成了更高的離職率。這也部分解釋了為何自流行病開始以來,一些地區出現醫護工作人員離職率上升的現象。

三、嘗試平息這團「火」

儘管工作倦怠如同其他精神障礙一樣,對認知產生不良影響,但這些認知功能的改變大部分是可逆的。醫學專家認為在製定治療方案之前,心理醫生要正確認知和診斷工作倦怠。很多地區已經將工作倦怠獨立於其他心理疾病進行診斷和治療,但是還有很多地區將工作倦怠分散診斷為抑鬱、焦慮或疲勞。

與一般的心理治療方案不同,對工作倦怠的個體制定治療方案需要與工作環境相結合。由於工作而產生的情緒耗竭症狀,可以通過提升心理彈性(resilience)來改善。這個過程不僅需要個體參與情緒調節和恢復,還需要用人單位和社會其他力量的參與。

一方面,情緒耗竭帶來的焦慮和壓力可以通過認知行為治療來緩解,通過認知重建練習,識別並記錄與工作相關的消極思想,逐步用更積極和現實的想法或信念來替代它。另一方面,職場壓力與職場環境緊密關聯。因此,用人單位也應主動承擔相應的責任,改善職場環境,除了提供必要的保障之外,還可以提供或支持抗壓培訓和心理諮詢。研究表明,在培訓過程中多使用成功和積極的實例,減少以增加壓力為主的失敗案例,可以有效地提升員工的心理彈性,尤其是在疫情期間。

除了心理治療外,減少對工作的心裡距離,消除工作時憤世嫉俗感還需要對工作本身建立更強的控制感。當人們感到無法控制的壓力之時,倦怠感很容易反復出現。醫學專家認為,我們要擺脫以“殉道”為代價的工作方式,尤其是在助人行業中,與雇主建立更健康的合作關係,平衡工作與生活,使工作與個人價值觀保持一致。這對組織而言,也更為可持續發展。

目前,我們仍需要更多的實證研究來完善針對工作倦怠的預防和治療方式。很多人笑稱「一鍵離職」,遠離所有煩惱。暫離不健康的環境固然是一種選擇,但是能夠「澆滅」倦怠之火的人只有自身。工作倦怠症是對我們身心健康的預警,提醒我們需要將注意力回到我們的情緒和健康。療愈工作倦怠的終點並不是「躺平」,而是回歸工作,回歸健康。


參考文獻
[1] Burn-out an "occupational phenomenon":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WHO reports
[2] Khosravi, M., Ghiasi, Z., & Ganjali, A. (2021). Burnout in hospital medical staff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Journal of Natural Remedies, 21(12 (1)), 36-44.
[3] Gavelin, Hanna M., et al. "Cognitive function in clinical burnout: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Work & Stress 36.1 (2022): 86-104.
[4] Tawfik, Daniel S., et al. "Physician burnout, well-being, and work unit safety grades in relationship to reported medical errors."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Vol. 93. No. 11. Elsevier, 2018.
[5] Fainstad, Tyra, et al. "Effect of a Novel Onck101.com/ Group-Coaching Program to Reduce Burnout in Female Resident Physicians: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Network Open 5.5 (2022): e2210752-e2210752.


本文來自nextquestion

暫無任何回文,期待你打破沉寂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rickgiveup

LV:1 旅人

追蹤
  • 926

    主題

  • 930

    回文

  • 8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