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新聞吵省籍議題

 關閉
wenshuoo 2007-4-8 23:48:49 發表於 人物訐譙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22 3506
今天我看到三立大話新聞吵本省人在就業及升學上受到歧視
整個比率都比不上外省人 鄭弘儀還拿美國白人黑人就業與升學率差別來做台灣的範本
難道國民黨執政時真的較偏向外省人嗎? 外省人上台大的比率真的就比本省人來的高嗎?
說真的大話新聞講的數據我實在不能茍同 念書強的當然有能力上台大 不太會念書當然上不了台大
這是用膝蓋想也知道的道理 這跟省籍有啥關係?

另外節目來賓也爆料以前台灣各個公職人員考試中 外省人上的機率就比本省人高
這個消息是真是假我是不知道 就算這事是真的好了 但是現在是啥年代了
現在是民進黨執政 管它是什麼省籍 大家都很難找工作了 爆這種過期又可能失真的爛料對我們有啥用

大話新聞主持人及來賓怎麼不罵現在政府?害得經濟搞不好是誰的錯?不敢正視現今該改正的問題 只會爆些挑釁族群的議題

已有(22)人回文

切換到指定樓層
BOBO789456 發表於 2007-4-8 23:51
他們本來就是拿民進黨好處在幫忙護航的媒體

這是民進黨沈富雄說的可不是我說的

這個節目本來就是在操弄族群和挑撥省藉

打著中立的名號其實節目中都是深綠的言論

老實說不過都是一群狗罷了
agio 發表於 2007-4-8 23:53
他說的老早就知了
在念大學時每個人都知
有很多不公平的事像僑生和保障名額等等
雖然現在已經沒那麼誇張了~不過也還沒完全公平
想改卻受制於朝小野大
要改也改不動
18%就是一個例子:sleep:
紫要A片 發表於 2007-4-8 23:56
用腳毛想也知道他根本就是在操弄省籍情結
比率
是要怎麼比
一萬個所謂本省人50個上台大
跟一千個所謂外省人25個上台大
請問誰比率高
當然是所謂外省人高囉
用這種笨蛋才看不出來的爛招來分化族群
可見得這節目已經爛到不行了
可是還是有一大堆三小笨蛋把它當神主牌一樣拜
真是令人感嘆臺灣怎麼那麼多笨蛋呢
katolu 發表於 2007-4-9 00:02
恩...這個族群議題實在是不要拿出來談比較好

大家都住在同一塊土地上,何必要分的那麼清楚呢?

升學是看個人實力拉!跟省籍沒瓜葛,別混為一談
jo6cl4 發表於 2007-4-9 00:02
對啊
民進黨的最喜歡自己說了算

說自己最愛呆完別人就不愛呆完
說自己中立別人就不中立

媽的話都你自己說了算喔
腦殘的綠色走狗一隻!! (只罵他一個人,諸位黨工請勿對號入座)
紫要A片 發表於 2007-4-9 00:04
原帖由 agio 於 2007-4-8 23:53 發表
他說的老早就知了
在念大學時每個人都知
有很多不公平的事像僑生和保障名額等等
雖然現在已經沒那麼誇張了~不過也還沒完全公平
想改卻受制於朝小野大
要改也改不動
18%就是一個例子:sleep:


請問一下哪些人有想保障名額
你列舉出來吧
有哪一條是外省人加分的啊

考過試的人都知道你根本就是順著大話新聞在隨便說說嘛
只要能達到分裂族群的效果
說啥都嘛是可以的
BOBO789456 發表於 2007-4-9 00:13
占台灣人口比例超過90%的本省人卻老是覺得自已是弱勢族群

每次選舉都在炒作這個議題

民進黨除了每年跪拜228和族群外

他們過去7年到底帶給了台灣什麼
agio 發表於 2007-4-9 00:27
原帖由 紫要A片 於 2007-4-9 00:04 發表


請問一下哪些人有想保障名額
你列舉出來吧
有哪一條是外省人加分的啊

考過試的人都知道你根本就是順著大話新聞在隨便說說嘛
只要能達到分裂族群的效果
說啥都嘛是可以的


我很早就知道以前是很不公平的~並不是看大話才知
現在錄取率幾乎快100%了也沒啥好比較
他們在談結構性的問題
你們卻認為是挑撥族群
看來心裡認為有族群問題的
才會認為是挑撥族群囉
嘴巴說台灣沒族群問題
心裡卻不是這樣想:sleep:
BOBO789456 發表於 2007-4-9 00:49
給大家看兩篇笑話新聞最典型的操作手法

笑一笑可以紓解一下上班壓力



大話新聞之馬英九地震篇

鄭鴻儀:〔大家好,歡迎收看大話新聞,今天臺灣發生地震相信大家都已經知道了,我們認為這場地震來得太突然,一點前兆都沒有,連我家養的鯰魚都還在睡覺沒感覺,顯然這場地震就像中國城的紅軍一樣,意圖動亂臺灣騷擾民心,所以我們今天就來探討,馬英九該不該為這場地震負責,在進入正題之前,請看一段VCR.〕

民視記者:〔今天是陰曆九月,記者在九點鐘來到災區最嚴重的區域,這個區域一十九座RC建築物被震垮,在一片狼藉中,只有一戶姓馬的住戶,他們的木造農舍安然無恙,這是巧合抑或是特別安排,箇中原由令人遐想.〕

鄭鴻儀:〔好,看完VCR後,我們現在就來探討馬英九該不該為這場地震負責,現在我先請教.........〕

〔主持人請等一下,我有疑問.〕

獅子頭陳揮文舉手打斷鄭鴻儀的發言.

〔甚麼問題?〕

鄭鴻儀有點不爽的反問,陳揮文這傢伙很討厭,常常和節目主持人,來賓唱反調,要不是為了讓節目看起來中立客觀,老早就把這傢伙煮成紅燒獅子頭.

〔今天是陰曆七月,VCR上的錄影時間是七點,記者去的地方只有一十七座建築物,只有一戶馮姓住戶的房子被震垮,新聞亂報一通,為甚麼我感覺民視在唬爛我!〕

獅子頭陳揮文推了一推眼鏡,他當然知道鄭鴻儀會不爽,但這條新聞錯得一塌糊塗,實在忍不住想吐槽.

〔亂講!民視是臺灣人電視台,怎麼可能會唬爛臺灣人?現在是要追究馬英九和地震是否有勾結,你這麼注意新聞內容,是想轉移焦點替馬英九掩飾?你不愛臺灣!〕

此時,曾經被陳揮文修理過的林建隆,猛然插話大聲指責陳揮文.

〔這......,報錯新聞和愛不愛臺灣有甚麼關係?〕

〔當然有關!臺灣人的電視台就是愛臺灣,愛臺灣就要支持臺灣人的電視台,找臺灣人電視台的麻煩,就是不愛臺灣!〕

林建隆正氣凜然聲嘶力竭的吶喊,好像要把自己擁護陳水扁而慘遭陳揮文嘲諷的怨氣澈底發洩出來.

〔你這麼大聲幹甚麼,大聲就有理呀!〕

陳揮文不滿的提高音量,大戰即將爆發.

〔兩位先冷靜一下,現在只是探討馬英九該不該為這場地震負責,新聞有沒有錯不是重點,.........〕

鄭鴻儀看場面開始火爆,趕快出來打圓場.

〔新聞都報錯了還有甚麼好討論的.〕

陳揮文不給面子直接下結論.

〔揮文兄,請注意主題,新聞是不是烏龍,以後再來討論,現在先請教國棟兄,對這件事有甚麼看法.〕

鄭鴻儀不理陳揮文的發言,轉頭請教吳國棟.

〔這件事平心而論和馬英九無關,我們都相信馬英九不是神,不可能會製造地震,但就事論事,這麼多個九字串聯在一起,馬英九實在有必要提出說明.〕

吳國棟四平八穩的陳述著,不管他說話內容如何滑稽矛盾,他永遠能臉不紅氣不喘的發言,大話新聞確實少不了他.

〔國棟兄,這樣子講會讓人想不通,這場地震和馬英九到底有甚麼關係?〕

〔沒必要想得這麼複雜,馬英九可能製造天災?誰都知道不可能嘛!但就事論事,世界上會有這麼多巧合的事?陰曆九月合起來是陰九,陰九,英九,這在暗示甚麼?〕

〔對哦!為甚麼不挑在陽曆九月,偏偏這麼巧剛好就是在英九發生地震.〕

鄭鴻儀猛點頭附和吳國棟.

〔就跟你們講今天是陰曆七月,你們是聽不懂國語?要不要落鷹葛里許?〕

陳揮文實在聽不下去了,忍不住插嘴,但所有人都裝做沒聽到.

〔其他的新聞可以忽略,但就事論事,為甚麼這麼剛好所有建築物都震垮了,只有姓馬的那一戶住家沒事?我自己有再問過民視記者,那個馬姓是外省人,住家的地址剛好是九號,一家有九口,統統喜歡喝酒,難道地震會避諱九音不敢亂來?這世上哪有這麼巧合的事,就事論事,馬英九有責任解釋為甚麼會發生地震!〕

吳國棟說到馬家的資料時,聲音開始激動起來,彷彿這地震大小眼一點都不公平.

〔國棟兄這樣講很有理,好像只要姓馬的都不怕地震,這是甚麼原因呢?關於這點想請教建隆兄,建隆兄,你覺得如何?〕

鄭鴻儀完全認同吳國棟的說法,更進一步的更改話題,為地震與馬英九勾結的觀點預先鋪路.

〔我延伸國棟兄的觀點來談,地震來襲時每個人都要倒楣,但這次地震只有那個姓馬的外省住戶沒事,可見得這次地震是專門欺負臺灣人的外來地震,一點都不愛臺灣,馬英九愛不愛臺灣大家都知道,外來地震當然會保護同志選擇對象,所以這次地震的災民絕對要向馬英九討公道.〕

正當林建隆慷慨激昂的討伐馬英九地震時,陳揮文在旁邊冷冷的說了一句.

〔那.............,象神颱風就是愛臺灣的颱風囉!〕

〔我在說地震,扯到颱風做甚麼!〕

林建隆被吐得臉紅脖子粗,又不甘心就這麼被嘲笑,硬著頭皮死撐到底.

〔有愛臺灣的地震,當然也有愛臺灣的颱風囉!〕

陳揮文慢斯條理的戲謔著,林建隆恨恨的瞟了陳揮文好幾眼.

〔各位不要再爭論了,說說我自己的感想.〕

鄭鴻儀又趕快出來緩和氣氛,發表自己的觀點.

〔林教授說話雖然比較衝,但林教授說得不無道理,我家那條鯰魚就可以證明這次地震是外來地震,那條鯰魚不是舶來品,是在我家的池塘裡抓到的,牠游泳經過的路線都能劃出臺灣圖形,所以,我這條鯰魚可以打包票是正港的臺灣本土鯰魚,以前發生地震前,牠都會感應到跳出魚缸,可是這次地震牠卻在睡大頭覺一點感覺都沒有,可見得這次地震不是牠所熟悉的臺灣地震,絕對是林教授所說的外來地震.

國民黨是外來政權,馬英九身為外來政權的主席,難道不該向民眾解釋清楚外來地震為甚麼會發生?馬英九不必為外來地震所造成的損失負責?我們呼籲馬英九儘速出面負起發生外來地震的責任.〕
123下一頁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wenshuoo

LV:5 騎士

追蹤
  • 19

    主題

  • 195

    回文

  • 1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