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搜 尋
本版
發表
會員
首頁
時事
表特
新奇
娛樂
運動
科技
有趣
登入
註冊
使用者組:LV:0 觀光客
主題
帖子
卡幣
我的帖子
我的收藏
我的好友
我的勳章
設定
登出
卡提諾論壇
»
首頁
›
看板
›
娛樂
›
音樂
›
被稱「殯儀館歌后」全世界都愛的樂壇復古女神 ...
1
0
0
被稱「殯儀館歌后」全世界都愛的樂壇復古女神
joepineapple
2022-6-21 16:28:34
發表於
音樂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閱讀模式
0
17653
當今歐美樂壇最獨樹一幟的歌手有誰?第一時間想到的,一定會有這位。
她是巨星,但又小眾;她美艷,卻又因為「放浪的身材管理」而飽受詬病:很難把她劃分到哪一類女伶裡。既沒有蕾哈娜那樣的商業藝術,也好像不是愛黛兒那樣純粹的天賦盛放。好吧,即使曝光量,也和她的名聲不成正比。
她就是人稱「打雷姐」的美國女歌手
拉娜·德芮(Lana Del Rey)
。
如果你對這個名字有些陌生,那一定對這首歌不會陌生。
來自於《大亨小傳》的 OST《Young and Beautiful》。
“Will you still love me when I'm no longer young and beautiful 我年老色衰時你還會不會依然愛我”,定義了一代人的記憶,也定義了打雷獨一無二的唱腔。
帶著黃金年代的迷離舊夢,瘋狂情愫。
當然,這個天才女歌手,也早在這一首歌之前,就火遍了歐美文藝圈。
1.
37 年前的今天,打雷姐出生在紐約,老爸是寫廣告的,老媽是會計,家裡也算富足。但誠如各種案例所言,愈是看起來平靜美滿的家庭,也許愈是容易生出有反叛靈魂的小孩。打雷姐在高中的時候,竟然沾染酒精,進而有了酗酒問題。為了幫女兒戒酒,打雷姐的父母請親戚幫忙,把她送進了寄宿學校進行封閉式的學習管理。
好不容易戒酒,但打雷的青春仍然不安分。她酗酒,後來又轉學,也沒交到什麼朋友。
打雷姐生性敏感而憂鬱—— 那些沒有來由的痛苦,也許正是你的藝術天賦。
她在青春期一度有了存在危機,覺得家人都會死,自己也會死,一想到這件事就無法控制的飲酒,陷入了惡性循環。這些躁鬱的情緒,她通通交給音樂來排解。
很多樂迷可能聽過有人曾稱打雷為「喪曲歌后」,更厲害的還有「殯儀館天后」。這種風格,在她青春時期就有所端倪了。
18 歲那年,打雷姐開始用Lizzy Grant 的名字在魯克林的酒吧表演。不過,在開始音樂表演的同時,打雷姐還在上大學—— 讀哲學的形而上學。這麼一想,她所有的歌的呈現,也都有了理由。
2.
大學畢業前一年,打雷姐拿到了一萬美金的錄音合約。她過過很長一段時間,如同嬉皮士一般的歌手生活。她搬到了新澤西的拖車公園,住在拖車裡寫音樂,還在空閒時做義工,幫助流浪漢和癮君子。
打雷姐的兩個標誌性特徵,一個是復古名伶的風致。她迷戀 5 0 年代的好萊塢復古名伶風,電影感的妝容和畫面設計,以及最重要的,不沉迷於科技技巧的,獨立樂風格。當然,60 年代的嬉皮士運動,也是打雷姐鍾愛的靈感來源。
出完同名專輯的第二年,打雷姐上傳了自製MV《Video Games》,突然爆紅。復古的影像,驚豔的曲風,曲子和MV一起取得了成功。
Lana Del Rey 的藝名,靈感來源於好萊塢經典女星Lana Turner。
打雷姐的第二個標誌,就是她的歌詞。
她的歌詞,也是飽受爭議的點。在歌裡,大多描述著為感情所傷的女性,包含著為男人和複雜關係難過的信息。當時,有女性評論家站出來說她是反女權、推崇男人為王等等。參加的節目也把她塑造成一個性感的金髮女郎。
但打雷姐從來沒有為此做過辯解。
「無論我做什麼都有錯,這已經不是什麼新奇事。」在被媒體抨擊之後,她甚少接受采訪。
她在 2012 年,發行了《Born to Die》,這張專輯在樂壇引起了轟動。拿到了當年的葛萊美獎最佳專輯提名。也被用於加拿大導演札維耶·多藍的《親愛媽咪》裡。
打雷的聲線和多蘭的電影, 真是天作之合。
3
雖然很多人罵她,但無疑更多愛她。
打雷姐是樂壇裡「疏於身材管理」的代表,她一度被人嫌棄胖到看不下去,更有甚者,讓她滾出娛樂圈。但幾乎也是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出她對創作和生活的態度:我行我素,無管其他。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過那個現場?打雷姐唱歌,一度唱到發呆...
日常的「車禍」現場也是她被人吐槽的點。打雷姐患有比較深的舞台恐懼症。不過,在才華面前,很多都不值一提。
2013 年,《Young and Beautiful》再次成功。那是讓她進一步享譽全球的作品。
打雷姐成了主流音樂圈一個非常獨特的存在。
「主流裡最不主流的那個人」
她為迪士尼的《黑魔女:沉睡魔咒》翻唱《Once Upon a Dream》,又發行了《Ultraviolence 極緻美學》。打雷姐如今也不上任何節目,只是開巡演,偶爾參加頒獎禮。但最佳女藝術家、最佳國際女歌手,從來都是自動送到她門前。
她的歌不僅是靡靡之音,後來她寫了《Looking for America》,以此表達對頻繁槍擊案的感想。歌詞裡她寫:
停下車看著公園裡的孩子。以前我們只需要在天黑後擔心他們。
至於她飽受詬病的「反女權」,她回應過。
她相信一個女人可以做任何她想做的事情,她有寫出唱出自己情感和個人思想看法的權利。說起來,女權不能情情愛愛,也是很弔詭的理論。
打雷的歌絕非永遠「致鬱」,那只是一種外顯的表達方式。
2017 年,打雷發行的《Lust For Life》,就是充滿愛和希望的代表。
有人說,打雷姐的歌完美地詮釋了一個字,「喪」。正如她暗黑復古的女伶形像一樣。
但愛她的人,一定會迷戀她的這份情緒盛放,像罌粟一樣到最黑暗中去,朦朧氤氳,世界在發酵,愛在瘋長。
希望美麗的她,也能一直盛放下去。
回覆
檢舉
暫無任何回文,期待你打破沉寂
進階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發表回文
回覆並轉播
回覆後切換到最後一頁
發表新帖
joepineapple
LV:1 旅人
追蹤
42
主題
42
回文
4
粉絲
卡提諾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