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如何與星球進行對話的?

123312236501.jpeg

於日前播出的Netflix網劇《愛x死x機器人》第三季收穫了諸多好評,但我們也能聽到一些批評的聲音——不少網友指出,大部分劇情失去了前兩季的多樣性,而是指向了同一個主題,即「人類是萬惡之源,只能自取滅亡」。

也正因為此,主題上仍留有想像空間的故事收穫了最多讚揚,比如第九集《吉巴羅》引發了女主角是否代表殖民地原住民的爭議,比如第四集《糟糕的旅行》中船長犧牲了一船人並從海怪手中逃走的做法,也讓善與惡的評判標準失去了意義。

相較之下,第三集《機器的脈搏》裡詩意的表達與縹緲的想像顯得更加晦澀,令人難以參透。這個故事改編自邁克爾·斯萬維克的同名科幻小說,曾獲雨果獎最佳短篇小說獎。它講述了宇航員瑪莎在一顆陌生的星球上死裡求生的故事。

瑪莎與波頓本來在木衛一上執行任務,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掀翻了飛船,波頓不幸死去,瑪莎只好拖著她的屍體,在氧氣即將耗盡的狀態下艱難跋涉。這時,木衛一突然化身為具有神秘意識的生命體,並通過波頓的思想嘗試與瑪莎進行溝通。

最終,瑪莎在木衛一的勸導下放棄了肉身,跌入熔岩湖,實現了意識上的「永生」。

有趣的是,由於波頓生前喜愛詩歌,木衛一和瑪莎的交流也是通過詩歌完成的,劇集的標題便出自於抒情詩人威廉·華茲華斯的《她是一個歡樂的精靈》。

100040496707.jpeg
《機器的脈搏》劇照

瑪莎的結局到底是生還是死?木衛一又為何要引導她跳進湖中?這些問題引發了觀眾的猜測與思考,有人提出木衛一是在誘騙人類,獲得它所需要的物質和信息,從而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意識。

由於這個故事過於簡短和開放,任何解讀都可以是自圓其說的,但是我們不應該以簡單的目的論來揣測木衛一的「行為」,畢竟,人類所能設想出的目的在遭遇既非人類、也無人形的存在時,極有可能是無力而無效的。

實際上,星球本身俱有意識的概念並不罕見,許多科幻小說就是利用這一概念來探討人類與他者、外星生命的可能性等問題的。筆者認為,通過對過往作品的梳理,瑪莎的故事或許有機會得到另一種解讀。

一、從蓋婭到超智:星際想像仍未逃脫人類中心主義

說到具有生命的星球,最廣為人知的大概是科學家詹姆斯·洛夫洛克於1972年提出的「蓋婭假說」,這個假說以希臘神話中的大地母神蓋婭命名,認為地球是一個可以進行自我調節的有機整體,在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下,地球就能獲得適宜生存的內在平衡。

自誕生以來,蓋婭假說就面臨著諸多爭議和誤解。反對者認為,所謂生物反饋穩定全球環境的說法,和當今氣候變化的現狀是相矛盾的,也有人將母親的刻板印象附加在蓋婭身上,將自然視為一個慈愛、友善卻非常被動的存在。

雖然飽受爭論,蓋婭這一極具想像力的概念還是為科幻文學帶來了許多靈感。在《銀河帝國:基地七部曲》中,阿西莫夫就選擇了「蓋婭星系」這樣一個人類終局。

在機器人丹尼爾的引導下,人類放棄了個體意志,進化出集體意識,還將其擴展到了地球上的動植物,甚至是無生命的物質,萬物實現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聯,每個人都可以代表蓋婭文明,並共同做出決定。

100041579461.jpeg
《銀河帝國》[美] 艾薩克·阿西莫夫著葉李華譯江蘇文藝出版社2012-10

為什麼阿西莫夫要放棄人類最引以為傲的自由意志,轉而選擇意識共融這條路呢?在《人類共同體的文學想像:「基地系列」與 「三體系列」比較研究》一文中,作者在梳理了「基地系列」後發現,系列前半部分塑造的是一個銀河帝國,這一形像是歷史上羅馬帝國及美國國家神話的映射。

半個世紀之後,阿西莫夫逐漸認識到人類無止境的衝突與分裂,於是以蓋婭之名提出了一種全新的「人類共同體」方案。通過這種方式,阿西莫夫樂觀地希望人類可以克服分裂,走向團結互助的未來。

另一名科幻文學巨匠阿瑟·克拉克也寫過類似的故事。在《童年的終結》中,名為「超主」的外星人突然降臨地球,並幫助人類實現了沒有戰爭、一片祥和的生活。

其實,超主的行為授意於一個名為「超智」的更加高級的生命體,這個生命體已經進化出不需要物理形態就可以跨越星系的能力,它不斷擴張著,吸收了地球上所有十歲以下的兒童,孩子們「像無數雨滴一樣」脫離肉身,匯入了超智的海洋。

與阿西莫夫的樂觀不同,克拉克通過這個故事悲觀地指出,人類的童年早已終結,融入超智慧體並不是什麼值得慶賀的事,而只是揭示出人類文明的窮途末路。

兩名科幻大師無疑已經認識到了人類的局限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他們筆下的外來生命雖然有和人類不同的長相,但仍然擁有類似於人的思維,它們可以和人進行溝通,而且往往彰顯出比人類更先進、優秀的品格。

同時,「萬物互聯的超級智慧體」這一構想也似乎沒能走出人類中心主義的局限,羅西·布拉伊多蒂的著作《後人類》就曾批評過這類構想。

她認為,自我與他者之間毫無障礙的交互關係揭示出人類對於他者的單一想像與普世價值觀,這種想像非常被動消極,因為它建立在共有的脆弱感和大難來臨的恐懼感之上。她所認同的後人類主體則應首先承認他者的獨特性,並在此基礎上思考與之聯結的可能。

100051391477.jpeg
《後人類》[意] 羅西·布拉伊多蒂著宋根成譯河南大學出版社2016-6

二、來自萊姆的啟示:人類倫理如何得以超越?

遵循著布拉伊多蒂對於後人類的看法,另一本書寫「星球意識體」的著作也值得我們關注,那就是波蘭科幻文學作家斯坦尼斯瓦夫·萊姆於1961年寫就的《索拉里斯星》。

國外社交網站Reddit的一篇帖子甚至提出,《機器的脈搏》正是基於《索拉里斯星》改編而成,無論這個猜測是否正確,萊姆的這本著作確實可以成為一把鑰匙,為我們打開解讀《機器的脈搏》的全新思路。

索拉里斯星的形象與阿西莫夫的蓋婭截然相反,它不是友善的母神,而是令人不安的夢魘,是人類認知之外的「絕對他者」。索拉里斯星上覆蓋著深紅色的膠質海洋,它的形態千變萬化,好似有獨特的思維和能力。

為了解開索拉里斯之謎,人類踏上這片海洋並試圖與其進行「接觸」,但是種種努力都無一例外地失敗了,面對索拉里斯,人類陷入了徹底的迷失,而這顆海洋星球則自始至終對人類的試探保持著冷漠。

這當然是萊姆有意為之,在某次採訪中,他提到自己想要藉助索拉里斯切斷所有通往「生物」的人格化線索,這樣一來,接觸就無法按照人類的人際關係模式發生了。

100052526413.jpeg
《索拉里斯星》[波] 斯坦尼斯瓦夫·萊姆著 靖振忠譯譯林出版社2021-8

如果索拉里斯只是一片奇異的海洋,還不至於為讀者帶來不安的感受,在小說中,索拉里斯還會為每個踏上空間站的學者帶來一名「客人」,「客人」是某位死者的複製版本,而這名死者通常來自於學者腦海中最深刻、最親密的記憶。

本書的主人公凱爾文教授的「客人」便是他的亡妻哈麗,凱爾文痛苦地意識到,這位哈麗根本不是他認識的那個人。她一方面來自於凱爾文大腦中的潛意識投射,另一方面則顯然是索拉里斯的造物,這讓她成為了介於人與非人之間的存在,帶來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恐怖之感。

然而,隨著和哈麗的接觸,凱爾文還是不可自拔地愛上了她。同伴斯諾特提醒著他這樣做的危險:「她只是一面鏡子,如果她很美好,那也只是因為你的記憶很美好罷了。」

借斯諾特之口,萊姆在認識論層面揭示出人類倫理的局限,也順便批評了「太空歌劇」式的科幻小說範式。他認為,我們尋找的並非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因為這樣的世界已然超出了人的理解,我們渴望的只是在其他文明中找到自身的影子——

當哈麗這樣的他者出現,並展示出一些無法言說的真相時,我們無法接受這種真相,而只能鏡像地回看自我。

理論著作《科幻小說面面觀》在分析《索拉里斯星》時也指出,萊姆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超越了阿西莫夫,因為他在指出人類局限性之餘,並沒有急著尋求另一個可以依賴的外星人「上帝」,而是採取了一個更加迂迴的路徑來認識我們這個物種,並通過後人類哈麗的存在疏遠了人們對現實的普遍認知。

100052608824.jpeg
電影《索拉里斯星》劇照

正如凱爾文無法確定自己是否了解「客人」哈麗,瑪莎與被木衛一附身的波頓的溝通也充滿了不確定性與不可通約性,這一點通過劇中大段的詩句得以體現。

比如,在瑪莎疲憊地向空間站跋涉、希望儘早獲取氧氣時,木衛一突然吟誦起柯勒律治《古舟子詠》第五章的詩句,「睡眠啊!如此溫柔,無人不愛」,讓人無法判斷這是一種慰藉,還是引誘瑪莎睡去的說辭;而當木衛一說出那句「現在我用沉靜的目光看到,恰是那機器的脈搏」,「具有脈搏的機器」這一悖論也提醒著我們木衛一那跨越了人與非人的模糊特質。

實際上,在華茲華斯的原詩《她是一個歡樂的精靈》中,這一悖論就已經展露無遺。詩人在詩中描寫的是自己的妻子瑪麗·哈欽森,他以三種不同的風格表達了對妻子的讚美:第一節中,瑪麗是快樂的幻影,一個靈動卻沒有實體的存在;在下一節,她又變成了有血有肉的生物,可以給周圍的人帶來溫暖。

最後,當詩人進一步了解過她的妻子,她成為了「機器」,一個「生命與死亡之間的過客」。通過這些描寫,瑪麗在詩人心中已經不像是真實的人類,而變成了一個完美卻又不可企及的存在。

凱爾文對哈麗的愛猶如鏡面,勾連出他內心深處的種種情愫。在《機器的脈搏》中,附身於死者波頓的木衛一對於瑪莎來說也是一面鏡子。當瑪莎問木衛一它的功能是什麼時,它回答道:「我是由你創造的,是為了認識你,愛上你,為你效力。」這句話放在原著小說中或許更容易理解。

在瑪莎奮力跋涉的途中,她一直在回溯過往的心理創傷,並不停地把自己和波頓做比較——波頓比她更優秀,自己則是什麼都做不好的失敗者,這既讓她感到挫敗,也激勵著她奮力求生,直到求生的慾望也逐漸消弭,讓她走向死亡。

這個結局其實頗為可惜,因為在映射過自身並明白自己無法在認知層面與木衛一抗衡之後,她還是投身於一種宗教式的頓悟,但這可能已經是作者能夠想到的最佳結局。

三、尾聲:重新理解蓋婭和我們自己

如前文所述,自洽、平衡的蓋婭星系或許已經無法代表現如今的人類處境,我們不應該再將他者簡單看作可與人類和諧相處的存在,而是要去承認人類倫理的限制。這並不只是虛構文學的異想天開,而對我們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目前,隨著地球氣候危機的持續加劇,以往被認為是一個和諧整體的自然越來越頻繁地爆發災害,展露出極其不穩定、令人感到陌生的「非人」特質。

面對這樣的現狀,人類學者布魯諾·拉圖爾重拾了神話中的蓋婭概念,在著作《面對蓋婭:新氣候體制八講》中,他一反蓋婭在人們心中慈愛、寬容的母神形象,而是認為她作為在混沌中誕生的第一位原神,是充滿衝突、暴力且好戰的。

通過塑造蓋婭的全新形象,拉圖爾試圖證明這個世界上還有許多並非人類的存在者,比如動植物、病毒和其他非生物,它們的活動正在影響著人類,甚至會挑戰和顛覆人類的日常認知。

100053126294.jpeg
《面對蓋婭:新氣候體制八講》[法] 布魯諾‧拉圖著 陳榮泰伍啟鴻譯群學出版社2019-7

這樣的蓋婭不再是人類活動的自然背景,也並不擁有「聯合全世界」的渴望,她更像是索拉里斯的「客人」哈麗,或是令人捉摸不透的死者波頓。當自然風平浪靜時,蓋婭讓我們感到熟悉,但是她也會在暴風、洪水、森林大火發生時顯露出令人驚懼的一面。

同時我們會發現,蓋婭也是一面鏡子,認識蓋婭也就是認識人類自己,因為正是人類作為加害者導致了災害的發生,也是人類作為受害者去承擔其後果。

這樣看來,像《索拉里斯星》這樣的科幻作品為我們提供的就不僅僅是寓言,而是正在發生的驚悚現實。

參考資料:
1. 《後人類》 [意] 羅西·布拉伊多蒂著宋根成譯 河南大學出版社2016-6
2. 《銀河帝國6:基地邊緣》 [美] 艾薩克·阿西莫夫著 葉李華譯 江蘇文藝出版社2012-10
3. 《童年的終結》[英] 阿瑟·克拉克著 於大衛譯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2018-9
4. 《索拉里斯》 [波] 斯坦尼斯瓦夫·萊姆著 靖振忠譯 譯林出版社2021-8
5. 《面對蓋婭:新氣候體制八講》 [法] 布魯諾‧拉圖著 陳榮泰/ 伍啟鴻譯 群學出版社2019-7
6. 《人類共同體的文學想像:「基地系列」與 「三體系列」比較研究》 任祥輝著碩士學位論文2020年
7. 《科幻文學、外星他者與後人類倫理:評萊姆<索拉里斯星>》 王瑞瑞著中國文學研究2019年第4期
8. The very pulse of the machine based off of Solaris?
9. https://www.reddit.com/r/LoveDea ... sed_off_of_solaris/

暫無任何回文,期待你打破沉寂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驚驚驚嘆號

LV:1 旅人

追蹤
  • 1061

    主題

  • 1061

    回文

  • 4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