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13 秦皇紀(上) 昊元238年(前238),紅色的彗星劃過亞細亞的天空,從北斗往南接連出現了八十天,這顯然是異樣的徵召。 這一年,22歲的秦王趙政從新都秦京前往祖先之地大夏藍氏城,祭祀祖先,並舉行表示已經成年的加冠禮。 然而,一位密使匆匆來到大夏,向趙政報告了秦京出現政變的消息! 這場政變是秦國太后的情人,長信侯嫪毐發動的,他盜用秦王的大印和太后的印璽,發動秦京部隊和侍衛、官騎、波斯和塞人、斯基泰人的首領,企圖控制秦京,自立為王。 得知這消息後,趙政,這位既精明又果斷的年輕秦王他立即采的了舉動。他沒有同自己的大臣和謀士商量一句話,就一躍跨上自己乘騎中那匹最好的馬,揮策鞭子,一連換了十匹馬,花了五天五夜,一鼓作氣跑完一千二十里,到達波斯郡,從郡守手中接管了此地。 「波斯地勢,居高臨下,俯攻兩河,譬如高屋建瓴!」 誰控制了波斯,誰就控制了大秦,這種決斷顯示了趙政那種毫無顧忌的魄力,簡直令人可怕。 接著,他開始組織東部的大軍回征西部,並宣佈一切能幫助王師攻擊叛黨的人,都可以得到爵位,在秦王果斷的手段下,發生的都城的叛亂很快就被平定,嫪毐等人戰敗逃走。他當即通令全國:如誰活捉到嫪毐,賜給賞錢一百萬;殺掉他,賜給賞錢五十萬。不久,嫪毐等人全部被抓獲。 趙政對叛黨採取了殘酷的報復,他將嫪毐處以五馬分屍的車裂之刑以示眾,並滅了他的家族,還有四千餘家遭到牽連被殺。 甚至連與此事有牽連的秦國太后,也被趙政所逼自殺,捲入此事的相國,被遷往旁遮普的路上遭到賜死。 總之,到了第二年,整個大秦內部,那些過去十年裡將秦王趙政置於傀儡位置上的權臣們,全部被殺失勢,從此秦王一言九鼎,再也無人能違背,由此也可看出他的詭計多端和生性殘忍。 這時候,大秦的疆域已向南吞併了健陀羅,和大楚一起瓜分了印度,向東以蔥嶺同昊朝為界,向北驅逐了斯基泰人,逼迫他們向更北方的羅斯遷徙,向西,十年前趙政初繼位時,秦軍便已經乘著希臘人的亞歷山大帝國與迦太基爭奪地中海霸權時,攻佔了敘利亞,抵達地中海岸邊。 如今,因為大秦內部的這次叛亂,敘利亞和推羅的希臘城邦和猶太人再度獨立,希臘人是想要重新回歸亞歷山大帝國中去,而猶太人,則是因為秦國以波斯地區的瑣羅亞斯德教為國教,排斥其他宗教,尤其是將猶太人信奉的」上帝「視為是黑暗神安哥拉偽裝的,由此便與猶太人的信仰發生了巨大衝突。 成為真正秦王的趙政奉行從昊朝傳來的「大一統」思想,他認為這一百多年裡,導致秦人無法很好統治西亞的原因,是因為還不夠統一,若是能書同文、行同倫,同時奉行一個唯一的宗教,那便能讓大秦傳萬世而不生亂。 他將猶太人視為阻擾他創建偉大帝國的老鼠屎,立刻對猶太人進行鎮壓,圍攻被猶太人控制的耶路撒冷城。 為保衛這座「聖城」,也為了喪失已久的獨立,城內的猶太人英勇戰鬥,作出巨大犧牲。但他們抵擋不住秦軍的炮火,城破後,在趙政的默許下,秦軍對猶太人進行了殘酷的屠城,被燒死斬首的猶太人反抗者不計其數,被賣為奴者達7之眾。 據說整個猶太戰爭中,猶太人死難者達上百萬,這個數字或許存在水分,但耶路撒冷古城橫遭蹂躪是真的,猶太人的聖殿被洗劫一空,第二神殿被夷為平地,七寶燭台等聖物被運往秦京,秦王趙政為了紀念這次勝利,還建立凱旋門。 自此之後,所有猶太人在大秦境內被視為低劣人種,不得存留,猶太人開始大規模逃亡亞歷山大帝國的埃及、小亞細亞、希臘-馬其頓,跑到了迦太基,甚至還有人坐著昊朝」印度公司「的海船,甚至是已經在印度建立統治的大楚,乃至於昊朝本土,成了一個散佈世界,沒有國家,飽受欺凌和迫害的民族。 這場戰爭被稱之為」猶太戰爭「,對於猶太人而言或許是整個民族命運的轉折點,但對於趙政而言,這只不過是他征服史的一個小小腳注…… 很快,他就將目光投向了與大秦共存一百年後,開始腐朽破落的亞歷山大帝國身上! …… 當年,亞歷山大雖然敗於秦惠文王之手,未能征服東方,但在秦國陷入三十年內戰時,亞歷山大帝國卻在東地中海站穩了腳跟,這個帝國的幅員曾一度包括世界幾個大洲,從底格里斯河上游一直到阿爾卑斯山脈,再從另一個方向延伸到非洲的沙漠地帶,除了迦太基佔據的一角外,整個地中海幾乎成了他們的內海。 在長達五十年的黃金時代裡,亞歷山大圖書館、羅德斯島巨像,一個又一個奇跡在帝國領地上被建立起來,古埃及的文明被很好繼承,這裡是西方的中心。 然而,在趙政親政的時候,亞歷山大帝國已經開始腐朽敗落,與迦太基人的第二次布匿戰爭尷尬地結束,雖然取得了撒丁島和科西嘉島的控制權,但帝國也為此耗盡了所有活力。 國內,羅馬人,拉丁人,埃及人,甚至是希臘城邦的起義反抗不斷。 國外,野蠻善戰的高盧人從阿爾卑斯山不斷襲擾帝國的西都,而東方的凱爾特蠻族甚至威脅到了馬其頓本土,被秦國驅趕向羅斯平原遷徙的斯基泰人,也席捲帝國的黑海北岸殖民地。 但是,更大的威脅來自東方,敘利亞和推羅作為帝國東方屏障,已經被趙政的祖輩父輩攻陷,現在,趙政更開始積極向小亞細亞和埃及進攻。 亞歷山大帝國積極防禦,但抵不過大秦的銳士進攻,昊元249年(公元前227年),經過長達十年的戰爭,大秦全取小亞細亞,至此,亞歷山大帝國失去了所有亞洲屬地。 昊元255年(公元前221年),帝國的埃及總督抵不住秦軍的猛烈進攻,背叛了安提柯三世,獻出了西奈半島,換取埃及作為大秦的一個屬邦存在。 與此同時,西方的迦太基也聯合高盧人,對亞歷山大帝國西部發動了一次奇襲。 迦太基的漢尼拔將軍,在被迦太基人征服的伊比利亞境內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越過阿爾卑斯山,從北面對羅馬實施突然的猛烈突擊。90,000 步兵, 12,000騎兵,還有一部分是戰象部隊。 昊元258年(公元前218年),漢尼拔和他的十萬大軍突然翻閱阿爾卑斯山,出現在帝國西部腹地,在坎尼會戰裡全殲了希臘人在意大利的大部分軍隊,次年攻陷羅馬,佔領了意大利…… 於是,在失去了埃及、意大利甚至是西西里後,龐大的亞歷山大帝國只剩下了希臘和馬其頓,只可憐巴巴的留下一個沒有軀體的腦袋,而拜占庭城,則是這顆腦袋上的寶石。 事實上,對趙政,這個下定了決心,要建立一個比波斯更加幅員遼闊,能夠和東方昊朝媲美的新帝國的君王而言,這顆寶石已經沒有任何保護,而是唾手可得了! 昊元260(公元前216年),大秦的三十萬海陸大軍開始越過海峽,登上了歐洲的土地…… 本帖最後由 kelvin12354 於 2017-5-18 13:04 編輯 |
番外12 《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下) 第四卷:帝國的鼎盛 本書的第四卷,主要講述了昊元163年(公元前313年),到昊元211年(公元前265年),亞歷山大四世和他的兒子,腓力三世長達半個世紀的統治歷史,也是亞歷山大帝國的鼎盛時期。這時候的亞歷山大帝國已經戰勝迦太基,控制了東地中海霸權,並滅亡了還在萌芽中的羅馬共和國,將羅馬城設為西都,在東方馬其頓東面的拜占庭新建一座大城,作為東都,埃及的亞歷山大港則成為南都。 這一時期整個東地中海地區都受到希臘人的統治,原有文明區域的語言、文字、風俗、政治制度等逐漸受希臘文明的影響而形成新的文明特點的時期。大馬士革、孟菲斯、推羅、耶路撒冷等東方的城市出現了優美的希臘式雕塑和建築,而東方的天文學和數學知識也傳入希臘、西方,豐富了西方的知識寶庫。 但隨著東方的大秦在秦武王死後陷入內戰的混亂後,東西方貿易的通路一時中斷,不過也使得亞歷山大帝國免受他們最可怕敵人的進攻,可以安下心來鞏固自己的統治。 亞歷山大四世統治時期,在政治上,君主權力加強,而馬其頓古老的人民大會的權利則被忽視。到他的兒子菲力三世登基後,更是再也沒有召開過人民大會,君主已經完全成了獨裁者。 吸納了埃及、波斯甚至是秦的政治制度,希臘的君主也被神化,原先的」馬其頓國王「這個頭銜已經無法滿足統治者,菲力三世開始為自己打造新的王冠。 「奉天承運,馬其頓國王和希臘諸城邦的統治者,上下埃及的法老,小亞細亞、敘利亞和推羅的親王,羅馬的執政官,西西里的僭主,高盧人的領主……」 頭銜很長,但這也說明,所謂的帝國並非真正的帝國,而是不同地區拼湊起來的一個龐然大物,帝國的君主是維繫它們的唯一載體。 不過這一點都沒有影響到帝國的繁榮,亞歷山大四世和菲力三世時期,東地中海沿岸幾十座城市,都逐漸發展成為商業中心,亞歷山大港更成為最大海港。 在埃及的金字塔、希臘奧林比亞的宙斯神像、小亞細亞的毛索洛斯墓廟之外,許許多多新奇跡在這時建立起來。首先被建立的是亞歷山大圖書館,比起「野蠻」的羅馬和偏頗的拜占庭,亞歷山大四世對埃及亞歷山大港有異樣的偏愛,他一生中大多數時間都停留在這裡,又因為他酷愛學習讀書,就在這座城市興建了一座大圖書館。 據說當初建亞歷山大圖書館唯一的目的就是「收集全世界的書」,實現「世界知識總匯」的夢想,這裡一共收錄了54000卷書籍,包括希臘人、羅馬人、腓尼基人、波斯人、埃及人、猶太人等數十種文字的文本,能完成這一壯舉的一個原因,還在於紙張在這時候借由秦人之手,傳到了西方,由此引發了一場知識傳播的大爆炸。 通過和秦人的交往,希臘人已經意識到,這個世界還有一個更強大的文明,神秘東方的中國」昊朝「。亞歷山大四世對昊朝的書籍極為渴望,只可惜僅能得到一些偏門旁道的「小說」,如《大昊英烈傳》、《東周列國志》、《柳下越西遊記》等,涉及到思想、科技的書籍,昊朝控制嚴格,無法外流,因為陸上絲綢之路路途遙遠,海上絲綢之路還未開通,亞歷山大帝國和昊朝也沒有任何直接交往的可能。 和臨漳學宮是東方的文化中心一樣,亞歷山大圖書館就此成了地中海的文化中心,四方學者紛紛雲集此地,地理學家、天文學家、數學家和詩人的埃拉托色尼,文獻學家阿里斯塔克,哲學家埃奈西德穆,數學家、物理學家阿基米德人均在此或講學,或求學。 在亞歷山大圖書館後,好大喜功的菲力三世還主持建立了法洛斯燈塔和羅得斯島巨像,這兩個龐然大物揭示了亞歷山大帝國的繁榮,但這些消耗大量民力和金錢的建築物,也耗盡了帝國的活力。 這半個世紀裡,帝國的領土沒有大肆擴張,只是亞歷山大四世收服了黑海北岸的一些希臘殖民地,在那裡建立了一個郡。菲力三世則出兵佔領內高盧土地,以阿爾卑斯山脈為屏障,防禦野蠻的高盧人。 然而,在菲力三世死後,高盧人、迦太基、還有東方的大秦,紛紛成為帝國的新威脅,亞歷山大帝國的黃金時代結束了。 …… 第五卷:來自東西方的挑戰本書的第五卷,講述了亞歷山大帝國的衰弱。 昊元211年(公元前265年),菲力三世死去,安提帕特一世繼位,他登基後,接受的是一個被父親掏空的國庫,還有幾個大而無用的「世界奇跡」。安提帕特一世沒有休養生息,次年就迫不及待地開始向海對岸的迦太基宣戰。這場戰爭主要是為了奪取撒丁島和科西嘉島的控制權,最初進攻很順利,只花了兩年功夫就奪取了兩座島,迦太基人也沒有死守的打算。 然而勝利讓安提帕特一世沖昏了頭腦,他認為自己作為西方最偉大的君主,應該把地中海變成內海,於是開始擴大戰爭,命令大軍向著迦太基本土進發。 但安提帕特一世還是高估了亞歷山大帝國的戰鬥力,以及迦太基海軍的實力,彷彿是兩百年前,中國人柳下越見證的那場薩拉米灣海戰的重演,組成複雜的龐大希臘海軍,被人數較少卻同仇敵愾的迦太基艦隊擊潰。 安提帕特一世極為不滿,在休整了十五年後,又再次發動戰爭,這次他放棄了海軍,決定從陸路進攻,直搗迦太基城。 亞歷山大帝國進攻的跳板是昔蘭尼加,這裡是北非一塊突出的半島,沿海可以維繫農業,在三百年前就成了希臘的殖民地,後來陸續被埃及、波斯佔領,後來在亞歷山大的西征期間,希臘人回到了這裡。 昔蘭尼加的西邊就是迦太基人控制的黎波里塔尼亞,安提帕特一世派遣五萬大軍,沿著這片多沙漠的沿海地帶向西進攻,等打到迦太基城下時,只剩下了三萬人。 因為迦太基人控制了西地中海的制海權,帝國無法對這些軍隊進行支援,他們艱難地作戰,最後攻破了迦太基的外牆,卻無力突入內城。 這時候,迦太基人選擇了求和,同意承認戰敗,並正式割讓仍在爭奪中的科西嘉島和撒丁島。 已經被戰爭折磨許多年的安提帕特一世同意了這個沒有實質性意義的條件,結束了斷斷續續長達十多年的「第二次布匿戰爭」,因為這個時候,帝國的敘利亞、小亞細亞正面臨大秦的猛烈進攻! 與此同時,帝國的北方,受寒冷氣候影響,高盧人也如同潮水一般衝擊從亞平寧半島到馬其頓北部的漫長國境線,在東西方的挑戰下,帝國已經岌岌可危。 昊元229年(公元前247年),也就是第二次布匿戰爭結束的這一年,安提帕特一世去世。 同一年,在緩過一口氣來,時刻不忘向希臘人報復的迦太基城,將領哈米爾卡爾巴卡的兒子,漢尼拔巴卡出生了。 幾乎同一時間,在東方的「秦京」(巴比倫),一位年近13歲的年輕秦王登上了高大巴比倫塔上的白帝神壇,宣佈繼承王位,他的名字,叫做趙政…… ps:好,場景佈置完了,下期是趙政的戲份 |
番外11《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上) 作者介紹: 《亞歷山大帝國史》的作者阿里安arrian((luciusflaviusarrianus'xenophon',昊元572年636年),是馬其頓安提柯王朝統治時期的軍事家、文學家和歷史學家,希臘人,約昊元572年(公元96年)出生於希臘尼考米地亞。 更新最快 阿里安出身貴族,自幼受過良好的教育,是雅典斯多噶學派(禁慾主義)哲學家艾皮克提塔斯的學生,年輕時曾赴迦太基帝國的羅馬城學習哲學,也遊歷過大秦埃及行省。 昊元607613年,他被曾在克里特島擔任總督等職。昊元623年,他在雅典當選為執政官。退出政壇後,阿里安回到故鄉,潛心著述。他一生的著述十分廣泛,涉及歷史、哲學、軍事、地理等等,例如《師聞述錄》、《俾斯尼亞史》、《大秦的東方》、《大楚與印度》、《論狩獵》、《迦太基遊記》等等,但大部分已經失傳。只有《亞歷山大帝國史》較完整地保存下來,既是他一生著述中最著名的一部,也是古代流傳下來的幾種有關亞歷山大帝國歷史著作中比較好的一種。 《亞歷山大帝國史》全書一共分八卷,依次敘述了亞歷山大帝國對地中海地區長達一百多年的統治,以及興起、鼎盛,乃至於在迦太基和大秦的夾擊下衰亡的歷史。 …… 第一卷:馬其頓的早期歷史 第一卷前半部分簡要追溯了馬其頓第一王國的歷史,講述佩爾狄卡斯一世如何帶領馬其頓人遷徙,後世的國王們如何征服色雷斯人,形成早期國家,在希波戰爭中依附於波斯。 這一卷的後半部分重點講述馬其頓王菲力二世的改革,以及他在希臘內部諸城邦中建立霸權的過程,直到昊元140年,菲力二世在女兒的婚禮上遇刺,他的兒子亞歷山大一世繼位。 …… 第二卷:亞歷山大東征記第二卷重點講述了亞歷山大的東征,昊元140年(公元前336年),年僅20歲的亞歷山大繼承了馬其頓王位,並以權謀和武力鎮壓了希臘人反馬其頓運動。底比斯被毀滅,在希臘的一片喧嘩聲中,亞歷山大恢復了統治。 次年,將父親的死歸咎於波斯人,同時而已迫切需要償還債務的亞歷山大組建起一支由3萬步兵、5000騎兵構成的東征軍,在第二年初春渡過赫淪斯滂海峽,開始了歷史性的征程。 在阿里安的筆下,亞歷山大的遠征軍在格拉尼庫斯、伊蘇斯,一場又一場的大勝理擊敗了波斯人,然後又南下佔領了敘利亞和埃及,自稱是太陽神「阿蒙之子」。他親自勘查設計,在尼羅河三角洲西部,建立亞歷山大城,他要它永存人世,做為他偉大戰績的紀念碑。埃及的法老為亞歷山大加上了「法老」的稱號。 之後,阿里安又筆鋒一轉,描述了亞歷山大的新敵人:秦。秦惠文王趙駟與亞歷山大本是盟友,卻因為分贓不均而翻臉,佔領了下亞細亞的希臘人和佔領了波斯的秦人都想得到兩河,最終是秦人動作更快一步。 昊元146年春,亞歷山大的東征軍在巴比倫附近高加美拉的慘敗,一萬多遠征軍戰敗被俘,連亞歷山大的愛將托勒密也投降。 隨著秦惠文王那一封寫給亞歷山大的信被送到年輕王者手裡,世界的格局也就此注定了。 面對強大的秦軍,亞歷山大掉頭離開了兩河,開始鞏固歸他所有的小亞細亞、敘利亞、埃及。 …… 第三卷:亞歷山大西征記 第二卷是亞歷山大的東征,第三卷則是西征。 昊元149年,在效仿波斯制度,建立了埃及、亞細亞、敘利亞、推羅四個郡後,亞歷山大回到了馬其頓,雖然沒能全部獲得波斯的遺產,但他依然帶回了數不盡的財富,可是他的征服**仍未滿足,或許就像秦惠文王寫給他的那封信裡慫恿的一樣:「亞歷山大,去征服另一半世界吧。 昊元153年(公元前323),在確定大秦忙於平定內部叛亂,無暇西顧後,亞歷山大又一次帶著他的水陸大軍,開始了西征。 這時候的東地中海已經完全是希臘人的天下,早先希臘諸城邦的各個殖民地都服從於亞歷山大的號令,而在西地中海,有兩個正在崛起的強國,分別是迦太基和羅馬。 早在昊元前400年,腓尼基人就橫渡地中海來到北非建立了殖民城市迦太基,隨著腓尼基本土的淪陷,迦太基就開始發展起來,控制了北非沿岸,又佔領了西班牙南部海岸及其附近島嶼、撒丁島、科西嘉島及西西里島西部等,成為西地中海的強國,他們是希臘人最強大的競爭者,幾百年世紀裡紛爭不斷。 直到昊元一世紀,希臘在經歷伯羅奔尼撒戰爭後元氣大傷,停止在西西里殖民,迦太基開始建立在西地中海的霸權。 亞歷山大的西征,迅速引發了與迦太基的矛盾,史稱第一次布匿戰爭(昊元153昊元156)。 面對迦太基強大的海軍,亞歷山大先是避其鋒芒,先派遣陸軍在西西里島登陸,迫使敘拉古城邦加入他的泛希臘帝國裡,然後又從陸路翻山越嶺攻擊迦太基人在島上的殖民城市,先後佔領墨西拿和阿格裡琴托,花了半年時間,徹底平定而來這座大島。 可是在試圖向迦太基本土的進軍中,亞歷山大的海軍卻遭到了大敗,於是他便與迦太基締結和約,以西西里和馬耳他為分界線,迦太基永遠不得越過這條線。 昊元160年(公元前316年),在征服了亞德裡亞海東岸後,亞歷山大的目光移向西西里島的北部,亞平寧半島上的另一個強國,羅馬。 羅馬的建城,比迦太基和希臘都晚很多,是一個後起的民族,剛建國時,還是一個小城邦。自昊元元年前後開始,羅馬共和國先後戰勝拉丁同盟等近鄰,又征服了意大利半島南部的土著和希臘人的城邦,成為地中海西部的陸上大國。 但就在亞歷山大東征之時,羅馬卻遭到了高盧人的入侵,幾乎毀滅,正處於疲弱狀態,在亞歷山大的進攻下,昊元162年(公元前314年),羅馬城陷落。 至此,亞歷山大的帝國已經初見雛形,東方佔領了小亞細亞、埃及、敘利亞,西面佔領了亞德裡亞沿海、亞平寧半島、西西里島。因為各個屬地距離太遠,亞歷山大還效仿秦國,將馬其頓東邊的拜占庭城(Βuζ?νtioν)定為東都,而羅馬城則作為西都,埃及的亞歷山大港為南都。 在征服了羅馬和整個亞平寧半島後,亞歷山大還想要繼續越過阿爾卑斯山,去征服高盧,或者繼續打造海軍,徹底降服迦太基人,但翌年,昊元163年(公元前313年),亞歷山大突發疾病,回到馬其頓後就病逝了。他的兒子,亞歷山大二世繼位。 …… 可以說,《亞歷山大帝國史》的上冊,幾乎就是亞歷山大的傳記,是對一位國王中的國王、勇士中的勇士征戰四方的忠實記錄,是一本不可不讀的經典名著。同時,也是阿里安這位生活在後希臘時代的希臘人,對夾在迦太基帝國和大秦帝國中間的馬其頓第三王朝的不滿,這才誘發他書寫下了希臘最輝煌的一段歷史。 下一期:《亞歷山大帝國史下冊》 第四卷:帝國的鼎盛 第五卷:來自東西方的挑戰 第六卷:第三次布匿戰爭與漢尼拔攻佔羅馬 第七卷:拜占庭的淪陷與亞歷山大帝國的滅亡 |
番外10 屠得百萬方為雄中雄 華氏城外數十里外的原野上,已經成了佛教經典裡所描述的地獄。 空中瀰漫著辛辣的煙霧,還有鮮血、糞便和燒焦血肉的味道,成千、上萬、上十萬的死人橫七豎八地躺在河邊、灌木叢、丘陵和城牆下,他們的臉龐呆滯、僵硬、駭人,面目全非,身體了無生氣。 而苟活的傷者依然在四周呻吟嗚咽,時時發出痛苦尖叫,他們傷痕纍纍,千瘡百孔,衣衫撕裂毀壞,襤褸不堪。 勝負已經決出,一隻腳踩在已經匯聚成小池塘的血泊中,昭華將長劍刺入阿育王的脖頸,切下他的人頭,隨後揪著頭髮,高高舉了起來。 「楚雖三戶,必將再興!」他大聲怒吼,臉上也有不少血點。 「楚雖三戶,必將再興!」這支兩萬五千人的楚軍輕兵也齊齊歡呼起來,他是從華氏城後方突然出現,斬將奪旗,擊垮了身毒軍隊的脊樑。 在不遠處,號角響徹戰場,楚軍的預備隊傾巢而出,沿著河岸朝敵軍衝去,專程繞道側翼的五千騎兵急馳而過,矛尖閃耀著陽光,火紅色的祝融旗、鳳凰旗在頭頂飛揚。阿育王的殘餘部隊在衝擊下徹底潰散,只擁有單薄甲衣的他們被紅色鐵流碾過,有如被開水澆灌的蟻巢,四散而逃。 這場耗時大半天的華氏城之戰,最終楚軍以十多萬人擊敗了四十五萬之眾的身毒孔雀王朝大軍,孔雀王朝的阿育王也被割了頭顱。 半個時辰後,戰場陸續被清掃乾淨,阿育王那目瞪口呆的頭顱,由西楚的上柱國昭華雙手捧著,送到了他們的王面前。 與火紅色的楚軍主色不同,被稱之為「西楚霸王「的白起全身都籠罩在黑色的鐵甲下,平日裡,連昭華也只能看到他隱藏在罩面後的冷酷眼睛。現如今,在這血氣熏天的殺場上,他終於解下了頭盔,此時此刻,正坐在一頭身毒戰象的屍體上,拿著一個灰白色的骨碗喝酒,並讓侍從為他解開戰甲和環扣。 「大王,身毒王頭顱在此!」昭華不敢看白起的眼睛,下拜稽首,高高獻上頭顱。 指揮了整場戰役的,白起未看一眼,只是淡淡地說道:「用沸水煮掉血肉腦髓,刮去頭皮,製成飲器。」 縱然是剛剛從屍山血海裡走出來的昭華,依然被這冷酷的語氣弄得渾身戰慄,眼前這位霸王沒有別的愛好,就喜歡收集戰敗者的頭顱,鴦伽叛軍首領的頭、拔王的頭、羯陵伽王的頭。而據說眼下他手中的這盞頭骨酒碗,就是用被他推翻的叔叔,楚懷王之頭製成的…… 不及多想,昭華又聽白起問道:「我軍傷亡多少?」 昭華低頭:「死傷不過兩萬!」 白起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漂亮的勝仗。」 昭華發自內心的佩服,以是十餘萬敵四十萬萬,之所以能得全勝,全是因為指揮得好,白起刻意把無紀律的部隊安排在右翼,引誘身毒王派精銳去衝擊。 這時候,白起又派一支2萬5千人的部隊突襲到身毒人的側翼,截斷他們的後路,又命一支5千人的騎兵部隊插入身毒人與華氏城之間,將身毒軍隊分割成兩隻孤立的部隊。 然後,再以新式武器火炮轟擊身毒人中軍,身毒軍秩序一般,頓時崩潰了。 白起又問道:「那敵軍俘獲了多少?」 阿育王一死,群龍無首的身毒人大多選擇了放下武器,如今正在排成長隊跪在地上,雙手抱著頭,念叨著梵天大神保佑,垂頭喪氣地向楚軍成批投降。清點需要時間,過了一會,在得到軍法官的稟報後,昭華才告知了白起一個具體數字。 「身毒人尚有四十萬人,均降服於我軍!」他面帶喜色,這海量的降兵,意味著每個西楚國人的家裡,都能添上幾個奴隸。 但白起的面色,卻隨著這個數字陰沉了起來。 「前時楚軍攻孔雀王的居樓城,雖然輕易破城,並前後擄走十五萬人,空其地,但那些投降的身毒人卻不甘心作楚國的臣民,竟中途反叛,差點引發了大亂。身毒人敵視楚人,變化無常,如今我雖破其軍而殺其王,但其國廣大,若不使其喪膽,恐怕難以征服……」 昭華嚥了口唾沫,小心地說道:「大王,莫不是要……」 「殺。」 白起舉起骨碗,將裡面帶著甘甜之香的暗紅色液體一飲而盡,臉上毫無表情,這是從大秦購來的上好葡萄酒。 「吾等還要繼續進軍華氏城,這四十萬身毒人,不殺掉他們的話,恐怕要出亂子。」 哪怕昭華是一員悍將,卻難免口乾舌燥:「大王,這可是四十萬人啊……」 「四十萬人怎麼了?」白起冷冷掃了他一眼。 「三十四年前,我還不是王的時候,鎮壓鴦伽反叛,一口氣將二十四萬叛黨及其家眷趕下大海淹死,這才有了鴦伽的三十年太平。」 「十九年前,我發兵攻拔,水攻其都城,淹死了十多萬人,整個城池都是臭的。」 「十三年前,我擊破羯陵伽國,同樣斬殺其國十三萬人,連同兩萬孔雀王派去的支援部隊,也綁住手腳,扔進河裡餵了鱷魚!」 「殺十萬、二十萬是殺,殺四十萬也是殺,有何區別!?屠得百萬,方為雄中雄!」 身毒人,在這位冷面君王和將軍眼中,不過是兩隻腳的畜生,是低級下賤的生物。 他露出了一絲殘忍的笑:「我楚人篳路藍縷,花了一百年時間,從滇池慢慢來到這身毒之地,靠的可不是與當地人的友善,而是見一村殺一村,見一城屠一城,奪其妻妾子女。這就好比佔據了鵲巢的鳩一樣,不把鵲兒連同鵲卵全部擠出巢穴,吾等何以立身?」 一隻手搭在目瞪呆然的昭華肩膀上,白起加重了語氣:「身毒人不是自稱恆河沙麼?他們的人數太多了,難以統治。而且這些人的秉性,我再清楚不過,欺軟怕硬,只能待之惡,不能待之仁,只有殺出一片天地,用血淋淋的恐怖,擊垮他們的脊樑骨,我楚人,才能在這片流著蜜與奶的萬里山河間傲然而立,讓他們將對楚人恐懼刻入子子孫孫的骨髓裡,才能世世代代心甘情願做吾等的奴隸!」 昭華聽得寒毛直豎,下拜稽首:「敬諾!」 …… 《史記.西楚世家》:昊元216年(公元前260年),身毒與西楚戰於華氏城外三十里,阿育王敗,身死,卒四十萬人降楚。楚王白起計曰:「前楚已拔居樓,居樓身毒民不樂為楚而歸於身毒。彼輩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乃挾詐而盡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華氏城。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於華氏城外築京觀,高於城垣、浮屠,身毒大震。 大屠殺後十日,憑借先進的青銅炮,楚軍攻入華氏城,將孔雀王朝的王室屠戮一空,然後滿載戰利品而歸,之後二十年間,西楚的勢力逐漸向西擴張,將原先的孔雀王朝疆域逐一吞併。雖然在華氏城外創下了駭人聽聞的殺業,但白起統治的最後十年,卻一反常態。他一邊將楚人和楚&身毒的混血兒加入種姓制度最頂端,另一方面也開始篤信佛教,重修了華氏城的那爛陀寺,又在全國修了上萬座佛舍利塔,利用佛教的教義,引誘身毒人服從楚人的統治。 因此,他的前半生被稱之為「黑楚霸王」,後半生則被稱之為「白楚霸王」,那爛陀寺的佛教僧侶因為白起的「幡然悔悟」,並且積極的「愛護人民,保護生命,護持佛教」,所以他被尊為「護法明王。」 到了昊元226年(公元前250年),「護法明王」白起去世時,西楚已經控制了整個德干高原北部。 而與此同時,西方的大秦國也攻佔了健陀羅地區。 在向西的擴張被大秦所阻後,楚人開始進攻南方德干半島上的安度羅王國。昊元236年(公元前240年),在滅亡這個王國後,西楚效仿西秦,改名大楚,一個橫跨次大陸的強大王朝由此建立。 不過讓楚人沒想到是,當他們的遠征軍滅亡了安度羅王國,開始飲馬大海,窺視一水相隔的香料大島錫蘭時,他們卻驚異地發現,島上,已經飄揚著昊朝的炎日玄鳥旗幟。 昊朝的航海技術已經足夠支持遠離海岸線的遠航,那些聞著香料和黃金味道而來的航海者已經佔領了錫蘭沿岸,設立了貿易據點,奴役當地的僧伽羅人和泰米爾人,並宣佈錫蘭的每寸土地和水,都屬於昊朝皇帝…… 本帖最後由 kelvin12354 於 2017-4-18 23:23 編輯 |
番外9 阿育王 昊元216年(公元前260年),身毒,華氏城外三十里處,四十五萬大軍聚集在此,鋪天蓋地,一眼望不到頭。 年輕君主的坐騎是一頭巨大的雄性戰象,潔白象牙上安放了可怕的鐵刃,戰象背上的象輿猶如一座木製的小城堡,他最親信的將軍和勇士手持弓箭,隨他坐在象輿中。 他頭戴王冠,穿著緋紅色的鍍金鐵鎖甲,盔甲上還裝飾著咆哮的銀虎,背後則是樸實的獅皮斗篷,印度七月份炎熱的日光照在他身上,使得他一舉一動都映出金色與紅色的光芒。 他立於象輿之內,拔出了腰間的寶劍,劍柄上的圓球是一枚切割成心形的紅寶石,嵌在虎口劍柄中,劍身有三道深深的血槽,這是鋼鐵打造的利刃。 揮舞著寶劍,他大聲對所有能聽到他聲音的人喊道: 「這一戰,將決定印度是印度人的,還是支那人的!」 他名叫阿輸迦,又被臣民們稱呼為「阿育王」,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 阿育王家族對印度的統治要追溯到四十年前,他的祖父,旃陀羅笈多‧孔雀,來自一個飼養孔雀的家族,出生於較低下的種姓,原本要被婆羅門和剎帝利欺壓到死,然而大秦對健陀羅地區的入侵,卻給了旃陀羅笈多一個機遇。 昊元168年(公元前308年)春末,大秦武王親率約二十萬大軍南下健陀羅,打算在征服這裡後,順勢征服整個印度。 利用印度人從未見識過的火器,大秦人輕鬆佔領了健陀羅,然而就在秦人深入印度腹地,進入熱帶時,可怕的瘧疾來襲了,瘟疫摧毀了大秦的軍隊,大秦的武王也病死,他的死造成了大秦的四分五裂…… 分裂下的大秦,自然無心去管理被征服的藥殺水健陀羅地區。於是,旃陀羅笈多便率領當地組織了一支軍隊,擊敗了西北印度的秦人的守軍,並宣佈了印度人的自由,之後,他就以健陀羅為基地,利用秦人敗退時遺落的武器,日益強大起來,被人稱之為「月護王」。 月護王的野心沒有僅限於健陀羅,之後他率軍進抵摩揭陀國的首都華氏城,一舉推翻了難陀王的統治,掌握了政權,然後,建立了以他姓氏命名的王朝:孔雀王朝! 旃陀羅笈多為孔雀王朝的建立打下了根基,取代了摩揭陀國,成為印度最強大的國家。但他本人晚年篤信耆那教,後來拋棄王位出家,終於按耆那教的教義逐漸絕食而死。 他出家後,其子賓頭娑羅繼位,被稱之為「適實王」。 適實王在位二十多年,他繼位的時候,大秦國被稱之為」繼業者戰爭「的內戰正如火如荼,共有五人自稱秦王,但這場戰爭最終以有北方五部翕侯支持,更得到了斯基泰王協助的宣太后和她的兒子,秦王趙稷的勝利而告終。 雄霸中亞、西亞的大秦分裂了整整三十年才重新統一,這給了西面的亞歷山大王朝和東南方的印度孔雀王朝機遇。 賓頭娑羅抓住了這個機會,他開始積極地與幾乎將地中海變為內湖的亞歷山大王朝從海上取得聯繫,共同牽制宣太后和秦王趙稷統治下的大秦,一時間,蔥嶺以西,開始了亞歷山大王朝、大秦、孔雀王朝的三足鼎立。對內,賓頭娑羅鎮壓了呾叉始羅地區的起義,保持了孔雀王朝在北印度地區的統治。 阿育王正是從這次鎮壓反叛中得到重視的。 作為賓頭娑羅的兒子,阿育王並不是一個悠閒王子,而是一名天生的戰士。他是一個可怕的獵人,曾經在王室的狩獵場裡,用一柄木棍殺死了一頭兇猛的獅子,並把它的皮剝下來做成披風。由於他勇猛,當呾叉始羅地區發生叛亂時,便被適實王派去做總督,平定騷動,他作風殘暴,專門挑選最兇惡的人設立「人間地獄」,殺死了所有反對孔雀王朝的人。 昊元203年(公元前273年),賓頭娑羅死了,阿育王火速從西北方回到華氏城,一次性殺了99名同父異母的兄弟,才坐穩了王座。 在坐穩王位後,阿育王開始審視他的疆土,他的祖父和父親幾乎統一了整個印度的北部和西部地區,但惟獨東部,原摩揭陀王國以東的地區,卻遲遲沒有納入孔雀王朝的統治之下。 …… 摩揭陀的東邊,在「列國時代」時,本是名為「鴦伽」和「拔祇」的王國,但是在一百年前,一支來自支那,自稱「楚」的民族入侵了那裡,他們佔據了了鴦伽,並在摩揭陀難陀王朝的圍攻下倖存下來,還派遣使者取得了與大秦的聯絡,大秦的宣太后就是楚人的公主。 秦武王入侵印度的那幾年,曾經聯絡過西楚,然而當時西楚正處於名為「楚懷王」的昏君統治下,國內叛亂不斷,這個少數支那人統治數量龐大印度人的小國差點崩潰毀滅,所以沒能給大秦任何幫助支援。 月護王時期,孔雀王朝忙於消化難陀王朝的土地,無暇東顧。 適實王時期,孔雀王朝又忙於抵禦剛剛重新統一的大秦,同樣難以顧及東方。 所以當阿育王繼位後,他發現,那個不起眼的東方小國西楚,竟然已經恢復了穩定,還不斷向周圍擴張。 昊元182年(公元前294年),西楚鎮壓了鴦伽印度人的最後一次暴動,屠殺了二十四萬人,他們在鴦伽建立了新的種姓制度,自稱」祝融氏「的黃種楚人,從此凌駕於婆羅門、剎帝利、吠捨、首陀羅的白黑各種之上! 昊元197年(公元前279年),西楚出兵,向北吞併了孔雀王朝的屬國拔祇,水攻其都城,淹死了十多萬人。 昊元203年(公元前273年),也就是阿育王繼位的這一年,西楚再度發兵了,直指孟加拉灣的羯陵伽國。阿育王派人去支援,結果,羯陵伽依然戰敗,被殺死了十三萬人,連同兩萬孔雀王朝派去的支援部隊也全軍覆沒,據說都是被綁住手腳,扔進河裡喂鱷魚的! 阿育王大怒,他開始意識到,西楚,已經成了阻礙他一統印度的心腹大患。 然而他不得不忍耐,因為與此同時,重新統一起來的大秦,也在不斷騷擾孔雀王朝的健陀羅地區,想要重建對藥殺水以西的統治。 阿育王利用健陀羅的炎熱氣候和茂密叢林,阻擋了大秦的進攻,昊元211年(公元前265年),在正式即位後8年,阿育王終於騰出手來去進攻西楚了。 然而,孔雀王朝軍隊進攻西楚的第二次羯陵伽之戰,卻以慘敗而告終…… 在這一次戰爭中,孔雀王朝有10萬人戰死,西楚的軍隊還反過來入侵了孔雀王朝的居樓地區,擄走了十五萬人…… 阿育王震驚無比,這是孔雀王朝建立四十年來從未有過的大敗,然而接下來的五年,簡直成了他的噩夢,西楚的軍隊不斷出擊,每次都會擊敗孔雀王朝的地方守軍,居樓和摩揭陀的土地不斷丟失,終於,在他繼位的第十三年,西楚開始對孔雀王朝發動了總攻! 這一次,他們直接突破了許多要塞,逼近孔雀王朝的首度華氏城! …… 阿育王大驚之下,調集了全國各地總督的軍隊,3萬騎兵、42萬步兵、9000頭戰象匯聚於華氏城,以抵擋西楚的進攻。 此時此刻,坐在戰象的象輿上,殘忍嗜殺的阿育王從未如此緊張過。 雖然他知道楚軍只來了十萬人,但那神出鬼沒的戰術,匪夷所思的戰略,都讓他莫不著頭腦,讓孔雀王朝的軍隊屢戰屢敗,要知道,四十年前的西楚,可還是一片混亂呢! 是那個男人,是他改變了一切麼? 阿育王心裡發虛,自己的這支軍隊,能夠抵擋住他那可怕的進攻麼? 他向自己的前方看去,那裡由步兵組成,步兵是孔雀王朝數目最多的兵種,是軍中支柱。步兵有劍手、弓箭手、矛手,它們各又依其裝備不同被分為重、次重、輕、次輕四類,此時此刻分別列隊站立。其中,槍兵一手持標槍,一手操盾,站在最前端。弓手們則控制了華氏城外制高點,他們在焦躁地調試弓弦,箭枝在腰間晃動。孔雀王朝重視弓箭,其弓箭大且強勁,弓長與持弓者身高相等,射箭時需坐在地上,以腳蹬弓背,方能拉開。 阿育王又看向了自己的左側,那裡是戰車的陣列,車兵由貴族充任,戰車由2馬、3 馬乃至4馬牽引,上面的甲士持弓或矛、標槍作戰。 至於他的右側,則是新興的兵種,騎兵,印度缺馬,9000騎兵已經是上限,兵器是兩支長標槍,其所持之盾較小,其戰馬剛剛借鑒大秦,裝備上了鞍、蹬,這讓他們的戰鬥力提升了不少。 至於阿育王自己的位置,則是中軍象兵所在,像軍為印度的特色兵種,一頭大象配備弓箭手3 人,立於象背的廂中作戰,像倌坐在象頸上,手持刺棒指揮戰象的行動。 在這裡,阿育王可以將戰況盡收眼底,視情形將部隊投入最需要的地方。 哪怕如此,他心裡依舊沒有必勝的信念,畢竟他的敵人過去三十年裡幾乎是百戰百勝的,是他將西楚這個小邦打造成了一個戰爭機器,橫掃了整個印度東部。 阿育王不由握住了脖子上的佛像,祈禱道:「釋迦摩尼在上,倘若這次我能夠獲勝,我將皈依於佛陀,從此以後不再主動發動戰爭,即使不得已的戰爭也將盡量減少傷亡,並且定佛教為國教,為您修建一萬座佛寺……」 然而,就在這時,他聽到了遠方傳來了敵軍的隆隆戰鼓! 咚咚咚咚,鼓聲愈來愈近,潛進阿育王的皮膚之下,令他雙手抽搐。剎那間,敵人已出現在前方數理之外,從丘陵頂端漫山遍野地冒出來,他們躲在盾牌和長矛構成的壁壘之後,整齊劃一地邁步前進。 整支軍隊的顏色,幾乎都是赤色的! 人數有十萬,在行進中卻秩序井然,各色旗幟飄蕩在大軍上空,而最為醒目的,則是一桿火鳳燎原的火紅色大旗! 阿育王嚥了一口唾沫,他知道,那個在過去四年裡連續擊敗他的可怕敵人,就在那西楚王旗之下。 白起,那個號稱「西楚霸王」的男人,他就在那裡! |
番外8 羋月傳(中) 《歷史上真實的羋月(中)》《新鄴女報》昊元2017年4月4日稿羋月是如何幫助兒子登上王位的 上一次說到,昊元169年(公元前307年),秦武王遠征身毒,染上熱帶疾病死去,因為秦武王沒有兒子,王位空懸,導致各地的公子擁兵自重,許多郡縣的波斯人、塞人、身毒人也紛紛反抗,西秦已經走到了瀕臨崩潰的邊緣。這個時候,羋月和她的三個兒子,都被發配到了北方的草原苦寒之地,也就是如今的河中地區,當時被孟、西、白、屠、衛五翕侯控制,除了衛氏是衛鞅之後外,其他四族都是秦國的老公族,他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秦人還在中原的年代。 這五部翕侯的設置,是用來防禦北方遊牧民族斯基泰人的,他們原本地位較高,然而在秦惠文王帶著秦人大部遷入波斯後,五翕侯貴族與將士的待遇遠遠不如去了波斯的秦人。到了秦武王時,甚至被粟特人後來居上,王朝在日益壯大,曾經為此拋頭顱灑熱血的他們卻日益窮困,對此早有不滿,遂在秦武王死後,以反對秦惠文王后羅克珊娜為名悍然起兵。 中原有一句古話,叫做名不正則言不順,五翕侯並沒有自立割據的野心,於是身在河中的羋月便利用她的魅力和機智,一一說服了這五翕侯,讓他們打著扶持秦國社稷的名義,擁戴了羋月的兒子趙稷,在西秦的故都赤谷城立他為新王,這就是後來的秦昭襄王,羋八子則被尊為太后,史稱宣太后。 雖然兒子順利做了王,自己也升級為太后,但這時候在西秦,王已經不值錢了:秦惠文王后羅克珊娜和她的母族粟特人也擁立了一位據說是「秦武王私生子」的嬰兒,佔據了波斯和索格利亞地區。 秦惠文王的弟弟樗裡疾控制了大夏,也自立為王。 季君公子壯控制了巴比倫,自立為王。 秦孝公的兒子公子雍佔據埃蘭地區,亦自立為王。 加上一位在奄蔡地區稱王的庶公子,這個時期西秦的三十六郡,赫然分裂為五個政權,有五個王,所以這場戰爭,又被稱之為「五王之戰」,或是:繼業者戰爭「。 羋月如何打贏這場五王之戰 從昊元168年(公元前306年)開始,西秦的歷史進入一個新的時期,那就是大分裂的戰爭時期。受中原大一統思想的影響,西秦的五王都渴望能夠掃平對手,重新統一這一地區,然而他們真正的對決,直到數年後,才開始相互兼併。 因為五王都在忙於平定內部叛亂,從秦人滅亡波斯帝國為止,他們只在西亞統治了一代人的時間,這是一片民族成分複雜,語言文字各異,信奉的神靈也不盡相同的廣袤土地,不到五十萬的秦人統治者,統治著兩千萬異族,在西秦統治較強者,他們忍氣吞聲,被迫蓄髮易服,如今西秦四分五裂,恰恰是他們起來反抗的時候。 反抗最劇烈的是自稱大流士子孫,阿契美尼德王朝後裔的「大流士四世」,此外還有亞述人、巴比倫人、埃蘭人、奄蔡人、身毒人、塞人此起彼伏的反抗,這些反抗者星星點點,遍佈整個西秦三十六郡。 可惜的是,因為民族不同,他們彼此之間沒有甚麼聯絡,結果就被西秦五王利用手中的火器一一鎮壓。 在其他四王各自境內的叛亂弄得焦頭爛額時,北方的趙稷政權主要面臨的,卻是斯基泰人的入侵。 斯基泰人,在歷史上有不同的名字稱呼,希臘人稱呼他們為西徐亞人,中原稱呼他們為塞人,波斯人稱呼他們為馬薩格泰人,他們自己則多用」斯基泰「作為自己的稱謂。 從昊元前3世紀(公元前6世紀)開始,斯基泰就是中亞和南羅斯草原上的強大部落,波斯帝國的居魯士二世在征伐中亞草原時與他們發生衝突,結果一向戰無不勝的居魯士王和他的波斯軍團,在驍勇善戰的馬薩格泰人面前未贏得半點便宜,不僅波斯軍全軍覆沒,居魯士二世本人也在戰鬥中陣亡了。 在西秦西征的過程中,斯基泰人裡名為」伊塞頓「的部落也曾經是他們的勁敵,秦獻公和秦孝公花了二三十年時間才將中亞草原掃蕩乾淨,設置了五翕侯,修築長城,鎮守北方。 現如今,隨著西秦陷入分裂,曾經被趕走的斯基泰人又回來了,這一次,他們重新凝結成了一個新的部落,號稱引弓之騎兵二十萬,氣勢洶洶地想要奪回河中地區。 這時候,整個河中的五翕侯部隊,不超過十萬人,面對如此勁敵,五翕侯一籌莫展。 眼看新政權就要亡於外族,卻是羋月站了出來。 斯基泰大軍兵臨卑闐城時,羋月派自己的弟弟羋戎前去和談,並送給斯基泰王一樣禮物:一床華麗的波斯大毯子。她效仿傳說中南子見昊高帝時的故事,將自己包裹在這一床大毯子中,在斯基泰王打開毯子時就出來與他見了面。 這時候的羋月已經年過三十,但因為保養良好,更加美艷驚人,她利用自己的美貌和智慧,把斯基泰王給迷住了,並讓他相信,征服農耕土地對斯基泰人沒有半分好處,不如支持趙稷重新統治西秦,到時候西秦上供給斯基泰的歲幣和糧食將源源不絕,而河中地區,到時候也會割讓給斯基泰。 在羋月的迷惑下,斯基泰王答應了這個提議,他已經沉浸在羋月的溫柔鄉里不能自拔,他甚至很快就拋棄了自己的眾多妻子,專愛羋月一人,甚至還為她舉行了一場盛大的斯基泰婚禮,在月下和馬背上娶她為妻。 於是羋月就有了雙重身份:秦的太后,以及斯基泰王的妻子,利用這雙重身份,這個頗有手腕的女子開始著手統一西秦。 昊元173年(公元前301年),當南方的四位秦王終於掃清了自家的門前雪,開始覬覦鄰近政權的土地時,他們才赫然發現,原來在五王裡最為弱小的羋八子和趙稷,卻擁有了一支來自異國的強大僱傭兵斯基泰人。 羋月以自己的身體,以及趙稷尊斯基泰王為父,自稱」兒臣「的屈辱為代價,獲得了強援,在之後二十多年裡,陸續收服、掃平了其他四王,重新統一了西秦。 昊元198年(公元前276年),隨著秦王趙稷的軍隊開入巴比倫,最後一個分裂政權也宣告滅亡,在經歷了三十年的分裂戰爭後,西秦終於重新恢復統一。 對於西秦的統一,作為政權的實際控制著,羋月做出的一系列決定居功至偉,但她也因此在後世引發了巨大的爭議,而西秦的史官們,也在後來極力掩蓋這段宣太后嫁給斯基泰蠻人,秦昭襄王曾經自稱兒臣的屈辱歷史…… 不過羋月的故事尚未結束,那麼,在之後幾年裡,她又為何要狠心殺死作為她第二任丈夫的斯基泰王?電視劇中,羋月年輕時,與西楚霸王白起的」初戀「又是真是假呢? 敬請收看《歷史上真實的羋月(下)》 |
番外7 羋月傳(上) PS:首先,本篇雖是腦洞,但也是致敬《羋月傳》的作者蔣勝男,在文筆和細節上,《羋月傳》的小說真的是戰國文的巔峰之作,當然男頻讀者可能接受不了,此外電視劇不予評論。 其次,七月的新書《戰國明月》已經在起點發佈了,當然主角不是羋月,你們別想多了,也不是之前計劃的齊國,因為那個開篇沒法寫下去……不廢話了,快去收藏了投張推薦票啊!最後,愚人節快樂!…… 《羋月傳——歷史上真實的羋月(上)》 《新鄴女報》昊元2017年3月31日稿 昨晚,年初備受期待的歷史大劇《羋月傳》終於在秦京衛視揭開面紗,與張曉龍執導的另一部女性宮斗大劇《南子傳》類似,《羋月傳》也是以歷史上真實存在的西秦宣太后為原型。在採訪中張曉龍也介紹說,該劇除了宮鬥,更多的是對羋月這個人物以及與她存在關係的人物進行解讀。歷史上真實的羋月是甚麼樣的?這位在西秦歷史上至關重要的太后有著怎樣波瀾壯闊的一生?她的感情生活是否如劇中一樣?昨日記者採訪了相關歷史學者,來揭秘這位神秘女性的一生。 1.羋月並非楚國公主 在昨晚首播的劇情中,羋月是西楚威公寵愛的庶出小女兒,一出生就被認為是「恆河女神的化身」。 這一點,是電視劇的誇張,對於羋月早期經歷,史書記載不詳,真實的羋月並不是楚國公主,她更有可能是家境落魄的宗室女。因為羋月的母親曾經改嫁,她有兩個弟弟,姓氏不同,一個叫羋戎,一個叫魏冉。《秦記‧阿蘭侯列傳》中的阿蘭侯指的就是魏冉。 但這種演繹也有一定合理性。因為西楚沿著蜀——身毒道進入身毒東部的鴦伽後,以不到十萬的楚人統治著一百多萬的身毒人,所以在人種、風俗習慣、信仰上都難以避免的當地化了,開始信奉婆羅門教,並將昊天加進了婆羅門三大天神之中,取代了大梵天的位置加以供奉。 至今,在鴦伽當地仍有這樣的傳說,說羋月是在恆河三角洲的恆河女神廟中出生的,她注定要回到他出生的地方——冰雪皚皚的西北方高原去,也就是西秦。昊元151年(公元前325年),長大後的羋月,果然作為嫡公主羋姝的陪嫁媵侍遠嫁秦國。 2.羋月在西秦後宮等級較低 眾所周知,羋月之所以會嫁到西秦,是因為當時西秦強大,滅亡了阿契美尼德王朝,佔據了從兩河到大夏、大宛的龐大地域,是一個北方強國。而西楚則剛在身毒立足不久,又沒有火器,常飽受難陀王朝的進攻,於是就在秦使者張儀的斡旋下,想通過與西秦的和親,秦楚再度聯合,夾擊難陀王朝。 這一設想,最初並沒有能夠實現,因為這場和親之後長達十多年的時間裡,西秦都在不斷的叛亂和平叛中度過,作為外來的華夏拓殖者,秦人和楚人的處境類似,也以不到三十萬的秦人,統治者一千多萬的波斯人、塞人、埃蘭人、亞述人。秦惠文王之所以無法向西繼續開疆拓土,甘願與亞歷山大王朝平分波斯疆土,就是出於這種考慮。為了穩定疆域,秦惠文王趙駟甚至不得不與索格利亞地區勢力強大的粟特貴族之女羅克珊娜成婚,以她作為王后,以羅克珊娜的兒子趙蕩為太子,而羋姝、羋月等楚人身份較低。 在《史記.西秦世家》以及《秦記‧宣太后本紀》中,曾有對羋月的記載:「昭王母故號為羋八子,及昭王即位,羋八子號為宣太后。」 羋月為甚麼被稱「羋八子」?據記載,西秦繼承了中原地區春秋時代的制度,後宮分八級:王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八子」是其中地位較低的等級。羋月進入西秦後宮,生了三個孩子,但是直到秦惠文王去世時,她也始終位居人下。3.羋月曾一度帶著兒子流亡 秦惠文王最大的歷史功績,就是讓華夏之輝照到了波斯和兩河,更為難得可貴的是,他抑制住了自己的擴張慾望,花了十多年時間讓秦人在新征服的土地上站穩了腳跟。 昊元165年(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他和羅克珊娜的兒子秦武王趙蕩繼位。 從這時候起,羋月母子們的命運就開始急轉直下。因為受羅克珊娜影響,粟特人開始在西秦宮廷裡當權,儼然有凌駕於秦人之上的趨勢。在一些傳聞裡,秦武王甚至跟隨羅克珊娜轉信拜火教。 在這種背景下,西楚來的羋月自然更不受重視了,她和她的三個兒子被送到了位於中亞邊塞的西秦北面官處,只有一座邊塞小城作為封地。 不過無心插柳柳成蔭,秦武王的繼位,反倒讓之前遲遲未能實現的秦楚夾擊難陀王朝實現了。 與穩重的秦惠文王不同,年輕秦武王是激進而衝動的,他繼位才一年,就決心征服身毒。 昊元168年(公元前308年)春末,秦武王親率約二十萬大軍開始了征服身毒的征程。身毒的北部是波斯勢力曾經到過的健陀羅,他們知道秦人厲害,沿途所經大部分城鎮或歸降,或佔領。 此後,在難陀王朝前來阻擊秦軍的藥殺水會戰裡,在秦人的鐵騎與火槍、長矛、大炮的無敵方陣衝擊下,難陀王朝的象兵一潰千里,此戰之後,西秦佔領了整個藥殺水流域。 然而秦武王並不滿足,他認為難陀王朝已經不堪一擊了,於是就派人去聯絡西楚,準備朝難陀王朝的首都華氏城進發。 然而就在秦人深入身毒腹地,進入熱帶時,可怕的瘧疾來襲了…… 秦人和軍隊裡的波斯人、大夏人、粟特人習慣了波斯和大夏這些高原地帶的清涼氣候,對身毒的炎熱天氣猝不及防,結果在蚊蟲的肆虐下,二十萬人病倒了一大半,上吐下瀉,戰鬥力被削弱到了極致。連秦武王自己也生了惡疾,於是秦人只能撤軍。 在回到大夏時,秦武王已經病入膏肓,甚至連從昊朝請來第十七代醫扁鵲都治不好他。 昊元169年(公元前307年),才二十出頭的秦武王趙蕩病死,他的死,使得剛剛在西亞和中亞站穩腳跟的西秦發生了劇烈動盪。 因為秦武王沒有兒子,王位空懸,於是秦惠文王的其他公子紛紛擁兵自重,西秦分裂成了幾個部分:秦惠文王弟弟樗裡疾控制的大夏,秦惠文王后羅克珊娜控制的波斯、索格利亞,季君公子壯控制的巴比倫,北方五翕侯控制的草原地帶。 西秦四分五裂,自然無心去管理被征服的藥殺水健陀羅地區。於是,摩揭陀國一名出身剎帝利貴族,名叫旃陀羅笈多的青年,率領當地人民揭竿而起,組織了一支軍隊,擊敗了西北身毒的秦人的部隊,並宣佈了身毒人的自由,之後,他就以健陀羅為基地,建立了身毒孔雀王朝。 這個時候,羋月又在哪裡呢?翻閱歷史,似乎找到了答案,這個時候的羋月,就在北方的秦人故地,五部翕侯處! 那麼,這場被稱為「繼業者戰爭」的西秦內戰,最後是誰獲得了勝利呢?羋月又是怎樣以一個弱者的身份,將兒子趙稷推上王位,繼承西秦,並重新統一振興西秦的呢? 而這場中國之外的紛爭,西秦、西楚、孔雀王朝、亞歷山大王朝,誰將是最終的獲益者呢?羋月又是如何和她的第二個男人,斯基泰王相識相愛的呢?這場愛戀又會走向怎樣的結局?敬請收看《羋月傳——歷史上真實的羋月(下)》 PS:番外還有幾篇,不過更新會暫停,畢竟七月精力有限。要不我們來做一場交易吧,新書《戰國明月》的推薦票每滿五千張,我就更一篇老書番外,何如?O(∩_∩)O~ 本帖最後由 kelvin12354 於 2017-4-1 21:06 編輯 |
番外6 《史記.西楚世家(中)》白話譯文 PS:下一次番外在31號,另外,七月的新書《戰國明月》4月1號在起點發佈 昊元前1年(公元前476年) 白勝在郢都江漢之濱屠殺楚國縣公貴族數百人後,就帶著樓船兵卒、惡少年八九千人,渡過大江南下,本想要去長沙,卻被楚國的江南縣公阻礙,於是便向西進入沅水,沿著河流往上遊走。 當時在沅水一帶,被楚人稱之為黔中,黔中有百濮雜居,濮人是南蠻的一種,最初在楚國西南。楚國的先君楚忿冒時與濮交戰,到了楚武王時於是始開濮地而有之,於是濮人就跑到了江南沅湘之地。他們沒有君長,各自在山林水邊以邑落相聚,多達成百上千個部落,隨意才被稱之為百濮。 昊元元年(公元前475年),白勝在黔中征伐百濮,每到一個部落,都將男人殺得一個不剩,擄掠女人為奴婢,並爭奪當地的牲畜為食。百濮群起而攻之,白勝在黔中難以立足,這時候楚國已經平息了內亂,葉公不斷派人來搜索白勝蹤跡,於是白勝只能帶著部屬繼續向西遁逃,進入了夜郎之地。 這時候是昊元3年(公元前473年),因夜郎山水險阻,白勝難以攻破,只能繞道且蘭,往西到了滇池。 滇池方圓三百里,旁邊都是平地,肥沃富饒的地方有幾千里,靠水邊居住著僰人,又號滇僰。滇僰是僚人的旁支,頭梳椎髻,耕種田地,有聚居在一起的城鎮和村落,喜歡殺人祭拜銅鼓。 滇僰與北面來的騎馬氐羌作戰不休,便求助於白勝,白勝打敗了氐羌,將他們趕走後,卻又在滇僰歡迎自己的慶功宴會上,把滇僰的各部君長統統用弩機殺死!然後派軍隊以威勢平定了整個滇池附近,讓它歸屬於自己。 昊元5年(公元前471年),白勝已經征服了附近的滇僰同族勞洸、靡莫,便正式在滇池稱王,重建楚地的旗幟服章、禮樂,國號西楚。 西楚最初的疆域,不過是滇池旁三百里。當時西楚周圍,全是其他部族,數以百計。從滇往東,有夜郎、且蘭,從滇以北,有邛都,以上幾個,大抵屬於僚人。和滇僰一樣,頭梳椎髻,耕種田地,有聚居在一起的城鎮和村落。 除了這些城郭部族外,滇的西面還有嶲人和昆明人,嶲和昆明的北邊,是筰人和冉駹,以上幾個,大抵屬於氐羌。這些夷人都把頭髮結成辮子,隨著放牧的牲畜到處遷徙,沒有固定的居住之地,也沒有長帥,他們活動的地方有幾千里之廣,都在皇昊蜀郡西南,故稱之為西南夷。 昊元16(公元前460年),白勝向東擊破夜郎,迫使夜郎君臣服於西楚,遂稱霸西南夷。 昊元21年(公元前455年),白勝死,他得到的謚號是西楚閔王,他死後,與滇僰所生的幼子白職繼位。 昊元23年(公元前453年),高皇帝已得到巴蜀兩地的歸附,便在嘉陵江建立了樓船水師,然後攜帶糧秣數百萬石,配合陸軍討伐楚國。楚惠公不敵,大敗。第一戰,鄢郢陷落,第二盞,楚國的祖墳所在夷陵被燒,第三戰,楚惠公與令尹鍾子期南逃江夏、長沙,聯絡越國,負隅頑抗。 昊元24年(公元前452年),高皇帝命令太子帥軍二十萬,號稱八十萬,南下平江東江南,於赤壁擊敗了楚越五萬聯軍,楚惠公戰死,鍾子期遁逃,南方從此平定,太子於楚國江南故地設置長沙、黔中二郡,然後班師回朝。 楚國雖然滅亡了,但仍有數萬楚人向西逃亡,進入夜郎、且蘭等地,被西楚接納。 昊元68年(公元前408年),白職死,謚號西楚簡王,他的兒子,西楚聲王即位。 這時候,西楚已經日益強盛,成為西南一大邦,又擊破昆明夷,奪得西洱河周邊兩百里之地,自此以後開始稱霸西南夷,城郭農田比鄰相望,人口數十萬,可以出兵卒五六萬。 但是好景不長,等到昊元72年(公元前403年)時,昊朝的孝武帝在位時,就越過大渡河,開始招撫西南夷,又派人南下逼迫西楚去王號,西楚不從,於是孝武帝就派遣數萬大軍來討伐,從巴符關進入夜郎。 夜郎人不甘心被西楚統治,於是就投降了昊軍,孝武帝把夜郎改設為犍為郡,又在蜀郡以南開闢了五尺道,再派大軍一萬,與夜郎一起夾攻西楚,西楚不敵,就放棄了滇池,帶著十幾萬人逃到了西洱河。 昊元73年(公元前402年),西楚聲王死,他的兒子繼位,不敢再自稱為王,就去掉王號,這就是西楚悼公。 當時孝武帝在滇池建立了雲南郡,還想要繼續討伐西楚,於是西楚悼公只能帶著十萬人繼續西竄,進入哀牢夷之地,然後就不知所蹤了。 …… 等過了七十年,昊元147年(公元前329年),西秦的使者張儀奉命去身毒出使。 身毒在西秦大夏郡的南邊,昊朝蜀郡和永昌郡的西邊,地方萬里,最初有十六國並存,其中以摩揭陀最大,摩揭陀難陀王一統強伽河(恆河)諸國。而西北面的健陀羅曾經臣服於波斯,在波斯覆滅後又獨立了。 張儀在健陀羅看到了蜀郡出產的蜀錦和邛都的竹杖,這些都是昊朝的物產,而且西秦從未販賣到身毒過。於是張儀讓人詢問這些東西的來歷,健陀羅人回答他說:「這些都是從強伽河下游販賣來的,在摩揭陀的東邊有一個新國家,叫做楚。」 直到這時候,張儀才知道,原來被認為七十年前已經滅亡的楚人,已經遷徙到了身毒的東邊,並且重建了國家。 於是張儀就繼續深入身毒,去尋找楚人,三年後終於找到了西遷後的西楚。 原來,早在昊元107年(公元前369年),西楚悼公的孫子,西楚宣公帶著楚人抵達身毒以東,名為「鴦伽」(孟加拉)的邦國附近,請求得到庇護。鴦伽的國王想要搶劫這些楚人,把他們作為奴隸,沒想到卻被只剩下幾萬的楚人大敗,連國都都被奪走了。 於是西楚宣公就在鴦伽國重建西楚,並維持了身毒到永昌郡再到蜀郡的「蜀——身毒道」,通過販賣昊朝的絲綢瓷器,積蓄財力。 昊元150年(公元前326年),當張儀到達鴦伽城時,西楚宣公已死,這時候是他的兒子,西楚威公在位。當時西楚因為與周邊各國信仰不同,引發了身毒人的恐慌,正在被臨近的摩揭陀圍攻。 摩揭陀難陀王勢大,有象兵三千,兵卒數十萬,西楚兵少,又無火器,難以抵禦,於是西楚威公賄賂張儀,請求張儀為西楚解困。 這時候,西秦已經大敗波斯,佔領了兩河,勢力正盛,昊朝的皇帝也封趙駟為王。而西秦的大夏郡和卑路支郡,都臨近身毒諸國,秦惠文王也有經營身毒之意。 張儀認為西楚可以為作為西秦的盟友,一起夾攻摩揭陀,就建議西楚威公與西秦和親。 於是昊元151年(公元前325年),在張儀的護送下,西楚威公將他的愛女羋姝嫁到了西秦,做了秦惠文王趙駟的嬪妃。 在羋姝的陪嫁媵妾裡,還有一個名叫「羋月」的西楚宗室女子…… 本帖最後由 kelvin12354 於 2017-3-31 12:36 編輯 |
番外5《亞歷山大,去征服另一半世界吧》 《見字如面》第二期,昊元2017年3月27日。 主持人:「用書信打開歷史,親愛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見字如面》,我是北燕衛視的主持人小翟,首先給大家介紹兩位我們今天的拆信嘉賓,一位是來自秦京大學中文系的許教授,另一位是鄴城大學文學院的楊教授,歡迎您們。」 「上一期的《見字如面》欄目播出之後,大家的反響非常的棒。其實不管是私人信件也好,公開信件也好,真的是把我們帶回到了一段無比真實又生動的歷史中,兩位印象最深的信件是哪一個呢?」 許教授:「我印象最深的,是趙無恤的那封信,昊高帝趙無恤在彌留之際,給他第一位皇后樂靈子寫了一封信。不光是因為寫信的人是中國第一位皇帝,創建了第一個大一統皇朝,而且還是一個千年皇朝,對世界影響很大。同時,這也是一封寄往黃泉的信,已經是一個老人的趙無恤,在信裡細數了他的懊悔和遺憾。我聽完之後才發現,原來這位皇帝身上,也有最普通的人情。」 楊教授:「我也是,或許是因為是女性的緣故,聽完以後不免心有慼慼,對趙無恤和樂皇后的關係,只想到的一個詞,那就是『人生若只如初見』。」 主持人:「帝王也有人情,的確是這樣,其實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第一封信,也是一位帝王寫的,就是征服了波斯,將巴比倫城改名秦京的秦惠文王。而收信人則是另一位帝王,那就是奠定了歐洲歷史的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對這兩位人物,兩位教授有沒有甚麼看法。」 許教授:「如果大秦還在,我也算一個秦人。秦惠文王趙駟,首先他是一個出類拔萃的帝王,當時的情況是,秦國經過秦獻公的遊牧化西遷,秦孝公對中亞的征服和重新定居,恢復華夏衣冠,已經是蔥嶺以西數一數二的強國。而這時候,與秦相鄰的波斯帝國,卻在日益衰落。於是秦惠文王就想征服波斯,昊元142年(公元前334年)春,他帶著十萬軍隊出發了。因為擁有衛鞅從昊朝帶去的火藥和大炮技術,秦人很容易就打進了波斯高原,不過就在這時候,他發現,覬覦波斯的,不止他一個人。」 楊教授:「秦惠文王的這個競爭對手,就是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馬其頓是希臘的一個北方城邦,在斯巴達,雅典,底比斯陸續衰落後,馬其頓卻強大了起來。在亞歷山大的父親腓力二世時,馬其頓已經是全希臘的霸主,不過腓力二世卻突然遭到刺殺,20歲的亞歷山大繼位,成了馬其頓國王,他立刻開始鎮壓希臘各城邦的反抗,徹底統一了整個希臘。」 「同樣是昊元142年(公元前334年)春,以波斯人刺殺了父親,並且要解放小亞細亞希臘城邦為名,亞歷山大帶著不到5萬人的軍隊,渡過達達尼爾海峽,進攻波斯帝國。」 許教授:「有趣的是,趙駟和亞歷山大,這兩位一東一西的國王,他們不但同一年開始出征波斯,細細算起來,他們也是同一年出生,還曾經拜過同一位老師,也就是希臘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亞里士多德先受菲力二世之托,教導過亞歷山大,等到他帶著一些弟子去東方遊歷時,就到了秦國的都城藍氏城,教過當時還是秦國太子的趙駟波斯語、數學、自然科學。可以說,這是一對素未謀面的同門師兄弟。」 「最開始時,這對師兄弟面對的是同一個敵人,擁有號稱百萬大軍的波斯帝國,他們同一年出兵,很可能是事先約好的。」 「亞歷山大因為出發的更早些,最先遇到了波斯的軍隊,在格拉尼庫斯戰役裡,他獲得了首勝,佔領了小亞細亞,隨後向敘利亞北部挺進。途中,波斯皇帝大流士御駕親征,從腹地徵調大軍去迎敵秦國也對波斯有很大威脅,但是大流士二世決定先解決看上去更弱的亞歷山大。然而伊蘇斯戰役裡,亞歷山大以少勝多,打敗了大流士二世。」 「亞歷山大沒有窮追,而是回身繼續向南征服地中海沿岸港口,從推羅城進入埃及。接著亞歷山大在埃及停留一段時間,讓軍隊稍有喘息之機,並建立今天埃及著名的港口城市亞歷山大。在那裡,亞歷山大被譽為法老,稱之為太陽神阿蒙之子。經過在埃及的修整後,他才率軍返回亞洲,向波斯腹地進發,和大流士作最後清算。」 「不過這時候,亞歷山大發現,波斯已經滅亡了,攔在他面前的敵人,是扛著玄鳥黑旗的秦軍。」 主持人:「當時亞歷山大一定很驚訝吧。」 楊教授:「是的,他沒想到秦國的軍隊戰鬥力這麼強,這麼快就擊潰了波斯主力。在昊元145年(公元前331年)的波斯波利斯戰役中,號稱百萬的波斯軍隊與十萬秦軍對峙,雖然波斯人在戰前做好了充足準備,卻在秦人大炮的轟擊下潰敗,大流士三世也在戰役裡被殺死,秦惠文王進入巴比倫城,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滅亡。」 主持人:「所以這時候,原本是軍事同盟的亞歷山大和秦惠文王反而成敵人了。」 許教授:「沒錯,亞歷山大派使者去巴比倫,想按照之前所說的,和秦國瓜分波斯,其中兩河地區的歸屬引發了爭議。」 「認為自己兵力強大的亞歷山大進軍巴比倫,沒想到卻在巴比倫以北的高加米拉慘敗。雖然馬其頓希臘人擁有西方世界無敵的重步兵方陣,還有戰力不俗的夥伴騎兵,然而面對秦人的青銅炮,還有夾用火槍的長矛大方陣,還有裝備了馬鐙和馬鞍的突騎兵,馬其頓人沒有勝算,甚至連這支偏師的統帥,亞歷山大的愛將托勒密也被俘虜,馬其頓人只好撤出兩河地區。」 楊教授:「秦惠文王雖然在戰場上贏了,可這時候的秦人人口只有不到三十萬,卻要統治中亞和西亞的兩千萬波斯人、塞人、阿蘭人、埃蘭人,各地都有反抗出現。面臨這種情況,秦惠文王很清楚自己首先要鞏固統治,他也不想追擊亞歷山大,他雖然只有25歲,但比亞歷山大要成熟很多,所以他就給亞歷山大寫了一封信。」 許教授:「這封信,可以說是古典時代沒落之際,軸心時代到來之時,兩個帝王的對話,同時也是今天世界格局演變的一個伊始。」 主持人:「所以許教授才強烈推薦這封信給欄目組,政治煙雲過去了,文章卻留了下來。」 楊教授:「不過可惜的是,因為當時秦國的史官制度還不完善,這封信的中文文本沒能保存下來,已經散失。現在這封信,是根據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宮廷檔案的希臘文版本翻譯過來的,所以跟現代的白話文很接近。」 主持人:「說了這麼多,我們也很好奇秦惠文王作為一個驕傲的勝利者,會給自己的師兄和競爭對手亞歷山大說些甚麼話呢?接下來,有請這封信的演繹者,張涵予!」 ……觀眾掌聲…… 張涵予:「這封信的題目是《亞歷山大,去征服另一半世界吧》,秦惠文王趙駟,寫給亞歷山大的信,昊元146年(公元前330年)。」 「亞歷山大,你好,雖然素未謀面,但你的名字,我已經聽說很多次了。」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老師,亞里士多德,他在藍氏城的時候,教導我希臘的哲學、邏輯學、數學,這讓我意識到,原來除了華夏之外,世界上也不全然是野蠻人,至少在我看來,你們希臘人,要比波斯人文明許多。」 「亞里士多德最早跟我說過關於你的事跡。他說,你和我同一年出生,天資聰明,從幼年起就酷愛詩歌,尤其是《荷馬史詩》,鍾情於阿喀琉斯和海格力斯的傳說。沒錯,亞里士多德翻譯出了這史詩的篆字譯文,我也讀過他們的事跡。不過這些所謂的希臘英雄比起我華夏的先輩,遠遠不如,也許有機會的話,你可以來我的王庭做客,聽一聽誇父逐日、刑天舞干戚的故事。」 「這之後,從你的愛將托勒密那裡,我又聽說了另一些關於你的事。」 「托勒密說,你非常聰明,非常勇敢,對於榮譽和危險非常熱心,對於宗教非常謹慎。你最善於選擇正確的行動路線,不管情況是如何的模糊,你的猜想總常常是正確的,對於如何集中一隻軍隊和如何裝備它,都十分在行。而尤其善於提高部隊的精神,使他們產生新希望。憑著你的大無畏精神,剷除他們腦海中一切害怕危險的觀念。對於一切在不確定環境中所應做的事情,你都是以最大的果敢精神行之,你最善於作出預測和把握敵情,不讓任何人有時間患得患失。正是因為這些特質,在這幾年的奮戰中,你從未打過一次敗仗。」 「可是,亞歷山大,在高拉米加,你卻輸了。不管你在統一希臘時是多麼所向無敵,也不管你的士兵在格拉尼庫斯和伊蘇斯多麼神勇,但是在高加米拉,你就是失敗者。你那些穿著銅盔甲的重步兵,在我猛烈的炮火下被撕裂成碎片,看似無敵的長矛和盾牌,也敵不過我大秦勁弩的射擊。在強秦面前,你那些能讓戰爭走向勝利的特質,沒有起到半分作用!」 「你的士兵大多數死了,剩下的投降,最後連托勒密也向我屈膝,於是我便讓他替我送給你這封信。」 「首先,讓我告訴你我的夢想是甚麼,我想奪取萬王之王的稱號,把反對我的敵人斬盡殺絕,放縱秦人搶奪他們所有的財產,看著他們親屬痛哭流淚,騎他們的馬,**他們的妻子和女兒……」 「亞歷山大,你覺得我殘暴麼?但這只是對待野蠻人如此,其實,我也有一顆高尚的仁慈之心,我願意與世界上一切文明的種族和國度共享新的時代,這其中也包括希臘人,是的,即使到了現在,我也並不覺得你是我的敵人。」 「反過來,讓我們來看看你的夢想。托勒密說,你的夢想是征服,征服世界!而當你征服到天涯時,你便會回轉,去征服另一半的世界。」 「但是現在,我可以明確無誤地告訴你,我已經贏得了巴比倫,贏得了波斯波利斯,統治著從蔥嶺到奄蔡的萬里疆土。伊蘭世界(波斯)和圖蘭世界(遊牧中亞),都已經歸屬於我。東方,已經沒有你的立足之地了!現在,亞歷山大,請當自己已到達天涯了罷,掉轉頭,去征服另一半的世界吧!」 「小亞細亞和埃及,可以暫時留給你,但是不要再來東方,管好你的雙腳,不要再踏上兩河的土地,不要讓亞里士多德留給我的好印象消耗殆盡。否則,希臘人又將面臨大軍的討伐,這一次,強秦可不像波斯人那樣好打發!」 「言盡於此,我是秦國的王,伊蘭和圖蘭的萬王之王,向你,馬其頓和希臘人的王問好。當然,作為我親愛的師兄,你也可以稱呼我的希臘名,這還是亞里士多德為我取的,nicholas,來源於你們希臘的神話,意思是勝利的人,多麼名符其實啊,不是麼?」 「最後,請接受那些波斯宮婢作為禮物吧,望身體安康,一切無恙,你的尼古拉斯趙駟。」 張涵予:「謝謝大家。」 ……掌聲,經久不息的掌聲…… ps:沒錯,就是安利《見字如面》的,這節目很不錯,主題曲超級好聽,演繹者最喜歡張涵予和蔣勤勤,不過我討厭楊雨,老搶話……下一期番外在29號 |
番外4 衛先生真乃秦國大救星 PS:番外就圖一個好玩,不要跟七月談邏輯,也不要在意一些歷史人物為甚麼還會出現。 …… 昊元120年(公元前356年),距離中原萬里之遙的河中草原,秋霜白露,草木枯黃。 位於錫爾河、阿姆河流域的河中地區,是波斯帝國統治的邊緣地帶,原本有一系列東伊朗語系的塞人建立的小國,如康居等等,這片地區在古波斯神話中,屬於農耕的「伊蘭」世界(波斯帝國本身)與遊牧的「圖蘭」(斯基泰人、馬薩格泰人)世界對峙的中間區域。然而,現如今,在波斯人和斯基泰人對峙兩百年後,一支外來的力量插入了這裡。 潺潺流淌的錫爾河畔,聳立著數以千計的圓頂土屋、帳篷,再往外,高籬環繞,草木枯榮的寬闊馬場上奔跑著無數良駒、牛羊,這就是西秦的夏都卑闐城,一座沒有城牆沒有邊界的「城市」。秦人和他們的塞種奴隸正在簡陋的柵欄和帳篷間忙碌著,準備進行一年一次的回遷儀式。每逢秋天,他們就會從河中地區的夏都回到熱海附近的冬都赤谷城去,好讓剛剛產仔的牲畜越冬。 位於這座「城市」最高點的,是秦君的宮殿,說是宮殿,但過去三十年間,已經習慣遊牧生活的秦人為了方便遷徙,只建造了一個寬敞的木頭架子,屋頂是一塊絲織的大帷幕,掛起可擋霎時風雨,收下能迎無盡長空。 宮殿頂端的絲織帷幕今晚已被捲起,石砌火盆裡,烈焰高高騰躍,空氣中充滿烤肉和發酵的馬奶酒味道。低矮的桌上擺滿菜餚,還有大塊大塊的肉,衣著暴露的塞種、月氏女人靈動舞躍、穿梭其間。 秦君趙渠梁坐在最高處,他一改過去的胡服辮發形象,穿上了一身中原地區的華美服章,他梳著髮髻,戴著冠冕,正親熱地在金帳中,與一位遠道而來的客人攀談。 「前日我胡服箕坐而見,實在是太過無禮,西域鄙陋之俗,還望衛先生勿怪。」 名為「衛鞅」的中原士人笑道:「豈敢,秦獻公改易秦國的章服制度,也是為了讓秦人適應茫茫大漠和雪山草原的環境,入鄉隨俗而順俗制宜,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禮儀,這是為了利民強國,只要能強國存族,還有甚麼是不能做的?」 「衛先生所言,正是渠梁想說的!」 趙渠梁激動地站起身,移席到衛鞅對面,對他說道:「不瞞衛先生,七年前,公父彌留之際,曾經將我和長兄公子虔從外面召了回來,問了吾等一個問題……」 …… 回憶起那一日的情形,趙渠梁只覺得就在昨日。 當時,白髮蒼蒼的秦獻公讓兩個兒子跪在床前,說「汝等出赤谷城東望,看到了甚麼?」 公子虔和趙渠梁說,他們看到了高聳入雲的蔥嶺…… 秦獻公又說,「我秦國的出路,就在蔥嶺之上,汝等知道是甚麼麼?」 公子虔性格剛烈,他搶先回答,說秦國未來要繼續做一個遊牧的行國,縱橫蔥嶺東西,天山南北,與昊朝爭奪西域。而趙渠梁覺得,蔥嶺未來將是秦人和昊朝的天然屏障,只要昊朝不越過蔥嶺向西擴張,秦人也不要東出,而應該向西方拓展。 「於是,公父就選擇了我作為秦君……」遙想當年,趙渠梁感慨萬千。 「秦君的看法是對的。」 衛鞅笑道:「以昊朝現在的情形,能羈縻西域南北諸道城邦已經是極限,想要越過蔥嶺以西,除非孝武帝再世,否則沒有哪個昊朝皇帝會做此徒勞無功之事。」 昊朝自從建立以來,已經經歷了六代人,各有拓展。昊高帝趙無恤自不必說,先是橫掃中原,晚年又破楚逐越,一統天下,堪稱千古一帝。 他的兒子,昊孝文帝趙偃在位時,曾東征陳氏朝鮮,想將這個小國抹除,遭到挫折後開始變得保守,勤修內政,倒也治理得九州同風,讓昊朝的統治徹底穩固下來。鑒於第一次東征朝鮮失敗,孝文帝先把韓氏膠東國遷到半島南部,稱韓國,又遷燕國到遼東,利用這兩國不斷擠壓朝鮮,最終導致了田氏朝鮮的覆滅,田氏最後一支後人逃到了鯨海對面的蝦夷地。如今一甲子過去了,田氏已有了起色,與昊高帝之子子商帶著那三千男女建立的小國「出雲國」一起,成為扶桑島上唯二的文明城邦。 到第三代皇帝昊孝武帝趙徹在位時,仗著孝文皇帝的積蓄,就開始折騰了,他北定草原,南伐百越,又通過蜀郡派兵南下,開西南夷,將在滇池建國的白氏西楚打跑。西楚小國西遷到了西洱河、哀牢,然後鑽入深山叢林不知所蹤。而後孝武帝又開科舉,以格物、律法、禮樂三科取士。 孝武帝用兵太久,國內凋敝,導致了他死後昊孝宣帝繼位時,南方長江流域有七侯國作亂。這場大亂在鬼谷子協助下平定,恰逢秦惠公攻隴關,吳起反擊,奪取了涼州。 到了前代皇帝昊惠帝時,在位日短,除了建立西域都護府,派龐涓開西域外,無所作為。 「昊惠帝數年前去世,今帝更是碌碌無為,一心守成,昊朝已過百年,奢靡滋生,連取士也開始**不公了,鞅本是春秋時的衛國公族之後,學格物、律法、禮樂三術,誰料卻因為賄賂不夠,而屢試不第,只能做一小吏。鞅滿腔熱血,無處發揮,中原太平,也無我用武之地,不知秦君處可願意讓鞅施展一番?」 趙渠梁並不嫌棄他在中原混不下去才來西域,能跑到萬里之外尋求建功立業的人,不都是不得意之輩麼?他是想做一番大事的,自然是來者不拒,便笑道: 「先生能獻上中國秘藏百年之久的火藥和青銅炮,光是這一點,就已經是秦國的大功臣,足以獲得百里之地作為封地了!」 …… 衛鞅笑了笑,他可不是空手而來的,他之所以西奔到秦國來,跟他與學宮一批格物學派的士人偷偷用土法造火藥,違反昊朝律法被緝拿脫不開關係。趙渠梁哪管他那些秘方是哪來的,興奮地握拳道:「有了火藥和青銅大炮,我就不擔心打不下大宛西面,波斯人那石頭築成的居魯士城了!」 渠梁繼位七年以來,遵守他在秦獻公面前的承諾,徹底放棄了在蔥嶺以東的領地,做出了不與昊朝競爭的架勢,雙方休兵,甚至還開始了貿易往來,共同瓜分絲綢之路的利潤。 其後,他先向西進軍,收服河中地區的塞人各部落,在錫爾河畔建立了夏都,再驅趕塞人去進攻費爾干納盆地,薩迦人建立的大宛城。 按照他之後的想法,然後便要西大宛為基地,入侵波斯的花剌子模、巴克特裡亞兩個屬邦大郡! 「衛先生可知波斯情形?」 衛鞅道:「曾經在鄴城臨漳學宮讀過昊高帝時,柳下越所寫的《西行記》,以及十年前,一名墨家子弟所寫的《大昊西域記》,都提到過波斯,說其是西方大邦,疆域人口堪比中國,當為西方之天子。但具體情形,鞅就不甚清楚了。」 「大抵不錯,但那柳下越所見的波斯,已經是百年前的舊物了!」 這之後,趙渠梁就說起了波斯帝國的近況。一百年前的希波戰爭耗費了波斯帝國的國力,這個老大帝國江河日下,一天不如一天,先是埃及獨立了,接著,波斯宮廷發生小居魯士和阿塔薛西斯二世的宮廷鬥爭,隨後發展成內戰,希臘僱傭兵也捲入了這場內戰。 一年前,在位時間極長的阿塔薛西斯二世死了,波斯再度動盪不安,各郡總督往往兼任軍事首長,與中央對抗,這正是秦人襲擾其邊郡的大好良機! 在趙渠梁眼裡,不管是巴克特裡亞還是花剌子模,這兩個波斯的郡都是膏腴之地,若秦人能征服那裡,何苦再回蔥嶺以西吃沙子? 他唯一的阻礙,在於秦人拋棄輜重,從瓜州往西跑了幾千里路後,整整兩代人已經徹底遊牧化,在草原上能靠著馬鐙和馬蹄鐵稱雄,然而面對高大厚實的巴克特裡亞邊塞居魯士城,卻有些束手無策,所以過去兩三年間,秦人都是看準時機跑進去搶掠一番後,就只能無奈地退回來,他們無法佔領那裡。 如今有了衛鞅獻上的火藥火炮,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但衛鞅卻不這麼看,他說道:「秦君以為,能馬上取江山,能馬上治江山焉?」 …… 趙渠梁一愣,問道:「此言何意?」衛鞅道:「過去三十年間,秦人在西域天山蔥嶺間遊牧遷徙,打下一座城邑燒殺擄掠就走,當時是為了躲避昊朝追趕,迫不得已。現如今卻不一樣了,敢問秦君,你是繼續做蔥嶺以西的一介流寇,其興也勃,其亡也忽呢?還是想建立一個赫赫大邦,建立一個能夠與昊朝比肩,傳遞十代、幾十代的西方華夏?」 趙渠梁深受震動,避席道:「自然是後者!但渠梁愚鈍,還請先生教我馬下治江山之法。」 衛鞅道:「其實並不難,在中國,商湯、周武、昊高,三者都是逆上造反取天下,奪取後卻順勢懷柔守天下。而當年吳王夫差、楚白公勝,都是因為窮兵黷武而遭致滅亡,昊孝武帝也差點因為如此而導致國家覆滅。文武並用,才是長治久安的方法。」 「所謂的文,就是制度!」 「制度?」 「不錯。」衛鞅指著趙渠梁身上的華服道:「前日秦君穿著胡服,我便一言不發,今日改穿華服,我便滔滔不絕的原因就在於此。要想長治久安,就必先有一套合適的制度,夏朝的時候,周人祖先不窋失官,於是奔於戎狄之間,幾百年來一事無成,直到太王時,重新建立宮室制度,這才有了後來的六百年周朝……」 「秦人的經歷與不窋時的周人何其相似啊,雖然竄入戎狄,秦君現在也以塞人、月氏之長自居,秦人漸染胡俗,肉為食,酪為漿。但畢竟是華夏貴胄,昊天上帝的子孫,古往今來,只聞以夏變夷者,未聞以夷變夏者。如今秦國已在蔥嶺以西站穩腳跟,又征服了薩迦人所居的大宛城,還想向西方、南方的波斯邊郡繼續拓展。這些地區雖然與中原有水土差異,但都是農耕之地,且有自己的文字、神祇。」 「臨漳學宮近來有一種理論,文明高者,必然同化文明低劣者。到了城郭農田里,胡服辮發那一套就不適用了,若不想百年之內,秦人淹沒於胡人塞人的海洋裡,忘了自己的文字衣冠,忘了自己來自何方,秦君就必須更易秦制,恢復華夏禮樂,讓異族變成秦人,而不是秦人變成異族!」 「衛先生真是秦國的大救星啊!」衛鞅的話,正中趙渠梁下懷,他其實是出生在昊朝境內的,跟隨秦獻公西遷時已經記事,也依稀記得中原的繁華文明,心嚮往之,如今也很想讓秦人也建立一個如中國一般的國度…… …… 在接下來的六年間,依靠衛鞅從中原帶來的火藥和大炮,原本在居魯士城前一籌莫展的秦人開始發威,連續攻城略地,也不再搶完就跑,而是步步為營,逐漸吞併了整個波斯的邊郡巴克特裡亞。 昊元126年(公元前350年),在將秦人的大本營從河中草原遷到農耕城郭相望的巴克特裡亞藍氏城後,趙渠梁便請衛鞅為他劃定國策。衛鞅作了《衛君書》24篇,獻給趙渠梁,每奏上一篇,趙渠梁都稱讚叫好。 衛鞅的策略,基本上是為秦人劃定了一條從遊牧行國迅速轉化為農耕**君主國的道路。 首先,採取南北面官制度,在北部的河中、天山以西草原地區,設置北面官,又稱之為五部翕侯制,治宮帳、部族、屬國之政,但各部翕侯的兵權歸於秦君。南面官則治大宛、巴克特裡亞等地,設置郡縣,將城郭裡的波斯人和塞人編戶齊民。秦君也會按照過去三十年的傳統,進行四時巡守,以保證對草原翕侯的控制。 其次,制定法律,這一點倒是不用愁,雖然過去三十年裡,秦人在遊牧遷徙中丟了衣冠,但他們效仿昊朝的法律卻一直保留著。 第三,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因為秦人人口不過二三十萬,其餘七八十萬均是塞人、薩迦人、烏孫人、月氏人、西域胡等,為了防止秦人被同化,便定下了秦人高高在上的「國人」地位,並且要恢復華夏衣冠。 有趙渠梁帶頭,在秦人力恢復衣冠倒是不難,但衛鞅卻不滿足於此。昊元130年(公元前346年),波斯帝國的統治越發衰竭,秦人乘勢攻下了西北面的花剌子模,消滅了波斯人在這裡羸弱的統治,還征服了古國赫瓦裡澤姆。 眼看秦人已經徹底在這片土地站穩腳跟,衛鞅便請求趙渠梁在藍氏城頒布了一道名為《易服令》的法令。 「秦君尊重波斯人、塞人信仰,但所有秦君南面官治下的貴族,百姓,也要遵守秦國的規矩!」 「凡今之後,以一年為限,河中郡、大夏郡、火尋郡(花剌子模)、大宛郡三處城郭里閭,若有再著波斯衣帽、長袍者,是身在本國,而心在波斯。自今以後,犯者俱加重罪!」 在苛刻的秦法下,一年之內,這些被秦人用大炮征服的地方,統統改了服飾,當然,後人也考證說,這是衛鞅和趙渠梁為了讓他們囤積在府庫裡的麻布、葛布能夠賣出去。 過了一年,又一道更加令人不滿的《束髮令》又從藍氏城的秦宮裡發了出來。 「各郡一年內使城郭里閭百姓效仿國人,盡行束髮,遵依者為我國之民,遲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若規避惜發,巧辭爭辯,決不輕貸!」這是一道嚴令,只能執行,不許違抗。在衛鞅看來,被秦人征服的兩百萬波斯人、塞人是否束華夏髮式,絕不僅僅是一個頭發問題,而是一個政治問題!他其實把束髮髻作為的「良民證」使用!同時,也是為了防止不到三十萬的秦人,慢慢湮沒在海量的被統治者中。 這項法令引發了不少人的抗議,但在「束髮則留頭,不束不留頭!」的殘暴口號下,大多波斯人和塞人還是默默遵守了,束髮也比被殺好,最遺憾的,就是各地的理髮師紛紛失業…… 昊元138年(公元前338年),秦國的疆域已達五千里,北至康居,東臨蔥嶺,西抵奄蔡,南至健陀羅,蔚為大邦,成了東西方貿易的樞紐,一些中原學者通過這裡前往波斯希臘,希臘的學者亞里士多德也到過秦國遊歷,還教授了秦國太子駟一些時日的數學和自然科學。 在幾乎征服了整個中亞地區後,趙渠梁去世了,他被尊為秦孝公,而衛鞅也年過六旬,處於彌留之際…… 看著滿屋子穿著中原衣冠的妻妾兒女,其中不乏因為混血而有金髮碧眼高鼻樑的小子。 但衛鞅卻欣慰地說道:「縱然百年之後,秦人已盡為胡容,相貌不似中國。然中原衣冠,章服之美,依舊能傳承下去,老朽和君上想在這蔥嶺以西建立一個西方華夏的想法,也會由後人延續下去……鞅死而無憾矣!」…… 昊元139年(公元前337年),秦孝公和衛鞅死後第二年,也就是秦國的新君趙駟元年。 這一年,阿塔薛西斯三世之子阿勒西斯全家也被謀殺,庸碌無為的亞美尼亞總督被眾人擁立為王,史稱大流士三世。大流士三世在位期間,各個地方總督擁兵自重,中央與地方的矛盾也深刻的激化,波斯帝國東有秦國,西有馬其頓希臘,內憂外患不斷,這個老大帝國已經走到了盡頭…… 又過了三年,昊元142年(公元前334年)春,23歲的秦君趙駟帥十萬之師,帶著大炮、長矛、騎兵組成的新式軍隊,開始向波斯高原進發。 幾乎同一時刻,在愛琴海對岸,同樣是23歲的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也率約3萬步兵、5000騎兵、160艘戰船組成的聯軍,在小亞細亞登陸,東征波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