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週一在國會發表施政方針演說,期間他對於老齡化、低生育率問題的一系列嚴厲措辭引發媒體強烈關注。
作為各家媒體報道中最突出強調的部分,日本首相在今天的演講中提到:「日本已經站在能否作為一個社會繼續運作的邊緣,生育和育兒政策的問題已經到了‘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的狀態,這個問題已經不能再拖了。」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推測,2022年日本新生兒數量將跌破80萬人,刷新有記錄以來的新低。按照預測,今年1月1日日本人口數量總共有1.24億人,同比下降0.43%。在人口結構方面,65歲及以上人口佔到總數的29%,而0-14歲的青少年佔比只有11.6%。
鑒於面對老齡化的國家都喜歡「摸著日本過河」,岸田在這番表態後會拿出哪些舉措同樣令人好奇,不過日本首相在週一的演講中僅僅勾勒了一個輪廓。在早些時候的講話中,岸田曾提及支持生育率的三大平台——經濟支持、兒童保育服務和工作模式改革。
岸田文雄週一表示,他想實施「前所未有的對策」來阻止老齡化,讓每個人,不分性別和年齡都參與到育兒的過程中。他也將徹底聽取父母、年輕人和托兒服務供應商的聲音,建立以兒童為優先的社會經濟。
日本首相進一步披露,他將於今年6月前向國會提交計劃,把育兒相關的預算翻一倍。日本政府還將在今年4月設立新的「兒童家庭廳」,旨在確保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可持續性。
順便一提,日本國內媒體《產經新聞》恰巧在昨天報導稱,由於非正常的貨幣寬松政策,日本經濟的「四低」(低收入、低物價、低利率、低增長)難以振作,日本GDP今年或被德國超越,跌至世界第四。從數據上來看,日本人口總數要比德國多出4000萬人,但德國截至2021年底65歲及以上人口的佔比為18%,比日本低了10余個百分點。
對於促通脹和經濟發展,岸田文雄也在週一表示將推動勞動力市場改革,創造一個勞動者收入持續增長的環境。日本首相對議員們表示,他將推動勞動力重組,使工人能順利進入成長型行業。希望未來有更多的工人能夠提升技能、拿到全部福利,並按照工作職責,而不是年功序列獲取薪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