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及版權擁有:奧傑汽車網
輪胎的發展史
來源: 編輯:lz
最早的輪胎是19世紀初安裝在車輪輪鋼上,由生膠製成的實心的膠帶。但是生膠的品質不能滿足使用要求。1839年發明了硫化方法,對提高輪胎的耐用性具有巨大的意義。生膠經過硫化之後,獲得了硬度、彈性和耐磨性。1881年,首次使用了經過硫化、安裝在車輪輪鋼上的實心輪胎。為了增加彈性,1884年開始製造厚壁空心輪胎和海綿輪胎,但是這種輪胎在高速行駛時生熱很高,容易損壞。由於汽車行駛速度的不斷提高,勢必要求製造出彈性更高和更耐用的輪胎。直至1888年才製造出彈性更高和更耐用的輪胎。 其後幾年,為了提高安全性和耐用性,改進了充氣輪胎和輪鋼的固著方法。開始採用帆布帶,以後(1890年-1892年)採用包在外胎胎圈裏面的鋼絲圈。 差不多在同一時期開始應用內胎;輪胎的其他部件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改進。無緯織物——簾布的發明,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改進,它大大地提高了輪胎的工作能力和彈性。
第一條用簾布製成的外胎是1893年出現的。
1890年-1900年出現了有胎面花紋的輪胎,而在這之前,則只有平滑的輪胎。由於胎面具有了花紋,大大提高了輪胎在泥濘道路上和潮濕道路上工作的安全性。
大約在1925年輪胎鋼圈具有了一定的幾何形狀,並且胎圈凸出部分是鑲進輪鋼邊緣相應的凹陷部分的。但這種固著方法不安全,因此對鋼圈結構又作了改進——出現了迄今仍在使用的直角胎圈輪胎。 為了降低汽車的重心和提高行駛的平穩性,以及乘用汽車的發展,開始向減小輪胎外徑、著合直徑(輪鋼直徑)和氣壓方面發展,而輪胎的斷面寬卻在增大。
1930年“超低壓輪胎”的出現是一種最早的特種結構輪胎。
1937年首次生產了鋼絲簾布輪胎,從而提高了輪胎的耐用性。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出現了調壓輪胎,此類輪胎產生的原因是:降低輪胎的氣壓時能提高汽車在鬆軟地面上的行駛性能。
直至1948年才出現了第一批無內胎輪胎的業樣品。這種輪胎被刺穿後不會馬上放氣從而避免了事故危險。
1950年-1951年研究出了一種叫做子午線輪胎的新型輪胎。其優點是耐用性高。
1959年出現了有三面環,胎面能拆卸的活胎面乘用輪胎。
1964年我國開始試製9.00-20的子午輪胎和活面輪胎。
[ 本帖最後由 ~混混~ 於 2007-10-6 22:57 編輯 ] |
|