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真實三國之孔明

a7h4klammm 發表於 2007-6-11 23:10:28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4 5427
本帖最後由 gosihi2000.tw 於 2009-5-14 20:56 編輯

一:出身及成長

 

  以前看三國演義,最喜歡的事就是看劉備和孔明打勝仗,看到諸葛亮死就不想看下去了,後來看到網上有的貼子對諸葛亮大加批評,甚至說他陰險之極,我大吃一驚,非常不理解,於是開始找資料,並與三國演義對比,寫一個真實的孔明,水平有限,慢慢寫吧,想搞成一個連載的形式,上回發的三家傳奇就太長了,本來是想發在天涯論史中的,不過這個天涯論史店大欺客,服務器總是出問題,發不上,老出錯,於是我就找到了這個地方,挺喜歡,準備長住了。
  一:出身及成長 
  孔明老家在山東的諸城縣,姓葛,這葛家遷到琅琊陽都,現在的山東沂水,喜歡自稱為諸葛,就是孔明姓的來歷。孔明父親早死,跟隨叔父玄來到江西,後來玄又來到荊州南陽郡依附劉表,玄死,孔明開始躬耕。於是現在河南和湖北的老鄉們就開始了曠日持久的大爭論,湖北的朋友們說諸葛亮所住的隆中不在別處,就在湖北襄陽的西郊。而河南的朋友抗議說襄陽在當時離我們南陽太近,而且諸葛亮自己說過:「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諸葛亮從來不曾說過躬耕襄陽啊。然而,像諸葛亮這個我們都喜歡的人,就讓他多兼幾個省籍有什麼不好呢,古希臘詩人荷馬不是曾經有過七個國家聲稱荷馬是它們的國民嗎?
  我個人的看法,他最感動人的地方是忠義,以他的智慧,明知由於關羽之死和荊州之失導致北滅曹魏已是不可能的事,仍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報答劉備的三顧之遇。
  還有一點,他長得漂亮,一表人才,卻娶了一個醜女。近代甚至有人說諸葛夫人是三心,見面時噁心;擺在家裡放心;想起來傷心。其實我私下裡琢磨諸葛夫人雖然不漂亮,也不至於那麼醜,應該用不難看三個字形容較為合適。難看的主要來源,一是黃老太爺寫給女婿孔明的信上說:「吾小女,雖長得難看一些,卻可以幫你做掃地煮飯的事。」這應該是做父親的謙虛。再一個原因恐怕就是南陽抑或是襄陽西郊的女孩子看到諸葛夫人嫁了那麼漂亮的小伙子,眼紅心熱,自然要誇大其辭,洩一下心中的妒火。總之,我們可以說這兩口應該是郎才女不甚醜吧,而且諸葛夫人也很有才,估計過了四十後,有文化修養在那裡撐著,應該更有一份氣質在裡面。這一對有點像周總理和鄧大姐。
  這時孔明住在隆中,過著的是地道的半耕半讀的生活,他讀書的方法是重視大的問題和方法,不著意於瑣碎、咬文嚼字的小事。他的三位同學與他不同,喜歡把書上的字句完全記住,這三個人是石廣元、孟公威、徐庶,孔明說他們將來可以做官到刺史、太守,後果如其言。而三個同學問他,他說:「無可奉告。」呵呵,真酷斃了。
  關於劉備和孔明的相遇在歷史典籍裡有三種說法,一種是司馬徽推薦的,一種是徐庶,還有一種更離奇說是諸葛自己去找的劉備。顯然第三種是絕對不對的。而三國演義裡面對此的描寫可稱經典之筆,老羅確實不愧文學大師,他的筆下先是司馬徽說出了臥龍鳳稚的名聲,然後是徐庶的推薦,包圓了,下面就是劉備三顧了,通過三次的行動,輕鬆地給讀者一一介紹了諸葛亮的幾位好友與岳父黃老爺子,弟弟均,就差諸葛夫人了,否則也可以通過劉備的眼睛讓我們知道諸葛夫人長得有多醜。
  自古以來,像劉備那樣以一個爵為亭候,官拜左將軍,作過徐州市長的人,肯去拜訪一個二十七歲的無名青年,至少是不常有的事,這就是劉備非常人所及的地方。所謂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
  終於諸葛亮答應了劉備,出山了。不過劉備當時只是個空頭的左將軍,論實力只有幾千大頭兵,諸葛在劉備的軍中,只能是所謂賓客顧問之流。但劉備對這位小青年確是十分器重,天天見面,說個沒完,惹得關張醋意大發。劉關張三人在歷史上都不是一介武夫,劉備做過大儒鄭玄的徒孫,關羽手不釋卷,愛看左氏春秋;張飛呢,字寫得極好,而且平生愛畫美人。但在諸葛面前,都被比下去了,看來諸葛亮是有兩把刷子的。
  當然在這兩年裡,諸葛亮基本上就是陪著老劉同志大談特談了,至於火燒博望等,與他無關。這其間表現了一下,就是救了色鬼劉琦的小命,當然是用嘴救的,劉琦為此把諸葛亮劫持到了危樓上,把梯子弄走,孔明想跑差點掉下去,只好教了劉琦一個乖,保住了這小子的小命。(待續)

二:展露頭角

 

  諸葛亮在劉備手下展露頭角,是在赤壁之戰中說服孫權決心派兵,與劉共同抗曹。當時曹操帶大軍討劉表,劉表嚇得吐血而死,他的小兒子不與劉備開會研究便投降了曹操,劉備聞知,忙撤退,分成兩路,一路水,一路旱,水由關公帶,旱路由他帶。有劉表的舊部不願降曹,還有十幾萬的難民也跟著走,這些人民為什麼跟著走呢,一是聽說曹操這人很殘忍,曾屠過徐州五個城,二是劉備在新野與樊城表現出來的仁愛作風使人們有目共睹,所以才跟著他走。
  這十多萬難民,使劉備吃了大虧,有他們在中間,使正常的行軍速度無法保證,但是我們不能不佩服劉備,硬是沒有拋棄一個難民自已跑路。曹操卻選了五千摩托化部隊,一日一夜跑了三百里,於是劉備便吃了一個大敗仗。幸虧有張飛帶了二十個兵在橋邊練獅子吼,爭取了幾十分鐘的時間,又有趙子龍拼了自己的性命救出了甘夫人與阿斗,甘夫人並未跳井自殺,趙雲不曾推倒土牆,做落井下土的事。但還是丟了劉備的二個女兒,全部軍隊。(劉備有他先祖劉邦的作風,善於丟老婆孩子,呵呵),難民們史書無記載,不知道結果如何。
  劉關張趙與劉琦會合,兵力勉強可以號稱二萬,與曹操的幾十萬,實在不成比例。除非發生奇跡,怎麼能抵擋住呢?但是奇跡還是發生了,諸葛亮走到劉備身邊說:「事情急了,我去向孫權求救。」
  孫權這時正七上八下,打不定主意,張昭主張投降,理由有二個,一是力量懸殊,二是孫策當年臨死時有話交代過:若打不勝,緩步西歸,亦無所慮。周瑜卻從來不把數目放在眼裡,對曹操的大兵團的實力,壓根兒看不起。孫權當時只有二十七歲,從未有過與當世第一等狠角色曹操較量的經驗。這時諸葛亮到來了,於是立即接見。兩個人之間說的話大家都是知道的,孫權勃然大怒,隨即又很高興,下令周瑜、程普、魯肅三員大將到江夏與劉備會合抗曹。
  三國誌很氣人就在這一點,在魯肅傳裡就說魯肅對孫權下決心起了最大的作用,在周瑜傳裡就說周瑜對孫權的下決心抗曹起了主要作用,(孫權招攬人心就會一句話,魯肅建議時就說:「這是老天爺把你送給了我「.在周瑜建議時也說:「這是老天爺...「。)在諸葛亮傳裡又說是孔明的功勞。我們莫衷一是,不過我們應該首先讚揚孫權,如果他沒有膽量,便有十個周瑜魯肅諸葛亮也都是白廢。
  孫劉雙方這次是死裡求生,猛將全體出動,孫方有周程之外,計有韓當、黃蓋、凌統、呂范、周泰、甘寧、丁奉、呂蒙。而劉方就只有關、張、趙了。而曹操的一方卻奇怪的很,大將特別少,只帶來了曹仁、樂進,還有劉表舊將文聘。曹操根本不把這兩家看在眼裡,在一個月圓之夜,他酒後寫下了千古名作對酒當歌,表達他想像在統一南方成功後的空虛的感覺。
  曹家父子的文采,不是孫劉二家的人能望其項背。上帝給了曹家以文采,卻吝惜了道德上的修養;給了孫家以英雄氣概,給了劉家以王朝正統,卻吝惜了文采,上帝是公平的。
  於是開戰,經過和結果大家都知道,我不再多嘴了。三國演義的赤壁大戰寫得一波三折,精彩之極,可惜與事實相去甚遠。第一,諸葛亮沒有草船借過箭;第二,孔明沒有借東風;第三,諸葛不曾氣過周瑜,周瑜也不曾想害死諸葛;第四,周瑜雅量高致,怎麼會容納不了當時小他七歲,沒什麼名氣的諸葛亮呢?第五,黃蓋並沒有被打得皮開肉綻,他不必要吃這個苦頭,曹操很容易相信他的投降是真的。第六,火燒赤壁應該叫火燒烏林比較恰當,在赤壁的兩軍相遇只是序曲,在烏林的大燒殺才是決戰。第七,曹操在撤退時並沒有三聲大笑,招來伏兵。第八,在華容道並沒有關羽放他走。
  當然,曹操一生從來不曾有過如此大的挫敗,然而他心裡明白嘴上卻不認輸,他向人說:「我不認為撤退是件難為情的事」(孤不羞走)。他還說:「船是我自已燒的!」老曹真可愛。
  戰後,劉備接替病死的劉琦作了荊州市長,諸葛亮被任命為軍師中郎將,負責長沙、桂陽、零陵三個郡的稅收軍糧,類似今天的後勤司令一類;


三:赤壁之後入川之前

 

  赤壁戰後過了一年一個月,孫權把妹妹嫁給了劉備,這明顯是個政治軍事婚姻,我們不知道孔明當時對此事的看法,史書上沒有記載這位娶了醜老婆的軍師是怎麼評價孫夫人的,只是在後來入川後為法正開脫的時候說過一段話裡涉及到了這件婚姻,這段話是這樣的:「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彊,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當斯之時,進退狼跋。」呵呵,看來孔明的心情應該是集同情與挪愉於一身的,意思很明白,劉備怕這個老婆。
  而且劉備與孫仁(不叫孫尚香)結婚的地方也不在甘露寺,而在今天湖北省石首縣的繡林山。也沒有演義上的錦囊妙計和孫權的派兵追趕,當時周瑜確實看劉備不順眼,唯恐他跟孫權爭天下,就出主意用美女好酒麻醉劉備,孫權不太熱心這個主意,也就未能實行。
  劉備與孫夫人一為英雄一為美人,本來可以成為圓滿的結合,可惜孫夫人個性極強,帶了一百多名全副武裝的丫環放哨,劉備不免擔心吊膽。還有不少的男子衛隊,在荊州橫行直去,目無紀律,劉備的情緒就不僅是恐懼還有些怨恨了。
  劉備值得我們同情,不過不用我們擔心,這個傢伙是有一套的,他不知用了什麼辦法(史書無載),無聲無息地叫這位男性荷爾蒙成分稍多的孫夫人自動在公安城西另築一別墅,於是劉備就清靜了。
  隨後,劉備開始進川,孫權聽說後,大怒,打電話叫孫夫人回家歸寧,其實就是離婚了事。孫夫人毅然決然選擇了家鄉,帶了阿斗跟丫環衛隊向長江邊出發坐船回家。趙雲感覺事大,立即通知張飛,兩人忙走小路攔住了孫夫人,截下了阿斗。
  在這件事情上我們都對張飛趙雲的忠心表示敬佩,但是如果阿斗真的被孫夫人帶走了,會是怎麼一個結果呢?
  一:阿斗被帶在孫夫人身邊,當了事實上的人質,這樣雙方都會更加客氣禮貌,也許可能避免以後發生的荊州失和事件,關羽也不會死於非命。
  二:劉備會立一個別的接班人,可能比阿斗更厲害些,甚至容不下孔明,使蜀國提早完蛋。也可能更好,說不定。
  三:兩家會由於阿斗的事提前開戰,兩敗俱傷,曹家會趕在司馬家之前統一天下。
  歷史真是一出讓人哭笑不得的大戲啊。
  後來劉備死於白帝城,孫夫人是不是跳江自殺,史無明載,我估計既然在二十年前孫夫人就不留戀劉備,在二十年後更不會做出這樣的舉動來。至於孫夫人回家後是不是又談戀愛結婚,我們就更加不知道了,不過我們衷心祝願這個孫夫人能夠找到一位如意郎君,過上小康生活。


四:入川

 

  劉備在建安16年冬天,應劉璋之邀,前往益州,防備在漢中的張魯。劉璋是漢景帝的後代,劉備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兩人算是同一支派的皇族。
  提到防備張魯,我們可以知道劉璋是個很無能的人,但是他父子兩代都對百姓極好,本來張魯只能算是一個小勢力,原來是劉璋父親的手下,後來發展壯大了起來。壯大的原因大家都知道,他是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天師,在他的地盤上無縣令之類的稱呼,都是他的教號,像治頭一類的,但信徒們對他服從得很,劉璋把他在成都的一家人一個不留全殺了,派兵去滅他,卻被他的瘋狂信徒打得落花流水,(法輪功不能不禁哪),其實就是這樣劉璋也沒有必要請外援,張魯只能防守住就不錯了,他又打不進來,你劉璋怕什麼。
  但劉璋就派人到許縣找曹操表示尊敬,派的是張松的哥哥,帶了300名土著,參加曹操的儀仗隊,讓曹操有威服四夷的面子,這個馬屁拍的真是響亮,曹操大喜,馬上封了張肅一個官。但是沒有說派兵的事,因為這時曹操正要打劉表,於是劉璋又派張松本人去見曹操,這時曹操已經打下了荊州,張松在江陵見到了曹操,並不像三國演義上所說是赤壁戰後張松才找的曹操,不過事情就更不順,曹操這時正忙著嚇唬孫權,徹底滅劉備,沒時間搭理他,再說張松本人也長得實在對不起觀眾,曹操就順手封他一個縣令。這下就麻煩了,要知道張松在成都是別駕,是第三把手的人物,曹操也沒有顧上查問張松的身份,張松氣得受不了,正好不久,曹操在赤壁被燒得焦頭爛額跑回家了,張松就回益州向劉璋報告曹操已經一蹶不振,不如與劉備結盟,一反曹操,二防張魯。
  我們不能不說,這個張松是個十足的小人,劉璋對你不錯,簡直就是重用,言聽計從,張松本人又是二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你發什麼神經招惹劉備進川,自已也搭進去一條命呢?真是活該。可是劉璋生長於富貴之家,長於婦人之手,沒有男子的陽剛之氣,事事不能有自已的決斷,依賴手下代作主張(有點像中國的獨生子女一代),於是他就同意了張魯的建議。派遣法正代表自已拜訪劉備,法正很能幹,輕鬆促成了這件事。
  我們也不能不說,法正這個人也不是個正人君子,雖然你沒有被劉璋重用,但是他每月拿著劉璋發的工資獎金,卻去暗中勾進來劉備,這不是賣主求榮是什麼。或許也有人說,劉璋是不值得法,張二人對他效忠的,那麼這兩個人為什麼不離開劉璋呢?
  而且,由於三國演義的手筆高明,大家都以為小人只要能幫助劉備奪取天下,就不再是小人了;君子反對劉備,就不再是君子。問題是劉備本身是不是唯一值得效忠的對象,不錯,他一生很多事情做得令人佩服,比如救孔融於北海,對關張二人義氣至死如一,能三顧一個二十七歲的農民青年,(呵呵,朋友你們27歲時候有沒有人顧三次的),可是他並不是三國演義上的聖人,他曾厚著臉皮投降呂布,又勸曹操殺了呂溫候,他一遇到軍事失利,就把老婆孩子一古腦丟掉,自已逃命,而且像這次奪了自已宗族兄弟劉璋的益州,還打著援助的旗號,縱是身有百口,只怕也難以自辯吧。
  但是歷史就是這樣的,劉備大喜,但是還是留下了張飛,趙雲,關羽,諸葛亮守著根據地,帶上龐統興致勃勃地出發了。一路順利,劉璋見了劉備非常親熱,兩人天天喝酒談天,然後劉備就帶兵到了邊境準備進攻張魯,但卻一直在那裡休養生息,沒有什麼動靜,兵力卻增加到了三萬人。這時孫權打了電報過來要劉備過來援助一把,原來曹操要報被燒之仇,大舉進攻,劉備就跟劉璋說要去救孫權,並且想借劉璋一萬名兵和糧草等,劉璋這時候卻很冷淡,只給了四千名。劉備這時是真想走還是作姿態,史無明載,我們正在猜測的時候,張松卻慌了,寫了一封信給劉備,叫他不要走,以圖大事。張松這人也是糊塗,這麼大的事應該親自見劉備才說,結果信被他哥哥張肅發現了,張肅是極忠心劉璋的,於是大義滅親,劉璋大怒,殺了張松。這一殺張松,兩劉之間再沒有餘地和好了,劉備知道現在連安全撤退也談不上了,劉璋是不會讓他的軍隊好好地離開的。
  我們猜測如果劉璋不撕開面子,是不是劉備會帶兵回荊州呢?我猜不出來,各位朋友你們猜吧。
  於是,開戰。龐統先生被大將張任的部隊亂箭射死,並不是像三國演義中所說的在落鳳坡什麼的地方。劉備一看不妙,急忙發短信叫諸葛亮和張飛趙雲來救援。三人的組合真是厲害,有文有武,有打的有出主意的,很快與劉備會合,把劉璋圍在了成都。更要命的是,馬超這時候也從張魯處投奔劉備,劉備大喜。劉璋一看,決定投降,左右都勸他說L:「城裡有三萬精兵,二年的糧草,你和你父親對老百姓都極為忠厚,大家都願意與你同死。」劉璋說:「不必了,我這三年與劉備兵連禍結,軍民死了很多,怎麼能讓成都城內的人都死呢。」
  於是他開城投降,劉備畢竟不是曹操,不僅不暗害他,還送他與家眷到荊州公安城住,私人的財富完全帶走。善有善報,劉備的兒子也投降了別人,卻也得到了善終。
  劉璋到了公安城後,過得平淡而安寧。後來,孫權殺了關羽,劉璋又入了孫權的手中,孫權待他更好,封他仍做益州牧,算是替他出了一口氣,雖然不是名副其實的益州牧。隨即劉璋老病死去,孫權還叫他的兒子擔任了吳國的御史中丞。
  話說劉備終於成功了,於是開始大賞功臣,賞賜最豐厚的是四個人:諸葛亮、法正、關羽、張飛,其餘黃忠,趙雲等等也有賞賜。龐統、張松沒福氣,死得早了,不過劉備給龐統父親一個輕閒的官當上,他的兒子後來也當上了太守,也算對得起這位鳳稚。
  無疑,諸葛亮是最大的功臣,首先是他提出的戰略構想,第二是他和張飛趙雲又在實踐中實現了他的戰略構想。有的網友說諸葛亮短於戰略,真是死讀史書,不消化。
  法正這個小人,卻是劉備不得不重用重賞的功臣,如果沒有他的內應,就只有從荊州硬衝硬打進來了,那恐怕就損失大了。不過對趙雲的功勞肯定的不夠是令人遺憾的,具體原因不知。史書上載趙雲曾勸劉備不要太濫於封賞,應該先著眼於普通百姓的生活,可能是因為當時本來就錢不多,既然趙雲有這個革命覺悟,不妨就先委屈他一下好了。
  為什麼說錢不夠呢,當時有一位叫劉巴的,一向不佩服劉備,閉門不出,劉備下令將士不得傷害他,親自去請,劉巴就出來作了劉備的財政部長兼中央銀行行長,面對當時劉備濫賞功臣,導致財政赤字驚人的局面,劉巴研究了英國貨幣供應學派的經典理論,鑄造了」當百「的大錢,這才解決了劉大耳朵的燃眉之急。


五:當大管家的歲月

 

  話說劉備這廂正熱鬧著,那邊張魯就招架不住了。原來曹操早就看上了張道長這一畝三分地了,於是乎,率兵浩浩蕩蕩就來了,張魯倒也有自知之明,跟弟弟說不如投降了事,曹操一定會重用我們的。弟弟張衛不樂意,於是張魯就把軍隊(教徒)交給了他,結果張衛守在陽平關上,叫曹操一籌莫展,想退兵了,卻發生了怪事,當時的野生動物保護法還沒有制定出來,可是這梅花鹿還是成群結隊,不知怎麼回事悠到張衛大營裡去了,曹操的一股小部隊也暈頭轉向誤闖進張衛大營裡去,人鹿結合,張衛莫名其妙,以為是曹操派的鹿先鋒,於是大家一聲哄,散了!曹操吃了個狗屎運,這**功連打仗都透著一股邪氣,不服不行!張魯倒也忠厚,把糧倉全貼上封條,跑到深山裡躲起來了,曹操一看封條,心中喜歡,連忙派人去山上漫野地裡喊張魯出來投降,張魯一聽就樂了,於是乎皆大歡喜。
  弟弟張衛的兒子叫張盛的,不降曹氏,獨自攜妻去江西龍虎山修道,這一去可了不得,創造了道教中「龍虎宗」這一大門派,到宋哲宗、徽宗時連皇帝都親自召見,賜號張天師,到元代更是紅火,天師和他領導的龍虎宗漸漸成為江南諸符菉的中心。元代中後期,以它為中心集合江南諸符菉派為一體而組成符菉大派正一道,能與之比肩的只有王重陽牛鼻子創立的全真派,明清政府宗教管理局還就承認這兩大派,真是牛。
  曹操這一仗沒什麼成績,以後漢中又丟給了劉大耳朵,不過竟然打出來了一個中國以後最大的道教門派,也算不虛此行。
  得了漢中,曹操手下的司馬懿、劉曄勸他趁劉備這小子在益州還沒有站穩腳跟,乾脆騎驢過河乘勝追擊,把大耳朵徹底滅了算了,老曹想了想,說了一句成語:即得隴,復望蜀。算了,回去吧,他想回家當魏王,於是留下鐵哥們夏候淵帶著張郃守著漢中,帶兵就回去了。
  而諸葛亮這時候正幹著什麼呢,據史書上說他忙著制定法律,搞後勤供應,制定五年規劃等等雜七雜八的婆婆媽媽的小事,當時成立了以劉備為組長,諸葛亮、法正、劉巴、黃權、李嚴、伊藉為副組長兼成員的法律制定小組,諸葛亮主張以嚴為主,法正不理解,問為什麼要搞這麼嚴的蜀國刑法暫行條例,諸葛亮說了一大堆理由,聽得法孝直頭暈眼花,連稱YES SIR不已,反正這麼煩人的事全推給老諸多好,不用費心,費力,省下時間就是享受兼找人報仇了。
  劉備剛安定下益州,知道必須重用當地人以攏挌人心,於是乎對法正、李嚴、彭羕、黃權好得不得了,法正更是位置在孔明之上,當然這是和孔明半夜裡偷偷互發短信商量好的事。法正把以前曾經看不起他的、得罪過他的、罵過他的、不理他的、反正是不順眼的通通收拾,通殺,那叫一個痛快,爽!
  人們知道劉備特龐著法正,不敢去劉備那告狀,就跑到諸葛亮家裡大訴其事,孔明自然堅持立場,和稀泥,大意是勸,各位看在法正幫了主公的大忙的面子上,別跟他一般見識就是了。
  隨著曹操從漢中回家,劉備就瞄上了這塊肥肉,於是商量了一下,劉備決定親自出馬。你還別說,劉備在得四川後,經常好親自帶兵出去打仗,把家裡一大攤子全扔給諸葛亮去收拾,他也知道在家管這些婆婆媽媽的事讓人煩心,出去打仗多爽,弄不好還能碰上兩MM,再說要是帶著諸葛亮出去,家裡這一攤真沒有放心的人,交給法正那還不把家裡攪和得跟鱉翻潭一樣。
  於是乎,劉備帶著張飛、黃忠、法正出發了,諸葛亮在成都負責弄糧食給養,也就是諸葛亮人脾氣好,叫幹什麼幹什麼,你想蜀道那麼難,當個後勤部長真不如在前線痛快,諸葛亮的養子喬就是累死在運糧路上的,後來諸葛亮在前線,叫李嚴搞後勤,李嚴鬧情緒,搞小動作,結果大家都知道,提前退休,兒子接班了,在家還想著諸葛亮手頭一缺人就再叫自已奉獻餘熱,運氣不好,孔明死得早,叫李嚴也洩氣病死了。
  其實,曹操是頗看不起劉備的,留下替他坐過監獄的夏候淵就放心地回去了,加了九錫,搞了什麼帶刀上殿,不用磕頭之類無聊的玩意,又開了幾次團拜會,把政治思想工作抓緊補了補。正自我感覺良好,壞事就來了,漢中失守。
  原來這一仗,先是張飛與張郃相持了二個月,終於把張郃給磨敗了,張飛違反黨組織的規定,擅自在山崖上留下自已的題字,書法史上稱八蒙山銘,:「漢將軍飛,率精卒萬人,大破賊首張郃於八濛,立馬勒銘。」(這就是著名的《張飛立馬銘》。現今這個銘文現在只能找到清代光緒年間的一個拓本。據清末胡升猷的題識稱:「桓侯立馬勒銘,相傳以矛瑜石作家,在四川渠縣石壁。今壁裂字毀。光緒七年六月,檢家藏拓本,重鉤上石。」)
  於是曹操急忙加派人手,擋住了張飛的攻勢,親自帶兵趕來。不過沒等他來到,黃忠到老又燦爛了一把,竟然斬了夏候妙才,也連帶把自已的名字留到了京劇名段<<定軍山>>之中,以致不朽。
  接下來的事情就很簡單了,劉備得了漢中後,耍起了無賴(與後來的司馬懿一個模子),任你百般挑戰,俺就是不理你。曹操又氣又沒辦法,傳說還被狙擊手魏延射掉門牙二個,很長時間磕不成瓜子,為了發洩,宰了揚修小倒霉蛋,隨後退兵了事,但老曹是不認輸的,他說,這都是由於劉備身邊有個法正,不然十雙大耳朵我也給他割下來了。
  劉備這一戰大獲全勝,不免得意洋洋,導致以後信心過度膨脹,非要自已帶兵伐吳,導致兵敗身死。
  通過這一仗還發現了魏延,於是乎直接破格提撥,讓魏延鎮守漢中,任命之前單獨談話時候劉備問魏延,如果曹操派大兵來入侵怎麼辦?魏延說:「我為大王抵擋之。」劉備又問:「那他要是派十萬兵來呢?」魏延不假思索:「我為大王消滅之。」劉備一聽高興得大耳朵都軟了,於是當時就下了任命書,幾句話傳出來,將士們這個服氣,老魏吹牛真是沒說的,全無敵!
  諸葛亮這一段就在後方任勞任怨,史載「足食足兵」,別的沒有什麼了。

六:關羽之死

 

  上回說到劉備佔領了漢中,這時曹操已經是魏王了,於是在大家的熱心攛綴下,劉備也當上了漢中王,意思是跟曹操勢不兩立。不過我不理解的是,為什麼劉備不稱為蜀王,或是成都王,漢中並不是蜀國的根本之地。我個人想法是劉備可能對自已在漢中一戰中的表現實在太滿意了,於是乾脆叫漢中王吧。於是又開始一輪封官,法正以出眾的表現(曾經於箭雨中擋在劉備馬前勸劉備在不利情況下撤退)獲得領導和同志們的好評,當上了總理,五大上將各有名號,關張馬黃為左右前後四將軍,大家都大喜。就一個關羽脾氣壞,不樂意跟黃忠、馬超一個檔次,非要玩個單挑,沒辦法,這等和稀泥的事自然還是諸葛亮出手,一封信讓關羽樂得嘴張得像大馬哈魚。
  這時候東部戰線也正打的熱鬧,原來關羽乘曹仁不備,猛衝猛打,若不是滿寵堅持,就要全線潰敗,曹操一聽連忙派於禁龐德火速支援。龐德並沒有抬個棺材作秀,關羽也沒有故意放水,南方雨水多是很正常的事情,結果北方來的曹兵又是水土不服,不知水的厲害,結果餵飽了眾多水族,龐德不降而死,於禁投降,後歸孫權,後回曹家,被曹丕羞死,(曹丕真是沒水平)。以美國的看法,於禁投降絕對符合美軍陸軍條例關於投降的規定,而且到東吳後又忍受虞翻這小人的辱罵,硬是終於回歸故國,這在美國馬上就是轟動全國的事情,電視台還不排著隊邀請做談話節目,布什同志得第一個出面接見,唉,可憐於禁。
  原來小時候看三國別提多崇拜關二爺了,看了史書後才發現,這位戰神合著離名將這兩個字差得遠,讓我想起來南宋四川的曲端來,這兩位有一比。都是缺點與優點極為突出的人,比如最突出的一點,關羽做為鎮守方面的大將,竟然連糜、傅部將都領不住,人家有過失,竟然揚言要回去後收拾人家,這算是什麼領導水平;敗了以後,領兵往回走,兵們竟然一哄而散,這算什麼領兵水平;想逃命,竟然不敢去劉封孟達一線,這是什麼與同事相處的水平;為了逃命,命幾十個部下樹白旗,自已跟兒子偷偷走別的小路逃跑,結果被活捉,這能算是一位將軍的所做所為嗎?看了史書之後,我常後悔,心目中一位不世出的大將就這樣凋落了。
  我不能不糾正自已原來對曹操部下的蔑視感情,徐晃徐公明與關羽對敵時,先溫言回憶以往的同鄉之情、同事之情,說過以後,對身後部眾大聲喝道:「有取關羽人頭者,賞千金。」公私分明,俺只能是二個字:佩服。並且,關羽在徐晃面前未佔上風,直接導致了失敗。 後人有人評這時候為什麼不從四川派援兵,說這話的真是愚蠢不可及,以當時的通信能力和部隊運動速度根本來不及,再說當時關羽的潰敗是非常快的,可以說是在大好形勢下突然崩潰了,因為呂蒙陸遜一直採取暗渡陳倉的方法,突然解決了關羽的大後方。
  呂蒙是一個眼光短淺的人,在戰役中取得勝利,使東吳在戰略上非常失敗,吳蜀兩國因此自相殘殺,可以說此一役奠定了以後吳國和蜀國的滅亡是不為過的。
  而關羽死後,呂蒙死、曹操死、法正死、張飛死,這麼短的一年左右的時間內歷史舞台上同時消失了這麼多主角人物,也是很罕見的事情。

七:劉備稱帝

 

  關羽死的很慘,腦袋和身體分家,孫權把他的頭寄給了曹操。演義上說曹操大喜,說自已終於能安睡了,然後看關羽的頭時候,關羽衝他咧咧嘴,曹操嚇得屁滾尿流,就此得病死去。以前看演義看到這,真是覺得好痛快。
  實際上,在三國誌中是沒有這記載的,只有簡單的一句話:權送羽首於曹公,以諸侯禮葬其屍骸。正是因為其簡單,才給後人以想像的空間,那麼我想曹操一生對關羽是相當器重的,雖然關羽不願在他手下干,但是曹操仍然對得起關羽,曹操這個人心狠但愛才,所以我覺得三國演義上的描述實在是太情緒化了。在孫權下決心對關羽動手時,就暗地裡投降了曹操,送了降書,而曹操把降書又送給了關羽,這是極毒的一著,可以緩解自己的壓力,坐觀吳蜀相鬥,但其中是不是也有一點對關羽昔日的感情在內呢?
  但是曹操確實是死於他的老毛病中風,卻不是因為關羽的人頭嚇的。細說來,還是他種豆得豆,疑心重、心狠手辣,殺了醫學博士華佗,反而導致了他的死亡。
  死後,曹丕很快做了皇帝。消息傳到成都,劉備大哭,於是在諸葛亮苦口婆心的政治思想面前,做了皇帝,史稱為昭烈帝。諸葛亮當然是丞相了,許靖為司徒,估計是看在死去的法正的面子上的安排。法正已經病死了,死時候未能留下什麼遺言,我估計應該是生活習慣不好,心肌梗塞的一類急病死的,劉備大哭累日,封其子為候。我有點懷疑,要是他不死,是不是會代替孔明作丞相呢?

:劉備托孤

 

  法正和孔明的地位問題,也是很多網上文章爭論的熱點,我認為法正是一個快意恩仇、追求痛快的人物,而諸葛亮與之不同,是一個冷靜理智,能戰勝感情衝動的人。所以法正可以在如雨的箭矢中擋在劉備的馬前勸主公回去,而孔明不一定會這麼做,可以想像法正如果不死,是一定會用盡各種不要臉的辦法阻止劉備伐吳的。但是在劉備心目中,這兩者都是他重要的依靠,諸葛亮從跟隨劉備起,其實並未打過什麼仗,主要以外交和治國為主,換做你是劉備,對一個從未上過軍校和戰場的年青農民,你會讓他去指揮戰爭嗎?所以說,劉備打仗會帶上法正,但卻不會讓他治國,而國家的政事都交給了孔明,劉備看來是忽視了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反過來說,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對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給予肯定呢,試想想,一個在地裡種地的農民,從來沒有上過軍校,沒有經過戰爭的鍛煉,卻把司馬懿嚇得不敢應戰,又服氣得一塌塗地,有的網友看了一些網上的文章或是三國誌中的片段評論就說孔明不會打仗,不敢過子午谷,說這些話的朋友,我建議你去四川旅遊一圈就知道了。
  話休絮煩,言歸正傳,劉備稱帝后,決定伐吳,大家都覺得不好,趙雲給了明確的反對,諸葛亮當時說了什麼,史無明載。 我覺得諸葛亮是不是由於哥哥諸葛瑾在東吳的原因沒說呢?但是諸葛亮心裡肯定是反對這次報仇行動的,因為聯吳抗曹是諸葛亮一生的主張,這一點吳蜀兩國中只有他和魯肅兩人看得最清楚,執行得最徹底,如果魯肅不死得早,荊州之變是不會發生的。而事後諸葛亮長歎說如果法正不死,一定可以阻止劉備伐吳,就是伐了,也不會損失如此嚴重。從這些資料我們也可以看出孔明和法正之間關係處得是相當可以的,兩人之間有惺惺相惜的感情存在。
  我們可以說劉備是個好皇帝、好哥們,他有知人之明,卻無自知之明。他認為孫權不怎麼樣,一氣拿下就是了,於是乎,逼出一位陸伯嚴,一把大火,雙方都損失不小,總的來說,蜀方損失大於吳方。而在劉備大舉進兵的時候,那位曹丕卻愚蠢到不出兵伐吳,很多大臣勸他出兵滅吳,他都不應,後來吳蜀雙方戰罷了,他卻帶好多兵馬列於江邊嚇唬孫權,他不知道,當年他爹都嚇不住孫權,何況他呢?劉備在死時候對孔明說曹丕的才能是諸葛亮的十分之一,這位大耳朵真是有知人之明啊!曹操無後,也是報應。
  焦頭爛額的劉備在白帝城佈置了後事,他給孔明說的話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多嘴了。那麼,有的文章說李嚴在這時是同受托的,位置與孔明相同,《三國誌.蜀書.先主傳》:「先主病篤,托孤於丞相亮,尚書令李嚴為副。」正史白紙黑字已定正副,史料簡單明瞭,劉備托孤二大輔臣:孔明為正,李嚴為副。在劉備的心裡,北方漢中有魏延守,東邊由李嚴守防吳,那麼劉阿斗這大傻冒跟他媽就一定要托付給可以相信的諸葛亮了,因為無論從人望上,地位上,水平上,私人感情上諸葛都是唯一人選,有的文章更是在李嚴和孔明的關係上大作想像,甚至說李嚴的地位高於孔明。這可能嗎,劉備跟李嚴說過馬謖不可大用的話嗎?說過能輔則輔之,不能輔則取之的話嗎?而李嚴這個人如果像有的朋友說的那麼好,那麼他為什麼勸諸葛亮加九錫,這是曹操才幹的玩意,被孔明書面拒絕了。而李嚴後來想在江州開府,治一幫兄弟們搞小幫派,被諸葛嚴辭批評,只是批評,未有行動,李嚴於是在運糧中搞小動作,最後下崗了事,真是咎由自取。以劉備的腦袋瓜子,會看不出孔明和李嚴這兩個人那個更可信嗎?

九:收拾爛攤子

 

  劉備離開了他無限熱愛的同志和親人,把一個國民經濟瀕於崩潰的蜀國留給了諸葛亮,幸運地是劉阿斗極聽他老子的話,把孔明當成父親一樣信任,政事無大小全交給孔明處理。於是乎,有的網友認為是孔明獨攬大權,不給後主鍛煉的機會,我的同志們,你們用一下腦子想一下好不好,以劉備和諸葛亮的聰明還看不出來後主是塊什麼材料,一塊廢塑料想鍛煉成鋼可能嗎?也就是諸葛亮沒一點歪心眼,不然換成司馬家的人,早把後主一家賣到北美當黑奴了。
  由於劉備的大舉伐吳,造成軍隊的嚴重損失,而且因為他的死,後主剛立,可以說是內外交困。一是魏國來書讓蜀國去帝號稱蕃,二是南方少數民族趁機造反,三是與吳國的關係不明朗,四是國民經濟形勢不容樂觀。面對這種局面,如果你是孔明,你將如何對待呢?先別看答案哦,尤其是批評孔明同志的網友。
  其實沒有什麼標準答案,孔明採取的方法是:對魏國穩固防守,對南方少數民族在可以容忍的範圍內先不管,對吳國積極展開友好結盟運動,全力發展國內經濟。
  在與吳國恢復正常外交關係上,諸葛亮是非常老練的。他先後派去了二個外交官,都不合孫權的意,後來終於發現了鄧芝鄧伯苗,這位很有個性的主真是不辱使命,說得孫權服氣得很,孫權給孔明發短信十分稱讚這位鄧先生的水平,於是雖然兩國沒有形成正式的外交備忘錄,卻基本上消除了敵意。而正式的外交文本要一直到八年後,孫權稱帝時,諸葛亮派陳震賀禮時才正式簽定,在這份友好條約中,吳蜀兩方很乾脆地將魏的地盤分成兩半,一家四州,呵呵,有意思。最有看頭的是,整個條約中只提到了諸葛亮,說他「諸葛丞相德威遠著,翼戴本國,典戎在外,信感陰陽,誠動天地,」並規定「自今日漢、吳既盟之後,戮力一心,同討魏賊。若有害漢,則吳伐之;若有害吳,則漢伐之。各守分土,無相侵犯。傳之後葉,克終若始。凡百之約。」應該說從這份條約中(原文可見三國誌之吳主傳)可以見到大家對諸葛亮的那種發自內心地敬愛之情,而且這份條約恐怕是有史以來執行得最為徹底的條約,我們可以想想無論中外歷史上哪一份條約不是有始無終的呢,就像二戰時的蘇德條約,簡直就是笑話。條約簽後,孫權立即移都建業,把精力用到攻魏上了,而吳蜀兩國忠實地執行到各國被滅為止,甚至在諸葛亮死後,蔣宛當政時,東吳步騭、朱然在孫權面前說蔣琬要與魏私通賣吳,孫權也有意思,竟然說願意以他自己一家來擔保蔣琬不會做這種事,呵呵,這皇帝當得真夠味,跟臣下求情,還要以皇帝一家做擔保,讀史至此,不由得會心而笑!
  在發展國民經濟方面,孔明是高手。他根據長期的實際工作經驗,結合蜀地的特點,制定了一個以農業為基礎,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努力保護和促進私有制經濟發展的計劃。我就以孔明總理在蜀國第一屆人代會上的政府工作報告為基礎來寫四點:
  一:高度重視農業的基礎作用,興修水利,保證農業穩產,高產。
  所做的工作主要是各地區各部門的負責人對各自分管的農田必須全面走訪到戶,想農民所想,急農民所急,把黨的好政策貫徹到最基層。經多方協調,對都江堰進行一次大修理,從中央財政撥專款成立護堰武裝巡邏大隊,安排一正兩副位置,享受副部級待遇。並新修小型水庫一座,攔河壩一座,全部通過專家考察設計,估計明年年底可投入使用。
  二:鼓勵發展私人燒製井鹽產業,形成一個以國有經濟為主,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孔明總理在今年共視察了N處井鹽生產廠家,對各廠主提出的有共性的問題給予了明確的回答,表示了中央對各廠家的支持和鼓勵。並對暫時無法解決的問題交由專家組進行論證,研究後答覆。
  三:成立成都第一紡織廠,投資主體為財政部,(呵呵,孔明同志政企不分),設立管理制度。
  大家都知道,蜀錦在三國時期可是硬通貨,孔明雖然跟魏不和,卻對兩國之間的大量蜀錦貿易不聞不問(有點像李光耀),對東吳更是不用說,大量輸出。而且不但成立國有企業來發展蜀錦工業,還支持和鼓勵個體、私營、合夥、家庭進行蜀錦加工,由國家外貿部門統一收購,為加強對蜀錦行業的管理,成立機構,設立一位錦官,享受正部級待遇,直接向孔明總理匯報。(所以成都又叫錦官城)。
  四:大力加強出口貿易,努力開拓海外市場。
  由於蜀國拳頭產品蜀錦質量上乘,除了暢銷吳魏全國外,更發現有羅馬商人不遠萬里來到東吳購買蜀錦回去,據說可得大利。可以考慮以各紡織廠的名義在吳國設立辦事處,直接與羅馬商人進行交易。另外還要考慮如何加大與吳國的經濟合作結構,鼓勵利用外資,對紡織機械進行改選、挖潛。
  唉,別的我就不說了,諸葛亮真是使出了全身的解數,在國內國外兩個戰線上都作出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史有明載「亮之治蜀,田疇辟,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朝會不華,路無醉人。」

十:為北伐做準備

 

  解決了外交和經濟上的問題之後,諸葛亮把眼光轉向了南方,南中四郡鬧得這個歡實,以為諸葛亮怕了。這四郡分別在現在的雲南、貴州一帶,主要頭目是高定、朱褒、雍闓這幾個人,而後來成為主角的孟獲開始只是個被指揮的小角色,不過挺為少數民族的同志們服氣。他就說了什麼蜀國要大家一人貢一隻奇特的狗,胸脯以上沒有白毛;還要一種不可能長到二丈的木頭,根根要三丈長;總而言之,是位很稱職的宣傳部長。
  諸葛亮親自領兵,他知道別的人也能平定,但弄不好會大開殺戒,就不好了,留下後患,妨礙以後的北伐大計。馬謖一直送了孔明十里,建議孔明攻心為上,攻城為下等等,孔明心裡也是這樣想的,於是對他更加器重,看來馬謖也是想謀立功名。
  在對少數民族的問題處理上,我們可以看到只要是政策得當,一般是沒有什麼大的問題的,從單純軍事實力和文化水平上比較,根本不會是中央的對手,諸葛亮很輕鬆地解決了三個頭目,孟獲於是成為了主角。是否有七捉七放呢?三國誌上沒有記載,而資治通鑒上有記載,漢晉春秋上也有,我們姑且就當有吧。有意思的是越南人竟然把這段演義改成孟獲七擒諸葛亮,還把本是雲南人的孟獲說成是越南人。而諸葛亮對孟獲很喜歡,給他補習了文化課,孟獲是個愛學習的好青年,據傳說以後還做到相當高的官。
  後人一直稱讚諸葛亮的民族政策制定得好,以其人治其人,不留漢官漢軍。其實我覺得這是孔明為了把全部精力用到北伐上用的權宜之計,畢竟這些少數民族聚居地和漢族發達地區相比都是還未完全開化的落後之地,慢慢地提高這些地區的文明程度,同時也能開發資源,這也是應該派一些漢人漢官進駐的必要。可是諸葛亮的主要目的在於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只要南方不出事,還能供一些作戰用的資源就是達到目標了。事實上,在以後的北伐中,孟獲每次都提供了戰馬、漆等,孟獲族人有一支部隊善於翻山,也作為特種部隊隨孔明出征過。
  有一句很有名的話:「你娶了一個好女人,你會幸福;你娶了一個惡婦,你會成為一位哲學家。」諸葛亮驕傲地說「娶了一個丑外慧中的女人,你會成為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呵呵」
  心靈手巧的諸葛夫人為了替丈夫分憂,在操持家務之餘,發揮自己的愛好研究出來了一個連發弩裝置,引起了孔明極大的興趣。他將這項裝置交給軍事武器部門,幾位專家非常佩服,於是經過改進、試驗、小批量試產、在小部分部隊試裝,得到士兵一致好評,並提出幾條改進意見。於是又經過改進,試裝終於定型,它可以在六妙鍾內一次發出十支箭,採用往複式自由弩機原理,配有射擊標尺,並且根據川人矮小的特點,做得非常符合人體工程學,手持擊發非常舒服。大家為了記住諸葛夫人的功勞,建議把這武器定名為阿丑10式,呵呵,可是人家諸葛夫人說什麼也不讓,就定為損益連弩,大量配發到班一級,每弩戰時隨身攜帶三個彈藥基數,呵呵。
  那麼,1700年後,世界東西兩大槍王各自從這個連弩身上得到靈感,蘇聯的卡拉什尼科夫取它的結構簡單,耐用的特點造出了遍及全世界的AK47,這種槍皮實之極,越戰時越南人在耕地時把槍扔在水裡,等美兵走過去時再從泥水中撿起來朝他們射擊,我國的槍支也是AK系列。而美國的斯通納則從連弩的發射精度上得到啟示,造出在西方軍隊中一直用了四十年的M16系列步槍,這種槍射擊平穩,精確,躁音小,足以與AK抗衡。而英國的狙擊步槍也吸收了連弩的擊發裝置小巧的特點,有效地降低了擊發瞬間對射擊精度的影響,到了現在,更是在此基礎上發明了二次壓火技術,成為新一代狙擊步槍的代表。而軍火史上第二發財的馬克沁研究了連弩的連發原理後,發明了二戰時銷量最大的馬克沁重機槍,成為殺人最多的輕武器。呵呵,以上這一段皆是胡扯,目的是給喜愛輕武器知識的朋友一個小驚喜!
  總結一下, 在劉備死後二年的時間裡,諸葛亮外連孫權,對內安定了蜀中的形勢,在第三年平定了孟獲,在第五年第一次北伐,在這短短的四年裡,他做了我們可能一生也做不了的事情,並且還不顯山不露水地準備了十萬人用的糧草、軍衣、武器等等。

十一:出師一表真命世 千載誰堪伯仲間

 

  從這一節開始,我們開始說諸葛亮的北伐了,那麼為了清楚,先說個大概的輪廓,以利於文字的展開。三國演義上說的是諸葛亮六出祁山,姜伯約九伐中原,其實三國誌的記載很簡單,結合資治通鑒,諸葛亮從建興五年開始第一次出兵,前後共五次,這五次中只有第一次和第四次是出了祁山,第二次碰見赫昭死活守著陳倉,無功而返,第三次取二郡而回不算大勝,隨後曹魏兵分三路大舉反攻卻遇雨而回。第五次是大家都知道的,五丈原。而諸葛亮的對手也並不是全都是司馬懿,前三次都是與曹真、張合、郭淮等,後二次才輪到司馬懿上場。其實如果象學校上課一樣邊上有個地圖結合著說是效果最好,既然條件不夠,只有因陋就簡,我或者一節說一次北伐,或者一節說兩次,以交待清楚為目的。
  諸葛亮在做好一切物質準備工作後,開始對人事進行調動,先把李嚴從永安調到江州(重慶),永安是用於防吳,現在與吳已成盟友,可以省下這方面的國防費用,用一個不太有名的小將替代李嚴。然後,李嚴和孔明兩個人一齊出動,給孟達寫信,極盡敘舊勾引誘惑之能事,但卻一句也不說誘降的事,諸葛亮信裡大讚李嚴行政能力極高,是國家不可缺少的人物。言外之意,李嚴跟你伯仲之間,你回來的位置不會低於他。李嚴以前就和孟達關係好,說得就更直一些,意思是自己和孔明兩個人面對繁雜的國事,思得良伴。說得很動感情。
  大家可能不明白為什麼孟達這麼牛,竟要蜀國兩大高官大寫情書來召喚他。原來若欲北伐,只有兩條路,一條就是從漢中北上,路很難走,易守難攻。一條就是孟達的防區,新城,在荊州西北,可直搗襄陽,當時是司馬懿的防區。而且孟達的防區也是漢中與荊州的唯一要道,其戰略地位可想而知。
  孟達接到雪花般的情書,春心大動,回想起以往甜蜜的日子,自己雖然降了魏,劉備和諸葛亮卻保護了他的一家老小,而且現在魏明帝對自己也沒有曹丕對自己那麼好,自己在魏國的好友也老病而死,司馬懿對自己一直不服氣,再呆下去有點凶多吉少的感覺,不如剩機回歸蜀國倒也不失為極理想的歸宿。想到此處,孟達回信表示了回頭的決心,諸葛亮和李嚴大喜,去信讓他提防司馬懿,抓緊時間修工事,但驕傲自大的孟達不會料到司馬懿以八天的時間來到他城下,孟達的估計是一個月。司馬懿砍下他的頭,送往洛陽,吳和蜀一齊來救,已是來不及了。這是諸葛亮與司馬懿第一次不見面的間接較量,由於孟達不爭氣,司馬懿完勝。
  現在就只有一條北伐線路了,從漢中出發,北上可出祁山,可出箕谷,還可出子午谷,都是險峻的山路,祁山相比下交通條件好得多,是正道,是最左邊的一條路,經過天水等郡,等於繞了一個大圈。而箕谷在中間,子午谷在最右邊,出子午谷就是長安,但是路上極為艱險。
  既然事實如此,只有認命,諸葛亮臨發兵前,給劉阿斗上了一道表,出師表,後主讀著非常感動,那麼這道表不僅感動了後主,也感動了從那時到現在一千多年的人們,包括我,這篇文章我從高中開始會背,到現在畢業工作10年了仍然可以從頭到尾地背出來。
  諸葛亮開始了第一次北伐,他兵分二路,一路由趙雲和鄧芝為疑兵,出箕谷,起牽制迷惑作用。另一路由他親領,由魏延當先鋒,直出祁山,由於他的軍隊法紀極好,因此三郡響應。曹魏的反應是這樣的,曹真率軍擋趙雲這一支;魏明帝派張頜去街亭擋孔明;街亭是祁山一路北路右邊群山中一個小缺口,戰略位置非常重要,如果讓張頜佔領,則進可以在諸葛亮背後迂迴包抄,分割包圍,退可以非常有效地對蜀兵形成很大的威脅,因此諸葛亮將保街亭的任務交給了最心愛的將領馬謖,結果小馬同志大失所托,死搬硬套,大敗而回,幸虧副將王平敗中求勝,沒有造成不可收拾的損失。蜀軍開始全面撤退,趙雲一軍由於主將指揮得當,全身而退,受到嘉獎。諸葛亮帶著新收的姜維和投降的一千多戶居民撤回漢中。
  在三國誌中對於孔明是否殺了馬謖記載不明確,互相矛盾,有的章節說是殺了,有的說是跑了,有的地方更說是向朗犯了包庇罪而被免職,也有的說是下獄而死。我猜測是不是通過東吳出海溜出國外了,傳說馬基雅維裡就是馬謖的後代。呵呵。
  不過卻成就了王平這位大將,三國誌說他認得字不超十個,由於在此役中表現很好,諸葛亮很賞識他,一直重用。後來孔明死時魏延作亂一鼓而平也是王平的功勞,費禕當政時曹爽大舉進攻,王平以三萬人防守使其無功而去。
  總的說來,此次北伐本可取得更大的勝利,由於街亭之失從而導致失敗。諸葛亮自請降官三級,以左將軍行丞相事。而與演義相比,沒有了空城計、斬馬謖等熱鬧情節,不很出彩。不過收了姜維,也是一個收穫。

十二:後出師表

 

  諸葛亮回到家裡,仔細總結了這次北伐的得與失,感到兵不在多而在於訓練質量的高低。於是考微勞,甄烈壯,引咎責躬,布所失於天下,厲兵講武,以為後圖,戎士簡練,民忘其敗矣。撤回時是建興六年春天,經過兩季的休整,這時到了十一月,在東吳和魏之間發生了一個戰役,曹休被周舫所騙,東吳的軍隊就兩個本事,一是水裡斗;二是詐降特老練。結果曹休率領十萬大軍被打的一敗塗地,我看主要是被騙得一塌糊塗,曹休又羞又氣,不久就病死了。
  諸葛亮看到機會挺好,於是上了後出師表,關於這篇表很多專家考證它是別人後來模訪孔明的語氣寫的,因為在諸葛亮集裡沒有這篇文章的存在。我認為這篇文章這麼好,何必這麼認真呢,就當是諸葛亮寫得有什麼不好呢?
  第二次北伐開始,這次諸葛亮沒有走祁山這條路,而是出的散關,散關在祁山和箕谷中間,是很有名的地方,後來陸游曾寫過鐵馬秋風大散關的詩句。出散關就是陳倉,郝昭同志任市長、市委書記兼軍隊司令。於是諸葛亮竟然在這裡碰了個大釘子,所謂計劃趕不上變化,攻了好長時間,郝昭同志拒不投降,還使出韋孝寬的本事,變著花樣守城。然後曹真率援軍趕到,諸葛亮糧草也吃完了,於是主動退軍,魏將王雙想撿現成便宜,帶兵追來,諸葛亮正無處撒氣,乾脆利索收拾了這小子,斬了王雙,撤回漢中。第二次北伐可以說無功而返,不過斬了王雙。
  回到成都,諸葛亮感到恢復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於是寫下了論持久戰這篇文章,後來被毛主席抄了來,掙了稿費。
  第二年,即建興七年,諸葛亮又一次北伐,這次先派大將陳式出兵攻武都陰平二郡,這二郡在祁山西南部,魏將郭淮出兵抵抗,這時諸葛亮親自帶兵隨後趕來,郭淮本來以為這個陳式是個沒什麼名氣的將領,正想一氣拿下,沒想到諸葛亮跟著就到了,於是沒敢出招,帶兵就撤了,郭淮也夠明白,知道打不過,省得自取其辱。於是陳式狐假虎威,沒費勁取了二郡。取了二郡後,三國誌上到建興八年這一年多的時間一片空白,沒有交代諸葛亮幹了什麼,陳壽偷了懶,我們不知道諸葛亮是不是也偷了懶,還是消化這兩個郡。但也算是第三次北伐結束了,由於有平復二郡的功勞,後主下令恢復諸葛亮的丞相職位。
  這兩次的北伐由於規模不大,戰事不激烈,基本上在很短時間就結束了,第三次北伐結束的原因我想可能是因為這時孫權稱帝,派人送信來蜀國,為了外交上的處理,諸葛亮班師回成都了,面對孫權稱帝的消息,蜀國群臣大多表示反感,甚至建議與吳斷交,諸葛亮堅持已見,派陳震去東吳賀禮,同時簽定了兩國的友好條約。



十三:與司馬懿的第二次較量

 

  雖然陳壽不像話,我們也拿他沒任何辦法,只有從別的史料中看這空白的一年裡發生了什麼事。除了上面所說的與東吳簽定了吳蜀友好條約外,從三國誌諸曹傳可以查得,大將軍曹真因為派郝昭守住了陳倉,回洛陽被重賞,他向明帝建議不能只被動挨打,應該也主動出擊。明帝很同意,於是兵分三路,於八月出發,曹真領一路從斜谷(也就是箕谷,北邊叫褒斜道,南口叫箕口,所以也叫箕谷的)出兵、張頜領兵從子午谷出發、司馬懿從襄陽出發,約好在漢中見面。面對三路大軍的入侵,孔明採取了以下措施, 1:派李嚴帶江州的軍隊進入漢中,作為機動部隊;令其子代其職。
  2:自帶兵到赤板,因為赤板這個地方防守位置非常好,可以防守其中一路,也可以三路全防。(可見三國誌之後主傳)
  不過雖然準備得很充分,卻一點用也沒派上,原來,天下大雨一個月之久,這在漢中一帶是很少見的,道路都下得塌方了,魏明帝聽到消息就下令三路大軍都撤回去了。這一次司馬懿雖然出現,卻和諸葛亮沒有見到面就回去了。
  這邊雖然是雙方劍撥弩張最後卻以撤兵了事,但在西邊卻打得熱鬧,郭大明白由於去年丟了兩郡,今年看到國家發大軍,諸葛亮沒功夫理他,於是乎積極運動,出兵想恢復這兩郡。該他倒霉,碰上一位魏延,這老魏正整天覺得自己才能高得不到表現的機會,逮住這郭大明白象有奪妻之恨一般,打得郭大明白直犯糊塗,真叫一敗塗地。兩人幹架的地方叫陽溪,所以叫陽溪之役,消息傳來,諸葛亮心裡很高興,上報後主,升了魏延的官,封為候了。
  這一場大仗雖然沒打成,但是通過敘述可以澄清二個半問題,為什麼說是二個半呢,聽我道來:
  1:諸葛亮並沒有陷害李嚴,有的文章說是諸葛亮令李嚴帶二萬兵去漢中是讓李嚴找死,我的同志們,你們先全面看看史書再說話行不行,當時諸葛亮親自帶兵守在赤板,是第一線啊。赤板即現在的洋縣,屬於漢中市所管,是漢中盆地的東邊一個縣,現在人口四十萬。諸葛亮命李嚴帶這二萬兵分明是戰略預備隊的性質,也就是第二梯隊,他才是首當其衝,擋在前線,我看了網上那些文章就來氣,以孔明的水平能做出這種下三濫的事情嗎?氣急了我真想逮著這些網友如果是男的就以吾左手摑其右臉,以吾右手摑其左臉,如果是女網友就以吾之左右手緊緊擁抱之,哈哈,不是重色輕友,女人能研究歷史到這種深度可算是與大熊貓同一層次的保護動物了!怎麼能不鼓勵一下呢?
  2:諸葛亮對魏延並沒有什麼成見,不像演義中所說,一見就下馬威,說有反骨什麼的,其實諸葛亮對其是相當器重的,北伐開始就以之為丞相司馬,現在又封了候。不過魏延有自己的性格缺陷,和楊儀是一樣的,據《資治通鑒·卷七十二·魏紀四》記載,孫權有一次和費禕喝酒,(其實費禕要是在東吳當官也一樣會被重用,孫權愛喝,可以說是革命的小酒天天醉,費禕比他還能喝,喝醉被刺客刺死。)孫權酒後吐真言,對費禕說道:"貴國楊儀、魏延,不過是兩個小人,即使對蜀國曾有過雞鳴狗盜之德,也不該委以重任。貴國一旦沒有了諸葛亮,兩人必定會生出禍亂來。諸君太不曉事,不知早加防範,那時不僅貴國深受其害,怕也要連累孫某不輕。"可惜這兩人不爭氣,就是非要證明孫權的識人能力不可。
  這也反過來說諸葛亮在用人上是盡量避免求全責備的,用人之長避人之短,並不像網上有些文章說是對人才大加摧殘,真想以吾之左手......
  2.5:呵呵,這半個問題也不算澄清,即是浪費大家口舌和時間的子午谷問題了。這是一個令人一見就頭痛的論題,因為沒有發生過,所以就有無限的可能性。我從這次魏方沒成行的進攻來說說我的意見,魏方安排張頜從子午谷出兵,那麼我就覺得這出兵子午谷並不算什麼奇兵,人家也知道有這麼一條路,還從北向南打來過,只不過走了一半。反過來說,哪有兩國對壘的戰爭一方不去研究對方可能通過哪幾條路線來攻擊自己的事呢?我可以猜測,魏方一定對這三條路都有防備,因為子午谷是條險路,所以不用多少兵馬就能輕易守住,以曹魏方的人才之盛是不會不用一支兵馬守的,雖然不會數目多,但只要起到警報作用就行了,魏延這五千越野軍還不是往虎口裡送。
  但是魏延的想法本來就是行險,也有成功的可能,雖然我認為極小,幾乎是不可能。即使成功通過子午谷,直殺奔長安城下,可是長安城是一座大城,想以後年慕容恪一代名將急攻洛陽時,沈勁只有五百兵守著卻讓慕容恪攻了二天,你魏延有幾天的把握能攻下來長安城呢,你攻不下,馬上司馬懿就可以來,曹真可以回身來,不用派太多兵馬就可以滅了你。再退一步說,你魏延攻取了長安城,好了,你只有幾千兵,攻城再死點,手裡就只有一點兵了,守城也不好守吧,曹真派人死守關隘不讓孔明進來救應,南邊司馬懿北上,東邊明帝的戰略預備隊就是吃乾飯的嗎?
  我們可以說,打仗打到這個份上,雙方都不是笨蛋,那麼拼的就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和小的戰術,拼得是什麼呢?國力,錢,人才的培養體系,後勁。
  蜀的地盤是魏的十分之一,人口是魏的五分之一,而且魏所佔的中原久已開化,是中華文明高度發達的地區,人才鼎盛。而巴蜀之地一直是化外之地,所謂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未定蜀未定,只有成都附近一片地方才是開化的地帶。我這次到九寨溝旅遊,四川西部一半的地方都是阿壩洲,都是藏羌族地聚居地,面積有半個河南大,人口才有80萬人。而三國時,整個蜀國才80萬人,你想人口基數這麼小,再去掉老人、兒童、婦女,再有務農的、算算還能有多少人能供培養驅使呢?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累得一塌糊塗,竟然打得司馬懿不敢迎戰。死後指定的接班人都使國家安然無事,這不能不讓我們對諸葛亮表示敬服。
  一點小插曲
  關於第二次北伐攻郝昭不下的問題,在史書上有二種說法,一種是孔明帶兵20萬,郝昭只有1000千守城,孔明攻之不下,糧盡而退。第二種說法是孔明帶兵太少,可以說是自已當了先鋒,所以攻之不下。
  其實這兩種說法都不是太準確,三國誌上很簡單,沒有說雙方兵力的比較,但我查了幾種專家的說法,較一致的看法是孔明帶幾萬兵,郝昭城內有2000到5000兵守城,打得還是很激烈的,打到激烈什麼程度呢:兩漢時期崇尚厚葬,大量的社會財富被埋到了地下,三國爭霸時,這些地下的財富,成為交戰各方獲取軍費和軍需品的重要來源之一。魏文帝曹丕所作《終制》曾說:「喪亂以來,漢世諸陵無不發掘,至乃燒取玉匣金縷,骸骨並盡」。而曹操更是將盜墓作為重要的軍費來源,曹魏軍中設有專人大肆進行挖墓盜寶活動。袁紹在討伐曹操的檄文中,揭露了曹操利用軍中將士盜墓的情景:「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操帥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掠取金寶。曹魏軍中將帥為了獲取金銀財寶以彌補軍費的不足,都是公開的盜墓者。
  除掠取財寶外,同時也盜挖墓中棺木製作戰具,魏將郝昭遺令中承認「吾數發塚取其木以為攻戰具,又知厚葬無益於死者也」。郝昭遺令中為什麼會毫不掩飾盜取棺木的行為。這是因為在東漢後期無神論思想的影響下,人們的觀念發生了轉變,認為厚葬對於死者是毫無意義的事,所以心安理得的將他們認為墓中對死者無用的財寶和多餘的木料盜走。
  而郝昭當時為了抵禦孔明的攻城,把死人墓中的棺材板(估計是好木頭)也做成了防守的器具,可見戰事的激烈,而古時攻城是沒有守城佔便宜的,從韋孝寬的玉壁之守,到劉宋的盱眙之守,還有統萬城下拓撥燾雖然勝利,但這位NB之極的拓撥燾在赫連勃勃不死時候就不敢去動一下統萬城,更經典的是張巡的守城,而陳倉這個地方易守難攻,孔明攻不下也是正常,如果讓網友們寫個玄幻小說,借給孔明一個迫擊炮營,只怕沒什麼問題了。
  孔明攻之不下,魏方曹真派人立即來援,再不撤就是自找苦吃了,於是撤兵是很正常的選擇,當年在玉壁城下高歡若是不撤兵,絕對全軍覆沒。
  這就牽涉一個王雙的問題,三國誌上太簡單,只有這麼一句話交代:」冬,亮復出散關,圍陳倉,曹真拒之,亮糧盡而還。魏將軍王雙率騎追亮,亮與戰,破之,斬雙。」王雙為什麼追呢,演義上說是姜維出的主意,他自告奮勇寫了詐降書給曹真,曹真害怕上當,派王雙先踩點,結果王雙小倒霉蛋當了替死鬼。可是整個三國誌都沒有這個記錄,無論是曹真傳、諸葛亮傳、姜維傳都沒有,王雙不夠級別,沒有單獨立傳,而且當時曹真派費耀來援助郝昭,而張郃是明帝親自擺酒壯行,臨行時張郃說諸葛亮糧少,等我到達,估計他就走了,事實也是這樣。這都不足為奇,但王雙為什麼這麼提勁來追呢,所有史料上都沒有細說過,我只能自已估計,既然姜維詐降不太可能,那麼這個王雙與費耀肯定級別差不多,張郃還沒有到,所以他想立功名,覺得諸葛亮沒有軍糧,被迫撤軍,一定有便宜可佔,再說他又自覺武藝高強,膽子也大了,於是乎帶兵就上,諸葛亮是個謹慎的人,撤兵時殿後一般都是極厲害的角色,而且一般都留有後手,我猜測當時肯定是殿後部隊纏住王雙,孔明回身帶主力包圍上來,王雙只能是必死無疑了。
  王雙也是諸葛亮北伐史上第一位因為追殺孔明而死的將軍,可是張郃竟然沒有吸取教訓,死得差不多,也怪不得大家都猜測是司馬懿的居心不良,我也覺得張郃之死是司馬懿的手腳。

十四:司馬懿真正出場

 

  建興九年,即是魏國入侵的第二年,二月,諸葛亮開始了第四次北伐,也是第二次出祁山。為了這次北伐,他從去年底就開始了準備工作。
  1:總結前幾次北伐的經驗和教訓,製造出木牛(即獨輪車)、流馬(很窄小的船),作為運輸軍糧的工具,以解決糧食問題。
  2:以李嚴為後勤部長,全權負責對前線軍糧的供應工作。
  看來諸葛亮已經意識到如果想長期對魏作戰,糧食問題是首要的問題。於是派最為精幹的大臣李嚴在漢中來負責後勤工作,李嚴的兒子在江州(重慶)負責軍糧的第一道前運工作。應該說李嚴的行政能力是比較高的,但是歷史上對之沒有什麼明確的評價,三國誌上只說是出事咎由自取。我個人認為李嚴這個人是個才能出眾的人,但是有很嚴重的權力慾,喜歡自已開府當個小集團的頭。在江州他做得很好,甚至在永安他都沒什麼不正常的舉動。但是讓他當諸葛亮的直接下屬,負責一個方面的工作,李嚴心裡就不太平衡了。雖然他的兒子現在成為重慶市長市委書記。是不是可以這樣說,李嚴是一個我們在現在的官場中也司空見慣的官,給他一個有實權的位置,雖然名義上低一些,但能發號施令,就很舒服。如果讓他到上一級不管人,只管具體事的位置上,他就不太喜歡了。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各位可以上磚。
  面對蜀軍的北伐,大將軍曹真身有疾病,於是魏明帝就把司馬懿調了過來負責整個對蜀作戰,將張郃、費耀、郭淮等歸他管理。這樣,司馬懿終於開始了與諸葛亮的對決。
  我們來總結一下前三次北伐的成敗,第一次不客氣地說是標準的失敗,而且是緣於馬謖的失誤和張郃的致命一擊,蜀國內部也是這樣認為的。第二次攻郝昭無功而返,也可以歸結為失敗,除了斬了王雙。第三次取得兩郡,是勝利,但不是大的勝利,可以認為是中等程度的勝利。所以我們可以說,三國演義中曹真的形象是大大被醜化了,曹真作為一個身經百戰的老將,經驗豐富,絕對是諸葛亮面前的一大對手,而司馬懿接班後的戰績反而不如曹真,是很能說明問題的。
  司馬懿接受了魏明帝的委任,來到了與蜀作戰的一線戰場。這就開始了他一生中最痛苦、最丟人、最讓他得到鍛煉、也從而奠定他以後地位的歷史性的較量,我們可以從他以前的和以後的表現,如殺孟達、伐公孫等戰役,看出他是一個陰險、深沉、狡詐的指揮者,一生中幾乎戰無不勝,但只有在諸葛亮面前被打得一塌糊塗,一敗塗地,可以說是被孔明打得抬不起頭來。不過他畢竟有超過常人的地方,那就是承認不如自已的對手,並且以最有效的方式最終熬死了諸葛亮,而且在對手死後,從不吝嗇口頭上的讚揚,從而間接地抬高了自已的身份。
  來到任上,司馬懿看了情報,發現情況緊急,原來蜀軍包圍祁山,並不死打,而是穩固有向北發展的趨勢。向北的一個據點是上邽(現在的甘肅天水),上邽與祁山之間有一個稍窄的路口叫木門,上邽其實可以說是三叉路口的一個點,戰略位置自然很重要,向北是街亭,向右就上大路到陳倉,後面就是長安了。
  這就牽涉到上邽之役,在三國演義中應該是葫盧谷之役。這場戰役是否存在呢?三國誌中的諸葛亮傳中很簡單,就一句話概括了這次北伐,未提到有上邽之役,「 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與魏將張邰交戰,射殺邰。」而張郃傳裡也找不到這個戰役的記載,而參與這場戰役的魏延、高翔、郭淮、費耀、戴陵有傳的無此役記錄,大部分級別不到,根本無傳。我們只能怨恨陳壽偷懶,不過有什麼辦法呢?只有從<資治通鑒>,<裴注>中找,這兩個史料中都有此戰的記錄,漢晉春秋中更是詳細,我們就認為這場戰役存在過吧。
  從我個人的思考,司馬懿在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時,說什麼也不與孔明打,死賴活挨不出戰,我認為是不是受了第一次與諸葛亮交鋒的教訓了,知道厲害,所以才顯得如此窩囊,以至於後來抗日時期有一位女人受此啟發,給蔣介石也寄了裙子等物譏笑之。從這個角度考慮,應該這一次戰役司馬懿是吃了大苦頭的,所以這場上邽之役應該是存在的。
  這場戰役挺有意思,有意思之處在於兩種說法的截然相反之處,一種自然是裴注三國誌中的說法,一種相反是晉書中的,我們面對這互相矛盾的史料真是不知如何是好,而有的網友就以其中一種史料為基礎或大讚孔明,或大貶孔明大讚司馬懿,如青年論壇上有一篇文章名字是<<讀來如飲醇酒,滋味無窮----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評價>>,是完全以晉書為基礎大讚司馬懿用兵如神,諸葛亮計窮力盡,只好撤兵。而讚揚孔明貶低司馬懿的文章太多,就不用列舉了。
  面對這種情況你怎麼辦,我真有點不想寫了。為什麼呢,三國誌是信史無疑,基本可靠,但是過於簡單,無此役的記載。晉書呢,內容詳細,但是可靠性比起來三國誌就大打折扣。無可靠的一手史料,讓人怎麼寫下去呢?
  我們先看看後人對這兩部史書的評價:
  陳壽寫書的時代靠近三國,可資利用的他人成果並不多,加上他是私人著述,沒有條件獲得大量的文獻檔案。我們閱讀《三國誌》時,就會發現陳壽有史料不足的困難,內容顯得不夠充實。陳壽沒有編寫志。我們要瞭解三國時代的典章制度,只好借助於《晉書》。
  《三國誌》善於敘事,文筆簡潔,剪裁得當,當時就受到讚許。與陳壽同時的夏侯湛寫作《魏書》,看到《三國誌》,認為沒有另寫新史的必要,就毀棄了自己的著作。後人更是推崇備至,認為在記載三國歷史的史書中,獨有陳書可以同《史記》、《漢書》相媲美。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國史相繼泯滅無聞,只有《三國誌》一直流傳到現在。
  晉書
  《晉書》一百三十卷,記載了從司馬懿開始到晉恭帝元熙二年為止,包括西晉和東晉的歷史,並用「載記」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國割據政權的興亡。
  《晉書從受命到成書,僅歷時兩三年。在取材方面,不十分注意史料的甄別取捨,喜歡採用小說筆記裡的奇聞軼事,《搜神錄》、《幽明錄》中一些荒誕不經之談也加以收錄,有損於它的史料價值。另外,書中有記事前後矛盾和疏漏遺脫的地方。《晉書》的執筆人,大多數擅長詩詞文賦,撰史過程中,有片面追求詞藻華麗的傾向。因此,後人批評它「競為綺艷,不求篤實」。這也是《晉書》的缺點之一。
  以上評價可以看出,晉書是很不可靠的,三國誌還是應該成為我們研究三國的藍本,那麼這場上邽之役如何去寫呢?

十五:第一次較量

 

  考慮了一下,我決定不偏不倚,將裴注三國和晉書所載都說上,讓網友們掌握主動權吧!
  先說裴注吧,司馬懿留部將費曜、戴陵率4000人守上邽(今甘肅天水),自率主力西救祁山。諸葛亮亦分兵一部繼攻祁山,自率主力迎擊司馬懿。郭淮及費曜等部襲擊蜀軍,被諸葛亮擊破,蜀軍乘勢搶先收割熟麥,獲得軍糧。司馬懿依險防守,蜀軍欲尋決戰不成而後撤。司馬懿率軍尾隨至鹵城(今甘肅天水南),又登山築營,與蜀軍相持。五月,魏軍諸將請求出戰,司馬懿乃命張郃包圍祁山之蜀軍王平部,攻而不克;自率軍攻諸葛亮,諸葛亮遣魏延、高翔、吳班等將迎擊,大破魏軍,獲甲首3000級、玄鎧5000領,角弩3000張,司馬懿退保營壘。基本上就是這個輪廓了,但是我說明幾點:
  1:諸葛亮採取的是圍點打援的戰術,後來被解放軍大力吸收採納,成為很流行的戰術。
  2:其實司馬懿一開始就不想出來打,可是被兩員小將賈栩魏平所笑,說他畏蜀如虎,老司臉紅脖子粗,有點掛不住,才兵分兩路,出來打。這段史實是漢晉春秋所載,我老覺得不可靠,不過也說得過去,以前司馬懿沒來時候,曹真統帥時並不怕諸葛亮,眾將是正常的兵來將擋,水來土屯,倒也不落下風,像司馬懿這樣的新統帥如此不敢出戰倒也頭一次碰到。
  3:敗後,司馬懿立即大大地埋怨了部下,用現在的話說一定是:「你們看,我說不讓打吧,非不聽俺的,這下吃虧了吧。」但據載,危急時候還是賈栩魏平這倆小將保護了他,所以也沒有追究責任。
  4:從此役過後,司馬懿就再也沒有出過營寨與蜀軍交戰的行動了,他看透了局勢,知道蜀國糧食供應是中心問題,自已只要向烏龜學習那就萬無一失。面對諸葛亮這種人精,何必自找苦吃呢?
  再說晉書所載吧:
  諸葛亮寇天水,圍將軍賈嗣、魏平於祁山。天子曰:「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乃使帝西屯長安,都督雍、梁二州諸軍事,統車騎將軍張合、後將軍費曜、征蜀護軍戴凌、雍州刺史郭淮等討亮。張合勸帝分軍往雍、郿為後鎮,帝曰:「料前軍獨能當之者,將軍言是也。若不能當,而分為前後,此楚之三軍所以為黥布禽也。」遂進軍隃麋。亮聞大軍且至,乃自帥眾將芟上邽之麥。諸將皆懼,帝曰:「亮慮多決少,必安營自固,然後芟麥。吾得二日兼行足矣。」於是卷甲晨夜赴之。亮望塵而遁。帝曰:「吾倍道疲勞,此曉兵者之所貪也。亮不敢據渭水,此易與耳。」進次漢陽,與亮相遇,帝列陣以待之。使將牛金輕騎餌之,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亮屯鹵城,據南北二山,斷水為重圍。帝攻拔其圍,亮宵遁。追擊,破之,俘斬萬計。
  也說明幾點如下:
  1:無張郃被射殺木門道的記錄,張郃當時為老司部下,追殺令是一定會出於主帥之手的,卻未見任何記錄,此有不可信之一。
  2:亮望塵宵遁,有些不真實吧。孔明看到司馬懿部隊的煙塵就跑了,不太對吧。
  3:還是宵遁,如果總是宵遁,那麼司馬懿強大到如此地步,為何在五丈原卻說什麼也不出戰呢?
  4:張郃之死是確定無疑的,而這一段上說「追擊,破之,俘斬萬計。」,那麼分明是完勝了,張郃是不是沒有死於諸葛亮之手,而是死於別的什麼情況呢?
  5:由這一小段就可以看出晉書的質量,實在是太差勁了。房玄嶺看來只是個編書委員會的象徵性的領導,全不管實際業務的管理。與資治通鑒和三國誌相比確實是低一個檔次的。
  紐約時報是一個國際性的大傳媒,國共兩黨對之都非常敏感,如果挨了罵就非常惱怒,但是如果時報上有對之讚揚的,就好像小學生得了100分一樣,高興不已。而紐約時報的風格是非常突出的,就是一個新聞或觀點,總是有兩種相對立的看法文章在同時出現,做到公正客觀。所以我們寫歷史,看三國不如採取這種寫法,將兩種對立的觀點都寫出來,朋友們你們自已判斷吧。
  而關於張郃的死,也是一個爭論激烈的問題,一種說是經過仔細認真的研究後,司馬懿本不想追,但張郃不樂意,主動要求帶兵追,司馬懿不得已給他下了令。二種是張郃覺得諸葛亮肯定有計,不願意追,司馬懿非要他帶兵追,分明是想借刀殺人的意思。關於這個問題,史料無從追查,實在是沒法考明瞭。只好說結果,二種情況歸為一個後果,張郃在木門道這個狹窄的地方,被諸葛亮醜老婆發明的機關鎗射中右膝,導致他的死。呵呵,碩果僅存的大將死於婦人之手,那麼令我們感到不解的是,僅僅射中了膝蓋就能導致這位大將的死亡嗎?難道這膝蓋是張郃的命門不成?
  有兩個解釋:第一種可能是此箭箭頭有毒,這是孟獲族的東西,從這個意義上說是黃阿丑和孟獲要了張郃的老命。第二種可能是由於醫療的不發達,此箭射入關節中,導致傷口感染,消毒不及時,從而要了老張的命。
  我個人懷疑,張郃之死仍然是司馬懿的手腳,司馬懿感到張郃作為一代老將,非常有經驗,又極忠於曹氏,很可能是他將來的潛在的對手,不如借諸葛亮之手解決掉。這也反過來證明了司馬懿內心對孔明是不怕的,他在荊州防區時候就認真研究了魏蜀之間的戰略局勢,只怕那時他就清楚地看到了最後的結局,只要死守,諸葛亮是沒有什麼好辦法的。最終的勝利絕對屬於魏國,這是大勢,魏明帝這位皇帝得一個明字絕不是浪得虛名,他勝過其父曹丕很多,雖然諸葛亮死後他大興土木,傳後時又出敗筆。如果明帝能活大歲數,司馬一家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建立晉朝的。

十六 第一次較量 續完

 

  「在對陣時從未敗過,可否請教是否真有此事?」其實,看歷史不必這麼絕對化的,我們應該想到,第一次北伐時,不是沒有攻城也被魏國打敗了嗎?你可能會說,那是老馬不聽話的事,但是一場戰爭的失敗,主帥最後是要負責任的,所以我們不能被感情所左右,應該承認諸葛亮在與魏對陣時失敗過,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不過仍然謝謝浪子牛牛朋友一直支持我,這是我完成此篇臭長文章的動力之一,現在我把這第四次北伐寫完。
  其實大部分的內容已經完了,這一篇主要是寫寫李嚴的事,說起來這是我最不喜歡的一個論題,因為諸多網友們對此是各執一詞,史料呢,是完全缺乏,於是想像與推測成為大家最有力的武器。
  我就只說說我的理解吧,從上次我對李嚴的評價來看,李嚴面對這個不太喜歡的位置,心情是不太痛快的。而且運糧這個差事是件非常艱苦的事,所以李嚴有時候不怎麼以全副精力去做,也是可能的。三國誌上與此相關的,可見於李嚴傳,只有短短兩段,加上裴注也不長。
  李嚴原來是南陽人,在劉表手下做官,曹操來了以後,跑到劉璋處,劉璋待他很好,做了成都令,應該是首都的一個不小的官。劉備打劉璋時,劉璋委任他為護軍,在綿竹大曲的故鄉駐兵,結果李嚴不發一兵投降了劉備,綿竹是成都的門戶,李嚴成了劉備的大功臣,劉備也重用了李嚴。在劉備死之前這段時間,李嚴很果斷地以五千之兵平了萬人的馬賊作亂,又擋住了南方少數民族的作亂,是很有能力的一個人物。所以劉備死時,把他放在永安獨當一面,負責對東吳的防守。
  隨後,李嚴到了江州(重慶)作了市長市委書記,倒也挺樂意,幹得不錯,沒有什麼不正常的事情。而且諸葛亮對他也是很器重的,可見三國誌原文。但兩個人的關係不好出現在曹魏兵分三路進攻蜀國時,諸葛亮帶兵在洋縣一線防守,害怕防線沒有縱深,太單薄,於是又令李嚴帶江州駐軍二萬人到漢中當預備隊。李嚴是什麼態度呢,諸葛亮在後來向阿斗上的表上有這麼的敘述:「臣當北出,欲得平兵以鎮漢中,平窮難縱橫,無有來意,而求以五郡為巴州刺史。」可見,李嚴是不願意的,為什麼呢,這個人權力慾望比較強,是個寧為雞口不為牛後的人物,表上還有這麼一句:「去年臣欲西征,欲令平主督漢中,平說司馬懿等開府辟召。臣知平鄙情,欲因行之際偪臣取利也,是以表平子豐督主江州,隆崇其遇,以取一時之務。平至之日,都委諸事,群臣上下皆怪臣待平之厚也。」很清楚,李嚴與諸葛亮討價還價,說司馬懿自已在防區裡都能開府,有用人的權利,讓我到漢中也可以,得讓我也自已開府,召人。
  為什麼呢,因為他在江州時是個頭,有實權。而到了漢中,雖然魏國軍隊因下大雨沒攻成,但諸葛亮顯然想讓他在漢中久駐,漢中自然沒有在後方重慶舒服,還沒有實權,於是李嚴更加不樂意。諸葛亮為了安其心,就以其子李豐接他的班,到重慶當官。大臣們都不樂意,認為諸葛亮對李嚴太好了,偏心眼。
  李嚴看到兒子接了自己的班,也無話可說,於是就在漢中駐下來,諸葛亮讓他負責運糧,李嚴心裡還是不痛快,於是很多網友這麼說,蜀道難,諸葛亮這是故意讓李嚴出錯誤,好收拾他。我的同志們,運糧這件事前後諸葛亮做過,蔣琬做過,都做得很好,足糧足兵,為什麼李嚴做不好?你就是做不好也沒什麼,為什麼要先派人說糧盡,下雨運不上去,叫諸葛亮趕快回兵。回來了又驚奇地說糧食很多呀,為什麼要退兵呀。
  又有人說,這是送信的和諸葛亮勾結的,我的同志們,這麼說還有什麼不可以是假的呢?諸葛亮可以騙所有的人於一時,也可以騙李嚴一個人於一世,但他不可能騙所有的人於一世,難道一千多年那麼多人的懷念都不能說明問題嗎?就算是不能說明問題,我們再把諸葛亮與司馬懿作個比較,很多網友說諸葛亮對李嚴等人的摧殘,但如果把諸葛亮換成司馬懿會出現什麼結果?我可以肯定地說,李嚴會被滅三族,廖立會被滅三族,那個在孔明死後還在說諸葛亮死得好結果被阿斗大怒殺之的李邈(諸葛亮死前他也說孔明會篡位,孔明卻沒動過他一個汗毛)會被滅九族,你別不服氣,曹爽一家的下場你不知道嗎?
  於是諸葛亮把所有的書信交給李嚴,李嚴無話可說,被貶為平民,諸葛亮對其子任用如故。並且對其子李豐說:「本來是要和你父親同力北伐,結果出了這麼一件事,希望你父親能努力改過,那麼以後事情一定有轉機。」李豐以後做到太守這個比較高的位置。
  開誠心,布公道,讓被貶的人無話可說,陳壽的三國誌是寫得公正無私的。諸葛亮在這件事情上做得無可指摘,有的網友說這是蜀國幾派的傾軋,其實正是由於諸葛亮處處公正無私,才真正在一定程度遏制了內部派別的爭鬥。而諸葛亮死後,本地派和外來派之間的爭鬥才慢慢出現加劇,直到最後無法收拾而被鄧艾僥倖滅掉。
  此篇結束時,讓我們再一次領略陳壽高超的文字水平給我們帶來的閱讀享受:
  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

十七 秋風五丈原

 

  第四次北伐從二月開始到六月被李嚴叫回來,經歷了五個月時間,這是建興九年,回到成都,諸葛亮解決了李嚴的問題,揮掉身上的征塵,喝了一杯夫人親手泡的信陽毛尖,開始了對前四次北伐的總結和回顧。
  這四次北伐貫穿始終的問題就是一個糧食供應,漢中北部群山連綿,棧道窄小,交通至為不便,後勤壓力極大,運輸困難。可以說如果不想出新的辦法來,北伐就是絕對無勝利的希望的。怎麼辦呢,有幾個方案形成於他的心中:
  1:修飛機場,修高速公路,不太現實喲,呵呵。
  2:加大資金投入,增大後勤人員人數,但是道路窄小,再多人也是一個一個走,效率增加有限。
  3:就地屯田,在前線就地成立農場,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權衡了一番後,諸葛亮終於下了決心,綜合後二個方案,一方面加強後勤隊伍建設,一方面行屯田之策。
  三國誌上對於四次和最後一次北伐之間這三年時間諸葛亮都幹了什麼又是基本空白,只有後主傳的裴注中有兩句,也非常簡單,一是加強農業生產,二是加緊軍隊正規化訓練,三是在建興十一年在斜谷建設了軍用糧站,積存軍糧,從這幾點看我們也可以知道他仍然是在積極準備北伐,當然也和老婆孩子們共享天倫之樂。
  說到這,我想起來諸葛亮的一生是不是很枯燥沒趣,貴為一國之相,娶了一個醜老婆,而且廝守一生,史書上諸葛亮好像並沒有娶妾,從現在的觀點來看,一位大帥哥,還滿腹才華,還位高權重,身邊又沒有MM圍繞,又不愛享受,整天帶兵在漢中北的大山裡吃苦受罪,哎喲,這不是自找苦吃嘛,換成各位朋友,你們能這麼冒傻氣嗎?呵呵,坦白地說,俺是不能,說啥不幹。再說俺也沒有那個本事耶!
  這幾年裡東吳反倒是沒閒著,可笑得是在諸葛亮第四次北伐結束撤回的那一年,東吳又使出老手段,向魏軍詐降,你還別說,魏國他還就相信,真叫我一想就笑得肚疼,為什麼呢?我總結了一下,從赤壁大戰開始,先是黃蓋詐降,曹操相信;然後周舫斷髮詐降,曹休相信;這次竟然是孫權親自出主意叫孫布向楊州市長(上次曹休也是揚州市長)王凌詐降,王凌不但信了,而且信得程度令人發笑,滿寵知道後叫他不要相信,自己要去見明帝,走前叫人不要給王凌兵馬,讓他受降不成,結果王凌就帶了七百兵和一個偏將去受降,吳兵衝出來,這員偏將死掉,王凌拚命逃跑,這才保住命。隨後二年裡,東吳兵馬每年都有進攻,但規模不大,而且魏國的滿寵自從在與關羽一戰中顯露頭角後,成為吳國北攻中一道不可逾越的長城,他在合肥的堅守使陸遜也無可奈何,我查一下,就在諸葛亮準備最後一次北伐這三年裡,打退吳國的進攻三次。其人作戰指揮水平不次於同時期任何一員名將,這時期魏國西有司馬懿,東有滿寵,中有一個明白皇帝,真可以說是穩如泰山,吳蜀兩家運氣也真是不好,名將輩出的三國真是一段多姿多彩的歷史。

十八 秋風五丈原續(完)

 

  上回書寫到的滿寵、王凌都是可以單獨成篇的人物,不過本文以諸葛亮為主就不細說這兩位了。簡單說一下王凌,這個人是王允的侄子,當年王允被李傕、郭汜兩個軍閥滅門時,他和兄弟翻牆逃了一條小命,後來就跟著曹操干,表現非常好,救了曹休,打敗了孫權大女婿全琮,卻在詐降上象中了邪一樣相信東吳,還和滿寵鬧不和,打小報告,後來司馬家欺負曹家,他不幹了,就起兵要和司馬懿單挑,司馬懿帶大兵來鎮壓他這個反革命,老王自知打不過,見了司馬懿後自殺,後家族被滅門。宋朝時大詞人李清照有一句詩叫做「死亦為鬼雄」,應該就是以王凌為基礎寫的,王凌雖然自殺,卻不去正常投胎做人,天天夜裡去騷擾司馬懿,司馬懿被弄得失眠不已,痛苦之極,不久乾脆也跟王凌的鬼魂一塊投胎去了。
  這是後話,我們把眼光回到蜀國,又是一年春草綠,讓人一呆就不想走的成都又迎來了建興十二年的春天。可是諸葛亮又一次要北伐了,我們當然知道這次北伐對諸葛亮來說是他一生的最後一次。出發前,諸葛亮先給孫權發了短信,雙方聯合同時發動總攻,以使魏國首尾難顧。二月,諸葛亮告別了夫人,他不知道這是和妻子的最後一面,帶兵進漢中,然後走斜谷,斜谷去年已經建成了大糧庫,讓人覺得心裡很穩當。一路順利,出了斜谷,前面是渭水,右邊是眉縣,左邊是陳倉,右下是武功,司馬懿已經帶兵過了渭水,在險峻的地方紮下了大營。
  來之前,司馬懿輕鬆地說:「亮若出武功,依山而東,誠為可憂;若西上五丈原,諸將無事矣。」諸葛亮果然紮營在五丈原。
  那麼很多網友依據這一句話,對司馬懿大加讚歎,對孔明大加貶低,對此我實在不敢苟同,於是查一些資料,得知五丈原現在是一個鎮,屬於歧山縣所管轄,這個歧山縣屬於寶雞市,是市東南的一個縣,現有人口47萬人,特產歧山掛面馳名中外,下有蔡家坡和五丈原兩個鎮,經過縣市領導的努力發展,現正向縣級市的方向努力,計劃以蔡家坡為工業基地,以五丈原為住宅區和商業區,在五丈原鎮建成四橫六縱的公路網。而五丈原上的諸葛亮廟規模並不大,內有岳飛所手書的前後出師表,是其中主要的看點,從1991年成為省級風景區,年接待遊人達15萬左右,還是不少的。而五丈原這個地方南靠秦嶺,北臨渭水,東西皆深溝,形勢險要,是行軍佈陣的好地方。
  那麼為什麼司馬懿如此說呢,我的想法是司馬懿這次來的戰略企圖只有一個,就是以烏龜為榜樣,以不出戰為手段,以熬走諸葛亮為最終目的。誰知他運氣好,沒有熬走,而是熬死了諸葛亮,真是讓他喜出望外呀,所以當地人嘲笑他死諸葛走活仲達時,司馬懿只是樂呵呵地說:「吾能料其生,不能料其死。」
  在這種軍事思想的指導下,當然希望諸葛亮駐兵在利於急攻而不利於長久對恃的地方,五丈原是一個攻守兼備的地方,是很理想的駐營地,但是由於漢中北部地勢本來就險峻,司馬懿駐營的地方當然是越難攻越好,他又不出戰,就一個拚命守住就算完成任務了,所以司馬懿會這樣說,而武功東一帶,有一大片開闊地,可以長久屯田對恃。那麼為什麼諸葛亮不駐兵在武功而到五丈原呢,下次再說吧。
  諸葛亮為什麼到五丈原而不去武功呢?是不是到五丈原就像司馬懿說的那樣,諸將無事呢?
  我可以有信心地肯定幾點:
  1:司馬懿在吹牛,他根本沒有認識到諸葛亮的真實戰略意圖,如果依他的思路,一定會大敗,為什麼這麼說呢?司馬懿得好好請郭大明白喝兩頓小酒,正是這位郭淮在與諸葛亮的交手中,雖然被收拾得痛苦不堪,但是畢竟在高手的打擊下成長起來了,可以說諸葛亮的進攻培養了他。
  在司馬懿自以為是的確定了烏龜不出頭的死守計劃後,郭大明白覺得不對勁,於是提出建議分兵守北邊的一個據點,防止諸葛亮用兵迂迴過河包抄,司馬懿倒是挺聽話,連忙派他去,結果就比諸葛亮的軍隊提前了一個小時,正在修工事,蜀軍就到了,在漢中北部那種地形下,誰到得早一點,基本上就勝利了,很像我軍飛渡大渡河時的拚命行軍一樣。
  到這時候,郭大明白又像福至心靈一樣,覺得諸葛亮要燒魏的浮橋,於是又自作主張派了兵,於是又一次佔了先機,圍棋上常說:寧輸十子,不落一先。郭大明白成了司馬懿的大恩人。
  我們可以想像,如果按司馬懿的計劃,諸葛亮派兵佔了北原,即使燒不掉浮橋,那麼北原一旦到了蜀兵手裡,防守專家諸葛亮絕對會把這個據點象釘子一樣釘進司馬懿的陣線上,隴西陳倉、天水等地基本上等於與司馬懿斷絕關係了,則斜谷口以西的大片土地絕非魏國所能有了。以司馬懿不敢出戰的熊樣,諸葛亮可以把五丈原與北原連成一片,後邊派魏延等大將逐步蠶食掉祁山、上邽,直至北原西的陳倉,整個紅色根據地連成一片,以後就可以把隴西當做漢中,穩步發展,魏國是要大傷腦筋的。
  2:為什麼不出武功,既然諸葛亮的戰略意圖是上述所說,出武功就太慢了,只要第一個戰略意圖實現,武功是遲早要占的,而且還會大量派兵派民來屯田,這是第二步的戰略了。
  3:從郭大明白的成長歷程我們可以總結一下,弄斧到班門,下棋找高手是不二的法則,雖然會很丟人,但只要勤於思考,善於總結,總會有很大的進步,比跟一個不入流的對手打強多了,當然注意先保住小命要緊,人家郭淮就是明白,不行就跑。呵呵。
  既然如此,諸葛亮只有改變原有的計劃,這時斜谷的大糧庫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整個斜谷也都成為紅色運輸基地,不過為了最大程度上減輕後方的運輸壓力,諸葛亮還是在五丈原一帶開始屯田,他的軍隊一貫紀律很好,結果老百姓和軍人經常扛著鋤頭在一塊聊天,同看日出日落,大家處得非常融洽。現在五丈原鎮還有諸葛田的遺跡,也曾經挖出過很多諸葛鍋。
  這樣,雙方就進入了對恃,這是司馬懿非常樂於看到的,也是諸葛亮想盡量避免而無法避免的,看到這裡,我們是不是應該對諸葛亮的打仗水平有一些敬佩呢,想找對方主力打而對方說什麼不敢出來打,諸葛亮是佔據了完全的主動,在戰場上能把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已手裡的主帥並不是很多的喲。
  這時候東吳在做什麼呢,五月,吳主孫權親自帶兵配合諸葛亮向魏國發起進攻,其實與諸葛亮相比,東吳的進攻次數更多,基本上每年都要來一回,但是東吳的軍隊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水軍與陸軍的比例不協調,基本上不敢上岸,於是乎基本上每一次都是坐著船旅遊一番回家了事,如果有勝利,基本上都是靠詐降,而且還挺有效,呵呵。
  這次東吳兵分三路,來勢洶洶,很是嚇人,孫權率軍信駐巢湖口,直指合肥新城,號稱十萬大軍;又派遣陸遜、諸葛瑾統率一萬餘人進入江夏、沔口,進指襄陽;將軍孫韶、張承進入淮河,直指廣陵、淮陰。
  對此,魏主明帝是如何應付的呢?  其實吳蜀兩家這次都可以說是傾國而出,有點玩命的勢頭,作為魏國國主,當然是非常重視,我們來簡單說一下魏明帝曹睿,當初曹操在世時候就對這個孫子很是喜歡,曹丕作了皇帝,打不定主意當誰當太子,曹睿的母親就是大有來頭的洛神的模特原型,卻被曹丕賜死,這曹丕真不是東西呀。於是曹睿因此不能被封為太子。但是在一次打獵中,因一念之仁,不忍射殺小鹿,而種下未來登基為帝的因。後來曹丕死,就把位子傳給了不殺小鹿的他。
  曹睿的一生以諸葛亮之死為分界線,諸葛亮死前,他非常勤政,呵呵,一個國家有個在野黨的作用其實也就是象諸葛亮一樣,讓在位者時時不敢放鬆耶。諸葛亮死後,他大大放鬆了一下,於是大興土木,大找美女,真讓人羨慕呀。網友們別裝清高,我知道你們心裡也想,當然只限於男網友喲。
  總結此人一生有幾點是很可以一說的:
  1:小日本和朝鮮半島諸國來朝拜時,小日本的使節被排在朝鮮之後,小日本不幹,在明帝面前抗議,於是明帝特別恩賜給當時的日本邪馬台國女王卑彌呼百枚銅鏡,算是補償,以今日觀點看之,此帝豈不是親日,該批鬥無疑。
  2:制定《魏律》,此部法律文本成為以後《晉律》的基礎,而《晉律》是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唯一推行全國的法典。也成為南朝法律的範本。
  3:糾正其父執政時的錯誤經濟路線,曹丕初即位,因谷價昂貴,廢除五銖錢,以糧食和絲帛代替錢幣。此後,巧偽漸多,競以濕谷薄絹購物獲利,雖處嚴刑,不能禁止。曹睿即位,召群臣商議此事,下詔恢復五銖錢,保證了金融秩序的好轉和有魏國特色的市場經濟的發展。(漢武帝真是厲害,五銖錢的貨幣信譽簡直不可思儀)
  但他在對身後事的處理上真是太失策了,不然哪有司馬家的菜呢?
  面對吳蜀兩家的聯合進攻,曹睿做了幾個在我們現在看來依然是非常精彩的戰略佈署:
  1:嚴令司馬懿穩固防守,不與諸葛亮輕易交戰。
  2:親帶大兵對東吳進行戰略反攻。
  3:派秦朗率二萬預備隊支援司馬懿。
  4:對滿寵放棄新城的打算嚴厲批評,並立即帶兵出發以安軍心。他對滿寵的書面指揮在我看來很像毛對林不打錦州的批評。
  我想通過這幾條戰略佈署,魏國基本避免了在東西二條戰線上同時被動的局面,其核心的戰術思想是「西守東攻」,其實也反映出來了東吳軍隊的戰鬥力日趨下降的事實。
  而滿寵在明帝的鼓勵下,更是充分地表現了一把,在孫權十萬兵面前,招募壯士數十人,折松為炬,灌以麻油(不會是小磨香油吧),從上風放火,燒掉東吳的攻城器具(也算小替曹操報仇出氣),又派狙擊手射殺孫權侄子孫泰。而後邊的明帝又帶兵前來支援,先頭部隊已經趕到。於是孫權退兵,不過陸遜在退兵中雖然情報被魏國所得,但卻輕鬆冷靜,花樣百出,不損一兵,安全撤回國內,是一大亮點。
  明帝在壽春大賞有功之臣,大酒大肉,不在話下,是否捎帶幾個當地MM倒也無據可查,呵呵。 這邊東吳撤兵回國,消息自然傳到了諸葛亮手中,這時諸葛亮已經和司馬懿對恃一段時間了,接到消息,諸葛亮心裡很抑鬱,知道這一次的北伐基本上失敗了,但是既然到了這個地步,還是應該再堅持下去,屯田已經開始,進行的很有章法。
  我懷疑在這次北伐之前,其實諸葛亮已經感覺自己身體有些不太舒服了,在出征前他給後主上了遺書,說自已不貪污任何公款,以負陛下。
  至於到底是什麼疾病使他的生命終止在五丈原上的呢?史無明載,我們只有從司馬懿與諸葛亮派出的使節對話中得知一點信息。亮遣使者至懿軍,懿問其寢食及事之煩簡,不問戎事。使者對曰:「諸葛公夙興夜,罰二十以上,皆親覽焉;所啖食不至九升。」懿告人曰:「諸葛孔明食少事煩,其能久乎!」
  我個人推測,以諸葛亮的日夜操勞,一定會對胃肝部有很大的損傷,如果網友們有醫生的話可以用專業的知識來解釋諸葛亮的病,我認為可能是胃癌或肝癌後期,導致無藥可治。
  至於諸葛亮送給司馬懿女人衣服以激怒他的事情,不見於三國誌原文,裴注上有,資治通鑒上有,可以說除了三國誌上沒有,所有的書上都有,其實我覺得以諸葛亮的個人修養,是不會做出這種無聊的事情的,而明帝既然已下令不許司馬懿輕易出戰(也正合司馬懿下懷),也不太可能再派辛毗來拿著大斧子攔在營門,造出一種濃厚的戲劇色彩來。其實,對於京劇創作者來說,這樣的歷史才是最能激發創作靈感的,管他真實不真實,只要創作出來討彩就好,是不是?
  在諸葛亮死前幾天,書上載他已經進入昏迷狀態,時而清醒一段時間,這段清醒時間就成了後主詢問接班人的最佳時間,諸葛亮推薦了蔣琬和費諱,再往後問,諸葛亮不再回答了。我很奇怪,為什麼諸葛亮只推薦了兩個,而為何不提董允的事,在前出師表中,他是將董允與費諱等人相提並論的,面對諸葛亮這位高人,我們只有莫測高深,不知他心裡是怎麼想的,雖然費諱死後,董允也確實當上了丞相。
  建興十二年即公元234年的八月,蜀國丞相諸葛亮病死於軍中,地點就在五丈原。

已有(4)人回文

切換到指定樓層
philip8 發表於 2007-6-22 17:53
謝謝大大這麼精彩的分享~~~~~
讓我增長了不少的知識
kist0801 發表於 2007-9-17 09:00
我以前就很敬佩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可惜最後懷才不遇,遇上阿斗,落得鬱鬱寡歡結束。
bulden 發表於 2007-11-1 00:04
怎麼後面好像沒有寫完..不知道作者會不會補完
mingwang 發表於 2009-5-14 13:44
怎麼都沒內容...好想看...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